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的工学结合

2024-07-16

职业教育中的工学结合(精选12篇)

职业教育中的工学结合 篇1

1. 教学改革的背景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作为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自主试点高校, 积极推进以“工学结合专班”为载体, 深化高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在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深化的过程中, 登云更致力于在政府行业协同创新平台上系统、科学地推行与持续深化“校企双主体育人”理念, 期待形成相应的运行体制与机制, 以服务地方发展与产业需求, 培养出适用于企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此趋势下, 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同步进行。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飞速发展, UG软件强大的三维造型设计功能, 逐渐取代了传统的AUTOCAD三维设计应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UG软件, 各企业对UG的人才需求量逐年提升。为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高职高专的UG教学越来越重要。本论文主要阐述UG教学改革的思路。

2. 教学内容改革

UG软件功能强大, 各功能模块众多, 让学生全面掌握是不可能的。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 有针对性的进行内容的重新修订。教学内容要结合企业行业的需求, 以岗位能力为出发点选定教学内容, 确保学生学有所用。挑选出简单实用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增加企业的教学资源, 利用企业案例作为教学案例, 与生产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建立适合于企业产品设计的方法思路和理念。具体如下:

(1) 删减部分曲线、复杂曲面等非常用命令。相对于草图, 特征造型, 装配、工程图的操作, 部分曲线、复杂曲面命令操作复杂, 难以理解, 需要较多学时, 对于企业所需的普通机械产品设计使用率不高。以企业岗位能力为出发点, 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了适当删减, 对曲面部分, 教学中以简单实用的内容为主。对于运动仿真, 数控加工等模块只做入门性介绍。

(2) 增加二次开发内容。UG二次开发内容并不复杂, 但在企业工程设计中非常实用。而目前高职高专学院目前都没有涉及到此内容。故教学中新增二次开发内容。如创建机械标准件图库, 企业的常用件图库, 制定企业标准的工程设计样板图等, 以后设计需要时, 采用从重用库中调出的方式。这样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重复操作, 提高绘图效率。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1) 工学结合, “教、学、做”一体, 采用案例教学。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 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采用机房现场教、学、练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运用企业和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现场讲解演示后, 让学生马上练习画出。再给出类似的实例给学生练习, 让学生课堂完成, 进行评分, 现场指出存在哪些问题, 应如何改进?利用这种教学过程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启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2) 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 分层教学。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是厌学的, 因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 教学要求有所调整, 因材施教。学的好的学生, 完成上述学习内容后, 另外给一些较有挑战性的图档案例;对于中等的学生, 只要完成上述学习内容, 并做好预习。对于厌学和学不好的学生, 重点关注几个, 其他的由同组优秀学生帮、扶, 使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 发现的问题和学到的知识越多。

4. 教学手段改革

UGCAD/CAM这门课程是操作技能性很强的课程, 在采用教、学、练相结合的基础上, 采用多媒体进行现场演示。由于UG课时有限, 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反复练习, 配套大量的习题。为方便学生课后练习, 将上课内容录制视频, 学生课后可边看边练, 提高学习速度和效果。对课堂中的疑难点, 可反复观看视频录像, 帮助课后复习掌握, 引导学生学习巩固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5. 学习方法的改革

改变以往学生按部就班, 不能举一反三, 不会融会贯通的学习方法, 强调建模思路的培养, 要做到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让学生养成拿到所需建模案例时, 能自然的进行多角度分析, 分析不同的建模方法的优缺点, 培养能根据不同的零件, 不同的实际情况, 选择最简单、最快捷的建模方式, 从而提高建模速度和水平。

6. 师资力量的改革

在实施工学结合专班过程中, 学院积极聘用企业主管承担“三课程体系”教育教学, 企业充分利用学院专业教师理论技能与工学结合专班推展实践指导功能担任支撑型技能与研发职务, “双职双薪”构建出的“互聘双师”队伍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举措, 调动了校企“共同育人”积极性。

结束语

本文以工学结合模式的特点, 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 探索适合UG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以企业、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为导向, 分阶段分层次教学, 不但有利于UG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为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淼.基于工学结合的“机械CAD/CAM (UG) ”教学改革与探索[J].成功 (教育) , 2012年02期.

[2]潘楚滨.职业院校UG课程项目式教学初探[J].北方经贸, 2011年03期.

[3]程德蓉, 李先明, 陈泉, 胡敬佩, 卢艳.基于工程实践的《CAD/CAM技术-UG》课程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10期.

[4]雷芳.《UGCAM》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 2012年10期.

[5]范翠香, 胡忭利, 刘辉.项目式分组教学法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机械职业教育, 2013年01期.

职业教育中的工学结合 篇2

立足地方工学结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探索与实践

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的高调召开,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推力.职业教育终于开始摆脱后持续低迷的阴霾.重新步上发展的轨道.

作 者:甘慕仪 徐刚 作者单位: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顺德,528300刊 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年,卷(期):“”(21)分类号:G71关键词:

浅谈职业教育之“工学结合”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育改革 工学结合 半工半读

“要想形成适应21世纪要求的学习,教育体制要改革,最重要的方面将是社会更多的参与学校和学校更多的参与社会。”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提出的更新理念。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工学结合,各国都有自己的实践。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模式,美国职业教育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职业教育的“工读交替制”模式等等都形成了特色,它们也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与本国实际紧密结合,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我国正举办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过程应更加贴近社会,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学校师生与一线技术人员紧密结合,才能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工学结合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工学结合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人才的需求,仅靠学校教育是难以实现的,必须有用人部门参与培养过程,才能实现培养目标。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场所不随万能的,一些重要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某些不易言传的应变能力只有在现场环境中才能学到。另一方面,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许多高新技术是应用与发展同步进行,也只有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才能获得最新的实用技术和较强的应用创新能力。因此,工学结合,无论是企业、还是教育,可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工学结合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性人才,而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则是从事学术研究、科技开发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的不同,高职教育的特色在于应用性、实践性。而高职教育要实现自己的特色,不走“学科教育”之路,就必须加强工学合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置专业,以职业岗位为依据制订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特色。

三、工学结合有利于开发新专业

职业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置专业。在设置专业时首先应对专业的社会需求进行调查研究,作出定性定量分析,然后对与专业相关岗位的知识和技能内涵进行分解,再确定其教育教学内容,经过专家论证后才能开设。所以说,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离不开工学合作。此外,通过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信息及时、有效的反馈,学校可适时调整专业方向,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四、工学结合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

校内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即使建设得比较齐全,也必然与学生未来上岗工作的真实职业环境有一定的差别。另外,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必然不断带动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加速,从而提高对从业人员技能的要求,这些都将大大超过校内实验实习实训设备更新完善的能力和速度。所以,依托行业和企业,与之合作办学,既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又可有效解决举办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问题,使学生接触行业企业正在使用的设备、采用的工艺,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真正走上第一线岗位。

五、工学结合是建设师资队伍的需要

职业教育要培养第一线需要的应用人才,教师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而且应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工学合作,高职教师能深入第一线挂职锻炼,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长期实践,才有机会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服务等,从而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工学结合,职业院校还可从与专业相对应的行业企业中选择能进行教育教学的技术专业人员作为高职教育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工学结合是解决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六、工学结合是做好就业工作的需要

通过工学结合,用人单位直接参与专业设置,并根据自己所需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来制订培养方案,同时参与人才培养,通过理论教学,指导实践等逐渐了解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尤其是顶岗实习,不但可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对用人单位的了解,而且可加深对所从事职业、岗位的认识,逐渐进入角色,成为一名“准职业人”,毕业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可以说,工学结合在学生和用人单位中架起了一座相互了解的桥梁,使二者由“强行包办”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实践证明,工学合作开展得好的专业,就业率也较高,大多数毕业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就自愿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可见,工学结合也是高职院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需要。

在全球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新的形式下,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发扬光大黄炎培兴办职业教育宝贵的思想遗产,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工学结合模式的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拓宽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中的工学结合 篇4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达到这种结构的方式, 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的途径和特征, 并集中体现了教学思想和观念。近几年, 高职教育教学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引导下, 各类职业院校在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方面, 加强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从理论研究到具体操作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然而, 在目前的护理教育教学过程中, 许多学校的护理专业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教学, 高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医院实际需求相脱节。一些专业教师在高职教育观念上存在错位和偏差, 对护理学科的应用性认识不足, 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 对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 教学中难以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一些院校对当前社会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对护理专业人才具体要求的差异性认识不足, 对护理专业知识结构的层次与能力结构的侧重点把握不准, 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化程度不高, 学校和用人单位在护理人才的招聘录用方面, 出现供需不对口的现象。

因此, 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必将带动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的重新定位和制订, 引领专业改革与建设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1]。

2 当前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分析

众所周知, 护理类等医学学科的实践很难像自然科学那样在实验室就能很好地完成, 一方面是因为学校难以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医院实践环境, 让他们去实践、演练;另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护理专业实施的工学结合形式, 由于种种原因, 还停留在偶尔“走出去, 看一看成功医院的做法;请进来, 听听专家学者的见解”这一初级阶段。这显然难以达到社会、医院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要求。

同时, 有人认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要进一步强化工学结合的形式, 特别要重视医院参观、实习、顶岗等实践活动。这些对于专业建设来说, 出发点是好的, 但从我国高职护理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园外的实施情况来看, 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 (医院) 实习的效果普遍不佳。

其一, 医院担心正常的医疗活动受到干扰, 不愿甚至拒绝接待学生实习, 致使校外实习只能走马观花, 学生得不到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 从而使实习活动流于形式。

其二, 相应的护理岗位不能安排大量的学生进行同步实习, 从而难以甚至无法达到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具备从事医院实际工作的能力, 适应医院护理工作需要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学目的。

其三, 虽然能给学生感性的认识, 但无法让学生学以致用、亲身实践, 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工”、“学”两环节相互脱节的问题。而这种“工”、“学”间的脱节, 是高职护理职业教育最大的硬伤。因此, 我们认为要寻求工学结合形式的突破, 必须要有改变, 要有创新思维, 才可以打破护理专业发展的瓶颈[2]。

3 创新护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设计原则

3.1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环境情景化原则

高职护理专业仿真实训突出模拟实训的高仿真性, 环境模拟越真实, 实训的效果就越好。在仿真护理实训环境中, 根据病人的需求, 使学生掌握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 以医院护理工作程序为主线, 将各个护理职能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让学生在实训环境中认识自己在流程中所处的位置和应完成的工作, 认识医院基于流程的运作与管理模式。这一原则既是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所要求的, 也是护理工作部门的综合协调性所需要的, 更是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开放性所要求的。

