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宅的开发研究

2024-08-07

老年住宅的开发研究(共9篇)

老年住宅的开发研究 篇1

1 老年住宅需求的主要原因

老年住宅是房地产行业新兴的一个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我国不仅是头号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头号老年人大国,老年人人数相当于全世界老年人人数的1/5。同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这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在我国,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人口迅速进入老龄化。预计到21世纪中期,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占全国总人口的28%。如此庞大的数量,必然产生相应的市场需求,这对老年住宅市场是个大机遇。

2 现阶段我国老年住宅面临的问题

2.1 社会因素

1)家庭结构的变化。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我国的家庭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家族式生活向小家庭模式转变,现有的家庭模式慢慢的成为四二一的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夫妻双方父母都和子女一起居住的可能性就在减小。

2)现有住宅的环境。现有住宅的内外环境与老年人的生活不相适应,这也是当前我国老年住宅问题的一个比较严重的现象。在很多住宅里,对老年人的考虑就很欠缺。另外,在社区的公共活动场所里几乎很少有适合老年人需求的设施。而且,很多老年公寓名不副实,存在很多的问题。

3)福利院、敬老院等社会养老设施供给不足、功能局限。

2.2 经济因素

1)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援助不够。2)个人的购买力。

2.3 文化因素

从中国传统文化“孝道”和扶老携幼的传统养老方式来看,通常老年人的幸福观植根于家庭,期望子女孝顺,家庭和睦。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当然都希望自己老了可以和子女一起居住,而不愿意独居。然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父母在外工作,要在一起居住往往不太现实。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养老福利设施的不完善,使得很多人对养老院、敬老院都会产生一种抵触心理,很多老人会认为自己的子女抛弃他们,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去养老机构的。

3 老年住宅的开发

3.1 老年住宅的类型

1)独立式老年住宅。

按照人的生理周期分析,独立式的老年住宅对早老期的老年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早老期指55岁~74岁(按照生理健康年龄而非生存年龄,生理早衰和迟衰要调整划分),这一年龄段人群生理健康,行动自如,生命力已有衰退但依然较为旺盛,有活动、学习、交往、创造等心理需求,可以根据个人愿望和家庭成员情况,选择与子女同居、邻居、近居或独居的不同户型。早老期老人对社区需求偏向各种活动方面:图书馆及阅览室、各种文学、艺术社团(如诗歌、绘画、音乐、舞蹈、体育锻炼等),并不定期地进行短途、中途、长途旅游。发挥余热、开展活动、锻炼,使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减少、延缓疾病和肌体老化的到来是其生活重点。

2)集合式老年住宅。

集合式老年住宅的开发不同于独立式老年住宅,可能在生理需求上要求会更多一点,中老期的老年人选择这样的住宅,一方面可以在子女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得到更好的照顾,另一方面,老年人的生活也不至于单调无味。中老期指75岁~84岁,这一年龄段人的生理已有衰退、不完全健康,行动已不能自如,生命力明显衰落,不同程度地患有疾病,有安逸、舒适、适度交往、保持健康等心理需求,可以根据个人愿望和家庭成员情况,选择与子女同居医护人员定期登门护理、他人合居护理或独居护理、集体宿舍护理的不同户型,以便根据需要进行适度的不完全护理。中老期老人对社区需求偏向精神交流及散步等简单活动方面,只能组织短途旅游。适度活动、维持健康、定期保健治疗疾患是其生活重点。选择集合式老年住宅,对于长期在外工作而不能照顾自己父母的年轻人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很大的精神负担,使老人得到很好的照料,自己也可以安心的工作。

3)护理型老年住宅。

当老年人的生理期达到暮老期的时候,护理尤其显得重要。暮老期指85岁及以上,这一年龄段人群生理健康较差,大多行动不能自如,生命力较弱,往往不同程度地患有多种疾病,有安全、安逸、舒适、适度交流、维持健康等心理需求。可以根据个人愿望和家庭成员情况,选择与子女同居医护人员登门护理、他人合居护理或独居护理的不同户型,以便进行完全护理。暮老期老人对社区活动的需求偏向精神交流及散步等简单活动方面,只能组织春游、秋游、公园、郊外旅游。饮食起居、疾病治疗护理是生活的重点。

4)公立养老院。

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有明显的差异,沿海城市比内陆城市要发达得多。以上所介绍的三种类型的老年住宅,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消费者的经济能力。尽管如此,政府的养老设施还是不能忽视的。在以上所讲述的内容中,我国养老院、敬老院的基本设施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好的现状让很多老年人对养老院望而却步。尽管公立养老院具有福利性,可是它在某一程度上还是需要改造,才能真正地成为人们养老的场所。

3.2 开发老年住宅的设计要求

3.2.1 室内方面

1)智能化建设。智能化建设是老年住宅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老年人自身心理生理方面的原因,在老年住宅的设计中加大智能化建设是必须的。在日本就率先推出了智能化样板房,比如橱柜可以根据老人的需要自动调节高低;卧室有地线设计,晚上起床可用地灯,不刺眼等等这些都反映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此外,对于年纪较大的老年人或者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希望可以在室内建立紧急呼叫系统。另有一些设备也需考虑高龄者手力的衰减,如手把、自动温控水龙头、红外线控制自动给水洗手设备、自动冲洗马桶、自动升降马桶等机械设施上的按钮、开关,也以大型简单的样式较好。2)无障碍设计。在老年人的居住空间里,考虑到老年人的行为特点,在设计住宅时采用无障碍设计。从生理上讲,老年人因身体机能的衰退,加上一些老年性疾病,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行动不便,反应迟缓,因此,住宅设计中楼梯的平陡、门的大小、过道的宽窄等都是应该重视的环节,必须体现无障碍设计。厨房和卫生间的面积要适当加大,便于座凳或座轮使用;厕所应靠近卧室,并设长明灯。

3.2.2户外空间方面

1)户外空间环境。由于老龄化进程所带来的老年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变化与需求,对老年住宅的设计注意参照老年特征来规划和设计居住区的空间环境,注意加强环境的弥补性(环境空间的范围服务半径宜小、居住空间宜静、交往空间宜熟悉,交通环境宜便利、安全、无障碍),强化环境的识别性(环境的特征性标志的鲜明性)。根据地形修改步行路线走向及步行路线长度,调整建筑方位及室外阳光区、阴影区,根据老人需求增加环境要素等。2)满足养老服务体系的公建配置。在服务体系上,特别是要求有较方便的医疗保障设施、较周到的生活供养设施、较丰富多彩的健身、娱乐设施和文化教育四项。如老年人专科医院、老年心理咨询站、老年剧场、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健身房、老年舞厅、老年大学、老年学习班等。此外,还可以增加老年人交往活动系统。居住区中老龄人的“基本交往活动圈”是自住宅出入口到社团中心,活动半径约在180 m~250 m(5 min路程)之间的区域范围内,交往的对象主要是邻里。因此,在规划中应注意留给老年人一片天地,使之能聚集、聊天、打拳、晒太阳。老龄人的交往活动还可以扩大范围,要求规划考虑必要的设施与场地,如老年活动中心、门球场、牌艺室、文化馆、茶室等,注意使老年人在一个更大的交往范围内与志趣相投者聚友、联谊。

摘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分析了老年住宅需求的主要原因,归纳了现阶段我国老年住宅面临的问题,同时研究了老年住宅的类型和开发老年住宅的设计要求,以达到满足人们需求的目的。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住宅,无障碍设计

参考文献

[1]赵欣.老年公寓呼之欲出[J].科技智囊,2007(2):17-18.

[2]田跃,司扬.浅析老年住宅类型的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2):21-22.

[3]谢海君,夏梦.对未来老年住宅发展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0):55-56.

