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的问题域

2024-08-06

工学结合的问题域(共8篇)

工学结合的问题域 篇1

当前, 工学结合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热词之一, 频频出现于我国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政策文件之中。同时, 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也将工学结合作为研究热点。在中国知网中以工学结合作为检索词, 以题名作为检索项, 可以检索到5 000多条研究文献 (包括期刊论文和研究生毕业论文) , 而且2010-2012年特别多, 累计有3 000多项。研究者既有职业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 也有职业教育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而以工学结合作为课题研究的也不乏其人, 2010年江苏省第一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653项, 共有25项课题名称涉及工学结合;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0-2011年度立项课题166项, 共有11项课题名称涉及工学结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0-2011年度立项课题260项, 共有14项课题名称涉及工学结合。另外, 一大批教材被冠以工学结合教材的“美名”。一段时间以来, 职业教育研究只要与工学结合沾上边, 可以增色不少, 吸人眼球。这充分说明人们对职业教育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形成了高度一致的认可。但从大量政策文献资料、理论研究文献看, 人们关于工学结合的问题域认识并不一致, 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此, 我们将从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政策文件及相关理论研究文献分析入手, 从具体文字的语境谈谈工学结合的问题域, 并对职业教育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进行前景展望。

一、政策领域工学结合的语境分析

从已有政策文献看, 我国较早提出工学结合的政策文献是1991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当时, 工学结合的提法并未引起多少重视, 直到2004年都没有在相关重要政策文件中出现。而2005年以来, 我国一系列重要教育政策文件中, 都反复倡导工学结合, 包括《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005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 (2007年)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2010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012年) 以及教育部在此期间制定出台的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文件。通过查阅相关政策文献资料, 政策领域关于工学结合的语境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

(一) 基本廓清工学结合以“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半工半读、订单培养”为实现的具体形式

比较典型的有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时, 明确要求“与企业紧密联系, 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 要求“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和“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2009年《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要求“学校和实习单位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 并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把“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试点”作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内容之一。《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以工学结合、学分认证为基础, 创新学习方式”。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2010-2012年) 》提出“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 提出“加强校企合作, 创新多样化的校企一体办学模式, 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普遍实行工学结合, 扎实稳妥地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 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

(二) 基本廓清工学结合以“校企合作、校企一体”为实施的基本保障

2008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中等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要求“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 采取有效措施, 进一步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制度, 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 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 处理好学生‘工’与‘学’的关系, 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要求“深化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和学籍管理等制度改革, 积极推行弹性学习制度……鼓励工学交替, 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 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提供制度保障”。《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着力推进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建设, 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完善政产学研的协作对话机制, 推进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多元主体合作共赢的集团化办学机制”。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2010-2012年) 》提出“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 基本形成多途径多形式实现工学结合的局面”, 要求“‘校企一体’改革取得明显进展”, 提出“深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一体、顶岗实习;改变单一强调连续学习为连续学习和分阶段培养相结合, 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人继续学习模式”。

二、研究领域工学结合的语境分析

政策领域工学结合内涵反映的是可操作、可执行的总体要求和具体要求。而研究领域的工学结合既有源自政策领域工学结合细化操作的问题研究, 也有研究、探索先于政策领域的问题, 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要延展许多。从一系列理论研究文献分析, 研究领域工学结合的语境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

(一) 校企合作状态下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践操作研究

经过多年的政策推动, 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 努力通过校企合作, 为广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 通过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方式, 实现工学结合。而且, 在政策的推动下, 校企合作的内涵不断丰富, 校企合作的程度不断深入, 为推行工学结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学校和实习单位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 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实习评价标准, 组织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 并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而且, 在政策的推动下, 人们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实现“生产教学过程一体化、校企一体化、职教基地和产业集聚区一体化, 把车间办到学校, 把学校办到企业”, 努力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

(二) 体现工学结合内涵的课程与教学研究

工学结合一词一直是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 不仅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论文, 而且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理论专著, 还有一大批自称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但“工学结合课程”与“工学结合教材”一直未出现在有关政策文件中, 这是当前政策领域工学结合与研究领域工学结合语境语义存在差异的直接反映。

而从一系列研究文献分析, 所谓“工学结合课程”, 往往是一种理念上创新的问题, 而谈到“工学结合课程”具体形态, 往往又推出的是“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任务引领课程”等等。所以, 人们对工学结合的理念性认识程度比较高, 到具体操作形态上又直接移植了已经研究比较成熟的“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任务引领课程”。这种移植, 一方面说明工学结合理念的重要性, 以及人们对工学结合的崇拜与深信。而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工学结合理念要高于具体实践, 具体实践的进展稍显缓慢与迟滞。至此, 留给人们一个疑问,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实施, 是否可以形成独立的体系, 以有别于“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任务引领课程”?还是默认了这些与工学结合理念基本吻合的课程体系, 它们是属于“工学结合课程”框架之下的已然状态?当我们反复研读职业教育知名学者赵志群的专著《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和发表在《教育与职业》、《职教论坛》等期刊上关于“工学结合课程”研究的论文时, 实在难以摆脱“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特点的影子。

三、工学结合的实践展望

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行人才培养模式”到“工学结合课程”, 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已经爽朗地喊出了多年时间。而真正如何实施工学结合, 还处于不断探索研究之中, 未来的工学结合形态仍是未知数。我国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教育政策措施, 其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2010年)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012年) 等政策措施中, 要求推进政府统筹、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 积极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 要求推进职业教育产教合作、工学结合制度化, 包括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法、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等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将为多途径多形式实现工学结合创新环境, 真正实现工学结合。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管理领导层到一线职业教育工作者, 以工学结合内涵为基础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最具有价值。而且在教育实践中, 工学结合已经被社会、学校、企业、学生及家长等一系列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充分地认可和赞同。它是教育规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化、形象化, 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具体行动。未来的工学结合, 我们可以展望:

(一) 校企合作制度化建设, 是深化工学结合的现实基础

从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文件看, 我国已经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校企合作、校企一体的政策措施。关键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贯彻落实和各类职业学校的切实推进, 不断创设有利于实施工学结合的实践环境。我们要不断推进校企深入合作, 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积极探索企业办校、校办企业、引企入校、办校进厂等多种校企合作形式。

(二) 学校基础能力建设, 是优化工学结合的现实基础

为了提高工学结合的质量、层次与效率, 职业学校需要“有所作为”, 实施“大作为”。一是加强实习实训设施建设, 努力建设高仿真、智能化、多功能、一体化的实习实训设施, 为开展工学结合教学创造条件。二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员交流, 积极选派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同时积极引进、聘请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社会能工巧匠进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 为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

摘要:当前, 我国职业教育大力倡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深化。为了比较全面地廓清人们对工学结合的认识, 我们将基于政策领域和研究领域的工学结合语境, 分析其本质与内涵, 对职业教育推行工学结合进行前景展望。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语境,问题域

参考文献

[1]徐涵.工学结合概念内涵及其历史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7) .