3.2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过程互动化原则

护理专业仿真实训由一个团队协同进行,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努力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促进能力发展为主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形成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建立以促进能力发展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因此, 要求在护理专业实训过程中将学生安排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 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操作训练,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 适应护理工作的要求。在实训过程中, 每个岗位的操作结果都会对其他岗位产生影响, 即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就会影响其他环节, 并最终影响整个实训的效果。因此, 学生只有各负其责、通力协作, 才能实现目标,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3]。

4 高职护理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4.1 构建护理专业学生工学结合体系

近年来, 我们在广泛吸取国外办学的先进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经济、贸易和信息产业的特点, 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 强化护理专业学生工学结合的培养, 初步形成符合当地区域发展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为基础素质能力、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拓展能力。

(1) 基础素质能力是其他两个能力层次的基础, 这里不仅包含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等公共基础素质方面的内容, 还包括美学修养、文学艺术修养等人文基础素质方面的内容。应该让学生广泛了解与专业有关的人文、历史、法律、礼仪、心理学等基础知识, 通过基础课教学和举办人文知识讲座等形式, 为学生日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2) 专业知识技能主要包括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护理管理等护理岗位必需和够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3) 专业拓展能力主要包括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职业培训, 各类与学生自身爱好和就业相关的教育类、管理类、外语类选修课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体现护理知识结构的开放性、动态性, 进一步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广度和深度[4]。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高职护理人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往往是各种素质、能力因素的综合体现, 即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学生就业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在不同层次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从而形成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4.2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必须根据行业发展趋势、社会对护士岗位的要求和培养目标, 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模拟实训、社会调研、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等途径, 强化对基础素质能力、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拓展能力的训练, 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护士专业的必备技能。创新的工学结合模式的建立, 是解决校园学习与职业实践相脱节和实现有效就业的根本途径。本着项目驱动、任务导向、校企结合、能力培养的宗旨, 建立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仿真实践教学模式。

对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对护理学生的教学中, 要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岗位能力, 就要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导向组织教学, 突出实践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应注重单一课程和综合实训的结合, 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使学生在渐进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如在基础护理学、社区护理等专业核心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渐进和逐步综合式的实践教学方式, 使实训比例达到或超过总课时的70%, 制订完备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 使课程教学规范化、科学化。在教学手段和方法方面, 重点实行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任务导向教学, 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5]。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构建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校院结合、多管齐下, 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对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3 建立工学结合护理人才培养的考评体系

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完成学生知识能力的转化。一方面, 建立各类护理实训室, 对学生进行铺床、真人注射、真人静脉输液、新生儿沐浴等实际操作训练, 在仿真的实训环境中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强化和提高;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校内各种资源, 为学生创造到校医室、门诊、附属医院等岗位顶岗实践的机会。加强学校和校外实训单位 (医院) 的联系,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以校内实训情景模拟、实际岗位体验、案例教学等方式强化实践教学, 使学生真正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加强工学结合, 校院合作, 针对实践性教学内容的考核, 应积极探索开卷和闭卷相结合、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多元化的考试形式。在考试内容和考题设计方面, 加大理解性、应用性的考题比例, 以分析应用、方案设计、思维创新等题型为主, 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加教师评价的方式, 将综合专业知识测试与仿真模拟操作测试相结合, 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接轨, 有效缩短学生工作的适应期。

4.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建设一支“双师型”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的保证。要适应以能力为主线的职业教育理念, 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专业人员, 我们认为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采取积极措施解决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问题。要引导教师积极参加相关的职业技术培训, 获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争取定期选派相关教师参加医院护士培训, 邀请资深护理专家进行讲座, 或参加本省市护理协会组织的活动, 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护士的要求, 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水平。

二是完善护理专业教师队伍的人员结构,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不断引进既有实践能力, 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素质人才来充实师资队伍, 完善师资结构。应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护士、同行业专家担任专、兼职教师, 进行护理实务有关内容的教学与指导, 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三是在教师队伍中引进鼓励机制, 推动教师走出校门承担医院的护理工作, 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医院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 融入社会, 参与实践, 熟悉护士的职业环境。鼓励教师到服务一线去寻找课题、参与医院决策、举办讲座等, 用所学理论知识服务于社会, 并在实践中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 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 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同医院实践、顶岗工作分段或有序交替、学用相长的课程类型、结构与制度。这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更利于加强工学结合, 明显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心理素质、抗压性、社交能力, 从而适应医院的工作要求。让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在学校与医院两种育人环境中得以强化提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是促进就业的一种机制, 也是造就和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术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根本途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教高[2006]16号.

[2]龚小勇, 包华林, 余建军, 等.“工学结合, 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职教论坛, 2007 (12) :17-19.

[3]张传军, 崔承琦.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 2006, 13 (2) :.48-53.

[4]何静.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5 (4) :121-124.

职业教育中的工学结合 篇5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构筑中职学校

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的思考

蒯晓牛 范学银

[摘要]本文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对构筑中职学校教师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新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思考。旨在找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教师继续教育的最佳切合点,促进企业发展与教师技能提高的互利双赢。

[关键词] 中职教师

工学结合继续教育

模式思考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学校校开展继续教育,对教师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更新、充实和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2006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要求各职业学院积极试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该意见的实施主要是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但对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让学生在校期间,边学习理论,边到企业实践,缩小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差距,逐步实现学校

2中等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这不仅进一步明确了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也对中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当前国家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尤其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更需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总之,要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担负起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迫切需要中职教师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

3.深化中职教学改革的需要

原有的中职教育教学模式,大都以“学科为本位”,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重理论轻技能、重注入轻训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理论教学的比例大于实训教学比例,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技能职业能力的提高。要深化中职学校教学改革,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及人才培养新模式。要适应这一教学改革的需要,必须首先提高中职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逐步建立健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制度和机制,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服务的理念,通过工学结合、下厂实践、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学习掌握现代企业所需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中职教学改革的需要。

4.“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及职业性、实用性和技能性的特点,决定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即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既能担任专业课教师,也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职务证书”。也就是说“双师型”教师应该是“双证”的结合,即一个专业教师既有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又有教师以外的专业资格证书,如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等,既有教师行业的职业素质,又有其它行业的职业能力。“双师型”教师应逐步成为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的主流,随着中职教育的发展,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在中职学校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人数比例不高,例如,我校“双师型”教师仅占整个教师队伍人数的26%,且双师型教师来源单一,培养力度不够,这些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教师到企业学习和实践,其生产车间和工段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检验地,也是“双师型”教师最好的练兵场。

6会和企业对生产技术工人需求量的增大,报考工科类专业的学生逐年上升,工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幅增加,平均周学时达20节以上,个别教师甚至高达26节,严重超负荷工作。除寒暑假外,平时上课期间,很难挤出时间参加培训学习或工学结合实践锻炼。正是由于中职教师教学任务的繁重,为保证正常的教学,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不得不让位于教学工作。

3.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合作意识不强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往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对能立即带来效益的成熟技术感兴趣,没真正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不能主动承担培养学生和教师的义务;多数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只能充当技术的消极接受者,而不是积极的参与者;加之企业出于对知识产权自我保护的需要,不愿意让教师和实习学生知道企业的主要技术和核心秘密,这都不利于学校与企业进一步的合作以及新技术的发展;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无力或不愿意与职业学校开展合作;此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联姻,缺少政府方面的统筹协调,当地政府促成工学结合、校企联姻、校企合作工作的力度不够,缺少有力的政策支撑。正因如此,校企合作始终存在“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学校这头热情高,积极安排学生和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实践锻炼,企业那边却相对冷淡,不情愿安臵实习学生和教师。即使合作也只是短期的、形式上的合作,难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不仅对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带来一定难度,也给教师参与工学结合、继续教育增加了不少困难。

4.工学结合继续教育机制不健全,内在驱动力不足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已在中职学校推行多年,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切合中职学校教师实际的工学结合继续教育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如我市对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考核指标体系,尚未涵盖工学结合、生产实践方面的内容,考核指标和办法不尽完善;二是工学结合继续教育机制缺乏约束力,教师参与工学结合实践学习的情况,没能与教师的职称评聘、考核评优、选岗竞岗、福利待遇、奖惩等直接挂钩,缺乏刚性指标,导致教师参与工学结合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动力不足;三是教师参与工学结合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不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工学结合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加强和改进中职教师工学结合,继续教育模式的对策 针对中职教师工学结合,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其对策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为教师参与工学结合,继续教育创造良好条件。

中职学校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仅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提高,而且

10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企业和用人单位对技工的需求不仅量大,且规格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知识,懂技术,而且上手快、能生产、会经营,动手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强,就业率高。中职教师必须适应这一新要求,改变原有的“就理论学理论、就书本读书本”的继续教育形式,积极参与工学结合继续教育新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注重自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一是教师要积极主动参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彻底改变“重理论轻技能、重教学轻实训”的“学科本位”旧理念,树立“学校即工厂,教室即车间”的职教新理念,坚持能在工厂讲的理论不到课堂讲,能在车间练的技能不到实验室练,在引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二是要在工学结合的实践中,加强“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培养。工学结合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最好形式。在工学结合的实践中,教师要主动参与企业的生产、科研和技术改造、企业管理等工作,融入到生产和员工中之中,从中学习了解企业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相应的生产技术和技能,逐步达到技师、工程师的能力和水平,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三是教师要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中,主动申请到企业和生产一线挂职学习和锻炼,并在生产实践中虚心学习,虚心请教,熟悉了解企业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生产应用,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为终身学习、终身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4.重视校企合作,调动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是开展工学结合继续教育的最好形式,但校企合作的最大难点是“一头热,一头冷”。要解决好这一问题,调动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继续教育的积极性。首先,学校和教师要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引导企业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供给,而人才需要职业学校来培养和提供。企业应从长远着想,根据企业用工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与学校合作办学、订单办学,参与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学生工学结合培养目标的制订,共同实施教学及培训,实现学校培养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零距离”对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壮大所需的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其次,教师的继续教育要本着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课时的安排上,要充分考虑企业生产实际的需要,注重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能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学校要把教师工学结合的继续教育与企业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等结合起来,为企业提供必要的人才培训和技术支持,以密切校企合作关系,达到互利双赢

职业教育中的工学结合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 典型工作任务 工作过程

[作者简介]赵志群(1966- ),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方向为技术与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北京 100875)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018-0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推进工学结合模式,除了要处理好观念更新、制度保障和校企结合等宏观层面的关系外,在专业建设等中观层面也应积极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符合工学合作要求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基本特征首先表现在“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这里蕴藏着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等的重大变革。

