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开发经费投入

2024-08-11

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共12篇)

研究开发经费投入 篇1

一、R&D概念及其经费投入作用

(一) 关于R&D的概念界定

R&D是英文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或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Development的缩写, 在我国通常译为“研究与开发”、“研究与发展”, 或简称为“研发”。目前, 国际上对R&D的定义主要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对R&D的定义为主。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的定义。UNESCO从科技活动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的角度给出定义, 科技活动是指:“所有与各科学技术领域, 即自然科学 (Nature Science, 包括工程技术、医学、农业科学) , 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中, 科技知识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系统的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包括: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科技教育与培训 (STET) 和科技服务 (STS) 。这个定义是很宽泛的, 它几乎涵盖了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 囊括了主要的学术领域和知识或学科的门类。这个定义不仅表明科技活动所包含的诸多方面, 还强调指出科技活动是一个过程, 是一个“知识产生、发展 (现译为开发) 、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系统的活动。”这个定义界定了科技活动的内容和范围, 特别指出了R&D活动是科技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且R&D活动包括3大类研究活动:基础研究 (basic research) 、应用研究 (applied research) 和试验开发 (experiment development) 。

2、经合组织 (OECD) 的定义。OECD自成立以来就将R&D的定义与统计作为科学与技术政策研究的重点, 1963年, OECD各国的专家们同意为R&D支出给出一个国际定义并编写了《弗拉斯卡蒂手册》。根据标准化的程序一些国家进行了几年的定期调查以后, OECD建立了拥有可靠国际数据的数据库, 使得对R&D经费和其他一些指标进行国际比较成为可能。OECD对R&D活动的定义是:研究和实验开发是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为了增加知识总量 (其中包括有关人文和社会知识的总量) 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发明新的用途。

3、我国关于R&D的相关概念界定。根据国家统计局和科学技术部的概念界定, 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支出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基础研究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 (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 获得新发展、新学说) 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 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应用研究指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 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 (原理性) 或新途径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应用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试验发展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 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 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 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二) 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为了研究科学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国内外许多学者利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如丹尼森等人利用“索罗余值”的测算方法, 得出技术进步在美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66%左右 (1948-1981年) 。我国学者沈坤荣通过对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综合要素生产率 (TFP) 增长对产出的贡献份额不断上升, 并在1996-1997年达到了56.5%。

在我国, 梁莱歆等 (2005)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以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从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对R&D经费投入与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 在R&D经费投入与产出滞后一定时期的条件下, 我国高科技企业的R&D经费投入与其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相关关系较显著, 但对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资产的贡献偏小。

许晓雯等 (2004) 针对R&D活动绩效评价中大多没有将R&D经费投入作为成本看待的做法, 引入经济效率概念, 指出在R&D经费投入绩效评价中应贯彻产出/投入分析的思想。并尝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 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的投入绩效进行测度与评价, 着重分析了东、中、西部3大地区投入绩效的差异。

柳卸林 (1995) 对我国投资品工业、消费品工业R&D支出及人员投入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 对外开放政策和技术引进对我国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07) , 国家统计局, 科学技术部

由此可见,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而技术进步又与R&D支出密不可分。因此, 促进公司R&D经费投入就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R&D经费投入现状分析

从R&D经费投入规模的角度来看, 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 10年来, 我国R&D经费的投入总额逐年增长, 并且增长幅度不断加大, 这与我国整体经济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活动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R&D经费投入强度看, 我国R&D经费投入在GDP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长, 并于2002年首次突破1%。近年来更是快速增长, 2007年达到了1.49% (见图1) 。基于我国目前经济高速发展态势和R&D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R&D经费投入占GDP比例有望于2010年突破2%。

因此, 无论从R&D经费投入总量的绝对额还是从其强度相对数来看, 我国的R&D经费投入规模都呈逐年迅速增长的趋势, 这一方面体现全社会研发与创新意识的逐步加强, 另一方面也与国家近年来鼓励科技与创新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与大部分发达国家相比, 还是具有明显偏低特点。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主要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以高生产资料投入的粗放型方式为主,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有待加强。

三、结论与建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的数据研究显示, 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在工业化初级阶段, R&D经费投入强度一般不超过1.5%;工业化中级阶段, R&D经费投入强度约为1.5-2.5%;工业化高级阶段, R&D经费投入强度一般大于2.0%。我国2007年R&D经费投入强度为1.49%, 表明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尾声, 即将进入工业化的中级阶段。所以, 要进一步增强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在此其中, 首先要在保持R&D经费投入总量增长的前提下, 逐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份额。其次国家对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直接财政支持应当明显高于其他领域, 并且采取更为优惠的政策才能有效地将各种社会资源引导向具有明显公共产品特点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此外, 还应把地方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纳入国家创新评价体系, 实行特别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

摘要:R&D经费投入是评价国家科技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首选指标, 长期以来已为世界各国和重要国际组织所普遍采用。近年来随着全社会研发与创新意识的逐步加强, 我国R&D经费的投入总额逐年增长, 但与大部分发达国家相比, 还是明显偏低。因此, 研究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进一步增强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研究与开发,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科技部发展计划司, 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研究会.弗拉斯卡蒂丛书-科技调查手册[M].新华出版社, 2000.

[2]、凯文·布赖恩特.科技指标的发展:从R&D到知识经济, 科技指标及其在政策中的应用[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Z].

[4]、丹尼森.美国生产力增长的终断[J].经济学家杂志, 1983 (3) .

[5]、沈坤荣.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 1997 (10) .

[6]、梁莱歆, 张焕凤.高科技上市公司R&D投入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 2005 (2) .

[7]、许晓雯, 蔡虹.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 (5) .

[8]、柳卸林, 陈璐.我国工业的R&D与创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5 (12) .

研究开发经费投入 篇2

1、公司安全经费是公司用于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专项资金,安全经费归口集中管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列支。

2、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安全经费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提出,经公司经理审批后列支。

3、安全经费的资金来源:安全资金提取标准为当年的安全经费不得上低于上年的营运收入的1%。

1、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情况计提的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等。

2、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情况计提的安全卫生费。3-

3、企业向承运单位和个人收取的安全风险保证金。3-

4、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列支的安全生产费用。

5、经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提出,追加计提的安全资金。

4、安全经费的使用范围:

1、安全生产检查费、宣传费、培训费、会议费。4-

2、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的购置及维护费。

3、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举报人员、执法人员的奖励费。

4、其他支出(安全资料的编撰印刷费等)。

研究开发经费投入 篇3

关键词:中国 经济发展 教育经费投入 关系

经济发展与教育经费投入关系,国内外对此研究由来已久,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旨在从理论研究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于对经济发展与教育经费投入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教育经费投入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1 经济发展对教育经费投入影响方面的理论

关于经济发展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影响理论,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论断及其相关理论。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投射到经济发展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影响关系研究中,便有如下基本结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经费投入。在此结论基础上,中国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提出并全面阐释了教育外部关系理论。将其表述为,“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而且进一步指出“适应,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教育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所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必须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服务。这一方面“受制约”,一方面 “为之服务”,二者之中“受制约”是前提,“为之服务”是方向”[1]。

2 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发展贡献研究理论

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发展贡献的研究理论相对于经济发展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影响理论要更丰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2.1 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尤其是对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早在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中就已经进行了相关论述。18世纪,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论述教育能影响个人的收益,提出“人们为获得必要的技巧和知识即接受较高的教育和培训所付出的成本可以通过收入补充,并带来投资利润率”的理论,即早期人力资本理论[2]。经济对教育的影响及要求,前苏联学者曾做过粗略的估算,他们认为在低机械化程度的条件下,劳动者的体力支出和脑力支出之比为9:1,对劳动者相应的文化程度要求是受过初等教育。在中等机械化程度的条件下,劳动者体力支出和脑力支出之比是6:4,要求劳动者具有初中文化程度。而在全盘自动化的条件下,这个比数变为1:9,对劳动者的文化程度要求提高到高中,并且要经过职业训练[3]。这一阶段对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关系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定性研究水平上。该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源自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是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S·贝克尔。舒尔茨在1959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论文——《人力资本——一个经济学的观点》,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此后,西奥多·舒尔茨对人力资本进行了连续的研究,认为人力资本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也是促使個人收入趋于平等的因素。并由此提出关于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模型,进行了西方首次对教育经济收益的宏观定量分析[4]。1964年,加里·S·贝克尔提出了现代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提出了人力资本收益率计算公式,贝克尔还用具体数学计算和实证研究说明了高等教育收益率,同时也比较了不同教育等级之间的收益率差别[5]。伴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开始了经济与教育发展关系定量分析的时代。

此外,有许多学者如丹尼森、闵塞、布劳格、萨卡洛普罗斯等都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2 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或称“内生技术变革理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保罗·罗默和罗伯特·卢卡斯为代表提出,该理论将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劳动力”的定义扩大为人力资本投资,即将劳动力的教育水平、生产技能训练和相互协作能力的培养等纳入“人力资本”范畴。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6]。经济增长模式理论即根据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来衡量的经济增长模式可以分为两种:要素投入增长模式和知识投入增长模式。以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传播及应用为主,促进单位生产率提高和效益增加的模式定义为知识投入增长模式,且认为该模式遵循报酬递增定律。

2.3 社会化理论 社会化理论,于1976年由鲍尔斯和金蒂斯提出,《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改革与经济生活的矛盾》一书是其作者缘于“教育改革的大量矛盾”而“对教育在经济生活的作用进行全面再思考”的产物[7]。社会化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功能并不是提高人的生产能力,而是造成人的不同个性品质,与现存社会经济结构和等级秩序相适应[8]。

