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司法改革

2024-07-16

我国司法改革(精选12篇)

我国司法改革 篇1

1 我国历次政府改革的内容及阶段性特征梳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全面转型, 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 我国的政府改革也历经了数个阶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我国政府改革历程:见表1。

围绕着建立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的政府体制, 我国已经进行了五次政府改革, 十七大以后, 新一轮的政府改革又开始了。经过历次政府改革, 我国政府在职能的转变、机构重设、结构优化、人员精简、政风建设、乡镇改革及城乡一体化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 不难看出, 我国的政府改革很大程度上都是从政府自身的结构因素上启动的 (政府机构与人员的精简、行政区划的改变、行政运作的改进、行政职能的重新设计等方面) 。这是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政府改革的基本模式。这是一种单边改革, 即这种改革在空间上仅仅局限在政府的组织与组织职能上面, 在时限上仅仅局限在政府职能与社会需求不太符合的时候。虽然它能够优化构成政府内部各要素的结构方式, 促使政府组织结构的完善, 能够强调政府改革在整个改革布局中的重大作用, 凸显了政府改革必备的相关条件, 能够为政府改革营造氛围。但是, 有效的政府改革从来都只能在与政府相关的社会政治建构之间展开, 这样才足以收到预期的改革效应, 而不至于将政府改革窒息在政府运转的狭小空间之内。因此, 单边的政府改革总是修补性的、滞后性的, 也是难以真正奏效的。

2 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改革

2.1 边际互动的政府改革

它指的是基于国家权力的整体结构综合考量基础上的政府权力结构改善与政府职能改进。这一政府改革思路, 不是将政府从综合的国家权力体系中抽象出来, 作为单独对待的权力机制, 对其加以要素性的改进, 并试图就此提升政府的结构合理性程度与效能水平, 而是将政府权力体系放置到整个国家权力体系中加以衡量。

要理顺关系, 科学合理地界定行政职能, 要正确界定党政关系 (如何划分、定位、互动、推进) 、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明确不同层级政府之间职责功能的重点与关系、权力范围与任务, 尤其是要明确地方政府定位;鼓励第三部门与公众的参与。

2.2 真正树立法制在政府改革中的权威, 完善监督机制

法制的严重缺位, 会直接影响了法制作用的发挥, 使得政府行为随意性、主观性程度增大, 会导致改革中人为因素的加大, 为“人治”提供了可能。从长远看, 我国的政府改革如果没有法制的跟进, 那么政府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都将是一纸空谈。

政府要有明确的守法观念, 这不仅仅是依靠政府的自觉行动, 还必须要有外在的审查和监督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应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其中, 纪检监察、审计、统计等监督属于组织内部的监督, 社会组织、民间团体、新闻媒介和普通公民的监督属于外部公众监督。要大力强化外部监督。在实际操作中, 监督和被监督方往往在力量上呈现不对称, 监督软弱, 其效力往往取决于被监督方的主动接受。因此, 监督制度的完善, 关键是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给监督方以力量。

2.3 政府改革要高度重视制度设计和整体设计

制度具备引导和规制的双重作用, 制度设计能够为政府改革提供内部动力。完备的制度是政府改革的重要依据和动力来源, 更是改革取得成效的基本途径。 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制度设计, 对未来政府管理的模式、运行机制等根本性问题, 形成目标共识;另一方面, 还要对政府改革、事业单位改革, 政府对民间组织的管理, 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互动等, 进行整体设计, 注重综合配套改革。

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 问责本身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人为色彩, 缺乏责任的细则, 责任本身没有细分、比较模糊, 也缺乏具体的考核机制和程序。要明确问责范围, 规范问责程序, 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从而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完善行政审批制度, 将许可与责任挂钩, 建立听证制度, 从源头上杜绝腐败。

2.4 “整体政府”模式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整体政府”意味着在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的过程中, 要采用交互的、协作的和一体化的管理方式与技术, 促使各种公共管理主体 (政府、社会组织、私人组织以及政府内部各层级与各部门) 在共同的管理活动中协调一致, 达到功能整合、有效利用稀缺资源、为公民提供无缝隙服务的思想和行动的总和。

当前, 我国政府机构数量仍然较多, 部门林立、职能交叉、权责不明、协调不畅、互相冲突的现象严重, 政府服务质量不高, 公众对政府的信心不足, 公信力较低。通过“整体政府”整合机构的做法, 围绕政府职能定位对现有部门的职能进行解析, 根据职能同类、便于协调、运行高效的原则对部门进行优化组合—“大部制改革”。把相同或相近的政府职能进行整合、归并, 综合设置政府机构, 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在职能行使程序上, 统一行使决策和监督职能, 分类行使执行职能。对政府组织外部各公共服务主体运用跨部门和机构协作的方式与方法进行整合。力求在政府组织、企业组织、非营利组织及广大民众之间建立良性互动的协调配合机制。建立和谐的行政文化, 形成良好的氛围。

2.5 扩大公民参与, 注重沟通, 构建透明政府

要进一步确立公众的主体地位, 建立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沟通互动机制, 构建平台, 推行电子政务, 实现政务公开。公民参与有助于建设阳光透明的政府, 公众的声音进入政治议程能够使政府公共政策真正代表公平、公正、正义,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能够使政府更好的服务于大众从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 中国政府改革在职能转变、机构精简、体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十七大后, 新一轮的政府改革随之而来。在对我国各阶段政府改革内容及特征梳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我国政府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政府改革,特征,完善

参考文献

[1]袁方成.我国政府改革的间断性特征:分析与前瞻[J].社会主义研究, 2008, (3) .

[2]任剑涛.政府何为-——中国国政府改革的定位、状态与类型[J].公共行政评论, 2008, (1) .

[3]刘玉.政府改革的前景目标及路径选择[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9, (3) .

[4]毛寿龙.中国政府改革额过去与未来[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9, (2) .

[5]汪玉凯.政府改革三大误区[J].中国行政改革, 2005, (9) .

[6]曾维和.西方政府改革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探索, 2009, (1) .

我国司法改革 篇2

一、美国司法制度

美国属于普通法法系国家,普通法法系是指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以它的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普通法又称判例法,法官在法律创制中发挥着主要作用。19世纪中叶普通法在美国得以确立,美国法的成文宪法、联邦法律和各州法律并存等独创性制度对世界各国法律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美国的陪审团制度

陪审团制度是美国诉讼程序中的代表制度,表达了美国司法制度的特征。美国陪审团制度是指国家审判机关依据法律或者民间惯例,吸收非职业法官的普通民众作为陪审团成员,与职业法官共同行使审判权的一种司法民主制度。1《美国宪法》第六修正案规定:“在一切刑事诉讼中,被告有权由犯罪行为发生地的州和地区的公正陪审团予以迅速和公开的审判。”当事人有权要求法院使用陪审团审判。在庭审调查和法官指示结束之后,由陪审团成员对案件进行评议,陪审团评议后投票作出裁决。如果达成了一致意见或符合制定法所规定的不一致意见则作出裁决并告知法官,由法官审查裁决书的形式要件后交由陪审团长或由法官本人在庭上公开宣读。诉讼双方有权要求法官在公开的法庭上询问每一位陪审团的成员,让他们各自回答裁决结果。2

在美国的司法发展史中,陪审团制度因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而意义重大,对美国诉讼制度的建构和运行起到了塑造性和支柱性的作用。这个制度不但作为程序的一部分而且有其自身的重要性,它影响了法庭程序的很多方面,美国法律的许多特点都是与陪审团制度环环相扣的,他们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现代美国陪审团的责任是从证据中找出并认定事实、证据和事实裁决案件,具有明显的自我保护功能、教育功能和增强民众民主意识的作用。

(二)美国的法院系统设置

美国法院系统分为联邦和各州两大系统。名称和审级不尽相同,管辖权限错综复杂。法院一般是民事刑事兼理,均采取陪审制。检察官受司法部领导,配属 12 钱弘道:《英美法讲座》,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3 《联邦诉讼程序规制》第31条(C)规定,“宣告裁决时,在裁决记录到案之前,如经一方当事人要求或法庭仔细决定,可以逐一询问陪审员” 于各级法院。联邦系统法院管辖的案件主要为涉及联邦宪法、法律或国际条约的案件、一方当事人为联邦政府的案件、涉及外国政府代理人的案件、公海上或国境内供对外贸易和州际贸易之用的通航水域案件,不同州之间,不同州公民之间的争议以及州政府向它州公民提起诉讼。联邦系统法院包括联邦地方法院、联邦上诉法院、美国最高法院和专门法院。州系统法院包括基层法院、州上诉法院和州最高法院。美国的法院系统具有多层次多层级各司其职的特征,保障了美国司法系统的有效运行。

二、我国现行司法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司法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现行司法制度因其自身的缺陷已难以适应我国法律的有效实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一)司法权的地方化

从司法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或组织的关系上看,司法机关在人、财、物等方面受制于其他国家机关和组织。特别是由于地方司法机关受制于地方政府、地方权力机关和地方党委,由此导致了司法权的地方化。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各级司法机关应是完整统一地行使国家司法权,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国家法制和司法权的统一。然而在现行体制下,统一的司法权被地方党委、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区域所分割,各级地方司法机关已演变成“地方的”司法机关。在现行体制下,地方司法机关人、财、物都依赖于地方政府,要求司法机关独立、公正的行使司法权具有障碍

(二)司法机关系统内缺乏监督

我国司法系统内的监督主要有检察机关对审判机关的检察监督和上级审判机关对下级审判机关的审级监督。但在实践中,检察机关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难以真正实现,主要表现在检察监督的力度疲软、检察监督局限于事后监督和检察机关缺乏监督易造成监督权的滥用。

(三)司法机关不遵守程序现象普遍

与英美法系国家“程序优先”的法律理念不同,我国有重实体、轻程序的法律传统,往往把法律程序视为形式主义。由于我国在立法中轻程序以及程序法中国家本位主义的思想,有些司法机关及司法人员甚至认为程序法只是约束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司法机关可以不受法定程序和制度的约束。我国司法错案的发生大多出现在程序法的执行不严格和程序法本身不完善上,程序不严谨必然导致执法不规范、司法不公正。