一、工学结合课程的载体是综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教育要想实现就业导向,就意味着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学会工作,即有能力完成企业要求的实际工作任务。不同层次(如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毕业生完成的工作任务的难度不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学生有机会在在校学习期间,完成一些难度不同的工作任务,从而获得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积累初步的工作经验。因此,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综合发展过程。“工”与“学”的结合,是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本质属性。这里的工作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反映出的工作对象、内容和要求。因此,工学结合课程的核心载体是工作任务。最近一段时间,任务引领(驱动)式的课程和教学已经基本获得了大家的认同。然而从目前教学实际来看,尽管许多院校开发了数量可观的学习任务,但这些学习任务的随意性却比较大。如有的院校将一些简单的知识或技能学习环节冠以“学习任务”的名称,如“基本电路图识读”和“水准仪使用”等,这是不可能达到培养“学会工作”这一课程改革的较高目标的。从严格意义上讲,工学结合课程的工作任务是一个“工作与学习任务”,是学生用来学习的工作任务,它准确地确定了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内容,即:学习内容不再是脱离具体工作情境和工作过程的点状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是反映某一职业(或专业)的最重要的专业能力的、综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是由某一职业中可以传授的、相互联系的综合能力决定的,它不但描述了该职业的基本工作内涵,而且能够促进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例如,“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是汽车机电维修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其主要内容是:“依据维修前台接待提供的维修工单,在规定工时内以经济的方式在汽车机电维修工位,按专业要求完成待维修车辆发动机机械方面的维护、小修或大修工作,并在发动机机械维修过程中发现维修工单所没能记录到的而又应该进行的维修项目”。

典型工作任务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它不是具体的工作环节(如水准仪使用),而在一个复杂的职业活动情境中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计划、实施以及工作成果检查评价等步骤;其次,反映该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典型工作形式;第三,在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整个企业的工作(或经营)流程里具有重要的功能;第四,完成该任务的方式和结果有较大的开放性。

通常,一个专业(职业)大约有10~20个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课程载体的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它在人的职业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不一定是实际生产中最常见的具体任务、环节或步骤的忠实再现。如“更换轮胎”是汽车修理企业最常见的实际任务,但不是“汽车修理工”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而“发动机维修”(特别是高级汽车发动机的维修)在现代汽车修理业中出现的概率并不高,但是对汽车修理工的职业发展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是汽车修理工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反映的是整体化的工作,其内容包括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方式和工作要求等,这里包含着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自然也包括一些学科性的知识。如上述例子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的工作对象包括需完成的维修合同或维修工单,与维修接待员、车间主任和质检员的业务沟通,符合经济性、安全性要求的维修和高效率的生产,待维修车辆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拆卸、检查、安装与维护;而工作要求则包括组内成员间、各组成员间、员工与任务涉及其他部门间进行专业沟通,从经济、安全、环保及满足顾客的需求来确定维修作业计划,检查、拆卸、安装、调整和检测维护等工作标准规范,自觉保持安全作业及5S的工作要求等,详情参见广州市教研室等编写的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工作页。

在确定课程的学习内容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工作对象是具体工作情境和工作过程中的工作对象。它不仅是一个特定的事物(如机床),而且具有特定的功能(如机床操作或机床维修),不同的功能决定了学习内容的不同。如机床操作工的任务是操作机床部件,安装工具并进行简单维修,他对机床结构无须了解太多;而机床维修工则必须分析机床的故障原因,了解无故障运行的细节知识。

二是劳动组织方式对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劳动组织方式对从业者的职业能力要求有很大不同,也导致了人们在工作中的责任心、质量意识和创造力的不同。

三是应当让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对工作的要求。有时不同方面的要求会一致,但更多情况是存在各种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博弈。如技术人员一般希望采用最佳的技术解决方案,这常常需要更高的成本,与企业的要求是对立的。理解这些复杂的工作关系,能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可见,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与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技术,而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普遍采用的、基于DACUM课程开发方法(将一个职业化分成若干个职责和单项任务并确定其所需能力点)无法完全满足这一要求,因为:

其一,能力是抽象的,存在于具体的工作中,人们无法脱离具体工作(任务、对象和要求等)对能力点进行独立的分析和培养。

其二,针对具体岗位的能力分析和培养,可能满足岗位培训的需要,但无法达到学校教育的要求。

其三,职业能力中很大部分是隐性能力,无法具体说出来。

其四,人们还没有科学的方法将具体的能力点组合成综合的课程。

由此开发出的课程一般适合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但在以系统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现代职业学校教育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应当建立在整体化的、过程导向的职业分析基础之上,将职业分析、工作任务分析、企业生产(或经营)过程分析、个人发展目标和教学分析设计等结合在一起。这需要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等一系列特定的方法来获得过程完整的典型工作任务,而不仅仅是一些独立的能力点或者技能点,具体方法见欧盟Asia-Link项目课题编写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

二、工学结合课程的实施过程,要让学生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

工学结合课程的目的是学会工作。学生只有亲自完成过一项或多项工作任务后才有可能学会工作,用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术语来说,就是要让学生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对于多数实践性职业来说,工作过程是由工作的组织方式、工作内容以及主观工作能力来决定的,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的、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外部对工作过程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在课程实施中,让学生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结构要完整,二是工作要涉及工作过程的所有要素。

(一)工作过程的结构

不管在什么领域,所有职业的工作过程的结构大体上是相同的,一般都可以简要地划分为四个阶段:

1.确认工作任务。主要目的是对工作有一个整体的设想,根据任务说明设想出工作的内容、程序、阶段和条件,获取与完成任务有直接关系的知识技能。

2.计划。即确定完成工作任务的途径、步骤和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3.实施。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过程经常与前一步骤计划的结果有一定偏差。只要学生能够观察记录下这些偏差,并在下面的评估阶段分析出原因,也可以取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检查、评价与结果记录。即对工作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得到所期望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评价的目的不仅是找到缺陷,更重要的是找到产生缺陷的原因。在课程实施中,应尽可能让学生全部经历这四个阶段。教师应明确设计出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及其每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在不同的行业和专业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具体的工作环节可能略有不同,例如:

以产品为导向的专业(如数控加工技术):一是分析产品任务说明,讨论和评价其使用价值,获取和处理相关信息;二是制订工作计划,包括分工、所需工具和材料,选择最佳方案,优化计划;三是按照计划生产产品;四是对产品功能进行检验,必要时进行改善,展示产品和解决问题的途径,评价产品和解决途径,发现可能的革新之处。

以合同为导向的专业(如汽车维修):一是分析工作合同,获取和评价相关信息(如车辆的当前状态、顾客要求);二是确定过程性目标(完工期限、成本、质量),制订工作计划,选择工作方式,细化工作计划;三是按照计划完成合同,必要时更改计划;四是将实际情况与过程性目标进行对比,必要时进行返工,展示成果并移交给顾客,为顾客提供咨询,由顾客进行评价。

以经营过程为导向的专业(如软件开发和广告设计):一是与顾客建立联系,共同设计任务;二是起草任务说明和报价并与顾客谈判,确定任务,制定整体规划,确定工作计划;三是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四是检查功能,编写移交文件,移交给顾客并为其提供咨询、结算,按顾客要求完善产品,协商售后服务(参见李希特/梅耶,2004)。

尽管不同专业的工作过程有着细微的差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要想系统培养学生完成综合性工作任务的能力,必须重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传统教学正是因为仅涉及了其中个别阶段,如获取信息(常被简化为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和实施(常规技能培训),而忽略了诸如计划和检查这些关键性的环节,从而造成了人才的结构性缺陷,如缺乏计划和评估能力,而这些能力却恰恰是形成创新能力和质量意识的关键。

(二)工作过程的要素

由于职业能力存在于具体的职业行动中,因此仅仅传授基本的、事实性的和原则性的知识是不够的。要想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必须与真实的工作联系起来。工学结合课程的实施,应当将教学活动与工作活动在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整合起来,即:学习的目的是为今后在典型的职业情境(situation)中完成任务做准备;通过行动来学习,学生需要尽量进行自我控制行动和独立思考;学习过程涉及职业实践中多方面的内容,如技术、经济、法律和环保等;学习过程包括社会过程,如处理个人利益冲突等。

这样,工学结合课程涉及组成工作过程的各个要素。事实上,早在古希腊时代,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明确提出了工作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即“工作过程的目的”“工作对象与材料”“典型形式”以及“工作方法和工具”。在此基础上,潘伽罗斯(P. Pangalos)建立了现代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型。据此,工作过程有四个基本组成要素,即工作人员、工具、产品和工作行动(如图所示)。每个工作过程,都是这四个要素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顺序,达到所要求的工作成果的过程。

由此看来,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首先应当设计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同时也是学习环境),在这个工作(学习)环境中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要求学生取得一个特定的工作成果(产品或服务)。为此,学生应当展开满足专业要求的工作活动,这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正确地使用工具,需要与工作人员(包括顾客、师傅和车间主任等管理人员)进行合作与沟通。缺少了任何一项,都无法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也就很难真正地学会工作。需要指出的是,工作过程不同于企业的生产流程。在一些职业领域如化工、特别是大型化工企业,其工作过程不一定是“从原料到产品”的完整生产流程,但教学仍然应当针对典型的生产情境(如化工设备的基本检修),应让学生完整地解决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教研室,广州交通运输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新课程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Pangalos J./Knutzen S. Moeglichkeiten und Grenzen der Orientierung am Arbeitsprozess fuer die Berufliche Bildung[A].In:Pahl PJ./Rauner F./Spoettl G.Berufsliches Arbeitsprozesswissen[C].Baden-Baden: Nomos Verlag,2000.

[4]Richter,C./Meyer,R.Lernsituationen gestalten-Berufsfeld Elektrotechnik[M].Troisdorf: Bildungsverlag Eins,2004.

