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市场金融改革

2024-12-10

我国市场金融改革(精选12篇)

我国市场金融改革 篇1

1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1) 以市场经济原则为导向, 逐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组织机构体系。

首先是分设了专业银行和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大一统”的计划金融体制的框架。先后恢复和分设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

其次是成立投资信托类型的金融机构和发展城乡信用合作社。1979 年至1984 年, 先后成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投资银行以及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 以后各省市也相继成立地方性的投资公司和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84 年以后, 不少大中城市相继成立城市信用社, 成为为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服务的金融机构。

三是实现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分离, 在法律上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地位, 以及明确了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化。

(2) 改革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逐步建立起中央银行间接金融调控机制。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中国宏观调控手段从直接控制向间接调控转变的关键。从1979 年起, 先是在部分地区试行“统一计划, 分级管理, 存贷挂钩, 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但新体制仍然存在各专业银行与人民银行、专业银行之间吃“大锅饭”的问题, 指令性计划指标管理为主的框框仍然没有打破。

(3)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金融市场, 建立了金融市场的基本框架。

20世纪70年代末,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推行, 使人们重新考虑建立金融市场问题。具体来说,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拆借市场;二是证券市场。货币市场中的贴现业务和同业拆借市场首先得到培育和较快发展。1981 年上海市首先出现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 1986 年中国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正式开办了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1994年以后, 商业汇票在全国大部分地区, 特别是一些沿海经济发达省市被广泛使用, 成为企业主要的结算方式和融资手段。1985 年, 中国先后在广州、武汉、上海等一些大中城市成立了同业拆借中介机构, 并以此为基础, 逐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城市为依托, 跨地区、跨系统的同业拆借市场。

2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产生广泛影响情况下,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仍在稳步进行, 金融开放渐进扩大, 但也应该看到, 我们所处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已经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浪潮滚滚而来, 金融变革和金融创新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同时, 在国内也遇上了经济发展格局从需求过旺到需求不足的变化。在这种既面临挑战又面临机遇的条件下,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将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2.1 积极进行金融组织机构的深化改革

今后除应完成机构调整任务, 加快新机构同各方面关系的磨合, 建立新的工作制度, 发挥新机制的优点, 进一步搞好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工作外, 必须花更大的力气加强金融监管。并把这一工作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 尤其要与促进国有企业尽快实现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运营机制、改善经营管理、彻底消除新的亏损的各项改革相联系。商业银行要真正企业化, 真正实行政企分开,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按照市场经济原则, 优胜劣汰。

2.2 银行利率市场化

目前我国利率仍处于双轨制, 官方规定的利率水平较低, 而市场上利率较高, 其原因是违约风险贴水较大, 这使得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困境, 对此, 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健全法律法规, 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 降低违约风险, 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低通货膨胀率, 逐步扩大利率的浮动范围, 最终完全放开利率管制。按照自主经营的原则, 银行有权自定贷款条件。在中央规定的最高利率和最低利率幅度内, 银行可根据时常资金供求情况自定利率, 灵活调整利率, 运用利率杠杆, 调节资金供求。实现资金商品化和利率市场化。

2.3 谨慎对待金融自由化, 稳步把握市场开放的程度

金融自由化是今后改革的方向, 对我们来说, 金融自由化也就是走向国际金融市场, 与国际惯例接轨。对此, 我们一方面要持谨慎的态度, 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 稳妥地实行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 这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今后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实力, 丰富从事国际金融活动的经验, 培养一大批能熟练进行国际金融业务操作、精通国际金融活动的金融财务人才。具备了这些条件, 人民币不但应该实现自由兑换, 而且应该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世界货币之一。今后引进外资银行的力度会加强, 因为中国需要借鉴其管理体制和操作方式, 提高银行的管理水平与素质, 为中国金融机构走向国际市场积累经验。

2.4 进一步发展和规范金融市场

中国现在的金融市场有许多方面需要提高和改革。目前中国的货币市场形成了银行间市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间市场相对隔离的状况, 这种分隔状况有其利弊。从长远来看, 应取消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货币市场的歧视性政策, 把银行间市场办成公开市场, 金融业相互渗透和混业经营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要开发“第二板块市场”, 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建立风险投资体系, 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中国的金融体制已经走出了20几年的改革历程, 在这期间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又面临着必须要克服的难题。但无论改革多么艰难, 中国的金融业都会沿着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道路继续进行多方面的攻坚性改革, 直至达到符合国际惯例的规范化要求。不过, 在今后的改革中, 我们也会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及其改革动态, 在注意金融效率性的同时, 更要注意金融的安全性, 以及改革的主动性。任何改革都要保证我们国家的经济利益, 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乃至国家的安全。

摘要:在近20年改革的曲折发展过程中,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始终以市场经济原则为导向, 取得了重大进步, 这就是逐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组织机构体系。在改革过程中, 中央银行监管体系、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行以及金融系统的风险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金融体制改革,现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吴晓灵.中国金融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2]王光伟.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焦点问题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3]唐旭.中国金融机构改革:理论、路径与构想[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

[4]黄达.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刘朝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M].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我国市场金融改革 篇2

课程论文题目: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浅析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浅析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本文通过说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已经取得的成果,然后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革措施,来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农村金融市场 改革

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

农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第一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进入关键时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是其重要的前提和内容。农村金融市场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又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农村金融市场有所发展,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经过多年的努力,实际上我国农村金融已经有相当的基础。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主要有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组织形式共同组成。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商业性保险公司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等。其他金融形式机构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小额信贷机构、民间金融形式等。

然而,其远未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需求受到抑制,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制约。

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存在许多严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严重。金融的基本功能是投资与融资。以这点作为衡量标准的话,很长时期内,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完全是失效的。随着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也在加剧。自1978年,为了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我国一直采取重工轻农,重视城市发展轻视农村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从农业和农村中提取金融资源作为工业和城市发展的资本。同时,我国一直将金融看成是经济的附属,强制性地使农村金融服从于非均衡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使农村金融事实上成为工业和城市向农业和农村剥夺经济剩余的工具。另外,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与农村经济结构极不对称。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受到政府限制,始终处于“黑市”状态,从而造成农村金融业务的“非农化”,导致农村金融资源进一步外流

第二、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

首先,供给短缺。从农村吸收来的资金绝大部分被城市二、三产业吸走,农村无法得到充足的资金用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的主要归因有两方面:一是农村金融体制结构缺陷。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合作金融、商业金融、政策金融以及民间金融构成。但是自1999年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撤销了31000个县级以下营业网点。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难以直接和农民及农村中小企业发生关系。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先天体制缺陷,不良贷款率高,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有限。截至2009年6月末,全国共有1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累计发放农户贷款55亿元,新 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时间短,数量少,对缓解整个农村金融问题作用有限。钱庄、资金互助社等机构并未取得合法地位,使得非正规金融机构在满足农民及农村中小企业需求的作用大打折扣。二是资金非农化倾向严重。我国长期实行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导向的发展战略,把大量资金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农村邮政储蓄、小额贷款公司只存不贷,使得本就“缺水”的农业,成了城镇工商业的“供水源”,本应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变成了“抽水”机。农户以净存款人的身份为其他经济部门贡献了金融剩余。据统计, 2008年全国金融机构共计发放贷款303395亿元,其中农业贷款17629亿元,仅占5.8%,农村信贷资金投放严重不足。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无法满足广大农民及农村企业的需求,随着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农民不仅对传统金融业务的需求增加,而且对投资、保险、理财等产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如果不采取措施,供需缺口会越来越大。

其次,需求旺盛,却难以满足。我国农户的数量极其庞大(约为2.2亿农户),相应地对资金的总体需求就非常庞大。而且当前大多金融机构缺乏创新和配套的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农村市场多层次的融资需要。最后,农户信贷需求的局限性也是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户信贷需求特征总的说来是散、小、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信息不对称、生产性借贷与消费性借贷在实际使用中很难区分,农村信贷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不得不面对交易成本高和风险难以防控的问题,抑制了其放贷意愿。

第三,农村金融市场服务功能薄弱。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结构单一,品种稀少,主要经营“存贷汇”老三样,网点覆盖率低,缺乏ATM、POS机等基础设施。资本市场的触角尚未延伸到农村,证券公司营业网点集中大中城市。农村金融市场的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农业保险市场和农产品期货市场没有发挥出避险作用。2009年上半年,我国农业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仅70.03亿元,参保农户6152万户,一方面是因为农民对保险认识不足,风险防范意识不足,靠天吃饭的思想没有改变。另一方面是因为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少,业务规模小,险种少,承保范围狭窄,农险赔付率居高不下,业务急剧萎缩。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持续干旱,农业产业受损严重,目前已造成4348.6千公顷的农作物受灾,其中绝收面积940.2千公顷。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繁,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挑战,为完善我国农业灾害救助体系,必须加快我国农业保险发展。

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不足的后果

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不足会带来非常严重的恶果,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我国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不利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首先,农村居民对金融机构的依存度降低

我国农村将仍然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维持简单再生产,资金需求量小且以自筹为主,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技术改造主体缺位。农村的金融服务已出现断层,形成农村地区市场的金融服务真空地带。以湖北省为例,截至2008年底,湖北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3575亿元,贷款余额9093亿元;湖北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1300亿元,其中“三农”贷款490亿元;所有金融机构对“三农”贷款总额550亿元,占总贷款额约6%。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滞后,影响了我国农业技术的进步,阻碍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

