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司法改革原则探究

2024-07-23

我国司法改革原则探究(精选9篇)

我国司法改革原则探究 篇1

摘要:近几年来, 我国虽然对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改革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政府机关的多面角色、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存在严重的配备攀比现象。我国进行公车改革必须坚持全面配套改革、管理成本监督、改革循序渐进等基本原则。对现有公车使用补贴、管理市场化、集中化管理等车改模式进行比选和优化, 探寻出能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率、促进政府财政资金合理使用的公车改革之路。

关键词:公务用车,改革原则,改革模式

所谓的公务用车在2011年中央出台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中有明确的界定, 是指党政机关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 分为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近些年来, 我国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的弊端愈来愈突出, 全国各地方也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公车改革已成社会共识的行政难题。

一、公车改革进展缓慢的原因

(一) 政府机关的多面角色

政府机关部门既是公车改革的主力军, 又是公车改革的目标对象。政府作为公车改革的主要对象, 难免会顾及自身的利益。公车改革既与管理决策者的利益相关, 又与改革的主力军的利益相关。因此, 要推进公车改革, 就要求政府改革的主力军肩负起做好改革推进者的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改革必须具有较高的正义感和巨大的改革勇气。可是作为改革利益的直接关系者, 许多时候政府机关也总会考虑自身的利益。因此, 在推进公车改革过程中, 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本身也会存在一定的顾虑, 使其成为公车改革的主要阻力。

(二) 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

缺乏完善的配车制度和严格的用车制度, 是我国公车改革改了又改反反复复的主要原因。如果政府不改变这种公车管理体制, 公务车改革最终只能是一句口号。公车虽然说是公务用车, 但在很多使用时, 公车到底是在为公服务还是为私服务还很难分清楚。平时我们在郊游度假和婚丧嫁娶等活动中总能看到公车大显身手的景象, 这种行为在背离了公车属性的同时, 也造成公车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使老百姓对政府机关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 公车改革的配套制度建立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三) 存在严重的配备攀比现象

我国目前公车配备标准是参照现行的制度根据人员的职务级别高低来确定的。从表面上看, 这一规定符合公车使用的标准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但实际上, 这种标准却为公车配备和使用涂上浓厚的等级色彩, 刺激了攀比现象。公车的品牌和规格则成为了政府管理者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这无疑催生了公务用车性质的改变, 进而公车成为各级各类政府管理者们相互攀比的对象。因此, 不在源头阻止住这种攀比现象, 那么公车改革将无法顺利进行。

二、公车改革的原则分析

(一) 全面配套改革原则

公务用车改革, 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行政学或是经济学问题, 不能够单纯就公务用车本身来谈公务用车。目前公车改革陷入困境的事实充分证明, 虽然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在理论上是明确的、清晰的, 但在实际实施中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这就需要通过进一步因地制宜的制度创新来改变公车改革的效果。如果我们只对公务用车的方式、方法进行单独孤立的改革, 而不是进一步在法律法规的健全、组织的管理、和违规的惩罚等方面进行全面切实可行的配套改革, 那么新的制度也将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

(二) 管理成本监督原则

目前我国公车使用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公车管理成本过高, 机关公车数量大、标准不一、管理分散, 并由此带来车辆闲置、公车私用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因此, 公车改革的重要原则就是在不影响政府公务的情况下, 尽可能降低公务用车管理成本, 增强公车采购、维护、使用过程中的成本全面监控, 从而减少公车管理资金浪费的现象。当前我国公车改革过程中使用货币化、补贴化的思路虽然是一种很好的探索和尝试, 可实践中真的做到了吗?会不会出现补贴照拿、公车照样由政府出钱的情形呢?如果这样, 结果不仅不会降低成本, 反而使政府管理成本提高, 所以公车改革中做好成本的监督势在必行。

(三) 改革循序渐进的原则

首先, 转变领导干部们的原有思想观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我国, 领导干部是公务用车的主体, 无论在普通民众还是部分领导干部心中, 公务用车做为某种特权的象征, 是与权力和地位紧密相连的。所以一旦涉及到车改, 很多领导干部就存在怕失去这种特权、怕没面子等错误思想, 进而不想改也不愿改。这不仅仅是行政体制、法律机制的问题, 更是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问题。因此, 从一定意义上讲, 公务用车制度不仅是改善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 从源头上也是对领导干部思想观念上的一场革命, 更是创洁廉价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

其次, 公务用车改革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近年来, 公车改革在我国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改改停停, 步履艰难, 所以公车改革不能仅仅凭借领导干部一时的热情和冲动而做出决策制定政策, 更不能在改革中空泛的搞形式主义。因此, 改革的每一步都需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进行, 特别是在政策的制定、模式的选择, 更需要相关工作者们在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炼理论成果。

最后, 车改最重要的环节, 即相关政策的实施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车改改到今天遗留了大量了体制和政策问题, 新的政策出台必将是对原有政策部分或是全面的变革, 因此在新的政策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预想不到的困难, 这就需要政策实施者们要有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 切实做到政策的每一步实施都是合理合法进行, 不能为了业绩工程而过急, 形成只看速度不看质量的改革。所以说, 稳步实施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三、公车改革的模式分析

(一) 公车使用补贴模式

这种模式最早源于1998年大庆市的车改模式, 所以也称“大庆车改模式”即:将现有政府公车全部取消或拍卖和转让, 把政府原来公务用车管理的经费以用车补贴的形式按照公务人员职位高低发放。资料显示, 大庆市1998年的车改政策是对当时参加车改的正处级干部每月补贴1500元, 副处级干部每月1200元, 而正科级和副科级干部每月仅150元和120元。这种改革模式初衷是以合理控制公车成本减少政府财政流失为出发点的, 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却出现了分配不均的现象, 而且干部每月的补助会随年增涨, 原本想与工薪阶层缩小差距, 但反而与拉大了工资距离, 影响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加剧了弱势群体的不平等心理。最重要的是在该模式实施中出现了“一用车, 就打仗”的尴尬局面, 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政府办公秩序。

