财政农业投入(精选10篇)
财政农业投入 篇1
财政农业投入是我国农业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挥着其他投入主体无法替代的功能, 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可以预见的是, 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财政农业投入总量的增长将十分有限。因此, 选准财政农业投入的重点投入项目, 对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益、避免政策失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财政农业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动态
目前, 国内外有关财政农业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为数不多。从检索的文献看, 研究主要包括:1、财政农业投入最优规模。郭玉清 (2006)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最优规模为8.26%, 而实际投入规模要小于此最优水平。2、财政农业投入各部分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李焕彰、钱忠好 (2004) 发现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业产出增长有显著作用, 而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对农业产出的贡献为负。李琴、熊启泉、李大胜 (2006) 从狭义和广义财政农业投入两个角度展开, 得出狭义财政农业投入的产出弹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广义财政农业投入的产出弹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村医疗卫生投入、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投入、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本文从财政农业投入的结构的角度, 分析财政农业投入的不同组成部分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二、财政农业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 模型框架。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估计。考虑到本文从财政农业投入的结构的角度, 分析财政农业投入的不同组成部分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模型的具体形式为:
其中Y为真实农业生产总值, G1、G2、G3分别为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这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二) 数据搜集。
本文选取1 9 8 1-2004年的统计数据是根据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摘要》整理而成。统计年鉴上的“农林牧渔总产值”是名义值, 根据统计年鉴上的各年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可以计算得出每年的真实农业生产总值。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这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三部分的数据也全部经过以1980年为100的GDP缩减指数进行平减。
(三) 模型拟合与修正。
利用统计数据, 运用Eviews3.1统计软件得出回归分析结果, 。模型的都很大, F检验通过, 说明模型的总体拟和效果很好。但是, 所有参数的估计值不能通过t检验, 说明该模型存在着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为了克服多重共线性, 本文用逐步回归法对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 模型的DW值为d=0.62, 查D-W表得dL=0.96, dU=1.298, d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模型估计结果显示, 表明农业支出的产出弹性系数为1.8。支农支出主要包括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等。支援农村生产支出主要通过转移支付补贴农户,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增加农业产出。通过模型估计结果得出的关于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并有显著贡献的结论与现实中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相符。
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看, 财政农业投入中支援农业生产支出的部分所占比重较低, 仅占整个资金投入的23%左右。所以, 应加大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此外, 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人员机构经费所占比重大, 增长速度很快;而农业事业专项经费的支出比重较小, 增长速度缓慢。包括农业技术推广、良种推广示范等的农业事业专项经费则对农民生产具有较高的产出弹性和较强的示范效应, 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增加农业产出。因此, 应适当减少农业事业单位人员机构经费的支出比重, 逐步提高农业事业专项经费的支出比重。
为负值, 表明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并未有效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 反而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副作用。一般理论认为,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 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率增长中的作用要达到60%以上。但是本模型估计结果却得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农业经济增长有反向相关关系。对这一现象的可能解释是:1、各项财政农业投入对农业经济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当期就能实现的, 会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期, 有的滞后期会很长。根据朱晶 (2003) 的推测, 农业科研投入须长达17年的时间才能完全发挥作用。2、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仅占财政农业投入的0.76%。由于投入不足, 中国农业科研取得突破性成果不多。3、我国农业科研体制长期存在“产、学、研”脱节,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较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综合作用后可能会导致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产出弹性系数为负。
参考文献
[1]、肖新成:《财政资金支农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关联度》,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西部论坛) 》, 2005年10月。
[2]、李琴、熊启泉、李大胜:《中国财政农业投入的结构分析》, 《中国农村经济》, 2006.8。
[3]、何振国:《浅析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中国财政》, 2006.9。
[4]、周发明、田千喜、李晗飞、卿惠:《中国农业保护体系的关联度分析及加入WTO后的对策思考》,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0.11。
[5]、朱晶:《农业公共投资、竞争力与粮食安全》, 《经济研究》, 2003年第1期。
财政农业投入 篇2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确保经费的投入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2007-02-02 21:56:47
各位领导,同志们:
人口问题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因素。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形势,财政部门如何发挥好自己的职能作用,确保财政资金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支持,与时俱进,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对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就×州财政局在积极推进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方面所做的一些
工作向大会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能够达到相互学习,共同交流的目的。
根据省人民政府××××年月出台的《云南省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暂行规定》,我州×、×、×、×县市被列为全省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试点县市。×州人民政府根据全州实际,及时下发了《关于转发云南省农业口独生子女奖励暂行规定的通知》(红政发[]号,决定除认真做好×、×、×、×个省级试点县市的工作外,在全州其余县也全面实施这一奖励政策。×州财政局作为组织实施农业人口独生子奖励政策的部门之一,充分发挥了财政的职能作用,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了奖励经费和教育“三免费”经费按时足额到位,对奖励经费和教育“三免费”经费的管理使用进行了有效监督,确保了各项奖励经费专款专用,为全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资金保障。
一是从建立公共财政,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实
施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的重大意义。我州自世纪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经过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多年来累计少出生万人,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是,由于×州是一个人口大州,人口素质不高,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压力很大,因此,从更大的范围上建立起节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性机制,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变人口生态环境,提高人口质量,促进全州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州财政部门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从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必然要求出发,积极筹措资金,支持计划生育工作,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重点是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经费的投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从育龄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建立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对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实行“奖、优、免、补”的优惠政策,解除他们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这既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具体做法,又是财政工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有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实施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政策,是一项民心工程,是惠民之策,是德政之举,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利益导向,引导广大农户少生、优生,终生只生一个孩子,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减轻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财政支出的压力,加快全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今天财政多花点钱,是为了今后财政少花钱。
为此,×州财政局根据全州实际,经过认真研究,决定把实施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力配合计生、教育部门做好此项工作,遏制农村人口过快增长,提升全州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确保各项奖励经费及时到位,专款专用。
在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工作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是切实加强对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在州人民政府×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局成立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将奖励所涉及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分级承担的奖励经费和教育“三免费”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对经费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
其次是制定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运行渠道。为保证×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工作的顺利实施,加强资金管理,州财政局会同州计生委、州教育局起草了×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并积极争取州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发了有关文件,明确规定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经费的涵盖范围。并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提出合理的资金补助配套比例。在个旧、开远、蒙自、石屏个
