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投入保障(精选12篇)
财政投入保障 篇1
公共财政是为满足公共需要, 以政府为主体进行的分配活动, 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支出, 具有公共性、公平性、公益性和法制性四个基本特征。公共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政策工具和管理手段, 具有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监督管理等重要作用。
1 公共财政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关系
政府满足公民的基本公共文化需求必须以充足的公共资源为后盾。西方公共财政理论认为, 公共财政是为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分配行为。财政所要解决的是市场不能解决的或者是通过市场解决不能令人满意的问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明显的效益外溢性特征, 通过市场途径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 因此, 政府应当运用必要的财政手段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生产。而且, 公共财政的基本出发点是满足公共需要。公共财政的产生和发展一直都是在围绕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 是体现公共财政“公共性”的基本要求。
2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财政投入现状分析
2.1 公共财政投入不足, 地区间和城乡间财政支出差距过大
财政性文化经费占GDP的百分比, 是国际公认评价各国文化投入的主要指标。我国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在0.5%以下, 且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
我国传统的财政总的来说是一种城乡二元分割的财政制度。财政活动中总体上“重城市、轻农村”的格局一直没能得以改观。由于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实力差距明显, 提供同一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 西部地区往往需要更高的成本。
2.2 政府的财政投入范围不合理, 存在明显的“越位”和“缺位”现象
政府对具有一定外溢性和外溢程度较低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投资和管理, 存在明显的“越位”现象, 导致了这些文化事业单位对政府投资存在较大的依赖性, 不仅加重了财政的负担,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些事业单位自身自主发展的动力;政府对外溢程度较高的非经营性文化事业的投资和管理, 存在明显的“缺位”现象, 导致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 未能有效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
2.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单一, 财政支出结构和投入方式不合理
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我国财政支出的方式单一, 公共文化事业采用的是全额或者差额拨款制度, 这种事前拨款的财政制度既不能控制投入的方向, 也不能控制资金运用的合理与否。与此同时, 一些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财政支出方式, 如财政投资、财政专项基金、财政补贴等并没有被灵活运用, 财政资金运用的市场化程度不足。
3 支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财政保障机制设计
研究和探讨如何形成多元化的公共文化资助体系和资金管理机制, 是推进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核心问题。笔者将从公共财政的投入主体、支出结构和管理机制三个角度来阐述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财政保障机制。
3.1 政府主导,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公共财政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政府通过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 合理使用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手段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生产。为此, 政
摘要:公共财政在投入力度、范围和结构上的不足是造成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未实现全社会覆盖面, 呈现不均衡状态的主要原因。文章从公共财政的投入主体、支出结构和管理机制三个角度具体阐述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财政,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财政投入保障
参考文献
[1]郑敏, 刘晓燕, 严兴华.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与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基础选择[J].财会月刊, 2008 (8) :56-58.
[2]王广深, 王金秀.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分析d[J].华东经济管理, 2008 (5) :48-50.
财政投入保障 篇2
如皋市财政局
章晓峰
增加农民收入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财政支农工作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近年来,如皋市财政部门积极调整财政支农思路,充分运用财政支农政策措施,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保障、调控、扶持等职能,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增添了活力和后劲。
一、发挥财政职能,增加农业投入
1、发挥财政资金导向职能,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在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过程中,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引导作用,用有限的资金采取直接补助、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吸引和推动民间资本进军农业,收效十分明显。一是直接补助引导投资。近几年为加快我市农业机械化进程,市财政拿出500多万元引导农民购买先进农机,比如从1999-2002年农民每购买一台联合收割机,市财政直接补助购机额5%部分,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购机热情。目前已引导农民投入资金1900多万元,购联合收割机 844 台。仅2002年就新增联合收割机227台,组织跨区作业21万亩,创收1000多万元,2004市财政安排49万元专项资金对农民购买先进插秧机每台补助3000元,仅此一项可吸引220万元民间资金进入农业;二是对农业龙头企业贴息进行引导。本级农发资金安排专项资金对农业龙头企业技改投入贷款进行贴息,吸引信贷投入和民间资本投入。江苏花木大世界是南通市级龙头企业,为促其尽快壮大,市财政投入180多万元进行贴息,支持其发展,该公司在一期工程投入2000多万元的基 础上,决定加大投入,二期工程又投入3000多万元,极大地幅射带动了周围4个镇乃至全市农户发展花木,搞创收农业;三是以奖代补进行引导。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出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奖励,通过奖励政策激励“三资”投入农业。2004年拿出50多万元专门奖励了18个农业园区、30个规模养殖大户、60名优秀农民经纪人、3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此带动我市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由于财政资金的导向、示范作用,2004年截止10月份有4.51亿元社会资金投向农业,为我市农业发展增强了后劲。
2、发挥财政资金保障职能,突出农业投入重点。近年来,我市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全面调整支农资金投向,把支农资金投入的重点放在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关键项目和带动农业生产的环节上,提高支农支出整体效益。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农业靠自身积累和市场自发调节很难发展,要使农业中蕴藏的巨大潜力和能量释放出来,必须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我市财政安排河道疏竣经费800万元,共疏浚一级河道15.5公里、动土124万方,县级河道3条9.65公里、动土55.4万方,乡级河道45条125.38公里、动土251.8万方;安排598万元对农村46座危桥进行了改造;安排313万元对9个经济薄弱村12条长31.34公里农村机耕路进行重点扶持改造,极大地改善了我市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2)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吸引“三资”和项目资金的重要载体,加强农业园区建设能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发挥园区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我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如皋市诚信木本花卉科技示范园是省财政直接扶持的科技示范基地之一,也是我市财政支农的重点项目,是我市从事各、特、优苗木研究、开发、经营的特色农业园区之一。从2002年3月份规化建设园区起,市财政就给予了大力支持,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0多万元,完善了园区路、渠、电等基础设施,园区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园区农民从原先阻止开发到后来欢迎和希望开发,原因就是与过去种田相比,农民得到了更多实惠,园区农民除了可以稳定获得每亩600元的土地租金以外,还有园区建设和园区生产经营中的打工收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投入开发的积极性。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推广作用,周边2万多农户投入特色花木种植、生产、经营,每年可为农民增加收益近亿元。
(3)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加快我市中低产农田的改造步伐,构建我市高标准农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2004年我市投入1585万元对 3.7万亩高沙土农田进行了改造,为我市粮食安全、高效生产夯实了基础。
3、发挥财政资金调控职能,着力培育特色农业。农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创新思维灵活运用现行政策,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在财政支农工作中,我市除了有重点地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促进农业加速发展外,还运用财政职能,利用政策杠杆的优势,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市花木业有悠久的历史和区域优势,但由于相关链节整合不够,目前规模仍偏 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为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如皋花木的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2004年拿出60多万元对规模发展花木的专业村和苗木园区以及年新增花木面积100亩以上予以奖励(100元/亩);拿出260多万元建成了如城和皋南10万亩花木生产基地,引导农民发展花木业,打造如皋特色农业,提高农业产业率,从而为我市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增添活力
4、发挥财政资金扶持职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市财政部门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选择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的龙头企业,予以扶持。特别是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和特色农产品紧密相关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二是是积极鼓励农产品创品牌、上档次,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当年安排专项资金40多万元,重点支持了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新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万亩、无公害畜产品基地3个,新制定农业地方标准6项、农业企业地方标准13项、申报绿色农产品23个,切实提高了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今后我市农业投入的重点。
根据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我市将继续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财政支农支出“两个高于”的要求,保证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我市财政部门将充分利用农业投入资金,突出农业投入重点,发挥农业资金的综合效益。
1、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生态环境等基础建设滞后问题。以农村桥梁、县乡河道疏浚和水利建设重点工程等为突破口,大力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活条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生态文明。
2、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建设。为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2005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和奖励政策,主要有:(1)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龙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2)以农业园区(基地)为基础,大力扶持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3)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济人、农产品行业协会为中间纽带,强化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我们财政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积极筹措资金在引导、扶持、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上狠下功夫。
