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工学结合论文(精选10篇)
仿真工学结合论文 篇1
摘要: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培养高等职业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结合我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特点,对仿真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作为工学结合的一种补充,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仿真工学结合,药物制剂技术,实训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以传授职业技术为核心,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的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和目标。要求学生毕业后不但要有适度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它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中实训教学是一个关键环节,而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优化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操作和创新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药物制剂是医药工业的最终产品,由原料药经加工制成制剂后的经济效益比原料药大幅度提高。药物制剂技术则是研究如何将原料药制成适用于医疗应用的成品药,即制剂。因此,药物制剂技术是我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核心实训课程。它的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药物制剂生产、制剂质量控制、车间GMP和班组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本课题对其实训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得到了预期的成效。
1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特点
工学结合的模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长期教育实践的结晶。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明确定位了高职教育的应用性和职业性,毕业生走出校门从事的是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性劳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大量依托行业、企业现场作为技能训练的基地,为学生毕业后就职从业进行热身训练和能力强化。
工学结合的模式是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其核心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而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实践教育,要通过实践教学达到上述目标的最好途径即是工学结合,此教学模式确实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职业环境的适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 工学结合存在的问题
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使真正的校企合作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第一,制药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要求,其生产环境与生产过程要求特殊,生产区域的高洁净度,要求人员尽可能少地进入生产场所,否则易引起污染,影响药品质量。因此不可能让学生批量进入洁净生产区。第二,企业积极性不高,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谋求的是利益最大化,不可能主动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他们没有义务和责任来承担学校的教学任务,因而抑制了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第三,学校的管理问题,包括教学管理和学生的管理。工学结合涉及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要求工学结合课程内容和课程的组合需要与企业的情境相结合。同时学生在工学结合中脱离了学校,使得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成为难题,涉及学生的日常、安全及作息等一系列管理问题。第四,工学结合方式与学习脱节,学校大多把学生送入企业,由企业根据工作需要(而不是学习需要),把学生分散到不同的岗位,参加生产实践,实践内容与时间大多根据企业和工作需要而定,是随机的,不确定的,甚至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很少考虑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要。
3 创新思路,创建仿真工学结合实训教学改革
基于各种因素限制及结合我校药物制剂专业的特点,创建仿真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方式,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1 深层理解工学结合的内涵
学校不能简单地认为把学生送到企业顶岗实习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而应该深入地研究工学结合的内涵,创新思路,制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的学生进校学习的全过程必须工学结合,并非在校学习是学习,进企业实习才是工学结合。必须从学生进校第一天起就设计全程式工学结合教学计划,把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元素纳入教学计划中。因此,工学结合深层内涵是学生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职业能力,并非单一的企业顶岗实习。
3.2 仿真工学结合实训课程的建设
高职高专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更是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教育类别,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以及目前工学结合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校内开展仿真工学结合实训课程体现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训是对学生包括单项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进行的训练,也包括职业岗位实践训练,是应用性实践教学。通过各种实训,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应用能力。我校实训大楼于200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拥有符合GMP标准的固体制剂生产线模拟液体制剂生产线,设施齐全,学生可按照GMP要求,对片剂、胶囊剂、散剂、颗粒剂、注射剂、口服液等剂型的生产岗位操作进行实训,使学生熟悉各种常用剂型的制备工艺流程,掌握生产操作技术。利用制剂制备实训车间的优势,仿真模拟药品生产现场,让学生接触到药品生产岗位操作,了解生产全过程,训练培养职业素养,弥补了学生去企业实习不能真正接触到生产一线的工艺操作。
3.3 实训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校2006届大专学生的实训在实训楼里进行。实训教学由在实验室小样实验转变为在宽敞、明亮、整洁的实训大楼里进行,硬件设施发生了质的飞跃,但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如与理论课相比,学校对实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在实训基地建设(硬件)基本具备的前提下,实训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软件)问题还急需加强,表现在实训教学无考核制度中,学生的实训成绩以实训报告为依据,同时在学生中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实训时分组人员偏多,基本以指导教师讲解演示为主;指导教师的企业生产实际经验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待加强等。因此急需对实训教学进行改革。
在2009学年和2011学年中,大三学生的实训教学实行小组模块化实训。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教学的改革:(1)任务驱动。在为完成整个项目而必须掌握的概念和知识环节的讲解上,根据整个项目划分为多个任务,通过任务的实现来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2)实际操作。为了使学生的知识和思路有所拓展,强调自己动手,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3)技术研讨。通过教师和学生对一些问题的共同探讨、综合应用,以及一些理论性知识的深入讲解和讨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概念和知识。(4)团队合作。结合企业的要求,在实训过程中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根据以上要求,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们构建了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1)根据现代企业要求提出一个实际工作项目,明确工作项目的目的,告诉学生将要做什么,引导学生自己去找资料。(2)教师指定学生进行分组或学生自己分组,控制分组人数,然后以组为单位做好实施工作项目的计划。(3)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入实训车间实施计划。(4)学生与教师共同对实训过程进行评估与总结。(5)教师将实训小组细分为考核小组,以企业生产形式进行实训模块考核。考核采用现场操作和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过程与结果并重,使理论知识和实训充分结合。表1为灌封岗位各项操作考核要求。
4 实施仿真工学结合取得的成效
通过对药物制剂专业模块化实训的改革,经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1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团队意识增强
实训模式是以分组的形式进行,与企业实际生产相一致。如配液岗位,需要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岗位职责,一旦处方计算错误、辅料漏放或误放都将引起非常严重的错误,是GMP中绝对不允许出现的错误。在此,要求小组成员相互监督,形成良好的学习及工作氛围。
4.2 仿真工学结合的模块化实训与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考核相结合
目前我校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获得相对应的制剂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学生经过此实训后,可以选择自己比较喜欢或掌握比较好的岗位进行考核,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热情,一举两得。为他们就业后的角色转变,岗位适应和工作稳定均打下了基础。
4.3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药物制剂模块化实训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均很强,对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指导教师必须提前准备与之相关的课程知识,并亲自设计、操作,在锻炼学生的同时,极大地提高和促进了教师的综合业务水平。
5 结束语
通过结合实际开展仿真工学结合的模块实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新的GMP出台后,对无菌制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体制剂实训车间中某些设备与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脱节,需要更新。尽管如此,学生还是能从中学到在理论课堂及实验室中学不到的知识,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这种仿真工学结合方式弥补了不能真正工学结合的缺点,另一方面也是对工学结合学习模式的一种补充,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陈燕,石昊昱,余燕,等.在示范建设中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4):42~46
[2]欧阳志红.基于仿真环境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J].职业教学研究,2008,27(7):128~129
[3]苏俭,王益宁.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再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25(5):74~76
[4]应晓清.浅论高职教育中的工学结合[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2(5):80~82
[5]卢仁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33:144~145
仿真工学结合论文 篇2
——工学结合学习心得体会
经济管理系 杨 帆
2000年教育部把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纳入职业教育的工作重点,并将其作为创建示范性职业院校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关系到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性战略措施。
一、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基本观点及逻辑关系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首先必须搞清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一些基本观点及其逻辑起点。
1、何为课程?
