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对策研究论文

2024-07-07

开发对策研究论文(精选12篇)

开发对策研究论文 篇1

沿海滩涂作为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滩涂围垦不仅可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而且还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拓展空间[1]。此外,沿海滩涂潜藏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生态、环境、水文、地质等价值,是一种重要的综合资源,对江苏沿海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目前,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仍存在开发层次低、产业化规模小,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陆海统筹机制不健全,资金不足,市场化进程缓慢,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这将影响江苏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笔者拟在分析江苏沿海滩涂的围垦现状基础上,探讨滩涂围垦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保障措施。

1 江苏沿海滩涂的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

1.1 资源概况

江苏省海岸滩涂具有面积大、淤长快、沙脊多、可再生、围垦易、潜力大、区域好等优点。江苏省海岸北起赣榆绣针河口,南至长江口,海岸线总长888.9 km。未围滩涂总面积为50.02万hm2,约占全国未围滩涂面积的1/4,相当于全省现有耕地面积的1/7,是海岸滩涂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江苏省的海岸滩涂多为淤泥质海岸滩涂,属于可再生资源,且大部分为淤长型,平均每年以33 km2的速度向海淤长。中部近岸浅海区还发育有南北长约200 km,东西宽约90 km的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这里蕴藏着土地、各种矿产、生物、风能以及旅游等资源,与我国六大后备土地资源相比较,经济价值最高,开发利用潜力最大。同时,江苏省的海岸滩涂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拥有长江三角洲的经济、文化、交通、人才等便利,开发条件优越[2]。

1.2 围垦开发利用情况

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历史悠久。经历了兴海煮盐、垦荒植棉、围海养殖、临港工业等为主要利用方式的多个阶段,滩涂围垦开发规模较大。自11世纪范公堤修筑以来,共开发了近200万hm2沿海滩涂,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围海造地,江苏滩涂开发呈多元化、快速发展之势,共围垦16.8万hm2。

20世纪80年代以后,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活动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3]:①商品生产基地阶段建立了初见成效的粮棉等十大商品生产基地;②百万滩涂开发工程阶段使滩涂围垦对沿海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和支持作用越发强大[4];③新一轮百万亩滩涂开发工程阶段计划匡围滩涂1.33万hm2,新增耕地面积1万hm2,复垦和改造升级已围滩涂3.33万hm2,新增潮间带和高涂养殖面积2万hm2[2];④港口、临港产业及沿海工业基地建设阶段以增加工业建设用地为主要目标,围垦滩涂主要用于港口、临港产业、港城发展、工业基地、生态旅游等建设用地[5];⑤270万亩滩涂围垦规划阶段将沿海滩涂建成新型港口工业区、现代农业基地、新能源基地、生态休闲旅游区和宜居的滨海新城镇,将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据遥感卫片显示,2010—2014年,江苏沿海边滩和沙洲匡围面积约为5.58万hm2。具体到各县(市、区)沿海滩涂围垦的空间分布如图1所示。

从围垦的区域分布来看,目前江苏省共围垦滩涂面积约33.67万hm2,垦区主要分布于南通市的如东,盐城市的东台、大丰、射阳和响水,连云港市的连云区。其中,围垦面积最大的是大丰市,占江苏省总围垦面积的18%左右。而2010—2014年新增围垦面积主要集中在如东和东台,其中,位于盐城市东台的条子泥促淤导堤工程,建成效果明显,加速了该区域的促淤增滩。目前,条子泥已完成一期匡围,面积约为0.67万hm2。

2 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滩涂围垦虽然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大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2.1 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多为传统的种植、养殖业,开发层次、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利用方向单一。①开发理念上重建设轻规划。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方式简单,开发层次偏低,未形成规模效应,部分地区滩涂围垦后仅用于低经济效益的养殖,不利于滩涂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②缺少科技支撑。沿海滩涂围垦利用的科技研发水平亟待提高,沉降、盐土改良等技术有待进步,许多地方还在沿用过去的低等级匡围,浪费严重。③缺乏政府主导。由于滩涂围垦开发投资大、风险高、效益低、投资回收期长,金融部门很少参与投资围垦,主要靠政府引导,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同时,由于江苏沿海地区南北跨度大,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产业布局分散,大大制约了滩涂围垦综合利用水平的提升。

2.2 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机制有待完善

沿海滩涂围垦开发缺乏总体规划引领,政府调控力度不够,管理不规范,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建立。①陆海统筹机制不健全,导致重复建设、滩涂利用率低、匡围成本高等后果,不利于垦区开发建设。②行政审批手续多、时间长,不利于项目落户。③在开发资金上缺少财政来源和融资后援。匡围资金需求巨大,政府资金只能有限作为;缺乏市场融资渠道,没有创立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模式;政策上尚未明确其他资金进入滩涂开发的政策,对于吸收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国外资本进入偏向保守。④沿海渔民的生产生活保障措施不够健全,缺乏法律保障。政府对渔民的渔业用海进行一定的资金补偿,但低标准的经济补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专业渔民的生产生活保障及老渔民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

2.3 沿海生态环境保护有待加强

沿海滩涂开发行为会破坏生态环境,滩涂围垦及用地类型会对物种多样性产生影响。沿海滩涂围垦在加速港城发展、临海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陆源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围垦区的生物多样性不断降低。目前,对围垦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重视不够,保护措施不力,近海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滩涂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滩涂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直接影响。

3 对策与建议

沿海滩涂开发应遵循“依法、科学、适度、有序”的原则,按照先规划后围垦、先定位后建设、先试点后推广的总体思路,与“一带一路”战略、沿海开发战略和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级战略统一规划,统筹推进港口、产业、城镇、社会和生态建设,全面提高沿海滩涂开发的规模效应和产出水平,把江苏沿海地区建成我国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

3.1 针对开发理念,陆海统筹,规划先行

a.沿海滩涂开发应按照先规划后围垦、先定位后建设、先试点后推广的总体思路,依托沿海滩涂,面向腹地纵深,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统筹海陆联动发展的规划、产业、资源整合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增强海陆之间经济的整体性、产业的关联性、资源的互补性、生态的协调性。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严格按规划围垦、开发,以科学规划引领沿海滩涂开发建设。

b.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法规,解决陆海统筹和陆海衔接的问题。尽快明确海陆界限,将已经成陆的海域尽快纳入土地管理,及时调整海岸线,并探索陆域土地和新围垦土地统筹利用机制。为推进项目落户速度,制定相关配套法规,对于尚未换取土地证的成陆海域,可以提前进行开发建设。建议政府成立陆海统筹的改革试点,通过实地调研,在南通滨海园区的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建立改革试点,探索、总结成功经验,并推广陆海统筹改革措施。

3.2 制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开发政策

a.找准政府在沿海滩涂围垦开发中的角色定位,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实行政府投资与市场投资的结合,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将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与吸纳国内外资金特别是苏南地区投资有效结合起来。

b.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适当增加省补资金。继续整合沿海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沿海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和省级以上滩涂围垦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同时建议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已围垦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给予一定的支持,提高对已围滩涂的综合开发利用程度。针对不同的用海方式,适当调整补助标准,并以先期拨付补助资金或暂停启动资金等办法,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引进社会资金,加快滩涂围垦工作。

c.强化金融支持,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建立市场化投融资平台,增强投融资能力,加快滩涂围垦开发进程,鼓励发行债券。尽快出台《基准价评估技术规范》,以解决地方海域基准价的核算问题,引入市场化投入,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建立围绕市场化、多元化的滚动开发利用机制,这不仅可以调动地方投资的积极性,也可以引入市场投资,进一步将滩涂资源变活。同时,推动沿海地区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积极稳妥地推进海域使用权证抵押贷款制度,争取设立沿海发展银行,支持沿海实体经济发展。

d.提高审批效率,将较小规模的海域使用权限下放。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洋局的规定,将已围滩涂海域使用权证直接换发土地使用权证。建立省级层面的沿海滩涂围垦开发项目审批协调小组,探索试行重大项目联审绿色通道。除国家规定必须由省级或市级审批的事项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审批外,全部下放到沿海县(市、区)或试验区管理委员会。

3.3 不断提升技术,实现高效开发

a.江海联动,实现高效综合开发。以重点港口建设为龙头,促进港口、产业、城镇联动,推动江海、南北联动,做大做强沿海开发的重要节点;以滩涂围垦综合开发试验区为平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资源集约利用,加速崛起一批港城和特色城镇,提高滩涂围垦开发的综合效益;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为方针,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港则港、宜城则城、宜林则林,优化农业、生态、建设三类空间布局,突出主体功能建设,以经济结构的合理性提升开发的总水平。

b.统筹兼顾,绿色发展。坚持把环境保护贯穿于沿海开发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沿海滩涂综合开发要经得起实践检验,让人民得到更多实惠。围海造地要充分考虑海洋生态环境,围要立足于用,用要立足于高。已经围垦的地块应采用合理的方式分期分批建设,并为未来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同时要加强盐土绿化技术的攻关、推广、普及,努力建设绿色园区。

c.提高沉降、盐土改良等围垦技术,实现高效综合开发。目前江苏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涉及的围垦技术、施工工艺、装置设备都很发达,为了实现沿海滩涂资源的科学开发与高效利用,吹填后的沉降、盐土的改良、绿化这三方面技术的科技研发水平亟待提高。

d.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统筹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用地,产业选择要优先考虑生态环境容量和园区环境承载能力,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切实增强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4 建立健全法制、创新管理的开发体制

a.省级层面要加强滩涂围垦综合开发试验区的设立、开发规划的编制审批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力度,以解决相关行政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无序开发及重复建设等问题。

b.海域征用涉及沿海基层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要创新补偿机制,使滩涂围垦开发成为民心工程。沿海滩涂试验区可借鉴赣榆异地置换的办法,将养殖用海迁向外海,既便于解决开发用地,又解决了渔民就业安置问题。徐圩新区区级为主、市级统筹的补偿机制,拓宽了单纯依赖项目补偿的思路。河北曹妃甸围垦开发规划一出台,就启动补偿机制的做法,也大大降低了后期的补偿成本。

c.健全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为依法合理治涂提供保障。建议修改《江苏省海域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针对不同的用海方式,适当调节30%海域使用金的上缴比例,并进一步明确海域使用金返还后的使用范围及具体使用要求。建议尽快出台《江苏省海洋工程生态补偿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使江苏沿海各市县在生态补偿金的征收与使用方面可以做到依规范行事。

d.围垦工程兼顾渔民生活用海,使渔民生产生活得到保障。建议针对渔民用海补偿、民生就业、社会保障三大问题,制定一个长期有效的对策方针。提高用海补偿标准,建立经济补偿制度,提取自留地;提供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失海渔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构建渔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6],完善渔民医疗保险和就业保障政策。专业渔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后,对围垦工程的推进及渔业区的和谐稳定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冲,杨同军.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港工技术,2014,51(1):43-45.

[2]章志,宋晓村,邱宇,等.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32(3):45-49.

[3]张晓祥,严长清,徐盼,等.近代以来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历史演变研究[J].地理学报,2013,68(11):1549-1558.

[4]袁汝华,王震.江苏沿海滩涂开发模式选择[J].开放导报,2011(3):93-96.

[5]陈君.江苏沿海滩涂的围垦开发与管理[C]//中国水利学会滩涂湿地保护与利用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滩涂利用与生态保护).北京:中国水利学会,2006:5.

[6]林超阳.浅析海西港口建设中渔民失海问题[J].消费导刊,2010(5):223-225.

开发对策研究论文 篇2

贵州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研究

作者:未知 来源:互联网 更新:2009-8-23 阅读:

栏目:旅游管理论

贵州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研究

论文关键词:乡村旅游 贵州乡村旅游市场 贵州乡村旅游产品 贵州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研究

贵州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研究

作者:未知 来源:互联网 更新:2009-8-23 阅读:

栏目:旅游管理论文

贵州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研究

现形式就是设计细分目标市场的旅游主题。

四、贵州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策

就贵州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而言,贵州地处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7%。贵州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岩溶形态特征堪称世界之最。无数的奇山秀水、瀑布溶洞、森林峡谷、温泉湖泊形成了遍布全省各地的神奇而美丽的自然景观。贵州美丽的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往往分布在没有工业污染的贫困的山村,而这些山村又是贵州独特、神秘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留地。全省3800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8%,其中苗、侗、布依、水、瑶、彝、土家、仡佬等世居的少数民族达17种之多,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中蕴藏着久远的历史传统与多样性的原生文化。因此,这里的乡村不仅拥有淳美的田园风光,而且大都保持着古朴神秘的原生态。原生态的多民族文化与屯堡文化、夜郎文化、阳明文化、长征文化等特色文化交相辉映,形成遍布全省的“文化千岛”现象。

根据贵州省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点,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可初步分为三大产品类型。

(一)体现田园风光的旅游产品。这类产品就是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开展如田园风情、环村步行等产品。目前,随着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者逐渐热衷于“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乡村风情旅游。贵州省有一批条件好的民族村寨,自然环境宁静、优美,如黔南州的巴拉河流域的苗族村寨等,通过精心设计旅游活动,可吸引需要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周末度假的城市居民和国际旅游者开展观光旅游。在此类产品的设计开发中,应把各个单体村寨连成线或面,形成旅游村寨群落,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单个村寨由于空间小,旅游者大量涌入后所带来的环境资源破坏,也可以延长旅游者的游览时间,形成相对独立的乡村旅游胜地的优势。

(二)参与型的农家乐旅游产品。这类产品的开发要从当地民俗中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形成有浓郁乡土气息和真实的农家生活的旅游产品,走农家乐精品路线。农家乐的旅游形式在贵州出现得最早,可以说大多数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定义就是农家乐。开展的活动内容有赏花节、采摘节等,一般为一日游或是周末游,产品的消费群体同定、重游率高。出现得最早但做得不是最好。目前贵州的农家乐产品类型单

