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

2024-10-25

工学结合(共12篇)

工学结合 篇1

一、关于“校企结合”的现状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 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 “校企结合”成为许多学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种途径。但是, 我国“校企结合”在推进中仍然存在问题。

(一) 学校层面

1. 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理念认识不足。

一种形式表现为“以工代学”, 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最常见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学代工”, 把工学结合等同于以往的“见识实习”, 仍然强调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 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不到训练。

2. 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不明显。

1) 专业设置和与社会需求仍有脱节。2) 课程开发多数还不能适应职业岗位需求。3) 实训条件仍需改善。4) 双师素质教师严重不足。

3. 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不能适应需要。

1) 在教学管理运行中, 由于行业、企业的参与, 工学交替进行, 必须做到工学过程科学, 工学衔接合理, 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

2) 由于教师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 对下企业、进车间指导实训有抵触情绪, 因此工学结合在具体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阻力, 而且由于下企业指导教师的业绩考核、工作量难以计算等原因, 对校内的业绩考核、津贴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在教学质量监控上, 由于学生分散在不同的企业顶岗实习, 实习成绩的考核很难统一标准, 而且当前多数院校工学结合质量管理停留在末端检验阶段, 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 使工学结合的实效大打折扣。

(二) 企业层面

1. 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

2.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

3. 企业对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

1) 大多数高职学生不具备顶岗实习的能力, 只能进行一些低层次的跟岗实习, 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还会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 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2) 企业出于企业知识产权和自我保护的需要, 不愿意让实习学生知道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机密。3) 部分企业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 让学生去跑推销、做业务。

(三) 学院层面

1. 做好实习指导准备;

2. 确定实习指导的重点内容;

1) 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2) 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3) 预演与准备就业。3.扩大实习工作的社会影响。

二、校企结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来自于招生的压力

目前学校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深深感到来自招生的压力, 这关系到整个学校的生存和每位员工的利益, 招生被形象地比喻为“饭碗工程”, 没有生源我们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在生源日益减少, 社会上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 我们面临的是生存与淘汰的考验, 危急关头学校自身的改革成为解决生存危机的唯一的希望, 改革中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解决学生的出口问题, 这是因为在社会就业压力下, 学生只愿意寻找有“出路”的学校来上学。

2.来自于学生的压力

学校虽然每年都能够给学生分配实习岗位, 但是有些是学生不太满意的, 有些工作可能跟所学专业不对口, 这也是学生不爱学习的一方面原因。设想这样一种情况, 也许不是学校的每一名毕业生都有好工作, 但是如果在校期间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好好学习, 掌握企业需要的一门技能, 将来就能够到学校的合作企业去从事相对较好的工作, 那学生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去争取这样的机会呢?学生有了这样的压力好好学习, 必会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 厂方也必会欣然接受这样的毕业生, 好的就业信息必会带动学校的招生, 一旦成功这将是喜人的良性循环。

3.来自于企业的压力

就个人观点认为学校对于出口的重视程度应大于进口。我们的学生素质就是定位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 我们对于学生基本没有挑选的余地, 其实各个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基本差不多。也就是说, 同样的入学层次, 培养出的人基本也差不太多, 工厂需要的技术工人一般都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培养, 因此选择技术工人不是仅仅是学习情况, 还有更重要的是人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在这样的情况下, 想在同类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 就是在争夺好的实习岗位, 扩大学生就业的范围。我们只有以出口畅带动进口旺才能在竞争中获得生存。

三、校企结合的现实意义

1.从学校角度来讲一方面来说校企结合培养出学生是“上手快”的毕业生, 这提高了学生在就业上的竞争力, 同时好的出口必然带动学校的招生, 我们的“饭碗”也就拿稳一些。另一方面来讲, 校企结合有非常具体的培养目标, 那么学校在教育的时候必然能够向目标的方向培养人才, 能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教师和设备的浪费。这也有助于优化专业和课程,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很多理论课程的枯燥性, 使教师在教学时能很好的结合实际教学, 使教学效果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

2.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校企结合能够使学生有一种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不会盲目学习、不会找不到目标、不会没有动力, 更不会问“我学习这些课程到底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入学时就能够感受到关于就业的压力, 在他们心里会很快形成很具体的目标, 这一切的条件迫使学生不得不努力学习, 变一直以来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这种源自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学习, 必然也能够带来好的学习效果, 一切就将走向一个良性循环。

3.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这种校企结合的形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在培训上的负担, 同时选择了好的合作学校, 为企业方吸纳人才提供了捷径, 不必承担社会招工的风险;在协议的范围内, 企业还可以把急需的技能培训转到学校的课程当中, 使学生们在上学的时候能够掌握实际工作的相关知识, 这为企业解决了部分的岗前培训的麻烦, 企业是乐于把这样的培训转移到学校的。

4.从社会的角度来讲这种校企结合的形式是对社会人力和物质资源的一种合理配置,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校的盲目培养, 学生的盲目学习, 及时补充了社会的稀缺人才, 对社会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四、“校企结合”的几点建议

1.实习前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和组织工作

在学生下企业实习前, 务必深入教育, 统一思想认识, 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总动员。通过实习动员大会、主题班会、下学生宿舍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深入学生之中, 耐心回答学生提问, 打消学生思想顾虑, 鼓励学生下企业接受实习洗礼。对学生进行“三关”教育, 大力倡导学生过好环境适应关、食宿生活吃苦关、严于律己过硬关。

2.发挥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约束, 自我学习的“自治”作用

在实习阶段, 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发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学习的“自治”作用。我们可以在超过10人以上的实习基地成立“临时班委”, 让他们积极参与管理,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处理不了立即与辅导员及实习指导老师联系。而辅导员和实习指导老师可在舆论上造声势, 方法上做指导, 大胆放手, 让学生自己直接参与管理。

3.建立起学生实习的联络网, 及时沟通协调

实习期间建立起学生实习联络网, 由学部、辅导员、单位部门领导、实习指导老师、家长、学生组成的联络网。做到“三明确”:明确辅导员责任, 明确实习单位责任, 明确对学生的要求。正常情况下, 每周由实习指导老师与学生及单位联系一次。如遇到突发情况, 要在24小时内, 由、单位、学校、家长共同落实具体解决办法。

综上所述, “工学结合、校企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是比较成功的。如果在“工学结合、校企结合”下进行的实习指导到位, 学校的办学适应了企业的最新需要, 使学生真正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意志品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娴熟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企业和学校均从中获益, 可以实现“一石三鸟”的多赢效果!

摘要:“工学结合、校企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极大地增强了职业教育的生命力。目前, 高校都面临严峻的就业难问题, 与此同时, 各用人单位又在抱怨毕业生不符合他们“拿来就用”的要求。对于高校, 尤其是独立本科院校, 所能做的就是使我们的毕业生尽量符合企业要求。那么如何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 使学生、用人单位二者实现完美结合呢?唯一途径是校企结合。

关键词:校企结合,工学结合,职业求岗位需

参考文献

[1]王珍.中外职业教育比较[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2]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工学结合 篇2

——工学结合学习心得体会

经济管理系 杨 帆

2000年教育部把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纳入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并将其作为创建示范性职业院校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关系到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措施。

一、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基本观点及逻辑关系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首先必须搞清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一些基本观点及其逻辑起点。

1、何为课程?

课程不仅仅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一门一门的学科(虽然现在我们反对学科的提法,但事实上在很多教师心中课程对应的就是学科,或者说是一门一门的课),其内涵还包括了“教育机构为实现一定教育目标为学生设计的学习计划或方案,是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所做的设计和规定”。换言之,课程不仅包括学什么内容,而且还包括怎么学的规定。它应包括了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等在内的一系列材料。

2、何为课程开发?

