剂型开发论文

2024-08-11

剂型开发论文(共7篇)

剂型开发论文 篇1

摘要:两性霉素B是一种应用较早的多烯类抗真菌药物。其疗效确切,抗菌谱广,是优良的抗深部真菌药物。但由于其严重的毒副作用,限制了两性霉素B的临床应用。目前已有大量研究采用新剂型以提高两性霉素B的治疗指数,降低其毒副作用,且已有产品成功上市。本文就两性霉素B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其新制剂的开发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和综述。

关键词:两性霉素B,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新剂型

真菌感染是临床上较顽固的一类疾病,其一般分为两类:浅部感染和深部感染,后者主要侵犯深部组织和内脏器官,病情严重,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长期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深部真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第2~4位最常见的病原体[1]。

两性霉素B,又名庐山霉素,是从链丝菌培养液中提取的多烯类抗生素[2]。其抗菌谱广,对所有的真菌几乎都有抗菌活性,对多数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02~1.00 mg/L。临床主要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疗效确切,自1958年批准上市迄今已使用近半个世纪,但其耐药菌株仍很少见。然而,尽管两性霉素B抗真菌谱广、活性强,但临床应用的最大问题是其严重的毒副作用,尤其是肾毒性,长期使用还会导致肾及循环系统损害,表现为蛋白尿、氮质血症、低血钾、贫血等,故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3]。为减少其毒副作用,近年来开发了一些新剂型,通过改变两性霉素B在体内的代谢和分布,从而减小其毒副作用。如两性霉素B脂质体、磷脂复合物、胆固醇复合物等,这些新型制剂在增大两性霉素B血药浓度、减慢代谢、降低毒性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两性霉素B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其新制剂的开发及应用进行回顾和综述。

1 两性霉素B的作用机制

两性霉素B的作用机制一般可用Dekuijff&Demel的两性霉素-甾醇类复合体模型来解释,即8分子两性霉素B与真菌细胞膜的麦角甾醇结合,构成的小圆孔连成两列,形成贯通细胞膜的管状小孔。K+、核苷酸和氨基酸等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漏,无用物质或对其有毒物内渗,从而使得真菌生命力下降甚至死亡。其毒副作用则是由于两性霉素B与某些哺乳动物细胞膜上的胆固醇相结合,破坏了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所致[3]。陈裕充等[4]对此作出了详细阐述。他们认为两性霉素B与细胞膜上的固醇主要存在两种相互作用力:固醇的3位羟基与两性霉素B18位羧基之间的氢键及两性霉素B与固醇分子之间强的范德华作用力。且后者在决定两性霉素B与麦角固醇抑或胆固醇间的特异性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们还提出两性霉素B与膜上固醇分子的相互作用结果,不但使膜的通透性增高,引起细胞代谢紊乱,而且其还与两性霉素B的氧化作用有关。Brajtburg J等发现两性霉素B破坏细胞的能力可被胞外抗氧剂过氧化氢酶、低氧状态等所抑制[5,6],而Cybulska B等发现胞外前氧化剂等的存在能提高两性霉素B杀灭白念珠菌及原生质体的能力[7,8]。另外,结合在膜上的两性霉素B分子可自身氧化形成自由基。

2 两性霉素B的临床应用现状及新剂型的开发

2.1 两性霉素B的临床应用

两性霉素B口服和肌内注射难吸收,且局部刺激性大,因此临床使用的两性霉素B主要为注射剂。但两性霉素B不溶于pH6~7的水中(溶解度小于0.01 mg/ml),脂溶性也较差,因而传统的两性霉素B注射液采用脱氧胆酸钠为增溶剂,将其与两性霉素B按摩尔比1∶2混合。但其在治疗剂量即会出现急性红细胞溶血、严重的肾小管毒性等毒副反应,从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9]。为了提高两性霉素B的溶解度及减少其毒副作用,近年来开发了一些新剂型,以期改变其在体内的生物分布,从而提高了两性霉素B的治疗指数。

2.2 两性霉素B的新剂型开发

2.2.1 两性霉素B脂类制剂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两性霉素B脂类制剂有3种,即:AmBisome(两性霉素B脂质体)、Abelce(两性霉素B磷脂复合体)、Amphotec(两性霉素B胆固醇复合体)。

2.2.1. 1 AmBisome(L-AmB)两性霉素B的体内毒性很大部

分直接源自于其与哺乳动物细胞的相互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两性霉素B与哺乳动物细胞及真菌细胞的作用类型一致。因此,增加此类药物的治疗指数主要依赖于其对真菌作用的选择性程度[10]。将两性霉素B包封于脂质体内部,可以改变两性霉素B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实验证明将两性霉素B包封入脂质体后增加了其对真菌膜内麦角固醇的亲和力,降低了对哺乳动物细胞膜胆固醇的亲和力,从而增加了药物在真菌感染病变部位的浓度,提高了抗真菌活性,同时大大降低了其对宿主器官的损伤[11,12]。

AmBisome是第一个上市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也是第一个上市的脂质体产品。其由Nexstar公司研制生产,并于1991年首先在英国和爱尔兰上市,随后相继进入欧洲、北美和亚洲一些国家,1997年获FDA批准。AmBisome是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冻干粉针,每瓶含药量为50 mg,含氢化大豆卵磷脂(HSPC)213 mg,胆固醇52 mg,二硬脂酰磷脂酰甘油(DSPG)84 mg,α-生育酚0.64 mg,蔗糖900 mg及琥珀酸盐27 mg[13]。

2.2.1. 2 Abelcet(ABLC)Abelcet为两性霉素B与二肉豆蔻酰

磷脂酰胆碱(DMPC)及二肉豆蔻酰磷脂酰甘油(DMPG)按药脂比1∶2(摩尔比)制成的脂质复合体,且两种磷脂的摩尔比为7∶3。其为扁平带状多层结构,平均粒径为1 600~11 000nm,外观为黄色的混悬液。Abelcet由美国Liposome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并于1995年获得FDA批准。其率先在英国上市,随后相继在欧美部分国家上市。