一、服务质量低、设施条件简陋、招待场所有城郊小旅馆的倾向、本土文化不突出、缺乏精品,大多数农家乐产品都是依托村寨农家进行棋牌聊天等活动,给人在乡村进行城市生活的印象。为此,农家乐产品的设计应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特色,在稳定消费群体的基础上开发多种类的参与性产品,如种菜、制作农家食品、栽花、割稻插秧、锄草施肥、挤牛奶、捕鱼虾、放牧、收割农作物、鲜果采食、鲜乳试饮、地方特色食品制作品尝等展现乡村生活的真实性,营造乡土氛围,增加文化含量,增加知识性、娱乐性,留住旅游者,树立精品理念。

(三)体验乡风民俗的旅游产品。这类产品所吸引的是以体验城乡文化差异为主要旅游动机的城市文化旅游者。贵州省众多的乡村都具有壮美的自然景色、恬静的田园风光、独具特色的乡风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在目前国内旅游市场正走向观光度假、体验式度假发展的趋势下,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绿色喀斯特景观和独具特色的乡风民俗、农耕文化将吸引一大批国内外文化旅游者。乡风民俗旅游产品的内容可涉及民俗文化中的所有层面,一是物化民俗的体验,如歌舞观赏;二是制度民俗的体验,如节庆活动、婚俗过程、地方娱乐和竞技参与;三是精神民俗体验,如旅游过程中和当地人民接触后的感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江县高增乡的侗族村寨占里,自古以来,这里用寨规和神秘的草药,恪守着古老的生育观,一对夫妇只生育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数百年以来,人口增长几乎为零。他们从不与外界通婚,但生育的孩子都很健康。他们的生活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里民风纯朴,与世无争,超然物外。如果善加利用,开发成专题文化探秘旅游产品,一定可以吸引众多的国内特别是国际旅游者。

参考文献

(1)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和方向[J].旅游学刊,2005,1

(2)余骥.乡村旅游市场特征论略[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6

(3)李伟.乡村旅游开发规划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6

(4)冯淑华.乡村景观旅游开发[J]._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1

(5)王宏星,崔凤军.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及其影响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2005,1

(6)唐代剑,池静.村旅游项目与游览组织[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论文摘要:乡村旅游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今后一段时期贵州旅游发展的主旋律。本文从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入手,就贵州乡村旅游的市场特点和消费需求进行了分析,将贵州乡村旅游产品分为三大类型,即体现田园风光的旅游产品、参与型的农家乐旅游产品、体验乡风民俗的旅游产品。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出游的动机都是以追求心神的宁静、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快乐的休闲游憩、体验不同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为目的。与此相适应,旅游市场也面临着空前的转变:出游方式的多样化,如:自助游、互助游、徒步游、自驾游、刺激游、拓展游等;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化,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古村落、古穴居等;出游时间的个性化,如:周末、假日、日常闲暇时间。在此全新的旅游时代来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央“一号文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经济平台和政策环境;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将成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进而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国家旅游局围绕这一主旋律,将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及时提出:旅游业向农村挺进。乡村旅游产品也由此备受世人关注,成为目前国内旅游市场的热点。从资源禀赋和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来看,贵州省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由此,贵州省明确提出将乡村旅游作为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点,这是实现我省旅游业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客观选择。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其产品的开发必将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规模、方向和未来。贵州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既保持与国际接轨也体现贵州本土的特色,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济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民俗文化为基础的旅游活动。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吸引旅游者观赏、休闲、体验、健身、科考、习作、绘画、摄影、购物、度似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是开展乡村环境旅游还是乡村文化旅游,取决于该乡村的资源特征。如:平坝天龙屯堡文化旅游区,该社区是贵州省民族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乡村旅游开发地区。在这一社区,主要开展的是乡村文化旅游。因为在这里保存了距今600年明朝江南的汉族文化,也就是被专家学者称之为活化石的“屯堡文化”。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有“老汉人”之称的屯堡人、信神拜佛的三教寺、屯堡特有的四种婚姻形式、原始拙朴的地戏、轻松诙谐的屯堡花灯等等。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是城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也就是说,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所以,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挖掘独特的地方特色、形成真实的乡村氛围,也是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基本要求。

二、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

乡村旅游始于19世纪的欧洲,1855年法国参议员欧贝尔邀请几位贵族来到巴黎郊外的农村度假。他们自己烧烤野味,划船游玩,学习制作农家食品,伐木种树,欣赏游鸟,学习养羊,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早期的乡村旅游具有比较明显的贵族化特点,普及性不强。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该类旅游形式在意大利的诞生。20世纪30年代匈牙利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使游人在领略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的同时体味当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我国乡村旅游则更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为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开始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随后,美国、日本、波兰等国先后推出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逐渐盛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且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通过乡 村旅游活动的开展,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大自然的价值,加强了城乡人民的友谊,满足了都市人走进自然、求新求异的旅游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都市生活的压力。

从乡村旅游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乡村旅游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本质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三方面:

(一)观赏乡村景观。乡村景观指的是乡村物质文化景观。它是乡村人民集体或个体智慧的外在显现部分,它具有可视性、可触性的特点。它包括乡村建筑、乡村聚落、乡村服饰、乡村手工艺品、乡村田园风光。乡村建筑包括乡村民居、乡村宗祠建筑以及其他建筑形式。如朗德苗寨的吊脚楼、安顺滑石哨布依族村寨的石板房、平坝屯堡村寨老汉人的碉楼、丛江占里侗族村寨的风雨桥等。千姿百态,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乡村宗祠建筑那气派恢宏的祠堂、高大挺拔的文笔塔、装饰华美的寺庙无一不是乡村发展的历史见证,反映了乡村居民生活的一个侧面。乡村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布特点及建筑布局构成了乡村聚落景观丰富的内涵。这种景观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和传统性等特点,反映了村民们的居住方式,往往成为区别于其它乡村的显着标志。乡村服饰是乡村人审美意识的外在显现,它具有一定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特点。如土家族的土家织锦、壮族的蜡染布、苗家的刺绣和银饰、屯堡老汉人的包头、发饰及围裙等。乡村手工艺品是乡村人所创,反映乡村人心灵手巧的一面。如:苗族的簸箕画、蜡染挂件,其自然淳朴,极富地方特色。还有蜚声海内外的贵州“三宝”:大方漆器、玉屏萧、安顺“三刀”。乡村田园风光是乡村景观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它包括大规模或连片的农田带、多种类的经济果林与蔬菜园区、一定面积的天然或人工水面。乡村田园风光是一幅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态风景画,是村庄与自然构成一种和谐和有机的整体,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意境。游客置身其中会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达到休闲、身心放松和娱乐的目的。

(二)参与农事活动、感受农家生活。当今社会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缺乏对农村、农事和大自然的基本了解,到乡村地区进行旅游活动,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对自然知识和基本农事的了解、学习,以玩的形式参与到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农事中去,已经逐渐成为乡村旅游的出游动机和必不可少的内容。农事活动不仅为体验生活乐趣创造了客观条件,而且它还具有教育的特点。旅游者通过参加农耕、采摘等活动,了解我国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多彩的传统农业文明,学习农业生活技艺,既丰富了阅历又增长了见识,达到悦神益志的境界。从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过程来看,参与性活动内容正在逐步深入,已经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一大卖点。“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已是目前乡村旅游中比较盛行的活动,旅游者在享受质朴的田园风光时,深入到农户家庭去,同吃同住体验真正的农家生活。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农场(民宿)度假旅游,如英国的许多游客都偏好自助式民宿,并且对度假农场的品牌忠诚度很高,基本上有2-3次类似经验,通常停留时间为1周左右。

(三)体验乡风民俗。乡风民俗反映出特定地域上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是乡村民俗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对游客吸引力很大,是城乡之间可供交流的重要资源。饮食、服饰、生产交通工具、婚丧礼俗、节庆活动、娱乐竞技甚至道德伦理、宗教信仰、民间文学已经成为旅游者体验乡风民俗的载体。到乡村地区开展旅游活动的旅游者已从最初的休闲度假到自然体验,逐渐发展到了文化体验。自然体验和文化体验的紧密结合,已经成为乡村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主要内容也是乡村和城市的差异之所在,是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关键。乡村旅游产品就要满足城市旅游者对乡村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探索、体验和享受。

三、贵州乡村旅游市场的特点和需求

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只有不到10年的历史,乡村旅游市场启动晚,乡村旅游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所以,目前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零散、没有把点连成线甚至到面。现在开展乡村旅游比较知名的就是,郎德上寨、天龙屯堡、下五屯及千户苗寨,不具有普遍性。由于不具有普遍性,就形成了少数专业旅游村寨,开展乡村旅游没必要搞成全村寨都从事旅游活动,而应该根据各村寨的特色在村寨中添加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村寨的人们应该按照自己日常的生活顺序来生活、生产,不应该完全放弃自己而去迎合旅游及旅游者的发展和口味。其次,贵州乡村旅游的主题单一,导致产品类型单

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现阶段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很明显的目的就是反贫困,这就很容易导致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偏向经济效益,凡是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产品项目就大力开发,对经济效益不明显的产品开发程度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我认为主要和现阶段消费需求层次的初级阶段有关,大多数旅游者的需求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度假、专题层次的需求少。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需求多极化发展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贵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必将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体验、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对观光旅游的需求仍然会很高,但是旅游者对度假旅游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环境的原始性、优美性上;对文化环境的古朴性、乡村性、地方性上;对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性、新奇性上。同时,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休闲度假、保健疗养、享受天人合一的和谐将逐步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和主要目的。

高校语文课程开发的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语文课程 开发

自1978年重开大学语文以来,距今已三十多年了。我国语文教学大纲虽然有明确的规定,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但实际上,人们将语文教学目标大都理解为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语法、修辞、逻辑)的学习和文学作品的分析。这样的语文教学正如洪镇涛先生所说的那样:“不是习得语言,而是研究语言。”在这样的语文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大学语文教学就仅仅体现在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课文分析方法的掌握上。因此,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中,课程开发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发分析

新世纪的我国高校语文教学正进行着一场重大的改革,这场改革极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强调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言语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围绕大学语文课程,以知识、能力、素养三方面为目标,多层面地进行开发。

语文课程的开发,首先应该与相关学术界的研究紧密相连,在相关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中考查纳入语文教学内容中的语文知识的正确性,并不断纳入必要的新知识,废弃陈腐的旧知识。其次,要与语文课程目标相联系,在与语文课程所要达成的目标中考查语文知识的有效性,纳入教学的语文知识应该与课程目标相一致,真正实现课程目标的内容化。第三,应与学生实际所拥有的语文个人知识相联系,在与学生实际所拥有的个人语文知识中考察语文知识的适用性,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来决定语文知识开发的深度与广度。因此,只有不断扩展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外延,适时注入当今时代气息,才能开发出符合课程目标需要、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语文知识。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仅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还要开发丰富多彩、开放性的可利用资源,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资源的开发当中,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积淀语文素养。在开发中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形式的活动设计都应该有明确的指向,目的是为有效地达成课程与教学目标。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语文实践活动,而不仅仅是讲解知识,灌输结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在教学安排上,开发实践活动应有利于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实际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二、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开发

注重大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反思以“知识本位”为代表的办学理念以及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的结果。“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之一,在实践中培养语文能力。因此,语文能力的开发关键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开发。

在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雷厉风行的情势下,我们不乏出现新颖的教学方法名称,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忽视了与教学内容的匹配,忘记了依据学生的实情去选用。好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人们的开发和利用。如最传统的讲授法,在语文教学中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含义、抒发感情、归纳结论等方面都能起到直截了当的作用,至今仍有不少专家将其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方法。但运用得不好,却注定成为遭人非议的“满堂灌”的方法。再如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上的任务驱动法,是较为时尚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明确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上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但如果缺乏理论层面的提升,缺乏带实际意义的综合任务,这种方法的运用实际上还不如传统的练习,其效果将大打折扣。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方法开发中,应该跳出方法的本身,站在“以学生为本”的角度。不管使用何种方法和手段,先多考虑一些使用这些方法和手段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多考虑一些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考虑一些使用这些方法和手段以后学生得到了些什么,再去考虑该选择哪些方法和手段以及如何运用好这些方法和手段,而不是直接搬运一些新颖的方法,这对于具有多元形态的大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

三、语文教材资源的开发

语文教材是“在合理安排语文课程内容基础上”的语文教科书,教材的开发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语文课程专家和教材编撰者根据课程内容对教材进行的研制和开发;二是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的选择和使用。

语文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必须要有与教师所持理念、专业基础、教法擅长等方面相一致的理论依据,而不是只对着教材目录、只凭某些独自式的“编写说明”来选择。语文教师使用教材时,应充分地发挥课程研制的参与权、教材重构的自主权。教师的教学形态,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既定教材内容的改编,还包括由其他途径获取而来的种种材料的呈现;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对课程内容的创生。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要改“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而不能误把途径当目的,照本宣科,搬运教材对语文课来说是最乏味的。“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语文教师不能对付教材,而应主动研究他的学生、他的课堂,语文教师的工作必然带有创造性,也要求具有创造性,当教材转化为活生生的课堂时,语文教师始终要有开发“教什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四、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开发

高校语文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也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教学活动具有反馈、评定、指导等多种功能,发挥着风向标的作用。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评价方法过于单一,普遍采用笔试或书面考查,很少有能体现语文教育特色的办法。因此,在大学语文评价体系的开发上也是拥有一片广阔的天空。

语文教学评价,根据不同的目的与标准可以划分出许多不同的类型。比如根据评价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根据评价的方式,可分为笔试、口试、档案袋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大学语文评价体系的开发,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起能全方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开放式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全息化评价体系。这需要我们首先在思想上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觀,不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和分数来衡量学生,为学生建造一个展示个性、发挥创造能力的舞台。其次在具体做法上要打破一张试卷、一次考试决定学生成绩的做法,采用多种评价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激励、调动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能力及心理素质、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等,使语文教育成为一门实用的学科。

五、结语

大学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并呈,课程资源近乎无穷,决定了其理论和实践是个“学无止境”的领域,也是个“开掘不尽”的矿藏,大学语文的课程开发是每位教育的研究者和执行者的职责和使命。语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才成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策研究 篇4

