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投入

2024-07-24

科研经费投入(精选12篇)

科研经费投入 篇1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校科研工作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没有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高校的科研活动投入,科研经费也越来越多。2012年我国高等学校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达67. 8万人,同年我国高等学校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 出达780. 56亿元,是2003年的4. 8倍[1]。大幅度增加的科研经费投入对我国高校科研基础条件、科研能力、科研水平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我国高校在世界高校中的排名不断攀升。在如此大幅度增加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背后,其对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竞争力提升到底有何作用? 今后应如何针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以形成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 凡此种种,都是值得进一步明晰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1 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经济效率的协整关系检验

高校科研经费投入逐年攀升,除了提升高校自身的科研能力与水平之外,对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是否会产生正向的外溢作用? 综观以往相关文献可以发现,这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目前国内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产出效果及管理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或具体地域层面。如,许爱萍等[2]分析了京津沪三地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发现在不同城市,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会随着经费来源不同而产生差异。具体而言,政府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对北京的经济的影响较大,而企业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对天津和上海城市经济的影响较大。由此,他们建议为提高高校科研活动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必须引导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游小珺等[3]构建了高校科研经费边际效益测算模型,对美国高水平高校科研经费的边际效益进行了测算分析。科研经费是影响高校科研实力的关键因素,高校科研经费配置的优劣决定其能否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发挥有效作用。他们发现,由于高校之间在基础研究强度、人才素质、培养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别,而且不同区域之间在经济形势、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科研环境等方面也有所不同,这造成了美国高水平高校科研经费边际效益的校际与空间差异。此外,还有不少文献探讨了高校科研经费本身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善对策,鲜见有文献分析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而众所周知,在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演化升级的过程中,高等院校作为产学研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提升经济效率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协整检验方法研究高校经费投入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

1. 1 数据说明和数据单位根检验

我们使用高校科研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代表国家对高校科研事业的投入强度,用URE表示; 用高技术产业产值作为衡量经济效率的替代变量,用HTV表示。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取样区间为1995—2013年。

协整检验要求对象是平稳时间序列,为了避免时间序列本身趋势性变化所可能引发的伪回归,有必要对时间序列先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方法对URE和HTV进行单位根检验。由于对原始数据取对数可以有效消除样本的异方差性,因此单位根检验的序列为取对数后的序列,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注: D 表示一阶差分

检验结果表明,LNURE和LNHTV在10% 的置信区间下均 存在单位 根,均为不平 稳序列。对LNURE和LNHTV进行一阶差分后再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5% 的置信区间下这两列数据均平稳。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5% 的置信区间下LNURE、LNHTV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满足进行协整检验的条件。

1. 2 协整检验结果

协整检验的目的是判别一组非平稳序列的线性组合是否具 有稳定的 均衡关系。为 了检验变 量LNURE、LNHTV是否为协整关系,首先采用OLS方法估计方程并计算非均衡误差,得到:

接下来采用ADF方法检验上述回归方程残差项的单整性, 如果其残 差项为稳 定序列, 那么LNURE、LNHTV之间存在 ( 1,1 ) 阶协整关系,也就是说高校经费投入与高技术产业产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反之,说明LNURE、LNHTV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也即高校经费投入与高技术产业产值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4]。对前述回归方程残差项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检验结果表明,在5% 的置信区间下残差项为平稳序列,这表明1995—2013年间中国高等院校的科研经费内部支出和高技术产业产值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的均衡关系。综合前文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和启示: 第一,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高技术产业产值所代表的经济效率正相关。高校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投入,国家财政收入通常又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就越有可能投入更多的科研经费。高校的科研创新活动常常扮演着地区产业升级助推器的角色,毋庸置疑的是,科研经费乃是这一助推器得以顺利运行的润滑剂。科研经费的投入强度和使用效率不仅直接关系到高等院校科研活动的质量,也会对区域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产生深远的影响[5]。第二,高等院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支撑,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升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主要路径,高等院校对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和产业化开发能有效降低高技术企业的创业成本,帮助和促进高技术企业的创建、成长和发展。高等院校在长期科研活动中培育的高层次的技术、经营和管理人才队伍对于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大中型高技术企业的扩张均具有重大意义。

2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带动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隐忧,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据中国科协调查,我国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的仅占40% 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但这一数据在高校引起了很大反响,普遍认为真实使用率不可能这么低。针对科研经费使用低效的现象,教育部、财政部及教育部主管科研部门下发了不少文件,希冀从完善科研经费管理角度改变这种状况。但毋需讳言,如何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依然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2. 1 科研项目 ( 课题) 预算编制不科学

项目申报需提交详细的经费预算,此预算经批复后一般不作调整,成为科研经费使用的依据。目前经费预算都有固定的细目,如资料费、数据采集费、交通差旅费、材料费、设备费、专家咨询费、国际交流费、其它等,且对不少细目都有具体要求,如其它、专家费的额度要控制在10% 以内。项目获批后,负责人还需与主管部门签订计划书,要把经费各项用途全部详细计算清楚一一列出[6]。然而,科学研究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可能一开始就把所有的事项都考虑清楚,在研究过程中时常需要做一些必要的调整,这会突破原来的预算方案。在报销出口被严格控制住的情况下,科研人员不能更改预算方案,只能想办法用其它票据报销,这就容易产生扩大经费使用范围或套用经费的现象。

2. 2 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不合理

目前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呈现工程化特点,这会派生出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普遍要求科研经费在规定年限内用完,部分甚至要求按年度预算进行拨付,不能按时用完就收回,但项目负责人由于欠缺经费管理知识,往往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出现项目经费不足或者盈余过多的现象。二是规定所有的科研材料、科研设备均需统一采购,而受政府采购制度的限制 ( 发标时间、3个以上供应商投标等) ,部分设备采购需一年以上,导致科研进度被打断或停滞。三是出于对项目负责人的不信任,报账手续越来越繁琐,要求越来越细致以及层层签字审批,致使许多合理支出也不能报销 ( 如不能支付调查访谈对象报酬等,而这些恰恰是提高研究质量所需要的) 。由于不合理的财务制度和审计执行越来越严格,对过程细节管得太多太死,一线科研人员无法集中精力去从事科研工作、思考学术问题,而是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办理报销、学习会计。

2. 3 科研劳务支出比例过低

我国的政府科研经费过于注重硬件设备投入,而忽视人力资源投入等方面。目前的制度设计是建立在科研人员义务劳动的基础上,劳务支出在科研经费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并且对支付对象有着严格的规定[7],一般只能用于支付作为助手的学生报酬,或是支付提供咨询服务的专家报酬,而且报酬标准很低,这不符合国际上智力劳动费用比例越来越大的趋势。另外,我国高校和专业科研机构中研究人员正常薪水很低,与他们的培养投入、智力投入极不相称,为实现还过得去的收入,部分科研人员只能依靠课题收入,想办法从中套取部分经费。

2. 4 缺乏经费使用绩效评估机制

科研项目完成进行财务决算时须由高校财务部门出具财务决算表。财务部门根据决算表中的支出类别对账务系统中的项目明细账进行归类来填列,通常就是对各类开支进行简单的归集和汇总,没有顾及科研经费使用的绩效考评,尚未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系。目前结余经费回收或经费没有用完就减少下一年度拨款的做法使科研人员、所在高校有时不得不突击花钱。

3 基于协同理论视角探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协同理论作为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协同理论强调在复杂开放系统中要促使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或者反过来理解,如果复杂协同中各子系统之间不产生协同作用,那么就不能使复杂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从混沌中产生某种稳定结构。

许多学者都认为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适合运用协同理论进行分析。刘娟娟[8]给出了具体依据: 高校科研管理 ( 当然包括科研经费管理) 是由人、组织、环境这三大具有非线性特征的管理要素组成的复杂且开放系统,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系统旨在使科研经费与其他要素相互作用、协调配合,从而产生“1 + 1 > 2”的协同效应。基于协同理论视角分析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归根结底就在于在现有模式下,科研管理、课题运作与财务管理这3个主体的目标是脱节的、分工是割裂的[9],致使高校科技研发活动和经费使用偏离了知识创新的规律性运行轨迹。

科研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课题负责人 ( 科研工作者) 是一群自主性较强的群体。为保证科研活动确实为科学知识积累有新的贡献,以及推动知识的进化,科研管理者要致力于为科研人员创造“自组织”的氛围,充分尊重其自主性以及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营造适合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环境氛围和经费管理制度。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科研管理人员不能仅充当项目经费管理员的角色,更要扮演科研活动过程中的服务员、二传手、信息员润滑剂和催化剂等多种角色; 课题组负责人除了组织项目实施外,也应担负起经费调度员和责任人的职能。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出多方协同效应。遗憾的是在现实中,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所涉及的各方至少存在如下几方面的沟通不畅或目标脱节问题。

3. 1 项目申报过程中课题组负责人与科研管理者的目标和行为取向脱节

课题组负责人在项目申报过程中重点关注项目立项的可能性,为此往往将工作重心置于项目论证方面,而对申报中的预算重视不够。这一方面是由于课题负责人对科研经费性质的认识不到位,以及对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理解不充分; 另一方面,因为科研活动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无法在事前准确地制定预算方案。当然,也不排除部分课题负责人为了提高项目获批概率,故意少列科研经费项目和金额,这势必会造成项目立项后经费支出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8]。

3. 2 科研和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管理的沟通不足

科研部门负责项目的申报、立项、合同及预算的备案,财务部门负责项目经费的建卡、入账、经费报账及决算审核,这样的分工容易造成科研经费管理上的脱节,科研部门把重点放在项目的申报和命中率上,在完成项目申报、立项后往往缺乏对项目经费使用的监督。而财务部门由于没有参与和掌握项目的预算,在项目经费报账时无法通过预算进行约束,只能以通用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来笼统地管理每一个项目,无法真正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起到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作用。这种缺乏整体性、综合性的管理模式常常导致经费实际开支与预算支出不符,也就会出现审计不过关、科研经费“被挪用”的现象。

4 基于协同视角加强和改进科研经费管理的建议

要解决当前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协同管理的视角看,就是要进一步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措施,从而整合高校科研管理和财务管理等环节涉及的系统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科研工作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 1 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增加经费使用的必要弹性

目前的项目 ( 课题) 管理部门主要对项目流程进行管理,其侧重的是研究成果,所制定的管理办法特别是经费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与财政部门的规定、要求并不一致。项目 ( 课题) 管理部门应针对当前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本着与课题负责人协同的理念,不断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让项目 ( 课题) 负责人做到有章可循。此外,科研活动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即使研究伊始就有一套较为成熟的方案,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可能要对方案进行调整,甚至出现研究失败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要严格按照预算一丝不差地执行相关人力、经费、时间等投入,势必存在困难。因此,与其严格要求科研人员按照一个尚不明确的预算来约束未知的探索性,不如增强负责人使用经费的弹性,如在20% 幅度内调整预算就更符合科研活动的规律。此外,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办法,鼓励科研单位将科研经费结余部分作为科研的预备资金,解决自主课题经费短缺的难题,利用结余资金进行自主项目的研发,积极开展科研创新活动。