其次,会导致农村信用状况恶化

农村金融监管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了农村信用恶化。各方(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债务人)考虑到国家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支持,不会让农村金融机构破产倒闭,从而产生道德风险,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过度干预,政策贷款、关系贷款和裙带贷款盛行。这些都影响了农村金融经营效益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改善。另外,现行的农村金融和财税状况导致农业增长有限,农业比工业、商业的利润率低,资金不断流出农业和农村,造成农村信用状况的恶化,从而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近几年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进展情况(一)大力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2003年6月国务院下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国发[2003]15号),正式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设计以实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政策为主,注重体现正视并解决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建立连续的正向激励机制、防止走下坡路和防范道德风险的原则。2003年8月,改革试点工作在江苏等8省(市)正式启动。2004年8月,试点范围扩大到北京等29个省(区、市)。通过发行中央银行专项票据和专项借款的方式,大力减轻农村信用社负担。到2006年底,专项票据和专项借款的发行工作基本结束,共发行专项票据1656亿元。此外,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提供的支农再贷款目前限额为1279亿元,最长期限可达3年,有力地增强了农信社发放贷款的能力,各项经营指标都有明显改善,在大型商业银行农村业务有所退出的情况下,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截至2006年末,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12105亿元,占其各项贷款的比例由2002年末的40%提高到46%。2004以来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平均增速约为17.1%,比全部金融机构高3个百分点。

(二)调整改革农业发展银行职能,适当拓宽业务范围。

2004年7月,国务院对农业发展银行职能调整作出部署,要求农业发展银行在深化改革和坚持做好粮棉油储备贷款的供应和封闭运行管理的基础上,根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新情况,审慎调整业务范围。2004年9月,银监会会同人民银行批准农业发展银行开办了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业务。2006年7月,批准农业发展银行在继续办好粮棉油产业龙头企业贷款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该项业务的贷款对象范围扩大到农、林、牧、副、渔范围内从事生产、流通和加工转化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并开办农业科技贷款业务。2006年12月,批准农业发展银行开办农村基础设施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同时,在人民银行推动下,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也适当拓宽。从2004年起开始市场化发债筹资,逐步摆脱对中央银行再贷款的依赖。三年来,已累计发债筹资4410亿元,累计归还再贷款2637亿元。另外,还通过开办同业拆借、组织企业存款、与邮政储蓄办理协议存款等方式开展市场化融资,以降低资金成本,改善负债结构。(三)人民银行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农村信贷投入。

1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区间扩大。近年来,人民银行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通过利率杠杆调节农村资金的供求关系,增加支农信贷投放。2004年1月1日起,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2004年10月29日起,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3倍,下浮幅度均为10%;实行存款利率下浮制度。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扩大,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根据借款人的风险和效益状况等因素区别定价,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

2支农再贷款使用效率不断提高。支农再贷款自1999年开办以来,作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一项政策措施,对农村信用社增强支农资金实力、引导农村信贷资金投向、扩大农户贷款、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都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99年至2006年末,人民银行累计对全国农村信用社发放再贷款1.1亿元。为提高支农再贷款的使用效率,有效发挥支农再贷款政策对扩大“三农”信贷投放的引导作用,近年来人民银行一方面通过地区之间的额度调剂,改善支农再贷款地区结构分布,重点向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倾斜,加大对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改进对支农再贷款的管理,允许周转使用支农再贷款额度,延长支农再贷款的期限,使支农再贷款的使用尽量适应种养业生产周期。目前,支农再贷款的使用期限最长可达3年,基本能满足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种养业贷款的需要。

3农村信用社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人民银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除农村信用社以外,其他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由6%提高到11.5%。为支持农村信用社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对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准备金率为9%,比其他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低2.5个百分点。

4扶贫贴息贷款的运作模式进一步完善。结合国际上扶贫帮困的经验,2005年,有关部门在江西、重庆、贵州和陕西4省(市),开展建立“奖补资金”推进小额贷款到户的试点,探索扶贫贷款到户的有效机制。目前,试点工作进展良好,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06年5月底,发放到户贷款3109.1万元,覆盖贫困村399个,扶持贫困户4765户,到户贷款占当地扶贫贷款的比例比试点前平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06年,新增河北、湖南、云南、广西4省(区)为试点地,试点范围适当扩大至8个省(区、市)。

(四)邮政储蓄改革开始启动。通过人民银行等部门的不断推动,自2003年8月1日起,邮政储蓄新增转存存款利率从4.131%下调到1.89%;新增存款由邮政储蓄机构自主运用。对2003年8月1日前的邮政储蓄转存人民银行存款,实行5年内按比例逐年转出的政策。目前,邮政储蓄7000亿元的转存款中,已有5000多亿元实现自主运用,其农村金融“抽水机”的作用已得到一定弱化。同时,经相关部门批准,邮政储蓄机构可以进入银行间市场参与债券买卖,也可与中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办理大额协议存款,与政策性银行进行业务合作,开展部分中间业务。邮政储蓄转存款政策的调整,有利于吸引邮储资金回流农村,减少农村资金外流,扩大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来源。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已批准建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并已开始办理相关业务。

(五)农业保险试点进展情况良好。农业保险试点运行良好。已有28个省(区、市)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发展农业保险。2006年全国农业保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8.46亿元,赔款支出5.84亿元,农业保险保额达733.21亿元,约为7300万亩农作物提供了农业保险的保障。初步扭转了十年来农业保险业务逐年萎缩的局面。试点区域和险种范围不断扩大、种类不断丰富,农业保险防灾减灾功能得到发挥,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逐步加大。

(六)推进农村小额贷款业务发展,探索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

从1999年起,通过人民银行再贷款等支持,在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大大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反响。截至2006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余额达到9197亿元,其中,小额信用贷款1710亿元,农户联保贷款1001亿元,其他农户贷款6486亿元。我国约有2.3亿农户,真正有贷款需求的农户大约为1.2亿户,其中获得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服务的农户数达7072万户,占到全国农户总数的31.2%,占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农户数的57.6%。实践证明,小额贷款业务是农村金融机构满足农村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在推进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发展的同时,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目前,该工作正在山西、四川、贵州、陕西和内蒙古5省(区)的5个试点县(区)积极稳妥地推进,已成立7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由自然人、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发起,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和“只贷不存”的原则和方向。小额贷款公司在试点县(区)政府牵头成立的试点工作协调小组指导下,依《公司法》注册设立,建立完备的公司内控和风险管理制度,在具体政策设计和管理制度设计方面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从试点情况看,到2006年10月,7家小额贷款公司运用自有资本金放贷,余额达5219万元,农户贷款约占贷款总量的80%,平均利率约18%,经营区域限于县域内或者县域内的几个乡镇。通过建立新的运作理念、经营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基本适应了农村个体经济和小规模农业经营分散、资金需求小等特点。目前,人民银行正会同有关部门起草《放债人条例》,完善支持小额贷款组织发展的法律环境。(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人民银行批准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为农村信用社提供资金清算服务,并支持成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资金清算中心,进一步畅通中小金融机构汇路,培育公平的支付服务竞争环境,解决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清算汇兑难问题。

进行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试点。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是指农民工在打工地利用银行卡存入现金后,可以在家乡就近的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提取现金的一项专门为农民工设计的银行卡服务。2005年12月,人民银行组织开展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并首先在贵州省试点。2006年7月,人民银行在总结贵州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确定2006年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在山东、福建、重庆、江苏、湖南、江西、四川、陕西、云南、河南、广西等11个省市分两批推广。为进一步体现出对农民工的优惠,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新的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手续费标准,即对持卡人的每笔取款手续费由原来的按取款金额的1%收取降至0.8%,每笔最高收费限额由50元降至20元。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民工打工返乡携带大量现金的资金安全问题。

五、本人对农村金融改革的建议

1,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作用。在这些金融组织里面,发挥农业银行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骨干和支柱作用,要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的地位。同时还要增强邮政储蓄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功能,发挥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储蓄、汇兑和小额贷款的功能。

2、实施土地金融制度。可以利用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在满足农民对资金需求的同时,维护信贷资金的安全。针对土地金融制度的实施,建议在农村建立土地使用权抵押银行,专门经营土地抵押信贷业务;同时,建立土地使用权交易所,规范土地使用权的流通转让。

3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着重开发一些适合农民需要的、适合农产品需要的、适合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

4、建立农村金融存款保险制度。发展多元化的资金供给主体,这些资金可能来自于当地的私人、村民、城市富裕阶层、某些法人投资等等。因此,建立农村金融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利用这些人的闲置资金。

5、改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所有参与的市场金融主体都接受监管并且受到同等待遇,防止某些市场金融主体因为受到歧视而转入地下,维护农村金融的公平有效竞争;二是要正确处理存款人利益与被监管者利益之间的关系,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并在此基础上维护被监管者的权利,促使其快速发展;三是农村金融努力实现金融监管的规范性与统一性,这既是对完善监管制度的要求,又是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保证。

此外,还可以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扶持,完善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

结束语 农村金融市场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找到问题所在,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改革,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意义巨大。

参考文献:

我国金融市场现状与对策 篇3

一、我国金融市场现状

1.广义货币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M2/GDP)

该指标通常被用于分析经济活动的货币化程度。近20年来,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率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增长率之和。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广义货币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与其他国家相比也处于较高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我国金融深化的必然表现;二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金融产品单一,储蓄为居民的主要投资手段;三是银行高额的不良资产导致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出现货币渗漏。

2.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截止2004年9月,我国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11.6万亿元,虽比年初增加1.18万亿元,但同比少增2070亿元;人民币企业存款余额为8.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523亿元,同比少增2624亿元。1995年以来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幅度如表2所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2003年10月以来,一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持续为负,居民对物价上涨的预期提高,储蓄意愿明显下降;二是2004年初以来,股票和基金融资增多,分流部分储蓄存款。

3.股票化率

股票化率是指股票市价总值与同期GDP的比值。从表3中可以看出我国股票化率至2000年一直呈上升趋势,2001年后则逐年下降。这说明我国证券化程度有下降的趋势,近期违规事件频频发生等因素导致证券市场难以有效运行。尽管我国证券市场在市场机制建设、投资主体与融资主体等方面都有长足发展,但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证券市场的总体水平和规模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4.保险费率