省级试点县市中,个旧、开远、蒙自由省级承担,州级承担,县市承担,石屏县省级承担,州级承担,县级承担;其余个非试点县,泸西、弥勒、建水县,州级承担,县级承担,×、×、×、×、×、×州边疆县,由州级全额承担。州、县各级财政部门,对同级计划生育、教育行政部门上报的专项资金预算审核后,根据《云南省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暂行规定》,将本级承担的奖励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强化奖励经费管理,确保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各级财政安排的奖励经费由州计划生育委员会设立“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资金”专户,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经费兑现执行情况,纳入计划生育、教育政务公开范围,在县、乡、村公示公开,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对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经费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虚报受奖人数、截留、挤占、挪用、贪污奖励经费的,依法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和责任人的行政和法
律责任。
第三是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的资金保障力度。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能否落实,奖励政策能否取信于民,关键在于各项奖励经费能否到位。×州财政局面对州级行政中心迁移等钢性财政支出加大的压力,突出公共财政职能,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确保此项工作的开展。在××××年下半年州级财政预算调整中,一次性就安排了州级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配套经费万元和教育“三免费”配套经费万元。今年以来,州级财政在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在保证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经费万元的前提下,又一次性安排了州级配套资金万元和教育“三免费”配套经费万元。州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表示,不管州级财政如何困难,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经费要坚决保证。即使州级财政暂时拿不出来,贷款也要保证。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需要多少经费,州级财政就安排多少。
第四是严格办理资金拨付程序,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州财政局在资金审批过程中严把政策界限,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各县市配套资金到位后,对奖励对象进行公示无异议后,兑现到人。州财政局还建立了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制度,与州计生委一道多次到各县市进行检查,深入农户家中,调查了解资金的落实情况,确保专款专用。
到××××年月止,全州个省级试点县市,共办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奖励人,兑现奖励资金万元;××××周岁以上农业人口独生子女父母生活补助人,兑现资金万元;××××年学年教育“三免费”小学人数人,初中人数人,兑现教育“三免费”经费万元。个旧市财政局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将教育“三免费”标准,由省确定的小学阶段每人每学年元,提高到每人每学年元,初中阶段由省确定的每人每学年元,提高到元,同时决定,对农业人口独生子女高中阶段课本费、杂费、文具费实行三免,标
准为每人每学年元,提高标准部分的经费和高中阶段的“三免费”经费由市级财政承担。
全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工作,由于州、县财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取得了显著成绩,仅此一项,××××年全州农村就少出生人口人,降低农村人口出生率个千分点。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工作的有效开展,为进一步优化计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对计划生育等公益性事业的保障程度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州财政部门在实施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政策中结合自身职能做了一些工作,也积累了一点经验。我们认为,要抓好这项工作,一是财政部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协调发展作为目标,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认真落实,抓紧抓好;二是财政部门要强化公共财政意识,找准工作切入点,当好政府的参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出击,掌握工作主动权,处理好有限的财政资金和发展需
要之间的矛盾,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要建立财政保障体系长效机制,规范管理,科学运作,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协调各方,通力合作,演好“角色”,在工作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
农村人力资本的财政投入问题研究 篇3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千万建设者的共同奋斗,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但目前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滞后,财政投入不足,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及农民自身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文章认为资金的来源问题是农民教育的一个主要瓶颈,建立以国家财政为支撑的农民教育基金是培养新型农民的一个现实选择。
关键词:教育财政支出;人力资本投资;国家农民教育基金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4-0035-01
大量农村劳动力由于素质不高,缺乏职业技能,既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也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民素质不提高,新农村建设可能只是一句空谈。
1人力资本理论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农民受教育水平,农民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成败。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注意到人力资本在经济中的作用,将“知识”或“技术”内生于模型中,认为技术进步取决于知识积累、人力资本的溢出等外部效应,使得生产呈现规模收益递增。国家统计局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表明,2007年我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为72750万人,就业总人数为76990万人,农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61.9%。因此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受教育水平、农民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成败。因此,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就必须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这是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而保证农民教育资金稳定、充实的基础,就是依靠国家财政投入。面对市场在农民教育投入方面的失灵,政府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必须要发挥其应有作用,为此文章提出应建立以国家财政为依托的农民教育基金。
2 建立我国农民教育基金的构想
2.1 农民教育基金的概念界定
文章所指建立的国家农民教育基金是指专门用于对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农民传授农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转业技能等农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专项资金。其性质是以政府为主体的非法人机构,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
2.2 设立农民教育基金的可行性
①我国工业化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我国是否已到了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回答是肯定的。从工业化发展阶段来看,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大约为15∶85,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50∶50,城镇化水平为40%。这四项指标表明,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这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工业反哺农业,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
②财政供给能力分析。设立由国家财政支撑的农民教育基金,对此,我国财政是否有能力支撑?这是设计农民教育基金必须回答的问题。文章认为,虽然我国财政收支关系较为紧张,但财政困难主要是结构性的,而不是全局性的,真正困难的是基层县乡财政。因此,结合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进一步科学划分政府间的事权和财权,调整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基层财政解困,设立农民教育基金并不超出财政的承受能力。
③多方筹措资金的可能。虽然我国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至少可以分为富裕型农村、贫困性农村和中间型农村三种类型,除贫困型农村外,其他两类农村地区都存在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可能,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的压力。此外,还可广泛吸收国内外的企业、个人的资金,补充农民教育基金。
2.3几项配套改革措施
财政农业投入 篇4
关键词: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效率
2004年以来的连续6个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均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属性, 按照公共财政理论, 各级政府被视为农业基础设施的主要投资者, 并强调加强政府财政投入。近年来,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数量和规模明显增加, 投资主体呈多元化趋势, 投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但由于私人投资者 (企业) 追求最大化利润、农业基础设施的非 (低) 赢利性以及个体经营的农户和集体经济实力有限, 需求和供给之间矛盾突出, 投资的短缺性、非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所占的比重低和市场无效率的情况依然严重,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优化财政资源配置, 理顺投资管理体制, 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农业基础设施是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其包括农业物质基础设施和农业社会基础设施。本文主要从改善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角度分析农业物质基础设施。
一、财政收入高增长下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现状
近年来, 我国财政收入取得了较快速度的增长, 1980年至2008年的29年时间里, 财政收入从1159.53亿元增至61330亿元, 增长了52倍。同时, 国家加大了财政支农的力度, 财政投资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总量不断增加。2004年~2008年,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累计达1.6万亿元, 其中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近3000亿元, [1]地方增加的投入也较多。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财政资金投入, 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推动现代农业建设。
1.加强农田水利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田水利等生产性基础设施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影响因素。“十五”期间, 国家累计完成水利建设固定资产投资4238亿元, 其中防洪工程占52.2%, 水资源工程占30.1%。中央财政共投入92.7亿元, 对306个大型灌区、99个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使得全国净增有效灌溉面积1549千公顷, 新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4947千公顷。[2]近年来, 全国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快, 中央投资力度相应加大, 仅2008年全国水利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16亿元, 较2007年增长了13.2%。此外, 中央以“民办公助”形式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2005年~2008年, 中央财政共投入49亿元, 大力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薄弱环节 (见图1) 。
数据来源:谢旭人:《中国财政改革三十年》,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年。
2.推进农村交通运输等流通性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业整体运行环境
农林交通运输等流通性基础设施, 包括农村地区的各种桥梁、道路等设施, 既关系到农业的生产发展, 也关系到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十五”期间, 我国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村公路建设工程, 完成投资4178亿元, 其中中央共投入车购税资金1022.4亿元、国债资金303亿元, 大大促进了农村道路建设。[2]“十一五”的前三年, 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117.7万公里, 千亿元工程安排中央投资643.3亿元 (车购税438.3亿元, 中央预算内和国债投资205 亿元) ;完成通乡油路7.54万公里、通村油路33.04万公里;完成通村公路38.4万公里。截至2008年底, 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21万公里, 实现乡镇公路通达率99.3%、通畅率88.72%;建制村公路通达率91.87%、通畅率69.48%。[3]