3、继续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一是以农业三项工程为载体,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二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继续支持无公害(绿色)产地认证及环境检测,推进标准化生产示范。三是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作力度,促进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开辟农民致富新渠道。
4、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新形势下,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已成为财政支农的重中之重,成为发展现代农业至关重要的部分,我市将根据现代农业的要求,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一是积极推进农业 科技高新化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扶持现代工业装备和新材料应用于农业的研究和推广,攻克和引进重要农产品的保鲜、深加工关键技术。二是大力扶持农业技术推广,增加对适应性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的扶持,特别是要注重对重要农作物有明显的节工、增产、增效作用的良种应用、科学用肥、模式化栽培、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等技术的推广进行扶持,同时积极支持农技改革,保障农技推广的机构及人员经费。三是增加对农民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投入,广泛开展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5、积极扶持农产品质量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一是扶持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我市将安排专项资金,加快建立以质量监督部门为主体的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以农林部门为主体的农产品行业管理体系;要紧紧围绕名特优新产品、大宗农产品、出口创汇农产品,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并积极指导和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制订生产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二是要扶持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我市将加大对农产品检验、检测力度,积极支持开展“放心农产品工程”,强化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实现农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三是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产品建设。我市将大力扶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产品建设,通过扶持,建设一批规模大、效益高、品牌响、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的名特优农产品基地,切实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加大农业投入的对策和建议。
1、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本级财政支农支出比重。严格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财政支农支出“两个高于”的要求,本级财政支农支出要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优先安排财政支农随财政收入增长同步增长,在支出所占比例上高于其它项目,在支出增长幅度上要高于财政总支出增幅。
2、转变财政投入方式,提高财政支农效率。积极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多种经济杠杆,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特别是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3、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目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各级政府投入、农民筹集筹劳、招商引资等途径,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农业抗拒自然灾害的保障能力,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4、充分运用财政体制激励作用,调动乡镇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
财政投入保障 篇3
关键词:医疗卫生保障;公共财政投入;有效性;政策路径
中图分类号:FS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1-0089-05
一、问题的提出
医疗卫生服务可以区分为两个方面:一类是公共卫生服务,例如免疫预防、传染病防治等;另一类是普通的医疗服务,即对个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现代社会没有任何政府完全放任市场力量解决医疗卫生服务问题,而都通过公共财政在其筹资和保障领域加以干预,其主要原因在于公共卫生服务具备显著的外部效应、规模收益递增和公共物品的特征;而普通的医疗服务具有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性、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可能发生的诱导性消费等特点,导致“市场失灵”和次优水平的供给。尤为重要的是,人们普遍将接受必需的医疗卫生服务看做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符合社会基本价值观的要求。这个观点通过多数国家的公共支出支持“卫生医疗系统的扩展以及个人以低成本获得医疗服务普遍化”得以证明。
虽然政府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矫正“市场失灵”和增进社会福利,然而,也会存在着干预“失灵”。我国在转轨过程中政府对医疗卫生市场干预的“缺位”就是导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病有所医”的民生目标,必须合理定位和有效发挥政府在承担全民医疗保障责任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干预主要通过政府卫生支出(即政府致力于开展医疗卫生活动所使用的全部公共资源)来实现,相应地,医疗卫生保障就转化为公共财政的投入问题。政府应当通过何种方式来承担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责任?在多大程度上“主导”?对此问题国内存在着“政府主导派”和“市场竞争派”的观点分歧。在“政府主导派”看来,政府增加的投入应当投向医疗服务提供体系,控制医疗服务提供体系,并承担医疗部门的投资和医务人员的薪酬,促使其采用免费或降低收费的方式向公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从而降低公众的医疗负担。在“市场竞争派”看来。政府出资应当投向社会医疗保险体系,通过向低收入阶层提供补贴的方式组织建设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同时要促进医疗服务提供体系的竞争以提高效率。 上述观点的偏颇之处在于注重从筹资的角度,对公共财政投入的规模以及投向进行分析,而忽视了对投入的绩效研究。从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的规模看,随着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对卫生的投入力度有所加大,全社会卫生筹资总额中,政府卫生投入所占比重开始回升。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某些关键指标已经接近韩国、并领先印度,说明在一致口径的比较下,政府卫生支出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出台的《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报告2006》显示,1978~2005年,卫生总费用年均增速为11.47%,增长略快于GDP增长速度。2008年1~11月,全国财政收入58068.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5%;全国财政支出45825.34亿元,增长23.6%;医疗卫生支出1948.71亿元,增长37.3%。
但是,在政府卫生支出规模扩大的同时,我国的医疗卫生保障并没有切实形成公平和效率的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公平性均呈下降趋势,集中体现在医疗费用的超常快速增长、医疗费用负担不公平、低收入人群医疗可及性下降、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幅度有限,多数居民对医疗问题消极预期,以及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不能有效满足个人对医疗卫生的需求,等等。可见,为了实现“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在政府医疗卫生投入增加的同时,公共政策的取向应逐渐从“扩大投入”转向“有效投入”,更加关注公共财政投入方式的有效性及其所产生的政策效应,提高政府医疗卫生资金使用的目标效率。
二、医疗卫生公共财政投入有效性的厘定
在医疗卫生的供求链条中,公共财政投入对供求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如图1所示)。一方面公共财政的投入转换为公共卫生资源,形成医疗卫生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另一方面,形成对个人直接补助以及医疗保险机构的补贴,进而影响对医疗卫生需求的选择。由于个人对医疗卫生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获得医疗卫生服务是满足健康需求的一个根本途径,因此,合乎逻辑的供求有效性的衡量标准是,通过公共财政投入形成的医疗卫生供给能满足居民获得有效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实现预期的健康改善目标。
从供给方面看,公共财政投入的有效性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层面的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应包含四个基本的维度:(1)从经济学的角度,确保具有公共物品性质、外部效应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提供和避免社会福利的净损失。(2)既定预算下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医疗卫生支出的边际产出最大化。即同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或商品,应该以尽量少的成本获得,或者单位支出能够形成最大数量的医疗卫生服务。(3)医疗卫生资源协调配置。表现在不同地区、不同级别、不同医疗卫生项目之间,尽可能减少投入方向的资源配置错位问题,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4)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效率和质量能形成有效的医疗卫生需求。
我国公共财政医疗卫生投入对居民健康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突出表现在医疗卫生资源主要投向城市的大中型医院,基层卫生机构资金匮乏,预防资源与医疗资源失衡。在投入的项目上,更多地投向固定资产,忽视了卫生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改进。根据卫生总费用研究报告分析,1990~2005年,城市医院所占卫生费用比重基本保持上升趋势,从32.76%上升到50.09%;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占卫生费用比重均有明显下降,特别是乡镇卫生院所占比重从10.62%逐年下降到6.26%。这样的资源配置引起城乡之间、地域之间、预防与治疗之间的不平衡,以及不同社会群体受益程度的很大差别。因为对医院(特别是高级别医院)利用程度高的人群主要是居住在城市的高收入居民,农村或低收入人群受各方面条件制约,不可能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医疗卫生投入的总体效果欠佳,对大多数人的健康影响比较小。
在公共财政医疗卫生投入预算既定条件下,投入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公共医疗卫生部门服务供给的效率和质量。高效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投入与实现健康改善目标的传递和转化机制。如果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效率低下,或者医疗卫生机构
和人员提供过度服务,政府投入就无助于健康状况的改善,居民对医疗卫生的可及性、可获得性、满意程度都会下降。从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现实看,尽管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基本上都实现了乡镇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所,但由于医疗设备条件差,医务人员素质低,不能满足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医疗需求,农民很难通过政府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增加自身的健康资本存量。此外,服务质量低还会引发医疗卫生的规避(Bypassing)行为(患者选择更高成本,如距离更远、价格更高的卫生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进一步降低了公共医疗卫生设施、资源的使用率。 从需求方面看,公共财政医疗卫生投入对需求的有效影响是:通过降低居民需求的机会成本,提高其购买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最大程度地获得与其需求相耦合的服务质量。依此来设计公共财政投入机制。
1合理确定政府和个人的费用负担比例
医疗卫生费用对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是一个决定性因素,特别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它的影响更大。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居民医疗卫生需求水平与个人负担的医疗卫生费用水平成反比。个人医疗卫生自费比例越高,政府支出对个人需求的影响越小。如果政府支出不能减轻个人在医疗卫生需求上的负担,那么政府的投入就不能引致有效需求。在世界范围内,尽管低收入国家个人负担的医疗卫生费用很大,但居民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却远远低于高收入国家居民,这是因为后者能够免费或以更低的价格获得公共医疗卫生部门提供的服务。我国卫生总费用构成中,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从1990年的25.1%下降到2007年的20.3%,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则从1990年的35.7%上升到2007年的45.2%。所以,尽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个人对医疗卫生需求的水平却在不断降低,居民对公共卫生医疗机构的规避行为有加剧趋势,这也是导致我国内需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2适度界定医疗卫生保障的范围
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包括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不同医疗卫生项目的需求价格弹性大小与政府投入对个人需求的影响呈正相关性,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根据个人对医疗卫生需求的弹性而有目的的选择干预领域。一般来说,对于必需的医疗卫生服务而言,如大病或严重疾病,个人对影响购买这些服务的价格、可及性等因素的变化是不敏感的,而预防服务相对于治疗服务的价格和可及性而言具有较高的需求弹性。