(四)法官缺乏独立审判权

由于长期受到行政管理方式的影响,我国司法机关基本上是以行政管理的方式管理司法工作。在我国的审判机关中,法官始终作为法院工作人员而不是法官个人身份出现在审判程序中,法官在具体案件审理中无权独立对外做出裁判。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法院的裁判权由审判委员会垄断,无论案件是否重大疑难,案件裁决均要通过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合议庭失去了原有的职能作用,形成了“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局面,导致审理与判决严重脱钩。随着近些年案件数量的大幅增多,法院的工作效率越来越成为法院发展的障碍,法院系统内的现行管理方式又导致了法官责任心的缺乏和审判工作的低效率,导致了整个社会对审判机关的信任危机。

(五)司法人员专业水平低司法腐败现象严重

我国司法系统中司法人员法律专业水平偏低,在全国法院系统25万多名法官中,本科层次的只占5.6%,研究生仅占0.25%,全国检察机关系统中,本科层次的只占4%。我国司法系统中,复转军人、通过社会招考进入司法机关的人数远远超过政法专业的毕业生。近年来我国司法腐败的现象日益严重,出现了违法违纪领域越来越宽,非法所得数额越来越大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形象,破坏了法制的权威。

三、从美国司法制度探究我国司法制度改革方向

(一)建立独立的司法系统,确保司法权统一

司法统一原则是现代法制国家所遵守的基本准则,在美国的司法制度中,除了存在一个州司法系统外,还设置了一个统一的联邦司法系统。在联邦司法系统中,将整个国家划分为93个司法区,每个区包含一个联邦区法院它是联邦司法系统内行使一般权限的一审法院。3同时根据美国宪法规定,对于一审法院受理 3(美)罗伯特`考特等著:《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的案件,在经过各州最高法院审理后,还可以依法通过上诉和调卷令的形式要求联邦最高法院审理。尽管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但其统一的司法系统有效的维护联邦法制的实施和司法权的统一。在我国面临的司法体制改革中,改革目前的人事、财政、领导体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而又独立的司法系统以确保司法权和国家法制的统一。

(二)改革监督体制,确保司法独立

美国司法体制中的三权分立体制,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权力,权力之间互相监督制约。根据美国宪法规定,司法权由国家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机关和法官在行使司法权时只服从法律不受行政机关和其他意见的影响,司法权力须受到其他权力的制约。而我国的司法独立是相对于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而言的,是在国家权力机关监督之下的司法独立,司法机关依法行使司法权时应完整地置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之下。在司法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起一套真正独立于行政机关和各级地方政权的司法系统,建立完善的司法监督机制,有利于我国司法系统的有效发展。

(三)改革司法机关内部管理体制,实现依法裁判

我国汇率改革三原则 篇3

人民币汇率改革不仅仅涉及到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它还涉及到人民币价格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调整的程序等一系列问题。温家宝总理阐述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是,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温家宝总理具体提出了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项原则。

主动性

就是根据中国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决定汇率改革的方式、内容和时机。汇率改革要充分考虑到宏观经济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考虑金融体系状况和金融监管水平,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对外贸易等因素,还要考虑对周边国家、地区以及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主动性,大体上包括下列方面:首先,改革时机的选择具有主动性,我国政府在进行汇率制度改革时,会考虑到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金融体系建设、金融监管水平、企业承受能力和对外贸易、周边地区及国际的因素。其次,改革的内容完全由我国政府自主掌握。最后,改革的方式取决于我国政府的目标选择和对时机的把握。这些内容综合起来,充分表明了改革的主体和改革的方向。

可控性

就是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要在宏观管理上能够控制得住,既要推进改革,又不能失去控制,避免出现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大的波动。可控性不仅仅是指汇率浮动的幅度具有可控性,还包括汇率改革的节奏和汇率的形成机制具有可控性。如果仅仅关注汇率浮动的幅度,而没有考虑到汇率的形成机制,那么,一旦出现风吹草动,汇率发生重大变化,中央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仍然难以对人民币汇率实行有效的控制。所以,控制幅度只是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具体表现,而控制汇率的价格形成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问题才是根本。

渐进性

就是有步骤地推进改革,不仅要考虑当前的需要,而且要考虑长远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渐进性是一种改革步骤的选择。这些年,人民币汇率制度一直在进行改革。从固定的汇率制度,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再到资本项目下部分类别自由兑换,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越来越具有弹性。采取渐进性的改革步骤,有利于平衡各方面的关系,有利于减少经济震荡,有利于降低改革成本。

我国司法改革 篇4

(一)加强和保障人权

在国际潮流的影响之下,我国十分重视保障人权,并将其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司法机关依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在司法领域把人权保障落到实处。由此,在死刑制度上,为加强和保障人权,提出“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

(二)司法独立

“司法独立”是我国司法改革进程中一直强调的重点,是法治国家必不可少的主要标志,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现阶段,党政机关对司法权力的行使仍有干涉,甚至会影响审判的最终结果。因此,司法改革十分重视司法机关的去行政化和地方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司法独立。

(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公平正义是立法的宗旨,也是我国法律最基本的原则。为了更加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国司法改革强调要规范司法行为,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加强案件管理,有力促进司法行为的规范化。同时也强调要扩大司法公开,使司法权力在社会各界的监督下公开、公平、公正地行使。另一方面,还重视加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以保证司法权力的正确有效行使。

(四)提高司法能力

提高司法能力,是中国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在司法改革的进程中,我国不断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道德建设,改革经费保障体制,有效提高了司法能力。

二、我国死刑制度的主要内容

死刑的适用要求是对社会危害性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其恶劣,人身危险性极大的犯罪人适用死刑。刑法第49条的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由此看出我国在死刑适用对象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并尽量减少死刑的适用,体现了刑罚的人道主义精神。

现行《刑事诉讼法》第235条规定“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表明我国对死刑复核制度的适用加以严格的规范。此外,关于死刑执行时的监督,执行的方法,执行的场所,执行前的准备等方面在法律中都做了严格的规定。

三、司法改革对死刑制度走向的影响

司法改革对于我国死刑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下面笔者将主要从死刑存废、死刑的适用以及死刑的执行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司法改革对死刑存废的影响

司法改革让社会各界就死刑存废问题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并主要分为以下两种观点。

1.我国的死刑保留论

主张死刑保留论的学者认为,死刑是对严重犯罪人的惩罚,是其应得的报应,这符合我国伦理道德及原始复仇理念。为达到惩罚和威慑的作用,应严厉处罚对他人合法权利造成严重损害的犯罪人,这既符合社会的民意,也满足受害一方的心理需求。

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仍无法完全废除死刑。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还相对落后,阶级斗争也将长期的存在。近年来一些性质恶劣的案件,例如药家鑫案和吴英案,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社会稳定以及国家的安全,对我国公私财产以及人身权利也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而死刑具有最强烈的威慑力量和预防犯罪的特殊作用。(1)死刑的威慑作用是任何一种刑罚都无法替代的,可以有效的扼制潜在犯罪人的犯罪欲望,使得潜在犯罪人因为对于死刑的惧怕而不实施犯罪行为。正确的适用死刑便可以很好的发挥死刑的这种威慑力量,不但可以惩罚犯罪人,还起到有效地抑制和遏制犯罪的作用。因此主张死刑不能够废除。

2.我国的死刑废除论

有的学者持死刑废除论。首先,死刑的适用剥夺了犯罪人的生命,而生命权是人权的最基本的体现。其次,死刑对于犯罪人是一种惩罚措施,但是这种剥夺犯罪人生命的行为,同样是对与犯罪人有关系的人的一种伤害,重点体现在对其家属的伤害。另外,死刑所造成的后果是难以弥补的,若是发生了冤假错案,这便是对于人权的绝对侵犯,并且这种错误难以弥补。贝卡利亚曾说:“对人类心灵发生较大影响的,不是刑罚的强烈性,而是刑罚的延续性。”持久性的处罚不但让犯罪人对其产生恐惧,同时也使得潜在犯罪人对这种持续的处罚产生敬畏。死刑无法起到持续地处罚的这种强大威慑作用。贝卡利亚认为,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2)若是死刑的这种威慑作用已经不复存在,那么刑罚的目的便无法实现,死刑也便不再有存在的意义。

3.我国死刑存废的未来走向

由上述的观点可以看出,无论是支持死刑的废除,还是支持死刑的保留,都可以看作是为加强和保障人权而做出的努力,两种观点都有合理的依据。但是,日本学者正田满三郎说:“死刑作为理念是应当废除的,然而抽象地论述死刑是保留还是废除,没有多大的意义,关键在于重视历史的社会的现实,根据社会的现状、文化水平的高下等决定之。”(3)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无论是死刑保留,还是死刑的废除,都不仅仅是空谈理论,而是要以这个社会的实际情况而决定。

我国在司法改革这样的大背景下,死刑废除是大势所趋,是符合现代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拉德布鲁赫说过:“死刑的废除不仅是人性的要求,而且也是历史逻辑性及刑事政策之结果的前提。”从国际上看,随着国际社会对人权保障机制的完善,我国作为国际社会成员之一,也必将受到其影响。从国内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民众对于生命敬重意识的提升,为了加强和保障人权,我国会逐步废除死刑。但是,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废除死刑仍需要政府、司法机关以及民众的一致的努力,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二)司法改革对死刑适用的影响

1.对死刑适用的实体标准的影响

在刑法修正案(八)中取消了13个死刑的罪名,这些罪名主要是非暴力型犯罪。非暴力犯罪的目的是以非法手段谋取利益,其同样会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影响。但因为非暴力犯罪的人身危险性远远比不上暴力型犯罪的大,因此,对两种犯罪的部分罪名都有被处以死刑的刑罚,显然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原则。经济型犯罪的犯罪人在其非法获取利益之前,已经考虑到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他仍然去实施此行为就证明犯罪人对死刑并不恐惧,也就是说死刑的威慑力是微乎其微的。

