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研究(精选12篇)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研究 篇1
摘要: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是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 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它深刻体现了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为我们开发课程提供了较实用的方法。本文利用其科学的开发流程探讨了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机械设备修理》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
关键词:高职课程,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工作方法,学习领域课程,实践专家研讨会
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既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学生通过对技术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关键就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的建立。工作过程应考虑三个方面:1)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既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反馈。2)工作要素的全面性,既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人员与工作成果。3)工作过程知识。一体化课程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让学生获得在职业工作实践中相互关联的综合能力,使其成为高素质技能型或应用型人才。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充分反映了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
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流程为: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学习情景与课业设计→课程实施与评价。其中典型工作任务(professionaltask)是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或行动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
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在整个职业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功能。实践专家研讨会是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方法。是在DACUM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通过分析典型工作任务(BAG)进行的整体化的职业分析方法。它的目的是: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形式描述职业工作,为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提供实证基础。典型工作任务能对职业工作进行全面的描述,从而确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实践专家研讨会 (EXWOWO) 的步骤:1)介绍背景、目的、方法和基本指导思想。2)明确基本概念,如职业发展阶段等;3)个人职业历程简述:举出从“初学者”到“专家”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最多5个),每一个阶段举出3-4四个有代表性的任务;4)确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5)工作任务汇总;6)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我们学院的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的进行,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更是不断学习,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努力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首先是对传统的学科体系化课程的大胆突破,改革课程体系,重构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项目课程。其次,更加重视课程改革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进行了多次专家讲座、高职论坛会议,鼓励教师出去学习、交流课改新思想、新理念,进行课程教学设计辅导等。
我们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也在积极进行中。在暑假期间,走访了大量企业,进行了广泛调研,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在调研过程中,召开了实践专家研讨会,听取了企业专家、技术能手、往届毕业生、实习生的意见和建议,调整了专业部分教学计划。在听取了企业高级机修工、操作工、维修班组长的建议后,分析整理了《机械设备修理》典型工作任务。接下来,进行工作任务向学习领域课程的转化,形成了《机械设备修理》学习领域课程,如下表所示。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开发,明确了课程目标,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确定了课程模式: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方法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课程内容的载体是综合性的学习/工作任务(教学项目),一个或多个学习任务或学习情景;课程的实施是通过行动导向学习,让学生亲自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王文槿.教科文组织和部分国家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简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3]姜大源.职业教育思想的功能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研究 篇2
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内涵、建设现状及模式的`深入析论,揭示了现代高职电气专业教学的开放性与工学结合内涵的内在联系,阐述了以工学结合建设为基础的各种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特色和品牌,是提高高职电气专业发展原动力的重要途径.
作 者:赵静 作者单位:淄博职业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山东淄博,255013 刊 名:科学与财富 英文刊名:SCIENCES & WEALTH 年,卷(期):2010 “”(7) 分类号: 关键词:高职 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研究 篇3
关键词:乳品工艺;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23-01
工学一体化可以说是一种教学模式,特别是在高职院校等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学校。但是,这还远远不够,要进行更加完整、系统性的学习,就需要对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进行开发,并且乳品工艺必须要在理论学习与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其要求与目标和工学一体化是同样的,有利于培养提高乳品工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竞争力,为他们今后出到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开发要以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一改以前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是从学校、专业以及社会需求的实际出发,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乳品工艺专业化人才。
一、对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理解
1、工学一体化的内涵理解
工学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把理论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通过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来学习与检验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现在高校中的学生毕业实习既有区别,又有相同之处,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工学一体化可以贯穿于整个学期的始终,具有更加科学完整的体系。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它可以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并且围绕这个技能训练的要求,提出具体的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二是注重理论教学与职业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
2、工学一体化课程的主要内容
工学一体化课程的主要内容紧紧围绕“一体化”来进行设置,主要是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专业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一体化,课程内容一体化。这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主要是通过“工学结合”的形式来进行,而工学结合一体化的主要模式就是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形式,所以,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主要是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进行专门能力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系统性设置。
3、乳品工艺专业进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乳品工艺是一个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乳品工艺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的专业,其学生今后主要是在乳品行业的生产车间、管理与研发部门工作,所以就具有十分强的实践操作性,因此从乳品工艺专业学生今后所从事的工作与该专业培养的目标来说,其十分适合采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所以进行这方面的课程开发十分有必要,也是可行的。并且,在具体的专业教学过程中,也有相关的实践课程内容。
二、进行乳品工艺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重要意义
进行乳品工艺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方面,通过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可以更加直观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乳品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才会培养出有创新力的核心竞争性人才。另一方面,从当前的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来说,一些院校是不够系统的,因而要通过以课程形式的来提高工学结合模式的成效,使之成为一门系统科学的课程。
三、如何进行乳品工艺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
1、在乳品工艺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中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模式。理实教学一体化可以说是其核心内涵,在工学结合中,实际上最重要的就是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在实习工作中检验、学习理论知识,反过来,又要学会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的工作。乳品工艺专业的学生以后要在一些生产车间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而运用理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提高学生的工作技能与社会竞争力。
2、乳品工艺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要与企业岗位的需求相结合
乳品工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主要培养出能胜任在乳品生产与研究的企业中工作的人才,其与今后学生毕业的岗位需求十分密切,所以在进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也要考虑到企业岗位需求的特点,从就业市场的实际出发。事实上,工学结合一体化也有利于学生在毕业之前就深入地了解本专业的岗位要求,从而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可以把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的要求结合起来,这样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不会偏离最初的教学要求。
四、结语
乳品工艺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性非常强,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像其他专业一样侧重于理论方面的学习,而是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实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对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进行开发,可以通过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与企业岗位的需求相结合等途径来进行,以此来保证其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杨 兰,王 谦.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探究[J]. 科技风. 2010(24).
[2] 王小树,关晓伟,赵小平.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以园林技术专业《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为例[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10).
[3] 王文龙,云月英,王国泽. 工科应用型大学乳品工艺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3(04).
