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教育制度之改革

2024-06-17

论我国教育制度之改革(共8篇)

论我国教育制度之改革 篇1

论我国教育制度之改革

儿童是整个社会的儿童,不再是某个家庭或个人的儿女,对儿童的抚养和教育均由社会承担。——康有为

我觉得康有为讲得非常好,很有道理,很有前瞻性,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就应该是这样子的。既然这一思想在一百多年就已出现,也许还更早,可是令我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网络课程(远程教育)还要收费呢?很多名牌大学聚集的全国知名的大师所讲的课程为什么不录下来全国共享呢?为什么许多的数据资源库还要收费呢?又是为什么一定要有名牌大学,重本,本科和专科之分呢?

我们都是中国人,喝的是同样的水,流的同样的泪,骨子里淌的是同样的血。对于儿童,对于我们这些学者,甚至是对于全国人民,我们每个人希望自己得到重视,得到培养,得到名师的指点和栽培,everybody,no one lose!但是这个社会无形地把我们大家都分成了三六九等,位于上层的自然很开心,位于下层的安于现状,只怪自己还不够努力,没有人会觉得这有何不妥啊!是的,教学资源有限嘛!名师自然要聚集到高级学府为国家培养顶尖人才。因为名师有限,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机会聆听他们的教诲,向他们学习知识的。国家领导人,我这里习惯用“组织”来代替。组织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于是开办了越来越多的所谓的大学,然后不断扩招,本以为是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整体素质,因为大学生越来越多了嘛!殊不知这结的是善果还是恶果啊?

我听说过许多诺贝尔获得者,却没有听说过有一位是中国人;我知道世界那么多种高科技 技术,除了杂交水稻,我没听说过有什么我国是最牛的;我明白大家都知道“made in china”的东西都不是好东西;我也了解许多领土范围小,人口少的国家,却拥有着强大的国际地位,国民过着富裕幸福的生活,而我国拥有着世上最丰富的自然资源,真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可为什么就连一个小小的日本都在欺压着我们,蔑视着我们中国人,(在这里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也许很多人都听过了,这故事的真实性我不敢保证,我也只是在2008年听别人说的,我想应该不会是空穴来风吧!一位清华大学留学生在日本留学,是位很年轻优秀的美女,在公交车上被日本人给强奸了,男朋友带她来到警察局报案,警察非但不予受理,还说了句:“你脑袋里装的是屎啊!这么小的事情你还来报案!”)小日本在我国犯下了那么多滔天罪行,可是组织为什么还要厚颜无耻地要促进两国友好关系呢?就连大学生聚集游行“抵制日货”,也要π军队来镇压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关于钓鱼岛问题,我翻阅了下历史,钓鱼岛历来都是中国领土,甲午战争失败后,中日签署了继中法《北京条约》以来最刻毒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其中一条:中国割让台湾岛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日本在甲午中

日战争时期,毫无根据地将我国领土钓鱼岛(时属澎湖列岛)强行划分到他国的领土版图上。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无条件投降。《波茨坦宣言》中第八条:

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钓鱼岛主权实属中国本来就很明显,组织上也是一直这么主张的。“2012年8月14日,我国香港有14名保钓村民乘渔船抵达钓鱼岛插国旗宣扬领土主权。”看到新闻报道有7名成功抵达岛上,并插上了五星红旗,结果却被小日本给直接拘捕了,还收缴了我们的五星红旗。我在想,既然组织上已明确确定钓鱼岛为我国领土,而且又不违国际法,为何不直接派遣军队过去驻守我们自己的领土呢?连护送十几个村民登岛的人都没有一个,老是在那里小打小闹,吼来吼去,搞得自己跟第三者似的。而所谓的专家大肆地评论说“组织上的做法是最明智最正确的!”娘的!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我在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想其主要原因还在于组织的软弱性。历年来的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软弱求安定,永远也得不到安定;斗争求安定,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定。好吧!那我看你还能当绵羊到几时?

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科技还远远落后于小日本。再究其根本则在于我国的人才远少于小日本。21世纪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的是人才的竞争。我国什么都不缺,而正好最缺的就是人才,培养人才的根本就在于教育。由此可知,中国的教育是多麽的封闭,落后,保守。这些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校长)一心想的不是为国家多培养几个人才,而是怎么通过教育这个幌子来压榨老百姓的血汗钱,教育本是国家的事,你想想,普天之下,有多少的父母辛劳了一辈子就只为供孩子们念书,希望他们出人头地,可又有多少父母到死的那天却还没见到孩子们出人头地的那一天啊!作孽啊!可悲的是孩子们幸苦学习了十几二十年,发现自己还是个庸才,我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无需例举。

大学生就业难,大多20几岁的人了,本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了,却还在那里啃老。这早已不是个别现象了,而是全社会的问题啊!其实沦为“啃老族”一员的我,你以为我想啊!其实我也不想的啊。那好吧!大学毕业就业难(因为我们还不是人才),那就考研吧,可是就算是成为了所谓的研究生后那又能怎样呢?无解!(是善是恶,我说不清。)好吧!我既然提出了诸多问题,就应当去思索解决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去批判组织这做得不好,那做得不够。

关于教育问题。我在网上查阅了所有的名牌大学的办学理念、宗旨、以及具体实施,让我感到很不错,让我感觉到了组织其实还是一心在为培养人才而在不懈努力,从“985工程”、“211工程”、“111计划”、“珠峰计划”等可以看出,我设想,如果我自己是我国教育部部长,我该如何办好我国的教育事业呢?

如此巨大的责任压力压在我身上,我一时半会儿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我喜欢幻想,我喜欢假设,我也喜欢预言。如果觉得我说得不好,那就当我在幻想和假设吧!如果觉得可行,那就当我是在预言吧!

我的最初核心思想来源于康有为的那句话并以此为依据,灵感来自上考研辅导班的远程教育。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从“步步高点读机”广告中看到一丝丝我国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其中有句叫“名师辅导同步学”。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想的话,我们是否可以直接用网络教学来代替我们现在实际的教学呢?

这样的话,1、可以解决各高校教师质量参差不齐,名师少,学生多的问题;

2、如果是网络教学也就是远程教育的话,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想学哪方面的知识就专钻研哪门知识,以最短的时间掌握一门技能,一则可以解决当今各学校的考试制度下的各种盲目不必要没有意义的竞争,学生学习起来没有了压力,自然就轻松了许多。为学之道:”学之不如好学之,好学之不如乐学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更有利于学习者开拓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你想啊,建各种学校,请那么多的老师会不会花费国家很大的人力物力啊?如果是远程教育的话,只有每人家里有台电脑就好了,我想花费那么多钱送子女去读书的钱都有,不会连买台电脑两三千块钱都没有吧?