2.2.1. 3 Amphotec(ABCD)Amphotec为两性霉素B与胆固醇

酰硫酸钠以1∶1(摩尔比)制备而成的胆固醇复合体,其为稳定的胶体复合物,因而又被称为两性霉素B胶体分散体(AmB colloidal dispersion,ABCD)[14]。临床上使用的为其冻干粉针。其在显微镜下观察为圆盘粒子。由Sequus公司生产,其稳定性好,在50℃可保存6个月而不被破坏[15]。同时,ABCD在体内代谢平稳而持续,连续注射时血药浓度波动较小。Fielding等[16]给大鼠注射相同剂量(1 mg/kg)的两性霉素B普通注射液及ABCD,结果发现比起普通制剂,ABCD降低了血浆峰浓度(注射普通注射液后两性霉素B的Cmax=275 ng/ml,而注射ABCD后其为102 ng/ml),延长了血液滞留时间(前者的清除半衰期为10.4 h,后者为27.1 h),且后者在肾脏的(主要毒性靶器官)的分布比前者少3~7倍。同时,当给健康受试者以1.0 mg/kg的剂量单次注射ABCD时,其平均清除半衰期为244 h,当注射剂量为1.5 mg/kg时,其平均清除半衰期为235 h,且血药浓度维持在0.1 mg/L以上达168 h[17]。这为临床控制剂量使患者血药浓度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2.2 两性霉素B纳米粒的研究

纳米粒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是国内外药物新剂型研究中十分活跃的领域。20世纪70年代,Narty等首先将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18]。自此以后,纳米粒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药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纳米粒是由高分子物质组成的骨架实体,属固态胶体微粒。将药物包封于不同材料的纳米粒内,可以达到保护药物活性、增加疏水性药物溶解度或提高药物靶向性的目的。陈江汉等[19]采用聚山梨酯-80表面修饰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制备两性霉素B纳米粒,并研究了其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及对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小鼠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聚山梨酯-80修饰的两性霉素B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具有脑靶向作用,且其对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具有显著治疗作用。同时,为了避免普通疏水性聚合物纳米粒在体内易被网状内皮系统迅速捕获,从而使得药物纳米粒被快速清除,冯敏等[20]采用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为材料制备两性霉素B长循环纳米粒,并考察了纳米粒对两性霉素B的增溶作用及纳米粒体外巨噬细胞摄取特性。结果发现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纳米粒可有效增溶两性霉素B,且随PEG比例的增加纳米粒抗吞噬能力增强,有利于两性霉素B非RES部位的转运。

2.2.3 两性霉素B其他新剂型的研究

除了两性霉素B脂类制剂及纳米粒,目前国内外还进行了两性霉素B其他剂型的相关研究。田青平等[21]制备了O/W型两性霉素B微乳,并考察了其体外经皮渗透能力。结果发现当pH值为5.12,月桂氮酮浓度为1%时,两性霉素B微乳经离体兔皮的JS为4.627μg/(cm·h),经离体大鼠皮肤的JS为4.484μg/(cm·h)。说明两性霉素B微乳有较高的经皮渗透能力,有望开发为经皮给药制剂。同时,刘艳等[22]制备了两性霉素B的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胶束,并对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药特性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聚合物胶束大小均匀,具有球形核-壳结构,其平均粒径范围为28~49 nm,且随着疏水链段的增长,胶束粒径逐渐增大;同时此胶束体外释放缓慢,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

3 展望

两性霉素B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但由于其严重的毒副作用,尤其是肾毒性,严重限制了两性霉素B的临床应用。多年来两性霉素B新剂型的研究十分活跃且卓有成效,尤其是三种两性霉素B脂类制剂的成功上市,不但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及社会价值,同时也为其他类似性质药物新剂型的研究提供了指导意义。

谈中药剂型的改进 篇2

1.1 指导思想

中药剂型研制工作必须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 遵循对传统中药剂型的继承和对新剂型的研究同时注重的原则, 多种形式, 多种途径继承和发展。

1.2 意义

通常, 中药剂型的研制工作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为根本目标, 因此达到符合中医临床用药及安全有效稳定的要求下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中药剂型的改进方向

中药剂型的改进方向应该是三小, 四效, 五方便。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用药量小;四效:高效、速效、长效、久效;五方便:制作方便、运输方便、保存方便、携带方便、服用方便。所以理想的中药剂型应该是在提高原药物功效的前提下, 降低药物制作成本提高药品质量。中药剂型改进方便随症状加减药物剂量, 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减少药物对人体毒副作用, 能多方面、多途径满足中医临床需要。

3 中药剂型改进的基本思路

3.1 中药剂型的选择

3.1.1根据疾病症状的需要选择剂型

疾病有缓急, 症状分表里, 须因病施治, 对症下药, 并且中药剂型不同, 用药途径不同, 药理作用也会不同, 合理的中药剂型可以增加临床疗效, 减少毒副作用。例如:金刚丸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体积大, 服用不方便及不易贮存等缺点, 在不影响临床疗效的前提下将其改制成片剂, 便可以克服了原方剂的缺点, 便于生产、贮藏、服用。又如, 雷公藤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但对人体生殖系统有损害, 改制成缓释片后, 既能提高治疗效果又能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对于欲发挥速效作用, 可将药物制成合剂, 针剂等, 外用可制成乳膏, 膜剂, 外用涂膜剂等, 局部粒膜用药可制成栓剂, 膜剂等。

3.1.2根据药物基本性质及其有效成分选择合适剂型

不同方剂, 不同药物, 不同有效成分应选择合适的剂型。例如:以绿原酸为标准, 对银翘解毒丸剂, 糖衣片剂, 素片剂进行释放度的对比试验, 结果显示, 素片剂的T50值比糖衣片剂高5倍多, 比蜜丸剂高2倍, 因此从显效快, 成本低, 方便服用等角度看, 银翘解毒丸制成素片剂更为适宜。

有些药物的性质要求制成适宜的剂型才能应用。如天花粉蛋白用于临床中期妊娠引产, 疗效好, 但性质对热不稳定, 水溶液制剂也不稳定, 只有制成粉针, 不但性质稳定, 而且改变了用药途径, 提高了治疗效果, 降低了药物副作用。