从增加需求的角度,加大健康保健和预防性服务的投入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但是,出于增加低收入人群需求的公平理念考虑,在政府财力和管理能力有限的制约下,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还应放在需求弹性小的项目上,因为低收入人群医疗卫生支付能力严格受到收入的预算限制,往往注重需求弹性小的项目。
3正确考量影响医疗卫生需求的因素
个人对医疗卫生的需求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其中主要因素包括收入水平、医疗保险制度和就业状况。此外,医疗卫生机构特征(医疗卫生可及性、可得性、医疗卫生人员、医疗卫生费用、等待时间等)因素也是影响个人医疗卫生需求的重要变量。收入水平高、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就业状况良好直接决定了对医疗卫生需求的程度高,获得医疗卫生资源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增大。相反,收入水平低、自费医疗和下岗无业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研究表明,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提高10%将会增加他们对医疗卫生机构的需求概率,降低自我治疗的概率(从41.82%下降到36.98%),他们对市级以上医院需求的比例也会大幅提高,相对增长率大约为15%。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增加10%之后,患者选择县级和市级以上卫生医疗机构的概率分别增加15%和38.11%;通过增加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的比例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的比例,个人对公立医院的需求都会明显增加,而对私人机构和自我治疗的需求都有所下降。但是,由于两种保险在范围、性质、补偿额度等方面仍有较大差别,因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个人医疗卫生需求的增加效应要低于城市基本医疗保险,前者自我治疗概率降低9.9%,而后者降低33.2%。
上述分析表明,公共财政医疗卫生投入只是影响个人医疗卫生需求的一个变量,在制定提高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有效性,或提供有效医疗卫生服务的政策时,还需要综合考量其他相关的公共财政政策,如收入分配政策、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等,把它们纳入到有效改善医疗卫生需求的政策系统,各项政策协调配合,共同实现优化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提供需求机制的目标。
三、公共财政投入结构调整与政策路径选择
在公共财政投入规模一定的情况下,解决公共财政投入的有限性与居民对医疗卫生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矛盾的可行途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对公共医疗卫生资源进行合理的结构性调整,彻底改变重投入、轻产出,重规模、轻绩效的公共财政支出模式。这对于契合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中保障基本民生、提高消费率、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必须由政府承担责任,政府应当保留甚至完善一些布局合理、可及性程度高、费用低廉、以社区为依托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解决贫困人口和一般居民大众的基本医疗问题。鉴于我国目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合理布局,公共财政投入的政策取向应是“抓小放大”,重点支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城市居民初级卫生预防和医疗的核心,对于满足城市居民基层医疗卫生需求具有很大的作用,应力争在3—5年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乡镇卫生院服务主要针对的是农村地区,代表着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与农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息息相关。通过加大农村地区医院医疗设备、业务用房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民就医条件和医疗环境,切实改变乡镇卫生院建设的负增长状态,增强农村居民医疗卫生的可及性和可得性。 2促进地区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医疗卫生投入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均等化要求全体社会成员不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途径,获取和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机会、数量和质量具有均等性,而不取决于其支付能力。我国财政体制的变化和地方财政分权政策的实施,对不同地区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拉大导致基本医疗卫生发展的地方差距也越来越大。为此,需要改革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使各级政府的医疗卫生支出职责与其财政资源相匹配。中央政府的职责是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通过完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缩小各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差异。地方政府的职责是提高地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充分利用财政分权的优势,研究设立适合地方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在转移支付制度的设计中,要充分运用科学的“因素法”,全面考虑各地税收能力、医疗卫生资源的稀缺程度、提供有效服务的水平、不同收入层次居民需求的程度和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改善情况等,确定各地区转移支付规模和对卫生机构、设施、人员补助规模的依据,从而改善地区间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能力,提高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社会性、公益性和福利性。
3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长效筹资机制
政府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将资金投入到供方,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另一种是补贴需方,通过对参保者进行补贴建立社会医疗保险体系。近年来,一些国家(典型的如英国)都纷纷实行了从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投资向对医疗卫生服务购买者转变的改革,目的是在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体系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根据医疗服务效果提供经费补偿,激励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从营利导向转向保障居民健康导向,更好地尊重需求方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选择权利。同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补贴需方,便于利用财政投入更有针对性的照顾特定群体,如贫困人群,由此可以促进卫生公平。我国试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是按照这一思路,利用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补贴引导居民参保而建立的一种自愿性、非营利性的医疗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筹资机制的设计。按照“政府引导支持、集体扶持、个人投入为主”的筹资原则,各级政府重视和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贴比例,是降低集体、个人筹资成本的重要保障。为了使财政补贴科学化、规范化,需要权衡当地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个人、集体经济的承受能力,根据不同区域农村的经济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方式。如在贫困型农村中,应以国家和集体出资为主,并与个人出资相结合,采取半积累半现付制的方式;在富裕型农村,应采用基金制,以个人积累形成基金,建立医疗保障稳定的资金来源。与筹资机制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尽可能地扩大人群覆盖面。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选择是“隐性强制”推行这项制度,这样才能降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成本,增强资金统筹能力,提高补偿水平和农民抗大病风险的能力,使参保农民从中获得最大利益,进而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4规范公共卫生服务券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都是由公立卫生机构或国有医院有偿提供,服务对象不但要向这些机构缴纳一定数量的服务费,并且政府的公共卫生经费,也不直接补贴到人头,而是以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的形式定额补助到公立卫生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卫生机构之间没有竞争意识,居民也根本没有选择权,这也是造成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之一。公共卫生服务券是政府将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以“券”的形式补贴到“人头”,不仅使居民成为公共卫生服务的自主消费者,使卫生机构成为公共卫生服务的自主生产者,更重要的是,促进卫生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提高医疗市场的服务效率。公共卫生服务券作为一项财政支出制度,其实质是从公共财政投入改为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从投向供方改为投向需方,从“养人”改为“养事”,合理、高效和公正地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财政投入保障 篇4
关键词:公共财政,新农村建设,保障措施
近年来, 襄樊市以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全局,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 创新思路, 倾斜财力, 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取得了显著成效。
1 财政支持重点及取得的成效
1.1 支持现代农业建设, 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首要问题是发展农业生产力。为此, 我们从支持现代农业入手, 提高农业的装备水平,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2004年以来, 累计投入7052万元资金, 用于支持县 (市、区) 小农水、多种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一是加强小农水基础设施建设。市财政专门辟出小农水专项资金, 从2004年起, 每年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 对末级渠系建设工作成效突出的县 (市、区) 给予一次性奖励, 每年150万元, 5年累计奖励750万元。从而加强了排涝抗旱设施建设, 提高了综合防洪抗旱能力, 使旱涝保收面积逐年扩大。此外, 为了解决枣北“旱包子”的灌溉问题, 2005年一次性投资300万元, 用于支持枣阳大岗坡泵站的维护改造工程。二是加快多种经营发展。为了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调动县 (市、区) 发展多种经营积极性, 我们结合实施“一县一品”工程, 采取以奖代补办法, 每年对多种经营发展和“一县一品”工程实施成效显著的县 (市、区) 给予奖励。2004年以来每年奖励补助300万元, 累计奖励补助1500万元。三是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了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抓大带小、扶优培壮”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不断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每年安排800万元, 采取补助、奖励、贴息货款等政策, 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关键环节给予支持。2006年起, 对成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投入1800万元资本金 (其中:投入资金800万元, 拨给1.733hm2土地质押折价资金1000万元) , 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信用担保, 缓解龙头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压力。此外, 还加大对乡镇农技推广补助和农民技术培训力度, 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农村劳动力素质。2004年以来, 市本级财政对非粮食主产区县 (市) 每年投入乡镇农技推广补助69万元, 五年累计345万元;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50万人次, 累计支出120多万元。
1.2 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关注民生改善民生
我市财政部门除了在认真贯彻执行农村税费改革、农业补贴各项政策的同时, 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好农村人口民生问题:一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从2006年起, 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250万元, 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 对实行“一建三改”的农户按每户33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引导农民广泛开展沼气池建设, 使用清洁能源, 降低能源消耗。2008年, 市财政投入150万元专款, 支持9个县 (市) 区成立沼气合作社, 配备东风沼气车21台;全市新建户用沼气4万口, 农村沼气池数量累计达到15万户。襄樊财政支持建设沼气服务体系的做法, 得到了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肯定和重视。2008年10月, 省农业厅在谷城召开全省农村能源后续服务体系暨大中型沼气建设现场会, 总结推广襄樊的经验。今年2月, 谷城县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沼气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之一, 并获得了40万元的奖补资金。二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近年来, 我市财政部门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重点解决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血吸虫病疫区等饮用水不达标及局部地区饮水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在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的同时, 从2007年开始, 市级财政按饮水不安全群众人均15元的标准安排专项资金600万元, 每年解决了40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三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2004年以来, 市级财政每年安排资金200万元, 5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 重点解决因灾因病返贫的农村赤贫人口的温饱问题, 并配合省扶贫开发工程, 实施整村推进计划;积极抓好产业化扶贫, 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发展支柱产业;对南、保、谷三个山区县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地区和赤贫人口, 实施扶贫搬迁, 一部分农村特困人口逐步摆脱了贫困, 走上了致富奔小康之路。
