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

2024-07-06

城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共12篇)

城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 篇1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 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 它涉及到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小区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 而小区规划又是小区建设的先行, 是影响小区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 因此, 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 首先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好坏。针对近年来国家提出将住宅建设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居民新的消费热点, 并将住房制度由福利型分配转为货币型分配, 住宅建设进入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的开发建设阶段。居住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最终是为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使人能更好的实现他们的各种个人与社会活动。因此, 适应与满足人的索求是住宅区规划的设计的基本要求。

规划设计出一批居住环境良好、社区功能完备, 具有当地特色的高水准的居住小区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 要搞好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首先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居住区的生态环境系统

在住区规划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对住区空间的布置, 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 并按生态要求, 本着“以人为本”原则, 在住宅布置、环境布置、交通系统等环节保证住区有充足的日照, 清新的空气, 良好的通风, 洁净的水面, 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 提高植物的中面系数 (多种树) 和造氧功能。不让小区有裸露泥地, 以尽量减少尘埃。要充分利用原有树林和水面, 并使其合理使用。绝不能盲目破坏自然山水, 随便推山建房, 砍树取地。同时要做到处理“三废”, 净化空气和水面, 落实防风、防尘、防晒措施, 改善小气候, 使住区生态环境比原来好得多。生态住区要提倡环保理念、节能理念, 充分利用环保材料、节能材料, 使用太阳能, 节约用水, 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2 居住区空间布局合理化

居住小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公共空间即居住小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 供居民共同使用。在公共空间的规划上应与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小品或城市公园、河流水系等结合在一起考虑, 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半公共空间, 是指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的空间, 作为居住组团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 它是居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 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 也是防灾避难的疏散的有效空间, 以及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在这部分的空间规划上应注重根据各居住组团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 并保证其交通畅通、功能齐全。半私用空间是住宅楼幢之间的院落空间, 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地, 在设计上应注重其设施的多样化和完备性, 把它规划成小区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动空间。私用空间即住宅底层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底层庭院的设置使居民可以自由种植, 增加组团内的景观, 又使居民有安全感。楼层上阳台可以眺望、休息、种植花卉, 营造垂直绿化的景色。

3 居住区的安全性

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安全与否, 是小区居民极其关心的问题, 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小区管理制度,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小区规划的安全性, 这其中涉及到居民的生理、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因素。

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有效防范行为, 通过控制小区和组团人口、明确划分空间领域等措施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卫能力。一是在小区和组团的人口处设置明显标志, 使住宅小区具有较强的领域性和归属性。二是注重院落空间的强化, 使居民之间既有充分了解和相互熟悉的机会, 又可以使住户视线能够触及到住宅人口, 便于对陌生人进行观察、监视。三是注重小区交通网络的合理组织。在小区主干道的规划设计上要做到“顺而不穿, 通而不杨”, 减少交通环境的混乱交杂, 提高安全系数, 在小区级道路的规划上尽量作曲形设计, 限制车辆穿行的速度, 达到安全与降低噪音的目的。同时, 规划时应尽量减少组团的出人口, 一般设置两个即可, 以便有效控制外来行人任意穿行, 从而起到安全防卫的作用。

所有新建的城市居民住宅必须将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纳入住宅建设规划中,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城市居民住宅建设设计文件应当包括住宅安全防范设施部分。设计单位应当依据《住宅建筑安全防范设计要求 (试行) 》 (DB32/T024-93) 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CB50180-93) 等有关的规范、标准、规定进行设计。市建设局施工图审查办公室和市公安局技防办 (设在治安大队) 共同负责对住宅安全防范设施设计的审查工作, 与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同步进行。对不符合安全防范设施规范、标准的设计文件, 一律责成原设计单位进行修改。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安全防范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不得擅自改动。必须修改的, 应当由原设计单位出具变更设计通知书及相应的图纸并报设计审批部门重新审批后方可进行。

4 居住区的配套服务

在住宅小区规划中, 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因为它不仅是解决居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 也是小区稳定的物质基础。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居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动轨迹, 如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应布置成外向型, 设在人流交通必经之路的出人口附近, 使居民方便顺路购买。自行车、摩托车存放与垃圾处理也是小区服务环境的关键问题之一, 住宅小区中的自行车库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的布置方式, 因地制宜, 采取多种途径。如利用院落中的半地下室以及高架平台下部等。以往住宅的垃圾处理通常是将垃圾道附设于住宅的楼梯平台处, 因而经常发生堵塞而造成臭气四散、影响居住环境, 在住宅小区规划中可以将垃圾道改设在住宅内部生活服务阳台处, 避免公共场所的交叉污染, 也可以放弃垃圾收集方式而采用室外垃圾桶、垃圾箱和中转站来处理。在垃圾中转站的设置上应注意便于垃圾清运和处理, 不要使清运垃圾的车辆横穿小区, 造成污染的扩散。

总之, 未来住宅建设应推进居住小区产业现代化。推进住宅小区产业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是:建立符合住宅小区产业化的住宅建筑体系;建立完善的质童控制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住宅性能综合评价体系等, 在住宅小区建设过程中, 以科技进步为核心, 从而全面提高住宅建设质量, 改普住宅使用功能和居住环境。

摘要:在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中, 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设计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方针, 通过规划设计的创新活动, 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 设备完善和达到21世纪居住标准的居住环境, 从而使中国住宅建筑技术获得整体的提高, 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也随之日益提高。

关键词:居住小区,小区规划,居住组团,居住环境,方案

参考文献

[1]杨小东, 胡大伟, 杨晋凯.对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素的再认识[J].规划师, 2003 (2) .[1]杨小东, 胡大伟, 杨晋凯.对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素的再认识[J].规划师, 2003 (2) .

[2]黄伟光.居住区环境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 :232.[2]黄伟光.居住区环境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 :232.

[3]任继鑫.节能理念指导下的居住区规划研究[D].湖南大学, 2007.[3]任继鑫.节能理念指导下的居住区规划研究[D].湖南大学, 2007.

[4]汤振兴, 赵艳岭, 郭平.浅探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J].河南科技, 2005 (9) :56-57.[4]汤振兴, 赵艳岭, 郭平.浅探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J].河南科技, 2005 (9) :56-57.

[5]后永平.居住区环境设计的探索[J].甘肃科技, 2004 (11) :135, 127.[5]后永平.居住区环境设计的探索[J].甘肃科技, 2004 (11) :135, 127.

城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 篇2

1、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设计原则

对城市的住宅小区进行原理的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美学原理融入到设计工作中。同时要从生态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入手。另外要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不能破坏自然原有的景观。

众所周知,在住宅小区的建设中,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要,同时为人们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因此,在进行小区设计规划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尽量满足不同身份和爱好居民的需要,要在保证设计的美观程度的前提下,尽量使得小区环境充满生活气息。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室内的装饰和布置条件也相对较为豪华。因此,室外的环境要和室内做到一致。人们可以在室外的温馨环境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进而放松身心。所以,设计师应该思考怎样创造一个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息环境,让人们从居住空间中走出来,在让人在优美的环境中享受生活,融入自然。景观设计师的任务和责任已转变为帮助人们合理的进行土地和其他自然景观的合理利用以及为人们创造丰富的户外活动空间。生态设计应是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景观设计必须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之上进行,在设计过程中,不应当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应将人看作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因子,生态设计意味着人为过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遵循生命的规律,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设计中还应当考虑小区的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小区原有地形地貌、当地的适生树种等,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降低建设成本。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这样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小区园林规划理念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处于天地之间,社会之中,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渴望,都希望营造一个幽美典雅的环境。因此,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和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2、城市住宅小区园林的合理规划措施

对于小区园林的规划来说,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1)组合设计环境。在小区的整体布局中,可以依照空间用途的不同分成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以及个人的私密空间等部分。对于公共空间来说,主要是指小区中的主要干道和共用游乐场等等。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和当地的风俗和文化特点融入到其中。同时要体现出整个城市的发展特色,另外,需要进行树木,山水以及一些其他景观的匹配工作,最大限度地打造出优雅的空间环境。半公共空间的主要功能就是供一些组团的居民使用,在这里,居民们可以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也是休息和游乐的重要场所。最重要的是半公共空间可以提供避难需求。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空旷,视野开阔的设计效果。私用空间主要是指建筑底层的庭院以及高层用户的阳台空间等,这些空间属于用户的私密空间,但是如果设计合理可以增强整个小区的景观效果,同时也能够增强居民的居住安全感和亲切感。

(2)生态环境的改善。进行小区的园林设计主要是为了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对于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要从小区的气候、水文以及其他的生态环境方面入手。要对小区中园林景观的位置以及布局等进行设计,重视形式、色彩等特征。另外,为了保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需要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小区住宅的建设主要是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对于土地资源进行充分地利用。同时考虑到节能和环保的需求,要尽可能地运用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能源的利用时,往往选用环保材料,降低损耗。为了与小区建设相符合,需要在进行园林规划的时候也考虑到节能的原则。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居民的需求,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进行规划和设计。可以在公共空间设置一些健身器材,需要对建设材料的环保性提出较高的要求。同时要提供优质地服务,保证人们生活的便利。

