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医疗市场现状(通用8篇)
我国目前医疗市场现状 篇1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全球水资源正在遭受前所未有污染和破坏。我国环保部门统计,全国82% 河流受到不同程度 污染;在我国大水系中,不适合做引用水源 河段已接近40%;城市水域中78% 河段不适合做饮用水源;约50% 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这些触目惊心 数字除了警世国人要珍惜仅有水资源,也给净水器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
净水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对于多数人来讲,这个行业依然陌生。作为全球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的中国,水污染事件频发、水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江河湖泊成为工厂倾倒废水的下水道,保障饮水安全已刻不容缓。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太湖水污染事件、瓶桶装水质量问题的发生,顿时抓牢了公众对于饮水安全的关注视线。于是净水行业在国内赚足了商家的眼球。那么净水器在中国的前景到底如何呢?是昙花一现还是潜力无限?下面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1、我国饮用水水质状况令人担忧,净水迫在眉睫
水资源稀缺、水源污染日益严重、二次供水污染、农村饮用水状况堪忧,等一系列饮水安全问题,导致水不得不净的现实。传统自来水处理方法,已不能保证提供品质优良 饮用水,而且在市政供水中还存在着两次污染问题,如高层水箱供水,漫长自来水输送管线,都会造成潜在 铁锈,水垢及微生物等污染问题。保障饮用水安全问题成为舆论焦点,净水产品的普及是必然。
2、公众的关注程度与认知程度在上升
过去,厂商更多的不是卖产品,而是在做科普宣传和科普教育工作。近年来消费者通过净水而获益的真实感受成为净水产品最好的宣传,随着公众对净水认识的不断提升,净水产品的销售业绩也迅速提升。让老百姓知道,净水设备是好东西!
3、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19109元,已经有足够的条件为饮水健康买单。
已从温饱型过渡到小康型的家庭,经济收入足以购置这类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健康为目的的生活用品,并能承受其后产生的诸如更换滤芯等必需的费用。相对于桶装纯净水和管道分质供水,净水器具有使用方便、价格实惠、现制现用、水质新鲜、无 次污染等等优点,深受广大居民欢迎,是饮用水深度净化中应用
最广泛、最有发展前途处理方式。在欧、美、日等发达地区和我国台湾地区,净水器 使用十分普及。
4、净水设备市场目前的占有率低,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作为当前饮用水的统治代表,桶装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事实给净水市场打了强心剂。同时,数据显示,在欧美和日本、韩国等国家,净水器的家庭普及率达到70%以上,而我国家用净水器在北京、上海、广州的普及率仍不到8%,市场前景光明。
大家都觉得净水器的市场前景喜人,于是乎,众多企业纷纷的投资净水这个所谓的新兴朝阳产业,那么现在的净水市场到底是处于怎样一个“喜人”状态呢?