4. 2 加强财务与科研部门的沟通,形成管理合力

目前,财政部门主要按工程项目的管理方式来管理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细目与原科研项目申报预算细目不一致,存在如部分科研经费使用时间短 ( 年中下拔,年底收回) 、设备招投标周期过长、用现有的财经规定检查 ( 要求) 以往立项项目等问题。个中原因就在于财政管理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工作环节上有脱节,没有进行很好地沟通,而财政部门因自己处于强势地位,往往要求科研管理部门按自己的体系去开展工作,导致科研人员无所适从;另一方面,高校财务部门应与科研管理部门配合,做到科研经费的合理分配、计划使用。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积极邀请专业人员,做好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工作,使学校科研人员熟悉国家、学校相关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正确认识科研经费的性质,使项目负责人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合理支出,避免经费支出的无序性和随意性。

4. 3 尊重智力活动,对科研劳务给予合理报酬

虽然科研人员已经从国家领取固定的基本工资,但这部分收入明显偏低,与科研人员实际投入的智力劳动不相匹配,应合理调整仅对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科研人员和临时雇佣的人员列支劳务费的规定,对有工资性收入的科研人员也应给予合理回报,其比例可以控制在课题经费的10% ,将“暗挪”变成“明补”。这对促进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都有重要的意义,也能间接地促进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性。

4. 4 建立科研活动评价机制,增加科研经费使用透明度

国家相关部门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课题研究报告制度,建立创新调查制度和经费巡视制度,把能够公开的课题成果公布在科研信息平台上,接受社会的监督。如果课题负责人没有将科研经费投入到研究中,是很难取得优秀研究成果的。同时,把项目的实际支出概况也放到公共平台上,接受社会的监督; 也可以通过类似项目支出情况的横向比较,得到项目经费是否合理使用的依据。这些机制的实施,既能够指导科研人员合理做好预算,也有利于监管部门的审计活动。

总而言之,科研经费是保证科研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一所高校的科研质量和科研水平与该校科研经费管理是否科学、科研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直接相关。只有从当前我国高校科研活动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地进行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并不断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科研经费效能,极大地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发展和国家科研实力的整体提升。

摘要: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国家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如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确保科研工作健康发展是科研管理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在检验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协整关系基础上,针对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协同管理的理论,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要举措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关键词:协同理论,科研管理,科研经费

科研经费投入 篇2

为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维护企业、职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安全生产费用是指本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对其企业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取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财务管理。

2、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1)完善、改进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

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4)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5)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3、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企业将安全生产费用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支出。

4、企业对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实行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结余下使用,当年计提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5、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程序为;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提出,报企业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

6、对在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中形成的资产,本企业将纳入相关资产进行管理。

7、为职工提取的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所需费用,不再安全费用中列支。

西藏教育经费投入的相关分析 篇3

[关键词]西藏教育;经费投入;现代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藏族教育思想发展史研究(项目号14XMZ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时本研究得到西藏教育经费发展研究报告项目(项目号:sk2015-79)的支持。

G759.2

一、引言部分

(一)相关背景

21世纪以来,西藏教育投入大幅增长,特别是在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面不断加大了投入力度。2015年,西藏安排教育经费115.81亿元,支持学前教育、现代农业教育和高校的发展。其中,安排教育“三包”经费16.21亿元。由此可见,近年来,西藏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对教育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

(二)相关文献回顾

目前,相关学者关于西藏教育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他们大多基于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等不同的阶段对西藏教育的现状、发展模式、问题等进行了探讨,还有学者对西藏教育资源、民族教育、对口援助教育、双语教育、教育信息化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综上所述,当前,教育受到西藏政府和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此种情况下,探讨教育经费的投入更具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二、西藏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

基于西藏2010-2015年的教育经费数据我们总结出以下主要现状。

(一)投入总额不断增加

2015年西藏教育经费比2010年增加1,265,260万元,且六年间每年都稳定保持12.5%以上的增幅,其中2011年到2014年增幅均超过20%。其中,西藏2013年教育经费投入首次突破100億元,达到120亿元。由此可见,近年来,西藏的教育经费投入总额不断增加,且增幅明显。

(二)教育经费投入分布不平衡

在2010-2015年这六年间,西藏自治区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拉萨(279.26%)最高,山南(171.63%)。其中,2010-2015年间拉萨和阿里的增长幅度超过255%,而其他几个地区增长幅度却不足200%,且山南地区增长幅度接近于170%。可见,西藏各地区的教育投入存在较大的差异,各个地区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

三、西藏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西藏教育经费投入在2010-2015年间不断增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下文总结了几大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过高导致教育自身发展能力不足

西藏2010-2015年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分别为633520万元、807466万元、976047万元、1182000万元、1507576万元、1843495万元。由此可见,西藏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西藏教育投入的比例非常大。这一方面有利于鼓励西藏教育的发展,但是长此以往会导致西藏教育自身发展能力的严重不足。在当前大众教育普及化的时代,教育资金来源单一且主要依靠当地财政的教育发展模式,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二)地区教育发展存在差异

由于西藏各个地区的基础存在差异,如拉萨的教育发展水平要明显高于山南地区,这一方面是由于地理区位因素的影响,位于西藏经济发展中心地带的西藏的教育基础要高于位于偏远地区的南山地区;另一方面是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造成的,这一点从表1中可以找到答案。本来,西藏特殊的高寒缺氧的气候条件造成各地区先期教育水平的差异,但是后期的教育经费的投入并没有重点偏向教育落后地区,致使西藏各地区教育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三)教育投入缺乏针对性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

我们发现西藏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针对“三包”,不可否认,这为西藏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教育发展缓慢的早期我们可以依靠此模式不断普及教育、提高西藏整体教育水平,但是,在西藏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相关政府部门及教育工作者是不是该考虑此种教育经费投入模式的效率性?当然,这里所倡导的效率是在兼顾公平基础上的效率,如可以考虑设立专项教育资金来发展西藏的精英教育,缓解当前大众教育无差别化造成的教育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西藏的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育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矛盾,那么如何在兼顾公平的同时提高教育经费投入的效率呢?如何提高西藏教育自身的建设能力呢?这是西藏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优化西藏教育经费投入的建议

我们分析了西藏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推进西藏教育现代化建设

西藏政府应该不断将教育经费投入到教育现代化建设方面,让义务教育的受众者真正享受到教育政策的福利。当地政府不应该只是一味财政拨款给地方教育部门,而是更应该帮助他们加强对教育资金的使用。同时,我们倡导政府多渠道的发展现代教育,如加大现代教育的宣传力度、加强现代教育设施的建设、引进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从意识、资源和人才各个角度促进西藏现代教育发展。

同时,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当地政府应该鼓励各教育培养单位开展良性的竞争,鼓励他们靠教育成果去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老师和学生,这样,才能不断增强西藏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其教育更高程度的发展。

(二)统筹城乡教育资源

西藏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已成为制约其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不提高西藏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那么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而缩小已存在的差距的最大的捷径是教育,只有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全区人民受教育的程度,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因此,西藏各区政府和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统筹西藏城乡教育资源,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教育资源的分布和配置,以不断优化教育经费的投入方向和结构,缩小地区教育的差异,促进西藏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专项教育资金的的支出和管理

当前西藏教育经费投入中缺乏对专项教育资金的管理和控制。相关政府和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西藏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教育项目。如针对西藏早期教育阶段中学龄儿童在农忙季节请假、逃课或辍学的相关问题,当地政府或财政部门可以考虑给予上学孩子家里的农忙劳动补贴,根据孩子在农忙季节上课的情况来发放相应的补贴,以降低家长阶段性要求孩子请假、逃学或辍学的意愿。

同时,我们鼓励西藏政府和相关教育工作者结合西藏教育当前存在的设施不完善、师资队伍落后、职业技术教育不规范的问题投入具体的专项教育经费,以有针对性的解决重点问题。如可以加大对农机教育的专项投入力度,鼓励更多的学生去学习现代农业机械化手段,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多数农牧民家长对孩子受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更多的年轻劳动力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的手段和技术,让教育真正服务于藏族人民的生活。

综上所述,我们探讨了西藏2010-2015年教育经费投入的相关问题,希望我们的建议能够为西藏的教育发展提供更多参考,希望西藏的现代教育能够不断服务于西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西藏教育部网站

[2].西藏教育统计年鉴

[3].钱小荣.西藏日喀则市农牧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西藏大学.2015

[4].贾尔筱.论政府在西藏自治区职业教育中的作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2

科研经费投入 篇4

一、财政投入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预算松弛

预算松弛源于对企业预算管理问题的研究,关于预算松弛的涵义,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理解。一些学者从耗用资源的角度出发,将预算松弛定义为完成某项任务的预算超出其实际需要的部分。另一些学者则从业绩评价的角度出发,认为预算松弛是员工在编制预算时低估其产能的部分。Dunk和Nouri(1998)对以上定义进行了综合,将预算松弛定义为完成某项预算任务时,有意低估的收入或产能、高估的成本或资源。此外,预算松弛究竟存在于哪一个环节?大部分学者认为,预算松弛仅存在于预算编制中。然而也有学者指出,预算松弛不仅存在于预算编制阶段,也存在于预算的执行过程中。

就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来说,科研项目预算的主要内容为支出预算,科研经费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支出经费的管理。同时,预算松弛起始于预算的编制,最终体现于预算的执行过程。因此本文认为,科研经费中的预算松弛,是指课题组完成科研任务的预算超出其实际需要的部分,包括预算编制松弛和预算执行松弛。其中,预算编制松弛是指课题组编制的预算大于其实际需要的部分;预算执行松弛则是指课题组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想办法尽量花完预算,而不考虑科研任务本身是否需要。科研经费中的预算执行松弛具体又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存在预算编制松弛时,照着预算支出经费尽量花完预算;二是不存在预算编制松弛时,不是想办法尽量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消耗,而是通过降低科研项目产出的质量来获得较为宽松的预算执行。科研经费中的预算松弛会降低科研资金的配置效率,使预算的控制和评价标准失效,从而导致科研预算的计划、控制和评价功能失调,使预算管理无法发挥其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应有的作用。

