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研究

2024-06-07

基于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研究(共9篇)

基于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研究 篇1

科研单位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初探

经费管理是对经费所投入目标的预算、分配、使用和实际物化效果进行调节的.动态过程.科研经费若想充分发挥作用,离不开合理的经费管理.文章从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明确资产所有权归属,规范支出项目、加强执行监督,做好结题工作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科研单位科研经费使用管理.

作 者:智海燕  作者单位:河南省正骨研究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洛阳,471000 刊 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英文刊名:CHINA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 年,卷(期):2009 “”(3) 分类号:P451 关键词:科研经费   使用管理   加强规范  

基于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研究 篇2

一、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制约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因素

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思想决定行为, 科研单位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重视程度和认识高度, 完全取决于科研管理人员的思想水平和管理意识。科研参与和管理人员共同申报的项目质量越高、预算越科学, 所获取的科研资金就越充裕, 就能为科学研究带来更多的物质基础和利用空间。科研经费的管理与科研项目的参与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的每一位都密切相关, 他们的思想意识对科研资金管理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 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1. 项目执行过程中各部门缺乏配合

这一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科研项目的各管理部门缺乏整体观念和大局观念, 在进行项目研究和经费使用时, 仅从自身的需求出发, 而忽视了整个科研组的目标, 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资金管理宗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题研究组主要负责项目的研究开发和项目申报, 重项目申请轻项目执行, 在支出科研经费时仅仅考虑自身的需求, 而没有将整个项目组的资金使用预算和使用规划考虑在内;管理部门在进行管理时也只是负责自己责权范围内的一些工作, 仅仅对项目的一些材料、程序性的问题关心, 只负责项目申报的成功率;财务管理部门只是负责整个科研资金的规划和使用, 在进行预算制定时往往都是不了解项目部门和管理部门的实践工作进展和工作规划, 盲目的按照项目的发展进程进行预算, 这样导致预算不合理, 无法充分满足整个科研单位的需求, 造成资金浪费, 科研进展受损, 不利于整个科研单位的发展和规划。科研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导致整个科研项目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工作宗旨和资金预算规划, 这是导致科学研究进展缓慢、收获甚微的主要原因。

2. 经费预算与实际支出严重不符

一是预算编制不合理。在项目立项申报的过程中, 项目课题组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或者说意愿编制经费预算, 财务部门缺乏对经费项目的认识和理解, 无法对项目经费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做出判断, 致使经费预算形同虚设, 不能正确的反应项目所需资金数目, 致使预算金额与实际支出金额产生较大的差异。二是预算支出过程缺乏必要的控制。科研经费实行课题负责人制, 经费到位后科研单位扣去留成部分, 余下的经费都由课题组自己去支配, 财务部门在实际核算的过程中, 只能对每一笔业务的合法性与合规性进行会计审核, 由于不了解整个项目预算中的各类支出比例, 无法对经费使用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进行有效的监督, 日常核算未能按照项目申请预算书控制开支范围和标准, 使得科研支出结构严重不合理。三是资金预算无法确实得到保证。在财务管理部门根据整个科研单位的工作计划和工作进展制定出一定的预算支出时, 在实际资金使用过程中往往无法按照所规划的预算比重进行财务支出。一些科研管理人员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 通过真发票假事件套取资金, 此外, 由于预算本身就存在的变数较大, 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部分的资金预算严重余额, 而一部分的资金使用不足, 导致整个资金预算出现混乱, 与实际资金需求严重不符。

3. 结题不结账的问题普遍存在

在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中, 结题不结账的问题普遍存在, 多数科研单位在完成科研成果之后, 对财务资金的结余问题往往缺乏最后的资金总结, 不仅不利于整个科研项目组的实际规划, 而且还导致一定的资金浪费, 一些管理人员私自利用结余资金扩大使用范围, 这些都不是对财务管理资金的高效利用。据调查, 这一问题在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普遍存在, 根据国家有关研究部门的研究, 我国多数的重点高校和重点学院在科学研究结束之后都没有对科研资金的结余数量进行详细统计, 这些没有被统计的资金有些被用于单位后续尾款, 有些则被个别人员用于非直接经费, 与我国的科研资金规划和使用范围严重不符。

二、我国科研单位经费管理改革策略研究

(一) 完善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1. 要规范经费的预算编制。

众所周知, 科研单位的科研经费的资金来源多为财政资金。因此, 要想科学高效的使用财政资金, 实现更多的学术进展和学术突破, 就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资金预算规划。科研部门在进行项目申报时, 要明晰项目的重要程度, 将项目所涉及到的选题思路和实践调查研究等问题细致全面的展现出来, 尽可能的争取到合理科学的科研经费。科技、财务管理部门要与科研部门多沟通, 深入了解所进行的工作规划和工作特点, 与课题组共同制定出符合科学研究实践进展的、给予具备一定实践性的预算方案。财务管理部门要严格对照国家财务预算方面的法律法规, 仔细检查是否有违反规定额度的资金预算, 尤其是对项目支出类别和支出金额, 要认真核算, 如果相关的科研单位财务部门对所指定的预算项目和金额无法全面检查, 也可以向专业的资金核算部门求助, 进行科学全面的专业审查, 确保资金预算既合乎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 又符合科研单位的实际需求。

2. 规范经费预算调整。

预算本身就具有预见性和不可控性以及实践中的易变性, 对于科研创新, 预算的变数会更大一些。所以在具体的预算实施过程中, 根据实际的财务支出状况对预算进行相应的调整是符合正常现象的。这种调整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一项不可避免的程序和过程, 一个适当精确的财务预算调整可以更好地发挥出财务资金的作用, 为项目的发展和实施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基础。因此, 在进行预算调整时, 也应当按照国家的政策进行修改。对于在财务支出中不可调整的预算, 财务管理部门必须要认真审查财务账目支出, 明确超额的数量和资金的使用范围, 坚决避免财务运用不合理的现象再发生。此外, 对于预算资金的使用, 财务管理部门要做到账目透明, 并定期向科研人员通报预算进度情况, 保证科研资金使用规范。

(二) 严格科研经费的核算管理

科研项目在运行的过程中, 为了使科研项目经费严格按照经费预算执行, 就要加强科项目经费的核算管理和控制, 主要包括支出内容控制和金额控制。

1. 科研项目经费支出内容的控制。

由于当前科研经费来源渠道较多, 情况复杂, 各类经费使用差异大, 按照收入来源的不同, 根据国家相应的项目经费管理政策, 结合科研单位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并不断完善加强。通过制度规定明确科研经费的使用原则、范围、申请办法和审批程序, 明确的规定科研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和额度, 使财务管理人员及科研工作人员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为有效地执行有关的财经规章制度提供保障。规范化的制度有利于单位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的沟通和理解, 避免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在报账过程中没有明确的依据产生争执和矛盾。

2. 科研项目支出额度的控制。

针对科研资金中普遍存在的预算超支现象, 财务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支出状况设立项目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对科研经费的资金输出和详细情况进行记录。只有当预算的具体方案经由相关部门审查通过之后, 方可以进行具体的落实与实践。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在进行财务支出的时候, 要严格按照已经制定好的预算进行管理, 并且对一些款项较大的资金要进行相应的审核权限设置。其次, 还应该对支出资金设立一定的强制限制和提醒限制, 保证财务预算资金分配合理, 满足所有部门的基本需要。当科研部门的预算支出在该限额之内时, 就可以直接由财务管理部门拨款, 若数额超过一定的限制, 科研单位的财务部门就无权拨款, 必须要经过上层部门审查拨款。这种限制支出金额的预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财务管理资金乱用、多用的现象, 还可以避免财务超支所带来的科学研究受阻的尴尬情况, 大大提高了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的利用率, 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三) 加强科研经费的结余管理