3、城市住宅小区园林生态设计

在进行住宅小区园林建设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本地的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等进行分析和设计,在设计的时候尽量不对原有的地貌和地质进行破坏,同时要对原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进行充分利用,努力做到规划建设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要考虑到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保证小区内部有充足的光照、清洁的空气和良好的交通环境等等。另外,在进行小区的设计中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依托。在对小区道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便利性,同时还要考虑到其安全程度。进行园林植物的配置时,需要考虑到空间布局和植物的生长习性。不能为了进行园林的建设而对原有的植物等进行破坏。

4、总结

城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 篇3

【关键词】城市;住宅区;规划布局;空间环境;设计

0.前言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期,社区规划已经逐渐转向人文社会的探索,社区规划建设实践与社会原则相背离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有待于从源头上重新探寻社区规划建设的症结并寻求根本解决之道。从城市规划角度来看,传统社区规划以单一居住生活和微观物质空间为对象的研究,探寻符合社区会社原则的空间必须首先明晰其社会原则的内涵,将空间模式研究与可行性的政策研究相结合则可进一步增强研究的系统性与实效性。

1.城市住宅区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设计的原则

1.1规划布局应体现地方特色

如何创建特色住宅区和舒适环境,要结合多年规划设计的经验和教训,建筑设计和群体布置多样化是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考虑的重要内容。首先,要重视地方特色和建筑物本身的个性,以利通风降温。其次, 要根据居住区规划的整体构思,造型结合色调,平面结合空间综合进行考虑。最后,多样化和空间层次丰富,必须强调在协调的前提下,求多样、求丰富、求变化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的建筑比比皆是,深入发掘民族文化建筑,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小区内所有建筑造型设计均以番禺当地一处乡村的古式建筑为依据,配合现代的规划手法及中国园林艺术的拱托,营造出一个世外桃源式的小筑。

1.2合理安排公共配套设施,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

公共服务设施是为满足居民生活基本所需而配建的,但若设置不当,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居民正常的居住与生活。由于售出后大多数没有作统一要求,本来高雅的商住小区变成小贩成群的杂市区,小区设公厕是为了服务大众,规划时将公厕刚好设在上风位, 造成对住宅区的不良影响。在临小区入口处设一综合楼,以解决管理及使用上的要求,以求配套设施与环境共存。

1.3注意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

不注重户外空间,特别是宅间庭院的完整性,是目前居住区规划中经常忽略的问题,使空间面貌极不美观。从国内房地产界开发的趋势来看,空间环境设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景观设计又是环境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在建筑的实践过程中,建筑规划设计与建筑的景观环境设计是相脱离的,景观设计与建设规划一起同步介入。从总体规划设计开始,除了让景观从建筑里衍生出来、和谐共生外,更应着重考虑的是该住宅区的地域性和地域特点。应重视建筑设计的深层理解,通过营造风格各异的景观环境,深化和升华各住宅区的文化品位和主题。

1.4注意规划空间的有机联系

居住区中的各种规划因素均有其内在联系,而内在联系的核心就是居民,因而要从满足居民居住生活的要求出发,使居住区成为有机的整体和空间层次协调丰富的群体。机动车不进入小区中心,全部停放在大型地下停车场内,停车场顶是小区的中心景观绿化区。绿化景区可结合地形及地下室的高低不同设置各式绿化小品,叠水平台,休闲临水散步径。当地的材料、植物、生态情况、地形地貌、历史人文等情况都成了设计考虑的重要条件,住宅区的文化品位很重要的是从园林景观中体现出来。

1.5规划布局和空间设计要以人为本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环境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是当今世界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环境设计要按照居住者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追求环境的舒适性,提倡居民参与意识,满足居民的不同需要。居住区环境设计应从人的行为和需求入手,为人的使用创造更有利的条件,重视空间的形式,规划设计中把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对使用者的心理和行为等精神方面的需求细心研究。要塑造一个居住园区良好的人文环境就必须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居民的便捷出行、安全措施及社区管理等问题,真正体现出一种对人的关怀,使居民在居住园区内生活方便并具有安全感,有较强的归属感。

2.城市住宅区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设计措施

2.1充分考虑物业管理因素

完善的物业管理是环境维护的进一步延伸和持续,为居民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高品位的居住环境,居住区环境的规划与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与物业管理因素的相互影响。总体规划布局中物业管理因素的考虑在后期管理中,与居住区总体布局密切相关的是居住片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总体布局应处理好规划分区与管理分区的矛盾,便于居住管理片区的划分,处理好不同性质用地之间的兼容与搭配。对服务性交通的规划应有整体细致地设想和规定,为物业管理的后期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根据,有利于物业管理高效规范的运作。

2.2体现文化内涵与居住区环境的个性特色的塑造

居住文化是城市文化的表征和写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用来表达人类生存的意义,居住的环境条件可看作是社会文化的晴雨表,作为城市与大地综合体的有机部分,应深入研究发掘居住区环境特色表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使居住区环境特色的创造达到城市文脉的延续和发展。规划设计中要尊重和理解地方传统特征和区域文化内涵,深入了解有关的传统和地方文化风俗,理解其内涵和价值,借鉴传统的空间形态,再现环境文化内涵,让居住者产生文化认同感,增进居民之间的亲密和谐。

2.3创造完整有序的小区空间序列

由若干空间组成一个空间群,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可借空间的渗透增强空间的层次感,为室外空间序列设计的完整性提供有利条件。从小区主要入口处起作为前导空间,结合地面铺装成小广场和停车场,利用周围建筑绿化、虚实对比使前导空间构图完整,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注重室内外环境的结合和过渡,成为供全区居民交往休闲的中心地带。这些空间因其数量、大小、形状组成不同成为空间序列设计的颗颗明珠,使整个小区空间序列更为完整,居民在小区各处都感到舒适、富有情趣。

3.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住宅区的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还有很多可研究之处。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生活的环境的更为关注,对居住区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的关键,是以人为本,通过规划设计手法,将住宅、道路、绿化配套,在用地范围内进行精心合理的布置和组合令人满意的公共建筑,构思新颖、和谐的建筑。城市住宅区的环境建设是一个综合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借鉴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进行精心的规划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把人居环境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档次。

【参考文献】

[1]梁永雄.浅谈住宅区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设计[J].安徽建筑,2006,01:15-17.

[2]周萱.促进交往的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初探[D].重庆大学,2005.

[3]罗锦维.高层住宅健康外环境规划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05.

[4]高飞.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

[5]于泳.街区型城市住宅区设计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06.

[6]聂铭.可持续的城市街区型住宅区规划设计[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7.

[7]王变娥.现代城市住宅区规划与邻里关系的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2:142-143.

[8]邵莉,李文彬,王立宇.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住宅区规划设计[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01:31-37.

城市居民住宅区供配电设计探讨 篇4

关键词:居民住宅区,供配电设计,负荷预测,设备选择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用电器特别是空调、电饭锅、微波炉等功率大、耗电多的用电设备逐步在普通家庭中使用。因此, 要求对居民小区的配电系统设计更加简单灵活、运行可靠。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针对住宅小区的建设规模, 结合小区的总体规划及用电负荷特征, 合理选择住宅小区的供电方式, 以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1 居民小区配电设计方案确定

供配电方案的初步选择负荷预测及10kV电源接入。考虑10kV电源接入前, 首先必须进行负荷预测, 只有容量确定之后, 才可以从整个系统10kV线路上选择合适的接入点, 来满足整个小区的负荷需求。就当地供电而言, 2005年以后的住宅小区多以高层为主, 其建筑总面积一般都是在5000~400000m2之间, 每户的建筑面积多在70~180m2之间。以一个建筑总面积为250000m2的住宅小区为例, 其中商业部分40000m2, 多层27000m2, 高层183000m2。总的住宅户数约2100户, 每套住宅面积从90~150m2不等。下面来确定该小区的总用电量。

1.1 负荷预测

根据相关资料介绍的经验值, 我国住宅电气设计住户的单位面积计算负荷大概为:多层住宅每平方按30~35W计算, 高层和小高层住宅每平方按40~45W计算, 商业性质用电按每平方50~55W计算。以此原则计算该小区总的用电负荷为:

P=S商业×55W/m2+S多层×35W/m2+S高层×45W/m2=40000×55W/m2+27000×35W/m2+183000×45W/m2=11380kW

考虑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及功率因数, 取变压器最佳负荷率k为0.8, 功率因数cosφ为0.75。由于住宅小区内居民的作息时间不同, 而取同时系数为0.4, 则折算后该住宅小区变压器容量S1应为:

再通过单位住户负荷预测法进行效验, 我国住宅电气设计每户计算负荷大概为每户4~6kW;