二、基于契约理论的科研经费预算松弛成因

现代经济学认为,所有的市场交易都可以看做一种契约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科研任务或科研合同本质上也是一种契约关系,作为科研任务书一部分的科研项目预算自然也可以看做一种契约,即科研预算契约。具体说来,科研预算契约的内涵是在科研预算管理过程中,主管部门与项目负责人针对完成科研任务所需投入的资金和耗费的各类资源所达成的契约。既然科研预算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那么可以从契约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并解决科研预算管理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包括预算松弛问题。

1. 基于完全契约理论的预算松弛成因分析。契约理论在早期主要是完全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则是其最主要的研究范式。大量的研究表明,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所产生的道德风险是预算松弛的根源之一。

在科研预算管理过程中,科研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之间的关系同样可以看做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项目负责人作为代理人掌握着较多的预算信息,包括完成科研任务所需的资金总量、所需的各类资源(包括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价格和数量等;而主管部门并不完全了解完成科研任务所需的真实成本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项目负责人出于利己主义的动机(如购买一些目前的科研任务不需要的材料、设备,向与该课题无关的人员支付劳务费,乃至从科研经费中支付一些自己的私人消费等),完全可以隐藏部分信息,而编制一个松弛的预算。由此可见,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导致了预算编制松弛。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另一种道德风险,即隐藏行为的道德风险。项目负责人知道自己所负责的科研经费的真正使用情况,包括是否按预算列明的用途和范围使用等,主管部门无法直接观察到项目负责人的行为,包括项目经费是否真正用于这个项目、项目负责人在经费使用中是否存在浪费资金或自利行为等,而只能观察到与其行为相关的结果,即科研预算的执行情况。因此项目负责人可能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隐藏行为)尽量花完预算,或为了能获得一个较为松弛的预算而降低科研项目产出的质量。因此,隐藏行为的道德风险导致了预算执行松弛。

图1反映了基于完全契约理论的预算松弛根源。

科研预算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导致了预算松弛,而预算松弛又会反过来加剧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的程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管部门一般会委托项目承担单位对科研课题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并在相关的管理办法中加以规定。但由于主管部门与项目承担单位之间、项目承担单位与负责人之间同样存在着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主管部门无法有效地观察到项目承担单位的行为,项目承担单位管理部门也无法有效地监督科研课题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因此在完全契约条件下,通过契约的设计降低主管部门、项目承担单位管理部门及项目负责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的程度,并使项目负责人真实传递自己拥有的私人信息,就成为控制预算松弛的有效途径。

2. 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预算松弛成因分析。完全契约理论假定契约双方都能完全理性地预见契约期内可能发生的所有重要事件,契约的缔结以及执行过程是没有成本的。然而在现实中,由于人的有限理性或交易成本的存在,以及外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契约天然是不完全的。不完全契约理论认为,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契约的当事人都是“契约人”,与委托代理理论中“经济人”的假设不同,契约人都是有限理性的,而且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由于机会主义的存在,当那些没有被明确写入契约的事件发生后,契约方就可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契约的漏洞从事机会主义行为。

就科研预算管理来说,主管部门主观上追求以较少的科研资金获取较高的科研效益。然而由于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和环境的复杂性,主管部门无法获取与科研预算相关的全部信息,也无法预测科研经费使用中的各种情况并针对各种情况在契约中规定相应的对策,因此只能和项目负责人就自己已知的信息签订一项不完全契约。而项目负责人具有契约人普遍具有的机会主义倾向,其有可能利用主管部门的有限理性,不充分揭示与科研预算相关的所有信息,甚至歪曲相关信息,编制对自己有利的预算,这样,预算编制松弛就产生了。科研预算契约签订后,在契约不完全且又无相应治理机制的条件下,项目负责人同样利用主管部门的有限理性制造了预算执行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即预算执行松弛。

因此,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角度看,预算松弛源于主管部门有限理性条件下项目负责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其中,项目负责人事前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预算编制松弛,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则导致了预算执行松弛。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契约双方不可能将所有相关的信息写入契约,这就需要通过治理机制的设计来有效抑制项目负责人在科研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

图2反映了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预算松弛根源。

三、科研经费预算松弛的控制策略

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中明确提出,除以定额补助方式资助的项目外,不得在预算申请前先行设置预算控制额度。这种纯粹由项目负责人自行提出预算要求的方式,更可能出现大量的预算松弛。因此,在财政投入科研经费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有必要探讨科研预算松弛的控制策略。从契约理论的角度看,信息不对称、利益不一致以及契约不完全条件下项目负责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是科研经费预算松弛的三大根源,因此可以通过加强信息沟通、建立有效的评价和奖惩制度以及设计完善的治理机制来控制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预算松弛。

1. 设计有效的信息系统,加强信息沟通。

(1)设计公开透明的科研项目预算信息系统,并向全社会开放服务。为减少预算编制环节的信息不对称,科研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及各项目承担单位联手构建一个统一的科研项目预算信息数据仓库及信息处理平台。数据仓库中应包含科研项目中与预算相关的所有信息以及已立项科研项目的预算信息(包括编制、执行以及决算等)。信息处理平台则能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对科研人员录入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自动将之转换为该项目的预算建议方案。主管部门或专家对预算进行审核评估时,只需在科研预算信息系统中按照项目研究方向或其相关信息进行检索,并在信息处理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就可大致推断出完成某一研究方向的科研项目所需的人员、工作量及所需资源,从而可以减少甚至消除预算编制中的信息不对称。同时,预算方案在最终批复前应在信息系统中向社会公示,通过同行监督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预算编制松弛。

(2)构建基于业务流程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并与科研预算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在科研预算执行过程中,会计系统作为记录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信息系统,对于保证科研人员按预算使用经费、控制预算松弛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会计系统以会计科目为基础构建,依据会计科目进行信息的采集、存储和报告,在一定程度上与各类科研活动及科研预算信息相分离,无法有效监督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因此,应构建基于业务流程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并与科研预算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使得会计系统能够从科研预算信息系统中采集包含业务流程中所有详细原始数据的相关信息存储于数据库中,同时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生成基于会计科目的财务信息、基于预算科目的财务信息以及基于科研活动的财务信息或非财务信息等,并与科研预算信息系统中的本项目其他相关信息及同类项目的相关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在此基础上自动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使主管部门、项目承担单位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可以随时获取他们赖以进行决策的各项信息,减少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有效抑制预算执行松弛。

(3)应加强主管部门、项目承担单位及项目负责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包括立项过程中的沟通以及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沟通。在立项阶段,项目评估及预算评审完成后,主管部门可以指定专门的项目主管根据评审意见与项目负责人就课题内容、经费预算等进行当面沟通商谈,并邀请项目承担单位财务及科研部门参加,以便了解预算编制依据、预算详细内容等。再由项目主管根据沟通结果,按照一定程序进行传达后,由主管部门批复预算。目前美国国家基金会的预算审批即采用这种方法。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主管部门可以根据科研预算信息系统及与其互联的会计信息系统随时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并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相关信息与项目承担单位及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同时可根据预算执行信息及沟通结果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减少拨款、暂停拨款、收回剩余资金等。通过加强立项阶段和执行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可以减少主管部门与项目负责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预算编制松弛和预算执行松弛。

图3可反映出有效信息系统的构建。

2. 建立有效的预算绩效评价制度,设计最优的奖惩方案。

(1)以相对绩效为基础,设计全面的指标体系,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制度。在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上,可以借鉴企业绩效评价中平衡计分卡的理念,通过综合考虑财务活动与科研活动的平衡、内部成果高低与外部满意的平衡、过去努力与未来成长的平衡,设计一套全面、完整的指标体系,从而改变预算编制和执行脱离科研项目实际需求的情况,将预算管理与科研活动相结合。在评价标准上,可以借鉴企业绩效管理中的标杆法,以相对绩效为基础,采用相对的评价标准。具体可与同一研究方向的类似项目、同一课题类型的类似项目以及科研人员前期参加过的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并确定评价标准,这样可以促使科研人员以相对改善为基础不断追求科研活动及预算管理中的最优结果。在评价对象上,由于科研活动通常都是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因此应同时针对课题组和科研人员个人进行绩效评价,从而促进科研人员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共同提升团队整体绩效,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益。

(2)在建立有效的预算绩效评价制度的基础上,设计一套最优的奖惩方案,从而使预算绩效评价落到实处,有效引导和 约束科研 人员的行 为。就预算 松弛来说 ,Weitzman(1976)设计了真实诱导性报酬方案,并通过研究证实这一报酬方案能够诱导预算下级在编制预算时披露真实的预算水平及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尽最大努力提升业绩,因此在预算上级和预算下级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抑制预算松弛,这一模型被称为魏茨曼模型。我国学者胡祖光(2007)针对魏茨曼模型可能导致委托人和代理人不断进行动态博弈的弊端,提出了联合确定基数合约的预算报酬模型,从而使得真实诱导性报酬方案能够应用于实际。因此,本文在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将联合确定基数法引入科研预算管理,形成一套最优的科研预算奖惩方案,具体过程如下:

在立项阶段,由主管部门提出对各类绩效指标的要求数D,要求数可以采用相对标准为基础确定,同时项目负责人需提出绩效指标的自报数S。然后对绩效指标的要求数与自报数按一定的权数W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合同基数C,其中,C=WS+(1-W)D,即为“联合确定基数”。科研项目完成或需要进行绩效评价及奖惩时,首先将实际完成的绩效数A与合同基数进行比较,超过的部分按照一定的系数P1奖励项目负责人,实际完成数未超过合约基数的部分则按照系数P1惩罚项目负责人。与此同时,还需将该项目实际完成的绩效数A与立项时的自报数S进行比较:如果实际完成的绩效超过了自报数,说明项目负责人隐瞒了实际能力,少报了能完成的绩效,导致合同基数偏低,为此要按照事先确定的惩罚系数P2对项目负责人进行惩罚,即“少报受罚”;如果最终实际完成的指标小于自报数,也不予奖励,即“多报不奖”。上述过程可用数学模型表示为:

其中:N为项目负责人可以获得的净收益;B为基础绩效奖励。当P1>P2>P1W时,项目负责人在利益驱动下会报出一个他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最大绩效数,即使自报数S=A,因为只有这样,他获得的净收益才是最高的。同时,对于费用预算,该方案同样能促使代理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自动报出一个他能够努力控制住的最低费用水平。因此,在有效的预算绩效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将联合确定基数合约用于科研预算编制、绩效评价及奖惩,能够对项目负责人起到有效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从而降低预算松弛的程度。

图4为全面的绩效评价制度设计。

3. 设计有效的再协商机制,加强声誉机制建设。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角度看,应通过治理机制的设计来应对契约的不完全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契约签订和执行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这一治理机制包括契约双方对契约条款进行重新协商的再协商机制,以及作为契约自动实施机制的声誉机制。