在科研单位中, 往往存在着经费结余情况, 为了明确经费的结余金额, 避免出现科研款项被用于非科研消费, 因此科研单位有必要制定出一套详细而完善的经费结余管理制度, 明确指出科学研究结束后剩余款项的具体金额和使用方向。财务部门要定时根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进和计算, 适时调整项目预算的资金分配, 尽可能的避免出现资金结余的现象。如若在项目结束后出现了资金的剩余款项, 财务管理部门则要认真分析整个预算规划中的不合理之处, 查出经费结余的真正原因, 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尽量避免此类现象出现。但是, 在科研单位进行实地科学研究时, 其研究的项目和实践探索具有很大的变数, 因此, 在解决实际的经费结余问题时, 可以发挥出科研单位的主动性, 利用结余经费进行新的项目申报, 继续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三、结语

科研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 在我国科学研究经费逐年增加的情况下, 需要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加强科研资金的管理与控制, 在完善科研经费政策的基础上, 加强对科研单位的预算、资金使用及核算、结余资金等机制的管理, 为科学研究者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促进学术研究不断健康发展。

摘要: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单位进行科学研究管理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科研经费管理的水平会对整个研究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高水平的科研资金管理会促进科研创新力, 相反低水平的资金管理不仅会导致科研资金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还会对科学研究带来负面影响。当前, 我国科学研究资金管理总体良好, 但是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主要从科研单位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策略两大方面进行研究论述, 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希望对相关研究者有所启迪。

关键词:科研单位,经费管理,改革研究

参考文献

[1]赵丽萍, 王冬梅, 刘书聪等.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 2015 (03) .

[2]王笑肖.关于上海市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亮点分析[J].中国经贸, 2015 (02) .

[3]要荣慈.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思考[J].管理观察, 2012 (10) .

基于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研究 篇3

关键词:内部控制视角;农业科研;经费管理研究

随着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承担的国家、省部级和国际交流的科研项目越来越多,科研经费规模也迅速扩大。

2012年11月,财政部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明确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对改进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提出要求:一是明确了项目过程管理职责;二是加强科研项目验收和结题审查;三是要规范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四是及时拨付资金;五是规范直接费用支出管理;六是首次提出完善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管理;七是改进项目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办法;八是规范科研项目资金使用行为;九是对科研项目资金结算方式、科研信用管理等提出了要求。农业部、科技部、省级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对科研经费管理的配套规定。

这些政策和规定为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科研费管理指明了方向,如何将各项政策规定落实到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经费具体管理之中,仍是财务内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现从执行中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视角着眼,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内控视角下的农业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八大以来,各级审计、纪委、监察等部门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督越来越严厉,各类专项的事前、事中、事后检查越来越多,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的使用及管理也越来越规范。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一)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管理层与科研人员的财务内控意识不够强,存在“重科研轻财务”的现象。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重心放在科研立项、争项目、农业试验、田间科研方面,财务会计方面的专业意识比较淡薄,无法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重要性。

(二)人手不足、岗位设置不合理。事业在发展,有些农业科研经费急剧增加,工作量增大,财务人员没有增加,存在不合理兼岗现象,比如财政性挂网资金在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时,支付一岗和审核二岗实际都是一人兼岗操作,一岗和二岗形同虚设。人手不足还导致票据审核、支付、资产、记账人员之间缺乏制约机制。

(三)固定资产管理控制不强。部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固定资产采购、验收确认、卡片登记、资产入账等工作都在财务部门统管,有些应从财务部门剥离开来的没有剥离,难以保证物、账、卡相符,遑论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四)债权和债务控制比较弱。部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多年的往来老账没有及时清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面向的都是“三农”,有些债权债务久拖未决。

(五)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控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存在“重立项轻预算”的情况,预算流于形式,编制不规范,即使编了预算,执行也没有按预算要求开支。导致预算执行两张皮的现象。有些科研经费管理被动花钱、被动管理。

(六)存货管理无序。一是农业科研中试产品没有入库,有些直接处理,如水果蔬菜由当事人私分,有些变卖后的收入没有缴财务,容易形成“小金库”滋生腐败;二是购买的农药、化肥、种子、试剂等没有入库出库领用手续,容易形成管理漏洞和盲区;三是存货没有专人专库管理,没有制订存货管理制度,兼职兼岗无法满足存货控制要求。

(七)科研立项让财务人员缺席,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大打折扣。一般情况下,农业科研项目要经过立项、预算、执行、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五个环节,财务人员一般只参加后三个环节,导致从立项到结题存大较大出入,财务人员充当“救火员”大量调账,内部控制的效果大打折扣。

(八)科研产出绩效奖励未量化,存在“大锅饭”现象,损伤了财务人员的利益。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属于财政供养,有些单位绩效考核未量化导致绩效工资一刀切,损伤了能做事、肯做事、会做事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财务人员直接参与所有科研项目的核算,科研绩效产出也含有财务人员的绩效份额,由于未量化,财务人员价值无法体现。

二、内部控制视角下提升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性的策略

同其他行业显著不同的是,农业科研人员主要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存在农业初级产品收购、土地租金、土地出让、农民工劳务、农田试验承包等特殊复杂的经济业务,而且很多处在边远地区、偏僻山区,会计业务的处理有时较为棘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把握了每笔经济业务的关键控制点,就会达提升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

(一)普及财务内控知识。加强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的财务内控知识培训,培训效果纳入绩效考核范畴。科研经费内控管理也是绩效考核的控制点。

(二)财务人员参与到科研经费从立项到结题的全过程。将科研绩效考核纳入财务人员的考核控制点,科研专项参加人排名中,安排相应财务人员参加项目中。

(三)健全岗位内部控制。对不相容的岗位要相互分离,根据内控需要,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财务岗位流程。

(四)健全内部授权审批控制。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

(五)健全归口管理制度。根据农业科研的实际情况,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建立多方联合制约机制,对采购、基建、存货、固定资产、合同签订等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管理。

(六)健全预算控制。强化对农业科研活动的预算约束,明确权责分配、职责分工,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科学合理,强化对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使预算管理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七)健全财产保护控制。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等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账实核对。

(八)健全票据控制。要求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在内部管理制度中明确界定各项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表单和票据,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填制、审核、归档、保管财务票据。

(九)加强债权债务控制。定期进行财产清查,对往来债权债务要及时清理。

(十)加强财务信息化控制。加大对财务软件的投入,把预算控制、收支控制、资产控制等列入财务软件,用财务软件实施内部控制。在此基础上,改进财务流程,先记账后付款,达到预算控制和财务信息化控制的双重效果。

(十一)以外部监督促进内部控制。在加强内部控制的同时,可以通过主管部门、纪委、政府审计部门定期检查或通过社会中介审计机构第三方审计等方式,对农业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和有效监督,增强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效果。

基于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研究 篇4

2013年11月27日 11:22 来源:《中国市场》2013年第29期 作者:王官禄 张学英 韩宇骞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摘要:地方高校的科研经费来源呈现多元化、大幅上升的趋势,推进科研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成为高校财务部门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地方高校科研经费项目管理的角度,对科研经费项目管理与会计核算系统对接进行探讨,以促进地方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规范化运行。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系统,对接