1.3 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006年, 我市出台了《襄樊市“十一五”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实施意见》。按照《意见》要求, 市财政从2006年开始每年安排360万元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经费, 并从各个方面对县 (市、区) 和农村建设工作给予补助和奖励。一是不断加大通村公路建设力度。从2004年起, 按照每公里补助1万元的标准, 当年对农村公路建设投入500万元, 到2008年, 五年累计投入8869万元, 累计改造、新修通村公路达8869km, 使村级公路延伸到全市乡村的各个角落, 大大改善了农村的交通条件。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2004年以来, 市级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专项资金, 五年累计安排了2000万元, 重点用于支持省际“口子镇” (如老河口市孟楼镇、襄阳区黄集镇、枣阳太平镇等) 以及重点中心集镇 (如樊城区太平店镇、谷城县石花镇等) 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 结合省实施“百镇千村”工程, 还重点支持了谷城县五山堰河村、樊城区韩洼村、襄城区贾洲村、襄阳区翟湾村、宜城市移民村等重点示范村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和村庄整治工作, 使示范村的面貌有了显著改善, 焕发出新农村的勃勃生机和气象。
1.4 支持县乡财政解困, 保障基层政权正常运转
农村税费改革以前, 襄樊市农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10%, 县级财政的农业特征更为突出。农村税费改革以后, 县级财政的财力锐减, 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受到影响。为了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我们多渠道筹集资金, 倾斜财力, 帮助县乡财政走出困境。一是加大对基层村干部的补助力度, 提高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从2005年起, 每年根据全市村级组织个数和村支部书记的人员名册, 对全市2600个行政村的村支部书记每人每月补助100元。二是加大对乡镇在编在职干部的工资补助力度, 确保乡镇干部工资兑现。在2005年对村干部工资补助的基础上, 为了全面减轻乡镇财政压力, 从2006年起, 对乡镇机构改革后在编在职干部每人每月补助100元, 实行市、县两级财政分级负担办法, 市级财政2006、2007两年每年补助510万元, 2008年补助244万元, 3年累计补助1264万元, 使乡镇干部的工资发放有了保障。三是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 进一步加强市级支农专项资金整合, 今年市级财政安排4500万元支农专项资金, 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 对发展又好又快的县 (市) 区进行奖励。
2 存在的问题
2.1 财政投入存在上进下退现象, 建设资金仍显不足
近几年, 中央、省、市三级财政逐年大幅增加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县级财政投入却出现下滑现象。据统计, 全市县级财政安排用于“三农”和民生的支出2008年为27.9亿元, 2009年预算26.5亿元, 下降17.7%。少数县和乡镇财力紧张, 很少有钱投入配套资金开展新农村建设。有些村已经开展了的基础建设, 出现了举债建设的问题。以村村通公路为例, 每1km建设成本约15~17万元, 省、市每1km补贴11万元, 县 (市) 区每1km配套1~3万元不等, 每1km尚有3~5万元的资金缺口。据交通部门反映, 在近年新建的通村公路中, 有的村有可能形成了新的债务。
2.2 培植主导产业的力度不够, 农业生产结构仍不优
从目前情况看, 市、县各级财政投入农村基础建设、改善生产条件的财力较多, 而用于发展生产、培植“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的财力相对较少, 相应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据对南漳九集镇、襄城尹集乡的调查, 近年来, 两乡镇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从总体上看, 由于农村土地流转尚未展开, 仍未摆脱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模式, 为推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带来很大困难。大多数农民种粮的目的仍然是为了自给自足, 其他经济作物以及水果生产由于品种、市场等原因, 形成不了品牌, 因此有不少果园任其自然发展或是改种其他。反季节蔬菜、菌类产品及大规模养殖等特色农业、高效农业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与市场需求很不适应。不少农户目前仍然是单家独户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 从农产品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仍多处于盲目的决策和被动应付状态。
2.3 农业基础设施重建轻管现象仍很突出
自农村税费改革后, 有效制止了乡村向农民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不良现象, 并对使用义务工也作出硬性规定。从大的方向看, 无疑是减轻农民经济和劳务负担的一件大好事。但从另一方面看, 由于乡镇以及村集体经济薄弱, 有的甚至没有集体经济来源, 村组小型堰塘、渠道等年久失修, 功能严重老化, 很多水田不得不改种旱作物。又如通村公路建设, 虽然国家和各级政府投入了巨资, 但如何维护、管理至今尚属空白, 出现了前建后损, 边建边弃的现象。如宜城市流水镇兴建的通村公路, 在使用不到一年时间内, 有三个村约10km的路段被拉西瓜的大车辗坏。
2.4 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据对南漳九集镇、襄城尹集乡的调查, 由于受独特地质环境的制约, 除尹集乡绝大部分农户已适应集中供水付费的习惯外, 九集镇库区虽已实现了供水管网到村到组、但真正通到农户却遇到不少阻力, 如很多农户对此不理解、不支持, 仍习惯于自打水井而不愿自掏腰包接管网、付水费, 影响到集中改水事业的发展;保留的农村小学虽然实现了“两免一补”, 但缺乏校舍维修专项经费、添置教学实验仪器经费等, 使其发展受限;乡镇卫生院设施简陋, 医疗水平低, 相当一部分村缺乏规范的卫生室, 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村组图书室建设仍显滞后, 绝大多数村民小组甚至根本没有“农家书屋”。
3 几点思考及保障措施
3.1 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近几年, 中央、省、市各级财政逐年大幅度增加了对农业的财政投入, 不断加大了对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而且县级财力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因此, 县级财政要严格按照“三个高于”要求, 逐年增加本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要严格按照规定, 切实将农作物良种补贴、综合直补、粮食直补、油菜良种补贴等惠农补贴资金落实到农民手中, 确保农民增收。据据对南漳九集镇、襄城尹集乡的调查, 2008年两乡镇农民仅来自惠农补贴的收入人平395.3元, 户平782元。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民增收了, 才能增强其自主建设新农村的财力保障, 调动其自主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3.2 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 吸引社会资金推进新农村建设
为有步骤的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要紧紧抓住中央、省惠农政策好戏连台的机遇, 各级财政要配合有关部门, 围绕党委、政府建设新农村的决策部署, 一方面, 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形成资金投入合力, 为提升新农村示范效应、促进全市农村社会经济全面进步、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动真劲, 建奇功;另一方面, 通过政府财政资金引导, 重点是发挥和引导社会资本和农民投入的积极性, 集中帮助农民建设一批新的水利工程、恢复一批已经闲置但仍能发挥作用的水利工程、维修一批正在使用但隐患重重的水利工程;通过政府引导, 对缺水以及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的村组, 在大多数农户自愿的前提下, 结合新村建设, 实现集中供水;在解决好村通公路之后, 应当将着力点放在通组或农户居住相对集中的道路建设上;以财政补助形式, 继续强力推进农村“一池三改” (建造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 工程, 促进农民节约能源, 改善环境、同时达到减支增收的目的。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投劳办法, 通过奖励补助方式, 鼓励、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投资、投劳;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3.3 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要通过财政扶持手段, 支持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做大做强担保业务, 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提档升级, 快速发展。要继续按照扶大做强的原则, 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逐步形成农业产业化集群。对我市已具备一定规模的万宝、梅园、雨润等10大产业化企业, 继续给予重点支持。对目前零星分散的食品加工企业, 要通过支持和引导按其行业予以整合, 实现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继续支持企业创建精品名牌, 努力使每一农业产业化集群都有自己的精品名牌;对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晋档升级, 当年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过10亿元的企业实行以奖代补;继续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参展参会、出口创汇、产品创名牌进超市、新增“三品”标识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给予财政奖励补贴。同时要发挥优势, 积极支持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或工业园区, 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 凡是能带动农户、能与农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的, 都应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以及产业政策方面给予扶持, 引导其在新农村建设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牵引力和拉动力, 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3.4 发挥政府引导功能, 支持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壮大
各级财政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 善于为党委、政府当参谋, 通过支持农村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这一平台, 支持和引导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无论是新农村示范建设区, 还是自主发展的其他区域, 都应从各地实际出发, 发挥乡镇政府引导、组织农民的功能, 借鉴发达国家或本地的成功实践, 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手段, 鼓励、引导农村能人牵头成立包括生产、经营、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 各种类型的农民协作组织, 产品行业协会、专业技术协会或是股份合作组织, 社会中介组织, 鼓励农村服务性社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为农业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把农民由单纯自给自足的产品生产者引导为以出售商品为主的商品生产者, 切实解决农户单家独户小生产经营与大市场脱节,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 为订单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发展提供操作平台, 也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经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5 继续大力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 农民劳务负担得到实实在在减轻、税费不仅负担为“零”, 还可得到国家多项惠农补贴。但由于绝大多数村级集体组织不仅缺乏经济收入来源, 相反还承担过去因办学、办企业以及农村基金会而欠下的巨额债务, 因村组集体缺乏资金来源, 义务工又限制在半月内/劳力, 由此带来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滞后的突出问题。在当前情况下, 首要是的要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 通过政府引导, 财政支持, 群众积极参与方式, 尤其是对需要投劳的农村公益服务事业, 应当允许在大多数农民自愿的原则下, 并以村组为单位, 义务工不应再受限制。在支持农村社会事业上, 重点应当是突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兴办农村幼教、村医务室、图书室或农村书屋、体育活动等公共活动场所;通村组硬化道路建设与日常维护, 从而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3.6 整合有关财政惠农资金,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篇5
(一)、目的依据:
1、安全生产投入是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必要物质基础,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安全投入依据
①、国家颁布的劳动保护法令和产业部颁布的劳动保护指示、标准。
②、安全大检查中所发现的,尚未解决的,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
③、预防火灾、爆炸,对引起工伤、职业危害等需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④、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