(二) 公车管理市场化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采购方式和管理的市场化。即取消现有公务车辆, 政府用车统一由政府向所在地出租汽车公司招标采购, 出租汽车公司在公开、公正、透明的条件下参与投标竞标, 一旦出租车公司中标那么该公司将独家经营政府用车业务, 并保证以优惠的价格和优良的服务确保政府公务用车需要。这种模式的优点相对比较明显, 该模式能大幅度降低财政支出。在保留部分特殊公务用车的情况下, 取消绝大部分公务用车, 将公车问题全部推向社会。原来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公车管理费用交给了社会和市场, 因此公车管理市场化模式最终能够达到节省财政支出的目的。但市场化模式在实施中的弊端也很突出, 因为这种模式的实施条件有严格限制, 主要是各地区和单位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市场和社会的承受力;同时, 在招标授权等过程中如果相关部门监督不力很容易出现腐败的现象。因此这种模式在我国尚不能普遍适用。

(三) 集中化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一方面保留各部门的公务用车, 取消过去那种有特权色彩的“领导专车”。在全面取消公务用车的基础上, 保留符合定编数量的公务用车, 超编车辆一旦报废后不再换购。另一方面健全并严格执行各种使用、管理公车的规章制度。加强公务用车管理的主要方式有:大到公车采购、维修, 小到公车的保养、加油等实行公开招标集中采购;制定严格的公车规范, 控制公车标准, 减少小公车配置;采取车体喷印公车标识措施, 增加社会监督防止公车私用等。这种模式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公务用车管理的规范化, 标准化, 治理公车私用公车腐败, 改善机关形象。同时, 这种模式与现行公务用车制度的冲突较小, 成为较多领导机关采用的办法, 也比较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机关采用。但我们发现这种模式其实也是治标不治本的, 不能解决公车管理和使用中的所有问题。因为改革没有实质性地对公务用车的体制和机制进行革新, 只是立足现实, 局限在管理层面上做文章, 因此改革的彻底性不够, 容易出现“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局面。

由于我国各地、各单位的实际情况不同, 公务用车改革也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 在中央没有制定全国性制度的前提下, 遵循任何统一的标准进行改革并不实际。因此, 全国各地出现不同的公车改革的研究及不同公车改革模式也是形势使然。我们研究公车改革的原则和改革模式, 关键想探寻出能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加强政府行政管理效能, 促进政府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的公车改革之路, 为建设廉洁型政府, 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鹤.浅析我国的公车改革[J].社会发展, 2010 (10)

[2]南刚志.公车改革货币化模式评析[J].理论前沿, 2009 (6)

[3]顾水根.公务用车改革应给绕过货币化实行社会化[J].上海后勤, 2006 (7)

我国司法改革原则探究 篇2

张琳(佳木斯大学教务处,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作者简介:张琳 1976.10 佳木斯大学社科部讲师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机制研究,立项编号:2013D066

摘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显得相对滞后。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对文化体制改革高度重视,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明确要求,这必然要求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体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重任。要完成这一重任,改革文化体制是题中应有之义。关键词:文化改革基本对策

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是克服旧有文化体制弊端的需要

建国以来,我国对于社会文化事业的管理,长期实行的是由国家统包统管的体制。这种体制在历史上的一定时期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日益增长,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不适应群众的需要,迫切需要改革: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是为了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出路。只有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新,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我们才能繁荣和发展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的需要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该目标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方面,体现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三位一体。邓小平

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这表明,我国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至少也应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方面,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统一,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我国的改革都是不完整的。并且,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其中,经济是基础,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政治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又制约或促进经济体制改革。

3.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促进面向世界的先进文化建设,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经济建设,也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积极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做法,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博采世界各国文化之长,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才会使我们在文化建设上有一个高的起点,尽快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文化水平,抢占科学文化的制高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促进面向未来,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建设。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顺应历史的要求,反映时代的呼声,总结实践的新经验,以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建设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只有这样,文化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是立足中国、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的文化的需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体系中最具创造性和生命力的文化体系之一。江泽民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曾经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精辟地概括为“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传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批判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做到古为今用。

总之,学术界普遍认为,只有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对策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继续向深度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实践层面遭遇的困难和障碍的增多,在理论层面寻求文化体制改革的对策和思路成为客观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时俱进,形成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给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影响。但是在思想认识、文

化观念、管理体制、工作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不改革现有的文化体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就不能发展,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来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保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是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构建丰富多彩的文化市场,提高文化竞争力。以下就是笔者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几点对策

1.创新理论,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要寻求文化体制改革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就必须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理论,为国家文化制度创新提供合法性依据,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关于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理论,是我国文化管理的基本理论。国家文化管理的功能和职能设计,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这一管理理论基础上的。无论是文化建设形态还是文化发展道路,无论是共公文管理还是文化产业管理,我国文化管理理论都面临着一个全面创新的任务。如果不能在关于国家文化管理目的、政府文化职能、公共文化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之间建立起科学边界,在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道路等根本理论问题上取得文化馆理论的突破,不能为我国全面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全新的合法性依据,文化体制改革会因此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2.深化人们对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时俱进,形成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的深刻变化给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影响。但是在思想认识、文化观念、管理体制、工作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文化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现行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文化发展与我国入世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文化发展现状与世界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普及的形势不相适应,诸多不适应己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3.强化政府在文化宏观管理领域作用

加强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文化具有的意识形态特殊性,应该体现在政府应始终注意把握社会舆论导向,建立保证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管理,调控适度、运行有序的文化宏观领导体制。文化的产业属性也要求对于文化的发展应该加强整体规划,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与结构。因此,政府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适应水平和文化市场信息,制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长期、近期发展规划和阶段性发展目标,通过科学规划,运用综合手段,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培育

文化产业区块,支持高新技术的开发运用,发挥文化产业的联动效应,以减少市场失灵的不利影响。

总之,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课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既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迫切要求,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只有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我们才能切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大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发展无止境,探索无终点。一个重视文化改革发展的国家,必定富有活力;一个文化生机勃发的民族,必将充满希望。毋庸置疑,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前途光明,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李怀亮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2.文化产业竞争力花建、巫志南、郭洁敏、王国荣、吴文娟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3.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谢名家等著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4.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市场管理朱希祥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我国司法改革原则探究 篇3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民主;路径选择

政治体制改革是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政治体制、政治权力结构、政治运行机制等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旨在优化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运行过程。任何一种政治体制改革都是一种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与政治利益的重新调整,涉及到一个政党和国家的重大结构性变革。因此,我国当代政治体制改革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及采取什么样的路径,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存亡与发展,对我们党和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文明走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一)政治体制改革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我们要坚持从国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决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是某些具体的政治与行政体制还存在一些弊端。邓小平指出,这些弊端已经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果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会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1]因此,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必须改革政治体制。