S2=总住宅户数*4kW=2100*4kW=8400kW

经过效验, 参考两组数字, 小区变压器容量值S可取为S1<S<S2。

1.2 10kV电源接入方案确定

住宅小区供电设施是城市配电网的组成部分, 应该纳入城市配电网的统一规划, 在准确的预测用电负荷后, 一个合理的10kV电源接入方案, 成为日后保证住宅小区供电可靠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当地市内10kV供电线路众多, 每条线路在考虑n1情况后, 控制电流电流约在200A, 控制容量约在5000kVA。但是在现有的10kVA线路中, 大多负荷较重。作为一个供电容量8000kVA左右的小区, 没有线路可以满足其容量需求。故考虑自附近上一级变电所新出两条10kV线路为本小区供电, 并在小区内设置10kV开闭所一座。小区内存在高层和小高层型建筑, 其负荷包括有二级负荷, 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相关条款的规定, 两条10kV线路要求出自不同的上一级变电所或同一个变电所的不同母线, 保证两条10kV电源的相对独立, 以满足小区二级负荷的双电源要求。

2 小区配电设计方案确定

2.1 10kV电气主接线及设备选择

(1) 10kV电气主接线

一般的多层住宅小区, 负荷比较单一, 且电气主接线方案比较简单, 配电设备多采用箱式变电站。本文的论述以负荷较大, 拥有独立开闭所及变电所的高层及小高层住宅小区为主。

对于容量较大的高层及小高层住宅小区, 每栋楼均有配套电梯、消防及喷淋设施, 还有地下室人防及消防用电, 均为二级及以上等级负荷, 要求双电源供电。为满足其供电要求, 小区内应设10kV开闭所一座或多座, 开闭所内部10kV电气一次接线可根据小区的负荷性质和外围电气网络情况的不同采用两条独立的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以上述初步方案确定小区为例, 假如本小区最终负荷确定为8000kVA, 且本小区以高层及小高层为主, 包含二级负荷, 故在小区内设开闭所一座, 内部10kV电气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设10kV变电所四座, 每座变电所内各设两台500kVA变压器, 并且要求两台变压器电源由小区开闭所不同段母线引入, 保证二级负荷的双电源供电。供电接线如图1所示。

(2) 10kV开关柜的选择

目前应用于10kV配电的设备按其绝缘介质可分为充气式 (SF6) 负荷开关柜、空气绝缘负荷开关柜或真空断路器柜三种;就目前湖州地区而言, 在小区配电设计中, 考虑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可靠性等因素, 高层及小高层住宅小区内现多采用充气式 (SF6) 负荷开关柜, 其特点在于柜型尺寸较小、分段能力强、设备可靠性高、免维护, 能够较好的满足供电公司运行维护及小区供电的要求。

2.2 变压器的选择

10kV配电设计中, 变压器作为配电系统的核心部分, 其设备选型应符合节能、低噪音、免维护的要求, 并且必须结合不同的用电性质和不同的用电环境进行正确的选择。

常用的变压器有两种:全密封油浸式变压器和干式变压器。小区配电设计中, 变电所位于地面以上, 且位于独立的变电所内, 可采用油浸式变压器;当变电所位于地面以下, 或处于非独立型变电所内时, 需选用干式变压器, 以满足消防及其它配套设施的相关要求。变压器接线组别采用D, Yn11额定电压及分接头开关10× (1±2×2.5%) kV/0.4kV。

2.3 400V电气主接线及设备选择

在这里, 仍以图1所示小区为例, 小区内四座变电所均设有两台变压器, 两台变压器电源引自上级开闭所的不同母线, 400V电气主接线亦采用两个独立的单母线和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但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时, 必须在低压两台变压器低压进线总柜及联络柜间采用闭锁装置, 保证在一段向另一段母线供电时, 不会造成电力系统不同电源之间合环。

目前国内低压成套设备及元器件技术相对比较成熟, 设备种类也比较繁多, 作为通用设备, 湖州目前主要应用的400V室内配电柜以抽屉式成套开关柜和固定式成套开关柜为主。两种柜型进线总柜采用智能型低压断路器, 各分路均采用塑壳是式断路器, 并根据变压器的不同容量配置无功补偿装置。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更多更好的居民小区被开发出了, 居民小区的配电设计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分析总结。因此, 必须结合工程实践, 不断优化设计, 为居民提供更安全、稳定、可靠的配电系统, 优质合格的供电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巨军.对住宅小区供配电设计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09.

城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 篇5

摘要: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其核心为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揭示低碳经济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本文立足于低碳经济这一趋势对城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要素进行阐述,并从低碳生活住宅区环境规划、住宅区绿化道路系统规划、总体设计能源系统规划三个方面探讨了低碳经济型城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低碳经济;城市住宅;规划设计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而这一理念也必将成为以后城市发展的目标,而实现这一幕边必须成城市的规划设计开始,城市住宅区的规划和设计优势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目前城市住宅区的规划和设计更多的是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而这些都是低碳经济型城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所必须克服的。

1.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的基础要素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型城市住宅区将是未来一大趋势,而其规划要从自然生态和低碳生活两方面着手.创造一个能充分融合低碳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空间,具备优美环境,能诱发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提供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居住环境,而且有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来说,笔者认为低碳经济型城市住宅应具低碳、节能、环保三个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住宅区居民生活低碳化,首先在于充分使用新能源和生物能源。建筑设计的空间的充分利用以及低碳型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的充分利用。

其次低碳经济型城市住宅的规划设计要注意节能。使能源在使用中及家庭生活交通上节能,使用高效空调、照明及节能家电。同时要是能源以及住宅区的资源可以循环利用。

最后,低碳经济型城市住宅要迂回的设计增强空间层次感,住宅区要多以水为主题建设园林景观。低碳住宅小区的规划与一般的城市规划是截然不同的。区内主干道应采取迂回形式而不是画十字,打格子,为道路景观提供变化。区内小

路则以幽径为主,以减低汽车流量、噪音及保持空气清新。同时要充分利用水资源 为居民不但提供有品位的生活,也使耗能少和低碳成为现实。2.住宅区环境规划要因地制宜并结合气候

低碳经济型住宅区环境规划要突出结合自然进行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自然设计是指结合建设基地的太阳辐射、热、光、阴影、降雨、水文、风、植物地形等自然条件,在人类居住过程中与自然合作,充分利用自然提供的潜力(当然也包括限制条件),促进、适应自然过秽,使建筑融人自然,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保证建筑及其环境与更高层次环境的平衡与协调。

目前城市住宅区的绿化建设,不论原址如何,一律先填淘、推山、平地后再进行规划设计。这样既抹掉原有自然的情趣,又给施工带来不便,使新建的住宅区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因此住宅区绿化在规划布局时,要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尽量利用劣地、坡地、洼地及水面作为绿化用地,以节约用地。对原有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要加以保护和利用。

同时要通过适当的建筑体形和空间组合、建筑朝向定位、建筑材料、表面色彩等选择来满足人体舒适感,同时要充分利用低碳建筑材料和低碳技术。控制阳光辐射、空气流动是结合气候设计的重要内容,对于炎热地区,遮阳、通风、隔热是提高建筑空间舒适的重要手段.形成了深檐、骑楼、敞廊、通透、架空等设计;对于寒冷地区,则以保温、纳阳为上,形成了双层墙窗、日光廊道、围护结构蓄热、封闭等设计。设计可因地制宜利用水.在建筑环境中引人亲水设施,增添人们可接触的水,可起到调节空气温度、降温的作用,创造理想的微气候:设计中可利用建筑岸顶、水池暂时蓄存雨水.然后缓释到地下或再利用,提高建筑室外环境的渗透能力.或采用透水性铺装等,顺应水循环过程,达到防洪、减少洪涝与侵蚀的作用。

3.住宅区绿化和道路系统规划要以低碳为前提

住宅区低碳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的植物配置。首先要提高对植物品种的认识,加强对热带植物生态型及变种的筛选、驯化,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其次要慎重而有节制地引进国外特色品种。

低碳经济型住宅区与外部的交通联系依靠住宅区道路系统实现,同时住宅区内部建筑单体也是通过道路交通系统而构成一个相互协调、有机联系的招体。因此,住宅区内部道路交通系统是低碳住宅区发挥正常功效的基础内外通畅、人车分流。在住宅区内部建立完善的步行或自行车系统包括无障碍系统,避免交通干道穿越住宅区,消除车辆与行人的冲突,住宅区中心应布置适当的公共活动场所,如在建筑平台或屋顶开辟屋顶花园、商店、咖啡馆等,并用连廊将这些公共活动场所连接起来,不仅可减少人们出行量.而且增加了使用可达性,还创造了一种新景观。因此,道路设计不能仅考虑交通、容量、设计速度、通行能力、路面、结构、水平垂直定线等,要综合考虑上述要求。道路设计还应与绿道蓝道也即生态支持系统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是车道和自行车道.使之有更多的自然特性,展示自然环境之美,吸引人们回归步行道中,丢下汽车,重新发现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悠闲与愉快.促进从车回归到人的新标准的建立。

4.住宅区规划设计中要注意利用低碳型能源。首先,从城市住宅区的发展上,要瞄准未来世界能源技术革命的方向,把可再生能源使用作为住宅区设计的重点领域;其次,从新能源利用上,要以使风力、太阳能、垃圾发电等新能源成为主要使用能源;最后,从实践上分层次推进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住宅区建筑示范项目的建设。

总之,低碳经济型住宅区的规划设计要注意利用大环境资源。使小区与城 市空间、地域环境有良好的协调。而且规划设计必须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切实为居民创造一个自然的、亲和的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1]成阳l后小康绿色住宅模式研讨,中国房地产,2004(12).