[4]朱青.中外老年住宅供给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特区经济,2007(11):33-34.

[5]陈伊娟.中国老年住宅的设计构想[J].设计平台,2007(5):49-50.

老年住宅的开发研究 篇2

老龄化中国的来临随之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和日益增长的老年人比例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政府针对老龄化时代可能会存在的或已经存在的社会问题也做出了相应的举措。毫无疑问,老年人的住房、保健和服务也应受到特别的关注。本文从老年人居住的户外空间导视系统着手,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结合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生理变化等特殊需求的充分考虑,并希望在未来的设计中应用到具体的设计实践中去。

1.老龄化中国的来临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的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何科学解决老龄化这一课题也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对老人来说,居住在老年住宅中的老人们非常重视宜人的户外环境,舒适、安全和保障、户外空间的易于通达以及同其他人相遇和交流的机会正越来越成为老人们利用户外空间的重要目的。然而,当老年人这类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在户外亲近自然、运动、休憩,户外环境陌生又复杂时,如果户外空间中有完善的导视系统,就更能帮助老人迅速熟悉自己喜爱的场所,并消除不适应感。目前,国内在导视系统设计上对老年人这类特殊群体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这种设计理论研究的不完善以及导视系统设计实践的不规范性促使我们作为设计研究者对导视系统设计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根据实地调研数据和查阅文献理论研究,探讨老年住宅户外空间导视系统设计的相关原则,提出个人建议和心得。

2.老年人住宅区户外空间导视系统的总体布局与设计细则

有研究者在观察研究了老年住宅区后,总结得出三个影响户外空间使用的设计因素:方向感、感官刺激的机会和环境的“掌握和控制”。适当的户外空间导视设计可以帮助老人在户外明确方位和寻找路线。因此在一个通过设计、能够让老年人快速明确方位的导视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更加会大大增加老年人参与户外活动的几率并增强老年人的愉悦程度。针对老年人所做的导视设计必须符合老年人群的身心特点、行为活动规律以及他们的认知习惯。

(1)老年人住宅区户外空间导视系统的总体布局

户外空间导视系统的总体布局和不同空间之间的关系会影响户外空间的使用、吸引力以及安全感、方向感、服务的有效性。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应把握好导视系统的总体布局,充分考虑老年社区内道路与道路之间、道路与景观之间的关系,使其设置流畅融合。

a.导视系统与老人社区环境的对比和统一

对比关系是将导视标识从环境中脱颖而出,使导视标识的辨识度大大增加;协调关系是让导视标识与环境融为一体。

判断老年社区的导视系统与环境之间采用何种关系,取决于老年社区的具体属性。在老年社区的居住区或老年大学这类人流量较少、空间结构单纯、气氛安详且老年人较熟知的空间环境下,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空间参照物找到自己所寻找的方位,这时,大多数老人不需要引导的情况下,导视牌就可以做到悄无声息,与环境巧妙融合。这种与环境相协调统一的导视标识的应用,会使老人感受到居住环境的和谐、自然和美好。

老年人社区内的老年活动中心、医院、超市等开放性场所可采用对比型设计手法,这种对环境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又新奇有趣的导视标识设置,使其与周边的环境形成明显的反差,一方面既可以提升标牌辨识度,让老人在陌生环境下迅速熟悉周边方位,消除紧张感和恐惧感;另一方面也可营造出活泼的景观氛围,调整呆板或枯燥的空间感觉。

b.户外空间导视系统的多样化

导视标识设计多以视觉为载体进行传达,但老年人作为特殊群体,他们的身体机能随着年纪的增长从而产生不一样的衰退现象,我们在此设计上进行多样化设置,便可综合尽可能多的方式来弥补老人因衰老而产生的对导视系统设计上提出的不同需求。

发光的无障碍的夜间导视系统能帮助老人在夜晚清晰的识别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尤其是对一些警示性的标识,以确保老年人夜晚出行的安全性和方便性。

用声音传递信息的导视系统可辅助视觉上的导视系统,将有效的信息传递到视觉障碍的老年人,这种方式多用于环境复杂、人流量较大、无法快速锁定视觉标牌的户外空间。

在导视设计中,触觉的导视广泛的应用于盲道的设计中。在对老年人住宅区户外空间我们同样可以借鉴这一灵感,设计出使引导和保护老人去往他们的目的地的导视设计。

(2)老年人住宅区户外空间导视系统的设计细则

a.老年人对导视设计的色彩需求

生活中,色彩的灵活搭配不仅影响老人对事物的辨识度,同样会影响老年人的情绪。老年人由于生理衰老的原因,视力会逐渐衰退,但是老年人对黄色和红色的感光依然强烈。因此导视标识的设计应以红色和黄色为主色调,且对比强烈的色彩设计方案。也可采用具有积极、活泼、热情的色彩来引导老人因为衰老产生的一系列消极情绪,尽量避免纯度较低、明度较暗的冷色系和灰色系,这些灰调容易让人产生负面的、低落的情绪。

b.老年人对导视设计的文字需求

文字是导视标识系统中传达信息的重要载体,在导视系统的设计中,文字字体的类型,文字的大小、色彩以及文字与其他元素的间距、搭配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信息的传递。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会产生视觉上视力范围的缩小,出现老花眼现象,这意味着老年人在处理复杂的文字信息中识别有用信息的难度将会增加,因此导视系统标识设计中的文字必须保证字体的类型、字体的大小、文字排列清晰可读。

c.老年人对导视设计的图形需求

我们常用到导视标识设计中的图形大多可以分为趣味型图形、标准型图形和概念性图形。从老人的生理状况来看,他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会低于年轻的群体,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导视标识设计时需要采用更加形象、简明、容易记忆的图形。并且,老年人常常怀有特有的怀旧心理,生活中过往的一些熟悉的事物能引起老年人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应尽量选择老年人熟悉的、贴近生活的、标准的、容易记忆的图形符号。

d.老年人对导视设计的尺度需求

本文所提到的尺度,是指户外空间规划中的尺度,除了表现平面设计中的比例、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原则的运用外,还必须考虑物体的整体与局部、人与物体、空间与物体之间的尺寸关系。那么对于老年人群体的导视标识设计尺度的把控就取决于老年人的视高、视距和视域了。

老年人对标牌的辨识还受到其与标牌的间距有关,一般建议导视标识的设置间距控制在20米至50米以内。有研究表示,在25米以内老年人能够看清楚正常导向标识,在实际的导视标识设置中,道路情况在不太复杂的情况下,可适当扩大导视标识设置的间距。

e.老年人对导视设计的材料需求

材料要素相比色彩、文字、图形这种视觉感知的同时,还会通过触觉感知。这是因为材料具备其它要素没有肌理特性,不同的光泽,硬度,温度会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由于老年人感知变得迟钝,心理也变得敏感而脆弱。在导视标识设计时应尽量避免易对老人造成心理伤害和心理不良影响的材料。例如,容易碎裂的玻璃材料会使人产生不安全感;不锈钢的金属材料冬季给人冰冷的感觉。因此,在这类设计中,应多选择色彩和肌理给人亲切温暖的材料,为老人提供舒适的感知觉坏境。

3.老年人住宅区户外空间导视系统设计的具体实践

(1)武汉市百步亭社区的概况

百步亭社区是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是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唯一社区。百步亭社区位于武汉市二七长江大桥下,百步亭社区由大大小小十几个小区组成,现占地2.5平方公里,入住10万人。2015年武汉市百步亭社区作为湖北省首批“老年宜居社区”,社区内部机构健全、公共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完善、出行便利安全、环境优美整洁。目前百步亭社区的老年人养老仍然以居家养老为主。

