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效益

2024-10-14

投入效益(精选8篇)

投入效益 篇1

财政支农投入的效益问题一直是政府支持农业绩效的重要体现。为促进农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财政支农投入已经成为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农村经济正常运行和提高农村财政效益的重要保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各级各类财政部门在农业财务管理中不断强化,进一步加强支农资金的利用率,使支农资金的使用更加规范、合理、科学。可是,因为以前一些固定的管理体制和方法,使支农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无目的、无计划性的投资,造成支农资金投入量大、低效益和资金浪费等现象,致使农业经济的总体效益没有根本提高。只有建立和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支农资金运行机制,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率,大大加强农业投入,使财政支农工作的效益有了更大增长,也使农村经济有了更大发展。

一、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什么是财政支农投入自己的使用效益?简单地说国家财政对农业生产及各方面配套设施等所投入的资金和所取得的效果之间的比值,也就是财政支农资金和效益之间关相对照的关系。所以,要使财政支农资金真正有效益,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建立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的效益型运行体系。第二,要有的放矢,提高使用效能,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有序的持续发展。第三,正确处理农业资金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合理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第四,加强其他农业基金的投入,提高使用效能,促进资金的有效利用。

二、影响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主要因素

虽然国家财政加大对支农资金的投入,在管理方法上不断改进,投入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获得的效益也发生了很大提高,可是,因为以前一些固定的管理体制和方法,使支农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无目的、无计划性的投资,并且有关支农资金运行的法律、制度等都很不完善,也没有很强的宏观调控能力,因此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支农资金投入量大、低效益和资金浪费等现象,致使农业经济的总体效益没有根本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效益原则没有在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得到体现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因为我国农产品以前供给不够,所以在制定农业发展的政策时侧重在实物数量的增加上,只是停留在基础性产品,不注重农产品的精加工,因此经济效益很低。第二,因为农业基础原则和整体性质,国家财政下拨资金对农业的投入,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样,就不可能把支农资金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虽然表面上农业和农村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财政收入的表面效益却表现不大。从上面这些可以看出,在国家支农资金的投入上,出现只追求表面效益和数量的不断增长,没有对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而对支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不够,没有长远打算,致使支农资金没有真正发生作用。

2.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增加缺少稳定机制

近阶段,随着国家投入资金的不断增大,各级财政部门为农业的发展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可是,还有大量的资金缺口。这样,支农资金很难持续稳定的增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支农资金投入机制没有很好的完善。一方面支农投入资金的使用权和监督权没有科学的划分。当国家支农资金过少,除了一些社会公益项目如:基础公益设施、治理江河的水利设施等的投资,各级财政部门在财政预算资金的支配和编制上,缺少全盘考虑,所以,在真正的支农资金的农业支出方面的资金更小。另方面是资金的发放权利和项目的取舍能力没有很好的界定,职责不明,划分不清。主要原因有三个:国家财政部门对下级各财政机构没有科学的、严格的、操作性比较强的支付资金的制度,各个财政部门之间没有发展事业的整体规划,缺少严格的管控制度。二是由于国家财政部门的无偿支出,使企事业单位和农业机构形成较强的依赖思想,这就一定程度的限制了各部门自我发展、自我开拓的自觉性,造成投入机制签恰当。第三,没有完善的投资立法机制。虽然国家也颁布了《农业法》等有关法律,也对国家投入资金制定了很多保障措施,例如对支农专款进行配套投入和贴息制度等,但这只能对投入资金进行了大致的规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大空间,致使国家投入资金过分分散,支农投入资金欠缺,也很难使投入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

3. 财政支农投入资金对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农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因为以前计划经济的限制,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只是限于平均分配上,对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影响不大,尤其是使用支农资金进行对农村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产业分工、经济协调方面,还有很多漏洞出现。

4. 对于支农资金管理还不够精细、严格

主要表现在管理的科学性不合理,有些支农的投资项目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进行严格的市场考查和检测,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大量资金。另方面管理不规范,不科学,在对支农资金进行使用时,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没有严格的界限,也没有健全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使投入资金获得的经济效益偏低。第三,由于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尤其是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严重脱节。

三、加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有关政策及措施

财政支农投入资金要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和有关国家支农投入的政策、管理方式、资金使用计划、项目的选取、分析、论证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另外,还与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周围环境有很大关系,所以,要真正加强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的投入体制,完善农业投资制度,提高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多方面汇集农业投资渠道。各级财政部门在保证预算内支农资金投入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保证金融机构的政策性和执行力度,同时,要打破国家投入资金的过分依赖关系,引导农民走合资经营、共同发展的道路。同时,建立健全农业资金投入制度,充分拓展市场机制,优化财政支农投资机构,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总结经验,强化管理效益机制,从而使支农资金投入使农民获得最大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高雄伟,董银果.国家财政支农的效益性与路径选择[J].科技导报,2006,24(6):67-72.

[2]孙少茹,郑少锋,石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合理性选择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491-1493.

投入效益 篇2

一、沉淀成本和军费成本效益的概念及其关系

(一)沉淀成本的概念及其评价

沉淀成本(Sunk Costs),又叫 “沉没成本” (本文后面都叫沉淀成本),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业已发生或承诺而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例如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等等。沉淀成本,有时又称为不可补偿成本(Irrecoverable Costs),是指投资承诺之后不能通过打捞价值回收的那部分成本。而承诺之后可以通过自身打捞价值回收的成本,则称为可补偿成本。沉淀成本是企业在以前经营活动中已经支付现金,而在现在或将来经营期间摊入成本费用的支出。因此,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均属于企业的沉淀成本。从成本的可追溯性来说,沉淀成本可以是直接成本,也可能是间接成本;从成本的形态看,沉淀成本可以是固定成本,也可能是变动成本;从数量角度看,沉淀成本可以是整体成本,也可以是部分成本。“沉淀成本”是经济界最棘手的难题之一,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两种误区:害怕走向没有效益产出的“沉淀成本”而不敢投入;对“沉淀成本”过分眷恋,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认识沉淀成本对军费投入成本效益影响研究亦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由于现代军事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断加速,在军费投入过程中,无可避免地要面对在现有军事设备依然可用的情况下需要更新换代的问题。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会对因为过去的决策造成大量设备积压、闲置、“大马拉小车”现象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随之而来的相关决策,总是希望“能多少挽回点损失”。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最终的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甚至在错误决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际上,在“是否继续使用”的决策上,过去的采购成本已经作为“沉淀成本”的形式“固定下来”了,不会随未来决策的改变而改变,在制定决策时可以不予考虑。但在这些资产是否继续使用的决策里,必须注意到相关的成本仍会发生,如运营费用、维护费用等等。因此,事关“未来”的决策一定要“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 在谈到“沉淀成本”时,美国学者罗纳博·W·希尔顿在其为MBA编著的《管理会计》教材中指出,准确的成本计算,在企业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是判断方案是否可行的重要原则之一。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说,普通人(非经济学家)常常不计算“机会成本”,而经济学家则往往忽略“沉淀成本”———这是一种睿智。他在《经济学》一书中说:“如果一项开支已经付出并且不管作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一个理性的人就会忽略它。这类支出称为沉淀成本(sunkcost)。”