(1)设计有效的再协商机制,以便能够及时处理未在契约中写明的、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就科研预算管理来说,由于科研项目的周期一般都超过一年,同时科研活动本身也具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科研人员不可能在编制预算时预测到所有的科研活动并准确估计可能发生的成本费用。同时,主管部门作为委托方,也不可能针对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规定科研人员应当采取的行为及其奖惩措施。在这种情况下,科研任务书一旦签订并经主管部门批复,科研项目拨款数就基本不再变更,这就导致项目负责人在编制预算时夸大可能发生的成本,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尽量花完预算。因此,应在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在科研预算管理中引入再协商机制,预算数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时间的延伸、情况的变化及绩效评价的结果进行再协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同时,契约各方所掌握的信息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对再协商过程的作用,而这一信息分布又受到预算系统、监督控制系统、预算差异分析过程等的影响。因此,包含预算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在内的信息系统的构建及预算绩效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对再协商机制的有效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在有效的再协商机制的基础上,促进契约的自动实施,加强声誉机制建设。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道德意识和声誉的影响会有效地降低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松弛行为。然而,声誉机制发生作用并不是无条件的,只有当拥有声誉在未来能够获得的收益超过它的成本时,代理人才会努力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声誉。否则,失去声誉的成本过低,将不能有效抑制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此外,声誉机制发生作用还需以信息的可观察或可获得为基础。只有代理人的行为或相关信息可以被同行及有关人员观察或获取时,声誉机制才能有效地约束他们的行为。因此,从科研预算管理的角度看,一方面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加强预算及其相关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保证信息的可获得性;另一方面要加强科研人员信用档案建设,在建立全面绩效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建设科研人员信用等级及绩效档案系统,并将该系统面向社会公开服务。主管部门或相关人员可根据科研人员的信用等级及绩效档案对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及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该信誉等级和绩效情况与未来科研项目的立项、预算的确定、经费的使用权限等挂钩。在这种情况下,信誉等级高的科研人员可以获得较高的未来潜在收益,信誉等级低的科研人员则需要付出较高的信用成本,从而使科研人员在声誉机制的约束下按照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编制和执行预算,有效减少预算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图5可反映出有效的治理机制的构建。

基于契约理论的角度,以上关于加强财政投入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详细策略可用图6表示。

四、结论

科研经费投入 篇5

一、落实三个确保

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增加人口计生经费投入作为落实党政领导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制的一件大事来抓,召集财政局、人口计生委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召开现场办公会,按上级有关要求投入到位。人口计生经费投入从人均投入2.3元到实现人均投入7元,XX年县财政投入475万元。

1、确保村级计生专干工资到位。除了用10万元支付全县在职在岗计生专干的每人每月60元岗位津贴之外,我县根据《关于印发新建县村级计生专干管理办法的通知》(新府字[XX]14号)文件,村计生专干享受村副主任待遇,由县财政统一在县转移支付中解决每月200元,据计算,我县每年投入90万元用于村专干工资。

2、确保硬件设施和宣传工作经费到位。县乡两级财政保证县站乡所村室建设经费的到位,XX年投入80万元用于创建“六好”服务站,改善环境,添置设备,投入30万元用于基层网络建设(乡所村室的建设及每个乡镇添置微机、宣传品)。

3、确保“两项基金”投入到位。我县设立了两项基金,使得纯女户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及计生特困户生活有着落。一是设立“关爱女孩行动”基金。县财政每年拨20万元单独设立帐户,率先在全市启动了县、乡、村三级“关爱女孩奖励助学”行动,主要针对家庭贫困且品学兼优的独生户或二女结扎户的农村女孩实行分级奖励。县政府帮扶在读高中女孩每人每学年800元;乡政府帮扶在读初中女孩每人每学年400元;村委会帮扶在读小学女孩每人每学年200元。奖励助学金分别从县、乡、村“关爱女孩公益金”中支付,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受资助女孩家庭经济情况变化,随时跟踪资助或终止资助。二是设立纯女户养老保险基金。县财政每年列支50万元,对农村二女结扎户100%给予办理养老保险,每户保额不低于XX元。为了使90年以来遗漏的纯女户享受养老保险,县政府专门召开县长办公会拿出120万元用于办理纯女户养老保险。目前已到期领取保险金人数120多人,每年每月领取纯女户养老金为50元。

二、坚持四种监督

为了保证计生经费不得挤占、挪用,确保专款专用,我县坚持四种监督:

1、直接监督。县人口计生委和乡镇政府每月对乡镇计生办的财政投入使用和支出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查。

2、联合监督。每季度由县委办、政府办、纪检、监察、人口计生委组成联合监督小组,通过查看帐本对全县计生系统的财务情况进行监督。

3、群众监督。乡镇计生办配合乡镇财政部门定期公开计划生育财务收支情况,接受群众监督检查。

4、考核监督。我县把保证乡级计划生育工作经费投入纳入乡镇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做到年初有预算,年终有决算,定期向乡镇人代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三、实现五大转变

目前,我县建立了稳定的投入机制,形成了比较完整、比较科学、比较切合实际的计生经费投入机制建设体系,各项工作已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几年来,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由重点管理转为达标县,再由达标县逐渐进入先进县行列,三年实现三大跨越,人口计生工作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五个转变”:

1、工作态度由被动变主动。人口计生工作是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工作,所以我县计生系统广泛开展“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活动,特别在去年我县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干部作风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被动接受群众的工作态度已转变为主动上门宣传教育和技术服务,工作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2、工作方法由简单变多样。计生工作堪称“天下第一难事”,而最难事并不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的,“动不动,三分钟,再不动,龙卷风”的工作方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乡、村两级专干坚持“七不准”原则,力求方法多、方法新。电话随访有记录,上门随访有服务。在对待拒不交纳社会抚养费的钉子户上,我县以昌邑乡、大塘乡为代表的大部分乡镇联合县法院依法行政效果明显,目前完成63例征收社会抚养费由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这对计划外生育对象产生了较大的震慑力。

3、计生专干队伍素质由低变高。我县广泛采取招聘计生专干的方法,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先后4次组织乡镇计生办对村专干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对不能胜任工作的专干进行了解聘。经过招聘,全县320个村(居)专干,其中女性专干270人,占84.7%;年龄在35岁以下235人,占73%,平均年龄33岁;文化都在初中以上,其中具有高中文化62人,中专文化18人,大专文化7人。全县村专干在性别、文化、年龄等方面的结构均较为合理。对进入计生专干队伍的人员,县乡两级分别对专干进行业务培训,专干的业务素质明显提高了,乡镇计生办每周召开一次例会,通过座谈会、学报刊、学杂志,专干的业务素质提高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意识增强了。

4、硬件设施由落后变先进,宣传也由固定形式变为流动形式。县服务站被省计生委评为省“六好”服务站,望城镇服务所被评为“全国百佳乡级服务所”,各乡镇也纷纷不断完善乡所村室的建设,大部分村服务室达到“两室一校”的标准,宣传工作氛围十分浓厚,各乡镇除了竖起大型宣传牌,刷写宣传标语等固定形式外,还不断的创新思想,节假日租用小车在各村组巡回播放,并印制宣传单上门发放,使宣传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科研经费投入 篇6

然而,我国的继续教育长期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以北京地区为例,学历继续教育的收费仍然执行1998年的標准,而这14年来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幅度却很大,经费投入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继续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2011年12月24日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迎来了继续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要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制度与机制。

要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制度与机制,应该切实把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目标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原则,实行政府统筹、分类管理,强化对继续教育的统筹和协调,动员各方参与,研究制订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的政策,即:

第一,政府对继续教育进行财政补贴。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型社会中肩负着重要任务,因此政府应该在财政方面参照普通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和本专科学生的办法,拿出部分教育经费,按照招生规模对继续教育进行补贴,以弥补继续教育办学经费的不足。

第二,企业设立继续教育发展基金。在职工接受继续教育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劳动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应该制定政策鼓励职工参加继续教育,在财政方面参照企业在教育界设立奖学金的办法,设立继续教育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和奖励本企业职工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减轻学习者的学费负担。

第三,学习者个人承担部分学费。因为参加学习的最终受益者是学习者本人,为了提高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者本人承担部分学习费用是必需的。

科研经费投入 篇7

1 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结构分析

1.1 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强度

1.1.1 吉林省科研经费投入强度

科研经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科学创造与创新能力给予的资金支持程度的重要指标。国际上通常采用科研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计量科研经费强度。本文对吉林省2005-2009五年的科技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出该省这五年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1.08%、0.96%、0.96%、0.82和1.12%。

1.1.2 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强度和高校科研经费占地区科研经费的比例

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投入自2005以来呈逐年提升的态势,该省高校2005-2009五年科研经费投入分别为6.17亿元、7.84亿元、9.34亿元、11.42亿元和13.42亿元,分列全国的16、15、15、15和14位。

国际上对地区科研经费强度的衡量采用科研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指标,笔者认为地区高校的科研经费强度应采用地区高校科研经费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本文根据对2005-2009年数据的统计,计算出五年中吉林省高校的科研经费强度,其中2005年为0.17%;2006-2009年均在0.18%左右。

高校科研经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高校科研活动重视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笔者认为地区高校科研经费占地区科研经费的比例也是衡量该地区对高校科研活动支持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计算出吉林省高校2005-2009五年的科研经费占地区科研经费的比例为15.69%、19.17%、18.34%、21.63%和16.47%。

1.2 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来源结构分析

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的来源是多渠道的,其来源有政府部门的科研事业费和专项经费,有企事业单位的委托经费,还有来自金融机构的贷款以及其它资金。科研经费是高校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也是科研资源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2009年吉林省高校各项科研经费都是逐年提升的。其中政府投入高校的科研经费从2005年的3.26亿元攀升至2009年的7.50亿元,增加了130%;企事业单位投入的科研经费从2005年的2.47亿元提升至2009年的5.28亿元,增加了114%。

从上文数据中可以看出,政府投入一直是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主要来源。将2005-2009年五年数据加总可以看出,政府投入为25.24亿元,占总投入的53%;企事业单位投入为20.35亿元,占总投入的42%;其他投入为2.6亿元,占总投入的5%。

1.3 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不同科研阶段的结构分析

作为科研活动基本的科研资源,科研经费在不同科研阶段的分布反应高校科研活动的实施情况。纵观吉林省高校2005-2009年科研经费的分布情况,不难看出,该省科研经费主要投入在应用研究,2007年和2008年两年占据科研经费总额的比例最高,将近70%,而在其他几年,也占据了科研经费总额的50%以上;基础研究投入占科研经费投入总额的第二位,在2005-2009年间,基础研究投入稳中有升,占科研经费投入总额的比例由2005年的30%提升到了2009年的38%;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根据科研发展的需要,占该年科研经费总额的10%~20%左右。

