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宅的空间设计

2024-05-10

老年住宅的空间设计(共8篇)

老年住宅的空间设计 篇1

1 老年住宅区景观的设计构思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已经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群体的数目持续上涨。年龄的增长带来生理和心理上微妙而显著的变化, 老龄人的生理肌能、心理感受、行为特征的变化, 形成了其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活动特点, 如何解决老年人居住养老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对老年住宅及景观空间设计也提出了严格又特别的要求。

我国老年住宅景观设计起步较晚, 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景观空间作为老年住宅内必要的元素, 对老年人的重要程度不可小觑。因此, 老年住宅景观空间的设计不同于常规景观设计方法, 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尤为重要。目前我国老年住宅景观空间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 发展水平不均。随着老年居住社区的增加, 景观配套远未跟上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 我国经济发达城市的老年社区景观环境配置较好, 而其他地区服务体系及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有些景观效果不好, 使用效果不佳, 设施不完善。第二, 景观缺乏针对性。在设计上缺乏对老年人生理、心理方面的研究, 没有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特殊性, 规划建筑景观产品类型单一, 景观环境与普通小区别无二致, 功能性不强, 不能适应老年人不同类型活动的需求。第三, 服务设施尚不健全。目前部分老年社区中配置的座椅、健身器材、台阶等没有按照老年人的生理需求而设置, 没有重点考虑老年人的安全, 缺乏有效的防范和救助响应机制。

2 需求分析

2.1 健康环境及心理、生理需求

老年人对自身的安全意识有所降低, 在老人室外散步、锻炼时, 应让其感受到环境中的确定性与安定性。

2.2 交流空间的需求

老年人对外部环境适应能力较差, 景观空间应尽量比较安静, 给老人亲切感, 提供老年人和家人相处交流及老人与老人之间交流往来的室外空间。

2.3 环境设施及其他因素需求

老年群体自身的特殊性要求户外环境设施种类齐全且保证安全, 设施、标识在设计过程中应采用无障碍设计, 并符合老年人人体工程学要求。

3 设计原则

3.1 安全性

人们生活的环境首先就是要安全, 对于老年人来说更为重要, 一般人能做到的, 对于老年人而言可能就存在障碍或隐患, 所以安全性是重中之重。

3.2 多样性

老年住宅的空间环境应针对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 设置丰富的空间以满足不同老年群体和不同老年活动的使用要求。

3.3 文化性

老年住宅景观空间设计要尽可能体现文化性, 传承地方文脉, 尊重当地民风民俗, 营造本土文化的同时, 融入现代设计元素, 平衡好地域特色与时代特色, 迎合老年人怀旧的情怀。

3.4 生态性

老年住宅景观空间设计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结合气候条件因地制宜, 创造自然化生态和社会化的生态。利用可再生资源, 节约能源, 平衡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效益。

4 设计策略

4.1 交通系统

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住宅外部环境的道路交通安全, 应尽量人车分流, 避免台阶, 坡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利于老年人活动。

4.2 公共设施设备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 对外界的感知减弱, 有时很难有能力保护自己, 在各类娱乐保健设施的设置上, 应该注重感官的刺激和导引, 更应该从人体工程学角度考虑, 确保其安全使用和易于使用。

4.3 空间营造

第一, 室外集体活动场所。室外活动场所可以是室外场地独立划分出来以供老人进行集体活动的区域空间, 老人可在此进行太极拳、健身舞等多种集体活动。空间要求场地开阔平坦, 光线充裕, 顶部要有遮阴设施, 保证夏天可以遮阳, 冬天可以晒到太阳, 形成一处供老年人娱乐休闲的活动区域。第二, 小群体室外活动空间。适合各种不同小群体老人活动的空间, 由于老年人与他人交往时的性格和心理因素, 多与有共同爱好的人聚在一起交流与活动, 该空间有利于其三五成群聊天学习、交流牌技等, 场地相对独立, 不易被外界干扰且安全, 同时也可以对外欣赏, 观看他人活动。小群体空间尺度要适宜、人性化, 细节设计上做到精美和雅观, 吸引老人。第三, 私密安静空间。由于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在心理上会有较大变化, 部分老年群体喜欢在安静的环境独处, 设计较为私密安静的空间可以适应这部分老人的需求。风景较佳、安静的场所是较好的选择, 尽可能结合人文历史、自然景色, 与较多人群的集体空间保持合适的距离, 周边可设置低矮灌木分隔区域但不完全分隔视线。第四, 亲子空间。老年人很重要一部分生活是与儿孙相处, 甚至承担着照顾儿孙的责任。在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前提下, 设置老人儿童共同活动的空间和设施, 适合老人和儿童游玩和休憩, 视野开阔, 便于老年人看管儿童。儿童活动设施色彩明快, 锻炼儿童活动能力, 易于老人掌握并保护儿童。第五, 步行空间。老年人的生活并不是都处于休养之中, 散步和慢跑是有益的锻炼方式。富余变化有趣的步行线路可化解枯燥乏味的感觉, 增强老人的兴致。在安全方面, 需要采用防滑防水防反光的材质, 路面便于清洁。

4.4 植物造景

植物配置在老年住宅区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何为老人度身定制一个安静、清净、休闲的生活环境成为重点考虑的因素。植物配置应选择观赏性强的植物, 尽可能选取冠大荫浓的树种, 既满足必须的遮阳、防风, 也提高空气湿度、增加负氧离子含量, 有益于老年人健康。应选择树形姿态柔美、舒展、生命力强的品种。开花植物与常绿植物要合理搭配, 多选用可散发香味的植物, 可净化空气、除尘杀菌, 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栗硕.适合居家养老的和谐社区建设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 2014.

[2]王曼.杭州市廉租住房老年户型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15.

老年住宅装修设计要点 篇2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得到相应的提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修订后的《老年法》中,不仅提出将老年人的宜居环境作为一项保障权宜,还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老年人服务需求,逐步增加对养老服务的投入。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不同,老年人大部分日常生活往往都会在“家”中度过。因此,对老年人而言,住宅室内布局和装修设计是否真正便于日常的生活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很多有老年成员的家庭纷纷购房和装修住宅,但是在选择住宅和装修设计中却常常因为缺乏必要的专业指导,而犯一些错误,为以后的使用带来诸多的不便。为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老年人建筑设计研究课题组”通过国外考察、入户调研和问卷统计等方法得到一些第一手资料,在此总结出一些要点,希望能从建筑设计角度为有老年成员的家庭住宅装修提个醒。

无疑,人到老年,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均会出现退化的现象。一般的住宅如果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就可能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住宅装修时有针对性地改造和设计,使其更加方便于老年人的生活,从而减轻老年人及其护理者的生活、工作负担。

对于老年人来说,室内装修最重要的不是豪华与美观,而是安全、方便和舒适,因此与普通家庭装修有很大区别。以下分别从几个方面阐述装修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注重材料的选择