一、学校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1. 加强素质教育的推进, 促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学校体育校本课程能使学生通过体育课教学增强体质, 学习体育“三基”,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使学生满足社会的需要。体育校本课程要求加强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 并针对学生对体育需求的千差万别来进行课程开发。同时, 校本课程反映了课程管理地方化和民主化,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于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这有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使全校的教学和管理人员参与到体育课程开发的实践当中来。因此, 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改变了体育教师和学生在体育课程开发中的角色, 从而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2. 提高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由于我国课程开发的权利一度集中于国家, 长期教授相同的教学内容使得部分体育教师缺少对课程实践反思的主动性。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 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做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要求的准备。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为教师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和发展平台。因此, 体育教师通过对课程开发, 进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在尝试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3.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多种需求

现在, 许多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有所不满, 他们与体育教学内容接触最多、最深, 最能反映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目前, 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意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 总体感觉体育教学内容枯燥, 没有趣味;第二, 对长跑类的教学内容有强烈的惧怕和畏惧;第三, 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被达标项目所替代的现象很反感, 反应也很强烈, 等等。然而, 校本课程的开发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力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校本课程开发的着眼点是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重视学生原有的兴趣, 并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此同时, 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学生的体育经验出发, 考虑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以学生的需要为依据, 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1. 体育校本课程方案的制定

(1) 校本课程的确立要体现国家和本校的课程目标

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符合新课程提出的五大领域目标, 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 其目标的确立要能体现本校的体育特色和本校运动项目的地方特色。同时, 校本课程开发要注意几个体系, 避免目标过于单一或过大, 要注重课程目标的系统性、整体性和阶段性。因此, 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和国家对学校办学目标的要求基础之上。

(2) 科学地分析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学校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依据应遵照《决定》和《纲要》等文件的精神, 以科学的态度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要善于借鉴以往和现有的成功经验, 一方面对学校已有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适应性改造,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目标和所处地理环境, 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发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要紧紧围绕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

(3) 加强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制定前期的调查研究工作

进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应注意各个层次教学计划的制定, 各层次教学计划之间要体现渐进性和持续性。新形势下, 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不同于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新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要求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计划要满足不同程度、不同兴趣的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不同需求。因此, 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制定之前, 学校相关领导和体育教师应对学生现有的体育基础、兴趣和动机等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因此, 通过若干学时或若干单元的体育校本课程教学, 使不同学生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 这也是体育教师在今后制定课程方案时值得深思的问题。

2. 加强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调动师生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加强学校领导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重视程度, 是取得学校校本体育课程改革进展和进步的关键。有调查显示, 有近40%的领导对开发校本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甚至对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持无所谓的态度。因此, 要引导和带动这部分领导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是很有必要的。对此, 学校体育教学部门应积极地做好宣传工作, 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计划。在此基础和前提下, 建立学校校本课程组织机构, 加强开发和领导。

(2) 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现代教学观念下, 调动体育教师参加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 提高参与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 组织教师参加体育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学习, 提高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水平;其次, 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校本课程的学术交流和经验交流;再次, 让优秀教师代表参加校本课程的组织机构, 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与此同时, 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关键。首先, 校本课程开发前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工作, 真正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爱好等;其次, 做好体育校本课程的宣传教育工作, 让学生充分认识课程开发的意义;再次, 吸收学生进入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组织, 注意学生的学习反馈意见, 以及时改进课程改革工作。

3. 学校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对策

(1) 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

体育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目前, 部分学校缺乏对体育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针对这种现状, 学校应采取多种培训的措施和渠道, 以提高教师的开发素养, 如学术交流、各种短期培训以及学校的体育校本课程研讨等途径和形式。这使教师在学术交流中学习到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经验, 为学校间联合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平台和交流空间。

(2)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进行开发

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应该充分结合各校实际和体育教学特点,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开发适合学生的体育课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办出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特色。自然环境资源是最经济的体育课程绿色资源, 教师通过对自然环境资源进行筛选、开发和利用, 进而将学生引入他们熟悉的环境中构建体育知识。

4.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1) 制定与体育校本课程相对应的课堂管理制度

体育校本课程教学的复杂性, 要求教学管理者应该把注意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 学校应该允许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作出适应性的调整。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探究式的课堂环境, 使学生在课堂中自觉展开讨论和学习。因此, 要积极建立相应的教学规范, 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各种教学方法。

(2) 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综合管理

学生学业成绩的衡量不应使用单一的尺度, 应从学生各个方面的进步入手。实施学业成绩综合管理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以往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当中, 忽视了对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 应该建立和完善学生学业成绩管理办法, 明确学业管理人员职责, 细化学业管理的步骤, 规范对学业管理的评价, 以求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保证其学业成绩的各个方面均衡健康地发展。

除此之外, 应加快完善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如, 注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主体多元化。同时, 拓展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内容, 将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列入到体育校本课程评价内容当中。

参考文献

[1]廖哲勋, 田慧生.课程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2]董翠香, 周登嵩.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及相关概念的界定.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 .

[3]周凯.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探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3) .

开发对策研究论文 篇5

(一)人力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从目前的电力企业资源看,企业员工中专以上学历的占xx%,中级职称及以上人数占xx%,企业尤其缺乏工程类和经营管理类专业技术人员。低廉的劳动力供大于求,高组织的劳动力供不应求。随机调查某企业数据显示,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中,高级技师占xx%,技师xx%,高级工xx%,中级工xx%,不能够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也不能够适应当下电力企业的建设发展。如:某电力企业先后承接了生产任务,但人力资源不足,尤其是缺乏焊接、起重、操作方面的高素质技术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增加了企业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发展[1]。

(二)人才流失严重。

电力建设企业工作流动性大、环境艰苦、待遇较低、前景不乐观,缺乏吸引力。一些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硬和中高层的管理人员随着电力体制和电力市场的改革而逐渐调离或辞职,人才大量流失。同时电力企业上级主管部门要控制基层人员的增加量,导致人才补充不及时(能否换种说法,因电力体制改革严控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总量,导致人才缺岗、断层现象较严重。

二、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浅薄。

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处于基础层面的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也只局限于人员安置、職称评定、人员调离等,并不能够真正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开发员工的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浪费人才。

(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体制缺乏灵活性和人性化,并没有形成激励与淘汰机制,导致人力资源无法合理配置和流动。企业因缺乏科学、有效、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员工积极性不高,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企业缺乏活力,影响企业的发展[2]。

(三)培训制度不完善。

职工培训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的一项重要工作,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之间的竞争。目前人力资源缺乏系统性的培训体系和培训计划,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应试培训不能够真正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操作性较差,针对性不强。即使是企业内部的重点培训,也缺乏考核体制,不能够有效总结和跟踪,导致培训过程形式化、培训内容笼统空虚、培训结果不尽人意,影响企业的专业水平和生产质量。

三、电力建设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

企业的职业教育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企业必须根据实际工作,结合岗位培训、技术培训、现场培训。以下结合某公司实例,探讨人力资源开的实践。

(一)开展岗位培训,提高人员进口质量。

20xx年,该公司从德国进口大型的吊车,操作人员必须经过选拔和考试,且有职业资格证书,并对上岗的骨干司机进行集中培训,严格控制进口人员的质量,从而消除安全隐患。

(二)开展现场培训和技术培训。

20xx年,在某电厂建设项目施工现场,需要安装锅炉,对锅炉钢架安装工和锅炉受热面安装工进行鉴定考试,现场抽调考评人员,应考员工认真准备,按照要求画图、切割、焊接,遵循培训、鉴定、取得资格证书的流程,提高自身技能,增加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提高施工队伍技术水平,优化人员素质。同时企业定期组织开展专项培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水平,为企业培养优秀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四、电力建设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体会。

(一)提高领导的重视度,转变培训理念。

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要性,给予大力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帮助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鼓励员工学习新技术、新技能。同时上级领导必须转变培训理念,员工不仅要学习理论和技能,更要以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自身素养为目标,主动学习,将学习和培训作为员工的奖励和表彰,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二)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电力建设企业必须完善竞争体制和管理模式,创建一个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给员工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维护员工的个人利益,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对一些技术要求高、人才稀缺的岗位,要提高现有人员的工资待遇,敢于外来的优秀人员,通过公开招聘、绩效考评,培养优秀人才。完善薪酬制度,薪资与绩效挂钩,激励员工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为企业贡献自己的才华,并以此获得个人利益,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信念和行为方式,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目标、价值、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最高要求。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树立企业的发展目标和企业精神,营造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能够有效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结束语。

重庆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对策研究 篇6

摘 要 进入21世纪,休闲旅游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将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重庆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重庆休闲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休闲旅游的特点和重庆发展休闲旅游的现实条件,提出了重庆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

关键词 重庆 休闲旅游产品 开发对策

一、休闲旅游的概念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收入的提高及带薪假日的延长,越来越多的游客已不满足于在各个旅游点之间疲于奔命的旅游方式,休闲出游的观念已经逐步代替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也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和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休闲旅游,就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为离开定居地而到异地逗留一定时期的游览、娱乐、观光和休息。因此,休闲旅游以“休闲”为基本特征,休闲旅游产品也以情感需求、文化消费和娱乐体验为内涵,强调休闲和注重文化体验。

二、重庆市休闲旅游的现状分析

1.重庆市休闲旅游发展的成就

(1)休闲旅游景区建设取得成效

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目前已开业迎宾的“五方十泉”重点温泉项目13个,日接待游客量超过3万人次,“温泉之都”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基本完成;三峡旅游提档升级,2010年9月,投资1亿元建造的中国内河最豪华的五星级三峡游轮“世纪宝石”号下水首航;三峡旅游档次和质量再度提升。长江三峡豪华游轮达14艘,“十一五”期间,新增10艘。2010年1月至11月,三峡沿线各区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098万人次,同比增长44.2%;实现旅游总收入290亿元,同比增长43.4%。

(2)休闲旅游的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

旅游交通发展迅速。从交通前景看,重慶市将把发展旅游景区交通作为“畅通重庆”的重要内容。促进旅游公路与“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络的连接,力争在3年内5A级景区一级路或高速公路直达,3A级以上景区公路建成三级以上油路;加快高速铁路建设,开行旅游专列;开通到北美、欧洲、日韩等主要大城市直航航线,加密台湾等主要客源地航班;支持万州、黔江机场向旅游机场转型,推进巫山等支线机场建设;规划并建设朝天门等邮轮母港和旅游码头,完善配套设施。

旅游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目前,重庆市五星级及其标准的旅游饭店已达26家。其中,已经挂牌13家,待评星13家。目前已有万豪、喜来登、艾美、威斯汀、戴斯、豪生、希尔顿、洲际、索菲特、凯宾斯基、温德姆、海逸、喜悦、维景、香格里拉等15家国际品牌酒店管理公司入驻重庆。作为重庆打造“山水都市”旅游精品“太阳”工程的重点内容之一,高星级酒店业正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领域。

(3)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2009年第一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2010年第一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先后在重庆成功召开,为重庆与西部各省区、与湖北省联合开展区域旅游合作迈出坚实的一步。“十一五”期间,重庆市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区域旅游合作,签署了《国家旅游局、重庆市政府共同推进重庆城乡统筹旅游改革和发展合作备忘录》、《西部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京津沪渝粤旅游合作协议》、《重庆与大连、青岛旅游合作协议》等一系列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协议。区域旅游合作成为重庆旅游发展的一大显著特点。

2.重庆市休闲旅游发展的不足

(1)对休闲旅游旅游产品的认识不足

受传统观念影响,休闲度假旅游在我国国民大众之中还是较为陌生。再加上我国观光资源较为丰富,一说到旅游大众想到的就是观光旅游。另一方面我国消费观念陈旧,重视实际物质的消费而对服务等体验型的消费显得难以接受,所以现在国内游客中对休闲度假感兴趣的还不到10%。可见国民对休闲旅游的认知度不高,还未养成度假旅游的风气。在此情况下,重庆市目前旅游市场仍以观光旅游为主,对休闲旅游产品的认识不足。

(2)休闲旅游产品品牌建设程度低

世界著名度假地,都有特定主题和独有的文化底蕴;以玛雅文化为中心的“古老文明”与“现代休闲”有机结合是墨西哥坎昆旅游度假区的主题,以草裙舞为代表的土著文化是夏威夷海滨度假赖以成名的吸引物。在国内,杭州精心打造“东方休闲之都”产品品牌,利用优秀的休闲历史传统和“一湖两塔三岛三堤”的西湖全景等休闲资源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并借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的成功,使杭州“休闲之都”的品牌深入人心。而重庆的休闲旅游产品开发还停留在利用单一的自然资源层面上,没有深度开发出文化层次的内容,形不成主体特色、内涵丰富的休闲旅游产品品牌,自然吸引力不强。

(3)休闲旅游产品市场定位模糊

目前,尽管重庆市休闲旅游市场已经有了初步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重庆的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仍处在一个只注重形式,而缺乏对目标市场的研究,缺乏对目标消费者进行消费行为分析,忽视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无法体现休闲旅游产品的差异性,不能开发适销对路的休闲旅游产品的阶段。尽管重庆市的休闲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来渝的国内外游客很多都是把重庆作为旅游的途经地和中转站,使重庆成为了游客前往四川、云南的过境游城市。

三、重庆市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

1.加强休闲旅游产品的宣传

休闲旅游产品具有深刻的体验性。休闲旅游产品可以满足旅游消费者情感的需求,增加旅游产品与自己关系的密切程度。针对目前旅游消费者对休闲旅游产品不熟悉的情况下,加强对重庆市休闲旅游产品的宣传,通过向旅游者传递各种有关休闲旅游产品的信息,增强旅游者对该产品的理解与感知,获得各种美感和知识;让旅游者亲自参与休闲娱乐活动,甚至参与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使互动更加具体、深刻,使休闲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从表层体验到中度体验,最后到达深度体验的层次,对不断增强重庆休闲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对重庆市开发休闲旅游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打造个性独特的休闲旅游产品品牌

每一个休闲旅游度假区所在地都拥有着其自身独特的地理地貌特点、历史文化内涵、和民俗民风,旅游度假区在建设时应该注重旅游度假地形象的建立,应突出当地地方的特色,因地制宜,挖掘历史遗迹,开发内涵深刻的主题形象。重庆观光旅游产品向休闲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换代过程中需要深层次的创新,打造个性独特,独具一格的休闲旅游产品品牌。例如:通过高科技等手段增强重庆红色革命游的体验性,丰富旅游者的知识和历史认同感,满足人们主动追求精神生活享受的行为,打造重庆市特色休闲旅游产品的一张名牌。

3.以市场为核心,围绕旅游者需求多样化开发

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同时兼顾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需要。在开发国内产品时,应根据我国的国情,认真研究大众消费需要,开发出既能满足大众口味的中档休闲旅游产品,又能设计出适合休闲旅游高端市场需要的产品。在开发国际休闲旅游产品时,应充分研究客源国的旅游消费需要。通过借助国外游客普遍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兴趣这个优势,深挖休闲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质,开发出有特色和有优势的国际化品牌产品。

同时,适应当前旅游需求由大众观光游览型向个性化、多样化、参与性强的方向发展趋势;要根据休闲旅游者的不同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并根据市场细分结果将消费者需求与客观条件相结合,找准产品定位,强化休闲旅游的不同核心利益;形成产品的特色与差异性;开发不同档次、不同规模、适销对路的休闲旅游产品。

在具体产品开发时,要加强现有休闲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优化产品结构。在完善精品景区、精品线路的基础上扩大资源开发的辐射面,深层次开发特色景区,注重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有效地将潜在休闲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的休闲旅游产品,使各区域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缓解热点线路的旅游环境压力,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休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哩.重庆休闲旅游发展模式分析.农业考古.2010(03).