对国家而言为国家节省那么大的国库开支,只需高薪聘请少量的名师 就好了。对学生而言,可以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而不是在那里听所谓的老师在那里瞎扯,有些老师纯粹是在误人子弟啊!浪费了钱财事小,接受了错误的思想还可以改正,可是浪费了青春就再也要不回来了啊!

对家庭的父母而言,就再也不用为孩子上不起学而操心了,所挣的钱可以用于其他很多方面,生活质量自然提高了啊。

当然这前提是由国家出面负担全国教学的所有费用,在各领域可以制定出各种各样的培养计划,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那套。比如说我想钻研癌症这方面的,然后就会有从最基础的到最深层次的与之相关的需要学习的一步一步的列出,也就是说它是一套完整的,你可以只看它就能完全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说,它并没有年龄的限制,十三四岁的小孩学完后也可以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教授,当然前提是讲课这老师足够优秀,讲得足够通俗易懂,这孩子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的能力特强。

4、我们就拿学英语来说吧,我们从初中到大学一直都在学英语,结果英语四级过不了的同学数不胜数,大学毕业还不能与老外正常通畅的聊天的就更不用说了。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学一门语言,需要这样吗?人生本来就短暂,这样子你觉得合理吗?符合当今高速发展的步伐吗?连沟通都成问题,你不落后谁落后,你不挨打谁挨打?但是我国目前出现这种情况,究其根本,并不是我们中国人笨,也不是因为我们中国人不勤奋,其实只是方法问题,也可以说是好的老师的教学而已。可喜的是关于我们中国人怎样快速学好英语的方法已被找到,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教英语很牛那是众所周知的;可悲的是有了如此好的教学方法和老师,全国的同胞们却无法享受到任何恩惠,还在那里用着最原始,最苦涩的方法学着英语,事倍功半。你觉得这样子有必要吗?国家要富强,教育如此封闭,保守,你觉得这样子不可笑吗?语言是用来沟通的,那只是一门沟通的工具和技能罢了,有必要中考要考,高考要考,考研还要重点考,这样有意思吗?其实真正学好学精这门语言,按照“新东方”系统的教学模式和老师来讲课的话,最多两年的时间就OK了,其他的时间你爱干嘛干嘛去!

我在想,几多年后,等我有钱了,国家教育还是现在这样子的话,我将投身于教育事业当中,以我一己之物力,发动全国有识之士,高薪聘请全国知名教师,以及那些一心献身教育事业的亲爱的老师们,细心为我国人民量身定做各种教育知识的视频,就像是西汉司马迁编写《史记》、清朝乾隆皇帝帝组织编写《四库全书》一样。

论我国教育制度之改革 篇2

关键词:证人作证,安全保护,制度构建

一、证人保护制度的必要性

证人保护, 是指国家对证人在履行公民作证义务的同时所给予的人身及财产方面的法律保障[1]。证人保护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 如何保护证人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的法律面临的重要问题, 许多国家相继制定了有关证人保护的法律, 我国法律亦不例外。然而, 我国现行立法规定的证人保护制度相当模糊, 且缺乏可操作性, 导致司法实践中很多证人因担心作证后受到报复、陷害而顾虑重重。因此, 为了保障证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促进证人作证, 为了实现刑事诉讼的良性运行, 完善证人保护制度势在必行。

(一) 证人保护是实现证人出庭作证的制度保障

证人不是诉讼当事人, 他与案件的诉讼利益无涉, 所以证人作证的行为, 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利他的行为。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告诉我们, 证人作为社会成员也是独立的“经济人”, 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是“经济人”本质。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 一个行为的决定过程同时也是利益的选择过程。因此, “经济人”的趋利避害性要求证人在作证时进行利益的衡量:当作证的预期边际收益大于预期边际成本时, 证人会选择作证, 反之证人则会放弃作证, 即证人在决定是否出庭、是否作证、是否如实陈述的过程中, 通常会从作证行为带来的后果及作证对案件可能造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权衡, 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证人不敢作证,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证人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任何人无义务以牺牲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代价来帮助国家定纷止争或追诉犯罪, 证人出庭作证义务必须建立在证人安全的基础上。既然证人害怕受到威胁或人身报复, 为安全考虑而不愿作证乃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那么, 建立健全证人保护制度就有可能消除证人对可能遭受侵害行为的畏惧感, 保障证人出庭作证。这不仅有利于查清犯罪事实, 打击犯罪活动, 有利于控辩双方对证人证言的质证, 而且也有利于增强案件审理的透明度, 从而推进诉讼活动的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二) 证人保护是实现刑事诉讼正当程序的必然要求

证人保护是实现证人出庭作证的制度保障, 而证人出庭作证对于实现刑事诉讼正当程序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按照程序正当的要求, 当事人双方或控辩双方在诉讼中, 有权提出本方证据和向对方证人提出质证的平等机会, 而无论是哪一方, 向对方证人提出质证的前提自然是对方证人能够出庭。因此, 证人保护对诉讼程序正当性的价值也就体现在尽量确保当事人对对方证人提出质证机会的实现上。证人出庭作证能增强控辩双方在庭审质证中的对抗性和平等性,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审判公正。诚然, 保障被告人的权利是刑事诉讼正当法律程序的重要部分, 但是正当程序所蕴涵的正义和公平并不应仅仅存在于诉讼参与人的一方, 其应同时存在于诉讼当事人及所有诉讼参与人之间, 权利保障不仅适用于被告, 同样也适用于证人[2]。鉴于此, 建立健全证人保护制度, 是实现刑事诉讼正当程序的必然要求。

(三) 证人保护是遏制打击报复证人行为的必要手段

近年来, 由于强调公开审判, 强调证人出庭作证, 以及强调将证人及其证明对象体现在判决书上的诉讼文书改革, 致使证人有要求保密其姓名等权利受到了一些影响, 而被告方为了达到减轻和逃避罪责的目的, 一些被告人的亲属或一些未被羁押的被告人, 千方百计对证人进行暴力干预和言语威胁, 因而, 一些打击、报复、陷害证人的案件时有发生。加上司法实践中由于部分司法人员因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较低, 擅自泄露证人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及证言的内容, 使有的证人经常遭到来自被证方面的干扰和侵害, 致使证人因害怕受到威胁或人身报复而不愿作证问题越来越突出。证人无论是受到暗示、威胁还是侵害, 都会造成极度恐慌的心理, 甚至会在一个群体、社区造成恐惧, 影响潜在证人的作证。因此, 健全证人保护制度, 为证人的人身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消除他们的顾虑,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让证人积极、勇敢地出庭作证, 将打击报复证人的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反之, 则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必将使证人作证陷入窘境。