[2] 华校生,杨宗焜,杨玉楠,中国建筑节能必须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建筑节能 2009-11-25 [3] 孙晋华 创新,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低碳南宁 2009-09-21 [4] 胡其颖,推动企业低碳发展的探索和实践——珠江三角洲地区低碳生产项目介绍 节能 2009-11-15 [5] 张一鹏,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中外能源 2009-04-15 [6]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 城市发展研究 2008-08-26 [7] 张一鹏,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二)2008-09-01 会议

对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设计的思考 篇6

[关键词] 园林设计 城市住宅 生态环境

城市建设中,城市园林绿地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但可以完善投资环境,也可以为居民创造一个自然、轻松、幽雅的生活环境,使居民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将休闲、健身、娱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得到精神享受,又有利身体健康。在本文中笔者就参与的一住宅小区园林设计与施工的一些思考与业内人士交流、探讨。

一、城市园林设计原则

(一)为了舒适的生活方式

居者是城市的主人,在景观设计和城市建设中应该得到关怀,而在城市美化思想指导下的绿化建设,强调的是展示性、机械性和形式性。事实上,城市绿化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种生活、休闲及工作环境,而不是主题游乐。特别是在新建居住区中,真正为居民的生活和栖居而美化的社区并不多见。而大量出现的是商利导向的美化。以上两种形式主要为了把居住人和居住的环境看作展示作品,这样的后果会让城市和景观逐渐消失在平民眼里,让社会充满各种不和谐因素,这种行为表明居民区美化方法已经慢慢走入歪路。

(二)种植需适人、适地、适节

种植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比如儿童活动的范围内,我们种植的树木应色彩明快,而且要种类丰富,最好采用长势优美,且无毒和无刺的树种。具体种植必须需要符合儿童心理。而老人活动的范围内,我们种植的树木应要以大型乔木为主,因为这种树木枝叶茂盛,可以让老人们在树叶下轻松的纳凉,为老人早晨和黄昏时候的散步等行为提供便利。在平原地区,种植树木要考虑到地形的变化,让树林的环境充满浪漫和温馨,这样营造的环境更加显得诗情画意。另外,微地形的上下起伏环境可以让树木显得更加和谐。

(三)种植因合理布局而提升价值

在居民区进行种植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周边环境的影响,配置出自然生态的环境,通过科学的对花草、灌木以及乔木进行搭配,园林植物我们要尽可能选择适合园林的乡土树种为主,这样更加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另外具有观赏价值的其它树种也需要进行种植,以这些树种来对原有环境进行搭配,这样可以让居民区环境显得充满鸟语花香的氛围。不能过度追求自然生态,因为居民区不是公园,所以布局的过程中只要注意表象就可以,毕竟居民区的本质是一个休息场所。

二、设计适宜的城市住宅小区水体提升园林品质

(一)清水绕居

由于人类最早就是从原始森林中生活过来,因此,本质上都向往大自然的环境,必须潺潺流水,流水的声音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享受,能够让人修身养性,因此居民区建造“清水绕居”的效果非常显著。当然,也有相应的缺点,比如,需要维护水资源的费用较贵,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居民区的绿色环境本就十分稀少,如果建造这种“清水绕居”的效果势必要牺牲一部分绿地建设,因此,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适合的地方,这样营造出的环境才符合人类的需求。

(二)雨水利用

现代居民建设,对于水体环境的营造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死水,另外一种则是活水,即联通河道并流动的水。建设过程中通常要对河道的水进行过滤,然后把过滤后的水源流入居民区内,以此来满足居民区内的植物要求,但是这种需求并不能全部满足,因此,我们需要考虑通过雨水来解决。这样会让建设的成本费用降低至最少。

结语

本文的种植方法主要通过符合居民需求和人性化要求两个方面进行,这种立体复合型的方法,能够让环境更加适宜,让城市住宅区环境建设更加方便。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保证城市化建设下从而升起的一门新学科,即园林设计学科,让该科目具有相应的意义和价值,为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新学科的兴起是一种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 张建琦 浅谈居住区绿化规化与设计[期刊论文]-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8)

作者简介

城市小户型住宅设计的探讨 篇7

关键词:住宅,小户型,界定,设计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在大城市小户型住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土地资源有限的今天, 对小户型住宅的设计进行研究, 对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营造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小户型住宅的大量需求

小户型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城市人口结构和状态的变化息息相关的, 外来人口、本地年轻人群、年轻家庭是小户型的主要需求者。

目前, 小户型产品丰富多样, 功能不断完善, 诸多的小户型在提高使用率、性价比、居住舒适度的同时, 其健康住宅的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小户型产品的这些变化, 引起了小户型买家的极大关注, 这就意味着小户型产品在真正意义上得到升级和升华。选择小户型并不只是房价的问题, 而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方便、快捷、时尚、优雅的生活方式。

2 关于小户型住宅的界定

2.1 模糊的小户型

对于小户型住宅的概念, 目前在建筑行业尚未形成共识。小户型是由大户型改造而来的, 最初的不合理开发在遭受了市场的考验之后才催生出小户型概念。小户型其实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可以理解为具有相对完全的配套及功能齐全的“小面积住宅”。它的面积标准通常也是不同的, 国内如北京30~50m 2;上海60-70m 2;福州60m 2左右;境外如日本东京、我国香港中环, 面积则多在40m 2左右。也有些是从户型上界定的, 如“户型为一居室的房屋称为小户型”等。一般将平面紧凑、居住空间较少的精巧户型或建筑面积<70m 2的户型统称为小户型, 然而这样的概念显然是模糊的。

2.2 小户型概念的新界定

(1) 以空间数量界定。居住空间数量≯3个, 即两室一厅、一室一厅或单室户型。居住空间的多少, 直接影响到住宅功能的复杂程度。当居住空间较少时, 家庭生活结构趋向简单, 住宅的功能也可简化。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小户型大致有3种类型:单身公寓、一居室和二居室户型, 其居住空间一般少于3个。

(2) 以面积界定。建筑面积<80m 2。小户型的基本空间包括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 各种居住空间的大小不仅要满足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尺度, 还应考虑居住的舒适性。

(3) 以住户类型界定。以单身青年或年轻家庭为主, 家庭成员大多为1~2人, 少数为3人。小户型住宅不只是面积相对较小, 更体现了青年人追求高效、舒适和简约时尚的生活方式。以居住主体来界定小户型, 才能抓住小户型的本质, 从根本上区别于普通住宅。

3 小户型住宅设计的原则

不同的生活结构关系决定了不同的住宅功能关系, 这种功能关系的变化也决定了小户型设计有其自身的特点。

(1) 合理的平面布置。设计合理的平面布置, 尽量减少“交通”面积, 将公共与私人空间分开, 分清动态和静态的活动等。

(2) 讲求空间的高效性。空间的高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住宅的使用系数要高, 分摊的公共面积要小;二是在相同使用面积的基础上, 可利用性的提高有利于家具布置, 墙面尽可能整洁、完整、不零碎, 具体包括:房间的门窗设置位置应适当, 厨房、卫生间的空间比例合适, 尽量少出现虽有面积却无法利用的现象。

(3) 灵活的功能空间。小户型住宅的面积虽小, 但功能却不少, 必须讲求灵活的空间功能。小套型最好采用平面可调剂、可改造、可多种组合的一种设计。不仅要求具有起居功能, 还必须有会客、活动、学习的功能;单室户中卧室的功能就更加复杂, 这就要求在空间设计时灵活设计隔断, 尽量少用固定隔墙, 以使空间开敞, 减少由于面积小而带来的封闭和压抑感。

(4) 讲求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追求生活的舒适性是小户型居住主体的目标。小户型住宅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包括视野、采光、通讯、日照等。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小户型住宅, 有不少是以牺牲小户型的舒适性来追求小面积, 表现为采光差、通风差、北向, 一年四季不见阳光, 十分不利于居住主体的身心健康。对此, 在设计上可采取的措施有:起居空间可设置落地窗、凸窗, 以扩大视野;卧室开窗, 一般不朝向高层住宅的凹口;改点式住宅为板式, 尽量减少点式住宅中每层的户数等。

(5) 简约的外部造型。在外部造型设计上, 力求既能体现地方特色或是传统风貌, 又能反映时代精神。造型繁琐必然增加造价, 造型简约、重复利用得多, 才可以实现建筑构件、材料等的产业化, 从而缩短施工工期, 节省劳动力, 降低生产成本。

(6) 集成的厨卫设施。厨房、卫生间设备设施最多、管线也最复杂。以前由于没有成套的厨房、卫生间的设备, 结果布置得不太紧凑, 占用面积很大。所以, 要采用集成的办法, 将厨卫设施按照人体功能学的原理组织在一起, 这样既能节省面积, 又不影响使用。

