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的有效性思考

2024-07-16

工学结合的有效性思考(共12篇)

工学结合的有效性思考 篇1

工学结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但是,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工学结合的实施涉及到学校、企业、学生、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 如何“既要保证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又要求具有可操作性”, 是目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深入企业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行业的分散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并经过了一年的实践。本文阐述了这一工学结合模式的形成背景、内涵和实施要点。

一、问题与反思

我院从2003年一个班的暑期实习试点到2007年几十个班级的实施, 已经过了4年的实践。2003年, 为了学生就业需要, 一个机电班学生到某一生产数控机床的企业实习, 企业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但是由于缺乏制度保证, 能够坚持到底的学生并不多。2005年, 机电专业把工学结合课程纳入了教学计划, 时间从二年级的5月份开始到暑假结束, 采用分散型方式, 学生自主找实习单位。2006年, 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利用地处高新开发区的优势, 与浙大中控合作实行半工半读式的工学结合。

显然, 上述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完全分散型模式, 容易操作但难于管理, 实习质量也无法完全保证;集中型模式, 短期效果好、易于管理, 但长效无法保证。

1. 衡量工学结合好坏的基本标准

衡量一种工学结合实施模式好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判定:

(1) 是否符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教育模式, 其首要目标是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工学结合实际存在着多种需求, 即教学需求、就业导向驱动、学费补充驱动和资源扩张驱动等, 反映了工学结合的多种目的, 但根本目的只有一个, 即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2) 是否能平衡各方利益与风险

在市场经济社会, 利益驱动是保证合作的首要条件。工学结合涉及学校、企业、学生各方面的利益需求和责任风险, 学生应该是工学结合的主要受益者, 关键是如何保证企业的利益, 减少企业的风险, 从而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3) 是否能保持长期实施

学校、企业不同的追求目标, 决定了各自的行为特征。学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企业的参与;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但要保持发展与创新, 需要学校培养人才和技术服务。可见, 双方既有各自的目标又有共同的依存关系, 这种依存关系是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双赢的基础。但为了保证工学结合的长期实施, 仅靠这种需求关系还远不够, 作为工学结合的发起者学校, 应主动走入企业, 不断提高对企业的服务能力, 同时还应研究企业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 政府的推动与参与非常重要。

2. 集中型模式的利弊

集中型工学结合模式曾在计划经济年代得到广泛的实施, 但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

首先, 浙江省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经济大省, 没有大的企业集团可以依托。这样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很难开展集中型工学结合模式。其次, 浙江省市场经济发达, 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考虑到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和生产管理等因素, 很难接受大批学生的实习。第三, 企业出于自身发展, 一方面需要学校培养的学生, 另一方面学生的来源也必须多元化。企业不能也不合适长期大量接纳某一个学校或某一个专业的学生。因此, 集中型工学结合模式只能用于某个时期或某个企业, 不能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予以推广。

3. 完全分散型模式的利弊

分散型模式是一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的一个工学结合模式, 学生通过与企业的接触自主寻找实习企业, 不受地域、企业、行业的限制。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容易实施、可以长期开展, 在许多学校已经开始试行。但完全分散型模式的缺点也非常明显:过程管理难, 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实习质量。如果不加控制和管理, 很容易变成“放羊”, 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可见, 分散型模式是工学结合的方向, 但需要进一步地研究与实践。

4.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特点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个面广适应性强的专业。大部分企业都需要本专业学生, 但每一个企业需求的数量不多。传统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不适合本专业, 也很难组织集中型的工学结合。

5. 依托行业、融入行业是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

鉴于以上因素的考虑, 我们提出了“基于行业的分散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关键举措就是依托行业、融入行业, 因而可以有效解决企业需求的分散性与工学结合管理要求相对集中的矛盾。

二、对策与实践

在广泛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 我院依托行业建立核心企业群, 面向所有企业, 组织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两个班的工学结合。本实施方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没有大企业集团依托、中小企业为主的浙江区域经济的外部环境下, 如何保证工学结合的质量和可操作性问题。

1. 依托行业, 建立核心企业群

通过与行业协会合作, 与众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首先从数量上解决大部分学生的实习岗位, 较好地解决了本专业单个企业需求数量不多的问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先后与浙江省电气行业协会、浙江省电机动力学会、浙江省仪器仪表学会、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建立了合作关系。

为了保证工学结合的质量和便于管理, 我们与5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仅这5家企业就接纳了38名学生的实习, 保证了学生能够快速上岗和专业对口率。核心企业群的建立, 保证了工学结合的质量和有效管理。

2. 区域相对集中, 企业相对分散

基于浙江明显的块状经济特征, 可以选择几个与本专业相关度较高、学生就业率较高、交通相对方便的区块, 我们选择了与学校邻近的杭州滨江高新开发区和工业基础较好的上城工业开发区企业。基于企业接纳能力和学生今后就业的考虑, 学生分散在各个企业, 便于长期操作。学院还在全省主要经济区块建立了工学结合工作站。

3. 学生竞争上岗, 促进学生就业

学生通过企业面试竞争实习岗位, 实现企业学生双向选择, 促进了学生就业。企业接纳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在实习的学生中挑选合适的未来员工, 如果最后未能如愿, 企业将会逐渐失去参与的积极性。为此, 在实习之初, 我们组织了部分企业到学校召开企业推介会, 让学生了解企业, 也让企业了解学生。通过双向选择, 为使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能够安心工作, 企业也有意培养学生、考察学生。

4. 提高专业对企业的服务能力, 保证校企双赢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与部分合作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为企业提供职员培训服务和技术合作服务。这种服务, 增加了校企间、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信任, 有力地促进了工学结合的顺利进行。

三、成效

1. 通过实习, 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我们从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自身和实习过程的评价来衡量本方案的实际效果, 见表1和表2。

2. 有力促进了学生就业

截止到实习结束, 96名学生中, 已有28名学生与所实习企业有就业意向, 有9名学生正式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 有4名学生继续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通过实习,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3. 初步形成了工学结合长效机制

仅本次工学结合期间, 就与5家企业签订建立了工学结合协议, 并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一家企业开展了企业员工培训, 与一家企业签订了共同编写教材的协议, 为两家企业开展了技术合作。与浙江省电气行业协会成套分会等行业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

实践证明,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依托行业、融入行业可以有效改善工学结合的外部环境, 为建立工学结合长效机制成为可能。同时, 学校主动融入行业、自身对等服务能力的提高也是有效组织工学结合的重要条件。以共赢为目标, 以利益驱动为纽带, 建立开放式的工学结合机制, 是今后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栋学.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及其有效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9) .

[2]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2) .

[3]葛惠民.产学结合在电类专业教学中的实践[J].机械职业技术教育, 2006, (5) .

[4]左家奇.“三重融合、四方联动”开放式办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

[5]浙江省委省委政研室.2005、2006年浙江块状经济发展报告[R].

工学结合的有效性思考 篇2

发布时间: 2008-01-25 来源: 实习实训 浏览次数: 2557

谭辉平李 芹 廖俊杰 张成玉

摘 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加强顶岗实习教育与管理,全面做实顶岗实习教育教学环节,才能切实有效推进工学结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工学结合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高职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符合顶岗实习要求的岗位数量不足,与企业的沟通协调不够,管理不到位、实习生放任自流等问题,导致顶岗实习达不到预期效果。笔者认为必须通过不断密切校企合作,在多途径拓展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及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有效增加对口顶岗实习岗位的基础上,校企共同加强顶岗实习教育和管理,全面做实顶岗实习教育教学环节,才能切实有效推进工学结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多途径拓展顶岗实习基地,夯实工学结合教育基础

1.以社会服务为纽带,拓展校外顶岗实习岗位。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岗位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n向着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效果。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有计划地加强与学校专业相关的,有一定规模、生产技术较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的企业的联系,将其作为重点合作对象,了解其技术及培训需求,通过有计划派出专业骨干教师主动参与技术开发研究或“送教上门”为其开展各类员工培训等途径,增加企业对学校的深入了解,拓宽实习岗位渠道。如学校在与东莞威特隆物流设备有限公司的合作中,积极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指派相关专业的师生与公司技术人员合作开展产品设计攻关工作,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通过提供技术服务,企业加深了对学校的了解,不但给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顶岗实习岗位,而且在物流专业设立了奖学金。目前学校能顶岗的实习基地已达400多家。

2.以地方商会、协会为依托,开发顶岗实习岗位群。实践表明,与单个企业开展合作、拓展高职顶岗实习岗位的做法,在高职院校发展初期规模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能基本满足高职生顶岗实习的需要。但在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这种单个企业合作模式已远远无法满足学校的要求,必须创新思路,积极走与地方商会、协会合作之路,大面积拓展顶岗实习岗位。学院拓展实习基地的形式,经历了学校和单个企业合作,发展到学校与地方商会、协会等合作,形成了“成片开发”实习基地群的良好局面。如学校与江门浙江商会签订共建工学结合的实习基地协议,获得100多家实习基地;与肇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签订共建工学结合的实习基地协议,获得150多家实习基地。以地方商会、协会为依托,成片开发顶岗实习岗位群,可同时解决多个专业的顶岗实习难题,并便于实习管理,可有效推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施。