(四) 证人保护制度是维护法律权威的一种手段

公民作证是履行自己的义务, 而使公民免受不法侵害是国家履行职责的一部分, 证人的安全保护也应当是“题中应有之意”。从德国学者所创设的“国家保护义务”理论来说, 证人保护是证人应当享有的宪法权利。证人如遭受到恐吓、威胁、报复, 将可能伤害到其基本权 (即宪法的权利) , 如生命、健康、家庭、尊严等。按照“国家保护义务”理论, 证人的安全保护义务是公民基本权利的延伸, 国家从基本权利保护的角度被课以保护义务, 必须积极预防上述法益遭受危险。我们必须从捍卫司法权威的视角看到, 任何恐吓、威胁、报复、伤害证人的行为不但是对证人本身权利的侵犯, 也是对国家法律权威的挑战。法律惩治报复证人行为的规定令行禁止, 就昭示了法律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加强对证人的保护, 不但意味着法律对证人的人身负责, 也表明法律在为证人作证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后盾。

二、我国证人保护制度中存在的缺陷

(一) 证人保护的规定过于原则, 缺乏可操作性

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但是对于各机关的职责的具体落实缺乏明确的规定, 如对证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保护?需要经过什么程序?公安司法机关如何受理?证人保护具体有哪些措施?有关机关没有履行保护职责该如何责任追究等等, 均没有做出进一步明确的规定。当证人因作证而受到各种威胁、辱骂、纠缠时, 致使证人的人身安全得不到切实保护。同时, 我国刑法第308条虽然规定对证人打击报复可追究刑事责任, 但并没有明确对证人采用哪些打击报复行为以及打击报复行为达到何种程度时才能给予处罚, 造成司法实践中难以操作, 形同虚设。因此, 法律在证人保护问题上规定过于原则, 缺乏可操作性, 导致证人保护难以在司法实践中有系统和有组织地落实和开展。

(二) 证人保护侧重于事后保护, 缺乏预防性保护

无论是刑法还是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及其近亲属的保护仅限于事后处罚, 只有在证人受到打击报复并产生一定后果后才能启动保护程序, 忽视了对证人的事前保护, 缺乏预防性保护措施[3]。从国外的立法经验来看, 对证人的事前保护远比单纯的事后保护制度更具有可信度而能吸引证人出庭作证。审判是一个系统工程, 证人的安全无论在审前、审中或审后均有可能遭到威胁、报复, 而仅仅注重事后保护无法彻底打消证人的惧怕心理, 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缺少事前预防性保护, 即使证人在遭到实际的打击或报复以后能够获得法律的救济, 但由于事后救济与证人恐吓发生时间上是不相适应的, 因而不能为证人提供同步保护。

(三) 证人保护的对象范围狭窄且出现矛盾

《刑事诉讼法》保护范围包括证人及其近亲属, 即《刑事诉讼法》第49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而《刑法》的保护对象仅限于证人, 即《刑法》第307条和308条规定的“妨害证人作证罪”和“打击报复证人罪”, 对证人近亲属的保护没有规定。上述规定表明, 作为实体法的《刑法》没有和作为程序法的《刑事诉讼法》衔接起来, 使证人保护的对象范围出现矛盾。同时, 被害人作为当事人, 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 能够为指控犯罪提供关键的信息, 常成为恐吓的对象。但法律并没有将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纳入保护的范围。另外, 现行法律注重保护证人的人身不受侵犯, 却不涉及证人的名誉和财产权利, 而对证人及其近亲属名誉和财产权利的侵害是对证人打击报复的重要内容。因此, 我国现行法律对证人保护范围不一致, 必然会使那些对证人近亲属打击报复的行为逃脱应有的惩罚。

三、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构建

笔者认为, 应该在借鉴国外证人保护制度的成熟经验的基础上, 立足我国的现实情况, 合理构建中国的证人保护制度。

(一) 证人保护的对象和范围

现阶段证人保护的对象范围不应过窄, 也不应过宽。因为范围过窄, 则无法体现证人保护的价值;范围过宽, 则有可能导致司法资源的严重紧张[4]。因此,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证人保护对象应当包括证人、被害人、证人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以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人。具体包括配偶、直系血亲、旁系血亲和姻亲与证人身份或生活上有密切利害关系的其他人。此外, 对于告发、检举者, 即使没有在以后的审判程序中成为证人, 如果确有保护必要时, 也可以与证人享受同等之保护[5]。关于证人保护的范围, 笔者认为不仅要保护证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不受侵犯, 而且要保护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以及相关财产权利不受侵犯。

(二) 证人保护的程序

证人保护应当采取证人自己申请、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等证人保护机关依职权保护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有权申请证人保护的人包括证人、被害人及其代理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申请证人保护的方式应当提出书面申请, 载明证人姓名、住址、作证案由、作证事项、请求保护的理由、请求保护的方式等事项。证人保护机关审查后, 决定是否对其实施保护、保护的方式和等级、保护的期限等等。一旦证人被纳入证人保护计划, 则主要应由证人保护机关加以执行, 并与证人协商签订“证人保护书。”如果证人保护机关疏于履行保护职责而使证人及其近亲属遭受人身或财产损害的, 造成的后果应当由证人保护机关来承担, 并依法追究证人保护机关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 证人保护的机构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都是证人保护的机关。但是, 这样笼统的规定并没有厘定三机关各自的保护职责, 在实践中它们均有责任但又难以明确证人保护工作的分工, 彼此互相扯皮、推诿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人认为, 成立专门的证人保护机构, 综合协调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证人保护工作, 并特别注重审前和审后的保护工作。这一模式将证人保护的决策和执行相对分开, 由专门机关决定是否进行以及如何进行证人保护计划, 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负责具体执行[6]。笔者赞同这一观点。笔者认为, 证人保护由专门的证人保护机构和公检法机关共同承担, 既不需触及当前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之间的权力配置, 又可以防止各个部门相互推诿责任, 还能扩展保护的时间段。

(四) 证人保护的措施

证人保护制度应当贯穿于整个刑事程序中, 它始于向警察报案, 延续至审判结束之后。证人保护措施是证人保护制度中的重中之重。应当说, 证人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必须注意对各种措施的综合运用。为加强对证人的保护, 根据证人保护措施的繁简程度, 立法可以将证人保护措施分为一般保护措施与特殊保护措施。一般保护措施针对的是普通案件中的证人, 保护的范围是所有诉讼案件中的证人。一般保护措施包括: (1) 确立对证人及其近亲属姓名、身份、住址等情况的保密制度; (2) 指派专门的安保人员为该证人及其近亲属提供人身和财产的保护; (3) 为该证人及其近亲属提供安全的临时住所; (4) 对证人进行隐身或变声。特殊保护措施主要适用于重点证人, 即在重大案件中起关键性作用的证人或者受到严重威胁的证人。特殊保护措施包括: (1) 改变证人的姓名、身份、住址甚至改变证人的相貌; (2) 确立证人移居制度; (3) 确立证人贴身保护制度。

参考文献

[1]廖明.如何让证人放心作证——以联合国公约为契机完善我国的刑事证人保护制度[J].中国司法, 2004, (11) :12.