[4] 周雪,赵欣.工学交替模式下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J]. 北方经贸. 2010(10).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研究 篇4
关键词:高职,工学结合,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研究是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 有效教学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在20世纪以前, 西方教育认为“教学是艺术”, 但随着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行为科学的发展, 教育者发现“教学也是科学”, 也就是说, 教学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一、国内外的有效教学理论
西方比较有影响的教学理论与模式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的基本思想是只要提供恰当的材料, 并且在进行教学的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量的帮助, 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并不是智力的问题, 而是因为教师没有采取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以及没有获得足够的学习时间。而后, 布鲁姆又提出评价的新概念, 比如“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
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崔允漷教授的著作《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允漷教授认为:“有效”是指教师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 学生所取得的进步或者发展。简而言之, 检验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是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如果教学没有效益, 并不是意味着教师教得不认真, 而是说学生没有学到有益的知识。倘若学生失去学习动力或者学了没有收获, 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
二、“工学结合”课程有效教学特征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指出,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 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就是说,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企业和社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人才是否合格, 必须由企业和社会来检验和评价。近年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 使我们逐渐认识到“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最重要就是课程的开发, 有效的“工学结合”课程要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性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 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整体化衔接, 使学生不但能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能通过经历工作过程获得职业意识, 通过与同学合作学习学会交流和沟通方法, 并最终形成职业综合能力。北京师范大学的赵志群教授提出:工学结合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在“工学结合”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更加丰富, 教学空间增大, 同时也加大了教学评价工作的难度。笔者认为工学结合课程有效教学的最主要、最基本特征有以下三点。
1. 培养目标的有效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所著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是教育评价方面的第一本影响极大的著作, 布鲁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培养目标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要求, 是高等职业教育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特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为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提供的职业准备教育, 目的是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 促进学生的职业化。
国家对高职人才只作笼统的要求, 没有具体细致的规定, 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 不同岗位的知识、技能、态度要求不相同。但是, 企业希望培养目标贴近企业的实际岗位, 存在短视和功利行为, 要求学生上岗就能像熟练工一样工作, 并且专精于某一工作岗位, 而不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 也不考虑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企业的需要是检验高职培养目标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但不是唯一指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学历教育, 不仅仅要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 还要考虑学生的终生发展。有效的工学结合课程必须满足企业的需要, 但满足企业需要的课程并非就是有效的课程。高职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国家的规定、企业的要求、学生发展的需要三者之间共同的诉求。
2. 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师生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 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措施的依据, 也是教学效果评价的标准。它作为教学活动的灵魂, 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教学目标更为具体, 微观到每堂课甚至是每个知识内容, 培养目标是制订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师要根据工学结合课程与学生的特点, 分别设计发展目标和终生目标。发展目标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应达到的目标, 终生目标是学生为了终生的发展应达到的目标。在每一堂课中, 终生发展的目标又可以表现为相对具体的课堂目标, 它是可以衡量的。终生目标也许没有实时的效果, 但是它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3. 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主体工作, 教学内容对教学的有效性起决定作用。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工作需要的、必备的能力为主。“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考虑学生掌握理论技术所必需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应的应用能力, 教学不是以专业为中心, 而是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理论知识学习是不可缺少的, 但够用即可, 更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增大实验、实习与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比重。把专业学习与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岗位结合起来, 把职业岗位分解成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根据工作需要把相关的知识和能力组成相关的课程结构。也就是说, 把未来要从事的工作岗位分解成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来设置课程, 编写教材, 在教学中, 主要强调能力的培养, 订单班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马上能上岗。
4.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保障。教学内容很重要, 学生愿不愿学、有没有学到知识、学得好不好更重要。倘若学生不愿学, 或者是学了以后没有收获, 那么, 即使教学内容再丰富、教师教得再认真也是无效的。所以, “工学结合”课程要充分考虑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学生的基础, 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1) 课前充分的教学准备。课前充分的准备指的是教师在课前对教学活动的精心谋划。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不能靠即兴发挥, 因而有效教学要以充分的准备为前提条件。教师需要精心备课, 事先组织和计划好教学, 减少花在课堂组织和管理上的时间, 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学习。同时, 因为教师在课前的准备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基础、特点和兴趣等,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 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指的是教师安排教学有条不紊进行的方式或方法。教学准备与教学组织是紧密相连的。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不应拘泥于制定的课程标准, 而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针对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能根据学生的差异,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选择适合的教学行为, 因材施教,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此外, 教师还要能够有效处理课堂管理方面的问题, 保证教学活动按照课程标准正常进行。
(3) 教学清楚明了。教学清楚明了就是教师清楚地讲授、解释教学内容, 从而使学生达到正确理解和真正掌握知识。教师清楚表达的能力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品质, 学生在评教时十分注重教师讲课的清楚明了, 如果连话都说不清楚, 就更谈不上有效教学了。要特别说明的是, “教学清楚明了”不仅仅是教师要清楚明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要清楚明了。有效的教学是要通过教师清楚明了的教学这个手段达到使学生清楚明了的目的。
(4) 教师富有教学热情。高职教学是在一定的情绪背景上师生交流信息、知识的智力活动, 师生的情绪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率。引起师生的积极情绪对于实现有效教学十分必要, 也就是说课堂氛围要好。教师如何做到富有教学热情呢?第一, 教师要热爱所教学科, 注重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学习和研究, 不断丰富学科知识, 深化对学科内容的掌握, 为有效教学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第二, 教师要热爱教学工作本身, 只有热爱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本身, 才会心甘情愿、努力地工作, 取得教学的成功。
三、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应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工学结合”课程, 为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提供职业准备教育, 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 促进学生的职业化,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 (上) [J].人民教育, 2001 (06) .