3.以场地引资源,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顶岗实训基地。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实现学生顶岗实习的途径之一,是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不足的重要补充,而高职院校自身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面临设备投入、订单、市场以及运行成本等诸多问题,因此,多数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时有心无力。针对这一情况,学院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积极挖掘办学潜力,多渠道筹集资金,新建3栋实训大楼,筑巢引凤,与企业紧密合作,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建立了一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如学校与中科院广东自动化技术服务与转移中心、博世(德国)汽车专业维修华南中心、广东揭阳大立模具有限公司、广州泛网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人员,共同组建了多个生产与实训一体化的实训基地,使校内的学生真正实现顶岗。这种“以场地引资源”的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方法,打破了部门、行业的界限,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可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生产和实训的一体化作用。在生产性实训教学中,学生真正在生产一线顶岗,感受企业的生产环境,经受实际生产的复杂情况的锻炼;把企业生产线引入学校,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有效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强了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节省了企业对场地的投入,实现学校和企业互助互利、双赢共进。

二、加强顶岗实习的教育和管理,确保工学结合培养人才实效

1.重视顶岗实习前的教育和学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实践、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按教育部的要求,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实训时间一般不应少于半年,主要集中在大学三年级进行。这种较长时间的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必须尽快适应岗位,做好从单一学生角色向学生加员工双重身份的转变。为了尽快缩短顶岗实习不适应期,笔者认为十分有必要结合实习生的工作岗位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细致的顶岗实习前教育和培训学习,提高学生对企业和岗位的认识。学院在加强顶岗实习前的教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目的性教育;二是责任、义务和权利教育;三是安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学校特别强调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所具有的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或称实习员工),为此,必须接受企业与学校的双重管理,并要求学生学习相关企业管理制度及劳动法等有关知识,以对实习企业和自己的工作岗位有较清醒的认识,缩短不适应期。2.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顶岗实习是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它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为保证高职生顶岗实习的顺利、有序进行,保障工学结合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富有成效,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必须通过构筑规范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制定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改进顶岗实习管理方法。只有从顶岗实习指导到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都由校企共同组织实施,才能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有序、有效的完成。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组建了校系二级、校企双元的顶岗实习管理机构,成立了实训管理中心,专人负责全校的顶岗实习管理事宜,以强化顶岗实习的管理;各系成立系顶岗实习指导小组;校系二级督导机构设专人加强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监控。学校广泛征求合作企业的意见,校企共同制定并完善了《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各专业充分听取企业建议,根据专业技能训练和就业导向等要求制定及完善顶岗实习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学校规定学生顶岗实习指导实行“双导师制”,明确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及学校指导教师的各自责任。针对顶岗实习学生越来越分散的实际情况,除保证每个实习学生有企业指导教师外,各系安排足够的校内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管理,要求学校指导教师一方面要定期进行现场指导;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企业指导教师的沟通,并积极运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为学生辅导答疑;学校规定学生实习期间须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并定期写出实习总结或心得。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等部门加强对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督察,及时收集企业、学生、教师的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共同商量解决办法,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能持续改进的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机制,保证了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严格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进行严格的评价与考核,但顶岗实习阶段的评价与考核不同于在校内所开课程的考核,这种考核的评价主体应该是校企双方,只有双方共同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才能保证评价与考核的科学性,达到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技能及综合素质的目的。学院将顶岗实习的考核成绩作为学生获取相应学分和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规定顶岗实习成绩考核由校企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并对近几年顶岗实习的学生及相关实习基地进行调查,对考核评价指标进行了完善,在原有平时工作表现、技能考核、实习报告三部分组成的基础上,增加了校企共同实施的顶岗实习答辩考核环节,各部分所占比例依次为30%、30%、20%、20%。企业根据学生工作期间表现进行考评,给定技能评估成绩,校方根据企业评定,并结合学生的实习总结报告及答辩进行总结,评定学生实习成绩。学生考核合格等级以上者获得相应学分并获得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签发的《工作经历证书》。通过严格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使学生更加重视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提高工学结合培养人才质量

高职生的毕业设计及答辩,是高职生在校完成所规定课程学习后必须进行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训练,不仅是一次专业技能的实践,更是一次对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的综合性检验。毕业设计和答辩是高职生毕业前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如何使高职毕业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密切结合起来,以顶岗实习作为知识、技能综合运用的平台,做到真题真做,实现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进行毕业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从2004年开始选择了部分专业结合毕业前顶岗实习进行毕业设计改革。毕业设计题目大部分由学生顶岗实习单位提出,主要是针对企业在生产、科研、管理当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技术性问题,尽量使学生能做到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让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实践与技术攻关,并跟踪最新理论、技术、工艺、流程的发展,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进行生产各个环节的实战演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践证明,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应用能力,还可以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为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奠定基础;将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还往往能够孕育有较高实用价值和创新价值的技术成果,达到节约生产成本,改进产品性能,延长产品寿命等目的,是推进工学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谭辉平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李芹系该所助理研究员,廖俊杰系该院教务处处长,张成玉系该所助教,广东广州 510300)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07).

[2]叶小明.在工学结合中实现校企深度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

[3]万平.提高高职硕岗实习质量的策略[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5).

工学结合的有效性思考 篇3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首批立项建设的示范性院校之一。近年来,学院按照坚持“三结合”,落实“六到位”,实现“三合一”的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管理运行机制,走出了一条符合高职教育规律,贴近社会发展需求,体现学院办学特色的工学结合强校之路。

一、“三结合”是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实践与创新的前提

1.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的设计和落实上。教学计划是前提,实施过程是根本,就业与社会评价是检验的标志。多年来,学院坚持与企业广泛合作,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每年修订一次专业教学计划。一是确保“刚性”指标。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达到1∶1,而旅游、酒店管理等技能性强的专业实践训练的课时达到了70%左右;每个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时间达到半年以上。二是强化对“软性”指标的监控。加强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推进特色教材建设,不断改善实验实训条件,提高模拟性、虚拟性和生产性。食品加工专业实训基地建有面包、酸奶、果酒生产线,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模拟钢筋工、模板工等10多个工种的工作全工程,测绘专业实训室拥有30多台目前施工企业使用的先进的测量仪器,有效保证了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需要。

2.教师传授与师傅指导相结合。工学结合模式可以说是“师徒制”的迁延与发展。首先,在学校要保证专业教师成为“师傅”,即“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标准是刚性化的,即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要达到80%以上,而途径是多样化的。一是从制度上保证。学院要求青年教师必须有半年生产企业实践锻炼的经历,专业教师每年要下基层实践锻炼2周以上,在职称评定中也有具体要求。二是从时间上保证。每年两个假期,学校都要组织教师到对口单位去接受锻炼,仅2007年暑假全院下企业锻炼的教师达到360多人次,累计8300多天。三是从经费上保证。其次,工学结合模式在实习企业首先要保证“师傅”成为专业指导教师。要优先选择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很强实践经验,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耐心细致工作作风的技术人员担任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使学生学其技、敬其德、效其业、做其人。

3.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企业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短腿”,在工学结合实践中出现的学生敬业奉献、刻苦耐劳等精神的缺失均与此有关。所以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了企业文化理念,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奉献和吃苦精神、创新与改革意识、社交与协作共事能力的培养,树立团队精神,缩短学生在就业单位的适应期。

二、“六到位”是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运行与实施的必然要求

1.认识到位。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认识绝不能停留在完成实训任务、加强实践教学等层面上。所以,要求学校领导要把它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办让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度来认识;系部业务领导要把它放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认识;学生管理部门要把它放在代表学生、家长、学校多方利益,促进就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来认识;社会(企业)要把它放在依靠人才提高效益,依靠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依靠人才实现小康与和谐的高度来认识。形成全员参与、多方互动,齐抓共管,协作共赢的良好格局。

2.计划到位。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施,要以详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为抓手,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确保专业培养方案的完成。一般形式有工学交替、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生产实训、订单培养等,要结合专业特色选取切实可行的方式。如学院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采取的是工学交替的模式;食品加工、工程测量等专业采取的是生产性实训的方式;畜牧兽医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办了“伟嘉班”,经济管理专业开办了“万汇班”、“吉鲁班”等,属于订单培养模式;全院48个高职专业均实施了顶岗实习模式,仅今年去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达到2880人,涉及企业600多家,遍布全国19个省(市),学院精心挑选指导教师,认真选择实习单位,严格跟踪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指导到位。对工学结合的每一个环节,企业要全程参与,学校要跟踪负责,要纳入到学校管理的有效视线范围,学院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师傅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学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思想素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要逐条落实,确保指导不留空白。

4.任务到位。明确工学结合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任务,按照实训科目,分解内容与要求,做到人人有任务,件件有落实。如学院经贸系在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时,采取“统一联系、集中实习”和“自主联系、分散实习”两种形式,把校企合作完成的专业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企业培训、就业等任务带下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考核到位。改革传统意义上的学校考核办法,制定工学结合模式指导下的考核新机制,采取学校与企业合作考核的模式,重构考核框架,重设考核命题,重布考核现场,使学校教育的最后环节富有新意,富有创新,更贴实际。