⑤、稳定和发展生产所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职工提出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
(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确定项目,落实资金、完成时间和责任人(安全投入包括资金投入、人员投入与时间投入等)。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安全工程项目资金投入
为了保障生产安全和职工健康,针对特定危险以及职业危害而进行的工程项目的费用。如危险源整改资金、职业卫生工程资金、具有潜在危险的工艺、设施的改造资金。、安全工程项目建设资金项目范围应包括:
A、安全技术:
以防止火灾、爆炸、工伤等为目的的一切措施,如防护装置、保险及信号装置、回收处理、通风降温等。
B、辅助房屋及措施:
有关保证生产必须的房屋及一切措施。如淋浴室、更衣室、消毒间等。
C、隐患整改项目。
D、安全工程项目维护保养资金。
E、安全工程项目建设和安全工程项目维护保养的人员、时间投入。
3、劳动防护与保健投入
为了保障生产过程中职工的安全与健康而投入的防护用品以及职工保健的费用。
A、劳动防护用品(如劳动服装、安全帽、安全手套、防护眼罩、防尘、防毒口罩等)费用以及各种用品的使用年限。
B、保健费的发放:保健费(个人)= 职工体检费用 + 职业病预防费用 + 消暑饮料费用。
4、应急救援投入
为了有效控制突发事故而预先计划的应急救援系统的费用。
A、应急救援设施(如防火墙、安全通道、消防用具、抢险救灾的工程设施及器具、警示标志、检测报警仪器、通讯联络器材、抢险救灾车辆、围堤、回收装置等)、设备、用具或用品等费用。
B、应急救援组织办公费用。
C、应急救援培训及演练费用。
D、参与应急救援及演练人数、时间长度。
5、安全宣传教育投入
A、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包括三级教育、特种作业上岗培训、安全知识讲座等)的费用(教材费、讲课费等)。
B、安全生产例会、安全活动费用。
C、参与安全会议以及安全活动的人数、时间长度。
D、安全专题板报(或报纸)、宣传栏、安全宣传稿件、传单等费用。
6、日常安全管理投入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正常开展工作所需的投入。应包括办公支出、安全标准化体系建立及运行维护费用。
7、保险投入
A、财产保险投入。
B、车辆保险投入。
C、职工工伤保险的安全投入。
8、事故投入
在突发事故发生后,公司为了控制事故扩散、减少损失、处理事故而不得不进行的花费。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
A、事故处理活动费用。
B、对伤亡职工的救治与赔偿费用。
C、事故发生导致企业停产的损失。
D、公司价值损失和时间上的投入(公司价值损失指公司信誉的降低、形象的破坏,是一种负投入,是对前期用于提高公司形象、信誉的投入的损失。时间上的投入包括处理事故花费的工时、员工转岗或培训新员工的工时损失)。、安全奖励基金投入
安全奖励基金应分为安全先进集体和安全先进个人的奖励,对其进行定期奖励。对突发事件的先进集体或个人可单独进行奖励。
(三)、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和审批
1、由单位领导会同有关人员根据国家劳动保护政策和公司有关劳动保护的具体规定,确定车间(单位)安措项目,指定专人作出计划、方案。
2、主管安全方面的领导根据安全管理部意见召开各有关部门、车间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议决定以下事项:
A、确定安措项目。
B、确定各个项目的资金来源。
C、确定设计负责单位及责任人。
D、确定施工负责单位及负责人。
E、规定完成和投用日期。
F、必须报请上级批准的重大项目,在核准后一定要落实上述责任及期限。
3、批准后的安措项目由生产部门在下达技措的同时下达。、车间应在每年终前报出下一年的安措计划。
(四)、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执行检查
1、主管领导及有关负责人每季度必须检查一次,并在专题会议上由主管领导总结执行情况。
2、安全管理部门要对安措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每季度向主管领导汇报执行情况。
3、重大安措项目应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以单位名义汇报执行情况。
(五)、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资金来源、安全设备的大修费用,生产设备因不合安全要求进行的重大修理而不增加固定资产的,由大修理费用开支。、生产成本费用,凡不增加固定资产的安措,由生产维修费开支,摊入生产成本中,数额大都可分期摊销。
3、安措专用经费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每年从年销售收入中提取1%资金支用。
(六)、安全资金的申批程序
1、计划应送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审批,同时抄报董事长、总经理。
2、公司财务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及公司计划提取安全生产资金,纳入财务预决算,并确保有效落实,实行专款专用。
3、公司工会应监督安全资金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相关部门、分公司按制度贯彻执行。
雷山县加大财政投入助力生态建设 篇6
“十二五”时期,该县坚守绿色生态发展底线,累计投入财政资金7588万元,大力开展县、乡、村造林绿化工程,实施林业产业种植和中低产林改造等林业生态工程3.3万亩,完成封山育林、退耕还林8.4万亩。扎实推进生态村镇创建,获得国家级优美乡镇、生态村4个,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7个。完成《雷山县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试点改革。大幅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1.8%,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6.8%,建成负氧离子监测站点50余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保持100%。
同时,成立雷山县生态保护法庭、雷山县生态检察科、雷山县生态保护公安分局等生态保护机构,将全县国家级公益林42.93万亩和地方公益林9万亩纳入森林保险范围,为全县生态公益林装上了安全保护伞,给山区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此外,雷山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森林防火经费,有效控制森林火灾发生,森林病虫害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较好保护与恢复,森林面积持续增加,生态质量日益改善。
目前,雷山县森林覆盖率达68.49%。继续围绕生态做文章,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特色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努力实现生态空间与生产、生产空间深度融合,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开辟出一条“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科学发展之路。
(贵州省雷山县财政局梁定华供稿)
财政投入保障 篇7
一、宝鸡市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取得的成就
(一) 支持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城镇职工方面, 以非公经济组织员工、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参保扩面的重点, 把职工参保与企业创优树模、领导出国出境、高档消费品购买、工商税务年鉴登记挂钩, 促进企业参保。至2010年底, 全市城镇职工参保47.6万人, 其中待遇领取人数达到13.6万人, 年征收基金16亿元, 发放养老金23.1亿元。
农村居民方面, 从2007年开始试点, 积极探索建立新农保制度, 2009年在全市12个县区全面推行, 使新农保在全国率先实现全覆盖。2009年11月, 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整体列入全国新农保试点城市。2010年底, 全市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136.2万人, 其中:参保缴费人数102.7万人, 享受待遇人数达到33.5万人, 全市综合参保率达到89%, 基本实现了农村养老由储蓄养老、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转变。2008-2010年, 中省财政对新农保补助23 138万元, 市财政预算安排10 300万元, 县区财政安排3 483万元, 2010年发放养老金23 677万元。
城镇居民方面, 在2008年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基础上, 2010年出台《宝鸡市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 被列为全省唯一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城市。目前, 全市已有3.6万人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其中:参保缴费人数2万人, 60周岁以上享受待遇1.6万人, 年发放养老金989万元。2011年, 对“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项制度进行整合并轨, 按照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费之和的20%计算、最少不得低于每亩地1万元的标准设立专项资金, 70%存入失地农民个人账户, 用于个人参加社会保险的补助, 其余30%用于在全市范围内调节;按照市区10%, 县城和工业园区15%的比例, 在规划的商业地段为农民预留三产用地, 用于发展集体经济, 实现自我保障;把失地农民纳入统一的失业登记制度和城乡就业服务体系, 全市征地涉及被征地居民8.6万人, 共征缴被征地居民社会保障费近1.2亿元, 预存“被征地居民社会保障财政补贴资金”797万元。
(二) 支持完善医疗保险制度
对城镇职工, 在2000年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 采取降低缴费比例, 实行财政补助的办法, 把困难企业及其职工和关闭解体企业中的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范围, 从2010年起,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 走在全省全国前列。2010年底, 全市参保职工48.8万人, 参保率达到95%。
对城镇居民, 于2007年在西部率先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按照“市级统筹、标准统一、县区代管、社区经办、保障大病、逐步提高”的原则, 建立以家庭缴费为主、政府适当补助的筹资机制和基金统一征缴管理、服务快捷规范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2010年底, 全市参保城镇居民32万人, 参保率为95%。
对农村居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始于2005年, 陇县作为全省11个试点县之一, 在全市首家进行了试点并取得成功, 2006年, 试点县区扩大到7个, 2007年在12个县区全面推行了新农合, 在全省首家实现了以市为单位全覆盖。2010年, 全市参合农民255.1万人, 参合率达95.8%。
(三) 支持建立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
2005年, 宝鸡市开展城市医疗救助试点, 从2007年起, 对参加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
本栏目由陕西省财政厅社保处支持开办
医疗保险的人员, 住院费用按标准报销后, 实行分层次、按比例救助。对农村五保户和城市低保户中的“三无”对象的个人自负费用实行全额救助, 单次救助最高可达3万元, 年度累计可达5万元。
2008年, 出台《宝鸡市社会医疗救助实施细则》, 除进行参合资助、医前救助和医后救助外, 对农村五保户, 城市低保对象中的重残人员和因病常年卧床不起需长期服药的人员, 每人每年提供200元的日常医疗救助。
2011年以来, 出台了《宝鸡市大病统筹救助办法》, 市财政筹集资金1.6亿元, 对城乡参保居民住院费用超过3万元、城镇职工住院费用超过13万元的进行大病救助, 最高可按90%的比例报销到30万元, 使城乡居民和干部职工享受同等的大病救助待遇。目前, 全市基本形成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 农民工医疗保险、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等为辅助, 大病救助为补充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问题。
(四) 支持城镇建设
近3年, 市本级财政投入城镇建设的专项资金达5 823万元, 经过多年发展, 城镇体系空间布局逐步成型, 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长, 城乡经济呈现良性互动态势, 城镇经济发展迅速, 农村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 现已形成以宝鸡市区为中心、蔡家坡为副中心、9个县城和重点镇为支撑点、其他建制镇为依托的有序发展的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
(五) 支持平安宝鸡建设
市级财政安排法律援助经费30万元, 为1 214名弱势群体和农民工解决打官司难问题;安排司法救助及涉法涉诉救助资金20万元, 有效解决11件申请救助的弱势群体执行难和难执行的矛盾;安排女性健康经费12万元, 为7 818名农村妇女进行常规妇女病检查, 使弱势群体充分享受到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积极筹措资金217.4万元, 为全市1 600所中小学、幼儿园专项采购3 200套安保装备“四件套”, 为全市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筑牢了安全“防护墙”。
(六) 支持基层建设
十一五期间, 全市累计安排1 273个基层政权建设项目, 总投资达9 703.51万元, 这些资金的投入对改善基层办公设施面貌, 保证基层干部职工正常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把全市村级活动场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放在工作的突出地位, 为全市600个村建立起全覆盖、多功能、开放型、高质量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142个村拥有了自己的村级活动场所, 使这些村农民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及时掌握和捕捉到科技致富信息。继续落实全市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规划, 安排专项资金252万元, 为全市434名从医从教、从事农技服务的大学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经费保障。全面落实563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市级配套资金168.9万元和大学生自愿服务西部计划197人的生活补助专项经费25万元, 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七) 支持流动人口和特殊群体服务管理
2010年, 市财政安排农村计生家庭贫困户慰问金95.65万元;全面推行农村部分独生子女和双女家庭意外伤害保险, 全市22 567户计生家庭受惠;安排计生奖励扶助金538.2万元, 累计有6 050人获得奖励扶助;启动第二轮“农村母亲健康”工程, 免费治疗患妇科病妇女18.6万人次, 免费治疗率提高14.9%;投入专项资金80万元, 扶持建立“计生家庭创业”示范项目和基地30多个, 3万多户计生家庭从中受益;全市流出人口90 512人中成年育龄妇女办证登记率达86.2%, 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达91.2%;流入人口41 392人中已婚育龄妇女查证建档达93.6%, 免费孕检率达到91.5%, 免费计生服务率达到95.4%。