[2]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2010-2012年) [EB/OL].[2010-12-10].http://www.moe.gov.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01228104021232.doc.

[3]刘晓欢.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学习领域课程方案选编[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1.

[4]雷正光.促进工学结合的实践途径——项目课程[J].职教论坛, 2008 (14) .

[5]应金萍, 潘瑶珍.工学结合课程观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8 (21) .

[6]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7]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两个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 2007 (18) .

[8]赵志群.对工学结合的认识[J].职教论坛, 2008 (1) .

工学结合的问题域 篇2

[关键词]工学结合 航海类专业 职业教育 模式

[作者简介]李军(1963- ),男,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江苏南通22601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6-0109-02

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既符合我国国情,更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思想、育人模式、助学举措。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所实施的工学结合,基本模式是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使教学活动分别在学校和企业两个空间开展和完成,使教学过程能够与职业技能活动过程完全重合,使学生完全置身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这种做法其实是多数学校的基本操作范式,使教学过程与职业技能活动过程实现了吻合,但这种模式不适用于航海技术专业,笔者认为在模拟航海职业环境下工学一体是航海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最佳模式。

一、航海类专业的特点

高等航海教育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明显的国际性、法律规范性和岗位针对性。国际海事组织(IMO)于1995年对STCW78公约进行了重新修订,修订后的公约称STCW78/95公约,并于2002年2月1日正式实施。航海类专业教学设备配置、师资配备等必须符合国际海事组织STCW78/95公约有关船员培训、考试、发证的要求,规定海员必须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和培训,STCW78/95公约在实践方面加强了对海员实际技能的培养和评估。因此,航海类专业教学体系必须按照STCW78/95国际公约的要求设置,学生必须通过国家海事局组织的统一考试后,拿到国际通用的无限航区3000GT及以上船舶有关适任证书和专项培训证书,才能上岗。以航海技术专业为例,学生必须通过国家海事局组织的统一考试,获取无限航区3000GT及以上船舶驾驶员适任证书、值班水手适任证书和GMDSS普操员适任证书、基本安全、高级消防、两精通、二小证等专项培训证书。因此,证书多也是航海类专业的一大特点。

二、航海类专业在真实的航海职业环境下工学结合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课堂教学与工作训练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航海类专业教学活动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进行工学结合,要求学生必须上船,这样课堂教学与工作训练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分离,而这种分离与陆上专业还不一样,对陆上专业来说,指导老师可以到工学结合企业进行现场指导,而航海类专业则做不到,因为船舶是全球航行的,指导老师无法上船指导,而且一艘船最多也只能接收一两个学生上船开展工学结合,一个班假如有40个学生,按每艘船两个学生计算则需要有20艘船,指导老师就是能上船指导,也照顾不过来,何况各条船航线不同,航行周期也不一样,这样学生在各艘船工学结合时间也无法控制,教学计划就要被打乱,最后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无法保证学生的理论和技能学习以及技能考证的需要。

2.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教学成本太高。由于教育界和职业界具有不同的产业属性和运行机制,在产业特性上分别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属性,在运行机制上分别遵循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二者的有机沟通与结合还需一定的桥梁和纽带,许多国家通过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促使二者的有机结合。当前我国的有关法律和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但不具体,可操作性差,缺乏有效的硬约束。按照航海类专业航行认识实习的有关做法,航海类院校学生到船航行认识实习都是靠关系户、找校友才能给安排,而且学生在船期间还要交伙食费,上下船要交交通费,发生安全事故,船舶一概不管,由学校负全责。长期以来,政府对航海类院校的经费投入不足,学校还要负担学生上船工学结合费用是很不现实的。因此,在真实的航海职业环境下工学结合,教学成本太高,这就是现阶段很多航海高职类院校航行认识实习被迫取消的主要原因。

3.受专业证书的限制。由前面介绍可知,航海类专业证书多是一大特点,但这一点反过来又限制了航海类专业在真实航海职业环境工学结合的实施。根据我国及相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安排学生上船工学结合,必须要取得有关证书,比如说海员证、基本安全证书等,这些证书又必须先通过国家海事局组织的统一考试后才能获得,这就要求航海类专业上船工学结合必须安排在与这些证书相关的课程学完之后,加上办理这些证书又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时间安排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更有甚者,那些没有通过考试而不能获得这些上船必备证书或者经补考推迟获得证书的学生到船上进行工学结合怎么办?

4.学生管理困难。在真实航海职业环境中实施工学结合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和负担,学生进入航运企业上船,学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跟踪管理责任,安排教师跟学生一起进航运企业上船,一起劳动,其劳动付出很大,教师怎么获得回报?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劳动保障问题怎么解决?而且航海类专业上船,学生是完全分散在各条不同的船上,每条船都安排教师是不现实的,根本就做不到,没有安排教师跟踪的船上,学生如何管理?这是航海类专业工学结合绕不了的一道坎。并且学生工学结合后,会给后续理论教学带来一些后遗症,如组织教学难度比进航运企业前要大,很多学生因为急于求成,希望能够早日走上工作岗位,分散了对其余课程的学习注意力,很多教师反映学生上船回来后变得懒散了,给下一阶段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管理上的不便。

三、在模拟航海职业环境下工学一体是航海类专业工学结合的最佳模式

基于在校企两个空间开展和完成工学结合,存在课堂教学与工作训练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教学成本和学生管理等诸多问题,一些学校开始探索能够将工学两个环节整合在一个时间和空间完成的模式,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和欧洲的“一体化教室”模式就是很好的例证。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系部专业以企业形式存在,系部专业负责人称为总经理,教学活动完全按照职业活动过程进行,工商管理系就开设有银行(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商场、旅行社(大型旅行社分社),工商管理系学生在校内企业轮替进行生产和专业训练。而欧洲的“一体化教室”则是在一个教学空间里将教师讲解区、学生讨论区、作业设计区、生产操作区、产品检验区整合在一起,学生在同一时间和空间能够完成从教学导入到操作完成的教学和生产的全过程。