老年住宅室内要避免采用反光性强的材料,如墙地面和桌面的用材,以减少眩光对老人眼睛的刺激。

地面材料应注意防滑,以采用木质或塑胶材料为佳;局部铺地毯容易边缘翘起,常会给老人行走和轮椅行进造成干扰。使用有强烈凹凸花纹的地面材料时,往往会令老人产生视觉上的错觉,产生不安定感,应避免选用。

对于失智老人来说,由于认知和判断能力严重退化,室内地面的材质或色彩在交界处的变化,往往造成其判断高低深浅方面的因难,如误认为地面上有高差,从而得小心试探,影响其正常行走,所以不仅要使地面在同一高度上还要使材料尽量统一。而对视觉障碍老人来说,不同性质空间的地面最好用不同质感的材料铺设,以使其可通过脚感和踏地的声音来帮助判断所处的空间。

墙面不要选择过于粗糙或坚硬的材料,阳角部位最好处理成圆角或用弹性材料做护角,避免对老人身体的磕碰。如果在室内需要使用轮椅,距地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应做墙面及转角的防撞处理。

室内装修形式总体上宜简洁,避免过多装饰造成积灰。材料选择时还应注意其易清洁性。

室内色彩要“明亮”

老人房间宜用温暖的色彩,整体颜色不宜太暗。因老人视觉退化,室内明度应比其他年龄段的使用者高一些。

老年人患白内障的较多,他们往往对黄和蓝绿色系不敏感,容易把青色与黑色、黄色与白色混淆,因此室内色彩处理时应加以注意。此外还建议地面采用与墙面反差较大和比较稳重的色彩,使界面交接处色差明显。

照明依据生活习惯和爱好

老年人对于照明的要求比年轻人要高2~3倍。因此,室内不仅应设置一般照明,还应注意设置局部照明,较易忽略的地方是厨房操作台和水池上方、卫生间化妆镜和盥洗池上方等区域。此外,加强照明除方便操作以外,对保洁和维护健康也有重要意义。

建议室内采用高效能的暖色调灯具。并要注意其使用寿命及易更换性。

室内灯具的布置应注意使用方便,电源开关位置要明显,应采用大面板电源开关。较长的走廊及卧室床头等处,应考虑安装双控电源开关,避免老人在暗中行走过长,并方便老人在床头控制室内的灯具。

为了保证老人起夜时的安全,卧室可设低照度长明灯,夜灯位置应避免光线直射躺下后的老人眼部。同时,室内墙转弯、高差变化、易滑倒等处应保证一定的光照。

厨房设计应该从人体工程学出发

厨房形状以开敞式为佳,橱柜设计时应注意操作台的连续性,以便坐轮椅使用者可通过在台面上滑动推移锅碗等炊具、餐具而方便操作,减少危险。使用“u”形和“L”形橱柜,便于轮椅转弯,行径距离短。使用双列型橱柜时,两列间的距应保证轮椅的旋转。

为了方便轮椅使用者靠近台面操作,橱柜台面下方应部分留空(如水池下部)。特别是低柜距地面25~30厘米处应凹进,以便坐轮椅使用者脚部插入。

橱柜高度应考虑老人身高的特点,台面高度一般为75~80厘米。若考虑坐轮椅使用者,台面不易高于75厘米,中部柜和上部吊柜下皮距地面高度分别在1.2米和1.4米为宜。

灶具的选择,应考虑由于老人记忆力下降,常常忘记关火的现象,采用定时自动关闭和带有报警装置的炉灶,或没有明火不易烫伤的电磁炉较为适合。

卫生间设计考虑安全性

卫生间洁具布置应考虑留出轮椅进出和转弯的空间。

卫生洁具的色彩以白色为佳,特别是坐便器,除白色感觉清洁外,还使人容易发现、检查出排泄物的问题与病变。智能型座便器的温水冲洗等功能,对治疗老人的便秘、痔疮有很好的疗效,应推广使用。但智能型坐便器的周边要求是干燥的空间,应避免淋水,并需就近设置电源插座。

老人洗浴宜采用在浴缸外淋浴的方式,避免在浴缸中滑倒而出现危险。考虑到老人不能站立太长时间,浴室内应设供老人用的淋浴凳,扶手应根据需要连续设计。

卫生间座便器、浴缸、淋浴器等处应设水平和“L”形的扶手,保证老人站起的方便和安全。

与厨房一样,卫生间盥洗台的高度应考虑老人的身高条件,比正常的略微降低。为了方便坐轮椅使用者使用,盥洗台下部也须留空。

细微处不容忽视

为了保证老人行走方便和轮椅通过,室内应避免出现门槛和高差变化。必须做高差的地方,高度不易超过2厘米,并宜用小斜面加以过渡。

室内家具宜沿房间墙面周边放置,避免凸出的家具挡道。如使用轮椅,应注意在床前留出足够的供轮椅旋转和护理人员操作的空间。

门最好采用推拉式,装修时下部轨道应嵌入地面以避免高差。平开门应注意在把手一侧墙面留出约40~45厘米的空间,以方便坐轮椅的老人侧身开启门扇。

选用精良的五金件

门窗、家具把手及水龙头开关等五金部件均宜选用受力方便的“棒状式”把手,避免使用球形把手,由于球形把手过滑且不方便抓握,不适合老人使用。

走廊和卫生间应设扶手,以木质为佳,直径4厘米,高度约85~90厘米。扶手应注意连续设置,因为老人在起夜时,身体未舒展开,暗适应又较慢,常常需要靠扶着连续扶手前行。扶手的端部应设计为下弯形状,以防勾住袖口,并有示意扶手结束的作用。

老年住宅装修设计需注意的问题 篇3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使老年人生活的质量也得到相应的提高,这个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不同,老年人大部分日常生活往往都会在“家”中度过。因此,对老年人而言,住宅室内布局和装修设计是否真正便于日常的生活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很多有老年成员的家庭纷纷购房和装修住宅,但是在选择住宅和装修设计中却常常因为缺乏必要的专业指导而犯一些错误,为以后的使用带来诸多的不便。人到老年,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均会出现退化的现象。一般的住宅如果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就可能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住宅装修时有针对性的改造和设计,使其更加方便于老年人的生活,从而减轻老年人及其护理者的生活、工作负担。

对于老人来说,室内装修最重要的不是豪华与美观,而是安全、方便和舒适,因此与普通家庭装修有很大区别。下面分别从材料选择、室内色彩、照明设计、厨房设计、卫生间设计等方面阐述装修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 材料选择

1)室内避免采用反光性强的材料,如墙、地面和桌面的用材,以减少眩光对老人眼睛的刺激。

2)地面材料应注意防滑,以采用木质或塑胶材料为佳;局部铺地毯容易边缘翘起,常会给老人行走和轮椅行进造成干扰。使用有强烈凹凸花纹的地面材料时,往往会令老人产生视觉上的错觉,产生不安定感,应避免选用。