3.2 单品种中药剂型改进

单味药材加工提取制成一定制剂的方法是在“浸出制剂”和植物化学等基础上扩大起来的一种剂型研制方法。即以植物化学, 生物化学技术提取分离出某种或几种生物活性成分 (可能是总提取物也可能是单提取物) , 经药理实验证明其有效性, 然后按一定方法提取后制成的制剂。如盐酸小檗碱片, 川芎嗪注射液, 橙皮酊等。

3.3 复方中药的制剂改革

3.3.1依据医学古籍中的方剂进行剂改

对于医学古籍中疗效明确的方剂, 由于其剂型的制约, 远不能适用于现代临床的需求, 特别是对一些急重症用药。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制药技术, 改进剂型或用药途径, 以便于用药和提高药物疗效。例如:大青叶已改制成多种剂型, 既保持了疗效又方便了临床应用。

3.3.2改变原方剂型

中药复方中有一定数量的方剂制成一定剂型沿用至今, 如汤剂, 丸剂, 散剂。本法是以原成方为标准, 药味基本不变, 只是在剂型上改进制成合剂, 片剂, 颗粒剂, 注射剂等。如银翘解毒片原剂型为煮散九丸 (引药鲜芦根) , 为生产贮存、携带及服用方便, 改为片剂。片剂的不同之处在于含辛凉性的薄荷挥发油, 连翘、荆芥挥发油, 因此能够克服不分药料含何种成分一律共煎造成挥发油消失的缺点。

3.3.3利用现代制药技术研究探索新剂型

现在随着制药系统、设备、技术不断改进, 尤其是口服缓释系统, 控释系统, 透皮控释系统和靶位给药系统等的发展, 出现了一系列新剂型, 如口服分散片, 口服速溶制剂, 泡沫气雾剂, 新型喷入剂, 渗透泵, 琼脂浆糖小球, 药物载体, 脂质体, 单克隆抗体等药物制剂。并且为了提高治疗效果, 还可应用微粉化固体分散法等增溶技术, 增强难溶成分的溶解度、溶出度及生物运用度。

上述这些现代制药技术大多已在中药制剂中被利用, 对中药剂型的改进起到了推动作用, 加速了中药现代化的步伐。但带有复杂性的中药复方和中药活性成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4 结论

中药剂型的改进, 要以中医制药技术理论为基础, 继承祖国传统医药学的同时,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研制手段, 研制出既具有中药传统特色, 又符合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的新剂型, 为推广中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为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 为维护人类生命健康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2]邢晓娟.中药处方超剂量应用利与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1.

[3]刘效军.浅谈中药处方配剂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 2010.

[4]马俊杰, 马悦芳.谈中药制剂改革研究及其必要性[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溶剂型颜料墨水分析(英文) 篇3

Pigment ink takes the leading role in outdoor advertisement because of its waterproof and light resistance characters. Solvent-base pigment ink is a multi-components solution contains resin microcapsule with pigment powder inside, soluble resin, solvents and other additives(Fig1). Pigment ink analysis can be difficult and time consuming, nearly all of the components have absorption bands in the infrared spectrum. The resin microcapsule contains pigment structure make the analytical work more challenging than general dye ink.

Some people have ever taken efforts in pigment ink analysis: Hannah, Robert W. use millipore filters separate the pigment from the ink solution followed by Infrared analysis[1]. McClure set up test method about FTIR identification of pigments from dry inks and paints, dry films, and plastics by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2]. Baier delivered a method about modern methods of pigment analysis[3].They all focus on the pigment part, there is not a useful and efficient method can authentify all solvent-base pigment ink components including pigment, microcapsule resin, soluble resin and other compositions currently. This article developed the method to separate and determine all the components in pigment ink.

2 General compositions of solvent-base pigment ink

A solvent-base pigment ink generally contains pigment powder with resin microcapsule, soluble resin,some solvents(include water)and other additives.

Fig1 the composition of solvent-base pigment ink

3 Experiment

3.1 Equipments

FTIR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Nicolet Nexus 470.

GC/MS (Gas Chromatograph with Mass Detector): Agilent GC6890/MS5973.

3.2 A commercial yellow pigment ink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procedure

The experiment was set up according to each component chem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

(1)Add 5ml pigment ink in a beaker, dilute with 30ml acetonitrile, keep steady or centrifuge till separate to solid and solvent parts.

(2)Filtrate to get solid (pigment powder covered with resin microcapsule) and solvent parts (all other components).

(3)solid part(pigment powder covered with resin microcapsule) analysis:

a)Keep the solid part in air till dry, add 30ml THF (to dissolve microcapsule resin), keep it steady until an even solution is ready.

b)try polystyrene gel LC or AL2O3 LC separately to get the pure microcapsule resin and pigment:

·Try polystyrene gel LC with THF as moving phase, the microcapsule resin will be diluted out first, the pigment will be diluted out later. FTIR test the microcapsule resin, FTIR or MS test the pigment.

·If polystyrene gel LC can not separate the microcapsule resin with pigment successfully, try AL2O3 LC. By which the microcapsule resin will be diluted out, while the pigment will be absorbed on the AL2O3. FTIR test the resin, pigment absorbed on the AL2O3 can be test by MS or FTIR (AL2O3 influence should be eliminated when spectrum analysis).

(4)solvent part(all other components except microcapsule) analysis:

a)heat the solvent part to 60℃, keep this temperature till dry(to evaporate all water and low boiling point solvent). Dissolve-deposit the residue part with THF-aether to get pure soluble resin, then FTIR test.

b)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solvents composition, the solvent part can be dissolve-deposit with THF-aether directly to eliminate soluble resin, then use GC/MS and LC/MS to determine the solvents components.

3.3 The commercial yellow pigment ink spectrum analysis result

All the components separated and purified in above experiments are tested on FTIR or GC/MS, below are the results.

(1)The yellow pigment (the pigment is separated from microcapsule resin by polystyrene gel LC) analysis result:

According to FTIR (Fig2) and MS (Fig3) spectrum analysis, the yellow pigment is C.I. Pigment Yellow 74(11741) C18H18N4O6.