6.总结到位。认真召开工学结合总结会,从企业、学校、学生、师傅、工种、岗位、专业等不同层面去回顾、反思、总结、提高。谈问题、找缺陷、挖根源、寻对策,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三、“三合一”是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追求的理念与目标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三合一”。即教、学、做的相互融通。学生学有所长,学校教有所得,企业增添活力。

1.学校受益。通过工学结合,学校有效利用了社会优质教学资源为我所用,企业为学生实践训练提供了真实的工作氛围,配备了高技能实训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可以融入企业文化的真实场景。学校构建了校企合作的网络和共建平台,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了就业工作,提高了管理水平,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学院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启动了由100多个县和1000多个企业组成的“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广泛开展合作交流,使学院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校企合作有了新突破,示范建设有了新亮点,人才培养有了新特色。

2.企业得利。学生进入企业开展实践训练、顶岗实习,为企业注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提供了较为低廉的劳动力,缓解了人力资源的供需矛盾;同时带来了最新的技术与信息,促进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更新,提高员工业务素质,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学生欢迎。学生通过工学结合的实施,提高了技能,缩短了上岗适应期,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吃苦奉献精神,锻炼了团队精神与协作共事能力,获得了就业的试岗机会,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报酬,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学院经贸系三个专业443名学生参加了顶岗实习,有60%以上学生在结束时与企业签定了就业协议。旅游管理专业2007届顶岗实习学生中,有13人实习期间月收入在3000-4000元;21人达到2000-3000元;60%的学生月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

四、完善与创新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1.教学计划是蓝本。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创新,从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入手,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核心,整合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科学合理构建工学结合的实施方案,确保该制度有章可循,有本可依。

2.优选教师是前提。按照素质过硬、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原则,选择学校工学结合带队教师和企业指导老师。目前在各学校普遍存在教师课时多、任务重、出不去等问题,一般由学生管理干部带队,这样只能停留在管理学生的层面,缺乏对学生具体实训科目的指导。在企业也存在抽不出高水平指导教师的问题,容易使实践教学环节走过程,走形式。

3.确定基地是软肋。目前,各企业普遍存在不愿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等现象,使学校选点成为困难。大多理由是生产任务重、工作节奏强、安全问题、报酬问题等,根本原因还是对工学结合认识不到位,或者是企业没有尝到甜头。所以,笔者认为:一是要在初期阶段实施有效的行政干预。如澳大利亚政府设有国家局,专门统筹协调教育与企业两个部门。二是要给企业一定的利益引导。如可按接收学生数减免部分税收。三是要有一定的制度保证。如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半工半读制度等。四是实施示范带动。可按专业设立国家工学结合示范基地,给予一定资金支持,辐射带动一批示范点建设。

4.形成长效是根本。工学结合既然是一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就不能昙花一现,要形成长效机制。要有切实可行的制度作保障,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作支撑,有具有生产性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作抓手,还要有健全的考评机制、规范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才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模式的良性运行。

工学结合的有效性思考 篇4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 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 “校企结合”成为许多学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种途径。但是, 我国“校企结合”在推进中仍然存在问题。

(一) 学校层面

1. 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理念认识不足。

一种形式表现为“以工代学”, 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最常见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学代工”, 把工学结合等同于以往的“见识实习”, 仍然强调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 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不到训练。

2. 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不明显。

1) 专业设置和与社会需求仍有脱节。2) 课程开发多数还不能适应职业岗位需求。3) 实训条件仍需改善。4) 双师素质教师严重不足。

3. 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不能适应需要。

1) 在教学管理运行中, 由于行业、企业的参与, 工学交替进行, 必须做到工学过程科学, 工学衔接合理, 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

2) 由于教师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 对下企业、进车间指导实训有抵触情绪, 因此工学结合在具体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阻力, 而且由于下企业指导教师的业绩考核、工作量难以计算等原因, 对校内的业绩考核、津贴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在教学质量监控上, 由于学生分散在不同的企业顶岗实习, 实习成绩的考核很难统一标准, 而且当前多数院校工学结合质量管理停留在末端检验阶段, 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 使工学结合的实效大打折扣。

(二) 企业层面

1. 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

2.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

3. 企业对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

1) 大多数高职学生不具备顶岗实习的能力, 只能进行一些低层次的跟岗实习, 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还会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 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2) 企业出于企业知识产权和自我保护的需要, 不愿意让实习学生知道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机密。3) 部分企业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 让学生去跑推销、做业务。

(三) 学院层面

1. 做好实习指导准备;

2. 确定实习指导的重点内容;

1) 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2) 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3) 预演与准备就业。3.扩大实习工作的社会影响。

二、校企结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来自于招生的压力

目前学校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深深感到来自招生的压力, 这关系到整个学校的生存和每位员工的利益, 招生被形象地比喻为“饭碗工程”, 没有生源我们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在生源日益减少, 社会上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 我们面临的是生存与淘汰的考验, 危急关头学校自身的改革成为解决生存危机的唯一的希望, 改革中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解决学生的出口问题, 这是因为在社会就业压力下, 学生只愿意寻找有“出路”的学校来上学。

2.来自于学生的压力

学校虽然每年都能够给学生分配实习岗位, 但是有些是学生不太满意的, 有些工作可能跟所学专业不对口, 这也是学生不爱学习的一方面原因。设想这样一种情况, 也许不是学校的每一名毕业生都有好工作, 但是如果在校期间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好好学习, 掌握企业需要的一门技能, 将来就能够到学校的合作企业去从事相对较好的工作, 那学生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去争取这样的机会呢?学生有了这样的压力好好学习, 必会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 厂方也必会欣然接受这样的毕业生, 好的就业信息必会带动学校的招生, 一旦成功这将是喜人的良性循环。

3.来自于企业的压力

就个人观点认为学校对于出口的重视程度应大于进口。我们的学生素质就是定位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 我们对于学生基本没有挑选的余地, 其实各个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基本差不多。也就是说, 同样的入学层次, 培养出的人基本也差不太多, 工厂需要的技术工人一般都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培养, 因此选择技术工人不是仅仅是学习情况, 还有更重要的是人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在这样的情况下, 想在同类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 就是在争夺好的实习岗位, 扩大学生就业的范围。我们只有以出口畅带动进口旺才能在竞争中获得生存。

三、校企结合的现实意义

1.从学校角度来讲一方面来说校企结合培养出学生是“上手快”的毕业生, 这提高了学生在就业上的竞争力, 同时好的出口必然带动学校的招生, 我们的“饭碗”也就拿稳一些。另一方面来讲, 校企结合有非常具体的培养目标, 那么学校在教育的时候必然能够向目标的方向培养人才, 能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教师和设备的浪费。这也有助于优化专业和课程,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很多理论课程的枯燥性, 使教师在教学时能很好的结合实际教学, 使教学效果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

2.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校企结合能够使学生有一种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不会盲目学习、不会找不到目标、不会没有动力, 更不会问“我学习这些课程到底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入学时就能够感受到关于就业的压力, 在他们心里会很快形成很具体的目标, 这一切的条件迫使学生不得不努力学习, 变一直以来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这种源自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学习, 必然也能够带来好的学习效果, 一切就将走向一个良性循环。

3.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这种校企结合的形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在培训上的负担, 同时选择了好的合作学校, 为企业方吸纳人才提供了捷径, 不必承担社会招工的风险;在协议的范围内, 企业还可以把急需的技能培训转到学校的课程当中, 使学生们在上学的时候能够掌握实际工作的相关知识, 这为企业解决了部分的岗前培训的麻烦, 企业是乐于把这样的培训转移到学校的。

4.从社会的角度来讲这种校企结合的形式是对社会人力和物质资源的一种合理配置,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校的盲目培养, 学生的盲目学习, 及时补充了社会的稀缺人才, 对社会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四、“校企结合”的几点建议

1.实习前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和组织工作

在学生下企业实习前, 务必深入教育, 统一思想认识, 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总动员。通过实习动员大会、主题班会、下学生宿舍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深入学生之中, 耐心回答学生提问, 打消学生思想顾虑, 鼓励学生下企业接受实习洗礼。对学生进行“三关”教育, 大力倡导学生过好环境适应关、食宿生活吃苦关、严于律己过硬关。

2.发挥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约束, 自我学习的“自治”作用

在实习阶段, 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发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学习的“自治”作用。我们可以在超过10人以上的实习基地成立“临时班委”, 让他们积极参与管理,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处理不了立即与辅导员及实习指导老师联系。而辅导员和实习指导老师可在舆论上造声势, 方法上做指导, 大胆放手, 让学生自己直接参与管理。

3.建立起学生实习的联络网, 及时沟通协调

实习期间建立起学生实习联络网, 由学部、辅导员、单位部门领导、实习指导老师、家长、学生组成的联络网。做到“三明确”:明确辅导员责任, 明确实习单位责任, 明确对学生的要求。正常情况下, 每周由实习指导老师与学生及单位联系一次。如遇到突发情况, 要在24小时内, 由、单位、学校、家长共同落实具体解决办法。

综上所述, “工学结合、校企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是比较成功的。如果在“工学结合、校企结合”下进行的实习指导到位, 学校的办学适应了企业的最新需要, 使学生真正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意志品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娴熟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企业和学校均从中获益, 可以实现“一石三鸟”的多赢效果!