2 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中的问题

2.1 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强度存在的问题

科研经费强度是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具备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而地区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一方面与地区科研经费强度相关。张玲等(2010)对部分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科研投入规模和科研投入强度进行的研究发现,科研投入强度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科研投入强度具有发展阶段性。科研投入强度发展阶段主要分为三个:缓慢增长阶段(科研经费强度<1.0%),快速增长阶段(1.0%<科研经费强度<2.5%)和基本稳定阶段(科研经费强度>2.5%)。(2)科研经费强度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关系紧密。工业化发展初期,科研经费强度一般不超过1.5%;工业化发展中期,科研经费强度一般在1.5%-2.5%;到工业化的高级阶段,科研经费投入一般可达到2.5%以上。(3)科研经费强度与创新模式密切相关。一般说来,科研经费强度在1.0%以下,技术创新处于于使用技术阶段,科研投入基本上以政府为主;科研经费强度在1.0%-2.0%之间,科技创新处于使用改进技术阶段,企业科研投入增加,与政府投入水平接近;超过2.0%以后处于创造技术阶段,科研投入以企业为主。科研投入强度达到1.0%是一个国家技术起飞的技术性标志之一,达到2.0%是一个国家进入创新驱动阶段的标志。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科研费通常占到国家GDP的1.5%到3%。(1)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国逐年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科研投入强度也从2005年1.32%提升至2009年的1.70%。根据学者总结出的发展规律,可以确定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中国的科技创新属于使用改进技术阶段,这时也是科研投入快速增长的阶段。与全国科研投入强度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情况相比较,吉林省的科研投入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2005-2009年吉林省科研投入强度一直徘徊在1.0%附近,在2008年更达到了五年来最低水平,跌至0.8%,即使在科研投入强度最高的2009年,科研强度达到1.12%,与全国水平还相差0.58%。地区总体科研经费的强度不仅是关系到地区工业阶段的发展和地区创新模式的转变,更直接关系到地区高校科研资源的多寡,因此,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地区总体科研投入强度的问题。

另一方面,地区高校科研的创新能力与高校科研经费占地区总体科研经费的比例有关。本文2005-2009年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占地区科研经费比例与全国高校科研经费占科研经费比例的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比例高于全国高校的情况;全国高校科研经费占科研经费的比例在缓慢降低,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的比例在2005-2008年稳步提升,而在2009年却下降至接近2005年水平。如何在全国高校科研经费占科研经费比例降低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较高强度和保持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比例的增长是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优化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2.2 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来源的问题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2005-2009年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中政府经费占53%,企事业科研投入占42%,其他经费占5%。同期,全国科研经费来源的分布为政府经费占53%,企事业科研经费占40%,其它经费占7%。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情况与全国分布基本一致,政府投入占高校科研投入的主导地位,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投入居辅助地位,二者差距在10%左右。

数据显示,2008年和2009年政府投入在吉林省高校的科研投入中的比例陡增。同时,2008年和2009年全国高校的科研投入中同样也出现了这样的趋势。为提高中国高校整体科研水平,提升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政府在近年来加大了对以高校为主的科研机构的经费投入。对于高校科研活动的进行发展来说,科研经费的大幅增加无疑会为科研条件的改善,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充裕的资金,但从工业化的发展进程的角度来说,工业化发展由初期发展到工业化高级阶段一个重要的标志是企业逐渐代替政府,成为科研投入的主体。因此,应在加大政府对高校科研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增加对高校科研活动的投入力度,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科研投入,使之逐渐成为高校科研活动的主要投资者,成为高校科研活动的发展主要动力。

3 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投向问题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博弈一直是科学界在探讨的问题。从前文中可以看出2005-2009年吉林省高校的科研投入中,基础研究经费比例为30%~40%,应用研究比例为50%~70%,试验发展经费的比例为10%~20%;纵观全国这五年的数据,基础研究经费比例为20%-30%,应用研究经费的比例为50%~60%,试验发展经费的比例为20%~30%。无论是吉林省的数据还是全国的数据,都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应用研究经费的比例最高,占据高校科研经费总额的1/2甚至2/3;基础研究经费占据比例较低,占高校经费总额的1/3左右;试验发展经费占科研经费总额的1/5左右。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实验发展是三个不同阶段的科研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像树根、树干和树枝的关系。基础研究是树根,应用研究是树干,实验发展是树枝。树根是树干得以生长的基础,只有根深才能柢固,只有根深才能枝茂。而人们观察一棵树的时候往往最直观的是树干的高度和树枝树叶的茂密程度。树长高很容易,一颗三五年的小树可以长成和百年老树齐高,也可以枝繁叶茂。可是它要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就要将根扎的越来越深,才能使其树干越长越壮,经历长年累月的风雨洗礼而屹立不倒。如何使吉林省甚至全国高校的科学研究能力成长世界科学之林中的参天大树,笔者认为目前的科研经费投入结构是不合理的,过度重视应用研究而忽视基础研究,会使得应用研究成为无本之木,虽然在短期中应用研究可以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是没有基础研究为本,没有基础研究为其提供动力,它永远不能长成一颗参天大树。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比例过低是吉林省乃至全国科研经费研究投入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4 优化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结构的对策分析

4.1 提高吉林省总体科研经费强度

高校的科研活动是地区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区科研经费的强度直接决定了该地区高校科研经费的强度,决定了高校科研活动的开展和实施。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吉林省高校科研经费占科研经费的比例高于全国水平,说明该省对高校科研活动的重视程度较高,但同时存在的问题是该省总体科研强度的低水平限制了该地区高校的科研投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充足的科研经费是科研活动顺利有序进行的基本保障。因此,优化吉林省高校科研投入结构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该省的总体科研经费强度。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要在政策上重视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加大科研活动的财政投入,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要提高对高校等科研单位的科研活动的认识,增进其与科研单位的合作;从高校等科研机构来说,要努力提高自身科研实力,积极争取各种社会资源投资其科研活动。

4.2 鼓励企业加大对高校科研投入

政府和企业是高校科研经费的两大重要来源。中国目前的情况是政府投入占高校科研投入的一半以上,企业的科研投入比例占高校科研投入的四成左右,吉林省的情况也是如此。在发达国家,企业已经慢慢替代政府成为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主力。在美、德等国,企业的科研投入已经达到了总体科研投入的60%-70%。相对于政府来说,企业占有更加丰富的科研资源,企业的科研投入方式更加灵活,同时,企业也可以是科研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因此,优化吉林省科研经费结构就要重视企业的力量,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高校的科研投入。同时,该地区高校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结合地区产业结构布局,发展相关优势专业,积极与相关领域企业进行合作,争取有效的社会科研资源。

4.3 增加基础研究投入

科研经费的使用结构决定了各科研阶段的发展速度,也决定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目前吉林省和全国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状况为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将大部分的科研经费投入到应用研究中,而对于基础研究的投入只占总量的30%左右。这是由于不同科研阶段的特点造成的,基础研究需要的科研投入量较大,而且周期长,收效慢;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投入小,周期短,收效快。也有一种想法认为,基础研究是世界共享的,中国还比较落后,所以应该跳过基础研究直接做应用研究。这种想法是不准确的,如果在基础研究方面没有原创性的发现,而只是跟踪别人的发现,那么在应用研究方面也必然失去先机。因此,优化吉林省高校的科研经费结构就应重视基础研究活动,增加基础科研经费投入。由于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有相对长的滞后期,因此,基础研究的投入应该主要由政府来完成。同时,在应用研究领域,有些研究是与国家的发展战略想适应的,那么这部分应用研究的投资也应该由政府来完成。其他领域的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项目,可以通过与相关领域的企业合作完成。这样有的放矢的进行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就可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为高校各科研领域提供充足合理的科研资源,促进高校各学科领域科研能力的协调发展,推动吉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技司.2005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17.

[2]教育部科技司.200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17.

[3]教育部科技司.2007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19.

[4]教育部科技司.2008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6-17.

[5]教育部科技司.2009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6-17.

[6]科技部.中国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08).[EB/OL]http://www.sts.org.cn/zlhb/zlhb2008.htm

科研经费投入 篇8

1 文献综述

围绕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不少学者或从实证,或从理论视角分别进行了相关研究。许爱萍等[1]运用京津沪3 地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高校创新投入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发现来自政府的科研经费投入和来自企业的科研经费投入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相同。与之类似,申绪湘等[2]运用非参数估计方法得出类似发现。罗亚非等[3]利用复合系统整体协调度模型对我国高校研发投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量化测算,验证了二者协调发展的互动关系。徐盈之等[4]分别运用多元Moran’I指数和面板模型验证了高校官产学研合作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还有不少学者运用地区时间序列数据和相关计量经济学模型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均发现前者对后者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具体的数值因地域而异[5,6,7,8,9]。

此外,有学者从理论视角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考虑到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的知识溢出特性,傅利平等[10]构建了一个 “知识”供求均衡模型,刻画了知识溢出与产学研创新网络演化发展路径。冯锋等[11]研究发现产学研 “小世界”网络结构的优化可以有效提升网络内部的合作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汪胜阳[12]则认为产业大学模式是实现产学研结合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还有学者对比分析了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对策建议[13,14]。

不难看出,不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分析,多以国外成熟理论为基础,均认为高校科研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存在地域差异。已有的研究多为对策导向型,分析对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缺少全国层面的统一分析,难以统筹认识二者在全国层面的相互关系。正因如此,实证研究的结论往往因地区异质性的存在而导致估计结果出现偏差。本文运用2002—2012 年全国层面的最新数据,系统分析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控制地区差异、时间变化等因素的前提下,刻画出二者互动的一般规律。

2 现状描述及理论分析

2. 1 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初探

高校科研经费投入近几年呈快速增长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见图1) ,2002—2013 年间,高校科研经费增长率变化幅度较大,2007 年之前呈下降趋势,2007 年以后呈波动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和经济增长在这一时期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但也必须看到,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在总量上仍明显偏少,截至2013 年,高校科研经费占GDP比重仅为0. 15% 。

注:1)GDP增长率、高校科研经费支出增长率见主坐标轴,高校科研经费占GDP比重见副坐标轴;2)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从高校科研经费使用结构看( 见表1) ,应用研究经费支出占比最大,近年来一直稳定在51% 之上。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和试验发展经费研究占比则呈现出 “一升一降”的相对变化。其中,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从2006 年的25. 78% 上升到了2013 年的37. 25% ; 而同期内试验发展经费占比则下降了12. 1个百分点。不难看出,高校科研经费的支出结构由“应用研究为主,试验发展与基础研究并重” 的局面转向了 “应用研究为主。

%

注: 1) 数据来源于 《中国统计年鉴》; 2) 限于篇幅限制,仅列出2006年之后数据,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比在2006 年首次超过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比