Fig2 The Yellow pigment FTIR spectrum

Fig3 The Yellow pigment MS spectrum

(2)Yellow pigment ink microcapsule resin(the microcapsule resin is separated from pigment by polystyrene gel LC) analysis result:

Via Fig.4 FTIR spectrum analysis, the microcapsule resin is poly (styrene: butyl methacrylate)

Fig4 the Yellow pigment microcapsule resin FTIR spectrum

(3)Yellow pigment ink soluble resin(dissolve-deposit purified by step (4)-a)) analysis result:

Via Fig. 5 FTIR analysis, the soluble resin is poly (vinyl acetate ethylene).

Fig5 Yellow pigment ink soluble resin FTIR spectrum

4 Conclusion and Discussion

Pigment ink is a complex components product, containing polymer (two kind of resin), indiscerptible composition (pigment) and organic ingredient (solvents). This article purified the pigment, microcapsule resin and soluble resin and determined their structure.

All the separation methods are based on physical or chemical character of each component.

Firstly, the resin microcapsule containing pigment powder is a polymer ball suspending in the solution (contain water) by its hydrophilic group, acetonitrile has compatible character with both water and organic phases, so it is used to separate the microcapsule from the solution in step [1].

Secondly, pigment can not dissolve in any solvent; THF is the best solvent to dissolve most polymers. So THF is used to dissolve microcapsule resin followed by polystyrene gel LC or AL2O3 LC separation to purify pigment and resin in step[3].

Finally, Dissolve-deposit is the best method to purify a polymer from a solution. THF-aether is generally used couple for this job, you can also try other couple for this job based on the polymer and solvent characters step[4].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for most pigment ink analysis, also useful for most microcapsule solution analysis. It is also a good reference for any polymer-organic sample analysis. Before starting analytical work, each compon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 information should be clear, all initial analytical works are based on them, without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an not do anything but be damaged.

参考文献

[1]Hannah,Robert W.;Dwyer,James L.Infrared analysisof suspended particulates with millipore filters and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Anal.Chem.(1964),36(12),2341-4.CODEN:ANCHAM;ISSN:0003-2700.

[2]McClure,A.;Thomson,J.;Tannahill,J.The identifi-cation of pigments.Journal of the Oil and Colour Chem-ists'Association(1968),51(7),580-635 CODEN:JOC-CAB;ISSN:0030-1337

药物剂型研究和应用趋势探讨 篇4

1缓释控释制剂

近年来缓释、控释制剂为开发研究热点。缓释制剂是指可减少服药次数, 提供较平稳的血药浓度, 以达到减少不良反应、维持持久药效的目的剂型。如雷公藤缓释片含乙酸乙酯提取物与普通片相当, 每天剂量一致, 但生物利用度提高, 毒副作用减轻。用网状多孔性纤维包合材料制备的复方山绿茶缓释袋泡剂, 在1~8h内总黄酮可按零级释药, 每天1袋, 用于治疗高血压和高血脂疗效较满意。控释制剂是指通过制剂手段提供释放药物的程序, 在预定的时间内药物自动按某一恒定或接近恒定速度从剂型中释放于作用器官或特定的靶部位, 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 释药均匀平衡, 控释体系释药速度与时间无关, 避免了传统常规制剂给药频繁所出现的“峰谷”现象, 提高了临床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 可代替静脉滴注, 也可根据机体需要自动控制给药速度。现国内已开发生产的口服控释系统新制剂有长效氨茶碱片、硝酸异山梨醇缓释片、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布洛芬缓释片等约20余种。另有学者将微粒装入胶囊中, 设计迅速和缓释联合递药系统, 如将氢氯噻嗪和羟丙甲基纤维素 (HPMC) 分散物包衣制成小丸装入胶囊为速释部分, 10min内释放完全氢氯噻嗪, 同时将地尔硫艹卓制成缓释部分, 结果缓慢释放超过20h, 达到预期目的。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发展很快, 其种类不断增加, 设计方法逐渐趋于半定量或定量化。此外, 疫苗控释制剂的研究也正在进行, 其中对注射用疫苗控释制剂研究最多, 而对便于接种的口服和鼻用疫苗控释制剂的开发前景广阔, 将是新药开发的主攻方向。

2膜剂

膜剂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进展很快的剂型, 临床很受欢迎, 可用于口服、口腔、眼科、耳鼻吼科、创伤、烧伤、皮肤及妇科等, 但随着透皮治疗系统 (TTS) 的不断发展, 一些膜剂尤其是鼻腔、皮肤用药膜亦可起到全身作用, 故在临床应用上有取代部分片剂、软膏剂和栓剂等的趋势。黎国梓等[1]研制了复方养阴生肌层膜, 底层 (缓释层) 以聚乙烯醇类 (PVA) 为成膜材料, 因其溶化慢、作用时间长, 具有长效作用, 将两者制成双层膜, 分别加入止痛消炎药物, 经2年多的临床应用, 治疗口腔溃疡362例, 有效率为100%, 疗效较好。黄武松等[2]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 制成以甲硝唑为主药的可吸收性药膜, 药物在牙周局部可迅速达到较高浓度, 能有效缓解症状, 总有效率达96.08%, 具有疗程短、不良反应小、药膜释放速度快的优点, 被认为是治疗厌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3栓剂

栓剂不仅可起到局部治疗作用, 而且还可通过直肠吸收产生全身治疗作用。直肠给药后, 药物不直接通过肝脏, 可防止或减少药物在肝脏的代谢, 减轻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不能口服用药的患者可用此剂型, 尤其适于小儿用药。临床治疗儿科高热首选栓剂为小儿消炎痛栓, 妇科首选栓剂为复方蛇床子栓, 有效率为96.81%, 妇科消炎栓的有效率为98.60%及苦参栓有效率为92.50%。从兔血药浓度时效变化曲线看出, 曲线开始上升陡而快, 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 说明栓剂吸收快, 起效迅速, 生物利用度高, 能维持较长时间的血药浓度。其他临床应用的还有痔疮栓、肛愈泡藤栓、前列腺康栓等。