据悉,美国最早发明净水器就是因为自来水中被发现有有害物质,引起人们的恐惧而开发研制并纷纷使用净水器;而九十年代初的上海也是以自来水水质差,有异味(氯、氯酚等)而闻名全国的,因此在国内就开始引进、使用和生产净水器。
总体来说,目前饮用水深度净化市场份额,桶装水约占75~80%,净水器约占20~25%,管道直饮水约占0.2%;
业内人分析,10~20年后将会变成:饮用水深度净化市场份额,净水器约占75~80%,桶装水约占20~25%,管道直饮水约占0.3%。从数据上来看,净水器的市场是好的,只要在正常良性的竞争和净水知识普及下,整个净水领域都会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
由此可见,在国内,净水器应用和推广的条件已经具备。总之,净水机代表着更健康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净水机技术的更迭,净水机企业的成熟,净水机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应该是光明的。
本文由俞志强原创,首发hexagon净水器
如果转载就注明出处,否则不要以什么编辑、整理的名义进行修改,去掉我的链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我国目前医疗市场现状 篇2
一、老年保健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一) 人口老龄化为保健品市场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 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 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因此, 保障好、维护好老人健康日益成了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老年人的经济收入稳定, 可自由支配的收入高, 购买力大, 并且购买欲望强烈, 所以老年保健品在我国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二) 保健水平总体低下, 发展潜力巨大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 中国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方面的花费占其总支出的0.07%, 而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方面的花费占其总支出的25%, 相差甚远, 这充分说明中国保品市场的可发展潜力巨大。近几年内地城乡居民保健类消费支出正以15%-30%的速度增长, 远高于发达国家12%的增长速度。估计, 2010年保健品人均消费可达到100元, 保健品市场的总额将达到1300个亿的消费量, 到2020年市场的总量可以突破4500。
(三) 转型在即, 第三代保健品将成为主流
目前, 中国市场上的1000多种保健品中, 90%是第一代传统滋补保健品及第二代药物提取复配保健品。在国外, 发达国家上市的都是第三代保健品, 即把天然物质提纯之后作为产品组成部分, 那么这种保健品肯定明显超越前两代, 更加符合当今消费现状。譬如, 家喻户晓的安利保健品。可见, 在未来中国保健品市场上, 第三代保健品将成为主流。
二、我国保健品营销现状及消费者心理分析
从生产及营销这个环节来说, 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 重广告轻科技
科技含量是衡量保健品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大多数保健品重广告而轻科技的做法, 已使这个产业走入误区, 保健品就是高额利润甚至暴利的说法深植人心。但即使是一般性产品, 谈不上科技含量, 也会纷纷推出自己的科技概念, 什么国际国内大奖, 国家专利技术, 这个标榜是美国科技, 那个号称是德国品质。一时间洋科技充斥国内的保健品市场, 好不热闹!确实, 在现阶段, 没有一个好的科技概念, 就没有保健品的立足之地。但是, 在中国保健食品市场上, 国产保健品品牌陷入信誉危机的困境, 保健食品广告虚假宣传、超出范围夸大宣传的问题十分严重,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 消费者对国产保健食品的口碑普遍较差, 80%的消费者认为市场上保健品的价格虚高, 唯利是图。
(二) 重单打独斗轻整合
目前, 我国保健品生产企业约4000家, 其中2/3以上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 上市公司不超过6家, 年销售额能够达到1亿元的企业不超过18家。在现今保健品企业中以品牌资源为优势的企业, 如第一种是太太口服液、昂立一号等, 这些企业虽然在市场中已经占据一席之地, 但是没有及时增加新的投入作为研究开发;第二种是以民族特色为资源的企业, 如藏药系列, 这种资源是一种最有特色的资源, 本身就占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企业也没有能更好的利用这种资源, 研发出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第三种则是以技术提升为资源的企业, 到目前还没有特别成功的企业, 这不能不说是我国保健品企业的一个缺憾。在国外, 专家研究认为单一保健品很难同时具备多种保健功效, 而消费者对于治疗疾病、保健身心的需求又日趋多元化,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 国外从事生产老年保健品的企业将自身的生产与市场需求挂钩, 进行多样化生产, 以解决消费者在众多保健品市场上难以适从, 盲目选购的问题。