[2]何家弘.证人制度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151.

[3]于绍元, 李海燕.论证人保护制度[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6, (4) :16.

[4]张曙, 阿儒汗.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河北法学, 2006, (6) .

[5]何家弘.证人制度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183.

论我国教育制度之改革 篇3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育体系;人才评价

【中图分类号】H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315-02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有了长足发展,高职教育的地位在日益显现。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从2003年升格以来开始试办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高职教育发展方针的指导下,我们借鉴其他高职类院校的先进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摆脱传统普通专科教育的教学模式影响,立足政法类行业的特点,从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上入手,从教学计划开发上切入,在培养目标的确立、专业技能的开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考试方法的改革等诸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

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1、树立职业教育的观念,实现专业教育向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的转变。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是针对岗位的,而专业教育是针对专业的。相对说来职业教育是综合的,而专业教育是单一的,这两者在内涵上有很大区别。如果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人认识不到这一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教學内容的更新都很难有突破性进展。

2、树立开放办学观念,由学校教育转向社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要依靠社会力量来办学;要按照社会的要求来办学,要在为社会的服务中办学。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才能进入社会经济主战场,才能与社会发展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

3、树立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观念,变单一的知识传授或简单地强调动手能力为岗位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的提高。这里应当避免两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在专科基础上增加动手能力的培养;二是职业教育不强调素质培养。必须认识到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的一个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包含着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培养内容、培养标准的重新定位。

4、树立主动适应观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给原本压力重重的新兴的高职教育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该在思想观念上有所突破,主动适应这种变化。笔者认为适应以下几个方面:①主动适应社会,专业设置上宽窄并存,突出针对性。②主动适应学生,培养目标上体现灵活性。虽然我们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下,高等职业教育更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教学对象的变化。教育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去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我们。③主动适应岗位能力要求的变化,随时更新培养内容,体现先进性。

二、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改革发展之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办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这说明实用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第一特性。在此指导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普通教育错位发展,办出教育的特色,尤其是要不断改革高职教学,以改革求生存,靠改革谋发展。

2、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将缩短

2004年6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显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将逐步由三年制过渡为二年制为主。学制压缩后,缩短了高职的培养年限,势必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调整现有的教学安排,进行教学改革,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把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作为目标,突出把握教学的应用性、针对性,实践性。重点突出“实用”,传授贴近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这些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成熟和发展都会产生直接的、积极的影响。

3、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改革的动力

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有着最紧密的联系,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把满足企业需求和学生需求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把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职业教育的声誉和生命力所在。这种教学思想不但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而且必将为打造高等职业院校面向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三、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应对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实施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创新教育

1、拓宽和延伸办学指导思想,形成开放的创新教育观。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教育及文化交流的加强,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也将成为大势所趋。高等院校作为国际教育文化交流、合作与研究的枢纽,要认清形势,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立足区域经济,树立全球化的开放式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拓宽办学空间。坚持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基本指导思想,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确立新的教育观,树立全球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和强烈的危机意识,最终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培养出大量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

2、转变人才评价观,改革考核方式,真正造就市场需要的人才。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更多地注重对知识记忆准确度的考核,而忽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尤其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真正建立“重能力、重效果、重实践、重创新”的综合的、多指标的人才考核体系,笔者认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考核,这是考核的基础,十分重要,但不是考核的唯一内容;二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的考核,也就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具体运用能力的考核,是考核的重点;三是对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考核,这是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同时,教师在考核过程中也可以选择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选拔出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型技术人才。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学科之间知识的融合。高职院校必须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合理知识结构出发,通过对相关课程的优化、整合以及教学内容的改革,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加强技能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的研究者认为:高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主要加强以下几个个方面的基础及其相应的基础课程的教学。一是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二是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如“两课”、文、史、哲、艺、经、管等课程;三是工程类学科基础知识,如计算机应用、外语、科技检索、网络技术等课程;四是工程技术科学基础知识,如工程原理、工程学基础等课程;五是实验与工程实践基础知识,如实验、实习、学生科技活动,生产实践等课程。在加强这五方面基础的教学中,还必须适时引入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新理论、新方法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整个视野拓宽,站在学科的前沿去研究学问。

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课堂教学中,几乎没有什么讨论或辩论,教师成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教材成了学术权威而不可怀疑。这十分不利于学生养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必须采用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讨论,多给学生留一点自主学习的时问,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好奇心,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到教学中去,从而变单纯的知识教育过程为综合能力教育过程,把课堂和教学环境交给学生,把学生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教师通过创设科学、合理、新颖的问题情境来带动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就是要更多地运用启发式、直观式、综合式的教学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活动和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已经成为必然。作为教师,在工作中要随时注意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该专业领域内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等,并及时把它们引入到教学中去,以缩小学校教育与社会科技发展之间的差距,从而培养出专业结构合理、智能结构科学、知识结构新颖的现代化高级技术人才。

(三)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结构及内容相对陈旧,无法培养出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复合型、创造型、国际化的通才。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这种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的不合理将遭受最为严重的冲击。因此,首先要调整专业结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专业,重点发展应用型专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其次,改变过去将专业划分过窄、过细的局面,加强学科问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再次,注重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基础课的设置与选择要坚持一个“精”字,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选修课的设置与选择要坚持一个“新”字,以保持学科本身的相对前沿性;综合课的设置与选择要坚持一个“博”字,从而有利于学生进行比较学习,有利于逆向、综合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关系。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使学生既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又获得较强的专业技能。

(四)强化实践环节,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

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这一环节的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院校技术性办学特色的主要体现,在这一过程中,除突出实践教学在学校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外,还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第一,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必须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是建立实验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平时实验的量化考核标准。

第二,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實验室管理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实验教师的实验指导水平等,建立科学管理机制,确保实践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第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学队伍。注重实验实习指导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训练,全面提高实验实习指导教师的实践技能,同时,要不断提高实验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试论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 篇4

试论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

全面推进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使会计工作的健康运行是我们会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会计制度是政府管理部门对处理会计事务所制定的规章、准则、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我国的会计制度必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而不断完善.如何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积极探索、研究、总结我国的会计改革,以便在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中争取更多的利益,将是我国今后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1)分类号:F2关键词:会计制度 改革

论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改革 篇5

【摘要】群体纠纷是当代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而各国选择适用的群体诉讼制度却千差万别,显示出多元化的趋势。代表人诉讼制度是我国群体诉讼的制度形式,其对于解决群体性纠纷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自身存在的缺陷也不容忽视。本文在对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完善该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群体纠纷群体诉讼代表人诉讼制度