以此为鉴,航海类专业能否借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和欧洲的“一体化教室”模式呢?回答是肯定的,但与它们有不同之处。航海类专业需要船和水域,在学校造一条船,造一片水域,不太可能,船就算造得出来,其维护费用也太高,那么应该怎么办呢?众所周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最终目的就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书本知识,掌握实践技术,形成职业能力,航海类专业职业能力的形成可以通过模拟航海职业环境来实现,所谓模拟航海职业环境是指在校内由部分航海真机设备和大量模拟器建立的实验实训基地。

1.模拟航海职业环境的可行性。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的发展,各种仿真设备相继出现,并在航海教育与培训中投入使用。由于其价格低,模拟性能强,维护简单,操作不受限制,所以一经出现便受到了航海院校的普遍欢迎。国际上与船员职业教育、培训相关的STCW78/95公约也特别强调了采用模拟器获取海上技能和在航海培训与评估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必要性。在我国,为了履行STCW公约,同时也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航海院校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采用自主研发、联合研制和引进等多种途径,添制了多种航海模拟器,广泛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与培训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以航海技术专业为例,它规定船舶驾驶员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模拟设备训练,并通过考核以后才能获得船舶驾驶员的适任证书及专业培训证书。目前各航海院校航海技术专业普遍拥有的模拟器有:多艘本船雷达模拟器、船舶配积载模拟器、船舶操纵视景桌面模拟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模拟器、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模拟器、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等;相应的实训真机设备有:船用雷达与导航设备,包括GPS等;GMDSS通信设备,包括INMARSAT(国际海事卫星)-A船站、INMARSAT-B船站、INMARSAT-C船站、气象传真接收机、航行电传(NAVTEX)接收机、甚高频数字选择性呼叫(VHF-DSC)、中高频数字选择性呼叫(MF/HFDSC)、窄带直接印字电报(NBDP)、紧急无线电示位标(EPIRB)、搜救雷达应当器(SART)等,同时建有相配套的实验室,供学生操作实习。大量模拟设备的研制与引进,为模拟航海职业环境奠定了基础。

2.在模拟航海职业环境下工学一体的优越性。通过前面的介绍可知,学生上船工学结合,教学成本太高,学生难于管理,且造成了课堂教学与工作训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在校内模拟航海职业环境下工学一体就不存在这些问题,而且有些不可能在实船上完成的训练项目可以在模拟航海职业环境下完成。以航海技术专业为例,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课程中的遇险报警,如果在实船上用真机设备让学生进行遇险报警练习,一旦误发了遇险报警,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在模拟航海职业环境下用计算机模拟设备训练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可以满足学生一人一机按照预定的训练目标,利用模拟软件进行仿真训练,不会发生任何误报警。

模拟设备训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幅度地提高了训练效率。运用计算机模拟设备训练,可以做到一人一机,并可对真机设备的操作动作进行元素性的分解和渐进性练习,使训练过程更加适应学生快速掌握真机设备的使用过程。其次,降低了真机设备损耗。真机设备由于其生产数量的有限性,价格相当昂贵,长时间、大强度、高密集地利用真机设备让学生进行实操训练,将会大大缩短真机设备的使用寿命,额外地增加实验实训的费用,不利于学校的实践性教学。再次,降低了教学劳动强度。由于真机设备数量的有限性,教师一味地利用极少的真机设备进行讲解,要想使全部学生都能掌握所讲真机设备的使用操作,则必须要增加讲解的次数,无意中增加了教师的劳动强度,而学生要想掌握所讲真机设备的使用操作,也必须多加练习,就这点极少数量的真机设备,要想多轮流几次,要等好长的时间,增加了学生的劳动强度。最后,提高了实验实训分组率。计算机模拟设备的大量使用,克服了真机设备数量少的问题,学生可以做到一人一机,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实训分组率,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3.在模拟航海职业环境下工学一体的实现。在模拟航海职业环境下工学一体实际上是对航海类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训练的教学环节,包括基本技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等。职业技能训练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是航海类专业教学的重点,是航海类专业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历教育过程之中,占有相当的课时比例。以航海技术专业为例,其专业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一般通过船艺基本训练、基本安全技能训练、救生艇筏和救助艇专项训练、高级消防专项训练、精通急救专项训练、雷达标绘和模拟器专项训练、ARPA专项训练、GMDSS设备使用训练、航海英语听力会话训练等几项训练来完成,这些训练都可以通过在校内建立的模拟航海职业环境包括模拟器训练、真机训练等方法来实现。在模拟航海职业环境下,学生通过独立操作、反复训练,最终学会技能、形成能力,如111页图所示。

航海技术与专业各专业技能与模拟航海职业环境各实训中心对照图

四、结语

要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职航海专业技术人才,就需要先进的教学设备及方法作保证。基于经济及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现阶段,在模拟航海职业环境下工学一体是航海类专业工学结合的最佳模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对航海类专业投入的增大,航海类院校实习船舶的大量购置,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种观点会发生改变,这也是航海教育界所期待和希望的。

[参考文献]

[1]戴耀存.航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4).

中职工学结合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课程体系

大力推进工学结合, 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 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当前中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探索中职学校的新型教育模式, 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中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1. 企业、学校积极性不高、需求目的不同

学校和企业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的实施者, 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校发展的生命力。而多数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真实目的是想吸收年轻、廉价的生产力, 不关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 更不想为之投入资金和付出精力。校企对学生培养目标是不一样的, 导致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缺乏实效。

2. 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对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建立企业接收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的制度;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 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 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事实上, 对企业的约束并不大, 企业不愿为人才培养“买单”, 表现为学校“热”, 企业“凉”, 这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推行过程中, 遇到的最大的难题。我校实习生去企业实习, 每一项待遇都是学校经过艰苦努力争取的, 实习容易申请补助难, 有很长一段时间如果给学生补助, 厂方就拒绝接纳实习生, 使校企合作步入艰难境地。

3.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滞后

中职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专业课教师理论教学有余而实验经验不足, 多数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仍停留在以传统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的层面上, 绝大多数教室仍然是按照理论教学的要求配置的, 没有按照实习操作的教学模式建设专业教室, 如德国的实验室安放课桌, 实行项目教学法和一体化教学等。现阶段我校多媒体设施也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