[2]肖贻杰.略论大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04 (03) .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研究 篇5
摘 要: 本文以“登云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登云学院)工学结合专班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工’与‘学’的冲突”为问题导向,在研究高等教育界关于学分置换的做法的基础上,精准提出六种课程学分置换办法。以《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高级实训》课程为例,阐明了六种课程学分置换办法的具体做法,并以“企业对口工作岗位”置换法为例,用“基准分配比要素加权求和法”建立了可量化考核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冲突 学分置换 量化考核
1.引言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登云学院作为两岸职业教育交流的窗口,与台湾的职业学院有较多合作与往来,并借鉴台湾的“建教合作”模式,于2010年创建了“工学结合专班”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校企双主体育人”,其具体内涵包括校企合作共同设计“三阶段”岗位和校企合作共同设计“三课程”体系两个方面。学生通过“学校→企业”两地循环学习方式,完成“三阶段”岗位工作及“三课程”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实现了“工”与“学”的结合,也伴随“工”与“学”的冲突,如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如何获取同时在校上课的课程学分。本文在着力解决这一冲突上进行研究,寻找解决办法。
2.高等教育界关于学分置换的做法研究
关于学分置换(也可称学分互换),目前,高等教育界主要出现五种形式的做法。
2.1出国(境)交换生课程学分置换。如“哈工大(威海)教务处【2014】1号文件”(文件内容为“本科生赴海外学习的若干规定(试行)”)中关于课程学分置换有相关规定:交换生出国(境)前先选好课,学生返校后向所在院(系)提交在国(境)外学习总结、所修课程的培养方案,由院系审核通过后进行课程或学分置换。
2.2国内与国外有合作关系高校间的学分互换。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签订“2+2”学分置换方案,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所修课程学分可替代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相关课程学分。
2.3区域间同等水平及类型高校间的学分互换。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组成的上海高校联盟相关课程实现学分互认,即某高校某教师所授课程被联盟内其他高校学生选修,其他高校认可学生所修课程学分,形成一门课程多所学校学生选修的局面。
2.4部分高校出台的鼓励学生就业创业的学分置换。如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为大四毕业生量身定制的学分置换方案让学生可以安心在企业实习。《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学分转换原则性意见》对学生自主创业可进行不超过50学分的课程学分转换。
2.5部分高校出台的鼓励学生参加高层次的学历教育、证书考试和科技、文化、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的课程免修或学分置换。如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学生在校(籍)期间取得的各类高层次学历课程成绩、职业资格证书、竞赛奖励和科研成果等,准予其申请免修课程、置换不及格课程或替代选修课学分。
以上几种学分置换形式做法都提到可以进行学分或课程置换,但如何置换不得而知。笔者依据登云学院“工学结合专班”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六种学分置换办法:“相近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置换法、“技能大赛获奖”置换法、“创新创业”置换法、“企业对口工作岗位”置换法、“企业培训课程”置换法、“慕课、翻转课堂等在线学习”置换法。下面以《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高级实训》课程学分置换方案实例阐明这六种置换办法及相应考核形式和评价标准。
3.课程学分置换方案实例
《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高级实训》课程内容主要参考“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职业资格标准中这一工种的“高级”要求,以登云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数控装调实训室中的“THWHZT-1B型加工中心装调维修实训系统”为教学载体,比较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有数控机床机械装调、数控机床机械维修、数控机床电气装调、数控机床电气维修四个模块,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可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高级)职业技能鉴定。
3.1学分置换办法
(1)“相近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置换:取得机修钳工或维修电工等相近工种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教研室主任签字认定。
(2)“技能大赛获奖”置换:参加校级以上机修钳工、维修电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等职业工种的技能大赛并获奖,专业教研室主任签字认定。
(3)“创新创业”置换:学生参加专业科技创新兴趣小组并参与获得相关专利;自主创业者提供创业计划书、相关调研报告、工商营业执照等材料经专业教研室主任签字认定。
(4)“企业对口工作岗位”置换:学生在数控机床或其他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厂从事机械装调、机械维修、电气装调或电气维修工作,其岗位工作内容贴近课程内容,学生在相应岗位上工作3个月以上并通过企业相关岗位技能考核,正确填写《数控专业实践课程指导书》中的周报表,写一份3000字以上岗位工作总结报告,报告经企业经理级主管签字认定。
(5)“企业培训课程”置换:学生在自主择业或预就业期间参加企业的内部或外部培训,如果培训内容与数控机床装调维修相关,则能够提供培训期间出勤表、相关培训资料并写一份3000字以上的学习总结报告,报告经企业经理级主管签字认定。
(6)“慕课、翻转课堂等在线学习”置换:学生通过“慕课、翻转课堂”等在线学习,学习内容与数控机床装调维修相关,能够提供:慕课或翻转课堂内容网址、在线学习日记(要求日记中学习日期、时间、学习内容)及一份3000字以上的学习总结报告,报告经专业教研室主任签字认定。
3.2考核形式及评价标准
针对以上六种学分置换办法,建立可量化考核的数学模型,是科学指导学生工作和学习的关键。这里以“企业对口工作岗位”置换法为例,通过确定量化考核的要素,用“基准分配比要素加权求和法”建立其量化考核的数学模型,考核结果采用五级计分制(“5”代表优秀、“4”代表良好、“3”代表中等、“2”代表及格、“1”代表不及格),其他置换办法均可参照此法建立各自的可量化考核数学模型。
设基准分P=5,其量化考核包括工作总结报告、岗位工作时间、企业技能考核、周报表及岗位与课程契合度五个要素,其中,工作总结报告配比分P=0.3P,加权值用Q表示,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相应加权值分别为1.0、0.8、0.6、0.4;岗位工作时间配比分P=0.3P,加权值用Q表示,分“3个月以上”和“3个月以下”两级考核,加权值分别为1.0、0.5;企业技能考核配比分P=0.2P,加权值用Q表示,分“通过”和“不通过”两级考核,加权值分别为1.0、0;周报表配比分P=0.2P,加权值用Q表示,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加权值分别为1.0、0.8、0.6、0.4;岗位与课程契合度是比以上四个要素更高阶的考核要素,基准分不配比,加权值用Q表示,分“好”、“较好”、“一般”、“不好”四个等级,考核结果用V表示,可量化考核数学模型为V=QPQ,V值采取四舍五入法。
4.结语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在“工”与“学”结合的同时,会出现“工”与“学”的冲突,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积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以人为本,弹性灵活但又不降低要求”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则,本文在课程学分置换方面的做法,正是契合了这种原则,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研究 篇6
关键词:工学结合 课程改革 课程开发 给水排水
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的基础和关键在于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实施。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及给排水行业新标准、新方法的实施,传统的给排水专业教学体系,无论是课程设置、课程模式还是评价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目前,各个行业领域都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相应的综合职业能力,传统课程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不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市场需求,探求新的适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式。给排水专业的课程改革是基于“工学结合”来实施,其本义是把工作和学习结合在一起,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工学结合”也是一种校企多元办学或以紧密型校企合作为基础,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其核心是校内专业学习与企业职业实践一体化相结合,而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专业课程的设置则是实现“工学结合”的前提和基礎。