[2]张静.我国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生产力研究.2006(11).

[3]康保苓.杭州休闲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研究.商业研究.2006(12).

[4]黄沛,匡永一.我国休闲旅游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江苏商论.2008(12).

我国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篇7

1 我国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状况

我国温泉资源丰富。1986年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公布全国共有温泉3398处。1998年天津地矿局在编制《中国地热资源规划》时提出全国温泉总数约有3150处。新华社2008年11月报道, 我国地质部门已探明温泉3700多处等。据悉, 目前我国已探明的温泉近4010处。在地域上主要集中在京、辽、鲁、粤、云、川、藏、琼等省市, 即使分布较少的华东地区如上海等地也有可供开发的温泉资源。

我国对温泉资源的开发历史悠久, 但用途均较单一。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建立温泉工人疗养院, 其专门用于职工疗养。而把温泉转入旅游利用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 我国温泉旅游产业自80年代开发利用以来, 已进入到大规模商业开发阶段, 各类规模的温泉旅游企业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国家旅游局旅游区 (点) 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于2000年11月开始对全国范围内的旅游景区进行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截止2007年底, 我国温泉型旅游区 (点) 中, 5A级景区 (点) 1处, 4A级景区 (点) 26处, 3A级8处, 2A级11处, A级1处。

近两三年来, 我国温泉旅游业也有着突飞猛进的势头。据统计, 我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温泉旅游地有2500余处, 正在策划和开发建设的温泉旅游项目还有数百处。目前, 全国规划在建的投资超过10亿元的温泉旅游项目达30多个, 有的项目投资高达106亿元, 而一些新兴产品如温泉新城、温泉小镇等有望在未来3至5年内出现。未来几年我国很可能将迎来新一轮温泉投资开发的高峰。

中国温泉旅游业发展迅速, 除京津以外, 在粤、闽、川、云、湘、辽都形成了一定规模。我国温泉资源在开发过程中有着数量多、规模大、结构优化、综合性强等特点。其开发分以疗养、保养、休养、休闲、观光、娱乐等为目的的不同阶段, 而每一阶段的温泉旅游产品的开发目的都会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单独存在或并存。如在我国温泉资源开发利用以来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 温泉的开发形式多为室内温泉, 面向工人、干部及少数社会人士, 其功能比较单一, 为疗养、度假所用, 鲜少提及温泉文化。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 直至21世纪, 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则侧重于其商业价值, 集疗养、度假、观光为一体, 附加一些可供大众消费的温泉产品, 温泉文化也走向多元化。

但我们的温泉旅游资源开发还普遍存在盲目开发, 缺乏品牌特色, 文化内涵不足, 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 对此进行理性地分析探讨, 对我国温泉产业健康持续地发展是极其重要。

2 我国温泉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1 温泉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足

温泉资源是一种能自然补给的可再生能源, 其分布受到区域水文和地质结构条件的影响, 是极易被污染的旅游资源, 过度开发或者盲目开发会对温泉水质造成一定的破坏, 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整个温泉资源的消失。目前温泉开发商对这一特殊可再生资源的脆弱性还认识不够, 在开发过程中, 有些旅游区只重视开发利用, 未设置相应的保护设施, 如污水处理设施等。这些开发行为都以短期利益为目的, 忽略了资源的长久可持续开发利用, 是极为不合理的。同时造成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损失, 都不利于温泉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2.2 温泉旅游市场细分不够

温泉旅游市场的细分, 是针对不同的客源开发相对应旅游产品的一个过程。市场细分建立在对市场的调查和统计资料之上, 若对温泉客源市场的调查不够完善, 缺乏对消费者心理及行为规律的客观分析。不明白温泉消费群体的结构差异、出游目的及消费能力, 设计出的温泉旅游产品则会盲目投入市场, 而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却不足, 造成资源浪费, 并直接影响到开发商的经济效益。

2.3 温泉旅游资源品牌形象模糊

尽管我国拥有丰富的温泉旅游资源, 在温泉旅游产品的开发上也投资甚高, 但却一直没有打造出知名温泉品牌。在品牌塑造上, 我国现有温泉旅游品牌与温泉旅游资源相去甚远。而温泉产品除了疗养、洗浴等方面外, 很少有对温泉文化深层次挖掘的产品出现, 市场上的温泉产品大多单一, 缺乏特色和竞争力。

2.4 温泉旅游管理有待加强

我国现有的温泉旅游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 经营理念创新不够, 特别是在目标制定、绩效管理、激励和人资管理等问题上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同时, 对于温泉旅游企业内部的设施标准化管理, 资源信息化管理方面运用不熟。在温泉旅游服务过程中, 温泉旅游也应该从单一的功能开发、粗放经营、低层次服务向多元化、人性化、高水准个性服务方向发展。

3 我国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3.1 合理开发资源

温泉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组织部分是优质的自然环境和和谐的人文环境, 在开发温泉旅游资源时, 一定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的保护。温泉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资源, 同时如果开发不得当, 也会导致这种极具商业价值的旅游资源枯竭。因此, 从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 到建设经营管理, 都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 重视旅游环境与当地自然环境, 人文社会的和谐结合, 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2 重视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的目的是使温泉旅游能针对特定需求开发对应产品。温泉旅游市场的细分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开发成本。对于温泉旅游开发商来说, 针对温泉消费者不同的年龄、职务、爱好、消费能力, 对需求的产品进行调查, 并进一步开发特色产品, 定制温泉产品, 从而在温泉旅游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

3.3 塑造品牌形象

我国的温泉历史由来已久, 但纵观国内的温泉旅游开发现状, 经典的温泉项目少之又少。大多都是照搬照抄国外的温泉旅游项目, 缺乏本土特色和自身的品牌观念。我国的温泉旅游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内涵特色打造民族品牌, 传承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特色, 丰富民俗文化、民间传说、风水、中医等传统文化, 让消费者能够深刻体验到温泉旅游产品的内涵和温泉文化。

3.4 增强管理意识

我国温泉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道路, 我国温泉旅游的发展现状是资源优质, 发展迅速, 分布广泛, 潜力巨大, 但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开发的起点较低, 规模较小, 品牌不精, 管理思维落后。这些都会制约温泉旅游市场今后的快速发展。因此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管理必然要形成一体化, 从而实现温泉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 温泉旅游正在形成一种新兴的旅游休闲产业, 并能带动相关休闲旅游经济的发展。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在新的发展阶段, 温泉旅游发展既面临着机遇, 也面对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在开发建设中, 一定要科学分析, 扬长避短,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王艳平.我国温泉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03) .

[2]孙丽萍, 王艳平.转型时期旅游产品创新与温泉开发——兼论辽宁省龙门汤温泉开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3) .

[3]高鹏.我国中西部温泉旅游开发对策研究—以华山地区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2006, (02) .

[4]张春丽, 王昆欣.基于休闲经济背景下的我国温泉旅游发展分析[J].生态经济 (学术版) , 2008, (02) .

四川旅游产品开发对策研究 篇8

关键词:四川,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开发,对策

1 四川旅游资源概况

1.1 自然旅游资源

四川拥有全国乃至世界稀有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如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大熊猫栖息地、青城山—都江堰、卧龙、亚丁、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等。四川自然旅游资源在数量、质量、品种上在全国及全世界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有独特多样的自然生态景观,如拥有世界第三极的“冰天雪地”、拥有从南亚热带至永久冰雪带的自然地理地带及干热河谷等特殊自然地理类型、拥有大面积沼泽草甸湿地等,还拥有数量居全国第二位的生物物种及高品位的自然风光;生物景观、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等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更为突出,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2010年四川全省森林面积17万km2,覆盖率达到35%,具有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草地面积16.38万km2。四川许多草地分布在川西北高原少数民族地区,可开展草原观光及草原风情体验等生态旅游。四川拥有独特的大熊猫栖息地自然保护区41个以及其他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其中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较适合开展动物观赏与科考等生态旅游。

四川有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支流1400多条,长江干流、金沙江、岷江等河流和沿岸风光各具特色;天然湖泊有1000多个,如泸沽湖、邛海等;我国第二大沼泽地分布于阿坝、红原和若尔盖之间。四川拥有众多瀑布,如瓦屋山兰溪瀑布、九寨沟诺日朗瀑布等。境内名山较多,如贡嘎山、四姑娘山、峨眉山等,峡谷数量众多,如大渡河峡谷、雅砻江峡谷等,适合开展生态旅游。此外,四川拥有丰富的地热、矿泉资源和温泉。其中,温泉地热900多处,如海螺沟温泉、黑竹沟温泉等,已开展了温泉度假旅游。四川境内有冰川200余条,贡嘎山冰川已成为著名的科考探险观光旅游目的地。四川攀西地区冬季温暖,阳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阳光之旅”已开始。每年的10月至来年2月,西岭雪山、瓦屋山、峨眉山等地是我国南方冬季滑雪度假的理想旅游目的地。

1.2 人文旅游资源

四川历史上就是文明的巴蜀古国,悠久的文明史与四川多变的地理环境铸就了四川浓郁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品种多样,具有较高的旅游产品开发潜力。按区域特色可分为:①历史文化遗址遗存类。四川历史遗址遗存较为突出的是成都金沙遗址,“太阳神鸟”已成为国家“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江源文明水利工程中,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无坝引水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尚在发挥生产作用的水利工程。此外,崖墓中的说书俑、人体经络漆雕、摇钱树、铜马车等文化资源,反映了四川东汉时期经济生活,具有特别的开发价值。四川拥有约100处三国遗址,三国文化丰富,具有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有成都武侯祠、阆中张飞庙、大邑赵子龙祠墓等;巴蜀文化名人遗迹有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古城、邛崃司马相如与文君井公园、内江张大千故居、乐山沙湾郭沫若故居等。②名城古镇名村名寨与景观建筑类。四川现有国家历史名城7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5座,类型包括山水与风水城市型、工业城市型、商业城市型、水陆码头驿站城市型、文人城市型、历史悠久城市型等。古镇名村民寨有国家级和省级古镇的成都市城厢镇、黄龙溪镇、安仁镇、洛带镇等,以及丹巴绒藏寨、阿坝汶川桃坪羌寨、卓克基土司官寨、成都红砂村、彭州宝山村等;古道主要有古蜀道、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等。古道沿线历史文化遗迹富集,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结合,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景观建筑的孔庙四川现存18处,是四川省重要文化旅游资源;分布于丹巴、桃坪、羌锋等地的藏羌古碉是藏羌古风的积淀,有望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都已列入保护的古院建筑达22处,温江陈家桅杆、邛崃平乐镇李家大院、洪雅柳江曾家大院等都可发展文化旅游。③民族风情与民俗节庆类。四川地区有彝、藏、羌、仡佬等14个世居少数民族,具有地域性民族风情。其中,许多具有世界或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是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的重要资源。如藏族的锅庄、藏戏、格萨尔说唱,彝族的芦笙舞、口弦,羌族人的沙郎舞、羊皮鼓舞等。凉山的火把节、康定的转山会、情歌节、阿坝的扎崇节、红原的牦牛节、稻城的亚丁节民族色彩浓郁,具有开发体验旅游价值。四川历史悠久的民俗节庆繁多,如都江堰的放水节、成都国际桃花节、锦江龙舟节、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成都美食节、国际熊猫文化节、宣汉巴人文化节等。④红色文化资源类。四川红色旅游资源较多,形成了“一线两区” 的分布格局,是全国红色旅游资源大省之一,如有中央工农红军长征入川的境内路线、川东地区的伟人故里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等。截止2011年5月,本省共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9处,包括“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系列景区等。⑤宗教文化类。四川宗教文化资源丰富,如青城山是道教的发源地和发祥地,建于唐代的成都青羊宫是四川最古老的道教宫观;四川现存最大的道教宫观位于宜宾真武山。佛教历史久远,佛教摩崖石刻雕塑是四川宝贵旅游资源,乐山大佛和容县大佛均为世界大佛。此外,还有分布于甘孜、阿坝、凉山地区的藏传佛教。⑥非物质文化遗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戏剧、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等为载体的文化表现形式,四川省目前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类12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60项。

2 四川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2008年,受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四川旅游收入出现负增长。2010年总收入即超过震前水平;“十一五”期间四川旅游收入年均增长为21.2%,高于全国15.4%年均增长率,对全国旅游收入贡献率不断提高[1] (表1)。2005—2011年,四川旅游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4.27%,高于四川GDP年平均增长率19.69%,旅游经济比重从2005年的9.8%上升到2011的11.6%。

注:资料来源于四川省旅游局。

从图1可见,除2008年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外,四川旅游总收入年增长率均高于四川GDP年增长率。灾后四川旅游总收入占全省GDP比率持续上升,旅游业对四川经济的贡献突出如阿坝建成了一批高档酒店,提升了全州的接待能力,旅游直接从业者达到了6万余人,以九寨、黄龙等景区为主的观光旅游成为了拉动阿坝州旅游经济的重要来源。四川的旅游行业发展迅速,到2011年底四川共有旅游星级饭店502家、国家A级景区221个(其中5A级景区4个)。目前四川直接从事旅游业人员为50万人,间接旅游从业人员有225万人,旅游成为四川惠民利民的民生产业,带动了贫困山区、高原等落后地区老百姓脱贫致富。