(2)百步亭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及生理变化

据调查,在百步亭社区,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数量特别多,他们的子女大多不在身边。这些老年人在户外度过了大量的时间。比较活跃且行动方便的老人会积极参与社区不定期组织的老年人社团活动;年纪稍大或者行动迟缓的老年人多选择静坐或者在自然小径中散步;也有许多老年人选择阳光充足的户外长椅区欣赏景色或与人攀谈。他们大多都不愿意在家中独处。

(3)百步亭社区导视系统设计的调研分析

a.空间布局

百步亭现有的12个小区沿进入社区的主入口成字母“L”型分布,每个小区因规划占地不同,拥有不同的景观规划,在L型交汇处建有一所社区公园,大多数的老年人习惯走出自己居住的校区来这里锻炼、健身、散步、交谈、遛狗。

b.百步亭社区导视设计的成功之处

社区户外空间导视标识较齐全,各类型导视标识排列整齐流畅。

用来标识方向的地面标志物,如不同的地面铺装和地面图案划分区域、地灯设置以及小区入口不同的雕塑造型帮助老人认知方向。

c.百步亭社区导视设计的失败之处

各类性质的导视牌颜色、规格、样式并不统一。

大部分标识为规定性标识,如禁止停车、车辆限速等,缺少指示性导视牌和关怀性标牌。

标识设置高度不符合老年人特殊视域,大多数过高或过低。

标识设置不够醒目,多数标识被社区中生长的树木遮挡,不宜被发觉。

许多户外空间导视牌采用金属材料作为标识,大多已腐锈。

d.设计建议

所使用的标识应有统一的模式和登记标准。

宁可使用大尺寸的标识,也不用尺寸过小的标识。

采用没有装饰的粗字体。

采用较明亮的黄色以及温暖的红色作为标识背景。

采用符号、材质、凸字和图案帮助有视觉缺陷的老人。

标识物的表面材料应耐久、无反光。

标识物应有夜间照明,以便识别。

应采用多种形式的导视类型,弥补老人因衰老而产生的对导视系统设计上提出的不同需求。

结语

导视系统是老年住宅区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完善和人性化设计对老年人的意义极其深厚。老年人为社会的发展和建设贡献了青春和力量,我们年轻一代的设计工作者应怀着感恩的心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出一份力,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他们的重视,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一定会更加健全。

破解长春老年住宅开发存在的问题 篇3

联合国认为, 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 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 200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8, 811万人, 占人口总数的6.96%, 已经接近老龄化国家;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显示, 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0, 756万人, 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 055万人, 占总人口数的7.7%。从数据可以推断, 我国已经真正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而截至2005年底, 长春市总人口为738.7万人, 其中,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77.7万人, 占总人口数的10.5%, 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

“老龄化”催生了老龄产业, 也催生了老年住宅的需求。在城市里, 多数父母与成年子女愿意分开居住。而普通住宅的各项设施并不符合老年人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需求, 因此能够住进一套设施完备、服务周全的老年住宅, 成了很多城市老人向往的事。

二、长春老年住宅现状

2007年我们曾经对长春市老年住宅情况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样本总数为2, 260人, 拥有自有产权住房老年人的平均年龄为68岁, 1, 862人, 占样本总数的82.39%, 其中有10年以下房龄产权房的老年人为356人, 占样本总数的15.75%;有10~20年房龄产权房的老年人为756人, 占样本总数的33.45%;有20~30年房龄产权房的老年人为878人, 占样本总数的38.45%;有30年以上房龄产权房的老年人为626人, 占样本总数的29.70%。

在这些拥有自有产权住房的1, 862名老年人中, 其中与子女 (亲属) 分开居住独立生活的老年人为1, 152人, 占样本总数的50.97%;在与子女 (亲属) 同住的老年人为1, 028人, 占样本总数的45.49%;在老年公寓 (敬老院) 生活的老年人80人, 占样本总数的3.54%。

在调查样本总数为2, 260人中, 无自有产权住房老年人的平均年龄为71岁, 398人, 占样本总数的17.61%。没有自有产权住房的398位老人, 居住子女 (亲属) 住房而独自居住34人, 占样本总数的1.50%;与子女 (亲属) 同住的老年为196人, 占样本总数的8.67%;租房独自居住的78人, 占样本总数的3.45%;租房与子女 (亲属) 同住的40人, 占样本总数的1.77%;居住在老年公寓 (敬老院) 生活的老年人50人, 占样本总数的2.21%。

在所调查的2, 260名老年人中, 有1, 656人依靠离退休金生活, 占样本总数的73.27%;393人依靠子女供养, 占样本总数的17.38%;186人自身从事劳动, 占样本总数的58.23%;25人依靠政府救济等, 占样本总数的1.10%。老年人的年平均收入估计为9, 600元是基本可以接受的, 平均存款为14, 262元。

从上述调查情况, 我们得出结论:目前长春地区老年人选择养老的方式主要以居家养老为主。住宅主要形式有与子女共居、与子女邻居、独居, 除此以外还有托老所、福利院、临终关怀医院以及老年公寓等。

三、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建议

1、搞好社区, 开发老年居住社区。

包括全龄化养老社区和老年社区。全龄化居住社区是在一般居住社区中植入养老功能, 适合从刚出生到全部年龄段的人居住。实际上, 它是在普通社区的基础上增加社区养老的一系列设施和服务, 属于混合居住型。在该种社区, 老年住宅的具体形式有:老年住宅组团和“老少居”住宅, 其中“老少居”住宅按两代人分开的距离可分为共居型、邻居型和近居型。

在2008年长春秋季房交会上, 两种卖得火热的“亲情户型”, 一种是“同楼居”型, 即两代或多代人同住一栋住宅, 上层为年轻夫妇及孩子, 下层为老人, 但各有独立完整的生活起居间和设施;一种是两代人同住的“连体式亲情户型”, 即将一个大户型拆分为两个小户型, 两户紧邻但各有各的门。这种居住方式, 既保留了传统的东方家庭模式, 又适应现代人的需要。

2、满足市场需求, 采取租、售结合的销售方式。

老年人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 生理和心理状况不同, 对住宅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现在国内已经出现了“候鸟”型养老的一批老人, 即冬季在南方居住, 夏季在北方避暑, 长春也是一些老年人选择避暑的圣地。建议开发商针对有效需求, 采取租、售结合的销售方式, 对于出租的房屋户型要小、且数量不必太多, 开发商与物业公司签订合同, 形成有效合理的管理, 达到“双赢”。这样, 即对开发商有利, 又对物业公司有利, 同时有满足了市场需求, 也避免了房屋销售结束、开发商撤离之后, 物业管理不到位的事件发生。

3、做好选址工作

(1) 环境安静。老年社区以养生为主, 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使老年人心情舒畅。根据老年人爱静的心理特点, 居住区的环境需幽雅、安静, 空气要清新。市区过于喧闹, 空气污浊, 且地价昂贵, 显然不适宜老年人居住。

(2) 不能远离社会、家庭和亲友。从老年人的心理角度看, 他们害怕孤独却又需要安宁, 需要社团活动和对外交往, 需要有生命力的精神感觉, 不能单纯地把老年住宅与社会隔离起来, 盲目地建在偏僻的郊区。因此, 过于偏远、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地区不适宜建设老年居住社区, 可以考虑建在休闲公园或郊区的大学校园附近。

4、做好配套设施的设计

(1) 方便老年人的社区室外环境设计:如路网设计中通过巧妙合理的道路规划实行严格的人车分流;室外公共空间应包括广场、绿地、居住区公园等。

(2) 方便老年人的社区配套设施设计:根据老年人活动类型层次可以分为三类: (1) 消遣型, 这是以老年人体育锻炼和文化娱乐为特征的活动设施; (2) 发展型, 这是以老年人高层次文化娱乐为特征的活动设施; (3) 创造型, 这是以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为特征的活动设施。