(二)军费成本效益的概念及其评价

“军费成本效益”理论认为,任何一项军事建设计划,从经济角度都意味着耗费一定的军费资源,产出一定的军事能力。虽然“投入”与“产出”是军费分配、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但由于“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中间环节,如项目安排、组织管理、费效分析等等,使得“投入量”与“产出量”不具有必然的联系,一定量的军费不一定产出等量的效果。而对于投入一定量的沉淀成本的军费,效益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对军费“投入量”转化为“产出量”环节的管理控制。因此,“军费成本效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军费成本投入总量与军费运行所取得的成果之间的比较关系;二是为了追求军费产出成效的最大化进行的“军费成本”管理控制活动。军费成本效益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加强“军费成本”的管理控制。“军费成本”是投入到军事领域用来生产国家安全的物质和非物质耗费之和。从物质耗费来看(既包括物力投资,也包括人力投资),由于国家向军队的投资渠道是多元的,“军费成本”既包括国家财政部门对军事建设的投资总额(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之和),又包括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对军事建设的间接投资;从非物质消耗来看,“军费成本”还包括由于军事物质消耗带来国家经济建设投资的减少,即“军费机会成本”,因为一个国家每个年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是一定的,国家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国家安全,其加大对军事领域的投入必然会减少对经济建设的投入,由此产生了军费机会成本。依据上述观点,我们得出:

军费成本 = 物质消耗 + 非物质消耗;

物质消耗 = 直接投资成本 + 间接投资(包括物力和人力)成本=沉淀成本+直接生产成本+间接成本;

非物质消耗= 物质消耗的机会成本(包括物力和人力)

因此,可以认为:军费成本=沉淀成本+直接生产成本+间接成本+(直接投资生产成本+间接投资成本)的机会成本

军费成本效益=军费耗费取得的成果/[沉淀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直接投资生产成本+间接投资成本)的机会成本]

(三)两者的关系及其意义

从上述公式得知,在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沉淀成本越大,军费成本效益就越低;沉淀成本越小,军费成本效益就越高。通过分析沉淀成本和军费成本效益的关系,一是可以为决策层对军费中的沉淀成本进行宏观分析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二是针对目前我国军费沉淀成本较大的现实,总后财务部门可借鉴此研究,实现军费资源的优化配置,追求军费使用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益性(Effectiveness);三是为今后军费结构优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可以使军费结构达到一个相对比较科学完善的地步,提高军费的整体使用效益。

二、沉淀成本对军费投入成本效益影响的背景分析

人类社会进入2l世纪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的安全形势和客观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军事变革。现代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信息化战争又将牵引武器装备、作战手段、作战样式、军队建设、编制体制、训练方式、条例条令、后勤保障、作战理论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变革,必将全面影响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这对军费保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研究沉淀成本对军费投入的影响与要求,把握其内在联系,科学确定军费规模,优化军费结构,加强军费宏观管理,对于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实现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沉淀成本对军费投入成本效益影响的研究状况

目前国内外、军内外对军费投入的沉淀成本研究还完全是空白,即使最基本的研究也没有。

现阶段我军对军费投入成本效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将军费与军队建设规划有机结合,军费预算能够体现军事战略的要求,把握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军费保障的内在联系,使军费投入达到预定保障目标;二是注重军费对战略的约束作用,把握好军费需求与财力可能之间的平衡,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不能超越经费保障条件;三是注重投入产出比较,广泛开展效费比分析,发挥军费在促进经济力向战斗力转化过程中的媒介作用,使军费投入能够产生相应的战斗力;四是理顺军费管理体制机制,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经济手段管理经费,确保军费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军费管理效益。军费规模和投向投量的确定,通常是根据国家安全压力和军事需要对军费数额提出需求,即应该要多少经费;国家经济和财力的基本状况则决定可以给多少经费;军事战略和国防政策取向则决定最高决策层准备在国家财力中拿多少份额用于国防建设。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国防经济的宏观管理水平会影响军费使用效益。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必须从动态角度去分析。一个国家用于国防的投入,目的是形成军事实力,产出国防安全;然而军费投入与安全产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对应关系,不一定军费投入多,产出就一定会多。军费用于国防,产出安全效益,要通过在国防系统内完成由经济力向战斗力的一系列转化。沉淀成本转化效率高低,直接影响战斗力的形成,影响军费使用效益。转化效率取决于国防经济的宏观管理水平。管理水平高,可能少花钱,多办事;反之,则多花钱,少办事。我军对沉淀成本管理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军费投入管理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和权限划分不够科学;建设性经费的规划、计划和预算的衔接还不够紧密;军队重大项目决策的程序还不够严密;维持性经费的标准化程度还不到位,使得军费向军事实力的有效转化还不够理想。

观念更新是强化沉淀成本管理的前提。必须从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和统一出发,高度重视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紧迫性、必要性,要充分认识完成军事变革所赋予的任务必须以相应的沉淀成本投入为基础。同时,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必须充分发挥沉淀成本的杠杆作用。要进一步增强战略意识和创新意识,更新沉淀成本管理理念,创新军事管理理论。

四、认识沉淀成本对军费投入成本效益影响研究的意义

(一) 敢于面对“沉淀成本”

事实表明,由于军费资源的稀缺性、军费投资的风险性,军费投入具有国防性、专用性、防御性、战略性、沉淀性的特点,军费投资中产生的无法继续利用的先期投入,往往会形成“沉淀成本”,吸收和转化起来非常困难。为避免得不偿失,许多时候不得不任其流失,造成相应的损失。但纵观军事变革史,军费投入若没有一定的成本投入,就难以实现军事系统的革命性跨越。比如,如果为节省成本而对原有的科技系统修修补补,技术上就难以实现质的突破和提升。因而长期以来,即便是有“沉淀成本”的风险存在,世界多数国家在国防和军队建设,包括一些新领域的投入上,并未止步,有时还在不断加强。以美国为例,长期以来,其国防建设中的高投入固然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分不开,但其决策者对可能导致的“沉淀成本”有正确的认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为了谋求无可匹敌的力量,他们鼓励创新,也允许失败。据统计,美军为启动军事转型,军人人均资金投入达到22万美元。尽管有些项目投入中途夭折,形成巨大的“沉淀成本”,但其它投入还是形成了较高回报,使其军队的信息化水平在世界上变成一枝独秀,成了新军事变革的领头羊。相比之下,我国在综合国力仍不是很强、供需矛盾仍很大、启动军事变革需要大量投入的情况下,一些同志容易在“沉淀成本”上患得患失。但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在一些核心领域和项目上,如微电子芯片、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的操作系统和核心路由器等技术上,一定要敢于冒险,舍得投入,以此促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 善于降低“沉淀成本”