一、代表人诉讼制度的概述代表人诉讼是一种群体诉讼,而群体诉讼是一个集合性概念,并非法定的诉讼形式。群体诉讼制度指由少数人代表其他人进行的,目的在于一次性解决群体纠纷的诉讼制度,其不论代表人是为他人也为自己寻求救济,还是仅仅为未出庭的群体成员寻求救济,同时也不论代表人是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人还是案外第三人。其实质在于对损害群体利益的违法行为请求救济。

在现代社会,大规模的运输、消费市场的运行,一旦发生事故,必然危及很多人的利益。如此危害面积之大、受害人数较多的案件,如果受害人单独起诉至法院,不仅会造成法院的巨大压力,也会造成法院对纠纷的重复审理,降低法院的工作效率。因此代表人诉讼制度的设立便应运而生。其理论基础如下:其一,诉讼效率理论。对群体纠纷实行一次性解决,实行代表人诉讼制度,可以在最大限度内,就多数方当事人之间的共同问题,通过证据共通的原理进行一次性的确定,从而有效的利用了司法资源,提高了办案效率。其二,个人权利

与公共利益的衡平,其实就是私益诉讼到公益诉讼的过渡,代表人诉讼制度正是为保障不确定的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而设置的。

二、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现状、存在问题1.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立法及现状。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适用意见》的有关规定,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分为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和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在司法实践中。

对于当事人人数确定、诉讼标的同类的群体性诉讼案件,我国各地区法院的处理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既有原则上采用分案处理的,也有少数发生在欠发达地区或农村的案件,因诉讼规模相对较小而适用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由于分别以个案受理的案件可以合并审理,因此仍然具有形成普通共同诉讼的可能性和特征。可见,代表人诉讼制度实际上在司法实践中处于闲置状态,几乎很少有实际应用的案例。

2.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之所以被搁置不用,其原因不仅在于我国缺乏运行该制度的大环境,而且与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的缺陷不乏相关。综合考虑,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在设计上存在以下问题:2.1我国法律对代表人诉讼制度规定的较原则,缺乏可操作性。

《民事诉讼法》第54、55条两个条文中原则性地规定了代表人诉讼制度,对一些具体制度、具体程序未作详细的规定。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也只规定了相关的六个条款,远远不足以解决问题。对于适用代表人诉讼制度的要件、公告程序、利益分配和费用分担等问题并没有明确

的规定。

2.2权利登记制度增加了诉讼成本。权利登记制度使当事人由不确定变为确定,具有一定的优点,但是同时又有一定的弊端,即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影响当事人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权益的积极性。

群体纠纷案件中,当事人因人数众多而总额巨大,但是就单个当事人而言,其数额就很小了。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通过诉讼获得的赔偿就会远远低于其所花的成本。因此,当事人往往不来登记主张权利。正因为有关权利人为了避免麻烦或者其他原因不进行登记,并且在诉讼时效内也不主张权利,违法者受判决确定的赔偿额大大低于其违法所得利益,不但不能起到最大限度地救济受害者的作用,反而放纵了违法行为人。

三、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为了结束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在实践中被搁置的状态,以便该制度能够真正的发挥其基本力量和功能,本文立足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本身,建议通过改善的方法来逐步完善我国群体诉讼中存在的问题。

1.健全相关适用制度。无制度可循是限制代表人诉讼制度在实践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建议在《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具体规定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下案件应当从立法上规定必须适用代表人诉讼制度:(1)因产品责任引起的诉讼,主要是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损害广大消费者利益的情况。(2)因环境污染致人损害引起的公益诉讼。

(3)虚假广告,违反物价法规抬高物价销售商品引起的纠纷。(4)股份公司经营者实施的非法集资等欺骗行为或者损害股份持有人利益引起的诉讼以及企业发行债券不能兑现引起的纠纷。(5)众多人员(包括合伙人)共同致人损害的赔偿诉讼。第二,完善代表人诉讼中法院的公告。我国《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若干意见》只规定:代表人诉讼起诉时被代表群体尚未确定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发出公告通知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向人民法院登记。因此,必须强制性规定法院公告的事项和具体内容,从而保证被代表人对诉讼进程的监督。第三,新增激励机制。对首先站起来进行诉讼的当事人进行利益的刺激,如果代表人诉讼中代表方获得胜诉,代表人将可获得高于一般参与登记权利人的利益,该奖励来源于胜诉后的财产分配。

2.允许律师承担群体成员的确定工作。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5条第1款规定“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在起诉时人数尚未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发出公告,说明案件情况和诉讼请求,通知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向人民法院登记。”该规定实际上是通过权利人向法院登记的方式,促使群体诉讼成员由不确定逐渐向确定转变。但是这种工作方式使法院工作量增多,增加了诉讼成本,实施以来收效甚微。建议规定通过律师的积极行为来辅助权利登记制度,使群体诉讼成员的人数确定化。律师参与到群体成员的确定工作中,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护众多当事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壮大了该方的群体力量,使其在诉讼对抗中占据优势。因此,律师参与到群体

成员的确定工作中,既方便了当事人诉讼,又节约了司法资源,能够有效的提高诉讼效率。

四、结语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确立,实现了扩大司法解决纠纷、使当事人双方进行公平、理性的对抗以及保护公共利益的功能,体现了民事诉讼公正与效率的价值,对于群体纠纷的解决有着显著的优越性,然而在实践中却面临着操作的困难。鉴于此,我国在代表人诉讼制度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应当逐步加强,通过改善自身制度,改变不良的司法适用环境,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方法,逐步实现在制度上的完善和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参考文献:

柯幻,论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霍晓媛,从与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比较看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知识经济,2009(2)

张威,论复合型代表人诉讼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法制与社会。 2009(26)

崔声波,我国群体诉讼制度与国外群体诉讼制度比较研究,青年科学,2010(2)

李莉,群体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比较研究,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5)

张卫平,集团诉讼适用中的若干问题,中国法学,1989(4)175经济与法??????????????????????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篇6

一、重视幼儿教育并加强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过去幼儿教育发展不够,一般都没有被列入学校教育系统。近年来,由于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和幼儿教育迅速走向普及,大多数国家强调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第一环,为此,把幼儿教育列入学校系统。与此相联系,带来了幼儿教育阶段的两个变化。一是幼儿教育的结束期有提前趋势:7岁的提前为6岁,如前苏联等国;6岁的提前到5岁,如前西德等国。二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联系在加强,甚至使幼儿教育的高班和小学的低年级结合起来。有的国家还提倡把幼儿园办在小学里,以便更好地进行早期教育。英国规定5~7岁、7~9岁和9~11岁三个阶段,把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结合起来。我国小学、幼儿园所办的学前班(幼儿班)也是力图加强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