地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地方高校的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科研经费大幅度上升,有力地推动了地方高校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科研经费配置分散,条块分割,政出多门,职责不明,监管不到位,科研经费使用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现今,科研项目数量和科研经费规模成为一个高校实力的象征,是高校合格评估、申请硕士授予单位、硕士点、博士点的重要内容,申请科研项目成了学校党政领导的“一把手”工程,促使地方高校领导形成了“重立项,轻管理”的思想,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竞争,对于申请到的科研项目经费,不仅给予配套经费,根据所取得科研项目的级别给予课题组(或项目负责人)相应奖励,还要求相关部门对科研经费使用采取宽松的管理方式。科研经费监管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互相推诿,产生了“结题不结账”的现象。

2008年,国家审计署对16所高校财务收支审计时,发现13所高校有1.73万个科研课题、3.23亿元科研经费没有按规定结账,导致资金闲置、使用随意、没有及时发挥效益。科研项目管理实行“课题制”,赋予了课题负责人较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课题负责人往往对经费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财务管理办法了解不深,认为自己凭实力争取的项目,既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又给学校带来了经济利益,有的科研人员认为科研经费就是自己的经费,怎么使用是自己的权力,财务部门不仅不应干预,而且应该提供方便,导致科研经费使用不按批准的预算执行,大量用于劳务费提成和非科研支出,出现了较多的违法违纪现象,产生了不良社会影响,给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

为了规范科研经费管理,上级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教育部、财政部早在2005年就规定,“高校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其资金来源渠道,均为学校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并确保科研经费专款专用”。

新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科研活动成本的核算应当细化到科研项目”。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使用了天津神州浩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高校财务软件,该软件的“辅助账务处理”模块,设置了“项目账”核算和管理的功能,通过“项目额度控制”功能,构建了项目预算与支出科目的对应关系,对每一个科研项目设置专门账户进行管理,根据批复的预算进行分项核算,为地方高校实现科研经费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成为科研经费项目管理与会计核算系统对接的有效手段。

科研项目财务立项

2.1 科研管理部门立项

(1)科研经费到款后,财务部门出具“科研经费到款通知单”,通知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接到通知后,根据项目立项批准书、科研合同及“科研经费到款通知单”,对科研项目进行编号,并开具《科研项目财务立项通知书》,通知财务部门办理财务立项,同时,由管理部门发给项目负责人《科研经费收支手册》,项目负责人凭手册使用经费。

(2)科研项目学校编号方案。为了便于科研项目经费统一管理,科研经费项目应采用校内统一编号办法,编号方案应体现实用、可行和合理的原则。科研经费项目校内编号方案如下:

编号结构:ABCDEF+XXXX,全部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其中:AB:表示立项年度,列示年度的后两位数字;

C:表示科研经费管理部门,1代表科技处,2代表社科处;

D:表示科研经费项目的类别,1代表纵向科研经费项目,2代表横向科研经费项目,3代表校内(含不带经费)科研经费项目;

E:表示科研经费项目的级别,1代表国家级科研经费项目,2代表省部级科研经费项目,3代表市厅级科研经费项目,4代表横向科研经费项目,5代表校内科研经费项目(包括各级不带经费、要求学校提供经费的项目);

F:表示科研项目的研究期限,根据计划任务书或合同要求标明;

XXXX:代表立项当年流水号。流水号分五类,各类项目分别编号:即国家级科研经费项目流水号,省部级科研经费项目流水号,市厅级科研经费项目流水号,横向科研经费项目流水号,校内科研经费项目流水号。

2.2 科研项目财务立项

(1)项目负责人(或科研秘书)持科研管理部门出具的《科研项目财务立项通知书》、项目批复预算(或横向项目合同书)原件和复印件到财务部门办理财务立项。

(2)校内科研经费,是学校用教育经费安排的专项支出,须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根据学校文件,开具《科研项目财务立项通知书》,财务部门根据学校批准的项目立项计划,建立“项目账”进行管理。

(3)财务部门审核有关原始资料后,录入财务计算机管理系统。选择“辅助账务处理”模块,在“设置”菜单下选择“项目额度设置”,按批准的预算项目、金额分项录入,并且选择“不允许超支。这样,当发生支出时,系统就会提示预算指标多少、已经支出多少、结余多少;当支出需求超过预算指标时,系统就会提示“该支出科目控制金额出现超支,不能支出”,以实现对科研项目的每一项支出进行预算控制,监督预算执行。科研经费收入财务入账

由于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拨款方式和支付要求不同,相应的科研经费收入进账程序也不同。

(1)国家级(含国家部委)科研经费拨款,由上级科研经费管理部门(或财政部门)直接将资金拨入学校基本账户,学校凭银行结算凭证入账,学校不用出具票据,计入“科研事业收入”。

(2)省科技主管部门批准的科研项目经费,由省财政部门下达经费额度,实行“零余额账户”管理,学校凭《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或《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入账,学校不用出具票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按照部门预算隶属关系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科研经费财政拨款不计入“科研事业收入”,计入“财政补助收入”。

(3)横向科研项目收入,由项目委托单位直接将资金支付学校基本账户,学校凭银行结算凭证入账,涉及应税资金的,应使用税务发票,计入“科研事业收入”。

科研经费的使用

(1)对国家级(含国家部委)科研经费拨款、横向科研经费,由于资金已经直接拨入学校基本账户,科研人员可以根据批准的项目计划任务书、横向项目合同书核定的内容使用资金。

(2)对省科技主管部门批准的科研项目经费、校内科研经费,由于省财政部门实行“零余额账户”管理,必须根据批准的项目计划任务书核定的内容报送用款计划,按学校主管部门、省财政部门核准的支付方式支付资金。

(3)所有科研经费支出,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政府采购目录规定的采购项目,必须履行政府采购程序;报销的票据必须来源合法、内容真实、使用正确,不得使用虚假票据;按学校规定的审批权限履行审批手续,计入“事业支出”。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调整

(1)教育部、财政部规定,纵向科研项目预算一经批复,原则上不予调整,确需调整并符合相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规定调整范围的,应按规定履行相关调整程序;横向科研项目预算的调整按照合同规定或当事人约定进行。按规定属于学校预算调整权限内的一般预算调整事项,由项目负责人根据科研活动实际需要提出预算调整方案,经院系及学校科研部门审核同意,由财务部门批准后执行;重大预算调整事项,除履行上述一般预算调整程序外,还须经分管校领导批准后方可执行。

(2)财政部、科技部规定,根据各计划的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规定,预算执行过程中课题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下达的课题预算执行,一般不予调整,确有必要调整时,应当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报批:

一是,项目(课题)预算总额、课题间预算调整,应当按程序报科技部审核、财政部批准。

二是,课题总预算不变、课题合作单位之间以及增加或减少课题合作单位的预算调整,973计划应当由项目首席科学家通过项目专家组民主决策方式提出调整意见,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预算调整申请,报科技部核批;863计划应当由课题负责人协助课题承担单位提出调整意见,按程序报科技部批准;科技支撑计划应当由课题负责人协助课题承担单位提出调整意见,经项目组织单位审核同意后报科技部批准。