二、创新财政支持社会保障管理机制的措施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从近几年宝鸡市财政支持社会管理的实践看, 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方面, 有一个问题值得重视, 就是如何使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平稳对接, 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的社会管理机制体制的新体系。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加强实践探索和工作落实, 把握规律, 开拓创新, 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 创新公共财政体系
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社会新需求出发, 创新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着力突破当前社会管理服务中的薄弱环节, 加快制定城乡社会保障、就业培训、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管理服务工作水平提升。
(二) 加快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和制度创新
加强对调整优化社会结构的顶层设计, 创新社会政策, 完善社会架构, 逐步构建一个与经济结构相协调的合理稳定的社会结构。要推动城镇化建设, 拓宽社会流动渠道,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切实加大对城乡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培育壮大中产阶层, 努力形成“橄榄型”的社会阶层结构。进一步探索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对能够实行市场运作的公共服务项目, 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增加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领域的投入。
(三) 改变目前的基层政权建设项目库管理办法
建议改项目管理为目标管理, 即每年根据中央下达的西部地区基层政权建设项目资金数额和省财政安排的资金额度, 控制各市建设数目, 并依据各市基层政权基本状况评估、项目县区以前年度工作努力程度及资金管理使用成效、项目县区对当年规划资金的使用意见、项目建设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建设目标等因素, 省财政只确定下达项目县区基层政权建设补助资金的总额和建设目标, 之后, 省财政可逐年对各地市实施建设项目随机抽选, 检查评价其资金使用情况和建设目标成效。同时, 建议省上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政权建设资金的补助力度, 集中财力改善基层广大干部职工办公和生活条件。
(四) 加大对城镇建设的扶持力度
我省明确要求, 市、县每年应从当地收取的城市维护税中出拿出10%用于小城市建设, 此政策在县级难以落实。个别县财政不但不拿钱, 还将省、市下拨的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挪作他用或拖欠不及时划拨。部分镇政府领导对小城镇建设战略地位认识不够, 在小城镇建设资金筹措中“等、靠、要”思想严重, 经营城镇理念比较缺乏, 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缺乏自我积累和滚动发展能力。因此, 建议中省继续加大对城镇建设的扶持力度。
摘要: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 也是政府发挥自身职能作用, 完善管理的重要职能。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社会管理财政保障机制, 确保公共财政用于改善民生, 发展民生事业。
巫山财政加大农村卫生投入 篇8
从去年开始, 重庆市巫山县决定拿出全县财政收入的1/8用来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同时建立大病救助基金, 实施医保二次补偿, 并将这项卫生惠民政策打造成“一号民生工程”。具体政策是, 计划每年最少投入5000万元用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主要用来补贴全县乡镇卫生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 提升乡镇卫生院的软硬件设施水平, 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等。同时县财政每年还拿出3000万元, 建立一个动态的特殊疾病救助基金, 决定对参加2010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且年度发生住院医药费用累计达到或超过1万元的大病患者给予二次补偿, 最高比例将达到余下医药费用的50%。
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篇9
在我国, 政府对科技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对其绩效评价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但是,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估起步晚, 至今未形成规范的体系, 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本文通过对财政科技投入评估体系、评估方法和相关文献的总结和梳理, 以期对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估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从1957年Solow的开创性研究开始, 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于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进行了研究。
1957年Solow引入全要素生产率TFP对哈罗德-多马模型进行批驳, 认为除了资本和劳动外, 还有一个全要素生产率-即技术, 会引起经济增长, 索洛的增长模型又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 由科学技术推动的内生增长理论逐渐形成, 该理论认为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内生于经济系统的, 而且技术是一种非独享性或非竞争性的商品, 其投资的社会效益大与私人收益, 投资者投资于R&D的动机减弱, 导致社会最佳投资总额减少, 因此, 政府的公共政策对于企业的创新意识有长期影响。Romer (1990) 、Grossman和Helpman (1991) 、Aghion和Howitt (1992) 、Segerstrom (1998) 都是该理论的支持者, 他们的研究都发现政府的科学技术补贴能够鼓励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科学技术研发, 从而提高经济的长期增长率。然而, Jones (1995) 则认为, Romer等人的结论是有缺陷的, 因为他们的结论都建立在“规模效应”的假设上 (即当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到科学技术研发, 经济增长则越快) 。Jones发现, 从1950年起, 在发达国家参与科学技术研究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迅速增长, 然而经济增长率却没有任何增长趋势。Jones (1995) 模型的结论为:政府更多的科学技术补贴促进了科技研发部门的规模的增长, 但却对长期的经济增长没有任何作用。Segerstrom (1998) 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然而, Howitt (1999) 对Jones (1995) 和Segerstrom (1998) 的结论进行反驳, 他在经过对规模效应的处理后, 得到的模型支持由科学技术推动的内生增长理论的观点——政府科学技术补贴可以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Segerstrom (2000) 把科学技术引起的创新分为水平创新和垂直创新两部分来分析科学技术对经济长期发展的影响, 该模型认为科学技术对经济长期发展的影响, 取决于两类创新能力的强弱和政府科学技术补贴的方向:当政府技术投入支持垂直创新而垂直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更强的推动力时, 政府技术投入能促进经济长期发展, 反之亦然。
此外, 国外学者作了很多关于财政科技支出与企业的科技投入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政府对科技的资金投入实质上反映的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 从经济学角度看会导致两种后果, 即挤出效应和互补效应。David, Hall和Toole (1999) 对许多实证研究的文献进行总结, 发现许多文献都是研究财政科技支出政策的净效应以及该效应的大小。文献的结论总结如下, 从行业或国家的层面看, 14个实证研究中只有2个认为财政科技投入会挤出企业的科学技术投入;从企业的层面看, 19个实证研究中有9个认为财政科技投入对企业的科技投入有替代作用——即政府会部分地、甚至全部地挤出企业的科技投入。Wallsten (2000) 对小型企业的科技投入进行分析, 发现对小型企业的政府补贴会完全挤出企业自身融资的科技投入。Busom (2000) 做的实证研究则表明, 政府的科技支出会鼓励更多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但其样本企业中, 30%的企业的科技投入会被财政科技支出所挤出。Lach (2000) 利用不同的指标以及各种动态的面板数据模型来考察以色列的财政科技支出对制造业企业的影响, 结论表明, 财政科技投入不会完全地挤出企业的科技投入, 并且两者之间的长期弹性系数为0.22。Guellec和 Pottlesberghe (2000) 研究认为公共财政资助科技产业发展的力度与对科技产业发展的影响呈倒U型的函数关系, 支持力度适中时激励效应最大, 当力度过大时就会产生“挤出”效应。
国内学者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研究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朱平芳、徐伟民 (2003) 针对上海市做的实证研究则表明, 政府的科技拨款资助和税收减免这两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自筹R&D投入具有正面效果, 并且政府拨款越稳定效果越好;政府拨款资助和税收减免互为补充, 但这个效应以政府税收减免为主。童光荣、高杰 (2004) 研究表明中国政府技术支出对企业技术支出具有诱导作用, 但存在时滞性。莫燕 (2004) 运用数据包络法对区域R&D绩效进行评价, 发现我国主要发达地区的R&D的DEA效率无效, 主要表现在产出的不足。邓向荣、刘乃辉和周密 (2005) 对我国政府科学技术投入绩效进行考察, 认为我国政府投入为中心的科技投入机制已经形成, 但企业在科技投入中仍呈弱势;而且, 政府对基础研究项目投入经费增长, 但仍有平均化倾向;相对于与发达国家科技投入的多元化而言, 我国科技投入融资多元化的制度创新方面还有待加强。谢福泉和任浩等 (2006) 对财政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评估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建立了绩效评估体系, 并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计算了科技项目的投入产出比。王桂强、张青 (2006) 针对财政科技投入评价中数据获得性差的问题, 提出“指标靶”的概念, 即用替代变量代替某些指标进行测度。赵立雨和师萍 (2008) 运用协整方法, 对政府科技投入绩效与目标强度进行了检验。
二、财政科技投入评估方法综述
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估方法是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估中的核心问题, 而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估方法与其他科技投入绩效评估使用的方法是基本一致的。科技投入绩效评估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评估的技术和方法也是在逐步地发展和不断完善。最初的科技投入绩效评估主要是以定性分析为主, 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从20世纪的中叶开始, 美国、法国等国家逐渐把许多数学、运筹学、统计学以及经济学的计量分析方法引入到科技投入绩效评估中, 试图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比较流行的方法有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法、主成分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等。谢虹 (2007) 采用层次分析法选择了适于反映科技支出效益的指标群, 对科技财政支出绩效进行了示范性评价。考燕鸣等 (2009)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构建评价模型;在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引入实证分析, 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改进对策和建议。姬鸿恩等 (2009) 以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06年的科技活动为研究对象, 利用DEA方法的BC2模型, 评价各决策单元科技活动投入产出的效率, 同时分东部、西部、中部三个地区评价了区域内各决策单元科技活动的有效性。
总体说来, 目前科技投入绩效评估采用比较多的研究方法是评价模型法。评价模型法是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 (或算法) 将被评价事物的多个指标的信息综合起来“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价指标, 由此来反映被评价事物的整体状况。“合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根据指标的重要性, 给各个指标变量赋予一定的权重系数。根据权重系数的赋予方法不同, 又可将评价模型法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
主观赋权法, 其源信息来自专家咨询, 即评价过程中由各位专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对不同指标重要程度的认识对各指标赋予权重, 然后由研究人员综合处理, 从而得到各指标的最终权重。属于这一类的有层次分析法、德尔菲 (Delphi) 法等。此种方法目前应用较多, 但评价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客观赋权法, 其源信息来自统计数据本身, 又可分为两大类:参数估计法和非参数估计法。参数估计法是利用统计指标的历史数据, 找出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或各指标的变异程度, 并以此为依据找出因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并通过参数估计来确定权重, 比如主成分分析法;非参数估计法主要是数据包络 (DEA) 法, 利用线性规划理论建模, 首先确定决策目标函数, 建立相应的最优化模型, 进而通过约束条件确定有关权重系数, 找出n维空间凸集的非参数前沿面。客观赋权法的共同特点是避免了人为因素影响所造成的偏差。此类方法目前在各国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中越来越得到重视, 并在进一步深化发展。
三、结束语
总的来看, 在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问题上, 国外学者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 但由于理论假设的不同, 结论的差异甚至分歧较大。
我国学者近年来对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但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由于国情不同, 需要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理论和研究框架;科技产出的复杂性在客观上决定了对评价指标选取的研究仍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评价角度的多元化促使评价方法不断组合创新, 这也是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研究的重要方向。