(三) 销售业绩震荡剧烈, 稳定性差
卖方市场很不稳定, 说明这些企业没有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的对经营策略进行调整, 导致使原本已经兴起的行业在走下坡路。
买方市场也不够成熟: (1) 消费意识不成熟。一方面由于缺少必要的健康知识而在选择产品时比较盲目, 另一方面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是无大病时靠锻炼, 有大病时靠医生, 平时保健的观念比较淡薄, 消费者自身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 一般凭感觉, 而非医学依据来选购产品。这样, 服用效果自然会打折扣, 难以起到预期效果, 从而影响继续购买的信心。 (2) 购买心理比较茫然。大多数消费者, 往往是受到生产方的广告引导和终端的强力推荐才购买, 而并不是真正从自身健康需要出发去客观地选择保健产品。缺乏理性的消费, 使得购买者的忠诚度难以形成, 购买欲望降低。没有欲望, 购买力就得不到充分体现, 类似于经济学上的持币等待。盲目的广告和误导性的促销推广打击了消费者的积极性。保健品市场发展到这种情况, 卖方市场要承担主要的责任。
三、拓展我国保健品市场稳步发展的几点考虑
(一) 注重树立品牌效应
按照营销学权威P·道尔的说法, 品牌是一个名称、标志、图形或它们的组合, 用以区分不同企业的产品, 是由一种保证性徽章创造的无形资产。事实证明, 一个享有盛誉的品牌, 将是企业一笔巨大的财富。遗憾的是, 我们的企业为了短期发展的利益, 追求迅速膨胀的效果, 往往专注于用巨额广告打知名度, 而不愿花费金钱与精力培养美誉度。
(二) 产研结合, 寻求科技含量突破
保健品与人类需要的服装和住房不同, 它将直接作用于人类内部, 对每个人来说都自然会谨慎对待。因此, 保健品要想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就必须对人们身体高度负责的态度去经营, 尤其是要注重科技改变品质, 以实效取得人们的信赖。首先是要立足于第一我国保健品发展现状, 不断提高第一代、第二代保健品质量。其次, 要紧跟国际社会保健品发展趋势, 加大对第三代保健品的研究, 填补市场空白。最终早日形成一个品种齐全、质地优良、服务完善的保健品市场。
(三) 根据购买力合理定价
价格是最为常用同时也是最为敏感的竞争手段之一。在确定老年保健品的基础价格时, 可以采用成本导向、需求导向、竞争导向等定价方法, 然后根据市场条件的变化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定价策略, 包括新产品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折扣折让定价策略、促销定价策略等。同时, 价格是营销组合中最灵活的因素之一。目前, 中国的保健品的定价不能完全遵循其他行业的常用的定价原理。我们需重点探讨产品的终端零售价和省、地市级供货价。
(四) 积极运用网络新型营销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成熟以及联网成本的低廉, 互联网好比是一种“万能胶”将企业、团体、组织以及个人跨时空联结在一起, 使得他们之间信息的交换变得“唾手可得”。对于保健品这一行业来说, 可以通过在网上调研, 推广企业形象与经营理念, 提供多元化的客服, 把企业利益和顾客利益整合到一起, 让经营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从而有力地推动保健业的稳定发展。
(五) 探索精细化营销模式
首先, 广泛分销渠道。是指制造商尽可能的通过负责任的中间商推销保健产品, 使广大消费者和用户能随时随地地买到产品。其次, 选择性分销渠道。是指制造商在某一地区仅仅通过少数几个精心挑选的最适合的中间商推销这一产品。另外, 独家分销渠道策略。是指制造商在某一地区选择一家中间商推销其产品, 双方签定经销合同, 规定经销商不得经营竞争者的产品以便控制经销商的业务经营, 调动其经营积极性, 占领市场。对于老年保健品的渠道选择可以实行“决胜终端”, 它的根本出发思路就是实现营销组合中4P向4C的转化, 真正实现产品向需求、价格向价值、渠道向方便、促销向沟通转变, 并且有效地控制货物的流向、流速。
(六) 注重售后服务, 从口碑中改善品质
服务营销观念是以服务为导向, 企业营销的是服务, 服务是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广告宣传、销售安装、售后服务等各个部门的事, 甚至是每一位员工的事。在服务营销观念下, 企业关心的不仅是产品是否成功售出, 更注重的是用户在享受企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产品所提供的服务的全过程感受。
