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精选8篇)
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 篇1
我国选举制度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
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基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内容。
选举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选举产生国家政权机关和选举任免其组成人员及有关国家公职人员的制度的通称。我国的选举制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是有关选举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最高军事机关的原则、方法、组织、程序等法律规定的总和,其基本内容包括:实行普遍、平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无记名投票、权利保障及选民对代表的监督和罢免等总原则;采用建立选举机构、选区划分、代表名额分配、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表决、计票方法等法定方法;由法定机关组织和主持;实行包括选举中的写票、投票、监票、计票和确定当选标准、公布选举结果在内的一整套法定程序。
我国社会主义选举制度以宪法为最高法律依据,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解放军选举人大代表办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以及省级人大常委会依法所制定的选举实施细则等有关法规所构成。这些法律、法规对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最高军事机关的产生作了具体规定,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选举制度。
回顾我国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形成、发展过程,了解它的基本内容,对于广大选民来说,将会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政治权利,积极热情地参加选举,投好神圣的一票;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和选举机构,要切实把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密切结合起来,坚决克服怕麻烦、图省事、走过场的错误思想,使换届选举工作一次比一次搞得好,使广大选民真切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的选举制度的特点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一项重要的政治权利,参加选举是公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利的重要途径。根据国情,我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了使选民广泛参加各级人民代表的选举,我国制定了适合国情的选举制度。这一选举制度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第一,平等性。宪法和选举法都规定,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法还规定,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这些规定,既保证了每一位公民都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选举,又使得任何人都不能在选举上享有特权。同时,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中的代表名额,按各民族、各地区、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的原则进行分配,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和各地区之间的平等。
第二,广泛性。目前,我国有99.97%的18岁以上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从参加选举的情况来看,全国的参选率一直都在90%以上;从当选的各级人民代表来看,全国各个民族、各行各业、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代表当选。这种广泛性,保证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性。
第三,真实性。我国的选举不受金钱操纵,选民自由讨论、协商,推举出他们信任的候选人,然后进行无记名投票,实行差额选举。参选者是否当选,主要看其对国家和社会实际贡献的大小,看其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如何。对于选举中出现的贿选和
侵犯公民选举权等违法现象,将依照刑法和选举法等有关法律进行处罚。在被选举者当选之后,如果有违法乱纪或严重失职的行为,选民或选举单位都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第四,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这种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考虑到了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具体条件,也保证了公民对自己的选举权利的充分行使。
实践证明,我国实行的选举制度有利于发扬民主,使人民真正选出自己了解、信得过的人民代表,保障了各族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规定的精神,我国现行选举制度贯彻的基本原则是:选举权的普遍性、平等性,直接选举,无记名投票,以及代表向选民负责并受选民监督,选举的物质保障等。选举制度贯彻这些基本原则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证选民确实行使选举权,有效地参加国家管理,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体现我国的选举制度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的选举制度。
一、选举权的普遍性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表现在我国选举法的条文中。第3条规定:年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此外,对于武装部队成员,各少数民族和归国华侨的选举,还作了专章专条以至专门法律规定,充分体现了选举权的普遍性。第3条还规定:“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于我国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地主、富农、资本家作为阶级已不存在,其成员都已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所以,现在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只是极少数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
二、选举权的平等性
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表现在,选举法规定,所有各民族选民、男女选民、军队选民、都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选举,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次登记权和一个投票权。被选举权有的可能有两个。任何选民在选举中都没有特权,也不受任何歧视与限制。同时,选举法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对某些问题不强调绝对平等。如代表名额以一定人口比例为基础,但城市应选代表比例高于农村应选代表比例。中央、省、县均为四比一,以保证工人阶级在国家机关中的领导作用。对于少数民族的代表名额给予特别照顾,如聚居境内同一少数民族的总人口数占境内总人口数15%以上、不足30%的,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适当少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但该少数民族的代表名额不得超过代表总名额的30%。人口特少的民族在全国人代会至少也应有一名代表。这些规定,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的现实生活,完全符合我国的政治制度和人民的团结愿望,以下平等实现了工农之间、各民族之间的真正平等。
三、直接选举
直接选举就是代表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它能充分表达选民的意志,有利于选民监督代表,加强代表的责任感,从而巩固政权。我国从1979年起把直接选举的范围由基层扩大到县级单位。把县级政权这个在整个政权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置于选民的直接选举和监督下,扩大了国家机关的民主基础,扩大了选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使省级、全国的人民代表大会有坚实的保障。
间接选举就是代表不由选民直接选出,而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出。当前,由于我国人民还缺少大规模直接选举的经验,交通不便,不熟悉较远地区的代表的情况,因此对县级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行间接选举,符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委员会过半数委员的通过。”这些规定保证了选举人对代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罢免,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同时促使代表忠于自已的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消除混入代表行列的不良分子。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民与议员是脱节的,选民无权监督议员也很难行使罢免权或撤换权,虽然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法律上也有规定,但出于国家政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罢免权、撤换权也只能按照资产阶级的意志行使,不会按照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来行使。