摘要:“工学结合、校企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极大地增强了职业教育的生命力。目前, 高校都面临严峻的就业难问题, 与此同时, 各用人单位又在抱怨毕业生不符合他们“拿来就用”的要求。对于高校, 尤其是独立本科院校, 所能做的就是使我们的毕业生尽量符合企业要求。那么如何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 使学生、用人单位二者实现完美结合呢?唯一途径是校企结合。

关键词:校企结合,工学结合,职业求岗位需

参考文献

[1]王珍.中外职业教育比较[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工学结合的有效性思考 篇5

单位: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工科部

姓名

陈相才

【摘要】:“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针对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不适应的问题,学校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探讨育人的途径与方法,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观,提高学校的办学活力,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共赢。

关键词: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随着中职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经济行为的日渐活跃,学校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是培养中等职业毕业生的必要趋势。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是人才培养模式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可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工作相结合,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顶岗实习的良好开展是培养人才的契机,中等职业学校利用好顶岗实习的机会可以培养专业人才,不仅能够提高校内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能够提高自身的办学能力。

一、“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必然性

校企合作模式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但目前有些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存在着盲目性、表面化、简单化的现状。为了提高中等职业毕业生的实践技能,尽快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中指出,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全面推动中等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不断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

1、构建校企合作的方案和机制

针对各专业的特点,通过到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座谈、分析总结等方法,明确本专业就业岗位能力素质的要求,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提出“高素质、强技能”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是学生学到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而到企业的顶岗实习则是培养学生履行工作岗位职责,独当一面完成工作岗位任务能力的唯一途径。各专业针对各自人才培养目标寻找一些对口的企业进行紧密合作,确定校企共赢的合作方案是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针对目前有些职业学校为了麻木

拓展学生实习的平台,常常与不同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校企合作双方不固定,这样一样,由于合作时间短,许多问题得不得解决,校企合作的目的得不到实现。学校和每一家企业合作都要经过一个磨合期,学生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也难适应角色的转变,校企双方盲目与不固定的合作很大程度降低了校企合作的效果,故校企合作应该构建长效的机制。

2、建设校企一体模式的实训基地

职业学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时,为了避免出现表面化、简单化的现状,能真正做到“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使学生实践技能真正得到提高,应建设校企一体模式的实训基地。校企一体模式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学生实训技能提高的根本保障。学校一方面可以引进企业,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把校园内的实训室改造成“教学工厂”,这样可以在校内实行理论学习和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难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把实训基地建在校外,在与合作的企业里建立校企一体模式的实训基地。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

3、校企合作开发实训教学课程

职业学校专业的设置要服从当今经济市场的需求,这是职业学校办学的关键,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需要企业积极参与到学校实训教学课程的建设当中。为了推进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科学化,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做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学校必须与企业一起共同制定本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实训内容及最后考核量化。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主要是在企业完成,该课程的实施是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关键在于实习实训的教学。所以要求学校在实训教程的选择上不要拘泥于市场上所提供的范本,可以和企业合作开发适应本校该专业实训教学的校本教材,从而提高了教材的指导能力,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4、构建专业的教学指导机构

学校为了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企业能很好地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进行监督指导,校企合作应构建专业的教学指导机构。企业相关人员根据本专业人才岗位的需求参与指导教学,保证教学的方向和学生的专业素养的提高。学生在整个实训实习过程中,教师既是老师又是师傅,工人师傅既是产业工人,又是实训指导教师,学生既是学员又是员工;企业加工材料既是生产原材料,又是实训材料,学生的作品同时也是企业的产品。教学指导机构规定老师及企业师傅的各自职责,其一方面要从学生的思想与技能提高方面进行评估,实时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另一方面要对教师的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共同监督考评,对考评

不合格的教师要进行再培训,从源头上保证教学的质量。教学指导机构是校企合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除了企业对学校的教学有监督指导权外,学校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期间也可对企业提出意见,及时对学生进行密切监督,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5、指导专业教师挂职锻炼学习,建立校企人才共享制度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关键之一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被生产企业广泛采用,并呈现越来越快的发展趋势。肩负为企业培训符合需求技能型人重任的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必须及时到企业挂职锻炼学习。作为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有义务为专业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岗位及锻炼内容,并委派师傅指导专业教师进修学习。通过企业师傅的传、帮、带来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增加感性认识,扩大专业知识面,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以适应企业的变化与进步,更好地为学校的专业教学服务。建立校企人才共享、校企人员轮岗、兼职等工作制度,教师参加职业、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对将企业技能型人才经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常规等培训后,将其转化为专业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成为一线技能骨干教师。

6、构建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全过程,着力于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着力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构建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企业评价、学校评价、自我评价三方评价体系。企业要以职业资格要求为标准,对学生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工作业绩、实习纪律、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考核,填写《学生顶岗实习企业考核表》;学校管理教师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顶岗实习过程小结》完成情况、中期巡回检查情况、《顶岗实习报告》完成情况、职业能力的形成情况进行考核,并撰写《顶岗实习工作总结》;学生根据顶岗实习职位、岗位能力要求目标、工作流程熟悉程度、岗位工作业绩或成果进行自评。顶岗实习成绩结合三方评价进行总评,通过严格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使学生更加重视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助于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形成,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校企一体、工学结合” 实施成效的体现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进一步拉近了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及企业人才需求的距离。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更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通过“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促使企业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促进校企双方互聘,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校企双方的互聘,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技能训练的过程,既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为企业生产产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既解决了实训材料费紧缺的矛盾,又练就了学生过硬的技能本领,真正实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

通过“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设备,企业也不必为培养人才担心场地问题,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参考文献】:

工学结合的有效性思考 篇6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工科专业 实践教学

1.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在工学结合的大环境下,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显得极其重要,实践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教学整体效果。每个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的学校及任课老师都非常努力地创造条件,但是受实践教学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下实践教学效果并不乐观。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主要存在几个因素:

(1)实践教学内容的制定。实践课程的内容大多是陈旧和没有联系工学实质性的内容,尤其是语言类的,在制定的时候基本都是枯燥无味的操作,而且没有联系实际,如果把结合成功的“工学“结合实践内容编改实践教学内容,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学习起来更实际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实践课堂效果会增强。实践教学第一要素是实践教学内容要吸引学生,这样才能进入实践教学的下一个环节。

(2)课堂的教与学形式单一化。现在目前大多老师是先自己演示一遍也就是“教”,然后由学生自行完成老师下达的任务即“学”。这种模式对层次好点的学生还是能接受,但是对基础差的学生就没办法把老师教的东西通过自己学消化掉,往往完成不了任务。相当于有个好的“剧本”,也要很好地“导”和“演”,这相当于是一门“艺术”。导演要多样化,不能太单一。

(3)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不够。目前大多在校生都是“90后”,生活的时代影响学生固有的一些不好的性格,很多学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心理上很难与同学配合。无论是哪个专业或行业团队意识都是非常强调的,也是很多招聘单位很看重的一种品质。个体能力很重要,但是团队合作及配合更显得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程度好的学生很喜欢自我表现,程度差的学生很依赖小组成员程度好的,导致两极分化很明显。对于缺乏团队合作学生来说,还是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从而锻炼自己。

学生兴趣,学生的团队精神,老师的实践内容编制,老师导学生演都是紧密结果,只有互相配合好,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学生利用老师传授的专业知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还有就是毕业后进入单位与同事间关系的处理不好,这些都是教育者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2.工学模式对提高实践教学的作用

多年实践教学证明,积极组织开展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下企业见习参观是很有必要的,能弥补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工学结合形式可以多样化,有些企业一下不愿意接受大量学生参观或学习,我们可以分批次进行。可以在不同岗位见习,学生各有千秋,使学生的能力最大化,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不仅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而且需要社会企业的支持,加上学生自身的刻苦精神,更需要互相学习、相互促进。

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采用的方法和方式应该有所不同,不可能把每个人培养成很优秀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分析每位学生的长度是什么,然后模拟到企业里的具体岗位上,发挥所长避所短。基于“工学”结合对实践教学是非常有利的,主要有:(1)有利于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借鉴;(2)有利于培养学生模拟企业岗位的适应能力;(3)有利于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的职业道德素质;(4)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工学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的思考

为了全面提高高职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道德职业素养,客观实际地分析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现状,在经过多年实践教学实施的情况下,可以从实践教学内容的制定、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多方位地思考和总结,进行实践教学更深一层次的思考和改革,迎合“工学”结合精神,实践证明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1)企业文化以点到面扩大影响,有效带动全院学生。近年来,我院对企业文化引进校园精神贯穿全院师生,鼓励学生开展课外企业科技活动,为实践教学提供指导路线。对于工科类专业学生来说,与实践有关的科技活动近几年还是蛮多的,如各类比赛、维修站、快递公司等这样的企业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均以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动手能力、提升就业技能为宗旨。让更多学生了解一系列的企业文化活动,并参与进来。首先要扩大宣传力度,以班级为小单位的宣传,从点到面地向全院宣传,以专业老师在所任课的班级进行专业性的宣传,在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下展开丰富的科技比赛活动,将学生的课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在工科类实践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借鉴一些企业模式,将班级同学按照企业岗位分组,如运营部4人,这种部门的学生具备高超的交谈能力;开发部要分配知识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与动手能力有效配合。从开学初开始组织,通过自由组合及老师微调的方式分组,每次实践活动都由固定的几位学生组成,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慢慢进入正轨,最后走向成熟。這一系列举措对“90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必须严格按照工学模式实施。