4. 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 大多数中职学校课程模式基本还是分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理论课之后加上实践课。工学结合教学只反映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或到企业顶岗工作上, 而学校的课程与校外实习衔接存在问题, 课程思想缺乏统一性, 课程结构不合理;职业需要的课程开设不出来, 不需要的旧课程又删除不掉, 缺乏在工作过程中的实用性和迁移性;课程思想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符合学生个性化要求。这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问题制约着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对策及建议

1.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学校要在企业专家的直接参与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开发强调以职业活动为核心, 以培训技能为教学重点,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确定要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依据, 要与实际工作情境相结合, 使课程体系中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体。要探索如何将现实的工作过程, 转化为教学的工作过程;如何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的传授工作过程知识, 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

2. 建设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

要与企业共建融教学、生产、科研和经营于一体的具有岗位情景和职业氛围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并建设适应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校外实训基地, 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 借助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优势来满足学生掌握技能的需要。

3. 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体系

针对工学结合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工学结合”对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 与企业深度合作, 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共同监控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及时吸纳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企业专家、指导教师等的反馈信息, 不断改进教学与管理。

4. 建立适应工学结合的师资队伍

目前教育部、财政部正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由中央财政提供资金开展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重点专业师资培养培训方案开发以及资助中职学校聘用特殊岗位的兼职教师, 带动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骨干教师国家级和省级培训要求以专业教学法为主, 强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培训, 并规定必须有一定时间到相关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中职学校应积极创造机会和条件, 鼓励教师参加以上培训, 并长期性地安排一线教师走进企业进修、学习、培训, 真正建立一支适应工学结合教学需要、具有职业教育教学特色的专业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 2006年3月

工学结合的问题域 篇4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 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孙薇(1961- ),女,山东莱州人,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室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山东 济南 250013)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8-0165-01

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模式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但是,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各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许多相似的困难和问题,它们困扰着学校与企业,阻碍着工学结合的开展,亟待解决。

一、工学结合模式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负担过重,肩负多个角色

在当前工学结合模式中,高职院校身兼数职,既是工学结合的发起者,也是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的实施者,在出现问题和困难时,还是主要的解决者、协调者。“结合”前,学校要找专业、找市场,还要找合作企业、找就业单位;在“结合”意向确定之后,不仅要考虑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要考虑如何建立相关机构和组织,使工学结合能顺利、持久地开展,同时商讨学生顶岗实习的报酬;在签订结合协议之后,不仅要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还要组织编写教材安排实训项目、制定考核评价标准等;在“结合”运行过程中,要考虑如何选拔实训教师,相关待遇如何确定,实训质量和效果如何保证……这样的“结合”是不稳定、不牢固、不持久的。

(二)高职课程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有待改革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其局限性日益突出。而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涉及课程的设置和课程的组合等,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影响到受教育者的知识构成、能力构成、发展潜力,是人才培养的根基。这一问题也是工学结合中学校和企业共同面临的关键问题,课程的改革既要符合企业的需求,又要符合职业课程的基本要求,如果仅在学校层面,依靠学校和企业间成立的有关组织机构来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知识的编排、课程的设置,势必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再加之如果没有较权威的组织机构审核,会产生课程涉及的知识应用性和针对性过强、发展性和科学性减弱等问题。

(三)企业缺乏动力,积极性不高

在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模式中,以学校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为主,而多数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由于动力缺乏或不足,仍停留在浅层次的结合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企业对技术和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缺乏与学校合作的动力,表现在多数企业对人才培养成本还缺乏深刻、长远的认识,只想“伸手拿来人才”,很少或根本不想参与培养、培育自己所需的人才;没有认识到企业是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有对职业教育投入的责任;没有看到对职业教育的投资,是企业的生产性投资,表现为企业的教育和培训成本在企业的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过低,企业设备和设施没有发挥教育和培训作用。

(四)外部环境有待完善,缺乏有力的支持

第一,各级政府部门在对待工学结合的观念意识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宏观的组织、领导、保障与统筹规划、监督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第二,工学结合缺乏足够的政策法规和资金支持;第三,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理论实践研究工作比较薄弱;第四,对内、对外的宣传还欠深入,没有让参与工学结合的人员真正理解工学结合的意义。

二、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与工学结合相匹配的教学管理模式

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既要考虑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要兼顾企业生产计划的落实。为此,必须把握好企业经营与教育教学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

1.实施基地企业化管理。校企双方要紧密合作,妥善处理好学生实习与生产之间的关系,注重对实习期间学生的管理。要明确职责,企业负责技术指导、车间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验收;学校负责教育教学、学生管理,落实生产实习计划。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做到“六定”,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岗位、定师傅、定目标,并在实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

2.改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加强实习实训工作。高职学院的实训既包括在校外实训基地的顶岗实习,也包括校内实习实训。为此,应不断改善校内实习实训条件,切实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工作。

(二)加大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

职业教育的实践属性使职业知识与实践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知识的组合是按照实践过程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进行的,不同的工作任务按照不同职业或工种的特点和要求组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围绕所确定的职业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模块,并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第二,加大技能训练课时量,对专业课与技能训练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项目教学法”和“课题过关制”。第三,将技能训练分为三个阶段,即:基本课题训练阶段、复合作业训练阶段和强化技能训练阶段,每个阶段都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三)企业参与工学结合模式要多样化

在企业与学校的工学结合过程中,企业可以以多样化的方式参与职业教育。企业既可以间接参与职业教育,也可以直接参与职业教育;既可以以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的方式参与,也可以以物质资源的方式参与;既可以以合作、合资的方式参与,也可以以捐资、独资的方式参与。在这些参与方式中,让企业直接参与职业学校的内部管理和决策,是提高工学结合质量的最有效方式,包括:第一,参与培养标准和方案的制订。第二,参与课程的选择,教材的编写,资格考试、教学大纲和计划的制订。第三,参与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施。

(四)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加强各部门的沟通

应分级成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参加的协会或专业委员会。专门机构的成立,尤其是一级和二级机构,在工学结合实施中应起重要作用:通过信息平台的建立,加大劳动市场信息和人才培养信息的交流,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最新动态,减少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增加学校和企业结合的机会;通过有关制度的建立,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与企业结合的效果,不断完善结合程序和措施;通过各种教学文件的起草和审定,提高结合的水平和质量,使学校与企业的结合能持久开展;通过定期组织召开不同层次机构的联席会议,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交流,增加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沟通。

(五)职业学校要加强对工学结合的引导和规范

第一,职业学校要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了解企业经营现状,积极主动地为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现状与需求分析,制订培训计划与方案,充分挖掘校企双方合作的动力,使学校和企业获得双赢。第二,学校应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调整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办学规模和教学内容方法等。其途径是建立起社会需求调查—决策—调整—适应的机制;成立工学结合的实施组织。第三,学校应成立各专业建设指导(顾问)委员会。委员会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与变化,提出专业设置与调整方案;根据岗位(群)职能变化,提出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及岗位的知识结构、能力标准、技能训练要求,制订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技能训练大纲等。

(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工学结合模式的认识

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宣传要针对两个层面:第一,针对直接或间接参与职业教育的工作者。由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源于对模式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而对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界定,目前还存在比较含糊和笼统的现象。这种理解上的偏差,导致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徘徊不前,同时,也导致职业学校和企业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很难清晰地去思考。因此,只有让参与者真正理解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内涵,他们才能知道怎样在教育实践中去执行。第二,针对社会。工学结合不仅是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事情,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为此,必须大力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齐守泉,高文燕.双轮驱动校企腾飞——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新解[J].中国成人教育,2006(12).