(二)政治体制改革是保证经济体制改革成功进行和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需要

我国原有政治体制是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存在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权力过分集中、机构林立庞大,法制不健全等现象。其负面后果是滋长官僚主义、助长不正之风、造成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财政负担沉重。因此,“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以贯彻。”[2]只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建立起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才能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为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提供政治上的支持和保证。离开了这种支持和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有序建立,社会转型过程中诸多矛盾关系的适时、合理的协调解决,都是难以想象的。

(三)政治体制改革也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问题是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这些制度如果不健全,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就必然受到危害。“文化大革命”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法制原则遭到破坏,个人崇拜、个人专断、家长制作风滋长蔓延。因此我们必须吸取教训,对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进行改革。只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制化,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我国当代政治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青春的源泉。”[3]体现在政治上,这就要求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使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只有使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能够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勇于探索和创新,党和国家才能保持充沛的活力,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当然要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为依归。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越性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着眼于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和环节,调整和变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成分。要使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一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开创性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也没有做过,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因此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我们学习,所以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要广泛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关切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还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途径。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和利益关系格局日益复杂。因此,继续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认真考虑和兼顾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展好,只有坚持这样的决策取向,我们的改革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获得成功。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在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有的还会突出起来,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政治课题,必须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要以满腔的热情解决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各种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中的丑恶现象,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把加快改革和发展的紧迫感同科学求实的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社会和政治的稳定。

(五)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发展是硬道理,共产党执政必须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种种矛盾,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经济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推进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最根本的价值决策取向,我们要始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我国当代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政治体制改革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前无古人,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展开的,因此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走的是一条“摸着石头过河”的道路。同时,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共产党作为政治领导核心,应当善于统筹全局,合理规划才能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和成功。实行政治民主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进一步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进一步理顺党的领导和国家政权的关系

实现党政分开,解决党包揽一切,以党代政的问题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集中力量抓好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党委要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依法履行职能;要支持政府依法充分行使职能,推动政府依法行政;要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二)以效率为突破口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要围绕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整合行政资源,来加强对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研究,要切实解决分工重叠的问题,撤并党委和政府职能相同或相近的工作部门,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科學规范政府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和多重多头执法的问题,要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同时还要真正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和民主监督。把提高效率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和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的要求。

(三)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我们要扩大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监督,通过创新和完善制度加强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和制约,切实解决好党的领导者个人过分集中权力的问题,同时改革应该是全面的整体配套的,在加强党对人大领导的过程中,必须同时推进党内民主,对担任人大领导职务以及政府两院领导职务的党员领导同志加强监督,切实破解主要领导人说了算的难题,防范他们滥用权力。推进党内民主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着眼点,努力实现党内权力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四)继续加大反腐力度

政治体制改革与腐败现象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我党反腐斗争的力度越大,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越大,越有利于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出现的腐败,已经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这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公职人员选择了以腐败作为满足个人利益的途径和方式,从而昭示现行的制度结构和制度安排存在着重大的缺陷,使权力运行具有很大的个人随意活动的空间,不仅诱使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腐败活动,而且提供了相应的机会,使从事腐败活动被发现和受制裁的机会很小。换言之,腐败已成为一种有利可图、有机可乘的达成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方式而被许多公职人员所选择。因此,为了遏制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我党把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并确定了加强廉正法制建设的目标。在反腐斗争进入攻坚的现阶段,我们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我们要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为大众传媒的监督作用提供充分的保证,我们要逐步地开放舆论,逐步地扩大新闻自由,我们要加强教育,教育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权力,自觉与腐败现象作斗争。

(五)改变小生产者社会政治心理规范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之前的社会,是小生产心理积淀极为深厚的社会。小生产心理的久远影响,不仅直接渗透于经济、文化领域,而且极为顽固地影响着政治上层建筑,这既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趋势相对立,又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背离。因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启发人们的社会主义觉悟,从根本上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六)以科学态度学习和借鉴西方一切有益成果和成功经验

现代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们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既要充分顾及中国的文化传统,又要善于学习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先进经验和文明成果,同时,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还要以科学的态度学习和借鉴西方一切有益成果和成功经验,但借鉴不能照搬,这些原则应用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必须适合中国国情,只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渐进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可以创造出优越于资本主义国家而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既是一场革命,也是一场试验。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决果断、审慎稳妥,做到先运筹后运作,由知到行逐步展开;先示范后遵行,由上到下逐步推进;先突破后普及,由点到面逐步拓宽;先调整后完善,由易到难逐步深化。,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既不能不顾条件急于求成,也不能因循守旧坐视良机。作为一项斩新的事业,改革不可能没有阻力和风险,但改革势在必行,不改革没有出路。如果说维护昨天要比创造明天冒更大的风险,那么改革既是面对风险,更是赢得机遇。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邓小平文选》[M]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我国司法改革原则探究 篇4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育改革,方向,原则,途径

一、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改革的方向

作为高职学生而言,其多数存在自控制力较弱,兴趣保持不持久,以及价值观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等问题。因此,高职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高职学生的前述特定,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以便使其身心健康成长。作为素质教育的美育,可以培养他们对美的感受力、欣赏力,在这些基础上培养学生鉴赏美和甄别美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情趣,引导其追求美好生活。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国家教育事业的方针,也是高职美术教育的根本方向。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教育目标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美术技法,更应当使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得以提升,审美旨趣得到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美育思想,使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水平得到切实增进。此外,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注重密切同现代艺术发展趋势相匹配,以便使学生能够掌握美术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思想,从而为其日后的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二、高职美术教育改革创新的原则

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必须立足于社会的发展程度进行积极的创新,以便实现美术教育对学生的传道授业作用。具体而言,美术教育创新应秉承下述方面原则:

1. 导向原则

此种原则乃是强调对美术教育的创新,应当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通过对美术教育课程编排创新、教学方式创新、实习实训活动创新以及教师授课理念创新等方面着手,尽可能地使学生成为契合市场实际人才诉求的专业美术人才。

2. 主体原则

此种原则乃是强调高职学生在美术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依托对学生学情的精准分析,尽肯能地满足学生对美术知识的个性化学习诉求,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去掌握美术独特的语言符号系统,去感知和认识世界,不断地继承、汲取文明成果并勇于创新,并使情感、素质、人格得到全面发展。