2. 2 理论分析

基于上述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事实特征的把握,以下从经典理论层面进一步结合集聚经济理论、结构经济学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并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两部门研究与开发增长模型分析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图2 结合已有理论描述了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具体来讲,主要依赖4 大渠道: 直接渠道、贸易渠道、投资渠道和人口渠道。

在产学研模式下,高校是研发供给主体,企业是研发需求主体,而政府则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以降低产学研合作网络的交易成本。为简化起见,这里构建一个包含劳动L、资本K、技术水平A、产出Y的两部门模型。假设劳动力总量中有 α 的比例投入到研究与开发中,另外的比例用于产品部门的生产。与之类似,资本总量中有 α 的比例投入到研究与开发中,另外的比例用于产品部门的生产。由于知识的外溢性和共享性,两个部门都使用全部的知识存量A。生产函数( 即知识的需求函数) 仍采用通常使用的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示为:

知识的生产取决于投入研究的资源数量,即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量,以及现有技术水平。假定知识的生产函数也采用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则有:

其中,A ( t) 代表新增知识产出; B代表影响研发产出的其他因素; β、γ 和 α 含义类似,均代表各对应要素的产出弹性。θ 反映了现有知识存量对研发成败的影响,如果大于0,表明已有知识存量对未来研发产出具有正向影响,即现有知识存量可为未来研发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如果小于0,表明已有知识存量对未来研发产出具有负向影响,可能因为研发初期得到的成果较容易发现,越往后再进行创新的难度会不断增加。

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首先通过直接渠道发挥作用,即随着经费投入的增加,一方面高校研发产生的创新成果通过产学研网络流向企业生产环节,使得式( 1) 中的知识存量A ( t) 增加,从而带来产出的增加; 另一方面,高校研发活动会带动区域内旨在向高校研发活动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发展并带动该产业发展,从而激发区域经济的增长活力。

与此同时,科研经费的增长还会通过人口渠道发挥作用: 一方面会带动高校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升; 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充裕的科研经费投入还会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前往本区域内高校从事科研工作,相当于在保持式( 1) 、( 2) 中 αL不变的前提下增大了L ( t)的数值,因而带动了知识产出和经济产出的 “双增长”。

随着直接渠道和人口渠道作用的日益累积,投资渠道和贸易渠道的作用也开始凸显。在观察到前期校企合作和官学合作带来的经济增长效益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将追加校企合作的科研经费投入,追求区域经济增长的地方政府也有动机增加政府资金投入。不难看出,投资渠道对高校研发产出的影响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即高校研发创新将逐步朝着最有利于投入资金最多的企业的方向演进。随着经济非均衡增长的持续发展,投资渠道所对应的产学研网络的资本回报率逐步稳定,风险大幅降低,将在更大范围内吸引资本及高技术专业人才向本区域集聚,区域经济竞争力明显提升。

3 数据说明和研究方法

本文所使用数据来自 《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2003—2013) 》 和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依据前文理论分析,选取的主要指标如下:

( 1) 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变量RD: 具体包括衡量总量水平的科研经费投入总额SUM,衡量官学合作程度的政府部门投入经费总额GOV,衡量校企合作程度的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FIRM,还有衡量来自其他地方的科研经费变量OTHER。

( 2) 经济发展水平变量: 具体包括经济总量GDP、第二产业增加值SECOND、第三产业增加值THIRD。传统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经济转型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导致第三产业比重的提升,因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变动的快慢能够代表产业转型的程度。

( 3) 区域虚拟变量AREA: 具体分为代表东部省份的变量EAST、代表西部省份的变量WEST和代表中部省份的变量MIDDLE。区域虚拟变量对位于本区域内的省份赋值为1,其余省份赋值为零,例如对于某省有:

( 4)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K: 以 《中国统计年鉴》中各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净值来表示。当期的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到下一期的经济增长速度。

( 5) 从业人数L: 内生经济理论中以有效劳动代表人力资源在经济生产中的投入量。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此处直接以从业人数代表人力资本的投入量。

( 6) 进出口总额XM: 衡量对外贸易联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般来讲,对外贸易往来越频繁的地区,经济增长率也越高。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各变量变动率之间的关系,因而全部采用对数形式。使用计量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i=1,2,…,31;t=2002,2003,…,2013;ui不可观测,是代表个体异质性的截距项;εit为随个体与时间而改变的截距项。为确定模型的具体估计方法,对面板数据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估计之后进行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参数估计。

4 实证分析

4. 1 基本结果

为具体分析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别代入全部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相关变量进行回归,结果如表2 所示。

注: 结果均在1% 水平上显著

表2 中估计( 1) ~ 估计( 4) 分别使用科研经费投入总额、政府部门投入经费总额、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来自其他地方的经费投入作为衡量高校科研经费投入指标,各项指标显示4 个估计方程估计效果良好。具体来看,科研经费总投入、政府部门经费投入、企事业单位经费投入每增长1% ,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分别为0. 022 6% 、0. 023 0% 和0. 022 2% 。可见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体相同。

接下来,以科研经费投入总额作为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代理变量,考察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当前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这里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ln SECOND和ln THIRD代表产业结构调整的程度。若ln SECOND < ln THIRD,则表明高校研发创新有利于产业升级; 若ln SECOND >ln THIRD,则表明高校研发创新对产业升级有抑制作用。计量结果如表3 所示。

注: ***表示在1% 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 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10% 水平上显著

不难发现,高校科研投入对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这表明当前高校科研经费主要投入到了与第二产业相关的研发创新中。

4. 2 分地区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地区异质性,把握我国东、中、西部高校科研经费产出带动效率的差异,接下来对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分区域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 所示。

注: ***表示在1% 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 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10% 水平上显著

由表4 可以看出,高校科研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为负,但这一负向影响十分微弱,而且p值并不显著; 中、西部地区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均为正,而且西部地区的这一促进作用要大于中部地区。这很可能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校企合作中企业资金投入也较多,而且政府财政投入往往向东部沿海地区名校倾斜,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东部地区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降低,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变得十分微弱。

分地区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产业升级效应的检验结果显示,在东、中、西各地区,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第二产业的带动作用均远高于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在中部地区,这一差别表现最为明显,远高于东、西部地区。这主要由于研发创新路径依赖性的存在,市场机制会导致产学研网络对产业升级带来负面影响。

4. 3 分时间段检验

接下来以2007 年为界分别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探究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阶段性联系( 见表5) 。可以看出,2007 年之后,高校科研经费总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小幅上升,对第二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降低,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显著上升。这主要是由于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带动下,高校科研经费逐步转向投入到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中去,因而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这表明,近10 年来,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逐步提升,并逐步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注: ***表示在1% 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 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 水平上显著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 1 优化支出结构,拓宽资金来源

由本文分析,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支出正经历着结构性转变,即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和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呈现出 “此消彼长”的变化态势。这一转变主要是由市场力量引导发生,体现了高校研发行为在提升效率方面的自发性转变。即这样的变化更有利于高校研发行为经济社会效益的实现。自2007 年以来发生的这一变化,揭示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支出结构的未来变化趋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强调了我国未来的经济生产环节将更多的由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因而,为进一步提高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使用效率,提升其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高校科研经费的支出结构应紧密跟从未来经济“市场导向” 这一宏观趋势,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在遵循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尽可能地优化科研经费支出结构,使其利用效果达到最大化。

此外,校企合作模式愈发成为高校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政府拨款在支持高校科研中的作用有所减弱。这一转变也和当前产学研平台市场化趋势相符。相比于政府拨款,企业对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更具有市场化特色。寻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能对高校的科研创新产生明确的正向激励和资金预算的硬约束,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励高校的科研创新符合市场需求、产生经济效益,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因而,高校在积极向政府主管部门争取科研经费的同时,还应主动拓宽校企合作网络,吸收更多企业资源融入自身的研发创新活动中,在拓宽资金来源的同时提升研发产出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5. 2 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节的发展机制

本文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看,高校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受研发路径依赖性的影响,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分地区检验结果看,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地区依次递增,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抑制作用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呈现倒 “U” 型变化规律,由此推测,由于研发路径依赖的存在,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抑制作用很可能呈现倒 “U”型变化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增加,但研发产出主要应用于传统产业,此时对产业升级的阻碍逐渐明显; 当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时,研发支出在政府的导向下向新兴产业偏移,反过来促进以新型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产业升级的阻碍作用逐步减小,并逐步对产业升级产生正向影响。市场机制下,研发支出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然而,历史发展经验表明,政府能够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在不损害市场作用机制的同时引导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在坚持市场在高校科研创新活动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同时,通过官学合作,适当引导高校科研转向新兴产业,并在研发初期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为产业升级积累知识存量。政府还应积极促进中小企业融入高校产学研创新平台中,为产业转型的研发主体和实施主体搭建沟通合作的桥梁。由于区域差异性的存在,政府还应注意在不同区域的导向政策 “因地制宜”,加大对中部地区高校科研方向的引导力度,增加对西部地区的经费扶持,优化东部地区研发创新的产出结构。

5. 3 把握发展机遇,优化科研环境

科研经费投入 篇9

从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层面来看, 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所内科技投入的增加, 院所的科技实力和科研系统的效率也会发生变化。即使简单地从科技人力、科技经费、科技论文和著作、国家重大奖、成果转让等指标的数字来看, 每年都会有所变化。那么, 生态地理研究所科技经费的投入产出效益究竟如何?这些将是课题组所要关注和讨论的主要问题。根据目前可以得到的官方统计数据, 课题组试图对新疆生地所的经费利用效率做出一个数量化的描述。

1 理论假设

本研究运用相关理论和科学的数量分析方法对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的统计数据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和计算, 并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形成主要观点和结论。在本研究中, 还假设研究所的科技系统从总体上看是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系统, 即如果各种投入的要素都同时扩大若干倍, 则产出也相应地扩大若干倍。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 可以通过适当的推导对本文的回归模型进行合理的简化。本研究基于《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统计年报》的数据, 对新疆生地所的科研投入与产出做了实证检验。

2 研究方法和基本模型

生产函数法是研究生产单位效率的一种普遍方法。生产函数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根据生产系统的状况采取比较灵活的形式。它实际上忽略了生产系统的内部结构, 而且可以将一般的投入和产出要素都包含于其中。生产函数的这种特点正好满足了本项研究的要求。本文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Cobb-Douglas, 以下简称CD函数) 。

式中:Y为产出, K为资金投入量, L为劳动力投入量, α、β为参数, A是一个常数。

对该函数两边取对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导, 本文建立的实证研究的基本回归方程为:

式中:yt kt分别为研究所第t年的科技系统的科技产出和科技经费投入, A、α是参数估计值, u为随机误差。

3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的统计年报, 是生态地理研究所依据各个科研项目的财务数据等综合汇总整理得出的从1999~2013年的科技统计数据。年报的内容涉及研究所科技活动的各个方面, 其指标体系是按科技活动的投入、活动、产出过程设计的。其中科技投入指标主要包括科技人力、经费状况;科技活动指标包括机构、课题;科技产出指标包括论文、专著、专利、技术转让等。如前所述, 本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是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各个指标的数据, 科技活动的过程不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年报中提供的统计数据的内容翔实, 具有权威性, 而且统计的方法和口径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1999~2013年的统计年报。

4 指标的选取

4.1 科技投入指标的选取

如上文所述, 《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统计年报》的指标体系是按科技活动的投入、活动、产出过程设计的, 而本文主要使用的是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的各个指标的数据。

《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统计年报》中的科技产出指标主要包括:出版科技专著数, 发表学术论文数, 专利数和技术转让合同及收入。

4.1.1 科技著作

科技著作是中科院科技活动成果的重要产出指标, 也是应用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本文仅选取科技著作的种类作为研究所科技专著产出这一指标的核心反映。

4.1.2 发表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中科院科研成果的又一种重要的产出, 通常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种产出, 特别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的成果多采用发表学术论文的形式。本文分别选取各科院 (或各地区的中科院) 在“国外学术刊物”、“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篇数, 并给予不同的权重进行加权加总 (对指标权重的具体讨论见下文) , 以综合反映其科技论文产出的水平。区分论文发表刊物的级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兼顾科技论文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水平。

4.1.3 专利授权

专利是受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技术内容, 即国家依法授予发明人或其他合法权利人对某项发明创造所享有的排他性专有权。科研院所获得专利的数量能够反映出其在发明、知识创造和转换成潜在经济效益方面的能力。

《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统计年报》中分别统计了生态地理研究所历年的专利申请数和专利授权数。考虑到申请的专利未必会获得授权, 因此本文选用“专利的授权数”来作为测度专利产出的指标。

4.2 科技产出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充分借鉴以往关于建立科技产出指标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 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 主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产出的价值高低和取得的难易程度, 对上文分别讨论过的三种产出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 (见表1)

5 实证分析

5.1 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的描述性统计

由上文指标选取后的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科研经费的投入和科技产出 (包括科技著作数、科技论文数、专利授权数和课题完成数) 得出的投入产出表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表2所示。

5.2 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科技经费投入与产出实证分析

本部分的实证研究主要考察本所科研体系的投入和产出。根据本文模型, 首先编制产出权重表, 其次编制科技投入产出表, 最后利用模型进行回归得出分析结果。

(1) 根据回归方程得到回归模型:

式中:yt kt分别为生态地理研究所第t年的科技系统的人均产出和人均经费投入, A、α是参数估计值, u为随机误差。

(2) 编制产出权重表

选取了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15年的数据, 并利用以下这四个公式得出科技产出权重数:科技著作权重数=科技著作数×科技著作权重, 科技论文数权重数=科技论文数×科技论文权重, 专利权重数=专利授权数×专利权重, 科技产出总权重数=科技著作权重数+科技论文数权重数+专利权重数。这四个公式得出科技产出数如表3、表4所示。

将各年份的时间序列数据:yt kt (取完对数后为ln yt和lnkt) 分别带入上式 (公式3) 进行一元线性回归, 就可以得到生态地理研究所科技投入产出的参数估计值ln A和α, 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注:a.预测变量: (常量) , 科技投入;b.因变量:科技产出

计算方差结果为:

注:a.预测变量: (常量) , 科技投入;b.因变量:科技产出

表6是所用模型的检验结果, 一个标准的方差分析表。Sig (significant) 值是回归关系的显著性系数, sig.是F值的实际显著性概率即P值。当sig.<=0.05的时候, 说明回归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由表可见所用的回归模型F统计量值=15.864, P值为0.002<0.05, 因此用的这个回归模型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可以继续看下面系数分别检验的结果:

注:a.因变量:科技产出

此表给出了包括常数项在内的所有系数的检验结果, 用的是t检验, 同时还会给出标化/未标化系数。由此得到的一元回归方程为:

Y相关系数R=0.741, 拟合优度R方=0.550, 调整后的拟合优度=0.515。三者均表明此回归方程的解释力度较好, 至少有一半以上可以解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6 实证分析结论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lnkt的系数α=0.345即为科技投入产出弹性, 其反映出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科技投入每增加1%, 其科技产出将增加34.5%。证明在该研究所科技投入产出关系中, 增加该科技投入是有助于提高研究所的科技产出的。此回归结果还表明, 投入对产出的弹性相对于平均水平来说是较高的, 说明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这几年不断在飞速的发展, 科技投入的利用率也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钟荣丙.科研经费的监管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6) :2.

[2]李新荣.科研经费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2) :44.

[3]石燕.国外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比较及其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 2005, (10) :51.

加大教育投入,加强经费管理 篇10

一、强化政府责任, 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市委市政府2010年9月出台《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明确提出: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建立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做到“两个提高”和“三个增长”, 市、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拨款比例每年同口径提高1个百分点。为落实《决定》, 2010年我市预算内财政教育经费达到160.72亿元, 比上年增加22%, 占当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5.04%, 比上年的14.9%提高0.14个百分点。当年财政超收部分安排教育经费4亿元, 为建市以来安排超收最多的年份, 并自2011年开始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

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 我市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教育, 增加教育投入总量。主要措施包括民办学校在土地使用、税收等方面依法享受公办学校相同政策;对受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责任的民办学校, 拨付一定运行经费;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各项合理待遇;建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等。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积极性, 2010年我市教育总投入达到225.5亿元, 比上年增加31.8%。

二、把握投入导向, 发挥教育经费最大使用效益

针对我市外来人口多、原特区外教育事业薄弱、市区之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况, 我市把握投入导向, 合理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以优质教育服务惠及民生, 积极促进教育公平, 最大限度发挥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一是优化投入结构, 全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1年1月我市出台《关于优化深圳市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结构的意见》, 提出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推行生均拨款制度, 逐步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等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差异。

二是确立投入重点, 促进特区教育一体化。我市把原特区外普通高中建设、原村小改造列为市政府民生实事, 并开展“百校扶百校”等行动, 教育投入向原特区外倾斜。在“十一五”时期投入近20亿元在原特区外新建8所高中、投入近10亿元进行特区外原村小改造基础上, “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建的10所高中有9所位于原特区外, 预计投资近20亿元。

三是保障改善民生, 高标准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我市自2008年开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 仅2010年即惠及全市54.65万名学生, 其中非深户籍学生30.68万人。除国家规定的免缴杂费、课本费外, 我市增加免收练习本费项目;对公民办学校统一按最高收费标准给予补助。全市义务教育阶段70%以上的学位、公办学校55%以上的学位提供给了非深户籍学生。

三、加强管理监督, 确保经费使用落到实处

我市通过加强预算监督、核算监督、审计监督三项措施, 确保教育经费使用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预算监督。全市公办学校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学校的各项支出严格区分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 保证专款专用。严格执行政府采购,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全市公办中小学校全面推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建立健全资产购置、验收、保管等内部管理制度, 有效增强了部门预算约束力。

二是加强核算监督。将公办中小学教育经费分别纳入市、区政府或教育部门会计核算中心核算, 实行统一财务机构、统一资金管理、统一会计核算、统一银行账户、统一档案管理的“五统一”及预算管理体制不变、经费使用权不变、经费支出审批权不变、资产所有权不变、单位法人代表法律责任不变的“五不变”模式, 积极发挥了财务集中核算监督作用。

科研经费投入 篇11

据介绍,本次统计是由科技部组织实施的,统计范围包括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个中央、国务院部委所属系统,是目前国内统计范围最广、涵盖面最大的一次科普工作基础数据调查。统计内容主要包括科普人员、科普场地、科普经费、科普传媒和科普活动5大类一级指标,75个二级指标。

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科普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科普人员和经费投入显著增加,新建、扩建了一批科普场馆,各类形式的科普作品大量涌现,以科技活动周为代表的群众性科普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全国科普人员数量保持相当水平。2008年全国共有专兼职科普人员176.10万人,比2006年增长8.47%,平均每万人口中有科普人员13人,比2006年增长1人。科普人员中有专职人员22.97万人,比2006年增长14.89%;科普兼职人员153.14万人,比 2006年增长7.57%。

政府科普经费投入显著增加。2008年全国科普经费筹集额共计64.84亿元,各级政府划拨的指定用于开展科普活动(基础建设经费除外)的科普专项经费24.42亿元,比2006年增长56.7%。由此计算得出全国人均政府投入的科普专项经费1.84元,比2006年的人均1.18元增加了0.66元。

科普场馆建设得到重视。2008年全国共有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科普场馆1107个。其中,科技馆285个,科学技术博物馆380个,青少年科技馆站442个。另外,一批科普场馆正在建设之中,2008年全国科普场馆基建支出共计11.91亿元,比 2006年增长21.87%。

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建成的285个科技馆建筑面积合计179.9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合计83.26万平方米。这些科技馆中,大部分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下。建筑面积在1000~5000平方米的科技馆数量最多有154个,占半数以上。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科技馆虽然只有45个,但这些场馆的参观人次占全部的 65.22%。

广播影视在科普传播中的作用凸显。2008年全国广播电台播出科普(技)节目总时长为18万个小时,电视台播出科普(技)节目总时长为22万个小时,分别比2006年增长了84.28%和92.66%。科普(技)类节目越来越受到制作部门的重视。

2008年全国共出版科普类图书3888种,比2006年增长22.96%;出版总册数为0.45亿册,比2006年减少近8%,科普图书占全部69亿册各类图书的0.65%;全国共出版科普期刊561种,比2006年降低1%;出版总册数1.43亿册,比2006年增长近8%,科普期刊占全部30亿册期刊的5%左右。

科普活动成为科技惠及公众的重要平台。2008年全国科技馆、科技博物馆参观人数达到6000余万人次,比2006年增加73%;全国共举办科普(技)讲座95万次,听众达1.60亿人次,比2006年增长8.06%;举办科普(技)专题展览11.53万次,参观人次超过1.97亿,比2006年增长35.77%;各类机构共举办科普(技)竞赛4.69万次,参加人次达到4848.84万,比2006年增长14.77%。

科技活动周是我国重要的群众性科普活动,2008年全国共投入经费2.73亿元,比2006年增长23.15%,其中政府拨款1.88亿元,企业资助约1678万元。科技活动周期间,共举办科普专题活动近10万次,吸引了9797万多人次参与其中,比2006年增长 13.01%。(原春琳)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政策建议 篇12