4气雾剂

气雾剂具有剂量小、分布均匀、奏效快、使用方便等特点。吸入时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外用则避免对创面的刺激性, 并可用定量阀门控制剂量, 具有速效和定位作用。临床主要用于心绞痛、哮喘等中、急症的治疗, 改变了中药制剂只能治疗慢性疾病的传统观点。据有关资料报道:复方丹参气雾剂及对心绞痛速效作用显著, 总有效率为94.12% (片剂组仅为8.00%) , 平均起效时间 (3.461±1.352) min, 片剂基本无速效作用[3];救心气雾剂经临床201例观察, 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达92%, 大多数病例3min内起效, 5min内止痛, 其药效止痛作用与硝酸甘油相似, 获得较满意的效果。复方烧伤喷雾剂具有消炎止痛、收敛、制痂保痂作用, 临床治疗不同程度烧伤患者240例, 治愈率为95%, 平均愈合天数为16d。其他如抗生素、抗组胺药、解痉药均可制成气雾剂, 用于婴幼儿不能口服者。

5靶向制剂

靶向给药也是近年来国内外一个极为重要的开发热点, 尤其在抗癌药物方面已取得重大发展, 其原理为抗癌物与铁磁性材料包封于高分子骨架材料中, 制成的超微球控释制剂在体外磁场导向下聚集滞留在靶区的癌组织上, 缓慢释放药物, 对癌细胞进行有效的攻击, 既可避免伤害正常细胞, 又可减少用药量和降低毒性, 提高疗效。国内现已有散结化瘀冲剂浸膏与5-氟脲嘧啶混合物的磁性微球组成的复合抗癌药, 包球率达83%, 粒径在5~20μm之间。人参皂苷脂质体可增强药物的靶向性和生物利用度, 硫酸黄连素脂质体对大鼠小肠吸收比游离药物增加4倍多, 现已应用于临床。鉴此, 磁性靶位释药系统在靶位给药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开发途径, 而脂质体仍为靶向制剂中研究的热点。

6中药饮片颗粒剂

中药饮片颗粒剂是近几年生产使用的一种新型中药剂型, 已有广东、江苏、四川等地生产, 应用方便、卫生, 很有发展前途。临床常使用药对中药形式, 如麻黄与桂枝、荆芥与防风、大青叶与板蓝根, 分别生产混合包装, 从而降低成本。有专家建议:为使颗粒剂物美价廉, 应生产3~4味的著名小方剂颗粒剂, 以此为基础进行加减组合, 方便临床使用。目前国内已率先推出了380余味单味中药颗粒剂, 药房根据医师的处方配发颗粒, 直接冲兑饮用, 深受患者欢迎。随着天然药物领域的研究进展, 活性成分将进一步阐明, 加上新型辅料、机械设备、包装材料的改善以及分析技术的进步, 必然会开发出一批疗效确切、稳定性好的中药饮片颗粒剂。

7中药煮散

煮散是古老中药汤剂的变型, 与汤剂的不同点在于是将汤剂的药材饮片再粉碎成颗粒。由于煮散原料药是单味加工, 据方调剂, 因此与传统中药汤剂处方无异, 既遵循了中医药基本理论, 又保持了汤剂的固有特点, 且克服了汤剂用量大、饮片大、有效成分不能充分利用等缺点, 节约了药材, 提高了疗效。如丹参消瘀汤验证, 原处方饮片总量为170g, 而小剂量煮散只需要6g, 水煎后连同粉末服用, 用于治疗萎缩性胃炎取得了同样疗效。目前国内陕西、邯郸均有生产, 并分别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通过省级鉴定, 深受医患好评。

近年来在我国医药科研项目中, 剂型改革即第四类新药占40% (尤其是中成药的剂型改革) , 除古老的剂型外, 目前已研制成功40多种新药剂型。新剂型的开发研究较合成新药相对简便, 且常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世界医药模式的转变和人类“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 理想的中药剂型应具有稳定明确的成分指标以及可重复的药理和临床效用数据的标准化制剂, 建立客观的质量检测指标, 使制剂生产研究与世界研制工作接轨, 这是今后中药制剂研究的中心。

关键词:剂型,疗效,缓释,靶向

参考文献

[1]黎国梓, 冯彰建.复方阴生肌散双层膜的制备和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4, 14 (5) :215-216.

[2]黄武松, 凌俐, 刘胜利.复方甲硝唑牙用膜的质量标准[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9, 19 (2) :117.

防玉米螟选颗粒剂型农药 篇5

玉米钻心虫(玉米螟)是玉米的一大害虫,危害严重的年份,可使玉米减产20%以上。其幼虫蛀入玉米主茎或果穗内,能使玉米主茎折断,致使玉米减产降质。以往防治玉米钻心虫多采用药液灌心、喷雾或毒土撒心法,既费工费力防效差,又易引起作物受害和人畜中毒。用颗粒剂型农药防治玉米钻心虫,不但成本低、省工省力效果好,而且不易引起人畜中毒和作物受害,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

在玉米心叶末期即大喇叭口期施药,是防治的最佳时期。每亩(1亩=1/15ha)玉米田用3%辛硫磷颗粒剂250~400g。施药方法有两种:一是点撒器法;把颗粒剂装入点撒器药斗中,手拿点撒器对准玉米喇叭口每株捏一下就行;二是手捏法。用拇指和食指取少量颗粒剂撒入心叶内。工作完毕后,及时用肥皂水洗净手。

药物剂型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篇6

药物剂型如果遵照以上原则使用, 能对病人的治疗带来积极的影响, 有效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而如果忽视它的设计原则, 使用不合理, 则会让药物的刺激性增加或是引起不良反应。所以, 如何让临床医师更合理与正确地用药, 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下面, 根据该我院医师最近几年在临床中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分析, 作为临床药物剂型的使用参考。