[2]龙德毅.在继承中发展 在实践中创新——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研究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2).

[3]马连华.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及其给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深远影响[J].教育与职业,2008(9).

工学结合的问题域 篇5

高等职业院校一直秉承着工学结合的理念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我院管理工程分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于2010年11月与大连国际震邦物流有限公司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书, 加强校企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 依托吉林交通运输职教平台, 本着“互相合作、互利互惠、共育人才”的原则, 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新机制.经双方协商, 成立“大连震邦国际物流班”, 对该分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10394班学员进行冠名定向培养。双方约定, 由大连震邦物流有限公司向管理分院提供教学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及指导教师, 并安排学生实训、顶岗工作, 推荐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学校参与理论及实践教学, 并将把企业精神、员工素质要求、企业管理规范贯穿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管理分院根据企业对培养目标提出的要求, 组织双方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制定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整体人才培养过程, 并定期向企业通报人才培养过程及方案实施情况, 随时根据人才需求的变化, 组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利用学院的实验实训设备和师资力量, 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及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2.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2.1 职业院校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 一般是主要的策划者、协调者和实施者, 不仅要承担寻找合作企业、起草合作协议的任务, 而且要掌握行业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 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构, 顺利开展工学结合的模式来培养人才, 并在签订协议之后, 组织学院、企业和行业的专家研讨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 制定教学大纲、进行课程改革、编写工学结合教材、安排实验实训项目、选拔教师、制定考核和评价标准。可见, 职业院校在整个工学结合的过程中, 承担的任务较重, 尤其在课程设置和改革这一关键层面上, 更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课程的改革既要符合企业的需求.又要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仅依靠学校和企业间成立的组织机构来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置, 势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2.2 合作企业存在的问题

企业缺乏与职业院校合作的原动力。目前已开展的合作中, 主要是学校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 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由于动力缺乏仅停留在表面上。由于现行企业的管理体制还不利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企业在参与职业院校的合作中, 主要是为了获得自身的人力资源, 但也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成本。一般情况下企业并没有这部分资金和成本的预算, 导致企业参与合作的意愿不高;另一方面, 企业对人才培养成本缺乏长远的认识, 还没有意识到参与培养所需人才的过程中, 也是企业投资的一部分, 致使企业没有意识到与职业学校合作的过程, 是企业的受益过程, 所以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热情低。

3.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解决对策

3.1 加强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理解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是学生学习与工作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 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实施工学结合对企业来说, 它可以借助院校教育把企业的用人要求贯穿到学生教育培养的过程之中, 从而能够接收到自己所需要的实用人才。实施工学结合对高职院校来说, 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生产条件强化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把教育培养的课堂扩展到生产现场, 实现生产育人的目的, 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实施工学结合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 是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实际工作, 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成长。使学习生涯与将要进入的职业生涯尽早连接起来, 实现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能够实现企业、院校和学生的多赢, 是新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3.2 提高企业参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热情

一方面, 政府应提供支持, 建立有利于工学结合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 对于有能力参与工学结合的企业, 在国家管理方面, 给予一定的鼓励措施, 使企业乐于参与到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中来;另一方面, 成立专门机构。加强政府、企业和学校间的沟通。2009年7月我省第一家职业教育集团——吉林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在省委、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指导下, 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 在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吉林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 是推动我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是实现校企、校际之间合作、实现成员单位资源共享和人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的组织平台和培训基地。运行四年来, 企业以多样化的方式参与职业教育, 提高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质量。

3.3 创新机制, 提升工学结合的效果

首先, 要建立、健全工学结合的组织机构。学院成立了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负责沟通学校、企业之间的联系, 促进校企的合作。由分院院长和企业的技术专家、管理专家组成, 参与培养标准和方案的制订。企业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参与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课程的选择、教材的编写、教学大纲的制定, 并选择企业优秀的在职人员, 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其次, 分院和合作企业大连震邦国际物流公司合作成立了物流咨询部, 共同研讨企业的一些技术难题;第三, 理顺工学结合的各方关系, 提升工学结合的实际效果。职教集团的成立, 为真正全面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理顺各方面的关系, 建立了有机统一的利益责任共同体, 使有关各方的利益、愿望、要求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表达和交流, 并通过沟通和协调上升为制度和措施, 从而为工学结合的全面推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紫婷,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 《中国高教研究》2007/8

工学结合的问题域 篇6

目前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国外高职院校已经普遍应用, 而在国内虽然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早在文化大革命的半工半读中体现, 但是由于在思想认识上的不足、企业的不积极性、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时间限制, 导致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仅在部分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中使用, 而且从整体上讲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同时, 国内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研究多集中在该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方面, 而没有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中不能普遍使用的瓶颈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社会各界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不能普遍使用的原因, 更没有提出系统地解决制约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应用瓶颈问题的方法。导致目前国内出现这样的现状: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难以就业, 而企业对优秀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又难以满足的状况。

那么制约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应用的瓶颈是什么呢?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已势在必行。

2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瓶颈问题

对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学习国外合作教育的经验, 于“八五”和“九五”期间在全国进行了试点, 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但仍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中“孤军奋战”[1], 并且难以吸引企业参与开展深层次的合作

目前已开展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 大多是学校主动在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 既是工学结合的发起者, 也是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的实施者, 在出现问题和困难时, 还是主要的解决者、协调者。导致大多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不堪重负, 严重影响了工学结合的顺利开展。

同时对高职院校:一方面, 双师素质教师严重不足。真正具备较高理论知识, 又有丰富实践经验, 能指导学生实训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 不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 课程开发尚不能完全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高职课程的改革既要符合企业的需求, 又要符合职业课程的基本要求, 导致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不明显。使得高职院校很难吸引企业开展深层次的合作。