保险费率是衡量一国公民保险意识水平和保险市场发展程度的指标,一般用保费收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来表示,又称保险深度。从表4中可以看出,我国保险费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由1995年的0.79%上升到2003年的3.32%。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只是香港6.7%的一半,与发达国家平均8%左右的水平存在不小差距。

二、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对策分析

(一)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市场的发展一直伴随并推动着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判断一个金融监管体系是否有效的基本原则应为是否能逐步放松管制,减少行政审批,为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要切实把监管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通过行业规划、政策引导、市场监管、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等手段,调控金融市场,防范化解风险,促进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目前我国分业监管框架已经不能满足对一些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和混业经营发展趋势的需要。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虽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短期内,应该考虑建立各监管机构之间实质性的协调机制,开展合作,形成合力确保金融市场的安全运行;长期来看,可以考虑成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部,集中对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进行监管。这样可以增强协调的有效性,又可避免监管上的真空。

(二)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目前虽然2004年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最快的一年,部分利率已经或基本接近市场化,但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利率仍然受到管制,灵敏调节仍然受到限制。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循序渐进、分步实施。要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有效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走势,充分发挥利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作用。同时,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必须有一系列政策措施协调配合,包括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等。

(三)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在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对国有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最终使其成为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控机制健全、按照市场化机制运作的现代金融企业,而决不是仅仅将称呼改为股份公司那样简单。同时,也要对股份制银行进行制度创新,真正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标准,建立内控严密、运转规范高效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全面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

(四)规范证券市场主体行为

首先是投资主体。我国的证券市场正经历着从散户与机构投资者并存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要投资主体的过渡时期。发展和完善证券投资基金及逐步地允许保险资金等投资证券市场是投资主体深化的主要途径。其次是融资主体。为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创造积极条件,逐步实现资产存量的流动;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扩大国有企业的债券发行规模,完善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改变对银行信贷的过度依赖;加大国有企业经营的外在压力,促使其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质量。最后是证券公司。建立风险控制长效机制,在制度设计上严防证券公司挪用客户资金,同时建立有效的融资融券机制;完善客户保证金的安全保管和受偿制度,确保客户资产安全;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实现强强联合,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五)建立完善的保险市场运作机制

我国市场金融改革 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市场,现状,改革方向

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不断实现规范化发展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农村金融体系日趋健全, 金融市场也不断地规范化, 形成了由正规性金融为主导和以非正规性金融为补充的双层农村金融体系, 促进了“三农”的发展, 为农村经济提供服务。主导的正规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1.农村信用合作社。2.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不仅是商业性的业务银行, 同时还是一个承担政策性业务的银行, 但是中国农业银行的经营业务不直接和农民产生关系, 而是通过向供销社或者是粮食局等一些国有农业的经营机构投入和向一些乡镇级别的企业投资。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这是于1994年成立的政策性银行。4.农村邮政储蓄。农村邮政储蓄在2007年之后开始成立了邮政储蓄银行, 开始存贷业务的开展。此外, 农村金融体系的非正规性金融机构主要是包括农村中一些法定之外的金融机构的融资, 或者是农民之间, 农村的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的融资等各种民间的融资模式。

(二)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已经日趋完善, 也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市场, 但是, 仍然是存在不少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首先,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资源供给。农业发展银行并不是直接向农民发放贷款的银行, 即使有涉及到农业贷款等方面, 也是以农村的工业企业或者是基础设施建设为方向的贷款。此外, 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四大商业性银行很少在农村设置网点, 能够为农村金融贷款提供的资源相当缺乏。其次, 不少农村合作金融结构存在严重的选择性贷款现象。虽然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分布密度最高、分布最广, 但是, 由于其也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经营目标, 为了规避贷款风险, 保证自身经济利益, 对农村进行选择性贷款。这就缩小了农村贷款的范围, 限制了农村贷款的对象, 一些迫切需要贷款的农民无法获得贷款。此外,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对“三农”缺少强有力的支持。政策性的农村金融机构由于基本上是政府的支持, 其资金来源缺乏, 并且很少直接向农民贷款, 经营范围小、对象局限, 缺乏支农力度。

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改革方向分析

加快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构建一个多元化, 层次丰富、竞争有序的金融机构体系。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竞争有序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能够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 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改革。这个体系主要从以下一些方面构成:首先, 需要不断地健全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经营业务也是不和农民进行直接接触的, 两者之间不能够直接开展业务往来, 主要的经营范围和任务就是国家政策性的金融业务以及承担财政性质的农村支农资金的拨付。因此, 农业发展银行必须调整其市场定位, 转型其业务, 增强对三农的贷款, 强化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三农支持政策性银行的作用。政策性银行也要不断扩宽融资渠道, 保证支农资源的稳定, 打破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资源供给的问题。其次, 要不断地推进农村合作信用社作为农村基本金融贷款机构的功能, 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全国分布最广、分布组织最多、农村氛围最密集的金融机构, 也是在农村金融体系的正规性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民进行请直接接触, 直接办理农村业务的金融机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改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 保持县 (市) 社法人地位稳定, 发挥为农民服务主力军作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虽然形成了为主导的正规性以正规性金融为主导以及非正规性金融为补充的双管齐下的金融体系, 但是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 如农村金融缺乏资源的有效供给, 而政策性的农村金融机构则缺乏有力的支农力度, 农民申请小额贷款难度大、程序复杂, 农村合作的一些金融机构和组织存在严重的选择性贷款现象, 没有起到良好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村的金融机构存在高比重的不良贷款等等。针对这些问题, 我国必须加快金融市场的改革力度, 建立一个多元化、多形式的农村金融体系, 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稳步开发和稳步发展, 加强农业担保业务的推进, 推进农业保险业务, 从而分散一些农业投资风险, 此外, 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监管, 通过有效的政策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健全。

参考文献

[1]郎巧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J].商情.2011.01.

[2]谷小飞, 韩骏.浅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外资.2011.06.

[3]唐开妍.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及改革方向[J].技术与市场.2006.06.

我国市场金融改革 篇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不断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改革,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金融业配置资源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大幅提升,整体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明显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稳步增强,成功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关键是要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金融系统要按照全会的决策部署,全面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加快完善种类齐全、结构合理、服务高效、安全稳健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

构建更具竞争性和包容性的金融服务业

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发展普惠金融。

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增强金融部门竞争力,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促进经济转型,推动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版。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逐步遵循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等新开放模式,实现金融服务业的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立足于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金融业作为竞争性的服务行业,也应按照“负面清单”的准入制度和扩大服务业开放的要求,为各类投资主体准入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为实体经济提供必要的竞争性金融供给,解决部分基层地区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

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进一步提升国有金融机构治理水平,放宽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的限制,优化股权结构;推行更加市场化的管理层选拔方式,减少行政任命;建立良性的管理层激励,确保高管人员以股东利益为主要目标。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制衡机制,把公司治理的要求真正落实于日常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之中。建立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切实加强金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职业操守。探索建立规范有效、包括薪酬制度在内的激励约束机制。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我国发展阶段决定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仍有政策性金融的需求。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成立以来,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也保证了商业性金融机构不再承担政策性业务;同时也还存在公司治理不完善、业务和财务规则不明晰、约束机制不健全、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要通过加快改革来建立符合中国特色、能更好地为当前经济发展服务、可持续运营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其政策环境。

发展普惠金融。坚持民生金融优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让金融改革与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所有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实现金融业可持续发展。适度放宽市场准入,支持小型金融机构发展。加强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多种融资方式,规范发展民间借贷,拓宽小微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不断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金融服务现代化水平。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生态环境,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以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目标,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完善保险市场,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与产品。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继续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资本市场,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着力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管制,激发市场动力和内在活力,大力培育商业信用;坚持尊重市场发展客观规律,大力发展各类机构投资者,促进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分层有序、功能互补,推动金融市场、金融产品、投资者及融资中介的多元化;坚持规范发展的理念,强化市场约束和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提高市场运行透明度;健全相应的法律框架、金融调控框架、监管框架以及财税等政策。

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以充分信息披露为核心,在股票发行过程中,减少证券监管部门对发行人资质的实质性审核和价值判断,弱化行政审批,增强发行制度的弹性和灵活性,降低股票发行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完善各种民事与刑事责任追究制度,有效抑制欺诈上市等行为。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通过优胜劣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大对虚假陈述、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证券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市场参与主体的市场约束和诚信约束,促进市场参与各方归位尽责,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三公”原则。

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在继续完善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的同时,继续推进三板股权市场建设。加快完善以机构为主、公开转让的中小企业股权市场,建立健全做市商、定向发行、并购重组等制度安排,丰富融资工具和交易品种,增强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各省(市、区)可以在统一的制度框架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区域性股权市场。积极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健康发展,支持创新型、成长型企业股权融资。建立健全不同层次市场间的差别制度安排和统一的登记结算平台,推动形成有机联系的股权市场体系。

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和多元化,加大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力度。探讨市政债券,完善城镇化建设融资机制。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私募债等融资工具,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发挥公司信用类债券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加强债券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信息披露标准,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研究建立专业中介机构保障基金。推动巨灾保险立法进程,界定巨灾保险范围,建立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风险共担的多层次巨灾保险制度。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定位,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巨灾保险。以风险共担、分级负担为原则,利用再保险和资本市场(如发行巨灾债券等)分散巨灾风险。

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稳步推动金融市场机制、组织、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形成长效创新机制,拓展金融市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努力建设一个品种丰富、运行高效、功能完备,具有相当规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市场体系。同时要始终把防范风险贯穿金融创新全过程,处理好创新、发展与风险之间的关系,防止以规避监管为目的和脱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积极稳妥落实有关国际组织联合发布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加强和改进我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市场中央对手方、交易信息报告库等制度和设施建设,完善金融产品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结算制度。统筹协调支付、清算、结算体系发展,完善支付、清算、结算法规制度。进一步加强发行系统、交易系统、清算系统、托管结算系统、市场成员内部系统和监管机构监测系统之间的数据高效处理和传递,提升相关基础设施技术系统功能,提高市场透明度和运行效率,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