3. 开放原则

此种原则乃是强调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不得闭门造车,而是应当对市场的实际人才诉求相结合。同时,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利用校外资源,吸收和借鉴国内外院校美术教育的成功范例,为学生创设现代化美术教育课程体系。

4. 多样原则

此种原则乃是强调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应当注重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个体差异,从而做到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和兴趣着眼点,科学设置课程以及安排教学内容,从学生最为擅长或者最具兴趣的方面着手实施教学活动,进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艺术品位、审美旨趣和美术技法得以提升。

三、高职美术教育改革创新的途径

1. 科学设定教学目标

高职美术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分支,其必须同高职教育的整体人才培养理念相一致,也就是说,高职美术教育是以美术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理论知识培养为辅的人才教育模式。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根据市场对美术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科学设定教学目标,结合其他院校美术教育与学生就业的实际对接情况,制定契合本校实情的美术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使学生在日后的求职就业道路上更具市场竞争力。

2. 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结合

从最近一个时期国内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实践情况来看,较为突出的问题便是理论知识教学同实践技能习得之间未能做到有效衔接。基于此种情况,高职院校应当为学生创设各种形式的实践技能习得契机,如组织美术社团、定期举办学生画展、设置实训基地等,同时,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应当积极寻求同企业合作,以便为学生提供企业实习契机,通过前述方式,将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从而为其日后的求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转变教学方式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占据了课堂主导地位,在此种教学状态下,多以教师的直接知识讲解、学生听讲接受为主。美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因而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方式难以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因此,高职美术教师应当在实践中注重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首先,在教学目的的实现上,要以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在美术课堂上以提问或是小组探讨的方式,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及时肯定学生的创新想法,支持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其次,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诉求,以学生所擅长的方面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被赋予创作自由的情况下,产生较高的创作热情,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4. 注重德育渗透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目的并非简单地向受教育对象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应当使受教育对象学会如何做人。因此,作为高职美术教育同样应当注重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原因在于学生在高职院校阶段的学习是处于人生的养成阶段,作为实践性较强的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对学生品质的形成、人格的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高职院校美术教育课堂教学、实践训练时必须有目的、有意识、有层次地渗透德育。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依据高职院校美术教育课的特点,少说教,多体验,做到有机、有时、有序,使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心智得以健全、道德情操得以提升。此外,考虑到学生日后进入职场必然学会如何进行团队协作,因此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亦应当注重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具体而言,美术教师可以在一些大型美术作品的创作中,结合学生的美术专长进行分工,使每个学生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通过这样的分工合作过程,将使学生形成协作意识,并且团队合作意识得到有效地培养。

参考文献

[1]刘维.提升高职院校书法教学的对策[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

[2]门芸.对当前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2(16).

[3]梁立军.高职院校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创新运用[J].神州,2012(35).

[4]李雯.浅析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几种途径[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6).

[5]马艳平.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发展与改革[J].数字化用户,2013(10).

[6]彭艳云.对高职院校美术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9(02).

[7]赵明.高职院校校园特色雕塑探讨——基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案例[J].美术大观,2011(12).

我国司法改革原则探究 篇5

关键词:民法基本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司法适用

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的立法背景

就环境本身而言, 自然资源的利用要在一定的限度内, 当它超出它所能承受的限度时, 环境问题会愈演愈烈。从2005年的“松花江水难”、2008年的福建省铜酸水渗漏事故, 到2010年的大连新港原油泄漏事故、2013年的北京雾霾, 再到今年安徽巢湖出现大片蓝藻等事件, 无一不在向社会警示着环境问题的紧迫性。

就环境立法而言, 有着良好的立法背景和条件。从时代背景来看, 2014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2015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经开始实施, 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的范围。所以目前我国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写入民法基本原则中的时机已经成熟。

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的在司法中的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 (以下简称《建议稿》) 中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是这一原则的完美呈现。我国从提出环境公益诉讼到确立相关制度, 经过了较长的时间,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和去年施行的《环境保护法》, 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努力的成果。其中,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突破了“无利益即无诉权的诉讼”理念。①完善了《民事诉讼法》中关于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及范围的规定, 它使得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有了明确的区域, 同时也使得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主体的资格有了更进一步的规定, 而且明确指出人民法院不得拒绝符合规定的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

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的司法适用

民法基本原则是各项民法制度和民法规范的基础和来源②, 它的司法适用一直是我国学术界和实务届探讨的热点话题, 即使再完备的法律体系也不能涵盖社会的万千现象。由于自然问题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专业性特点, 所以在司法实务中, 会遇到没有可以适用的具体法律规则, 或者法律规则之间相矛盾, 亦或者虽然有可以适用的法律规则, 但如果适用却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情况, 王泽鉴先生将这种现象称作“关于某一个法律问题, 法律依其内在目的及规范计划, 应有规定, 而未设规定”。③而人与自然的关系, 极大部分是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处理上, 有关环境立法体系我国已经初具雏形, 但是依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 当法官在处理具体案件时, 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上述的情形, 此时, 能否适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由于我国民法总则中并没有规定这一基本原则, 只是在《建议稿》中被提出, 所以司法实践没有先例。但我们可以参考民法的其他基本原则的司法实践, 如山东莒县酒厂诉文登酿酒厂反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二审法院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做出判决;又如“泸州遗赠案”, 一审、二审法院不以《继承法》为依据, 而以《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民事活动应当遵重社会公德”为据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本文认为,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的司法适用应结合自然的特殊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 法理上认为, 法律基本原则的适用要受到三个方面的限制:顺序限制、目的限制和说理限制。顺序限制就是穷尽法律规则方能适用法律原则;目的限制是是为了实现个案的公正;说理限制是指除没有更强理由, 不得适用法律原则。以上说明法律基本原则的适用法律原则实际上是修复了法律漏洞或者弥补了法律的盲区。其次, 制定更严格的程序。自然资源, 是公共利益的一种, 相比较私人利益来说, 更关乎社会整体。现在的司法实践中, 注重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并重原则, 当自然资源作为公共利益时, 理应制定更严格的程序。再次,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应受到规制。法律基本原则的适用其实也是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运用, 涉及到价值判断的问题。但是这个价值判断, 并不是法官私人的感性认识, 它要具备足够的公众说服力和法律权威性。尤其是当涉及到公共利益自然资源,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更要受到规制。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的司法适用时, 法官在处理有关自然资源的案件时, 需要根据已有的法律法规和案件具体的情况来查清案件事实, 要准确, 全面的适用法律, 依据法律原则对案件进行价值判断, 具备充分强烈的说理依据, 并做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基于此, 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纳入民法的基本原则, 不仅是我国司法的需要, 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苏治.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问题探讨[J].理论探索, 2007.05.