之所以出现这种趋势,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研究认为婴、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人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教育。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研究提出,人的智力发展的一般方式是:与17岁所达到的智力水平相比较,4岁时就约占50%,30%是在4―8岁获得的,最后的20%是在8―17岁获得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重视幼儿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将会有很大的影响。这一科研成果引起了世界各国对早期教育的重视,推动了幼儿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二、逐渐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及义务教育是工业革命对劳动力文化科学和职业技术素养要求的产物,随着科技革命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不断延长,强制性不断加强,实行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近百年来世界各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发展规律表明: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需要劳动者具有小学文化水平,义务教育普及到小学程度(6年制);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需要劳动者具有初中文化水平,义务教育就普及到初中程度(9年制);以核能、电子、航天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则需要劳动者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义务教育的.普及就已经向高中程度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这一趋势。如美国、日本等国家。日本1978年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已达96%,实际上已经普及了制义务教育。我国上海等大城市及近郊也已开始普及12年制即高中程度的义务教育。

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日趋接近

中等教育阶段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所谓普通教育职业化,指的是在普通基础教育学校开设职业技术或劳动技术选修课;所谓职业教育普通化,指的是在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中加强普通科学文化课的教学。可见,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互相靠拢,日趋接近。今后将会出现和职业教育内容融合在一起的普通教育以及没有严格划分的职业教育,甚至可能将历史上分离的分支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极为紧密地结合起来,直至两者融为一体。从整个世界的角度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彼此渗透,相互结合和日趋接近,并且逐步向二者统一的方向发展,将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中十分重要的动态和趋势。

之所以出现这一趋势,既是现代社会对劳动力和各类人才综合素质与文化水平提高的需要,也是教育民主化――个体教育选择权扩大的要求,同时还是终身教育的必然。

四、高等教育多样化、大众化

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对各类高级人才的需要,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其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趋势。多样化又表现为多层次和多类型两个特点:多层次是指传统大学向下延伸为专科层次,向上延伸为硕士、博士两个层次。这一现象在美国体现为初级学院(社区学院)、大学、研究生院“三级体制”,在日本体现为大学、短期大学、专科专修四种类型。多类型是指教育形式多样化,出现学历与非学历,全日制与业余制,培养与培训等多种教育组织形式。在我国体现为普通全日制大学、电大、夜大、函大、职大、自修大学等6种形式。

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是指享受高等教育的青年达到和超过同龄人的15%到50%的程度。这是一个教育发展概念,标志社会发展和公民教育需求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也有学者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解为大学世俗化,“生活化”趋势,认为高等学校增设培养中级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专业,担负在职人员知识更新的任务,改变传统大学强调学术,重视理论知识,只负责一次性培训,只造就高级专家的单一性等等贴近生产活动和世俗生活的现象就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

五、重视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所伴随的知识“爆炸”和知识“老化”,使得人们把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教育作为终生享用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不论受过多高水平教育的人,都必须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以便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前进,甚至还需要重新回到教育过程中来补充自己的知识,于是回归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就被提了出来,函授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自修大学、夜大学、职工大学、开放大学等教育机构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过去在学校系统中没有地位的成人教育不仅被纳入学校教育的制度之中,而且逐渐形成了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相联系的完整的成人教育系统,构成了对过去青少年从小学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的补充,这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上一篇:学校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下一篇:没有了

论我国预告登记制度立法之完善 篇7

一、预告登记的适用范围过窄, 应当适当扩大

根据《物权法》第20条第1款规定, 我国预告登记制度适用的范围仅限于“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情形, 即只有当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物权进行买卖时才得以启用预告登记。其涵盖性不仅远较德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等成熟立法要窄, 甚至还不如上海、南京等地方性条例的规定, 不能满足实践中千差万别的现实需要。

关于预告登记的适用范围, 从国外立法来看, 一般包括以下几项:1.以不动产物权的设定、移转、变更或消灭为内容的请求权;2.以附有始期、停止条件或有其他可于将来确定的有关物权变动的债权请求权;3.不动产权利内容或次序变更的请求权。对照《物权法》之规定, 我国预告登记制度仅适用于其中第1项中“以不动产物权的移转为内容的请求权”一种情形, 至于以不动产物权抵押、消灭、优先权次序变更以及附条件、附期限的请求权等, 均不在可以适用的范围之内。

实际上, 我国已经有一些地方性不动产交易条例对预告登记制度做了很好的探索。如上海市房地资源局发布的《关于贯彻实施<上海市房屋租赁条例>的意见》允许对预租合同进行登记备案 (本质即为预告登记) 、《广州市城镇房地产登记办法》允许预告登记涵盖预购商品房、以预购商品房设定抵押及其抵押权转让、以房屋在建工程设定抵押及其抵押权转让等三种情形, 等等。

综合考虑各国的制度设计和我国的现实情况, 笔者认为, 我国应适当扩充预告登记的适用范围, 不仅规定为保护权利移转、变更的请求权, 同时将以不动产物权消灭为目的的请求权以及附条件或附期限的请求权、物权内容及顺位变更的请求权纳入预告登记制度的保护范围, 以便更好、更全面地保护权利人和交易的秩序。

二、预告登记的效力不足, 应增加顺位保证和破产保护方面的内容

预告登记的效力是预告登记制度的核心。只有赋予了较强的效力, 预告登记才具有实际意义, 才能成为保护不动产请求权最终得以实现的有力手段。在我国, 不动产物权的移转往往伴随着开发商对消费者的显著优势地位, 涉及消费者居住乃至生存方面的基本人权, 因此, 赋予预告登记以强大效力就显得更为重要。

《物权法》第20条第1款规定:“预告登记后, 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 处分该不动产的, 不发生物权效力。”根据这一规定, 经过预告登记的债权请求权, 获得了对抗其他处分行为的排斥性效力。这种排斥性效力, 理论上一般称之为预告登记的保全效力, 也叫担保效力或排他效力, 实为预告登记制度的核心效力。但是, 保全效力不是预告登记的唯一效力。从国外立法以及民法理论来看, 预告登记至少还应具有以下两种效力, 即顺位保证效力和破产保护等方面的增强效力。