1 药物剂型的分布情况

该院目前使用的药物有3 362种, 其剂型以及使用状况如表1。

2 药物剂型的使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片剂的使用不当

2.1.1 普通口服片剂的使用方法发生了改变

特殊的片剂类型有很多, 比如包有糖衣的片剂、有薄膜衣的片剂、肠溶衣片、口服含片、缓释泡腾片、咀嚼片、片剂的研碎物等。在临床中, 甲硝锉片和己烯雌酚片这两种口服用药已经应用到了女性的阴道塞阴中。口服片剂发生崩解的环境要求非常高, 如果用于溶解的介质发生了变化, 口服片剂的崩解就会受到阻碍, 对治疗效果造成很大影响。

2.1.2 对片剂进行分割使用

当药物的规格剂量比较大时, 临床上通常会将药物片剂进行分割。这种做法不仅可能会造成用药剂量的差错, 还可能造成药物被污染的后果, 药物的质量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由于儿童与成年人的各项生理机能都不一样, 因此, 如果将成人与儿童的片剂混淆使用, 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另外, 片剂的分割使用还会增加药物的刺激作用。

2.2 胶囊的使用不当

临床上存在着将胶囊的外壳剥除、倒出药物直接服用的情况。胶囊外壳能掩盖住药物自身的气味, 如果剥除胶囊外壳, 不仅会影响人体的吸收效果, 甚至会让药物还在胃液中时就遭到破坏。如果临床医师考虑到小孩子吞咽胶囊比较困难, 那么在剥除胶囊外壳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衡量这样做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必须确定影响不大, 才能剥除外壳直接服用。

2.3 注射剂的使用不当

2.3.1 口服注射剂

注射剂采用注射的方式进入人体是为了避免药物在胃液中发生变化, 影响到治疗效果。注射的方式可以让药物的利用度得到提高, 但是使用剂量一般都比口服药物要小很多。如果口服注射剂, 不仅会由于剂量的不足而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还会因为药物在经过人体消化道时被破坏。

2.3.2 注射剂外用

临床中有将注射剂制成漱口水来使用的情况。制成的漱口液中药物的含量明显不够, 并且还会让药物的溶解性与稳定性受到影响。将抗生素粉剂最为外用药涂抹在创伤处, 会让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 反而更加不好治疗。

2.3.3 注射剂作滴鼻液、滴眼液来使用

临床上的眼鼻制剂都有一定的渗透压和酸碱值范围, 因此在将注射剂改制成滴鼻液或是滴眼液使用之前, 必须先改变其渗透压与酸碱值。如果直接使用, 会造成对人体鼻、眼的刺激与伤害。另外, 注射剂中往往还添加了一些辅助成分, 这些辅助成分与人体鼻、眼的直接接触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因此, 在将注射剂作为滴鼻液、滴眼液使用时, 一定要首先对药物的性质进行分析, 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2.4 多种剂型混合使用

有时候临床医师为了让儿童可以更容易的服药, 会将不同剂型的药物比如片剂、胶囊等进行分割或是研碎然后将药物粉末混合在一起给儿童服用。这种做法完全没有考虑药物在混合时可能会发生互相作用而改变药效。尤其是很多种药物混合的情况, 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2.5 新剂型药物的使用不当

2.5.1 滥用缓释剂与控释剂

在临床用药中, 医师没有留意缓释剂与控释剂的使用特点, 就会导致缓释剂与控释剂的滥用。这两类药物有着非常特殊的结构, 因此, 可以让药物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释放药物中的有效成分, 对目标靶位进行持续的作用。如果是突发患者, 缓释剂与控释剂的起效时间可能稍微有点长, 因此, 通常需要先使用速释药物让症状来到缓解, 然后使用缓释剂来达到维持疗效的目的。另外, 如果患者年龄不满2周岁, 那么缓释剂类药物的使用一定要慎重。

2.5.2 缓释剂、控释剂的剂型被破坏

由于缓释剂、控释药物的剂量比一般药物要大, 因此, 剂型被破坏以后, 药物的靶向性成分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释放出来, 并迅速作用于目标靶位。人体的血药浓度就会迅速升高, 而等药物完全代谢以后, 人体的血药浓度又会快速下降。血药浓度这样的波动幅度会造成人体毒性反应。

3 结语

药物剂型是临床用药中的一种应用形式, 可以有效地促进临床药效。它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剂型可以让药物的作用性质发生改变; (2) 剂型可以对药物的作用速度进行调整, 让其达到最理想状态; (3) 剂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甚至消除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 (4) 剂型有一定的靶向作用; (5) 剂型直接影响着药物的治疗效果。像膜剂、中药颗粒剂、靶向制剂等新兴剂型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剂型使用的进步让药品的效力以及药品的制剂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药物剂型的设计根据是药物自身的性质、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给药的方式以及治疗要求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因此, 临床医师不仅需要非常熟悉不同的药物与不同剂型, 还需要及时更新最新开发的药物, 掌握药品的发展动态。医院也应该加强对各医师药剂知识的培训, 系统地提升医护人员的药物知识。这是临床合理、正确用药的保障。医护人员的任何行为都关系着患者的身体健康, 临床医师的不合理用药, 不仅是对医院名誉的不负责任, 更是对病患生命安全的漠视。

针对这些情况, 医院需要加强临床医师对药物剂型应用的管理, 严格禁止随便更改药物用法的行为。同时, 医院还需要做好宣传工作, 让医护人员, 尤其是临床医师充分地了解到不合理用药的后果, 提高他们合理用药的意识。

由此可见, 加强临床医师药物剂型合理使用的意识不仅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有效举措, 更是对病患生命安全的保证。医院必须重视临床剂型的影响因素, 强化对临床药物剂型的管理来促进药物剂型的合理使用。

摘要:该文主要探索了药物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 通过对临床上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分析、归纳与总结来提出建议, 指出药物剂型使用的不合理不仅会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受到影响甚至延误病情, 希望通过该文的分析, 能提高临床医师合理、正确地使用药物剂型的意识和临床治疗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药物剂型,临床用药,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坤贤.院药物剂型临床不合理使用现象分析[J].北方药学, 2012 (3) :79-80.

[2]陈少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认识及预防措施[J].海峡药学, 2013 (3) :261-262.