现代经济学认为,投资者总是追求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收益,即实现资源使用边际效益的最大化。因而,“沉淀成本”既是经济学领域力求避免的,也应是军事领域应当尽量降低的。以此目的,就要在投入时做好风险决策,科学预测投入可能转变成“沉淀成本”的概率与预期值、产出的预期效用值等。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应强化责任约束机制,防止投入隐性消失和持续膨胀。以美国为例,其国防投入无论多少,都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而且一些要求比大多数其他行政部门的预算编制工作还要严格,以此保证其庞大的军费开支尽可能地避免转向“沉淀成本”,实现最优化使用的目的。同样,我军在跨越式发展道路上,对于军费投入资源的决策和使用,也应建立降低“沉淀成本”的责任约束机制,做到责权利的有机结合。

(三) 勇于放弃“沉淀成本”

由于现代技术发展的不断加快,在军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在现有装备依然可用的情况下,需要更新换代的问题。从节约成本考虑,人们通常会从“物尽其用”,“减少损失”出发,在相关决策中“尽可能挽回损失”。这样,前期的投入就像万能胶一样,把决策者粘在原来的道路上,无法作出新的选择,而且投入越大,付出者反悔的意愿性就越小。其结果往往会因“舍不得孩子”而“套不住狼”,使整个现代化的步伐慢下来。因此,在是否更新换代的决策上,一定要“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因为,过去的采购和研制成本已经作为“沉淀成本”固定下来,不会随未来决策的改变而改变。只要发展有需要,就应果断抛弃。比如,美国为将陆军转型成更轻型、更灵敏,更快速、更方便的“目标部队”,先于2002年5月砍掉了价值达110亿美元的陆军“十字军战士”自行榴弹炮合同,后于2004年2月终止了已耗费390亿美元、研制时间长达21年的“科曼奇”直升机的发展计划。这点就值得我们借鉴和汲取。

五、沉淀成本对军费投入成本效益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展望

煤矿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 篇3

1 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的性质

1.1 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是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所有投入, 即“物质因素”和“人为因素”的投入, 包括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工资, 每年安全宣传, 采用的安全设施和设备、科研费用、保险费用等, 具有累积效应、迟效性、衰减性等。

1.1.1 累积效应

一次投入对后面的安全生产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现时的安全状况是以前安全投入的大小决定的, 发达国家的安全生产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多年来的不断地进行人力, 物力安全投入效果的积累。

1.1.2 迟效性

安全投入的经济效益不会在投入后实施运行之初就体现出来, 而是在事故发生后才体现出来其价值。安全投资的回收期较迟, 在安全技术投入措施的寿命内不一定得到经济效益上的补偿但其效益往往会在安全条件消失后还存在。

1.1.3 衰减性

安全投入的效益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减, 例如:刚进行教育后的效果比较明显,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的安全教育意识淡化至消失, 或安全装置随着使用寿命的延长逐年变旧至失效不再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此时的安全投入就完全消失了。

1.2 安全效益

安全效益简单理解就是产出—安全投入。它具有滞后性、间接性、隐蔽性等。

1.2.1 滞后性

从时间上分析:安全收益一般经历投资无利期—微利期—持续强利期—利益萎缩期—失效期的层次循环。安全投入所带来的收益, 通常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即滞后性。以我国一个储量56万t的乡镇煤矿为例, 大约可采出30万t煤, 而前期投入就需1 050万元, 高额的前期费用无法在短期内收回, 且在后续的微利期、持续强利期、利益萎缩期和失效期内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安全投入, 因此其滞后性会影响煤矿企业安全投入的积极性。

1.2.2 间接性

安全活动不是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 安全收益不直接表现为产品, 而是通过减少事故的人员伤亡、财产的损失的减损收益和通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增值收益而体现的。由于安全收益难于被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和计量, 因而造成一些煤炭企业错误的认识, 影响了安全投入。

1.2.3 隐蔽性

安全投入不像其他的资金投入哪样可以将效益直接反映在产品的经济效益上, 而是间接地表现在生产过程的安全生产中, 不易为人们所觉察, 从而造成了投资者的不重视甚至忽略。

1.3 安全投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安全投入是一种特殊的投资, 其产生的效益不像普通的投资那样直接反映在产品上, 而是体现在生产的全过程, 保证生产正常连续的进行。安全投入的直接结果是, 煤矿不发生或减少发生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经济的角度看, 企业的安全生产可以保证企业效益, 从而保证人们规律的生产生活秩序, 进而发挥极大的社会效益。

1.3.1 安全投入的经济效益分析

1) 一般来说, 安全投入的非经济收益难以计量, 因此较多的是考察安全投入的经济收益。只要经济收益大于或等于安全投入成本, 安全投资都是可行的。

安全经济效益的计量可以通过安全产出与安全投入来加以量化:

(1) 安全效益量化的绝对值形式表现为:

安全效益=安全产出量-安全投入量

(2) 安全效益量化的相对值形式表现为:

安全效益率=安全产出量/安全投入量×100%

当安全效益率>100%, 说明安全投入有效益;当安全效益<100%, 说明安全投入无效益。

实际统计分析得出, 安全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达投资额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 认为增加安全投资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想法是错误的。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 就必须把一定的资金追加到安全投资中去。

2) 由安全投资最低消耗原理可知:

S=Js+C (JS)

式中:S为安全经济总消耗, Js为事故损失, c (Js) 为安全成本。

安全投入与事故直接损失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函数关系, 如图所示安全投入与安全性的关系:

系统安全性随着安全投入的增多而增大, 事故直接损失减少;但当安全投入的费用到达一定程度时, 再加大安全投入费用, 事故直接损失的降低程度不再明显, 此时事故经济损失的减少是以过高的安全投资为代价的, 从经济上考虑是不合算的。

1.3.2 安全投入的社会效益分析

从安全生产的深远影响, 从社会和企业未来发展考虑, 从安全的非经济收益来看, 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不仅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 也是维护职工群众最大利益的具体体现, 使得广大职工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使职工群众工作更安全、生活更美满, 给国有煤炭企业全面构筑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带来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能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声誉, 关系到煤矿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2 安全投入不足的表现

由于安全投入效益具有不确定性、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多效性、复杂性、隐蔽性等特点, 由于对安全投入认识不足致使安全投入意识不强, 煤矿工人自我保护能力有限, 许多煤矿在安全投入方面存在自觉不自觉的“短斤少两”行为, 具体表现为: (1) 在投入的机械设备上减亏:大型机械减少保养维修费或减少安全保护设施或改用中小型机械, 也可能用人力代替作业减少机械搬运; (2) 在投入的设备材料上减亏:以次顶好形成质量、安全隐患; (3) 在人力资源上减亏:以非专业化队伍替代专业化队伍, 并且安全教育与培训不到位, 形成员工安全素质低下, “三违现象”屡禁不止; (4) 安全设施与劳动保护不及时到位, 形成装置性违章, 违反国家安全生产的强制性规范。这些都使煤矿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个体与整体之间存在安全隐患, 当危险源的承受压力达到或超过临界点时必然发生事故。