简而言之,课程开发就是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的进程、方式以及学习结果的评价等的设计,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开发专业教学实施性计划、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的教学材料等。

3、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两个基本逻辑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两个最为基本的逻辑是,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内在逻辑,以帮助学生完成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职业成长过程为外在逻辑。简而言之,就是以“完整的工作过程”来设计每一门课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考核评价标准;而一个专业的若干们课程之间的关系是按照以帮助学生完成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职业成长过程来组合的。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就是按照这两条逻辑线索开展的。要真正理解这两个逻辑,必须深入的分析其提出的逻辑起点,也就是说我们要分析研究他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观点。

(1)“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内在逻辑”的理由

这里就首先要明白关于“能力”一词的理解以及他认为的“技能”与“能力”的区别。“技能”指的是“针对具体岗位任务和职责的”操作性技巧;而“职业能力”是“才能、方法、知识、观点和价值观的综合发展,即“在真实工作情景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的专业问题的能力”。

“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内在逻辑”还可以表述为: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即工作和学习是一体化的。这个观点就来自于上述的对“能力”的理解,理由如下:

其一,能力都是存在于具体的职业活动中的,我们无法脱离具体的工作任务对能力点进行独立的分析和培训; 其二,一个工作任务中,有的能力或许可以被分析出来,但是存在众多的隐性的能力不可测量或者无法分析、难以表述;

其三,把能力看作是孤立的行为,认为多种能力简单的叠加就能得到综合能力的思维范式,忽视了真实工作世界中职业行动的复杂性,即通过单项能力的培养未必能够必然的形成综合能力。

其四,即便可以明确列出能力点,现在我们也没有成熟的技术将其组合成培养综合能力的课程。

核心观点在于,对工作过程进行能力分析的做法是片面的,即便能够明确分析出来的能力也很难组合成课程,同时,通过对分析出来的单项能力的培养是不能真正胜任实际工作的。正是基于此,所以“工学结合”才是一种更可行的做法。

(2)以帮助学生完成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职业成长过程为外在逻辑的理由

人的职业成长要遵循“从初学者到专家”的逻辑发展规律,其发展过程分为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和专家等五个阶段。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针对具体工作岗位的单项技能,而更为重要的是要服务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所需,因此每一个专业的课程应根据“从初学者到专家”的五个阶段来开发。每一个阶段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是不同的,难度也不一样,每一个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这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

(3)典型工作任务的逻辑

工学结合的课程中所谓的“典型工作任务”与平时我们理解的某一职业岗位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有所区别。为什么提出典型工作任务呢?既然不能脱离工作任务实际来分析和培养能力,那么能力的培养就只能在具体的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来形成。但是一个职业实际所从事的工作任务是繁杂的,不可能让学生每一个工作任务都去经历,必须有所选择。选择的标准就是那些在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必须要从事的、完成的,不完成就不能说是经历了这个职业阶段的工作任务,这便是典型工作任务。一般来说一个职业共有10—20个典型工作任务,而每一个发展阶段有3—5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典型工作任务来构建课程,全部典型任务产生的课程就构成了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和培养方案(教学计划)。

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使他们毕业以后能缩短由学生向工人的转化。下厂实习期间学生们兴趣高,环境的变化使他们的思想认识也有了提高,认识了工厂认识了产品认识了工作的严肃性,很直观的接受着道德,安全,质量,环保等方面的教育。

2、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能够使学生从这个窗口窥视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并从与师傅的交流和学习中提升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习到了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在摆正自身位置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工作岗位上通过眼观手动,师傅的传帮带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了挖潜、发挥,并在实践得到了证明。

3、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使学生的行为规范有了明显的提高,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也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学生是肯学的,工作是努力的,也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效益,用人单位对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无疑是欢迎的。

三、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试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

1、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首先要作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要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真正含义,培养学生遵章守纪,吃苦耐劳的精神。

2、要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要认识到墨守成规只是一名好员工而不是一名优秀的员工,优秀的员工应具有创新精神,但要明白创新的前提是自身具有高技术含量,才能具有创新的思路,那么高技术从哪里来;努力求学,刻苦钻研,要想收获丰富的知识就要头悬梁、锥刺骨,学海无涯苦字当头,这才是人生坐标系中努力寻求的重要位置。

3、要克服少数学生认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操作的片面认识,这种错误观念必须加以引导,学生的思想问题就是老师要作的工作,思想问题不解决,学生就不会认真地去做他应该做的事情,其实要学的东西很多,从车间管理、环境保护、工件摆放、工艺分析、产品性能、总成装配,师傅们的敬业精神,都是学习的内容。

4、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应该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也就是说企业也有教育和指导的责任和义务,从这学期的实践来看,一些车间不愿意接受学生,认为给他们找麻烦,是被迫的,不情愿的,主管上他们把学生等同于自己的员工,当然像员工一样的严格要求是对的,但学生下厂还是学习,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能用简单退回的办法来处理,要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并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

5、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一旦有个别学生严重违纪或屡教不改,那么学校应该有相应的处理办法,并在下厂之前予以公布,做到有章可循。

6、要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努力提高安全意识,实习单位也应对学生的安全负有一定的责任,建议学校把学生人身安全列入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育体系中去,作为一个重要的制度加以完善,并和专业厂形成安全教育的合力防患于未然。

7、教学方案的设计与修改

工学结合式“跳槽” 篇3

学生跳槽,固然有客观原因,但是,“跳”终究有很强的主观性。他们跳槽时的主观想法往往包含这一点:“走上工作岗位,才真正认清自己和职场,后悔在校没学好,真想再回校学习,要是再让我上学我一定会认真珍惜的。”的确,再好的学校教育可能都不如亲身体验的自我教育,如果能让他经历真实的工作体验,亲身感受到工作之不易而珍惜工作,亲身感受到知识技能的缺乏而刻苦学习,亲身感受到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而不再排斥适当的理论学习,亲身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在分组教学中积极主动,亲身感受到社会之艰辛而逐渐适应社会,亲身经历挫折而逐渐不惧挫折……学生才具有发自内心的学习原动力。同时,学生有了发自内心的强烈诉求,还能倒逼职校,让职教工作者更清楚自己应该教什么,应该怎么教。那么怎样实现这样的理想呢?工学结合——基于自我体验教育、终身教育、持续发展、避免“断头教育”等理念,让中职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不是“跳槽”到另一个用人单位,而是“跳”到高职继续学习深造。这种“先工后学”模式,也是一种工学结合。

其实,在外打工然后知不足而回校学习的例子屡见不鲜,主人公通常还比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更加刻苦学习,往往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此笔者提出一个思路:工作经历可以折算相应学分,以此作为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的“通行证”,再辅以相应鼓励政策,让工学结合成为联系中、高职的一个纽带。我想,这样做比现行的“注册入学”可能效果更好。

在中职层面,传统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开展面临许多障碍,例如工时挤占学时、企业积极性不高、学生年龄和技能层次不足等等一系列问题。上述工学结合式“跳槽”,避免了这些问题,还可以在高职中推行课程超市,让中职毕业生经历跳槽后发自内心地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

工学结合成效评价研究 篇4

1 指标选择

评价指标选择数据采集中关系工学结合工作的产学研合作企业总数 (个) 、订单培养数 (人) 、共同开发课程数 (门) 、共同开发教材数 (种) 、支持学校兼职教师数 (人) 、接受顶岗实习学生数 (人) 、对学校捐赠设备总值 (万元) 、接受毕业生就业数 (人) 、学校为企业技术服务年收入 (万元) 、学校为企业年培训员工数 (人次) 等11项指标。

此次对学校50个专业 (含方向) 进行了调查, 11项指标中涉及的专业个数见表1, 可以看出, 全校50个专业均不同程度的开展了工学结合工作, 合作项目主要集中在支持学校兼职教师、接受顶岗实习学生、共同开发课程、为企业培训员工、接受毕业生就业、共同开发教材、学校为企业技术服务等7个方面, 涉及的专业个数均达到50%;而学校能获得企业对学校捐赠设备或准捐赠设备的专业数则不足10个, 订单培养数不足20个, 可见这3个方面是现在工学结合开展的薄弱环节, 也是学校今后努力的方向。

2 数据处理

为了对各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成效进行定量评价, 首先对调查数据各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 按下式计算:

式中, Ini表示第i个专业第n项指标进行归一化后的得分值, Znmax表第n项指标中最大值, Znmin表示第n项指标中的最小值, Zni表示第i个专业第n项指标的实际数值。

对50个专业各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后, 将各项指标得分加和得到各专业的总分, 评价结果见表2。

3 结果分析及讨论

3.1 各专业工学结合成效极不平衡

由表2可以看出, 全校各专业工学结合开展的情况极不平衡, 最高得分为6.2961分, 平均得分为1.6651分, 最低得分为0.0988分, 得分超过5分的仅有两个专业, 超过3分的仅有7个专业, 说明大部分专业的工学结合工作还需要深入开展。

对得分最高的专业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 其获得捐赠设备和准捐赠设备的得分均为0分, 说明校企合作的深度还不够。

3.2 文体类专业整体排名靠前

由表2可以看出, 学校的文体类专业排名均位于前25位, 这些专业在工学结合工作中做的较好的方面包括订单培养、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开发教材、接受顶岗实习学生;但是, 所有专业均未获得过企业的捐赠设备和准捐赠设备。

3.3 企业对经济投入比较谨慎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 学校获得企业捐赠设备和准捐赠设备的专业数不足20%, 开展订单培养的专业不到40%, 这些工作都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财力和物力, 因此企业在做这些工作时是比较谨慎的, 也是校企合作工作深入开展的难点。

3.4 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本评价指标体系仅涉及到校企的互动,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因素, 学生作为工学结合工作的受益方之一, 也应该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有所体现。现有指标体系涉及的11项工作开展起来难度有差异, 而本次评价对11个指标赋予的权重是一样, 今后应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研究, 以使评价结果更加合理。

4 结语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而工学结合成效的评价可以帮助各专业找到工学结合工作开展的薄弱环节, 明确工学结合的努力方向, 促进工学结合工作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 涉及到企业利益的工作开展较为困难, 因此需要探索基于利益驱动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作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晓征, 韦玮, 陆夏铭, 等.以就业为导向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 (1) :320-321.

工学结合总结 篇5

进入金诗丹里面感受到在公司里面的工作氛围,发现学校里面所学的东西是非常的肤浅还有就是一般上来说自己没有亲身去实践过,无法去理解其中的内涵,就像上次在金瓯大酒店里,周老师关于陈列方面的知识,或许对经销商和代理商来说那些知识相当的重要而对我们这些门外汉来说,现在才意思到自己真的好肤浅,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不光要学好现有的知识还需要学习其它,让自己的阅历更加丰富。使我感到荣幸的是作为实习的我们正好赶上公司的订货会,或许没有帮的上什么重要的忙但是对我们来说收获正的很多,以前我们也上过一些过于礼仪方面的书但是实际操作起来真的是太难了,还好有娟姐和柯娟姐手把手的教我们。

当进去的时候我们主要的任务是去仓库盘点,刚开始的时候有点单调因为每天都重复同样的工作。后面渐渐地发现其实仓库是一个公司的核心部分如果仓库里的数据不准确,会导致后面的营销工作无法进行,同时也学会了怎么样去盘点衣服。

至于后面的时候我们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销售衣服,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跟着丹姐在公司里卖衣服,刚开始的时候还比较腼腆不敢大声的去说招揽客户但是时间长了,到公司里来的一些大姐们经常来渐渐地认识之后,自己的胆子也打起来会主动的跟被别人去交流帮助他们选到一件适合的衣服,慢慢的发现其实作为一名销售人员一定要有自信才能将自己的产品让消费者更加喜欢。有点遗憾的是因为实习时间的关系,最后我们没有坚持到下来。

工学结合 篇6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一、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在飞速的发展。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国家也从政策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中提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由此可见,国家也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也是相当重视的。

在国外,早已开始实施这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并且取得巨大的成效。因此,我们在职业院校大力开展这种教学模式,也是形势所需,特别是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更是当前形势下重点发展的教育模式。

那么,什么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呢?它实际上是指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化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动和长期合作,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二、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意义

1、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是加强其职业教育专业运用性的最佳途径

要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程度,加强专业的适用性,必须了解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于特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教材调整,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

技能型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支柱。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职业教育面向的紧迫任务,也是企业保持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对企业来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内涵,缩短技能型人才到企业后的适应期。

3、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知名度的提高

企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协作。我们与某一企业的合作与成功会引发其他企业的合作,因此,校企合作对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是十分有利的。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不断进行课程改革,深化专业开发,使学生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同时也成为学生创业提供了前提。

4、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提高教师队伍的重要条件

根据国家行业标准,结合岗位要求与特点,必须考虑培养“双师型”教师,让专业教师有足够的技能受训时间,让教师到企业中去,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这样的途径,教师不仅能提高专业技能,而且还能熟悉企业生产与管理及岗位要求,更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

目前,国内很多的中职院校都在开展这种教学模式,而且开展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2+1”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等模式。不管采取哪种模式,都是在广泛地和相关企业进行紧密的合作,不断的发展,从而为社会输送新型的技能型人才。我校在办学的过程中,也一直在不断的推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特别是近年来,我校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一方面,选拔优秀的学生到企业中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聘请企业中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傅到学校中来给学生进行细致而广泛的指导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效益。

那么如何有效的开展这种办学模式呢?根据几年的实践探索,认为不同的学校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周边的环境,采取适合于自己的方式,都可收到良好的效益。在开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进行实习的合作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实习过程的组织管理。

四、关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

1、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教育

现在,很多学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就业观念不良,存在着诸如高不成低不就、不愿受苦受累等不好的就业观念。这些就业观念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办学模式的开展。所以,学校在开展这种办学模式的过程中,特别要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教育。

2、制度安排的重要性

这种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已经成为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学校的共识,有宏观的政策导向。目前主要靠学校自身寻找企业去摸索,一些企业并非都有校企合作的经验和积极性。如何使中小企业认识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并积极主动参与到发展职业教育的工作当中来,需要政策和制度的引导。

3、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目前的学制、课程体系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都不完全适应工学结合的实施,教育部、劳动部门规定的课程和学时等对工学结合的实施也有一定的制约,而且学生在“工”和“学”的期间也经常发生角色冲突,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教育体制的改革。

五、总结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开展已经在国内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学校要想在这样的形势下生存并不断发展,必须要加强对这种办学模式的探索、研究和发展,才能更好地为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2]胡坤.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2).

[3]周济.“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必由之路[Z].在全国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工学结合 篇7

一、工学结合综合课程概念的提出

“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 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实现学习”[3]。在工学结合这一基本理念下, 我们构建了“工学结合综合课程”为贯穿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如图1所示。

在通过通识平台、专业群平台和岗位群平台的课程学习后, 学生具备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这一阶段, 我们设置一个“电子基础工学结合综合课程”。此后, 学生分专业方向进行工作岗位方向模块课程的学习, 并根据专业方向, 分别构建“电子产品工艺与生产管理工学结合综合课程”和“智能终端工学结合综合课程”。每一门工学结合综合课程, 都相当于一个学习阶段性的“压顶”项目。工学结合综合课程的本质在于: (1) 工学结合综合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工学结合课程, 它是在完成若干门公共理论课程、专业课程 (可以是工学结合课程) 教学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并进行升华和拓展; (2) 工学结合综合课程要培养的是综合职业能力, 包含某职业岗位所需的综合技能与知识。也就是课程培养的能力有相应的工作岗位或工作岗位部分能力对应, 将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重视职业素质的培养; (3) 工学结合综合课程内容和一般工学结合课程一样, 必须是典型的工作任务。但该任务既不是企业真实的“岗位任务”, 也不是知识学习任务或简单的技能训练任务, 而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的“教学化”处理, 并对应于工作岗位能力。

二、《电子基础工学结合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在我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按学习的阶段性, 第三学期开设《电子基础工学结合综合课程》 (详见图1) 。

1. 工学结合综合课程开发。

在很多文献中, 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思路被理想地描绘为: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专家合作进行职业分析、开发课程, 将工作结构映射为课程结构;进行工作分析, 课程内容源于岗位任务与能力要求, 以工作任务为学习内容载体;进行任务分析, 教学过程再现工作过程, 设计学习活动, 以构建教学模式, 突出教学活动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实行“教学做”一体化, 基于行动导向, 落实能力培养;教学评价多元化, 考核方式多样化[4]。