3.重视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种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种服务性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物质基础。2008年, 中央财政共安排资金60亿元, 用于加强动植物良种繁育基地和检 (防) 疫基础设施、动植物保护基础设施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有效地改善了我国农产品良繁、检疫、保护、检测体系建设薄弱的状况。此外, 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报告 (2009) 》显示, 2003年~2009年, 国家发改委连续7年安排国债资金22亿元, 带动社会资金300亿元, 支持全国660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 优化农产品销售的环境。
4.改善农民生活基础设施, 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农村电力设施是与农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为改变农村电力供应薄弱的状况, 到2008 年底, 国家先后安排投资107.4 亿元, 其中国债资金 (中央预算内投资) 24.9 亿元, 实施了农村电网改善、无电地区电力设施建设、农村小水电建设 (包括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程) 等项目。此外, “十一五”期间规划总投资408亿元, 其中中央投资40亿元, 在全国建成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 新建和改造水电装机容量477万千瓦, 解决573万无电、缺电人口用电问题。在沼气能源方面, 自2003年开始, 国家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加大了对沼气的支持力度, 2003年~2008年共安排中央投资140亿元, 在全国支持建设了1243万户农村户用沼气。
二、公共财政视角下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入问题剖析
农业基础设施具有外部性、公共性、区域性、长期性、巨额性等特点, 决定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属于公益性的社会投资, 国家的财政投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在此类设施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 长期以来, 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 我国财政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状况却并不理想, 制约着其供给效率的提高。
1.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资总量增加, 但力度弱化, 规模效率欠佳
财政资金作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的主要资金来源依旧不变, 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资总量增加较快。1980年至2006年期间, 我国农业支出从149.95亿元上升到3173.0亿元, 增长了近20多倍;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从48.6亿元增至504.0亿元, 增长了10倍多。尽管财政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绝对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 然而, 其相对规模, 即财政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占财政农业总支出的比重呈现出下降的态势 (如图2) , 其比重从1980年的32.40%下降到1981年的21.91%, 1981年~1997的17年里一直维持在20%左右。1998年, 由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加大了国债专项资金的投入, 上升为39.89%, 此后连年下降至2006年的15.89%, 达历史最低水平。
注:①从1998年开始,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包括增发国债安排的支出;②因财政部报表制度调整, 没有2007年以后国家用于农业支出的数据。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
此外, 我国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国民经济各业基建投资的比重偏低, 大多年份维持在3%左右。尽管1998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农业基本建设投入的比重, 达7%左右 (如图3) , 但农业基建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与发展中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一般水平10%相比, 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
总的来说, 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 特别是对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力度弱化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导致规模效率低下。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构不合理, 财政资金配置效率不高
财政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集中于农业基本建设投资, 而在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中, 用于全社会普遍受益的大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林业生态建设的支出, 如江海堤防、南水北调、防洪防汛等重要项目的比重较大, 而用于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特别是现代新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据统计, “十五”期间, 国家财政用于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大约在55%~60%之间, 用于林业生态方面的支出占11.03%;而用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综合竞争能力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只占15%~20%, [3]大大滞后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要求, 这种基建投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业生产条件的低下, 阻碍了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3.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方式单一, 乘数效应不明显
农业基础设施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 财政资金是其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但投资方式单一, 筹资渠道狭窄, 影响其供给效率。如中央财政主要通过财政直接支出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参股控股、资本金投入和担保、贴息等投资方式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影响了社会资金进入农业的机会和数量。1998年后, 我国加大了国债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但国债资金拉动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资金投资的作用仅为1∶0.74, 大大小于其他行业1∶4~5的平均水平。此外,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仍然不能成为农业基础设施的主要资金来源, 远未发挥政策性银行所应具有的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4.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资决策和管理机制不完善,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在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的情况下,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决策和管理问题长期存在。一方面, 自上而下决策机制的弊端日渐显现, 但基于农户需求的自下而上的供给机制尚未形成, 需求偏好显示机制缺失;“一事一议”制度作为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和“村提留”后的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尚未发挥政治作用。另一方面, 条块分割、多头决策的资金管理模式导致使用资金的浪费与资金利用低效率的现象并存。由于信息不对称、预算不完整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 农村公共资源的使用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4]监管手段不足、力度不够, 资金到位率低, 总体上造成资金供给成本提高, 使用效率大打折扣。
三、优化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入绩效的路径选择
1.强化公共财政职能, 加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首先, 明确中央在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方面的公共财政职能, 不断增加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逐步形成农业基本建设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其次, 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 深化分税制改革, 明确各级政府的供给责任, 使地方政府有较稳定的财源, 增加地方政府农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再次, 在公共财政框架指导下, 改革财税政策, 增加财政收入。一方面, 完善税收体系和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税收立法权让渡, 增加税收收入;通过税收优惠, 鼓励对经营性和准经营性基础设施的投资。另一方面, 完善转移支付, 促使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均等化。最后, 根据循序渐进、确保重点的原则, 构建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的长效机制。
2.优化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资结构, 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首先, 加强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整体运行环境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如农田灌溉特别是节水改造等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农村公路等农林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等。其次, 加强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如农产品质量检疫检测基础设施、动植物良繁及检疫基础设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再次, 加强以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如农村电网、沼气等。
3.创新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资方式, 提高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数量和质量
首先, 在保证财政资金供给长效机制实现的基础上, 根据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性的程度, 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创新投融资模式, 如PPP、BOT、TOT、PFI、开发商间接融资等, 以期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其次, 充分运用财政杠杆引导投入, 如利用基金、财政补助、贷款贴息、配套投入、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发挥财政资金乘数效应。再次, 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对农业利润用于农业再投资给予投资抵免或企业所得税优惠, 私人投资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减免税等等。此外, 探索“政府出资, 市场运作”的新型财政资金运作模式, 如采取担保、保险、物资援助、风险补偿、购买服务等形式, 提高运作效率。
4.改革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入的决策机制和管理体制,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首先,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形成基于农户需求的偏好显示机制和自下而上的供给决策机制。其次, 改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 形成分类科学、分工明确、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资金使用管理的有效机制, 提高政府支持农业基础设施的能力和效率。再次, 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立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公司、设计激励相容的多级政府委托代理机制等等,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此外, 加强事后监督和绩效评价, 确保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谢旭人.中国财政改革三十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2]胡章胜.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财政政策选择[J].财经纵横, 2006, (09) .
[3]王志, 武献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财政投入研究[J].北方经济, 2008, (05) .