司法独立是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在司法改革过程中十分重视去行政化问题。司法权作为一种国家判断权,它是国家宪法赋予司法机关对一切争议和纠纷依法进行终局裁判的专门权力,任何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行使此权力。(4)对于一些社会关注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案件,政府会为平抚民愤而要求法院对不足以判处死刑的案件判处死刑,法院鉴于其人财物都受政府管辖,不得不服从于政府的要求,这实际上就是行政权对司法权的干涉。我国的司法改革致力于将我国建设为真正的法制国家,重视司法独立。随着法院的人财物独立出政府,其受到政府的约束力会越来越小,即便是案件影响范围较大,社会反响较为强烈,且政府对案件的判决有一定倾向的案件,法院也可根据法律的规定对案件做出公正的判决。司法独立会得到实际地运行,法院行使审判权不再受政府的影响,这更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犯罪人的人权。

2.对死刑适应的程序标准的影响

在国际社会中,我国是不公布死刑数目的较少国家之一。其原因有多方面,而主要原因是我国被判处死刑数目较多。我国司法改革要扩大司法公开,让司法权力在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下行使。另外,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我国实际执行死刑的数目确有减少,也会促进我国公开死刑数目公开。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将死刑复核制度全部收回最高人民法院,但死刑复核如何进行,死刑复核的具体标准如何,这都是我国死刑复核制度的缺失,这就导致法律监督无法实现。我国在司法改革中重视加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强调要扩大司法公开。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对于各项司法活动都有权进行法律监督。但是,若想检察院真正起到法律监督的作用,必须让其实际参加到死刑复核权行使的过程中,同时,对死刑复核权的行使要有明确具体的标准。若对一个行为没有评判的标准,监督便无从谈起。因此,在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对于死刑复核进行明确的程序规定以及适用和执行标准的规定,是应有之势。

3.对待民愤和民意的理性选择

在我国,人民往往是通过媒体报道而得知发生的违法犯罪案件。但媒体报道为了吸引民众的眼光,难免会夸大的案件的事实情况,甚至会将影响定罪量刑的证据做相应处理,这就会直接影响到公民的判断。对于恶性犯罪,在定罪方面,民众的道德与法律的规定基本没有冲突。但是,在量刑方面,法律便会和道德产生一定的分歧。公民对案件的判断是基于其本身价值观和直接感官,而这种判断主要停留在道德层面上,不一定符合法律的规定。可是民意不能忽视,当民愤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法官迫于各方的压力,只能做出违背法律的死刑判决。

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在司法改革中要求提高司法能力。近年来,我国不断地在为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而努力,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司法考试制度以选拔司法人员,重视提高法官的综合素质,并在中央等司法机关设立了相关的培训机构,让法官的发展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针对一些棘手案件时,法官们可以在法律和民意之间寻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点,既不会违反法律的规定,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证犯罪人的人权,谨防违背法律目的及原则的判决出现,又将民意放在考虑的范围之内,在合法的范围内做出平抚民愤的判决。这将是未来我国司法改革进程中关于死刑适用中不能忽视的一个走向。

(三)对死刑执行方法的影响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死刑执行方法有两种,即枪决和注射。在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何时使用注射,何时使用枪决,这导致在执行死刑立即执行时容易发生不公平的现象,违背了立法的最基本的原则——公平正义原则。对上述问题的一种解释是,在较为偏远的地区,因使用注射死刑成本太高而无法实际的实施。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对死刑犯不公正待遇的掩盖。即便是执行枪决,也需要准备执行枪决的场地,执行的人员,以及执行所需要的子弹,这其中的成本并不会比执行注射死的成本低。

我国在司法改革中着重强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贯彻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保障每个公民的权利得以维护。即便是即将被处以死刑的犯人,他们也享有平等的权利,应该得到公平地对待。因此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在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为提高司法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逐渐地完善司法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司法机关的经费投入,给予法院经济支持以维护公平正义,提高司法机关的履职能力。上述举措必将会使我国相关的执行死刑的方法有所完善,会出现何时适用枪决或注射,对何种死刑犯适用枪决或者注射死,以及何时适用枪决和注射的相关规定。并在一定时期后,逐渐地将死刑执行方法仅规定为更加人性化的注射死刑,而枪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参考文献

[1][意]切萨雷·贝卡利亚著,黄风译.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2]赵秉志主编.中国废止死刑之路探索——以现阶段非暴力犯罪废止死刑为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3]罗吉·胡德,卡罗琳·霍伊尔著.曾彦,李坤,李占州,郭玉川译.死刑的全球考察[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我国首次发布司法改革白皮书 篇5

任生心

2012-10-12 10:08:36来源:《光明日报》2012-10-10

(光明日报北京10月9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发布《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在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姜伟介绍了白皮书有关情况。

姜伟表示,中国政府首次就司法改革问题发布白皮书,目的是全面客观地介绍中国司法改革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形象,表明中国致力于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态度和决心,增进国内外对中国司法改革及法治建设的了解、认同与支持。《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由前言、正文、结束语三部分组成。(白皮书全文见15、16版)

前言部分说明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中国积极稳妥务实地推动司法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司法制度和改革进程。介绍中国司法制度的基本特点,司法改革的目标、原则和进程。第二章,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介绍中国在完善司法机构设置和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完善诉讼程序、强化司法民主和监督等方面进行的改革。第三章,加强人权保障。介绍中国把加强人权保障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通过修改法律法规、完善制度机制,在司法领域全方位落实人权保障的新进展。第四章,提高司法能力。介绍中国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改革经费保障机制,为提升司法公信力奠定坚实基础的情况。

第五章,践行司法为民。介绍中国在推进基层司法组织建设,强化司法工作的服务意识,延伸工作平台,完善工作流程,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司法便利的情况。

浅析我国高考制度改革 篇6

关键词:高考制度;历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3-0193-02

大学入学考试把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连结起来,作为高等教育的门槛,在教育制度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对高校人才的选拔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具有深刻影响的准入制度。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大处讲涉及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国家的经济、科技、社会的高度发展都离不开高等教育,大学考试制度的改革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劳动制度、人事制度的改革密切相关;从小处讲牵涉无数家庭和个人的根本与长远利益。一直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的高考制度受到社会的争议与批评。

我国的高考制度经历了探索与初创时期、停滞时期、恢复与重建时期以及改革深化与发展多样化时期,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不能完整、科学地实现选拔人才的功能,出现对中学素质教育的导向偏差,高考录取对学生的评价方法过于整齐划一,忽视学生特长等。

一、高考制度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一)高考制度的概念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高考”,是“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简称,包括升入高等学校的考试、录取,以及对整个高考系统的管理等。有时“高考”也是“高考制度”的简称,而高考制度又是“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的简称,它是高等学校招生目的、方针、实施方法的总称。文中笔者所用的高考主要从制度层面进行阐述与评论。

(二)高考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是考试制度的发源地,古代的科举制度就对世界各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随着国力的衰弱,教育也落后于西方,直到1895年才模仿西方建立了第一所新式大学--北洋大学堂。这一时期的大学数量少、层次参差不齐,独立分散招生。到了民国时期,各校开始逐步实行国家统一考试,但到抗战时期被迫停止统一招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考制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按照不同的考试特点和招生形式,分为四个阶段。

1、1949年~1965年:探索与初创时期

这一阶段国家探索并初步建立了统一招生考试。但由于处于探索阶段,考试科目较多变;缺乏严格的选拔,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主要凭借主观经验命题、组织、实施考试,评分也有较大的主观性。

2、1966年~1976年:停滞时期

文革十年高考制度基本处于停滞或倒退状态,采取“推荐入学”形式,取消考试,政治条件成为录取首要考虑的条件,导致所录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

3、1977年~1984年:恢复与重建时期

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正式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实行全国统一录取、统一招生。考试科目上,分为文、理和外语。考试组织形式方面,实行预选考试、会考试验和保送生制度试验。

4、1985年至今:改革深化与发展多样化时期

1985年,全国开始采用高中毕业会考后的高考科目组设置实验方案,即“3+2”考试方案(上海除外)。1985年,广东省率先实行了英语、数学两科标准化考试,开始了标准化考试。1994年,海南、广东作为试点实行考试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改革。考试内容上,逐渐开始体现由知识为主到能力为主的转变,各科题量变化较大,难度普遍增加。

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2000年到2010年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这个计划成为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基础。1999年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由此揭开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考试内容上,加强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增加了综合能力测试的试卷类型,从“3+2”到“3+X”;录取方式上,试行计算机网上录取,并逐步推广。

现在,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出现分省命题并不断深化,高校自主招生试点,考试内容特色化,考试组织、录取科学化等。

二、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动因分析

高考制度的改革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

(一)外部因素

高考制度的改革与政治密切相关,并受政治的深远影响。高考制度的变革,往往是政治领域发生重大转折的反映。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确保了全国用相同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在相同的考试时间,使全国各地统一步调、统一行动,维持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团结稳定。但在当今政治走向开放、民主,注重人的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高考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受政治的影响,另一方面发挥其自身的政治功能对政治产生影响,在遵循考试制度发展规律的同时,适应新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

(二)内部因素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要求高考制度的改革更具普及性。高考的考试形式更具普及性,高考的命题难度上上改变过难的选拔性成分,命题类型上更富于基础性、灵活性、主观性、创新性。

课程改革的大趋势要求高考制度与之相适应。考试制度改革作为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是课程改革的一部分,高考制度改革应服从中小学课程改革大局,适应并促进课程改革。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开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2002年12月19日《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方案》出台。在这里,考试评价体系改革体现出的教育理念是:人本与发展,即以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立足点,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具体表现为:一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不等于要求学生全优发展,要抓住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二是注重全面评价学生,评价内容多元化而非单一的、纯纸笔性的。三是评价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更加注重动态过程而非僵硬的结果。四是评价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而非单纯为评价需要服务,所以评价更加注重实施的日常化、行为化。基于这些理念,高考制度的改革应更多的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三、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

(一)高考考试管理改革

在我国,高考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对考试起领导作用,高考管理仅仅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事情,缺乏社会化,不能引入竞争,也不能实现相互监督和制衡,不利于高等教育类型的多样化发展。一年一度的高考,高等学校所关注的仅仅是国家公布的录取分数线;最关心的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中心是追求提高升学率,高等学校置身事外,不能面向市场进行自主选择、自主管理、自我负责,缺少市场化和服务性。