还有一些学者就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提出了筛选理论、劳动力划分理论、教育公平理论、教育功能理论、教育投资说等,但多数学者倾向于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相关理论研究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3 经济发展与教育经费投入协调关系理论

关于经济发展与教育经费投入协调关系即教育投资的相关理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主要总结并归纳为两类:一是传统教育投资理论;二是现代教育投资理论。

3.1 传统教育投资理论 该理论认为,教育支出是非生产性支出,按照“先生产后消费”的原则,教育支出便按“一公交、二财贸,剩余多少给文教”的顺序来投资。传统理论认为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经费应由全社会来负担,由政府以税收方式作为财政收入来体现。财政预算拨款成为教育投资的唯一来源。这一理论在较长时间影响着中国教育经费投入政策,从改革开放以来至1994年,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即遵循了此理论,主要通过国家财政解决。

3.2 现代教育投资理论 该理论认为教育投资属于生产性投资,最具代表性的是教育先行理论,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其中,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当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兼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期与远期的需要,目标、内容等方面适应超前。笔者在对2001-2008年中国教育经费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元,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将增加0.05元,财政收入每增加1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将增加0.16元。在此期间,全国教育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与财政收入保持了同方向增长,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为10%,全国教育经费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8.1%,教育经费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教育经费投入的高速增长正是我国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目标的体现与要求,也是“教育先行”理论在实践中的见证[9]。

侯巍将教育投资理论用于分析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协调处理好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关系,保证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10]。

4 结语

中外关于经济发展与教育经费投入关系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在教育对经济发展贡献研究方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全面学习和深刻理解中外经济发展与教育经费投入关系研究理论,尤其是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有关理论,以促进中国经济与教育经费的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瞬息万变,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我们不能刻舟求剑,应根据中国实际,作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版,1986.

[2]亚当·斯密.国富论(第1版)[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3]陈霞.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研究[D].新疆大学,2011.

[4]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第1版)[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5]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M].郭虹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6]Romer P.M.,1986.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22,783-792.

[7]鲍尔斯,H·金蒂斯著,王佩雄等译.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1.

[8]袁振国.当代教育学(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2版.

[9]王结玉.广西经济发展与教育经费投入关系研究[D].广西大学,2010.

[10]侯巍.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3.

基金项目: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青年项目“广西经济发展与教育要素投入关系研究”(09BJLL012)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政策建议 篇4

1 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状况

1.1 发达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高投入

长期以来, 主要科技发达国家一直保持着对基础研究的高投入。整个20世纪90年代, 美国政府的科研经费下降了9%, 但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增加了42%, 基础研究投入占政府科研经费的17%[2]。20世纪90年代以后, 美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美国总研发经费的比重长期稳定在15%~20%, 日本则在12%~17%之间波动, 德国和法国稳定在20%左右, 并有不断上升的势头[3]。《英国10年 (2004-2014) 科学与创新投入框架》, 提出到2014年将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提高到2.5%。欧盟提出到2010年将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提高到3%;韩国提出将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提高到4%。

1.2 美国优先保障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

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提供的数据统计[4], 在1953-2004年的半个多世纪里, 美国基础研究经费的年均增长10.1%, 显著高于R&D经费年均增长的8.5%。基础研究经费占R&D总经费的比例也是逐年上升, 从1953年的8.9%上升到2004年18.7%。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宣布, 政府在科学研究和改善科学教育方面将投入更多的资金, 拟将科学研发开支规模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3%以上[5], 承诺在未来10年内将美国的基础研究的经费再翻一番。美国正是凭借其在基础研究领域中长期高投入所积累的优势, 控制了技术发展的方向, 占据了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和市场优势, 成为世界高技术产品市场的主宰。

1.3 美国由政府主导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

从基础研究的投入结构来看, 美国由政府主导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图1显示了1953-2004年间, 美国政府与企业各自对基础研究投入占全国基础研究总经费的比例分布[4]。美国政府投入所占的份额, 1953以及2004年分别为57.8%和61.8%, 最高点1967年达72%, 最低点1997年也在50%以上, 51年间政府投入份额所占的比例总体在60%以上。

2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概况

2.1 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总体情况

表1列示了2001至2007年间我国基础研究、R&D支出、财政科技拨款等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相关情况。2007年, 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R&D支出以及财政科技拨款的金额分别是2001年的3.34倍、3.56倍和3.01倍。2001-2007年间, 财政科技拨款增长率均大于财政支出增长率, 基础研究以及R&D增长率大多高于GDP增长率。总体上说, 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经费等科技经费投入均保持了快速增长。

单位:亿元RMB

资料来源:据《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2.2 企业成为R&D的投入主体

从R&D支出的执行部门构成情况来看, 从2000年起我国企业所占的比重开始超过60%, 2006、2007连续两年, 企业R&D的投均占全国的70%以上, 企业已成为R&D的投入主体。从总量上看, 我国企业R&D投入已与发达国家相当。根据OECD按照购买力平价现值计算出各国R&D支出总量的统计, 2004年中国为1026亿美元, 德国为587亿美元, 法国为397亿美元 (OECD 2005) , 中国R&D的支出总量分别是德国及法国的1.75倍和2.58倍[4]。

3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研究经费占R&D的比例过低

近10多年来,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总经费的比例大致徘徊在4.7%~6%之间。《中国科技统计数据2008》资料显示:2006年的美国、韩国和俄罗斯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8.6%、15.2%和15.4%;2005年的法国、意大利、日本的比重分别为23.7%、27.7%和12.7%。而2007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支出的比例仅为4.7%, 且创近十多年来新低。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支出的比例, 大致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3。此外, 从基础研究经费占GDP的比例来看, 2007年中国的这一比例仅为0.067%, 而美国2003年的比例是0.5%, 是中国的7倍多。

3.2 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幅低于R&D的增幅

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幅要显著高于R&D的增幅, 而近几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年增长率却低于R&D支出的年增长率。图2显示了2003-2007年期间的基础研究经费、R&D支出以及财政科技拨款的年增长率。从图中可以看出,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增幅只有在2004年超过了R&D的增幅, 其余年份都低于后者, 尤其在2005及2007年度, 两者相差超过10个百分点。

来源:据《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整理

2.3 新增财政科技拨款用于基础研究的投入不足

从近年经费投入增长率来看, 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幅多低于财政科技拨款投入的增幅。从表1中数据对比看出, 剔除2002及2004年, 其他年份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幅均低于财政科技拨款投入的增幅。这说明国家新增的财政科技拨款, 用于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相对在减少。再者, 上一世纪80年代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大体在5%以上, 90年代降到5%以下, 2000年最低到3.6%。近年来这一比例逐步有所回升, 2007年达到4.25%, 但仍然没有达到上一世纪80年代的水平。可见从历史比较看, 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4 R&D经费投入总体较低

(1) R&D占GDP的比例低。

2000年我国R&D支出占GDP的比重刚刚达到1%。2001年度, 我国R&D支出及其占当年GDP的比重才双双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和1%大关, 分别达到1042.5亿元人民币和1.1%。2007年, 我国R&D占GDP的比重回升到1.49%。2006年度, 美国、德国、日本以及韩国R&D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62%、2.53%、3.39%和3.23%[6]。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R&D支出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 R&D经费投入强度不足。

一是R&D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低 (表2) 。2003-2007年, 我国“R&D/销售收入”比例最高的“医药制造”行业, 平均也只有1.576%。按照国际标准: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 低于3%意味着这个企业没有竞争力, 低于2%意味着这个企业将被淘汰;高技术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应该达到10%以上。二是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低。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1%, 而美国 (2003年) 、日本 (2003年) 和韩国 (2005年) 的高新技术产业的R&D强度分别为20.7%、23.8%和19.5%。从上述两方面与国外比较看, 我国企业的R&D经费投入则相对较低。

资料来源:据相关年度《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整理

(3) R&D数据存在“统计幻觉”。

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 核心技术研发与品牌及营销处于“微笑曲线”高附加值的两端, 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在“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体系下, 构成高技术产品价值链的高附加值两端与其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 在“跨国资本整合”下实现了在国家之间的分解。发达国家从事高创新率、高集成、高进入壁垒和高附加值的核心部件生产, 而发展中国家从事惯例化的、低附加值和几乎没有进入壁垒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环节生产。跨国公司研发部门在发展中国家的R&D投入被计入该国统计数据中, 但其高技术研发能力及研究成果却并不归东道国所有。而OECD国家高技术产业分类标准, 仅将R&D投入作为一国高技术发展状况的判定标准, 没有考虑到产品价值链在国家间的分解, 这使发展中国家产生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统计幻觉”[7]。

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占世界15%份额, 遥遥领先排名其后的美国 (占12.1%) 、德国 (占8.8%) 和日本 (占7.0%) [6]。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4156.1亿美元。而多年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达到了60%, 工业产值约30%用于出口, 而出口值中的57%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 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出口, 外资更是占到88%[8]。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 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 每个产业排名前五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 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 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9]。中国傲据“世界排名第一的高技术产品种类出口国[10]”, 繁荣表象的背后是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和对发达国家严重的技术依赖。拥有核心技术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立足根本, 发展中国家的离岸工厂地位决定其所得到的技术外溢非常有限。经济成份中外资占的比重较高, 一定程度上浮夸了我国R&D统计数据, 放大了国内企业实际的科技研发及创新能力。

4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政策建议

基础研究经费主要是全社会投入在原始性创新工作中的经费, 是对国家未来竞争力的一种战略性投资, 是技术创新的源泉。2006年初, 党中央重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接着又提出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思路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要突破“比较优势陷阱” (洪银兴, 1997) , 以产业升级超越“比较优势” (左大培, 2002) , 改变我国技术弱国、品牌弱国、工业大而不强的形象以及国际“打工仔”的不利地位,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而自主创新离不开国家意志, 自主创新的主体和核心应该是中国企业而不是外资企业。要实现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 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不可或缺。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4.1 国家担任基础研究的投入主体