稳步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客观上要求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利率和汇率作为要素市场的重要价格,是有效配置国内国际资金的决定性因素。稳步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不断优化资金配置效率,进一步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发展外汇市场,丰富外汇产品,拓展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居民的需求。根据外汇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有序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发挥市场汇率的作用,央行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市场干预,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坚持以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为总体方向,以完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为重点,以提高央行宏观调控能力为基础,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近期,着力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做好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工作,为信贷产品定价提供参考;推进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近中期,注重培育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完善央行利率调控框架和利率传导机制。中期,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健全市场化利率宏观调控机制。

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收益率曲线是固定收益市场的主要收益率,反映无风险收益率基准在各种期限上的分布。在此之上,其他各种固定收益产品有一个风险溢价。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在准确性、权威性和完整性等方面有待提高。随着我国金融宏观调控逐步由以数量调控为主转为以价格调控为主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有必要健全反映市场基准的国债收益率曲线,进一步发挥收益率曲线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国债发行,优化国债期限结构;完善债券做市支持机制,提高市场流动性;进一步丰富投资者类型,稳步提高债券市场对内对外开放程度,降低以买入并持有到期为主要目的的银行与保险机构等投资者的比重,增加交易需求;改进曲线编制技术,加大宣传和应用推广力度。

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本质要求,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创造有利条件,是进一步加快发展各项跨境金融业务、体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落实走出去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应抓住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有利时间窗口,在统筹国内需求与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转变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方式,便利企业走出去。进一步转变外汇管理方式,推动对外投资便利化。减少外汇管理中的行政审批,从重行政审批转变为重监测分析,从重微观管制转变为重宏观审慎管理,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方便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投融资行为,逐步提高境内企业向境外提供人民币和外币信贷及融资担保的便利程度,加大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力度。

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主体资格,增加投资额度。条件成熟时,取消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资格和额度审批,将相关投资便利扩大到境内外所有合法机构。研究建立境内外股市的互联互通机制,逐步允许具备条件的境外公司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在建立相关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放宽境外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资格限制。有序提升个人资本项目交易可兑换程度,进一步提高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清盘和信贷等的可兑换便利化程度,在有管理的前提下推进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可兑换。

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针对外债和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提高可兑换条件下的风险管理水平。综合考虑资产负债币种、期限等匹配情况,合理调控外债规模,优化外债结构,做好外债监测,防范外债风险。加强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方面的管理,保持对非法资金跨境流动的高压政策,同时防止过度利用避税天堂。加强对短期投机性资本流动特别是金融衍生品交易监测。在鼓励合理创新的同时,限制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的复杂金融衍生品,坚持金融创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要求,同时按照最新的国际标准推动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改革。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对资本流动采取临时性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相关监测体系,实现资本跨境流动便利化和收集有效信息的统一 完善金融监管

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采取综合措施维护金融稳定,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和稳健标准。完善逆周期资本要求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适时引进国际银行业流动性和杠杆率监管新规,提高银行业稳健性标准。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和特点,细化金融机构分类标准,统一监管政策,减少监管套利,弥补监管真空。优化金融监管资源配置,明确对交叉性金融业务和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职责和规则,增强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

完善监管协调机制。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功能,不断提升监管协调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重点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交叉性金融产品与跨市场金融创新的协调,实现金融信息共享,减少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复,形成监管合力。

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坚持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对金融业的统一管理,引导地方政府遵循“区域性”原则履行好相关职能。明确地方政府对地方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职责,以及在地方金融风险处置中的责任,强化日常监管,减少行政干预,加大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及时有效地处置辖区金融业突发事件,改善本地区金融生态。规范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出资人职责,避免对金融机构商业性经营活动的行政干预。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功能完善、权责统一、运作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促进形成市场化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存款保险制度要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实行有限赔付和基于风险的差别费率机制,建立事前积累的基金,具备必要的信息收集与核查、早期纠正及风险处置等基本职责,与现有金融稳定机制有机衔接,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金融市场化改革滞后代价巨大 篇6

北京大学副校长

现在,我们遇到很多问题,有短期的经济增长问题,也有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怎么解决我们现在短期的失衡,怎么解决我们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协调问题,归结到一句话,恐怕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

转变发展方式,我们发现,说了半天无从下手。发展方式转变本质上好像是一个改革问题。但我们现在还在说坚持改革开放。那就有一个问题,改革的对象是谁,不能说是传统体制,30年来传统体制已经没有了。改革的动力是什么?改革本身的历史任务和难点是什么?恐怕也不是简单的坚持就可以解释。

改革本身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需要一个创新的态度来对待改革。我的个人体会,这个重要变化是,改革主要从商品市场化转向了要素市场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消费品和投资品的市场化基本形成。现在除了极少数是政府管制价格之外,90%多的商品都是市场运作。

如今,更集中的问题是,我们的要素市场包括土地、货币资本、知识等在内的发展方式难以转变,制度创新难以深入。

不同的要素市场,市场化进展程度不同,有快有慢,但其中最为滞后的大概还是我们的金融领域。主要金融参数目前还是政府定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管理的、浮动的这样一种状况。

货币资本金融市场化一旦滞后,对我们的短期问题克服和长期均衡的恢复带来一定的危害。

短期,我们有滞胀威胁,首先是内需不足。我们常讲中国的体制有个优点就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的投资需求拉动主要是政府拉动,不是真正的市场力量拉动。

资本、货币市场化水平低,作为投资主体,国有大企业有钱投不出去,投了就是重复建设,小企业想投没钱,这就导致我们的投资需求一定是由政府拉动,而政府拉动一定是大起大落、低效益、不可持续。所以真正克服中国短期均衡增长问题,金融市场非常重要。

从长期来看,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处于中等发展阶段,都面临着同样的一个问题,可持续发展。这些国家一般都是投資需求在拉动,一二三产业也不是按历史发展逻辑均衡成长,而是片面突出第二产业,使得经济增长处于高能耗、高物耗、低产出、低效益的非均衡的结构状态,不可持续。

为什么不可持续?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市场化落后,关键是稀缺资源和要素的市场化,尤其是金融市场化落后。

越是市场化落后,越是稀缺的资源越掌握在权力部门手里,企业想获得资源很难通过有效市场竞争获得。要和政府谈判,劝说政府,最有效的手段是两个字“行贿”。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越稀缺的东西越是体外分配,这样就形成严重的低效率、高腐败,所以他们没有可能实现可持续的有效的均衡的长期发展,在这些国家实现发展之前,腐败形成的社会危机可能就爆发了。然后再加上种族、民族、国际社会的冲突,就可能酿成迅速的危机,像现在中东北非、90年代的东亚泡沫、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拉美陷阱都是这样的表现。

所以实现长期发展,尤其是不喜欢直接融资的东方社会,要高度重视这一点。东方社会的企业是以间接融资为主,对银行的依赖度比较大,如果银行资源控制在政府手中的话,寻租可能会更严重。

因此在我看来,中国能不能实现短期均衡增长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关键的问题是推动要素市场化,而要素市场化的重点,也是我们最为滞后的最亟待推进的资本和金融的市场化。

(注:本文由本刊记者刘彦华在对作者采访基础上整理而成)

我国市场金融改革 篇7

上世纪70年代, 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他们认为, 在利率管制的国家, 会出现金融抑制的局面, 即市场上的利率远远低于资本供求平衡下的实际利率。因此, 资金无法经过市场的有效资源配置, 从而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 他们通过研究“金融深化”理论认为, 金融市场化改革, 应逐步放开利率管制, 通过市场机制使管制利率逐步向市场均衡利率的方向转变, 进而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

金融市场化是指金融活动在市场的调节下, 使交易双方能够根据市场价格而非强制的人为干预价格进行自愿交易, 进而实现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 并且市场价格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交易品的价值。而金融交易价格是通过交易双方的供求关系反映出来的, 利率又是反映交易价格的最直接的数字体现。因此, 利率是金融市场交易的核心,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核心环节。利率市场化, 即市场价格的决定权交给资本供求市场, 由市场参与主体自主决定利率。任何一个市场的参与者都是利率的接受者, 任何参与者都不能超然于这种体系之外而单方面自主决定或者干预市场利率。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使利率由市场自主决定, 才能进一步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 参与者的自由进入与退出, 业务创新等一系列金融市场化的相关行为决策。所以只有实现利率市场化才能实现金融市场化, 进而实现市场的真正自由繁荣。

面对利率市场化的趋势,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改革。我国也在进行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方向是“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 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基本顺序是:先外币, 后本币;先存款, 后贷款;先农村, 后城市。目前我国已经改革到存款利率管上限, 贷款利率管下限这一环节。

然而市场本身存在着缺陷, 利率市场化也无可避免的会带来风险, 如果风险管理不足导致失控, 最终会诱发金融危机。近年来金融危机的背后都有利率监管失控的影子。因此, 为保证金融安全, 防范金融风险, 必须加强对市场的政策调控, 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调节市场利率, 保证金融安全。

二、以利率改革为核心的金融市场化发展趋势

对于我国来讲, 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迫在眉睫。因此, 必须分析已完成利率市场化的国家的改革模式, 吸取有益经验, 从而防范我国在改革过程中产生的金融风险, 避免威胁到国家的金融安全。

(一) 以利率为核心的金融改革的必要性

利率管制措施会严重的抑制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行为, 造成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资源的紧缺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也要求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首先, 加入WTO以来, 金融业逐步对外开放, 原先依靠垄断形成优势的银行传统盈利模式受到了挑战。由于长期的利率管制, 存贷利差较大, 存款成本过低, 贷款成本过高, 使国有银行在与外资银行传统业务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次, 由于国有银行的特殊性, 不能够有效的引导资金的流向。产权不清, 道德风险的客观存在, 使其偏好投资于高风险的虚拟经济, 忽略了民间市场的信贷需求。利率市场化能够引导资金流向实体企业, 抑制虚拟经济泡沫。同时, 利率管制的滞后性, 常常使实际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 更加速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后, 人民币国际化, 汇率管制的逐步开放客观上也要求利率市场化。