1 “工学结合”专业课程开发的思路
“工学结合”给排水专业课程方案开发建设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成立“工学结合”给排水专业课程方案开发建设专家组。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由企业实践专家、课程建设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研究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讨专业核心课程及其主要内容。(2)进行给排水专业职业分析。参照国家相关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对给水与排水相关工作岗位和核心职业活动进行分析,定位学生培养目标,明确职业资格培养方向,确定学生培养方式和培养内容。(3)进行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和认知任务分析。运用BAG(Berufliche Arbeitsaufgaben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法和CTA(Cognitive Task Analysis认知任务分析法)法,召开企业实践专家研讨会,分析职业典型工作任务。(4)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结构和课程门类。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及认知任务的分析,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遵循职业成长规律,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结构和其它专业课程门类。(5)形成各项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任务。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和认知任务分析形成学习任务,明确每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通过以上研究思路,确定给排水专业课程方案。
2 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研究过程
(1)成立“工学结合”课程方案开发小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工作中可观察和可编列的任务应是实际工作岗位工作者行为信息的活动,工作任务分析过程中强调对工作过程中操作对象、操作流程、操作规则和操作环境,以及完成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描述。为合理确定工学结合课程方案,保证学生满足企业的用人标准及需要,成立给排水专业核心课程方案开发建设专家小组,专家小组成员由公司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和有课程开发经验的专家组成,保证研究确定的核心课程方案与工作任务相一致,工作内容和教学内容相统一。
(2)进行给排水专业职业分析。职业分析是进行专业核心课程方案开发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给排水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及各相关单位的人才需求层次及目标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课程方案。在了解毕业生从事主要工作岗位的岗位技能要求与岗位职责的同时,专家组成员对国家相关职业标准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结合对企业的调研实践,明确了给排水专业方向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内容,确定了化学检验工(水质检验工)、供水生产工(净水工)、机械设备安装工(管道工)、维修电工四大工种为给水与排水中职学生的主要职业资格培养目标。以上工种均属专业技能型人才范畴,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即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
(3)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认知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方法强调整体化的职业分析,重点是分析描述综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务,是“工学结合”专业课程开发的核心。认知任务分析则是以领域专家的认知过程、问题解决和专家知识的生成为取向,并使用知识抽取工具提取和表示他们完成任务过程中所利用的专业知识和关键的认知要素,形成可实践的知识表示,包括推理、诊断、判断和决策技能。课题组成员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采用BAG法(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对给排水职业活动进行了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采用CTA认知方法抽取专业知识和关键认知要素,确定执行各项典型工作任务操作者应具备的能力、知识、技能、经验等资格条件,进而确定给排水专业的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包括:水质检测与分析、给排水管道施工、建筑管道设备安装、给水处理与运行、城市污水处理与运行、建筑消防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六项工作任务。企业专家对以上六个典型工作任务从工作过程、工作岗位、工作对象、使用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要求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确定岗位技能要求、岗位职责及工作情境。
(4)确定给水与排水专业核心课程方案。根据给排水专业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的要求,在企业专家、职业教师及本专业骨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企业专家访谈会的形式,确定了给排水专业课程方案,见图1所示。本课程方案将给水与排水专业课程分为一般专业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
(5)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学习任务建构。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分析研讨,将水质检测与分析、给排水管道施工、建筑管道设备安装、给水处理运行、城市污水处理运行、建筑消防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等6项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相应的工学结合课程,从而形成给水与排水专业的核心课程方案,其核心课程方案的具体内容见表1所示。
3 结语
在专业核心课程方案的确定过程中,坚持课程门类与典型工作任务相一致,学习过程和实际工作过程相结合、学习内容和企业工作内容相联系,直接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工学结合”课程特色。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中的学习任务的完成,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学会方法和技巧,引领学生的职业行动并阐释其职业行动,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构成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
“工学结合”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与企业职业工作的有效结合,在研究过程中将课程内容与企业工作任务相结合,教学组织与企业劳动组织相结合,教学环境与企业工作环境相结合,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结合,必然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坤,谢长法.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13(9).
[2]马章良.基于工学结合的“外贸跟单”课程体系开发研究[J].职教通讯,2013(9).
[3]林小星.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高职教学管理改革的要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9(12).
[4]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5]林雪燕.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实践—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课程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8).
[6]张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机制研究[J].高教论坛,2013(8).