2.2 企业缺乏动力[2]

一方面,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 往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只对能立即带来利益的成熟技术感兴趣, 没有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 不能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企业参加工学结合不能像职工教育那样将费用列入成本, 也不能减免教育附加税, 从一个侧面也抑制了企业参加工学结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大多数高职学生不具备顶岗实习的能力, 只能进行一些低层次的跟岗实习, 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还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和运行, 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高职学生到企业中实习或实训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涉及企业生产的机密与知识产权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一般都不愿意牺牲经济利益与高职院校合作。

2.3 缺乏政府层面的法律进行宏观调控

目前, 在法律层面上尚缺少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对校企合作中的学校、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 尤其是对企业的利益保护不够。各级政府尚未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监督、考核、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造成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协调, 使得工学结合主要靠关系和信誉来建立、维系, 缺乏内在动力, 难以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

3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瓶颈问题的解决办法

3.1 学校要努力拓展优势, 多渠道进行探索[3]

首先, 发挥行业优势, 加快重点专业建设。

学院在专业设置、办学设施、人才市场、资源信息等方面都与企业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坚持以“就业导向”为原则进行专业改革与建设, 巩固加强传统优势专业, 并依据传统专业逐步拓展相关新专业, 加快专业调整步伐, 优化布局。

其次, 加强校企合作, 开发校本教材。

围绕所确定的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模块, 并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 结合企业操作的实际情况, 特别是岗位实践的具体问题, 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在课程的难度和广度方面, 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建设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教材与教材体系。

再次, 支持顶岗实践, 打造有高职特色的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加大对顶岗实践的扶持力度, 让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中。坚持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制度。把优化“双师”结构作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 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

3.2 提升企业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政府要加强对实施工学结合企业的利益保护, 减轻企业的负担, 提升企业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 对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并支付报酬的企业, 可以给予相应税收优惠, 或配套的专项奖励资金。

另外, 学校也要设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一方面是从减轻企业的负担这一角度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的工作分散安排, 即每个企业安排1~2人。这一做法虽然提高了学校工作的难度, 但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又使学生得到了实惠。另一方面派教师到企业为学生授课的同时, 也要求教师深入车间, 协助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工作, 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使企业在协助学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同时得到技术援助, 从而调动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

3.3 政府方面要加大政策支持, 落实相关制度

推行工学结合, 就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让学生毕业前有机会顶岗实习, 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也有助于缓解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

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规定, 政府必须出台与工学结合相关的配套政策, 如要使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就必须出台对支持工学结合的企业的优惠政策;为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就要出台对高职院校相应的管理政策, 以及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时的劳动保护、安全与福利等相关政策。只有拥有了具体的配套政策、加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 才能更有力的促进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教育。

结束语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处在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以上是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实施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和总结。随着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深入进行, 学和用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密, 作为高职教育的实施者, 我们需要继续实践与探索, 使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更好地适应我国高职教育的具体情况, 朝纵深方向不断推进发展。

参考文献

[1]蒋茂东.工学结合:“双赢”背后的“两难[”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3 (1) :16-18.

[2]张翠英.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2) :116-117.

工学结合的问题域 篇7

一、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工学结合深度不够

一是没有对传统教学计划进行革命性的调整。传统教学计划通常将教学时间划分为三个方面的学时, 即课堂教学时间、实验实训时间、毕业实习时间, 也就是所谓的“老三段”。而实行工学结合, 则要求根据教学进程, 系统安排校内教学和企业训练, 使工与学有机组合, 交替推进, 有序实施。在传统教学计划下进行工学结合, 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工学不能深度结合。 二是没有按照工学结合要求对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工学结合涉及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的组合等, 这些都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 影响到受教育者的知识构成、能力构成、发展潜力, 是人才培养的根基, 也是工学结合中学校和企业共同面临的关键问题, 课程的改革既要符合企业的需求, 又要符合职业课程的基本要求, 如果仅在学校层面, 依靠学校来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知识的编排和课程的设置, 势必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 造成工学不能深入结合。

2.缺乏相应立法, 企业态度不积极

德国实行双元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条件, 就是政府通过联邦立法的方式让社会各个利益阶层、各个社会群体参与职业教育, 所以, 实行双元制模式, 既是社会行为, 也是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在我国, 虽然已经有了职业教育法, 但社会各个阶层、各群体并未被要求承担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责任, 职业教育更多的是学校行为, 企业参与度低, 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就更未凸显出来。而工学结合的实施需要企业全程参与, 唯有如此, “工学结合”才能得到落实和实现。受企业用人观念的制约, 一些企业负责人基于多方面的考虑, 不愿接受学生进行“工学结合”, 有的企业虽愿意接受学生进行顶岗实习, 但不愿意付给学生合理的报酬, 或是只付给很少的报酬, 不能实现工学结合应有的功能和意义, 给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带来困难。从我国目前的实践可知, 天津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之所以取得了成功, 除了学校与企业的参与度都很高之外, 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就是政府的积极主导作用。天津从解放初期开始, 就是在政府的强有力的行政主导之下, 才有了一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中职和高等职业院校, 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职业教育模式, 从而在我国独树一帜。2007年天津又与教育部签约, 打造全国第一个职业教育示范基地。

3.工学结合受专业特殊性的制约

现阶段, 我国职业教育所实施的工学结合, 基本模式是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 使教学活动分别在学校和企业两个空间开展和完成, 使教学过程能够与职业技能活动过程完全重合, 使学生完全置身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这种做法已经成为大多数学校的基本操作范式。是不是各个学校、各个专业都适合这种工学结合模式呢?答案是否定的。有的特殊专业不宜到企业进行工学结合, 如航海类专业, 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进行工学结合, 必须要求学生上船, 这样课堂教学与工作训练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分离, 而这种分离与陆上专业还不一样, 对陆上专业来说, 指导老师可以到工学结合企业进行现场指导, 而航海类专业则做不到, 因为船舶是全球航行的, 指导老师无法上船指导, 而且一艘船最多也只能接收1~2个学生上船开展工学结合 (船上人员数量受救生艇定员限制) , 一个班假如有40个学生, 按每艘船2个学生计算则需要有20艘船, 指导老师就是能上船指导, 也照顾不过来, 而且各条船航线不同, 航行周期也不一样, 这样学生在各艘船工学结合时间也无法控制, 教学计划就要被打乱, 最后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无法保证学生的理论和技能学习以及技能考证的需要。