3 增强煤矿安全投入有效性的措施

安全投入包括人才投入、资金投入, 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

3.1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一方面坚持以职业能力建设为重点, 抓住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表彰奖励等环节, 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良好的环境, 从而培养大量的煤炭产业尖端人才, 企业培训合格的技术工人是增强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后劲, 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举措, 这种安全投入的经济效益必定是事半功倍的。

3.2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必须充足, 确定投入的安全资金的有效性

确定企业投入的安全资金使用的有效程度和其他指标, 要有完善的考核制度来进行管理。对安全成本投资管理的考核, 仅仅有数字是不够的, 企业需要有一个详细的投入纪录。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进行严格有效的考核, 这部分工作最为繁琐并且非常重要。

这就要求煤矿安全投入管理过程中加大生产安全费用使用管理的监察力度: (1) 实行生产安全费用专款专户管理。其他项目不得挤占、挪用安全费用。 (2) 对生产安全费用的预算、控制和管理要严格监督, 实施定额管理。 (3) 上级监察部门要定期检查资金的使用情况,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严格进行审计。 (4) 生产安全费用信息及时披露。使企业相关部门, 如税务机关、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及时了解企业生产安全费用使用信息。

4 结束语

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安全投入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最有效手段。一旦发生伤亡事故就有可能造成灭顶之灾, 即使是一般的工伤事故, 也要花费相当可观的医疗康复费用, 所以保证足够的安全投入是有效的减少与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煤矿安全不仅关系到煤矿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系到企业的改革、稳定, 更是关系到职工生命安全、与社会安定的大事。只有煤炭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完善安全生产系统与安全生产设施, 加大了安全培训力度, 壮大了安全监察队伍加以有效合理的管理制度, 才能使全矿的各项工作能够在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中健康运转。

摘要:通过对安全投入和安全投入收益的性质的认识分析、安全投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安全投入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分析从而增强煤矿工作人员安全投入意识、引导煤矿相关人员端正安全投入观念。

关键词:安全投入,安全效益,安全生产

注释

1[1]戈会奇.煤矿安全成本的构成和分析.山西焦煤科技.2005 (12)

2[2]加旺.浅谈搞好矿山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山西煤炭.2004

3[3]周维, 叶义成, 周德红.煤炭企业安全成本与安全投资比例优化分析.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第9期

4[4]殷卫峰.煤矿安全投入的经济效益分析.煤炭经济研究2008年第9期

5[5]范亚炯, 刘增顺.对安全投入不到位与狭义利益的几点再分析.安全管理.200年第7期

6[6]刘松涛, 周心权.安全投入的最优控制模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增刊

7[7]李子德.安全经济效益的量化问题探究.经济师.2007年第9期

8[8]朱丽华, 徐锋.我国煤矿安全投入不足的经济学分析.安全监察与管理.201年2月

安全投入与安全经济效益探讨 篇4

安全投入是指付出一切时间、财力、人力和空间资源以及物力, 使得参与生产过程中的环、人、法、料、机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功能, 是为了让生产顺利进行的同时人们用于安全方面的投资。从表观现象上了解到, 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安全投资, 职工就会缺乏安全保障, 企业很有可能在生产时意外中断, 时刻都会有危险, 更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者巨大的人员伤亡事件。没有效益的管理不会是真正的科学管理。现代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防止和消除危险, 避免损失以及保障职工的健康安全, 同时也为了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服务质量。安全工作必须处理好在事故发生时所产生的费用关系并按照一定的经济规律办事。进行安全投资是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而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物质生活包括良好的工作条件以及丰衣足食的生活条件这两者,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生产上, 同时也表现在人们的生活态度及质量上。没有安全投资是不可能要做好安全工作的, 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主题就是:提高员工素质, 改善工作条件, 进行安全教育, 加强劳动保护, 采用科学管理, 研究安全技术这几点。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就是加强技术应用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 同时, 人们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也会随着生产日益大型化、复杂化、社会化而逐渐增强。

2 安全生产投入的合理性

为了达到安全又节省开支, 在理论上依照安全投资与收益的关系对安全经济进行评价, 来判断安全投资在企业成本中所占的比重。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在基本的安全得到保障后, 人们就会要求更安全的工作环境以及更舒适的工作条件。从企业经营角度看, 一贯追求最小的投入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生产中, 为保证生产能够正常运行, 同时也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减少因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以及职业病等, 企业的安全投资一般包括职工的一般劳动保护用品以及特殊场合的劳保工具和特殊工种的劳保用品等, 同时还有安全实施的整改、维护和革新, 安全管理的宣传、培训和教育等。从经济效益角度上讲, 这一部分的投资在生产初期是逐步增加的, 经济效益为负值, 也就是投资负效益。相反, 当投资在企业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超限时, 显然会加重企业的负担。企业产量及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这时就会产生投资正效益。还有一种评定方法就是使用最少的费用达到较高的安全程度, 当系统安全度达到一定程度时, 想要进行大量的经济投资就要进一步扩大程度, 这种安全投资是用先进技术替代旧技术, 但是事故损失的减少却很有限度。事故损失和安全投资的总和就是系统的安全费用。当系统的安全度较低时, 它的事故损失变大, 安全投资降低, 随着系统安全度的提升, 安全投资就会增加, 事故损失费用就会明显下降。这就表明适当的安全程度所对应的安全投资才是最好的安全投资。系统安全度过低或过高, 系统的安全费用都会很高, 这样的安全投资是不合理的。

3 安全投入与安全经济技术指标的关系

3.1 安全投入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1) 安全生产是获取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和保证。安全对企业生产的发展, 经济效益的提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为了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注意安全, 减少事故的发生。安全投入包括个人劳保费用、安措经费以及职业病治疗费等, 由于目前安全投入没有明确的范围, 有些文章认为安全投入也应包括部分更新改造费以及各种保险费用, 本文章没有提出, 但反映了同样的趋势。如下进行安全投入与百万工时伤亡人数和事故次数的关系, 分析结果将应用于后面的安全预测中表明。严重性指标是指百万工时事故次数与伤亡人数的比值, 反映了平均发生一起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 (2) 安全生产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强有力的保证和重要途径。因此, 为保证企业的生产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 必须搞好安全工作。企业想要搞好安全生产就需要一定的投资, 这无疑会增加生产成本。在现代化生产中, 抓好安全工作与提高经济效益是息息相关的, 安全得不到保证, 生产就无法进行, 所以搞好安全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因为它们具有一致性。仔细研究安全投入与事故率、伤亡率的关系, 它对于事故预防对策及安全预测以及掌握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都具有重要意义。还有一点就是企业能因此有效地阻止由职业病或工伤事故产生的无效益甚至是负效益。