财政农业投入 篇5
【摘要】根据财政学的基本理论,本文利用财政职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分析框架。从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经济增长与稳定职能和收入分配职能三个角度分析农村的社会发展问题、农业的经济发展问题和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文章认为我国农村的落后问题是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缺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事权不对称、非均衡的工农业发展模式、农民缺乏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关键词】资源配置 农村 稳定与发展 农业 收入分配 农民
农业经济发展落后、农村社会发展迟滞、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最大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局面。近三年来,中央连续下发了有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涉农1号文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部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最主要手段,担负着国家经济发展与稳定的重大职责,财政政策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态势,本文认为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分析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所谓“农民富则天下富,农村稳则天下稳,农业强则天下强”。尽管改革开放始于农村,而且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三农”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成败的关键问题。
1、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
“三农”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跃进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我国的“三农”问题又有着自己的特点,我国“三农”问题的集中体现为农村社会发展迟滞,农业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社会发展迟滞的集中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问题。农业经济发展落后集中表现在:粮食安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产业化调整等方面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民的显性税费负担,隐性剪刀差负担严重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的负担沉重。
2、我国“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
首先,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有过辉煌的技术文明和先于西方的远洋航行,但是没有引致工业化发展之路。历史背景和人地比例关系并非必然发生“三农”问题的直接因素或充分条件。中国“三农”问题最直接、最重要的成因是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政策: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国家对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和城乡居民实行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使投资、资源、人才、技术、知识的配置持续向城市、工业和市民倾斜。实行二元政策的结果,形成了二元体制,这表现在许多方面。利益集团的兴起和农民群势弱化是“三农”问题的延伸,确切地说,是“三农”问题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群体结构和利益结构单一,有限的国民收入集中在国家和集体手里,各类劳动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管理人员和军人等—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谁都没有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说是在平均主义分配制度下“同甘共苦”。
3、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与演变
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财政支农工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在这五十年中,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财政由战时财政过渡到建设财政,由计划型财政过渡到市场型财政,由主抓国内财政过渡至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工作的领域越来越宽,发挥的功效越来越大。财政支农作为财政部门的主要工作,在不同时期支农的力度和方式也有所不同,呈现出一定的阶段特征。
二、优化资源配置职能,推动农村繁荣的财政政策
资源配置职能是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优化资源配置是指“各类生产要素(资源)根据各个产业部门、各个地区的生产需求和争取最大报酬的原则,经过部门间、地区间的流动调整,最终被配置到效益较好的部门、地区中去。“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的标志是,无论什么资源在投入任意一种用途时所得到的边际产品都相等。”即边际产品收益等于边际要素成本(MPR=MPC)。
我国农村社会发展迟滞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缺失,本章回顾了经典的公共产品供给理论,探讨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建议。
1、公共产品的理论分析 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就是私人不断进入公共产品供给领域的过程。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对政府的治理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意味着政府并不是公共产品的唯一供给者,在政府之外还存在其它成功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形式。正如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所指出的,“每一公民都不由‘一个’政府服务,而是由大量的各不相同的公共服务产业所服务。„„大多数公共服务产业都有重要的私人成分。”这意味着随着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自发组织力量的发展,政府作为公共领域垄断者的单极治理模式已经发生改变。公共产品的供给已经从政府的单中心供给模式逐步走向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供给模式。
2、阻碍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财政政策问题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中,我国在公共产品供给上实行的是两套政策,城市所需的水、电、路、通讯、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公共设施由国家提供,而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由农民自筹资金或通过劳务投入自行解决,国家仅给予适当的补助。虽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本质却是农民自己为自己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公共产品。
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制度内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村的发展又迫切需要公共产品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确实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因其变革滞后,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方面:(1)、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对称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匮乏;(2)、非均衡的工农发展模式,导致农村公共产品制度缺失;(3)、农民缺乏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导致农村公共产品偏离需求;(4)、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外供给导致农民负担加重;(5)、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导致资金使用浪费。
3、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财政政策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着农村现代产品市场规模的扩大。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供给,可以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强农村医疗卫生的供给,有利于农民的健康和农村的稳定。加强农村生态的保护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客观上存在着由于历史欠账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由于分税制和农村税费改革造成县乡财政困难,没有足够的财政资金维持原有公共产品提供水平的双重困境,任其下去,农村公共产品缺口将会不断拉大。从理论上分析,农村公共产品历史欠账的弥补,县乡财政资金短缺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是以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基础条件的。农村公共产品历史欠账和县乡财政资金短缺直接影响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制约着农村公共事业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与农村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说明:现阶段国家的农村经政策在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通过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来改变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条件必须借助“外力”,也是说,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必须实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
三、拓展经济发展职能,加快农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
公共财政的另一职能是稳定和经济发展职能。本章主要围绕经济发展的职能展开,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数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通过增加投入或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产出,构成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结构、产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效益水平、社会和个人福利水平、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程度的提高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志。本章围绕财政经济发展的职能,分析了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理论依据,阐述了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
1、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家,素有重农的传统。史书中的“食为政首”,“地者、政之本也”,“王者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天”的记载,民间也有“有粮则稳,无粮则乱;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的俗语。新中国以后,我们国家的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毛泽东指出:“农业关系到五亿农村人口吃饭问题,吃肉吃油问题,以及其他日用性农产品问题,„„农业搞好了,农民能自治,五亿人口就稳定了”。农村这样,城市也如此。因为商品性的农产品发展了,才能供应工业人口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江泽民指出“在农业发展新阶段,我们仍然要靠政策,„„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要长期稳定不变。”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国民收入分配要向农业倾斜,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要进一步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无论是传统的重农思想还是领导人的关于农业重要讲话都充分表明,只有政府对农业进行支持、保护和干预,才能使农业真正发展起来。
2、我国农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分析
投入政策是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为了提供农业公共产品和服务而对农业领域进行的公共性投入。这种投入通常是通过政府的购买性支出来实现的,支持项目是针对一般意义上的农业而不是针对生产者和加工者的直接支付,因而这种投入不能直接形成受益主体的收入。我国财政农业投入性支持包括在各级政府预算的财政支农支出科目中。由于预算外资金缺乏公布的统计数据,所以本文中只涉及预算内资金对农业进行的投入性支持。预算内农业投入性支出项目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以及扶贫资金中用于农业的支出等。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是指国家财政以扩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各种新建、扩建工程和有关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
3、国外财政农业投入政策借鉴
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无不强调政府宏观调的重要作用。作为宏观调控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农业财政政策,更是各政府用于支持和保护农业,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当前我国“农”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内部要迎接全面建设小康到来,外部要面临入世后的全新国际竞争环境,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深入研究先进国家财政支持保护农业的特点、执行情况及发展趋势,学习他们的经验,对我国及时调整农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
农业基础产业地位的特殊性和实现新时期农业发展目标的需要决定了我国财政农业支持具有客观必然性。财政农业投入是政府公共支出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财政农业支持来弥补农业生产领域的市场失灵,实现国家的宏观农业调控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与国家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相协调的原则。(2)、坚持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的原则。(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当然,对农业资源配置中地区公平的关注也是政府财政农业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财政农业支出作为政府的公共经济活动,在性质上具有供给无偿性、需求无限性的特点。为反映农村社区全体居民的利益,政府在财政农业资金的投向和数量分配方面应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好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我国地区之间农业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差异,在经济发展上也不平衡。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地区协调,不平衡的状况就会不断加剧,这既不利于地区之间收入的公平分配,也不利于地区之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如果能够为农村贫困地区提供基本的基础设施、技术、人力、资金等资源,就能够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保证农村贫困地区人口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这样既能改善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状况,又能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能力。我国财政农业支出中的财政扶贫资金和“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资金就是为了实现公平目标而安排的专项支持资金。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还可以辅助市场增进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
四、完善收入分配职能,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