改革高职教育推进工学结合 篇7

1 适应培养目标需要, 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目前,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完成教学任务的, 课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脱离传统高校学科教育的框架, 或在原有框架下只进行了某些改革, 教师的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等都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还是理论知识, 这些理论知识虽然为培养学生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但离掌握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和技能尚有很大的差距。正如一些用人单位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在校学的许多知识在工作中用不上, 而工作中要用的技术学生却没有学。”其根本问题是课程与工作的实际需要脱节, 学生即使学好了这些课程, 照样还是不会做。因此, 高职教育要能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其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必须要按工作要求进行设计和选择, 课程体系要从学科型转变为工作过程导向型。

目前, 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任务是研究、制订并落实好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计划时应根据企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建立弹性学习制度, 要按照“文化知识够用、强化专业能力培养”的原则, 调整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的比例。要按照有关要求设置好职业基础课程、职业能力课程、素质教育课程, 保证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学习的总学时数。同时, 处理好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习与企业岗位课程学习的关系, 学生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培养3者的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 仅靠学校一方是不够的, 需要吸收行业、企业的人员共同参与, 由学校专任教师和在第一线工作的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一起研究制订课程标准, 确定教学内容, 编写校本教材。

2 建设设施较为完备的、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 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 需要有很强的导向性和创新性。

首先, 要着力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在工学结合中的功能和作用。根据实训的生产性和实训性、真实性和效益性、功能多样性和建设多元性3个特点和要求, 高职院校应主动与行业或企业联系开设“订单班”, 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 制订教学和实训计划, 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 行业或企业提供设备, 并选派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组织生产和实训。也可以把某一企业的产品设计要求拿到课堂上来, 由学生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研发, 学生设计好作品后, 由企业进行评选和认定。或者采取产品加工形式, 学校利用现有设备, 主动承担社会上的各种产品加工业务, 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生产和实训任务。学校还可以利用自身的科研和技术优势, 积极组织师生面向企业和生产一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创新, 并把学校的研究成果向企业进行技术推广。

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 还需开辟和建立一批较为稳定的“适销对路”的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外实习实训, 不仅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社会文化、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的一个重要场所。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而实习实训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必经途径, 也将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关键环节。可见,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并解决好相关的具体问题, 可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实践锻炼, 迈出其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其次, 要协调处理好高职院校与校外实训单位的关系。应当看到, 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在给企业带来便于招聘和选拔人才等好处的同时, 更多的是会给企业带来麻烦和负担。比如, 由于实习学生不是企业的固定职工, 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度、对企业的忠诚度不高;学生在实训期间可能遭遇意外伤害和安全事故等, 因而耗费企业资源, 给企业增加管理和运营成本等。不言而喻,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顺利实施的前提是校企双方互惠互利, 高职院校不仅要与企业建立利益互惠关系, 还要建立情感互通关系, 不能给企业带来过多的麻烦和负担, 更不能造成利益损失。只有解决好这些矛盾, 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 建立起一种良性的长效机制, 才可形成院校、学生、企业3方共赢的局面。

再次, 要明确校企双方的任务和职责。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必须选择好有关合作企业, 寻求并得到若干个需求稳定、实力雄厚的企业支持。一般选择与学校专业设置有关、科技含量较高、安全度高、劳动强度不大、效益较好、对人力资源需求量大的企业。在实施过程中, 校企双方必须签订相关的合同, 明确职责。在校内校外实训中, 学校主要承担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及有关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 在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择业创业等方面予以帮助和指导。企业则根据自身的需要, 提供相应的生产实训场所和条件, 承担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和岗位专业技能培养的任务。通过这种模式, 校企共同承担完成对学生的培养任务, 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当然, 合同中还应包含保障学生权益的内容, 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生产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有利于实行工学结合的管理制度和具体办法, 确保工作有章可循, 顺利进行。

3 多途径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工学结合模式实施的关键是要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对新技术新工艺缺乏了解、教学中缺少案例、实践教学缺少互动等问题, 应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一是要制订“双师型”教师建设目标和规划。工学结合模式不是权宜之计, 也不是短期的阶段性计划, 而是一项长期的带有战略性目标的模式, 因此, 师资队伍的建设也要有战略性的目标和规划, 包括数量、知识和专业结构等。二是构建校企互通的教师培养机制, 选派专任教师在校内外实训基地担任管理和指导人员, 全程参与教育管理、教学指导和生产实训, 与学生一起接触专业前沿知识和最新技术, 扎扎实实地实践新技术。这种实战训练可以开阔教师的专业视野, 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即使专业教师不带学生实习, 也应选派专业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业实习、考察, 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三是加大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上聘请兼职教师的工作力度, 特别是适当增加兼职教师的比例, 要争取企业的支持, 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在校内外实训现场进行指导。四是需要从体制上实现某些突破, 院校要有选择地引入企业具有“双师”素质的技术人员到校内任教,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4 建立和完善适应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

在改革课程体系的同时, 需要制订一套适合工学结合模式的柔性教学管理制度, 特别是制订一套在企业实习时的考核评价制度。当然, 工学结合的实行必然会给校企双方带来不少困难和麻烦。以顶岗实习为例, 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企业无法提供这么多的岗位。许多学校采用分散的办法来解决, 将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 与学生寻找就业单位结合起来, 或与毕业设计 (论文) 结合起来, 从而将教学与顶岗实习结合在一起。其次面临的问题是管理上的困难, 如日常的教学管理和顶岗实习中的安全等问题, 目前我国尚缺乏规范工学结合行为的相关法规。

针对工学结合中出现的新问题, 必须制订一整套便于操作的制度, 包括学生个人参加工学结合学习模式的申请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带队教师管理制度、学习成绩考核和综合测评制度、评价反馈制度、必要的经费保障制度等。在这些制度中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企业实习阶段要引进企业对职工能力的考核标准, 建立适应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实训评价体系, 内容包括学生遵章守纪、文明待人、动手能力、岗位适应、工作业绩、学习状况等方面, 全面反映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学习和实践能力, 要求学生在专业认知、设备维护、运转操作、工艺设计等环节做到应知应会。校企双方共同组建考核小组, 由学校代表、企业代表和学生自己根据企业的考核标准共同参与考核。

为了确保工学结合尤其是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需要校企双方对实践环节进行过程控制, 校企双方要共同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小组, 对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运行、教学实训、生活管理以及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训能力、为人处世等方面实行全过程、全方位跟踪调查和研究, 构建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 及时把质量监控信息向学校、企业、学生3方反馈, 不断完善和创新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 提高工学结合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蒉

职业教育中的工学结合 篇8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 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 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尽管形式多样, 但其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工学结合模式的提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最早是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1906年, 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开始实施与英国基本相同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称之为“合作教育”。我国最早提出工学结合的是黄炎培、陶行知等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1918年在上海创建“中华职业学校”, 推行“半工半读”教育模式, 倡导“手脑并用”、“做学合一”;陶行知1930年在南京创办了“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提出“生活即是教育、社会即是学校”等理论, 倡导“教学做合一”。工学结合模式之所以百年不衰, 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蓬勃兴起, 充满生机与活力, 是因为人们已经更清楚地认识到知识既来自书本, 更来自实践;人的全面发展, 既需要知识, 更需要能力与素质。

“中国职业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与企业结合得不紧密, 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不接轨。‘学非所用, 用非所学’是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我国著名职业教育专家北京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陈宇如斯说。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为生产一线服务, 这种培养人才的定位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活动必须瞄准市场的需求, 以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 为企业用人单位服务。通过改革传统的以学校与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与企业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将有效地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一、他石之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原因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模式, 多数是突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教育, 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新加坡“校企合作”———教学工厂、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TAFE”模式等等。他们的成功让我们看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有很多优点, 也符合职业教育的特色。德国“校企合作”———双元制:是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人才全过程的一种办学模式。“双元制”要求企业和学校共同在职业教育中发挥作用, 学生在企业中实践操作、在学校里进行理论学习, 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一般情况是, 每周在企业实践3~4天, 身份是学徒, 在学校学习1~2天, 身份是学生。德国的职业学校和国营的及私营的企业有很好的合作关系。比如, 西门子公司每年要培训7000名学徒, 每年要从职业学校招收2000名新学徒, 而每年申请学徒的有5万人, 竞争很激烈。美国1961年在福特基金会支持下进行一次调查, 形成的“威尔逊—莱昂斯报告”认为:工学结合、产学合作, 可以让学生们在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 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 开阔了知识面, 扩大了眼界;使学生“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加深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 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大大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 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 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 使他们有优先被企业录取的机会”。新加坡“校企合作”———教学工厂:在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过程中, 在借鉴德国的基础上, 创建了新加坡自身独特的“双元制”模式———教学工厂。教学工厂最大创新之处在于将现代工厂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学校, 为学习者提供与企业相似的培训环境和经验学习环境, 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 把学校按工厂模式办, 使学生得以在一个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必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 让学生一进入企业就能独挡一面。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在系科设置、课程安排、教学科研等方面开展了各种试验与创新, 为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 其中, 多科技术学院广泛开设的“三明治”课程, 是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改革的主要方面, 这种课程叫做工读交替制课程, 它的学制要比一般的学位与文凭课程多一年, 这一年主要用于学生的实践工作。“三明治”课程开设以来, 主要集中在理工应用性强的专业, 它从实践应用的角度为当地的企业培养了多种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 对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更多的实用价值。

二、探索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发达地区职业教育成就斐然的根本所在

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人力资源困境令人担忧。2010年新年伊始出现的“用工荒”深刻表明, 人力资源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现有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急需探索出一条高效、快速与产业升级相匹配的技能人才培养之路。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正是我国职业院校探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2009年12月21日,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时深刻指出, “没有一流的技工, 就没有一流的产品”。产业升级, 技能为先。近年来, 广东省技工院校开设专业近400个, 覆盖了包括机械、汽车、电子信息等20个主要行业, 2003年以来, 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输送技能人才100多万人, 成为广东省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和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转换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将成为广东企业的转型升级新引擎。2009年8月,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伟创力 (珠海) 制造有限公司接到了金融危机爆发后最大的一笔订单, 由于产品质量要求高, 交货时限短, 加之工人短缺, 这使得企业顾虑重重。广东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安排1800多名相关专业学生进入伟创力公司顶岗实习。这些年轻的学生仔并没有让伟创力公司失望, 他们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内不仅适应了企业的要求, 确保了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同时也成为了企业难得的技术工人, 得到了美国客商的高度赞扬。为感谢学校给予的支持, 伟创力公司将2000多万元的设备投放在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珠海分校, 有力地推动了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上海建桥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 注重开放办学, 在整个人才培养流程中, 通过具体措施保障全过程、全方位地与产业、行业、企业实现无缝对接, 使培养的人才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 契合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 契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为此, 学校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参与办学,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办学, 取得良好成果。

实行“2+1”分段培养的校企合作办学。典型的是机电工程系与上海中船三井柴油机有限公司的合作。合作企业在机电系一年级学生中选拔30名组成定向培养班, 命名为“中船三井数控班”, 学员学习期满, 取得大专毕业证书和中级职业技能证书 (数控机床) 后由企业录用。为保证培养的学生既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合格条件, 又保证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及合格用人条件, 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中船三井数控班”的培养计划。