在《电子基础工学结合综合课程》的开发中, 遵循的做法是[5]: (1) 进行产品调研, 合理选取教学载体。进行企业产品调研, 在企业中了解产品开发与生产完整工作过程, 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交流, 听取企业专家建议, 确定若干个教学载体。 (2) 进行企业产品特征分析。基于工学结合综合课程的目标, 作为教学载体的企业产品, 应为学生熟悉, 具有范例特征, 需要的知识点均基本包含在已学的课程中, 难度递进:能对学生目前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起到升华和拓展的作用, 容易扩展到新产品, 能够引导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3) 按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载体的单元分解, 在选定载体后, 并不是将企业产品直接用于教学, 而是要进行教学载体的分解, 即按照产品开发或生产工作流程分解成若干个单元工作任务, 并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 或产品开发或生产前后顺序进行排序, 当全部单元工作任务完成后,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也随着产品成果的形成而形成。

2. 课程的综合职业能力。

《电子基础工学结合综合课程》培养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初步的电子产品硬件开发、电子产品组装与检验、电子产品调试与测试等。其对应岗位即为电子产品硬件开发、产品组装与检验、产品调试与测试。

3. 课程综合的基础。

《电子基础工学结合综合课程》综合应用如下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电子技术与实践》、《电子线路综合分析与制作》、《电子装接工艺》、《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电子电路CAD技术》、《电子产品调试与测试》。《电子技术与实践》和《电子线路综合分析与制作》为本课程提供电子基础知识与电路基本设计分析技能;《电子装接工艺》为本课程提供电子装接技能;《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为本课程提供电子产品装配与检验、工艺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电子电路CAD技术》为本课程提供计算机设计电路的能力;《电子产品调试与测试》则为本课程提供产品调试与测试的技能。

4. 课程的典型任务。

《电子基础工学结合综合课程》选定的典型工作任务是:进行某一典型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装配、调试、排故。例如根据产品调研, 选用了“数字频率计”这个产品作为课程教学载体, 并按学生认知规律分解载体单元。该课程特征: (1) 课程包含的知识点是学生熟悉的知识范围, 以模数电为主线, 没有包含单片机的内容 (智能化产品的内容将在下一个工学结合综合课程中体现) ; (2) 难度合适, 任务两周内可以完成; (3) 可在实训室内工学结合完成任务, 产品指标可测; (4) 容易扩展成新的产品, 引导可持续发展;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5. 课程的具体实施。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课程的具体实施如图2所示。课程共分7个工作任务: (1) 任务布置与分析; (2) 方案论证与设计; (3) 电路原理设计与计算; (4) PCB设计与制作; (5) 样机组装与调试; (6) 功能性能测试; (7) 产品设计报告编写。

在课程实施中, 实践了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在前序课程完成的基础上, 在第三学期末安排两周集中教学, 由1~2名教师教一个班级。该形式能够进行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和提升, 达到培养学生基本综合专业职业能力的目标。在第一种形式的基础上, 我们探索实施了第二种形式:“分散+集中”的教学形式。在第三学期初, 组织师徒团队, 每个团队由1名教师和约10名学生组成。课程的任务 (1) ~ (4) (任务布置与分析、方案论证与设计、电路原理设计与计算、PCB设计与制作) 贯穿在整个第三学期, 在第三学期期末集中一周时间完成任务 (5) ~ (7) (样机组装与调试、功能性能测试、产品设计报告编写) 。该种形式有更好的效果: (1) 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整个学期都“任务在身”, 在本学期专业课《电子线路综合分析与制作》、《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电子产品调试与测试》学习中能有意识地将课程和任务结合起来, 在其他专业课如《单片机技术与应用》中学习主动性也大大提高, 为下一个工学结合综合课程打基础。 (2) 学生有了更多时间消化和反馈学习内容。由于课程的任务和本学期其他专业课的知识和技能点密切相关, 学生在学习其他专业课的时候, 就能将学到的东西及时应用到自己的任务中来, 能够更好地体会和消化学到的内容。 (3)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师徒团队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是团队的主体和中心, 通过主动学习、小组协作完成任务, 职责分明, 工作的职业氛围更浓, 也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素质。

三、工学结合综合课程的思考

1. 课程的优势和效果。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 小组合作为基础, 真实产品为载体, 采用“教学做合一”等教学方法, 在真实的环境下完成典型工作项目的教学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教学过程中, 学生经历了电子产品设计、组装、调试全过程, 普遍经历了失败和成功的喜悦, 积累了错误的教训和纠错调试的艰辛, 结果完成了典型产品的设计和制作, 学生有成就感, 激发了学习兴趣, 为下阶段的提高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课程结束后, 有学生在总结报告中写道:“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我对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和调试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设计原理图以及PCB图的过程中还是比较顺利的, 但是调试中却发现存在着很多错误……在学习的过程中, 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调试这个环节, 开始调试的时候先要检测电路中信号是否和设计时一致, 依次检测各个芯片的引脚所对应的信号是否正确, 然后根据信号的错误来排查相应的问题。在调试检测过程中我们找出了四个来自原理图的错误, 得出一个经验教训就是在画原理图的时候应该更加仔细, 这样更加方便之后产品的制作。获得这些经验, 对我来说非常有益, 也促使我调整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方法……”

2. 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虽然课程的设计可以有企业专家参与, 但课程的实施, 是在实训室里完成, 还难以真正进入企业中完成, 也难以邀请企业老师来全程上课。因此, 一方面要求学校实训室的建设要符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情境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本身有较全面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技能, 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目前采用教师传帮带, 或在两个及以上的教师共同承担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这也对教师进行校内内训、下企业锻炼、技能培训提高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工学结合综合课程是贯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干课程, 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而有效的实施形式。工学结合综合课程的实施深化了专业的教学改革;同时职业教育学的基本内涵, 如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基于全面发展的能力观、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基于学习情境的建设观、基于整体思考的评价观、基于技术应用的层次观、基于弹性管理的学制观[6]得到了具体实施;也推动了“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建设和“理实一体”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全面提高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温贻芳.结合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促进工学结合课程的质量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6) :68-71.

[2]王亚鹏.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3) :88-91.

[3]赵志群.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 (一) [J].职教论坛, 2008, (02) :1.

[4]李学锋.工学结合课程及其建设特色[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3) :1-5.

[5]潘世华, 赵黎明, 邵华.高职“电子产品设计”综合性项目课程研究与实践[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6) :50-53.

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 篇8

一、工学结合过程中所反映出的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不足

从我院的几个专业的工学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缺乏一系列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和有力举措支撑,工学结合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合作的层面还比较低,合作的稳定性、长期性还比较差,合作的效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校企合作程度不够,培养目标存在差距。

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实施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一个重要保障。目前鉴于种种原因,真正愿意接收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企业较少,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求愿意合作的单位。工学结合仅仅停留在企业为学生提供参观和少量学生实习的浅层次的合作,与实际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联合培养人才尚有一定的差距。

2. 校企合作双方引力失衡,无法对等,教学模式不健全。

目前,一部分企业对于技能人才重招用轻培养,认为在校企合作中的收益不大,即使不通过校企合作也可以培养技能人才。由于一方是有积极性而没有主动权的院校,另一方是有主动权而没有积极性的企业,企业对学院的相关专业的吸引力一般都很大,但学院对企业的吸引力相对较小,本应是平等互利的合作双方,却因为相互吸引力的失衡,很难达到双方对等和均衡,因此,很多企业对学院学生抱怨很多,更注重学生的顶岗工作,大部分企业很不情愿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岗位培训,使得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不健全。

3. 校企业合作关系不稳定。

由于缺乏政府对参与工学结合企业的相关政策的激励和制度的保障,校企合作大多数是靠学校、企业双方来建立,主要是学校主动与企业合作,合作关系十分脆弱,经不起当前市场激烈竞争的冲击,可能还会因企业内部的部门之间非正常因素的影响及人际关系的中断而出现各种不很稳定的因素。