3)对于痴呆老人来说,由于认知和判断能力严重退化,室内地面的材质或色彩在交界处的变化,往往造成其判断高低深浅方面的因难,如误认为地面上有高差,从而得小心试探,影响其正常行走,所以不仅要使地面在同一高度上,还要使材料尽量统一。而对盲人来说,不同性质空间的地面最好用不同质感的材料铺设,以使其可通过脚感和踏地的声音来帮助判断所处的空间。

4)墙面不要选择过于粗糙或坚硬的材料,阳角部位最好处理成圆角或用弹性材料做护角,避免对老人身体的磕碰。如果在室内需要使用轮椅,距地20cm~30cm高度范围内应作墙面及转角的防撞处理。

5)室内装修形式总体上宜简洁,避免过多装饰造成积灰。材料选择时还应注意其易清洁性。

3 室内色彩

1)老人房间宜用温暖的色彩,整体颜色不宜太暗,因老人视觉退化,室内明度应比其他年龄段的使用者高一些。

2)老年人患白内障的较多,白内障患者往往对黄和蓝绿色系色彩不敏感,容易把青色与黑色、黄色与白色混淆,因此,室内色彩处理时应加以注意。此外,还建议地面采用与墙面反差较大和比较稳重的色彩,使界面交接处色差明显。

4 照明设计

1)老年人对于照度的要求比年轻人要高2倍~3倍,因此,室内不仅应设置一般照明,还应注意设置局部照明,较易忽略的地方是,厨房操作台和水池上方、卫生间化妆镜和盥洗池上方等。加强照明除方便操作以外对保洁和维护健康也有重要意义。

2)室内建议采用高效能的暖色调灯具,并要注意其使用寿命及易更换性。

3)室内灯具的布置应注意使用方便,电源开关位置要明显,应采用大面板电源开关。较长的走廊及卧室床头等处,应考虑安装双控电源开关,避免老人在暗中行走过长距离及方便老人在床头控制室内的灯具。

4)为了保证老人起夜时的安全,卧室可设低照度长明灯,夜灯位置应避免光线直射躺下后的老人眼部。同时,室内墙转弯、高差变化、易于滑倒等处应保证一定的光照。

5 厨房设计

1)厨房形状以开敞式为佳。橱柜设计时应注意操作台的连续性,以便坐轮椅使用者可通过在台面上滑动推移锅碗等炊具、餐具而方便操作,减少危险。使用“U”形和“L”形橱柜,便于轮椅转弯,行径距离短,使用双列型橱柜时,两列间间距应保证轮椅的转弯。

2)为了方便轮椅使用者靠近台面操作,橱柜台面下方应部分留空,(如水池下部)。特别是低柜距地面25cm~30cm处应凹进,以便坐轮椅者脚部插入(见图1)。

3)橱柜高度应考虑老人身高的特点,台面高度一般为75cm~80cm。若考虑坐轮椅者的使用,台面不宜高于75cm,中部柜和上部吊柜下缘距地高度分别在1.2m和1.40m为宜。

4)灶具的选择,应考虑由于老人记忆力下降,常常忘记关火的现象,采用定时自动关闭和带有报警装置的炉灶,或没有明火不Á易烫伤的电磁炉较为适合。

6 卫生间设计

1)卫生间洁具布置应考虑留出轮椅进出和转弯的空间。

2)卫生洁具的色彩以白色为佳,特别是坐便器,除白色感觉清洁外,还使人容易发现、检查出排泄物的问题与病变。智能型座便器的温水冲洗等功能,对治疗老人的便秘、痔疮有很好的疗效,应推广使用。但智能型坐便器的周边要求是干燥的空间,应避免淋水,并需就近设置电源插座。

3)老人洗浴宜采用在浴缸外淋浴的方式,避免在浴缸中滑倒而出现危险,考虑到老人不能站立太长时间,浴室内应设供老人淋浴用的淋浴凳。扶手应根据需要连续设计。

4)卫生间座便器、浴缸、淋浴器等处应设水平和“L”形的扶手,保证老人站起的方便和安全。

5)与厨房一样,卫生间盥洗台的高度应考虑老人的身高条件,比正常的略微降低。为了方便坐轮椅使用者使用,盥洗台下部也需留空。

7 细部设计

1)为了保证老人行走方便和轮椅通过,室内应避免出现门槛和高差变化。必须做高差的地方,高度不易超过2cm,并宜用小斜面加以过渡。

2)室内家具宜沿房间墙面周边放置,避免突出的家具挡道。如使用轮椅,应注意在床前留出足够的供轮椅旋转和护理人员操作的空间。

3)门最好采用推拉式,装修时下部轨道应嵌入地面以避免出现高差;平开门应注意在把手一侧墙面留出约40cm~45cm的空间,以方便坐轮椅的老人侧身开启门扇。

8 五金设备

1)门窗、家具把手及水龙头开关等五金部件均宜选用受力方便的“棒状式”把手,避免使用球型把手,由于球型把手过滑且不方便抓握,不适合老人使用。

2)走廊和卫生间应设扶手,以木质为佳,直径4cm,高度约85cm~90cm。扶手应注意连续设置,因为老人在起夜时,身体未舒展开,暗适应又较慢,常常需要靠扶着连续扶手前行。扶手的端部应设计为下弯形状,以防勾住袖口,并有示意扶手结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S].

[2]JGJ26—2010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城市老年住宅开发的探讨 篇4

关键词:小城市;老年建筑;社区;居住空间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随之而来的就是养老问题。在哪里养老?如何养老?其中对老年住宅的开发应当是保障养老的首要问题,应该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城市老年住宅的开发远不能满足城市养老的需求。主要原因一是现有老年住宅开发模式单一,二是没有有力的政策支持。

1.我国人口老龄化状况

老年人口系数是指一定时点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反映了人口老化的程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口系数达到10%以上(60岁以上人口)或7%以上(65岁以上人口)时,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年型社会。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世纪中期,我国老年人口为4100万人,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0.5%。1990年我国老年人口为9857.8万人,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预测,到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7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2.5%,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8亿,老年人口数比欧洲所有国家人口还多。而且总的地区分布情况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也高,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主;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老年人口比例比较低。换句话,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老年人口的比例就越高,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已高于城市。

2.我国现行城市老年住宅开发模式及其特点

我国现行的城市老年住宅开发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是家庭养老模式。

这种模式是老人与子女共住,空间上可能所有划分,或者“隔门隔户”,或者是复式结构的空间形式。这种传统模式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很久。但是一方面由于“4+2+1”家庭普遍存在,在同一个空间里或是在同一个建筑内同时赡养两位及以上老人已超出赡养人的能力或精力。另一方面,這种方式更适合于具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假如老人没有自理能力,则极有可能无法得到最好的照顾。所以这种模式越来越满足不了现代养老。