3 四川旅游产品开发的SWOT分析

3.1 四川旅游产品开发的优势

四川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四川拥有5处世界自然遗产旅游资源,风景资源丰富;生物旅游资源则有大熊猫、竹海等;宗教文化资源包括佛教文化及道教文化;民族风情浓厚,四川有15个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独特;历史文化包括武侯祠、三星堆、都江堰、杜甫草堂、李白纪念馆、三苏祠等,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影响广泛;四川的休闲文化资源如美食、美酒、茶文化在西南地区颇具特色;红色文化则拥有伟人朱德、邓小平故里等,四川也是红军翻雪山过草地的经过地。

旅游行业管理体系逐渐完善:四川已经在21个市州成立了旅游执法机构,旅游重点地区均设有专业执法队员,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完善。四川在旅游标准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制订了多项标准,如《四川省旅游城镇建设标准》、《四川旅游自驾车营地建设标准》等。在旅游信息化建设方面,四川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已通过国家发改委专家评审,旅游智能WEB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进展顺利,现已开始推进基于智慧旅游的平台建设前期工作。四川旅游重点推进了省际间合作,尤其是四川与陕西、甘肃的合作;与重庆、浙江、广东、新疆等国内主要客源地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越南签署了《旅游合作备忘录行动十条》。四川旅游震后,成都市发放“熊猫卡”2000万张,吸引了1000万人来四川旅游,深化了“天下四川,熊猫故乡”形象,树立了四川旅游的品牌。

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四川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良好发展,已构建了航空、公路、铁路、水运的立体模式,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09年,四川实现投资553亿元,年增速达64.7%,远高于全国交通建设投资平均水平。如康定机场已于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亚丁、红原等地旅游机场已经开工建设;全长193.791km的成都至南部高速公路新建段正在施工;成绵乐城际铁路专线已开工建设;南充旅游客运码头已于2008年开工建设等。目前四川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01km。

实施了市场导向的创新投融资机制:四川旅游产业基于“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发展模式,如“碧峰峡模式”,即政府通过整体租赁,授权企业独家经营的“三权分离”,引导民营资本投入旅游开发解决旅游后发地区的资金来源。政府无需投入资金,解决了旅游开发投资问题,而企业作为经济主体独家长期经营,避免了获得授权的企业过度开发旅游资源的短期行为。“碧峰峡模式”首创建立了中国旅游开发新的模式[2]。四川在招商引资方面也取得了较好成效,阿坝州各县均建立了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制定了“三让三引”政策,吸纳民间资金,推进旅游资源资本化,几年来共吸收外资20多亿元。

四川旅游产品逐渐多样化:旅游产品已开始从单一观光产品逐渐转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兼具的综合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形式开始多样化。成都市利用区位优势发展会展旅游,举办了国际文化旅游节、西部国际博览会等国际会展活动。四川旅游局推出了1114条自助自驾旅游线路,涵盖了四川21个市州主要景区。而观光与休闲复合型旅游模式则成为培育四川旅游消费的热点,如总投资40亿元的中国峨眉半山七里坪国际旅游度假区、蜀南竹海生态度假旅游区、攀枝花红格温泉度假休闲区等;生态旅游产品已建成10大生态旅游示范区,如四川香格里拉旅游、卧龙—四姑娘山生态旅游等产品;工业旅游产品则有绵阳科技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二滩水电站等;川西地区则有牧家乐、藏家乐、羌家乐、彝家乐等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已开发出“将帅故里游”;节庆旅游产品则有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国(四川)南国冰雪节”、“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攀枝花国际漂流节”等。

3.2 四川旅游产品开发劣势

主要表现在:①旅游产品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四川旅游产品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积聚在九寨、黄龙的游客多来自省外及境外,绵阳等地尚未形成区域内的旅游环线。不少地方仅为九环线的旅游过境地,长距离旅游基本为过境旅游,沿线旅游产品品种较少,九寨—黄龙旅游线(九环线)是四川真正打造成熟的旅游线路,致使来川游客首选九寨沟,顺游其他景区,单线繁荣隐藏着巨大的弊端[3]。红原草原、米亚罗红叶等旅游目的地游客则主要是以自驾车方式前往。现有旅游产品虽有发展,但吸引力不足,需要设计新的旅游线路,旅游产品需增加体验内容,变一日游为多日游,增加当地旅游收入。四川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度假旅游、会议度假、专项旅游、奖励旅游,以及特种旅游产品。全省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工业旅游开发、自驾旅游营地及线路建设不够。②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够。四川一些温冷旅游线路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需继续投入大量资金,如旅游后发地区的阿坝州西部地区、甘孜州稻城亚丁、凉山州泸沽湖,由于属于高原地区,存在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旅游开发资金欠缺等问题,游客进入困难,旅游道路、标识标牌、休息站点、旅游厕所等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资金不足,旅游服务水平亟待大幅提高。③文化旅游内涵开发不足。四川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有待挖掘。如阿坝州旅游产品中的文化旅游产品稀少,由观光旅游向综合性旅游过渡时机尚不成熟,制约了多元化旅游格局的形成。旅游开发与资金投入矛盾突出。目前,阿坝州大草原、藏羌文化走廊、游牧文化旅游产品都出现引资困难,投入严重不足。红色旅游尚处在待开发状态,川主寺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卓克基土司官寨由政府投入资金建成,其他红色旅游产品由于缺乏资金未形成雏形。川剧的“变脸”、巴蜀民俗风情、四川名酒及巴蜀美食文化等都有待深度挖掘。④旅游产品中体验元素不够。红色旅游产品,多以纪念场馆实物及图片静态展示为主,缺乏游客体验活动,红色旅游线路还有待开发。⑤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不足。四川是全国最早开展生态旅游省之一,但目前仍存在生态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不够的现象,主要仍以自然观光为主,产品体系不够完善[4]。生态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旅游经济效益不高。

3.3 四川旅游产品开发机遇

主要表现在:①四川旅游发展前景较好。四川作为我国旅游资源最富集地区之一,旅游业一直稳步发展,旅游收入逐年不断上升,2011年完成旅游收入2,449亿元,2012年有望完成2,800亿元,“十二五”目标是达到5,000亿元。挖掘四川旅游资源潜力,发展入境游,提升四川旅游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实现四川对外开放会上提出的“建设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成为西部地区国际入境游的最大口岸和目的地”的目标,这是四川旅游明确的国际化发展方向,四川旅游业要基本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转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四川正在打造国际化精品旅游目的地,未来将发展五大精品旅游区,即峨眉山国际旅游区、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卧龙中华大熊猫生态旅游区、都江堰—青城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及三星堆古迹遗址文化旅游区。②入境旅游尚有开发空间。与全国旅游强省广东、江苏相比,四川的入境旅游人次数与外汇收入较低,差距较大。1997—2010年,江苏旅游外汇收入从4.1亿美元跃居到47.8亿美元,增长了10.7倍;2010年广东、江苏旅游外汇收入分别为123.8亿美元和47.8亿美元,而四川旅游外汇收入仅3.54亿美元,列为全国第21位。据计算,四川2001—2010年国内旅游人次年均增长率17.63%,仅与期间全省入境旅游人次年均增长率17.2%持平(图2)。2000—2010年,四川旅游外汇收入从1.22亿美元增加到3.54亿美元,仅增长了1.91倍。2007年,来我国的1.3亿国际游客中仅有170万人入川旅游,四川入境游客仅占来访外国游客的1.3%,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仅占全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1.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四川省旅游资源大省地位极不相称。近年来,四川区域入境旅游流优势度显著,呈现出逐步稳定、核心日趋巩固“极化”、极化效应大于涓滴效应的发展趋势,入境旅游将持续发展[5],说明四川入境旅游市场还有较大开拓空间。

四川入境旅游一直有待突破,已采用开拓入境旅游市场的措施是:采取境外设立四川旅游办事机构、与国际旅游集团签订合作协议、互签双方旅客到对方旅游、参加国际旅游交易会、在国际上进行四川旅游推介会等,通过宣传四川的旅游形象,进行旅游推介。这些方法基本上仍采用产品导向的“推式”旅游市场营销策略,针对不同国家的游客推出不同的旅游线路和旅游营销方法。

3.4 四川旅游产品开发面临的挑战

面临的挑战主要有:①四川旅游产品面临竞争。以四川和云南共有的香格里拉、泸沽湖为例,在营销理念和措施上,云南超过了四川,四川在扶持旅游发展政策扶持尚需放开。以稻城亚丁、泸沽湖景区为例,四川的可进入性、旅游接待服务质量均比云南差[6]。②四川入境旅游面临多方位不利的影响。四川地处内陆,缺少区位优势;巴蜀文化尚未形成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大熊猫享誉全球,但配套旅游产品开发不足;在入境游市场上,四川面临云南、贵州、陕西的直接竞争,云、贵、陕均在旅游营销上投入巨资,强调特色,积极抢占四川国际客源,使四川入境游增幅缓慢。此外,随着旅游需求变化,国际游客呈经济型趋势,追求个性化又期望降低旅游成本,对旅游产品质量要求更高[7]。

4 四川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

简化旅游投资审批环节,拓宽旅游融资渠道多方融资:四川旅游投资项目应简化审批环节,避免多头审批。旅游投资应纳入全省范畴,统一规划,统一布局,避免旅游项目的简单重复建设,造成旅游资源破坏性开发和资金浪费。各市州县的重大旅游项目开发均纳入全川统一建立的投融资体系,提高四川旅游的资本化运作水平。设立四川旅游项目招商建设处,负责四川重大旅游项目投融资管理及建设招投标工作,旅游项目投资前须经省旅游管理部门及有关旅游专家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然后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项目的审批权集中纳入省旅游管理部门,省级旅游部门下属的各级旅游部门负责除重大旅游项目之外的项目审批。此外,四川可成立专门的旅游投融资公司,市场化运作,专司负责国家旅游基础建设资金以外的旅游建设资金筹措。市、州、县旅游管理部门可通过拍卖文化节的冠名权,出售给企业,游牧文化旅游产品的生产权和销售也可通过招标方式出让给企业;还可采用鼓励企业、个人以有偿方式对树木、绿地等旅游设施进行领养和出售旅游道路两侧或重点地带的旅游道路广告设置权,换取资金。旅游景区开发可继续推广“碧峰峡模式”,采取类似BOT方式引入国际资本进行旅游项目开发,经营建设主体可适度考虑港澳台企业,度假休闲区建设也可采用BOT方式进行[8]。大力开发入境游市场: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开发公司2007的《四川旅游产业链研究报告》中指出,四川已成为国际游客新的旅游目的地。通过四川在入境游客所在国“驻地推广”和“事件推广”活动、与国际旅游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交流互派游客等方式,四川的旅游品牌逐渐被外国游客熟知,使外国游客产生来川旅游的意愿,以此为契机,推出高附加值的高端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产品、专项旅游产品,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来川旅游。

四川是全国生态旅游大省,但生态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不够的问题普遍存在,对入境游市场应推广具有四川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如大熊猫故乡之旅、穿越地球之肾——湿地、川金丝猴丛林游、海螺沟冰川之旅、嘉陵江生态科普考察、翠云廊徒步旅行、明月峡漂流、攀岩、龙池滑雪、大熊猫生态观光、香格里拉神秘游、太阳谷探险游、海子山科考游、温泉度假及开展甘孜、阿坝草原观光、骑马游、野营、牧民生活体验等特色生态旅游项目,建设耿达镇生态休闲度假区、攀西四川阳光生态度假区等旅游基地。对入境游客实行差异化营销,追求高品质旅游体验的国际旅游散客,主推高端旅游产品,降低在“食、住、行、游"环节的消费,通过高起点规划旅游景区和线路,增加旅游体验元素,突出四川巴蜀文化的特色,增加国际游客的逗留天数,提高“购、娱”环节消费,开发入境旅游增量市场,满足国际游客全新需要。

开拓高端旅游市场:高端旅游市场相对于大众旅游市场而言,具有价格昂贵、产品形式多样、专题化和专业化、品质高档等特点。四川旅游地区可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高端观光旅游产品、高端商务旅游产品、冰雪旅游产品和特种旅游产品。对高端旅游市场的产品推介主要应以专业渠道为主,避免大众媒介的介入。采用旅游产品多元化开发策略,开发升级中档旅游产品,如延长景区服务链、开发旅游夜间经济、发展演艺活动等,既包含旅游观光,又包括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及体验旅游产品,如美食、购物、摄影、康体休闲等主题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旅游主体的需要。

规划自驾游营地及配套设施:四川首个标准化自驾游汽车营地——花香果居旅游景区位于成都新都“中国名柚之乡"斑竹园镇境内,可为非房车自驾游游客提供服务。四川自驾游建设刚刚起步,自驾游营地建设和配套保障设备需要加大投资力度[9]。尽快实施《四川省自驾车旅游汽车营地发展规划》,按照《四川省自驾车旅游汽车营地标准》建设四川自驾游营地。对规划的自驾游旅游线路,途经旅游道路应对自驾车减免过路费。在自驾车旅游线路途中设立相应的服务网点,提供交通引导、应急救援等服务。自驾游营地建设应多方位吸收海外资金、社会资金、民间资金,投资多元化,采用BOT方式解决营地与配套设施建设。

建立旅游应急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实现旅游信息化动态管理:旅游过程中,保障旅游者的出行安全是旅游业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旅游应急动态监测,是指运用3S技术(RS、GIS、GPS)和计算机、监测仪等科学设备,对旅游信息尤其是对人员的位置状况变化进行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分析的科学方法。本着“以人为本,高效迅速”的应急救援原则,提供科学的应急救援手段和安全预警等服务,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同时也为旅游管理部门提供救援的决策支持,提升四川旅游应急管理水平[10]。四川旅游业需加强危机管理预防预警体系建设,对危机潜伏期的信息、情报及时做出处理,从而制定科学的预测和判断,将危害降至最低[11],因此应尽快开发并推广四川旅游应急动态监测信息系统。