国家担任基础研究的投入主体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从发达国家看, 国家需求驱动的战略性基础研究已经成为基础研究的主流。如美国的“曼哈顿计划”、“星球大战计划”等, 基础研究已经与各国的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相互依存、互为促进。二是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沉淀周期较长, 并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释放也具有长期性。基础研究的这一公益性特征, 要求政府应当对其担当起投入主体的角色。美国长期以来一直由政府主导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 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中政府与企业各自分额的构成, 我们没有查到这方面的公开资料。一般来说, R&D投入中的基础研究大多由政府科研院所、高校来承担, 而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则多由企业来承担。前者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对科学问题的探索和国家长远利益, 而后者则主要受企业自身利益的驱动。从我国R&D经费投入的执行部门构成来看:2001年企业占60.4%, 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占39.4%;到2007年, 企业所占的比例上升至72.3%, 科研院所以及高校所占的分额下降至27%。因而, 国家若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 应考虑适当向国有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倾斜。

4.2 优先保障基础研究经费投入

我们要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和政策措施, 例如给予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等向国家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的用于R&D方面的投资或捐赠享受免税或退税待遇等, 动员全社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 鼓励和倡导科技创新。在加大对R&D经费投入的同时, 注意优先优先保障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近年来, 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在R&D中的份额约为5% (表1) , 与发达国家一般在15%甚至20%以上有较大差距。此外, 我国R&D支出占GDP的比重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 一方面我国应加大对R&D支出的投入, 尽快将R&D支出占GDP的比例提升到2%以上。另一方面在R&D支出中优先保障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 确保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增幅度高于R&D的增幅, 逐步将R&D中的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比重提升至15%以上。

4.3 做好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之间的衔接工作

国家在保障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同时, 还应着力做好基础研究与后续的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之间的沟通衔接工作。首先, 通过整合和完善国家自主创新体系, 将科研院所及高校的科学技术能力和科技成果, 适时通过企业主导的应用及试验发展研究, 转换成为企业的创新动力和服务社会的创新产品。其次, 企业技术引进要密切联合相关科研院所, 切实注重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逐步将企业用于技术引进的资金转变成为对培育国内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注入资金, 降低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再者, 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横向沟通与协调, 科学统筹, 研究、协商、解决影响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研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避免部门之间不必要的重复, 合理配置有限的科技资源。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R].2001-2007.

[2]徐岚.各国靠科技创新强国, 美国:政府是园丁, 大学是土壤, 企业是收获者[N].环球时报, 2005/10/10/第19.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05[R].2006..

[4]周文能.关于原始性创新与国家竞争力的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11) :53-60.

[5]腾讯科技:美总统奥巴马计划提高科研开支GDP3%[EB/OL].腾讯网2009-04-29.

[6]国家科技部网站.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EB/OL].http://www.sts.org.cn/.

[7]贾根良, 秦升.中国“高技术不高”悖论的成因与政策建议[J].当代经济研究, 2009 (5) :44-49.

[8]高粱.外资在华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EB/OL].ht-tp://www.cacs.gov.cn/2009-3-4.

[9]時衛幹.特稿:28主要產業21受控中國外資角色再審視[EB/OL].www.singtaonet.com/20060902.

学校安全经费投入与保障制度 篇5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学校各项安全工作措施贯彻落实,为学校安全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特制定本制度。

1、学校每学年安排生均20元的安全工作专项经费,用于安全隐患整治、安全知识宣传、事故应急救援、先进个人的奖励等。

2、学校坚持定期大检查与日常巡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原则。

定期大检查由学校总务处工作人员及学校分管安全的领导于每月底共同实施检查。范围包括各班教室设施(门、窗、黑板、电灯、吊扇、电线插座等)、公共线路及配电箱(柜)、户外体育设施、食堂及小卖部食品卫生状况、实验室(重点易燃易爆品)、学生宿舍设施(电路、门窗、电扇、插座、床铺等)、消防器材,以及家属宿舍电路、消防通道等,发现隐患应及时向相关人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期限整改,由安全员检查整改结果,汇报给学校,做到不完成整改绝不放过。

日常巡查制度包括班主任对教室设施的日常检查责任制及总务处工作人员对教室等公共设施的日常检查责任制,责任人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总务处,总务处当天完成维修任 务。因责任人不作为而造成学生损失的,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参与安全检查的工作人员应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开展此项工作,做到按时、保质、高效、务实,确保学校的稳定局面。

4、学校应尽力保证安全工作专项经费逐年增加和投入。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到底差不差钱 篇6

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未达到4%。”但迄今为止,4%的目标尚未实现。

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因此,我国把这个比例定为4%并不算高,仅仅达到欠发达国家的水平。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距离这一最低目标还相差甚远。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4%的目标提了十六年还未实现?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因为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不够,与中央教育经费不配套。那么,地方政府为何不愿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呢?

首先,是地方政府官员“重政绩形象、轻教育”的思想在作祟。俗话说,“十年樹木,百年树人”。教育投入是一项长期工程,很难在短期内见效。而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的任职期也就是三五年,在这短短的几年内,对教育的投入很难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这势必会影响到一些官员的政绩和升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个人利益,他们自然宁愿把资金投到基础建设等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不愿投到教育上。

其次,我国目前缺少对“教育投入”的相关监督机制。政府资金要往哪个地方投、投多投少往往是由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决定,一些监督部门、监督机制基本上是形同虚设。所以,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把大量资金投入到豪华气派的政府办公楼的建设中去,甚至有的贫困县不惜为此大量举债。一些教育部门官员借出国考察学习之名行公款旅游之实的现象也不鲜见。

最后,我国目前还缺少对“教育投入不足”的问责追究机制。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官员因为安全、腐败等问题而受到警告、撤职等处分,但很少看到有官员因对教育投入不足而被追究责任。而地方政府官员不用因对教育投入不足承担相应的风险和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放任或怂恿了地方政府削减教育投入甚至挪用中央下拨的教育经费。

关于中国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的研究 篇7

关键词:财政,教育经费,结构

一、中国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情况分析

1. 投入总量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教育投入绝对额增长显著。从1978年的75.0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6348.36亿元, 增长了85.78倍。但是在相对数上, 1993年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NP比例 (%) 为2.51, 2008年为2.85, 可以看出中国财政在教育上的投入明显落后于经济的增长。

2. 城乡与地区之间投入量对比分析。

2002年, 国家明确了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在投入体制上, 由过去的县、乡、村三级办学, 县、乡两级管理的投入体制转变为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但是从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上来看, 农村的教育经费投入也仍然是以县为主。2003年, 中国农村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只占总投入的29.69%。

3. 投入级别结构分析。

级别结构指的就是三级教育投资结构, 具体是指一个国家公共教育投资用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比重。从2004年, 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就已经开始超过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 并且差距还在逐年拉大。

综上所述, 可以得出中国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合理的结论, 接下来, 本文将分析造成这种不合理的原因。

二、中国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1. 总量投入不足的原因。

本文比较赞成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由于政府治理结构不完善。在中国, 长期以来, 政治稳定、经济增长是地方官员升迁的主要考核内容。用于经济增长的支出能产生大量的经济租金。因此, 在地方政府的效用函数中, 政治稳定、经济增长是最主要的收益。教育支出虽然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长期的促进作用, 但短期内没有显著作用, 所产生的经济租金也远远小于经济增长方面的支出。因此在地方为主的教育财政体制中, 政府教育经费支出不能达到合理的水平就在情理之中。

2. 城乡、地区之间教育经费投入差异的原因。

各级教育经费的负担责任划分不合理, 教育经费投入制度没有得到落实。中国现在的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仍是以县为主。实现分税制以来, 中央、省级和县级政府财政收入比例和相应的财政支出是一种的倒置支出结构, 这导致大部分县级财政无力承担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地区之间的差异, 也是由于以县为主的经费投入使得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失衡。

3. 投入级别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如前文所述, 中国财政教育经费近些年来侧重于高等教育投入,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悖于教育产品属性的出资责任划分。而分析这种财政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出现的动因, 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是:中国现在强大的速度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在这种压力下, 中国也想快速做出成绩, 所以自然就选择了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 因为这能够最快地达到效果。可是这明显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办法, 长久薄弱的基础教育不仅仅影响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 也会使得高等教育下的人才出现畸形。

三、对中国教育经费的投入的建议

如上, 中国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状况讫需改善。而依笔者之见, 化解财政教育经费投入诸种问题的关键措施主要有:

1. 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的财政保障制度。

要在财政、教育部门的法规中, 明确规定政府的教育财政责任, 尽早制相关法律, 切实提高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重, 使教育经费的筹集、分配、使用都有法可依, 责任明确, 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级地方政府落实相关投入目标的执行和监督机制, 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 将财政收入超收部分更多地用于教育投入。只有具备充分的物质保障, 才能为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促进城乡间, 地区间教育的均衡发展。

对经济发达地区实行以县为主的投入体制, 对经济发达省区的贫困县实行以省为主的投入体制;对于中等财政收入省实行以中央和省为主的投入体制, 对于人均财政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和极端贫困地区要实行以中央为主的投入体制。要量化中央、省级和县级政府的投入责任, 形成合理的财政分担比例。