第二种是老年公寓模式。

这种模式是单独开发的老年住宅,社区内居住的都是老年人。它的优点突出:一般都挑选环境比较优美的郊区,配套齐全,老人可以在此受到良好的照顾。但是这种老年公寓模式也存在一些缺点:开发费用高,因此租金、收费或售价都比较高。另一方面,对老年公寓的服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但是现在具有服务能力又愿意服务的人员供不应求。

以上两种模式都是市场化的开发模式,而以下几种模式是结合社会养老的模式。

第三种是私人开设的敬老院。

这种模式是在享受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进行盈利的老年住宅模式。2005年以来,国家配备专门的政策来对孤寡、无生活能力的老人进行扶持,其中就包括公办敬老院的建设。规定根据地域不同,例如山东省滨州市,如果多盖一间房用于敬老院,地方财政就给予6000元、4000元、3000元三个不同级别的扶持资金,并规定对于翻修敬老院的,给予修理资金减半的补贴政策。

第四种是公办敬老院或是福利院。

这种模式土地是划拨得到的,在建设及经营过程中还得到了大量的政策支持。但是公办敬老院主要只是为了满足五保老人的养老需要。在他们入住之后,剩余的空床位已所剩无几。并不能满足其他有养老需求的老人的入住需求。况且由于国家对非五保老人并不给予补贴,所以,交纳费用后,这些老人的要求一般都高于五保老人,这就会在生活上、交往上与五保老人产生冲突。最终,这些敬老院宁可空着几张空位,也不愿再对外开放。因此,公办敬老院无法服务于社会养老。

3.老年住宅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没有充分对老年住宅市场进行细分。

在进行市场化开发时,统一的将老年人定义为60岁以上的人,而没有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划分。这使得一些服务好、档次高的开发产品只在经济发达的几个大城市受欢迎,在中小城市的需求量不足。反之,如果只开发普通的老年公寓或是中低档次的私办敬老院的话,又不能满足收入高,需求档次高的老年人居住要求。

二是国家配套政策不完善,支持力度不够。

如果老年住宅产品是公办敬老院或民办敬老院,那么它享受的政策是较多的。但是如果市场化开发老年公寓,那就基本上没有什么政策支持。

三是除了高档次的老年公寓外,其他社会开发模式对老年人的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山东滨州张课家共有3家敬老院,其都是民办的。其中一家2600m2,供养着140位老人。现今供不应求,无空床位。在调查中发现这些敬老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饮食差,大锅饭,种类少,营养贫乏,其中经济状况家较好的老人提出开小灶院内认为提出的人少,不能收回其成本,不允许。服务人员少,一号楼只有4名护工。二号楼只约1∶8比例的护工更是不够。设备少,有娱乐设施,但里面设施简陋,由于大多数老人来自农村,连棋牌室的活动都搞不起来。没有专门的康复医师,许多老人也不愿进行康复训练。

四是国家办理的敬老院规模大,设施好,人员都是国家安排的,但大多数收取的都是农村“五保户”,这80%的“五保户”收入低,从而公办的养老院服务更差,工作人员只顾拿工资,也不愿商业化运作那其余的20%的空床位。况且也会带来等级差别,影响管理,其余老人也对公办敬老院不太信任,认为民办的稍微好些,导致公办敬老院经营成恶性循环的局面。

4.对城市老年住宅开发模式的建议

一是制定相关政策、完善配套措施,促进老年住宅建设的全面繁荣。

这一系列政策应当包括土地出让金、银行贷款、税收政策、社区服务等方面。以解决老年公寓开发投资大,开发费用高的问题,解决民办敬老院由于土地限制无法实行规模扩大的问题,解决贷款难,服务人员少的问题等。

二是对老年住宅市场进行细分。

首先应根据老年人的体能、收入水平方面将其进行细分。

第一层,对于能够自理的高收入者,学历或名望较高的知识分子、退休人员等,可以开发老年公寓或老少同居一个建筑物或一个社区的模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二层,对于中高收入者可以开发档次较高的敬老院,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

第三层对于中低收入者应纳入到公办敬老院或福利院的服务范围内。

另外,还应根据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来进行细分,对于喜欢交际,有社会交往需求的老年人,可以在城市近郊区或市中心周边开发老年公寓,或者在普通住宅小区内配置几幢或每幢设置几户老年公寓满足这部分人群的需要。对于喜欢清静,身体不是很好的老年人就可以在远郊区开发老年公寓。

三是用社区养老模式来完善已有养老模式的不足。

在一个住宅小区有专门设立的老年住宅楼;在一栋(层)住宅楼里有专门设立的老年户型;在一套住宅里有专门设立的老年居室。第三种在传统的养老模式中已有体现,但是在房间设计时缺少对老年人的生理需求的照顾。另外,这三种社区养老模式的开发必须有社区服务的配套。例如送货上门服务、社区医院服务、小区无障碍设计服务、社区娱乐设施的配套、社区食堂或餐厅服务等。因此如何培养出合格的社区服务人员又成为急需之务。

参考文献

[1]刘美霞.老年住宅开发和经营模式[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栾淑梅,寿金宝.开发老年住宅大有可为[J]国防建设.2006.07

[3]张元端.“亲情社区”——住宅小区开发的新亮点[J]开发与建设.2004.06

[4] 吴 伟.上海老年住宅开发建设研究[J]住宅科技.2006.11

老年住宅的空间设计 篇5

1 新的老年期的确定

资料表明,人类的平均自然寿命已经有所延长,从医学、生物学的角度,可以规定60岁或65岁以后为老年期(old age),其中80岁以后属高龄,90岁以后为长寿期。在身体健康状况、生理、心理需求方面,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针对这样一种状态,我们的室内设计应针对老年人口的不同年龄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

2 多代户住宅的定义

“四世同堂”这个词语一个中国传统家庭模式,给人团圆美满、富足安康、家庭和睦、子孙满堂印象,是大部分传统的中国人的理想生活。当前,居家养老是仍然我国的主要的养老模式,老年人住宅是居家养老的主要载体。多代户住宅即当代版的“四世同堂”,通过对一些城市住宅的调研,我们可将老年人养老的住宅分为纯老户住宅与多代户住宅,即只有老年人的住宅和老年人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住宅。

3 多代户住宅的老年人室内空间设计原则

中国式的家庭在子女成家后与父母同住,这样多代户的室内设计就应较好地解决老年人与年轻人的不同需求,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和年轻子女的不同,为老年人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空间,并给子女留有足够的余地,同时会有共有空间使用的存在,条件的多元性体现在许多方面。老年人应有相对独立的空间,特别是需要照顾的老年人,需要子女或护理人员与他们生活在一起,这就提出了对于老年人居住空间在考虑到老年人需求的同时兼顾其他人的需求,也就是居住条件的多元性。

老年人身体机能的衰退有个渐变的过程。本文研究和设计基点是以老年期的老年人作为空间的使用对象,使其不是一味勉强负适应和迁就既定的居住环境,而是应该通过对居室的合理设计从根本上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最大限度地延长健康期推迟护理期的到来。