三是,课题支出预算科目中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管理费预算一般不予调整。其他支出科目,在不超过该科目核定预算10%,或超过10%但科目调整不超过5万元的,由课题承担单位根据研究需要调整执行;其他支出科目预算执行超过核定预算10%且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973计划由课题负责人协助课题承担单位提出调整申请,经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审核同意后报科技部核批;863计划由课题负责人协助课题承担单位提出调整意见,按程序报科技部批准;支撑计划由课题负责人协助课题承担单位提出调整意见,经项目组织单位审核同意后报科技部批准。

科研项目结题

(1)登录学校财务部门网站,查询、打印结题项目的“项目经费收支明细表”。

(2)按照科研项目下达单位要求归类统计经费支出,填写并打印“经费决算表”。

(3)持“项目经费收支明细表”、“经费决算表”和经科研管理部门审查通过的其他结题材料,到财务部门所属管理科室进行财务数据审核。

(4)审核无误、报财务部门负责人签字后,在结题材料上盖章。

结题结账

(1)项目结题验收或通过鉴定后,科研管理部门出具《科研项目结题通知单》,通知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办理结题结账手续,财务部门暂时冻结该项目资金使用;

(2)科研项目负责人(或科研秘书)应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财务结题结账手续;

(3)要求结余经费上缴的,项目负责人必须及时办理上缴手续;允许结余经费留用的,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结余经费使用意见、科研管理部门按照相关规定提出分配意见、财务部门审核后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地方高校科研经费规范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本研究从技术层面建立了科研经费到款、立项、分配、预算控制、经费使用和财务报告编制的财务控制模式,解决了科研经费按批准的预算使用,杜绝了财务报告编制时的随意行为和人为因素,但是,也陷入了“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困境。因此,要实现科研经费规范化管理,还应规范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内部制度建设,落实责任。地方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管理要求多样化,不仅要满足科技管理部门、委托单位的要求,还必须满足财政、税务等部门的管理要求。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建立统一的、可执行的和符合地方高校特点的经费管理办法。落实学校对科研项目管理的主体责任,认真履行法人职责,改变科研项目管理“重争取、轻管理”的观念,坚持申请立项和过程管理并重、服务与监督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过程管理制度。落实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协同管理责任,形成“统一领导、协同合作、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落实项目负责人对科研项目实施的直接责任,按照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的规定和任务书(合同)要求使用经费,确保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同时,保障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是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合理安排人员补偿成本。科研工作有很强的不可预见性,事前编制的预算存在着不确定因素,“预算执行过程中课题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下达的课题预算执行,一般不予调整”的规定过于刚性,各计划管理部门在批复预算时,应该给高校规定一定比例或额度的自行调整空间,这样,才符合科研工作规律。目前,科技计划和基金的经费管理办法中一般不允许列支科研人员的工资或劳务支出,少量纵向课题允许支付一定劳务费,也只能用于支付研究生的劳务报酬,这也是造成科研人员违规使用经费的重要原因。所以,应该在项目预算中合理安排科研人员的智力补偿经费。

三是创新科研经费考核机制,鼓励科研成果转化。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科技创新活动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在加强科研经费过程管理的基础上,对项目结余经费,应该采取结余留用的办法,留出一定比例用于学校科研发展基金和科研人员奖励基金,大量用于科研成果转化或其他研究项目的启动资金,为学校、国家创造更多的效益。

[基金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地方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规范化研究》(项目编号:201204103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基于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研究 篇5

高职教育在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部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实现了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内涵建设的同时, 院校承担的科研项目数量及投入的科研专项经费呈逐年增长趋势。科研经费是科研课题的命脉, 是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资金保障。因此, 加强科研经费监管,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对促进高职院校科研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不足, 制度不健全

长期以来, 高职院校内部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性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缺乏科学管理的观念, “重立项, 轻管理”的思维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另外, 高职院校缺乏完善的科研经费管控体制, 经费管理效率低下。

1.2 经费预算流于形式, 准确性差

部分课题负责人片面地认为:课题经费属于课题组争取到的“私有”财产, 课题组可以自行任意地支配其使用;经费预算也是为了应付项目的申报, 不需依据实际需要编制。由于项目预算数据缺乏基本的指标论证, 实践中可操作性及准确性差。另外,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随意更改预算及超预算的情况频繁发生。

1.3 信息沟通不畅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涉及到教学系部、科研、财务、资产、审计等校内多个部门, 牵涉面广, 管理内容专业。而实践工作中存在科研项目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严重脱节。相关职能部门对经费管理的工作处于条块分割状态, 如科研处只负责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财务部门仅仅侧重于科研经费的结算;资产管理部门只关注科研资产的归集。由于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 导致科研经费管理效率低下。

2 科研经费管理不善产生的危害

2.1 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现阶段, 科研项目结题之前, 课题组往往是以暂付款的形式预支项目资金, 待结题后予以冲销。实际工作中, 课题从立项到结题往往超过一个会计年度;部分课题负责人从自身利益出发, 故意拖延结题时间或者结题后不及时办理财务结算而导致长期挂账。另外, 通过预付款购置的科研设备因毁损、丢失、私有化等原因不能及时入库而出现账实不符。

2.2 诱发各类风险产生

近年来, 随着高校科研经费腐败案件的曝光, 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科研经费缘何成为腐败滋生和造假的温床, 是需要高校管理者及各级政府深思的问题。科研经费管理不善, 监控不严将导致个别人利用其管理漏洞, 虚开发票, 套取资金, 或者将科研设备私有化, 从而诱发廉政风险。另外, 科研经费管理不善, 还会导致预算管理风险、采购风险、资产管理风险及结题风险等系列风险产生。

3 财务内控与科研经费管理之间的关系

财务内部控制是指与保护学校财产物资的安全, 会计信息真实和完整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性有关的控制。结合高职院校业务性质及其与科研经费管理的关联程度, 我们将财务内控系统分为内部环境控制、预算管理控制、会计核算与管理控制、信息沟通控制、审计与监督控制5个关键控制点。高职学院强化财务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维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及经营效率, 推进科研经费管理, 发挥教育资源最大效益。

3.1 建立健全财务内控机制是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保障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推进及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伴随着科研活动的日趋复杂, 院校筹措的科研经费总量及监控难度空前加大。因此, 建立一套规范而缜密的财务内控制度, 是新时期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迫切要求。它不仅对个人行为形成了有效的约束, 还可为部门工作的开展指引正确的方向。一套规范而严谨的财务内控体制, 为科研经费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指明了方向。因此, 财务内控机制建设和完善是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基础及根本保障。

3.2 强化财务内控是规避科研风险的有效途径

科研经费管理失控不仅引发资金使用风险, 还将诱发其他各类风险产生。一个体系健全、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指导规范有助于管理者从源头上堵塞漏洞, 预防和控制各类错误及舞弊的发生, 进而实现科研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3.3 科研经费管理是推进财务内控建设的动力及源泉

科研经费管理是财务内控的重要目标之一, 不断识别、查找科研管理风险点, 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 加强财务内控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可以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效率及水平。财务内控在自身不断完善的同时, 也对科研经费管理程序作了严格的规范。

4 加强财务内控建设, 推进科研经费管理对策

4.1 内部环境控制

高职院校亟需完善科研内部管理环境, 制定并完善科研财务管理制度及相关会计核算制度, 另外, 高职院校还应建设健康积极向上的科研文化, 摈弃以放松管理来“激励”科研人员以及课题经费“私有化“思路, 牢固树立科研风险意识, 严格按规章制度来管理科研经费。此外, 高职院校应不断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素质, 使之成为既掌握科研管理政策法规, 又懂得基本会计理论及财务管理常识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 对科研课题经费负责人应进行相关业务培训, 如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 让他们掌握科研经费预算编报、结题及相关的财务管理政策。