(3) 加强室外环境设计与配套设施设计的整合:如社区内老年人的活动与便捷的车行互不干扰;无障碍的步行道路与社区中心公园、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进行联接;社区中心绿地或社区健身场地与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进行连接;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人健身场地与儿童游乐场靠近设置;老年人医疗设施与商业设施、儿童设施应有相当的距离, 但需便于内外交通等。

5、提供全方位和优质的服务。

服务主要宗旨是调动老人的潜能, 从生理到心理因素中, 增强老人们自理、自立和自信的能力, 让老人们超越自我, 超越年龄, 推迟养老期, 并通过服务, 使老人们生活有尊严, 从而提高了老人们生活的质量。 (1) 开发时与银行合作, 建立储蓄所方便老年人领取养老金; (2) 在园区内与医院合作建立诊所, 提供医疗服务; (3) 在开发时设有老年活动室, 组织老年人的各种活动; (4) 生活照料的服务, 包括家政服务和餐饮供给服务、卫生保健服务, 等等。

参考文献

[1]吕静, 修智英, 赵苇.探析住宅设计中亟待关注的老年问题.建筑技术探索及其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

老年住宅景观空间设计 篇4

一、老年住宅景观空间的设计原则

一个好的景观空间,应该是能让老年群体感觉环境舒适且安静,能很好地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能满足不同需求的锻炼且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氛围。所以,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功能多样性原则

根据不同个性的老年群体的需要进行合理安排,让空间中既有大的、热闹的群体活动空间,又有小的、安静的私人独处空闻。做到在一个整体的空间环境里大小分区、动静分区和公共私密分区。

2、安全性原则

任何一种为人所用的场所、物件、设施保证安全是设计最基本的原则。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在公共的空间环境中,一般人可以使用的东西,对于老年人而言有时或许存在障碍和安全隐患。

·道路安全

绝大多数老年人喜欢散步,需有专门的行走道路,尽量采用斜坡,避免台阶,而斜坡的坡度不应该超过百分之五,活动空间需要畅通、易到达。且道路材质要具防滑、无强烈反光等特质。

·设施安全

老年人对外界的刺激、危险感知能力不灵敏,有时即便感受到了危险也很难第一时间离开现场,所以各类娱乐、保健设施在设计上应该注意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上的刺激和引导,同时应是安全和易于使用的,设施的尺寸也应该符合老年人的人体工程学,确保其安全性。

·空间心理安全

老年人的休闲空间,特别是交往空间,其空间领域性宜采用半封闭的可防卫空间,使他们易于“控制”活动场所,消除过度的防卫感。

3、保健性原则

除了满足与外界交流的需要,更需要满足老年人健身的需要。利用可释放人体所需要的负离子等的保健植物,为老年人量身打造生态的保健型环境。在园林设施上,可以多放置活动强度不大的健身设施。

4、醒目性原则

设计一些不同特征、不同风格、不同层次的空间环境以及在各个路口设置一些带有色彩、声音变化等具有特色的标识来提醒老年人对空间感的识别。

5、文化性原则

景观设计可以结合地方的民族风情、文化历史来突出地方的特色,通过赋予空间不同的文化意义满足老年人怀旧心理的需要。

二、老年人住宅景观空间设计

1、集体活动空间设计老年集体活动空间主要是以娱乐健身为主的动态空间,如中老年在傍晚跳广场舞和交谊舞,武术爱好者练习武术、太极拳,定期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等。这一空间要求场地较大、地面平坦,同时光线充裕,视野开阔,在这些场地的周围应有一些小亭、走廊、座椅等便于休息的设施,最好有大面积的树荫供人乘凉。

对于有高差地势的处理手法:坡道优于台阶,最大程度地实现无障碍通行。如条件限制必须设台阶,至少应设三级台阶,过少则容易为老人所忽视而发生危险。设计上应重视空间底面(地面、水面或草坪绿地等)的处理,对肌理、质感或色彩的选择应使不同区域间易于区分,有助于老人识别地点,提高对空间尺度感的把握。

2、小群体空间设计

由于性格和爱好的不同,有的老年人喜欢与三五好友一起聊天、学习交流。例如有的喜欢切磋棋艺,有的是花鼓戏爱好者,有的则交流牌技等。这一类型的空间不宜太大,一般以容纳4到6人为宜。要求夏季阴凉,冬季阳光充足,空间有相对的独立性,能够不被外界干扰且有一定的安全感。

3、私密静态空间设计

有的老年群体喜欢在安静的环境独处,有的则爱在特定的环境下缅怀过往,所以在园林中设置私密静态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类型的空间最好设置在风景优美且安静的场所,结合人文景观,四周要有灌木遮挡,与人流较多的集体空间应有适当的距离,避免产生环境污染。

4、亲子娱乐空间设计

不少家庭是三世同堂,老年人肩负着照顾下一辈的责任,所以,有不少的老年人是带着小孩游玩。亲子娱乐空间即当结合老年人活动空间和儿童活动空间的特点,设施上易多放置适合儿童游玩、锻炼儿童动手能力的安全设施,色彩易明快,并适当配置老年人锻炼的设施。在设施的周围,要设计高度不同的座椅,适合老年人和儿童休息,座椅视野要开阔,方便老年人观望和照顾小孩。

5、园艺活动空间设计

在国内外,有不少社区会专门设计一个供老年人动手的园艺活动空间,它不仅仅可以让老年人得到应有的体力锻炼,同时还可以拥有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此空间适宜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应有足够的座椅以及放种植工具的地方。

6、步行空间设计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特征,散步和慢跑是较为常见的锻炼方式,所以,为老年人量身设计一个步行空间尤为重要。首先在步道的尺度上,一般要求至少在1.5米以上,确保步行者与轮椅能并排通过;路面应保持清洁干净,最好采用防水防滑防光反射的材质,防止地面路滑;老年人的记忆力、空间辨识感、视听能力都在逐渐衰退,方向识别感差,因此,在道路节点处(如景观节点、道路尽端处)应提供适量的标志性物体,使老人易于识别。标志物可以是形态具有特色的植物景观或装饰物,或者路标牌等明示性标志;一个富于变幻的有趣味的步行路线将缩短对道路实际长度的感受,使老人的行走感受更愉悦。而一条过于长直单调的步行线,则显得枯燥乏味,易催生老人的疲惫感。

7、坐息空间设计

老年人的户外活动不只局限于运动,户外休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让老人休息、愉悦聊天、观赏的好场地能给老人带来安慰与欢乐。这样的休息空间可以是在树叶茂密的阴凉之处,或者户外建筑的屋檐廊架下。若是携带小孩,则应该临近小孩的娱乐场所,以便更好地照看小孩。休息之处要保持通风,但是不要在风口,保证有充足的阳光,座椅靠背要设计合理。观赏之景可模仿中国古典园林中“步移景异”的手法,使得景观灵活化,不仅可以使得老人有参与大众的愉悦感,也可为喜静型的老人腾出一个半私密的空间。

8、“被动式”空间设计

·老人于室内可观望室外花园或绿植、水景景观等,也称为“借景景观”

老人于居室内向外观望,只需付出最小的努力就能满足对外交流的需求。因此,在进行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时,在思考如何使人们更好地主动参与到室外环境之余,还应考虑到弱势老年群体的被动使用需求。比如一些宅前的花园景观等,老人虽然并非时常步入其中,但可发现他们喜欢驻足,静静欣赏。

·充分利用现有景观

通过尺度宜人的空间环境的营造,使周围的植物或构筑物能够被充分利用起来。如在景色适宜的场地设置座椅、遮蔽物、围栏等,这一环境中的大部分事物都属于被动的利用,但可以形成良好的静坐休闲空间,丰富了老人的室外休闲活动场所。综上所述,我们对适合老年人活动的环境景观空间类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应用于各种空间的景观元素采用适老化设计。文中所诉的适老景观空间类型是我司在长期的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经过研究、归纳、总结得出的。