课程不仅仅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一门一门的学科(虽然现在我们反对学科的提法,但事实上在很多教师心中课程对应的就是学科,或者说是一门一门的课),其内涵还包括了“教育机构为实现一定教育目标为学生设计的学习计划或方案,是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所做的设计和规定”。换言之,课程不仅包括学什么内容,而且还包括怎么学的规定。它应包括了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等在内的一系列材料。
2、何为课程开发?
简而言之,课程开发就是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的进程、方式以及学习结果的评价等的设计,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开发专业教学实施性计划、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的教学材料等。
3、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两个基本逻辑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两个最为基本的逻辑是,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内在逻辑,以帮助学生完成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职业成长过程为外在逻辑。简而言之,就是以“完整的工作过程”来设计每一门课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考核评价标准;而一个专业的若干们课程之间的关系是按照以帮助学生完成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职业成长过程来组合的。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就是按照这两条逻辑线索开展的。要真正理解这两个逻辑,必须深入的分析其提出的逻辑起点,也就是说我们要分析研究他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观点。
(1)“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内在逻辑”的理由
这里就首先要明白关于“能力”一词的理解以及他认为的“技能”与“能力”的区别。“技能”指的是“针对具体岗位任务和职责的”操作性技巧;而“职业能力”是“才能、方法、知识、观点和价值观的综合发展,即“在真实工作情景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的专业问题的能力”。
“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内在逻辑”还可以表述为: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即工作和学习是一体化的。这个观点就来自于上述的对“能力”的理解,理由如下:
其一,能力都是存在于具体的职业活动中的,我们无法脱离具体的工作任务对能力点进行独立的分析和培训; 其二,一个工作任务中,有的能力或许可以被分析出来,但是存在众多的隐性的能力不可测量或者无法分析、难以表述;
其三,把能力看作是孤立的行为,认为多种能力简单的叠加就能得到综合能力的思维范式,忽视了真实工作世界中职业行动的复杂性,即通过单项能力的培养未必能够必然的形成综合能力。
其四,即便可以明确列出能力点,现在我们也没有成熟的技术将其组合成培养综合能力的课程。
核心观点在于,对工作过程进行能力分析的做法是片面的,即便能够明确分析出来的能力也很难组合成课程,同时,通过对分析出来的单项能力的培养是不能真正胜任实际工作的。正是基于此,所以“工学结合”才是一种更可行的做法。
(2)以帮助学生完成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职业成长过程为外在逻辑的理由
人的职业成长要遵循“从初学者到专家”的逻辑发展规律,其发展过程分为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和专家等五个阶段。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针对具体工作岗位的单项技能,而更为重要的是要服务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所需,因此每一个专业的课程应根据“从初学者到专家”的五个阶段来开发。每一个阶段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是不同的,难度也不一样,每一个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这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
(3)典型工作任务的逻辑
工学结合的课程中所谓的“典型工作任务”与平时我们理解的某一职业岗位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有所区别。为什么提出典型工作任务呢?既然不能脱离工作任务实际来分析和培养能力,那么能力的培养就只能在具体的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来形成。但是一个职业实际所从事的工作任务是繁杂的,不可能让学生每一个工作任务都去经历,必须有所选择。选择的标准就是那些在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必须要从事的、完成的,不完成就不能说是经历了这个职业阶段的工作任务,这便是典型工作任务。一般来说一个职业共有10—20个典型工作任务,而每一个发展阶段有3—5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典型工作任务来构建课程,全部典型任务产生的课程就构成了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和培养方案(教学计划)。
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使他们毕业以后能缩短由学生向工人的转化。下厂实习期间学生们兴趣高,环境的变化使他们的思想认识也有了提高,认识了工厂认识了产品认识了工作的严肃性,很直观的接受着道德,安全,质量,环保等方面的教育。
2、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能够使学生从这个窗口窥视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并从与师傅的交流和学习中提升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习到了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在摆正自身位置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工作岗位上通过眼观手动,师傅的传帮带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了挖潜、发挥,并在实践得到了证明。
3、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使学生的行为规范有了明显的提高,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也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学生是肯学的,工作是努力的,也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效益,用人单位对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无疑是欢迎的。
三、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试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
1、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首先要作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要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真正含义,培养学生遵章守纪,吃苦耐劳的精神。
2、要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要认识到墨守成规只是一名好员工而不是一名优秀的员工,优秀的员工应具有创新精神,但要明白创新的前提是自身具有高技术含量,才能具有创新的思路,那么高技术从哪里来;努力求学,刻苦钻研,要想收获丰富的知识就要头悬梁、锥刺骨,学海无涯苦字当头,这才是人生坐标系中努力寻求的重要位置。
3、要克服少数学生认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操作的片面认识,这种错误观念必须加以引导,学生的思想问题就是老师要作的工作,思想问题不解决,学生就不会认真地去做他应该做的事情,其实要学的东西很多,从车间管理、环境保护、工件摆放、工艺分析、产品性能、总成装配,师傅们的敬业精神,都是学习的内容。
4、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应该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也就是说企业也有教育和指导的责任和义务,从这学期的实践来看,一些车间不愿意接受学生,认为给他们找麻烦,是被迫的,不情愿的,主管上他们把学生等同于自己的员工,当然像员工一样的严格要求是对的,但学生下厂还是学习,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能用简单退回的办法来处理,要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并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
5、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一旦有个别学生严重违纪或屡教不改,那么学校应该有相应的处理办法,并在下厂之前予以公布,做到有章可循。
6、要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努力提高安全意识,实习单位也应对学生的安全负有一定的责任,建议学校把学生人身安全列入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育体系中去,作为一个重要的制度加以完善,并和专业厂形成安全教育的合力防患于未然。
7、教学方案的设计与修改
工学结合式“跳槽” 篇3