4.沿用传统评价体系, 无法促进工学结合的有效开展

一些教师在学生完成工学结合课程考核后, 发现不及格的学生无法补考或者补考困难, 究其原因, 主要是没有对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改革, 沿用原有评价体系。考核的目的在于发挥教学管理功能、评学促教、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完成教学任务,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 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高职院校传统的课程考试, 多数是以卷面分数作为教与学评价的依据, 采用终结考试的形式, 考试内容也仅局限于教材和教师课堂讲授的范围, 更多的是侧重记忆的效果, 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常常分开, 这种考核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理论成绩优秀, 但在实践中却不知如何动手, 操作技能差, 而有的学生呢, 动手实践很熟练, 问他个为什么, 却不知从何答起, 对实验的结果也不会分析。考试分数几乎成为教师给学生所下的学习某门课程效果好坏的唯一结论。这种考核评价模式带有片面性, 没有把课堂教学和工作实践过程有机结合, 缺乏过程考核, 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不利于发挥评价体系的教学管理功能, 不利于工学结合的深入开展[1] 。

二、解决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在开展工学结合过程中, 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 关键是采取有效手段, 解决这些问题。

1.重新设置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确保工学深度结合

工学结合的实施使高职院校由传统的封闭式办学, 转变为面向行业、企业高度开放的校企合作办学;使高职院校独立自主完成的教学行为, 改变为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 而且不仅是教学场地、教学设施、教师队伍, 甚至还包括课程设计、教学管理等等核心教学环节。传统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基本上是由学校自己单方面制订的, 虽然也会吸收来自行业、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但是在程序上没有刚性的要求, 最终决策方面仍然是学校自己说了算, 并且在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上大多沿袭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模式——以学科专业知识理论教学为主, 以技术技能实践教学为辅, 即使在学时安排上增大了技术技能实践教学的比例, 但是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以及建构机制没有变。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 由于是校企联合开展人才培养, 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 因此, 必然导致教学计划与内容重新调整, 课程体系重新整合, 并且还要由企业技术技能专家直接担任相当大比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 企业生产场地也直接承担学生技能训练与上岗实习等重要教学活动[2] , 等等。因此统筹协调好校企双方的目标和步调是至关重要的, 在一般情况下, 校企双方在行动目标上比较容易达成一致, 但在行动步调上则需要进行比较复杂的协调沟通与磨合, 其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重新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要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根据职业活动过程再造职业技能课程, 按照职业岗位需求来构建职业技能课程模块, 围绕职业技能活动过程整合相关学科的知识、信息、技能训练内容, 使每一个课程模块都成为学生形成职业能力的一个教学节点或升级平台, 只有通过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才能最优化地整合校企双方的教育资源, 才能最有序地统筹协调好校企双方的行动步调, 才能确保工学深度结合。

2.以互惠互利原则, 确保企业积极参与

现阶段, 国家缺乏相应工学结合立法的现实, 我们无法改变, 但企业态度不积极我们可以想办法改变。不论是加拿大的CBE (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 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就业技能模块教学法 (MES) , 还是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CBET”模式等, 校企合作都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和主要实现形式。因为, 只有企业的参与, 职业技术教育才能够真正符合社会的需要, 工学结合才能够在更为广泛的工作领域内开展。校企合作中的互惠互利原则是保持良性合作的基础。理想的校企合作关系, 是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形成的人才培养链条上学校与企业的良性对接, 即在互利前提下各自承担起人才培养的任务。如果缺乏对互惠互利原则的认识与运用, 则必然导致企业态度不积极, 使工学结合流于形式。企业对工学结合态度不积极怎么办?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 可有效解决部分学生工学结合问题。新生入校时, 学校、企业与学生三方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 学生毕业后就是企业的员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企业是乐意看到自己未来的员工来自己企业进行工学结合的。另外, 建立互惠互利的校外实习基地是满足学生“工学结合”需要的主要途径。在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时, 充分发挥学校专业领域的全面性、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教育资源的先进性, 实实在在为企业做些实事, 如在改善企业内部管理、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完善职工人员结构、增强企业运行活力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 使企业真正感受到与学校合作、与文化接轨, 包括工学结合在内的校企合作是提升企业内涵与品位的有效途径, 只有这样, 企业才有了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德国“双元制”模式就是一种很好的例证, 职业培训的30%在职业技术学校进行, 70%在公司完成, 每年有60%的年轻人进入由学校和私营企业构成的两种教育中心, 在双轨制的教学体系当中进行学习, 学校和企业之间形成了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3] 。

3.建立校内模拟职业环境, 克服工学结合某些特殊问题

某些特殊专业不宜到企业进行工学结合, 这些特殊问题可以在功能较为完整的校内实训基地解决。工学结合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前面讲的航海类专业, 学生上船工学结合, 造成了课堂教学与工作训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 在校内模拟航海职业环境下工学一体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以航海技术专业为例, 其职业能力一般通过船艺基本训练、基本安全技能训练、救生艇筏和救助艇专项训练、高级消防专项训练、精通急救专项训练、雷达标绘和模拟器专项训练、ARPA专项训练、GMDSS设备使用训练、航海英语听力会话训练等来培养, 这些训练都可以通过校内建立的模拟航海职业环境来实现。

此外,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均衡, 一些地方经济还很落后, 在欠发达地区或贫困地区, 能解决顶岗实习的企业相对较少, 如果将学生送到较远的发达地区去完成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工作, 一定会有很多实际困难, 对开展工学结合工作十分不利, 但通过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模拟真实职业环境则可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学校也可利用自身在技术、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吸引校外企业中的优势资源加入到校内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中来, 合作开发新产品和科研项目, 开展人员培训和在校生工学结合实践教学, 以及进行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等, 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真正实现学习地点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 使专业学习与生产实践合为一体, 开展实质性的“工学结合”教学。

4.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促进工学结合有效开展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改变课堂考试结果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 实现学生学业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 引导教师和学生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开展“教”和“学”的各项活动。

(1) 重视过程性评价。

以能力为标准, 注重过程性评价。按照教学目标要求, 将岗位能力训练的最终目标分解为多个单元, 进行全程分段考核。评定成绩的时间, 不以学期、学年为限制, 以实际课程中所含职业技能内容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2) 评价形式多样化。