采用非线性旅游开发工具整体开发地级市(县)旅游业:对地级市(县),如内江、达州、泸州、南充、绵阳等市,应采用TDCS—旅游地复合系统,协调开发旅游业,将整个城市作为旅游产品开发。该方法强调旅游与城市协调发展,是新型的旅游开发方式,借助协调开发工具,促进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这些城市由温冷旅游区逐渐成为旅游热点城市。TDCS协调开发总体评价可引入小波网络模拟模型,避免传统旅游评价方法采用线性规律不符合实际的缺陷,可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新工具,促使地区旅游经济稳定发展,防止产生重大决策失误,如旅游项目选择不当、旅游产品品质不高与缺乏特色等问题[12]。TDCS协调开发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论、市场营销理论、区位论、地域分异规律、美学原理。TDCD协调开发总体评价模型见图3。

TDCS协调开发不同于一般旅游业开发,侧重于经济、忽视旅游资源保护,强调将旅游复合地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协调的思路对旅游地进行全局优化设计,能解决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开发与区域文化融合等亟待解决的问题[13]。其目标涵盖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因素,既让游客满意,又提高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旅游地综合实力。

推行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旅游:四川城市旅游可借鉴杭州市旅游园林局业已开始实现的智慧旅游方式,推行城市观光旅游与景区信息化管理。该方式集成了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基本元素,在智能手机安装下载一个软件,即可实现景区管理人员与游客的互动交流,实现游客自助旅游、快速旅游寻人、解决纠纷、处理突发旅游事件等问题。

利用四川工业资源,开发工业旅游产品:四川有许多大型的工业企业,可开发工业旅游产品。如中国研制大型发电设备的三大基地之一——德阳的东方电机厂,可推出中国造电机文化旅游;自贡有“千年盐都"美称,曾是中国井矿盐的中心,也是四川盐业文化发源地,有2000年悠久的产盐历史,可依托四川久大盐业(集团)公司等盐类企业,开发盐业文化工业旅游;内江工业基础扎实,具有实力较强的企业,如内江华润蓝剑集团等发展潜力较大的骨干企业,可开展工业旅游。啤酒开发模式可通过扩建啤酒工业园打造啤酒文化与啤酒美容项目等方式进行,也可通过优化旅游线路,将工业旅游与其他休闲度假旅游项目进行整合。四川工业旅游资源丰富,2011年已有150多家世界五百强在四川投资办企业,工业旅游的主体应多样化,除了国有企业或民营大型企业,还应鼓励外资企业在旅游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下,参与四川工业旅游,使游客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到世界先进的工业企业生产技术和企业文化,丰富四川旅游产品。 综上所述,四川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旅游先发地区及后发地区需要贯彻科学统筹,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发展旅游的思路,继续推进旅游产品升级换代,努力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目前,四川旅游产业已实现了从旅游资源优势到经济优势的跨越(即“四川模式"),四川旅游管理部门近年来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四川旅游发展战略创新“线路统筹”,即用旅游线路统筹的方法统筹城乡旅游发展,统筹区域旅游发展,以及到现在的“板块加线路”模式。

海洋能开发利用发展对策研究 篇9

1 国际海洋能发展现状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一项研究[3](2011年5月)表明,全球海洋能资源理论上每年可发电2 000万亿kW·h,约为2008年全球电力供应量的100多倍。当然,不同种类的海洋能资源的技术可开发量可能会远小于理论资源量,这主要取决于海洋能技术的发展情况。

1.1 技术现状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的研究报告[4](2014年8月),国际潮汐能技术是海洋能技术中最为成熟的技术,其技术成熟度(TRL)达到9级(商业化运行阶段),国际潮流能技术TRL达7~8级(全比例样机实海况测试阶段),国际波浪能技术TRL达6~7级(工程样机实海况测试阶段),国际温差能技术TRL为5~6 级(实海况测试阶段),国际洋流能技术和盐差能技术TRL为4~5级(实验室技术验证阶段)。

1.1.1 潮汐能技术

拦坝式潮汐能技术早在数十年前就已实现商业化运行,例如建成于1966 年的法国朗斯电站(240 MW)。拦坝式潮汐能技术主要包括单库双向、单库单向、双库单向、双库双向等几种方式。目前,国际上在运行的拦坝式潮汐电站主要采用单库方式。2011年8月,韩国始华湖(Siwha Lake)电站(254 MW)建成投产,装有10台各25.4 MW的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组,是目前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潮汐电站。此外,英国、荷兰等国的研究机构还开展了开放式潮汐能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提出了潮汐澙湖(Tidal Lagoon)、动态潮汐能(DTP)等新型环境友好的潮汐能技术,前者利用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澙湖,在围坝上建设潮汐电站,利用澙湖内外涨落潮时形成的水头推动涡轮机发电,对海域生态损害很小;后者通过建造垂直于海岸的T型水坝,干扰沿海岸平行传播的潮汐波,在T型坝两侧引起潮汐相位差,从而产生水位差并推动安装在坝体内的双向涡轮机进行发电。

1.1.2 潮流能技术

国际潮流能发电技术已进入实海况示范试验甚至前商业化应用阶段。潮流能发电技术主要分为垂直轴式、水平轴式、振荡水翼式等。目前,国际上达到前商业化应用水平的潮流能装置约10余个,主要采用水平轴式工作方式。例如,英国海流涡轮机公司(Marine Current Turbines,MCT)研发的1.2 MW SeaGen潮流能发电装置,作为世界上首台商业化潮流能发电装置,于2008年布放在北爱尔兰斯特兰福德湾示范运行并实现并网发电,截至2014年2月,该电站累计发电已超过900万kW·h。

1.1.3 波浪能技术

国际波浪能发电技术基本进入了实海况示范试验阶段。波浪能发电技术类型较多,主要包括振荡水柱式、振荡浮子式(摆式、筏式、点吸收式、衰减器式等)和越浪式等。目前,国际上经过多年海试的波浪能装置较多,但还都未具备商业化运行条件。例如,总装机296kW的西班牙Mutriku振荡水柱式波浪能电站,自2011 年运行以来年均发电40万kW·h;美国海洋电力技术(OPT)公司研发的PowerBuoy点吸收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于2011 年进入前商业化应用阶段,有40kW和150kW两种规格产品;英国海蓝宝石能源公司(Aquamarine Power)研发的800kW Oyster摆式波浪能发电装置,2012年布放到欧洲海洋能中心(EMEC)进行测试并实现并网发电。

1.1.4 温差能技术

海洋温差能转换(OTEC)技术根据构成热力循环系统所用工质及流程不同,可分为开环式循环、闭环式循环和混合式循环3种类型。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非常重视发展OTEC技术,但国际OTEC技术仍处于初期样机阶段。2013年6月,日本在冲绳建设的100kW混合式温差能电站投入示范运行。OTEC技术除用于发电外,还在海水制淡、空调制冷、海洋水产养殖以及制氢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1.5 盐差能技术

国际盐差能技术仍处于样机研发阶段,正在研究的发电技术主要包括缓压渗透法、反向电渗析法以及蒸汽压法。其中,缓压渗透法和反向电渗析法的研究较多,其核心技术主要在渗透膜的研究上,近年来,日本富士胶片公司和日本电工公司(Nitto)均在开发盐差能专用膜技术。2009 年,挪威Stat-kraft公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盐差能发电示范装置———4kW缓压渗透式发电样机,并持续运行到2013年12月。但国际盐差能技术在短期内并不具备竞争性。

1.2 产业现状

国际海洋能产业已经初现雏形,近几年,西门子、阿尔斯通、通用电气、三菱重工、现代重工等一批国际知名公司通过并购、投资等多种方式开始进军海洋能产业,国际海洋能产业相关机构已达2 500余家;国外专门用于海洋能技术试验和测试的海上试验场已有20多个投入业务化运行,极大地促进了国际海洋能技术的成熟。海洋能发电装置装机成本已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加快了海洋能技术产业化的步伐。

1.2.1 海洋能海上试验场

海上试验场作为海洋能技术测试检验的服务平台,在海洋能产业链中具有重要作用,经过海上试验场严格的实海况测试与检验,是海洋能发电装置定型及产品化的必经之路。发达海洋能国家在海上试验场建设与运行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极大地促进了国际海洋能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同时也为企业进入海洋能产业领域开展技术定型、设备制造、发电场建设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根据OES发布的2014年年度报告统计[5],国际上已有20多个海洋能海上试验场进入业务化运行阶段(表1)。

注:除意大利的GEM和ISWEC以及爱尔兰的大西洋海洋能测试场尚在建设中,其他均进入业务化运行阶段.

1.2.2 越来越多的原始设备制造商进入海洋能产业

根据爱尔兰科克大学的统计,国际上从事海上风能、潮流能、潮汐能、波浪能产业相关的机构(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超过2 500个。其中,英国海洋能产业从业机构最多,在1 100余个海洋能从业机构中,海洋能装置研发机构约60个、海洋能发电场项目开发机构约40个、海洋能项目运营商10个,其余近90%的机构为海洋能产业链中海洋工程、专业材料、仪器设备、海上运输等跨产业海洋机构,例如,海流计生产商安德拉公司、海洋特种材料供应商SRI公司等。

近几年,一批国际知名公司通过并购、投资等多种方式开始进军海洋能产业,之前主要由中小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海洋能装置研发及示范的状况有所改观。由于这些大型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和电力部门具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进行大型海洋能项目的开发,因此必将极大地推动海洋能商业化进程。以德国西门子公司为例,2012年,西门子公司收购了英国MCT公司,一跃成为潮流能装备新兴市场的领军者,借助西门子的强大资源和综合实力,SeaGen技术已开始研制2 MW型装置,并计划用于在威尔士以及加拿大建设10兆瓦级潮流能发电场。

1.2.3 发电成本有望快速下降

随着海洋能技术的日渐成熟,尤其是大型原始设备制造商进入海洋能产业领域,引进规模化生产和工程经济学理念,海洋能发电成本已开始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成本构成也出现较大变化,有助于加快海洋能技术产业化的步伐。

根据2011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研究报告,2010年潮流能和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建造成本(CAPEX)中值约为11 000~12 000美元/kW,随着全球累计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到2020年,潮流能和波浪能发电装置的CAPEX中值有望下降到2 600~5 400美元/kW,均化发电成本(LCOE)有望下降到13~25美分/kW·h。

2015年5月,OES发布的海洋能技术成本分析研究报告也显示,当前国际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发电装置的CAPEX中值分别为11 000美元/kW、9 850美元/kW、35 000美元/kW;2020年以后,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发电装置的CAPEX中值将下降到5 900美元/kW、4 450美元/kW、10 000美元/kW。

2 我国海洋能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对海洋能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视,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在制定的多项法律法规及规划中都提出要支持海洋能发展,中央财政通过专项和科技计划等加大了对海洋能的财政支持力度。为了推进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2010年5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联合设立了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海岛独立电力系统示范,海洋能并网电力系统示范,海洋能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海洋能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试验,海洋能开发利用标准及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等5类项目[6]。截至2015 年10 月,专项资金共投入经费近10 亿元,支持了96 个项目。在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我国海洋能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技术研发水平与国际差距逐步减小,初步形成了海洋能技术研发、装备制造、海上施工、运行维护等专业队伍。

2.1 技术现状

2.1.1 潮汐能技术

1980年建成的江厦潮汐试验电站(4.1 MW),目前装机规模位居世界第四,先后经历多次技术改造,积累了丰富的基础研究和运营实践,为今后建设潮汐电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010年以来,我国相继开展了健跳港、乳山口、八尺门、马銮湾等多个万千瓦级潮汐电站工程预可研项目。此外,还开展了环境友好型潮汐发电新技术研究。

2.1.2 潮流能技术

我国潮流能发电技术研发起步较早,目前已研发了10余个潮流能试验装置,基本实现了小功率(十千瓦级)机组的海上稳定发电,大功率(百千瓦级)机组的实海况试验效果还有待改进。例如,浙江大学60kW半直驱水平轴潮流能发电装置自2014年起进行海上现场试验,累计发电超过2万kW·h,目前正开展百千瓦级机组定型项目研究。

2.1.3 波浪能技术

我国波浪能资源适于发展大功率装置的海域不多,因此主要开展了一些小功率装置的研发试验。2010年以来,有近20个波浪能装置开展了海试,部分装置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海试效果。例如,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研制的鹰式一号10kW样机海试效果较好,累计发电超过1 000kW·h,目前正开展百千瓦级机组定型项目研究。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研制的50kW浮力摆式波浪能装置2012年开展了海试,目前正在其技术基础上开展50kW装置样机定型。浙江海洋学院、集美大学、山东大学等多家单位研制的波浪能装置也取得了较好进展。

2.1.4 温差能等技术

我国温差能发电技术尚处于原理验证阶段,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于2012年开展了15kW温差能发电装置的短期试验,目前正在开展高效氨透平、热交换器等关键技术研发;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正在开展温差能技术为海洋观测仪器供电的研究。

我国盐差能利用技术还处于原理研究阶段,中国海洋大学近期开展了缓压渗透式盐差能发电关键技术研究。

2011年以来,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南海所等单位还开展了海洋微藻高效培养、海洋微藻生物柴油制备等技术研究,在海洋微藻培养中试、规模化培养、微藻养殖耦合CO2减排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海洋大学开展的海泥电池供电技术研究,成功实现了海泥电池驱动小型海洋监测仪器平稳运行,并实现一年多的海上示范运行。

2.2 与国外的差距

尽管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海洋能技术相比,我国海洋能技术的总体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原创性技术较少,公共平台建设进展缓慢,装置转换效率、可靠性和稳定性普遍不高,示范应用效果不佳。

2.2.1 基础研究相对薄弱

在海洋能资源调查方面,尽管“908专项”调查对我国近海海洋能资源进行了普查,但现有调查数据尚无法满足海洋能资源区划与选划以及海洋能电站选址等工程要求,海洋能资源精细化评估技术和方法等研究不够,难以适应电站低成本规模化建设的需要。在海洋能发电理论研究方面,跨学科、多领域交叉的应用基础研究开展较少,能量俘获与转换机理、俘获系统对海洋环境的适应性及响应控制、装置结构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及疲劳作用机理、最佳功率跟踪及负载特性匹配等基础研究亟须加强。