学生跳槽,固然有客观原因,但是,“跳”终究有很强的主观性。他们跳槽时的主观想法往往包含这一点:“走上工作岗位,才真正认清自己和职场,后悔在校没学好,真想再回校学习,要是再让我上学我一定会认真珍惜的。”的确,再好的学校教育可能都不如亲身体验的自我教育,如果能让他经历真实的工作体验,亲身感受到工作之不易而珍惜工作,亲身感受到知识技能的缺乏而刻苦学习,亲身感受到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而不再排斥适当的理论学习,亲身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在分组教学中积极主动,亲身感受到社会之艰辛而逐渐适应社会,亲身经历挫折而逐渐不惧挫折……学生才具有发自内心的学习原动力。同时,学生有了发自内心的强烈诉求,还能倒逼职校,让职教工作者更清楚自己应该教什么,应该怎么教。那么怎样实现这样的理想呢?工学结合——基于自我体验教育、终身教育、持续发展、避免“断头教育”等理念,让中职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不是“跳槽”到另一个用人单位,而是“跳”到高职继续学习深造。这种“先工后学”模式,也是一种工学结合。
其实,在外打工然后知不足而回校学习的例子屡见不鲜,主人公通常还比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更加刻苦学习,往往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此笔者提出一个思路:工作经历可以折算相应学分,以此作为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的“通行证”,再辅以相应鼓励政策,让工学结合成为联系中、高职的一个纽带。我想,这样做比现行的“注册入学”可能效果更好。
在中职层面,传统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开展面临许多障碍,例如工时挤占学时、企业积极性不高、学生年龄和技能层次不足等等一系列问题。上述工学结合式“跳槽”,避免了这些问题,还可以在高职中推行课程超市,让中职毕业生经历跳槽后发自内心地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
仿真工学结合论文 篇4
近年来,高职院校已经将仿真技术引入教学环节中[3 -5],尤其在 《制药单元操作》这门工学结合课程实施与改革过程中,令我深深体会到将理论教学、仿真操作、工厂实训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不再是教师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同步进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训练,实现任务驱动与项目教学并举的工学结合教学新模式,已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仿真技术在 《制药单元操作》工学结合课程中的实施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分享对该门课程教学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1《制药单元操作》 工学结合课程简介
《制药单元操作》这门课程是生化制药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以多个学习项目为载体,结合实验小试、仿真操作与现场观摩,使学生熟悉制药生产过程。这里以 “制药用水的制备”单元操控为例作以介绍。通过这个单元的实训,使学生们明确饮用水、纯化水及注射用水的区分和用途,熟悉纯化水、注射用水制备的生产装置和工艺流程,以及了解纯化水系统的标准操作规程。在此基础上在仿真操作系统中进行操作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制药用水的制备工艺流程的理解和认识。其中再接合学生到制药企业去观摩实际的生产工艺运行过程,使学生们彻底理解和掌握制药生产中这一重要的操作单元。
2 仿真操作在 《制药单元操作》 工学结合课程中的实施
这门工学结合课程的精髓就是将理论教学、仿真操作、制药单元操作实训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其中我们在仿真操作实施环节总结几点经验:
2. 1 理论教学与仿真实训有机结合
由于这门课程需要安排在安装了仿真操作系统的专业机房进行实施教学,如果以软件操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学生们面对熟悉的电脑,在操作过程中通常会以玩游戏的方式对待仿真训练,在操作的过程中太简单机械,只是死记硬背各个阀门的位置,按照操作步骤去点击开阀门、关阀门,而根本不知其原理,不了解工艺流程,不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没有与工厂实际操作相结合,这样根本达不到预期的实训效果。
然而在教学计划中,将专业理论课与仿真操作相结合进行安排,将会使学生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制药生产工艺的基本原理。即在教学饮用水、纯化水及制药用水的区分与应用,纯化水制备的原理、生产装置和工艺流程的理论知识之后,集中8 ~12 课时进行反渗透法制纯化水的单元仿真操作训练及测试。然后再进行教学注射用水制备的原理、生产装置和工艺流程的理论知识,再安排集中8 ~12 课时进行多效蒸馏制注射用水的单元仿真操作训练及测试。这样安排学生在刚刚学习过理论知识之后,即参加仿真训练,可以使学生在理解工艺流程的原理基础上,进行仿真操作的训练,更有利于学生对 “制药用水的制备”这个单元有深入的理解,从而达到对该学习单元的熟练掌握。
2. 2 聘请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虽然校方承担工学结合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基本大都是具备企业工作或实践经验的,基本熟悉生产一线的工艺流程。但是,对于某一位教师可能只熟悉某一领域的生产现场,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为此,校方特别聘任我为兼职教师为学生们讲授这门课程,我在制药企业工作多年,对于制药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与实际运行状况非常了解。将我的实际工作经验与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相结合为学生们教学,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结合实际生产工艺过程,讲授石英砂过滤器、RO反渗透纯水机等专业术语,以及生产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发生故障时,设备的应急措施等,使学生们对于生涩难懂的制药专业术语更易理解。同时,我将各个蒸发器、冷凝器等设备的布局、各个阀门的位置及各个排放管路的走向拍下现场照片,并且配以文字说明其名称和相应的用途,制作成PPT为学生们展示进行辅助教学。我发现结合车间现场拍摄的照片为学生们讲授制药用水制备的原理、生产装置和工艺流程的理论知识,使学生们更好的将计算机中的流程画面与现场装置联系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大大地加深学生对工艺流程及设备的认识和理解。
2. 3 评分环节优化
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们经过认真的反复练习后,都能够熟练操作仿真系统,发生错误的几率较小,导致全体学生分数基本接近满分,这样就会出现测评结果拉不开梯度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两点改进,首先在测试试卷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理论知识题目,一般为该仿真模块操作涉及到的原理、概念和设备等知识。然后,在仿真操作过程中设置相应的思考题,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自动跳出一些思考题,只有答完思考题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仿真操作,将这些思考题的对错也计入最后仿真操作的评分系统中。这样安排即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相关的原理、生产装置和工艺流程的理论知识,也增加了仿真操作练习的趣味性,最终可以使学生们的分数拉开梯度,使评分更加真实的反应学生们的掌握程度。
2. 4 仿真操作训练与制药企业现场观摩相结合
仿真实训毕竟不是对真实系统进行操作,安排学生接触到制药工厂真实生产情况是必要的。我们在教学计划中,在仿真操作的训练之后,随即安排1 周课时,安排学生到我所在的制药企业进行现场观摩这个环节,将已经熟练掌握的仿真训练与制药企业生产现场结合起来,使学生将刚刚操作过的流程画面与企业生产现场装置和工艺控制联系起来,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实际的生产装置、生产工艺、生产条件等情况的理解,为学生真正进入企业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3 结语
工学结合总结 篇5
进入金诗丹里面感受到在公司里面的工作氛围,发现学校里面所学的东西是非常的肤浅还有就是一般上来说自己没有亲身去实践过,无法去理解其中的内涵,就像上次在金瓯大酒店里,周老师关于陈列方面的知识,或许对经销商和代理商来说那些知识相当的重要而对我们这些门外汉来说,现在才意思到自己真的好肤浅,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不光要学好现有的知识还需要学习其它,让自己的阅历更加丰富。使我感到荣幸的是作为实习的我们正好赶上公司的订货会,或许没有帮的上什么重要的忙但是对我们来说收获正的很多,以前我们也上过一些过于礼仪方面的书但是实际操作起来真的是太难了,还好有娟姐和柯娟姐手把手的教我们。
当进去的时候我们主要的任务是去仓库盘点,刚开始的时候有点单调因为每天都重复同样的工作。后面渐渐地发现其实仓库是一个公司的核心部分如果仓库里的数据不准确,会导致后面的营销工作无法进行,同时也学会了怎么样去盘点衣服。
至于后面的时候我们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销售衣服,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跟着丹姐在公司里卖衣服,刚开始的时候还比较腼腆不敢大声的去说招揽客户但是时间长了,到公司里来的一些大姐们经常来渐渐地认识之后,自己的胆子也打起来会主动的跟被别人去交流帮助他们选到一件适合的衣服,慢慢的发现其实作为一名销售人员一定要有自信才能将自己的产品让消费者更加喜欢。有点遗憾的是因为实习时间的关系,最后我们没有坚持到下来。
仿真工学结合论文 篇6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 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 “校企结合”成为许多学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种途径。但是, 我国“校企结合”在推进中仍然存在问题。
(一) 学校层面
1. 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理念认识不足。