3. 增大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 中央将投入重心转移到初等教育。

个人认为, 创办校办企业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方法。校办企业是由学校创办或控股的以盈利性为目的的公司企业。高校的发展规模日趋扩大, 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公共资金已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经费需求的问题。高校具有人才、科技、信息等各方面的优势, 潜力非常大, 具有开办校办企业的优势。另外, 针对困难学生的资助, 要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扩大奖学金、助学金的资助范围, 使更多优秀的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圆大学之梦, 为改变他们的竞争条件, 向社会上层发展, 促进社会公平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宏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教育投资问题研究[M].经济与管理2009年第4期

[2]贺晖.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研究[M].财会通讯2009年第9期

[3]包金玲.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与教育均衡发展[M].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3期

[4]严振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问题研究[M]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5]马建斌关于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问题的思考

关于教育经费投入的理论研究 篇8

一、国外重视教育投入经验

当代世界趋于经济全球化动荡与发展, 国际政治格局正向多极化转变, 国际经济活动迈向信息化、科技化方向, 国际发展与经济竞争普遍被认为是教育发展的竞争。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缺乏教育投入, 就很难发展教育, 科技与经济就会衰退, 国家与社会就会落后。因此, 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教育, 竭力增加教育投入。美国人的理念, 只有教育发达, 才有国家发展, 教育是保证人民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获得平等机会的必要条件, 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美国是一个法律至上的国家, 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是通过法案满足教育经费投入, 保证了教育现代化, 充当了世界经济大国。日本重视教育, 把教育定为国策;日本在二战经济衰落情况下, 集中口粮留给学校儿童, 集中资金投入学校教学, 大力培养人才资源, 一跃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首先开发教育, 培养人才, 推动科技, 促进经济较快发展;印度政府为加快调整投入结构, 推行节俭运动, 全国无招待经费, 国家领导人、部长出差乘坐经济舱, 国家有些部级机关没有安装空调, 把节省下来的钱补助学校, 从2009年开始对八年义务教育的所有学校实施免费午餐计划, 增加学生营养;印度政府做到坚持不懈地加强对教育投入, 使之成为默默无闻崛起的超级教育大国。

二、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影响

我国近百年来, 经历教育起步、创伤与落后和教育普及、失衡与发展, 特别在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投入, 不断增加教育经费, 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全面普及, 中等教育比较巩固, 高等教育入学率大幅度提高, 人才培养成效明显, 教师队伍趋于稳定, 学校建设有所发展, 教育体制逐步完善。但是, 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分析, 教育经费投入没有与教育发展同步提高, 教育经费投入与教育发展需求经费差距较大。我们根据相关教育调查资料反映, 是由于教育经费投入偏低, 直接影响教育事业发展, 诱发教育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幼儿教育即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过低, 幼儿入园率不到一半, 幼儿教师队伍薄弱, 幼儿园校舍面积差距明显, 幼儿园设施简陋;二是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但由于经费投入不足, 中小学校师资配备不够到位, 校舍设施仍不完善, 城乡中小学校条件差异太大, 农村义务教育欠债尚未解决;三是由于中等教育经费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学校经费供应不够, 学校负债比较突出, 学校师资力量、基本建设、教学设备差距较大,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受阻;四是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社会和家庭投入, 由于高校规模不断扩张, 高校经费供应较为紧张, 学校师资、学校建设、学校校舍、学校设备配置不足, 高校教育经费投入失衡, 高校超前借债矛盾十分突出, 高校培养人才任务艰巨, 如果高校经费投入不足, 就很难完成培养人才发展规划目标。

三、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分析

教育发展是与国民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没有教育发展, 就没有社会进步, 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繁荣。为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国家竭尽全力不断加大对教育投入, 全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 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承担如此大国教育, 任务是比较艰巨的。我国教育与世界教育比较与发达国家教育比较, 确实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研究如何发展教育, 是深层的理论问题, 教育发展与教育失衡, 主要是教育经费投入的矛盾问题。许多经济学专家和教育家预测, 我国现代化教育需求与教育经费投入, 并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经费投入应增加到GDP7%的比例, 然后再与世界各国教育投资比较, 专家们普遍认为教育经费投入偏低, 直接影响教育事业发展, 影响人才培养规划, 影响教师队伍建设, 影响学校基本建设, 影响学校教学质量, 诱发学校乱收经费, 造成学校债务和家庭负担过重, 导致教育明显不公、学校差异太大、教育发展失衡。教育存在矛盾和问题, 教育存在不公与失衡, 我们应以客观原因分析, 是由于教育、社会与经济发展是互动的, 如果经济发展不平衡, 人口流动规划失控, 就难免教育投入差异;如果宏观决策不协调, 就会影响教育经费投入, 影响教育事业发展。大家都知道, 教育发展必然推动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必然要求教育扩张, 只要发展教育, 就要扩大教育, 教育现代化就必须得到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因此, 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是客观的。

发展教育事业, 首先要做好教育规划、做好体制改革, 但更需要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如果受到教育经费的影响, 就很难完成教育发展目标。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是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 并包括社会投入、私人投入、家庭负担和社会各界捐赠集合的教育经费投入;教育经费支出主要是以学校教育经费支出为主, 包含公立学校、民办学校、非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等, 教育经费通常认为是教育部门支付给所属事业单位和学校经费的支出。政府对教育投入是按照国家财政预算程序对教育部门向公立学校并对其他学校给予补助拨付的教育经费。

四、教育经费投入理论研究

2010年7月,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 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如何保障教育经费投入, 如何提高教育经费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如何把教育经费落实到位, 并保证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是研究教育经费投入最根本性的理论问题。

(一) 高度重视教育。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 作为教育部门更应该做出重视教育的反应, 组织专家和工作人员研究世界教育投资与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的比较, 争取增加教育经费。如果我们能在2000年完成4%的目标, 到2020年就能达到国际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经费总量的比例。所以, 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更加重视教育发展, 要在未来十年内, 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争取赶上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研究我国教育经费, 首先收集国民经济分配、政府财政收入和教育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包括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社会和家庭教育投入以及捐赠教育等相关资料。早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6年《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以及其他相关文件都提出世纪末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要达到4%, 到2000年全国教育经费投入3, 849亿元, 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 563亿元, 只占GDP比例的2.9%, 由于基数低没有完成4%的比例。过了世纪末, 从2002年《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 2004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又提出4%的比例, 2008年教育经费投入14, 501亿元, 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0, 450亿元, 占GDP比例的3.3%。2009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上年大约增长21.2%, 占GDP比例提高到3.7%, 比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 随之重视教育程度提高, 预计到2010年可以接近4%。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经过三十年来教育实践的检验, 再与世界各国教育投资比较, 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标准, 不可能完成教育现代化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应以4%的比例为起点, 加强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 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 积极争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比例的要求, 这是教育部门首先应做出高度重视教育的反映。

(二) 做出具体行动。

按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教育部门应做出具体实施行动的反映, 组织财务、统计和资产评估专业工作人员开展全国教育普查, 从每所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学校经费和资产包括学校经费预算、资产评估等进行分类清查汇集, 为教育规划提供基础资料, 然后按照教育现代化指标和现代化学校标准核算出全国教育经费需求。教育经费投入主要是用于学校建设, 教育经费包括学校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学校设施和购置设备等费用。学校建设从狭义上讲是校舍建设和设备等资产配置, 直接展示学校的环境条件, 体现文明和现代化程度。教育经费投入直接关系到学校建设, 关系到教学质量, 关系到人才培养, 关系到教育发展。回顾教育发展历程, 学校建设取得了明显的变化, 学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学校建设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建设环境不断改善, 为教师施教学生受学, 为培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 由于学校经费不够, 学校建设存在配置不公和缓慢的问题, 城乡与区域的学校建设差距较大, 学校设施条件较差, 学校教师与学生生活用房指标不完整, 学校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设施标准不够健全, 学校建设标准和指标过低, 学校建设规划没有完全到位。早在2002年7月制定《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 学生人均校舍面积较低, 学校班级人数过多, 校舍设计不全, 校舍标准过低, 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学校设计标准的要求。2008年12月制定《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和后来印发《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 提出学校设计、规划和标准有较大提高, 但仍然缺乏长远观念和科学设计理念, 我们按照教育现代化目标的要求, 需要建设现代化的学校, 需要配置现代化教学设施, 如果参照寄宿学校建筑设计和建设标准, 并结合入学率目标和在校学生人数, 据推算和预测, 全国学校仅校舍面积就需要增加20亿平方米以上。规划现代化学校建设, 一是按照学校设施划分教学用房主要包括教学办公用房、教室 (网络教室) 、图书馆室、实验室、体育场馆、会堂等, 生活用房包括教职工和学生宿舍、食堂、其他用房等, 公共设施包括门卫、围墙、道路、园林以及学校教学设备;二是按照学校教育层次和级次, 学校建设规模和标准, 应重新规划适应现代学校建设的标准实施规划和资源配置;三是全面开展学校设施普查, 核定使用周期, 汇集总体数据, 然后按照规划学校的规模和标准, 并结合学校布局调整, 做好新建学校设施配置完整, 扩大学校规模资产补充, 未达标学校资产和学校资产消耗定补, 把每一个学校建设都落实到位。到2020年完成现代化学校建设任务, 这就需要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是教育部门争取经费投入做出具体行动的理由。

(三) 积极促动落实。

促动思想观念转变, 保障教育经费投入落实, 是为了教育现代化、为了振兴教育、为了振兴民族的根本要求。因此, 促动教育经费投入保障的落实, 不仅是全社会的责任, 而且是我们教育部门教育系统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作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做出促动教育经费落实的具体工作, 组织专家和人员汇编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的可行性报告,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提出国家经济具备承受教育需求能力的依据, 提出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两个比重的理由, 要求调整政府收入与支出结构, 增加教育经费支出预算, 促动教育经费投入落实到位。近年来, 大家都在关注教育、关心教育、关爱教育、支持教育, 包括经济学专家、教育家和决策者们都在调查、思考、研究和反映教育问题, 为什么总是在教育经费问题上, 一直没有解决好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