收入分配是指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国民收入,按一定的方式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分割。国民收入分配形成流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存量的财产分配格局。收入分配职能是财政三大职能之一,对调节居民收入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章笔者沿着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脉络,分析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阐述了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不但会影响到社会稳定,也会给经济发展来不利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一方面将导致农村居民购买力过低难以启动消费。另一方面,又将导致教育投入不足,影响人力资本水平提高,而这一切又将难以使产业结构顺利转换与能级提升,也不利于实现推进城乡体化与“五个统筹”的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在国家减免农业税费后,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生产设施建设将面临所未有的困境,村集体的公共服务功能将大打折扣,因为这一部分资金传统上来自于村提留和乡(镇)统筹:村中经济资源(例如土地、矿山等)的价值将提高,其真实的控制权、占有权和使用权将向中少数拥有最大经济或政治势力的集团集中,村干部与其他村民之间收入两极化的趋势将可能大。这些经济和制度因素都将对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农业税取消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农业税是一种古老的税种,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从1949年到2003年,全国累计征收农业税3945.66亿元,为我国建国以来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大量积累。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宣布:“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5年内取消农业税。”此后,全国减免农业税步伐加快。2005的政府工作报告宣布:“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3年就可以实现。”这意味着,2006年中国农民将彻底和“皇粮国税”告别。减免农业税,使得基层政府借以搭车收费的载体不存在了,农民负担就能够切实减轻,于经济、于社会、于国家、于人民而言都是多赢之举。取消农业税,实际上就是增加了农民的可支配收入。
健全再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财政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如何将政府筹集上来的财政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再分配。对那些低收入甚至无收入的社会成员长说,保证他们生存需要的重要来源就是依靠政府的社会保障和财政的转移支,寸政策。社会保障制度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对保证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从国际经验看,世界162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中70个国家和地区包含农村,其保障对象为全部农村人口或农民。实际上只要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每个国家和地区均可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经济水平下,社会保障程度的高低,实际上就是分配和再分配结果的体现,社会保障作为社会收入的再分配,是调节各阶层收入水平的一种手段,通过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来起到公平分配的作用,有效地缓解了由于人们之间利益调整所引起的社会矛盾,有利于弱化改革风险,减轻社会的震荡。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主要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服务五个方面的内容。但从当前的情况看,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因而,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建设中,应重点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进一步增加投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立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以大病统筹为重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计划,并在全国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己有678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覆盖人口2.36亿人,共有1.79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为75.7%,参合农民就诊率和住院率均明显提高,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全国共补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1.22亿次,补偿资金支出61.75亿元。中央同时提出,要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人口在2006年扩大为40%,到2007年扩大60%,在2008年争取在全国农村得到基本推广。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问题,是现实、特殊、复杂的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来关注。由于笔者才疏学浅,对财政支农问题的研究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入,这将是我今后长期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4
2、潘盛洲:《中国农业保护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0
3、秦岭:《现代西方收入分配标准评价》,理论经济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3.8。
4、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4中国财政发展报一一中国农业、农村、农民政策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60
5、尚长风:《制度约束下的财政政策绩效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
6、宋洪远:《中国乡村财政与公共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7。
7、苏明:《财政理论与财政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2。
8、王朝才、胡章胜《民族地区农村公共财政建设》,北京,经济 科学出版社,2004.5。
财政农业投入 篇6
一、现行湖南财政支农投入及其环保效应分析
1. 湖南省财政支农投入现状分析
从绝对数额上看, 2007年至2012年6年间湖南省财政支农投入从125.92亿元增加到447.74亿元, 增加了321.82亿元, 年平均增长53.64亿元, 与此同时, 湖南省农业GDP也呈现绝对增长的趋势, 从1626.48亿元增加到3004.21亿元, 如图一所示。在湖南农业不断发展的同时, 农村生产、生活污染, 生态环境破坏的趋势进一步扩大, 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政府充分发挥调节和引导作用, 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随着近年来财政支农投入总量的不断增加, 财政用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支出也随之增加, 这些财政投入主要用于物种资源保护、耕地地力保护、草原草场保护、渔业及水域保护、农业环境监测等方面, 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数据来源:2008-2013年湖南统计年鉴
从相对数额上看, 同其他主要财政支出项目相比, 做为一个农业大省, 湖南省财政支农投入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如图二所示。虽然财政支农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7年的9.28%增加到2012年的10.87%, 但近几年该比重呈现明显下降, 特别是2010年较2009年下降了4.86%, 这无疑会使财政用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支出的相对比重降低。另外, 从图二中也明显可以看出, 湖南省在教育、科研方面的投入迅速增加, 2012年较2007年增加了606.76亿元, 年平均增长101.13亿元, 这对提高农业人口素质、加快农业技术改革、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进而加强湖南农业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促进农业永续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
数据来源:2008-2013年湖南统计年鉴
2. 湖南财政支农投入的环保效应
从湖南近些年来财政支农投入的实施情况来看,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积极效应正日趋明显。首先, 农业自然资源得到保护, 强化土地资源保护, 耕地总数增加;积极开展退耕还林, 提高林地保土、蓄水能力;全面保护农业野生动植物, 确保生物多样性。其次, 农村生产环境有所改善, 开展清洁生产技术培训, 包括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农药肥料综合管理等综合技术措施;新建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发酵处理池、新建农业投入品固体废弃物收集池;安装频振式杀虫灯, 推广秸杆机收还田, 综合处理和利用禽畜粪便, 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同时, 农村生活环境不断净化, 分户或联户设置垃圾收集设施;以村为单位, 统一建设乡村物业综合管理站, 分类清运、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及农作物秸秆;以户为基础, 配套建设单户或联户生活污水净化池或沼气池, 消除农村污染源。
但与此同时, 湖南农业生态环境中一些仍然存在的、较为严峻的问题也不可忽视。比如, 据湖南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显示:湖南人均耕地为0.06公顷, 仅为全国人均耕地的59.2%, 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五分之一;相当部分耕地质量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长株潭地区、湘南地区有部分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 不宜耕种, 还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因开矿塌陷造成地表土层破坏, 已影响正常耕种。另外,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多使用化肥、薄膜、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现象也较突出。据2013年湖南统计年鉴数据测算, 2007-2012年间湖南省化肥的使用量增加了9.63%, 同期农药的使用量也增加了12.74%, 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 使土壤、水、大气等资源受到污染, 造成耕地、水体质量大幅下降, 酸雨迅速增加, 薄膜的使用量在短短6年间增加了16.91%, 地膜残留物严重破坏了土地的理化性能和土质, 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二、制约湖南财政支农投入环保效应发挥的因素分析
近年来, 尽管湖南省各级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 投入也逐年增加, 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但也应该看到所实行的财政支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财政支农投入的比重低
尽管2007年到2012年间, 湖南省财政支农投入绝对数量增加了4倍多, 但其总额占湖南省财政支出总额不足11%, 相对于一般公共服务、教科文卫、社会保障与就业等支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财政支农投入除了用于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外, 还需向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发展、社会事业发展、防灾减灾等方面倾斜, 因此造成财政对农业生态环境投入的资金不足, 制约着全省自然资源的保护、环境质量的改善。
2. 农业补贴结构及方式不合理
从各国农业补贴的范围来看, 财政对农业的补贴通常是多种类、多环节的, 不仅涉及水土保持、禽畜保护、退耕还林等有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方面, 同时还包括农药、农机、农膜、化肥等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传统农业补贴项目, 但另一方面这些项目又可能带来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诸多问题。而从湖南省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 农业生产资料价差补贴主要支出是化肥价差补贴, 虽然数量上有下降趋势, 但幅度不大。另外, 2004年以来我国大规模实施了直接补贴政策, 改变了传统的通过流通渠道间接补贴方式, 转为直接惠及农民。但从实施效果来看, 由于存在补贴价格、补贴对象难定等困难, 使得直补政策执行难度加大、效率大打折扣。
3. 资金投入渠道单一
农业生态环境投入的资金应该具有多元化的来源, 但从目前湖南的实际来看, 几乎全部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 地方财政特别是基层财政县乡 (镇) 对此投入“有心无力”。究其原因, 一方面, 县乡 (镇) 两级财政是我国五级财政级次中最为困难的两级, 根本无力承担本地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的相应支出;另一方面, 驱动其他社会资金向农业投入的机制没有形成, 事后的优惠措施根本无法调动乡镇企业等主体环境污染治理的积极性。
4. 资金分散使用、缺乏监督
湖南省在财政支农资金不足的前提下, 专项用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偏低。同时, 资金的管理部门较多, 比如, 涉及到乡村清洁工程的多种专项资金, 至少包括农业、卫生、交通、水利等部门在众多项目上分散使用;除此之外还存在缺乏监督的情况, 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挪用、错用等以假乱真、以虚充实的现象。
三、加强财政支农投入环保效用发挥的对策
1. 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力度
根据湖南农业发展的现状, 当务之急应不断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需要加大, 增加财政支农的投入, 进而保证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不论中央还是各级地方财政, 每年应安排相应的专项资金, 用于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与此同时省级财政还要继续增加投入力度, 主要支持规模化禽畜养殖场的污染治理, 推广新型垃圾处理模式, 面源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和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等。
2. 优化财政支农的投资结构
财政资金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基础, 但并不意味着财政就要“大包大揽”, 只能“有所不为而有所为”。在财政支农资金有限, 财政对农业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投入既定的前提下, 就应该将有限的资金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 发挥最大效应。凡外部效应大的项目, 财政就应对其投资;而属于微观主体能够直接受益的项目, 就应引导社会资金流入, 财政无需对其投资。因此, 按照这样的原则, 湖南当前财政支农特别是支持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应集中突破三个方面, 即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教育与科技投入、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3. 转变农业补贴方式
目前湖南省大部分农业扶持资金集中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价格等直接补贴领域, 当务之急应该调整财政直补的重心。首先, 加大农业生态环境补贴, 避免以往一味追求农业产量而大量投入农药、化肥、农机、农膜的现象, 以期引导农民主动进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渔还湖等;其次,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改变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的现状, 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最后, 积极推广农业先进技术, 如因地制宜地开展绿色种植和养殖技术的免费培训等, 实现农业高效、环保的双效目标。
4. 创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融资机制
湖南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中明确指出:“创新环境金融产品, 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投资的优惠政策, 引导银行、企业和社会投资;及时公布环境保护投资治理工程、环保技术需求等, 完善有关政策, 引导社会资本增加对环境保护领域的投入。”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工程。财政资金毕竟是有限的, 只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关键是迫切需要加快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投入体制创新, 拓宽投融资渠道, 运用诸如贴息贷款、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事前激励的政策措施, 引导多种社会资本向农业环保领域流动。
5.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创建“以政府为主导, 以规划为引导, 以统筹为核心, 以创新为动力”的资金整合模式, 统筹协调, 集中投入, 提高资金使用整体效益;同时, 鼓励政府采购, 对符合绿色消费标准或取得绿色产品标志的农产品鼓励政府进行绿色采购, 既可以节省政府支出, 又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 促使农产品生产企业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转变。
摘要:财政支农投入是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的基本前提。本文通过对湖南省财政支农投入及其环保效应的调查, 分析了制约湖南财政支农投入环保效应发挥的因素, 探索了加强财政支农投入环保效用发挥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农投入,农业生态环境,经济手段
参考文献
[1]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统计年鉴2008-2013[Z].中国统计出版社.