参考规范: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2006

美国老年住宅发展经验研究及借鉴 篇5

在很多发达国家,由于较早面临老龄化的社会问题,加之经济实力雄厚,老年住宅发展相对成熟,其开发建设的经验往往为其他国家所借鉴。美国的老年住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目前已形成了政府、非盈利团体、民间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开发经营模式,在老人社会福利制度与老年住宅设计理念上均表现出先进性,对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老年住宅的发展经验

美国第一次将养老问题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是联邦政府1930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其中重点就是关于老年社会保障。1965年颁布的《老年法》以老年福利为中心,包括老年住宅、老年养老机构、医疗、再就业等措施,使美国老人福利政策的中心开始转移到政府、社会养老的方向,其基本宗旨是使老年人得到尊重,确保老年人参与社会的机会,从而进一步完善政府在老年福利方面的立法。随着美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政府出台了《医疗照顾保险法案》、《老年人志愿工作方案》、《老年人营养方案》、《老年人社区服务就业法》、《老年人个人健康教育和培训方案》等相关法规,使得老年人在居住、医疗服务、养老金、再就业、学习等方面都有所保障。美国在发展老年住宅的过程中,通过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慈善机构、民间团体等的积极配合,构建了一个完善的老年人福利制度保障体系。这些保障措施对于推进美国老年住宅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美国老年住宅的类型

1975年美国参议院老人委员会将老人居住建筑分为了独立退休住宅(independent retirement housing)、集合住宅(congregated housing)、个人照护住宅(personal care housing)、专业护理之家(skilled nursing home)、生涯照护社区(lifelong care community)5种类型;2000年美国老人住宅协会将老人居住建筑分成了6种类型,分别是老年公寓(senior apartments)、老人集合住宅(congregate senior housing without assisted living)、老人服务住宅(congregate senior housing with assisted living)、生活援助型住宅(free-standing assisted living)、专业护理之家(assisted living with a skilled nursing or specialty care unit)、持续照护退休社区(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ies)。其中,持续照护退休社区实际上就是包含了多种老人居住建筑模式的集合体,当退休社区、老人集合住宅、老人服务住宅、生活援助型住宅、护理之家等相邻布置且规模较大时,就会被称为持续照护退休社区。如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Farnsworth Gardens社区就属于持续照护退休社区(图1),是由独立的老年公寓、生活援助型住宅、老年人俱乐部以及附带一定数量床位的专业护理之家组成。

根据不同的目标服务人群,美国老年人住宅的建筑类型、户型、相应的配套服务功能都有所不同。由于美国老人住宅分类没有固定的标准,为了方便研究,笔者将美国老人住宅分为以下五种基本形式(表1)。

2. 美国老年住宅设计

(1)户型设计

Foxdale Village持续照护退休社区(图2)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Foxdale Village,建设始于1987年并于1990年完成,由老年公寓、老人集合住宅以及附带一定数量床位的专业护理之家组成。老年公寓由于服务对象多为收入水平较低、生活能自理,且年龄多为65岁左右的老人,因此公寓单元面积一般很小,但每套住宅功能齐全(图3)。专业护理之家更像个医疗机构,提供24小时的医疗服务和医护服务,与社区服务中心相邻布置。该案例注重通过建筑空间的设计,来达到环境治疗的功能。方案以围合式的建筑布局,形成了一个个中庭花园。花园经过精心设计,成为老年人园艺疗法的治疗场所。

美国老年住宅一般单元面积较小,以Heritage Oaks老年住宅(生活援助型住宅)为例,生活援助型住宅偏重于酒店式管理模式(图4),尽可能为每套住宅提供私密性和完整性。为了使老年住宅沉闷的空间气氛得到改善,方案没有采用酒店式住宅中间走廊两侧单元的格局,而是仅以一侧布置单元,形成较大的建筑中庭空间(图5),创造一个健康、有活力的交流环境。

(2)住宅服务配套

老年住宅不仅要求住宅本身要满足老年人需求,同时还要增设相应的老年人服务配套项目,即医疗服务配套设施(包括个人照护、医药指导)和一般服务配套设施(包括生活服务、娱乐服务、教育服务)。在设施规划方面结合老年人特点,如Foxdale Village持续照护退休社区配套设施中包括急救中心、心理咨询室、康复治疗室、老年人室内外活动中心、健身俱乐部、保龄球馆、网球场等(图6~图9)。

(3)住宅细部设计

美国老年住宅设计细致入微,体现了人文关怀。如Foxdale Village,在老年住宅和为老年人提供的公用设施上,充分利用电器化技术,注重室内的采光、通风、保温等设备的安装,保证电梯、室内呼叫系统、烟感器、卫生间拉手等的配置。住宅设计也基本实现无障碍设计,建筑外有遮阳避雨连廊、无障碍步行道、无障碍防滑坡道、过道扶手,室内有防滑地板、低按键、高插座设置,在细微之处体现老年住宅的设计特色,使得老年人能够在生活中实现自助和自理。

二、中美老年住宅发展主要差异比较

1. 中美养老模式的差异

美国大部分年轻人成年后会和父母分开居住,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必须由政府和社会来承担。政府兴建了大批社会福利机构,提供医、食、住、行等方面的服务。同时,一些慈善机构和民间团体在社会养老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老人集合住宅的经营者中很大部分是非政府的慈善机构、民间团体和工会组织。老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健康、经济状况选择不同性质的养老机构。此外,政府还大力支持以社区为基础提供方便老人的上门服务。美国的任何护理服务都需要专门注册,一些没有专门医疗护理机构的老年人住宅,如老人公寓、老人集合住宅等的照护和护理工作,都是定期外包给一些医疗服务机构。

而中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道德风气以“孝道”为主。由于传统文化与道德观念、家庭结构的核心化、经济状况的限制、社会养老机构不完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老人集合住宅、养老院、老年公寓短期内不可能成为中国社会化养老模式的主要选择,居家养老还是将长期作为我国核心的养老模式。

2. 中美制度的差异

健全的养老制度和住房保障制度是老年人解决住房问题的前提条件。美国老年人的住房条件是在良好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实现的,中国虽然已经建立了社会保障体制,但由于实行的年限还不长,更多的人仍然处于社保养老体系之外,大部分老人经济实力还较弱。另一方面,中国的土地资源稀缺、土地价格高,目前已开发的老年住宅,客户定位相对较高,只有少数有经济实力的老年群体才能负担得起。这些因素都导致老年住宅项目开发在国内房地产市场有一定的难度。

三、借鉴美国老年住宅时要注意的问题

1. 住宅的软硬件设施

美国老年住宅的设计理念、人文关怀值得我们借鉴。建造中国特色的老年住宅,还是要以居家养老为主,老年公寓、老年人集合住宅、老人之家(养老院)等为辅,相互协调发展。在建造老年住宅时至少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住宅必须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养老设施与硬件配套,老人居住的空间必须是特别为老年人设计、符合老年设计规范的居住设施和服务;二是提出适合老人养老配套的软性服务,如由社区所提供的照顾服务、家政服务、紧急救援、安全预警系统、简易护理等项目,特别是居家养老型的住宅,居家照顾(含专业治疗、技术性护理)无法完全提供,可外包给一些外部的医疗服务机构,如在城市各个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老人仍然居住在自己的家里,便可享受服务中心提供的医疗护理,并由服务中心派出经过训练的护理员按约定时间到家中为老人提供服务。

2. 中国社会养老相关政策规范发展

中国社会养老政策并不完善,老年住宅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消费的配套服务和规范也相对滞后,老年人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制约了老年住宅的发展。因此,要促进老年住房的发展,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老年人住房法律和法规体系。