[7]王延华.任务分析方法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7).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研究 篇7
道路是长距离带状构筑物, 常穿越许多地质条件复杂的构造单元, 道路构筑物的修建, 改变了其周围的地质环境, 破坏了山体的平衡和稳定状态, 可能引发各种工程地质问题。
随着道路建设的飞速发展, 地质问题在道路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把地质问题处理的妥当, 可以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道路工程地质灾害, 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因此, 工程地质问题的防治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工程地质与土质》课程是道桥工程专业职业能力通用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主要培养道桥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在专业能力方面, 它包含能够准确阅读地质资料;初步进行道路工程地质选线;判断和解决工地现场施工中的地质问题;熟练进行土工试验检测等。在方法能力方面, 它包括制订工作计划的能力;获取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能力;检索资料获取信息能力等。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 比如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等, 为发展综合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工程地质与土质》课程开发与研究过程
2.1 设计思想
(1) 以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 基于完整的职业行为和岗位任务设计教学内容。 (2) 按照工学结合、教学做合理衔接实施教学过程。 (3) 采用学生主体, 教师导学的教学方法, 以小组讨论活动、角色扮演等多元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 本课程的实践环节结合企业具体的施工工程项目来实施。
2.2 开发与研究的过程
2.2.1 课程设置
通过调研, 对道路工程建设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分析, 确定本课程的的实际工作内容, 将所有的工作内容按照教育的规律对其进行合并、归类, 提炼相应的教学任务, 创设学习情境。
改革前课程结构模式是以学科本位为主线构建的,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地质与土质基础、工程地质勘察和工程地质技能训练三部分内容。在课程设置时, 强调了实践性教学环节, 突出了学生技能的培养。改革后打破了学科体系的构建模式, 建立了以工作任务为核心辐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体系, 按照道路勘测、设计、施工和养护各阶段地质知识应用的顺序来安排课程内容 (如图1) 。
根据道路工程建设的工作任务提炼相应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分别为:识读地质勘察报告, 分析工程地质条件, 检测土质路基施工质量, 处理道路施工和养护过程中的地质问题。同时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 (包括五个情境) , 学习情境按照从岩土性质的判定→地质资料识读→地质问题处理这条由简单到复杂的主线, 从单一到综合的规律进行排序。
2.2.2 内容选取
秉承“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完成学习内容”的原则, 通过对道路工程建设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分析, 确定了相应的学习性工作任务, 然后进行系统的整合, 打乱其前后排列顺序, 形成了五大学习情境。分别是道路勘测阶段的地质、道路设计阶段的地质、道路施工阶段的地质、道路养护阶段的地质和工程地质野外实习。这五大学习情境都是基于道路工作过程, 并沿着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设计的, 比如道路施工阶段常见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防治, 由教师根据滑坡治理任务的要求进行支撑知识的选择, 围绕这个中心任务, 重新组合内容为认识滑坡危害、分析滑坡形成条件和拟定滑坡防治措施。同时学生分组讨论和训练, 通过循环交流, 使学生掌握为了治理滑坡应学习的内容, 同时全面运用相关的知识, 达到能力锻炼和提高的作用。
2.2.3 教学过程设计
我们不仅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来进行教学设计, 它融入了课程组教师们多年的教学经验, 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再创造。以土的压实性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例, 介绍教学设计的过程 (如图2) 。
首先确定能力目标—判定土质路基压实的程度, 为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指导。相应地设计了学习内容为了公路压实过程、熟练操作击实实验和分析影响击实效果的因素。然后组织教学, 采用了案例分析、分组训练讨论、启发互动等教学方法, 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教学活动。
每个活动过程都有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6个阶段。
资讯:教师首先布置工作任务—判定土质路基压实程度, 学生从工作任务中分析完成工作的必要信息, 例如土的类型和压实标准等。
计划和决策:建立学习小组, 制订学习计划, 确定计划的可行性。
实施:小组展开各种学习活动, 进行击实实验操作、评价数据结果和分析影响因素等。
检查:通过自评、互评和考核等方式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达到学习目标。
评价:教师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梳理并归纳。
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 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4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包括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 重点考查学生基本技能,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及创新合作的职业素养。过程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出勤、提问、协作、实训和工作单, 在期末考核里主要是理论考试。工程地质与土质课程考核, 它与劳动部职业资格鉴定相衔接, 实现了教考分离。
3 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课程开发与研究, 我们根据道路建设过程中的典型工作, 设计了本课程便于教与习的学习任务, 并进行了课程内容的重新组合, 使任务与课程内容有机的衔接。形成了以工作任务为目标, 以行动过程为导向, 易于实施教学做合理衔接教学模式的课程结构。通过本课程任务引领式的学习, 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同时为后续核心课程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等.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易峥英, 罗勇武.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思路探讨[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09, (08) .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研究 篇8
1 工学结合课程的内涵与本质特征
工学结合是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 它是指学习中融入工作内容, 根据工作内容来设计教学内容。其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方式强调在学习阶段引入工作, 让学生不但借此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且能够通过经历工作过程获得职业意识和方法, 丰富工作经验, 学会交流沟通并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可以说“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实现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的有效融合。
2 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伴随中国物流服务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物流人才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而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 目前仍较偏重于理论教学, 教学活动仍不能契合市场需求, 这就使得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缺乏实践经验, 最终导致物流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物流人才的主要途径, 肩负着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因此, 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前沿。