[2]林来梵, 张卓明.论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从规范法学方法论角度的一个分析[J].中国法学, 2006.02.

[3]王夏昊.法律原则的适用方式[J].学习语言探索, 2007.02.

法律原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篇6

一、法律原则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的依据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纠纷矛盾类型繁多, 立法明显具有滞后性, 法律原则的作用便凸显出来。为了维护公民私权利, 对国家公权力进行约束和限制是人类一直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法律制度的存在是为了实现个人与国家权力的分配与平衡, 法官个人司法权的适度扩张从某种角度上看可以实现对国家公权力的限制。虽然制定法毋庸置疑是最基本的法源, 但是司法实践中, 社会关系时刻在发生变化, 立法明显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出现了一些真空地带。

由于人类认知范围的制约及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需求, 制定法滞后性、不全面性的劣势也不容忽视。法律的漏洞及缺陷阻碍了成文法作用的发挥, 对司法实践中纠纷的处理也缺乏指导意义。成文法固有的缺陷和局限难以适应开放和发展的法律活动、法律关系的调整需求, 法律的空白、真空领域需要有法律原则的调整, 此时, 法律原则的功能与价值可见一斑。

二、法律原则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的体现

制定法存在滞后性。这一点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中也能体现出来。在司法实践中, 我们经常会看到法律存在的欠缺与不足, 对司法实践的正常开展也产生了影响。

( 一) 弥补法律之漏洞

当法律存在漏洞时, 无法依靠现有的成文法来解决已经存在的纠纷和矛盾, 就可以考虑适用法律的原则和精神来作为判案的依据, 此时法律原则便可以在司法实践中得以适用。人类理性思维是有限的, 即使有限的思维在通过语言表达时, 也容易出现问题。法律需要规范的立法语言来表达和阐述, 才能将法律的本意告知公众, 但不是所有的思想都能通过语言表现出来, 法律上的“词不达意”同样存在。语言表达的局限性, 使制定法在实践中常常因为一个词语、一句话而面临着认知的困难, 这种时候就需要由法律原则来解释。法律原则在成文法适用时中可以作为立法的补充, 避免法律在适用出现障碍时毫无头绪。

( 二) 捍卫法律之公平

当制定法存在明显的缺陷, 其适用可能导致明显不公时, 法官可以依据法律原则重塑法律的精神, 捍卫法律的正义和公平。这种情形虽不多见, 但仍有出现的可能, 法官在维护法律的实质正义与贯彻执行制定法之间需要有所取舍, 实现某种平衡, 使判决与法律的精神和价值相一致, 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当法律规范规定的过于原则, 并没有具体明确的法律条文作出详细规定时, 案件在处理时可能陷入僵局, 此时也可以通过诚法律原则来对案件作出裁决。这样更符合普通群众的普遍心理, 也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与社会秩序。

三、法律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准确适用的建议

( 一) 确保司法独立、提升法官素质

司法独立及法官独立是确保法律原则不被滥用, 法官自由裁量权准确运用的必要保障。赋予法官独立引用法律原则进行判案的权力, 使法官摆脱行政权的束缚, 仅受制于法律、原则、纪律的约束, 能够独立断案, 依据法律的精神、法律的具体规定而决定案件的裁决, 不受外界任何因素的干扰和制约。这也对法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法官切实掌握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掌握法律原则的基本精神与核心本质, 掌握司法界、学术界所达成共识的基本的法律理论, 依此为依据进行案件的审理及判决。还要求法官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 依法办案, 杜绝徇私舞弊, 在法律出现漏洞时, 严格地依照法律原则的本质进行判案, 依据法律素养及个人良知去判断, 才能避免误判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法源适用上, 应该严格遵循适用次序, 优先适用制定法, 只有当制定法没有明文规定时, 才可以适用法律原则。只有当立法规定存在欠缺或不足时, 依据现有的成文法无法对案件作出准确的判定时, 才能在裁决之中适用法律原则。这种严格的适用次序, 可以保证成文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也是贯彻执行法治观念的必然要求。

( 二) 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

要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 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采取积极的对策:

一是确立严格裁量的原则。当法官在司法实践中, 依据法律原则的要求来运用自由裁量权时, 必须遵循严格裁量的基本原则, 避免滥用自由裁量权, 随意将法律原则作为判案的依据, 甚至出现了错判及误判。

二是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通过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 可以有效地避免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要规制法官自由裁量权, 必须增强司法的说理性, 在判决书等司法文书中体现法律严密的特征。不仅要对案件事实进行查清楚、讲明白, 而且要在司法文书中说明判决的法律依据, 以便于当事人理解。此外, 还应说明案件判决的情理, 即要反映社会公众对相应法律事实的情感认定, 以使司法活动更贴近公众。

参考文献

我国司法改革原则探究 篇7

1 建立综合分类所得税制

分类征收和综合申报相结合,分类征收、源泉扣缴是基础,逐渐引入综合申报制度,将高收入人群作为重点监控的对象,降低中低收入纳税人税收负担。在过程中逐步完善和改进信息技术条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纳税编码制度、个人财产登记制度,推广个人非现金结算制度,重点管理高收入者,通过进行税收信息网络化管理,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综合项目中包括所得性质相同的收入、易受监控的收入、稳定的经常性收入以及可扣除费用的所得实施综合征收。而分类项目主要包括所得性质不同的收入、难以监控的收入和无须扣除费用的所得等。