国家有必要制定相关的财政、金融、税收政策,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这对于开发具有社会化养老性质的老年住宅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有关部门在政策制定和操作方面,要考虑到诸多因素,详细了解美国老年住宅的可行性参考指标并借鉴;各地区应重视对开发老年住宅优惠措施的制定,使开发商在税费减免、金融方面得到相应优惠,有利于促进高质量老年住宅的开发。

四、结语

今后几十年内,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以超过年均3%的速度递增,并将在长期内居于世界首位,老龄化趋势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将越来越严峻。老年住宅的建设应体现“居住亲情化、养老社会化”,理想的老年住宅不仅要借鉴西方先进的开发管理模式,而且要能融入东方伦理孝道,把以居家养老为主的模式提升到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范畴,这将是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Schless,Preede.Senior Housing Statistical Digest.Washington,D C:American Senior Housing Association,2000

[2]Regnier V.Assisted Living Housing for the Elderly.New York:John Wiley&Sons Inc,1993

[3]姚栋.当代国际城市老人居住问题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3)

[4]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5]卢春玲.美国老年保健计划与改革.美国研究,2003

老年住宅的开发研究 篇6

1 新的老年期的确定

资料表明,人类的平均自然寿命已经有所延长,从医学、生物学的角度,可以规定60岁或65岁以后为老年期(old age),其中80岁以后属高龄,90岁以后为长寿期。在身体健康状况、生理、心理需求方面,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针对这样一种状态,我们的室内设计应针对老年人口的不同年龄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

2 多代户住宅的定义

“四世同堂”这个词语一个中国传统家庭模式,给人团圆美满、富足安康、家庭和睦、子孙满堂印象,是大部分传统的中国人的理想生活。当前,居家养老是仍然我国的主要的养老模式,老年人住宅是居家养老的主要载体。多代户住宅即当代版的“四世同堂”,通过对一些城市住宅的调研,我们可将老年人养老的住宅分为纯老户住宅与多代户住宅,即只有老年人的住宅和老年人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住宅。

3 多代户住宅的老年人室内空间设计原则

中国式的家庭在子女成家后与父母同住,这样多代户的室内设计就应较好地解决老年人与年轻人的不同需求,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和年轻子女的不同,为老年人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空间,并给子女留有足够的余地,同时会有共有空间使用的存在,条件的多元性体现在许多方面。老年人应有相对独立的空间,特别是需要照顾的老年人,需要子女或护理人员与他们生活在一起,这就提出了对于老年人居住空间在考虑到老年人需求的同时兼顾其他人的需求,也就是居住条件的多元性。

老年人身体机能的衰退有个渐变的过程。本文研究和设计基点是以老年期的老年人作为空间的使用对象,使其不是一味勉强负适应和迁就既定的居住环境,而是应该通过对居室的合理设计从根本上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最大限度地延长健康期推迟护理期的到来。

4 多代户住宅的老年人室内空间设计应用

4.1 功能与布局

多代户住宅的居住模式下,老年人、年轻人均应有独立的居住空间。我们知道,人在进入老年期,从心理到生理上均会发生些许变化,如行动举止逐渐变的缓慢,适应环境的能力减弱等。为适应这种变化,首先设计要考虑的是功能的完整性,室内各个部分的功能设计要兼顾家庭各成员的适用要求。门厅换鞋的功能最好能有座位或者鞋柜旁边应有可供撑扶的台面,便于老人站着换鞋撑扶之用。老年卧室应有独立厕所及浴室或临近浴厕,并考虑看护空间,由于老人做下蹲和起立动作较为吃力,座便器的选择要坐高尺度偏高但也不宜过高,一般可以考虑38~42 cm为好。设浴缸的卫生间浴缸过高会影响老年人迈入或迈出,过低又会使搀扶者感到吃力,所以就要求浴缸的尺寸与位置应为二者的需求同时得到满足。卧室使用而积不宜小于10 m2,以15 m2较为适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宜设立单独的储藏间或更衣室,衣柜的尺度设计要考虑到老年人的人体工程学特点,过高或过低的储物空间划分均不可取。多代户室内设计中,应尽量消除室内地坪的小高差(如通往阳台部分的地面高差等),室内铺设的地板宜多考虑实木(仿实木)地板,地板砖的选择要求要防滑、耐磨、易于清洁等特点,建议采用仿古砖系列。有楼梯部分的多代户设计,楼梯的宽度与普通楼梯相比应作适当加宽。楼梯的坡度与普通楼梯相比应减缓,并应安装扶手,这些对老年人安全使用是十分重要的。

4.2 室内家具的选择

由于老人通常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在家逗留式活动所动的机会增多,所以在家庭的每个家具区域内,要考虑设置一个让老人舒适坐靠的坐椅或沙发。对于坐式家具的软度与高度同样有区别于年轻人的要求,首先沙发高度应当选择稍高的款型,有利于其肢体的血液循环,不易感觉疲惫;其次沙发不宜过软,过软的沙发会让老年人身体陷进去,坐的时间一长就不便于起身。同时必要设置配套方便老人放置手中物品的茶几或小桌。家具的转角宜圆滑、避免带有突出的棱角,且结构牢固,以免老人在用力或身体失衡时失去足够的有所依托,保障老年人在家的安全性。

老年人的床具与坐具一样要有合适的高度和软硬度。一般选择略高、硬度适中的床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床具一般岛式布置,可在床具侧边或墙而上应安置便于老年人起身的扶手。老年人学习的书桌桌面高度应比正常书桌低8 cm左右。室内应不设计开启困难的门,门的把手应选用旋转臂较长的把手,不宜采用球形把手,拉手高度宜在870~1 000 mm之间。

4.3 色彩环境

人在老年期一般人生经验、阅历丰富,是喜欢回忆过去的事情。且由于老花眼的原因,近距离视物模糊,在居室色彩的选择上,老人房间的配色偏重于古朴,色彩平和、沉着的室内装饰色,颜色过渡宜柔和淡雅,比如以柔和的壁纸花色为色彩主题的淡雅型体系配色,也可以采用全面配套的以凝重沉稳的天然材质为主成熟型配色体系。

4.4 室内光环境

室内的光环境分为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部分,人工照明的设置一般采取基础照明与装饰照明相结合的方案。据有关资料表明老人对照度的要求比年轻人要高2~3倍,房间照度需比一般住宅同类房间提高2倍以上,整体照明应均匀全面,避免采用眩光。避免引起视觉上刺眼、眩晕等不适感。老年人一般有起夜较勤的现象,在室内照明设计上,应考虑夜灯的设计,夜灯灯光强弱要适中,开关设计位置方便。老年居室的自然采光不必太多,房间宜设置在南向,要通风良好。室内光线应自然、明亮,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对老年人是非常重要的,有效利用自然光,享受户外空间环境,这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均十分重要。

4.5 声学环境

老年期人的体质下降,致使脑功能逐渐衰退并出现某些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减退,健忘,失眠,甚至产生情绪变化,一些老年人对“噪音”特别敏感,外界的噪音给人体心血管系统将造成不良的影响。要防止噪音的干扰,对居家最基本的要求是门窗、墙壁隔音效果好,临街或临近噪声源的房间要采取隔音措施。具体窗户的玻璃可以做双层中空玻璃代替普通的玻璃,也可以通过安装内窗的方法提高窗户部位的隔音效果,增加门窗的密闭性,尽量减少它的缝隙;还可悬挂具有隔音效果的窗帘等。