其他形式的校企合作办学。如商贸系与上海易初莲花连锁超市有限公司的合作, 该公司不仅参加学校教学环节, 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零售课程的教授, 安排有丰富经验的岗位培训导师指导学生在岗实践教学, 而且为毕业实习生建立完善的培训评估体系, 并为顺利完成毕业实习的学生颁发相关结业证书, 对获得该结业证书且被公司录用的学生, 全额补助最后一年学费。

三、放眼未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缺陷就是实践性不强, 长期“重理论、轻实践, 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对实践教学产生负面作用。在我国欠发达地区,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何挖掘并建立学生创新活动教育实验基地, 已成为目前职业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些高职院校受普通高校本科办学模式的影响, 通常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知识教学模式, 课堂上满堂灌现象严重, 教师讲, 学生听, 缺乏必要的互动式的讨论。实践技能课也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 很少采用现场教学、模拟上岗教学、案例教学等使学生真刀真枪动手的教学模式, 现代化教学程度低, 教师头脑中的“软件”与现代信息技术缺乏有效交融。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的部分职业学校里, 办学传统化、封闭、呆板;教学普教化现象严重。联系实际不够, 强化职业技能教学不足, 许多的学校劳技课局限在课堂内, 缺乏实践环节, 教室里讲养殖、种植, 黑板上搞科研的比比皆是, 书本知识陈旧, 其技术过于传统和常规。由于投入的不足, 有些学校领导、教师怕麻烦, 怕增加自己的工作量, 对开展工学结合热情度不高, 只是做表面文章。有些学校只考虑学生的安全、师资力量、经费是否超支等问题, 宁愿把校内的实训基地尽量做到“仿真”, 把学生留在校内实训, 而不愿意把学生安排到校外进行顶岗实习或实践, 即使必须把学生带到校外实习或实践, 学校为了减轻麻烦, 将学生成群结队地安排在同一个企业, 企业虽勉强接受, 但也没有众多的岗位提供给学生实践, 最终只能是走过场, 只能算是参观企业的生产环境, 学不到真正的技术。技能主要不是通过“学”而获, 主要靠“习”而得。我国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要走出困境,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和企业是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方“主体”。工学结合要求教师必须是某一职业活动、某一技能项目、某一生产任务和某一管理现场的行家里手, 对职业活动、职业生态有广泛、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校企合作不仅局限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互动、互利双赢, 学生作为职教人才培养活动的学习主体, 校企合作始终是围绕“培养人”这个中心展开的, 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大批素质高、技能强的“职业人”。在校企合作中, 学生是不可或缺的, 而且能够能动地参与, 他们既是校企合作的最大受益者, 也是最终的受益者。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在当前企业普遍研发资源有限的形势下, 通过开展校企合作, 可有效依托学校技术力量进行产品研发、技术革新、工艺改进, 甚至解决企业自身产品的升级换代所遇到的技术瓶颈。各级政府将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搭建合作紧密、机制优化、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 形成一个二元融合、互补互促、工学一体的“校企双制”办学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主体是学生, 以职业为导向, 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给学生带来更多利益。所以说,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培养技能人才最有效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邹伟.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8 (10) .

[2]姚晓峰.职业教育为何缺乏吸引力[J]职业时空, 2010 (9) .

职业教育中的工学结合 篇9

这一模式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出发, 在宏观发展上强化政府宏观调控, 在职业学校运行上强化市场导向, 重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重视校企合作, 从而优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中等职业院校如果和企业强强联合, 改革要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必将适应中国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进程。

一、“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毕业之后能够拥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因此, 学校将学生的就业问题纳入教育规划中, 特别是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做好铺垫, 从而有效的避免出现毕业、结业后仍无业可就的尴尬境地。

校企合作的开展也更有利于促进资源整合, 优势互补。中职教育的发展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 也有其一定的发展周期, 也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我们也可以建立“订单”培养模式, 建立校企互动平台, 根据企业需要, 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 增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品质教育、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 自身就业优势必然会增强。

二、实现工学结合的措施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蓬勃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体现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等职业教育是为生产、管理、服务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实用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责任。

1. 实现工学结合的前提和条件是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为工学结合提供了具体场所、物质保证。如果没有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只能是个别学生的个体行为, 校企合作最基本的条件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整体推进工学结合。

2. 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是“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的实质就是学校和企业双方通过签定用人“订单”, 从而规范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的有机结合。

3. 半工半读 (上午理论, 下午实际操作) 是实现工学结合的有效方法:

半工半读是体现职业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学生已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以后, 所进行的一次为时较长的下厂实习。

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重点在于对人才的培养。用人单位和中职学校紧密合作, 共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从而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需求, 这是学校与用人单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的最有效地途径。

4. 工学结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 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打破传统“学科教育教学模式, 深化教学改革将成为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问题。

三、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1. 文化课改革体现实用性, 从而达到企业所需文化素质的要求

“实用、适用、够用”是文化课的教学改革原则, 重点培养学生最基本的文化素质, 达到企业员工应具备的文化素质。

2. 专业课改革实现模块化, 实现“理论——实践”教学小循环

模块化教学应适用到专业课改革中, 课程注重整体优化, 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增加实践教学课时, 精简理论教学课时, 训练和项目教学为主, 形成模块化的教学模式, 再到实习企业进行专业操作实习, 实现“理论——实践”两次教学小循环。

3. 新式课程的开发和编写, 与企业生产一线所需相“接轨”

工学结合的新模式, 要求专业课教师加强与企业所需要的新式课程开发。专业拓展课以选修课为主, 开发与企业“接轨”的相关专业的新式课程。

4.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与工学结合模式对接

工学结合新模式要通过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改革来实施。树立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 考核上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闭卷、开卷、现场操作考试等多种形式并用, 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正处于国家大力扶持之际,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校在开展市场调研、确定合作专业方向、制定合作方案、议定协议条款的同时, 一定要兼顾三者利益, 寻求三个利益主体的共赢目标, 以此促进三者的稳定发展。要做到企业满意、学校满意, 学生满意。只有这样, 中等职业教育的道路才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戈壁.教育部召开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淡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26) .

[2]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16) .

[3]葛锦林.对我国推行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若干思考[A].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7, (16) .

[4]黄克华.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 2004.1.

职业教育中的工学结合 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 社会劳动也由过去的体力型变为智能型 (智慧与能力) , 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社会发展需求, 教育必须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入手, 有效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应用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教育, 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和应用能力。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 高校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适应社会需要, 能否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作为一个社会人, 其职业素质从狭义上体现了个体素质的高低, 而广义上则影响团队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影响个体、群体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现今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所以我国职业教育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与其它教育相比, 更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它在完善高等教育体系构建、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是三年制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始终把握“高素质”和“应用型”两个制高点, 遵循“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 打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这已成我院毕业生高就业率的秘诀。

1 影响职业素质的因素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 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 它分为显性素质和隐形素质, 前者包括资质、知识、行为和技能, 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来证明, 或者通过专业考试和实际操作来验证。后者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 则要通过长期历练来形成, 要铸就优良的职业素质, 两者必须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员工所具备的全部职业素质。

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 主要包括: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 以及自身因素。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下, 企业对应聘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不仅要求对方拥有学历、技能等级、资历、知识层次等显性素质, 而且还得具备职业道德、职业态度, 以及团队合作、人际沟通、承受能力等方面的隐性素质, 表明企业对员工重素质胜过重知识、重人品胜过重文凭、重能力胜过重学历的趋势, 这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提出了挑战。

2 提高职业素质的途径

面对新的形势, 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 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

2.1 创新教学模式, 提升职业素质

高职学生未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 朝何方向发展, 均需具备扎实理论基础, 特别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社会行业、职业结构变更与调整速度很快, 高职学生跳槽频繁, 要适应这种变化, 就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这样才有后劲。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基础知识的主要来源, 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 注重“理实一体”, 从知识层面上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这些知识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前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升学生的文化层次和鉴赏品味, 尤其是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 更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后者可以让学生在职业素质养成中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

作为为企业提供高技能应用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 在教学改革中必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职业能力训练。职业能力可分为核心能力和专业技能, 前者是一种从事任何职业都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能适应各行各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能力, 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般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创新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等, 具有普适性特点。后者是各行业自身固有的专业技术, 具有不同于其它行业的特殊性。职业能力的培养要从培养素质入手, 以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为灵魂, 专业素质教育为内核, 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 身心素质教育为载体, 着力加强素质教育, 构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具体表现为: (1) 公选课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课培养专业技能。 (2) 课程与企业相结合、课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中, 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参与, 与企业深度融合, 共同完成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 提高职业核心能力。 (3) 打造多元化的教学考评体系, 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协作+完成作品+平时表现, 较全面的反映学生地职业核心能力。

2.2 加强工学结合, 培养动手能力

校企合作是指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在人才培养与职工培训、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资源共享与共同发展等方面的合作, 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对学生进行岗位职业素质教育, 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必经之路。课程内容体现出“能力本位”的先进性,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有利于培养适应企业及社会用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是一种工学结合的重要方式。

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我院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 摒弃被动“填鸭式”教学模式, 立足职业特点, 突出专业特色, 强调实用性, 以生产岗位实际需求为依据, 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目标, 在课程设置上特设“人文社科及公共基础教学模块”、“专业理论教学模块”、“专业技能实训实践模块”、“专业素质拓展模块”四大模块约70~80门课程的教学, 增加工学结合课程的比例, 使实训学时:理论课学时≈1:1, 进一步实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相结合、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直观教学和虚拟教学相结合。根据企业要求, 我校还灵活设置“多学制”教学, 采用“2+1”和“2.5+0.5”人才培养模式, 即2~2.5年时间在校进行理论、实践和实训学习, 用1~0.5年时间到各企业顶岗实习, 参与科研和生产, 选修相关课程, 纠偏补漏, 进行历练和过渡, 为毕业后走向社会积累经验。教学内容紧贴生产实际,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真正做到“学中用, 用中学”。同时, 在校期间, 学生还可获得多种技能证书, 实现持证上岗, 体现了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办学特色, 从而达到相关生产技术岗位所需高技能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开展专业认知教育、素质拓展培训、岗位适应性教育、社会适应性教育、人生挫折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能力倾向、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从而达到自我认知和职业定位的目的。