1 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状况

1.1 发达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高投入

长期以来, 主要科技发达国家一直保持着对基础研究的高投入。整个20世纪90年代, 美国政府的科研经费下降了9%, 但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增加了42%, 基础研究投入占政府科研经费的17%[2]。20世纪90年代以后, 美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美国总研发经费的比重长期稳定在15%~20%, 日本则在12%~17%之间波动, 德国和法国稳定在20%左右, 并有不断上升的势头[3]。《英国10年 (2004-2014) 科学与创新投入框架》, 提出到2014年将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提高到2.5%。欧盟提出到2010年将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提高到3%;韩国提出将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提高到4%。

1.2 美国优先保障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

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提供的数据统计[4], 在1953-2004年的半个多世纪里, 美国基础研究经费的年均增长10.1%, 显著高于R&D经费年均增长的8.5%。基础研究经费占R&D总经费的比例也是逐年上升, 从1953年的8.9%上升到2004年18.7%。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宣布, 政府在科学研究和改善科学教育方面将投入更多的资金, 拟将科学研发开支规模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3%以上[5], 承诺在未来10年内将美国的基础研究的经费再翻一番。美国正是凭借其在基础研究领域中长期高投入所积累的优势, 控制了技术发展的方向, 占据了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和市场优势, 成为世界高技术产品市场的主宰。

1.3 美国由政府主导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

从基础研究的投入结构来看, 美国由政府主导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图1显示了1953-2004年间, 美国政府与企业各自对基础研究投入占全国基础研究总经费的比例分布[4]。美国政府投入所占的份额, 1953以及2004年分别为57.8%和61.8%, 最高点1967年达72%, 最低点1997年也在50%以上, 51年间政府投入份额所占的比例总体在60%以上。

2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概况

2.1 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总体情况

表1列示了2001至2007年间我国基础研究、R&D支出、财政科技拨款等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相关情况。2007年, 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R&D支出以及财政科技拨款的金额分别是2001年的3.34倍、3.56倍和3.01倍。2001-2007年间, 财政科技拨款增长率均大于财政支出增长率, 基础研究以及R&D增长率大多高于GDP增长率。总体上说, 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经费等科技经费投入均保持了快速增长。

单位:亿元RMB

资料来源:据《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2.2 企业成为R&D的投入主体

从R&D支出的执行部门构成情况来看, 从2000年起我国企业所占的比重开始超过60%, 2006、2007连续两年, 企业R&D的投均占全国的70%以上, 企业已成为R&D的投入主体。从总量上看, 我国企业R&D投入已与发达国家相当。根据OECD按照购买力平价现值计算出各国R&D支出总量的统计, 2004年中国为1026亿美元, 德国为587亿美元, 法国为397亿美元 (OECD 2005) , 中国R&D的支出总量分别是德国及法国的1.75倍和2.58倍[4]。

3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研究经费占R&D的比例过低

近10多年来,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总经费的比例大致徘徊在4.7%~6%之间。《中国科技统计数据2008》资料显示:2006年的美国、韩国和俄罗斯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8.6%、15.2%和15.4%;2005年的法国、意大利、日本的比重分别为23.7%、27.7%和12.7%。而2007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支出的比例仅为4.7%, 且创近十多年来新低。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支出的比例, 大致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3。此外, 从基础研究经费占GDP的比例来看, 2007年中国的这一比例仅为0.067%, 而美国2003年的比例是0.5%, 是中国的7倍多。

3.2 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幅低于R&D的增幅

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幅要显著高于R&D的增幅, 而近几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年增长率却低于R&D支出的年增长率。图2显示了2003-2007年期间的基础研究经费、R&D支出以及财政科技拨款的年增长率。从图中可以看出,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增幅只有在2004年超过了R&D的增幅, 其余年份都低于后者, 尤其在2005及2007年度, 两者相差超过10个百分点。

来源:据《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整理

2.3 新增财政科技拨款用于基础研究的投入不足

从近年经费投入增长率来看, 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幅多低于财政科技拨款投入的增幅。从表1中数据对比看出, 剔除2002及2004年, 其他年份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幅均低于财政科技拨款投入的增幅。这说明国家新增的财政科技拨款, 用于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相对在减少。再者, 上一世纪80年代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大体在5%以上, 90年代降到5%以下, 2000年最低到3.6%。近年来这一比例逐步有所回升, 2007年达到4.25%, 但仍然没有达到上一世纪80年代的水平。可见从历史比较看, 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4 R&D经费投入总体较低

(1) R&D占GDP的比例低。

2000年我国R&D支出占GDP的比重刚刚达到1%。2001年度, 我国R&D支出及其占当年GDP的比重才双双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和1%大关, 分别达到1042.5亿元人民币和1.1%。2007年, 我国R&D占GDP的比重回升到1.49%。2006年度, 美国、德国、日本以及韩国R&D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62%、2.53%、3.39%和3.23%[6]。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R&D支出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 R&D经费投入强度不足。

一是R&D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低 (表2) 。2003-2007年, 我国“R&D/销售收入”比例最高的“医药制造”行业, 平均也只有1.576%。按照国际标准: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 低于3%意味着这个企业没有竞争力, 低于2%意味着这个企业将被淘汰;高技术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应该达到10%以上。二是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低。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1%, 而美国 (2003年) 、日本 (2003年) 和韩国 (2005年) 的高新技术产业的R&D强度分别为20.7%、23.8%和19.5%。从上述两方面与国外比较看, 我国企业的R&D经费投入则相对较低。

资料来源:据相关年度《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整理

(3) R&D数据存在“统计幻觉”。

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 核心技术研发与品牌及营销处于“微笑曲线”高附加值的两端, 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在“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体系下, 构成高技术产品价值链的高附加值两端与其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 在“跨国资本整合”下实现了在国家之间的分解。发达国家从事高创新率、高集成、高进入壁垒和高附加值的核心部件生产, 而发展中国家从事惯例化的、低附加值和几乎没有进入壁垒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环节生产。跨国公司研发部门在发展中国家的R&D投入被计入该国统计数据中, 但其高技术研发能力及研究成果却并不归东道国所有。而OECD国家高技术产业分类标准, 仅将R&D投入作为一国高技术发展状况的判定标准, 没有考虑到产品价值链在国家间的分解, 这使发展中国家产生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统计幻觉”[7]。

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占世界15%份额, 遥遥领先排名其后的美国 (占12.1%) 、德国 (占8.8%) 和日本 (占7.0%) [6]。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4156.1亿美元。而多年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达到了60%, 工业产值约30%用于出口, 而出口值中的57%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 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出口, 外资更是占到88%[8]。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 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 每个产业排名前五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 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 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9]。中国傲据“世界排名第一的高技术产品种类出口国[10]”, 繁荣表象的背后是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和对发达国家严重的技术依赖。拥有核心技术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立足根本, 发展中国家的离岸工厂地位决定其所得到的技术外溢非常有限。经济成份中外资占的比重较高, 一定程度上浮夸了我国R&D统计数据, 放大了国内企业实际的科技研发及创新能力。

4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政策建议

基础研究经费主要是全社会投入在原始性创新工作中的经费, 是对国家未来竞争力的一种战略性投资, 是技术创新的源泉。2006年初, 党中央重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接着又提出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思路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要突破“比较优势陷阱” (洪银兴, 1997) , 以产业升级超越“比较优势” (左大培, 2002) , 改变我国技术弱国、品牌弱国、工业大而不强的形象以及国际“打工仔”的不利地位,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而自主创新离不开国家意志, 自主创新的主体和核心应该是中国企业而不是外资企业。要实现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 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不可或缺。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4.1 国家担任基础研究的投入主体

国家担任基础研究的投入主体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从发达国家看, 国家需求驱动的战略性基础研究已经成为基础研究的主流。如美国的“曼哈顿计划”、“星球大战计划”等, 基础研究已经与各国的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相互依存、互为促进。二是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沉淀周期较长, 并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释放也具有长期性。基础研究的这一公益性特征, 要求政府应当对其担当起投入主体的角色。美国长期以来一直由政府主导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 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中政府与企业各自分额的构成, 我们没有查到这方面的公开资料。一般来说, R&D投入中的基础研究大多由政府科研院所、高校来承担, 而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则多由企业来承担。前者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对科学问题的探索和国家长远利益, 而后者则主要受企业自身利益的驱动。从我国R&D经费投入的执行部门构成来看:2001年企业占60.4%, 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占39.4%;到2007年, 企业所占的比例上升至72.3%, 科研院所以及高校所占的分额下降至27%。因而, 国家若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 应考虑适当向国有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倾斜。

4.2 优先保障基础研究经费投入

我们要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和政策措施, 例如给予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等向国家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的用于R&D方面的投资或捐赠享受免税或退税待遇等, 动员全社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 鼓励和倡导科技创新。在加大对R&D经费投入的同时, 注意优先优先保障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近年来,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在R&D中的份额约为5% (表1) , 与发达国家一般在15%甚至20%以上有较大差距。此外, 我国R&D支出占GDP的比重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 一方面我国应加大对R&D支出的投入, 尽快将R&D支出占GDP的比例提升到2%以上。另一方面在R&D支出中优先保障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 确保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幅度高于R&D的增幅, 逐步将R&D中的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比重提升至15%以上。

4.3 做好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之间的衔接工作

国家在保障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同时, 还应着力做好基础研究与后续的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之间的沟通衔接工作。首先, 通过整合和完善国家自主创新体系, 将科研院所及高校的科学技术能力和科技成果, 适时通过企业主导的应用及试验发展研究, 转换成为企业的创新动力和服务社会的创新产品。其次, 企业技术引进要密切联合相关科研院所, 切实注重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逐步将企业用于技术引进的资金转变成为对培育国内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注入资金, 降低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再者, 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横向沟通与协调, 科学统筹, 研究、协商、解决影响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研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避免部门之间不必要的重复, 合理配置有限的科技资源。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R].2001-2007.

[2]徐岚.各国靠科技创新强国, 美国:政府是园丁, 大学是土壤, 企业是收获者[N].环球时报, 2005/10/10/第19.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5[R].2006..

[4]周文能.关于原始性创新与国家竞争力的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11) :53-60.

[5]腾讯科技:美总统奥巴马计划提高科研开支GDP3%[EB/OL].腾讯网2009-04-29.

[6]国家科技部网站.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EB/OL].http://www.sts.org.cn/.

[7]贾根良, 秦升.中国“高技术不高”悖论的成因与政策建议[J].当代经济研究, 2009 (5) :44-49.

[8]高粱.外资在华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EB/OL].ht-tp://www.cacs.gov.cn/2009-3-4.

[9]時衛幹.特稿:28主要產業21受控中國外資角色再審視[EB/OL].www.singtaonet.com/20060902.

上一篇:工作气压下一篇:三维动态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