选举的物质保证和法律保障
国家从物质上、法律上为选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提供切实保障,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选举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选举制度的原则之一。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所有的选举经费,统由国库开支,这是开展选举工作的物质保证c为了保证人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志,在选举期间国家的报刊、电台等设备均为选举活动服务。选举所必需的印刷纸张、公共场所、交通工具及其他物质条件,都保证人民享用。资产阶级国家选举用的一切经费,大都由候选人或提出候选人名单的组织负担,选举用的工具及设备都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广大劳动人民无法享用。
为了保障选民自由地行使选举权,选举法专章规定了对破坏选举的制裁。对于用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非法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碍选民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对于控告、检举违法行为的人或者对于提出要求罢免代表的人进行压制、报复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刑事处分。这对于保障民主选举顺利进行、杜绝贿赂舞弊、防上与取缔破坏选举的各种违法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资本主义国家选举弄虚作假、营私舞弊到处皆是,很少受到法律制裁。
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 篇2
WTO透明度原则体现的是现代立法的民主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特征, 在深层次上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法治的真实内涵。即在现代法治社会, 不仅要以公开的法律作为全体社会主体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指南, 而且要求立法、司法、行政等活动和程序也应当依法公开进行, 注重这些过程及程序的透明, 以确保这些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 使法治能够深入人心, 使现代社会不仅实现有法之治, 而且实现良法之治。因此, WTO透明度原则不仅使国际贸易和国际社会能够逐步按照法治的原则进行治理, 而且能够通过WTO法律制度影响到WTO各缔约方的国内法。透明度原则最大的意义在于其作为程序法要求构成WTO法律制度的法治基石之一, 是WTO作为一个国际组织实现国际贸易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基础之一。透明度原则不仅表现在规则层面, 更是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指南, 具有普世价值并能够得到普遍认同和遵守。在此意义上来说, 法律不仅是规则的组合, 更是一种信仰与精神内核。社会公众对法律的情感、信赖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法律神圣性的意识和观念, 都反映了法律所具有的内在意蕴、精神气质与性格, 这也正是现代法治社会建立、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和保障。但这种对法律的信赖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长时期点点滴滴的培养和积累。它是WTO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自身发展的要求。坚持透明度原则有法理学、程序法、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多方面的基础, 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 更是法治的根本要求之一。
二、WTO基本原则之无差别待遇原则
“最惠国待遇”是指在货物贸易的关税、费用等方面, 一成员给予其他任一成员的优惠和好处, 都须立即无条件地给予所有成员。而“国民待遇”是指在征收国内税费和实施国内法规时, 成员对进口产品和本国 (或地区) 产品要一视同仁, 不得歧视。
三、从WTO基本原则看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不足
(一) 缺乏统一的正式行政听证规则
目前, 我国的听证制度规定分散在《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和《政府部门价格听证办法》等多部行政法规之中, 造成各部门、各地行政听证规则、程序差异巨大, 给行政相对人和行政机关带来极大的不便, 造成巨大的行政资源浪费。如《行政处罚法》与《行政许可法》规定根据听证结果作出行政决定, 使很多行政相对人依据行政许可法规定要求进行听证, 结果听证后仍对处理结果不服, 又申请其他救济措施, 造成行政机关和相对人时间与资源的巨大浪费。另外, 由于没有统一的立法规定, 造成许多新行政法规不得不重新对听证制度加以创设, 造成了立法资源的浪费。此外如《立法法》中规定, 对起草行政法规时可采用听证会形式听取意见, 但未作具体规定, 而《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也未作出具体规定, 这都造成起草行政法规时很难采用听证会的形式听取意见。
(二) 听证会参与主体广泛性有欠缺, 听证会代表产生方式不合理
听证会体现了行政决策的民主、公开, 应当让受决策影响的各利益主体都能参与到听证会中来。目前的做法是由各组织机关确定代表的构成, 国家实行听证代表名单保密制度, 妨碍了代表与被代表者的交流, 听证会上讨论的话题未事先公开, 无法充分了解、讨论。听证会参与主体广泛性有欠缺, 目前很多听证代表是由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充当的, 而其他代表也多为行政机关聘请。由于有些听证关系着不特定多数人的切身利益 (如价格听证) , 而与其利益相关的相对人却无法有效地参与进来, 或参与进来也无法有效发表意见, 严重影响了听证的效果。
(三) 缺乏对听证会本身程序公正性的有效监督
听证, 是对行政行为公正性和合法性予以监督的一种重要的现代民主行政方式。但作为一种监督措施其自身的公正性也必须予以保证, 现在我国对正式听证程序的监督一般是由新闻媒体担当, 但新闻媒体的代表性不足。因此扩大对听证程序的监督范围, 是完善我国听证制度的又一重要方面。
四、WTO原则对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启示
(一) 借《行政程序法》立法的契机, 制定统一的行政听证规则, 规范听证制度的基本要素
采取统一的正式听证规则有利于保证法治的统一, 也有利于公众熟悉规则, 更好地参与决策。新的听证法规应规定听证主持人的选任及权限, 听证记录员选任及职责,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选择和其权利义务, 听证会的启动, 听证通知的发放及其相应的权利义务, 听证通知的法律效果, 对公开原则和言辞原则的适用, 听证公开进行等。对听证会的开始, 双方当事人陈述及提交证据, 双方当事人辩论, 最后陈述, 听证笔录的运用和其对最终决定的约束力、例外以及相应的法律救济方式都要加以详细规定。当然各行政管理领域也可根据本部门、本区域的特点适用一些特殊规则。
(二) 尽快做出对非正式听证和正式听证的立法, 并明确二者的适用范围
对正式听证制度的运用要做严格限制, 防止听证会过多过滥。正式听证和非正式听证的划分依据我国现实国情, 兼顾了效率和公正, 是权力保障与行政效率并重的。正式听证侧重于保障行政公开, 彰显程序正义理念, 具体规则上体现出更多的司法化特征, 因此其运用应少而精。而非正式听证侧重于保障效率, 更多地表现出行政化特性, 应用于处理日常的行政决定。具体来说, 以正式听证来处理有关国计民生或针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社会性行政处理决定, 如水、油等价格的调整, 如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和影响重大的针对大型企业的行政处罚决定或行政许可决定等。而以非正式行政听证方式, 处理日常针对特定少数人、组织、法人等无重大社会影响的具体行政行为, 以保障行政听证确实发挥效果, 并保障行政效率。
(三) 扩大听证行政相对人参加范围, 完善正式听证相对人选举
在对公民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性行政决定中, 采用正式听证模式的行政相对人代表选举至关重要。我认为, 首先应由户籍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以一地区 (以县、区、市) 为单位, 对本地居民以区域划分, 并登记在册。要举行听证会时, 在登记在册的所有合适的居民中 (精神正常、年满18岁、有独立收入来源) 选出相当于应出席代表人数2-3倍的候选人, 再由其所在地区居民在候选人中最终选出出席听证会的行政相对人代表。出席代表对选区选民负责, 并向其汇报听证结果。
(四) 加强听证监督, 做到听证会程序透明化, 建立相对人阅卷权制度
对正式行政听证, 应主动以网络主播、电视直播方式向全社会公开, 并提供听证会录像, 接受社会监督, 人大政协和新闻媒体可自由参加报道, 扩大社会监督。而对程序有瑕疵的听证会立法可给予行政相对人适当的救济, 并可衔接司法救济。
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存在大量需要改革完善的地方, WTO基本原则给我们的启示我们应尽量加以借鉴。
参考文献
[1]沈四宝.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规则解析[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2]沈四宝.中国涉外经贸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
[3]沈四宝.世界贸易组织法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
[4]沈四宝, 王秉乾.中国对外贸易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5]赵维田.世贸组织的法律制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6]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 2003.