(3)实践课程教与学形式可以多样化。为了让更多学生适应“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实践教学,打破以往老师先教,学生再按照老师教的东西重复一遍的方式,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的模式也不一样。小组成员要担当自己的责任,层次好的学生完成自己任务的前提下可以帮助其他成员,但是绝不允许出现包办的情况。层次好的组,老师可以把基础教给学生,然后加上一些自主的部分,培养这类学生的创新能力。层次差的组,老师可以只要求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即可。还可以采用“师徒弟”的方式带动全部同学的学习热情。在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可以要“师傅”先试着解决,解决不了再找老师,这样的方式学生能接受,老师在教的过程中会轻松很多。

(4)加强实践内容改革。结合工学结合项目提高动手的能力及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且实践内容联系实际,使学生提早进入企业模式,毕业后就不会迷茫,实现学校到企业的零距离,很好地把企业一些好的模式和方法应用到实践教学中,这样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工科类实践课程的实践环节,效仿工学结合模式。课程改革时刻不在,形成“工学”结合的理念,以及一套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体系,不仅老师可以从中受益,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企业学校的零距离。

4.结语

在高校招生改革环境下,高职院校的生存尤其具有挑战性,秉着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理念,学生理论够用实践能力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工学结合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围绕“工学”结合的指导路线,真正从实践出发,建立提升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高职工科类专业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程宜康,吴景松.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及教学解决方案[J].职业技术教育,2004(34):24-27.

[2]钱金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实践教学的内涵、特质比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11(3):42-43,60.

[3]赵浩兴.校企联合的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版,2001(4)67.

[4]李玲芝,徐俊,易险峰.依托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探索信息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J].计算机教育,2009,12:92-93.

工学结合的有效性思考 篇7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灵魂, 在职业教育界, 学校要与企业合作已成为共识。于是, 传出了“校企合作是学校热企业冷”、“没有企业的参与, 职业教育就是一句空话”的议论, 更多的人指责企业没有社会责任感。

在召开的首届中国国家级开发区职业教育年会上, 有企业发出了声音:“校企合作, 我们同样急切。关键是如何合作。”在年会上一些院校代表和企业代表都有不同建议。陈天祥说:“政府可以推出优惠政策、降低门槛、对违法违规的办学现象进行惩处。”不是说政府完全不管, 政府在起步阶段甚至有替代市场的效用。在校企合作市场化的过程中, 需要政府进行恒温调控, 发挥企业行业协会的作用。“一句话, 政府要做应该做的事。”有些专家认为, 如何指导学校和企业跳出和谐动人的“双人舞”是政府的事。总而言之, 大家都达到了一个共识就是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 从法律、利益、情理三个方面不断促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为校企合作“穿针引线”, 搭建平台。

在这种情况下, 借鉴美国政府的做法, 我国应重视立法, 以法律的形式构建校企合作的教育体系。以法律规定的形式确定企业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方面的义务。此外, 还有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时的身份、学校和企业的职责、学生的劳动保护和劳动报酬等。这些问题都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在此基础上出台各项优惠政策, 尤其是在税收方面给予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优惠。在具有了法律基础的保障前提下, 在保险行业领域里还可以发挥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作用, 可以在行业内部出台规章, 明确各家保险公司在培养保险专业人才方面的义务和责任, 应大力支持配合高职院校保险人才的顶岗实习。关于校企合作的协议内容必须明确具体, 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也可以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校企合作, 提高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最后, 可以发挥保险行业协会的作用, 因为保险行业协会是保险行业内部的协调和自律组织, 可以在行业内部形成关于保险公司培养人才和选择人才方面的共识并可以提出方案。

二、建立保险公司和学校双方利益机制———驱动校企通力合作

企业与高职院校都是利益主体。企业最根本的目标是盈利, 凡是能够有助于企业合法盈利的行为与合作都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否则, 迟早会被企业拒绝。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以适应企业需求、争取给企业带来利益作为出发点与企业进行合作。一是根据企业用人需要适时调整实践教学计划。保险专业的教学计划以不同职业岗位对人才需求的不同设计, 分为内勤岗和外勤营销员岗,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 此委员会由学校和企业专家、毕业学生来构成;二是适应保险公司业务和流程的需要, 实行弹性学制。在保险公司实习的学生如果顶岗操作时间过短, 学生熟练了就走, 只能给企业带来麻烦而不能带来利益, 让企业感受到企业只有提高设备或顶岗实习的义务。如果顶岗操作时间长, 既可以保证产品质量, 又可以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 (企业付给学生报酬远远低于职工报酬) 。为满足保险公司在特定时节对人才的需要尤其是对保险营销员的培养, 保险专业可以采用弹性学制、学分制。如在弹性学制和学分下保险新产品设计和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市场调研、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新产品的宣传等工作, 我们学生可以承担全部或部分内容。这样, 学生既学到了实践知识又为保险公司节约了成本, 又培养了保险行业的人才;三是为保险公司提供智力支持。如在校老师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培训员工和中层干部, 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轮训与鉴定。因为在保险理论体系方面与保险理念方面是在校教师的专长, 完全可以承担企业的部分培训任务, 而实战经验方面是企业内训师的专长。同时, 在校保险专业教师可以接受保险公司委托的项目研究与开发, 与保险公司一起进行产品开发和营销策划, 等等;四是提供优秀毕业生。保险专业毕业生优先让保险公司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 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的学生根据企业需要和毕业生意愿, 可以直接签订就业协议。保险公司也曾表示他们需要保险专业的人才, 不管是本科还是专科, 只要是专业底子扎实, 勤学敬业, 踏踏实实, 专科生也是保险公司所缺少的。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尝到了甜头, 获得了利益, 必然强化长期合作的动机与动力。而校企长期友好合作的受益者是企业、学校、学生, 可以说是“多赢”。

三、建立保险公司和学校间的激励机制———促进校企全面合作

建立激励机制的目的在于调动校企双方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 巩固和发展校企合作的成果。一是成立由高职院校和保险公司企业负责人及有关保险专家参加的保险专家委员会, 由专家委员会制定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共谋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保险教学计划, 充分发挥保险公司的优势, 由保险公司提出培养保险专业学生所具备的素质和知识, 进而提出教学课程、教学内容, 然后在校保险教研室教师再加以补充和调整, 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校企双方领导相互兼职。保险公司负责人及有关领导兼任学校副校长或金融系、保险系部副主任, 学校领导兼任保险公司某部门的副职或顾问;三是聘请保险公司核保部、理赔部、培训部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保险营销员作为学校特聘教授或实习指导老师并发给相应的聘任证书, 甚至让保险公司的老师参与到学校的课题中, 专门讲授某业务流程的内容。而且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向企业有关兼职人员、特聘教授、实习指导老师支付一定的报酬, 使得他们劳有所得;四是制定合作企业、兼职人员奖励制度, 对于合作好的企业、兼职教授 (教师) 给予奖励, 并通过有关媒体报道宣传;五是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符合教师任职条件, 且企业与本人愿意的, 调入学校从事高职教育事业, 以改善教师的知识、技能结构。学校教师在寒暑假期间可以到保险公司做兼职内训师、核保部、理赔部门实习, 学习保险实务实践知识。

四、建立保险公司和学校间的约束机制———规范校企健康合作

有约束, 有规范, 才有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 才能提高合作的效率。一个具有长效机制的校企合作必须要明确双方共同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为此, 双方必须受到法律、制度和道德的约束。此项工作的推动可以借助保监会和保险行业协会的作用来实现。法律约束是通过双方签订具有法律规范的协议, 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的责任。比如, 保险系部在协议中承诺某某时间要派多少专业学生去公司实习多长时间, 保险公司已将此内容纳入工作计划, 如果学校不能履约, 导致公司工作受到影响和损失, 学校必须按协议赔偿。再如, 协议规定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期间, 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由保险公司负责。所以, 法律文件、协议是校企合作的法律保障。在法律约束的框架下, 企业与学校都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强化制度约束的力度。如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特聘教授和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学生实习期间劳动管理制度、学生实习期间违规违纪管理制度等等, 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校企合作行为和学生实习实训行为。不仅如此, 还要强化道德约束。校企合作双方都要按照合作共赢原则加强道德教育, 使得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符合双方的利益要求、制度要求和道德要求。特别是学校, 要把企业作为友好的合作伙伴和自身利益的共同体, 竭力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形象, 使其成为学校不可缺少的组织部分。要明确规定派到企业实习实训的学生, 自然成为企业的一员, 是一个纯正的“职业人”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 按照企业的规定和职业道德要求履行自身的职责。

五、充分发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

校企合作中一个比较容易走进的误区就是过分强调单方面的决定权, 对合作的对方抱有一定成见。对学校而言, 容易自持是人才培养方面的专家, 忽视企业的意见。在实际的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内容安排、课程设置等方面并没有征求这些企业人员的意见。美国社区学院的经验表明, 在合作中要重视企业的作用, 给予企业主导或者说领导地位, 充分发挥企业在实践过程中的优势, 才能吸引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 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热情, 实现真正的校企合作, 甚至我们可以让保险公司在校企合作中充当牵头者、主导者、领导者。这样做可以让保险公司在情感上更加舒服和自愿, 对校企合作非常有帮助。

除了以上方面的合作保障机制外, 在合作中我们还应构建情感机制:一要加强校企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二要重视相关人员的相互交往, 如学校应经常走访保险公司相关人员, 定期或不定期地接待交流, 并积极改进校企合作工作;三是经常征求校企合作双方相关人员的意见, 关心其疾苦, 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使他们切身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

摘要:如何真正的实现工学结合, 进行保险专业人才培养, 进而达到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显然工学结合的保障机制摆到了突出的位置, 保障机制是实现工学结合的前提保障基础。本文提出校企合作方面的五条建议。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徐沈新, 王健康.高职保险专业顶岗实习问题探析.当代教育论坛, 2008.