2 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纳税编码制度

由于信息不完整,税务机关无法全面了解居民的个人收入,所以,个人所得税的逆向调节往往以不同程度存在。解决的办法,就是在政策的制定上充分考虑征管上的困难。一是要扩大税前扣除范围,适时提高起征点。确定扣除范围时,要考虑是否会影响纳税人支出消费状况,还要考虑纳税人的生活情况,更要考虑不同家庭状况的变化。还应结合纳税人的不同情况,规定赡养、医疗、失业等可以税前扣除,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二是针对私营企业、合伙企业主,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相结合。三是要强化对高收入者偷逃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处罚。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每个符合纳税要求的公民都有唯一且固定不变的纳税编码,可与个人身份证号码一致,并存入档案进行全国联网统一管理。税务部门可以及时了解个人的经济往来状况,明确个人的收入情况,能够防止避税。世界各国的成功事例表明,建立纳税人编码制度是税收征管规范化和有效监控税源的重要手段。在我国,除了在办理税务登记、申报纳税等涉税事务中强制纳税人使用其纳税编码外,还要完善个人财产登记制,规定个人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必须登记个人的纳税编码。税务机关将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各个部门和银行、邮局、企业汇集的相关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及时、准确地掌握纳税人的各项收入情况,进行有效的征收管理工作。

3 建立个人财产登记制度

财产是个人收入的一种转化形式,通过财产可以直观地反映个人的收入情况,个人除了货币资产外,还有其他房地产及汽车等的固定资产。加快建立、完善个人财产登记制,尤其针对领导干部和高收入人群,以便了解个人财产来源是否合法合理。如此,税务机关可以加强税源控制,有效监控个人财产的变动、异常。通过实行个人的财产实名登记,税务机关可以全面了解个人财产情况,并据此推算其财产积累期间各年收入的水平,从而加强税收征管,避免发生偷逃税款现象。对于纳税人从境外获得的收入,税务机关需要了解纳税人的收入证明及境外纳税资料,以便更好地监控税源。个人财产的情况要做好登记存档,并在全国联网,以便各地税务机关在需要时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相关的资料。这样税务机关可以重点监控个人的高额财产,加强个人所得税税源的监控,使偷逃税款无处遁形。

4 推广个人非现金结算制度

现今,人们传统现金支付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银行要积极改进现金管理方式,普及非现金支付方式。一是强制经济来往数额较大的居民使用信用卡等,缩小现金的交易范围和交易量;二是加强现金管理力度,除规定以外的款项,一律不许使用现金,必须通过金融机构的非现金结算方式完成支付和交易;同时加大现金检查力度,一旦发现有违反现金管理规章制度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立即严惩,处以重罚,有效加强现金管理。

5 重点管理高收入者

目前我国高收入者的标准是年收入12万元,并明确规定了9类高收入人群、10个高收入行业作为日常的重点管理。这种划分标准有失偏颇,我国现在广泛存在个人收入非货币化、非显性化。因此,除了收入标准以外,可以借鉴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做法,监控高收入纳税人的收支情况。根据我国国情,可以规定符合以下四种情况之一的纳税人必须登记个人财产,建立个人收入档案,进行重点监控:一是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除经济适用房外)的纳税人;二是拥有购买价格15万元以上家庭汽车(货车除外)的纳税人;三是一次性购买价值超过3万元的高档消费品(金银首饰等)的纳税人;四是单次个人境外旅游费用超过2万元的纳税人。纳税人在发生这些支出的同时,售卖单位要进行登记,纳税人需要证明用于购买房地产、轿车等消费品的资金来源,并且提交在过去几年中的缴税证明。同时,税务部门要注意了解这些高收入者的收入从何而来以及具体数目,收入的分配状况和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情况,建档管理,实行重点监控。

6 建立税收信息网络化管理

建设税收管理信息平台系统,加大税收信息的集中、共享,强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税务机关应借助信息化工具完成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建档存档、入库保管等工作,全方位监控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过程,分析所受政策影响及税源变化情况。税务机关还应建立与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与金融支付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传递,形成完备的个人所得信息采集和交叉稽核系统,建立严密的税源监控网络。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呈上升趋势,然而人们的收入在上涨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现如今,贫富差距已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税收作为国家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当今社会由于各种原因,使其调节力度不够。仅就个人所得税而言,我国主要实行分类税制,因此目前仅能调节收入来源较易控制的“显性”高收入者,而更多的“隐形”高收入者并没有承担与其收入相当的税收责任。使得现行个税沦为“工薪税”,在收入分配中严重缺失公平,无法进行公平分配,导致收入差距日益悬殊。因此,应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模式,借鉴国内外做法和经验,在规范个人所得税税收制度的同时,加强个税征管,运用一系列政策、手段,加强信息化管理。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

关键词:公平原则,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刘维.对个人所得税综合计征改革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6(18).

我国司法改革原则探究 篇8

1.1 是实现实质正义的需要

中外学者对于情事变更原则的理解虽然不尽相同, 但有一点是一致的, 即情事变更原则的实质在于对实质正义和公平的追求。从近代法律思想的演进历程来看, 随着权利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过渡, 合同观念由唯意志论向构筑合同自由的实质正义内核转化, 合同法律制度从封闭自足、由严密精确法律概念组成的规范体系, 向开放多元、充满价值关怀和注重利益衡平的、由内涵明确的规则和外延广阔的原则共同组成的规范体系发展。

“契约必须严守”原则是被各国合同法所普遍接受的基本原则, 依此原则, 合同成立之后, 无论出现何种客观情况的异常变动, 均不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可是, 如果在缔约后, 由于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客观情况的出现, 致使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均衡关系受到严重破坏, 虽然可以履行, 但若按原约定履行, 对于合同一方当事人而言显失公平, 这种情况下, 如果仍然要求遵循“契约必须严守”原则, 则难免造成不公结果。由此, 有必要形成例外规则, 以缓和“契约必须严守”原则的苛刻性。交易基础障碍规则、不可抗力规则、合同落空规则以及情事变更原则在本质上有其相通性, 都是为了消除“契约必须严守”原则在特定情况下带来的不公平结果, 实现裁判的实质公平与正义。因此, 情事变更原则弥补了契约自由的不足之处, 是法理上追求实质正义的结果之一。

1.2 是我国司法实践发展的需要

目前,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 这就有可能造成合同的履行结果与当事人的初衷大相径庭, 并使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发生不正常的倾斜。尽管市场经济本身就伴随着风险, 但如果这种风险不是市场本身所固有的, 其可能带来的将是对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而且, 健康的市场经济应该首先是诚信的市场经济, 情事变更原则正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发展起来的一项损益平衡原则, 其意义在于衡平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促进契约公正和社会稳定。