4 多代户住宅的老年人室内空间设计应用

4.1 功能与布局

多代户住宅的居住模式下,老年人、年轻人均应有独立的居住空间。我们知道,人在进入老年期,从心理到生理上均会发生些许变化,如行动举止逐渐变的缓慢,适应环境的能力减弱等。为适应这种变化,首先设计要考虑的是功能的完整性,室内各个部分的功能设计要兼顾家庭各成员的适用要求。门厅换鞋的功能最好能有座位或者鞋柜旁边应有可供撑扶的台面,便于老人站着换鞋撑扶之用。老年卧室应有独立厕所及浴室或临近浴厕,并考虑看护空间,由于老人做下蹲和起立动作较为吃力,座便器的选择要坐高尺度偏高但也不宜过高,一般可以考虑38~42 cm为好。设浴缸的卫生间浴缸过高会影响老年人迈入或迈出,过低又会使搀扶者感到吃力,所以就要求浴缸的尺寸与位置应为二者的需求同时得到满足。卧室使用而积不宜小于10 m2,以15 m2较为适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宜设立单独的储藏间或更衣室,衣柜的尺度设计要考虑到老年人的人体工程学特点,过高或过低的储物空间划分均不可取。多代户室内设计中,应尽量消除室内地坪的小高差(如通往阳台部分的地面高差等),室内铺设的地板宜多考虑实木(仿实木)地板,地板砖的选择要求要防滑、耐磨、易于清洁等特点,建议采用仿古砖系列。有楼梯部分的多代户设计,楼梯的宽度与普通楼梯相比应作适当加宽。楼梯的坡度与普通楼梯相比应减缓,并应安装扶手,这些对老年人安全使用是十分重要的。

4.2 室内家具的选择

由于老人通常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在家逗留式活动所动的机会增多,所以在家庭的每个家具区域内,要考虑设置一个让老人舒适坐靠的坐椅或沙发。对于坐式家具的软度与高度同样有区别于年轻人的要求,首先沙发高度应当选择稍高的款型,有利于其肢体的血液循环,不易感觉疲惫;其次沙发不宜过软,过软的沙发会让老年人身体陷进去,坐的时间一长就不便于起身。同时必要设置配套方便老人放置手中物品的茶几或小桌。家具的转角宜圆滑、避免带有突出的棱角,且结构牢固,以免老人在用力或身体失衡时失去足够的有所依托,保障老年人在家的安全性。

老年人的床具与坐具一样要有合适的高度和软硬度。一般选择略高、硬度适中的床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床具一般岛式布置,可在床具侧边或墙而上应安置便于老年人起身的扶手。老年人学习的书桌桌面高度应比正常书桌低8 cm左右。室内应不设计开启困难的门,门的把手应选用旋转臂较长的把手,不宜采用球形把手,拉手高度宜在870~1 000 mm之间。

4.3 色彩环境

人在老年期一般人生经验、阅历丰富,是喜欢回忆过去的事情。且由于老花眼的原因,近距离视物模糊,在居室色彩的选择上,老人房间的配色偏重于古朴,色彩平和、沉着的室内装饰色,颜色过渡宜柔和淡雅,比如以柔和的壁纸花色为色彩主题的淡雅型体系配色,也可以采用全面配套的以凝重沉稳的天然材质为主成熟型配色体系。

4.4 室内光环境

室内的光环境分为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部分,人工照明的设置一般采取基础照明与装饰照明相结合的方案。据有关资料表明老人对照度的要求比年轻人要高2~3倍,房间照度需比一般住宅同类房间提高2倍以上,整体照明应均匀全面,避免采用眩光。避免引起视觉上刺眼、眩晕等不适感。老年人一般有起夜较勤的现象,在室内照明设计上,应考虑夜灯的设计,夜灯灯光强弱要适中,开关设计位置方便。老年居室的自然采光不必太多,房间宜设置在南向,要通风良好。室内光线应自然、明亮,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对老年人是非常重要的,有效利用自然光,享受户外空间环境,这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均十分重要。

4.5 声学环境

老年期人的体质下降,致使脑功能逐渐衰退并出现某些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减退,健忘,失眠,甚至产生情绪变化,一些老年人对“噪音”特别敏感,外界的噪音给人体心血管系统将造成不良的影响。要防止噪音的干扰,对居家最基本的要求是门窗、墙壁隔音效果好,临街或临近噪声源的房间要采取隔音措施。具体窗户的玻璃可以做双层中空玻璃代替普通的玻璃,也可以通过安装内窗的方法提高窗户部位的隔音效果,增加门窗的密闭性,尽量减少它的缝隙;还可悬挂具有隔音效果的窗帘等。

4.6 心理环境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老年期人随着身体机能下降,心理上也发生变化,往往会出现留恋过去,害怕孤独,思维逻辑性和辨别能力减弱等现象。老年人居住空间的一切设备设施和空间设计要点,都应围绕提高老年人对现有空间的认可度为目标。实际调查发现大多数老年人宁可留在设备设施并不完善的旧居中生活,也不愿意选择搬到设备设施相对完善的新环境中去。其中很大程度上就是老年人居住在原有的居住环境,有利于回忆过去,维系原有的社会活动和交往。因此,多代户居家室内设计应尊重老年人保留记录了其人生经历的物件或者记录家庭历史的物件,并为适当为其留出特定的空间或陈设。生活是日子的沉淀,本身有一种人生的美感。老年人的人生得到了尊重,这无疑将提高老年人的心里生活质量。此外,在居室的饰品陈设布置上应体现老年人个人的情趣和爱好。在室内空间布置书画艺术品、工艺品,室内设计结合种植一些花草或盆景,取得自然的意境,配合布置安乐椅、太妃躺之类的休闲家具,创造一个清静舒适的生活和起居环境,使老年人能够幸福的度过老年期。

5 结语

我国即将成为一个老年大国,对于老年人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我们更要从多角度观察、关注,如何确实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居住质量。老年住宅的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比健康者要求更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安定。我们应以人为本,为老年人设计创造宜居养老的良好环境,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摘要:对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模式进行了分析,从城市多代户老年空间的室内设计的方法展开研究,在老年居室的功能布置、视觉、声学、心理环境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设计参考,形成通过住宅的设计创新来创造宜居养老的室内空间,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了良好的宜居环境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老年期,多代户住宅,居家养老模式,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1] 开彦.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概论[J].住宅科技,2000,(10)

浅谈老年人住宅设计 篇6

1 老年人住房设计的原则

由于人口比例中老年人增多, 社会人口流动性加强, 三代人共同生活的家庭也渐渐成为过去, 同时随着社会安全福利和个人养老金的增多, 更多的老年人要独自生活, 因此要求有独立的住房设施。设计老人住房时, 从目的性、方案及实际设施上要考虑到他们的起居、日常事务、个人爱好习惯、社会接触及文娱体育活动等方面, 以体现他们早先生活方式的连续性。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尽可能长时间维持其独立生活能力。