在校企双方合作中,由于缺乏政府政策、校企业合作平等协议等的约束和保障,校企业任何一方都可能在不需要付出太大代价的情况下随意退出合作,给对方造成损失。同时,学生到企业实习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这样既会增加学校的管理难度,又会增加企业经营管理的工作难度,严重的还会发生工伤事故和纠纷。

二、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

在当前高职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行业、市场对高职培养人才的需要,还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可大大推进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理论及实践的发展,为高职培养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1. 完善校企合作体系,创新培养目标,推进工学结合的“零距目标”。

高职院校应通过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体系,创新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使创新后的培养目标与企业或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相一致,为工学结合创造条件,实现对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培养。把企业对各种技术岗位的要求进行分解、归纳或总结,制定成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以更准确地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

2. 校企合作共同完善专业建设基础,促进工学结合的顺利开展。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是以国家特别是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同时还要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要求。企业中的新观念、新制度、新策略、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是学校专业设置、课程改造的依据。通过学校专业教研室对企业调研获取信息,及时调整学校专业设置,聘请企业人员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必要时采用“订单式”培养等形式,使所教、所学、所用三者对接,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的顺利开展。

3. 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与工学结合相匹配的教学管理模式。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既要考虑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又要兼顾企业生产计划的落实。鉴于此,必须把握好企业经营与教育教学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学院要深入了解企业实际的生产情况,从企业生产、经营的角度选择学生、动员学生、帮助学生、规范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做结合”,校方与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指导老师要及时地交流沟通,管理目标与教学目标一致,校方教学育人行为要融合企业的效益及效率行为因素,以使双方的合作能进一步得到深化,推进工学结合。

4. 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的考核与评价模式。

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多种具有高职院校特点和企业特点的教学评价方式。在工学结合这一实践教学中,要进一步完善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标准,建立一套比较科学、完备、可测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地检查学生工学结合的实施、组织及其工作成绩。考核与评价的重点要放在学生对工作岗位的工作态度、业务素质、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完成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变只注重考勤、遵守工作纪律上,特别关注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把注重知识的考核转到能力评价上来。

5. 深化校企合作交流,为工学结合提供师资保障。

在当前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中,教师的职能也由传统的传授知识、技能为主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转变,这对教师的能力结构和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职院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要具有把课程目标、要求转化成工作应用能力,将典型的职业化工作任务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且要熟悉职业岗位的各方面知识。因此,只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才能保障工学结合顺利进行。

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与交流,学校可以借鉴企业关于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经验。一方面,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由于高职院校中任职的教师来自多种渠道,有高校教师转岗的,有师范院校毕业分配来的,也有来自企业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虽然都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都不同程度地缺乏实践能力,需要接受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在职培训的方式要以企业实践为主,可以定期选送教师进入企业参与相关专业工作,采取挂职、顶岗等多种方式,确保实践教师能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使其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规范,提高其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改革人才聘用机制,即要开放师资来源,加大吸纳非学校、外省市、国际优秀教师的力度。打破传统的教师队伍完全由高校毕业生为主导的局面,扩大教师招聘范围,尤其是负责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师可以从工厂、公司的高级职员中选聘,既可作为专业教师,又可作为兼职教师,使学校师资队伍特别是实践教师队队伍要与社会、企业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增强学校教师的竞争性,更好地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能力水平。

6. 加强校企文化交流,为工学结合注入文化内涵。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中,加强双方的文化交流是双方交流沟通的基础。学校与企业都各有不同的价值文化观念和行为准则,也各有各的特点。由于双方的社会责任、组织目标、组织理念不同,在运行管理方面、工作质量控制方面也各不相同。如在质量管理中,同样是执行ISO标准的组织,学校与企业各有自己的质量方针、管理制度。学校与企业通过交流可加深理解,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另外,双方还可以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联合举办各类技术竞赛等,开展师生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讨论等,为校企双方的合作和工学结合注入更深层的文化内涵,使校企合作成为学校办学的自觉要求,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7. 丰富校企合作的内容,为工学结合多辟蹊径。

在深化校企合作中,校企双方要开展一些互利的合作项目,要既能服务企业,又能满足工学结合和培养学生。例如,有的企业受生产加工、服务等场地条件的限制,既无法完成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任务,又无法接收工学结合的学生。这时,校企双方可寻求灵活的合作方式,有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在通过校内工厂、工业中心、实验(训)基地等把企业的生产订单、外包服务引入校内进行生产、加工(即为企业代加工产品、半成品、零配件及外包服务)的同时,开展在校内进行工学结合,让学生在校内生产企业的产品、零配件及为企业提供服务等。

总之,工学结合在高职实践教学中越来越必要,也越来越重要。只有加强深化校企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的发展,高职院校才能不断地为社会、企业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永泽.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 2009/01.

改革高职教育推进工学结合 篇9

1 适应培养目标需要, 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目前,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完成教学任务的, 课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脱离传统高校学科教育的框架, 或在原有框架下只进行了某些改革, 教师的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等都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还是理论知识, 这些理论知识虽然为培养学生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但离掌握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和技能尚有很大的差距。正如一些用人单位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在校学的许多知识在工作中用不上, 而工作中要用的技术学生却没有学。”其根本问题是课程与工作的实际需要脱节, 学生即使学好了这些课程, 照样还是不会做。因此, 高职教育要能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其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必须要按工作要求进行设计和选择, 课程体系要从学科型转变为工作过程导向型。

目前, 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任务是研究、制订并落实好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计划时应根据企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建立弹性学习制度, 要按照“文化知识够用、强化专业能力培养”的原则, 调整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的比例。要按照有关要求设置好职业基础课程、职业能力课程、素质教育课程, 保证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学习的总学时数。同时, 处理好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习与企业岗位课程学习的关系, 学生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培养3者的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 仅靠学校一方是不够的, 需要吸收行业、企业的人员共同参与, 由学校专任教师和在第一线工作的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一起研究制订课程标准, 确定教学内容, 编写校本教材。

2 建设设施较为完备的、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 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 需要有很强的导向性和创新性。

首先, 要着力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在工学结合中的功能和作用。根据实训的生产性和实训性、真实性和效益性、功能多样性和建设多元性3个特点和要求, 高职院校应主动与行业或企业联系开设“订单班”, 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 制订教学和实训计划, 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 行业或企业提供设备, 并选派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组织生产和实训。也可以把某一企业的产品设计要求拿到课堂上来, 由学生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研发, 学生设计好作品后, 由企业进行评选和认定。或者采取产品加工形式, 学校利用现有设备, 主动承担社会上的各种产品加工业务, 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生产和实训任务。学校还可以利用自身的科研和技术优势, 积极组织师生面向企业和生产一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创新, 并把学校的研究成果向企业进行技术推广。

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 还需开辟和建立一批较为稳定的“适销对路”的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外实习实训, 不仅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社会文化、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的一个重要场所。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而实习实训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必经途径, 也将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关键环节。可见,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并解决好相关的具体问题, 可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实践锻炼, 迈出其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其次, 要协调处理好高职院校与校外实训单位的关系。应当看到, 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在给企业带来便于招聘和选拔人才等好处的同时, 更多的是会给企业带来麻烦和负担。比如, 由于实习学生不是企业的固定职工, 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度、对企业的忠诚度不高;学生在实训期间可能遭遇意外伤害和安全事故等, 因而耗费企业资源, 给企业增加管理和运营成本等。不言而喻,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顺利实施的前提是校企双方互惠互利, 高职院校不仅要与企业建立利益互惠关系, 还要建立情感互通关系, 不能给企业带来过多的麻烦和负担, 更不能造成利益损失。只有解决好这些矛盾, 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 建立起一种良性的长效机制, 才可形成院校、学生、企业3方共赢的局面。