我国可以尝试让考试逐步社会化,实行招考分离,让高考以商业化方式进行组织运作,设立多家提供评价服务的非盈利服务机构,为高校和考生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并对招生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指导。改善招生质量,促进招生公平。在高校设立准招生的机构,设招生专职人员、顾问、教授、学生负责人等。机构负责研究、商讨招生工作方针、新生入学条件、入学手续、新生录取决定等。充分发挥高校的办学自主性,使高校根据自身基础和市场要求制定培养规划。

(二)高考内容改革

目前我国高考科目设置为3+X,主要有两种:一是“3+文综/理综”。3指语数外三科,文综指历史、政治、地理三科的综合考试,理综指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综合考试。目前绝大多数省份都实行这一种。它的优点是考试科目固定,便于管理,也便于考生复习应考,负担较轻。缺点是考生只能文理择一,存在偏科现象,不利于全面发展。二是“3+大综合+1”。大综合指政治、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六科综合考试,“1”指高校根据专业特点自主规定六科中的一科作为选考科目。他的优点是体现了个性与全面的统一,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水平与学科性向,缺点是造成教学秩序混乱,录取操作困难,命题难度加大,加重了学生负担。

我国的高考在内容上多以知识立意,基本上考查死记硬背,今年来综合试卷试图弥补这个缺陷,但综合试卷的编制存在单科倾向性,严格比例的拼凑学科知识,缺乏学科的渗透交叉;选题的答案缺乏综合归纳与思考;编制的科学性上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高考突出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当前应将把能力考查作为重点,突出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试题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科间的渗透性和综合性,还要体现生活的客观要求。

(三)高考考试形式和方法的改革

我国高考每年举行一次,而且只有高三毕业那年才能参加高考,考生参加考试的机会少,考生心理压力大。考生、家长、老师、学校都对高考带着高度重视和充分的紧张的进行全力的准备。在中学便着手准备,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无法推行。高考为了保证选拔的信度和效度,采用以客观题为主,重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限时闭卷统一书面考试,即使主观题,也难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试卷形式与考试形式上,标准化考试,题量大,覆盖面广,引起学生题海战术,导致学生负担过重;题型模式固定、不全面,导致学生能力培养不够,答案唯一限制学生思维。

国家应逐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充分体现高校的个别差异性。也可针对教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造成的考生考试、录取不公平现象,在招生录取分数上依高校差异做出灵活调整。

在国家统一考试的前提下,可以试行多种高考模式并存,由高校自行决定考生入校的加试要求,考生也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形式,实现双向选择。增加考试次数,避免“一考定终生”。

考试形式微观层面上看,我国的试题类型一般分三类:主观性试题(论述题、证明题、作文题等)、客观性试题(是非题、选择题、配对题等)、限制性试题(简答题、填空题等)。实现知识性考查、发散思维、创新能力的协调发展。

(四)高考录取标准改革

高考在录取学生时不仅要关注他的高考成绩,还应关注他的个性特点、兴趣、多种能力。关注学生在高中的学业成绩的高低及一贯性,更多地关注其高中学业成绩是否稳定,有没有上升的趋势等。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其参与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科技活动、校内为各种活动的记录等。对于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应灵活处理。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实行录取标准综合化。

参考文献:

[1]王红兵.试论我国高考改革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D].华中师范大学,2003.

[2]杨思帆.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研究:中美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7.

[3]宋洁绚.基于国家主义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4]刘芳.终身学习视野下我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我国房产税制改革探讨 篇7

一、我国房产税的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

(一) 我国房产税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房产税是从1986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虽然从规模上看房产税一直都是一个小税种, 但20余年来,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 房产税收入的规模扩张速度远远大于同期税收总额的扩张程度。现行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 以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 向房屋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使原有房产税税制设置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 房产税税制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不仅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要求, 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还严重影响地方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能力。201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得到了国务院的同意。《意见》指出: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 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

(二) 我国房产税改革的必要性

1. 房产税收入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纵深发展, 我国的房产政策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房屋已经作为特殊商品进入到流通领域, 法律上允许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离, 居民可以自由进行转让和买卖。

2. 房产税制本身缺失较大

(1) 课税范围过窄, 仅对城镇的经营性房屋征税

房产税的征收范围实际上只局限于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 不包括农村的房屋。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 有很多地区的农村都已具备普通城镇的规模, 人均消费水平也有所提高, 但是这样的农村却还不用缴纳房产税。这就使得我国的房产税在征收上难以体现其公平的原则, 同时也为一些避税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房产税收入的增长。

(2) 减免范围不合理

依据现行的《房产税暂行条例》及有关规定,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以及军队自用的房产和个人所有非营业用房等都是我国房产税的免税对象。这样的规定显然不符合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不动产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 房产税必须要合理调整其免税范围, 以适应现实社会的经济状况。

(3) 计税依据不合理

现行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是房产原值扣除一定比例后的余值及租金收入。与目前物价上涨水平相比较, 房产原值仍维持原状, 如今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 许多房产的实际价值已成倍增长, 根据房产原值征税显得十分陈旧而不合理, 亟需改变。

(4) 税率缺少弹性

现行房产税采用比例税率, 其计税依据分为两种:依据房产计税余值计税的, 税率为1.2%;依据房产租金收入计税的, 税率为12%。2008年3月1日起, 对个人出租住房, 不区分用途, 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对企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按市场价格向个人出租用于居住的住房, 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这种税率存在单一性, 没有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别, 不利于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灵活调节。

二、我国房产税改革中的难题

(一) 征税范围和税率的调整难

虽然我国的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但农村的经济结构并未发生很大调整, 农村的房产价值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得到统一的评价标准, 因此, 在考虑扩大征税范围的同时, 确定将征税范围具体到对哪些房产征税存在困难, 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调查。

(二) 征税对象评估难

对个人房产开征房产税, 就必须进行房地产评估工作。改革后房产税采用的计税依据是不动产的市场价值, 评估市场价值首先要选用较好的评估方法。选择任何一种评估方法都应当慎重考虑和充分论证, 以保障评估结果的公正和有效。中国目前评估师数量严重不足, 显然是难以做到对全国的数百个城市的不动产进行评估, 不能正确评估就不能合理征税, 同时还要防止评估时发生的寻租行为。

(三) 房产税制不完善及重复征税问题解决难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业的整个链条中涉及了大量的税费, 除了税务机关征收的营业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契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所得税等, 同时, 在房地产登记、使用、经营、交易、过户等环节还需缴纳多种费用。因此, 现在的房产税费体系不完善且太过繁杂, 难以在短时期内科学测算出现行房产税制合理的税收负担, 对房产税的改革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四) 地方税权短缺, 征收管理难

由于我国地方税权短缺, 税务机关对偷逃税现象没有足够的惩罚权限, 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税收自主权, 对房产税收征管工作缺乏主动性, 从而制约了房产税制改革措施的正常实施。

(五) 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淡薄

我国房产税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不强, 偷逃税现象严重。有些房产税纳税人缺少自觉纳税意识, 对房产税的政策了解少, 因为房产税是小税种就产生可有可无的错误想法, 从而忽略了房产税的纳税义务, 与增值税、营业税等主体税种比起来, 房产税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加剧了征收难度和管理的无序。

三、我国房产税改革中难题的破解

(一) 合理调整税基和税率

1. 确定房产税的征税范围

房产税的征税范围应当扩大到个人住宅和农村地区, 并按照房地产的评估值征收。同时, 通过规定适当的免税项目和免征额的方法将低收入阶层排除在纳税人以外。扩大房产税的征税范围可以使我国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我国的税制政策相适应, 将征税范围扩大到农村, 应一视同仁地对待非经营性房地产与经营性房地产, 把这两种房地产都作为课税对象。

2. 增强税率的弹性

税率的制定应遵循富有弹性和灵活这一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调节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我国政府在房产税的制定上, 更应当充分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 应着力使税率的弹性范围扩大, 同时将一定的自主权赋予地方, 让地方政府能够按照当地经济发展的真正水平、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及纳税人的缴税能力等情况, 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税率。

(二) 建立公平、公正的房地产评估制度

我国首先应当建立起脱离政府主管部门、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正公平的中介评估机构。同时, 针对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建立东西部有别的房地产评估制度, 根据各地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确定房产税的计税依据。计税依据选择以房地产评估价值为主, 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 可以使税收的固定性得到有效保障。只有当房地产价值发生大幅度变化时, 才需要对房地产进行重新估价, 以确保物价水平和计税依据的一致性, 同时还可以防止税收的大量流失。

(三) 建立一套完善的税费体系

我国政府应对税种进行合理设置, 扩大税基, 简化税种, 使各个税种之间相互匹配、协调, 进而形成一个结构优化、税种全面的房产税制。通过开征缺位税种, 比如赠与税和遗产税等, 使房产税制能够涵盖到房地产流转的每个环节。

(四) 适当下放房产税管理权限

房产税的绝大部分税种属于地方税种, 立法权限和征管权限交给地方政府, 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加强地方税收的征收管理。可以通过由中央制定房产税的基本法, 在全国统一税制的前提下赋予地方政府较大的管理权限 (包括征税对象、纳税人、计税依据、税率、减免税等税制基本要素的适当调整) , 以适应国家之大,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实际情况。

(五) 加强税收宣传

税务部门及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税收的宣传教育工作, 结合新闻媒体、报纸杂志、教育、文体等社会部门普及税收知识, 对纳税单位免费开展税收知识讲座, 让纳税人了解房产税的征税范围、税率、计税依据、税收优惠、纳税方法、偷逃税惩罚措施等, 让纳税观念深入人心。房产税的税源分散, 这样有利于调动纳税人的纳税积极性, 促进房产税改革措施的有效落实, 克服税收征管困难以及税款缴纳不及时等问题。

四、房产税制改革的其他配套措施

(一) 制定一套与税收征管相应的法律法规

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房地产法律法规体系来规范房地产市场的行为, 为房产课税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使税收征管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二) 建立完善的财产登记体系