一种形式表现为“以工代学”, 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最常见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学代工”, 把工学结合等同于以往的“见识实习”, 仍然强调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 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不到训练。
2. 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不明显。
1) 专业设置和与社会需求仍有脱节。2) 课程开发多数还不能适应职业岗位需求。3) 实训条件仍需改善。4) 双师素质教师严重不足。
3. 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不能适应需要。
1) 在教学管理运行中, 由于行业、企业的参与, 工学交替进行, 必须做到工学过程科学, 工学衔接合理, 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
2) 由于教师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 对下企业、进车间指导实训有抵触情绪, 因此工学结合在具体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阻力, 而且由于下企业指导教师的业绩考核、工作量难以计算等原因, 对校内的业绩考核、津贴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在教学质量监控上, 由于学生分散在不同的企业顶岗实习, 实习成绩的考核很难统一标准, 而且当前多数院校工学结合质量管理停留在末端检验阶段, 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 使工学结合的实效大打折扣。
(二) 企业层面
1. 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
2.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
3. 企业对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
1) 大多数高职学生不具备顶岗实习的能力, 只能进行一些低层次的跟岗实习, 学生的不规范操作还会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 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2) 企业出于企业知识产权和自我保护的需要, 不愿意让实习学生知道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机密。3) 部分企业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 让学生去跑推销、做业务。
(三) 学院层面
1. 做好实习指导准备;
2. 确定实习指导的重点内容;
1) 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2) 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3) 预演与准备就业。3.扩大实习工作的社会影响。
二、校企结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来自于招生的压力
目前学校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深深感到来自招生的压力, 这关系到整个学校的生存和每位员工的利益, 招生被形象地比喻为“饭碗工程”, 没有生源我们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在生源日益减少, 社会上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 我们面临的是生存与淘汰的考验, 危急关头学校自身的改革成为解决生存危机的唯一的希望, 改革中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解决学生的出口问题, 这是因为在社会就业压力下, 学生只愿意寻找有“出路”的学校来上学。
2.来自于学生的压力
学校虽然每年都能够给学生分配实习岗位, 但是有些是学生不太满意的, 有些工作可能跟所学专业不对口, 这也是学生不爱学习的一方面原因。设想这样一种情况, 也许不是学校的每一名毕业生都有好工作, 但是如果在校期间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好好学习, 掌握企业需要的一门技能, 将来就能够到学校的合作企业去从事相对较好的工作, 那学生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去争取这样的机会呢?学生有了这样的压力好好学习, 必会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 厂方也必会欣然接受这样的毕业生, 好的就业信息必会带动学校的招生, 一旦成功这将是喜人的良性循环。
3.来自于企业的压力
就个人观点认为学校对于出口的重视程度应大于进口。我们的学生素质就是定位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 我们对于学生基本没有挑选的余地, 其实各个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基本差不多。也就是说, 同样的入学层次, 培养出的人基本也差不太多, 工厂需要的技术工人一般都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培养, 因此选择技术工人不是仅仅是学习情况, 还有更重要的是人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在这样的情况下, 想在同类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 就是在争夺好的实习岗位, 扩大学生就业的范围。我们只有以出口畅带动进口旺才能在竞争中获得生存。
三、校企结合的现实意义
1.从学校角度来讲一方面来说校企结合培养出学生是“上手快”的毕业生, 这提高了学生在就业上的竞争力, 同时好的出口必然带动学校的招生, 我们的“饭碗”也就拿稳一些。另一方面来讲, 校企结合有非常具体的培养目标, 那么学校在教育的时候必然能够向目标的方向培养人才, 能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教师和设备的浪费。这也有助于优化专业和课程,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很多理论课程的枯燥性, 使教师在教学时能很好的结合实际教学, 使教学效果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
2.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校企结合能够使学生有一种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不会盲目学习、不会找不到目标、不会没有动力, 更不会问“我学习这些课程到底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入学时就能够感受到关于就业的压力, 在他们心里会很快形成很具体的目标, 这一切的条件迫使学生不得不努力学习, 变一直以来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这种源自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学习, 必然也能够带来好的学习效果, 一切就将走向一个良性循环。
3.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这种校企结合的形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在培训上的负担, 同时选择了好的合作学校, 为企业方吸纳人才提供了捷径, 不必承担社会招工的风险;在协议的范围内, 企业还可以把急需的技能培训转到学校的课程当中, 使学生们在上学的时候能够掌握实际工作的相关知识, 这为企业解决了部分的岗前培训的麻烦, 企业是乐于把这样的培训转移到学校的。
4.从社会的角度来讲这种校企结合的形式是对社会人力和物质资源的一种合理配置,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校的盲目培养, 学生的盲目学习, 及时补充了社会的稀缺人才, 对社会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四、“校企结合”的几点建议
1.实习前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和组织工作
在学生下企业实习前, 务必深入教育, 统一思想认识, 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总动员。通过实习动员大会、主题班会、下学生宿舍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深入学生之中, 耐心回答学生提问, 打消学生思想顾虑, 鼓励学生下企业接受实习洗礼。对学生进行“三关”教育, 大力倡导学生过好环境适应关、食宿生活吃苦关、严于律己过硬关。
2.发挥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约束, 自我学习的“自治”作用
在实习阶段, 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发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学习的“自治”作用。我们可以在超过10人以上的实习基地成立“临时班委”, 让他们积极参与管理,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处理不了立即与辅导员及实习指导老师联系。而辅导员和实习指导老师可在舆论上造声势, 方法上做指导, 大胆放手, 让学生自己直接参与管理。
3.建立起学生实习的联络网, 及时沟通协调
实习期间建立起学生实习联络网, 由学部、辅导员、单位部门领导、实习指导老师、家长、学生组成的联络网。做到“三明确”:明确辅导员责任, 明确实习单位责任, 明确对学生的要求。正常情况下, 每周由实习指导老师与学生及单位联系一次。如遇到突发情况, 要在24小时内, 由、单位、学校、家长共同落实具体解决办法。
综上所述, “工学结合、校企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是比较成功的。如果在“工学结合、校企结合”下进行的实习指导到位, 学校的办学适应了企业的最新需要, 使学生真正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意志品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娴熟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企业和学校均从中获益, 可以实现“一石三鸟”的多赢效果!