所谓顺位保证效力, 即当预告登记推进到终局登记时, 不动产权利的顺位不是以终局登记的日期确定, 而是依照预告登记的日期来确定。这是由于预告登记的保全效力已经表明, 不动产债权请求权在履行后将最终产生不动产物权, 因此将来该物权一旦产生后, 也就应当取得预告登记所具有的顺位, 唯此才能更有效地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利。《德国民法典》第883条规定:“以转让某项权利为请求权的标的时, 该项权利的顺位按预告登记的日期加以确定。”日本《不动产登记法》第7条规定:“已进行假登记, 本登记的顺位依假登记的顺位。”赋予预告登记以顺位保证效力, 则当一个不动产上设立有多个并存的物权行为时, 预告登记制度将各项权利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预先排列, 并按该顺序为每个物权确立实现的顺序。在前一项登记的物权因存在瑕疵而无效或者被撤销时, 后一顺位物权根据预告登记的顺位效力得以优先实现。这样, 预告登记便防止了第三人的介入, 保全了终局登记的顺位, 使所有权转移请求权得以顺利实现。

所谓预告登记破产保护等方面的增强效力, 是指由于预告登记已经表明所登记的债权请求权将来会产生物权变动的效果, 因此该请求权就等同于未来才能实现的不动产物权来对待, 使之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这种增强效力, 直观的体现就是破产保护。即在相对人破产, 但请求权的履行期限尚未届至或者履行条件并未成就时, 权利人可以将作为请求权标的的不动产不列入破产财产, 使请求权发生指定的效果。日本立法规定, 在所有权移转的假登记与本登记之间, 作为标的的不动产被编入破产财产时, 仍无碍于办理本登记。如办理了本登记, 得以其所有权的取得对抗破产债权人。可见, 预告登记不但可以对抗不动产所有权人和其他物权人以保证请求权人取得物权, 而且还可以在不动产物权人临于破产时对抗其他债权人, 从而使预告登记所保全的请求权得以实现。破产保护之外, 预告登记还能产生其他的增强效力。如经过预告登记的请求权, 将能够对抗承包人的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 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已经得到认可。如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6月20日发布实施的《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第2条规定:“消费者交付购买商品房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项后, 承包人就该商品房享有的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不得对抗买受人。”赋予预售商品房的买受人以优先于建设工程价款受偿权的请求权,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作为一种法定的优先权, 在受偿顺序上优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由此可以推知, 最高人民法院已经确认这种经依法登记备案的请求权具有了某些物权的效力。

《物权法》没有关于顺位保全效力和破产保护等增强效力的规定, 造成了预告登记制度的先天不足, 这样不仅不利于对权利人的保护, 也会对不动产的交易造成妨碍, 还徒然增加司法实践中的争议和困惑。笔者以为, 应当在《物权法》或在将来依据《物权法》进行不动产登记立法时, 明确规定预告登记的顺位保全效力和破产保护等方面的增强效力。

三、预告登记后的处分行为不应绝对无效, 而应以相对有效为宜

预告登记之后, 不动产物权人对房地产所为的处分行为, 在妨害已经进行预告登记的请求权的内容上, 应为无效, 这在国内外立法以及民法理论上, 均无争议。但对于这种无效是绝对无效抑或相对无效, 则有不同看法, 各国也存在不同的制度设计。《物权法》第20条第一款规定:“预告登记后, 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 处分该不动产的, 不发生物权效力。”此条对预告登记采用了绝对无效的态度, 即预告登记后的一切处分行为, 均不发生物权效力。采绝对无效的意见, 对定分止争、减少纠纷, 自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如果法律规定过于严格, 则也可能产生过犹不及的缺憾。权衡各种因素和利弊, 笔者以为, 对于预告登记后的处分行为, 还是采相对无效原则为妥, 即预告登记消灭之前, 不动产权利人可以为处分并进行登记, 但所为之处分在与预告登记的内容有妨碍的限度内无效。原因有三:

第一, 从请求权的性质来看, 尽管预告登记赋予请求权以一定的物权效力, 但房地产的所有权毕竟没有移转, 如果由此禁止不动产权利人的一切处分行为, 对不动产的权利人显然不公平。

第二, 在预告登记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情况下, 如果一味坚持绝对无效的原则, 在预告登记消灭之前不动产的权利人不能进行任何的处分, 登记机关拒绝其相应的登记, 徒然浪费时间和机会成本, 此时采用相对无效的原则就是一个相当符合经济性的选择了。

第三, 采相对无效的原则并不会有损预告登记防止“一房二卖”的目的。相对无效使得不动产义务人可以将房地产再行让与第三人, 或为第三人设定其他物权, 登记机关应予受理, 不得拒绝。此时第三人可以对抗任何人, 但不得对抗经过预告登记的请求权人, 请求权人可以向房地产原权利人要求移转所有权的登记, 同时向第三人请求撤销其所有权移转登记或他物权的设定登记。

当然, 即使采取相对无效的原则, 预告登记对于因征收、法院判决或强制执行而为的新登记, 因其为由国家权力所保证的执行, 因此应无排除效力, 经过预告登记的请求权人也不得主张新登记妨碍其权利而无效。

四、预告登记行使的程序保障不足, 应当更加明确合理

《物权法》对预告登记的概念、适用范围、效力及失效等实体性问题规定得比较明确, 但对如何提起并进行预告登记的程序方面规定却非常简陋, 可操作性不强。程序问题是一个制度能否生存并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 因此亟需在今后的法律解释及相关条例中予以明确。

第一, 关于预告登记的提起。根据《物权法》第20条第1款规定, 双方当事人只有“按照约定”方可向登记机关申请预告登记。《物权法》并未要求处于不动产交易中的当事人双方必须进行预告登记, 也并未赋予当事人一方单独提起预告登记的权利。这样, 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 房地产开发商可以利用其优势地位不与购房者达成“约定”, 由此规避预告登记的约束, 这显然有违我国预告登记制度建立的初衷。我国有地方性条例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如《广州市城镇房地产登记办法》第41条明确规定了当事人应当办理预告登记的具体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当事人应当申请预告登记: (一) 预购商品房; (二) 以预购商品房设定抵押及其抵押权的转让; (三) 以房屋在建工程设定抵押及其抵押权的转让。”同时, 还在第42条至第47条详细规定了各种情况下预告登记的责任方、办理手续及办理期限。相较于《物权法》, 广州的有关条例规定显然更为合理, 可资《物权法》在解释及相关条例中予以借鉴。

第二, 关于预告登记与涂销登记或终局登记的衔接。预告登记作为债权与物权的中间地带, 不可能永远保留其不确定的灰色性质。预告登记的最终结果只能有二:或被涂销, 或被推进为终局登记。《物权法》第20条第2款规定了预告登记的涂销:“预告登记后, 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 预告登记失效。”本规定在以下方面值得进一步商榷:

一是“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的含义比较模糊, 容易发生争议。实践中, 在期房预售的场合, 一般指预购房屋、在建工程已经办理了所有权初始登记之时。但是, 何时办好了初始登记, 预告登记权利人很难确切知晓, 如果此时一待三个月过后预告登记即为失效, 则对请求权人殊为不公。因此, 此处除应采取列举式方法进一步明确“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的具体情形之外外, 还应当将“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修改为“预告登记请求权人知道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