(七)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浅析目前我国的教育旅游市场 篇3
关键词:教育旅游;教育旅游特点;存在的问题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以知识服务为基础的旅游业作为知识产业经济的构成之一,与科技的结合将是大大增强,21世纪旅游消费个性化趋势及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行,对旅游产品的精品需求更加激烈,产品市场的竞争将更多的体现为民族性文化内涵的竞争。教育旅游的出现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旅游者可以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将学习寓于平时的旅游当中。
一、教育旅游的含义
教育旅游是的内涵主要是人们以精神的放松和物质文化的学习为主要的旅游对象。主要通过对旅游地区的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以及风土人情等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在当今社会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教育程度的提高,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此伴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文化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随着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最新一项的旅游调查显示,相当多一部分的旅游者的旅游动机都是针对于探索与求知相联系的。从历史上看,受教育是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当代,修学旅游是目前社会最突出的时尚。从古至今,教育的价值对任何潜在旅游者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众所周知,教育可以扩大人的视野,激发人的好奇心,并且也会自然地引起人们对旅游的兴趣。事实上人们旅游的倾向是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强的。
二、教育旅游的方式以及包含主要类型
(一)特点
1 调查显示大多数的教育旅游地点都具有着深厚的教育意义以及强大的文化底蕴。大多数的旅游者的聚集之地都是世界著名的艺术之乡,大多数也都是以此来闻名的。,例如,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是驰名世界的世界历史文物博物馆,其展品数量和质量均举世无双,这个博物馆也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之一统计每年的旅游者多达200多万次。
2 教育旅游的旅游者主要是针对考查的,这种旅游者大多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与知识涵养,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与强大的文化修养,大家主要想通过以此来扩大自己的知识,以及丰富知识涵养。
3 教育旅行的旅行者一般都具有很专业的知识与文化素养,居于较强的参与目的性。这么样他们经过多方面的了解与接触获得文化体验。
4 教育旅游是高层次的旅游,旅游活动需要安排周密,并且需要高素质导游。
教育旅游内涵丰富,具有不可替代性。全国各地区历史发展景成不同,所形成的教育景观各具魅力。教育旅游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的一个发展方向。现在,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将本国的教育等软实力资源推向世界,以促进本国旅游业发展,特别是一些具有鲜明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更是被视为珍宝。
(二)类型
1 博物馆旅游。博物馆是一个浓缩的自然和人文的专题学术研究成果的物化展示场所。目前,世界上的博物馆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5万多个。
2 民俗旅游。民俗旅游是以比较近生活的民间风俗、民间娱乐、民间文艺等民间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旅游活动。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
3 怀旧旅游。指专门为寻觅古代社会风情、古代建筑、古代生活用具、古代名人故居或墓地等古代文化的旅游活动。
4 修学旅游考察。修学旅游考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旅游形式,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包括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地址考察旅游、生物考察旅游以及其他转向文化考察旅游等。