房产税征收体系得到保障的前提是要建立完善的财产登记体系, 建立与评估、税收征管相关的数据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房产取得时对固定资产原值, 个人房产的价值、地点、面积、产权人等登记存档, 建立较为完善的档案资料, 定期开展纳税检查, 及时掌握房产税的变化情况, 加强税源管理。

(三) 严格执法, 加大征管力度

一要严格执法, 对房产税偷逃税行为要秉公办理;二要完善税收立法, 规范税收征管, 堵塞税收漏洞;三要加强与其他部门协调管理, 保证税款的及时入库。

(四) 完善税收征管机制

论我国教育支出改革 篇8

1 现阶段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

1.1 公共财政用于教育支出的总量偏低

一般情况下, 我们用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国教育支出的规模, 因为它可以直接反映该国有多少资源用于教育。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 教育支出绝对数额大幅增加, 但是相对数目却增长缓慢, 教育支出占GDP的份额始终徘徊在2%左右, 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度出现下降趋势。我国在1993年颁布的中规定——“筹措教育经费的主要措施: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在20世纪末达到4%, 达到发展中国家八十年代的平均水平”。同时在2004年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中, 提出要确保在2007年使教育财政支出达到GDP的4%, 并力争在2010年达到5%的目标。但如表1所示, 截止到2008年, 中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2.99%, 远低于预期目标。

1.2 教育支出结构失衡

1.2.1 三级教育支出结构失衡

据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情况的资料, 在10个市场经济工业化国家中, 初级教育的社会收益率为15%, 高于中等和高等教育的11%。在26个发展中国家中, 初级教育的社会收益率为28%, 高于中等教育的17%和高等教育的14%。因此, 初级教育从社会角度看是最大的投资形式。因此, 对于处于在发展中国家行列中的我们来说, 政府应在基础教育中起主导作用, 而在高等教育中起辅助引导作用。

为反映每位学生的平均教育经费支出, 我们引入生均支出的概念, 三级教育支出结构由生均支出的比例表示同时, 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 人均GDP600—2000美元的国家三级教育生均经费比例应为1:2.5:9.2, 我国的数据为1:2.6:20.6, 远超过标准。这一方面显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畸高, 基础教育过于薄弱, 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低, 筹资渠道单一, 办学效益不高的弊端。

1.2.2 地区间教育投入结构失衡

第一,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之间差异明显。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基础教育上。2006年, 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指标最高的上海市小学生均预算内经费为9409.78元, 初中为10325.89元;最低的河南省小学948.57元, 初中1195.42元, 相差近10倍。

第二, 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明显, 所以我国教育投入基本上走了一条先城市后农村的道路, 导致城乡教育支出差距显著。但是我国有80%以上的小学、64%以上的初中设置在农村。从公平原则看, 城乡学生的生均政府教育投入应当相等。但事实并非如此。当前我国农村教育资金严重不足, 以2004年为例, 全国的各项教育经费投入, 占40%的城市人口获得了其中的77%, 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了其中的23%。而2006年, 我国基础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公用经费全国普通中小学是648.42元, 而农村中小学是594.04元。这种地区之间教育投入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各地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差异, 极大地影响了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2 民生财政的视角下教育支出改革的有效途径

2.1 继续加大教育支出规模

《教育法》中规定, 教育经费必须确保“三个增长”, 即中央和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人的增长, 生均教育经费要逐步增长, 教师工资和公用经费要逐步增长。这对我们调整支出规模显然有重大意义。我们应转变政府职能, 在制定预算时, 科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在有限的财力中确保教育支出的优先增长, 并且根据经济发展状况, 将财政收人超收部分更多地用于教育投人, 确保教育支出的稳定增长, 做到“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相结合, 切实保障每个人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2.2 大力提倡社会力量办学

根据我国政府目前的财力, 公共教育支出不可能满足我国对教育的迫切需求, 在积极提高公共教育支出的同时, 应该大力提倡社会力量办学。政府如果包办一切教育, 不允许社会力量办学是不合理的, 因为在一个社会中, 总有一部分比较富裕的人对教育有更高的要求, 而私立教育可以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同时, 私立教育的存在可以促进公立教育水平的提高。只要政府对私立学校加强管理, 私立学校一方面为国家节省了大量教育经费, 特别是对我国来说, 可以把有限的教育资金用于最需要的地方, 另一方面又促进了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是一件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利的事情。

2.3 合理安排教育支出结构

首先要合理调整三级支出结构。一是基础教育, 对于我国而言, 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普及, 降低文盲率, 提高整体公民素质, 保障社会稳定, 经济健康发展。二是高等教育, 主要由受益者个人承担资金, 财政以助学政策和助学贷款的形式予以资助。为了切实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来支持高等学校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私立大学给予政策的支持和适当的财政补贴。三是职业技术教育, 由于其与物质生产领域有较直接的联系, 带有明显的商业收益性, 因此其资金来源基本上由市场机制决定。在我国应由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或受益人承担。但是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 促进就业、再就业, 消除贫困落后地区接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 我国政府也应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增加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其次是合理安排地区之间教育支出结构。现在我国基础教育主要由县和乡两级负担教育经费, 中央和省一级财政支出比例过低, 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直接导致了教育支出水平的不同。现阶段中, 我国应加大中央、省两级财政教育支出力度, 把重点放在中西部地区, 同时加大地区之间转移支付力度, 以东部带动西部教育事业发展。就教育结构而言, 财政教育支应在中西部地区应把重点放在初级教育方面, 而在东部发达地区, 由于中、高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高, 这些地区教育财政支出应重点放在中、高级教育方面。就城乡而言, 我们应继续推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政策, 弥补农民对于教育的投入不足。

2.4 公布教育信息, 建立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加大监督力度

为促进民生建设, 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国教育领域的支出逐年增长。然而, 虽然我国的财政支出中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 但由于监督管理和评价体系的滞后, 许多“民生”本意的财政资金安排并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政府应每年将各级财政对教育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在网络媒体上公布, 让公民了解当地教育资金状况, 并给予监督。同时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是民生资金从注重资金投人管理向注重支出效果管理转变的重大改革措施。只有通过建立绩效指标评价体系, 才能帮助教育部门调整和优化预算支出方向和结构, 真正反映财政支出的合理性, 使有限的民生资金得以科学合理使用, 提高民生资金管理水平。

摘要:教育是政治建设、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是形成长期经济增长效应的核心力量, 然而我国现阶段教育支出存在多种问题, 如何从民生财政的视角研究教育支出改革的有效途径是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

我国税制改革的探讨 篇9

一30年来税制改革历程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税收制度历经数次改革调整, 走出了一条自计划经济时期的简化税制, 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不断调整完善的改革之路,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1993年期间, 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税制改革的内容主要是适应多种经济形式发展的需要, 逐步恢复和增加一些税种, 确立了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1983年和1984年先后实行第一步和第二步“利改税”, 对搞活国有企业, 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 制定了对外资企业从宽从简的税种和征税办法;对工商税制实施改革, 税种增加到了1993年的32个, 并建立起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双主体的税制体系, 此次税制改革有较大突破。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 尤其是1994年进行的分税制改革, 对税制进行了大幅度的结构性调整, 这是一次影响非常深远的改革, 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的税收制度, 我国现行税收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在这次改革中确立的。这次税制改革是按照“统一税法, 公平税负, 简化税制, 合理分权”的指导思想进行的, ①目的是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加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 促进竞争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实现与国际接轨。具体改革内容包括:一是全面改革流转税。1994年前流转税以产品税为主, 同时有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 呈“三足鼎立、三分天下”之势。1994年税制改革后, 取消了产品税, 流转税含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四个税种, 自此, 确立流转税为我国最大税类, 增值税则为第一大核心税种。二是对内外资企业分别征收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所得税成为我国仅次于流转税的重点税类。三是调整、撤并和开征其他一些税种, 将税种减至23个。四是改革税务征管模式, 分税制将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分别由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

第三阶段是从2001年到现在,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 国家适时对1994年构建的税制体系进行局部修订完善。先后进行了“费改税”、企业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并调整税率表、资源税由从量计征逐步改为从价计征、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调整消费税税目税率、改革车船使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及烟叶税, 而最为重要的是2012年开始试行至2016年的“营改增”, 是财税体制的一次深刻变革。“营改增”后我国有17个税种, 税制进一步趋于规范合理。

可见, 税制改革的历程曲折多变化, 伴随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要么对税制结构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要么对个别税种进行微调, 废止过时的税种, 开征新税种, 或合并税种。税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如对税种的改革要分步推进, 改革方案的出台需要先期科学设计, 反复论证, 选点试行再推进全面实施。

二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设计

1. 税制改革的目标

新一轮税制改革是在我国深化经济改革并在当前启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一个先驱的关键部分。因此, 税制改革必须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战略目标相吻合。我国提出供给侧改革是在供需因错配而失衡, 出现产能相对过剩, 需求结构发生升级变化, 突出表现为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 以及国内外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 金融风险有所积聚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背景下开展的。供给侧改革就是通过制度的制定, 促使供给端发力, 让企业提速增效, 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而减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用的一个重要政策手段。除此之外, 还需要进一步改革优化税制, 构建一个统一、公平、调节有力的新税制体系, 既可调整税负结构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又可培养制度竞争力来激发企业活力, 鼓励创新, 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实现绿色经济和文明健康生态环境的常态化。

2. 税制改革的思路

(1)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循序渐进地向纵深拓展。改革并非全盘否定, 1994年确立的税制体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又经过20年来的多次改革完善, 整个税制框架和大部分税种有保留的必要性。仅对不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需要, 有碍税制结构优化的不合理部分进行调整改革。