[2]湖南省人均耕地仅0.9亩, 耕地保护形势严峻.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 2014-3-6.
[3]范东君.财政支农投入增加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影响[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11 (1) .
[4]肖顺勇.“乡村清洁工程”的主要内容[J].湖南农业, 2007 (5) .
[5]湖南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http://www.hunan.gov.cn, 2013-1-21.
财政农业投入 篇7
关键词:变系数模型,财政支农,金融信贷资金,农业经济增长
0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财政支农和金融信贷资金是农业生产主要的资金来源,研究财政金融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就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财政金融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有王丹等(2006)利用修正误差模型对安徽省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验证[1]。左晓慧等(2007)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各地区之间金融发展的不平衡,可以部分解释其经济增长的差异性[2]。冉光和等(2006)利用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对东、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关系进行分析,不同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可能并无稳定一致的关系[3]。陆美娟等(2009)用数据面板分析了江苏省三个地区财政金融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4]。秦嵩等(2008)应用季节预测法对安徽省农业贷款额与财政支农支出进行了预测[5]。邓莉等(2005)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重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研究[6]。以上研究为农业经济增长与金融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提供了借鉴和帮助,但也存在以下不足:应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时,没有对选定的面板数据模型形式进行检验,根据经验选择的模型对样本的拟合程度有限,直接影响分析的结果;选择一省为例进行测算,不能代表财政金融投入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全国省际面板数据,应用固定影响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对全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财政金融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研究。一是运用协方差分析检验和Hausman检验法来判定具体面板数据的模型形式,避免依据经验选择面板数据的模型形式,提高分析准确性;二是从财政支农和金融信贷资金两种不同来源的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支持的分析,为选择农业经济增长的资金支持方式提供建议。
1 研究方法及模型检验
1.1 面板数据模型
面板数据是指具有三维(个体、时间、指标)信息的数据结构。面板数据模型主要划分为三类:
(1)不变系数模型。假设在个体成员上既无个体影响也无结构变化。
(2)变截距模型。假设在个体成员上存在个体影响而无结构变化,且个体影响可用截距项αi(i=1,2,…N)的差别来说明。
(3)变系数模型。假设在个体成员上既存在个体影响,也存在结构变化,即允许个体影响由变化的截距项αi(i=1,2,…N)来说明,同时允许向量β1(i=1,2,…N)依个体成员的不同而变化,用以说明个体成员之间的结构变化。
1.2 数据变量及数据来源
因变量选择各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生产总值GDP(y),自变量选择各省、市、自治区的财政支农金额(x1)和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金额(x2),取对数消除异方差现象:1nyit=αit+βit1nxlit+γit1nx2it+uit(i=1,2,…29;t=1,2,…21)
数据来源1987—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各省市统计年鉴中中国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青海数据缺失太多,故省略)的相关数据。
1.3 模型形式的设定检验
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又分别有固定影响和随机影响两种模型。面板数据模型应用的第一步就是选定面板数据模型形式,如果模型形式的设定不正确,估计结果会与经济现实偏离甚远。本文采用协方差分析检验和Hausman检验法来选定模型的形式。1.3.1协方差分析检验[7]主要检验H1和H2两个假设。
如果接受假设H2,则认定样本数据符合模型(1),为不变系数模型,无需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如果拒绝假设H2,则需要继续进行检验假设H1,如果接受假设H1,则该认定样本数据符合模型(2);如果拒绝H1则认定样本数据符合模型(3)。采用协方差分析检验判定面板数据模型需要构造F1和F2两个统计量:
其中S1,S2和S3分别是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和不变系数模型的残差平方和,如计算的统计量F2值不小于给定置信度下的相应临界值,则拒绝假设H2,继续检验H1;如果接受假设H2,则判定样本数据符合模型(1)。如计算的统计量值不小于给定置信度下的相应临界,则拒绝假设F1判定样本数据符合模型(3),反之则选择模型(2)。
协方差计算的结果如下:
由于F2>1.3、F1>1.37,故模型选择(3),即变系数模型。1.3.2 Hausman检验法确定变系数模型后,应进一步确定是选择固定影响模型还是随机影响模型[8]。用H表示Hausman统计量,H=28.216,相对应的概率是0.000 0,说明检验结果拒绝了随机影响模型的原假设,因此应建立固定影响模型。
根据以上协方差分析和Hausman检验,模型形式确定为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
2 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划分标准,把中国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分成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区域,利用EViews 6.0对1987—2007年各省区面板数据,分别进行分析。西部地区包括:新疆、陕西、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广西、内蒙古、四川和重庆;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黑龙江、吉林和安徽;东部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海南和福建。
2.1 西部地区分析
西部地区财政金融支农对其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西部地区截距项平均为6.02。最高是重庆为13.42,其次是四川和陕西。其他地区截距项较低,不足平均值。截距项不同说明财政金融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基础效应不同,截距项越高,基础效应越强;反之,截距项越低,基础效应越弱。
财政支农有效的省份有陕西、云南、广西、四川和贵州,说明这些地区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最显著的是云南和广西,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农业产值分别提高0.93%和0.84%。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有效的省份有新疆、甘肃、宁夏、贵州、内蒙古,说明这些地区金融信贷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最显著的是新疆和内蒙古,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每增加1%,农业产值分别提高0.84%和0.78%。除云南和广西外,西部各省都存在财政支农和金融机构农业贷款资金年增长率越高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越显明的现象。总体而言,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在总额和年增长率上比财政支农要高许多。
2.2 中部地区分析
中部地区财政金融支农对其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截距项平均为5.99,最高湖北为13.85,最低吉林为2.68。中部地区的平均截距项比西部低。
财政支农有效的省份有山西、河南、黑龙江、安徽,如河南省财政支农每增加1%,农业产值提高0.81%;金融信贷支农有效的省份有湖北、湖南、江西和吉林。如江西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每增加1%,农业产值提高0.75%。中部与西部不同,存在财政、金融支农资金年增长率越低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的现象。
注:***,**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重庆的数据不全,面板数据为不平衡数据。
注:***,**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
2.3 东部地区分析
东部地区财政金融支农对其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截距项平均为5.84,最高福建为11.97,最低海南为1.458。东部地区平均截距项比中部和西部都低。
财政支农有效的省份有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海南,如辽宁省财政支农每增加1%,使农业产值提高1.12%;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支农有效的地区是北京、海南。除上海和广东外,东部地区和中部一样,存在财政、金融支农资金年增长率越低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明显的现象;东部地区财政支农比金融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3.1 结论
(1)西部、中部和东部的财政支农、金融信贷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基础效应不同,就平均而言,西部最高,依次是中部和东部。
(2)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财政、金融投入的农业经济增长效应存在较大差别,东部地区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明显;而中部和西部地区部分省份财政支农效应明显,而部分省份金融信贷资金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效应明显。
(3)西部地区存在财政支农和金融信贷资金年增长率高者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而中部和东部地区则相反,财政支农和金融信贷资金年增长率低者农业经济增长效应明显。
3.2 政策建议
(1)财政支农、金融信贷资金在不同地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不同,不同地区支农资金的侧重应有所不同。如西部地区,资金的年增长率高即能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中部和东部地区则相反,增长率高的那部分资金没有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减少投入并不影响对农业经济增长效应。
注:***,**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福建数据不全,面板数据为不平衡数据。
(2)西部、中部地区的各省份财政支农资金总额普遍比东部少,这也是财政支农资金在西部和中部地区支农的效应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缩小中、西部和东部的差距,增加中、西部农民收入,在财政支农资金上,应加大对中、西部的投入,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信息网络和农业生态建设的基础投入,为中、西部农业现代化生产提供基础条件。
(3)东部经济发达的省区,应将鼓励多种渠道的资金引入农业生产中,如浙江、江苏和山东等省可提供相关优惠政策引入外资和民营资金投向农业生产,既能促进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可为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入中、西部提供前提。□
参考文献
[1]王丹,张懿.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安徽省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6(11):177-182.