2.2.2 关键技术未取得突破、示范应用规模较小

我国潮汐能技术尚未拥有万千瓦级潮汐电站建设实践。总体上看,我国海洋能关键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等发电装置均存在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等问题,距离产品化应用水平尚有差距。此外,我国海洋能装置示范应用规模(不足百千瓦级)远远小于国际上的兆瓦级水平。

2.2.3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

海洋能发电装置的海上布放和运行维护具有投资大、工程复杂、风险高等特点,海洋能示范应用还面临着用海用地难、审批手续繁琐等问题,亟须建设海洋能海上公共测试场与示范区,为海洋能发电装置提供标准统一的检测与认证服务。国内海洋能公共服务平台规划和设计开展得较早,但由于落实用海用地等多方面原因,至今尚未建成。

3 我国海洋能发展前景展望

当前,国际海洋能技术尚未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为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应紧抓“建设海洋强国”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机遇,坚持“技术突破、装备开发、工程示范、产业推进”的思路,提高海洋能发电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以及装备设计、定型与制造能力,完善海洋能发展区域布局,通过示范工程的稳定运行带动技术发展,加速海洋能产业培育,为大规模海岛开发和深远海开发提供有效的能源保障。

3.1 近期目标

到2020年,掌握海洋能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兆瓦级潮流能机组设计及装备制造关键技术和百千瓦级波浪能发电关键技术,实现海洋能海岛示范应用的稳定可靠运行,海洋能总装机容量达到10万kW。

3.2 中长期目标

到2030年,海洋能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启动大规模潮流能和波浪能发电场建设,在南海开展兆瓦级温差能综合利用平台建设,海洋能公共测试及示范平台面向国内外开展业务化运行。

海洋能产业初具规模:海洋能成为边远海岛供电主要电源,海洋能总装机容量达到200万kW,形成完备的海洋能产业链;进军国际市场,在国际海洋能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

4 发展对策建议

4.1 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海洋能技术产业化步伐

加强海洋能发展顶层规划设计,研究制定详尽的中长期海洋能发展路线图,明确我国海洋能发展目标以及各阶段的主要任务,研究制定海洋能产业激励政策体系,尤其是潮汐能等海洋能发电的电价补贴、差异化海洋能发电上网电价制度等政策。建立在国家海洋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委员会协调指导下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涉海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研究制定海洋能项目用海一站式审批等政策,协调海岛开发及海洋能示范基地建设等用地优惠政策。坚持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多元化投入为辅的原则,继续实施并发挥国家专项资金在推进技术创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示范应用等方面的带动作用,并逐步实现由项目资助与补贴向装备制造奖励、电价补贴等多种方式的转变。

4.2 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海洋能基础理论研究,掌握新型海洋能发电装置高效转换机理和系统化的海洋能装置实海况测试方法,摸清重点关注海域海洋环境特征及海洋能资源特性,开展海洋能资源精细化勘察与评估,为我国海洋能实际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支持在高等院校建立海洋能学科,加快专业基础人才培养;支持科研院所加快建立海洋能重点实验室和公共服务平台,突破海洋能共性关键技术;加大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力度,培育一批海洋能产业化及中试基地,构筑科研院所与企业对接的平台,尽早实现自主海洋能装备的规模化生产。

4.3 加快提高技术成熟度,扩大示范应用规模

根据浅海海洋能试验场、潮流能专业试验场、波浪能专业试验场、深海海洋能试验场的总体布局,加快建成我国海洋能公共测试及示范平台,有效降低海洋能装置海试风险,为我国海洋能技术的持续改进及产品化提供支撑。突破海洋能核心装备技术,形成高可靠300kW潮流能机组装备和模块化100kW波浪能发电装备并具有稳定示范运行能力,掌握1 MW潮流能机组设计关键技术,掌握100kW温差能发电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开展多个典型海岛可再生能源独立微网示范,为推进海洋能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夏登文,康健.海洋能开发利用词典[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2]罗续业,夏登文.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3]IPCC.Special report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R].2011.

[4]IRENA.Ocean energy technology readiness,patents,deployment status and outlook[R].2014.

[5]IEA OES-IA.Anuual report 2014[R].2015.

江西稀土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10

一、江西离子型稀土资源的开发现状

世界稀土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巴西、加拿大,印度等国稀土资源也很丰富。中国稀土资源成矿条件十分有利、矿床类型齐全、分布面广而又相对集中。目前,地质科学工作者已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产地。但集中分布在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四川凉山和山东微山等地,形成北、南、西、东的分布格局,并且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

稀土按资源类型大致可以分为轻稀土和重稀土两类,其中离子型稀土矿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中重稀土资源,非常珍稀宝贵,是西方国家最想得到的稀土资源。离子型稀土矿系含稀土的花岗岩或火山岩经多年风化而形成,矿体覆盖浅,矿石较松散,颗粒很细。在矿石中的稀土元素80%~90%呈离子状态吸附在高岭土、埃洛石和水云母等粘土矿物上;吸附在粘土矿物上的稀土阳离子不溶于水或乙醇,但在强电解质(如Na Cl,(NH4)2SO4,NH4Cl,NH4Ac等) 溶液中能发生离子交换并进入溶液和具有可逆反应。20 世纪60 年代末期,首先在江西省龙南足洞发现离子吸附重稀土矿及寻乌河岭离子吸附稀土矿后,相继在我国南方的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七省100 余县均有发现。南方七省共计探明离子型稀土资源储量160 万吨(REO),评价预测E级储量约为642 万吨(REO),合计资源总储量约为800 万吨,稀土远景储量5000 万吨,其中江西中重型离子稀土保有储量达230 万吨,远景储量达940 万吨,储量居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稀土大省。

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江西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开采离子型稀土矿,是我国离子型稀土矿最早实现工业化开采的省份。1970—1999 年江西离子型稀土矿基本采用池浸生产技术生产,资源利用率只有26%左右,2000—2003 年池浸和原地浸矿生产各占50%,原地浸矿生产资源利用率70%,2004—2008 年生产主要采用堆浸和原地浸矿技术生产,浸矿资源利用率可达75%。目前,江西稀土矿开采规模能力已超过1 万吨/年,占全国离子矿产量的60%~70%;投资开采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全部为民营资本,生产经营主体均为个体采矿业主。整体生产规模能力超过1000t(REO),单个矿规模生产能力差异很大,原地浸矿规模能力一般在年产100t—500t(REO)之间,池浸矿规模能力一般在年产10t—100t(REO)之间。原地浸矿开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了较大的发展,龙南县全部应用,寻乌、定南等县也正在逐步扩大应用范围,只有少数矿山仍采用池浸或堆浸。

二、江西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稀土产业集中度低

数据显示,上世纪90 年代,赣州地区大大小小的稀土矿达4000 家,绝大多数是小型企业,龙头企业不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无法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2001 年以前,离子型稀土矿分离企业主要以江苏为主体,其次为广东,但近三年离子型稀土矿的分离企业在江西、广东得到迅速扩张。尤其是江西离子型稀土矿的分离企业,其在2005—2006 年间迅速扩张,由原来只占江苏分离能力的1/3 左右,到2006 年上半年一跃超过江苏。然而在小集团利益的驱动下,江西稀土矿山开采较为混乱(仅非法矿点就超过3000 多个),矿点分布不够合理,采矿许可证发放不规范,集体、个体矿点乱采滥挖现象仍存在,资源利用程度较低;稀土企业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问题突出,效益低下。江西稀土行业这种“小、散、乱、差”现象已成痼疾,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严重和市场混乱,而且破坏了稀土产地的环境。

2、稀土矿产资源浪费严重

在国际稀土矿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受利益驱使,自上世纪80 年代中后期以来,江西国营、集体、个人开矿一起上,一些地方稀土矿山生产企业无序开采、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乱采滥挖现象经常出现,导致稀土资源开发秩序混乱。稀土开采“采富弃贫、采易弃难、漏采弃矿压矿”现象严重,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使得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资源消耗过快。例如素有“重稀土之乡”美誉的江西龙南县,据统计,已探明高钇重稀土矿的可开采工业储量仅40000t左右,按年产4500t的规模,80%的利用率计算,也仅有7 年的可采资源。由于盲目生产,总量增长过快,导致生产能力过剩,产销严重失衡,而产业内部恶性竞争,使稀土市场供需失衡、稀土价格下滑,稀土矿产地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严重。

3、稀土矿产地环境破坏

江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开采主要采用野外池浸工艺和原地浸矿工艺,离子型稀土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由野外池浸或堆浸工艺产生,主要包括:一是植被破坏。矿床成面状分布,采矿时要砍树除草,然后剥离表层土壤,导致所到之处山体植被破坏,山体大面积荒废,实际上等于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也就改变了当地的生态过程。二是水土流失。江西南方地区离子型稀土一般埋藏在花岗岩风化壳下面,据测算,池浸工艺每开采1 吨稀土,要破坏200 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剥离300 平方米表土,产生2000 立方米尾砂和表土剥离物,每年造成1200万立方米的水土流失,污染了矿山环境,破坏了矿山生态。同时,池浸产生大量富含硫氨和重金属的污染物,对水源的污染也很大。

4、稀土行业管理薄弱

(1)指令性计划与市场严重脱节。江西稀土行业以国家计划主导的计划经济模式已实施多年,实践证明效果不佳,因为指令性计划与市场严重脱节,指标下达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从而使“计划外”开采和生产成为一种必然。例如,包括赣州在内,江西南方中重稀土指令性开采计划在1 万吨/ 年,而每年氧化物产量则达到4 万至5 万吨,每年的稀土指令性生产与实际生产情况相差甚远,使得采矿指标形同虚设。

(2)稀土非法出口和走私行为猖獗。早在l998年,我国就已对稀土产品出口实施配额管理制,随着全球对稀土的需求日益扩大以及国家不断减少出口入册企业数目和出口配额,部分获得配额较多的稀土企业为牟取利益而开始违规倒卖配额。此外,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等的企业大规模在离子型稀土矿资源区投资设厂,在产地大量买入稀土原料和稀有金属,简单加工后便运到国外进行深加工或储备,从而成功规避了我国的出口配额限制。与此同时,稀土出口走私活动日渐猖獗。据测算,2009 年我国稀土走私出境超过2 万吨,约占实际出口量的1/3。

三、江西离子型稀土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对策

1、促进稀土行业整合

稀土行业整合既有利于保护环境,也有利于保护宝贵的稀土资源。目前我国北方稀土已经基本整合,中国最大的稀土企业———内蒙古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包钢稀土)基本控制了北方轻稀土;而南方和江西离子型稀土矿开采较为分散,面临进一步的整合。江西离子型稀土资源整合可采取以下措施。

(1)运用市场力量和行政手段。政府要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措施,引导和激励大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自愿、自主参与整合,大力推进稀土资源整合,大幅度减少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企业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稀土行业兼并重组要坚持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兼顾中央、地方和企业利益,妥善处理好不同区域和上下游产业的关系。

(2)运用法律手段。要实现稀土资源开采的长效整合和规制,市场和行政手段固然重要,但还需运用法律这一行之有效的工具。在整治稀土乱局的过程中,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会相当激烈,整合资源的权力部门必须依照相关法律行事。一要明确稀土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既不归资源所在的地方人民政府某个职能部门所有,也不归资源所在区域的人口或持有矿业权证的企业所有,其属于全民所有;二要规定国家拥有稀土资源开采的支配权、管理权、决策权和收益权;三要严格依法惩治非法采矿的违法和犯罪行为。

通过以上措施,江西力争用1—2 年时间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离子型稀土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

2、整治稀土开发秩序

(1)坚决遏制非法开采稀土行为。一要强化组织及责任分工。成立稀土开采秩序集中检查工作小组,分别由矿管局、林业局、公安局、国土局、水保局、环保局、安监局等单位牵头负责,每个工作小组安排1—2 名矿管局业务工作人员、3—4 名乡镇干部,分别对1—2 个乡镇进行检查。二要加强动态巡查。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各辖区内所有稀土资源的区域和已发现的非法开采稀土矿点的动态巡查力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三要加大打击力度。有关部门通力协作,根据巡查发现报告的非法开采稀土矿点,视情况采取措施,实行集中整治,坚决制止非法开采。四要建立行政问责制度。建立“一把手”负责制,确保稀土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对在监管非法开采稀土活动中工作不力、工作措施不到位、为非法开采稀土活动办理任何审批手续或收取相关费用,甚至隐瞒、默许、纵容非法开采稀土行为的,将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2)严格准入门槛、控制采矿证的发放。2010 年5 月,工信部下发的《关于公开征集稀土行业准入条件意见的通知》,对稀土行业的多项指标划定了门槛。《通知》在生产规模、工艺装备、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监督与管理等多方面都作出了规定。江西要提高稀土行业的准入门槛,严格实行稀土开采总量控制,加强采矿权管理。离子型稀土产区在放证之前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开采规模是否符合国家要求的指标,二是所选择的工艺及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三是环境保护设施是否齐全,严禁无证开采,对无证开采、破坏资源和生态环境者应坚决取缔和重罚。

3、加强稀土生产和出口管理

一方面,江西要按照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有关政策,严格控制稀土开采和生产总量,统筹考虑国内资源和生产、消费以及国际市场情况。另一方面,合理确定年度稀土出口配额总量。完善出口配额分配方式,严惩倒卖稀土出口配额行为;细化稀土产品税号和海关商品编码,并将稀土产品列入法定检验目录;严格海关监管,规范企业申报管理,完善海关检测方法和手段,加强对稀土行业准入后企业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防止变相出口稀土产品。此外,还要坚决打击稀土非法出口和走私行为。对此行为海关会同商务等有关部门要立即开展稀土出口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审单、查验力度,依法严惩伪报、瞒报品名,以及分批次、多口岸以“货样广告品”、“快件”等方式非法出口和走私稀土行为。