(2) 既立足国情, 又逐渐与国际接轨。纵观世界各国税制结构, 发达国家多选择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 而发展中国家的税制偏向以流转税为主体。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是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双主体, 并且流转税占较大优势, 所得税比重相对较低, 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作辅助税种, 下一步改革应适当调整这种比例格局。据相关报道, 我国2016年个人所得税仅占总税收收入的6.8%, 随着经济增长, 应逐步提高个人收入, 强化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征管, 一方面可以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占比, 另一方面能更好地调节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缩小贫富差距。另外, 从国际的宏观税负比较来看, 发达国家的小口径宏观税负 (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平均在30%~35%, 发展中国家在16%~20%, 2012~2015年我国宏观税负在18.5%左右。我国大口径的宏观税负 (即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 在33%~35%。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4年和2015年我国宏观税负均为29%左右, 如果计入国有土地出让净收益, 宏观税负分别为30.2%和29.8%, 未超过发达国家的平均宏观税负水平。当然, 有专家对我国的测算数据提出异议。笔者认为不论如何, 我国宏观税负已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且各种收费居高不下, 对发挥企业积极性、促进竞争和提速增效没有产生应有的作用。目前, 我国的税制改革应该顺应世界各国普遍减税的潮流, 并非简单减少税收收入, 而是通过设计合理的税制结构, 在给企业减负的同时能够产生刺激作用, 促使企业充分挖掘生产潜力, 不断创新, 降低成本, 提升产品品质, 促进经济发展, 使经济增长速度高于税收增长速度。

(3) 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原则。在设计税制时, 很难做到税收效率与公平的绝对统一。就各税种而言, 调节的方向和侧重点存在差异, 如流转税对生产流通调节的有效性较大, 但有背于量能负担的原则。相反, 所得税具有课征公平的显著特点, 却无法直接调节生产和流通。所以, 如何聚各税种的优势来组成一个合理的税种集合, 构建一个兼顾效率与公平的优质税制体系, 是新一轮税制策划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当然, 在设计税制时, 应从本国国情出发, 结合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来制定。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经济加快发展时期, 应当重效率, 兼顾公平。据统计, 我国流转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在70%左右, 而个人所得税占比不到7%。世界上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所得税比重远高于流转税比重, 如法国、英国所得税与流转税的比重分别为62%、28%, 56%、31%。②相比之下, 我国流转税比重偏高, 企业无论盈利与否都必须纳税, 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所得税的多少, 影响了税收调节收入、公平分配的效果。下一步应逐步提高所得税比重, 对流转税和所得税相关税种进行改革调整, 即进一步理顺“营改增”, 确保“营改增”到位, 达到预期目标, 启动对消费税的改革, 逐步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

(4) 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是财政体制的实质问题, 综观世界各国财政体制, 集权与分权关系始终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适度的集权能保证国家统一, 中央有宏观调控能力, 而分权是确保地方相对独立经济利益的客观需要。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 初步构建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政府财力、财权划分的基本制度框架, 产生了一系列积极效应。可是, 随后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导致地方财力逐渐减少, 支出比重不断加大。这些改革项目主要包括:一是证券交易印花税分享比例由最初的50︰50调整到80︰20, 2000年调为中央97%、地方3%, 从2016年开始全部调整为中央收入。二是从2002年开始企业所得税收入实行中央和地方共享, 共享比例由2002年的各自50%上升至2003年的中央6 0%、地方4 0%。三是2 0 1 2年开始试行至2 0 1 6年的“营改增”, 使本来已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的困难加剧。原来营业税是地方第一大税种, 如今营业税被增值税所取代, 而增值税是共享税种, 中央和地方的分享比例是75%︰25%, “营改增”每年减税5000亿元, 再加之增值税地方分享比例过低, 我国地方税源不足, 地方政府的财力将严重萎缩。所以, 下一步改革势必要调整增值税分享比例, 企业所得税分享比例也应由6︰4改为5︰5, 可以考虑把消费税作为共享税种, 并开征新税种, 培植地方税源, 取消税收返还。这样既满足地方政府实现其职能的资金需要, 又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加强税收征管, 扭转近年来地方财政过度依赖土地等非税收途径的现状。

(5) 实施税制改革应当总体合理规划, 选择重点, 突破难点, 择机分步推进。目前应从税制改革的国内外背景入手, 作深入细致的全面调查研究, 建立模型采集经济数据并进行分析, 预测税制改革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构建一个较为合理可行的改革方案, 适时逐步推行。税制改革的核心是科学设计税种, 当前大家热议的主题锁定六大税种改革, 为何由六大税种引领税制改革, 如何改?

第一, 增值税。近几年来试行“营改增”已产生明显的经济效应, 除了减税对企业有激励作用外, 更重要的是征收增值税避免重复征税, 促进专业化协作发展, 致使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得以优化。这种通过优化税制而引导生产方式的转变, 所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营改增”后, 增值税制度改革仍有空间。多档增值税税率未来有待简并, 政府工作报告已提出, 政府将简化增值税税率, 由四档税率减为三档。适用于小企业的简易计税方法使得重复征税的问题仍然存在。另外, 需要出台行业细则, 加强税收征管, 进一步完善堵塞制度漏洞。

第二, 消费税。“营改增”全面实施后, 对商品和劳务征税由“三税”并存变为“两税”并存的格局, 增值税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 需要提升消费税的地位, 增强消费税调节功能。可从以下几方面对消费税进行改革:首先, 调整消费税征税范围。这一次消费税的改革始于2014年, 在2014年11月, 财政部连续三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 之后取消酒精、小排量摩托车和汽车轮胎消费税, 2015年初开始对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 自5月1 0日起上调卷烟消费税, 把批发环节从价定率计税改为复合计税, 税率由5%提高至11%, 并加征0.005元/支从量税。消费税改革的政策密集出台, 可能使消费税成为下一步改革的醒目税种和调整扩围, 可能会将高污染、高耗能和高档消费行为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若是这样, 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就会从商品延伸到劳务。其次, 改革消费税征税环节。将消费税从生产、进口环节移至流通环节征收, 这是消费税改革的方向。2016年12月1日起, 对超豪华小汽车, 在生产 (进口) 环节按现行税率征收消费税基础上, 在零售环节加征消费税, 税率为10%。③目的是为了引导合理消费, 促进节能减排。这一举措开启了消费税在零售环节征税的先河, 接下来可能将适合在批发、零售环节征税的商品后移征税。消费税征税环节后移, 会增大计税基数, 据测算至少增加1000亿元到3000亿元税源, 可以抵补一部分“营改增”减少的税收, 但也会使消费品价格提高, 影响消费需求。所以, 要相应地调整消费税税率, 对酒等日常生活品可降低税率, 高档奢侈品的税率要适度, 如果过高可能会导致国内购买力外流。

第三, 个人所得税 (后简称个税) 。个税在此次税改中相对滞后, 个税改革被视为所有税种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因而会成为财税体制改革的一大看点。本次个税改革的总原则和大方向是:依照“增低、扩中、调高”的总原则, 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新税收体制。④以期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使劳动所得与资本所得税负均衡。我国个税原来实行的是分类税制, 即将征税对象划分为11类所得, 分别扣除不同的费用, 按不同的税率征收。改革后将对部分所得实行综合纳税, 即将汇总的诸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和稿酬等部分收入纳入综合所得, 按年汇总计算缴纳, 用综合所得扣除准予扣除的项目金额后的余额来计税。因此, 需要建立基本扣除加专项扣除的机制, 并适当增加专项扣除。从基本扣除标准来看, 工资薪金每月按3500元的标准扣除已执行了6年, 随着物价上调和收入增长, 理应提高这项基本扣除标准。至于专项扣除, 目前倾向于把再教育支出、首套房贷款利息、赡养老人、抚养二孩等家庭支出纳入抵扣的项目, 以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税收负担。这种征收模式的改变是此次个税改革的重点, 至于哪些项目纳入综合课征, 基本扣除和专项扣除标准, 以及专项扣除项目的确定, 是改革的关键和难点, 需深入研究、反复论证。此外, 还需进一步优化税率结构, 可能会调低低档次税率和简并税率, 既使高收入人群税负提高, 又让中等收入群体有获得感。再者, 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 实现信息共享, 是实施综合课征必备的重要前提条件, 也是个税改革的难点, 在改革个人所得税时必须先行构建。紧随其后的是强化税收征管。通过上述改革的逐步推进, 可促使我国个人收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第四, 资源税。资源税是近些年税制改革的重点之一, 2015年在对石油、天然气、煤炭进行资源税改革的基础上, 又对稀土、钨、钼实行资源税改革, 并相继出台调减铁矿石资源税政策, 以促进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下一步应该采取下列改革措施:一是扩大征税范围。目前资源税的征税对象主要是矿产资源、油气, 为了进一步节约、有效使用自然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决策层考虑将诸如水流、森林、草原等纳入资源税的征税范围, 矿产资源原先只征收补偿费, 现在应当列入资源税征税范围。目前在河北试行的征收水资源税, 已取得初步成效, 有利于促进企业节约使用资源。若要在全国推广试行, 需要进一步作制度设计, 如农业生产用水可以考虑限额内免税, 对生活用水和不同类企业的生产用水, 采取差别比例税率征收, 以体现区别对待的原则。二是逐步全面推行从价计征。在资源税前期改革中, 已先后对原油、天然气、煤炭、稀土、钨、钼6个品目实施从价计征改革, 其他品种目前仍采用从量计征方式, 还需要逐步突破, 最终实现资源税从价计征的全面改革。三是重新合理确定税率。要强化税收在能源生产和消耗环节的调节机制, 能够进一步调节级差收入, 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因此, 资源税适合使用有幅度的比例税率。

第五, 环保税。近年来, 开征环保税呼声不绝于耳, 现已尘埃落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已经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 定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此举被称为“绿色税制”改革, 在人们饱尝雾霾笼罩之苦时, 环保税的开征无疑是场及时雨, 对于引导排污单位减少排污量, 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环保税作为一个新税种, 其实质是费改税, 是将征收排污费的单位改为征税, 税负与过去缴费负担基本保持一致。目前主要限于对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等重点污染源征税, 个人认为应逐步扩大征税范围, 探讨对其他污染物征税, 在通过可行性研究论证后纳入征税范围, 并实时适度提高环保税征税税率。另外, 加强完善环保税的征收管理是关键, 环境保护税法规定的计税依据是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折合的污染当量数确定, 污染检测至关重要。税务机关没有相应的污染检测装备和技术, 需要由环保部门进行检测并提供监测数据给税务部门, 因此应构建大数据治税信息共享机制, 实现监测设备的后台与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互联, 以便于税务机关实时获取排污数据, 及时准确计税征税。