[3]曹恒瑜, 于佰凤.中药注射剂生产问题分析与解决[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 (1) :285-287.

剂型开发论文 篇7

近30年来, 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异常迅速, 作为畜牧业三大支柱 (品种、饲料、兽药) 之一的兽药产业也随之迅猛发展起来, 据农业部有关部门统计, 截止2010年8月底, 全国通过GMP验收的兽药生产企业约有1650家, 生产兽药品种约2000种, 年产值已达420多亿元人民币。兽药事业的蓬勃发展, 为我国畜牧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但是, 其中暴露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和严重, 特别是在兽药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制和生产方面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我国养殖业迅猛发展的要求和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

1我国兽药剂型的现状

我国的兽药研究整体起步较晚, 兽药药理学、药剂学的研究更是如此, 这不仅造成了兽药制剂技术落后的现状, 而且也进一步延缓了兽药新剂型的开发。所以, 直到20世纪末期, 我国才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合理的兽药工业体系。

1.1我国兽药剂型比较单一、科技含量较低 (1) 我国的兽药剂型一向比较单一, 仅限于常规的比较简单的片剂、粉剂、散剂、预混剂、口服液、小容量注射剂、消毒剂 (固体、液体) 以及个别新剂型如透皮剂、喷雾剂、长效制剂等。而且没有对常规剂型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因此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稳定性差、刺激性强、生物利用率低、疗效不稳定、制剂配制不科学等问题。国外兽药原料药与制剂的比例在1:7~8左右, 有的更高如伊维菌素的原料药与制剂的比例甚至达到了1:23;一种新兽药被研制出来后, 有专门的科研人员对其制剂进行系统的研究与筛选, 筛选出的药物制剂往往比较科学、合理, 开发出来的制剂产品大多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例如, 1996年伊维菌素的注射液 (害获灭) 的销售额接近原料药的销售额, 达到7.35亿美元。近年来, 国外长效制剂、给药方便的制剂和生物利用度高的制剂仍是其研究开发的热点, 现已有相当数量的产品上市,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例如美国辉瑞公司的长效土霉素注射液年销售额超过2亿美元。 (2) 我国对兽药制剂不够重视, 缺少系统的研究。在我国兽药原料药与制剂的比例仅为1:2~3。由于制剂开发不全面, 新兽药原料药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因而大大降低了开发新兽药原料药带来的利润。多年来就存在着国外企业将我国出口的原料药加工成好的制剂后又返回到国内市场的现象, 国内牺牲自己的环境、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为代价仅赚取了一点低微的利润, 而制剂所附加的高额利润均被国外企业所赚取。更为重要的是, 影响了我国兽药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3) 随着养殖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 片剂因给药麻烦, 在兽药剂型中已逐渐被淘汰。粉剂、散剂、预混剂和口服液因可通过拌料给药或饮水给药, 在群体疾病防治中使用比较方便, 因而在兽药剂型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注射剂在兽医临床上因给药剂量准确、药效迅速, 在大家畜 (如猪、牛、羊等) 和宠物上得到较大范围使用。即使在畜牧业中广泛使用的兽药制剂, 其制剂技术也多以引用或借鉴人药为主, 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贯制, 再加上兽药生产企业本身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特别是制剂工艺和药剂学方面的人才, 使得我国兽药新剂型与新制剂研究开发缓慢, 导致我国兽药新剂型和新制剂工艺水平始终处于落后状况, 兽药行业长期处于低水平重复生产状况, 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1.2中药制剂工艺落后, 剂型单一我国中药散剂工艺落后, 剂型单一, 这一点从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收载的194个中兽药制剂中就可以看出来, 其中散剂150个, 占77.3%;酊剂12个, 占6.2%;膏剂8个, 占4.1%;片剂9个, 占4.6%;非注射液体制剂6个 (包括口服液4个、灌注剂1个、汤剂1个) , 占3.1%;注射剂3个, 占1.6%;颗粒剂4个, 占2.1%。散剂、片剂、酊剂、膏剂等传统剂型占到了95.3%, 属于现代剂型的注射剂和颗粒剂只占了3.7%, 这其中散剂就占到了77.3%, 由于散剂只是简单的加工粉碎, 其粒径较大 (850±29m) , 中药又多是以纤维素为主的植物类组分, 再加上非草食动物消化纤维素的能力又弱, 使得有效成分来不及释放便被排除体外, 临床使用中势必要加大用量, 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1.3新制剂的稳定性较差、疗效不确实目前, 正在开发研制或已投入市场的一些新剂型, 如透皮制剂、长效制剂、泡腾片剂、喷雾剂、中药注射剂等, 因为还处于试验研究阶段或技术在某些方面还不够成熟, 所以在制剂稳定性上较差, 兽医临床上的治疗效果不够确实, 但毕竟代表了今后我国兽药新剂型的发展趋势。

1.4药用辅料单一长期以来, 我国没有专门从事兽药辅料研究和生产的企业, 制剂所用的辅料品种少 (葡萄糖、淀粉) 、生产缺乏标准, 质量不稳定,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兽药制剂的质量。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药用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作用与地位还存在着许多糊涂认识。认为辅料无非就是载体, 对药物制剂没有什么作用。近些年由于受葡萄糖涨价的影响, 有些厂家开始研发新的辅料如加益粉, 由于其稳定性较差, 再加上影响主药的检测, 实际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其实药剂辅料并不“辅”, 不仅赋予了药物的形式, 而且还能左右制剂与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释放速度及其毒副作用等, 所以新辅料的开发在剂型开发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制剂、剂型的发展和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 我国兽药制剂生产的辅料主要借用人药辅料, 专门用于兽药的辅料甚少, 对兽药辅料的开发刚刚起步, 这也是我国兽药新剂型与新制剂的研究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2我国兽药剂型的发展对策

新兽药原料药的研究与开发是一项周期长、耗资大、技术要求高、风险大的系统工程。在国外, 开发出一种新原料药平均需要花费10~12年时间, 耗资2亿美元左右。我国的兽药企业仅以利润的1%~2%投入科研开发, 每年能拿出200万元以上进行新药研究和开发的单位几乎没有。而开发一个药物新剂型一般只需100~300万美元 (仅为研制新药费用的1%) , 将新剂型推上市场平均只花3~5年 (为创新药的1/3~1/2) 的时间, 所以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制开发比较符合我国兽药企业的实际情况。