3.2 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分析

安全与效益之间具有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安全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特殊的投资, 但本质上是成本的增加, 所以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 这必定会增加效益, 同时为正常生产提供保障。安全投入是指在劳动保护、安全措施以及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投入资金的数量, 并使生产达到预定的安全状态。同时为保证生产的正常、连续进行, 要对安全投入产生的效益体现在生产的全过程中, 要达到理想的安全状态, 就一定要进行安全投入。一般来说, 安全效益有很多因素影响, 它具有间接性、滞后性和隐形性以及不确定性等特点。所以在一定范围内, 效益是安全投入的单调递增函数, 也就是说安全投入会随着效益的增加而增加的。

3.3 事故损失控制策略

事故与事故损失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故损失控制策略应以控制事故损失增长的速度为主, 把降低损失的增长速度视为效益。在我国现有条件下, 不可能很大幅度的增加安全投入。不同的地区和安全状况, 在相同的安全投入情况下得到的事故损失和安全水平是不相同的。安全投入策略应从实际出发, 适度增加安全投入并参考国内外的安全投入水平, 以此来实现安全投入效益最大化。

3.4 安全投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目前, 企业必须探讨如何用较小的安全投资费用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如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 我国用于安全技术改造的资金还很欠缺, 所以, 为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的双赢。我们必须找出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所谓安全投资就是对安全活动投入的一切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总和。引入安全投资的概念, 对安全效益的评价和安全经济决策有着重要的实用意义。安全投入其实是一种投资, 对于企业经营者和监督部门来说, 它所带来的有直接和间接的经济、社会效益, 企业行为的经济性原则就是保障职工的作业安全、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而且能够成为市场经济经营的主要部分。所谓安全效益就是用少的安全投资, 给予多的安全保障。完成它的基本途径有以下几种: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降低安全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数量;合理配置安全投入;降低安全生产的资源消耗和资本。它反映安全产出与安全投入的关系是安全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通过发展安全的科学技术, 努力提高安全生活的水平和安全生产。从企业经营角度看来说, 安全性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深的影响。有投入才会有产出, 就像安全的技术设计、安全的技术运作、安全教育和安全的科学技术研究以及安全管理等, 足以表明安全效益存在于安全活动的每个领域中。长期的社会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变的量化关系很难确定, 如下的分析是就是基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原则来确定人均安全投入的数量, 但事实上安全投资越多, 它的经济效益未必就越大。当安全性达到一定程度时, 安全投资急剧上升, 安全技术难度系数变大, 就会使经济效益的快速下降。

4 结束语

目前, 我国的经济发展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因此, 安全生产工作也显得十分重要。从世界的角度来看, 当一个国家处在这个发展阶段时, 经济仍能快速增长, 突出的就是第二产业的发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就经历了这样的阶段, 在国民经济中将占有很大的比重。从我国的角度来看, 九十年代以来, 有“世界工厂”之称的制造业发展迅速, 但与此同时, 安全形式也非常严峻, 并且不断发生重大的恶性事故,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的威胁, 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所以,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实现安全生产才是企业获益的基石。

摘要:经济性和社会性是安全投入必须具有的性质。投入资金过大, 单纯以财力付出为准则, 遵循总费用最小且过少达不到安全为目的就是经济性。而所谓社会性就是一种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社会道德的行为, 它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面对的安全需要。

关键词:分析,经济效益,投入,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投入效益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成本,办学效益

一、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投入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显著区别之一, 是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岗位或职业所要求的上岗前培训和训练, 使学生毕业就能顶岗操作。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建立和完善功能较为齐全的、具有一定先进性的、符合教学需要的实验实训基地和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意味着必须有较高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经费投入状况从总的趋势看, 个人、社会、地方的比例不断增加, 中央的投资逐步减少;各级部门对高职的投入极少, 投入渠道也不稳定, 总体上远远停滞后于高职的发展规模。

1、财政投入不足

世界银行在《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 发达国家为5.3%, 欠发达国家为4.1%, 转型国家为4.2%, 世界平均水平为4.5%。而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极低, 直到2007年,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只有3.32%, 长期落后于国际教育投入的平均水平, 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而职业教育经费更低, 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也很低。正因为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发展。

2、个人成本过高

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的是动手操作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 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学生实训技能培养, 这导致高职院校比普通高等教育投入更大, 办学成本比普通高等院校高, 为此, 制定和实行了高收费政策。据有关统计3年高职院校教育学费加上住宿费累计近2万元, 如果连同3年生活费, 估计投资在3—4万元左右。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与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 负担不起这么高额的教育费用。

3、管理不规范

有的高等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不规范, 没有建立严格的投入产出机制, 只管投入, 不讲经济效益, 造成资金的“高投入, 低产出”。有的院校对学校剩余资金的管理混乱, 资金没有花在教学与科研的“刀刃”上, 用在一些与之无关的方面,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提高高职院校教育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1、拓宽筹资渠道

政府应逐年提高对高职院校教育的公共投资, 并且应该出台相关政策, 允许和鼓励高职院校通过多种市场资本运作手段多方筹资, 同时出台相关免税政策和鼓励政策, 吸引更多善款流向高校。高职院校应该是扩大视野, 加强研究, 突破传统以贷款为主的融资方式的局限, 采纳新的融资组合机制, 引入民间资本, 逐渐降低财务风险。为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提高社会和个人为高等教育事业投资的比例, 应建立激励模式, 如税收激励、名誉激励、技术服务激励等, 强化社会各界对高教的投入。

2、实行学分制收费

学分制收费是一种“自主点菜”式的高等教育消费方式。实行这种收费方式, 第一, 有利于缓解当前贫困生的学费难题。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如选择二年修完全部学分, 不但可以节省在校一年的生活、住宿费用, 而且能够提前就业, 实质上等于减少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总体费用。而对于部分家庭实在困难的学生来说, 则可以通过延长毕业期限的办法, 通过适当少修学分、半工半读的办法, 来分解学费负担。第二, 有利于推进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实行学分制收费后,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功课, 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好、学有所成, 从而达到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根本目的。

3、提高管理水平

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当人力、物力、财力的占用和消耗的动态过程符合高职院校教育办学规律、适应客观的需要时, 就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体现为低投入、高产出, 否则就会造成浪费, 而这一切都依赖于管理水平的高低。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管理也是一种资源, 也能够带来效益和财富。因此, 要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投资效益, 就必须提高高职院校教育的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根据高职院校教育的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采取最有效的措施, 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结构的合理化, 以一定的教育资源的投入, 最大限度地多出成果,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提高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水平的关键是要提高教职工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他们不仅应是教育家, 而且还应该是出色的管理工作者;提高管理水平的另一个重点是重视无形资源的建设和利用。