为确保校企合作沿健康轨道发展, 我院不仅建立校内实验、实习和实训基地, 同时还外联企业实践基地, 学生在完成基础理论和综合性实习课题教学之后, 到实训基地进行实习, 熟悉企业生产工艺, 增强岗位生产技能, 了解企业文化, 培养吃苦耐劳、尊师合作、遵章守纪、现场管理、安全生产、工作效率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等,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实施校企合作教学的过程中, 我院非常重视发挥企业的参与性, 在学校的教学管理, 专业设置, 课程改革, 教学计划等方方面面都体现出企业的实际需求。当然,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有赖于校企双方内部动力支撑, 只有优势互补、互惠双赢, 校企合作才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双方互动, 因此, 在校企合作中, 学院加强观念更新, 增强服务意识, 发挥自身优势, 提高服务功能, 以帮助企业解决他们急需解决的管理、生产、技术以及劳动力问题, 使其切身感受到合作办学的重要性, 形成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 例如山东潍坊振兴宏盛精细化工公司是山东潍坊振兴焦化集团的二级子公司, 专门从事对甲酚生产, 多年来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是在对甲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酚工业废渣, 成分复杂, 难以有效利用, 焚烧或填埋又会造成环境污染, 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瓶颈, 我院利用“双师型”教师的专长, 与其签订校企合作项目“对甲酚残渣综合利用研究及项目产业化”, 成功地将有关残渣综合利用的八项发明专利转让给企业, 并帮其建厂, 设计切实可行的工艺路线, 同时还编制多项实训项目, 提供典型教学案例, 实现了优势互补、互惠双赢。

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模式, 将教室与企业紧密连在一起,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情景教学氛围, 通过参与企业工作过程, 达到消化已学知识、强化职业技能、增长职业能力目的。

2.3 坚持以研促教, 增强创新能力

“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 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 没有灵魂的教育”, 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研促教、以研致用, 产学研相结合, 促进新技术转化和应用, 深化产学研紧密合作[5-6]。产学研是现代社会的新型教育模式, 它充分利用企业、学校和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和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 通过多种方式有机结合, 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 其宗旨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国家工业未来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了顺应科技发展和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近年来, 我校坚持以研促教, 鼓励教师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发、实训教材建设、应用技术开发等教学的热点问题, 积极参与科研, 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该举措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 而且还促使教师将在科研实践活动中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适时渗透到教学中, 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 以切身体验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产学研教育模式基础上, 学院还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鼓励师生共同开展产品开发、实验室建设和各种创业活动, 进一步挖掘学生创新能力, 使之真正体会到创新创业过程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并从中积累创业经验;学校通过产学研相结合, 充分发挥科研的引领作用, 对内带动教育教学改革, 对外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 并通过提升科研理念, 整合科研资源、创新科研机制, 不仅提高了教师队伍科研创新能力, 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使之真正成为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

3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职业教育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 总结我院几十年改革发展历程, 认为高职院校办学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以“能力本位”为教学指导思想, 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改革方向, 强化实践教学, 增强职业素质, 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就业率和企业认可度, 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时, 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志革.职业素质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6.

[2].周夏, 陶军, 张倩.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体系建构与实践.当代职业教育, 2012, (7) :87-89

[3].张振和.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与启示.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12, (28) :2

[4].王淑涨.论高职院校的职业能力培养与创业教育.教育评论, 2012, (1) :24-26

[5].李保家.以研促教在“材料科学与方法”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电力教育, 2012, 252 (29) :28-29

职业教育中的工学结合 篇11

关键词:工学结合;职业教育;职教集团;模式

作者简介:梁忠厚(1974-),男,湖南会同人,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秘书长,副研究员,农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李美会(1969-),女,湖南慈利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政治思想工作。(湖南 衡阳 421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环境生物学院2008年度院长基金课题(课题编号:S08-02)、2008年衡阳市社科基金项目“衡阳农林职业教育与衡阳农业产业化对接关系专题研究”(项目编号:2008D064)、2009年度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湖南农林职业教育与产业化对接关系专题研究” (项目编号:09C1156)的部分研究成果。

“工学结合”是基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体现了职业教育从单一学校课堂教学转移到学校课堂教学与企业顶岗实习并重的新的价值取向,是将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学习制度。组建职教集团是创新 “工学结合”模式的有效途径,在当前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时期,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骨干职业院校和企业为依托,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龙头带动、校企结合、实现共赢”的指导思想,在不改变现有隶属关系的前提下,联合有关职业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实现集团成员之间在信息、设备、师资、技术、教学、实习、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培育职业教育的“集团军”。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媒体定期向相关企业与集团成员之间发布合作教育信息,进行“工学结合”教育检查与评价,开展成果验收工作;对“工学结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咨询与指导,促使“工学结合”模式由个别学校与个别企业行业之间的双边合作转变成为职教集团与多个企业的多向合作,以最低“交易成本”,实现深层次的、可持续的“工学结合”。为企业及时提供大批合格适用人才,使企业对自身发展更具主动性,管理运行更科学,为整个社会节约了资源。

一、“工学结合”模式的特点及其作用

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与产学研结合相比较为微观,它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式多种多样,有一年分为三学期,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的;也有一个星期几天学习几天工作的;也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等等。尽管形式多样,但它们的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也就是半工半读。这里的工作不是模拟的工作,而是与普通职业人一样的有报酬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入到社会中得到锻炼。学生的工作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除了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外,学校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并给予相应学分。对于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各国都有一些自己习惯的称呼,如: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或“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英国称之为“三明治教育”,我国则称之为“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

“工学结合”的作用有:能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适应能力、专业能力、团队意识等在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校的办学空间,适应了企业一线人才的需要。能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身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为贫穷学生提供经济来源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录取的机会,事实证明,其就业率远高于未参加“工学结合”教育的学生;“工学结合”还有利于企业人才储备,合作企业吸引优秀学生选择其作为就业对象,使该企业的人力供应不致匮乏,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还可获得具有高度机动性的临时工或季节性员工,如酒店、旅行社等。

二、我国“工学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我国“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很早就有,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也许是“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半工半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习国外“工学结合”教育的经验,于“八五”和“九五”期间在全国进行了试点,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仍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认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中等教育应该实施的教育模式,高等职业教育是学历、技能教育,半工半读有损高职学历教育的形象。2006年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无疑对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导向推动作用。但相对学校而言,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对企业不能产生多少经济效益,甚至还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利益最大化,企业为学校学生“工学结合”安排工作有一定困难,要安排专业对口的工作更难,学生工作要取得报酬更是难上加难;同时学生外出工作减少了理论学习的课时,影响了书本知识的学习。

企业对“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是一个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所谓不高是相对学校而言,因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主业而非企业的主业,因此企业的积极性没有学校高理所当然。换句话说,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施中学校是“主办方”,企业是“协办方”。协办方的积极性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具体做法是学生的工作分散安排,即每个企业安排1~2人。这一做法既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又使学生得到实惠,却大大提高了学校工作的难度。然而学校的一切工作为了学生,只要学生受益,再难也要克服。这样做确实给学校增加了不少麻烦,但推动了学校内部体制的改革,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提高了学校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社会知名度。目前我国很多学校仍然习惯于教学实习的传统办法,将学生成群结队地安排在某一个企业。这样做虽然省力,但效果很不理想,企业不堪重负,仅碍于情面而勉强接受,并无真实的岗位提供给学生实践,最终只能是走过场,学生学不到真本领。因此,提高学校知难而进、敢于啃硬骨头的敬业精神,也许是开展“工学结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学校在与企业的结合中,既是“工学结合”的发起者,也是组织者、策划者和主要的实施者,在出现问题和困难时,还是主要的解决者、协调者。“结合”前,学校要找专业、找市场,还要找合作企业、找就业单位,不仅要承担了解、掌握行业状况和前景的任务,还要处理与企业和相关行业部门的关系;在“结合”意向确定之后,不仅要考虑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要考虑如何建立相关机构和组织,使工学结合能顺利、持久地开展,同时商讨学生顶岗实习的报酬;在签订结合协议之后,不仅要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还要组织编写教材、安排实训项目、制定考核评价标准等。在“工学结合”运行过程中,如何选拔实训教师,相关待遇如何确定,实训质量和效果如何保证也要考虑,这样的结合会导致“工学结合”的关系不稳定、不牢固、不持久。

三、改革我国高职“工学结合”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1.依托职教集团,构建高职“工学结合”模式

在推行“工学结合”中,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坚持了以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为前提,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突破口,以专业调整与教材建设为抓手,以服务和谐社会为宗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湖南省首家农林类职业教育集团——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将充分发挥涉农专业、师资、科研、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为林业生态、林业产业以及生态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集团以项目为载体,深化“工学结合”,推进产业对接,推进实验实训资源共享共用、教师互派与培训、合作申报科研课题、相互交流管理干部、组织协调对口升学、共同建设、开放实验室及图书馆、教材开发与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认证和技术推广、组织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办学经验交流、组织体现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的新课程开发等十一个方面的内容。为“三农”服务,为行业建设与地方经济服务,探索了校产模式、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培养模式、科技开发模式等四种产学结合模式以及教学做合一、工学交替、产学创等三种产销链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产学研三个方面的结合,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探索了职业“岗位群-综合能力模块-能力要素描述-教学体系支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岗位职业能力动态培养模式。这就是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能力人才的核心进行改革;构建能够反映高职专业特色并融为一体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目标优化、内容优化、方法优化、手段优化、训练优化、结构优化和活动优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知识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为此,各专业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2)“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1:1半工半读是“工学结合”教育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的又一种教学载体,其最大特点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在教学时间上严格按1:1分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在实施“2+1”、“订单培养”等“工学结合”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对1:1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对1:1半工半读教学在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试点与普及、课程设置、顶岗实习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其主要目的是想破解“工学结合”在实践层面上所遇到的诸多难题,以增强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就业能力培养的力度。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改革与探索“工学结合”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2009年“倡导绿色生活 共建生态文明”全国林业职工原创美术作品活动中,环境艺术设计系林蛟获油画类最高奖,黄兵桥、肖友民分别获水彩类优秀奖;在2008年湖南省职业院校冬季技能竞赛中,应用程序设计组邓晨曦指导的学生肖军获一等奖,肖衍指导的学生彭文获二等奖;会计实务与电算化组王红春指导的学生何寒梅获三等奖;广告设计组李婷指导的学生陈晓熹获二等奖;室内装饰设计组肖友民指导的学生吴志兵获二等奖,许超指导的学生陈磊获二等奖;2009年5月,由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教育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教指委主办,首届“开元杯”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饭店服务),旅游系4名学生选手参加中餐宴会摆台、中式铺床两个比赛项目,均获得三等奖,该院获得最佳组织奖;2009年5月在第二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上海种业杯农业职业技能大赛比赛中,园林系陈盛彬教授指导的园林景观设计获一等奖,范洲衡指导的艺术插花、邱运亮指导的种子质量检验、邱伟海指导的动物外科手术分获三等奖,4位指导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等等。