4.2 预算管理控制

高职院校应严格树立科研经费预算的权威地位, 从实际出发, 科学预测项目所需资金总量。科研及财务部门要严格审核项目预算申报, 对搜集的信息进行识别、筛选、比较、剔除, 沟通、协调, 坚决杜绝预算不实及铺张浪费情况发生。另外, 专项预算数据一经批复不得轻易改变, 财务部门应时刻关注科研预算经费完成情况, 审计部门要随时监督预算经费使用情况, 避免出现挤占或者挪用课题经费现象。

4.3 会计核算与管理控制

财务部门应加强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水平, 从融资、会计账务处理、成本核算等多方面全面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水平。其一, 财务人员积极拓宽科研经费来源渠道, 从捐赠、行业企业投入、产学结合成果转化等多渠道获取科研资金。其二, 提高会计账务处理水平, 优化会计科目设置, 完善科研经费分析报表编制, 为科研管理提供优质的会计服务。其三, 建立科研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实行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科研经费实行全成本核算, 将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并弥补科研的间接成本。其四, 优化机构人员配置, 设置科研经费管理专岗, 责专人实施全过程管理。

4.4 信息沟通控制

科研部门应加强与财务、资产管理、采购、监审等部门的沟通, 消除信息不对称对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影响, 实现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效应, 院校内部应构建以科研、财务部门为主, 项目负责人、资产管理、审计监督部门参与的相互协调依托的组织保障体系, 并搭建有效共享的信息网络平台, 实现科研项目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 共同搞好科研项目与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

4.5 审计与监督控制

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审计监督机制, 从立项开题、中期检查、结题、成果鉴定, 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监控。高职院校还应建立科研项目负责人机制, 明确相关责权利。同时, 院校内部应建立科研项目财务审计与财务验收制度, 对虚开发票套取科研资金的部门及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情况严重者移送司法机关。

5 结语

科研经费作为高校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促进科研事业发展, 落实内涵发展战略起着保障作用。高职院校只有将财务内控贯穿落实与科研经费管理全过程, 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管理失范及低效率现状, 全面推进科研事业发展。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推进及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 建立健全财务内控机制, 对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规避资金使用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剖析了当前高职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财务内控为出发点, 全面提高经费管理效率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经费,风险,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陈茜, 梁勇.基于财务内控建设的高职学院暂付款管理思考[J].财会通讯, 2013 (8) .

[2]刘永林, 李燕.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廉政风险防范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13 (2) .

基于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研究 篇6

【关键词】公益类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引言

科研经费泛指各种用于发展科学技术事业而支出的费用。科研经费是科研单位开展项目研究的基础条件,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单位的项目研究、科研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公益类事业单位承担了大量的科研任务,为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承担单位的整体实力也获得了较快发展,国家也对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发展愈加重视。随着国家对公益类事业单位在科研任务分配方面的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如何科学、合规、高效使用科研项目经费、促使科研项目预期成果的实现及不断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等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公益类事业单位科研管理的重要课题。在单位科研项目推进、管理过程中,由于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相关问题,而导致科研项目的进展受到影响,预期成果难以有效实现,以上问题的出现也促使有关管理部门进一步规范、合理的优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以此规范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和使用,促进科研项目的有序进行,从而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

1.当前公益类事业单位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困惑和问题

1.1项目预算缺乏专业财务人员的全程参与,编制合理性不足

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是科研项目开展的基础性内容,需要有关专业财务人员参与制定,以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但在实际的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工作中,财务人员往往参与承担较低,预算编制工作流于形式。科研项目中各项费用的支出预算缺少权威性的根据,项目预算编制人员的主观随意性过强也影响了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同时,对于公益类事业单位而言,部分科研项目或工作任务执行的周期长,因此,预算编制也需要一定时间的考察和分析过程。由于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不足也使得项目进行过程中,经费使用、决算情况难以与预算较好的对应。

1.2自筹配套资金很难及时足额到位

随着我国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科研领域也出现了极大的竞争。众多科研人员对同一科研项目的竞争使得项目申请难度也大大增加。在科研项目申请中,为了获得项目申请的成果,一些单位不顾项目开展的实际需要及单位实际情况,对自筹的配套资金进行虚拟性的承诺上报。项目即使申请成功,但由于单位自筹配套资金不能足额及时到位,使得科研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困难,导致项目无法正常进行,影响了项目预期成果的实现[1]。同时,由于缺少配套资金的支持,科研项目的验收环节也常常出现作假的现象。

1.3项目经费到位和项目实施不同步

财政预算资金作为公益类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的主要来源,承担着科研项目建设资金供应的主要任务。一般而言,国家财政预算资金下达时,与此相对应的科研项目就应该正式实施。但在实际的发展状况中,由于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工作效率的低下及经费下达滞后等原因,常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第一,财政预算资金提前下达,科研项目合同尚未正式签订,承担单位未拿到项目具体的推进计划及项目主管部门认可的详细预算,导致财政预算资金闲置或无法按预算执行,“寅吃牟粮”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二,当科研项目合同签订成功时,财政预算资金尚未下达。此种情况下,项目承担单位尤其是公益类事业单位无法从其他项目资金中挪用垫支经费,项目无法正常开展和推进。此外,在年终结算时,出现大量结转财政资金的状况,而实际取得的科研成果却十分有限。

1.4项目管理与项目经费管理脱节

项目管理部门主要包括科研管理部门、经费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以及项目承担执行部门等,在实际的项目进展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仅仅负责项目的申请、立项、监督等工作,财务部门负责对资金使用情况按相关规章进行核算,而项目实施部门则主要对项目的进展进行控制。以上工作的开展相互独立、互不影响,但由于项目实施人员缺少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无法合理统筹经费的使用,使得经费的使用与项目预算编制不符,影响项目的正常推进和决算验收。

2.解决公益类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问题的对策

2.1建立财会人员全程有效参与项目预算编制的机制

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作为公益类事业单位进行科研项目申报的重要材料,其制定需要各方力量的参与。首先,在编制项目预算时,要引入财会人员参与,对项目经费编制的程序和有关内容进行详细划分,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要遵循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秉持公平、合理、客观的职业态度,使得各項项目预算有合理依据。其次,在项目预算编制制定完成后,要建立专家评审委员会对项目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审核,确保各项预算不仅符合法规,更要符合实际;最后,财会人员在参与编制项目预算时要考虑财政资金下达的时限和项目推进的资金需求之间的关心。此外,对于参与项目预算编制的财务人员,要进行专业化训练,提高其职业素养和预算编制水平,其工作过程要符合财务制度的各项要求。

2.2适度增加公益性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

公益性事业单位作为我国事业性单位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发展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扶持。同时,公益类事业单位所开展的各项科研项目也为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国家应适度增加公益类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的投入。一些公益类事业单位由于财政补助经费有限,难以高效高质的推进在研项目的进行,这不仅对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了打击,同时也是对我国公益事业的轻视。因此,国家要大力扶持公益性事业的发展需要从鼓励科研项目研究做起。一方面,国家应该加大对公益类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的投入,保证其设备、人员的充足;另一方面,国家要对公益类科研项目经费进行合理调拨,保证公平性。此外,科研项目审核人员要与国家财政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严格项目立项程序,以此提升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效率。