从2000年2.9%到2010年大约4%比例的教育经费投入, 直接反映出目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基本情况, 并为实施新的教育规划奠定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基础。实现教育现代化主要是在教育经费投入保障的前提下, 包含教育必需物质以及物质层面分解若干指标形成的指标体系, 是验证现代化教育目标完成的依据, 也是检验现代化教育的水平。如果在未来十年教育发展过程中, 按照2010年大约4%比例的实践验证, 到2020年不可能完成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任务。目前, 我们应该面对现实, 是由于教育基础条件薄弱, 但又要按照现代化教育的标准和指标进行规划和测算, 一是需要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增加教职工人员, 提高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二是普及幼儿教育, 调整中小学校布局, 完成高中阶段和高等学校入学目标, 需要新建扩建学校, 增加校舍面积;三是建设标准化学校, 需要提高学校设施标准, 增加教学设备;四是增加教育经费, 逐步化解普及义务教育和学校债务问题;五是结合我国国情, 在近期社会与经济发展情况下, 动员社会和个人投入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量的比例越大, 居民家庭教育费用就越高, 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性就越低;六是经过专家论证提出, 到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量能够达到GDP的7%, 这是比较科学的。

关于提高教育经费投入问题, 许多经济学专家和教育家们包括高层人士和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教育发展, 深入调查研究, 深入实践检验, 提出比较科学的依据, 并采取各种方式谋求解决教育经费投入保障的措施和办法。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保障教育事业发展, 应抓住关键环节, 把工作做深做细做透。

一是促动思想意识转变, 开拓教育新思路。有人说过, 财政性教育经费已经占财政支出16.3%, 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低于各国平均水平, 制约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提高, ……实现4%的目标, 信心很大, 难度不小, 并提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对教育投入。这种思想意识, 存在很大的思维矛盾和偏差, 应该积极倡导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整合, 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调整政府投入和支出的结构, 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二是促动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两个比例的增长。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 是提高民族素质, 促进社会发展, 开发科技进步的首要条件, 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反过来讲, 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就必须从国民经济中获取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然而, 多年来教育事业是在经费投入两个比例偏低的情况下发展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并非如此, 如果把基金和预算外资金统入财政预算支出, 实际上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资料反映, 从2000年至2009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平均不到20%, 如果把政府其他收入因素计入财政收入, 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比例。因此, 财政性教育经费与GDP和财政收入与GDP的两个比例偏低是共性的, 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怎么增加两个比例, 这要根据国家需求和国民经济分配负担能力, 并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经验, 加强宏观调整, 满足国家需求, 适当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是切实可行的。教育投入是国家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加财政收入是满足国家需要的保障, 也是教育投入的保障。因此, 我们只要把国民经济分配结构、国家需求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好, 完全能够实现提高两个比例的目标。三是促动财政支出结构调整, 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求,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 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 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 是完成教育经费投入保障的目标和任务, 也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 涉及到大幅度增加财政收入, 涉及到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也涉及到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结构性的调整, 提高比例确实存在不少难度, 任务是比较艰巨的。但是, 我们应该把过去的思维方式转变过来, 认真做好四个方面工作:首先是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二应采取“一个调整、两个压缩、两个取消”措施, 即: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压缩行政经费支出, 压缩一半公用轿车, 取消外事以外的公款招待费, 取消除国事、经营性活动以外的公款出国费用;三是调整组合财政收入新体制, 扩胀财政支出, 包括增加教育经费支出;四是建立健全法律保障财政收入和教育投入的机制。只有这样, 才能把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落实到位。

为此, 我们只要树立信心, 积极努力, 把每项工作做好, 把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结构调整到位, 确保国家重点支出, 确保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 就能够顺利完成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2010年,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颁布教育发展规划纲要, 促动了思想解放, 这是百年教育从新民主主义时期、新中国、改革开放到2010年进入新教育时代教育发展的四大跨越, 实现教育现代化指日可待!

摘要:教育经费投入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障。本文从理论研究与实践验证教育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阐述我国教育应借鉴国外重视教育投入的经验, 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财政收入和GDP的两个比例, 及时调整政府支出结构, 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本文以理论观点, 论述在跨入新教育时代, 首先转变思想观念, 提出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的可行性。

关键词:教育,学校,经费

参考文献

[1]《教育统计数据》[G].2000-2008

[2]《教育发展统计公报》[G].2000-2008

[3]《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G].2000-2008

研究开发经费投入 篇9

一、科技经费投入绩效内部审计作用研究现状

(一) 科技经费监督研究

当前科技经费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多头管理, 科技经费监督也是集权与分权并存。如, 美国科研管理机构不统一, 经费分配方式多达五种, 由国会总审计署和各科研主管部门的总监察长办公室来进行监督。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科技经费监督的体系与美国的情况相近。基于委托代理和博弈理论分析, 我国的科技经费投入存在市场失灵, 应由立法、财政和审计机构进行预算监督 (王文岩, 2005) 。完善科技经费监督体系, 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应从监管理念、监管机制、绩效评估、人员培训四个方面来着力 (周忠民, 2010) 。作为中国特色之一, 纪检、监察尤其是审计部门, 是司法监督之外的主要的科技经费监督力量。

(二) 内部审计与绩效关系研究

一是关于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作用。IIA在1999年内部审计的定义中, 明确指出内部审计旨在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A ndrew等 (2003) 在内部审计专著中就指出了以价值增值为代表的研究新机遇;以W alker等 (2005) 为代表的案例研究和Leung等 (2004) 为代表的调查研究, 以及其他大量的实证研究, 都对内部审计所带来的价值增值进行了验证。内部控制等与审计有关的因素带来增值 (张涛, 2008) ;内部审计从传统的监督, 发展为确认和咨询, 并明确其功能为价值增值 (高文进, 刘介星;2011) ;王守海、杨亚军 (2009) 借助“内部审计质量”概念, 运用类似D e Fond etal. (2002) 的审计费用模型进行实证, 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有助于减少审计费用。李凤华 (2007) 则考察了管理内部审计在价值链中的价值增值功能, 认为其实现形式是合理保证和咨询。二是内部审计的免疫作用。审计是评价公共受托责任的重要机制, 包括受托财务责任、尤其是受托管理责任, 这是审计免疫作用的理论基础。审计免疫作用的方式 (或内在职能) 体现为预防、揭示和抵御。黄震和孙小鸿 (2010) 把免疫作用的研究引入到内部审计领域, 当更多地考虑风险时, 内部审计的预防作用更为突出。张淑贞和孙文刚 (2011) 认为内部审计免疫作用受观念、法制、环境、工作模式和审计方法的制约;林晓平和叶雪芳 (2010) 则总结出内部审计的预防、监视、自稳和修复等四大免疫作用, 并形成由“内控机制、风险预警、持续监督”等构成的免疫系统。

(三) 内部审计增值的量化评价研究

理论上, 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能通过绩效评估来发现, 并进行量化, 目前主流的做法是借助内部审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评价指标的构建。W S A lbrecht (1988) 提出三个标准 (数量、质量、反馈) , 归纳出23个决定因素;Ziegenfuss (2000) 从1997年IIA网络调查中提出的84个指标中, 精炼出最重要的25个指标。柳秋红和林翰 (2007) 利用平衡计分卡模型, 提出了四维度指标;孙青霞和韩传模 (2010) 运用A H P方法, 构建出分为3层的35个指标体系。二是评价工作的实施。R oth (2000) 认为审后调查、客户访谈和数量指标一样能够确认内部审计的增值;A hlawat和Lowe (2004) 运用案例研究方法, 揭示了内部审计内置与外包两种工作模式间的显著绩效差异, 代表了内部审计增值量化研究的新趋势。卢益群 (2004) 通过比较, 研究了七种主要的内部审计增值评价方法及其组合运用;赵红英 (2005) 研究了内部评价、外部评价两种实施形式;陈伟 (2011) 研究了网络审计环境下的四步骤绩效评价方法。

(四) 研究趋势

国内外学者在科技经费监督、内部审计促进组织绩效方面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但也容易看出, 针对内部审计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研究中, 在一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 影响科技投入绩效的关键“逆向”因素的析出和作用机理的研究。传统的科研绩效评价更关注影响绩效的正向因素, 而忽视“逆向”因素, 从而忽视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破坏性力量。 (2) 科技投入绩效评估中内部审计促进作用的研究。从审计过程与审计评价两个层次, 考察内部审计在科技投入绩效中的增值和免疫作用。 (3) 以科技投入绩效为目标的内部审计执行机制的研究。通过系统的制度设计来实现科技经费的绩效目标, 是解决科技经费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关键问题。这无论对构建相关理论还是指导审计实务, 都是相当迫切的。

二、科技经费投入绩效内部审计作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影响科技投入绩效的关键因素、相互协调的机制以及作用机理研究

科技的投入产出有自身的规律。科技投入包括资金、人力和财力等硬件的投入以及科技政策、经济与税收政策等软件的投入, 具有确定性。而科技产出则在数量、质量、时间甚至预期等方面都具有不确定性。对科技经费的运用、管理和必要的监督、考核, 能促进科技投入决策的科学性并合理保证其使用符合投入目的。不同阶段和特点下的科研绩效管理工作, 需要相互协调。内部审计的作用机理可参考图1。