因此, 在老年人住房的规划与设计上我们应考虑老龄化的事项可概括如下:

(1) 从空间 (消除室内高差) 、装置 (设置扶手、地面防滑) 、设备 (紧急通报系统、安全电热源) 、管理员或护理人员等方面对应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性, 做到紧急时刻可立即采取措施。

(2) 尽可能在楼内外为老年人提供各种邻里交流、人际交流的公共交往空间和环境。

(3) 从建筑人类工程学的观点出发, 在家具、卫生器具的尺寸方面符合老年人的身体特征。

(4) 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考虑大多数老年人常年形成的居住习惯, 提供传统形式的室内空间。

《临床医学诊疗》丛书招聘启事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 新的医学理论、医疗技术和诊疗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 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为了汇集这些宝贵经验, 并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创造条件, 《中外医疗》杂志社、《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社联合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共同编写《临床医学诊疗丛书》, 有意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医务人员请与丛书编委会联系。

电话:010-67348481 63385386传真:010-63385686 E-mail:zwylbjb@263.net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名苑2609室《中外医疗》杂志社邮编:100054

2 建设场地与总平面设计

长期以来我国的老人住房建设一直未受重视, 由于受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影响, 再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 往往考虑三代同住, 即使有少量的敬老院也大都是为孤寡老人所建, 选址往往在城市的边缘地区采用院落式管理, 相对封闭。这种方式往往忽视了老人与意识, 容易使老人在精神上产生被社会抛弃的想法, 不利于老人的心理健康。即使是现在所建的老年公寓, 也有相当一部分在选址上也只考虑了周边的自然环境, 而忽视了社区人文环境。

因此在建设场地的选择和总平面设计应考虑以下几点:

(1) 环境质量良好, 环境符合老人的心理上的需求, 对老人有较强的吸引力;

(2) 交通便捷, 老人外出或是与子女、友人往来都十分方便;

(3) 场地周边活动安全, 不应以主要交通干线为界, 保证购物、逛公园等一般室外活动不必穿过城市主要街道;

(4) 商业设施齐全, 如超市、洗衣店、维修店、服装店、饮食店、银行、邮政及药房等应尽可能邻近并便于前往, 使入居者对现实生活感到方便, 对未来生活感到安心;

(5) 基本的地区公共设施如图书馆、保健服务、文娱设施等也都要靠近;

(6) 场地不宜直接邻近学校、儿童游乐场或为青年与成年人所活跃出入的娱乐区;

(7) 生活气息浓郁, 使老人们与各年龄段的居民们有各种各样的相互交往机会避免产生与社会相隔绝, 被社会所遗弃的消极心理;

(8) 场地应有足够面积, 以满足开展户外活动的要求。

(9) 老人居室朝向应日照良好;

(10) 居住区内路网设置合理, 人车分流, 来自主干道的噪音少;

(11) 设置坡道联系室内外空间, 方便轮椅的使用;

(12) 处理好合设或邻设的其他设施与住宅之间的关系, 既提供公共交往空间, 利于老人开展体育活动, 又方便生活。

3 适应老龄社会的通用住宅

大多数人都不愿频繁地搬家, 而更愿意在自己从青年时就拥有的家里渡过晚年, 这里还包含有心理寄托的需要。老龄人口的日益增多, 相当一部分住宅必须考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于是一种通用住宅就应运而生。在这种住宅中, 从设计和建造时就将老年人的需要考虑进去, 让老年人能自己照顾自己, 但是并不需要从一开始就把这些考虑全部做上去, 而是逐步来实现。长期以来我国基本是采用养老院形式, 即专住型的, 但是从环境心理学的观点出发, 同时根据国外的经验和教训, 针对我国人均收入较低 (老年人尤其如此) , 政府补贴不足, 建设用地紧张, 人口基数巨大, 以及传统的与子女同住的家庭养老模式等现实问题, 我们应将通用住宅作为现在的设计重点。

4 公共交往空间

在老年住宅的设计中, 应尽可能多地为老年人考虑相互之间的交流空间, 减少孤独感和寂寞感。

现代老年人住宅设计要素探讨 篇7

随着老年人总数越来越多, 老年人住宅设计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在过去的老年人住宅设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老年人的居住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在对老年人住宅设计的探讨中, 我们有的路走“偏”了, 有的路还有待探索。在当前形势下, 如何更正我们之前的错误观念、探索并改善老年人住宅设计以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 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老年人住宅设计不等同于无障碍设计

在传统的老年人住宅设计中, 往往把老年人等同于残疾人进行无障碍设计, 但是老年人不等于残疾人。建筑师在户型设计时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老年人肢体残障层面, 各空间需要预留出轮椅通过的宽度和轮椅回转的空间。这些设计的假设对象都是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 且都是有较健全的上肢但是下肢残疾, 能够独立地操纵轮椅进行室内外活动。但是在套内使用轮椅的老年人比例并不高, 据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的数据显示, 我国只有1.17%的老年人使用轮椅, 而且在这些老年人当中大部分是有人陪护的, 上肢健全有力、可以在轮椅上自理的老年人比例微乎其微。与轮椅相比较, 使用拐杖的老年人比例较高, 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3.13%, 这说明有一部分人在室内并不使用轮椅而是会用拐杖。所以, 针对生活能自理、下肢残疾的老年人轮椅回转空间的套型设计并没有普适性。 (见表1)

轮椅的回转空间在大套型中很容易实现, 但是在数量众多的中小套型中, 空间资源十分宝贵, 如何节约面积同时兼顾轮椅回转空间的无障碍设计, 一直是建筑师探讨的焦点。即便这样, 如果老年人住宅一律设计成有可供轮椅回转的无障碍环境, 会带来空间资源的浪费。如图1所示, 在传统的老年人卫生间设计中, 轮椅所占空间很大, 导致卫生间面积比一般卫生间多出1.61m2, 多出的面积占一般卫生间面积的35%, 而这些面积在使用中除了轮椅的使用功能外, 没有其他功能。此外, 为了使轮椅能够接近洗手池、厨房操作台等地方, 这些部分底部的储藏空间也必须空出来。这样的户型设计对于98.83%都不使用轮椅的老年人来说没有必要。尤其在中小套型设计中, 这一空间不合理利用的问题更加凸显。处理这类问题可以用潜伏设计的方法, 在设计之初预留出可以改造的余地, 如图2所示的在厨房一侧设计轻质隔墙可以有效解决这类问题。当老年人从能够自理转变到使用轮椅后, 可以将厨房等空间的轻质隔墙外移, 适当增加这类功能空间的面积, 以便轮椅使用者的需要。

图片来源:04J923-1老年人居住建筑标准图集

图片来源:周燕珉、程晓青等, 老年住宅,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老年人住宅设计需要更有针对性