2.3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项目经费审批的科学合理性

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项目经费审批制度主要是从源头消除经费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在项目预算编制中,公益类事业单位有关人员要对项目预算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核。同时,单位领导要对项目预算进行把关,避免项目预算不合理的现象。在考察中要遵循下列原则:首先,实际操作与项目预算经费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误差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一旦实际发生的费用与项目预算之间出现较大的偏差,单位应及时申请进行预算调整。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项目预算不合理的现象进行责任追究。最后,财务部门要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实行专业化的核算,强化项目经费审批制度,以此避免出现经费管理低效的状况。

2.4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等管理制度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责任,也是单位全体人员的责任,只有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公益类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才能实现科学化、合理化。首先,在申请项目时,科研人员应该秉持公平客观的态度,避免出现误报、虚报经费预算的情况;同时,财务会计人员要进行严格的预算审核,在项目进展过程中,要及时对各项支出情况进行统计和比对,在确保科研工作正常推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使预算和支出保持一致;项目实施人员也要科学合理使用项目经费,严格按照项目预算安排项目支出[2]。总之,科研人员、财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要进行及时沟通、相互协调,确保科研项目使用经费管理的科学化。

2.5加强财务制度宣传力度,提高全体职工的法律道德素养

与企业所不同的是,公益类事业单位得以运行发展的根基在于全体员工之间存在对该单位的认同感和使命感,职工的法律道德素养必须得到提升。提高全体职工的法律道德素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3]:首先,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往往被科研人员忽视,因此,公益类事业单位应该着重加强对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培养,熟悉有关财务制度规章要求;再次,公益类事业单位要定期对科研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明确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要求;而后,要加强对本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培训,定期进行财经法规考试;最后,要加强对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者诚信意识与法律意识的培养。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公益类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研项目的顺利推进以及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因此,国家、政府以及公益类事业单位科研人员要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符合实际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制,运用行政性手段加以控制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和使用,避免科研经费的浪费、挪用等问题的发生,并进一步加强科研人员的道德素养,促进公益类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

参考文献

[1]张向任.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问题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王馨.浅谈事业单位科研項目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财会研究,2014.

基于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研究 篇7

【关键词】制度影响;高校科研;科研经费;经费管理

一、前言

国家各个领域当中的专业人才都汇集在高校當中,在科研工作中在人力资源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国家对科研工作也就更加的重视,在高校中,对于科研项目在人力资源方面也进行的相应的配备。高校的人力资源与国家所拨付资金资源有效的结合起来,对科研工作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而高校为了使科研工作能够更顺利的进行,科研项目必须努力争取国家拨付的项目资金,从而为高校的科研活动奠定资金基础,同时,高校也要在使用科研费用的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在制度的影响下使高校的科研资金管理进入一个新发展的阶段。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要内容

为了使得高校的科研经费的管理中有明确的使用情况,我国对此也出台了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与制度,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要内容着手,深化科研经费的管理改革是科研管理改革的突破口。而高校中,科研经费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预算决算的管理制度、财务收支的报销制度、科研激励奖励制度、科研经费的监督制度及科研结果的评价制度等。这些科研经费制度的存在与发展为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奠定了重要的管理制度保障,并在科研经费管理的过程中,规范的制度能够更科学合理的对科研经费进行使用,从而保证科研经费能落实到实处。

三、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监督制度制定得不完善

对于经费的使用,虽然我国也制定了一些监督制度,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些监督制度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局限,在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对经费的监督规范大部分都是针对科研项目中相关的负责人及管理人,这样并无法起实质性作用,主要原因是负责人或者管理人通常人数不多,在管理方面并无法全面合理的规划资金与管理资金,虽然也有制定一些管理资金的方法,但在具体的监督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监督的可行性不足、可操作性较差、在监督过程中整体职能的管理与实施都没有达到管理的标准,这就使得高校科研资金的管理受到一些制度上的局限性,使得管理无法高效的实行。因此,在高校当前科研经费的管理过程中,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制度对经费的使用有具体的监督规范,就会使得高校科研经费在管理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2.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

高校对于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通常都是由相关的负责人对科研项目的内容作出相关的预算管理,而这些负责人大多是各行各业领域中的专家学者,他们对于自身所研究的领域虽然都有所造诣,但对于财务的预算知识与管理掌握的并不多,所以,针对其本身科研项目的预算经费预算管理,就缺乏科学的预算指导,许多项目负责人还只依靠本身的经验与经费报账要求来对预算经费进行设置。在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项目科研部门与财务管理单位之间职责分离,对项目的预算资金管理存在非常大的缺陷。如今我国对于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提出预算管理的相关制度与要求,但在大部分的高校中,针对科研经费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并没有全方位的建立起来,没有完善制度规范,而财务管理相关部门对于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信息没有全面的掌握,也就无法更有效的实现对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3.没有建立健全的经费评价系统

使科研资金使用的效率有效的提高是科研经费管理的最终目标,而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进行科学的评价和考核是对科研经费管理水平进行衡量的重要依据。高校在使用科研经费的过程当中,实施客观的评价管理工作,是为更有效实现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绩效评价的基础,而对于经费的管理与评价,则需要有健全的评价系统与评价体系,并且评价的主体需要客观的进行评价。现阶段我国有许多高校在运行科研项目时,考虑得更多的是对科研成果的项目评价,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支出及效益评价关注度较少,并且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建立起一个健全的经费评价系统,对科研项目经费的成果所投入的关注更大,而对科研经费使用就称为项目开展时容易忽略的内容,所以在使用科研经费的时候就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制度,成为高校科研经费制度化管理的重要问题。

四、解决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的措施

1.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体系建设

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必须要有健全的管理体系,而为了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就要在制度上强化管理体系,因此,在使用科研经费及管理时,高校的财务部门必须制定严格科学的经费管理制度,并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科学的制定,此外,还也必须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从申报经费到使用经费到科研成果的整个过程管理,并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通过制度化来对高校的科研经费进行评估的管理。同时,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首先要严格的对项目的核算规范的管理,并把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在预算使用的过程中,对具体的用途进行具体的管理,完善使用科研经费的审批与申报制度,每一笔经费的收支,都必须要有相关的制度规定与具体规范来进行检查,从而保证经费的账目清单能够一目了然,进而保证高校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与使用。

2.建立健全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

在对高校的科研经费进行使用预算时,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科研项目相关负责人来进行经费的预算管理的,而建立健全的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必须在高校财务部门与项目负责人共同协作下完成经费的预算。而为了使经费的预算工作更加规范,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科研项目的具体申报研究,并收集相关的信息,深入分析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除此之外,财务管理工作者与项目的负责人要加强交流沟通,并加强对项目负责人预算编制的工作指导,而科研经费的预算编制的内容主要有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的编制,对这两种费用所进行的预算编制管理,可以通过财务部分与项目的负责人来共同进行,这样才能使得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更为健全,同时,建立健全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不但可以强化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还可以使预算管理更加规范化,从而使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更加有实际意义。

3.强化科研经费的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在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这一层面上看,高校对科研的成果进行重点评价同时,要制定出相应的规范制度来评价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从而使科研经费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落实到实处。而为了使评价的标准更为客观全面,在进行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评价时,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并对科研的产出、质量、科研对社会、经济及科学发展方面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来设置绩效评价的标准,同时以这个标准作为基础,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研究与调查,从而更有效的掌握资金的使用动态,进行全面绩效评价的管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通过制度的影响下进行,能够使得高校的科研经费得到更科学有效的管理,使得经费能在需要用到的项目中使用,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汤贺凤.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12(21):21-22.