二是条件满足时, 预告登记失效是自然失效, 还是经利害关系人申请后失效, 《物权法》规定似采自然失效。笔者认为, 应区分不同情形, 分别规定自然失效或经申请后失效。对于“债权消灭”情形, 由于债权债务关系乃是预告登记的基础, 如果基础丧失, 预告登记自然失效。但是, 如果仅是“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情形, 就断定预告登记自然失效, 则可能并不恰当。理由如前所述, “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含义殊为模糊, 是否已满三个月各有理解, 自然会引起无数的争端。如果采利害关系人申请后失效的原则, 则可消除此弊端。而且, 立法作此规定, 目的不外乎是督促预告登记权利人尽快进行终局登记, 从而提高不动产的流动性。但采利害关系人申请后失效的原则, 并不会妨害此目的的实现, 相反能够极大地消除争端, 更加符合预告登记制度设计“保护交易安全”之本意。

参考文献

[1].陈旭铎.商品房预售中预告登记制度的完善.中国房地产.2001.11

[2].陈耀东.商品房买卖法律问题专论.法律出版社.2003

[3].程彧苏昱.谈谈商品房的预先登记.中国房地产.1995.11

[4].崔建远.无权处分辨———合同法第51条规定的解释与适用.法学研究.2003.1

[5].邓曾甲.日本民法概论.法律出版社.1995

论我国量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篇8

关键词:量刑;量刑制度;司法改革

我国法院一向重视定罪,而轻视量刑。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法官主要是为了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否犯罪,对于具体量刑却不够重视,只要在量刑幅度内即可。

一、量刑制度概述

(一)量刑制度的概念

量刑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在确定犯罪人犯罪的基础上,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决定对犯罪分子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刑罚的确定与裁量的一种制度。

量刑的特点:

第一,人民法院是唯一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

刑事审判权包括定罪与量刑两个方面。量刑权包括是否科刑与科什么样的刑两个方面的内容。刑事审判权只能由人民法院行使。

第二,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是量刑的对象

量刑的对象是实施了犯罪行为并该行为构成犯罪的人,才能对其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确定刑罚是量刑的内容

量刑的内容不仅包括对犯罪分子是否处以刑罚、处以何种刑罚、所处刑罚是否立即执行以及由谁执行,还包括免除刑罚及决定不处罚。

二、国外关于量刑制度的有关规定

(一)美国关于量刑的有关规定

1、控辩双方参与量刑程序

在美国,控方和被告一方如果对判刑所依据的相关事实存在不同的看法,可以向法庭申请听证。法庭会根据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或者控方的申请举行听证,并给予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在量刑听证会上,被告人可以对量刑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法官应该亲自和被告人交谈,以确定其是否愿意针对减刑提出陈述。

2、被害人参与量刑程序

被害人参与量刑程序是指被害人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对自己及自己的家人在经济及精神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后果的叙述。被害人的影响陈述应该在对被告人量刑时所考虑,把犯罪行为对被害人所造成的影响作为量刑的一个考虑因素。

3、量刑调查报告制度

美国量刑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一是对被告人情况的调查报告,包括被告人此前是否有犯罪、工作及工作经历、生活环境、教育程度等方面的情况;二是关于被告人犯罪行为情况的调查报告,其中包括被害人是否存在过错,对被告人可能适用的量刑指南发条等。

(二)德国关于量刑的有关规定

在德国,检察官不是当事人,而是“法律的维护者”,以维护法律公正和法律事实为己任。基于法律的规定,检察官不仅要收集不利于被告的资料,而且也要对有利于被告的资料进行调查。德国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在起诉书中必须“写明被告人、对被告人指控的犯罪行为、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以及地点、犯罪行为的法定特征以及适用的处罚规定”。

在德国,检察机关提出量刑建议不仅可以在辩论阶段,而且还可以在处刑命令程序中提出。处刑命令程序,是指检察机关认为对于可以科处资格刑、罚金刑和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之缓刑的轻微案件,可以不经过审判程序,而是直接向管辖法院提出处刑命令的申请,即以处刑令申请代替起诉书,人民法院必须采取书面审理的方式,依据检察机关提出的书面材料和量刑请求,以处刑令代替判决书而进行的程序。

三、我国量刑制度存在的问题、改革与完善

(一)我国量刑制度存在的问题

1、审判中量刑不规范的问题

自由裁量权实际上是法官行使国家的权力,它既可能偏离法律规定,也可能弥补法律的不足。近年来“同案不同判”、量刑失衡的现象时有发生,是司法公信力下降的一大因素,主要有以下原因造成:

第一,在规定具体罪名时没有明确规定犯罪构成要件,特别是规定客观要件,这违反了刑法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罪刑法定原则,同时也影响司法实践中认定犯罪。

第二,对具体犯罪的规定过于简单,容易造成弹性用法。具体的刑法规定中大量使用了“情节较轻、较重”、“造成严重后果”、“后果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严重”等不明确词语,法官在使用這些条款的时,会造成适用刑罚时不统一、不平衡的现象,有损法律的严肃性及公平、公正性。

2、审判程序中量刑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民法院被认为是唯一行使刑事审判量刑权的司法机关。量刑不公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因审判人员素质不能公正,也有因受外界影响不愿或不敢公正。

第一,审判人员自身的因素导致量刑不平衡。审判人员在刑罚适用指导思想上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主要有以下几点:(1)重定罪轻量刑。审判人员认为对被告人的行为准确定性,对被告人的量刑只要在法定刑幅度内就没错。(2)宁轻勿重。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刑止奸、以刑去刑”的思想观念的惯性影响力,我们的审判人员深受其影响。

第二,地方政府对法院施加的影响,难以保障法官和法院的审判独立性。地方政府拥有制约法院审判的因素,比如财政,所以一旦地方政府干预判案,很难保证法官和法院的独立审判。

(二)我国量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完善立法,规范量刑标准修改完善立法规定,规范统一量刑标准

矫正量刑失衡,保障量刑公正,首先要从修改、完善法律规范入手。应在立法上确定量刑的基本原则,并对《刑法》分则中的具体条款予以梳理、协调,对个罪均衡配刑,以约束审判人员的自由裁量权。

2、公开量刑程序,维护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

量刑公开至少应当包括量刑标准的公开、量刑过程的公开、量刑结果及理由公开等几个方面。为达到量刑公开的目标要求,主张将公诉机关的量刑建议权纳入法庭审理中的辩论程序,并保障辩方的量刑答辩权以及被害人参与权,行使公开、充分的量刑运用辩论权,从而实现量刑公正和均衡。

3、提高审判人员自身素质,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

上一篇:小学生怎样学习英语下一篇:做包子日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