摘要:“工学结合、校企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极大地增强了职业教育的生命力。目前, 高校都面临严峻的就业难问题, 与此同时, 各用人单位又在抱怨毕业生不符合他们“拿来就用”的要求。对于高校, 尤其是独立本科院校, 所能做的就是使我们的毕业生尽量符合企业要求。那么如何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 使学生、用人单位二者实现完美结合呢?唯一途径是校企结合。
关键词:校企结合,工学结合,职业求岗位需
参考文献
[1]王珍.中外职业教育比较[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仿真工学结合论文 篇7
目前, 《电工学》课程所涉及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十分广泛, 发展迅速, 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电工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程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是我校面向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等工科类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知识覆盖面广, 理论严密, 逻辑性强, 且有广阔的工程背景, 其教学内容中有许多教学难点过于抽象, 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无法讲解清楚, 学生也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在电工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其他方式来加强教学效果。Matlab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特点成为电类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1 MA IAB简介
MATLAB是Matrix Laboratory的缩写, 其核心是一个基于矩阵运算的快速解释程序, 它以交互式接受用户输入的各项指令, 输出计算结果, 它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集成环境, 用户可以运行系统提供的大量的命令, 包括数值计算和图形绘制等。Simulink是基于MATLAB语言环境下的一个集成软件包, 具有框图界面和交互仿真功能的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等功能。Simulink处理的系统包括:线性、非线性系统, 离散、连续及混合系统, 单任务、多任务离散事件系统, 用户只需在Simulink提供的图形用户界面GUI上, 对所需要的系统模块进行鼠标的简单拖拉操作, 就可构造出复杂的仿真和分析模型。
MATLAB提供很多工具箱, 以MATLAB6.5为例, 在电工学CAI中, 分析和计算所要用到的Simulink工具库模块库集主要有:
(1) Simulink库集; (2) Power Systems库集 (PSB) ; (3) Extra Simulink库集。
2 电工学电路的仿真
2.1 直流电路求解
利用Matlab分析电路时, 应该首先对电路进行分析, 列出电流方程和电压方程, 然后将方程用矩阵形式表示, 最后用Matlab求解矩阵的方法得到所求电流和电压。
上面这个三元一次方程组可以改写为下面矩阵的形式
定义上面这个方程最左边这个矩阵为系数矩阵A, 第二个矩阵为电流矩阵I, 右边这个矩阵为U, 因此可得到A.I=U, 所以电流矩阵I=A-1U。可在matlab窗口键入如下指令:
按回车键立刻得出答案:-1.0000 0.60001.6000
在此列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但是无论直流电路如何复杂, 只要能够列出矩阵方程, 利用matlab进行求解可以省略手工计算带来的巨大运算量, 在几秒钟内就可以得出结果。
2.2 暂态电路的仿真
建立simulink模型
图1和图2分别是RC一阶电路输入信号分别是阶跃信号和脉冲信号时的仿真模型, 图3和图4分别是以上两种模型的仿真结果, 从仿真波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阶电路在阶跃信号激励下电容电压是以指数规律进行充电, 而在脉冲信号作用下电容电压不断的进行正反方向的充放电。这样在Matlab虚拟环境下就可以完成电工学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这个实验。通过改变电阻R的阻值, 可以进一步分析电容的阻值大小与电容充放电快慢之间的关系, 即电容充放电的快慢取决于时间常数τ=RC, 阻值越大, 充电越慢。
2.3 整流电路的仿真
打开新建模型窗口, 将所需元件模块从模块库中拖入新建模型窗口并改名, 设定有关参数后将各个模块连接组成仿真模型, 如图5所示。
在这个模型中, 三相交流电源设定为220v、50Hz, 彼此相位互差120°。Synchronized6-Pulse Generator为同步6脉冲发生器, 为整流桥提供合适的脉冲。Alpha_deg为触发控制角, 通过对这个角度的设置, 可以得到不同的输出波形。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特点:a共阴极组和共阳极组各一个管子同时导通, 且不能为同一相器件。b触发脉冲按VTl-VT2-VT3-VT4-VT5-VT6的顺序, 相位依次差60°。共阴极组的脉冲依次差120°。共阳极组也依次差120°。同一相的上下两个桥臂脉冲相差180°。c输出直流电压Ud一个周期脉动6次, 且波形都一样, 故为6脉波整流电路。d可采用宽脉冲或双脉冲触发保证同时有二个晶闸管导通。
如图6所示, 当负载Z为纯阻性, α=0°时三相交流电压的波形, 其中黄色线为Uab、紫色线为Ubc、蓝色线为Uca, 红色线为整流电路输出直流电压Ud。图7为输出电流波形。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Ud为频率为300Hz的脉动直流。
改变触发控制角的度数, 可以得出整流电路在纯阻性负载的情况下输出直流电压的各种不同情况。通过分析可以得出, 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在α=60°的时候是波形连续和断续的分水岭;α=120°时, 输出电压Ud等于零, 所以电阻性负载时移向范围是120°。利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负载的性质以及其他参数, 可以得到不同参数对系统的影响, 这样就为设计系统参数提供了科学方便的手段。改变各个参数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
结束语
通过Matlab/Simulink对电工学电路的仿真, 可以使同学们方便快速的得出仿真结果,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概念以及掌握原理, 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电工学的兴趣。通过实践证明在教学中,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仿真内容, 可以很好的发挥Matlab/Simulink在电工学教学中的巨大作用。
摘要:电工学是工科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 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 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在电工学教学实践中, 引入MATLAB仿真工具, 将传统授课方式和计算机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实践表明该法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电工学,Matlab/Simulink,仿真
参考文献
[1]邱关源.电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刘同娟, 金能强, 等.Matlab在电力电子整流电路仿真中的应用[M]《.电力电子》2005.