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 在我国的司法领域情事变更案件的处理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合同法草案审议期间, 有人提出现实生活中情事变更的情况极其少见, 所以无需将其列入合同法中。且不论这样的理由是否成立,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发生“非典”疫情期间, 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使情事变更原则再次成为法律界无法回避的问题, 例如组团到疫区旅游无法成行, 要求退款等。

尽管可以用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作为判决的依据, 但作为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其弹性之大、余地之广, 又使得其作为裁判依据显得力不从心。而且如此一来, 岂不使得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更大, 而完全背离了立法者放弃情事变更原则的初衷。

2 我国情事变更原则司法适用的法律依据

2.1 现行法律依据[1~2]

首先, 就国内合同纠纷而言, 我国《合同法》虽没有明确规定情事变更原则, 但在对于一些具体问题的规定上可以看到是贯彻了情事变更原则的精神的。如《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 “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 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 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 “因不可归责于承租人的事由, 致使租赁物部分或者全部毁损、灭失的, 承租人可以要求减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因租赁物部分或者全部毁损、灭失, 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 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解释》) 的第十六条规定, “因承包方不收取流转价款或者向对方支付费用的约定产生纠纷, 当事人协商变更无法达成一致, 且继续履行又显失公平的,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发生变更的客观情况, 按照公平原则处理。”

其次, 在涉外合同纠纷中, 因为我国已加入了国际统一私法协会, 因此在涉外合同关系中涉及情事变更原则时, 如果符合条件, 可以选择适用《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有关规定, 该通则在第六章第二节对艰难情事规则做了规定。此外,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七十九条关于免责的规定, 也是我国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的依据。

2.2 法律原则依据

在法律上没有特别规定, 而当事人又不能通过协商重新达成合意的, 可以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予以处理。当出现情事变更问题而现有法律对此没有具体规定时, 很多学者就主张以诚信原则来填补这个法律漏洞, 认为情事变更原则的上位原则是诚实信用原则, 主张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情事变更原则的理论基础;也有学者认为, 以公平原则作为情事变更原则的上位概念更适合我国国情, 情事变更原则是民法的公平原则在合同法中的运用的。

诚信原则和公平原则是民法与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它对包括情事变更原则在内的各项原则都有指导意义, 二者在功能和价值取向上并无冲突。诚信原则创立之初虽有不同解说, 但一般认为, 诚信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平衡, 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平衡, 目的在于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地发展, 并在2个方面发挥作用, 首先它是对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时必须具备诚实的内心状态的要求, 对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起指导作用;其次, 它是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授予。公平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应本着公平的观念从事民事活动, 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在民事活动中兼顾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它通过公平的价值取向, 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 强行干预、变更契约内容, 解决了法的安定性和判决的妥当性的矛盾, 在最大限度维护法的安定性的同时, 实现个案的公平正义。合同法上的情事变更原则是合同成立之时, 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对等且价值相当, 符合等价有偿原则, 根据诚信原则, 双方对此真实、一致的意思表示本应恪守信用, 按照约定履行合同, 但由于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情事变更, 对此双方当事人均无过错, 但如维持合同原有效力, 将导致双方利益关系的严重失衡, 有悖于公平原则, 因此为尊重受不利影响的一方当事人和合法利益, 法律允许对合同进行变更或解除, 以消除其不公平结果。

3 结语

从我国诚实信用原则与公平原则的立法精神看, 能够涵盖情事变更原则所包含的制度价值。处理情事变更案件时, 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直接适用诚实信用原则与公平原则来解决具体问题是可行、合理、有效的途径。但必须承认的是, 这种做法也只是目前现状下的权宜之计。

参考文献

[1]孙美兰.情事变动与契约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我国司法改革原则探究 篇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5年3月5日召开的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这是服务型政府首次在国务院的正式文件中出现, 这标志着建立服务型政府将是今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我国行政审批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 起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 是国家管理、控制经济及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 以及人力、财力、物力的支配权统统集中于中央, 就业由政府统一分配, 财政实行统收统支, 物资实行统一调拨, 政府以其所掌握的权力实行计划并因此而实现全面的“市场替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原有的行政审批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一个政府部门它的精力要是主要放在审批上, 它就不可能成为服务型政府, 所以要建设服务型政府, 必须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 政府不要去做那些市场可以做到的事情, 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合理界定政府管理的疆域, 由传统的管制监控型管理转变为引导和服务型管理, 才能最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社会、企业良性互动的局面。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原则和目标, 本质上是对社会发展要求和行政审批实践的精辟概括, 但其价值并非仅仅囿于理论层面, 更在于对实践的指导和要求。目前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 强调原则、明确导向、匡范运作, 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原则

(一) 依法原则

“依法行政”是服务型政府的行为准则, 服务型政府强调政府由法律产生、受法律控制、依法律办事、对法律负责。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须遵循依法原则。一方面, 要遵循法制统一的原则, 设立行政审批的法律法规, 必须符合我国的宪法, 符合根本立法要求。也就是说, 设定行政审批的法律法规必须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 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的规定及其精神相抵触。另一方面, 设定和实施行政审批, 必须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彻底取消没有规范性文件的审批事项, 如仅根据领导讲话、指示等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只有公正公开并经过法定程序制定、通过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依照法定职权、程序制定的规章才可以设定行政审批。

(二) 效率原则

现代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管理效能, 所以服务型政府必须要求高效行政, 要求政府运转速度快、办事效率高、行政成本低、管理效益好。高效率的行政审批应当以较少的行政资源投入实现最佳的政府工作目标。要努力改革审批方式, 积极推行电子政务, 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 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要合理划分和调整部门之间的行政审批职能, 简化程序, 减少环节, 提高效率, 强化服务。一个部门实行一个窗口对外, 涉及多个部门的行政审批, 应当由主要负责部门牵头, 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决定后办理;实施行政审批要规定合理时限, 在限定期限内及时办结, 超时则实行自动认可或默认制。

(三) 责任原则

责任政府是一个民主政治与法制时代的基本理念与要求, 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 强调政府要对自身行为负责, 更要对公民负责, 履行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方向也必须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 在赋予行政机关行政审批权的同时, 要规定其相应的责任, 实现权责统一。行政机关不按照规定的审批条件、程序实施行政审批甚至越权审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以及对审批相对人不依法履行监督责任或者监督不力、对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审批机关主管有关工作的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 公开原则