实行以实践为主, 笔试为辅的考核方式。采取笔试, 动手实做, 产品制作, 综合分析报告和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 多考虑学生的实际完成任务情况。对于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可以主要考核学生对生产性实训的完成情况, 动手操作情况, 及具体的工作绩效, 不必考核每个知识点。

(3) 考核主体多元化。

为全面地考察学生的职业技能, 评价学生的主体应包括授课教师、企业技术指导人员, 还应该包含学生实习中的同行、顾客。建立以专业任课教师、企业实践指导教师评价为主, 其他评价主体为辅的机制, 全面考查学生“称职”情况, 以评定职业技能的高低。同时将学生的自我评价纳入考核环节, 学生在企业参加实践后, 必须完成一个述职报告, 对“工作业绩”进行总结, 以利于学生的自我提高。

(4) 实施以证代考。

鼓励学生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参加国家指定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鉴定考核, 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等, 成为技术业务的多面手, 获得就业准入的“通行证”, 以“一书 (毕业证书) 多证”, 确保毕业生在合格的基础上有特长, 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岂爱妮.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考核模式的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 2008, (6) :17-19.

[2]陈小波.论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三大关节点[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17-18.

工学结合的问题域 篇8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工学结合;酒店管理专业

引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使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 模式。近年来,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阻碍了教学改革的发展。因此,我们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

一、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成效显著

武汉工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采用了“2+1”和“3+1”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2+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学生在学校学习通识理论、专业理论、专业基本技能等课程。第三年学生到酒店进行顶岗实习,并结合实习工作情况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在学校、酒店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在毕业时能达到高级服务人员和一线管理人员的水平。“3+1”的人才培养模式,前三年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第四年到酒店工作,并完成毕业论文,具备从事与饭店业相关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管理能力。武汉工商学院选择管理规范、客源充足、为实习生提供免费食宿的五星级酒店作为实习基地,学校和酒店签订实习协议。实施“2+1”和“3+1”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校、企、生三赢。

(一)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在酒店通过岗位的工作,更好地熟悉和掌握酒店生产、服务和经营情况,获得适应生产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升。同时,学生与工作单位联系,了解了酒店的用人标准,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使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职业生涯。优秀的实习生顺利度过了实习试用期,毕业时能得到晋升的机会,优势明显。通过“2+1”和“3+1”的工学结合模式,收获很大。

(二)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酒店资源弥补学校办学资源的不足。酒店以为学校提供实践的场地、设备及培训基地,也可以提供企业的技术人员担任培训指导工作,弥补实习操作教师经验的不足,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大幅度减少学校的培训成本。另一方面,实习生良好的素质和工作态度及能力,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三)酒店节约成本。校企合作为酒店节约了人工成本,增加了收益。实习生每月能获得酒店的生活补贴和免费食宿,成本比正式员工低很多。校企合作使酒店拥有了充足的人力资源,解决了酒店人员流动频繁、服务管理质量无法稳定的问题。酒店对选择的实习生进行培养,有针对性。酒店对综合能力强的学生重点培养,从优秀学生中选拔管理人才,培养骨干力量,优化内部结构,激发内部活力。另外,酒店与学校合作学到了新的管理理念,逐步认识到自身的管理理念与知识型员工之间的差距,改变纯经验管理的方法,有利于酒店稳定人才队伍,获取知识型人才,促进酒店提升管理效率,提升文化素质和服务质量。

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培养目标。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了培养方向和培养的具体规格。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的矛盾。部分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存在过高或过低的现象。酒店需要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并集理论、实践、公关、外语等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实用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过程的载体和关键环节。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虽然进行了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酒店管理专业的特殊性,课程改革仍存在问题。例如课程目标定位过于宏观,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过于笼统,设置的典型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相关度低,项目的实现程度与训练价值缺乏职业性。因此,应深入调研酒店,分析职业岗位需求,确定知识和能力结构,结合酒店管理专业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和内涵要素与学校人才培养的要素和方式途径不一致。例如,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脱节,教学安排与教学实际相脱节。实践中发现,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缺乏酒店标准要素的融入支撑,缺少酒店特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互渗透。学生顶岗实习时,酒店质疑:“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怎么对星级酒店的标准规范不清楚?”学生也质疑:“知名品牌酒店怎么管理上,不以人为本?”学生发现所学的内容与现实不一致。这样的质疑,影响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酒店管理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价值。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的总和。近年来,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课程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但是,目前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手段,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实用型、技术型、技能型专门人才,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结合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自身特点,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同时传授适用、够用的理论知识,努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例如,有些学生看来,在学校、在课堂、在书本,要义是听老师讲,按要求完成作业,离开这些到酒店参加实践,就不是学习,就不是符合学生身份的简单劳动。有学生将学习一元化,将生产、社会实践与学习完全割裂,限制了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推进。

(四)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发展的主题,而师资队伍结构是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保障,是提高学生质量的关键。专职教师队伍沟通酒店与教学改革的桥梁,是酒店管理专业围绕酒店进行专业建设,完善实训基地和验证教学水平的实践者。教师通过调查及实践,了解酒店业的人才需求,把握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对课题体系、课程结构、课程授课内容和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进行适时的调整。但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缺乏,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又有丰富的酒店从业经验和管理经验,特别是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可以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也是一种战略选择,是快速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实现产学结合的重要保证。兼职教师可以弥补教师数量的不足,改善教师队伍能力结构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实现校企双赢。

(五)人才培养途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产学研合作教育,即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是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的出发点,课程体系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途径的核心,师资队伍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的保证。因此,建立深层的校企合作能够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但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不足,理论与实践存在差距。只有通过深度校企合作,专职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有利于培养适应酒店管理专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六)保障机制。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正常运行,能否培养出实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在实施工学结合中,存在安全保障、合作机制等制度建设缺乏滞后的问题。学校、企业、行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同时,应从实践看出存在的问题。教师在组织实施人才培养内容中,存在角色“泛化失位”的问题。企业不太欢迎指导教师经常到企业,认为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企业强调学生的技能生产,很难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因此,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需要改革,革除不利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机制,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监控机制,提高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要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可以制定准确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采用有效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双师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深化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方式,建立完善的酒店管理专业保障机制。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经历了从“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到“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的过程,随着工学结合的深化发展,应更加关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际效果,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52-54.

[2] 赵炜.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潜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4):78-81.

[3]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4)

[4] 李娜.高职酒店管理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6):54-55.

[5] 刘艳华.透视旅游专业大学生供需错位现象-兼认饭店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模式改革[J].旅游学刊,2008:121-125.

上一篇:有线电视机房维护下一篇:简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