第六, 房地产税。自2011年在上海和重庆试点房地产税以来, 房地产税犹如“狼来了”, 频频被人们提起, “快要开征房地产税了, 房价要降啦”, 然而却千呼万唤未出来。那么, 房地产税会开征吗?何时开征?房地产税会是降房价的利器吗?笔者认为房地产税的开征是确定的事件, 但是应该理性看待, 时机尚待成熟。因为房地产税的开征不仅涉及房地产领域, 还会影响到整个经济层面, 需要政府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评估。另外, 房地产税的征收技术难度大, 不动产登记等配套措施要跟进。开征房地产税对房价的影响有多大, 仍是一个未知数。我国目前住房的刚性需求还很大, 这是房价难以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还涉及土地制度、投融资制度等, 房地产税的制度设计尚属未知, 但房地产税的开征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是可以预见的。

总之, 上述税制改革的帷幕已经拉开, 各热点问题将逐一得到解决, 其后还有社会保障税、遗产税和赠与税需要探讨、论证。相信在新一轮税制改革完成后, 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将会显著提升。

摘要:目前, 我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 财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军”将会加速推进。本文通过回顾30年来的税制改革, 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税制改革的目标设定, 并重点探讨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框架设计思路。

关键词:税制,税种,改革,探讨

注释

1 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 张何.我国税制结构的现状、问题与总体改革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5-9-15

3 财政部.12月1日起对超豪华小汽车加征10%消费税[EB/OL].http://finance.qq.com/a/20161130/036236.htm

我国会计制度改革探讨 篇10

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 我国会计改革实行《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并存的模式。我国会计准则建设最初, 其目标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制度, 主要参照的是国际会计准则, 这种做法忽略了国际会计准则产生的条件与我国社会经济现实之间的差别。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 也考虑到了社会经济现实,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1. 会计制度改革的国际化进程缓慢

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在逐步推进, 但还存在一些不足。现行的会计规范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也造成了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国际化进程缓慢, 会计信息缺乏国际可比性。

2.会计制度缺乏灵活性与协调性

我国出台《企业会计准则》后, 颁布了一系列的会计制度, 并规定了很多事项的核算与报告程序。比如在设置报表种类时, 工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财务状况变动表、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表、商品销售利润明细表等, 但《公司法》规定企业要编制一些基本报表外, 还要有财务情况说明书, 而没有要求编制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等。《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要包含资产损益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利润分配表等。从中可以看出相关法律的规定存在一些差异, 这在具体操作中会使会计人员无所适从。

3. 会计制度的具体行为规范与企业改革需求不相符

现阶段的会计规范基本上都是在《企业会计准则》指导下形成的。首先与企业经营多元化的需求不相符。市场经济条件下, 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面临着多元经营, 这也会使企业的经营涉及到多种行业。而现行会计规范要求企业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经营业务分别设置账户, 无形中增加了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量, 很难从整体上反映出综合财务会计信息, 从而影响会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其次不利于比较与分析行业的会计信息。会计制度使得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在会计处理时采用的程序、方法等存在差异, 不利于会计信息在企业、行业之间的比较, 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后影响投资主体的有效财务监督。投资主体监督企业财务主要依靠企业财务会计信息, 投资主体考虑增加收益、回避风险的缘由, 经常会把资金从一个行业转向另一个行业, 从而改变投资对象。但由于不同行业执行不同的财务会计制度, 投资主体要想进行财务监督必须了解不同行业会计信息, 增加了财务监督的难度, 影响财务监督的质量与效率。

4. 会计制度在构成上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

现代会计制度必须具备系统性与完整性。完整性是说会计制度要包含全部会计实务, 每一个会计行为, 每一会计事项都对应相应的会计制度。系统性是说在统一的会计目标基础上, 由多层次、多分支的会计制度构成的统一体。但现行会计制度基本上都是根据会计事项由国家统一规定, 会计制度构成上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二、深化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措施

1. 强化会计制度执行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执行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加强约束和监督, 是保证会计制度严肃性的关键, 也是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 首先要加强会计主体的自我约束。具体来说, 各会计主体的自我约束主要是在国家统一准则和制度的基础上, 制定出与会计主体相适应的内部会计制度, 从而规范行业内部会计行为。另外, 相关管理部门还要监督会计人员执行相关规定, 并在业绩考核中纳入会计人员执行和遵守会计制度的情况, 从而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其次加强外部监督机制建设。外部监督部门主要指财政部门、税收部门等应该对会计主体的会计行为进行监督, 对严格执行会计制度的人员给予嘉奖, 对违反会计制度的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出发, 促使各会计主体自觉遵守相应制度。

2. 推动会计规范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 必须不断地完善会计规范, 结合我国实际, 现阶段要推动会计规范的国际化进程。首先要根据国际会计规范构建我国会计规范结构框架, 制定具体会计准则, 完善行业会计制度向具体会计准则转变。其次要根据国际会计准则中有关会计处理方法、原则来完善我国会计规范中的相关程序与方法。

3. 按市场需求构建企业会计制度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由不完善走向完善, 因此会计制度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 以适应社会需求。首先要建立统一的会计规范体系。国家相关部门要根据行业会计制度规范等制定适应于各行各业的会计准则, 使不同的行业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会计处理。其次制定完善的会计处理规范。这需要相关部门根据企业常规经营性业务制定会计制度, 并制定出相应的会计处理规范。

总之, 随着社会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升, 会计信息在企业决策和投融资活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这对我国会计制度也提出了高要求。因此, 要逐步推行会计制度改革, 使会计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聂华丽, 关于当前会计制度改革的一些思考与分析, 当代经济, 2008 (1)

我国财务报告改革初探 篇11

为了更好地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在对财务报告体系进行改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财务会计改革为先导原则

财务报告只是财务会计系统中最终的信息输出,它与系统内信息的来源、记录、加工、传送的方法和规则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任何财务报告的重大变革,都要考虑对财务会计系统的改革。如:为了能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就必须对一些现有财务报告中未列入的项目进行充分披露,包括衍生金融工具、自创商誉、养老金等,只有在财务会计中解决了其确认和计量方式以后,才能纳入财务报告的范畴。

(二)表内优先原则

财务报告是由财务报表逐渐演变而来的,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外部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财务信息主要是由一系列基本财务报表提供的。因此,财务报告的改革应优先改革财务报表。

(三)满足需求原则

财务报告应在不损害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团的信息需要,以便维持和发展这些利益集团对企业的贡献和支持。为此,应该采用规范法和实证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使用者的具体信息需求。首先利用规范法来推断出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利用信息的动机和使用信息的方式,然后利用实证法来检验规范法结论的现实性,两者相互补充,互相促进,从而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报告框架体系。

(四)有效披露原则

有效披露原则要求财务报告的信息对于使用者的需求来说都是有效的。对于披露信息的企业来说,超量信息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只会增加成本而不会因此获利,使用者也没有能力去运用过量的信息。在财务信息强制披露中,政府应考虑有效披露原则;当企业自愿主动披露财务信息时,也需要根据所提供信息的被利用情况,确定哪些属于过量信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而不再予以披露。

(五)成本效益原则

财务报告的成本是指企业在提高或扩大报告信息披露的质量或数量中,付出的劳动代价和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利因素,主要包括:处理和提供信息的成本、诉讼成本等。其效益是指企业在改进报告信息披露后所获得的收益,包括资本成本的降低、进入更具有流动性的市场、提高企业的声誉等。当然,在现有的计量理论与技术条件下,要准确计算对外披露信息的成本是不现实的。尽管如此,人们在确定财务报告内容、披露方式和披露频率等问题时,仍需要对成本效益因素进行衡量和判断。

二、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方向

笔者认为,在对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加以改进时,一定要解决好继承与发展的问题,要改革与会计环境不相适应的部分,进一步与国际会计接轨。总的来说,对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应是一种扬弃,而不是对之进行完全的否定。具体看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完善以三大财务报表为核心的报告体系

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是由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构成。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报表附注。笔者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

1、增加“全面收益表”作为第四财务报表,并且还可在损益表的下端附加披露全部已确认的利得和损失。美国FASB于1997年6月颁布了准则“报告全面收益”,这份准则明确了全面收益二净收益(盈利)+其他全面收益。净收益由收益表提供,它仍只反映已实现已确认的收入、费用和净收益;其他全面收益则反映已确认但未实现、平时绕过当期损益而直接计入业主产权部分的利得或损失。

2、将增值表也纳入财务报告体系中。欧洲许多国家以及新加坡等国都已明确要求企业编报增值表以反映企业所实现的增值额和增值在社会各方(包括投资者、债权人、雇员、政府)之间的分配情况。

3、增加预测财务报告。在英国,1972年的《吸收合并法则》、1978年政府提交议会的《公司报告的未来》以及会计职业组织的一些报告中都提出了或多或少关于编制预测财务报告的要求。虽然在企业应否提供预测报告的问题上向来在理论界及职业界存有争议,但事实上许多公司都一直这么做。笔者认为,有必要将预测财务报告纳入我国财务报告体系之中。

(二)突破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式,在财务报表之内对确认和计量方面有所创新

对财务报告中可采用的计量属性不以货币量度为限,并进行广义解释。这一点,其实并未动摇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以货币计量为基础的假设。因为货币仍然是财务报告特别是其中的财务报表的基本量度。只是,应当同意甚至应当鼓励同时使用其他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补充。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国际会计委员会在现行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都已较为普遍地使用公允价值概念。在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并非一项新生事物,但我国目前尚没有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报告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应对现有的各种衍生金融工具持谨慎的态度,但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今后也应对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报告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金融衍生工具代表了符合资产或负债定义的权利与义务,因而应当在财务报表中予以报告,公允价值是对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而对衍生金融工具来说,可能是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现代企业具有如此复杂的经济活动,会计在计量问题上若不跳出货币度量的框框,恐怕很难在确认与披露上有所前进。