再次, 要明确校企双方的任务和职责。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必须选择好有关合作企业, 寻求并得到若干个需求稳定、实力雄厚的企业支持。一般选择与学校专业设置有关、科技含量较高、安全度高、劳动强度不大、效益较好、对人力资源需求量大的企业。在实施过程中, 校企双方必须签订相关的合同, 明确职责。在校内校外实训中, 学校主要承担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及有关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 在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择业创业等方面予以帮助和指导。企业则根据自身的需要, 提供相应的生产实训场所和条件, 承担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和岗位专业技能培养的任务。通过这种模式, 校企共同承担完成对学生的培养任务, 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当然, 合同中还应包含保障学生权益的内容, 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生产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有利于实行工学结合的管理制度和具体办法, 确保工作有章可循, 顺利进行。

3 多途径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工学结合模式实施的关键是要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对新技术新工艺缺乏了解、教学中缺少案例、实践教学缺少互动等问题, 应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一是要制订“双师型”教师建设目标和规划。工学结合模式不是权宜之计, 也不是短期的阶段性计划, 而是一项长期的带有战略性目标的模式, 因此, 师资队伍的建设也要有战略性的目标和规划, 包括数量、知识和专业结构等。二是构建校企互通的教师培养机制, 选派专任教师在校内外实训基地担任管理和指导人员, 全程参与教育管理、教学指导和生产实训, 与学生一起接触专业前沿知识和最新技术, 扎扎实实地实践新技术。这种实战训练可以开阔教师的专业视野, 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即使专业教师不带学生实习, 也应选派专业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业实习、考察, 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三是加大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上聘请兼职教师的工作力度, 特别是适当增加兼职教师的比例, 要争取企业的支持, 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在校内外实训现场进行指导。四是需要从体制上实现某些突破, 院校要有选择地引入企业具有“双师”素质的技术人员到校内任教,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4 建立和完善适应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

在改革课程体系的同时, 需要制订一套适合工学结合模式的柔性教学管理制度, 特别是制订一套在企业实习时的考核评价制度。当然, 工学结合的实行必然会给校企双方带来不少困难和麻烦。以顶岗实习为例, 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企业无法提供这么多的岗位。许多学校采用分散的办法来解决, 将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 与学生寻找就业单位结合起来, 或与毕业设计 (论文) 结合起来, 从而将教学与顶岗实习结合在一起。其次面临的问题是管理上的困难, 如日常的教学管理和顶岗实习中的安全等问题, 目前我国尚缺乏规范工学结合行为的相关法规。

针对工学结合中出现的新问题, 必须制订一整套便于操作的制度, 包括学生个人参加工学结合学习模式的申请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带队教师管理制度、学习成绩考核和综合测评制度、评价反馈制度、必要的经费保障制度等。在这些制度中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企业实习阶段要引进企业对职工能力的考核标准, 建立适应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实训评价体系, 内容包括学生遵章守纪、文明待人、动手能力、岗位适应、工作业绩、学习状况等方面, 全面反映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学习和实践能力, 要求学生在专业认知、设备维护、运转操作、工艺设计等环节做到应知应会。校企双方共同组建考核小组, 由学校代表、企业代表和学生自己根据企业的考核标准共同参与考核。

为了确保工学结合尤其是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需要校企双方对实践环节进行过程控制, 校企双方要共同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小组, 对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运行、教学实训、生活管理以及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训能力、为人处世等方面实行全过程、全方位跟踪调查和研究, 构建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 及时把质量监控信息向学校、企业、学生3方反馈, 不断完善和创新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 提高工学结合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蒉

工学结合 篇10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社会工作经历, 这种模式以职业为导向, 将学校教育与校外的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在复杂的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1]。

目前, 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正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然而, 多数院校并未取得理想的实质性进展, 其原因在于共同参与工学结合模式运行的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我们需要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使工学结合之路越走越远。

1 工学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1.1 政府方面

在管理和协调工学教学模式中政府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而相关的职能部门如财政、税务、科技以及产业等不够重视, 在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工作中, 教育主管部门机会成了唯一的领导者和推动者。目前提出的一系列的鼓励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政策法规都不具体、不明确, 缺乏强制性和可操作性, 主要是由于在制定和执行政策和法规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税务等部门缺乏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如我国1996年的《职业教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企业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实习。这里说的是“应当”的法律义务但不是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责任。即使企业不履行这个义务也不会因此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因此, 为了更好的促进工学结合教学的成果, 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1.2 企业方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企业与学校的合

作往往是一次性的短期的, 能够维持长期合作的少之又少。主要是由于在这方面国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 因此企业没有承担建设职业教育的职责, 又加上缺少法律的保护, 一些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不灵活、支持不足, 就造成了在建设职业教育方面企业参与的热情以及积极主动性不高。

此外,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不断的扩招造成了大学生过多而无法就业, 从人才交易市场我们可以看出,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企业根本不愁找不到所需要的人才, 因此在人才交易市场上企业一直处于优势地位, 企业并没有长远的储备人才的规划。人才市场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就缺乏职工的职业教育的认识, 也不有提前储备人才、培养人才的紧迫感, 更不会有与高职教育共同培养人才的使命感。

1.3 学校方面

从目前高校的情况看, 并没有建立独立的工学结合的管理制度和教学制度, 没有独立处理这方面工作的独立部门, 一般高校的产学合作的管理部门都是由教学管理部门来监管的。由于教学管理部门主要是提供校内服务的, 对于外联工作不能够很好的胜任, 因此,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很多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仍旧沿用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固有的专业, 而在建设课程上也是重视理论教学, 忽视职业技能教学。很多教材都是由脱离生产甚至不懂生产、缺乏时间的教师编制的, 内容都是普通专科院校的教材知识, 很多的技术都比较陈旧落后, 而对于目前使用的新技术、新科技涉及甚少, 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学到的在工作以后用不到, 在实践中处于相当被动的地位。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很多老师都是本科刚毕业就来的, 这些老师都是刚出校门就进入学校当老师, 中间没有从事实践工作的经历, 因此, 这些老师往往都是擅长传统的理论教学, 但是不能够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有机的与实践相结合, 并且在学生实践中遇见的一些问题, 这些老师也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因此, 要想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 必须让这些老师进行企业实践, 多与外面的企业沟通交流, 根据实践改变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 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

2 完善工学结合的举措

2.1 发挥政府协调职能, 完善政策法规, 加大投资力度

由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涉及到教育、企业以及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利益, 因此, 应当由政府牵头建立各个部门联合组成的从中央到省市的各级产学研共同合作的机构以保障和促进合作持续深入的开展。此机构负责研究和制定工学结合相关的方针、正常以及措施, 统一协调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工作, 分析并发布实用性的需求技术人才的信息以及需求的趋势, 同时负责执法检查。为了促进工学结合工作的顺利进行, 机构还应当积极的为校企双方牵线搭桥。

由于开展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需要购买很多机器、原材料、更新设备以及改革研究等很多方面, 这些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 因此, 为了确保工学结合有效的进行各级政府应当加大投资力度, 当然学校在资金方面也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但是如果这些资金仅仅靠学校和企业来筹集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更好的促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发展还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为了有效的提高高职学生通用性人力资本的含量, 提高整个社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政府还应当提供一些公共的实训基地, 将学生实习实训的任务交给政府筹建的公共实训基地, 从繁重的建设校内校外实践条件的重负中将学校解脱处理, 这样就可以打破劳动培养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界限, 并且是在短期内改善高职院校的实践办学条件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2.2 调动企业积极性, 培养企业对口人才

工学结合办学要求吸引和引导企业、行业参与, 采用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贯穿于高职教育全过程, 构建具有特色的职业院校建设新模式———产业与教育融合, 学校和企业共赢。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谋求最大化利益的同时, 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引导学校按照行业发展的要求进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以促进学习向着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方向进行办学。企业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政府部门出台的有关工学结合的政策, 积极参与职业教育, 自觉担负起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社会责任, 为工学结合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学习氛围和工作环境, 增加工学结合岗位, 配强配足兼职教师, 以此服务和回报社会。如《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推荐预定标准 (试行) 》指出, 校内生产性实训“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 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 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工学结合中, 企业可以为学校收集并反馈人才需求信息, 使学校按照行业发展的要求, 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根据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及企业的用人需要, 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 “以销定产”, 进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成为区域经济建设的“人才库”, 从而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长期协作。