(7) 简洁的室内装修。现在有很多的住宅装修趋于宾馆化, 但结果是既不像住宅, 也没办法与高档宾馆相比。所以, 简洁的室内装修应该是清雅、明快, 避免繁杂、奢华。为了节省面积, 家具应尽可能做到多功能。通过对住宅设计的研究、设备家具的研究, 小面积住宅也会做得很实惠。

(8) 实用的科学技术。主要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多采用自然资源的技术, 如室内通风、日照等。要提高小面积住宅的性能, 只有通过科技的手段, 才能使小户型室内的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空气质量环境保持良好。

4 小户型住宅与高科技推广

根据小户型面积紧凑与精细的要求, 应通过科技创新来完善功能, 加快一些高科技新产品的研制与应用。

(1) 采用高效的薄型保温材料或复合保温墙体, 重点是隔声、保温、坚固的薄型内隔墙材料或可折叠、可拆改的分隔墙材料。

(2) 使设施管线相对集中, 采用地板采暖或将管线埋地, 室内尽量无明管线。

(3) 为适应厨、卫空间的两段式或三段式改造及其面积要求, 配套密闭性好、使用寿命长的推拉门、折叠门。

(4) 推广具有较紧凑空间的工厂化整体卫生间。

(5) 推广应用嵌入式冰箱和洗衣机、薄型电视、小型悬挂式音响和笔记本电脑。

(6) 推广吊柜、搁板与紧凑型家具, 如折叠床、桌柜一体、床柜一体等紧凑型家具。

(7) 推广无机房电梯、多层机械式车库。

5 结语

城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 篇8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规划,思考

0 引言

近几年, 房地产行业发展逐步进入正规, 行业也日益成熟, 行业竞争也愈加激烈, 提高商品房的档次, 增加其产品的竞争力, 已经成为其住宅营销的成功的关键。在房价成本的控制标准下, 土建方面已经很难有大的突破, 对小区环境的改善, 就成为开发商提高房屋卖点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1 居住小区与园林景观的定义和特点

按《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的定义, “居住区”是指城市中由城市主要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 设有与其人口规模相应的、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告服务设施的相对独立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区, 即指由城市道路以及自然支线 (如河流) 划分, 并不被城市交通道路所穿越的完整的居住地段。

住宅小区的出现改善了市容市貌, 促进房地产业发展, 改善人们住宅条件。住宅小区是集居住、服务、经济、社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缩影, 因此, 它的建设与以往城市住房建设具有不同的特点。

(1) 规划统一, 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往的居住建筑规模小, 无正规规划施工管理, 造型环境参次不齐;住宅小区根据”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原则, 优化了小区资源配置, 包括道路、公共交通、市政水电燃气等供应及各类停车场, 使其整洁美观。

(2) 规模大、功能全。住宅小区一般为多层、多栋楼体建筑群, 这些楼体建筑群, 除住宅楼之外, 还有一些大中型的文化、商业服务设施。

(3) 住宅区内部形成丰富、优美的建筑空间, 外观上注意完整统一又富于变化。

居住区园林景观可以分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

园林景观设计在住宅小区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经济效益:好的园林设计可以提高住宅区的环境, 可以有助于提高居住区的市场竞争力, 增加销售率, 增加开发的利润。

2) 环境效益:良好的小区园林景观成为钢筋水泥丛林的城市人的缓冲器。亲近、宜人的居住环境是城市人内在的需求。

3) 生态效益:居住区景观园林是居住区构成的重要部分,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人们需要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而园林景观可以给居住区提供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小区”、“绿色小区”概念的出现, 成为房地产开发中的一大卖点, 成为人们对居住区环境的重要要求。

4) 社会效益:居住区的人们日常生活的区域, 住宅提供的是人们生活的私密场区, 而住宅区的园林景观则是为人们提供的开发的公共活动场区。景观园林为住户提供面积充足、设施齐备的活动场区, 提供住户之间的交往空间, 为人们提供一个接近大自然, 走进大自然的渠道, 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文化品位, 从精神上创造和谐融洽的社区环境, 避免了模式化的社区环境。

2 住宅小区园林规划存在的问题

由于商业竞争日益激烈, 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增加住宅小区的卖点, 希望通过园林景观的设计来实现其项目的特色, 来吸引人们的购买力。这样的情况下, 在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设计, 出现了一些问题, 概括起来主要有:

(1) 设计规划一方面存在着观念陈旧的问题, 一方面又追求形式, 忽视功能。

(2) 模仿性强, 缺乏创新, 建筑风格缺乏地域风格和文化特色。

(3) 园林小品与植物景观协调性差, 过分重视草坪, 忽略植物群落。目前一些居住区在园林设计上为保证其管理方便、设施的耐久性, 设置了许多个性不强, 形体简陋的混凝土构架, 虽然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 但其的可视性和植物景观的协调性较差。或是在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上, 过分追求大面积草坪的”时尚”风席卷全国。无论什么设计都侧重在草坪上, 但也经常出现草地成道路的场景, 既没起到美化作用, 又破坏了居住环境的和谐, 而且草坪的养护成本较高, 增加了住户的负担。景观园林的植物群落应制造层次感、神秘感, 使小区避免出现一眼望穿之感。

(4) 园林景观的设计缺乏文化气氛, 设计内容追求肤浅的生态概念。随着“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追求的概念, 生态环保景观成为房地产的一大卖点, 然而, 目前许多住宅区的景观的生态设计由于开发商的设计水平的局限和投资的限制, 仅仅停留在浅层次阶段, 甚至成为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的宣传手段。

3 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思路

(1) 以人为本。进行一个项目的园林设计首先要确定这个项目的定位, 有了正确的定位, 其设计才能丰满起来。住宅小区主要组成部分是人, 所服务对象也是人, 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服务对象的行为感受与需求。

(2) 环境与自然相结合, 园林风格与住宅小区建筑风格、气候条件、环境特征、园林主题等密切相关。

(3) 实用与艺术兼备。住宅小区的每个区域和景点的具体设计才能保证设计的统一协调性和可行连贯性。

4 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技巧及对策和建议

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要想达到最好的效果, 需要专业的设计技巧, 还要根据周边环境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突出特色等,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建议:

4.1 因地制宜

景观设计需要因地制宜, 首先要充分的体现出小区周边的环境特征和自然景观特色, 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环境, 同时要根据小区所处的地形地貌, 根据这些特殊的地形或者地貌来营造新颖的空间设计。在一块场地内, 要想做到有内涵的设计, 就需要挖掘出这片区域内所蕴藏的内涵, 才能够因地制宜的设计出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的园林景观。每个地方的气候特征不一样, 植物所适应的气候也不尽相同, 所以设计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 对地势的利用, 对水系的改造、树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 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 尤显重要。切忌盲目引用北欧风情、海南风光。

4.2 突出特色

建筑的风格是景观风格的基础, 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须考虑建筑的特色, 建筑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 景观设计应崇尚“自然天成”的艺术效果。例如中式住宅院落的设计, 让天井、前庭后院出现在现代社区的生活中。在整体规划设计中, 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 展现了景观园林设计对人文自然的中式居住环境的追求和探索, 使得整个项目给人一种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风格的亲和感。

4.3 园林设计错落有致

居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应着重于强化中心景观、景观轴线、景观节点等等层次感的把握。层次感是评价居住区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 居住区景观设计应提供各级私密空间, 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度。居住区中公私动静变化应细致, 应努力营造一个“密而不闭, 疏而不透”的空间氛围。

4.4 以人为本, 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本原则的最好体现, 在外部空间景观设计中, 还表现为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 为此将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塑造成具有浓郁居住气氛的家园。

使居民感到安全、温馨及舒适, 产生归属感, 被居民所认同。人性化设计原则即想居民之所想, 造居民之所需, 被居民所认同。在设计开始之前, 应对整个居住区进行朝向和风向分析, 以利于组织好住宅区的风向。在景观设计规划阶段需要考虑到向阳面和背阳面的处理, 人们在冬天需要充足的日照, 而在夏天又需要相对的遮阳, 还有提供和设置娱乐交流的场所。在植物的配置上强调冬透夏荫, 春绿秋黄, 转变小区内常绿乔木一统天下的局势。冬天, 温暖的阳光透过枯荣的落叶, 送进小区;夏天, 稠密的树荫给居民带来了清凉, 使植物配置的群落具有保暖防暑降温的作用。

4.5 园林设计要有文化性

小区园林设计除了以生态理论为设计原则外, 设计师还应重点考虑园林的立意构思, 即项目本身蕴含的文化, 一方面接收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 另一方面接收国外先进园林设计经验和技巧, 做到内外并蓄, 塑造精力内涵, 园林的灵魂。

一般园林设计应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过于抽象、过于具体, 会导致人们不思其解, 缺乏含蓄美。现在有些城市不顾自身的环境, 盲目风行欧美风、文艺复兴风等, 还有些小区雕塑过多, 把一些外来的东西不假思索的全盘照搬, 反而没有文化。应当把外来文化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和谐共处。赋予植物以意境, 如松的永恒、坚贞, 梅的傲雪、气节品德, 竹的雅洁等等。

4.6 积极利用立体绿化打造园林景观

立体绿化园林景观在近年来的住宅园林规划设计中被广泛的应用, 其不仅具有解决绿地、提供绿化面积的作用, 同时也是景观设计的良好平台。在进行立体绿化景观设计时, 应遵守植物生长的原则, 提高立体绿化的延续性, 避免一年景观的出现。

4.7 积极应用现代绿化技术, 提供小区绿化面积

现代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中要积极采用现代化技术, 提高绿化面积。

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结合了多门学科, 既包含了生态学, 又有建筑学;既不能是单纯的追求美感, 还要兼备实用性。住宅小区的设计要特别注重利用城市的大环境资源, 是小区与城市空间有良好的过度与协调, 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亲切的居住空间。“生态、环保、绿色”是未来社区的发展方向, 项目不分大小, 认真动脑, 在小区特色的确定上, 打破常规, 勇于创新, 不断学习, 突破思维, 创新设计, 未来的住宅小区才能成为我们真正的理想家园。

参考文献

[1]曾华浩.论住宅小区景观设计[J].福建林业科技, 2006 (02) .