公开透明是现在政府的形象, 也是服务型政府必须采取的行为方式。政府的公开透明直接关系到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关系到公民权利的实现, 关系到政府自身的廉洁。行政机关的行政审批, 要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明确行政审批的条件、程序, 并建立便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监督的制度。行政审批内容、对象、条件、程序、时限等必须公开, 未经公开的, 不得作为行政审批的依据, 并且审批结果一律公开。行政审批机关应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行使对行政审批机关的监督权。保证其合法、合理, 公正地行使审批权, 维护审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

(一) 审批有据

行政审批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审批有据的实质就是要建立健全完善行政审批法律体系, 这也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首要内容。行政审批的目的在于弥补市场失灵, 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国外各国管制改革经验表明, 法律制度在这方面无疑起到主要作用。当然, 国情不同决定了各国的法律制度不可能是一个模式, 因此我们不可能照搬某一个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 而是要在遵循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根本原则与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的具体国情, 制定和实施符合本国要求的法律法规。而且这必须是一个动态过程, 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迁, 这样的法律规范也应不断地在原有基础上予以更新和完善, 完善法规内容与健全法律体系。

(二) 审批有度

审批有度就是要求政府放松管制与强化管制并重:政府不应审批的应予以放开, 该由政府进行审批的应当强化。

实质上, 政府与市场这两种选择的边界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非常明晰的, 实践中常常出现越界行为, 即本应当选择市场交易的方式实际上都选择了政府交易, 政府干预过度;或者本应选择政府交易方式时政府却放弃了作为, 使政府作用不到位。在经济领域, 政府审批的边界主要体现在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 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根本权益, 政府的行政审批权限要不断缩小, 对市场主体的直接干预应当不断减少, 让市场调节手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 充分尊重市场的自由。在社会领域, 政府审批主要是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教育、文化、福利、环境保护、防止灾害为目的, 部分审批事项必须强化。必须在确立以提高行政效率、公民自由和幸福、社会安定和发展、维持社会良好秩序的前提下, 加大在涉及国家安全、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以及一些不设立行政审批可能危害公众、社会及国家利益的特殊行业、特殊产品等领域的行政审批力度, 体现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的基本特征。

(三) 执行有力

一个有权威和高效率的审批机构是行政审批得到有力执行的重要保障。我国现有行政审批机构庞杂、审批主体众多。甚至多个政府部门的交叉审批, 使得审批机构大多在执行中缺乏权威和效率。因此, 提高审批机构的有效性是我国行政审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方面, 真正实现政企分离, 转变政府职能。政企分开的目的, 一是打破行政垄断, 建立公开竞争的微观基础;二是避免政企同盟对政策和法律制定的干扰, 减少被审批俘虏审批者的可能性和降低俘虏程度;三是使审批机构的行政执法更具权威和效率。在所有受审批的市场上, 所有政府背景的进入者, 都必须遵循政企分开的原则, 使政府职能尽快转变, 保证行政执法的权威和效率。我国在许多产业已初步具备或部分具备了建立独立审批机构的条件, 如电力监管委员的成立。但有些领域相应的审批法律没有出台, 又使得独立的审批机构的设立没有法律依据。如《电信法》未出台, 独立的电信审批机构从何而设。另一方面, 以审批法律为先导, 建立法定的政府审批机构, 同时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审批机构的职责并授予相应的法定权力, 保证执法的权威性。这方面, 英国的经验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英国根据《公平贸易法》设立公平贸易办公室, 根据《电信法》设立电信管制办公室, 根据《煤气法》设立煤气供应管制办公室, 根据《自来水法》设立自来水服务管制办公室。

(四) 规范有方

行政审批是政府的行政机构依法对公民、法人和组织的有关活动进行直接的规范和约束行为, 这些规范和约束导致各种形式的租金, 就会有寻租活动的存在。而目前我国政府集执行权、自由裁量权、准立法权、准司法权于一身。更是出现大量的寻租行为, 滋生腐败, 审批者也往往被受审批者俘虏, 使行政审批偏离了公共利益的目标。因此, 必须从行政程序上确立和强化对行政审批者的管制, 从程序上动态地对审批权加以规范, 以保证行政审批行为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行政程序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 初步建立了以参与、公开、公平和权力制约为原则的行政程序制度。但是在制约政府权力的意识、对行政程序制约政府权力功能的认识、尊重程序、信守程序等诸多方面相对滞后, 并由此导致大量行政活动无序现象的存在。因此, 可用以下行政程序来规范审批者的行为:

1、完善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程序原

则。如事先将采取行政行为的理由通知有关当事人, 给予当事人陈述意见进行申诉的机会, 防止行政机关拖延履行职责的时效限制以及在实施可能严重影响公民、组织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之前开展听证活动等, 要逐步推广到所有涉及公民、组织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中去, 以尽可能增大政府行政活动的透明度。

2、改革行政审批的程序。

将目前为止基本上封闭状态的程序改造成为允许社会参与和监督的开放程序。为此, 听证制度就作为一种新的内容广泛引入到行政立法和其他抽象行政行为中。

3、确立和保障具有监督权的行政机构与人员的独立性。

行政机关的一些行政行为具有裁判性质, 如行政复议、行政仲裁等。目前, 这类具有裁判性质的行政行为基本上是按照普通行政程序进行的, 主持裁判监督活动的机构和人员没有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 其身份也没有特别的保障, 因而此类行政行为的威信和效用均不理想。保障裁判性行政机构与人员的独立性, 并将行政裁判程序司法化, 是提高此类行为的威信与效能、切实保障公民和租者合法权益的必由之路。

4、适时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律。

法律法规是对审批者实行管制的最有效的机制, 既规范受审批者的市场行为, 也规范审批主体的行政行为, 使任意干预企业、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受到法律的制约, 使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受到法律制裁。尽管目前尚不具备制定行政程序法的条件, 也应逐步在单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中采用那些体现民主参与、公开以及法制精神的新的程序规则。当这些法律、法规、规章达到一定数量, 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积累一定经验后, 再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

参考文献

[1]、廖扬丽.政府的自我革命: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06.

[2]、王澜明.继续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 2011 (1) .

[3]、孙寿山.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9 (3) .

上一篇:高校学报编辑网络传播下一篇:商贸流通国际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