[2]郑祎华.高职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辽宁高职学报, 2007.1.

[3]焦红丽.高职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辽宁高职学报, 2007.8.

工学结合的有效性思考 篇8

工学结合的内涵、特征及意义

1. 工学结合的内涵: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形式多种多样, 有一年分为三学期, 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的;也有一个星期几天学习几天工作的;也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 等等。无论是什么形式, 他们的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 也就是半工半读。

2. 工学结合具有以下特征:

(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计划是将在校内学习与在企业工作有机结合的教育计划, 使学生既能获得学历教育, 又能经历职业资格培训。

(2) 学校与合作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合作关系, 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

(3) 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都是经学校开发或认定的, 是从事专业工作适宜的学习培训环境。企业对学生的录用是由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决定的。

(4) 学生从事的是合作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经营工作, 企业对学生按正式员工要求和管理。

(5) 学生在合作企业的工作与其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密切相关。

(6) 学生在实践中的工作进展是由学校主导和监控的。

3.工学结合的意义:

工学结合体现了“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体现了职业教育新的价值取向, 即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 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 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过程为主;体现了具有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观。

如何推进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我们可以参照国外的经验, 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做好工学结合工作。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1.政府部门进行政策引导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 如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财税部门要共同协商、密切配合, 出台一些有利于工学结合的政策措施和办法, 如宣传新的教育理念、实施新的教育行政、促成就业方面的改变、做出税收方面的优惠安排等, 为工学结合进行政策引导。国外经验表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制定政策是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 也是支持工学结合重要方式。加拿大的免税减税政策, 美国上世纪提出的“以他方为中心”办学理念, 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2. 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

(1) 高职院校要改变办学观念。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在确定教学目标时, 要注重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以及综合职业素质。

(2) 高职院校要改变教学方法。要尽快突破传统的偏重课堂知识讲授、轻视岗位技能训练的做法, 切实加强实践教学, 创新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教学方法。要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 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

(3) 高职院校要改变专业和课程体系。要变传统的学校本位为企业本位, 紧密结合经济发展规划和企业需求设置专业, 确定专业方向, 并依据企业发展状况适时地进行动态调整, 突出实践技能教学。要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 明确职业岗位的要求, 进而构建符合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

(4) 高职院校要全面认识和落实“双证书”或“一书多证”制。实践证明, 在高职院校对学生实行“双证书”或“一书多证”制, 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5) 高职院校要结合实际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师资队伍不仅是实现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关键, 更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各高职院校可采取从社会上公开招聘“双师型”人才作为专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的做法, 也可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 自己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3. 企业单位进行配合支持

企业应该密切配合学校, 共同协作, 实现双赢。

第一、企业可把工厂办进学校, 建设电子、服装、汽修等生产工厂 (车间) , 积极进行工学并举试验。

第二、学校鼓励教师, 结合专业建设, 创办融生产经营、教师培训、学生实习和勤工俭学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 创造前校后厂式产学结合、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 帮助学校开展半工半读工作, 学生一边学习, 一边工作。

第三、依托企业把学校办进工厂, 建立生产实训基地, 与企业共同制定技能训练计划, 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专业课老师全程跟踪指导服务, 学生每学期或每年集中进厂轮岗实习, 然后顶岗实习, 工学交替进行;

第四、因企制宜, 校企协作, 开展“订单”培养, 学校是学习文化课、专业基础课的地方, 企业是学习专业技能的场所, 学生、工人身份互认, 学习、工作分阶段进行。

通过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面共同努力,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它不仅弥补了该校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缺点, 拓宽了该校内部办学空间, 促进了该校的教学改革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而且为企业提供了现实劳动力, 充实了企业生产力量, 实现了学校、企业“双赢”的局面, 更为重要的是, 提升了学生的操作技能、质量意识、效益观念、纪律观念等综合素质, 增强了学生适应企业生产的综合能力, 提高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学生的就业质量得到充分保证;同时, 也减轻了学生家庭经济负担, 有利于更多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 受到社会、企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学校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工学结合的有效性思考 篇9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口腔医学技术,工学结合,实践教学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 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 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而我国目前需要大批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用型人才。口腔医学技术作为高职院校新设置的专业, 有广阔的前景和专业发展空间, 但我国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相对滞后,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差, 上岗后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1 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现状

1.1 学生的现状

(1) 谈到高校, 人们很少会想到高职院校, 而是将目光聚焦于名校或者二本以上的院校, 似乎这些才是名副其实的大学, 这种观念直接导致高职教育发展缓慢。许多学生认为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就是镶牙匠, 没前途, 从而阻碍了学生学习口腔医学技术的积极性。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 高职院校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成为学生无奈的选择。

(2) 学生文化基础差, 入学成绩普遍偏低。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全面扩招, 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课成绩不理想, 很多高职院校只要考生过了专科提档线就可以上, 所以其生源的文化基础可想而知[1]。

1.2 义齿加工行业的现状

由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与国外交往频繁, 国内义齿加工成为一个专门行业, 从而改变了义齿由口腔科或口腔修复科制作的传统。这一专门行业的形成, 有利于专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 有利于义齿制作业规模化、企业化和行业化。

但是义齿加工行业从业人员需求存在矛盾, 一方面, 口腔医学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 实践性较强, 而正规院校的毕业生由于在校实践经验少、动手能力差, 不符合企业用人要求, 造成就业面临困难;另一方面, 义齿加工厂技工学历层次和素质普遍较为低下, 普遍采用“师傅带学徒”的传统带教方式, 大多没有通过口腔修复理论和技能的专业培训, 会做但不知道为何要这么做, 出现问题不知道导致问题的原因等, 所以总体技术水平偏低、业务素质较差。

2 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2.1 教学内容方面

我国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起步晚, 20世纪70年代以前只有少数院校开办过短期的口腔技术员培训班, 20世纪70年代后期, 只有几所中专学校开设口腔技工工艺专业。现在虽然有近百所大专院校开设口腔医学技术专业, 但受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 在专业培养计划中, 仍沿用本科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 不少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几乎是由普通高校所开设课程浓缩而成的[2]。

在教学中, 仍以传授理论知识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 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面面俱到, 忽视未来岗位需要以及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高等职业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理解得不全面、不深刻;理论课时过多, 实践指导教师对加工厂实际了解不够, 缺乏实践经验, 依然以课本内容为主线, 没有以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 造成学生的学习与加工厂的实际脱节, 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 毕业后难以迅速适应实际工作, 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2.2 实验室配备方面

受高职院校的具体条件所限,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资金投入少, 许多先进的设备无条件购入, 实验室建设不规范、条件简陋, 仪器设备更新换代慢、陈旧落后, 实验室和仪器设备数量不足。有些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 实验室的建设没有经过合理、有效的论证, 很多还是中专时的实验室, 并没有经过有效整合与优化, 使学生无法在实验室进行系统训练, 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另外, 实验用房矛盾突出, 实验室空间狭小, 有的甚至一室多用, 造成实验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无法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而口腔医学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 实践性较强, 对本专业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需要在本学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且要反复训练, 才能使学生具备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

2.3 师资方面

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师大多毕业于国内各高等院校的口腔医学专业, 口腔医学专业偏重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对口腔修复技术内容涉及较少, 导致教师在教学中重视理论讲解, 动手制作义齿能力不足。而对于刚刚接触口腔医学技术的学生来说, 单纯讲解专业理论枯燥乏味, 再加上有些理论较为抽象难懂, 有的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由于以上这些原因, 造成高技术素质的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而“双师型”教师恰恰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着力点, 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3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积极探索的一种通过生产、教学、科研紧密结合,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由于它以就业为导向, 针对用人单位需要制订培养计划,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为核心, 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 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以及科研开发的有机结合, 因此工学结合在现阶段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互相介入、优势互补、资源共用、利益共享, 这是实现高校教育与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验室存在实验教学基础设施差、实验教学方法滞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诸多问题, 从而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开展。企业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让学生进入企业学习, 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产品质量意识、信誉意识、效益意识, 培养企业管理意识, 缩短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市场对接的距离, 使学生受到学校与企业文化的熏陶。开展校企合作, 不仅要通过实践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 更要使学生掌握和吸收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方法。