[2]杜俊红.浅谈城市居住小区的园林规划[J].天津科技, 2010 (01) .

[3]郑小兰.浅谈住宅小区园林规划与设计[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1) .

浅谈城市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 篇9

1.1 因地制宜原则

它是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立地条件的合理利用, 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选择。所谓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 少动土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 降低维护成本, 而且显得朴实无华, 真切自然。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温馨与浪漫, 更富有诗情画意。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 还可适当选取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 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 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

1.2 个性化原则

这是一个追求个性化的时代, 对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进行个性化设计显得至关重要。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 因此, 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 做到景为人用, 富有人情味。不同的人群对园林绿化有不同的要求, 大人们希望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 孩子们渴望能在泥土和石缝中寻找小动物, 老人们则期待买菜回来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因此要考虑到这些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在进行绿化设计时“一网打尽”。住宅入口最好都要绿化, 使人们尽量多接触绿色, 多看到园林景观, 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1.3 实用性原则

关注生活区质量是当今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 园林绿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因此要讲究实用性。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 要特别注重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联接, 在空间组织上达到一步一景, 景随步移的效果。住宅园林景观环境必须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 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 布置文化娱乐设施, 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与设施融合在园林景观中, 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需要注意的是, 住宅园林景观要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提倡多元化, 不要盲目效仿欧式风格的大门和护栏以及雕塑等。

1.4 创新性原则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其它设计一样, 需要不断创新, 很忌讳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出相同的设计来。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不同于公园的设计, 它应以自然为主线, 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领域, 使身居闹市的人们能获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虽然创新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 但是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 这就是要求园林设计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 而且要头脑灵活, 能够不断地将时代气息和作品巧妙地融为一体, 奉献给社会, 奉献给人类。

2 城市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2.1“为绿化而绿化”设计规划观念表现普遍

主要表现在一些住宅小区方案阶段粗糙的规划设计, 这类方案仅仅满足符合规范或绿化法规条例的要求, 但缺乏情趣、有人情味的可持久的绿化空间设计, 有些住宅区的绿化甚至有拒人于园外的感觉, 草坪、花坛、绿地景观被铁栅栏、围栏包围, 这样的绿化虽然绝对化覆盖面积达标, 但其绿化的实用功能却远远不能发挥它的作用。更与有主题的均好性绿化 (即一方面, 有中央庭院作为社区共享部分;另一方面, 将绿色延伸到每一户的窗户外, 或使住户能走入绿色, 使之成为可享有的绿色) 相违背。还有些城市规划中在市政广场、中心公园上很下功夫, 对与城市居民关系最为密切, 利用频率最高的住宅小区绿地空间却潦草马虎, 应付了事。

2.2 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千篇一律, 千园一图, 毫无个性可言

大多数城市居民在使用过程发现他们的住宅区没有特色, 识别性不强, 以致来访的客人很难并准确找到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少小区都江堰市是一片草坪, 中间点缀几棵苏铁、夏鹃或刺柏、红叶小檗镶边等, 以致于缺乏个性, 造成住宅区往往是一样的植被, 一样的空间布局形式, 这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居民的心理需要。其实, 开发商关注绿化环境时, 不妨关注一下绿化环境的差异性, 这样, 可以使你开发的楼盘脱颖而出, 便于识别。

2.3 绿化过分重视单一草坪, 而忽略植物群落

在住宅小区的绿化上, 目前有一种过分追求大面积草坪的倾向, 单一大规模进行草坪建植, 其实并不科学, 草坪相对植物群落而言, 观赏性强, 但实用性弱, 而且大范围的草坪养护及建植的费用都很高, 会增加住宅小区内居民的经济负担。

2.4 绿化设计与使用后的维护脱节

不少住宅区在正式投入使用后, 由于物业管理跟不上, 小区使用后疏于管理和维护, 绿化好的环境遭到破坏而得不到及时维护, 加上水、电供应及太阳能设施脱节, 使居民的外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从而大大降低住宅小区环境的质量。

3 提高城市住宅小区绿化设计质量的建议

3.1 统一规划设计, 协调布局

住宅小区绿地种类多, 有小区中心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院落绿地等, 且规模不一、功能各异。在进行绿化景观设计时, 应在统一考虑小区整体风貌的前提下, 根据使用与功能要求, 科学协调布置绿化景观, 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景观系统, 并与城市整个自然绿化要保持统一。设计尽量做到“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 步移景异, 建设富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景观。

3.2 植物品种、配植是园林绿化成功直接因素

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的植物可分为乔木、灌木、花卉、地被及草坪、藤本植物及水生植物等, 应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特性再进行品种选择与搭配。品种选择要考虑植物色彩、花果期及时序, 常绿树、落叶树, 乔木、灌木, 速生、慢生等因素。植物配植要有层次感, 乔灌草的配植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小区布局要求, 合理配植高、中、低植物, 宜将修剪整齐的植物配植在边际与外围, 以构成多层次种植结构。另外, 本土植物在当地有极强的生命力, 抗病虫害能力强, 降低养护成本, 因此在选择上应优先考虑。

3.3 因地制宜, 合理利用, 体现人性化

因地制宜是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适地造林, 借景寓情才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所在。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人工造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温馨与浪漫, 更富有诗情画意。尽量避免过度注重外环境, 迷恋热带海滨植物、盲目追求豪华水景布置等华而不实、高成本的设计。

3.4 小区绿地是区内居民游憩、锻炼身体、休闲、交流的良好场所

因此, 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 做到景为人用, 富有人情味。在设计时, 居住小区内的草坪采用一些耐践踏的草坪, 同时铺设一些卵石路、滩卵石之类小石头, 让居民踏卵石按摩脚以锻炼身体;另外, 树下点缀大的石头, 可以让人休息小坐;绿地内设置儿童游戏场地和设施, 如沙坑、滑梯、翘翘板、攀登架、转椅等, 可以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使人们休闲、运动、交流等活动能融合在园林绿化景观中, 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阳光雨露、鸟语花香, 营造出一个优美、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性化设计。

3.5 园林景观要与生活、文化相结合, 讲求实用性

住宅区园林绿化设计要符合实用性。儿童活动区内要树种树型丰富, 色彩明快, 比例恰当。一般采用生长健壮, 少病虫害, 树姿优美, 无刺、无毒、无飞絮的树种。配置的方式要适合儿童的心理, 色彩丰富, 体态活泼, 便于儿童记忆和辨认。老人活动区应选择高大乔木为老人休息处遮荫, 为晨练、散步创造意境。又如停车坪采用多样式花架, 种植藤木植物, 既能折算100%绿化面积, 又能起到保护汽车之功能, 增添区域整体环境艺术效果。

总之, 城市住宅小区园绿化的设计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营造高质量的住宅小区自然生态环境, 使居家与自然融为一体, 使人们能获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在城市住宅小区绿化设计时要不断创新, 设计出真正人性化、生态化和自然化的园林景观。

摘要: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住宅区的园林绿化设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 设计出“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的园林式居住区, 以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质量, 成为当今住宅区园林绿化的设计准则。

中小城市小区住宅设计的思考 篇10

关键词:中小城市,住宅建设,集约化,小区规模

1 中小城市小区住宅环境特点

近些年来,学者们对于住宅规划与建设的理论研究越发的重视,但多数理论适用于大规模的小区建设。而中小型城市小区的规划,基于其市场环境的局限和资金量小等特点,在小区规划方面大大区别于大型小区的理论与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任由开发商各自开发自己的地块,把住宅建设起来,即使设计师的设计水平再高,也很难完成一个极具特色的小区规划来。而如此建设出来的住宅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对于城市的整体建设与规划来说,势必造成了很多投资浪费,投资的重复性降低了市政配套设施的利用率;二是从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方面讲,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使城市划块分散混乱,加上各种建筑外观的不同,容易给人以零乱不整的印象;三是从开发商自身角度,建筑地块过于狭小造成小区规模受限,市场效益势必受到影响,最后很容易造成“个个经营,个个不死不活”的局面;四是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因为规模小的小区有诸多不完善的因素,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消费心理水平,便会有越来越少的消费者群体愿意去选购这种设施不齐全、配套不完整、缺乏公共绿地的居住环境。