无论是在小区套型设计中还是在老年设施设计中, 对明确使用对象的设计需要更有针对性。老年人的生活模式与身体健康状况差异很大, 不同的老年人对生活的需求是存在差异的。随着年龄的增长, 大部分老年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机体衰老症状:视力下降、听力衰退、肌肉萎缩、骨质变脆、老年痴呆等等。针对不同的症状, 在建筑设计领域应该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在居住套型的设计中, 覆盖各种老年人情况的全面设计不仅投入较大, 还会带来资源浪费。因此对已知老年对象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才能满足多样需求。

老年人行动障碍不仅仅只有肢体残障一种情况。在我国老年残疾人口的残疾类别中, 听力残疾、肢体残疾和视力残疾占90%以上。老年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具有高度集中性, 其中, 听力残疾占各类残疾的38.42%, 居第1位;肢体残疾占26.79%, 居第2位;视力残疾占25.53%, 居第3位。

老年人听力下降会导致老年人在家中对门铃、电话铃、警报铃等设备声音不敏感, 所以需要在特定的位置提供声音与视觉、触觉相结合的设计措施, 以减少因听力下降导致的生活不便。肢体残疾也不仅仅是下肢的残疾, 上肢残疾、躯干残疾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针对不同部位的机体残疾, 需要不同的应对策略。在下肢的残疾中, 如果在套内使用拐杖与使用轮椅也有相应区别。视力衰退也有相应的等级区分 (图3) , 针对普通的视力减弱, 老年人需要更大的字体或更明晰的图形标志去辨别。如果老年人视力只有光感或更差, 就需要增加盲文设计。

图片来源:成斌, 老年人住宅室内标识系统无障碍设计研究,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32卷, 第3期, 2006年6月

此外还应当对老年人认知与记忆力减退的情况给予特殊关注。根据相关医学研究显示, 我国阿尔茨海默病 (俗称老年痴呆) 平均发病年龄为76.9岁, 血管性痴呆为67.7岁。中国≥65岁人群中的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 男性为3.4%, 女性为7.7%, 总患病率为5.9%;血管性痴呆相应患病率, 男性为1.4%, 女性为1.2%, 总患病率1.3%。根据以上比例计算, 我国患痴呆老年人口比例达7.3%, 2010年患痴呆的65岁及其以上人口总数达到855.6万人。针对这些老年人的套型设计中要特别强调在宅安全的重要性, 认知与记忆力减退会使老年人丧失基本的辨别和判断力。针对这一情况, 防止走失、防止坠落、防止触电、防止煤气泄漏等安全措施需要设计完善。

3、老年人住宅设计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在很多户型设计时, 建筑师会面临适用对象不明确的情况。对这种情况的设计需要增加一定的灵活性来适应老年人不同阶段的居住需求。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长, 身体状况也会出现从完全自理到半自理再到不能自理的阶段。每个阶段的住宿需求是不同的。为了明确使用者后给针对性设计留下空间, 故需要在不明确的时候留下空间灵活度, 以便日后改造。

对于住宅的灵活性设计应对策略, 其中之一就是采用大开间的结构形式, 内部空间使用轻质隔墙灵活分隔, 以满足不同的居住情况。这就要求在结构设计之初就需要选用框架结构, 或者结构尽量规整的剪力墙结构。在一个完整的大空间当中进行空间的重组, 可以使功能空间的使用更加合理, 这不但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更可以根据具体的家庭情况做出变化。这种方式的灵活性最高, 平面越规整, 适合空间重组的条件越充足, 变化的形式也会越多样 (图4) 。

除了平面的规整, 还应当注意在适老套型中“弹性空间”的设计。

所谓的“弹性空间”是指可以灵活使用的多功能空间, 在老年人的不同阶段赋予“弹性空间”的功能可以不同, 如健全老年人的书房、隔代同居的儿童房、需要护理老人的保姆房等等。如果是不需要该空间的家庭, 可以将此房间与其它空间连通, 与其它房间合并, 这样也可以增加空间使用的灵活性。

图片来源:中国创新90中小套型住宅设计竞赛, “可再生的居住细胞”

4、老年人住宅设计应提高防火设计标准

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的衰退, 在行动力和反应力方面较为迟缓。老年人对火灾的感知能力比正常人低, 尤其是独立生活的老年人, 遇到火灾的危险系数更大。自理老年人虽然能够自理, 但是体能远不如青壮年人。半自理老年和不能自理老人遇到火灾后的安全疏散和救援十分困难。据上海市消防局的统计资料显示, 2000年至2006年第一季度的火灾死亡人数中, 每年因火灾致亡的老年人数占到总亡人数的40%左右[4] (图5) 。由此可见老年群体是灾害疏散中的弱势群体。从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出发, 提高老年人建筑消防安全设计等级, 减少老年人在灾害中的伤亡率, 应是老年社区设计中关注的重点。

数据来源:2000~2005上海市火灾统计年报、上海市消防局2006年第一季度火灾情况简析

在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 对于老年人住宅及老年人设施的疏散距离没有明确要求, 并没有与其他民用建筑区别开, 设计时参考其他民用建筑的疏散距离显然不能适应老年人的特殊情况。因此笔者建议将老年人住宅及老年人设施与别的民用建筑区别开, 在设计的时候应当从严设计。此外, 为了降低老年人在突发事件中受伤的概率, 在老年人与年轻人居住的混合住区, 老年人住宅应尽量布置在建筑的一层和二层。如果是高层老年人住宅要考虑加强避难层的设计, 增加避难层的数量, 以满足老年人的应急需求。老年人建筑的设施设备也应当提高配置水平, 多层住宅应当配备电梯, 高层住宅应配备可以容纳担架的电梯以应对生活中的急救情况, 老年人建筑均应设置自动报警系统、通过多种感应方式将灾害情况预报给老年人、亲属以及应急指挥中心, 尽全力降低灾害的危害程度。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改善老年人居住条件。引导开发老年宜居住宅, 推动和扶持老年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这一发展任务显示出在我国老年住区的实际建设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未来住宅区的新建和改造实践中, 老年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如何能正确的对待老年人住宅中的设计问题, 切实关系到今后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居住品质。老年人住宅的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需要在广泛的探讨声中找到明确的方向, 作为设计师我们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郭平, 陈刚.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200~201.

[2]杜鹏, 杨慧.中国老年残疾人口状况与康复需求[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8, 29 (3) :262~265.

[3]张振馨等.中国北京、西安、上海和成都地区痴呆亚型患病率的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5, 5 (3) :156~157.