[2]徐孝.我国高校科研经费项目化管理浅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22(11):52-53.

[3]赵善庆.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5(01):33-34.

[4]涂玲,谷峻岩,刘锐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及问题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1,23(02):65-66.

基于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研究 篇8

为了促进我国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最近几年我国不断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但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笔者调查发现 :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高校存在经费管理不完善,科研成果产出得不偿失,经费需求供不应求等问题,当前加强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关系到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和科研的效益与效果。

1995年,我国实施了科技兴国战略政策,在此背景下,我国历年针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和指出均处于逐年递增的水平,以2013年为例,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支出占全国财政总支出水平的4% 左右,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在高校科研方面给予的积极支撑,但是同时也反映出我国科研经费支出的压力,因此,如果我国高校不能好好利用这部分经费资源,资金不能发挥最大化的效益,国家支持就会得不偿失。造成该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我国高校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体系,造成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不到位,因此当前建立有一个有效的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用于高校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实践中,将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在本文研究中,笔者从与项目相关的交流活动 (B1)、经费管理(B2)、科研产出B3三个部分,构建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并且将目前流行的模糊评判机制也运用到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中,这将对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有了一个定量的衡量标准,研究的适用意义以及在其他高校推广的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

1 构建模糊评判机制

对模糊评价机制的构建首先必须了解模糊数学的产生,1995年,著名的数学家L.A. Zadeh发表了其著名的书籍为《模糊集》。在该部数据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模糊数学的思想,由此产生了模糊数学定量研究方法,基于此种方面,在大量的理论研究上构建了模糊评价模式,从而形成了模糊判别机制。模糊评价的思想是“用属于程度代替属于或不属于”。笔者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对模糊评价思想进行阐述,例如,判断一个人属于黑发美女的程度为0.8,则会判断另一人属于黑发美女的程度为0.3。

模糊评价的一般方法,主要分为四大步骤 :首先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 ;其次构建评语级,即建立评价标准 ;再次,对单因素做出评价 ;最后计算总体得分,进行评价。

例如对某件奢饰品进行评价,首先建立U = {x1,x2,x3,x4},其中x1为奢饰品的外表特性状况,x2表示奢饰品的做工、实用性状况,x3为奢饰品的价格状况,x4为设置品的质量状况。

然后,构建评语集为V = {y1,y2,y3},其中y1、y2、y3代表满足的等级,分别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

邀请专家进行单因素平评价,其中认为很好的专家数量占据50%,认为好的专家数量占据30%。认为不好的专家数量占据20%。由此得出学术水平的单因素评价结果为 :

其中“0”为模糊合成算子。

最后通过对模糊评判向量S的分析作出综合结论.一般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

1最大隶属原则:

2加权平均 原则 :评价等级 集合为={ 很好,好,一般,差 },各等级赋值分别为{4,3,2,1}

模糊向量单值化 :

2 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构建

2.1 体系的构建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第一高校科研项目重立项,不重视结题。在立项前提,学校管理层和科研人员均积极进行申请,但是依然申请成功以后,很多科研人员不重视结题,随便写写应付了事,科研价值不高 ;第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十分松散,管理不严密。为了提升高校科研管理者的积极性,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不重视对科研成本管理的重视,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办法,对科研成果没有有效的评价。第三,科研者科研经费存在报假账行为,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科研管理部门又没有办法进行查证和落实。科研人员拿到科研经费以后,并不将科研经费用于科研工作上,科研人员采用虚假账目的形式进行报账,但是由于管理者没有实际参与,不了解资金使用情况,无法核实票据的真实来源,只能给报账。最后,科研经费预算缺乏一定的规范性,科研经费预算的随机性,缺乏严格的标准,造成一个项目没有依据去核实经费多少,这就给科研管理带来了不足和不完善。

本文综合国内外对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等相关理论梳理,认为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评价体系至少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 :与项目相关的交流活动(B1)、经费管理 (B2)、科研产出B3。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具体的二级和三级指标如下表所示 :

其中与项目相关的交流活动,反应了科研成果在项目推动中对知识信息的交流和传播状况,交流活动频繁,参与人员数量越多,越能证明一个科研成果越有机会去推广,科研经费使用的就更加有意义,因此,与项目相关的交流活动是反应科研经费能否得到有效使用的重要评价指标。

第二,经费管理,这是一个更为具体的指标,主要包含审计结果(由负责该项目审计的机构评分)B21、经费使用进度是否符合预算B22、是否及时结题B23等三个指标,反应了经费拨出去以后,能否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能否产生了科研成果。

第三,科研产出反应了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经费被利用以后,获得成果 / 专利的数量和等级B32、科研成果的转化数量B33、技术转让收入的经费数量B34、研究生培养的数量和质量B35等,都是衡量产出的重要杠杆。

2.2 实证研究

(1)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

根据上表1,可以确定本评价体系中因素的指标集合为 :A=[B1,B2,B3], 分别代表三个二级指标。三级指标(ij=1,2,3),为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中的子集。

(2)确定评语集

确定高校 科研经费 绩效管理 评价等级,假设绩效 管理评价 集为V, 则V={V1,V2,V3,V4,V5}。对应以此表示等级为十分优秀、较好、基本达标、需要调整、差。进行具体的量化,则分指集合为H={95,80,65,50,35}。即如下表所示 :

(3)作出单因素评价

首先进行二级指标的权重设置,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或专家打分法进行设置,经计算以后二级指标的权重如下表所示 :与项目相关的交流活动B1的权重为0.5 ;经费管理B2的权重为0.2 ;科研产出B3的权重为0.3。

表3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继续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三级指标进行权重确定,如下所示 :

因此,根据上面确定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权重,设定向量,则WA={0.5,0.2,0.3} ;

(4)综合评价

构建模糊评价矩阵,采用5位专家评分结果,综合评价矩阵如下所示 :

下一步计算某个因素的模糊评价 :Bi=WBi*RBi,则 :

则指标模 糊综合评 价B=(0.093,0.491,0.26,0.151,0)T。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为73分,根据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评价等级标准,可以看出该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为较好的水平。

3 结论

本文编制的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操作过程简单,适用性较强。对定量的评价,有利于加强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促进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得到有效的使用。在本研究中,笔者将模糊评判机制引入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效科研经费绩效考核模型,并且同时又人性化的通过模糊评判机制得以实施。本研究能够对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也能为学校科研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科研管理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基于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研究 篇9

一、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特点

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按资金来源可分为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 纵向科研项目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申报范围, 直接由财政批复和拨款的项目, 决算时按项目支出核算;横向科研项目是指在部门预算申报范围外, 自主申请或接受委托的科研项目, 决算时按基本支出核算;按资金性质分, 纵向科研项目属于财政拨款资金, 横向科研项目属于非财政拨款资金。

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特点:一是经费来源渠道多, 可分为:部门预算经费、自主申请科研项目经费、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和其他单位委托的科研项目经费等;二是时效性很强, 纵向科研项目要按部门预算执行计划考核, 横向科研项目要按项目任务书经费使用计划考核;三是约束性较大, 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经费都统一列入部门预算管理, 对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考核的管理严格;四是不确定性因素多, 科研项目对创新性要求很高, 科研项目执行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很难对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和经费预算进行充分、合理的预计。