(1) 科技投入决策与预算监督。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由不同的职能部门来分配和实施, 但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预算, 分别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而投入的方向受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竞争性的资源分配 (实际上是依据同行评议的结果) 的影响。企业科技投入中的非财政资金部分, 则受国家政策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影响。不同投入方式的预算监督如何协调, 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作用机理如何, 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2) 科技产出与科技经费使用监督。科技产出能够间接地反映科技投入的效果, 科技经费使用情况则直接决定科研绩效。在各种科技经费监督方式中, 只有内部审计最贴近监督对象, 能够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发现、纠正影响科研绩效的各种问题。

(3) 科技产出不确定下的协调机制。导致科技产出不确定性的原因, 一是科学活动过程的跳跃性, 难以事先设计;二是从产出的表现形式看, 有易于计量的 (如产出的数量等) ;也有不容易计量的 (如产出的质量、增加的知识存量、对观念和文明进程的影响等) 。内部审计准则关于利用专家工作的制度设计, 能够天然地协调这些不确定性, 得出有说服力的评价结果。

(4) 信息不对称性下的协调机制。科技活动本身是复杂而“神秘”的, 这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假象。内部审计通过“嵌入式”的观察甚至参与, 容易克服因信息不对称性带来的困难。

可见, 内部审计是最具有协调能力的基础性关键因素, 既能克服预算投入和预算支出两条线带来的协调难度, 又能克服因科技产出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所带来的协调方面的困扰。

(二) 基于内部审计过程的科技投入绩效研究和基于内部审计评价的科技投入绩效研究

内部审计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作用产生于审计过程和审计评价两个阶段, 要分别加以考虑。同时, 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值作用和免疫作用两种具体的方式, 将会与两个阶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其中, 内部审计过程对科技投入绩效的促进作用具有决定性。

(1) 基于内部审计过程的科技投入绩效研究。内部审计过程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事前审计具有预防作用, 事中审计具有控制和纠错作用, 事后审计具有减损和惩戒作用。因此, 内部审计过程对科技投入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直接。研究的任务之一, 是要通过理论分析、情景分析和调查研究, 确定内部审计过程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作用机理, 通过概念界定对其中的主要因素进行定格处理, 并借助相关指标加以量化。

(2) 基于内部审计评价的科技投入绩效研究。内部审计评价能够促进科研绩效, 但不能完全代替绩效评价。在实践中, 内部审计评价主要针对真实性、合规性、效率性、资产安全完整性、内控状况等总体性内容。内部审计评价的方法有定性评价 (如经验判断、调查询问等) 、定量方法 (如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总量分析与差量分析、比率分析与趋势分析等) 。研究的任务, 是研究内部审计评价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机制, 并借助指标进行量化的反映。

(3) 构建考虑内部审计促进作用的科技投入绩效综合评估模型。通过文献分析对科研评估模型进行梳理, 对涉及的评估指标进行分析判断;结合内部审计过程和内部审计评价分析中的量化指标, 研究其与传统科研绩效评价指标结合的可能性;再借助调查问卷等研究手段, 收集实务界的意见, 得到初步的指标样本总体并进行初次分类。运用因子分析法, 对指标样本进行筛选、降维和重分类, 并确定各层、各指标间的权重关系, 最终构建出反映内部审计促进作用的科技投入绩效综合评估模型。为克服指标获取过程中的主观性与数理工具处理时的过度强调客观性之间的矛盾, 可以考虑运用层次分析法 (A H P法) 对综合模型进行验证。

关于科技投入绩效综合评估模型中内部审计贡献度的析出, 有两种算法。一是经验算法。利用调研数据, 统计出目标年度中内部审计挽回的经济损失占科技经费投入的比例, 计算结果视为内部审计贡献度的下限。二是理论算法。运用差异评估模型 (D EM) , 计算出综合评估模型与传统评估模型评估结果之差, 来单独考察内部审计的作用, 计算的结果视为内部审计贡献度的上限。

(三) 以科技投入绩效为目标的内部审计执行机制研究

研究以科技投入绩效为目标的内部审计执行机制, 实际上是应用研究, 目的是解决科技经费内部审计实务中的关键技术和制度问题。本部分的研究工作, 需要同时考虑协调机制问题。

(1) 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模式。实践中的内部审计工作模式主要有委托外审和自执行。在科研经费审计中, 自执行又分为审签与审计两种模式, 其中审计模式中还可以再委托外审。在考虑科技投入绩效目标时, 应该使用既有模式还是进行模式创新, 也是要解决的问题。

(2) 考察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单位或科研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 科技产出绩效更是与内部控制密切相关。如何针对科研活动中的关键节点, 设计符合科技投入绩效目标的内部控制制度, 是研究任务之一。在审计实务中, 则是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总体的考察。

(3) 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内部审计的增值和免疫作用, 集中体现在对威胁科技投入绩效目标的风险的“先知先觉”中。因此, 构建科研项目的风险预警体系, 是实现内部审计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一项研究任务。

(4) 持续的过程监督。在风险预警的基础上, 内部审计最终能否达成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目标, 依靠的是持续不懈的日常审计监督。这涉及到科技经费使用的跟踪审计问题, 以及发现违规、违纪等问题后的处理机制问题, 这都要在研究中加以解决。

(5) 内部审计成果的科学利用。无论是内部审计过程还是内部审计评价, 都会产生审计成果。合理利用审计成果, 对进一步促进科技投入绩效具有重要的经验指导意义, 甚至有推广普及作用。在绩效目标下, 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内部审计的成果, 不仅是内部审计促进科技经费投入绩效研究的重要内容, 也是科技经费审计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

三、科技经费投入绩效内部审计作用研究方法

(一) 总体技术路线

内部审计促进科技经费投入绩效研究应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思路, 在文献分析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考虑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 分析科技投入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 再通过影响因素之间的协调机制来提出内部审计在全部关键因素中所具有的基础性作用。然后运用理论分析、情景分析、博弈分析、调查研究和数理模型构建等研究方法, 对内部审计促进科技投入绩效的机制进行研究。整体思路可参考图2。

(二) 技术路线的特点

内部审计促进科技经费投入绩效研究思路、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1) 研究思路循序渐进。先分析影响因素, 找出基础性的关键因素即内部审计, 从而发现协调机制, 再围绕内部审计的促进作用研究科技投入绩效。循序渐进的研究思路保证研究工作能够有序、稳定的推进。 (2) 综合性。从研究内容看, 内部审计促进科技经费投入绩效研究, 属于经济学 (审计) 、管理学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的交叉综合;从研究方法看, 可运用数理规划、管理博弈论、情境模拟和分析、调查研究等综合的技术和方法。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部审计促进科技经费投入绩效研究的选题, 来源于科技经费监督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模型构建也是建立在理论分析和实践调研相结合的基础上, 研究成果将会迅速运用于科研经费内部审计实践, 从而会得到实践检验。

目前科技部的内部审计监督, 是通过招标的208家会计师事务所来执行的, 所以并不是真正的内部审计。这样, 不仅审计费用成本较高, 而且注册会计师对科研依托单位的内部控制等情况不熟悉, 审计时间成本也较高;同时, 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的效果也不佳。因此, 内部审计促进科技经费投入绩效的研究,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既可为政府研究相关科技经费监督政策提供支持, 又能总结内部审计经验并在教育、科研系统中进行交流和推广运用, 还能推动内部审计研究的进展。

参考文献

[1]李凤华:《内部管理审计增值功能探微——基于价值链理论视角》,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2]黄震、孙小鸿:《风险管理审计及其免疫系统功能探析》, 《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研究开发经费投入 篇10

经济要发展, 人才是关键, 教育需先行,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将严重影响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教育经费投入一直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已形成了较科学的理论体系, 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直以来是各级政府和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 而且, 将财政拨款作为高校教育经费的唯一来源是不准确的, 也是不现实的, 一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有政府、企业 (社会) 、受教育者以及高校自身筹措等四个方面渠道。

一、我国高校经费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分析

教育发展离不开经费, 教育经费是为教育提供物质条件的货币表现, 是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财政预算中实际用于教育事业的经费和个人直接用于教育的费用总和, 是推动高校发展的首要动力。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我国的教育经费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办学经费投入不足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量质提升难以跨越的瓶颈。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不够。

教育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发展教育是政府职责所在。教育生产创造着国家的劳动与科技能力, 必须有充足的经费, 才能不断地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来。而且, 国家是教育最大受益者, 教育必须以政府投入为主;财政收入也是纳税人的钱, 即使是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 政府也应在其受益范围内, 代表纳税人 (受益者之一) 规划好教育的发展。所以, 政府应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 必须是教育的主要投资者。

(1) 国家总体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早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 提出:“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 ……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到上世纪末达到4%。按照这一纲要,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在2000年就应达到4%。2010年7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再一次提出, 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4%, 10多年都未能实现这个4%的目标, 足以说明国家总体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

(2) 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均衡造成地区差异性高校经费不足。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来负担, 中央较多地注重于对中央部委所属高校投资, 从“211工程”到“985工程”, 都体现了非均衡发展策略, 基本上是锦上添花多于雪中送炭;而地方政府则大多数负责普通高校建设, 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造成投入也不均衡, 使得不同地区高校发展差距较大。

2. 争取社会资金投入不足。

普通高校与新建院校由于拥有的校友等社会资源有限, 高校多渠道经费投入体制未能形成, 捐赠、共建及合作等收入很少。相反, 越是名牌大学、重点大学、历史悠久的学校, 其它渠道投入的资金就越多, 与普通高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3. 高校本身“造血”能力欠佳。

随着办学规模逐渐扩大, 投入总需求不断增加, 高等教育投资大, 办学成本高是普通高校教育经费供不应求的问题关键所在。普通高校是高校教育发展的主力军, 其规模小, 底子薄是教育投入不足的历史原因。2005年, 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 高等教育按照当时的日常运行成本粗略计算, 培养一名大学生, 学校一年至少要补贴4000元左右, 这笔费用要靠学校自行解决, 给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必须强化生财能力建设。