三、结论

辽宁高等教育人力投入与效益研究 篇6

从投入来源这个角度出发来看, 2006年到2013年间辽宁省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比从48%增加到53%, 民办学校的办学经费占比从2006年的4%下降到2013年的几乎可以忽略, 学杂费等事业收入占比从29%一路攀升到40%。

从投入总量上来看, 从2006年的173亿元到2013年的229亿元, 增长了约200%。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也从2006年的26亿元发展为2013年的165亿元, 增长了约238%。而从生均高等教育经费及生均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的逐年上升趋势。

由于起步较晚, 人口基数较高等多方面因素, 该省对教育工作投入的资金比重并不高,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在GDP中占据的比重小于全国平均水平, 也就是1.1%。总体来说, 辽宁省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

2 投入产出指标确定原则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 应该多选择一些评价指标, 通过不同的指标组合进行DEA分析, 然后对比这些结果, 然后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指标, 这样所选的指标会更符合的实际情况。高等教育人力投入产出指标建立的原则:

2.1 科学性原则

建立高等教育指标时, 高等教育体系信息一定要被最系统、最全面、最准确地反映出来。

2.2 整体性原则

相对独立的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指标在教育事业投入产出指标中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它还和跟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紧密的联系。

2.3 可操作性原则

在以科学为理论依据对高等教育指标构建时, 一定要用科学的方式对指标进行清晰准确的定义和分类, 确保指标的可行性。这样资料的可信度会更高, 预测者才可以更准确且理性地进行判断。

2.4 可比性原则

虽然在建立高等教育的指标时要遵守整体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的原则, 但实质上是要求这些指标要具有可比性。

3 辽宁高校实证研究

由于DEA的方法要求DMU具有以下特征:具有相同的目标和任务;具有相同的外部环境;具有相同的输入和输出指标, 因此, 本文选择了辽宁直属的12所本科院校作为决策单元, 釆用了2012年的相关原始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2012年辽宁高校质量报告以及各高校网站。

12个决策单元分别是:辽宁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等12所院校。根据研究要求, 以免造成学校负面影响, 在此就以DMU1-DMU12代表12所高校。该12所高校的投入产出指标原始数据如表1, 2所示。将表1, 2中的指标数据, 运用DEAP2.1软件, 得出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由DEAP2.1软件可以得出上述4所效率最佳的高校被参考次数。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 一类是DMU5、DMU7, 这3所高校组成了参考集供其他非DEA有效的高校进行参考和改进, 其中DMU5被参考3次, DMU7被参考4次。另一类是DMU1, 虽然该校也属于DEA有效, 但没有被其他决策单元用为参照对象。不难得出, 3所高校中效率最优的是DMU7。

注:A1:博士学位以上教师 (人) ;A2:科研经费 (万元) ;A3: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万) .

注:B1:毕业生人数 (人) ;B2:发表论文 (篇) ;B3: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个) .

注:firm=样本次序;crste=技术效率;vrste=纯技术效率;scale=规模效率;drs表示规模收益递减;irs表示规模收益递增;-表示规模收益不变.

由DEAP2.1软件可以得出上述4所效率最佳的高校被参考次数。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 一类是DMU5、DMU7, 这3所高校组成了参考集供其他非DEA有效的高校进行参考和改进, 其中DMU5被参考3次, DMU7被参考4次。12个决策单元中, 只有DMU1、DMU5、DMU7的技术效率为1。由此可见, DMU1、DMU5、DMU7在这12所高校中的效率为最佳。该3所高校的投入没有闲置, 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产出相对于投入没有不足。至于其余的9所高校, 由于技术效率指数小于1, 所以这些高校的效率都没有到达最佳的效果, 投入的不合理利用或过多、产出的不足, 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 这12所高校都有可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4 辽宁省高等教育人力投入问题对策和建议

针对前面对该省高等教育办学效益缺乏有效性的成因分析, 政府应该并且有能力提高对高等教育人力投入的比例。

4.1 建立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

我们可以借鉴西方教育相对发达的国家的做法, 实施“政府—拨款委员会—高校”体制。一方面, 可以逐渐减少政府直接干预, 促使政府公平、透明拨款;另一方面, 拨款与评估结果挂钩既有利于减少高校资金浪费现象, 又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目前我省已有部分省份明确提出设立“拨款中介”相关委员会。高校的科研经费具有生产性, 它不仅可以使高校的当期教育经费增加, 还能给高校自身和经济的发展带来长远利益。高校应积极主动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着政府的投资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们所面临的财政制约将会越来越严重。因此寻求政府以外的经费来服务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切实可行的。

4.2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中央政府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功能, 合理地再分配不对称的财政收入, 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投入水平, 重点关注中、西部等落后地区, 促进该省地方高等教育公平发展。

4.3 引入市场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 提高学校的实力、学术水平、师资力量和其他办学条件。同时, 高校实行招投标制度进行物资采购和基本建设, 逐渐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加大企业对高等教育的直接投入, 主要包括对高等学校提供的研究经费、委托培养专门人才的费用、对高等学校的捐赠等。加大企业对高等教育的间接投入, 通过一般纳税形成财政收入通过财政支出转化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拨款。政府规划部门要切实保证优先安排高等教育并保障高等教育人力投入, 确保高等教育财政经费稳定增长。公共资源和设施优先满足高等教育的需要, 增强对高等教育增大人力资本存量的认识, 确保高等教育财政经费的稳定来源。

4.4 促进高等教育去行政化管理

长期的“官本位”思想观念造成高校的行政化, 所以, 政府应明确髙校与政府的关系只是委托代理关系, 高校是一个独立的组织机构, 政府只能对高校进行宏观引导而不能行政领导。高校应加强“学术本位”的思想观念, 强化高校教师的学术思想, 转变教师的“官本位”思想;培养高校的管理人员服务学术的意识。

长期的“官本位”思想观念造成高校的行政化, 所以, 政府应明确髙校与政府的关系只是委托代理关系, 高校是一个独立的组织机构, 政府只能对高校进行宏观引导而不能行政领导。

参考文献

[1]黄海军.我国区域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1 (12) :56-65.

[2]赵晓莉.浅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29) :50-52.

[3]阳玉香, 谭超美.教育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率的实证分析[J].求索, 2012 (07) :254-256.