(二) 利率市场化改革模式与借鉴

国际上, 存在两种利率市场化改革模式。一种以美日为代表的稳健式改革, 通过平稳方式逐步推进, 从前期准备到最终完成一般为20年左右。在改革过程中, 通过提高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金融工具的创新能力, 改变商业银行对利率管制的依赖, 构建适合利率市场化的金融制度, 从而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这些国家的改革特点都是由小到大, 由点到面, 先易后难。先从较为容易的国债利率入手, 进而涉及到影响面加大的存贷款利率。先贷款, 后存款, 先长期, 后短期。一来防止由于长短期利率的不一致而产生的套利行为, 二来先从涉及面较小的利率入手。防止金融动荡, 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

另一种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激进式改革。这些国家的实体经济基础较差, 难以对改革形成有效支撑。如果忽视了本国金融调节能力而进行激进式市场化改革, 会导致了原有的高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一起攀升, 进而呆坏帐进一步增加。同时, 大量热钱涌入, 市场资金过多, 一旦资产泡沫破裂, 货币会大幅贬值, 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

因此, 市场化改革应具备良好的金融改革环境和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政府也应考虑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面, 避免病态式改革, 先解决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再进行改革, 避免交叉式感染。最后, 改革的步骤应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根据市场主体的需要, 选择合理的时机, 推行相关政策, 做到改革水到渠成。

三、利率市场化产生的问题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把双刃剑, 在消除金融抑制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由于风险存在不可控性, 一旦疏于防范, 就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因此, 必须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影响市场利率的变化, 进而实现对经济的间接调控。

(一) 利率市场化产生的金融风险

首先重新定价风险是商业银行经常面临的风险, 是由于银行的资产与负债 (固定利率) 之间的到期日不匹配以及市场浮动利率的频繁变化造成的。频繁的利率变化会增加银行的风险。当利率敏感性资产超过利率敏感性负债时, 利率的下降会减少银行的收入。当利率敏感性负债较多时, 利率上升会使负债的利息成本增加较多, 进而影响银行收益。因此, 利率的频繁变化, 使银行难以保证收益的稳定增长。

其次, 收益曲线风险。这是证券的到期期限与到期收益之间的关系。当长期收益率高于短期收益率时, 不存在收益风险。但是, 反之短期收益率较高时, 一般会出现在经济周期衰退时期, 这种倒挂现象会造成收益曲线斜率为负, 因此产生收益风险。

再次, 基准风险。利率市场化下, 如果银行对利息收入和支出采取不同的基准利率时, 就会出现非同步性。如果这两种利率出现不同比例不同方向的变化时, 就会增加银行的风险敞口, 影响到银行的利息收入。

最后, 选择权风险。由于利率的经常性变动, 存贷款将会面临提前提取以及提前偿还的风险。如果利率上升, 就会出现存款的提前提取, 进而选择更高利率下的存款。如果利率下降, 贷款会提前偿还, 并转向利率成本更低的银行贷款。假设银行的流动性较低, 则面临该风险损失较大。

(二)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危机产生的导火索

在金融抑制的情况下, 利率的管制使存贷款利差较大, 银行处于垄断地位, 不存在风险问题。然而, 如果放开利率管制, 银行失去行业垄断地位, 市场竞争加剧使利率风险增加, 成为金融危机爆发根源。

放开利率管制, 会降低行业的准入标准, 引起道德风险加剧, 进而增加行业风险。特别是当贷款利率放开之后, 银行为追求较高的预期收益率会增加对高风险贷款的投资。同时, 由于存款利率的上限放开, 使得银行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减, 从而会更加鼓励银行将大部分贷款投向高风险市场。由于不能合理评估贷款风险, 过度的信贷会增加资产价格的泡沫。一旦泡沫破裂, 金融危机就会爆发。次贷危机的产生是因为银行为增加利润, 大量发放次级贷款, 由于贷款人的信用程度较低, 风险较大。尽管有房地产抵押做保, 但房地产泡沫的破裂造成价格急转直下, 使得银行呆坏账率增加, 银行的流动性资金链断裂, 纷纷倒闭破产。

而且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 由于市场利率波动剧烈, 对银行来讲, 由于失去保护, 银行在短期存款转化为长期贷款的过程中, 利率的波动易造成流动性资金的不足, 进而产生倒闭的危险。由于其具有外部负效应, 从而会增加整个行业系统性风险。

最后, 金融市场的开放使不同国家放开国际流动资本的管制。不同国家由于利率的差异, 促使国际资本的相互流动。在这个过程中, 大量外资流入的国家会产生通货膨胀, 同时会增加汇率风险, 造成金融危机产生概率增加。

(三) 完善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调控目标的过程,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 通过央行基准利率的变动, 进而影响到市场利率的变动。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 不能够及时的反映市场的真实特征, 也就不能通过货币政策进行有效调节。如果利率不能有效表明货币政策的传导意向, 就有可能风险失控, 形成金融危机。

央行通过对基准利率的调整, 影响货币市场, 进而向信贷市场以及资本市场传递政策意图。一方面, 央行通过改变基准利率, 影响到银行的再融资成本, 由于贷款利率的改变, 银行为保证存贷款差额, 进而改变存款利率, 使市场上投资和消费发生变化。例如央行通过提高再贷款利率, 增加银行的融资成本, 从而提高一年期贷款利率, 在资本边际效率既定的情况下, 会增加企业的投融资成本, 改变投资需求。由于存款利率相应的提高会促使消费成本增加, 减少即期消费, 促使资金回流。另一方面, 央行通过基准利率的调整, 表达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央行提高基准利率, 从而增加投融资成本, 进而抑制过热的投资需求。相反则促进投资, 为经济注入活力, 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同时, 由于利率的变化与证券的价格呈负相关关系, 通过基准利率的改变, 影响到投资结构的调整, 从而实现市场资金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转移。

因此, 鉴于利率的市场化对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有积极的作用, 必须放开利率管制, 构建利率市场化中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 进而能够防范经济中的系统风险, 保证经济稳定。

四、如何保证我国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金融安全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与否, 不在于是否完成了利率市场化行为, 而在于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是否保证金融安全与稳定, 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因此, 如何保证市场化过程中的金融稳定, 对我国政策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逐步深入, 循序渐进的进行平稳式利率市场化改革

我们通过国外两种改革模式得出结论, 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是循序渐进的模式, 一步到位的改革会带来严重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问题。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率较高, 经济增长形势放缓, 负利率现象严重, 加之我国市场经济的基础尚未完善, 如果贸然采用激进式的改革, 势必会出现不可控的因素。因此, 必须加强金融市场的基础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 仍需对信贷需求加以控制和调节。培养商业银行的市场意识, 实行公司制改革。循序渐进, 摸着石头过河。

(二) 商业银行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 摆脱对传统模式的依赖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 利率管制的放开势必会导致利率的上升, 竞争的加剧使得存贷款利差缩小, 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暂时性阵痛。面对这种情况, 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模式和营销方式, 大力发展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减少对传统业务的依赖。同时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 提高核心资本的比重以防范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金融风险, 降低不良贷款的比重, 实现资产负债比例的优化配置, 防止出现流动性危机。

(三) 构建与完善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利率市场化后, 央行不能通过直接决定存贷款利率实行对市场的政策调控。只能通过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对市场利率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必须建立高效, 独立, 科学的决策机构和决策程序, 通过科学合理的决策, 引导市场资金流向。央行通过数量与价格工具调控市场的过程需要保证传导渠道的畅通, 应构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及时对市场变化做出反映, 进而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

(四) 加强风险监控管理制度, 创新风险监控机制

首先, 需加强风险评估制度, 提高行业准入标准, 对银行资产进行严格的审核, 提高风险承受力。其次, 通过建立跨境风险监控体系防范金融风险, 防止因过量的热钱流入, 进而产生市场套利行为, 造成通货膨胀, 货币贬值严重。最后, 构建存款保险体系, 减少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损失, 从而避免因流动性不足, 资金链断裂, 导致银行倒闭, 防止出现负的外部效应, 使危机在整个行业内蔓延。

五、结语

我国加入WTO以来, 金融业逐步开放, 实现以利率为核心的金融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面对当前形势, 应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利率风险管控制度, 以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尽管利率市场化风险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但是这不应该成为我们拒绝市场化的理由。实现稳妥的长期的市场化改革, 既能够降低风险, 也能够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进而促使我国经济再次腾飞。

摘要:一国金融体系的改革, 都是以金融市场化为目标的。而利率作为衡量投资行为的价格成本, 影响着金融市场交易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化改革过程的核心环节。通过分析以利率为核心的金融市场化发展趋势以及改革模式, 找出利率市场化所产生的问题。着重研究利率市场化产生的金融风险以及对金融危机的诱导机理, 进而完善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 并为维护我国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金融安全提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利率,金融市场化,金融风险,金融安全

参考文献

[1]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J].金融研究, 2009 (1) :1-14.