4. 学费拖欠现象严重影响教育经费的正常到位。

学费是高校办学的一项重要收入, 但是, 由于收费标准不断提高, 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导致贫困学生普遍拖欠学费的现象。越是经济薄弱的学校, 尤其是普通高校, 学生大多来自人均收入差距大、贫困山区及偏远地区, 学生对学费的承载能力大都有限。因此, 越是经济薄弱的学校, 学生欠费现象也越严重, 极大地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形成恶性循环。然而, 高等教育并非义务教育, 学生必须缴费上学;另一方面, 国家又不允许一个经济困难的学生辍学。再者, 国家助学贷款机制尚不够完善, 导致越来越多的高校背负着学生拖欠学费的财政压力, 影响着高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加大对教育投入的举措

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3%, 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4.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的统计数字) 。必须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系,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1. 努力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全面提高从外界获取经费的能力。

所谓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大学为实现办学目标, 采取各种有效策略, 获取、配置可利用资源, 成功进行办学活动的各种能力体系”。

高校经费筹措的过程, 也就是高校与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外界经济主体进行资源交换的过程。高校之所以能够从外界获取经费, 是因为高校具有经济实体的性质, 其资源具有交换价值。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以其得到收益和高等教育能够给其带来收益或预期收益为前提的, 当一个社会团体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得不到任何收益或预期收益时, 其提供给高校经济资源的选择自然就不复存在了。高校的知识、科研成果、人力资本乃至社会声望, 都具有很大的价值, 高校在对外输出资源的同时, 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获得支持的多少与大学的自身能力成正相关关系。为此, 要想增加高校的经费收入, 必须提高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 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1999年1月1日实施的高等教育法已明确规定:“国家应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高等教育注重的是社会效益, 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财政拨款必须作为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 接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 政府作为所有者利益主体, 也应当致力于消除由于收入差异带来的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 保障教育的公平性, 通过“综合定额×系数+专项”的形式, 使高校的经费有稳定的来源, 不至于因政策性投入不足而出现资金缺口。

3. 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同时加大学费清欠力度。

(1) 合理收费, 成本分担。近年来, 伴随着价格水平不断攀升, 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大, 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成本的逐步加大, 高校办学成本整体在快速上升, 应当根据高校办学成本上升状况适当调整收费标准, 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对高校的投入情况、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特色及培养成本等因素, 制定具体的招生规模及收费标准,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行业及不同分数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 实行差别收费, 从而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 加大学费清欠力度, 促进教育经费及时足额到位。由于助学贷款机制尚不够完善, 学生履行合同的诚信度也不够高, 在国家政策不允许让经济困难的学生辍学的大背景下, 学生收费工作量在不断上升, 难度在不断加大。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 学费收入是学校教育经费中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依法收取学费符合国家政策法规, 大学生必须缴纳。要通过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研究生院 (处) 及各相关学生工作部门与人员的共同努力, 结合“奖、贷、勤、助、补、减、免”等措施, 辅之以积极的奖励、激励手段, 本着政策从严掌握, 普遍情况从紧, 个别情况从宽, 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原则, 在加强教育, 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同时, 积极有效地催收学费, 确保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转。

4. 科研实力的提升是增加经费收入的又一重要渠道。

高校的科研成果、知识信息一般具有知识含量高、效益好等特点, 很容易催生出新的产业和行业, 在社会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团体及个人之所以会对高校投入资金, 是由于高校能够为其提供科学研究成果、技术成果、知识信息等资源。高校只有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 才能获取更多的科研经费。要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创新科研理念、优化科研机构, 建立有利于组建大团队、争取大项目的组织结构与激励政策, 促进学科交叉, 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科研水平, 从而获取更多的科研经费, 改善科研及办学条件。

5.“节流”是解决经费不足的有效途径。

改革管理体制, 合理安排支出, 杜绝浪费发生。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全面地又好又快的发展, 但绝非全要发展, 如果全要发展, 则各部门需求的资金总和将超过可支配资金的100%。为此, 学校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 自找差距, 自加压力, 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合理配置和充分有效使用现有资源,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对现有人才、房屋、设备等资源要合理配置, 充分而有效地使用。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 降低高校教育成本;合理的经费预算计划和管理方案是实现高校经费合理使用, 发挥最大效用的前提和保证, 必须制定好, 在“既要吃好饭、还要科学发展;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一般”的思想指导下, 强化预算管理, 严格预算执行, 增强工作的计划性, 进一步推行责任预算, 下移经费预算管理工作重心, 使财权与事权的高度统一, 在分出权力的同时分出责任, 提高经费预算和资源配置的质量, 强化预算执行的监督, 使预算管理落到实处, 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要适度控制基本建设的规模, 避免一味追求外延发展, 逐步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 加强内涵建设, 实现科学发展。

6. 提升社会形象, 强化捐赠意识。

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的投资与赞助, 愈来愈成为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不少爱国爱教的著名企业家、慈善家, 如田家炳、邵逸夫等, 心系教育, 乐善好施, 积极投资教育事业。这不仅较好地改善了被捐资学校的办学条件, 而且给教育的改革带来新的契机, 注入了新的动力。国家要出台相应政策, 一方面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学校进行捐赠, 另一方面激励学校积极争取捐赠,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高校的社会形象体现为高校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指标, 学校要广泛宣传自己, 主动与有意捐赠者接触争取, 应该设立专门负责捐赠工作的机构, 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 做好受捐工作。同时, 学校要切实保护捐赠者的利益, 特别是精神利益, 要大力、大胆地为捐赠者立碑、留名宣传, 以彰其绩, 但应避免过浓的商业行为, 以示“育人”。

7. 通过共建争取办学经费。

要积极争取多种形式的共建活动, 节本、增收,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要通过与中央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共建, 取得政府对高等学校的经费支持;要发挥自身的优势, 通过与企业合作, 服务社会提高经费收入;要按照《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高校“合并”的方式, 通过高校与高校合并以及内部机构改革,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 来实现现有资源的再配置, 使高等教育布局与结构趋于合理、规模适度, 达到优势互补, 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8. 完善体制,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单靠国家投资来改善学条件, 发展教育事业, 路将越走越窄, 必须走多元化筹措办学经费的道路。要全面落实已出台的筹措教育经费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措施, 以弥补高校教育经费不足的缺憾, 包括发展校办产业, 实行产教研结合, 补充教育经费;包括盘活原有资产存量, 盘活资金;包括实施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以节约资金;包括校与校合并与机构改革, 纠正教育资源配置失调, 分散使用所造成浪费等现象,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 高校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一定程度上就是教育投入的增加。

总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筹措高校教育经费的途径是多元化的。在政府教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 要走出一条多方筹措教育经费的道路, 为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筹好资、用好款。

参考文献

[1].付光富, 张元辉.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途径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17)

研究开发经费投入 篇11

【关键词】财政科技投入;经费管理;科技创新

科技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支持以及对政府科技经费的有效管理,政府科技投入的支持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资金及资源的保障,而有效的经费管理则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上保障,二者共同作用促进了我国科技领域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财政科技投入与经费管理制度方面仍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并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我国国情的变化,不断进行着改革和调整,财政科技投入与经费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健全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费管理的发展

我国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费管理的改革第一阶段从1985年开始持续到1992年,这次改革的主要成就是,实行了对研究机构经费的分类管理,经费开始由中央财政预算单列,专项拨款。这一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刚刚取得成效,对于科技创新力量的重视也逐步加强,专项经费的分类管理,是我國科研经费管理方式上的一大进步。

改革的第二阶段,是从1992年持续到1998年,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鼓励科技人员走出去创办企业,并对一批行业科研院所和国务院各部门所属技术开发机构进行了企业化转制。这一阶段的改革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需求,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人们的社会需求也不再停留于温饱的层次上,对社会的需求已经扩张到了更多的领域,也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个体经营创办企业、推动科研机构的企业化转型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改革的第三阶段是从1999年后直至今天,第三阶段的改革主要是实行部门预算制,调整了财政科技投入与经费管理的部门职能和会计科目,形成了分工协作的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与管理体系。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对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完善方面,随着科技发展速度的加快,各领域中的科技创新项目也不断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在资金的投入量上也不断加大,因此建立有效完善的管理体制以适应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则成为当务之急。

二、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模式单一,过度竞争导致效率降低。现阶段我国财政科技经费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依靠企业项目间的竞争实现的,企业竞争是行业发展的原动力,但过度的竞争对于创新领域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制约,企业在项目研发中过度注重竞争手段,而忽略了创新项目的实用性与项目质量,项目研发目标不明确,或是不考虑项目风险性因素对企业的影响,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风险过高或是缺乏竞争力的项目利用管理制度的漏洞或是缺乏公正的程序也能够获得资金的支持,但很难保障项目目标的实现,也造成了政府科技经费的不合理利用。

2.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投入不足。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的比例分配应该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现阶段我国的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开发领域,而对于科技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投入则相对不足,尤其是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基础研究阶段是科技创新与社会应用的基础环节,需要科技经费持续与稳定的支持,但该阶段几乎无法创造收益,并且风险较大。而在政府财政经费投入的分配上往往选择在能够短期创造收益的领域加大投资,这也造成了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无法满足基础研究的资金需求。

3.财政科技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基本支出不足。我国财政科技经费支出按照用途可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部分,前者是维持科研机构正常运行的经费,后者是科技活动经费,多是竞争性经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一方面,科研院所运行成本大幅度提高,不得不在项目经费中分摊科研成本,特别是人员成本,造成许多经费的使用违反现行课题制等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基本支出不足使科研院所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及时更新科研设备仪器,从而制约科研院所的科研水平提高。