[2]左晓慧,张兴军.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3):413-419.
[3]冉光和,李敬,熊德平,等.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基于东部和西部面板数据的检验和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2):102-110.
[4]陆美娟,左平桂,张平.江苏省金融支持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基于13个市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1):146-150.
[5]秦嵩,赵道致,王震蕾.安徽省农业贷支差异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1-74.
[6]邓莉,冉光和.重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8):52-58.
[7]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04-306.
财政支农投入效益问题研究 篇8
一、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什么是财政支农投入自己的使用效益?简单地说国家财政对农业生产及各方面配套设施等所投入的资金和所取得的效果之间的比值,也就是财政支农资金和效益之间关相对照的关系。所以,要使财政支农资金真正有效益,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建立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的效益型运行体系。第二,要有的放矢,提高使用效能,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有序的持续发展。第三,正确处理农业资金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合理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第四,加强其他农业基金的投入,提高使用效能,促进资金的有效利用。
二、影响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主要因素
虽然国家财政加大对支农资金的投入,在管理方法上不断改进,投入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获得的效益也发生了很大提高,可是,因为以前一些固定的管理体制和方法,使支农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无目的、无计划性的投资,并且有关支农资金运行的法律、制度等都很不完善,也没有很强的宏观调控能力,因此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支农资金投入量大、低效益和资金浪费等现象,致使农业经济的总体效益没有根本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效益原则没有在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得到体现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因为我国农产品以前供给不够,所以在制定农业发展的政策时侧重在实物数量的增加上,只是停留在基础性产品,不注重农产品的精加工,因此经济效益很低。第二,因为农业基础原则和整体性质,国家财政下拨资金对农业的投入,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样,就不可能把支农资金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虽然表面上农业和农村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财政收入的表面效益却表现不大。从上面这些可以看出,在国家支农资金的投入上,出现只追求表面效益和数量的不断增长,没有对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而对支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不够,没有长远打算,致使支农资金没有真正发生作用。
2.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增加缺少稳定机制
近阶段,随着国家投入资金的不断增大,各级财政部门为农业的发展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可是,还有大量的资金缺口。这样,支农资金很难持续稳定的增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支农资金投入机制没有很好的完善。一方面支农投入资金的使用权和监督权没有科学的划分。当国家支农资金过少,除了一些社会公益项目如:基础公益设施、治理江河的水利设施等的投资,各级财政部门在财政预算资金的支配和编制上,缺少全盘考虑,所以,在真正的支农资金的农业支出方面的资金更小。另方面是资金的发放权利和项目的取舍能力没有很好的界定,职责不明,划分不清。主要原因有三个:国家财政部门对下级各财政机构没有科学的、严格的、操作性比较强的支付资金的制度,各个财政部门之间没有发展事业的整体规划,缺少严格的管控制度。二是由于国家财政部门的无偿支出,使企事业单位和农业机构形成较强的依赖思想,这就一定程度的限制了各部门自我发展、自我开拓的自觉性,造成投入机制签恰当。第三,没有完善的投资立法机制。虽然国家也颁布了《农业法》等有关法律,也对国家投入资金制定了很多保障措施,例如对支农专款进行配套投入和贴息制度等,但这只能对投入资金进行了大致的规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大空间,致使国家投入资金过分分散,支农投入资金欠缺,也很难使投入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
3. 财政支农投入资金对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农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因为以前计划经济的限制,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只是限于平均分配上,对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影响不大,尤其是使用支农资金进行对农村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产业分工、经济协调方面,还有很多漏洞出现。
4. 对于支农资金管理还不够精细、严格
主要表现在管理的科学性不合理,有些支农的投资项目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进行严格的市场考查和检测,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大量资金。另方面管理不规范,不科学,在对支农资金进行使用时,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没有严格的界限,也没有健全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使投入资金获得的经济效益偏低。第三,由于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尤其是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严重脱节。
三、加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有关政策及措施
财政支农投入资金要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和有关国家支农投入的政策、管理方式、资金使用计划、项目的选取、分析、论证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另外,还与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周围环境有很大关系,所以,要真正加强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的投入体制,完善农业投资制度,提高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多方面汇集农业投资渠道。各级财政部门在保证预算内支农资金投入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保证金融机构的政策性和执行力度,同时,要打破国家投入资金的过分依赖关系,引导农民走合资经营、共同发展的道路。同时,建立健全农业资金投入制度,充分拓展市场机制,优化财政支农投资机构,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总结经验,强化管理效益机制,从而使支农资金投入使农民获得最大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高雄伟,董银果.国家财政支农的效益性与路径选择[J].科技导报,2006,24(6):67-72.