三、教育旅游存在的问题
教育旅游市场的发育和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总体来说,教育旅游市场的发育是最健康的,发展比较晚但发展一直都很顺利。 在中国的旅游过程中经常出现让人难以理解和非常尴尬的状况,回扣过高的旅游商店,使中国的很多旅游商品大打折扣,它们被很低的价格买进又用很高的价格卖出,越来越有钱的中国人经常因为买到低质量高价格的商品而埋怨、投诉导游和旅游公司。
由于当今中国人的旅游心理,我们无法避免导游、商家和旅游公司根据游客心理去制定计划和规矩。有句话说的好:“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法律”。那么 “有什么样的游客就有什么样的规矩”就顺理成章地建立了。
但由于中国的市场化过程是在计划经济转轨过程的总体背景下进行的,同时也处于市场化的早期,因此,这个过程必然会产生相当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 一些建筑物与古建筑不协调、与景观氛围不一致。
我国古建筑特点之一就是讲究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特别是以群体效果体现其艺术价值的古建筑群,更有其严密的逻辑性,破坏其某些局部,就破坏了其群体的价值。例如,北京旧城区内私自建了一些超标高的高层建筑午后,古城特色和观景线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许多建筑物周围,形成了一个不和谐的“人工盆地”之状。这就是明显的破坏古建筑物环境景观、外部艺术形象、轮廓线和实现走廊的典型例子。
2 旅游产品单一
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教育旅游市场也将形成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但是深入研究旅游市场规律,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来开发市场,还做得不够。目前无论是从指导方针,政策,还是管理体制,都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机遇。尽管目前开发的教育旅游项目也有,但大多数都是景点的参观旅游等等。但是针对孩子的教育意义的却很少,也几乎没有让孩子能够亲身参加的活动,所以目前教育旅游也很难以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
旅游行业无序竞争、服务质量不高等也是国内旅游市场当前存在的重要。为此,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率由法律法规,努力改变旅游市场无序竞争的状况;同时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使服务质量不仅从硬件上不断完善,更重要的是从软件上得到整体的提高,只有这样不断的提高,才能不断增强。
3 规范管理不到位
目前景区情况比较复杂,景区工作人员也比较杂,很难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只有经过了更加规范的程序以及系统的管理才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与更好的发展,剔除那些不符合未来发展的因素,不断进行生态的开发与保护,打造教育旅游的特色与吸引人的地方,只有经过这种合理的开发与规划教育旅游的市场才会不断地做大做强。
总结
旅游即生活。我们在进行教育旅游的同时也就是获得知识提高自己的过程,旅游也是人类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消闲活动,教育旅游可以带给人们教育的同时还带来了自然美,人文景观给人以艺术美和社会美,从而可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而旅游这种审美活动作为人们物质活动水平与文化生活追求提高的表现,必须以闲暇时间为前提。所以說教育旅游不仅是获得教育的过程更是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消闲活动,带给人亦不尽的快乐与享受。
参考文献
[1]王珍曙. 高职高专导游专业学生讲解能力的培养——导游讲解十二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2]任春. 加强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提高导游人员的素质[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
[3]苏勤.旅游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目前发展现状 篇4