[7]王贵国.世界贸易组织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8]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编.贸易走向未来[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9]夏勇.依法治国 (国家与社会)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10]张步洪.中国行政法学前沿报告[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3.
[11]杨惠董.听证程序概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1998.
简析我国收养制度的基本内容 篇3
关键词:收养行为;成立要件;生效要件
一、收养的概述
收养是指公民依法领养他人的子女作为自己的子女,从而在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确立父母子女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什么是收养,收养的成立应具备哪些条件,收养成立之后的效力如何,事实收养怎么处理,文章将一一具体阐述。收养成立与生效问题一度被笼统地概括为收养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但实际上却造成了理论与现实的不协调,因此有必要对收养的成立要件生效要件加以研究。
收养制度是亲属制度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使本无父母子女关系的人之间产生法律拟制的父母子女关系,而与他(她)原出生家庭或家族的关系则部分或全部终止。因收养而产生的亲属关系,为收养关系。在收养关系中,依法领养子女的人,称为收养人;被他人收养的人,称为被收养人;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收养表现出来的形式也不一样,当代的收养制度以保护儿童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以国家监督强制保障为基础。
二、我国现行收养制度的基本内容
1.关于收养当事人的规定
(1)被收养人。我国收养法被收养人可为不满十四周岁的丧失父母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不满十四周岁的弃婴和儿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不满十四周岁的子女。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或继父或继母经继子女生父母同意收养继子女的,可不受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及被收养人不满14周岁的限制。
(2)送养人。下列公民、组织可以做送养人:孤儿的监护人;社会福利机构;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继父或继母经继子女生父母同意收养继子女的,可不受此项限制。
(3)收养人。我国《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无子女。既包括无亲生子女,也包括无养子女。但下列情形例外:①华侨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收养孤儿或残疾儿童的;继父或继母经继子女生父母同意收养继子女的。②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③年满三十周岁。④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这是保障被收养人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的需要。⑤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⑥收养人只能收养一个子女。但收养孤儿或残疾儿童的可以不受此限制。⑦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共同收养,即收养须夫妻双方同意。
2.关于收养效力的规定
(1)收养对养子女与养父母的法律效力。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取得了相同于养父母婚生子女的身份与地位,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与义务。养子女可以随养父或养母的姓,经当事人协商一致,也可以保留原姓。
收养关系成立后,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子女與父母近亲属关系的规定,即养子女与养父母的亲属之间也是亲属关系。
(2)收养对养子女与生父母的法律效力。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但收养人与其亲生父母之间的自然血亲关系,并不受收养关系的影响,如禁止近亲结婚的规定,在被收养人与其直系血亲和三代内的旁系血亲间仍然适用。
3.关于收养解除的规定
(1)协议解除。我国现行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可以与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收养关系。协议解除收养的条件是:第一、养父母要同意;第二、养子女尚未成年时要征得送养人同意。第三、被收养人年满10周岁以上,应征得被收养人本人的同意。协议解除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
(2)裁判解除。裁判解除条件为:①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且送养人与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②被收养人已成年,但与养父母的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双方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
裁判解除的权利人:①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收养关系。②被收养人已成年,但与养父母的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养父母和成年被收养人都有权要求解除收养关系。
4.关于保密义务的规定
我国收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收养人、送养人要求保守收养秘密的,其他人应当尊重其意愿,不得泄露。”
5.关于收养法定程序的规定
(1)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民政部发布的《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和《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规定,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收养的,收养登记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外国人来华收养子女的,收养登记机关为被收养人常住人口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2)办理收养登记的具体程序。收养登记的具体程序可以分为申请、审查及公告、登记三个步骤。
第一,申请。申请收养登记时,申请人一般应向收养登记部门提交申请书和收养人的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婚姻状况、有无子女及抚养教育被收养人能力、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的身体健康检查等证明。另外,收养弃婴、儿童还需提供收养人生育情况证明,收养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收养人还需提交无子女证明和公安部门出具的捡拾弃婴、儿童报案证明。送养人应向登记机关提交相关的身份证件及相关证明。
第二,审查和公告。收养登记机关收到收养登记申请书及有关材料后,应当自次日起30日内进行审查。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自公告之日起满60日,弃婴、儿童的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认领的,视为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公告期间不计算在登记办理期限内。
第三,登记。收养登记机关对收养人的申请、所提交的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后,对证明材料齐全有效,符合收养登记条件的,准予登记,发给收养登记证,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参考文献: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高一新教材《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中第四生产与经济制度中的第二框,主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即我国现阶段的所有者结构。是《经济生活》中的基本理论之一,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基础,知识的理论性较强。本节主要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两个目,基本的线索是明确我国不同的所有制经济形式的内容、地位和作用,以及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公有制经济的构成,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作用;
2、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以及增强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3、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大量实例,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辨别不同经济实体所有制性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提高学生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自觉性,坚定其无比优越性的信念,树立多种所有制平等竞争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2、对两个“毫不动摇”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情景导析、讨论比较、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与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的
导入
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我们会看到有国家投资的企业,有某个集体出资兴建的,也有公民个人出资开办的,还有国外企业出资或与我们合资合作兴建的。这形形色色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繁荣、昌盛。从而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学生感知
导入新
基本经济制度
材料一:XX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4112个,占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数的226%,工业增加值、总资产、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占48%、609%、437%,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的比重为412%、76%。
材料二:XX年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所占比重,化工693%、石油921%、电力906%、汽车72%、铁路831%、冶金644%、船舶与航空航天84%。
材料三:据统计,非公有制经济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不足1/4,增长到XX年的1/3。近十几年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不到1%提高到20%以上。
材料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发展。坚持把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
提出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明确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概况
结论: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取得重大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展示结构图,见)
公有制经济
问题:公有制经济包括那些成分?地位如何?