[2]陈晨.利率市场化与金融危机:诱发机理、国际案例与政策启示[J].上海金融, 2012 (7) :33-38

[3]陈建, 张毅, 董静.关于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几点思考[J].生产力研究, 2013 (1) :37-40

[4]王敬伟.利率市场化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N].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2) :15-19

中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改革 篇8

关键词:中国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改革,创新

一、中国金融市场现状

目前, 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相当复杂, 当今经济学家普遍将其分成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这两大类型。这两大类型又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子市场。其中, 货币市场包括很多方面, 其中金融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大面额可转让存单市场等是货币市场相当重要的几个方面。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有两大方面:中长期信贷市场以及证券市场。其中金融机构以及工商企业之间的贷款市场即为中长期信贷市场。而证券市场是经过证券的发行与贸易进行融资的金融市场, 此中包含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保险市场、以及金融租赁市场等。当今金融市场也存在着一定的优缺点。

先从缺点方面来看:虽然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迅速, 然而与西方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 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来一一列举。

首先, 金融市场缺乏竞争力。目前, 我国的金融创新过度依赖于政府, 民间资本不突出显出死板僵硬, 且在有限的各领域创新中, 进展失衡。这都导致了金融资源效率降低, 我国金融创新能力削弱。第二, 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虽然目前, 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已经建立, 但与金融市场的现实情况还有一定的距离。在金融风险防范方面, 国家的政策落后, 并且国家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强, 导致一些企业钻空子, 插漏洞。第三, 上市公司的股权及治理结构不周密。2006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 我国上市公司关于股权和治理结构的很多问题已经被解决, 然而过小的投资者比重, 较大的国家股, 法人股比重, 使流通股过于分散, 与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相违背。第四, 对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不足。目前, 我国金融体制出入不断完善的阶段, 关于投资者权益方面的法规还不健全。因此, 对于资本, 信息, 专业知识都相对滞后的中小投资者来说, 在交易时, 权益往往受到侵害。而目前, 我国应适当对中小投资者的权益进行保护。

优势方面:即使我们国家金融市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 改革开放后, 伴随着三十多年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朝着市场化方向的不断改革, 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 社会金融体系的范围不断扩大, 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广泛。它基本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工明确的市场体系, 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稳步地推进了金融市场的创新, 迅速发展已有的创新产品;市场布局尤其是融资结构更为优化, 直接融资范围有很大提高;金融市场范围不断加大, 市场影响力和涵盖面也不断加强;金融市场改革进展顺利, 呈向上结构发展。

二、金融机构改革

1.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之前, 中国的金融机构只有一家, 即承担中央银行任务又具体办理大部分银行任务的中国人民银行。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 中国金融市场得到很大改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金融机构30多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 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由中国人民银行参与布置宏观调控, 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的新型商业银行为主体, 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分业监管的, 非银行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以及外资金融机构并存的功能互补和协调发展的新金融架构体系。

2. 深化金融机构改革

此次在杭州举办的G2O峰会上, 各国领导人就世界经济展开重要讨论。我国的金融机构如何适应世界经济大潮, 以确保可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就是改革。在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为使其平稳按照向上的轨道运行, 金融机构改革成为三十多年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针对我国金融机构现状, 应深入金融机构改革。

首先, 应深入进行金融监管机制改革。众所周知, 美国金融业监管及其严厉, 我国也可以根据国情, 将新兴金融机构纳入立法的范畴, 以强化对于金融公司的监管。并以美国为前车之鉴, 吸取教训, 防止发生类似美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影响广大人民的正常理财以及国家金融业平稳有序发展。防止系统性风险也是必须进行的, 去年, 中央提出了包括去杠杆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并要求没有系统性的财务风险, 出现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资产与负债期限错配严重, 监管部门需要对此提高警惕。

其次, 改进政府的作用。政府应将有利于增强金融服务的税收, 会计, 财务等制度建立起来;也应将金融机构发展所面临的种种束缚解除;政府对社会金融机构的管制放松, 不必要的金融发展条件予以去除, 采用支持的策略使其建立正确的激励体制;稳步推行各种工具以利于形成市场定价机制, 其中包括衍生的金融工具;针对评级评估会计确立明确的战略, 使其既能考虑中长期市场发展和培育的需要, 又能满足当前市场上的需求。

第三, 应加快金融机构的创新。通过多样化, 全面化, 同质化这三方面进行市场金融组织结构创新, 并使金融机构与其他业务领域结合, 将以传统单一业务经营为主的金融机构转变成提供全能的服务的金融企业, 使不同机构逐渐趋同。70年代以后, 几乎所有大型商业银行均向连锁银行制和集团银行制发展。此举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 同时增加经营效益, 以开拓服务领域, 提高服务质量, 扩大服务品种。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市场化程度更高, 更敏锐。

第四, 完善金融组织体系的建设。大力支持鼓励发展村镇银行, 区域性专业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发挥典当行业的作用, 使其对中小微企业进行融资服务。大力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 鼓励符合相关条件, 自身具有经济优势的地方法人以及金融机构尽早申请上市。同时, 积极引进外资, 完善金融监管机构设置, 加强建设地方金融服务管理机构。尽早和相关部门联系, 推出合理的共同协调的金融改革和创新方案, 服务于社会金融市场。

第五, 有效防范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国家通过加强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 从而引导金融机构使其稳健经营, 切实改进流动性管理和信贷管理方式, 注意保证将金融市场的预期稳定, 建全金融风险预警和处置方式以提高防控风险的能力及水平。加强跨市场金融产品的监管协调和风险监测, 加强交叉性以促进社会各类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工具的协调高效有序地向前发展。国家应该采用综合措施来维护社会市场金融稳定, 将存款保险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扎实做好, 守住底线, 坚决不让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 保证金融市场平稳有序发展。

第六:新型金融机构应建设金融业新格局, 拥抱“互联网+”。随着互联网络, 大数据, 云计算, 移动互联网终端通信等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 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型词汇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并以蓬勃之姿迅速发展, 对传统金融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 当今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新型金融机构应当积极采用“互联网+”的新型金融模式, 推动自身企业转型。使企业适应世界潮流趋势, 发展更好, 建立需求导向的创新路径, 使中国金融市场充满活力与生机。

第七, 建立与农村新金融相得益彰的金融体系。推出适应农村和农村新经济发展的治理结构。当前, 村镇银行的收取存款的渠道狭窄, 业务范围受限, 如一些银行卡业务及国际贸易结算等业务在村镇银行是不能进行的。截止2015年底, 中国大约有500家村镇银行, 其中大部分村镇银行里还未形成独立的IT系统, 这使得新产品研发的速度受到严重影响。因此, 村镇银行应积极面对挑战, 主动适应新环境, 加快制度创新, 如引进民间资本, 探索员工持股等制度安排, 深耕农村市场, 做有特色的“精品银行”等。在公司治理上, 应该严格按照《公司法》及村镇银行相关章程, 有效行使出资人及股东职责。相关领导也应该尊重其独立经营权, 坚持做到:“不缺位, 不越位”原则。

中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改革是关乎国际民生的大事, 追溯历史, 我们坚持改革开放, 积极面对当前经济局势;方眼世界, 我国应积极改革, 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面临的挑战, 以创新思想, 发展理念, 使我国金融市场平稳有序发展, 人们安居乐业, 生活富足。

参考文献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展望 篇9

在金融市场上,农村金融作为主体,通过一定方式和制度将农村金融的资源提供给农村,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的发展提供金融资源的支持。农村的金融市场是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由借贷方,需方和监管部门组成。在我国,借贷方又分为了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组成。非正规金融机构不在政府的监管之内,没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和风险。而就需求方而言,正规的金融机构资金充足,制度健全,但是借贷门槛较高,要求严格。与之相反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则是缺乏资金和管理,必须依附供给者提供的金融资本作为农村经济活动的主体。本文阐述的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就是为了让金融在整个农村市场中得到最合理的分配,能够实现和动员有效资源为农村金融做出可行的投资和融资。以便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各项功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我国农村金融在目前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金融的需求也使得日新月异。但是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银行与国际金融的接触使得银行商业化日趋严重,尤其是农业银行更加显著。农业银行为了与现代商业银行接轨,大量撤销了在我国乡镇农村的机构网点,贷款服务也更倾向于大客户。不断地减弱农村的金融服务,对农村的经济支持也是日渐削弱。农村金融市场成为了商业金融的荒芜之地。我国领导人也逐渐重视了这个问题,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和改革,开始了第一轮的农村金融改革,这一阶段的农村金融改革成立了新的农村金融体系和机构,适应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农村金融改革也是如火如荼。但是这些措施改革以后,农村金融体系仍然存在了许多与经济发展所不适应的弊端。商品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的需求使得城乡金融管理体系无法适应。农业银行也是商业银行,太政策性不利于其商业化的发展和经营,而农村信用社呢又是在中国农业银行的直属机构,无独立的发展空间,归根到底还是主要商业化占据重要位置,农村信用社体制上存在过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向城市靠拢使农村的金融出现了巨大的漏洞;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单一化,各项功能薄弱;农村的存过比例额过大,其他金融没有延伸;农村的土地抵押融资受到了严厉的限制。

三、针对农村金融的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相平衡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经济永远决定了金融。金融的核心作用要完全的释放,则要依附在一个活跃的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服务之所以滞后,就是因为农村经济的主体交易需求的不足和供给型金融共同抑制的结果。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相当严重的结构性的缺陷, 不能有效的供给,无法满足农业结构的整改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所提出的需求。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民的诸多限制性,而非正规金融组织又受到法律和政策的约束。导致了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相当严重。加强农村经济的发展时不我待,这就要求我们多元化思维的来考虑农村金融所需的根本。包括要加大商业金融对农村支持的力度,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健全对农村金融的支持政策等。

(二)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发展扶持农村的小额贷款

由于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信贷方面的漏洞和审查上的严格性,使得农民从正规渠道获得借贷无疑是难上加难,但事实上无论是农民还是农村中的经济组织,都离不开借贷,这就造就了民间非正规的借贷机构。但民间借贷属于非正规机构,完全处于不可掌控的状态,同时也使金融的风险概率极具增高。只有将民间的金融机构步入正规化,才能够促进农村金融的健康快速的发展。农村金融的改革核心就在于建立一套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要从根本上去解决当代农村金融的突出问题,就绝不能仅仅限于对体系的一些小举动小修补,而必须大刀阔斧似的对整个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更加完整的,更有效率的改革。 让农村金融体系真正的为“三农”服务,从整体上推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全面改革。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对金融机构进行优化,是农村金融落到实处。要逐渐放开农村的金融市场,培养农村的金融竞争力、积极开发是个农村金融投资的品种,让整个农村金融体系更加平衡、寻求有效的担保方式,让农民能有效的借贷,来推动农村金融的建设。同时必须完善对借贷机构风险的补偿制度和健全的担保机制。这样一来金融信贷机构也才能对农村这个风险较高的借贷者无后顾之忧。