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篇9
在我国, 政府对科技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对其绩效评价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但是,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估起步晚, 至今未形成规范的体系, 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本文通过对财政科技投入评估体系、评估方法和相关文献的总结和梳理, 以期对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估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从1957年Solow的开创性研究开始, 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于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进行了研究。
1957年Solow引入全要素生产率TFP对哈罗德-多马模型进行批驳, 认为除了资本和劳动外, 还有一个全要素生产率-即技术, 会引起经济增长, 索洛的增长模型又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 由科学技术推动的内生增长理论逐渐形成, 该理论认为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内生于经济系统的, 而且技术是一种非独享性或非竞争性的商品, 其投资的社会效益大与私人收益, 投资者投资于R&D的动机减弱, 导致社会最佳投资总额减少, 因此, 政府的公共政策对于企业的创新意识有长期影响。Romer (1990) 、Grossman和Helpman (1991) 、Aghion和Howitt (1992) 、Segerstrom (1998) 都是该理论的支持者, 他们的研究都发现政府的科学技术补贴能够鼓励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科学技术研发, 从而提高经济的长期增长率。然而, Jones (1995) 则认为, Romer等人的结论是有缺陷的, 因为他们的结论都建立在“规模效应”的假设上 (即当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到科学技术研发, 经济增长则越快) 。Jones发现, 从1950年起, 在发达国家参与科学技术研究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迅速增长, 然而经济增长率却没有任何增长趋势。Jones (1995) 模型的结论为:政府更多的科学技术补贴促进了科技研发部门的规模的增长, 但却对长期的经济增长没有任何作用。Segerstrom (1998) 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然而, Howitt (1999) 对Jones (1995) 和Segerstrom (1998) 的结论进行反驳, 他在经过对规模效应的处理后, 得到的模型支持由科学技术推动的内生增长理论的观点——政府科学技术补贴可以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Segerstrom (2000) 把科学技术引起的创新分为水平创新和垂直创新两部分来分析科学技术对经济长期发展的影响, 该模型认为科学技术对经济长期发展的影响, 取决于两类创新能力的强弱和政府科学技术补贴的方向:当政府技术投入支持垂直创新而垂直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更强的推动力时, 政府技术投入能促进经济长期发展, 反之亦然。
此外, 国外学者作了很多关于财政科技支出与企业的科技投入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政府对科技的资金投入实质上反映的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 从经济学角度看会导致两种后果, 即挤出效应和互补效应。David, Hall和Toole (1999) 对许多实证研究的文献进行总结, 发现许多文献都是研究财政科技支出政策的净效应以及该效应的大小。文献的结论总结如下, 从行业或国家的层面看, 14个实证研究中只有2个认为财政科技投入会挤出企业的科学技术投入;从企业的层面看, 19个实证研究中有9个认为财政科技投入对企业的科技投入有替代作用——即政府会部分地、甚至全部地挤出企业的科技投入。Wallsten (2000) 对小型企业的科技投入进行分析, 发现对小型企业的政府补贴会完全挤出企业自身融资的科技投入。Busom (2000) 做的实证研究则表明, 政府的科技支出会鼓励更多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但其样本企业中, 30%的企业的科技投入会被财政科技支出所挤出。Lach (2000) 利用不同的指标以及各种动态的面板数据模型来考察以色列的财政科技支出对制造业企业的影响, 结论表明, 财政科技投入不会完全地挤出企业的科技投入, 并且两者之间的长期弹性系数为0.22。Guellec和 Pottlesberghe (2000) 研究认为公共财政资助科技产业发展的力度与对科技产业发展的影响呈倒U型的函数关系, 支持力度适中时激励效应最大, 当力度过大时就会产生“挤出”效应。
国内学者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研究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朱平芳、徐伟民 (2003) 针对上海市做的实证研究则表明, 政府的科技拨款资助和税收减免这两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自筹R&D投入具有正面效果, 并且政府拨款越稳定效果越好;政府拨款资助和税收减免互为补充, 但这个效应以政府税收减免为主。童光荣、高杰 (2004) 研究表明中国政府技术支出对企业技术支出具有诱导作用, 但存在时滞性。莫燕 (2004) 运用数据包络法对区域R&D绩效进行评价, 发现我国主要发达地区的R&D的DEA效率无效, 主要表现在产出的不足。邓向荣、刘乃辉和周密 (2005) 对我国政府科学技术投入绩效进行考察, 认为我国政府投入为中心的科技投入机制已经形成, 但企业在科技投入中仍呈弱势;而且, 政府对基础研究项目投入经费增长, 但仍有平均化倾向;相对于与发达国家科技投入的多元化而言, 我国科技投入融资多元化的制度创新方面还有待加强。谢福泉和任浩等 (2006) 对财政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评估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建立了绩效评估体系, 并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计算了科技项目的投入产出比。王桂强、张青 (2006) 针对财政科技投入评价中数据获得性差的问题, 提出“指标靶”的概念, 即用替代变量代替某些指标进行测度。赵立雨和师萍 (2008) 运用协整方法, 对政府科技投入绩效与目标强度进行了检验。
二、财政科技投入评估方法综述
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估方法是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估中的核心问题, 而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估方法与其他科技投入绩效评估使用的方法是基本一致的。科技投入绩效评估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评估的技术和方法也是在逐步地发展和不断完善。最初的科技投入绩效评估主要是以定性分析为主, 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从20世纪的中叶开始, 美国、法国等国家逐渐把许多数学、运筹学、统计学以及经济学的计量分析方法引入到科技投入绩效评估中, 试图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比较流行的方法有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法、主成分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等。谢虹 (2007) 采用层次分析法选择了适于反映科技支出效益的指标群, 对科技财政支出绩效进行了示范性评价。考燕鸣等 (2009)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构建评价模型;在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引入实证分析, 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改进对策和建议。姬鸿恩等 (2009) 以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06年的科技活动为研究对象, 利用DEA方法的BC2模型, 评价各决策单元科技活动投入产出的效率, 同时分东部、西部、中部三个地区评价了区域内各决策单元科技活动的有效性。
总体说来, 目前科技投入绩效评估采用比较多的研究方法是评价模型法。评价模型法是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 (或算法) 将被评价事物的多个指标的信息综合起来“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价指标, 由此来反映被评价事物的整体状况。“合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根据指标的重要性, 给各个指标变量赋予一定的权重系数。根据权重系数的赋予方法不同, 又可将评价模型法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
主观赋权法, 其源信息来自专家咨询, 即评价过程中由各位专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对不同指标重要程度的认识对各指标赋予权重, 然后由研究人员综合处理, 从而得到各指标的最终权重。属于这一类的有层次分析法、德尔菲 (Delphi) 法等。此种方法目前应用较多, 但评价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客观赋权法, 其源信息来自统计数据本身, 又可分为两大类:参数估计法和非参数估计法。参数估计法是利用统计指标的历史数据, 找出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或各指标的变异程度, 并以此为依据找出因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并通过参数估计来确定权重, 比如主成分分析法;非参数估计法主要是数据包络 (DEA) 法, 利用线性规划理论建模, 首先确定决策目标函数, 建立相应的最优化模型, 进而通过约束条件确定有关权重系数, 找出n维空间凸集的非参数前沿面。客观赋权法的共同特点是避免了人为因素影响所造成的偏差。此类方法目前在各国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中越来越得到重视, 并在进一步深化发展。
三、结束语
总的来看, 在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问题上, 国外学者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 但由于理论假设的不同, 结论的差异甚至分歧较大。
我国学者近年来对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但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由于国情不同, 需要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理论和研究框架;科技产出的复杂性在客观上决定了对评价指标选取的研究仍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评价角度的多元化促使评价方法不断组合创新, 这也是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研究的重要方向。
摘要:本文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评估体系、评估方法和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国外学者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而我国学者近年来也对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但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
财政农业投入 篇10
2009年, 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 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三农”投入规模创历史新高。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支出达7 161.4亿元, 比2008年增加1 205.9亿元, 地方财政也不断加大投入, 为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大惠农补贴力度, 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中央财政安排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4项补贴1 230.8亿元, 比2008年增长19.4%。支持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支出2 642.2亿元。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支出2 693.2亿元。提前1年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政策目标, 全国近1.5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 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约1 12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生活费补助。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平稳运行, 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财政农业投入】推荐阅读:
财政对农业投入06-20
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10〕46号12-20
农业财政资金12-21
农业财政支农研究11-10
农业财政项目管理08-27
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07-09
财政支持农业保险评价09-14
农业财政支农问题管理论文09-01
农业科技的财政金融01-04
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管理办法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