学生阅读文,回答问题
整体感知不同
国有经济
问题:国有经济的地位、含义和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
知识理解
探究深化
展示材料:通过材料说明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名次
地区
企业名称
纳税(万元)
黑龙江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314669
北京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7311
北京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49126
山东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
37166
上海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279719
学生讨论、感知
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结
论
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作用:、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2、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有关键作用。(壮大国有经济的意义)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展示材料:问题: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材料:XX年,广西国有及国有控股(非金融)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09亿元,比XX年增加380亿元,增长3686%;利润总额669亿元,比XX年增加2846亿元,增长7644%;资产总额3006亿元,比XX年增加480亿元,增长1897%;所有者权益1117亿元,比XX年增加163亿元,增长1709%;国有资产总量1061亿元,比XX年增加18亿元,增长2112%。一批事关广西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骨干企业发展势头尤为迅猛,带动作用明显。XX年上半年,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19亿元,利润总额684亿元;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实现销售收入48亿元和44亿元。目前,广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港口、机场、高速公路、地方铁路和内河航运建设占有主导地位,有色金属、林业和林产工业、农垦等领域的国有企业在广西乃至全国具有重要的影响,汽车机械、钢铁锰业、电力工业、水泥建材、石油化工、机电物资经营等行业国有企业的发展对广西同行业的发展具有支撑作用。
学生讨论分析:
作用——主导作用
体现在控制力上。
表现:、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
2、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
深化理解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集体经济
材料:有个街道办的食品厂,原来不大景气.后来实行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企业的重大决策都要经过员工股东大会的批准,职工的收入既与自己的劳动贡献挂钩,又与出资的数量挂钩.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工厂办得红红火火.
这家食品厂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说说它有些什么特点,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依据材料分析集体经济的作用和特点
认识集体经济
探究论证
含义: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
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作社、集体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股分合作制企业等。
作用:、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2、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
3、缓解就业压力
4、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知识区分
问题: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同属于公有制经济,他们有何不同?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异同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不同点
地位
作用
公有化程度
相同点
学生对比分析
知识对比
混合所有制经济
材料:我国有家生产手机的公司,从不同渠道广泛筹集资金,成为国家、集体、私人多方持股的新型企业,仅用10年时间,就成为我国手机产销量最大的公司之一。
问题:这家公司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公司的国家股和集体股属于什么性质?
阅读分析材料
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认识混合所有制经济
结
论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它里面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材料: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由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等六家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注册总资本为9011亿元人民币,国有资金占80%,民间投资占20%。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的组建,充分体现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引导力和带动非化有制经济发展的能力。、上海电气化集团有限公司是什么所有制类型的企业?
2、公有制企业搞股份制改造成有什么样意义?
3、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什么?
依据材料分析;
明确股份制改造的意义
认识股份制改革
结
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2、股份制的性质:如果国家、集体控股,企业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3、实行股份制的意义: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案例论证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4371家重点企业进行的跟踪调查统计,截止XX年底,所调查的重点企业中已有3322家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造,改造面为76%;XX年底,完成公司制改造的为3488家,改造面接近80%目前由重点企业改制形成的3000多家股份制企业中,国家投入7710亿元人民币的资本,但所支配的资本达13304亿元,扩大了近一倍!
公有制主体地位
问题:
1、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这一地位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3、我国不断的对公有制经济改革,缩减其数目,这样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认识主体地位的含义与体现
难点挖掘
结
论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是就全国而言,某一局部地区、局部行业也可能不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而不是简单的数量上,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要支配和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运行态势和重要缺有资源。
阶段总结
教师出示图表,学生填写
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含义
(1)地位:
(2)含义: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含义
地位
作用
态度
学生自主填写
整体认识三种不同的公有制经济形式
教学过渡
现阶段我国除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哪些非公有制成分?
学生
回答
引入新知识
非公有制经济
有对夫妇集资开了个小饭馆,夫妻两既当老板又当服务员。他们把农民卖不出去的小南瓜加工成食品。后来生意越来越火,他俩开起了连锁店,取名“小南瓜”,雇工经营,自己当老板。
上述材料中的小饭馆是什么所有制的经济?
问题:“小南瓜”连锁店是什么所有制的经济?
这两种所有制经济有什么不同?
学生依据文知识分析
区分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
类型
个体
私营
区别
联系
学生完成图表
深化
认识
外资经济
同学们知识那些外资经济,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
感知
知识
问题:什么是外资经济,它的作用如何
学生依据举例来分析回答
深化
认识
知识整合 个体
私营
外资
区别
含义
特点
作用
联系
学生完成图表
整合认识知识
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问题:你如何看待非公有制经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我们该如何对待?
学生讨论探究知识
深化认识
案例论证
教师出示非公有制发展的案例,让学生感知作用,明确态度(案例见)
阅读案例,分析,主要分析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结
论
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发展。
认识基本经济制度
问题: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如何看待这种制度?
学生分析,讨论、回答
挖掘根源
幻灯片总结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堂探究
、非公有制经济全都是私有制经济吗?
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判断正误,说明原因、错误,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中方投资部分则不一定是私有制
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小
结
这节我们重点学习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知道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形式,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在学习中应该结合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充分认识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堂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说法不正确地是()
A.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
B.
国有经济是与我国比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
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D.
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
答案:A
2、对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的理解不正确地是()
A.公有资产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多数
B.在有的地区可以占优势,有的地区也可以不占优势
.在关键行业要占优势,非关键行业可以不占优势
D.在社会的各个地区、行业都要占优势
答案:D
3、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主要区别是()
A.经济规模较小
B.劳动生产率低
.不以雇用劳动为基础
D.不以赢利为目的 答案:
4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D扩大就业,增加国家收入的重要途径
答案A、XX年3月国务院通过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在电力、电信、铁路、石油等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这有利于
()
①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在市场中形成充分竞争的局面
③非公有制经济支配关键行业和领域
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②③④
D①③④
6、目前,西部地区已有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60余万户,外商投资企业近2万户,从业人员1620多万,他们每年为国家创造的税收达到200亿左右。这表明
A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日益突出
B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
D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到XX年,我国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基本完成,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效运行,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所有制经济产权清晰、融合互补、协调发展。
7、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由
决定的()
A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B生产力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不强
D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问答题
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包括哪些经济成分?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基础、支柱分别是什么?