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理论和技术优势, 主动为企业提供订单培养、产品研发、技术推广、员工培训和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 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通过科研立项, 与企业共同完成工程改造和开发科技产品,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先进的设备、良好的实训场地, 实现资源的社会化。

总之, 通过校企合作明确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形成集团优势, 实现互惠互利、良性发展。

3.1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使师资培训得到加强

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1) 目前, 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师大多来自于高校, 这些教师对高职教育的规律、要求并不十分清楚, 自身动手操作能力不是很强, 所以必须不断对其进行培训, 争取做到:一是主动适应社会、企业需求, 不断缩短学校教育与社会企业要求的距离, 体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二是主动适应学生需求, 采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体现职业教育的时代性;三是主动适应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变化, 随时更新培训内容, 体现职业教育的先进性。

(2) 提高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具体措施有:一是参加基地培训, 熟悉生产环节, 丰富实践经验;二是钻研实用技术, 贴近高职教育, 早日形成较强的能力。

(3) 选派教师参加企业实践, 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方法, 得到企业的认可。

(4) 产学研结合是实践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企业通过与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结合, 实现实践要素的重新组合与互补, 获取经济效益, 自身的技术水平也得到同步提高。

3.2 工学结合的具体实施

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合作, 学校起主导作用, 企业起关键作用。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 它们与学校和学生的合作以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为原则。工学结合整个运作过程包括学生培训、寻找企业、安排工作岗位、指导监督、成绩评定等环节。

(1) 学校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培训, 让他们了解合作企业的具体要求以及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其次要严格纪律。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应明确实习生的双重角色, 实习生既是学校派出实习的学生, 又是企业的工作人员。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厂纪厂规, 履行岗位职责, 杜绝私自换岗、顶岗和缺岗现象[3]。与此同时, 也要了解企业的基本规律、原则等, 熟悉实习单位的内部管理, 增强适应能力, 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

(2) 选定合适的加工厂作为合作企业。高职院校应主动寻求并吸纳优秀的义齿制作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并与企业共建校内生产实训基地与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和企业专家一起按企业场景设计各个校内实训室, 将企业现场情景引入学校, 形成模拟企业现场的校内实训基地, 使校内实训基地的布局、场景、流程、质量等方面更加符合真实的职业氛围, 更进一步适应岗位工作需求。另外, 应紧密开展校企间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建设的合作, 使合作企业与学生就业紧密联系, 并构建校企管理网络, 强化学生顶岗实习的双重管理。学校应与企业共同签订合作协议, 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 对教学工作、学生实训实习、校内教师实践、带教教师要求、学生思想教育、企业组织机构设施和学生生活管理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充分利用企业的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 在双方资源共享的基础上, 就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口腔医学技术人才进行多方位深度合作。

(3) 为保证实习质量, 必须对实习过程和实习结果进行严格考核。学生从进入实习岗位开始, 企业就要对其岗前培训、上岗前考核、技能操作、岗位培训、实习岗位更换、职务提升等进行全面记录。为了尽量客观地反映学生工作的真实情况, 学校应设计若干规范、科学、合理的考核表, 企业在学校指定的考核表上简述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情况, 并加盖公章, 学生以此作为自己工作经历的凭证。

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规律, 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得以贯彻实施, 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口腔医学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秦峰.浅谈高职课堂教学改革[J].知识经济, 2010 (15) :145-146.

[2]谢丽娜, 李鹏, 冯贵芝.浅谈口腔工艺技术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及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5) :16-17.

工学结合的有效性思考 篇10

我校引企入校与工学结合模式的探索实践

依托中德培训中心, 我校的校企合作起步较早、发展较好, 但专业仅限于机械加工类。电子专业于2008年开始筹划, 2009年正式招收第一个引企入校与工学结合的合作班———电子0901班。该班主要与苏州新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 现已历经三年时间, 完成了三个不同年级的学生培养工作。其主要特点有:

共建实训教学平台, 实现硬件环境车间化

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一条生产流水线, 学生按生产要求分为配料、插件、焊接、质检、烧录等不等岗位。此教学平台完全以企业车间形式设置, 学生在此生产平台上就是企业的员工, 各司其职, 定期轮动。生产过程有企业生产部管理人员、资深员工和学校教师共同参与指导, 所生产的产品可直接或间接进入市场进行销售。通过此教学平台, 既能使学生体验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 又能确保企业的经济利益, 杜绝了企业因盈利问题而在校企合作中消极懈怠, 为校企双方实现平等对话奠定了基础。

企业多角度、全方位参与, 实现管理方式车间化

企业通过参与教学目标制定、课程安排、实践教学、课后评价等诸多环节来多角度、全方位的融入合作过程。在每学期开学前, 校企双方就本学期的工作进行详细磋商, 确定本学期的课程、生产任务等细节;在学期中, 企业参与相关课程的授课, 指导生产线的现场工作, 以企业车间的绩效考核方式对学生的每次生产实践进行考核, 组织学生与企业员工联谊、竞赛等;在学期末, 企业参与对学生的面对面考评, 从不同侧面对学生进行较完整的评价。

总体来说, 电子专业的引企入校与工学结合模式是一次成功的合作。一方面, 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了企业的肯定, 另一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 学生对此模式的完全支持率也达到了85%以上。

实施引企入校与工学结合模式的几点思考

通过三年来的探索实践, 我校电子专业的引企入校与工学结合模式也几经变革, 不断走向成熟, 但在此过程中, 笔者认为仍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

如何把握员工与学生、生产与教学的关系

学生主观上认为自己仍是个学生, 企业不应以员工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故而在生产实践中缺乏压力感和责任意识, 工作中随意性较大, 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甚至出现个别学生不服从企业安排、不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现象;而企业希望学生能为其带来收益, 出于降低管理成本考虑, 企业会对学生与普通员工统一管理、统一要求。这就造成企业与学生之间的不平衡关系。生产与教学的关系最终体现在企业与学校的关系上。由于企业与学校的性质不同, 学校是教育部门, 追求的是培养人才的质量, 而企业是经济部门, 追求的是经营利润。所以, 学校希望与企业一起来教育指导学生, 提高职业技能、培养职业习惯, 从而增强学生和学校的竞争力;而企业希望学校能提供合格的劳动力资源, 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长久的动力。这就造成了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不平衡关系。在引企入校与工学结合模式下, 理顺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校企合作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如何调整课程设置, 实现校企更深层次合作

自开展合作以来, 专业课分成相对独立的企业授课和学校授课两类, 企业授课以介绍、了解为主, 教学内容以企业运行的各方面内容为主导, 涉及采购、销售、生产、售后、研发、管理等多个方面, 开拓了学生知识面, 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企业运行;而学校授课仍以传统的教材内容为指导方向, 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 这就导致现阶段的合作只能是生产或工艺等浅层次的合作, 而不是技术研发等深层次的合作。校企合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形成校企双方的依赖关系, 必定要实现深层次的合作, 这就要求学校应确实把握好服务企业的方针, 主动调整课程设置, 使教学内容紧跟时代发展, 以增强学生竞争力, 从而增强学校竞争力。

深入推进引企入校与工学结合模式的策略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 一个组织获得长期生存和繁荣的最好途径是:考虑其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因此, 良好的利益机制是推进校企合作深度发展的动力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 即企业、学校、学生三者应结合为一个利益共同体, 这样才能维系和发展校企合作关系。

健全、完善的保障机制

首先, 成立由双方参与的相对独立的理事会。引企入校与工学结合的框架已经构建完成, 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 如何组织相关的工作、如何协调双方的利益、如何发挥双方的优势促进共同发展, 仍是校企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学校与企业具有的组织形态不同, 具体工作的运行就会产生较大的差异。理事会的作用在于通过安排一定的专职人员, 研究完善合作过程中的各种机制和制度, 努力把企业运行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次, 成立校级和企业级层面的管理机构。在运行过程中, 校企合作可能涉及多个相关部门, 相关教师或专业在组织协调多方关系上难免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 成立校级层面的管理机构有利于统筹各相关部门的工作, 指导和管理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协调解决校企合作中多头联系、职责不清、运行不畅等问题。同样, 企业也应该成立企业级的管理机构, 做到专人负责, 并保障校企双方交流通畅, 为尽快解决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相应保障。再次, 建立、健全政策、管理、经费等方面的保障制度。校企合作要实现长效发展, 必然需要相关制度来约定各方的责任与义务, 这些制度的建立依靠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所谓外部主要是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协调能力, 并从政策上支持鼓励校企合作;所谓内部即指校企双方要制定具体的合作章程, 明确各方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行为与责任, 以及相应的考核、奖惩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每年投入一定的校企合作资金, 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拓展合作领域

校企合作必然遵循由表及里的发展规律, 由单一的实习实践向深层次的课程改革、技术研发、文化渗透等方面发展。从学校方面看, 可以聘请行业、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专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完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项目课程与教材开发建设等。特别是在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建设方面更应以企业需求来组织和构建, 对学生而言就容易实现知识从学校到企业的迁移, 对企业而言就能间接降低员工的培训成本。从企业方面看, 除实训平台建设和学生培训外, 还可与学校共同进行新产品的研发、选择优秀教师对企业职工进行专业知识教育, 创学习型企业的牌子;参与学校招生;加大宣传工作, 通过支持教育, 树立企业形象, 以此获得更多政策方面的支持, 提升企业竞争力。

要拓展校企合作领域, 教师下企业是一个很好的做法。通过专业教师目标明确的下企业行为, 既可以熟悉企业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要求, 从而在课程设置、内容开发等方面具有明确的指向, 又可以将企业的研发项目带回学校, 专业教师团队一起解决相关问题。所以, 做好做实教师下企业, 对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通过介绍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电子专业引企入校与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过程与特点, 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讨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为以后的校企深度合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引企入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王贵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中几对关系的处理与思考[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3) .