笔者通过对环渤海经济圈物流产业发达省市的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等物流相关企业的物流部门进行考察调研, 同管理人员深度访谈;追踪行业最新动态;进行国内大型招聘网站对物流人才需求的统计分析;融合《助理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确定物流专业就业领域及工作岗位群,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产业, 其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 覆盖会计、电子商务、生产运作、市场营销和连锁经营等领域的“采购、运输、仓储、配送、营销、连锁经营”等岗位群, 而这类岗位要求从事物流领域工作的人员除具备非常专业的物流知识, 如仓储、运输、配送、搬运加工、流通加工、货运代理、报关、报检外, 还要熟知电子商务运营、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物流成本控制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纵观这些岗位及其能力要求, 不难发现, 每一个岗位无不与货物、商品打交道, 因此, 培养学生掌握与商品运作有关技能的商品管理实务课程正是应时而出。课程开发的功能决定了此门课程为学院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储备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 同时丰富学生的技能, 开拓学生的就业领域, 而以往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仍沿用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的多, 实践教学少, 仍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填鸭式接受, 学生的培养与岗位需求不一致。而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恰恰是解决目前课程现状的有力方向, 因此, 基于工学结合进行该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课程设计思路
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丰富工作经验为核心, 建立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融“教、学、做”为一体,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与企业合作, 聘请企业专家担任物流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理念, 对企业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岗位及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 共同制定《商品管理实务》的课程目标, 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具有能辅助物流“仓储、运输、配送、搬运加工、流通加工、货运代理、报关、报检”等作业的能力, 以及“电子商务运营、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物流成本控制”等运营活动和进行“商品检验作业、商品品类管理作业、商品的养护和日常运营中商品流管理”等作业的能力, 实现商品在物流领域以及分销领域“优质优量”的流通。课程据此设计了五个工学结合任务, 分别为: (1) 商品检验; (2) 商品的品类管理; (3) 商品的养护; (4) 商品流管理; (5) 商品运营。根据企业生产实际任务所需要必备的能力在每个项目下面设计学习子情景即具体的学习任务, 其中第五个任务为综合演练任务, 教学任务来源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真实生产任务, 实现教学贴近生产、贴近岗位技能。见表1所示。
在课程中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达到1:1, 保证职业通用能力训练, 突出职业方向技术能力训练, 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迁移能力。在商品管理实务教学改革实践中, 体现课程的职业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等, 以适应社会需求。本课程经过五年的改革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校中厂”的课程实施条件
校企合作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北方黄金珠宝分院经过多年的努力, 紧密联系行业企业, 厂校合作, 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实现厂校合作, 建立“校中厂”实训基地, 实施“既是企业又是学校、既是车间又是课堂、既是师傅又是老师、既是企业员工又是学生”的“校内企业教学车间”人才培养模式, 克服了以往工学结合教学中厂校之间的“目标、利益、地域、规模、时间”等瓶颈。
自2005年, 学院立足丹东, 侧重辽宁, 先后与辽宁宝华集团、沈阳全程德邦物流有限公司、SK物流配送中心、顺丰快递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 并分别与北方黄金珠宝学院筹建的学院实训超市及顺丰快递成立“校内企业教学车间”, 是由学校提供场所, 企业投入资源和设备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参与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积极性和深度, 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以任务为载体, 分段实施、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剧本式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作为商品管理实务课程的主要实训、实习、顶岗的基地———学院实训超市和顺丰快递校中厂, 设计为生产性、开放性的“多环节、多岗位、多流程”校内实训基地,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学生在这里真实体验和参与到超市和快递企业的物流业务, 实行轮岗实习, 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任务吻合。通过试岗实练, 学习即工作, 任务即生产, 实践即作业, 强化了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养成, 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家庭经济压力, 养成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 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多年来培养了一千余人连锁物流基层作业与管理人才。
5 工学交替的三阶段课程实施
识岗阶段, 上好商品管理实务的第一次课, 将学生带到物流超市生产车间, 现场观摩, 由企业管理人员负责讲授超市日常生产运营活动以及具体的工作岗位职责, 使学生对商品日常运营作业有个感性的认知, 在激发学生学习课程兴趣的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的质量意识、成本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等的职业素养。
顶岗阶段, 根据课程的四项工作任务, 对接超市和顺丰快递“校中厂”的岗位, 在每一子情景理论经验知识基础传授之后, 配合超市在岗工作人员完成对应的超市运营作业, 并反复操作, 直到孰能生巧, 最后提交一份实习报告, 并以小组形式汇报实习体会。使学生熟练掌握企业运营的核心技能, 并熟悉工作岗位, 从而保证学生具备物流专业岗位群的实际操作能力。
上岗阶段主要是针对第五个工作任务, 在前四个工作任务实习完毕, 学生已经对超市的日常运营活动有了一个全面的掌握, 具备了超市相关岗位的基本技能, 实施第五个工作任务, 企业与学校共同管理, 让学生在“校中厂”的实训基地进行轮岗实习和顶岗实习, 以对前四个工作任务进行综合训练, 实现学生由操作层向日常运营管理层的拓展, 使学生完全胜任相关职业岗位, 并能具备一定的物流、商务运营简单方案的策划、实施和管理等能力, 初步具备一线操作、管理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6 结束语
工学结合是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 它是指学习中融入工作内容, 根据工作内容来设计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做合一”, 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劳力上劳心”。实践表明, 这种课程设计方式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锻炼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效果也十分明显和契合企业的需求。
摘要:结合学院商品管理实务课程建设现状, 基于“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就业为导向, 能力为本位”分析职业岗位能力, 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开发生产性教学任务, 利用“校中厂”实施“识岗、顶岗、上岗”三阶段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模式, 突出课程设计的实践性、适用性、职业性,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中厂,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路建彩.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应把握三个关键环节[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2) :1-2, 10.