老年住宅的空间设计 篇8

【关键词】住宅建筑;生态住宅;节能;绿色化

住宅建筑设计中强调了生态、自然、绿色等多项因素,还能降低住宅建筑中的能源消耗,体现出了节能的优势。目前,住宅建筑设计中提高对生态住宅设计的重视度,遵循生态住宅的设计理念,加强生态化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力度,落实生态设计的应用,满足现代建筑对绿色生态的需求,促使住宅建筑朝向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住宅的设计要求

生态住宅建筑需要遵循相关的设计要求,用于规范生态设计的应用,促使生态设计与住宅建筑保持同步的发展。

审美要求

生态住宅应该具备审美的要求,在整体上达到美观的效果,由此提高生态住宅设计的价值。审美要求是生态住宅设计中最为基本的要求,主要是确保生态住宅具有可欣赏的条件,形成独特的美学性质,满足人性化的心理需求,落实自然、绿化的生态原则。

循环使用

生态住宅设计中融合了大量的学科思想,目的是在生态住宅设计的要求下体现出可循环使用的思想,也是对生态住宅设计的一项要求[1]。生态住宅设计中的循环使用要求,有利于提高生态住宅的环保与节约能力,规避生态住宅中潜在的环保问题。

实用要求

生态住宅设计最直接的目的是满足人们居住的需要,既要提供良好的环境,又要强调实用性,所以生态住宅设计中提出了实用性要求,保障生态住宅的质量水平,致力于为居民提供可靠的生活环境,体现实用要求的实践性。

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住宅的设计方式

住宅建筑应该遵循生态化的设计理念,推行生态住宅设计,结合现代住宅建筑生态化的发展,分析生态住宅的设计方式。

生态化的布局设计

住宅建筑布局设计中应该采取生态化的方法,提高住宅建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分析布局设计中的生态策略,如:(1)规划生态住宅的光照条件,确保住宅建筑能够最大面积的获取自然光,我国地理面积比较大,所以不同城市的住宅建筑,在生态布局上有明显的差异,生态布局设计中的目的是科学的利用自然光;(2)风向与风速的控制,住宅设计中顺应风向,能够保障室内环境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同时避免寒冷风速对住宅的影响;(3)住宅生态布局设计中,需要避开相邻建筑的影响,消除潜在的反射或辐射影响,促使生态住宅能够达到绿色化的设计标准。

节地设计

节地设计是生态住宅设计中的一项途径,关系到住宅建筑的用地。节地设计的核心内容是住宅建筑的间距,促使住宅建筑负荷生态化的设计原则,进而确保生态住宅的合理性[2]。例如:住宅小区在生态设计中应该充分落实节地设计,通过节地设计达到理想的设计状态,减少住宅小区中的用地消耗,一般住宅小区在实行节地设计时,先设计建筑的间距,促使其符合建筑的群体需求,再适当改善住宅的形体,保障住宅建筑达到生态的标准,最主要的是确保住宅建筑符合工程系数的要求。

建筑朝向的生态规划

建筑朝向是生态设计策略中应该重点考虑的一项因素,因为建筑朝向对住宅的影响比较大,而且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设计问题,所以在建筑朝向方面实行生态规划。例举建筑朝向生态规划中的策略控制,如:(1)住宅建筑可以在冬季环境中,全面的利用太阳光,通过太阳直射的方式提高室内的温度,减小传统能源供热的规模,实现安全、健康的供热;(2)夏季时期,建筑朝向经生态规划后,可以降低光照直射的影响,辅助住宅建筑降低室内温度,还能表现出节能的特点;(3)根据季节的要求,设计生态化的建筑朝向,既要满足通风要求,又要解决冷风直吹的问题;(4)建筑朝向生态规划时,要考虑地形的影响,避免用地消耗过度;(5)建筑朝向中还要符合住宅布局的需求,不能出现矛盾设计的情况。

绿化配置

绿化配置是生态住宅设计的关键部分,提高住宅设计生态化的表现能力。以某住宅建筑工程为例,分析生态设计理念下的绿化配置[3]。该住宅综合考虑了生态环境的要求,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引入绿化配置,促使建筑工程达到绿化与生态建设的标准。首先该住宅生态建设中采用了景观设计的方式,住宅的西侧方向,栽种了具有绿化效果的乔木,其可在光照较强的时候降低住宅屋面受热,同时在住宅的通风位置也种植乔木,增强住宅室外的绿色感,还能提高自然通风的能力;然后是生态住宅的绿地设计,实施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方式,保证生态住宅的绿化面积,该住宅绿色设计中,通过纵横铺装分割绿地,每块绿地保持50m?的面积;最后是该住宅生态系统的建设,一方面加强自然绿化设计的力度,另一方面防止绿色配置中的人为破坏,合理的利用自然环境,落实生态策略中的绿化配置。

生态住宅系数控制

住宅建筑中的生态系统,关系到生态住宅的生态水平,特别是体型系数,其可影响生态住宅的散热,进而干扰了住宅生态设计的[4]。生态住宅系统控制中,深化实践研究,通过研究内容对生态住宅的系数采取控制措施,确保生态建筑能够降低运行中的资源消耗,体现生态设计的优势,例如:生态住宅为了保障建筑平面的合理性,需要研究生态设计中的节能因素,根据平面设计与节能的联系,选择与生态住宅相关的建筑平面,以生态住宅平面、节能为例,分析生态住宅实践研究的系统,如下表1。

表1 生态住宅平面形状与节能的联系

平面形状正方形长方形长条形L型回字型门字型

A/V0.160.170.180.1950.210.25

热耗%100106114124136163

(A/V是指生态住宅的体型系数)

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住宅设计中的技术应用

针对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住宅设计,提出几项应用技术,用于提升生态住宅的设计水平。

能源的规划与利用

能源的合理规划与利用落实了国家在生态住宅设计中的能源政策,规范了生态住宅的设计方向,采用能源规划技术,强制安排生态住宅设计中的能源影响,避免生态住宅设计中过度浪费能源,有利于节能降耗的应用。

生态住宅的节能技术

节能技术是生态住宅中的重点,遵循生态、绿色化的原则,落实节能技术的应用,改善生态住宅的设计方式,满足住宅建筑设计对生态化的需求,科学规划出生态住宅中的节能要点,體现生态住宅节能技术实践应用的效益和优势。

推进可再生技术应用

可再生技术在生态住宅设计中起到关键作用,其可辅助生态住宅实现可循环的要求,同时促进新能源的应用,降低生态住宅中传统能源的使用压力,利用可再生技术,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由此提升了生态住宅的设计水平。

结束语:

住宅建筑是我国建筑工程中的主体,在建筑行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生态住宅成为住宅建筑设计中的重点,既可以降低生态住宅中的能源消耗,又可以落实生态化、绿色化的设计方式,促使生态住宅中能够达到高效益的运行状态,确保生态住宅设计具有实践性的意义,同时落实生态住宅技术的应用,推进住宅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恬.夏热冬暖地区生态住宅技术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9.

[2] 朱奎.绿色生态住宅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7.

[3] 桓小红.浅谈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生态住宅设计[J].职业,2009,09:104-105.

上一篇:辛伐他汀/治疗应用下一篇:广告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