(三)要充分发挥披露在财务报告中的作用

1、在披露信息的范围上进行扩展,多多反映非货币性信息,像关于企业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方面的信息。但要注意“效益大于成本”这个普遍的约束条件,在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在保护商业秘密和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之间进行权衡,要尽量避免会计信息披露过载现象。

2、鼓励企业进行适当的自愿披露,包括披露一些有一定依据的预测性、前瞻性会计信息和管理当局的意图;鼓励企业披露关于履行社会责任和关于企业增值的会计信息,并根据具体条件的情况采用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叙述性披露,在现有财务报表中添加某些项目或单独披露如:社会收益表、增值表等形式。

(四)为有效解决信息时效性问题,可建立一种实时报告系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而且在计算机随机寄存功能的支持下,可以对财务信息进行日常揭示甚至进行实时报告。如今,人们已设想了一种电子联机实时财务报告系统,它是指企业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将企业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阅的数据库中,供使用者随时查阅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其他重要事项,从而使财务信息在满足使用者信息需要上真正实现了“多、快、好、省”。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应用的普及,这种报告系统的应用不久即会变成现实,从而彻底解决财务信息滞后的问题,极大地提高财务信息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决策中的地位。

三、关于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改革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财务报告目标理论的研究,为财务报告模式的改进提供坚实的基础。从本质上看,“经营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目标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冲突,而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我国财务目标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既向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会计信息;又能用来作为评价企业管理者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尺度。

第二,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为确认和计量提供依据。尤其是要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适当拓展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运用的范围。

第三,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日渐分离,为突破实现原则创造条件。从根本上说,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目的是不同的。财务会计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要考虑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税务会计的目的则是保证国家能够公平、足额的征税,要考虑收益的实现性和确定性。鉴于现有财务报告的附注越来越长,企业在处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冲突时能够有制度和法律可循。

第四,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作用,为真实可靠地提供财务报告提供外在的保证,规范注册会计师"市场经济守门员"的作用。

第五,会计作为一门规范性很强的学科,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特别是大量表外信息的披露,必须在政府出台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同时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拓展审计范围,增加对前瞻性信息的审计,以防企业因提供不确定性的信息而陷入诉讼危机之中,也防止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信息。

(作者单位:德兴市财政

我国房产税改革研究 篇12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 按照房屋的计税或租金收入, 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房产税属于直接税, 征税对象是房屋, 房产税是地方税, 主要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调节房产所有人的收入水平, 另一方面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我国从1986年10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开征房产税, 但是主要是针对经营用房。对于居住用房是免征房产税的。随着经济的发展, 个人住房的增加, 住房成为居民的主要财产, 而且房价居高不下, 无数人成为了“房奴”, 为了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国家采取了许多政策, 如:提高首付款的比例, 提高利率, 限购政策, 开征房产税等等。

关于房产税的改革目前主要是居住用房如何征收房产税的问题。2010年5月31日, 在国务院批准的《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中, 明确提出“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2011年初, 房产税在重庆和上海开始试点, 重庆对于高档住宅征税, 对于房价达到当地均价2倍至3倍的房产, 将按房产价值的0.5%征税;对于房价达到当地均价3倍至4倍的房产, 将按房产价值的1%征税;4倍以上, 按1.2%的税率征税。上海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且属于该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和非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的住房适用税率暂定为0.6%。

2014年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税收制度改革, 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 清费立税, 推动消费税、资源税改革, 做好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居住用房的房产税开征在全国推行即将推行。

二、房产税改革的原因

(一) 税制体制改革的必要

目前我国的税制体制不合理, 需要进行改革, 房产税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表1为我国2014年上半年的税收收入分析。 (见表1)

由上表可分析得知, 在我国十八个税种当中,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关税四个主要流转税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48.92%,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所占的比例为31.62%, 其他税种所占的比例为19.46%, 其中房产税所占的比例为1.49%。我国是以流转税为主的国家, 流转税在税收收入当中所占的比例较高。我国的税收来源绝大部分为企业, 来源于企业的税收所占的比例为90%以上, 来源于非企业的税收收入小于10%。我国税收征管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重点上:第一是直接和企业打交道, 二是主要征流转环节的税收, 三十主要征收流动当中的税源。这种税制结构的弊端突显, 首先这种主要征收流转税使得商品价格中税的比例较高, 导致国与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差异大, 出现国外采购热潮。来源于非企业的税收收入比例小于10%, 导致我国税收对于居民的收入差距调节能力降低。因此税制改革的内容主要是减少间接税, 增加直接税, 间接税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营改增”来实现, 逐步使得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 改征增值税后, 税负会明显下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家庭的财产种类在迅速扩大, 征收财产税的势在必行的。开征房产税、遗产税是税制改革的必然。另一方面就是个人所得税的改革, 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改为综合征收制, 首先是加强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其次是防止税源流失。

(二) 房产税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产税属于典型的地方税, 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财政收入处于中央多而地方少的这样一种状况, 而且随着“营改增”的推进, 在营业税改增值税完全实现后, 势必会降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地方政府的收入很长一段时间主要是靠出卖土地使用权来获得。而且土地是稀缺资源, 随着可以开发的土地减少, 如何保证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是税制改革当中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其他国家的税制体制当中可以发现, 房产税可以成为地方财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 房产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住房价格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从长期来看, 房价主要受收入和人口数量的决定, 所以收入和人口的变化可以预测长期房价的波动。短期之内房价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如建造成本, 降低建造成本, 房价降低, 例如中国采用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就是通过降价地价从而降低成本进而降低房价, 利率提高, 房价会上升。另外一个主要因素就是预期。我国现阶段的房价高的离谱, 超出大家承受能力的重要原因是和预期相关, 住房成为典型的投资性产品, 预期价格上升, 房价上升。相关数据显示, 2011年, 上海商品房成交均价为15743元/平方米, 2012年为15130元/平方米, 而2013年至今为17840元/平方米, 从征收房产税到现在, 房价涨幅13%。相比之下, 重庆2011年商品房成交均价为7058元/平方米, 2012年为6736元/平方米, 2013年至今为7060元/平方米, 变动不大。所以说房产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作用。

三、我国房产税改革的措施

(一) 房产税征收要与房产税税收制度改革统筹

在“营改增”之后, 我国地方政府缺少稳定的税收收入, 所以房产税的改革以增加地方政府长期稳定的税收收入为目的。首先从扩大税基的角度考虑, 应建立仅对公共、慈善等机构免税, 其余房产都要征税。其次要综合考虑房地产保有阶段和交易阶段的税法, 遵循“简化税制、扩大税基、降低税率、严格征管”的原则进行房产税的改革。目前我国房地产交易环节的税种主要有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契税、所得税, 根据我国2014年上半年的税收收入情况分析, 土地增值税为2232.73亿元, 契税为2174.18亿元, 以及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关于房地产交易的税收。保有阶段的税种有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2014年上半年的数据, 房产税为959.01亿元, 1061.71亿元, 交易阶段的税负远远大于保有阶段的税负。而国外的经验正好相反, 国外居住类房地产对物业税收入的贡献通常超过70%。而我国个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40%左右。所以在税制改革过程中, 要实现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合并, 避免重复征税, 扩大房产税的税基, 使房产税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进行房产交易阶段的税制改革, 取消销售不动产的营业税, 实行差别化的契税政策, 高档住房实行高税率, 普通住房实行低税率, 消费性的住房需求实行免税。已征收房产税的个人住房出租免征营业税无偿转移房产的行为开征遗产赠与税, 整合交易环节的税种。

(二) 加速推动全国性的房产税的改革

上海和重庆试点的暂行办法都是为了抑制房价过快增长而实行的, 目的相同, 但是在房产税征税对象、税基、税率、应纳税额计算、减免税等方面各有不同。从国外物业税改革的历程可以发现, 如果缺乏统一的房产税的制度, 将导致混乱的局面, 降低改革的效率, 因此我国要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房产税的改革目标。主要以推动地方政府财税体系建设, 促进土地和房屋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标。各国的实践证明, 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较小, 所以不要以调节房价作为房产税开征的目标。

(三) 全国联网的房产信息共享平台是开征房产税的重要保障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房屋产权的登记普查, 切实做好房产的实名登记。建立家庭住房相关信息 (包括家庭成员数量, 人均收入, 信用评定) 资源共享平台, 实现共享, 房管部门、税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 为房产税的全面开展提供保障。我国的税务征管部门目前主要是针对企业征税, 唯一对于个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大多数情况也是采用代扣代缴的方式, 而房产税属于直接税, 税源分散, 房产分布方法, 因此征管部门应进行征管模式的转型, 适应税制体制的改革。

(四) 要完善房产评估制度, 保持房产税的公平

在税收征管上, 要实现税负的公平, 包括纵向公平和横行公平。纵向公平是指高支付能力多交税, 支付能力低少缴税。横行公平指支付能力相同的人税负相同。目前在试点的重庆和上海, 房产税不能实现横行公平, 户籍不同, 导致房产价值相同的居民, 税率不同, 税负不同。上海地区, 用于相近价值住房的居民, 因为不是新购住房就可以不征税, 这都破坏了税负的横行公平性。为了实现税负的横行公平, 建立完善的房产评估机构是前提。对房产按照评估价值进行征税, 评估机构显得尤为重要。建立由省级政府认定的具备合法资质的房产税税基评估机构, 推行评估人员资格认定和项目负责制, 培养高素质的评估人才队伍, 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并与税务机关和房地产管理部门协调配合, 相互监督制约, 提高房产税的征收效率, 保证房产税的税负公平合理。

摘要:我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 房奴是普通公民的代名词, 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调控房价。在税制改革当中, 房产税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方面调控房价, 另外一方面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本文从房产税的现状, 改革的原因以及改革的措施等方面对我国房产税的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税制改革,房产税,住房价格

参考文献

[1]孙飞.重庆房产税改革围城待破推进立法并完善配套制度[N].工人日报, 2012-02-26 (3) .

[2]温来成.全面推行房地产税改革的现实条件与路径[J].税务研究, 2011, (4) :26—29.

上一篇:职业教育中的工学结合下一篇:防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