投入效益 篇7

一、中国企业环保投入环境

1. 依托积极财税政策, 降低环保资产购置成本

2011年-2013年, 部分企业意识到长期环保投入必要性, 主动布局, 实施节约能耗、提升品相的绿色投资策略。该行为动力源自非规制性的, 限排、治污强制性较弱的环保政策。

这一时期宏观政策延续了涉及鼓励引导性的政策工具。所得税法对购置环保类、节能节水等专用设备的企业, 投资额的10%可从当年应纳税额中进行抵免。若当年度不足以抵免相应投资额的, 向以后年度结转抵免, 期限五年。在鼓励处置固定资产、加快购入环保资产上, 企业可通过确因技术进步实施加速折旧, 来缩短折旧年限或采用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来加速折旧。企业需主动适应税制、政策变化, 调整治理结构、经营方式和投资策略, 享受鼓励性政策, 弥补购入环保设备支出, 最大限度减、免税。

2. 企业迎合政府“以奖代补”等政策工具

这一时期, 与直接补贴相比, 国家还积极运用以“以奖代补”为代表的奖励政策。对凡属重点节能工程的节能技改项目, 均“以奖代补”。综合考虑企业完成技改后, 实际节能量和规定标准, 确定具体数额, 直接奖励, 促使企业积极环保投入, 开展技术革新。企业吸收、整合、改造新环保技术时, 作为被动接受方, 存在设备陈旧、承载能力低等既有劣势。政府用足财税政策工具, 探索直接收入返还;对环保问题简单化处理, 降低政策执行难度, 消除执行阻力。

3. 积极适应政府绿色采购等鼓励举措

政府推行绿色采购,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 降低能耗, 研制符合绿色采购标准的产品。产品进入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的政采清单, 对开拓销路至关重要。政府的指引预示着采购的环保合规性愈发突出, 环保优势已然形成。截至2013年底, 政府采购节能产品清单发布14期, 环境标志产品清单发布12期, 共计节能产品52种, 含6.9万个型号/系列;环境标志产品61种, 含5.1万个型号/系列。政府采购的计算机、输入输出、制冷空调设备等九种产品须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台式机的性能参数也需符合节能环保清单要求。

4. 企业环保投资被动性

环保投资若对企业效益无任何改善, 逐利企业将很难自觉投资环保项目。若企业外界投资环境缺乏环保管理制度, 或法制不健全、不完善, 则基于短期效益投资偏好, 经营者缺乏足够强制力, 在权衡后将逃避投资治理。

由于存在外部强制因素、外部诱导因素以及内部抵抗因素的存在, 企业环保投入在复杂的情况中发展。与此同时, 企业环保投资对未来收益影响的不确定性更加加重了企业疑虑。因此需通过定量分析来探究企业环保投入对其产出影响。

二、函数形式的设定与结果

本文参照叶丽娟 (2011) 研究中的资本拆分和生产函数转化。生产函数转化为:Y=Af (L, EI, I) =AtIαtEIβtLtγ, 两端同时对t求导, 同时除以Yt并约去dt, 得:

α、β和γ为环保投资、经济建设投资、劳动力投资的产出弹性, 表示环保投资、经济建设投资以及劳动力投资每增加1%, 引起经济增长变化的百分比。

用差分代替微分, 当△t→1时, 并令:

则有:。环保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模型, 构建为:。

变量的选择上, 为契合研究目标, 考虑信贷评估等衡量经营的参考变量, 经济增长Y, 选取企业的年营业收入, y为营业收入环比年增长率。劳动力投入L方面, 选取年末就业人数来表示L, 其年增加率为l。经济建设投资I, 选用指标是固定资产投资额, 其增加率为i。借鉴先导性研究成果, 采用环保设备 (专用设备及节能节水设备) 的投资额来代替EI, 其年增加率即为ei。

三、数据

对环保投入效益回报、收入增长分析的现有研究, 一般以省级单位或是国家宏观数据来做投入产出分析。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税务总局每年开展的税收调查工作, 整体用户涵盖70万余户。严格选取2011年-2013年连续三年都在环保专用设备及节能节水设备投资的企业。共有197户企业的面板样本数据可用。

四、实证分析

选取2011年、2013年共197家企业营业收入 (Y) 、固定资产投资额 (I) 、期末就业人数 (L) 、购置用于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和购置用于节能节水专用设备的投资额抵免5个指标, 其中最后两个指标之和为企业环保投资EI。为了使数据符合模型要求, 对参数进行增长率计算, 以ei为例公式如下:

原始数据统计描述如下:

利用SPSS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为:

a.预测变量: (常量) , ei, l, i。

拟合度R=0.765, 说明76.5%的预测可以用此模型。

a.预测变量: (常量) , ei, l, i。

b.因变量:y

显著度sig=0.000<0.005, 说明系数不同时为0, 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全体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可建立线性方程。

a.因变量:y

各个参数的显著度都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 说明各个变量前面的系数均可靠。

从结果看, 投资i对产出y的弹性最大为0.432, 说明在2011年到2013年期间拉动企业产出的主要原因是投资。劳动力的增长l对产出y的弹性居中, 为0.285, 说明在研究期间, 劳动力的增长对产出起到正向作用。环保投资增长ei对产出增长的弹性为0.105, 最弱, 但也是正向影响。

五、结论

1. 鼓励微投入项目

立足项目。用扶持性政策吸引、鼓励企业调整投资策略。不宜用硬性指标约束企业环保投入的投资占比。环保投入短期获益率较低, 特别是针对那些生产经营负担较重企业, 实施点带动面、渐进式的环保扩投策略也许更适合中小企业的实际。

2. 不能仅靠政府环保补贴勉强经营

为持续提高效益, 稳固生存及发展, 企业要依靠环保投入促生的引致生产率。只有结合了环保目标后的投资策略, 才能逐步增加环保投入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率。弱相关表明正向效用在这三年尚不明显。环境规制尚弱时, 企业积极归并、腾挪以及集中内部可调用资源去努力推动特定的环保战略, 能为其创造一些效益, 但远未占据主流。

3. 其他经济建设性投资对企业效益的正向作用更明显

环保投资的回报未占主流。企业内部其他经济建设性投资项目在照顾、补贴环保项目。主营业务也未受到履行环保义务的影响, 能持续提供稳定的内部调剂资源;支撑、激励环保投入, 以较充足的流动性、灵活性去支撑企业将资金应用于复杂多变的经营情景。

4. 把握特点, 运用不同管理手段

对治污效益较高的行业, 树立行业典型尤为重要。要通过项目推介、经验推广等多种形式, 将每个经营个体微弱的努力和成效去尽力放大, 充分发挥环保投入的示范引领作用。治污成本较高的企业应更倾向于争取资金补贴等多形式的优惠政策。

5. 环保补贴对环保投资起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用企业购置环保和节能节水专用设备投资额抵免的两组数据来近似模拟企业环保投资, 而补贴资金来自政府的转移支付, 因而政府的环保补贴对企业的环保投资起着正向作用。但对企业而言, 环保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小于投资和劳动力的贡献。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在研究阶段对环保投资不会看重, 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 这种投入会更小。

摘要:本文运用2011年至2013年的税收调查数据, 拆分了其他经济建设投入、环保投入、劳动力对企业效益 (营业收入) 的影响。在考虑企业环保投入的政策、管理等环境因素, 通过实证分析, 得出环保投入对企业效益存在较弱正向关系, 从投资项目规模、投资策略、补贴政策设计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环保投资,企业效益,环境规制,环境导向投资策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2007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EQ/BL]http://www.gov.cn/zwgk/2007-12/11/content_830645.htm, 2007.12.11.