如今,世界的焦点在中国。置身于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中国酒业市场也真正成为全球化竞争的市场。作为当前葡萄酒消费量增长最强劲的市场之一和亚洲葡萄酒市场最主要消费国,中国有着极具光明的“未来”。对于外资葡萄酒生产商和经销商来说:“不在中国,就在去中国的路上。”
进口葡萄酒早已吹响中国“集结号”。法国酒、意大利酒、美国酒、澳洲酒、西班牙酒……来自各国的葡萄酒在中国各地货架上争奇斗艳,这些新旧世界的葡萄酒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追随者。热闹的还有数字权威和行业媒体,更是“甚嚣尘上”:增长、增长、还是增长……全球主要产酒国都将加快步伐,逐鹿中原。而中国作为是世界上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到2010年间,中国葡萄酒消费量将增长近35.91%;而同期全球葡萄酒消费总量的增长幅度仅为9.15%。预计在未来五年内,进口葡萄酒将占到中国葡萄酒市场份额的30%。
用数据说话——中国进口葡萄酒相关数据比较(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2006年—2008年中国主要葡萄酒进口国进口数据比较(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2006年—2008年葡萄酒(非起泡类小于2升)中国进口量
排名 国家 2006年/升 2007年/升 2008年/升 08/07(同比增
长%)6887283 15517251 22945458 47.87 法国澳大利亚 4582301 8783927 11628067 32.38意大利 1845664 5113181 5053292-1.171243847 2646432 4206324 58.94 智利1658827 2358539 3867322 63.97 美国西班牙 1797090 3399425 3140280-7.62972202 1527657 57.13 阿根廷 244966621366 1127856 1415592 25.51 德国311597 643950 977344 51.77 南非156617 873420 457.68 罗马尼亚 56499
———————————————————————————————————————
2006年—2008年葡萄酒中国进口总量
排名 国家 2006年/升 2007年/升 2008年/升 08/07(同比增
长%)30710252 71661871 47979990-33.05 智利阿根廷 6592646 1464008 25170466 1,619.28西班牙 28895663 9745732 10792181 10.743075066 4708784 5413331 14.96 法国意大利 7500284 2275203 5016995 120.511853501 3022873 4530009 49.86 美国120508 530020 3127877 490.14 南非澳大利亚 15565176 11380103 3055297-73.1548000 192030 300.06 乌拉圭 0157355 174650 10.99 葡萄牙 28380
———————————————————————————————————————
2006年—2008年起泡酒中国进口总量
排名 国家 2006年/升 2007年/升 2008年/升 08/07(同比增
长%)505722 679433 861071 26.73 法国226452 288061 27.21 意大利 *** 188019 129.41 西班牙 4578376892 121552 58.08 澳大利亚 5822946459 96278 80499-16.39 德国26500 23752 26768 12.7 美国297 20251 6,718.52 阿根廷 90900 18610 1,967.78 俄罗斯 00 15465 0 比利时 018679 3294 14205 331.24 智利
从2008年与2007年同比来看,法国、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智利这“五虎将”,仍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势头。进口量平均增幅在15%以上。而意大利“葡萄酒”在经过07年进口低潮后,2008年打了个翻身仗。与此同时,阿根廷、南非作为新世界新军开始发力。新世界国家葡萄酒市场形势好于欧洲,主要在于产品性价比较高。
……………………………………………………………………………………………………… 2007年-2009年(1月—4月)中国主要葡萄酒进口国进口数据比较(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2007年—-2009年(1月—4月)葡萄酒(非起泡类小于2升)进口总
量
排名 国家 2007年/升 2008年/升 2009年/升 09/08(同比增
长%)4211771 6940849 9545273 37.52 法国澳大利亚 2787553 3621414 4679783 29.23601754 1332485 2653368 99.13 美国意大利 1350707 1649944 1932458 17.12681384 1239892 1670090 34.7 智利1211166 1239684 2.35 西班牙 822246367065 441167 20.19 阿根廷 231452194974 336829 415274 23.29 南非265980 492403 384694-21.87 德国230438 257225 11.62 葡萄牙 248480