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 篇8
一、问题与反思
我院从2003年一个班的暑期实习试点到2007年几十个班级的实施, 已经过了4年的实践。2003年, 为了学生就业需要, 一个机电班学生到某一生产数控机床的企业实习, 企业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但是由于缺乏制度保证, 能够坚持到底的学生并不多。2005年, 机电专业把工学结合课程纳入了教学计划, 时间从二年级的5月份开始到暑假结束, 采用分散型方式, 学生自主找实习单位。2006年, 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利用地处高新开发区的优势, 与浙大中控合作实行半工半读式的工学结合。
显然, 上述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完全分散型模式, 容易操作但难于管理, 实习质量也无法完全保证;集中型模式, 短期效果好、易于管理, 但长效无法保证。
1. 衡量工学结合好坏的基本标准
衡量一种工学结合实施模式好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判定:
(1) 是否符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教育模式, 其首要目标是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工学结合实际存在着多种需求, 即教学需求、就业导向驱动、学费补充驱动和资源扩张驱动等, 反映了工学结合的多种目的, 但根本目的只有一个, 即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2) 是否能平衡各方利益与风险
在市场经济社会, 利益驱动是保证合作的首要条件。工学结合涉及学校、企业、学生各方面的利益需求和责任风险, 学生应该是工学结合的主要受益者, 关键是如何保证企业的利益, 减少企业的风险, 从而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3) 是否能保持长期实施
学校、企业不同的追求目标, 决定了各自的行为特征。学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企业的参与;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但要保持发展与创新, 需要学校培养人才和技术服务。可见, 双方既有各自的目标又有共同的依存关系, 这种依存关系是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双赢的基础。但为了保证工学结合的长期实施, 仅靠这种需求关系还远不够, 作为工学结合的发起者学校, 应主动走入企业, 不断提高对企业的服务能力, 同时还应研究企业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 政府的推动与参与非常重要。
2. 集中型模式的利弊
集中型工学结合模式曾在计划经济年代得到广泛的实施, 但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
首先, 浙江省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经济大省, 没有大的企业集团可以依托。这样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很难开展集中型工学结合模式。其次, 浙江省市场经济发达, 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考虑到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和生产管理等因素, 很难接受大批学生的实习。第三, 企业出于自身发展, 一方面需要学校培养的学生, 另一方面学生的来源也必须多元化。企业不能也不合适长期大量接纳某一个学校或某一个专业的学生。因此, 集中型工学结合模式只能用于某个时期或某个企业, 不能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予以推广。
3. 完全分散型模式的利弊
分散型模式是一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的一个工学结合模式, 学生通过与企业的接触自主寻找实习企业, 不受地域、企业、行业的限制。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容易实施、可以长期开展, 在许多学校已经开始试行。但完全分散型模式的缺点也非常明显:过程管理难, 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实习质量。如果不加控制和管理, 很容易变成“放羊”, 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可见, 分散型模式是工学结合的方向, 但需要进一步地研究与实践。
4.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特点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个面广适应性强的专业。大部分企业都需要本专业学生, 但每一个企业需求的数量不多。传统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不适合本专业, 也很难组织集中型的工学结合。
5. 依托行业、融入行业是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
鉴于以上因素的考虑, 我们提出了“基于行业的分散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关键举措就是依托行业、融入行业, 因而可以有效解决企业需求的分散性与工学结合管理要求相对集中的矛盾。
二、对策与实践
在广泛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 我院依托行业建立核心企业群, 面向所有企业, 组织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两个班的工学结合。本实施方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没有大企业集团依托、中小企业为主的浙江区域经济的外部环境下, 如何保证工学结合的质量和可操作性问题。
1. 依托行业, 建立核心企业群
通过与行业协会合作, 与众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首先从数量上解决大部分学生的实习岗位, 较好地解决了本专业单个企业需求数量不多的问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先后与浙江省电气行业协会、浙江省电机动力学会、浙江省仪器仪表学会、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建立了合作关系。
为了保证工学结合的质量和便于管理, 我们与5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仅这5家企业就接纳了38名学生的实习, 保证了学生能够快速上岗和专业对口率。核心企业群的建立, 保证了工学结合的质量和有效管理。
2. 区域相对集中, 企业相对分散
基于浙江明显的块状经济特征, 可以选择几个与本专业相关度较高、学生就业率较高、交通相对方便的区块, 我们选择了与学校邻近的杭州滨江高新开发区和工业基础较好的上城工业开发区企业。基于企业接纳能力和学生今后就业的考虑, 学生分散在各个企业, 便于长期操作。学院还在全省主要经济区块建立了工学结合工作站。
3. 学生竞争上岗, 促进学生就业
学生通过企业面试竞争实习岗位, 实现企业学生双向选择, 促进了学生就业。企业接纳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在实习的学生中挑选合适的未来员工, 如果最后未能如愿, 企业将会逐渐失去参与的积极性。为此, 在实习之初, 我们组织了部分企业到学校召开企业推介会, 让学生了解企业, 也让企业了解学生。通过双向选择, 为使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能够安心工作, 企业也有意培养学生、考察学生。
4. 提高专业对企业的服务能力, 保证校企双赢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与部分合作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为企业提供职员培训服务和技术合作服务。这种服务, 增加了校企间、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信任, 有力地促进了工学结合的顺利进行。
三、成效
1. 通过实习, 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我们从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自身和实习过程的评价来衡量本方案的实际效果, 见表1和表2。
2. 有力促进了学生就业
截止到实习结束, 96名学生中, 已有28名学生与所实习企业有就业意向, 有9名学生正式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 有4名学生继续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通过实习,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3. 初步形成了工学结合长效机制
仅本次工学结合期间, 就与5家企业签订建立了工学结合协议, 并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一家企业开展了企业员工培训, 与一家企业签订了共同编写教材的协议, 为两家企业开展了技术合作。与浙江省电气行业协会成套分会等行业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
实践证明,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依托行业、融入行业可以有效改善工学结合的外部环境, 为建立工学结合长效机制成为可能。同时, 学校主动融入行业、自身对等服务能力的提高也是有效组织工学结合的重要条件。以共赢为目标, 以利益驱动为纽带, 建立开放式的工学结合机制, 是今后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栋学.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及其有效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9) .
[2]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2) .
[3]葛惠民.产学结合在电类专业教学中的实践[J].机械职业技术教育, 2006, (5) .