[2]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第81号公报《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EQ/BL]http://www.chinatax.gov.cn/n810341/n810755/c1228194/content.html, 2009.04.16.

[3]国务院办公厅1990年11月公布的《关于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的若干意见》.[EQ/BL]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1200/22598/22624/22993/2006/3/xu14571242516360029849-0.htm, 1990.05.11.

[4]钟誉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中政策工具实施状况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5]国家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与试点项目技术组.国家环境经济政策进展评估:2013[J].中国环境管理, 2015 (03) .

[6]宋坤.企业环保投资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山东滨州地区石化企业为例[D].华东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5.

[7]叶丽娟.环保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研究-基于全国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分析[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8]蒋洪强等.环保投资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机理与贡献度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 2005 (l) .

[9]薛求知, 伊晟.企业环保投入影响因素分析-从外部制度到内部资源和激励[J]软科学, 2015 (03) :1-4.

投入效益 篇8

在举国体制的大背景下, 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在21世纪的发展突飞猛进, 体坛涌现出了大批以王楠和郭晶晶为代表的竞技体育人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投入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获取奖牌, 取得好的运动比赛成绩, 尽管社会提倡“友谊第一”, 但获取奖牌仍是客观需要, 在这种需求的激励下, 提高产出效益, 是全社会都关心的话题。奥运团体作为我国竞技体育大家庭中的主角, 一直备受全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近年来我国奥运团体在世界大舞台上的突出表现成为了国际体坛的焦点。与此同时, 更应该引起深思的是在这些巨大效益的背后, 我国在奥运军团上的投入是多么的巨大。根据林思云学者的研究显示, 我国一块奥运金牌的培养成本为6.2-7亿人民币。在我们欣喜中国奥运军团获得的累累硕果中, 相比较这其中的投入产出效益比, 这个百分比更是让人惊愕。这种完全以资本投入的粗放式发展严重缺乏科学性。

2、研究与 分析

2.1、奥运金牌的投入

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体育总局科研所研究员李力研的报告。自2000年中国体育总局开始备战雅典奥运 , 4年约耗费200亿, 以中国最终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32面金牌计, 每枚金牌的“成本”超过了6亿。而中国培训运动员以“少年体校”为起点, 培养一名可以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需七八年, 如果将此费用也算在内, 则每枚金牌的成本将更高。

有人说, 国外为了备战奥运也搞举国制, 但通过传统体育大国美、俄以及我们近邻日、韩备战雅典奥运会周期的政府投入发现, 我们的举国体制是国家大包大揽, 国外的举国制, 政府投入是很有限的。雅典奥运会金牌总数第一的美国政府为雅典奥运耗费也仅为25亿元人民币左右。韩国政府4年投入大约1.4亿元人民币。日本政府4年备战奥运会的经费大约合2.6亿元人民币。俄罗斯为了备战雅典奥运会, 2004年体育经费比以前增加了三倍, 约人民币4亿元, 4年的体育开支不超过8亿元人民币。

2.2、奥运金牌的产出

具体赋值方法和计算方法 (为了方便研究的计算, 所有团体和双打冠军都记为个人成绩) :

W代表总分值 , a代表在奥运会上非两届或者两届以上连续获得的金牌数量, b代表在全运会上非两届或者两届以上连续获得的金牌数量;X代表在奥运会上连续两届或者两届或者两届以上获得的金牌数量, Y代表在全运会上连续两届或者两届以上获得的金牌数量。

(1) 仅在一届奥运会上获得冠军。运动员只在一届奥运会中获 得1块金牌记为13分, 2块记为13×2分, 3块记为13×3分, 以此类推。

(2) 仅在一届奥运会上获得冠军并且在全运会上也获得冠军。 运动员获得奥运冠军记为13分。在此基础上再获得全运会冠军1块, 记为9分;在同一届全运会上获得2块金牌记为9×2分, 获得3块全运会金牌记为9×3分, 以此类推。蝉联全运会冠军, 在两届全运会上获得金牌的奥运冠军得分记为9×2×2分, 在三届全运会上获得金牌记为9×4×3, 以此类推。

(3) 蝉联奥运冠军。在两届奥运会上获得奥运冠军 , 分数记为13×2×2分 ;在三届奥运会上获得奥运冠军 , 分数记为 :13×4×3分 , 以此类推。

总共172人次获得金牌, 获得总分为5933分。其中男性运动员71人 , 斩获100块奥运金牌 , 获得了包括奥运会和全运会金牌的总共积分2548分, 奥运会积分1729分, 全运会积分819分;女性运动员101人斩获132块奥运金牌, 获得了总共积分3385分, 奥运会积分2431, 全运会积分954分。由此可以看出, 不管是在冠军人数上女性运动员更占优势, 在奥运会, 全运会上, 都是女性运动员“挑大头”, 几乎每一项统计指标都是女性运动员更胜一筹。男运动员在蝉联积分中的成绩占总成绩超过的半数, 但是这一点上, 女运动员的蝉联积分不到总数的一半。男女运动员发展不均衡。

运动员后续潜力的挖掘和培养不足, 82.6%的奥运冠军在一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之后就再也没有参加过奥运会, 大多数带着伤病退役, 蝉联的运动员非常少, 只占总数的17.4%。这是人力成本的巨大浪费。培养一名奥运冠军国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集举国之力量将一个小娃娃培养成能够站在世界舞台上的奥运冠军, 但是我们不能让他像焰火一样, 只闪亮一次就销声匿迹。重复的基础培养浪费掉大量的资源, 而且收效甚微, 对奥运冠军的培养, 应该在已有的竞技水平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的研究应该如何维持高水平和有所突破, 延长奥运冠军的运动寿命, 这是增加奥运冠军产出量的重要环节。

3、总结

(1) 进入21世纪 , 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在新的发展机遇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成了奥运金牌的头号大国, 堪称“金牌大国”, 在此不再赘述金牌大国与金牌强国的辩证关系。没有三大球的田径方面的金牌中国依然是金牌大国, 这一点毋庸置疑, 问题是我国现在的金牌投入成本太高, 6亿人民币, 堪称“天价金牌”! 完全由政府出资, 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牌代价未免太高, 竞技体育的发展也应该慢慢走向市场化的发展趋势, 当然, 在过渡期可以以半公半私的形式发展。

【投入效益】推荐阅读:

投入与效益10-02

投入模式07-14

合作投入07-17

文化投入05-16

工作投入05-25

自动投入05-30

劳动投入06-12

质量投入06-20

政府投入07-13

营销投入07-26

上一篇:生态补偿模式论文下一篇:制度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