4.我国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在我国财政科技经费的管理方面存在一些漏洞,而对于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监督机制也不够完善,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与制约,导致我国财政科技经费在实际使用中常出现缺乏有效评估、项目审核不规范、流程操作缺乏公正性以及不良竞争等现象,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财政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影响着资源配置的优化。随着近年来政府财政经费公开化透明化的增强,以及政府财政领域改革的深化,这些问题也有了一定的好转。

三、加强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费管理的有效措施

1.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模式的改革,通过政策引导与管理保障,促进良性竞争,限制恶性竞争,通过管理模式的灵活运用保障科技经费的有效利用。控制恶性竞争与过度竞争要从管理制度的完善着手,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是市场发展的原动力,通过有效的管理,引导竞争的良性发展,防止不公正不规范的竞争扰乱行业秩序,进而提高创新项目的竞争力。

2.优化财政科技经费的投入结构,加强基础研究方向的财政投入。基础研究与基础建设方向的投入是具有长远意义的,加大基础研究方向的资金投入,可以有效地保障科技领域的发展潜力,加强对新科技项目的基础研究可以有效的为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提供科技基础与研究素材,对于科技应用与开发领域的拓宽有着重要的意义。

3.优化财政科技经费的支出结构,提高基本支出所占比例。财政科技经费的支出应为科技创新领域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因此加强科研院所的建设及运营经费支持,加强创新型科研人员的培养,提高科研院所的等基础科研机构对人才的吸引力,进而保障科研水平的提高。

4.进一步加强政府监管,建立健全的财政科技投入经费管理监督机制。有效监管是保证财政科技经费管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的规范化、科学化的必要措施,通过对政府监管机制的建设与不断完善,加强对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相关部门的评估监督,对财政科技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公开,对不规范的管理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对不公正行为进行及时处理,保证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公开公正与规范性。进而有效地提高财政科技投入与经费管理的效率,提高政府财政科技经费的有效利用率,促进财政科技经费的优化配置,保障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稳步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研究开发经费投入 篇12

对我国职业教育现行经费来源的研究

很多研究都对我国职业教育现行经费来源进行了分析, 可以将我国职业教育投资途径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投入、政府财政拨款财政性教育经费是我国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 政府的财政投入是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主体, 包括国家财政性投入和各级地方政府征收的用于教育的税费所形成的地方财政拨款。这些政府财政经费主要是用于职业教育的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有学者指出, 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方式已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过去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主要是创办职业学校, 政府的财政拨款主要用于职业学校的建立和管理;现在, 政府考虑到教育资源的稀缺性, 在继续对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的基础上, 力图通过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的融入。

社会力量投入社会力量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是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重要补充, 填补了政府财政支持的不足。包括: (1) 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办学以及企业或行业对职业教育的投资, 通过委托培养的方式使企业或行业交付一定的人才培养成本。 (2) 社会团体、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及国际友好人士或组织的捐赠。

校办企业校办企业的投入方式可以分为几种: (1) 校办企业。职业学校的校办工厂、科技服务创收, 将经营的利润投入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 (2) 校企合作。一是学校利用技术理论知识为企业服务, 保证了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减少了大量的实践教学基地的经费投入, 使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得以缓解。二是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教育。与特定企业的需求相结合, 为指定的企业培养人才, 教育投入可由企业承担一部分, 相对而言减少了学校对于经费的需求。

个人投入这里的个人投入指受教育者的个人投入。受教育者作为职业教育的受益者, 分担职业教育经费成本是必然的, 职业教育中个人的基本教育支出包括学费、杂费等。

其他包括: (1) 信贷。学校向银行贷款用于学校建设和其他支出。 (2) 发行教育彩票。国家或地方政府发行教育彩票, 扩大教育资源, 以应当时发展之需。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经费来源渠道趋于多元化, 在多方面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办法中, 有引进国外的经验, 也有自己探索出的路子。但在多种多样的职业教育投资渠道中, 除了政府投入的数量相对稳定外, 其他渠道都不稳定, 总体而言, 经费来源虽然五花八门, 但经费短缺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存在问题的研究

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在办学规模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在办学质量与效益上还有很大距离。究其原因, 国内学术界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一致认为我国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存在很大缺陷。

有的研究者认为这些缺陷主要体现在:国家财政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经费标准太低;行业、企业的职业教育投入太少;非国有企业尚未成为职业教育投入主体;社会力量用于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个人直接成本太高。此研究将焦点聚于发展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上, 也就是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根源在于经费投入不足。也有的研究者将我国职业教育投资问题归纳为: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投入来源结构不均衡;投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投入受世俗化观念影响;个人成本太高。还有的研究者认为我国职业教育在资源使用上存在问题, 表现为透明度不高, 效率低下, 浪费严重。张炳旭对高职教育经费的投入现状进行了分析, 指出存在的问题是:生均教育经费的减少与招生规模的增长不相一致;高职教育投入失衡, 包括区域间教育投入不平衡、教育投入结构不平衡、高职院校内部投资比例不平衡。

以上主要是从经费投入与使用的角度来看问题。王振国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分析, 认为职业教育经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点加强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与实际教育经费投入缺乏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国家关于教育经费筹措的法律、规定与政策措施未能全面彻底地贯彻、执行;在国家各级财政收入状况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 未能及时调整和增加职业教育的投资比例。

总而言之, 我国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存在体制性、政策性、模式性、观念性的障碍,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我国职业教育步履维艰的现状, 这是广大研究者的共识。

综合以上各家的观点, 我国职业教育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来源结构不均衡, 包括政府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内部投入不均衡, 社会力量投入不足与个人成本过高。 (2) 投资观念偏颇, 受世俗化观念的影响, 社会与个人对职业教育投入的积极性不高。 (3) 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不高, 透明度不高。 (4) 与职业教育发展相应的政策、制度尚未健全。

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对策的研究

为了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 必须针对职业教育投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探讨多方资金投入的可行道路, 改革单一的投资主体, 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国内研究者对职业教育投资对策的分析大致可概括为:加大政府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制定法规保证职业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 将市场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引入投资体制;支持银行对职业教育的贷款;吸引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还有研究者从刺激职业教育消费方面提出应为求学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职业教育平台, 降低成本吸引消费者。有的学者也提出应进一步加强与改进职业教育经费监管与审计工作, 向管理要经费, 要效益。李芙蓉在对全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情况进行分析后, 发现地区差异很大, 提出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缩小地区间的教育经费差距。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必须加强宣传, 加大政策力度, 探讨确保职业教育发展的办学投入新思路。有的研究者认为, 根据“谁受益, 谁负担”的原则确立投入主渠道是必须的, 也是必然的。然而, 我国目前实行的高职高收费政策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所遵循的“受益”原则是互相矛盾的。刘慧丽认为, 应认真分析并全面把握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中存在的偏差及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纠正措施, 这将有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促使高职教育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进而加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视角过于宽泛, 缺乏针对性与比较性总结学者们的观点, 不难看出, 关于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一定的理论范畴, 往往是针对全国的职业教育投资情况, 有些研究是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加以研究。总体而言, 研究的视角比较宽泛。然而, 各省、各地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 经济发展状况也不均衡, 职业教育的投入问题更应结合当地情况做具体分析。此外, 目前的研究缺乏针对不同地区的职业教育进行比较的研究, 这将不利于地区之间相互学习与借鉴, 不利于政府与职业学校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投资。

有关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虽然学者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但是职业教育投入的主渠道应由哪几部分构成, 理论界的研究含糊不清, 有的强调政府投入, 有的强调企业投入, 更多的观点认为应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承担, 但承担比例各为多少, 也缺乏统一的结论。由于投入主渠道不清晰, 导致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得不到保障。这个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 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某些研究提出的对策缺乏可操作性尽管各种各样的对策都提出来了, 而这些从理论高度提出来的对策的实际适用性与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相关部门也缺少相应的制度保证各项政策的落实。我们认为, 理论上的探讨是必要的, 但如果只是围绕着理论对职业教育成本的问题进行分析, 而缺少可操作的对策, 最终并不能解决当前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所面临的困境。

(二)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我们认为, 解决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应从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当前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前期的经济发展状态,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必然的, 也是必须的, 而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在经费投入上, 国家投入比例低, 个人投入少, 社会投入少。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根源在于我国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不良认识, 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严重的偏颇, 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鄙视的心理。因此, 我国的职业教育要想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首要的问题是引导大众转变观念, 可以通过国家政策的引导体现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在增加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 要提高对职业教育学历的认可度, 当然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也是必不可少的, 否则一味地增加投资是没意义的。只有大众改变了对职业教育的看法, 职业教育的社会投入、个人投入才会有所增加, 才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职业教育的投资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认为, 关于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以研究: (1) 对各地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 (2) 从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方面进行研究, 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3) 进行地区间的比较研究, 总结职业教育发展好的地区的成功经验。

摘要: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是保证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对近年来国内关于我国职业教育现行经费的来源与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所作的研究加以总结评析, 旨在探讨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经费来源,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陈丹, 楼世洲.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筹措的多元化渠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10) .

[2]牛征.中国职业教育投资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教育科研, 2002, (8) .

[3]刘绍君.高等职业教育投资问题与对策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4) .

[4]王娟.高等职业教育投资问题与策略[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4 (2) .

[5]张炳旭.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与投资效益评价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 2006, (6) .

[6]王振国.解决职业技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2, (6) .

[7]李佑成, 马洪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问题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5, 9 (1) .

[8]牛征.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J].职教论坛, 2006, (10) .

[9]李芙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和地区差异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1) .

[10]刘仕辉.关于确保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投入的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 1998, (3) .

上一篇:非档案资料下一篇:图像和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