后习题
试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六、教学媒体和资源:多媒体、教材和新闻资源。
我国职称制度改革的基本导向 篇5
因此,对职称制度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如职称制度的适用范围、激励根源和激励边界等问题进行分析对完善我国职称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职称评审 制度 改革 导向
我国的职称制度是由旧中国的职称制沿袭而来,期间经历几次大的调整,由上世纪50年代的技术职务任命制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技术职称评定制度并最终变为现今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职称制度现行的几种常见模式分析
评聘结合模式。
评聘结合模式是指在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进行评审时,同时进行职务的聘任。
其合理性体现在可以做到能力与级别相符,符合管理中的能级原理。
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许多缺陷:其一,国家主导的职称评审的科学性和稳定性与用人单位实际情况的多变性存在不相容,致使用人单位或长期处于高职缺编状态,或长期处于高职人满为患状态;其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成长的规律与用人单位科学设岗的基本要求不相容,因此这种模式在前几年尚可以推行,但近几年矛盾越来越突出,社会组织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成员上升空间的狭小,制约了人才的成长和晋升。
其三,由于评聘结合决定了“评”与“聘”的紧密关系,必然使职称评聘的标准在“评”的环节的公正性和“聘”的环节的适用性之间进行争夺和摇摆,由于“评”的环节的组织主体是国家人事部门(或其委托的地方人事部门),用人单位没有更多的话语权,致使评聘结合实际上是以评代聘。
评聘分开模式。
①这种模式可简单总结为“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任、政府指导”,其突出特点为:把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权交给个人,把专业资格评审权交给社会,把聘任权交给单位。
由于过分强调用人单位的自由聘任权,这种模式也存在不足,即用人单位既可以高职低聘,也可以低职高聘,可以全然不顾来自社会的公正评价。
先评后聘模式。
从时间上分开了“评”和“聘”的环节,而且强调先评后聘。
这种做法,基本杜绝了用人单位的低职高聘行为,既保证了职称评审工作的权威性,又使用人单位有一定的灵活度,可以根据自身的环境特点和发展导向决定人员的聘用。
职称制度本质的多视角分析
信息经济学视角下,职称制度是专业技术能力的评级制度,为人才市场的需求方提供了一种“市场信号”。
职称作为人才能力的等级标志,降低了人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有效规避了逆向选择行为,提高了人力资源市场的效率。
在这种意义上,职称只解决能力的评价问题,不解决人才的使用和激励问题。
把职称作为专业技术职务,始于1986年。
当时中央职称改革领导小组转发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监事职务试行条例》,开始职称改革工作,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度。
当时实行的初衷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用国家的行政强制力来排除来自各个组织的各种阻力,真正体现社会对“知识分子”这一当时的弱势群体的关怀与尊重。
现在看来,当时的这种举措是合理有效的,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但是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许多做法还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并未把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考虑在内,以至于存在许多与现在市场经济环境不相适应的方面。
比如仅考虑了知识分子的激励、尊重和使用,而未考虑人才的流动与合理配置等。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动已经司空见惯,人才的合理流动已成为人力资源在全社会合理配置的重要实现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职称的市场信号意义就变得十分突出。
从社会学角度看,若要实现职称“市场信号”的作用,职称评审组织应保持组织独立性和学术权威性。
组织对员工的评价不仅包含员工的能力因素,还包含了该员工的能力是否与组织的目标相匹配,以及该员工的意愿是否与组织的目标相匹配,甚至还包含了组织文化等非系统因素。
因此,客观公正的评价只能由社会机构来作出,并且社会机构评价的组织构成和评价标准应具有中立性和客观性。
为保证这种中立性和客观性,除了来自人才市场的客观约束外,还应引入来自政府的行政约束。
培育这种具有客观中立性和公信力的评价组织,任务十分艰巨,道路十分漫长,但不能因此而用行政机构取而代之。
长期使用行政机构来行使人才评价的权利,一方面会助长这一机构的权力意识,产生寻租;另一方面也会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计划色彩,与市场经济对人力资源的流动性要求背道而驰;此外,由于行政人员作为评价主体,缺少行业学术权威的参与,还容易破坏职称评价标准的学术性和先进性。
②至于职称评审的权威性,一方面取决于评委组成的学术权威性,另一方面取决于评审过程的客观全面,以及评价标准的合理性以及刚性程度。
管理学视角下,职称制度的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的发挥,来自于社会和专业技术人员对于职称的认知与认同。
目前有一种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应废除职称终身制,营造能上能下的制度环境和氛围。
甚至有专家认为应把职称评价交给用人单位,由单位根据发展需要设立职称岗位,然后再进行评审和聘任,实际上是“以聘代评”。
这种观点同时认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对职称的认同度很高,在职称晋升方面的需求也会十分强烈和持久。
如果把职称授予的权力交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就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运用职称杠杆,更好地对内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导向和激励,还可以防止职称评审上的“一刀切”。
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下,中科院等单位在积极实施职称制度的改革。
③笔者认为,这种“以聘代评”的观点和做法,实际上在动摇整个职称制度的基础,不宜大范围推行。
它实际上是要把职称职务化,要把职称评审组织化,要把评审标准混乱化,从根本上动摇社会和个人对于“职称”的心理认同。
职称制度一旦这样运行,长期积累的社会和个人对于职称的心理认同将迅速退化。
职称制度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实践的原因,现行的职称制度,混淆了职称作为专业技术能力评价标准的本质意义,使得人们对职称评聘工作存在许多误解。
这些误解导致人们对职称制度改革方向的几种不同倾向,在具体实践中也产生诸多误区。
因此,有必要对职称进行深入剖析,明确职称制度的逻辑原点,进而对职称制度的改革做出设计和展望。
职称作为“学衔”的成色问题。
职称制度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确定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职称作为学术头衔,标志着拥有者的学术贡献和学术造诣,应为专业技术人员所特有,适用于各专业技术领域。
首先,其他非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很难有学术性质,特别是行政人员,如果给他们以相应的“职称”,无疑有搭车的性质。
其次,非专业技术工作的差别更多地体现在“量”而非“质”,由“政工师”向“高级政工师”仅由量的积累实现跨越,确实是“天使的梦想”,但这种梦想在现实中却司空见惯,足见这种制度的不合理性,最终,这种制度必将演化成类似“年功制”的准论资排辈式的制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大量的不具备学术梯级性质的“序列”纷纷对照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制”,无疑淡化了作为学术评价标尺的“职称制”的标杆作用,从而降低了职称的“成色”。
因此,作为“职称”的序列,应有所限制。
高校教师、公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医生等,其水平和能力确实可用“职称”来进行标识。
职称激励作用的根源问题。
激励的反馈模式:任务标准(结果或过程)→观察(过程或结果)→评价→奖励或处罚→强化(正或负)。
在此,观察的时长决定了激励的时长,简单的工作是计件,次简单的工作是计时,再次简单的工作则要考察一个月的时间,复杂的工作需要年薪制(因为要考察一年),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则最难以考察,往往需要长达几年的时间。
职称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几年科研学术活动的阶段性肯定,与社会评价、物质待遇等直接相关。
从更深层次上看,职称激励作用来自于专业技术人员对于自我实现水平的认知激励。
职称激励的边界问题。
职称制度对评聘体系以外的个人很难产生激励作用,如何把更多的人纳入职称激励范围,如何通过职称对个人产生更长效的激励,涉及职称激励的边界问题,也是职称制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
宏观上看,作为我国经济的主要成分民营三资企业中,职称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推行,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组织形式间人才流动的鸿沟。
微观上看,在实施职称制度的组织内,职称的激励作用也不总是恒久有效。
例如,作为职称序列的顶端,“教授”的续激励问题一直都存在。
好在近来在逐渐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教授分级”,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一定帮助。
综上所述,职称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的人事制度在改革和发展中还有很多矛盾和问题,只有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寻求解决。
但保持职称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符号的本质含义,坚持职称评聘的能力导向,是职称制度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
注释
①刘文俊:“中国职称制度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第4期。
②宋素芝,高百宁:“构建能力导向的职称制度”,《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10期。
③中国科学院:《关于实施专业技术职务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的指导意见》。
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与反思 篇6
彭海红
2012-11-13 09:42:39
来源:《农业经济》2012年第7期
摘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农村政策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国共产党从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各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农村政策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尊重广大农民的探索和创造,逐步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
一、新时期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确立
中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共产党一直把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和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1982年第一个中央1号文件及随后几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用不同的政策语言对包干到户的生产经营责任制作过描述。1986年中央1号文件正式提出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为了适应农户成为农村基本经营单位的事实,《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提法改为“家庭承包经营”,并强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必须长期坚持。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008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改革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由开始的“大包干”,到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党中央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表述的嬗变,表明了不同时期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重点的不同,也反映了农村改革30多年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自身不断稳定和完善的过程。