摘要:本文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评估体系、评估方法和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国外学者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而我国学者近年来也对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但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
财政投入保障 篇10
关键词: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入,效率
2004年以来的连续6个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均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属性, 按照公共财政理论, 各级政府被视为农业基础设施的主要投资者, 并强调加强政府财政投入。近年来,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数量和规模明显增加, 投资主体呈多元化趋势, 投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但由于私人投资者 (企业) 追求最大化利润、农业基础设施的非 (低) 赢利性以及个体经营的农户和集体经济实力有限, 需求和供给之间矛盾突出, 投资的短缺性、非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所占的比重低和市场无效率的情况依然严重,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优化财政资源配置, 理顺投资管理体制, 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农业基础设施是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其包括农业物质基础设施和农业社会基础设施。本文主要从改善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角度分析农业物质基础设施。
一、财政收入高增长下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现状
近年来, 我国财政收入取得了较快速度的增长, 1980年至2008年的29年时间里, 财政收入从1159.53亿元增至61330亿元, 增长了52倍。同时, 国家加大了财政支农的力度, 财政投资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总量不断增加。2004年~2008年,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累计达1.6万亿元, 其中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近3000亿元, [1]地方增加的投入也较多。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财政资金投入, 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推动现代农业建设。
1.加强农田水利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田水利等生产性基础设施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影响因素。“十五”期间, 国家累计完成水利建设固定资产投资4238亿元, 其中防洪工程占52.2%, 水资源工程占30.1%。中央财政共投入92.7亿元, 对306个大型灌区、99个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使得全国净增有效灌溉面积1549千公顷, 新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4947千公顷。[2]近年来, 全国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快, 中央投资力度相应加大, 仅2008年全国水利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16亿元, 较2007年增长了13.2%。此外, 中央以“民办公助”形式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2005年~2008年, 中央财政共投入49亿元, 大力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薄弱环节 (见图1) 。
数据来源:谢旭人:《中国财政改革三十年》,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年。
2.推进农村交通运输等流通性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业整体运行环境
农林交通运输等流通性基础设施, 包括农村地区的各种桥梁、道路等设施, 既关系到农业的生产发展, 也关系到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十五”期间, 我国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村公路建设工程, 完成投资4178亿元, 其中中央共投入车购税资金1022.4亿元、国债资金303亿元, 大大促进了农村道路建设。[2]“十一五”的前三年, 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117.7万公里, 千亿元工程安排中央投资643.3亿元 (车购税438.3亿元, 中央预算内和国债投资205 亿元) ;完成通乡油路7.54万公里、通村油路33.04万公里;完成通村公路38.4万公里。截至2008年底, 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21万公里, 实现乡镇公路通达率99.3%、通畅率88.72%;建制村公路通达率91.87%、通畅率69.48%。[3]
3.重视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种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种服务性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物质基础。2008年, 中央财政共安排资金60亿元, 用于加强动植物良种繁育基地和检 (防) 疫基础设施、动植物保护基础设施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有效地改善了我国农产品良繁、检疫、保护、检测体系建设薄弱的状况。此外, 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报告 (2009) 》显示, 2003年~2009年, 国家发改委连续7年安排国债资金22亿元, 带动社会资金300亿元, 支持全国660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 优化农产品销售的环境。
4.改善农民生活基础设施, 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农村电力设施是与农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为改变农村电力供应薄弱的状况, 到2008 年底, 国家先后安排投资107.4 亿元, 其中国债资金 (中央预算内投资) 24.9 亿元, 实施了农村电网改善、无电地区电力设施建设、农村小水电建设 (包括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程) 等项目。此外, “十一五”期间规划总投资408亿元, 其中中央投资40亿元, 在全国建成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 新建和改造水电装机容量477万千瓦, 解决573万无电、缺电人口用电问题。在沼气能源方面, 自2003年开始, 国家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加大了对沼气的支持力度, 2003年~2008年共安排中央投资140亿元, 在全国支持建设了1243万户农村户用沼气。
二、公共财政视角下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入问题剖析
农业基础设施具有外部性、公共性、区域性、长期性、巨额性等特点, 决定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属于公益性的社会投资, 国家的财政投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在此类设施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 长期以来, 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 我国财政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状况却并不理想, 制约着其供给效率的提高。
1.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资总量增加, 但力度弱化, 规模效率欠佳
财政资金作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的主要资金来源依旧不变, 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资总量增加较快。1980年至2006年期间, 我国农业支出从149.95亿元上升到3173.0亿元, 增长了近20多倍;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从48.6亿元增至504.0亿元, 增长了10倍多。尽管财政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绝对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 然而, 其相对规模, 即财政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占财政农业总支出的比重呈现出下降的态势 (如图2) , 其比重从1980年的32.40%下降到1981年的21.91%, 1981年~1997的17年里一直维持在20%左右。1998年, 由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加大了国债专项资金的投入, 上升为39.89%, 此后连年下降至2006年的15.89%, 达历史最低水平。
注:①从1998年开始,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包括增发国债安排的支出;②因财政部报表制度调整, 没有2007年以后国家用于农业支出的数据。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
此外, 我国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国民经济各业基建投资的比重偏低, 大多年份维持在3%左右。尽管1998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农业基本建设投入的比重, 达7%左右 (如图3) , 但农业基建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与发展中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一般水平10%相比, 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
总的来说, 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 特别是对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力度弱化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导致规模效率低下。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构不合理, 财政资金配置效率不高
财政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集中于农业基本建设投资, 而在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中, 用于全社会普遍受益的大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林业生态建设的支出, 如江海堤防、南水北调、防洪防汛等重要项目的比重较大, 而用于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特别是现代新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据统计, “十五”期间, 国家财政用于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大约在55%~60%之间, 用于林业生态方面的支出占11.03%;而用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综合竞争能力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只占15%~20%, [3]大大滞后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要求, 这种基建投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业生产条件的低下, 阻碍了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3.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融资方式单一, 乘数效应不明显
农业基础设施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 财政资金是其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但投资方式单一, 筹资渠道狭窄, 影响其供给效率。如中央财政主要通过财政直接支出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参股控股、资本金投入和担保、贴息等投资方式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影响了社会资金进入农业的机会和数量。1998年后, 我国加大了国债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但国债资金拉动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资金投资的作用仅为1∶0.74, 大大小于其他行业1∶4~5的平均水平。此外,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仍然不能成为农业基础设施的主要资金来源, 远未发挥政策性银行所应具有的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4.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资决策和管理机制不完善,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在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的情况下,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决策和管理问题长期存在。一方面, 自上而下决策机制的弊端日渐显现, 但基于农户需求的自下而上的供给机制尚未形成, 需求偏好显示机制缺失;“一事一议”制度作为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和“村提留”后的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尚未发挥政治作用。另一方面, 条块分割、多头决策的资金管理模式导致使用资金的浪费与资金利用低效率的现象并存。由于信息不对称、预算不完整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 农村公共资源的使用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4]监管手段不足、力度不够, 资金到位率低, 总体上造成资金供给成本提高, 使用效率大打折扣。
三、优化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入绩效的路径选择
1.强化公共财政职能, 加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首先, 明确中央在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方面的公共财政职能, 不断增加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逐步形成农业基本建设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其次, 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 深化分税制改革, 明确各级政府的供给责任, 使地方政府有较稳定的财源, 增加地方政府农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再次, 在公共财政框架指导下, 改革财税政策, 增加财政收入。一方面, 完善税收体系和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税收立法权让渡, 增加税收收入;通过税收优惠, 鼓励对经营性和准经营性基础设施的投资。另一方面, 完善转移支付, 促使农业基础设施供给均等化。最后, 根据循序渐进、确保重点的原则, 构建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发展的长效机制。