4、加强环境保护

江西加强稀土产业环境保护,一要认真贯彻 《环境保护法》,提高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二要加强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大力推广有利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率高的原地浸矿新工艺技术和无氨氮冶炼分离、联动萃取分离等先进技术,加快淘汰池浸开采、氨皂化分离等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线;三要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尾矿资源和稀土产品的回收再利用,提高稀土资源采收率和综合利用水平,降低能耗物耗,减少环境污染。

与此同时,江西还要坚决打击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行为。环保部门要开展对稀土开采及冶炼分离企业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未经环评审批的建设项目,一律停止建设和生产;对没有污染防治设施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不正常、超标排放或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依法责令立即停产,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依法注(吊)销相关证照。

摘要:离子型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了江西稀土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为江西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稀土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开采混乱、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严重、行业管理薄弱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分析江西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江西稀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民族地区立体式扶贫开发对策研究 篇11

关键词:民族地区;立体式;多元化;扶贫对策

一﹑我国民族地区贫困状况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上下五千年绚丽多彩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海纳百川的胸怀的使得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处于不断相互融合中。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和社会政治的原因,与汉族地区相比,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占了全国贫困人口的很大比例,这也是我国贫困人口分布的一大特点之一。其中,民族地区贫困的原因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受教育的程度低以及扶贫工作的困难性和复杂性。

二﹑贵州省及黔西南州民族地区贫困现状和原因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云贵高原地貌,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之说。同时,她还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和新疆,居全国第三位,且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8%。其多民族的省情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共性,在592个全国重点扶持贫困县中,仅贵州省就占了50个,仅次于云南(73个)。贵州全省喀斯特面积10.9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1.9%,居全国之首。石漠化程度较重的县(市)主要集中在黔西南州、六盘水市、安顺市和黔南州、毕节地区的部分区域,目前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仍然占到了全省贫困人口的60%左右。

贵州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少数民族的居住习惯和生活习惯决定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其中三个民族自治州的27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占到了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54%。截止到2007年底,贵州省的贫困人口数量为216万,但是在2009年,随着国家实施1196元的新扶贫标准后,贵州省贫困人口增加至585.38万人,贫困人口数量因此急剧上升,占到了全国贫困人口的14.6%,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贵州省民族地区的贫困原因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上,它的背后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的。从相关研究和报告来看,贵州省民族地区贫困原因集中在:自然环境因素、教育、民族文化传统、公共政策等方面。如图一所示:

贵州省各界虽然对扶贫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但是效果甚微,这其中的原因不难看出,贫困人口脱贫的愿望日益增长,可以概括为脱贫动力,此时其脱贫动力遇见脱贫阻力,由于其所在环境恶劣、教育文化落后、政府公共政策无法因地制宜,就导致了脱贫动力小于脱贫阻力。故产生了有些地方越扶贫越贫穷,劳动力素质不高,思想无法到达一个层次的时候上马一些扶贫项目,最终会导致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教育无法跟上,直接导致文化意识滞后,公共政策失误。这些结果又反过来增加了脱贫阻力。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当前扶贫开发工作仍是处在表层阶段。没有真正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状况,扶贫的根本在于“扶人”,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贫困人口的素质和落后现状,才能开展各方面的扶贫工作。

三﹑关于构建民族地区立体式扶贫开发模式的思考

(一)扶贫开发的总体模式和具体模式

总体扶贫模式的构成包括:扶贫的战略决策、扶贫的资源传递和扶贫的资源接收三个环节。在扶贫的战略决策方面,我国政府将扶贫列入国家战略,分别于1996年、1999年和2001年召开高规格的全国性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扶贫工作。在扶贫资源的传递方面,从中央、省、地、县、乡,中国建立了一个世界上机构最健全的传递系统,行政方面的各级扶贫办公室、资金方面以政府为主导的资金动员机制。在扶贫资源接受方面,以发展为第一要务,重视解决贫困人口温饱这一基本人权,主要依靠穷人自身力量解决贫困问题;不断提高瞄准扶贫对象的精度,从开始实行的区域扶贫,到重点贫困县的确定,到整村推进、进村入户,一步一步地提高扶贫的精确度,使扶贫模式运作系统的终端接受能力和效益大大提高,完成了整个扶贫模式的运行,确保了目标群体的受益。

(二)民族地区立体式扶贫开发模式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居民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们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却无法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更是一个长期的经济和社会的问题。我国民族地区聚集着少数民族的大多数人口,内部生活方式和语言沟通方式都比较便利,对其进行深入扶贫就要考虑全国政策和当地特色,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由此我们提出了由政府实行的救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以及政府协同当地贫困人口二者共同进行参与从而进一步上升为信息化的立体扶贫模式。

黔西南州地区与全省、全国的发展差异城县进一步扩大趋势。一是交通、水电、市场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贵州省作为西部地区“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就是由于交通闭塞、市场狭小等原因造成的。而黔西南州民族地区位于贵州更偏远的地区,更是大山阻隔,穷乡僻壤,难以发挥自身产业优势。二是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当地人口素质远远赶不上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只是落后的主要原因。三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建国以来实行的“城乡分治”二元化结构影响根深蒂固,社会事业难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改善。四是对外开发落后。传统体制和封闭意识影响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条块分割、块块分割严重。五是改革进程相对落后,由于计划经济体制长期起着较长的主导作用。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而又难以变革的社会经济体系,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计划经济模式影响。

基于以上原因的分析,救济式扶贫是基础,参与式扶贫是根本,开发式扶贫是催化剂。因此有必要建立立体式扶贫开发模式。在现代社会里,信息和企业家、资本、时间共同作为社会的四大资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四大轮子之一,对于民族地区的扶贫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个人角度来看,选择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和生产途径,他必定是以既定利益的收获为前提的。可见,获得信息是选择的基础,信息是人们行动的导航灯,只有当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以及获得的收入方式使当事人知晓且判断受益,他才会做出选择。

四﹑以黔西南州为例建立立体式扶贫开发模式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于1982年5月1日,是全国30个自治州中最年轻的自治州之一。全州国土面积16804平方公里,辖兴义、兴仁、安龙、贞丰、普安、晴隆、册亨、望谟8个县(市)和顶效开发区。其中,除了兴义市和顶效开发区之外均为贫困县,扶贫工作任重道远。从地域上看,黔西南州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少数民族风情浓厚。气候宜人,相对适合人类居住。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环境、以及各民族生活习惯的问题,深山区、石山区多贫困人口居住。在黔西南今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这些地区的人口难以普遍得到有效的扶贫。所以,建立立体式扶贫开发模式显得尤为重要。黔西南州过去的扶贫开发模式主要集中在“输血”式扶贫开发模式上,主要有救济式、开发式,小额贷款式等。这些扶贫模式无法形成一个联合力量来帮助贫困地区人口脱贫。鉴于黔西南州地形复杂、多民族集中的情况,建立以下扶贫模式既切合实际情况,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图二所示:

广域网是由许多网络组成,连接不通的国家和地区,从广义上来讲,包括线路、光纤、微波、卫星等多种信道。广域网的直接连接对象即扶贫信息网,近年来扶贫信息网主要有国家主办或者地方政府主办,是非商业化的网站通道,但由于其面对的对象绝对部分没有能力浏览或者政府网站与个人缺乏互动,导致影响力较小,民众不能得到真正实惠。这就要求政府及时调节行为,与商业化紧密合作,共同推进扶贫工作进展。政府主导的主要是救济式扶贫,这是因为政府本身可以短时间内集结大量的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进行整合。

而市场可以主导社会各种零散资源汇总,社会资本只要可以投入并产生经济效益,就能持续不断的对贫困地区进行开发。扶贫信息网主导人群是贫困人口,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扶贫方面的信息,例如:某处用工短缺、职业培训机构(公益性或私立性)、政府相关优惠政策等。从而参与其中,真正能实现自身的参与,转换思维方式、学习新技能、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以上几点最终可以归结于扶贫信息化的建立,也即立体式扶贫开发的核心内容。

以上理论在实际中也有相关形式,如: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网、黔西南州人事人才网、黔西南经贸之窗。这些网站门户依据自身所在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而建立,但是相对来说无法切实融入到贫困人口生活的方方面面。立体式扶贫开发是建立于一个多元化的扶贫平台之上,依据黔西南州的实际情况,可以大力开展有线、无线、广播、职业培训点的建设。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扶贫基点的建设。扶贫基点,也即某一个贫困县或者贫困乡的可以开展各项扶贫工作的基点,政府应利用自身优势,以较低的成本或者介入大型通讯集团来进行扶贫基点的建设。扶贫基点可以包括阅览室、微机室、培训教室等。

参考文献:

[1]牟秋菊.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J].民族论坛,2008,(8).

[2]和铁梁.浅谈“四位一体”扶贫模式[J].经济问题探索,1997,(3).

拉萨河干流综合开发对策研究 篇12

根据《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9-2020) 》, 拉萨市中心城区将以拉萨河为轴带, 沿河发展, 同时实施拉萨河生态景观综合整治工程, 发挥其生态维护和景观塑造的综合功能。另外将以拉萨中心城区为核心, 以旅游业为龙头, 带动商务、商贸、金融、会展、文化、信息等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拉萨河干流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由墨竹工卡县直孔电站至曲水县, 河道宽1至5公里;下段由拉萨市城关区与曲水县交界处至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处, 河道宽3至6公里。两岸为山间河谷平原, 其综合开发有着宽阔的地域空间和土地资源优势。

二、天津海河综合开发研究

多年以来, 随着对海河的治理与改造, 天津市在总体规划中始终以海河为城市轴线, 对海河给予高度重视, 2000年编制了《金龙起舞》的海河两岸总体规划方案。经过10年多的综合开发, 海河已经成为展现天津历史文化, 凸显天津亲水城市形象的重要渠道, 同时也形成了天津新的旅游休闲带和服务型经济带。其成功的经验有以下几方面:

(一) 统筹化规划

海河综合开发规划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城市河流的开发经验, 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出发, 统筹规划海河两岸的土地资源、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等资源。提出了六大主题目标, 并制定了开发初期的“十大基本工程”, 同时将海河上游段划分为传统文化商贸区、都市娱乐消费区、中心商务区和智慧城这四大功能区。

(二) 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海河的综合开发过程中, 天津市从建设生态型城市出发, 一方面实施了水体治理工程、水环境保护工程和堤岸改造工程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程;另一方面加强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拓宽了海河两岸的绿化带, 同时建设了包括音乐公园在内的10座特色公园。

(三) 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海河开发过程中转移了60多家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的大中型企业, 同时大力推动招商引资。通过对海河两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及土地的科学整理和规划, 极大促进了海河两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包括金融保险业、旅游文化业等一大批的服务业项目落户海河两岸。

(四) 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来开发运营

在海河综合开发的建设资金及运营模式上, 运用市场化的手段进行运作。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其中, 并引导各类专业机构参与到海河综合开发的各个环节中, 同时成立海河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对项目的融资、建设和运营进行管理。

(五) 法制化管理

海河综合开发过程中, 形成了一套法规化管理体系。设计管理法规、建设管理法规和运营维护管理法规等。

三、拉萨河干流开发现状

于2012年开工的拉萨河 (城区段) 综合整治工程, 旨在保持水土、治理河道、美化环境, 呈现清澈的水、绿色的植被, 力求打造河边公园、河边商业, 凸显地方及民族特色的美丽拉萨河。另外拉萨市将按照打造城南沿河商住带的要求, 计划建设5个主题公园和6个配套分区公园, 并实施景观工程, 计划打造20公里长的“绿色长廊”。

拉萨河干流的综合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主要集中在河流、河道的治理和清理上, 河流两岸的景观建设和绿化带建设还未开始, 功能区建设刚刚起步, 另外也缺乏一个统一的综合开发规划。

四、对策与建议

(一) 科学规划, 统筹协调

拉萨河干流综合开发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统筹规划, 首先要明确综合开发的总目标、总思路, 其次要确定拉萨河干流两岸开发区域的功能分区、产业分布, 最后要开发规划细化, 着重对重点地段的关键问题给出切实可行的详细的解决方案, 同时要制定出规划的实施进度表和实施细则。

(二) 强调生态保护与开发之间相协调

为建设生态拉萨, 拉萨市域被划分为生态功能保护与禁止开发地区、生态功能维护与限制开发地区、生态功能协调与引导开发地区等三类生态功能地区。拉萨河流域是拉萨市一个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因此在对其进行开发过程中, 首先要节约、集约用地, 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 实现开发效益的最大化;其次, 在开发过程中要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严格控制污染排放量, 确保开发区域环境质量的稳定与改善;最后, 要加强生态建设, 沿河景观带, 绿化带建设要与沿河自然生态相协调和融合。

(三)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培育拉萨新的经济增长点

西藏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确立了“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经济发展战略, 并指出要大力发展服务业, 做大做强做精旅游业。同时, 拉萨市也实行了“文化兴市”的发展战略, 全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拉萨河河段中的仙足岛、太阳岛两岛也有着一定的产业基础和集聚效应, 因此, 在拉萨河干流两岸开发区域内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将升级拉萨市的产业结构, 进而推动拉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 实现开发运营的法制化和市场化

拉萨河干流的综合开发在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及营管理上都应制定完善的法规规章及管理制度, 使得开发过程的各项活动都能在规章制度的框架内进行, 从而提高综合开发的质量和人民满意度。另外整个过程都应实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首先在规划设计上, 吸引国内外著名的设计公司和机构参与其中, 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合理。其次在开发资金的募集上, 可以采用商业银行借贷, 创立投资公司等多种方式。最后在开发的运营管理上, 可以由政府牵头组建专门的拉萨河投资开发公司, 这样更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确保综合开发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摘要:拉萨河干流河道全长132公里, 流经拉萨市区、墨竹工卡县、堆龙德庆县、达孜县及曲水县, 其河谷腹地是西藏自治区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核心地带。拉萨河干流的综合开发对于拉萨市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打造拉萨又一旅游文化中心, 培育拉萨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天津海河的综合开发为特例进行分析并结合拉萨实际, 以期对拉萨河干流综合开发提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拉萨河干流,综合开发,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贾德昌.海河神韵耀津门—记近十年天津海河两岸综合开发[J].中国工程研究, 2010. (12) .

[2]拉萨市国土资源规划局.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9-2020) [S].2009.

上一篇:在线产权交易下一篇:系统配置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