2 中小城市小区住宅设计的整合与集约

中小城市可以由政府带头,尝试将多块分地进行整合和统一规划,再进行开发。这里我们可以借用经济学中“集约”的概念来说明这种整合的形式。当然,政府起到的是带头和招集的作用,把各个开发商和建筑设计师集中在一起,共同协商策略,如何整合地块,如何集约成本,如何共同规划,以及如何分配利润等。化零为整,便能最终获得一个完整的具有规模的小区全景,对于政府、城市、开发商、消费者都有着更为显著的利益,同时提高了住宅生产的经济效益和住宅消费的社会效益。采用整合集约的模式进行小区建设与开发,具体着充分的现实意义。我们反观划分小块的开发缺陷,不难看出整合集约无论在土地效益、经济效益还是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升。

第一,整合集约很好地避免了各个小开发商在各自为政情况下造成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也有效去除了各块分地之间的建筑围墙,节约了建设的成本,提高了整个项目的整体规模性效益。第二,同样采用经济学用语,就是将原来粗放型的建筑模式转变成集约式的,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统一的规划设计,把各种建筑设备和材料大批量,形成统一的工业化生产,包括零配件的标准化,不仅提高了建筑施工的科技含量,还提高了工作效益,降低了材料和设备成本。第三,城市的整体形象面貌得到有效的统一,去除了各种建筑物风格不一、颜色繁杂的隐患,使城市从整体上显示出有序性。同时在规模性小区的整体规划之后,城市形象的单调性也得到了调整。第四,配套设施得以全面上马,比如小区中的幼儿园、餐馆项目、商圈、娱乐场所等等,都能够在整体的规划中得到实施和完善,为住户们提供正规化和多样的服务项目,使外部活动内部化,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居住在这样的小区,住户不需要走出去,就能够很好地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生活质量提高了,城市的交通负荷也随之减轻。第五,为整个城市提供了合理规范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居民的居住条件及环境提升到一定的档次,也为城市的整体建设和品味提升提供了支持。

3 整合集约的开发模式尚需注意的问题

并不是所有开发商和地块都适用于整合集约式的规划方法,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适用条件。首先,进行整合集约的各开发商用地必须相互毗临,最好不要被各种不可变外在因素割断,比如城市的交通干道、各种城市已有建筑物、不能克服的自然因素、各种不可抗因素等。第二,多方的整合集约必须事前预计到小区建成以后,是否影响到城市交通的建设与发展,不能因为小区的建设降低城市路网的密度。

根据以上两个条件限定,也就决定了使用整合集约方法建设的小区规模一般应该控制在5-10hm2,即使是建筑物建在郊区等相对地域面积较广的地方,也不宜超出15hm2。当然,小区的规模也不能太小,太小了不利于公建的配套,开不成集约优势,也就失去了将各个小型开发商集中在一起的意义。

开发商和当地政府在实施整合集约建设中小城市小区住宅时,要注意到总体面积问题,要选取合适条件的开发商进行整合,不可随意搭配,否则很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产生更多新生问题。

当然,整合集约表面看起来是以简单的形式把各开发商整合在一起,但在实际操作中非常需要相应的技术和手段的。

首先,整合不是单纯的打破原有地界的限制,在各开发商同意合作的时候,任务分配与分担要分别考虑到各个开发商的利益和地块所有权;第二,要保证各个地块的利益分配均衡有据,比如建筑物的容积率、住宅形式、公建设施等,都要达成完全的一致并慎重签署合约;第三,因为每一个地块实际上都有其不同的主人,因此相对提高了利益分配的难度,不同的住宅形式根据市场情况的不同,其在容积率方面更要达到合理和平衡,同时还要注重住宅形式建设的平衡;第四,立项时就要确定好公建和公共设施的开发与建设主导者,由谁来施工,谁来监督,如何实施,如何分工合作。

以上四个方面是关键点,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那么即使使用了整合集约的方式,也无法达到既定效果,无法达到实践与理论的统一,那么住宅建好以后,市场收效仍然不会好。

参考文献

[1]谢远骥.回应改革旋律,营造温馨家园——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修改的几点建议[J].建筑学报,2000(6).

[2]候健,车莉娜.我国智能化小区的现状与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4).

[3]林少培.绿色智能居住小区初探[EB/OL].中国智能建筑服务网.

城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 篇11

【关键词】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原则;理念

一、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原则

1.舒适性

舒适性是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因为,住宅建筑的本质就是为人服务。因此,住宅建筑设计规划中必须进行合理、有效地安排,确保住宅空间分布明确,各得其所,同时要保证各功能空间的相对私密性。对于住宅外部环境的布置,属于居民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居住舒适性的呈现出来,并将原有的生活理念融合到住宅设计中,从而使得居民变化的私密和半私密空间,配合如一,做到安全宁静,温馨而利于交往。

2.多样性

可变性和多样性是城市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中适应性的集中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反应出住宅设计的理念。可变性:依托住宅设计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可行性,通常以“户”作为设计单位,根据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着重规划居住空间的灵活可变。因为,灵活可变性正好与当今城市冷冰冰的建筑形成极大反差,给人以温馨的感觉。例如,在对于厨卫等的定型设计,就可以融入适应性元素,可在居室部分采用活动式隔断灵活分隔,固定分户墙和各种管道,也可采取取消分户墙的方法进行设计;多样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建筑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因此,在城市住宅规划设计中,赋予个性化的项目适合多种目标群体,不能将设计理念仅限于某单一项目,要不断迎合人们的审美情趣,从而更好地满足日益多样的市场需求,各取所需,设计布置一个温馨而有个性的家。

3.环保性

生态平衡是是自然界的一种基本规律,建设环保性的生态住宅小区,能够提供给人们更加优质的生存发展空间。生态住宅小区存在于自然生态平衡中,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接近自然的生态环境,兼具实用功能、环保、高科技含量和可持续发展等种种优势。人们回归自然离不开两种情况,一是绿色环境,一是有水源环绕。生态住宅小区中,绿色是环保生态意识的代言,代表了崇尚自然环境的设计理念。所以,具备绿色和水才称得上是生态住宅小区,才有美的观感和环保的实用功能,才能使人们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二、城市住宅建筑的设计理念

1.规划设计及原则

(1)结合建筑的空间形态,配置绿化景观和公共服务用房,营造绿色的自然生态社区。(2)邻里空间人性化设计。空间环境的人性化与开发的力度达到高度统一,在设计阶段将人们对社交的需求考虑在内,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因势利导,构建合理有序的交通流向,引导人与人的交往意向,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建造出人性化的特色人文居住环境。(3)贯彻节约能源材料、节约用水、节约用地、健康环保等各项要求,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创建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生态居住环境。

2.整体框架

在城市建筑及其规划设计中,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居民的生活,应该将住宅成组成团布置,使组团生活布局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组团布置的手法一般采用行列式布置和周边联列式。然而,组团内部空间面貌与城市小区环境质量息息相关,其设计效果的好坏对整个小区环境质量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满足采光、通风的前提下,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应遵循:点条搭配、长短结合、错开拼接等原则,充分认识绿化的重要性,同时也要避免把一些零星小建筑如居委会、变电所、调压站等设在场地中间,从而影响绿化效果。

3.总体布局设计

调查显示,我们许多城市住宅建筑在规划设计中,往往只考虑规划结构,喜欢将小区划分成若干组团,并从中确定中心位置,然后一点带面延伸到道路、城管及绿化系统等。但是,这样容易导致组团之间分隔不明显的现象,最终难以体现出城市住宅整体规划布局的理念。因此,以绿化带、道路或公共服务建设将组团之间分隔开来,这样才能达到分组清晰的设计目的。此外,还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来分析人流主导方向,明显的标志,如雕塑、大门等设置在小区主要出入口。居住组团尽量避免造成组团和外部交通不相称,要做到围合院落,交通四通八达,为居民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建筑布局排列方面,必须探讨总体布局方式,做到精心设计,以达到统一中有变化,从而组合成风格统一的小区,追求变化中有规律,重复中有节奏,构图完整的效果,提高城市住宅规划设计的质量。

4.绿化景观设计

经历了钢筋水泥的时代,冷冰冰的建筑一直以来都成为城市的象征,缺乏一丝生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开始厌倦了这种居住环境,更加向往田园式的自然生活,绿化景观则给城市带来了一些生机,让人们寻找到了可以安放心灵的家园。所以,在绿化景观设计上,必须要注重生态型的居住理念,倡导一种新型的、追求返璞归真理念,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回归自然、拥抱和感受自然。城市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中应该注重绿化景观设计,绿色植物具备吸烟除尘降噪、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保持水土等多种作用,所以,留出更多的空间用来种植绿色植物,扩大住宅区域的绿化面积,才能营造出适宜居住的健康生态住宅环境。

5.道路交通设计

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支网,使一个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道路交通设计,能够使小区内居住环境安全、安静、整洁,极大方便了居民的生活。此外,对于区级的道路设计,应该设计成曲折形成弧形,并适当设置减速带,促使驶入小区内的车辆降低速度,确保住宅组群内部的安全。然而,生态型住宅小区的绿色景观,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是随意地种植一些花草树木就可以的,而是结合了多门学科如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等的知识来进行的,它适应生态平衡的概念,对构建优质的居住环境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6.基础设施设计

基础设施设计是城市住宅建筑及其规划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基础设施布置时,应使居民回家途中顺路购物方便,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同时,在商业区设于路口,不仅能够兼顾到小区外行人的购物,还有利于保持小区的安全和安静。此外,为了改善底层的居住条件,应该在住宅底层设置车库,满足居民的停车要求,从而切实地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已不适应现今的审美标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已从最初的基本生理需求向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推进,城市住宅建筑不仅仅只有居住的功能,同时成为人们思想交流与情感交流的场所。所以,在进行住宅小区的规划时,必须秉承现代化城市建筑规划特点,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性化设计理念,为树立城市形象、增加人们居住的舒适度和提高居住环境的层次做出贡献。同时,在建设绿色生态景观时,不仅要尊重自然,还要让人们体会到绿化带来的各种益处,倡导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努力创造出更加适宜人们居住的生活家园。

参考文献

[1]蔡琦.对城市建筑规划存在的问题探讨分析[J].知识经济,2009,07:46.