2.优化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资结构, 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首先, 加强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整体运行环境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如农田灌溉特别是节水改造等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农村公路等农林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等。其次, 加强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如农产品质量检疫检测基础设施、动植物良繁及检疫基础设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再次, 加强以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如农村电网、沼气等。
3.创新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资方式, 提高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数量和质量
首先, 在保证财政资金供给长效机制实现的基础上, 根据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性的程度, 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创新投融资模式, 如PPP、BOT、TOT、PFI、开发商间接融资等, 以期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其次, 充分运用财政杠杆引导投入, 如利用基金、财政补助、贷款贴息、配套投入、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发挥财政资金乘数效应。再次, 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对农业利润用于农业再投资给予投资抵免或企业所得税优惠, 私人投资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减免税等等。此外, 探索“政府出资, 市场运作”的新型财政资金运作模式, 如采取担保、保险、物资援助、风险补偿、购买服务等形式, 提高运作效率。
4.改革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入的决策机制和管理体制,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首先,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形成基于农户需求的偏好显示机制和自下而上的供给决策机制。其次, 改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 形成分类科学、分工明确、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资金使用管理的有效机制, 提高政府支持农业基础设施的能力和效率。再次, 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立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公司、设计激励相容的多级政府委托代理机制等等,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此外, 加强事后监督和绩效评价, 确保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谢旭人.中国财政改革三十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2]胡章胜.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财政政策选择[J].财经纵横, 2006, (09) .
[3]王志, 武献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财政投入研究[J].北方经济, 2008, (05) .
财政投入保障 篇11
【关键词】财政科技投入;经费管理;科技创新
科技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支持以及对政府科技经费的有效管理,政府科技投入的支持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资金及资源的保障,而有效的经费管理则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上保障,二者共同作用促进了我国科技领域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财政科技投入与经费管理制度方面仍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并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我国国情的变化,不断进行着改革和调整,财政科技投入与经费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健全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费管理的发展
我国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费管理的改革第一阶段从1985年开始持续到1992年,这次改革的主要成就是,实行了对研究机构经费的分类管理,经费开始由中央财政预算单列,专项拨款。这一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刚刚取得成效,对于科技创新力量的重视也逐步加强,专项经费的分类管理,是我國科研经费管理方式上的一大进步。
改革的第二阶段,是从1992年持续到1998年,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鼓励科技人员走出去创办企业,并对一批行业科研院所和国务院各部门所属技术开发机构进行了企业化转制。这一阶段的改革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需求,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人们的社会需求也不再停留于温饱的层次上,对社会的需求已经扩张到了更多的领域,也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个体经营创办企业、推动科研机构的企业化转型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改革的第三阶段是从1999年后直至今天,第三阶段的改革主要是实行部门预算制,调整了财政科技投入与经费管理的部门职能和会计科目,形成了分工协作的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与管理体系。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对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完善方面,随着科技发展速度的加快,各领域中的科技创新项目也不断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在资金的投入量上也不断加大,因此建立有效完善的管理体制以适应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则成为当务之急。
二、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模式单一,过度竞争导致效率降低。现阶段我国财政科技经费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依靠企业项目间的竞争实现的,企业竞争是行业发展的原动力,但过度的竞争对于创新领域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制约,企业在项目研发中过度注重竞争手段,而忽略了创新项目的实用性与项目质量,项目研发目标不明确,或是不考虑项目风险性因素对企业的影响,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风险过高或是缺乏竞争力的项目利用管理制度的漏洞或是缺乏公正的程序也能够获得资金的支持,但很难保障项目目标的实现,也造成了政府科技经费的不合理利用。
2.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投入不足。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的比例分配应该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现阶段我国的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开发领域,而对于科技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投入则相对不足,尤其是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基础研究阶段是科技创新与社会应用的基础环节,需要科技经费持续与稳定的支持,但该阶段几乎无法创造收益,并且风险较大。而在政府财政经费投入的分配上往往选择在能够短期创造收益的领域加大投资,这也造成了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无法满足基础研究的资金需求。
3.财政科技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基本支出不足。我国财政科技经费支出按照用途可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部分,前者是维持科研机构正常运行的经费,后者是科技活动经费,多是竞争性经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一方面,科研院所运行成本大幅度提高,不得不在项目经费中分摊科研成本,特别是人员成本,造成许多经费的使用违反现行课题制等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基本支出不足使科研院所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及时更新科研设备仪器,从而制约科研院所的科研水平提高。
4.我国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在我国财政科技经费的管理方面存在一些漏洞,而对于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监督机制也不够完善,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与制约,导致我国财政科技经费在实际使用中常出现缺乏有效评估、项目审核不规范、流程操作缺乏公正性以及不良竞争等现象,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财政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影响着资源配置的优化。随着近年来政府财政经费公开化透明化的增强,以及政府财政领域改革的深化,这些问题也有了一定的好转。
三、加强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费管理的有效措施
1.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模式的改革,通过政策引导与管理保障,促进良性竞争,限制恶性竞争,通过管理模式的灵活运用保障科技经费的有效利用。控制恶性竞争与过度竞争要从管理制度的完善着手,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是市场发展的原动力,通过有效的管理,引导竞争的良性发展,防止不公正不规范的竞争扰乱行业秩序,进而提高创新项目的竞争力。
2.优化财政科技经费的投入结构,加强基础研究方向的财政投入。基础研究与基础建设方向的投入是具有长远意义的,加大基础研究方向的资金投入,可以有效地保障科技领域的发展潜力,加强对新科技项目的基础研究可以有效的为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提供科技基础与研究素材,对于科技应用与开发领域的拓宽有着重要的意义。
3.优化财政科技经费的支出结构,提高基本支出所占比例。财政科技经费的支出应为科技创新领域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因此加强科研院所的建设及运营经费支持,加强创新型科研人员的培养,提高科研院所的等基础科研机构对人才的吸引力,进而保障科研水平的提高。
4.进一步加强政府监管,建立健全的财政科技投入经费管理监督机制。有效监管是保证财政科技经费管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的规范化、科学化的必要措施,通过对政府监管机制的建设与不断完善,加强对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相关部门的评估监督,对财政科技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公开,对不规范的管理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对不公正行为进行及时处理,保证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公开公正与规范性。进而有效地提高财政科技投入与经费管理的效率,提高政府财政科技经费的有效利用率,促进财政科技经费的优化配置,保障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稳步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财政投入保障 篇12
2009年, 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 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三农”投入规模创历史新高。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支出达7 161.4亿元, 比2008年增加1 205.9亿元, 地方财政也不断加大投入, 为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大惠农补贴力度, 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中央财政安排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4项补贴1 230.8亿元, 比2008年增长19.4%。支持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支出2 642.2亿元。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支出2 693.2亿元。提前1年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政策目标, 全国近1.5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 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约1 12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生活费补助。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平稳运行, 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财政投入保障】推荐阅读:
水利财政投入06-28
财政农业投入09-07
财政投入体制09-28
财政对农业投入06-20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研究05-26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地方财政投入模式探讨06-11
5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07-04
安全生产费用及时足额投入保障制度10-11
养老保障财政支出08-11
市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专项预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