2.3 建立高职院校制度保障体系, 重构课程体系, 加强“双师”培养

高等职业院校要想做好工学结合的教学工作, 首先必须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所谓制度保障体系除了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外, 还包括学生管理制度、教师聘用和培养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和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分配制度等。为了适应这一教学模式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制度上进行改革, 如人事、教学管理、财务以及学生评价等方面, 按照市场规则建立一个与市场完全接轨的工学结合长效机制[2]。

高职教育应当严格遵守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 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工作任务以及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等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应当强调学生能力和知识的必须性和够用的要求, 不应当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应当从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来组织教学内容。应当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 在开发课程时不应当以课程名称为内容, 应当以某一个岗位必须掌握或者必须具备的某一项技能为具体教学内容。编写教材应当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参加, 这样才是保证理论知识的系统性, 还能结合最新的最实用的技术, 编写时应当把握两个原理和三个核心:两个原理即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典型产品或服务引领工作任务;三个核心即工作任务描述、工作任务知识负载均匀化、理论与实践相整合。

在高职教育的“双师教育”方面应当做到以下三点:第一, 为了鼓励企业的管理人员、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和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到高职院校兼任教师, 应当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第二, 学校应当创造让教师定期去企业学习和培训的条件, 鼓励教师进入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第三, 鼓励教师取得“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这些措施会有力地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从而保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质量。

3 结语

必有有很强的经验性和实践性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而经验必须通过在工作实践中逐步的积累才能够形成, 仅仅在学校通过课堂教育是无法获得的。因此,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 目的是培养高技能人才, 要想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必须由政府、企业以及学校三方鼎力合作。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 企业的主动参与以及学校的引力三方共同才能形成一股合力, 逐渐完善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探索[J].教育探索, 2009 (8) :146-148.

[2]尹凡, 刘华, 单莹洁.新加坡“教学工厂”与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工学结合”模式改革的契合[J].继续教育, 2011 (2) :37-39.

农业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新途径 篇11

[关键词]农业院校;工学结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8-0063-02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然而,工学结合的实施对外涉及学校、企业、行业等多个层面,因学校类型、专业设置的差异而面临不同的机遇与困难。对内涉及教学计划、学生管理、就业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一项“牛鼻子”工程,很容易走形式、摆架子,千人一面,缺乏特色。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陕西省成立最早的一所农业特色鲜明的省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在长达70余年的办学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了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的五种模式,已成为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学院在继续加强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审时度势,调整思路,面对农业院校服务对象规模小、经营松散、企业化程度低、组织困难等特点,积极发挥地方政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探索适合农业院校特点的工学结合新途径,在完善和创新产学研合作五种模式过程中,确立了“校县合作搭台、工学结合切入、五种模式运作、育人服务双赢”的新思路,使工学结合更贴行业特点,更富学院特色。走出了一条符合高职教育规律,贴近社会发展需求,体现农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工学结合强校之路。现对五种模式进行浅谈。

一、技术服务型

技术服务型就是依托学院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这种模式已被学院辐射推广到陕西渭北旱塬、关中平原、陕南秦巴山区、甘肃河西走廊四个不同生态地区的8个县。在具体服务地方经济过程中,渗透穿插任务驱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项目导向等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使教师有所得,学生有所获。

1988年,学院在陕西南部秦巴山区的凤县平木乡建立了林科教示范基地。多年来,学院不间断地派出科技人员住基地锻炼,帮助山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脱贫致富。在实践中,创立了山区林业经济开发与技术推广的两个示范模式,一是“河谷粮油,丘陵果药,浅山牧菌,深山林木”的林业产业开发模式;二是“林科教结合,政技物结合,产供销结合,贸工农结合”的技术推广组织模式。到2006年底,凤县平木乡粮食用地由原来的3.6万亩减少到2万亩,而粮食总产由原来的400万公斤增加到434万公斤,人均43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390元增加到1240元。

2007年,学院结合凤县产业结构调整,组织动物工程和生态系6名教师、畜牧和林业技术专业180多人次,学生在基地指导农民发展花椒种植和土鸡养殖。先后举办科技知识讲座7期,受训农民600多人次,帮助该县13个乡镇发展土鸡70多万只。在具体生产过程中,使畜牧专业学生掌握了土鸡孵化、育雏、养殖、鸡病防治等技术。驻点教师编写工学结合教材2本,撰写科研论文4篇,完成科研课题5项,在社会服务中实践了工学结合模式的探索。

二、基地示范型

基地示范型就是学院结合开办专业及师资现状,将学院有关科研推广项目,按其项目特点,集中到同一区域,依靠地方政府的统筹职能,由科教人员组织村组、农户参加,采取“政府+科教人员+农户”的模式,通过树立典型,促进成果转化,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其他农户共同发展。这种模式适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一般水平,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比较高,对农业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强的地区。在基地示范型模式推广中,可以实践项目导向、工学交替、产学一体等工学结合模式。

学院最早于1984年在陕西渭北旱塬的国家级贫困县——彬县小章镇建立了农业科学综合试验示范基地,紧密结合当地区域经济的特点,抓点带面,辐射全县,服务渭北地区,实行农科教三结合,实验、示范、推广三结合,农业开发、科技开发、智力开发三结合。近两年先后选派了13个专业的42名教师在基地蹲点,建立科技服务体系,狠抓农民技术培训,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普及推广实用技术。先后将“小麦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研究”、“旱地烤烟配套栽培技术推广”等49个旱地农业研究和推广项目集中在该基地实施,由学院与彬县政府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管理。特别是近几年,以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和持续、高效利用为主攻方向,以农业产业化的技术开发、改造为重点,提升农业产业结构的层次,使农科教结合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新的突破,在陕西被誉为“小章经验”。2003年全镇多经产值达到4125万元,比1999年3617万元增长了14%;粮食总产8946吨,比1999年7870吨增长了14%;人均纯收入1840元,比1999年1320元增长了39%,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21.8%。仅果业一项2000年就带动当地农民创经济效益1.7亿元。自基地建立以来,先后承担省部级农业研究课题49项,获省级成果奖励3次,部级奖励2次。先后有两名教师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省劳动模范,一名教师被授予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小章镇曾被评为“全国科技兴村示范乡镇”,学院也被评为“全国科教兴村先进集体”。2003年,陕西省教育厅与学院合作,将彬县基地建成“陕西省教育厅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按省级重点实验室同等对待。

2007年,为积极实践工学结合模式创新与改革,学院选派3名教师常年驻点。生物技术专业3个班130多名学生在基地开展小麦区域试验田间调查、大田作物测产等课程实训锻炼,指导农民发展沼气386口,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有80多名。园艺技术专业学生3个班123人帮助农民修剪果树860多亩,推广设施农业、绿色果品等新技术12项,示范基地所在村人均增收368元。园艺技术专业学生掌握了果树整形修剪、花果、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有3名学生通过工学结合实践锻炼,承包了6亩果园,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科技包村型

科技包村型就是由县政府确定年度目标任务,学院选派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承包团队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学院可以实施探索任务驱动、顶岗实习、工学交替、项目导向等工学结合模式。

2001年开始,学院选派40多名教师500多名学生,深入学院所在地杨凌四乡一镇12村,开展科技包村及实用技术推广工作。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促进农村由传统农业向集约农业转变,经验农业向科技农业转变,为杨凌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开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努力实现农民增收1000元的目标,解决杨凌“灯下黑”的问题。学生进驻养(种)殖场,具体参与生猪、奶牛、肉鸽饲养,参与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园艺专业学生掌握了蔬菜选种、栽培、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学院在所包的12个村共设立13个科研推广项目,并在包村中配套相应的物资和资金,累计总经费达到40万元。累计下乡教师3247人次,共指导设施大棚1094座,绿化、果树、花卉苗木874亩,建设畜牧小区5处,存栏奶、肉牛1561头、生猪1125头、羊899只,指导果园400亩,总产值620万元。所包12个村2003年人均年纯收入达3323元,比2000年增加1678.8元,最高的梁氏窑村达到1785元,《中国教育报》以“增加农民收入,教育大有可为”为题做了头版头条报道,并加了编者按。