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回顾30年的农村改革,围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党中央一直致力于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一)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核心,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农村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以来,中共中央通过了一系列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政策措施,以保障农户从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中获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及长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在改革初期,中国共产党放宽农村政策,允许社员承包土地,实行各种类型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但是,广大农民仍然担心党的政策变化,担心承包的土地被收回。为了使广大农民看到政策的稳定性,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政策措施,比如延长土地承包期15年,坚持土地调整的“大稳定,小调整”原则。此后,中共中央致力于完善土地承包办法,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政策措施和方法。
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在第一轮土地承包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将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为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改革思路,并且要求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广大农民确实拥有了长久而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再担心土地承包关系的变动。
(二)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集体统一经营层
农村改革以来,基于对家庭承包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作为两个经营层次的结合点,把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一项重要措施。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从加强制度建设的高度,明确提出了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的改革思路。要求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2010年中央1号文件更是对家庭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的发展方向提出要求,强调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
(三)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尽管1982年中央1号文件禁止农民的承包地流转,但是试图通过承包土地尽可能连片并保持稳定以实现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土地承包关系基本确定之后,随着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一些地方产生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要求。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共中央的土地政策中已有关于土地使用权流转方面的内容。不过这时的土地使用权流转仅限于转包一种形式。上世纪90年代,中央正式提出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改革思路和要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形式也由转包一种形式扩展到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等多种形式。此后,更加注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改革政策和措施也越来越具体和细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取得一定威效。到2008年底,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1.09亿亩,占农户承包耕地总面积的8.9%。
三、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的几点反思
(一)当前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遗留着小农经济的残余
当前,处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的农户,已经脱离了生产资料私有制,成为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度下的成员;从其所生产的农产品数量来看,已远远超过自己家庭的所需,农户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之一;从农业劳动的时间来看,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户除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还为其他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广大农户依靠劳动所得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有的还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因此,当前中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根本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定义的小农经济。但是,从经营方式上看,尤其是当前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该“统”的不“统”、该“统”的没“统”情况下,这种生产经营方式确实呈现出一些小农经济的特征。这种小农经济的遗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而且阻碍了农民与集体以及农民相互之间的联系,使原本组织起来的农民重新呈现出分散的状态。最近出现的“算你狠”到“蒜你贱”的大蒜价格“过山车”以及“姜你军”、山东菜农自杀、内蒙土豆滞销、海安大白菜滞销等种种“菜贱伤农”事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弊端。在保证农民生产自主权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不断加强农民相互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必要。
(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必须加强集体统一经营层
农村改革30年来,中共中央通过一系列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措施,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的地位,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共中央也一直强调通过强化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来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但是根据统计资料,2006年有集体经营收益的村仅占汇总村数的43.1%,也就是说,有近60%的农村是谈不上集体统一经营的。另外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6年对全国2749个村庄的调查,集体收入低于5万元的村占到近一半,低于10万元的村占到近60%,高于50万元的村占22.6%,高于100万元的村占到16%;被调查村庄的集体平均负债水平为176.23万元;村集体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土地等资源的出租或开发收入,特别是高度依赖土地出租收益,只有很少的村有投资入股分红收益和直接的生产经营性收益。1
农户家庭经营所展现的活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集体统一经营与之相比则呈现明显的弱势。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本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家庭承包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在改革中似乎成了此消彼长的关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被一些学者认为是“非集体化”(decollectivization)、2甚至“去集体化”3的改革过程,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农村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缺乏经验,不少地方片面强调“分”的一面,致使多年积累下来的集体财产被分掉,集体经营这一层次在很多村庄成了空架子。
没有切实地发挥集体统一经营优越性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只不过是“进行了一半”4的改革,是不完善的改革。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必须落实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
(三)重新思考和认识社区集体经济的职能和作用
在农村改革的实际过程中,很多地方更多地是把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界定为家庭经营提供服务,仅仅把它看作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个层次和内容,而忽视了其作为所有者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事实上,作为主要生产资料土地所有者的村(组)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虽然不再直接组织农业生产活动,但它一方面要对土地发包、承包以及该组织的经济活动制定统一的行为准则,对重大问题作出统一决策,以维护建立在集体经济基础上的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要为其成员即农户提供必要的协调、管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及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资产积累、资源开发等功能。集体经济组织在通过收取承包费体现所有者权益的同时,还需要明确对集体资产的处置权、管理权。这样,才能真正把家庭分散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统一起来。如果仅仅把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个层次,仅仅强调其服务功能而忽视其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决策、管理、协调、资产积累等重要职能,就很难形成集体经济基础上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也就无从谈起。
(四)发挥家庭承包经营活力的同时,积极引导适度规模经营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农户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同时也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早已阐明,并且,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也已经证明,单个弱小的农户无力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它要么发展成为大农业,要么被大农业所消灭。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的广种薄收、高投入低收益的粗放式农业发展模式没有出路。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有学者认为,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下,土地整改是利用规模经济的一个层次,此外,还有一种叫高层次上的规模经济,即农户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联系中客观存在的规模经济。5