[2]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5-8, 11.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研究 篇9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 学生才能真正融入到社会中得到锻炼。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已经被大家所认识, 探索和建立新型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已经成为广大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一体的课程, 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 学生通过对技术 (或服务) 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的特点是学习和工作的统一, 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把学生的工作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来管理和考核。
目前, 高等职业教育已由量的扩张转变为质的提升阶段。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 学习程序与工作程序一致, 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 学习的结果能完全胜任工作的需要。《市场营销》作为营销专业的主干课程, 是一门培养学生市场开拓及产品销售、营销策划等营销实践能力的营销专业课, 涉及心理学、统计学、管理学、计算机等许多知识, 同时它又集方法性与实务性于一体。该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传统的市场营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的教学大纲不适应现代高职教学要求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传统教学大纲仅仅以关注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要求, 教学大纲的制定多年一贯制, 少有改变。受教师能力和授课时间所限, 不能很好地深入市场调查研究, 专业课程设置五花八门, 但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 课程标准模糊, 远不能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需求。
1.2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应现代高职教学要求
虽然学院加大力度改善现代化教学设备, 授课教师精心制作电子教案和课件,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理论+案例”教学模式为主,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所得仅仅局限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方法的讲解, 对市场调研资料收集能力、处理问题能力、预测决策分析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
1.3 传统的实习实训体系不适应现代高职教学要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人为地把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分割开来, 一般都是前几个学期理论学习, 最后进行实习实训,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偏重理论, 学生普遍缺乏动手的机会, 实训实习课时比例过低, 即使在实习实训期间, 其目的也不过是验证老师讲授的原理, 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市场营销实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重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我们对市场营销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2工学结合一体化的《市场营销实务》课程开发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就是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 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过程与未来的工作岗位密切结合, 开发编制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把学习领域分解设计成若干学习情境,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市场营销专业面对的工作岗位及其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依据市场营销专业职业岗位和营销师国家职业标准的需要, 在课程改革中可以把《市场营销实务》课程按照工作任务设计成五个子学习领域和十三个工作项目 (见表2) :
续表
根据工作任务, 设计工学结合一体化的学习情境, 以促销策略制订工作任务学习情境为例 (见表3) :
续表
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中, 教师往往采用单调的讲授加课件演示方式, 学生学习被动, 积极性不高, 难以实现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的教育目标。而这种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教师仅起到咨询、辅导、监督和保障任务。学生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 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利益:
(1) 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 通过工作, 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要学习什么样的理论知识, 变被动地灌输为主动地寻找, 提高他们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学生们亲临现场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 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 开阔了知识面, 扩大了眼界。
(3) 通过分组学习, 团队协助完成工作, 使学生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4) 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在工作中体会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 培养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社会意识, 进一步锻炼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创业能力和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周国烛, 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研究 篇10
《健康评估》是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专业平台课之一,从临床护理的角度研究病人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反映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是护理评估的方法学。既是方法学,更注重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工学结合模式下,我们课题组对 《健康评估》课程资源进行了重组、整合、筛选、创新,力求走出传统课堂,追求真实情境,也正是学院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的优势之一。现就 《健康评估》 课程资源建设情况作一分析。
1 课程资源开发理念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有助于学生素质培养的各种资源。[2]
工学结合模式下课程开发的本质特征是以 “岗位适应,能力本位”为指导的开门办学( 社会需要) 式的客观主义模式,是根据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职业分析入手,对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剖析,并按照工作过程的动态连接,构建 “模块组合式”的课程体系。[3]
《健康评估》课程及资源的开发以符合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按照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的理论,按模块项目化组织内容,与护理实际工作相融合,确立了以下设计理念。
1. 1 培养职业技能
依据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精心设计的课程资源及职业规划,除了必备够用的理论知识外,在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等方面养成进行相关课程资源开发。
1. 2 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
传统护理教育过程及内容与现代护理岗位工作模式无法无缝衔接,不能充分满足护理岗位需求。本课程按照护理岗位工作过程重组项目,与护理工作实际相契合。
1. 3 个人创新与团队合作相结合
课程中强调个人的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在护理工作中,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护理过程渗透人文关怀与照护。教学活动中始终渗透护理理念,强化职业理想与情操。
1. 4 兼顾职业准入与职业发展
课程标准体现护理岗位对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兼顾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要求,在课程资源库中设立 “护士资格考试”专栏,为学生提供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关资源,充分考虑职业准入与未来职业发展。
1. 5 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发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学习平台开发资源,给学生提供多渠道、多角度的学习机会,学习空间解决了学生学习问题,顺畅的互动交流实时突破难点,同时增进师生友谊,提升学习主动性。
2 课程资源开发思路
2. 1 基于学情分析
《健康评估》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情况各方面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以及各种他们喜爱的活动方式。基于此,我们提供的课程资源内容丰富、活跃,适合学习使用。
2. 2 基于师资优势
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角是教师,针对我校现有师资情况,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发挥各自专长,同时借助医院临床兼职教师以及行业协会的力量,共同开发资源。
2. 3 基于课程优势
《健康评估》课程于2012 年评为无锡市五年制高职精品课程,课程资源有了深厚的积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2. 4 从岗位的需要出发
教学模块的设置依据护理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使教学内容与系统化工作过程接轨,实践能力培养贴近岗位需求,与解决实际问题接轨。
3 课程资源概况
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本着服务专业、服务学生,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的理念,按照护理岗位工作需要组建项目化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框架分三部分: 课程概要、基本资源、拓展资源。课程概要包括: 课程定位、课程标准、教学日历、课程重难点、考核评价方案。课程基本资源按实际工作过程分四大模块,每一模块下分若干项目,每一项目下含教学内容相关的讲稿、项目化教案、授课课件、同步练习、重难点微课视频、实训指导及操作考核标准,共有十三个项目。拓展资源开设了护士资格考试专栏、临床讲座、典型案例、学习窍门等栏目。
4 结论
工学结合模式下开发课程、深度院校合作,强化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健康评估》课程资源丰富全面,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内容贴合教学实际,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地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与学习兴趣。近五年来,本课程合格率都在99. 5% 以上。课程资源开设的护士资格考试专栏,介绍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及复习方法技巧等内容。近三年,学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保持在99% ( 高职) 、95% ( 中职) 以上的高水平,2013 年、2014 年更是连续两年实现了 “双百”的骄人成绩,2015 年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达99. 67% 。资源建设中也有不足的地方,课程中原创动画资源还要大力增加。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下,对课程的建设都提高了要求,需要我们的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方法,是校企双赢、教学相长的良好循环,值得推广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曾琢.浅议高职管理类专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2(9).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研究 篇11