四、专家大院型

专家大院型就是由县政府出资建设专家大院,为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学院选派专业人员进驻大院,带领学生开展科研推广,组织生产性实践技能训练。在生产实践中可以探索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007年6月,学院与宝鸡千阳县签定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宝鸡市政府投入专项资金10万元,市农科所投入6万元,杨凌示范区也注入农业科技推广专项资金20万元,在千阳县南寨村为学院专家教授建成集科研、办公、生活为一体的专家大院。其中建筑面积410平方米,种子晾晒场400平方米,购置了部分实验仪器,承包了30亩实验用地,初步满足了专家开展科研推广的基本需要。学院派育种专家赵瑜研究员进驻专家大院,带领5名青年教师和生物技术、园艺技术260多名学生开展旱地农业技术推广,举办知识讲座4期,培训农民600多人次,推广学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武农148”3万亩。学生在乡镇农技推广站具体承担农业技术员工作,指导农户开展旱地小麦地膜覆盖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工作。基地进一步促使学院教师走出课堂,走进田间地头,把教学、科研、生产、推广有机结合,为锻炼和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有机对接。

五、企业带动型

企业带动型就是依靠合作企业,广泛开展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带动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在这种模式实践中,可以探索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学交替、产学一体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2007年,学院在165个校企合作企业中聘请119名企业管理和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有11300人(月)的学生在合作企业完成了顶岗实习任务,占在校生总数的86.9%;1028名学生已与合作企业签定就业协议。

生物工程系副教授杨安平利用自己的专利产品“优比侵种剂”开办了杨凌恒立科技公司,员工基本由生物工程系教师和学生组成,定期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参与产品的生产全过程。生态系副教授陈祺开办杨凌五维园林咨询有限公司。设计、绘图、施工全部由该专业学生来完成,企业员工基本为学院毕业生。2007年9月,学院园林专业4名学生参加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动物工程系副教授杨和平担任兴平市星光良种猪繁育养殖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有17名学生在该公司顶岗实习。今年5月26日温家宝总理到该公司视察,杨和平副教授和6名顶岗实习学生受到温总理亲切接见。

杨凌职院工学结合的新视点是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逐步完善的。面对涉农企业密集岗位少、大型龙头企业少、企业顶岗实习需求少和专业与农户结合多、组织农户与政府联系多、学生生产实习与季节关系多等“三少”“三多”的矛盾,学院立足涉农专业现状与优势,以有为求有位,把着眼点放在新农村建设上,按照专业类型的不同特点,把学生带到农户的田间地头,带到农户的果园、设施蔬菜大棚、畜牧养殖小区,让学生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去学习、去实践、去生产。既培养了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良好思想道德,巩固了专业思想,又练就了过硬的建设新农村的业务技能,实现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双赢”。杨凌职院的做法,可以说是立足专业培养目标,实现“工”与“学”有效对接的有益探索与实践,具有创新性和借鉴性。

参考文献

1 刘永亮.以特色和品牌 破解“三农”难题[M].职教论坛,2004.1

2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M].教高[2006]16号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篇12

一、工学结合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的本质目的在于培养一批社会就业所需的高端型、复合型人才, 即培养以生产、管理、服务作为第一线的高级人才, 从而也就决定了职业院校必须坚持走就业为导线的人才培养发展路线, 并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而工业结合模式的养成, 与传统模式上的以教学课堂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大有不同。首先, 传统教学模式, 学员动手能力薄弱, 理论基础较高, 两者之间不能实现良好的有机结合与协调统一;其次,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技能知识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 长此以往, 学员动手实践能力必然会得不到有效提升。而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中的学员能够实现校企联合与工学结合, 使学员在实践操作中更加深刻的掌握知识理论, 利于未来学员就业时的适应能力保持在一个均衡稳定的状态, 从而能够更快的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胜任工作岗位, 最终使得用人单位满意。

除此之外, 工业结合人才培养塑造模式, 也迎合了高职院校多年来从事教学工作的办学宗旨, 使办学更加倾向与社会化与客观化态势发展, 满足实际教育工作建设发展需要。更为重要的是, 高职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最终希望学员就业能够有着适合、前景广阔的工作岗位。因此, 当前不少规模较大、教学模式优良的职业学员都已经做出了不少课程改良的有利调整。即坚持课程设置始终与工作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力求工学结合能够强化职业院校的特色教学建设性质。

职业教育从最初被社会认可并在我国改革开放多年以来教育事业成果不断突破的前提下, 已经逐步证明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路线必须走工学结合。也就是说, 办学质量高、社会知名度良好的成功职业学院, 其工学结合工作必然会做的很突出。另外, 从国外一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也不难看出, 他们所实施的教学体制非常值得我国高职院校借鉴的可取之处。如德国“双元制”、英国“三明治”、美国“合作教育”模式等, 无一例外都是成功的工学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塑造模式。

二、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一) 更新传统职业教学观念, 贯彻现代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办学思想。

广大职业教育从业教务人员是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因此, 只有全面扭转传统单一教学、呆板教学的桎梏教学方式, 才能逐步提升自身从业观念,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认真专研, 分析出满足自身院校办学、教学所需的工学结合模式改进方案。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交流活动方式实现工学结合的办学环境建设。如培训操作、沟通交流、创新课业内容、专研教学模式、顶岗轮训等方式, 从而能够实现加强教务的人员观念改变的这一目的, 旨在提高其先进思想意识, 为职业院校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做出有利保障与实施基础。

(二) 建设“双师型”素质教学团队。

一方面, 发展“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工学结合的关键所在。并且, 从全球范畴来看, 发展职业教育也是大势所趋, 所以促进国内教育事业更进一步的必然选择就应当高度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规模培养建设。尤其是, 随着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以来, 传统产业化经济不断提高, 高新技术生产力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 不少产品更新换代日益频繁, 同时诸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也再不断加快, 导致了国家第三产业服务水准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为此, 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点组成部分, 高等职业院校的基础师资力量必然要伴随目前形势发展需求的提升而做出改变, 尽可能培养出或打造出一批具备管理能力强、服务水准高、理论知识强、实践能力卓越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是关键。而值得指出的是“双师型”教师, 不仅是具备多种从业资格的教务人员, 而更是指代实践能力突出、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 “双师型”教师是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所在。即“双师型”教师既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 又具有良好的行业职业态度、知识、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并且持有“双证”, 这样的专业教师来任教,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可以学习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 而且可以圆满完成上岗前的职业训练, 具有独立从事某种职业岗位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从而适应社会人才市场对从业人员“适用”、“效率”和“效益”的素质要求, 并对指导高职院校学院实践培训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与指导意义。

(三) 配套建设好实践设施场所, 保证职业技能实现与理论的衔接性。

职业教育主要强调的是通过普及基础教育的方式最终实现学员的社会就业。也就是说, 这在当前看来, 就需要学员的职业技能能够与理论基础做出有效衔接, 以此才能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因此,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必须有一系列实践条件来保障。按照岗位群工作任务的要求, 遵循职业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学环境必须要和工作环境有机结合, 优势互补, 根据实际情况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不应只是简单的实习, 应具备对外生产的能力, 这样不但可以保证与实际生产的紧密结合, 更能促进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校外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完全处于社会化环境之中, 从事生产型和服务型的技术工作, 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素养。

三、结语

总之, 工学结合是知识经济时代下发展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塑造模式。因此, 相对于职业院校教学改革而言, 可结合自身学院内的主流特色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做出认真专研与实践, 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科学定位, 进而真正意义上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模式能够逐步完善。

摘要:文章中结合了当前以“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事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开始着手, 并对高职教学改革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以期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与工作完美结合, 能够充分适应当前知识经济形势下的诸多发展要求。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谢海燕.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谢春山, 朱晓慧.“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保障机制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3].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上一篇:结构语言系统下一篇:专业实验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