4.6 心理环境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老年期人随着身体机能下降,心理上也发生变化,往往会出现留恋过去,害怕孤独,思维逻辑性和辨别能力减弱等现象。老年人居住空间的一切设备设施和空间设计要点,都应围绕提高老年人对现有空间的认可度为目标。实际调查发现大多数老年人宁可留在设备设施并不完善的旧居中生活,也不愿意选择搬到设备设施相对完善的新环境中去。其中很大程度上就是老年人居住在原有的居住环境,有利于回忆过去,维系原有的社会活动和交往。因此,多代户居家室内设计应尊重老年人保留记录了其人生经历的物件或者记录家庭历史的物件,并为适当为其留出特定的空间或陈设。生活是日子的沉淀,本身有一种人生的美感。老年人的人生得到了尊重,这无疑将提高老年人的心里生活质量。此外,在居室的饰品陈设布置上应体现老年人个人的情趣和爱好。在室内空间布置书画艺术品、工艺品,室内设计结合种植一些花草或盆景,取得自然的意境,配合布置安乐椅、太妃躺之类的休闲家具,创造一个清静舒适的生活和起居环境,使老年人能够幸福的度过老年期。

5 结语

我国即将成为一个老年大国,对于老年人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我们更要从多角度观察、关注,如何确实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居住质量。老年住宅的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比健康者要求更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安定。我们应以人为本,为老年人设计创造宜居养老的良好环境,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摘要:对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模式进行了分析,从城市多代户老年空间的室内设计的方法展开研究,在老年居室的功能布置、视觉、声学、心理环境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设计参考,形成通过住宅的设计创新来创造宜居养老的室内空间,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了良好的宜居环境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老年期,多代户住宅,居家养老模式,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1] 开彦.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概论[J].住宅科技,2000,(10)

浅析老年住宅 篇7

1老年居住区规划的措施

(1) 道路系统:随着年老体衰或出现残障, 设置居住区道路网有必要按 (使用助行器具、轮椅、自行车、儿童玩具车、婴儿车、残疾人专用车等) 实际情况把步行者、非机动车及机动车三者关系理顺。以保持良好的交通秩序。

(2) 组团环境:组团休闲场地, 容易到达, 位置局中, 来往便利, 步行往返300m左右, 近旁可停靠社区交通车。夜晚有照明。休息座位数目占用户数的4%~6%。铺装地面平整, 防滑不积水, 可满足小型体育锻炼需要。

(3) 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生活中心区:从减轻生理负担到满足精神需要等方面来考虑在居住区附近都应设置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商业和服务业、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设施。公共绿地园林景观设计从整体布局到细节设计都应当体现平等参与和谐共处的共同愿望。

2老年住宅设计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我国老年养老的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老年公寓住宅、社区 (家庭) 养老, 护理和医疗型老年机构。老年住宅设计上要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在老年住宅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康状况良好的老人由于种种原因常独自居住, 这样在空间设置方面, 老年人一般希望相对独立, 与子女家庭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又处于近邻, 以便需要时能得到子女们的照顾。与子女住同一单元应尽可能分门出入。避免使用习惯上的差异, 减少相互干扰。

(2) 老年人住宅在设计是要考虑居室内采光要充足, 要有宽敞的空间, 良好的通风, 便于室内空气流通。这样利于促进老年人的新陈代谢。由于老年人视力减退, 易患各种眼疾, 辨色力差, 应提高房间照度, 并抑制眩光, 在居室里工作或阅读时的照明亮度要比一般居室的亮度高2倍左右。

(3) 由于老人体温低于常人, 对温度也比较敏感。采暖地区应考虑提高供暖温度, 室温一般在25左右为宜。

(4) 对使用轮椅的老年住宅, 门应做外开式或侧面推拉式, 以保证内部空间便于轮椅进入。在入口处应设置坡道, 坡度不大于1∶12。电梯口处与建筑物的地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地面、楼梯、倾斜路面要使用防滑的建筑材料。

(5) 老年人往往因不注意或路面不平绊倒而发生骨折, 在有门的出入口。例如厕所、浴室、阳台等出入口处要避免留有门槛, 台阶之类的不平地面, 同时也要注意消除不必要的突出部分。住宅入口处面积要适当增大, 门的宽度要适当增加, 地面力求平坦, 便于轮椅通过, 并在老人经过处安装扶手 (如图1) 。

(6) 厨房及卫生间面积要适当加大。便于坐凳或轮椅使用。厨房内洗涤及灶台和卫生间洗面台下应凹进, 以便老人可坐下将腿伸入操作。卫生间应靠近卧室, 卫生间内与坐便器相邻墙面应设水平高0.70m的“L”形安全扶手或“‖”形落地式安全扶手。在夜间厕所与寝室最好能安上夜间照明灯, 并且避免电灯开关设置在暗处或不方便的地方。老年人对噪声是很敏感的, 所以住宅内的隔声性能要适当加强。

3老年住宅建筑设计原则

(1) 楼层选择对处于自主行动区和介助期的老年居民要便于平时本人独自外出和返回。面对处于介护期的老年居民则要便于平时由护理者协助外出和返回, 遇有断水、停电或电梯故障时减少麻烦, 遇有疾病求医能承担架外出, 遇有紧急事故发生时利于疏散脱险。

(2) 从空间 (消除室内高差) 、装置 (设置扶手、地面防滑) 、设备 (紧急通报系统、安全电热源) 、管理员或护理人员等方面对应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性, 做到紧急时刻可立即采取措施。尽可能多地为老年人考虑相互之间的交流空间, 减少孤独感和寂寞感, 为老人们提供休息和增加互相交流的公共交往空间。

(3) 交通空间。 (1) 楼梯:老年人下肢功能衰退, 上下楼成一种沉重的负担, 上下楼梯时容易发生踩空、滑倒等危险, 因此老年人用楼梯的宽度与普通楼梯相比应作适当加宽。楼梯的坡度与普通楼梯相比应减缓, 并应安装扶手, 这些对老年人安全使用是十分重要的 (如图2) 。 (2) 电梯:老年人使用的电梯, 所使用的对象虽大多为轻度障碍, 但应考虑使用轮椅的情况。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老年人电梯的设置应满足以下条件:超过三层以上的老年人居住建筑应配置电梯。供老年人使用的电梯应选用速度较慢、运行平稳的电梯, 并每层设站。候梯厅和轿厢的尺寸应能满足轮椅和急救担架的进出要求, 避免高差, 轿厢沿周边离地0.9m和0.65m高处设置安全扶手。降低电梯按钮和操作盘高度, 使用触摸式按钮, 延长闭门时间, 轿厢内两侧设扶手、在后背板设方便轮椅出入的镜子。安装电视监控系统。

(4) 从建筑人体工程学的观点出发, 在家具、卫生器具的尺寸方面符合老年人的身体特征。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考虑大多数老年人常年形成的居住习惯, 提供传统形式的室内空间。

(5) 从安全、防火标准应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老年人居住建筑安全与防火标准应略高于普通建筑。与一般建筑相比, 老年人居住建筑安全疏散距离宜作缩减, 楼梯、走廊和底层疏散外门净宽应适当加宽。三级及三级以下防火等级的老年设施, 其层数不应超过三层。

(6) 照明:人到了老年视觉功能明显衰退, 对色差的识别能力下降, 因而常规的照明标准不适应于老年人居住建筑, 提高室内照度, 改善房间亮度的均匀性, 避免产生眩光, 选用显色性较好的电光源有利于老年人对室内色彩的正确分辩。老年人居住环境的照明应注意光色的搭配, 最好考虑布置了2~3个层次冷暖搭配的灯, 并具有调光功能, 以便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心情、不同视觉需要进行调节。根据视觉心理影响因素进行照明光环境设计。

4结语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 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人口问题。面对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的严峻现实, 我们应当参照我国现有的养老方式, 结合北美洲, 欧洲及日本的一些老年住宅的开发案例,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老龄住宅政策, 加强对老年住宅的规划和研究, 从市场和需求的角度对老年住宅的开发前景进行研究与分析。让老人们生活得更加舒适、快乐。

摘要:针对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状况, 参照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设计的居住环境, 应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创造灵活、多样富有层次的室外活动空间。以保证老人与社会的交流, 维持良好的独立生活能力。

关键词:老年居住区规划,老年住宅,设计原则

参考文献

[1]高宝真, 黄南翼.老龄社会住宅设计[Z].