我们国家大,各地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因此,生产经营方式不可能是一个模式,也不能照搬照套其他地区的办法,不能“一刀切”。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至少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二是在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同时,在二三产业发达的农村,也应尊重当地农民意愿,允许土地向村(组)集体经济组织集中,允许他们探索适合当地条件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形式。
(五)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是一把“双刃剑”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并不是一个新的事物。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和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一些地方产生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因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更详细的政策和规定而备受关注。面对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理论界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充分的争论。
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的前提下,它确实是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也是满足一部分农民群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需求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如果掌控不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确实存在导致土地私有化的可能性。
总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到底是成为有力地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神剑”,还是成为敲开土地私有化大门的“魔剑”,关键是要看剑的主人即掌握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对它的把握和运用。在维护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使它向着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就能更好地避免土地私有化的倾向;单纯追求土地的规模经营,而置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意愿和根本利益于不顾,就很容易迷入土地私有化的歧途。
注释:
1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2页。
2(美)莫里斯·梅斯纳著,张瑛等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33页;Kate Zhou,How the Farmers Changed China,Colorado and Oxford:Westvie Press,Inc,1996.P4-5.
3(美)李怀印:《乡村中国纪事——集体化和改革的微观历程》,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35页。
4牛若峰:《论只完成了一半的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农业经济问题》1990年第7期。
5蔡昉:《十字路口的抉择——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
[1]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美)莫里斯·梅斯纳著,张瑛等译:《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3](美)李怀印:《乡村中国纪事——集体化和改革的微观历程》,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4](英)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蔡昉:《十字路口的抉择——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6]Kate Zhou,How the Farmers Changed China,Colorado and Oxford:Westvie Press,Inc,1996
[7]牛若峰:《论只完成了一半的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农业经济问题》1990年第7期。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农村集体经济道路研究”(项目批准号:09CKS011)
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 篇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以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分”、“均”、“稳”、“效”。[3]所谓“分”, 就是按照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要求, 将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以家庭承包的方式分到农户。所谓“均”, 是指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人均分配, 按家庭成员人数来确定林地林木承包经营份额。所谓“稳”, 是指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严格按照程序, 有章可循、积极稳妥地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确保农村稳定和谐。所谓“效”, 是指改革要以生态是否得到保护、群众是否得到实惠、林业产业是否得到发展作为衡量林改成效的重要标准。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
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
建国以来,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分林到户阶段。在土地改革时期, 政府将土地和山地分给了农户, 农户成了山林的所有者和经营者, 该政策执行了3年左右。[4]二是山林入社阶段。在农业合作化时期, 农户将土改时分得的山林折价入社, 保留其所有权, 农业合作社对其统一经营管理。三是山林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阶段。在人民公社时期, 农户的山林所有权收归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对山林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四是林业“三定”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 实施“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林业新政策。虽然经过几轮林权改革我国集体林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但是, 我国林地产权仍然存诸多问题:法律主体单一, 实质主体多数;[5,6]权利人自主经营, 使用、收益、处分权受到一定限制。[7~10]现行制度执行中, 又存在以下问题:权利证书管理不规范, 权利行使受到一定影响;[11,12]权利主体虚置, 经营主体不到位等问题。[13]
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现实背景
随着农业税免征和各项农业补贴制度的建立, 国家对粮区、粮农和粮食产业的“多予”机制不断健全, 我国农业迎来“反哺时代”。与此同时, 林业产出率不高、林区发展落后、林农收入低的“三林”问题日益突出,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林地收益低。根据权威部门测算, 我国耕地的亩均产出水平约为686元, 而林地资源的亩均产出水平只有22元, [14]尽管林地条件不如耕地, 二者不能简单相比, 但是差距还是很大。二是森林蓄积量低。全国25亿亩集体林地平均只有50立方米/公顷, 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森林蓄积量 (180立方米/公顷) , 而且也低于全国平均森林蓄积量 (85立方米/公顷) 。[15]三是林区落后。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9%, 山区的森林资源占全国森林资源总量的90%以上。全国70%的行政县是山区县, 全国83%的国家级贫困县在山区。“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 在山区、林区表现为“三林”问题 (林业、林区、林农) 。究其根源在于, 林农还未真正成为产权意义上的经营主体。
3. 中央政府积极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
为了解决集体林权存在的问题, 2003年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明确提出, 要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 要加快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 提供林业经营水平。福建、辽宁、江西等省率先进行了试点, 其他省份也根据省情、林情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创新。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的日益显现, 中央政府更加坚定了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信心和决心, 因此, 2006年以来的中央1号文件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都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定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了“改革集体林权制度”的要求, 中共中央形成了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共识, 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中央政府为了落实十七大报告的决定,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008年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中发[2008]10号) , 这标志着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 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 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这标志着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入了深化和完善阶段。
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
1. 调动了农民经营林地的积极性, 提高了林地经营水平
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民取得了林地的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 林地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户的经济收入, 这充分调动了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造林不再是上级分配的任务而是农民自己愿望, 农民的造林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从“要我造林”变成了“我要造林”。林农为了提高林地经营管理水平, 积极参加相关技能培训, 学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风, 不仅造林面积显著增加, 而且林地经营管理水平、林地产出率也显著提高。