四、结束语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及国外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特别是我国经济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导致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出现较多的问题,农村金融的经济效应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影响了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得出结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有效的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国外在对农村金融市场方面研究的理论基本都按照此规律进行,农村金融市场是国家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农村金融市场和城市金融市场共同发展才能实现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

摘要:作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在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许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业都是以城市为主,随着经济的增长,发展农村金融业势在必行。本文就现代农村金融的状况和重建农村金融市场做出来几点意见和希望。

关键词:农村,金融市场,现状,展望

参考文献

[1]乔海曙.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约束及解除[J].农业经济问题,2001

[2]房德东,王坚,王嘉秀.试论我国农村领域的金融抑制问题[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4

[3]马晓河,蓝海涛.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与改革思路[J].中国金融,2003

我国市场金融改革 篇10

金融资产是对未来收益索取权及实物资产的所有权的凭证。根据臧旭恒等学者的定义,家庭金融资产是指家庭持有的金融债券以及权益性凭证形成的资产,是用居民货币收入减去消费金额所形成的金融储蓄,是居民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表现形式。金融资产按其功能和形式可分为:现金、存款、保险、股票、基金、债券、贵金属以及衍生证券等,具有反映功能、配置功能和调控的功能。金融资产的数量和结构及其占社会总资产的比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经济金融化的水平。

二、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现状

根据2013年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整体上看,我国家庭金融资产中,银行储蓄存款所占比重最高,为57.75%;现金其次,占17.93%;股票第三,占15.45%;基金为4.09%;银行理财产品占2.43%。银行存款和现金占比重较高,债券和金融衍生产品基本没有进入大众的投资视野。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我国居民金融资产主要有一下三个特征。

(一)居民资产总量呈几何式增长

根据安联集团2015年《全球财富报告》,我国目前的人均净金融资产位7,990欧元,排在第33位,自2000年以来上升了九位。从总量上看,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约为81.5万亿人民币,是1997年的64199亿的12.5倍。可以看出我国居民金融资产从存量上来讲,较2000年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显著的提升。可以发现,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对于居民财富的贡献是巨大的。

(二)居民金融资产种类不断增多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资本市场,居民的投资仅限于储蓄存款和现金。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国居民可配置的金融资产种类逐渐增多。1982年我国发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债,随后我国于1990年和1991年相继建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正式形成。随后,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及黄金投资也进入了公众视野,我国还于2015年启动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相关业务,并计划于2016年开始注册制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给了居民更多的选择,也让居民金融资产的结构变得日益多元化和合理化。

(三)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呈优化趋势

总体上看,无风险资产所占比重过高,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从以往的学者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从1999年至2011年,我国居民金融资产中储蓄和现金所占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而股票持有比重呈上升趋势,基金持有量占比例较为平稳。从这个结构可以看出,我国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相对不合理,结构较为单一,无风险资产仍占较大比重,没有实现分散化和多元化投资。

三、我国居民金融资产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市场发展滞后,金融产品不能满足大众需求

相较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我国居民在配置资产时的可选项偏少,且整体质量不高。首先,我国实行严格的资本管制,居民不能充分持有外国股票,不能实现资产配置的充分分散化;其次,我国债券市场相对滞后,公司债券发行很少,且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导致债券基本没有进入公众的投资视野;最后,我国提供金融资产管理的基金公司,无论是从数量、质量还是规模上,都远逊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居民理财意识差,股市监管不到位,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股市“羊群效应”明显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我国居民对股市的参与率为8.84%,对基金市场参与率为4.24%,对债券市场则仅为0.77%,总体参与度不高。大部分家庭都将钱放在银行账户里“静待”其贬值,而参与进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比例又过大,且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金融方面的训练,我国股市“羊群效应”明显,经常呈现出大涨大跌的“股灾”行情,股市的投机性过强。

四、对我国居民合理配置金融资产及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建议

(一)提升居民理财意识,优化居民金融资产结构

与发达国家美国相比,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收益率较低,不利于居民资产的保值升值,受保守思想的影响,居民呈现明显的风险厌恶,而真正参与进金融市场的居民们自身又缺乏相应的理财意识,加上我国股市监管存在漏洞,我国股市投机性较强,不利于居民金融资产的保值升值和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对此,我国应加大对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普及金融知识,居民自身应提高理财意识,主动配置自己的金融资产,遵循分散化的原则,充分吸收消化非系统风险,实现资产的合理收益,不要让钱在自己的口袋一天天贬值。

(二)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为居民投资提供更多手段

居民金融资产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发达国家普遍有着较为繁荣的金融市场,企业融资多采取直接融资方式,因而居民持有股票的比例也较高,除此之外,美国及欧洲各国还拥有许多实力雄厚的基金管理公司、投资银行及各种投资信托公司,为投资者们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各类服务,且这些公司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创造了更多可供投资者选择的金融工具。因此,要改善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结构,必须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加强监管,同时繁荣我国的金融市场,创造有利制度环境,推进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这样不仅可以为我国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还为我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干预标的,可谓一箭双雕。

(三)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为居民合理配置金融资产解除后顾之忧

客观来看,我国居民持有较大比例的存款和现金,和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有很大关系,导致了居民货币需求中的预防性动机较高,更多的愿意将货币持有在手中。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落后,不能起到一个社会安全网的作用。因此,要想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让更多的钱流入到更需要它们的地方,我国就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居民投资理财解除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臧旭恒等.居民资产与消费选择行为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西南财经大学.我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我国家庭金融调查报2013[N].中国证券报.2013.

[3]安联集团.全球财富报告[R].2015.

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构建 篇11

【摘 要】随着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及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等政策的不断推出,金融衍生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发展时机已到来。但是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还在青春期,虽发展迅猛但发展情势比较严峻,日益突出的矛盾将投资者陷入困境。因此本文将对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构建提出改善和对策。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金融衍生品市场;利率市场化对策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缓慢放开,我国已经逐渐与国际经济的节奏接轨。而且金融衍生品市场更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刺激下迅猛发展。根据不完全统计,从1991年到2002年间,全球金融衍生品清偿合约交易量总额从35212亿美元增长到238805亿美元,增幅达578%,由此不难看出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飞速发展。但是相比于蓬勃发展的国际金融市场,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则显得十分落后,可以看出金融业还不是我国的主导产业。虽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排世界第二,但是中国金融期货2010年才开放部分。因此目前在我国开放的金融衍生产品尚十分有限。

一、金融衍生产品介绍

1.金融衍生品概念

金融衍生产品是指以杠杆或信用交易为特征,以在传统的金融产品如货币、债券、股票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具有新的价值的金融工具,如期货合同、期权合同、互换及远期协议合同等。

2.金融衍生产品基本功能

金融衍生产品具有两大基本功能:避险功能和价格发现功能。

3.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分类

按照交易方式可以分为四类:

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金融远期市场和金融互换市场。

二、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1.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现状

(1)人民币外汇衍生品。早在1997年,我国就开始有了外汇衍生品,可是那时汇率波动不大。但国内真正的外汇衍生产品应该是从2005年7月21号正式启动,人民币开始向灵活的管理进行过渡。到目前为止,我国现有的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仅包括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交易、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人民币与外币的掉期交易等交易品种,期权和期货目前还没有出现。这些都是非常初级的产品,我国人民币外汇衍生品才刚刚开始起步。

(2)利率类衍生品。我国的利率衍生品主要有债券远期和人民币利率互换协议。由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份额巨大,债券远期交易发展前景仍十分广阔,从2005年推出以来,发展形势非常迅速。随着我国市场利率化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利率互换逐渐兴起,这一衍生品自2006年2月正式推出至2007年3月,总成交名义本金达到约733.33亿元,市场存案机构达到55家。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显然已成为我国主要的金融衍生品市場。

(3)股票类衍生品。我国股票类衍生品起步更晚,2010年4月,股指期货才在国务院的批准下由中金所正式推出,加入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大潮,但目前参与股指期货的投资者较少,投机气氛较严重,其股票指数的价格发现和引导投资者规避风险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2.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1)市场基本规范建设差。一般来说,各个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拥有各自的管理制度,但据其总的原则章程来说,又是一致的、规范的。这种规范对交易十分有益,并能有利于衍生产品的未来发展。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不仅起步不规范,而且其监督管理方面也处于混乱的状态。首先表现在多方面管理上,证监会、人行、国家发改会、财政部、地方政府以及沪深证券交易所都拥有一定的管理权。从而导致政策与实际不符、管理交叉、交易所竞争不平等以及混乱管理。

(2)产品缺乏创新、设计不合理。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在欧美国家的基础上摸索中发展前进,大部分的模仿和借鉴使得缺乏创新性,没有做到取长补短,没有让自己的优点显现出来。同时,各个商业银行推出的金融衍生品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产品设计创新能力不足,同时各商业银行只在乎利益,却忽视衍生品的转移风险这个基本功能。从实践表明,风险并未有效转移反而扩大了,这是不尽合理的产品设计引发的。例如国债期货,此产品的设计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规避利率风险,但是我国国债到期价格固定,这使得规避利率风险失去了意义。在这种情况之下,投资国债期货就变成了一种投机手段,国债期货市场成为了各大券商赌博的娱乐场所。

(3)金融市场信息不透明。信息不透明是当前金融交易一个突出的特点。我国金融市场交易信息不透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风险信息不能及时更新、对外信息披露有限、金融机构相互推卸应付的责任。

(4)可能助长投机行为。我国金融市场尚不成熟,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国内一些金融机构推出过度创新的金融衍生品,以高利润吸引投资者,使得整个市场上缺乏理性的投资者。过度投机成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最为突出的问题。过度投机会使金融市场不稳定,产品价格波动巨大,不能正确及时地反映资金供求关系,甚至会出现操纵价格、幕后交易、垄断等违规行为。