2.1努力学习药剂学基本理论和生产工艺技术, 追踪当今世界药剂学发展趋势, 努力提高制剂工艺水平药品都是以制剂形式用于动物机体, 药物的疗效、稳定性和安全性等与药物剂型、制剂技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所以, 药物的新剂型和制剂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在某种意义上比发明新的兽药原料药更为迫切和重要。当前我国兽药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兽药药理学和毒理学方面, 如药物动力学、药效学和兽药残留方面, 而对影响兽药发展至关重要的药剂学或制剂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甚至是零, 专门从事兽药药剂学研究的科研人员较少, 兽药制剂中药物释放的理论、新型给药系统体内代谢动力学模型理论的研究涉及的还很少, 药用制剂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的基础性研究也进行的甚少。所以, 针对当前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 (1) 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深化改革, 坚决抛弃那些与兽药发展不相容的东西, 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科研单位与科研单位之间的深层次的有效合作, 打破过去那种“老死不相往来”、斤斤计较和互相轻视的局面。 (2) 要努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特别是对药物传输系统、靶向给药系统和透皮给药系统等知识的学习, 加大对兽药新剂型的基本理论和生产技术的研究。 (3) 农业大学还应该开设兽药制剂学或药剂学课程, 培养专门从事兽药制剂学研究的技术力量, 以适应我国兽药企业的发展要求。 (4) 兽药新剂型的研发目前务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满足市场的急需和潜在需求为己任, 大胆实践, 紧密结合我国养殖业实情和发展趋势, 走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兽药新剂型研发之路。

2.2研究开发市场需求的兽药新剂型与新制剂药剂学的发展和进步, 也就是剂型和制剂的发展和进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我国兽药制剂长期停留在针剂、片剂、散剂、粉剂、预混剂等常规制剂的水平上, 这些常规的兽药制剂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效畜牧业的发展要求, 更为主要的是它不符合当今世界兽药“三效” (高效、速效、长效) 和“三小” (毒性小、副作用小、剂量小) 的发展要求。因此, 结合当前我国畜牧业的特点和我国兽药的现实水平, 可重点研究开发控释制剂 (长效制剂、速效制剂和定时制剂) 、透皮制剂、喷雾制剂、靶向制剂等, 加大对脂质体技术、微囊技术、纳米技术、固体分散体技术、包合技术、中药提取技术、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等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兽药新剂型的开发将朝着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的方向发展。例如现在畜牧养殖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 群体给药由于给药方便、动物应激少而受到市场欢迎, 可重点开发长效制剂、透皮制剂、喷雾制剂等。另外还应该注意在药物新剂型和新制剂的研发生产过程中, 药物晶型的转变问题, 对药物的熔点、释放度和药理活性等有很大地甚至是本质的影响。

2.3加强中药新剂型与新制剂的研究开发 (1) 中药是我国的瑰宝, 中药的发展也应遵循当今世界兽药“三效”、“三小”的发展要求, 应将现代的一些研究方法与中医药理论体系紧密结合。在知识产权日益得到保护的今天, 应用现代科学手段对中药进行深入研究是我国创制新剂型和新制剂的重要手段。 (2) 中药的微量高效化是中药剂型的一种发展趋势。不仅使中兽药的使用更加方便, 提高了应用效果, 而且有利于中兽药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化。例如将传统散剂改造成颗粒剂、口服液或注射剂, 就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药的用量, 提高疗效, 但这一切以在提取分离的过程中有效成分的不流失为前提。 (3) 目前, 最紧要的是加强中药制剂的释放度和药物动力学的研究。释放度在一定程度上可间接反应药物的体内情况, 同时, 测定中药释放度还可为改进配方、选择剂型、制定生产工艺提供可靠依据。另一方面, 还应加强中药制剂体内药物动力学的研究。目前主要的方法有以配方中某一成分作为代表来研究体内药物动力学的方法和生物效应法两种, 但中药成分极其复杂且大多为复方制剂, 所以, 对这两种方法也存在着不少疑问和争论, 需要进一步做工作。 (4) 应该认识到, 中医药和西医药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医药体系, 中药中的每一味药物都是一个多结构成分的有机复合体, 能够产生多种药理作用, 各个成分之间又可产生复合作用。一味地用西药的一些指标去要求中药, 可能是行不通的或者说会使中药的研发进入误区。例如现在比较流行的提纯中药中的某一成分, 搞清其化学结构后去人工合成这一思路是否可行, 需要研讨。中医药遵循辩证论治、标本兼治、综合防治的原则, 而西医药则是简单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思路, 追求的是药物成分结构明确、含量高、作用机理单一, 与中医药的综合作用机理相反。 (5) 中药剂型的现代化应该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 并不是一味的去追求所谓的高新技术, 而是应该根据应用对象的不同和中兽药对动物所产生的效应不同来确定, 以充分利用其药用价值, 防止其药物有效成分的流失, 导致其药效的降低。

2.4开发兽药专用辅料 (1) 药剂辅料在制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的兽药工业, 其辅料多是应用人药辅料 (如葡萄糖、淀粉等) , 不仅使得兽药制剂成本偏高, 而且也妨碍了兽药制剂学的发展。寻找、改进和开发新型药物辅料, 克服原有辅料存在的缺点, 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加工修饰改进而得到新的辅料; (2) 也可寻找同类替代品, 开发利用自然产物或来源更广泛的辅料或改进原有剂型的辅料处方或剂型的加工制备技术, 将影响因素进一步优化处理, 以制备更理想化的剂型。 (3) 开发专用兽药辅料, 特别是非常规剂型 (如控释制剂、透皮制剂、脂质体、微囊剂、纳米剂) 的专用辅料, 对于提高兽药科技水平, 有效防治动物疾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而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兽药制剂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

上一篇:建筑防水工程技术下一篇:公路填砂路基施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