2. 拓宽了农民就业空间, 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农提供了大量既适宜又可靠的就业机会, 无论是育苗造林, 还是林木管护、采伐等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林权改革也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一是林地成为农户重要的生产资料, 农民依托它们发展生产、开展多种经营, 大幅度增加了来自林业的收入。二是通过减轻税费, 让利和还利于民, 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木材价格上涨, 从事林业的就业机会增加, 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四是从村财收入中得到二次分配的间接收入也是农民增收的一部分。
3. 促进了现代林业发展, 改善了生态环境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 生产要素大量向林业集聚。林改后, 农户在林木投入的肥料量也明显增加, 亩均自家投工日和其他费用都增加了。特别是林农以山林为资本和企业联营, 吸引了大量林业发展资金。同时金融机构的资金也大量投向林业。生产要素的集聚促进了林业生态、经济、文化等功能的开发, 拓展了林业的多样性和多功能性, 促进了健康而有竞争力的林业产业体系的形成。而林业的发展又增强了林业生态功能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 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促进了公共设施建设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 林木所有权分到农户, 村集体所有的林木大大减少了, 但是村集体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有所增加, 其林业收入主要来自林地使用费和现有林承包经营分成以及林木转让价款。林地主要由农民或公司、大户经营后, 节约了村集体的经营管护成本, 减少了集体开支。林权改革稳定了村集体的收入来源, 促进了村级财政的增长。稳定而数量可观的村集体收入促进了公共设施的建设。例如修建公路、自来水、校舍、骨灰堂, 有的对村民的养老、医疗等进行补贴, 对学生升学给予奖励。
5. 改善了干群关系, 调动了干部发展集体事业的积极性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 村干部与林农的关系得到了很大改善, 从以前的对立关系转向了干部热心为农民提供服务、农民盼望干部来访、进行技术指导的和谐关系;同时, 由于调动了林农的管护积极性, 村干部摆脱了防盗、防火、防虫等日常工作, 也有更多的时间向林农提供政策、信息服务。在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得到认可的情况下, 村干部有更高的工作热情投入村级管理和林业生产、销售的服务工作中去, 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和村集体事业的发展。
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的贡献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就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内涵而言, 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家庭承包经营, 二是统一经营。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 核心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16,1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把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 使农民成为林地的经营主体, 是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 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本文将从坚持林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与统一经营三个层面, 阐述林权改革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的贡献。
1. 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基
(1) 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是林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 “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 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 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 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是林权改革坚持的根本原则, 即不改变林地集体所有的性质, 通过均山、均股、均利等形式, 将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和林木的所有权平等落实到户, 使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平等享有集体山林的权益。林地集体所有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基, 如果林地不是集体所有而是私有, 则林地的家庭承包经营权就失去了基础, 因为林地集体所有是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分离的基础, 林农承包的是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 所以集体林地所有制不变是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 坚持集体林地集体所有, 有助于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2) 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是统一经营的保障。林地集体所有制不仅是林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 也是统一经营的重要保障。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林地集体所有为村集体收取林地使用费提供了法理依据。由于林地承包到户, 形成众多分散的小农户, 而现实中存在着小农户无法解决或者解决不经济、缺乏效率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林区而言更是如此, 这则客观上需要村集体统一经营。[18]林地集体所有则保障了村集体收取林地使用费的合法性, 这则为村集体统一经营提供了资金保障。另一方面, 林地集体所有不仅赋予了村集体收取林地使用费的合法性, 而且也附加了村集体统一经营的义务。村集体利用收取的林地使用费可以为林农提供各种服务, 例如林权的道路建设、森林防火。
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丰富和完善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1) 林地的家庭承包经营有助于丰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林地与耕地一样, 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 是林业重要的生产要素, 是农民重要的生活保障。作为集体所有的林地, 应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所有, 而它的承包经营权也应当是平等拥有, 这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本要求。而当前实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就是在保持林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 把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以家庭承包的方式分到农户, 让农民依法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 使农民成为林地的经营主体, 使林业生产关系适应林业生产力的发展,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这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延伸到林地, 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在林业上的丰富和完善, 是农村改革的又一个里程碑。
(2) 林权流转有助于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 “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 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依法对拥有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抵押或作为出资、合作条件, 对其承包的林地、林木可依法开发利用。这为林地流转提供了政策保障。”林权流转是对林地家庭承包经营的有益补充, 有助于林地资源有效配置。一方面, 林权流转有助于盘活林木林地资产, 使林木资产实现了资本化, 解决林木产品生长周期长、效益兑现慢、生产风险大等问题, 有助于维护林农的经济利益, 进一步提高生产积极性, 也有助于培养林农的市场意识和商业意识;另一方面, 林权流转有助于实现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林业逐步实现规模经营及集约经营。林权流转是土地流转在林地、林木上的拓展和发展, 是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有益补充, 有助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
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统一经营
(1) 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有助于统一经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 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明晰到户、到联户或其他经营实体, 成千上万的小农户成为林业生产经营的主体, 而林农在森林资源经营过程中会面临许多技术问题, 如森林的防火、防盗、防病虫害、林区道路修建等工作依靠个人的力量难以展开, 林木生长周期长导致的投资回收期长、风险大等特点在客观上决定了林业需要走组织化的路子。林改后, 各地林农通过林业生产、管护、采伐和运销等方面的合作, 大量的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立和发展, 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水平, 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 而且也解决了单家独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问题。例如统一采购农用物资, 统一销售林业产品, 统一育林造林。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既体现了对家庭承包经营的补充, 又体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统一经营的一面。因此, 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助于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 篇8
11月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保护的思路,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对此,《纲要》提出,按照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各省(区、市)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根据《纲要》,2017年底前,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区、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18年底前,各省(区、市)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20年底前,各省(区、市)完成勘界定标。在各省(区、市)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环保部会同相关部门汇总形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向国务院报告,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推荐阅读: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08-31
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08-24
我国基本的分配制度01-14
我国司法改革原则探究07-23
我国商业银行的基本现状05-20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07-06
我国法律规定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政治教案10-11
简述我国教育体制的基本特点01-18
我国会计制度10-24
我国宪法经济制度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