二、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缺陷

(一) 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不科学

一是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研发研究等不同性质的科研项目未制定相应的预算科目支出比例, 使预算编制缺乏标准;二是科研项目预算只编制直接费预算, 未将间接费预算列入科研项目预算成本;三是科研项目未结合工作计划编制分阶段的经费支出预算, 使经费支出只能对应预算科目进行控制;四是立项时对科研项目预算缺乏严格的评审, 没有进行有效的量化评价。

(二) 科研项目缺乏成本核算管理

一些科研单位对科研项目缺乏成本核算管理, 一是对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水、电、气、暖消耗和固定资产折旧等成本费用不能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分摊, 无法进行成本核算;二是扩大成本核算范围, 虚增科研项目经费成本, 将间接费全部统筹用于弥补单位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开支。

(三)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不规范

一是科研项目经费存在列支不合理支出、提高人员费开支标准、随意改变预算用途、部分会计凭证的原始附件不合规等问题;二是经费支出缺少“事前审批、事后监督”机制, 未制定符合项目单位实际的财务结算制度;三是在协作研究费中隐藏各类直接费用, 将部分经费支出转嫁给协作单位, 缺乏对协作研究费的财务验收;四是存在结项不结账的情况, 项目经费长期挂账支出, 并对结项项目的结存资金缺乏统筹使用。

(四) 科研项目配套资金管理不完善

一是为获得横向科研项目, 采用自筹的方式, 承诺不切实际的配套资金, 使配套资金大多形同虚设, 项目立项后配套资金难以到位;二是通过“以项目带科研”的方式, 利用单位承担的技术服务项目资金, 配套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 存在科研项目经费和技术服务项目经费相互串用的现象。

(五) 固定资产和专用材料管理薄弱

一些科研单位固定资产清查制度不健全, 长期以来未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 也未建立固定资产共享机制, 使科研项目的固定资产采购存在重复购置的现象, 导致资产闲置和浪费。另外, 由于专用材料采购的专业性较强, 使采购工作基本脱离政府采购的监管, 对专用材料的管理记录、采购、领用、保管也缺少必要的监督。

三、导致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缺陷的原因分析

(一) 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缺陷的客观原因

1. 科研工作不确定性因素较大

科研工作突出强调的是创新性, 大部分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新”的研究, 虽然立项时提出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但由于项目执行中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使预算编制和执行都缺乏准确性, 增加了预算管理的难度, 而将预算管理作为硬性考核指标, 对科研项目出成果也会产生影响。

2. 科研项目资金到位与工作进度不符

为加强科研项目管理, 一些部门将科研经费分阶段拨付项目单位, 会预留部分经费在项目验收合格后拨付。由于项目已结项, 对这部分经费缺乏有效监管, 一些科研单位将这部分经费归为单位统一管理使用, 随意改变预算用途, 用于弥补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使项目成本无法分摊核算。

3. 人员绩效发放缺乏操作性

《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中提出:间接费中包括绩效支出, 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提高科研工作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由于一些科研单位受限于人社部的工资总额限制, 无法将绩效工资发放给科研人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二) 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缺陷的主观原因

1. 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不重视

一是一些科研单位领导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不重视, 存在“重研究工作、轻经费管理”的现象, 对科研项目执行监督管理和财务验收工作不重视;二是财务人员对科研工作缺乏全方位认识, 未深入研究财务管理制度与科研工作特点的结合问题;三是项目人员对财经纪律理解不到位, 导致财务部门执行财务规定遇到很大的阻力和压力, 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和预算执行出现违规现象。

2.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是科研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未建立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等方面的管理机制;二是未建立科研项目成本分摊核算制度, 不能准确核算各项成本要素支出;三是未建立项目预算调整的程序、评审、审批和考核机制;四是对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管理, 未建立信息化管理机制。

四、完善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对策

(一) 建立健全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机制

一是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要与项目工作紧密衔接, 分别编制直接费和间接费预算, 对不同研究属性的科研项目要制定与其相适应的预算科目支出浮动比例标准;二是将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与预算科目进行对应, 提高预算编制和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三是按照会计制度要求, 合理分摊项目成本费用, 提高科研项目预算支出的合理性;四是规范预算调整程序, 将预算调整的规范性列为绩效考评指标;五是对已结项但仍有结存经费的项目, 严格按照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办法及时清理。

(二) 加强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管理

一是科研项目经费支出要严格按预算执行, 不得扩大经费开支范围, 避免假发票及不合规票据作为经费支出依据;二是将横向科研项目的“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统一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严格执行“事前审批、事中监督、事后结算”制度;三是加强协作研究费的预算和决算管理, 严格审核协作研究费的工作任务和预算的合理性, 避免出现“花大钱办小事”的现象, 并要求受委托方在工作完成后提供协作研究费的支出决算;四是加强科研项目配套经费支出管理, 配套经费支出要与科研项目经费支出要求一致。

(三) 建立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机制, 一是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对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支出特点进行分析, 将管理过程转化为信息处理过程, 实现科研管理的系统性、关联性、即时性, 形成集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二是设计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管理流程, 确定控制环节, 对每个环节设置控制点和控制条件, 将科研项目经费支出与工作相结合, 及时准确的在控制点上反映经费支出情况, 使会计信息能更好的为科研管理服务。

(四) 加强科研项目经费审计工作

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审计是最有效的监督手段。一是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及时发现经费支出的问题, 杜绝经费管理和使用中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二是加强对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 应及时对审计意见进行通报, 为科研项目提供经费支出的自查环节;三是要注重对审计意见的落实, 建立内部审计的长效机制, 将审计结果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科研项目的重要考核依据。

(五) 加强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管理

一是要逐步扩大科研项目绩效评价范围, 不仅注重科研结果的评价, 而且将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科研支出目标的实现程度也纳入绩效评价指标;二是密切结合科研项目属性和特点, 探索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判定资金使用效果的依据;三是制定间接费中人员绩效支出的考核办法, 明确工作量的考核指标, 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六) 加强固定资产和专用材料管理

一是完善固定资产的清查制度, 做到摸清家底, 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二是要求科研项目经费中不得列支通用类固定资产的采购预算, 只能列支专用设备和专用材料, 通用类固定资产由项目单位统一采购和调配;三是建立专用材料的采购、登记、验收、入库、领用记录等环节的控制程序;四是将固定资产的使用消耗纳入间接费预算管理范畴, 合理测算分摊项目成本费用。

五、结语

科研经费投入逐年的增多, 给科研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现状和问题的分析, 并提出的对策来看, 科学合理的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 并对经费支出进行财务监管, 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措施。随着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编制程序和内容越来越严谨、细化, 就必须要重视并加强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管理工作, 有必要建立一套财务全程参与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在实际工作中, 使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共同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通过财务的全程参与, 加强财务部门在科研项目申请、立项、执行、中期、结项等工作中的决策和监督地位, 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对促进科研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不断提高, 科研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地位显著提升, 财政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也逐年加大。但是, 由于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 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主观上和客观上都存在一些问题, 阻碍了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 降低了科研经费使用的效益。本文通过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 结合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特点, 提出了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对策, 以进一步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水平。

关键词:科学事业单位,科研经费,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邢丽云.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财经界, 2014, (6) .

[2]江伟真.农业科学事业单位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刍议[J].中国农业会计, 2013, (12) .

上一篇:熟语使用练习题答案下一篇:风筒回收安全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