[2]GBJ96~86, 住宅设计规[S].

[3]GB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S].

[4]JGJ122~99,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S].

[5]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S].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老年住宅装修设计需注意的问题 篇8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使老年人生活的质量也得到相应的提高,这个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不同,老年人大部分日常生活往往都会在“家”中度过。因此,对老年人而言,住宅室内布局和装修设计是否真正便于日常的生活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很多有老年成员的家庭纷纷购房和装修住宅,但是在选择住宅和装修设计中却常常因为缺乏必要的专业指导而犯一些错误,为以后的使用带来诸多的不便。人到老年,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均会出现退化的现象。一般的住宅如果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就可能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住宅装修时有针对性的改造和设计,使其更加方便于老年人的生活,从而减轻老年人及其护理者的生活、工作负担。

对于老人来说,室内装修最重要的不是豪华与美观,而是安全、方便和舒适,因此与普通家庭装修有很大区别。下面分别从材料选择、室内色彩、照明设计、厨房设计、卫生间设计等方面阐述装修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 材料选择

1)室内避免采用反光性强的材料,如墙、地面和桌面的用材,以减少眩光对老人眼睛的刺激。

2)地面材料应注意防滑,以采用木质或塑胶材料为佳;局部铺地毯容易边缘翘起,常会给老人行走和轮椅行进造成干扰。使用有强烈凹凸花纹的地面材料时,往往会令老人产生视觉上的错觉,产生不安定感,应避免选用。

3)对于痴呆老人来说,由于认知和判断能力严重退化,室内地面的材质或色彩在交界处的变化,往往造成其判断高低深浅方面的因难,如误认为地面上有高差,从而得小心试探,影响其正常行走,所以不仅要使地面在同一高度上,还要使材料尽量统一。而对盲人来说,不同性质空间的地面最好用不同质感的材料铺设,以使其可通过脚感和踏地的声音来帮助判断所处的空间。

4)墙面不要选择过于粗糙或坚硬的材料,阳角部位最好处理成圆角或用弹性材料做护角,避免对老人身体的磕碰。如果在室内需要使用轮椅,距地20cm~30cm高度范围内应作墙面及转角的防撞处理。

5)室内装修形式总体上宜简洁,避免过多装饰造成积灰。材料选择时还应注意其易清洁性。

3 室内色彩

1)老人房间宜用温暖的色彩,整体颜色不宜太暗,因老人视觉退化,室内明度应比其他年龄段的使用者高一些。

2)老年人患白内障的较多,白内障患者往往对黄和蓝绿色系色彩不敏感,容易把青色与黑色、黄色与白色混淆,因此,室内色彩处理时应加以注意。此外,还建议地面采用与墙面反差较大和比较稳重的色彩,使界面交接处色差明显。

4 照明设计

1)老年人对于照度的要求比年轻人要高2倍~3倍,因此,室内不仅应设置一般照明,还应注意设置局部照明,较易忽略的地方是,厨房操作台和水池上方、卫生间化妆镜和盥洗池上方等。加强照明除方便操作以外对保洁和维护健康也有重要意义。

2)室内建议采用高效能的暖色调灯具,并要注意其使用寿命及易更换性。

3)室内灯具的布置应注意使用方便,电源开关位置要明显,应采用大面板电源开关。较长的走廊及卧室床头等处,应考虑安装双控电源开关,避免老人在暗中行走过长距离及方便老人在床头控制室内的灯具。

4)为了保证老人起夜时的安全,卧室可设低照度长明灯,夜灯位置应避免光线直射躺下后的老人眼部。同时,室内墙转弯、高差变化、易于滑倒等处应保证一定的光照。

5 厨房设计

1)厨房形状以开敞式为佳。橱柜设计时应注意操作台的连续性,以便坐轮椅使用者可通过在台面上滑动推移锅碗等炊具、餐具而方便操作,减少危险。使用“U”形和“L”形橱柜,便于轮椅转弯,行径距离短,使用双列型橱柜时,两列间间距应保证轮椅的转弯。

2)为了方便轮椅使用者靠近台面操作,橱柜台面下方应部分留空,(如水池下部)。特别是低柜距地面25cm~30cm处应凹进,以便坐轮椅者脚部插入(见图1)。

3)橱柜高度应考虑老人身高的特点,台面高度一般为75cm~80cm。若考虑坐轮椅者的使用,台面不宜高于75cm,中部柜和上部吊柜下缘距地高度分别在1.2m和1.40m为宜。

4)灶具的选择,应考虑由于老人记忆力下降,常常忘记关火的现象,采用定时自动关闭和带有报警装置的炉灶,或没有明火不Á易烫伤的电磁炉较为适合。

6 卫生间设计

1)卫生间洁具布置应考虑留出轮椅进出和转弯的空间。

2)卫生洁具的色彩以白色为佳,特别是坐便器,除白色感觉清洁外,还使人容易发现、检查出排泄物的问题与病变。智能型座便器的温水冲洗等功能,对治疗老人的便秘、痔疮有很好的疗效,应推广使用。但智能型坐便器的周边要求是干燥的空间,应避免淋水,并需就近设置电源插座。

3)老人洗浴宜采用在浴缸外淋浴的方式,避免在浴缸中滑倒而出现危险,考虑到老人不能站立太长时间,浴室内应设供老人淋浴用的淋浴凳。扶手应根据需要连续设计。

4)卫生间座便器、浴缸、淋浴器等处应设水平和“L”形的扶手,保证老人站起的方便和安全。

5)与厨房一样,卫生间盥洗台的高度应考虑老人的身高条件,比正常的略微降低。为了方便坐轮椅使用者使用,盥洗台下部也需留空。

7 细部设计

1)为了保证老人行走方便和轮椅通过,室内应避免出现门槛和高差变化。必须做高差的地方,高度不易超过2cm,并宜用小斜面加以过渡。

2)室内家具宜沿房间墙面周边放置,避免突出的家具挡道。如使用轮椅,应注意在床前留出足够的供轮椅旋转和护理人员操作的空间。

3)门最好采用推拉式,装修时下部轨道应嵌入地面以避免出现高差;平开门应注意在把手一侧墙面留出约40cm~45cm的空间,以方便坐轮椅的老人侧身开启门扇。

8 五金设备

1)门窗、家具把手及水龙头开关等五金部件均宜选用受力方便的“棒状式”把手,避免使用球型把手,由于球型把手过滑且不方便抓握,不适合老人使用。

2)走廊和卫生间应设扶手,以木质为佳,直径4cm,高度约85cm~90cm。扶手应注意连续设置,因为老人在起夜时,身体未舒展开,暗适应又较慢,常常需要靠扶着连续扶手前行。扶手的端部应设计为下弯形状,以防勾住袖口,并有示意扶手结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S].

[2]JGJ26—2010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聚焦老年住宅智能化 篇9

而老年住宅智能化可根据《养老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的规定, 按养老住区建设系统规划、功能规划和建设要求的不同, 将养老住区智能化系统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 来作为评定养老住区智能化系统等级划分的根据。养老住宅智能化的三种等级可根据老年住宅模式的各自需求配置相应的智能化设备, 满足老年人群的基本需求。

本期专题策划聚焦老年住宅智能化, 让智能化的设备, 使老人的生活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本栏目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 感谢您的参与与支持!

上一篇:集中结算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