2.发挥职教集团优势,促进“工学结合”,实现职业院校与企业双赢

“工学结合”是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在密切合作、相互促进机制的基础上,让学习者在职业院校接受普通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技术以及实训教育的同时,在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中通过顶岗实习形成职业态度、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直至完成学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职教集团的组建,有利于降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促进校企多边、多向、集团式合作,使校企合作的方式由个别学校与个别企业之间双边合作变成职教集团与多个企业多边、多向、集团式合作,这可大大降低单个学校与单个企业单独签约合作所需要的交易成本。另外,企业与职教集团的合作由于有职教集团整体实力和信誉作保障,可以大大增强校企合作的可靠性。因为在职教集团内部建立起了统一的行为规范和协调机制,所以一旦集团个别成员与企业在合作中发生矛盾或分歧,职教集团可以出面予以协调,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合作的协调成本和监督成本,及时化解合作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

(1)有利于整合多种社会力量,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一种办学模式,是工学结合的基础和条件,“工学结合”是一种教育模式,是校企合作的表现形式。职教集团的组建有利于将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力量整合起来,从而增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纽带。从我国各地组建职教集团的实践来看,大多数职教集团均将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吸收为集团会员,这就使职教集团有可能利用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与行业、企业的特殊关系来加强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和联系,这一点往往是单独的职业学校难以做到的。职教集团以专业和人才培养为纽带,以校企“双赢”为基本准则,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集群体优势及各自特色之长,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信息汇聚、人才互补、科学研究与资源整合功能,出现了很好的组合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了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

(2)发挥校企人才互补功能,促进人才提升与共享。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需要有良好的就业市场,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需要到企业里锻炼;而企业是用人单位,有用人的需求,同时也需要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以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工学结合”就决定了由企业与学校联合组成的职教集团具有很强的人才互补性。如何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人才互补功能,对于提高校企双方人员的素质,促进校企双方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3)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工学结合”是在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下学习,因此,学校如果能把企业生产的典型产品、企业的文化、企业的设备、企业的工艺开发成学生学习的项目课程,那么“工学结合”将更能受到企业的欢迎。

3.成立专门机构,加强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间的沟通,政府应在“工学结合”教育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为推动“工学结合”教育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企业、政府三方转变观念,对各自承担的角色进行明确定位,明确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高职院校应主动创新“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开展灵活多样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企业有义务支持学校的发展,不能将与高职院校的合作简单地与利益挂钩。政府应建立由教育、劳动、人事、税务等职能部门牵头的“工学结合”协调组,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媒体定期向相关企业与职业院校发布合作教育信息,进行“工学结合”教育检查与评价,开展成果验收工作;对成效显著的单位进行宣传、鼓励和政策性的税收优惠。政府在对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上,应对高职教育投入更多的实训资源,如建立实训室、建立公共实训基地、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源投入高职教育等。高职院校在合作中也应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将注意力放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更新课程内容,围绕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人才,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利用好企业提供的便利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政府应明确校企双方在“结合”中各自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和相互关系等。把开展工学结合的情况、实效和由此推动的企业技术进步,纳入各企业法人任期考核内容中:把开展工学结合纳入企业发展规划;通过考核评估对合作办学成绩卓著的企业予以表彰和奖励。“工学结合”教育的运行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动。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推动高职“工学结合”教育:一是在法律和政策上明确企业有义务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场所,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二是“工学结合”教育的推动需要建立一套完整且高效的机制,机制的核心是需要依托一定的机构来实现。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劳动、工商和产业部门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扶持行业协会做大做强,共同构建“工学结合”教育平台,促进高职院校和企业的信息共享。三是对“工学结合”教育过程中学校、学生和企业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立法规范,保护三方的利益不受到侵害。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教育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周济.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J].教育部通报,2005,(24).

[5]梁忠厚.构筑职教集团: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J].社科纵横,2009,(4).

[6]高耀明,魏志春.论我国教育集团发展的现状和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7]李栋学.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及其有效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9).

[8]钬火涛.“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溧阳职业教育中心为例[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5).

职业教育中的工学结合 篇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年) 》指出: “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两个概念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校企合作”是办学层面的概念,是一种办学模式; “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层面上的概念,是一种育人模式。“校企合作”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它是“工学结合”的基础。

“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将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教育有机结合,满足企业需要,基本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无缝”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模式中的“学”包含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在企业进行的技术与实践课程学习、职业素质的培养; 模式中的“工”指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作为企业员工,进行顶岗工作,企业给付学生相应的劳动报酬。

二、中德两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差异

( 一) 招生方面

德国的职业学校在招收新生时对学生有工作经历要求。职业学校不向社会直接招生,也不与企业直接联系,而是由企业招收培训生,提出申请,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教育企业”先接受职业培训。应用科技大学和职业学院的培养对象是经过“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和具备大学入学资格的完全中学的毕业生。完全中学的毕业生要求有一定时间的预习,有的专业要求新生有26周的实习,以积累实践经验、感性认识,以便为理论实习打下基础。另外,学生在入学前需要和企业签订雇佣培训合同,然后再到相关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 以学徒和学生的“双元”身份,分别在企业和学校边学习、边实践,完成学业。有些职业学校如果收取学费,学费的90% 由企业承担。在德国,想就读职业学校很不容易,企业的资助体现出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意识,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更加符合企业要求,同时保证了职业学校新生的高素质。

我国的职业院校主要由学历性的职业学校( 包括初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和技工院校( 包括普通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 组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对象是具备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及少部分参加对口单招的中职( 中专、职高、技校) 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必须参加全国高考( 江苏省从2011年起进行高职“注册入学”试点) ,学生的录取在普通本科院校录取工作结束后进行。参加对口单招考试且成绩优秀的中职毕业生,也将被录取到高职院校继续学习。中等职业学校及技工院校的招生对象是初、高中( 中职) 毕业生,对考试没有入学分数的要求。初等职业教育是指在完成小学教育基础上实行的职业学校教育。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一般的地区都能够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少数老少边穷地区尚有办初等职业学校的可能,但是这种职业学校教育会越来越少。据一项调查显示,在普通高中学生中仅有1% 的学生愿意主动就读高职院校,愿意参加对口单招考试的学生比例也较小。

( 二) 专业建设方面

德国“双元制”模式的专业建设工作都是由企业直接参与和学校共同完成的。每个专业都成立专业委员会,其成员主要由企业代表、行业协会代表和学校代表组成,负责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检查和调整。学校的课程设置、实验安排、实训实习次数及时间的确定、考试的组织和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等都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决定的。企业参与实践教学并组织考核,行业协会负责职业资格考试,学校负责理论教学的考核,因而培养的学生很有针对性,不会产生学用脱节的现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受益最大;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企业担负的责任也最大。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国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主要是由学校负责,行业企业很少参与。教育部鲁昕副部长说: “现在仍然有很多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的职业岗位不能很好对接,内涵也落后。有人曾说,我们职业学校所教的与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的相比大体上要落后十年,这样必然会给就业带来困难。”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学校应主动适应产业不断调整的需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通过建立职业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定期对话机制,推动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 三)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进门难、要求严、待遇好”是德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由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有职业学校和企业两个基本教育和培训场所,这也决定了德国职业教育教师整体结构具有“双元性”。在德国,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职业学校教师( Lehrer) 和企业教师( Ausbilder) 。教师队伍主要由专职和兼职两部分组成。兼职教师除了少量的大学教授,绝大多数来自企业。他们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能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技术改进等方面的最新情况与学生所学的内容紧密、及时地结合起来,真正体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凡要成为科技大学或职业学院的专职教师,除了要具有博士学位,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五年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三年在企业的专业工作经历。此外,每隔一段时间,每位教师要到企业去了解、研究,以熟悉掌握企业最新发展动态。实训教学专、兼职教师由企业提供。这些实训教师一般是完成“双元制”职业培训后具有五年以上职业实践的“师傅学校”毕业生或是经“双元制”培训后具有两年职业实践的各类技术学院毕业生。此外,他们还要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培训,工作两年以后,符合国家的《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者才可担任。

“双师型”教师是我国职业院校教师的特色。与职教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师资引进渠道单一。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引进的教师大多数是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的,相当一部分新任教师未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培训,不具备师范素养及教育教学技艺; 也没有像“双元制”那样在企业培训、工作的经历,缺乏与专业相关的生产实践知识和动手能力,这就造成职业院校技能教育与企业技能操作脱节,因而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第二,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一是学历达标率低; 二是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严重缺乏,教师学历层次整体水平偏低。第三,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中低职称教师较多,高级职称学历偏少。第四,兼职教师授课质量不高。引进企业工程师或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主要是选取他们的一线技能,让企业的工程师或专家把先进的生产理念、生产技术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校内找到师傅的感觉。但是,由于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企业,他们缺少教育理论知识,对教学大纲的编制、教学方法的选择、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等不太熟练,导致教学效果不如校内专职教师。

( 四) 实训基地建设方面

“双元制”模式十分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理论和实践之比为3∶7或2∶8。虽然学生的实训、实习主要在企业,但是学校也有自己的教学车间,补充企业无法完成的实际训练,同时为理论教学提供直观的演示手段。校内实训设备先进,实训环境优良。学生在接受训练时直接接触的各种仪器、设备和工具保持了与企业相当的水平,有些设备是企业正在使用或者将要使用的设备,具有工厂车间和学校实训基地两个功能。设备来源有企业投资、联合投资和无偿捐赠等形式。这保证了学生毕业上岗后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我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主要有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类型。校内实训基地具有开展实践教学、职业技术培训、技术研发、生产、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训导等功能。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有学校自建、校企共建、政府投入等模式。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在硬件设施上滞后于行业企业的生产实际,不能与生产一线的实际技术与工艺衔接,不能开展代表行业企业先进技术的训练项目。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还是以学校自建为主,资金投入相对短缺,共享机制难以建立,在同一区域内成立职教集团、建设区域性实训基地的进程相当缓慢。校外实训基地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与德国行业协会认定培训企业不同的是,我国职业教育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由学校负责的,仅仅是通过与企业联系,建立定点实习单位,并成为校企合作的平台。但是,由于校企合作的观念不一致,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时,大多数企业( 行业) 不愿意投入资金和人力,学校也不愿意投入资金到实习单位,抽不出专职教师到企业指导和管理实习工作。此外,各级政府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认识不到位,建设规划不到位,建设工作跟不上,对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支持力度不够,学生技能训练、社会职业培训、工种技能鉴定、企业订单培养、培训等多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缓慢,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能力受到严重制约。