关键词:课程改革 工学结合 司法警察 罪犯劳动组织与管理
一、“工学结合”背景下监狱警察专业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学校。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监狱警察专业在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课程定位不准确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目的是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但罪犯劳动组织与管理课程定位过于宏观、笼统,课程设置没有突破学科的框架。一是按照“知识本位”课程的套路设置课程,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师根据教材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由此培养的学生在专业上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二是课程设置形式上包括理论学习模块和实践模块,但实质上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相互分离,所学理论知识并不能很好地被应用到实践中。三是课程内容与专业工作任务相关度不高,项目的训练价值不大,学生技能的提高效果不理想。
2.课程设计忽视了学生的发展
“能力本位”课程的逻辑起点是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但罪犯劳动组织与管理课程在课程目标的制定、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采用方面,较多体现为就业教育,忽视了学生发展的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终身化、社会学习化,高职教育的功能日益拓展,教育的功能不仅着眼于外显的直接工作能力的培养,最关键的是为学生打下就业的基础,搭建职业发展的平台,它在教给学生就业本领和就业能力及技术的同时,也教给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再有,该专业学生面临的职业岗位群具有特殊性。因此,罪犯劳动组织与管理课程的开发不仅要重视课程的社会服务价值、工具价值,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不仅要为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供方案,而且要有利于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学会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提升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而言,“能力本位”课程要把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
3.课程评价体系陈旧
课程评价是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指标。该传统的考查方式往往采用考试的形式,注重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考查主体只有教师,不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习得情况。对工学结合课程,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就会偏离工学结合课程的要求。
二、罪犯劳动组织与管理课程的开发
1.课程定位
罪犯劳动组织与管理是高等警官职业院校刑事执行(监狱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教学和训练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罪犯劳动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驾驭和管理罪犯劳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的设计思路应尽量突出“职”和“程”的特色,既要注意静态的课程内容和要素传授对学生适应本职工作的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还要注意如何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身心素质。以罪犯劳动组织与管理的任务为驱动,以罪犯劳动现场的管理能力为核心来设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训练,重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中了解罪犯劳动中经常发生的问题和冲突,知道怎么应急处理和进行事后教育。在课堂实训中通过虚拟情景,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单独处理突发事件,阐述自己对罪犯劳动管理的认识与想法。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我国正在进行的监狱体制改革,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
3.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方向是各监狱基层一线民警这一现状,将罪犯劳动组织与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问题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将罪犯劳动现场的实例融合到教学当中,尽可能使教学内容切合工作实际。内容设计以管理罪犯的能力为培养核心,采用模块化结构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根据教学大纲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把整个教材内容分为理论和实务两大模块,理论模块以够用为原则,实务部分严格按照管理罪犯劳动的工作流程和任务安排,分为六个情景(见表1),其内容要反映当前罪犯劳动改造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探索,反映监狱企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反映监狱企业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向。
4.教学方法
针对培养要求,应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拟教学、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提倡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切磋。这样不仅可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时,这样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5.考核标准与方式
罪犯劳动组织与管理课程应改革传统的理论考试模式,实施全新的综合性考核方式。具体为:理论考核40分,采用试卷考核方式;平时成绩考核(包括考勤情况、回答问题情况、讨论发言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训练主动性和表现等)占20分;实训考核40分(其中带队出收工、罪犯劳动的组织、罪犯劳动竞赛的开展、原材料及产品的放置各占10分),总计100分。职业技能考核采用教师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各占50%,教师分和学生自评、互评分相加即为该项目的最终分值。
参考文献:
[1]吕鑫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变革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2006(3).
[2]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
[3]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和震,耿洁.2005年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述评[J].教育发展研究,2006(03).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研究 篇12
1 课程构建的目标和思路[2]
1.1 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
通过对药剂从业人员职业岗位调查和职业能力分析, 确定了药剂学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培养目标, 即主要培养学生在药物制剂的制备、质量检查等实际工作中应具备的基本职业技能。根据职业能力的分类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
1.2 确定课程的构建思路
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完成药剂学课程相应知识和技能模块即课程内容的建构。首先要根据实际生产中的各个工作过程进行相应的行动领域分析, 即工作过程分析, 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该知识和技能模块, 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 最后形成教学项目。
2 课程构建过程[2]
2.1 进行相关工作岗位的行动领域分析
行动领域是产生于从业者职业活动中的一个综合性的工作过程系统, 对药学行业的从业者而言, 行动领域就是药物的开发、生产制作和分析的完整工作过程系统。根据产品生产的复杂程度, 其工作过程系统的复杂程度是不同的, 笔者对本课程相关行动领域进行了详细的工作过程分析, 见表1。
2.2 进行学习领域分析, 完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知识和技能模块的构建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教学模块是一个经过系统化教学处理的、跨学科的、案例性的行动领域。通过一个模块的学习, 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药剂学课程教学模块对应于药物的开发、合成、分析等工作过程, 课程构建是将这些工作过程经过教学处理, 使其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技能系统建构过程的要求。
2.3 学习情境与教学项目的制订 (见表2)
学习情境是一个案例化的学习单元, 它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学习情境可以表现为具体教学项目, 在药剂学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中, 教学项目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将实际需求和所学理论结合起来。例如, 如何采用湿法制粒, 如何采用压片法进行片剂的制备。针对上述问题, 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它涉及药剂学课程中粉碎、过筛、混合等一系列知识点, 将所有的知识、技能学习模块连接在一起。
2.4 确定课程教学实施的具体方法———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满足行动导向教学所有要求的教学方法, 体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特点。它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 (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 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2.5 进行课程教学评价研究
作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实施的一个部分, 教学评价应该是一种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目的、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服务的发展性教学评价。这种评价应采用自我参照性标准, 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评价方式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3 讨论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药剂学课程改革实效明显, 它将课程教学内容有机地贯穿在各个工作项目中, 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体会到企业实践中可能遇到的众多实际问题。但该项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项目内容的设计需要与时俱进, 只有这样才能使项目具有典型性、完整性、职业性, 才能真正使得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与理论知识的获取融为一体。这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精力、企业的深层次配合、学校的大力支持, 三者缺一不可。
摘要:对工作过程导向的药剂学课程进行探讨, 提出工学结合模式下药剂学课程构建的原则, 以此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
关键词:工学结合,药剂学,课程开发
参考文献
[1]张雷红, 曹露晔, 颜仁梁, 等.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药提取分离技术课程构建[J].药学教育, 2009 (4)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