——————————————————————————————————————
2009年1月—4月葡萄酒中国进口总量
排名 国家 2007年/升 2008年/升 2009年/升 09/08(同比增
长%)31808418 31827932 10251112-67.79 智利4026841 1,573.03 澳大利亚 9067384 2406915485522 1706997-68.88 阿根廷 1440001028112 1269665 1483874 16.87 美国-83.22 西班牙 5073713 3779303 634269196180 222648 577778 159.5 南非2223951 1367491 508588-62.81 法国65680 95420 45.28 葡萄牙 407890 48000 0 匈牙利 239580 48000 0 摩尔多瓦 0
——————————————————————————————————————
2009年1月—4月 起泡酒中国进口总量
排名 国家 2007年/升 2008年/升 2009年/升 09/08(同比增
长%)81708 158487 93.97 意大利 87645218263 244151 154960-36.53 法国23889 26321 10.18 澳大利亚 2243857406 25817-55.03 西班牙 3217616514 4380 24365 456.28 德国4095 4549 23466 415.85 美国0 0 15939 0 巴西8316 9504 14.29 俄罗斯 00 9462 0 比利时 0450 947 6822 620.38 南非
——————————————————————————————————————由此可见,2009年1月—4月,中国葡萄酒的进口市场依然是由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智利、阿根廷、德国、西班牙这几个世界主要葡萄酒生产国分割。从同比增幅来看,南非、美国、澳大利亚进口量增长较为突出,“新世界”国家正以较有优势的性价比产品逐步挑战“旧世界”产国在华地位。
再参照新旧世界两个对华主要葡萄酒产国发布的官方数据:2008年,法国葡萄酒对中国市场出口与同期相比增长了4.3%,达2.57亿欧元。而自2003年以来进口额已经猛增超过8倍,中国也居法国葡萄酒与烈酒第11大进口国。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葡萄酒亚洲最大的出口市场,澳大利亚也同时牢牢占据了中国第二大葡萄酒供应国的地位。2008年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同比增长了26%。
依据上述数据比较图可以看出:从2006年至2009年4月,十大葡萄酒生产国出口至中国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2008年表现突出,与07年同比增长27%。2009年1-4月与08年同比略为收缩。
三、“最好时代” vs.“最坏时代”
进口葡萄酒发展有利条件:暴利结束,理性回归
近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家政策的扶持,进口关税大幅下调,国民收入和购买力不断提高。而且在金融危机后,中国并没有因其过度放缓经济的增长,在今后仍会保持7-8%稳定增长。随着国外市场持续低迷,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各主要葡萄酒产国的“避风港”,成为其全球的战略布局重要组成部份。从近期一直持续不断的各国商务机构、葡萄酒组织来华热潮可见一斑。
其外比较突出的数据则是中国的葡萄酒过低的人均消费量。面对全球葡萄酒目前近2700万千升的年产量,而目前中国葡萄酒总产量不超过70万千升。虽然现在中国葡萄酒人均年消费量仅0.4升,但这也意味着中国有着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空间和基础。
由于国内葡萄酒市场的快速增长整个酒行业乃至社会消费的亮点。专业人士对进口葡萄酒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国产葡萄酒。面对进口葡萄酒进入门槛低,利润及品质优势及成本的不断降低,似乎相对于其他酒种而言拥有更为广阔的“钱景”。而伴随着市场发展和进口商们的运作。在一些主流城市中,无论是餐饮、商超、便利店、专卖店还是夜场,都可以看见进口葡萄酒的身影。虽然在餐饮和商超这样的重点渠道,进口葡萄酒还无法与国产葡萄酒抗衡,但能进入并陈列就已经足够,这是战略上的准备,随着进口葡萄酒文化的逐渐深入,消费氛围一旦形成,将可能快速掌握渠道的主攻权。
同时与前十年相比,当初信息不对称的进口葡萄酒暴利时代已结束。精明的消费者会发现,无论是在卖场、专卖店,甚至是路边便利店,100元以下的进口葡萄酒已经比比皆是;100-200元区间的已经成为各大酒商争夺的主流区间;高端与奢侈品级基本被进口酒把持。可以说,市场上一些国产葡萄酒的主流价位,进口葡萄酒都已基本覆盖。而且文化需求的多元化,葡萄酒认识提升和消费愈理性,市场在竞争中逐步规范,中国消费者能够更容易接触并接受,来自各国更具性价比的丰富葡萄酒产品。