[2]王振洪.构建利益共同体推进校企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3) .

[3]曾金传, 郭秀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要素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2) :75.

工学结合的有效性思考 篇11

【关键词】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综合职业能力

一、推行“工学结合”课程教学的现实意義

《教育十二五规划(国家)》中提出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推进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职业教育;根据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促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开放衔接。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包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在内的八点要求。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2014年5国家颁的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

以上政策依据都充分说明了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阐释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彻底改变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构建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对于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与理解

工学结合课程就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它使教学的核心不再是传授事实性的专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专业课程是从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转化为用于学习的“学习任务”,即构造出来源于工作实际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但它不一定是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简单再现,而是教师将其按教学规律要求进行“修正”的结果。如果说生产与教学的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理想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机制正在构建的当下,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是最好的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途径。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如何开展,是当下职教人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课题,在几年的教学实践及国家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我们认为实施工学结合要依靠两大关键抓手,一为课程重构,要形成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学习任务;一为教学实施过程,下面从以上两方面谈谈我们在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开展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三、构建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首先,在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上,应将其定位于培养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而非“岗位能力”,即着眼于学生的持久职业生涯发展,而非实现当前的就业能力。因此我们应构建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通过对企业的调研,经整理分析,得出作为物流从业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核心能力,具体为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触决问题能力;其次为专业能力,具体为仓储作业能力、运输作业能力、配送作业能力、物流信息管理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最后为个人素质,包括责任心、沟通能力、团队精神、抗压能力和执行力。

图1 综合职业能力能力分解图示

着力于构建与工作任务紧密联系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服务专业教学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课程体系;形成学生良好身心素质、人文素质、职业基本素质、创业意识等德育体系;设立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拓展体系。实现理念上由教程向学程转变;价值取向上由学科、知识本位向职业素质、能力本位转变;方式上由“教师、课堂、书本”老三中心向“学习者、职场环境、教育资源系统”新三中心转变。

通过“三步法”分析职业核心能力的四个方面,得出每一种能力对应的内涵、课程和实践项目,构成职业核心能力项目体系。进而形成 “三系统”融合教育教学体系。

图2 “三系统”融合教育教学体系

通过“七步法”构建项目教学模块。以活动项目为主线,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向导,以岗位需求为核心,按照职业能力目标化、工作任务课程化、课程开发多元化的思路,设置若干工作任务,形成8个教学项目(领域),通过项目活动创新教学内容。建立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课程体系,建立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的长效机制,建设优质课程资源系统。

图4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流程图

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设计图示

体系设计时,以文化基础学习服务专业、贴近生活、提升能力为原则,突出基础,达到实用、够用。教学方法上深入浅出,联系生活、专业实际,挖掘职业化内容,提升学生基本文化素养,专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德育以公民教育、提升学生素养为核心,采取“人人、时时、事事、处处”德育模式,设置习惯养成、安全健康、人文素质、沟通合作等系列德育活动,构建德育与专业教学相容的系统。拓展项目围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设置,供学生跨系、跨专业选择,项目包括:专业相关知识、艺术修养、生存发展、就业、创业意识、职场社交礼仪等方面的系列讲座,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技能、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和生活,满足不断发展中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打破了学科、教材的界定,它们都成为教学模块的支撑材料,下面以专业认知为例,谈谈教学实践及反思。进行的课程组合与设计,每一个教学模块对应一个教学团队。

四、课程实施与思考

1.项目教学,形成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计见表1专业教学项目(领域)设计

2.教学资源组合与设计

以学习任务为核心,将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程融合,能力拓展与职业意识教育融合,实现了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能力、个人素养综合提升的目标。同时教师形成了以教学团队,团队中的每位老师都要以工作任务实施为目标,形成满足任务需求的教学设计,并分别实施,但可共同考核。

3.教材建设,开发个性化校本教材

教材成为师生开展学习过程的参考与支撑,以学习任务的实现为目标,师生不再拘泥于教材的束缚,共同完成对于教材的选取与应用。因此满足于教学需求并体现个性化的校本教材成为教师教学实践的成果。

4. 建设“五化”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在建设上应以行业标准、企业要求为设计依据,建设标准化、特色化、综合化、工厂化的实训基地,实训设备应为工业级设备,为学生提供一流的、真实的实践环境。

5.工学交替,引企入校

在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工学交替,将企业的培训引入校内,或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走入企业。

课程体系的构建打破了学科、教材的界定,它们都成为教学领域的支撑,每一个教学领域对应一个教学团队。在教学中通过项目教学、任务引领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实践来完成教学目标。但基于综合能力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典型工作任务的选取与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等都需要企业的深度参与,成熟的理论指导及在指导下开展的系统化教学实践,如基于工作场景的实训基地的建设、支撑工学结合课程的教材、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等。十余年前国家教育部提出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至今仍然不断提出,足以说明实施工学结合的不易。但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解决问题的基础、办法与理念,我们要共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 《职教论坛》2009

工学结合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思考 篇12

关键词:会计人才培养,会计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思考

一、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会计人才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会计人才。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适应高职高专层次教育形势的发展, 必须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会计专业的特点是实务性和技术性都很强, 会计实践环境是培养训练学生动手能力最有效最直接的场所, 如何设计会计实践教学方案、建设会计实践环境对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质量起重要作用。在会计类专业校外实习难解决专业对口问题的情况下, 如何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中, 构建一个较完善和有效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 特别是与工作岗位高度一致的“做”的模式是所有高职院校追求的目标。

二、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会计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 广西与全国各省区一样, 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跃上新的台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壮大、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卓有成效的推进, 使广西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的地位明显提高, 在全国的综合影响力日益提升。社会和经济的大发展, 形成了对各类人才的空前需求。国内企业和民间资本的大量崛起, 迫切需要大量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和过硬的财会技能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但在另一方面, 广西当前的会计人才不足, 与上述人才需求的状况形成突出的矛盾。全区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高层次会计人才在数量、质量上还不能满足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的数据:一是我国会计业人才已达到1200万人数, 广西的会计从业人员有31万, 与其他发达省区相比数量明显偏少。二是全区31万会计从业人员, 近七成无职称, 初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占23%, 中级会计师的仅占8%。三是高层次会计人才严重不足。广西的执业注册会计师1274人, 高级会计师仅1052人, 有硕士学历的不足三百人, 全区每年通过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会计师考试的人数在全国的排名中靠后。

根据《自治区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的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区会计人力资源总量增长60%, 预计达到50万人;具有会计职称的会计人才占会计人力资源总量的比例由30%提高到40%, 会计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80%。

三、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几点构想

(一) 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指导思想

1. 突出高技能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点和职业导向。

2. 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突出技能, 强化能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大实践实验能力、操作动手能力、职业岗位适应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使人才培养方案更贴近行业与岗位实际。

(二) 建立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1. 遵循的原则:

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按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要求确定, 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加大实践教学时数在整个教学时数中所占的比例, 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2. 教学方式: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主体, 重视体验式学习与工作结合的学习。学科与职业的沟通, 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融合, 许多内容可以先做 (实事) 后学 (理论) , 先学 (做事) 后教 (理论) , 先会 (做事) 后学 (理论) 。学生通过典型的会计职业实践、会计职业活动获得技能、经验和知识, 理解会计理论。

(三)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产学合作教育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根本途径。

1. 会计类专业的教师队伍, 除具有教师系列职称, 还应具有“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经济类的中、高级专业等级资格证书。

2. 积极招聘人才, 壮大教师队伍, 培养本校1—2名专业带头人及一批“双师型”教师。

(四) 校企合作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 例如校外实训基地将重点开展“真账实习”, 由实习合作企业负责提供全真的会计资料, 学生在实习单位一线会计人员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相关行业的全部会计核算及纳税申报工作。通过企业的真账实习, 学生熟悉填制税务申报表及具体的会计申报税的具体业务等, 增强了动手能力和自信心, 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工作。

四、结语

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与建设应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注重特色化办学, 依托地方支柱产业和地区产业结构及社会需求密切结合, 注重校企合作, 走特色发展道路, 是我国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高职院校为社会经济培养更多有用之才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麦满芳, 覃士珍, 李波波.浅谈基础会计的实践教学[J].华东科技, 2012 (9) :30-33.

[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编.《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专报》, 2013 (3) . (4) .

[3]广西南宁市财政厅会计管理处编, 《广西壮族自治区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 2011年5月.

上一篇:《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下一篇:异质同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