[4]左家奇.“三重融合、四方联动”开放式办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
仿真工学结合论文 篇9
一、工学结合综合课程概念的提出
“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 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实现学习”[3]。在工学结合这一基本理念下, 我们构建了“工学结合综合课程”为贯穿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如图1所示。
在通过通识平台、专业群平台和岗位群平台的课程学习后, 学生具备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这一阶段, 我们设置一个“电子基础工学结合综合课程”。此后, 学生分专业方向进行工作岗位方向模块课程的学习, 并根据专业方向, 分别构建“电子产品工艺与生产管理工学结合综合课程”和“智能终端工学结合综合课程”。每一门工学结合综合课程, 都相当于一个学习阶段性的“压顶”项目。工学结合综合课程的本质在于: (1) 工学结合综合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工学结合课程, 它是在完成若干门公共理论课程、专业课程 (可以是工学结合课程) 教学的基础上, 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并进行升华和拓展; (2) 工学结合综合课程要培养的是综合职业能力, 包含某职业岗位所需的综合技能与知识。也就是课程培养的能力有相应的工作岗位或工作岗位部分能力对应, 将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重视职业素质的培养; (3) 工学结合综合课程内容和一般工学结合课程一样, 必须是典型的工作任务。但该任务既不是企业真实的“岗位任务”, 也不是知识学习任务或简单的技能训练任务, 而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的“教学化”处理, 并对应于工作岗位能力。
二、《电子基础工学结合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在我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按学习的阶段性, 第三学期开设《电子基础工学结合综合课程》 (详见图1) 。
1. 工学结合综合课程开发。
在很多文献中, 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思路被理想地描绘为: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专家合作进行职业分析、开发课程, 将工作结构映射为课程结构;进行工作分析, 课程内容源于岗位任务与能力要求, 以工作任务为学习内容载体;进行任务分析, 教学过程再现工作过程, 设计学习活动, 以构建教学模式, 突出教学活动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实行“教学做”一体化, 基于行动导向, 落实能力培养;教学评价多元化, 考核方式多样化[4]。
在《电子基础工学结合综合课程》的开发中, 遵循的做法是[5]: (1) 进行产品调研, 合理选取教学载体。进行企业产品调研, 在企业中了解产品开发与生产完整工作过程, 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交流, 听取企业专家建议, 确定若干个教学载体。 (2) 进行企业产品特征分析。基于工学结合综合课程的目标, 作为教学载体的企业产品, 应为学生熟悉, 具有范例特征, 需要的知识点均基本包含在已学的课程中, 难度递进:能对学生目前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起到升华和拓展的作用, 容易扩展到新产品, 能够引导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3) 按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载体的单元分解, 在选定载体后, 并不是将企业产品直接用于教学, 而是要进行教学载体的分解, 即按照产品开发或生产工作流程分解成若干个单元工作任务, 并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 或产品开发或生产前后顺序进行排序, 当全部单元工作任务完成后,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也随着产品成果的形成而形成。
2. 课程的综合职业能力。
《电子基础工学结合综合课程》培养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初步的电子产品硬件开发、电子产品组装与检验、电子产品调试与测试等。其对应岗位即为电子产品硬件开发、产品组装与检验、产品调试与测试。
3. 课程综合的基础。
《电子基础工学结合综合课程》综合应用如下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电子技术与实践》、《电子线路综合分析与制作》、《电子装接工艺》、《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电子电路CAD技术》、《电子产品调试与测试》。《电子技术与实践》和《电子线路综合分析与制作》为本课程提供电子基础知识与电路基本设计分析技能;《电子装接工艺》为本课程提供电子装接技能;《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为本课程提供电子产品装配与检验、工艺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电子电路CAD技术》为本课程提供计算机设计电路的能力;《电子产品调试与测试》则为本课程提供产品调试与测试的技能。
4. 课程的典型任务。
《电子基础工学结合综合课程》选定的典型工作任务是:进行某一典型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装配、调试、排故。例如根据产品调研, 选用了“数字频率计”这个产品作为课程教学载体, 并按学生认知规律分解载体单元。该课程特征: (1) 课程包含的知识点是学生熟悉的知识范围, 以模数电为主线, 没有包含单片机的内容 (智能化产品的内容将在下一个工学结合综合课程中体现) ; (2) 难度合适, 任务两周内可以完成; (3) 可在实训室内工学结合完成任务, 产品指标可测; (4) 容易扩展成新的产品, 引导可持续发展;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5. 课程的具体实施。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课程的具体实施如图2所示。课程共分7个工作任务: (1) 任务布置与分析; (2) 方案论证与设计; (3) 电路原理设计与计算; (4) PCB设计与制作; (5) 样机组装与调试; (6) 功能性能测试; (7) 产品设计报告编写。
在课程实施中, 实践了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在前序课程完成的基础上, 在第三学期末安排两周集中教学, 由1~2名教师教一个班级。该形式能够进行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和提升, 达到培养学生基本综合专业职业能力的目标。在第一种形式的基础上, 我们探索实施了第二种形式:“分散+集中”的教学形式。在第三学期初, 组织师徒团队, 每个团队由1名教师和约10名学生组成。课程的任务 (1) ~ (4) (任务布置与分析、方案论证与设计、电路原理设计与计算、PCB设计与制作) 贯穿在整个第三学期, 在第三学期期末集中一周时间完成任务 (5) ~ (7) (样机组装与调试、功能性能测试、产品设计报告编写) 。该种形式有更好的效果: (1) 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整个学期都“任务在身”, 在本学期专业课《电子线路综合分析与制作》、《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电子产品调试与测试》学习中能有意识地将课程和任务结合起来, 在其他专业课如《单片机技术与应用》中学习主动性也大大提高, 为下一个工学结合综合课程打基础。 (2) 学生有了更多时间消化和反馈学习内容。由于课程的任务和本学期其他专业课的知识和技能点密切相关, 学生在学习其他专业课的时候, 就能将学到的东西及时应用到自己的任务中来, 能够更好地体会和消化学到的内容。 (3)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师徒团队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是团队的主体和中心, 通过主动学习、小组协作完成任务, 职责分明, 工作的职业氛围更浓, 也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素质。
三、工学结合综合课程的思考
1. 课程的优势和效果。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 小组合作为基础, 真实产品为载体, 采用“教学做合一”等教学方法, 在真实的环境下完成典型工作项目的教学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教学过程中, 学生经历了电子产品设计、组装、调试全过程, 普遍经历了失败和成功的喜悦, 积累了错误的教训和纠错调试的艰辛, 结果完成了典型产品的设计和制作, 学生有成就感, 激发了学习兴趣, 为下阶段的提高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课程结束后, 有学生在总结报告中写道:“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我对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和调试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设计原理图以及PCB图的过程中还是比较顺利的, 但是调试中却发现存在着很多错误……在学习的过程中, 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调试这个环节, 开始调试的时候先要检测电路中信号是否和设计时一致, 依次检测各个芯片的引脚所对应的信号是否正确, 然后根据信号的错误来排查相应的问题。在调试检测过程中我们找出了四个来自原理图的错误, 得出一个经验教训就是在画原理图的时候应该更加仔细, 这样更加方便之后产品的制作。获得这些经验, 对我来说非常有益, 也促使我调整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方法……”
2. 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虽然课程的设计可以有企业专家参与, 但课程的实施, 是在实训室里完成, 还难以真正进入企业中完成, 也难以邀请企业老师来全程上课。因此, 一方面要求学校实训室的建设要符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情境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本身有较全面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技能, 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目前采用教师传帮带, 或在两个及以上的教师共同承担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这也对教师进行校内内训、下企业锻炼、技能培训提高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工学结合综合课程是贯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干课程, 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而有效的实施形式。工学结合综合课程的实施深化了专业的教学改革;同时职业教育学的基本内涵, 如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基于全面发展的能力观、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基于学习情境的建设观、基于整体思考的评价观、基于技术应用的层次观、基于弹性管理的学制观[6]得到了具体实施;也推动了“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建设和“理实一体”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全面提高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温贻芳.结合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促进工学结合课程的质量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6) :68-71.