3.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将来在主体经济中肯定占有主导地位。虽然我国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金融衍生产品种类屈指可数,但国际上面有很多国家的金融衍生市场更加先进规范,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尽管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很多人对金融这个行业产生了恐惧,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不可替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将用金融这个工具联系在一起。更重要的一点是金融市场不是博彩业,想要获得收益必定要靠精心的计算和良好的监管。我相信在未来几年,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地位会不断提升,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4.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改善和建议

(1)政府对金融市场要有谨慎的政策。众所周知,金融界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有许多人暴富,也有人瞬间一贫如洗,这都是由于金融市场未来的不稳定性和投资者的错误判断和违规引起的。因此当市场极度升温或跳水时,政府应该及时出台相关政策阻止其发展态势。并且不能盲目活跃市场,降低门槛。例如我国曾于上世纪90年代试水金融期货交易,上證所在1993年10月25日推出了国债期货。当时,监管层为了尽快地活跃市场,促进国债的发行和交易,所设定的国债期货入市门槛非常低,投资者交易1手2万元的国债期货合约,仅需500元保证金即可,杠杆率最高可达70倍。由此导致国债期货炒风日盛,在交易高峰阶段,各类国债期货交易保证金一度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国债期货交易中乱象横生,其中最著名的风险事件是“327国债期货违约事件”。我们应把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现有金融市场的深化程度相结合,走循序渐进的发展道路,保持衍生金融市场与基础金融市场的动态协调,避免犯走捷径的错误。

(2)丰富衍生品的种类和加快人才培养。①丰富金融衍生品的种类。一旦我国放开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交易,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就将迈出第一步。加上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的不断开放,我国将推出更多的金融衍生产品。随着金融衍生品的种类的大量涌现,交易的规模也将逐渐扩大。②加快人才的培养和机构的培育。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场,需要加快人才的培养和机构的培育,这些人才和机构的素质决定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未来前景。这些人才包括相关金融衍生品推出前早期的研究开发人员和利用金融衍生品来规避市场风险的金融风险的管理者,同时还包括市场中的监管人才。③加强人们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风险的认识。由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特性,加之全球经济自由化、一体化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参与,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重新包含在更加复杂的组合中,越来越多的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推出,使得衍生品证券市场的风险剧增。然而为了管理风险才存在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因此只有正确地去认识市场本身的风险,才能降低风险,发挥金融衍生品市场功能。

5.建立健全金融衍生市场立法和监管体系

“327国债期货违约事件”暴露出当时我国期货市场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政府应采取积极扶持和引导政策,坚持“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方针政策,适时推出相关法律条文。市场的法制建设是关系到市场能否健康、稳定、成熟、有序的发展。在监管体系建立方面,首先,要建立一个统一监管机构,对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实行集中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其次,要建立各行业的自律监管体系,重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非官方监管和行业自律。并且国际上的通力合作有利于金融衍生市场的有效监管。在立法体系建设方面,一要尽快建立一套统一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法,以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二要针对不同类别的金融衍生产品分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刘新龙.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C].时代金融,2011,11.

[2]杨镇源.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03.

[3]黄中南韩超群。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现状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上旬刊).2008,11.

[4]曲韵.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J].工会论坛.2007,11.

[5]金融衍生产品市场[OL].MBA智库百科.

[6]衍生证券市场[OL].百度百科.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问题探讨 篇1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水平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2004—2015年中央连续颁布了关于农业方面的中央一号文件,这说明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同时也说明党中央对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现象虽然有所缓解,但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农村地区农村金融市场滞后,金融体系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由于缺乏资本而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如何使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有效配置农业资金需求,力图使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能相互促进和发展,成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农村金融市场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资金不能有效的变成资本,资金供求双方不能有效交易,资本的价格不能有效确定,这些必然导致农民融资成本高而不愿意融资。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主要存在农村金融市场信贷资金供给不足,农民融资困难; 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活力,金融产品和服务缺乏创新; 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备,市场风险较大等问题。

2. 1 农村金融市场信贷资金供给不足,农民融资困难

自农村实现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越来越多的利好政策支持农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农业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稳步提高。随着“新四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在发生转变,产业机构也在升级调整。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现代化的建设需要人才、资金和技术 (本文主要分析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资金问题)。目前农村信贷资金不足,无法满足农业经济发展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需要购买农资和设备,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农民自身的储蓄不足,需要通过金融机构融资。目前农民融资比较困难,一方面是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不足。金融机构没有依据农户的实际需要增加相应的贷款,并且部分银行将吸收的存款通过系统内上存转移到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部分银行通过存放同业款,将吸收的农村存款存放商业银行或上缴人民银行等,因此导致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不足; 二是银行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农村设置的银行少,网点少,另外考虑到农业的弱质性,银行考虑自身风险不愿贷款或者少贷款。

2. 2 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活力,金融产品和服务缺乏创新

农村的金融市场较之以前虽然有所完善,但仍然缺乏活力和效率,资金供求关系不能有效匹配,资金不能有效的配置到农业生产性投资上,农业再生产能力不足,农业发展空间受阻。目前农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主要还是传统的信贷和理财,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小额贷款、产权抵押贷款、土地保险等重视不够,贷款指导和咨询服务提供较少,农民金融信息不对称。农村地区的主要金融组织是农村信用合作社 (或称农村商业银行)。据资料统计,2010年,农村信用社所提供的贷款总额占到了当年农业地区企业和个人贷款总额的81% 。目前农村信用合作社主要还是提供传统的存贷款服务,金融产品开发、金融工具创新不足,没有能力提供抵押服务,风险投资能力也较差。可以提供期货、抵押等的投资型金融机构在县一级的分布极少。据资料统计,2010年全国农民的证券和期货类金融机构只有不到80家,与众多的县级行政单位相差甚远。

2. 3 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备,市场风险较大

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培育较晚, 体系不够完善。顺畅的组织体系、良好的经营体系和有效的监管体系还没有很好建立。目前金融机构进入和退出农村市场缺乏约束,农村金融市场基本处于无序状态; 农村金融机构间缺乏良好的竞争与合作,不能形成对农村地区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的合力; 农村金融机构监管不力,主要是外部监管,内控机制不健全,风险较大。由于历史和现实的一些客观与主观原因,我国农村地区对于金融中必要的风险认识和控制理念一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不良贷款数额一直居高不下,金融产品的质量徘徊在危险范围内。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主要由地方中国人民银行和地区银监会负责,这种外部监管虽然有些效果,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很多农村地区出现的私人借贷和地下金融的问题就是例证。

3 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对策

基于以上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我国农村经济的现状以及对信贷资金的需求,破解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困境是解决农村资金不足及资金优化配置的核心问题。下面从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对策。

3. 1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实现农村信贷资金供求 平衡

我国农村基础条件薄弱,农业发展水平不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不高,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投资农业风险较高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存在部分失灵。因此,笔者认为对农村信贷的支持,国家宏观层面要给予政策支持、税收优惠和其他方面的优惠,积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多在农村布局,多设置营业点。积极出台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规范民间融资行为。根据农村实际,大力鼓励民间银行的发展和农村合作制银行的建设。微观层面, 充分利用资源,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构建顺畅的组织体系、良好的经营体系和有效的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市场对资金优化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的组织体系是许多国家在建设农村金融市场中取得的宝贵经验。采用股份制,以国家信用做担保,吸引投资机构、银行、企业和个人来参股。采用中央—省—县三级行政管理体系,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市场的作用,合理确定利率形成机制,保证资金的利用效率, 引导资金合理配置,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如《合作金融法》《政策性金融法》《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 法》《农业灾害补偿法》《农村金融组织法》等。兼顾外部监管、内部控制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监管要由粗放型向法制化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透明型转变,加强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提高监管效率。总之,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才能保证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平衡,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3. 2 激发农村金融市场活力,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农村金融市场活力的提高,受资金供求双方的影响, 一方面可采用多渠道资金供给方式和多元化资本经营模式,不断提高资金的供给总量,提高增量。另一方面,积极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信用素养,增加金融意识, 鼓励农民创业、规模化经营和多元化经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规范其操作流程和确定合理利息的空间。建立扶持资金投入型、商业投资型、民间互相借贷型相结合的“多元化资 本”模式。在金融服务发展上要推行多样化和个性化定制。第一,充分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 ( 或称农村商业银行) 的功能和作用。农村信用合作社 (或称农村商业银行) 是我国农民融资的主要渠道。一是引导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提高竞争能力和企业效益; 二是给予农村信用社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更多的扶持和政策倾斜,比如由于历史原因导致的不良贷款如何处理、存款准备金的比例如何确定以及税收优惠等问题都给予利好政策和措施。第二,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在粮食流通领域贷款的基础上,允许其开办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粮食生产专项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扶贫贷款等业务; 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提高资金总量,可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渠道,增加资金来源,另外发挥政策性功能和农村金融监管职能,保证资金的安全。

3. 3 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分散农村金融风险

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笔者认为, 一是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良好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是需要资金借贷双方共同守信履约的。在农村要加强诚信教育和金融法律法规宣传,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二是完善农村金融风险担保机制和保险机制。第一,通过财政资金支持的政策性担保和保险机制切实分担金融机构的违约风险。第二,通过弱势融资主体联合互保,共同承担连带责任,分散风险,提高单个融资主体抗风险能力。第三,积极引导保险公司参与,对家庭农产、农业企业、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提供风险保险和再担保服务。这样可以分散风险,吸引企业和担保公司进入农业领域,将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摘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主要存在农村金融市场信贷资金供给不足,农民融资困难;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活力,金融产品和服务缺乏创新;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备,市场风险较大等问题。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实现农村信贷资金供求平衡、激发农村金融市场活力,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分散农村金融风险的解决问题办法及对策建议。

上一篇:跳绳资源下一篇:粮油食品工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