[2]易曼.我国城市建筑规划向科学化发展的转变[J].知识经济,2009,07:48+38.

[3]高加林.浅谈如何做好城市的建筑规划[J].中华民居,2011,12:63-64.

山水城市生态住宅规划设计探索 篇12

溧阳位于长三角之核心,苏、浙、皖三省交界,历来属中国人文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从历史走来,底蕴深厚的溧阳更像是一首田园诗歌,胜景迭出,这是一座有着山水与茶香古韵的魅力之城。通过对历史及现状分析, 可以看出溧阳历史上曾经的山水城镇面貌,正随着市内常年水位的降低、水面被建设用地挤占等因素而逐渐丧失,而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原先距离城市较远的山体,如燕山、仙人山等,逐渐成为城市中重要的景观资源。溧阳城市特色面临着从原有的江南水乡特色向山水特色转变,将打造成为山水生态之城。项目位于溧阳市南环路南侧,天目路东侧,燕山路西侧,台港路北侧, 现状为原保安服务公司等部分企业用房、溧阳市妇幼保健医院、三和王家村村民用房及一般农田。总占地11.2万平方米, 地块内有市政规划支路将地块分为东西两块。

二、区位格局分析

城市的发展由现有的老城区向南部新城区发展,城市的核心发展动脉就是燕山路和南大街。燕山路正对燕山,南大街直通燕湖,将在城市空间的重要节点——燕山之顶,设计文峰塔,指向文峰塔的燕山路更是城市形象的主轴。溧阳市政府及主要职能部门,商业中心均位于这条动脉的两侧。本项目就位于与市政府相对的燕山路西侧的重要节点上。

基地所在位置为城市行政中心所在,周边众多政府职能部门, 教育资源配套齐全,是市中心的核心位置,是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节点,应打造溧阳最具标杆性最优越的生活社区。溧阳的市级商业中心位于燕山路北端,距离基地1公里的平陵路与西大街交口区域,拥有平陵广场、上河城、华地百货等众多商业广场,是溧阳最繁华最集中的商业集合地。溧阳另一商业副中心位于燕山路的南端,距离基地仅500米的燕山路罗湾路地块,拥有大润发、福田购物中心、锦汇广场等商业广场。基地周边商业配套齐全,无需配建大型商业中心,应探索具有特色风格的新型商业街模式。基地周边的居住区多为多层居住区,建筑密度较高,新开发小区也多为行列式布局,小区绿化环境有限,城市中心区肌理密度较高,应探索新的居住格局,打造最佳的居住环境,为城市的景观建设作出贡献,打造市中心的城市绿谷。

三、规划分析

1、交通分析

两区域分别在东、西主干道设主要出入口,中央支路分别设次出入口。因市中心在基地北侧, 燕山路单侧出行,对燕山路南环路路口压力叠加。燕山路出口为单向右转北向南进入燕山路,在燕山路 - 台港路口会产生掉头和左转弯车辆,此处信号要重新设计。建议单侧拓宽台港路,增加一条车道,平时可以作为临时停车用。天目路出入口处放大,留出一小区出行左转弯等候区,以避免影响天目路直行车,同时不影响非机动车南向北通行。南环路在西向东增加一个直行车道,局部拓宽,区内支路同南环路交叉口距离较近,在此处加信号控制,否则支路直行车辆会同南环路红灯等候车发生交叉,影响通行。

2、规划布局

规划采用飘逸的曲线空间布局及建筑立面,展现溧阳山水之城的特色,开阔的建筑间距打造公园式的景观环境,高低起伏的建筑层次,丰富着城市的天际线。为保证小区的完整性,中央支路采用立体式交通模式,通过下穿式景观及下沉广场将两块区域联通,景观区将支路设计成五孔拱桥,形成园中观桥,桥上观景的江南水乡特色;车行交通区采用下沉广场形式将两区域完全贯通。(见图1总图)

但从城市 规划全局 出发, 关注燕山路的整体规划,燕山路两侧均为展现城市形象的代表性公建,而为了呼应地块内保留的28500平方米的住宅小区而作的整体式规划是对这一城市空间秩序的破坏,为了更好的打造燕山路城市面貌,建议对保留住区进行整体改造,东侧地块将规划为公建化的公寓产品,改善燕山路的整体形象,提升居住品质,提高区域价值感。

3、功能分析

西侧地块 为住宅区, 满足回迁 安置要求 外, 增添150—180平米的大户型景观房,近观区内公园,远眺燕山美景东侧地块为公寓区,公建化独具特色的外观更彰显尊贵,房型设置丰富,更能吸引外来投资者及高端人才的青睐,弥补溧阳此类产品的缺失。地块北、西、中增加沿街商业,使沿街商业价值最大化利用,改善城市街景面貌,西侧、北侧商业的设置, 拉大了与西侧、北侧现状住宅的间距,使日照影响最小化。

四、建筑单体设计

1、住宅房型

住宅房型均采用一梯两户格局,南北通透性好,地下室设储藏室,满足储藏需求。回迁安置住宅满足面积指标及配比要求。新增大面积景观房,及顶层跃层式住宅。一层住宅设地下一层庭院,提升一层住宅的品质感。单元入户空间采用两侧架空设计, 并南北通透,可以直达小区庭院, 并形成很好的交流休闲空间。

2、立面设计

立面采用流线型的飘逸设计,结合阳台及空调板,将外立面整合,使立面极具动感,呼应溧阳的山水之城的城市特色,在阳光的映衬下,飘逸的立面如同天目湖的湖水波光粼粼。建筑高度上的错层设计,使整个天际线如同燕山般起伏跌宕,与燕山遥相呼应。(见图2、3)

五、建筑环保节能设计

为创建绿色环保节能建筑, 使之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能源,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成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为此我们在设计中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

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1) 建筑用地适度密集,建筑密度达到18%,土地集约化利用,充分发挥了周边的配套公建设施的作用。(2) 高效利用地下空间,布置各单体附属用房、设备用房、机动车停车库、自行车库,根据各自不同的使用功能及对层高的要求,相互利用交错布置,提高了建筑空间的使用率。(3) 室外绿化选择种植乡土植物,少维护、耐候性强,减少日常维护费用。室内也广泛种植盆栽植物,改善办公及居住环境。同时采用生态绿地、屋项绿化、墙体绿化等多种形式,对乔木、灌木、攀缘植物、盆栽植物进行合理配置,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起到遮阳、降低能耗的作用。(4) 地面停车采用透水地面,使雨水能回收再利用,结合绿化为车辆遮荫。

2. 节能与能源利用 :(1) 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使用空调和人工照明。(2) 提高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屋顶保温隔热层采用3A级不燃岩棉保温板,冷桥处包岩棉保温。 (3) 平面设计时合理的布置设备用房,使设备尽量在高效区工作, 减少管线的长度和交叉也就减少了能耗。(4) 设备采用用能调控和计量系统,根据用能负荷动态变化,采用合理的调控措施,错开使用尖峰值,充分的利用峰谷, 达到节能目标。(5) 考虑对太阳能及风能进行一定的利用。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 采用节水系统、节水器具和设备。避免管网漏损,空调冷却水采用循环水处理系统。(2) 采用雨水、污水分流系统,有利于污水处理和雨水的回收再利用。(3) 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用以绿化灌溉及景观用水。(4) 总图高程设计时,合理的考虑地表水的走向,降低地表径流,增加雨水的渗透量。

4. 节材与材料资源 :(1) 平面空间完整,使用率高,满足结构抗震要求,施工方便,节省建材。 (2) 建筑体型规整,造型要素简约, 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3) 设计时均考虑了模数协调原则,减少了施工废料。

摘要:本文以溧阳市某地块规划设计方案为例,实践探讨在这座山水文化名城中如何设计能够自然融入环境中,有着独特山水城市风格特点的住宅方案设计,方案从规划到单体的设计都本着融入山水概念,设计依托山势、风格飘逸灵动的住宅方案。

上一篇:制霉菌素阴道片下一篇:新常态下的企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