( 五) 实践教学方面

职业学校和企业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两个基本教育和培训场所。职业学校和企业按照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共同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学校的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严格的理论( 包括实训理论) 教学; 企业的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专业训练,接受企业严格的实际操作培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注重实用性,与实践紧密联系,服从实践需要,实践需要什么理论就学习什么理论。应用科技大学的学制为4年,其中到企业实习、实践时间不能少于1年。职业学院学制为3年,其中一半时间要到企业接受实践技能的培训。在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来自节约人力成本和获得人力资源。企业并不是把接受学生实习看成是额外负担,而是认为在承担相关的各种培训费用、并付给学生相当的津贴后,还是能从学生的劳动中获得一定的净利润。此外,更重要的是企业通过职业教育,无须广告、无须适应期、无风险,就能获得本企业需要的后备职业人才,大大节约了资源成本。同时,社会对企业职业教育的认可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实习,能够使自己在现实的企业氛围中获取有价值的实践经验,能够亲身经历技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变革,从而学会各种职业和社会的能力、态度和行为方式,毕业后即可投入工作。

我国职业院校普遍实行“2 + 1”模式和“工学交替”模式培养人才。“2 + 1”模式是指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技能实践训练,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并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 设计) 。“工学交替”模式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到企业生产实践与在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紧密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学生第一学期就到企业实习,由企业负责学生的入学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学生通过轮岗实习,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技术,了解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感受企业文化; 第二、第四、第五学期学生在学校进行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 第三学期又到企业进行顶岗参加生产实践,第六学期则独立上岗并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设计) 。这种模式表现出更大的教学灵活性,“工学结合”实施效果更加明显。但是,我国职业教育开展顶岗实习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主要由企业负责,但企业却不太对学生的实习成效负责;难以解决学生在实习时遇到的安全问题; 学生的薪酬无法得到保障; 学生学习的内容与职业技能培养关联度不高等。因此,需要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企业在培训技能人才方面的行为。

( 六) 成绩评定方面

“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业是在学校和企业两个环境中完成的,因此,学生的学业成绩及技能水平的考核也是由校、企双方共同确定的。考试一般分为基础理论知识课程考试、企业实践课程考试、毕业论文( 设计) 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基础理论课程考试由学校组织进行; 企业实践课程的考核由企业负责,是在企业指导教师的安排下,依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完成的; 毕业论文( 设计) 由企业和学校配合完成,企业指导教师是第一指导教师,学校教师是第二指导教师,论文( 设计) 的内容必须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关联,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论文( 设计) 答辩及成绩的评定由企业和学校联合进行; 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由行业协会( 如手工业行会、工商行会等) 组织,是对学生某方面学术水平和技能等级的鉴定,按照不同的培训职业,分为伙计证书、技术工人证书、助理人员证书或商业助理证书等,鉴定合格者获得相应职称,确认其有某方面的任职资格。职业资格证书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证书,学生只有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毕业,并被企业录用为正式员工。

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成绩( 能力) 评价主要是由学校教师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和评定的。虽然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职业环境,指导教师( 师傅) 也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进行考核,但是,对于此项工作,企业还是不能足够重视,不承担保证学生实践教学质量的责任,学生的成绩评定权主要集中在学校内部。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按照“双证书”要求,将学生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挂钩,强调学生只有课程( 理论和实践) 全部合格,并取得对应工种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者,才能达到毕业条件,核发毕业证书。由于我国职业院校设置的专业与社会职业之间存在差异,职业资格证书往往只是对某种知识含量少、技能要求低的单一工种的鉴定,职业资格证书单一化、简单化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专业技能。此外,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技能鉴定中,考核过程及成绩评定大多数也都是由学校做出的,因而无法正确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导致难以实现“双证融通”。教育部鲁昕副部长说: “现在不少地方对学校的评价还是教育部门单方面说了算,行业、企业和社会等多方参与评价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因此,我国应积极探索并建立由学生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新闻媒体等共同参与评价的机制,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学生学业成绩、学生就业和就业质量、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进行评价。

三、德国“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 一)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招生工作

1. 学校制订招生计划。( 1) 学校事先进行市场调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本校专业、师资、设备、上年招生数、往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科学制订招生计划,设置和调整相关专业,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真实、全面、及时向社会发布,并指导学生报考。( 2) 对于企业有需求、学校尚未开设的专业,应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并纳入招生计划。

2. 校企合作共同制订招生计划。( 1 ) 订单式培养。所谓订单式,是指由职业院校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由企业向学校有目标地发出订单专业、订单人数,学校再依据企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数字,为企业培养直接上岗人员的一种模式。具体做法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招生( 人才培养) 计划,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全过程,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和生产实践,学生毕业时由企业安置就业,学校做好毕业生就业的跟踪服务工作。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岗位针对性强,适应能力好,“工学结合”教学措施得以落实,实现了学生毕业与就业的“零对接”,培养出能达到“零距离”上岗要求的人才,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使职业院校的办学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更好地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 2) 冠名式培养。所谓冠名式,是指用企业的名字为班级命名的由企业委托培养人才的培养模式。它是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形式。具体做法是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在新学年招生前,将冠名企业需要培养的人才列入招生计划,组织专门的定向招生,或从在校学生中为冠名企业选择学生; 在实施教学前,根据企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企业文化、生产经营理念等调整教学计划,选择教材,有些冠名企业还供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师资队伍,担任理论和实训教学任务,学生实习由专业教师跟踪到企业组织实施,学生毕业后全部由冠名企业安置就业。在这种模式中,“学校像工厂,老师像师傅,学生像工人,班级像车间”,学生身在校园如处工厂,有身临企业之境的感觉。

3. 校企共同举办在职技工高技能提升培训班。“对在岗职工的培训,也是职业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要抓好“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要“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持续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快培养高级工和技师,建设学习型企业”。为了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校企双方应共同对企业在职技工开展高技能提升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由企业选拔确定,培训内容以学员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内容,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研讨式现场教学。培训结束时由校企双方共同组织考核,对合格学员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4. 健全多渠道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实施助学金制度和免学费制度,完善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资助政策体系,保障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促进教育公平。

( 二)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同于普通学校,所谓的专业是对应职业岗位而言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市场变化,必须紧密结合地方和行业的发展规划,既要瞄准企业生产一线的岗位工种,又要具有前瞻性。设置的专业应符合企业需求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设立适应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要注意开发建设贴近区域产业、民间工艺等特色专业,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要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新职业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等,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各方面专家,对专业目录进行调整。新的专业目录一定要适应就业的需要,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要能够体现新工艺、新知识、新技术、新水平,要更加贴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通过专业目录的调整,从根本上解决专业与职业岗位不对接的问题,解决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不对接的问题。

( 三)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保障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1. 严把人才进口关,拓宽师资来源渠道。打破师资来源主要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观念,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并支持相关企事业单位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职业教育专、兼职教师。

2. 对职业院校教师有实践经验的要求。我们应借鉴职教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一些好的做法,如德国规定: 职业院校教师必须具备五年的职业实践经验,其中三年在企业的专业工作经历。我国应制定规范的职业院校教师准入条件,尤其对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经历应制定统一标准。凡是在职业院校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除了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还应具备相关的企业经验。

3. 认真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对于职业院校教师实践经验的要求,我国则规定: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通过教师的挂职、顶岗锻炼、合作研发等形式,组织教师深入到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一线,系统掌握业务流程,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强化实践技能。

4. 依托高校和企业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要在高校、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建立专业教师培训基地,完善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定期培训制度。学校要根据需要,聘请企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为学校教师举办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内容的培训班;企业安排研发创新人才和生产一线优秀高技能人才,在研发或生产现场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能够使职业院校师资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接触企业运行、提升专业能力。

( 四)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1.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1) 一般专业应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建设实训基地。学校为满足企业需要建立实训基地。合作企业根据自身需要,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投入部分资金用于购买教学实习设备,或企业将自己的设备无偿赠送给学校,建立相关专业实训室。这样做能够为企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技能人才。( 2) 重点专业应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建设实训基地。学校的每个专业都应在相关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应建立在企业的生产车间,由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和生产车间的技术骨干负责指导,使学生在熟练掌握生产操作技能的同时,也能受到企业理念、企业文化的熏陶,体会企业管理的真谛。

2. 产学结合开展实训。( 1) 企业在安排生产任务时,必须同时安排学生的实习实训,即学生的实习实训过程也是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学校将企业生产现场作为工学载体的结合点,将学生生产的产品作为检验工学结合实效的有形标准。这种做法既促使学生掌握了真本领,提高了生产操作技能,同时又促进了合作企业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 学校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组建由企业专家和专业带头人参与的产学合作委员会,具体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确定课程改革方向等; 定期召开专业咨询论证会,为企业开展产品开发、技术推广及培训,真正做到学校与企业“双赢”。

( 五) 建立多方评价机制

“最大的认可是实践认可和社会认可,最终是用人单位的认可”。也就是说,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是以用人单位需要和满意度来评价的,企业认为有用的人才,就是职业院校要培养的人才。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是开放的、多元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必须创新,教学模式也必须与市场需求一致,职业院校办学的生命力在于校企合作,关键在于企业的参与。

1. 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教学评价。坚持高技能人才由企业评价。校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共同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监督机制,由企业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质量评价监控; 由企业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环节督察和评价。

2. 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学生能力考核。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前,由企业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进行考核,在学生实习期满时,企业再对学生的操作技能( 职业能力) 进行考核,同时对学生的职业品质、道德品质、综合素质、实习表现、日常生活的管理等做出评价,并以此作为学校推荐就业和企业招录的依据。

3.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进行跟踪调查。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学校要派有关专业教师,到企业当面了解毕业生的适应情况,倾听毕业生的意见和建议,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共同对毕业生进行技能提升指导和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内容的综合素质指导。这样做不仅可以改进教学,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技能人才服务,还能够赢得企业的信赖,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

4. 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大力推行学历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鼓励学生注重技能的培训和提高,多参加如CAD证书、钳工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摘要:文章从招生、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中德两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存在的差异,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上一篇:窗边下一篇:我国司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