[2]王亚鹏.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3) :88-91.
[3]赵志群.对工学结合课程的认识 (一) [J].职教论坛, 2008, (02) :1.
[4]李学锋.工学结合课程及其建设特色[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3) :1-5.
[5]潘世华, 赵黎明, 邵华.高职“电子产品设计”综合性项目课程研究与实践[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6) :50-53.
工学结合教学实践与探讨 篇10
1 工学结合——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做法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验、实训和实习则是校内实训的三个关键环节。我们认为, 职业技能教育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实训体系加以保证, 而要使学生在学校接受的专业技能实践性教育必须由既懂理论又具有一定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来承担, 并且模拟实训场景与企业的实际环境相吻合, 才能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提高。
电子技术实训基地是我校职业教育教学的主课堂, 是实现工学结合教学的基础。《电工技能实训》则是在校内实训基地平台上体现工学结合教学的一次尝试。我们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 结合基地实际硬件情况, 依据电工职业岗位的要求选择了合适的实训项目并且开发了实训教材;调整了课程体系合理安排时间, 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 形成了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并以此指导实训基地的建设, 为实现工学结合教育积累一定经验。
1.1 国家资助、教学调研的有机结合
2006年由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 亚龙YL-DG-1型电工考核装置落户我基地;我们曾对我院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数据显示:对电气控制技术需求项的调查中, (1) 工作中能否接触到电气控制技术?有46%的人选择在工作能接触到电气控制技术;有27%的人选择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电气控制技术;只有27%的人选择在工作中没有接触到电气控制技术。 (2) 你是否愿意接受电气控制技术培训有88%的人表示愿意接受培训;有12%的人表示没有必要。
在上述天时和地理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我们提出在校内实训基地平台上以《电工技能实训》为项目尝试工学结合教学。通过实际调研, 我们首先设计了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在这个工作和学习的环境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 要求学生取得一个特定的工作成果和结论;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开展以满足项目要求的工作活动, 即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需要正确地使用工具, 需要与同学和教师进行合作与沟通。实践告诉我们, 缺少上述任何一项, 都无法经历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也很难真正地学会工作。我们的教学围绕让学生完整地解决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而开展, 目的是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1.2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注重教学内容的筛选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探索和建立科学的、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 是每一位高职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在《电工技能实训》教学中, 我们力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 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融“教、学、做”为一体, 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任职要求, 参照电工职业资格标准, 精选教学内容并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我们知道, 教学过程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和重要手段, 没有完善的过程管理, 所有的标准和模式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文件中。因此要特别重视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建立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建立教学过程监督体系, 完善实践教学基本文件。
1.3 塑造岗位意识, 注重综合素质提升
为确保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 将学生从课堂学习顺利转化到模拟企业工作环境的学习十分重要。我们在《电工技能实训》教学中, 严格遵循如下教学步骤。 (1) 准备阶段。让学生了解工学结合的目的、意义, 介绍工学结合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使学生提前做好思想准备。 (2) 项目实施阶段。教师提出项目要求, 有争对性地帮助学生制订好训练计划, 加强劳动纪律教育和安全质量意识教育, 密切关注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 做到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帮助。 (3) 总结交流阶段。在项目结束后, 教师趁热打铁督促学生进行总结, 及时开展小组经验交流和个人心得体会交流活动, 为提高综合素质和强化职业意识奠定牢实的基础。
1.4 加强过程控制, 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还必须构建与之相匹配的考核评价体系, 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管理。
教学中, 我们以“‘轻’理论, 重实践, 够用为度”为原则, 以中级电工岗位相关知识为模块, 教师采取集中理论讲授和小组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改变学、教角色, 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师生双方共同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的评价标准, 对教师的教学与管理以及学生的学习与工作起到督促作用。
工学结合项目教学评价, 我们将学生的综合评定成绩分解为四个部分:项目设计成绩 (30%) 、项目制作成绩 (30%) 、理论考核成绩 (30%) 、综合素质成绩 (10%) 。其中项目设计成绩主要体现在工艺文件的制作中;项目制作成绩主要体现在项目制作的控制过程;而综合素质成绩包含的要素有:遵守纪律、项目协作、公共环境维护等。
2 实践效果
2009年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建设项目及运行情况给予了肯定, 对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做练”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表示赞赏, 专家组认为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 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2008级的学生们也在作业中作出了可观的评价:合理地将理论与实际融合在一起, 提高了动手能力, 体现了团队协作, 提升了我们的综合素质。
光电08304班第8小组王龙、张婷婷、张少波说:一周的学习收获颇多, 既有理论知识的积累, 又不乏实践经验的扩充。回想实训中, 有老师孜孜不倦的授业解惑, 还有自己不断的学习、积累, 更有同学相互的帮助, 这一切的一切应该归功于我们我学会了团队协作。通信08303班第十小组陈康、李玥灵、曾妮说:电工实训, 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让我感受到了实训基地里仪器设备的精密与先进, 教师们的爱岗与敬业, 实训氛围的严谨与真实, 使我们增添了责任与自信。
3 结语
经过对2007、2008级两届学生的教学实践, 我以为, 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平台的工学结合教学可操作为以实训周教学来开展, 通过理论学习与模拟实际工作相互交替、相互融合的方法, 使学生将课堂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既增长知识又锻炼能力, 可以实现“做、学合一”, 即将实际工作内容, 作为教学的组成部分, 使做、学有机结合;可以实现“岗位、课堂合一”, 即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 搬到了实训基地的模拟工作环境中教学, 将工与学真正融为一体, 使学生学习于职业岗位, 工作于学习环境中。
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平台的工学结合教学使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操作训练, 既降低了教学成本, 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和教师综合能力;既促进了工学结合的落实, 又发挥了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教学主课堂的作用。工学结合教学不仅探索了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还能逐步做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让学生尽快从“准职业人”成为职业人, 使学生在就业时真正实现零距离的上岗。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05]35号.
[3]徐东, 谷士文.关于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五点思考[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1995 (3) .
[4]刘启娴.世纪之交的国际职业教育[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