进口葡萄酒发展弱势问题:市场资源过分透支
我国葡萄酒市场目前的规模还非常小,2008年国内葡萄酒消费量仅占整个酒饮行业约为
1.5%,而人均消费量也仅为世界和亚洲发达国家人均水平的5.6%和33%,无不显示出这个新兴的消费市场还并不够成熟。所谓“革命尚未成功,大家多需要努力”。
虽然19世纪末,中国就出现了首家葡萄酒生产企业,但真正现代意义的葡萄酒概念、消费和产品的引入不过近20多年。即使今天当葡萄酒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的时尚潮流之时,大部分国人对它的理解程度和鉴赏能力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没有能力和习惯长期消费葡萄酒,又对葡萄酒文化缺乏了解的情况下,自然很难成为长期稳定的葡萄酒忠实消费群体。国内的葡萄酒市场还没有真正的培育成熟和认同,虚化起来的繁荣,只是看上去很美。
鉴于葡萄酒行业的“诱惑”,不少的业内外的人士、资金纷纷涌入进口葡萄酒的“淘金潮”中,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扎堆涌现的大小代理商(进口/经销)。无数的各类酒经销商们都开始把重心在向进口葡萄酒倾斜。近两年进口葡萄酒数量的增长,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代理商数量爆发性的增加导致葡萄酒在渠道上的囤积,虽然一定程度上丰富和造就了消费者的购买增长,但在比较浮躁的局面下,过多的催生了这个行业非理性的增长的泡末。
面对进入门槛越来越低(看似很低)、产品结构与营销模式同质化现象开始严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整个葡萄酒行业的“繁荣”,葡萄酒经营的销售模式也面对激烈的惊蜇
遭遇挑战,发展也面临瓶颈。相信很多进口商都感觉到了竞争压力,在渠道和网络,甚至消费群方面已经严重重叠。
好象目前不少盲目“进入者”因为资金和预期压力,都在低价抛货;而为降低运营成本,几乎大家都在市场上找价格更低的进口葡萄酒,这些都促使得进口葡萄酒的市场价格不断探底,陷入艰难境地。
同时“价格之乱、品牌之乱”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隐患。中国的葡萄酒在中国的持续普及和推广工作一直在被一些进口葡萄酒国家、酒商和国内的代理商们“耕耘”着。但当贴着五花八门标签的进口葡萄酒充斥泛滥得让消费者无从下手之时;当市场竞争演绎到原始低级的价格战,仿冒擦边的“劣酒饮料”大行其道之时。过分被透支的市场资源必然会给盲目的进入者以教训。例如,3月成都糖酒会期间,某“卡斯特”100元/箱;而现在经销商很容易拿到28元/支左右的AOC级别法国酒,并很轻松在国内灌装各国散装葡萄酒,成本低至12元/支左右。
四、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2009年预测——更低价,更专业
销售左右走——向上走,品牌为王;向下走,价格为强。目前中国消费者主要看两大因素:品牌与价格。2009年进口葡萄酒销售也有两大主题:一是低价,二是“倾销”;目前最好卖的进口酒有两种:一是低价酒,好走量,逐渐进入国产酒渠道;二是名庄酒,有知名度有利润空间(因为渠道复杂,存在丰厚的利润空间)。不过因为酒价“透明”,又缺乏大规模市场推广的利润空间和相关市场支持,所以市场上进口葡萄酒“超级大品牌”很难出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性价比将唱主角。连拥有诸多世界名庄的法国,也连续三年在华不遗余力的推广“随时随意波尔多”,向中国消费者推介100款在华零售价为100-350元之间的波尔多葡萄酒。而名庄酒一般是指向性消费,商务消费居多。随着越来越多性价比更高的进口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进口葡萄酒与国产葡萄酒价格已经是“短兵相接”。相对国外的葡萄酒市场,国内市场消费层次偏低,可以预测零售价从30元至60元的中低端市场空间,未来将是进口葡萄酒增长空间最大的一块。
而目前最有利的合作趋势:鼓励本地灌装——目前在全国各地,自行购进生产线、在国内灌装进口葡萄酒的现象也日益增多,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从包装、人力、运输等多方面节省成本考虑,相比于原瓶进口,灌装的进口葡萄酒在严格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价格更具优势。其实国产主要葡萄酒企业大量进口原酒灌装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红葡萄酒占主导地位,但选择品种差异化开始出现,这是消费逐渐成熟的表现。目前市场的极大丰富化使得消费者有了更多的“舌头体验”,除了红葡萄酒中传统的卡本纳(赤霞珠)与梅洛(美乐),现在西拉、黑比诺、歌海纳、桑切维斯开始被更多人接受和喜欢。而白葡萄酒、桃红酒、起泡酒等品种都有增补性增长,更多作为人们日常餐酒选择。
伴随竞争加速,市场将洗牌。保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是:专业、专业、还是专业。如今市场上好的葡萄酒是随处可见,能让品牌脱颖而出的,已绝不仅仅是葡萄酒的质量了。那么所经营的企业必须能够提供更大的服务价值,有清晰的质量声誉和美誉度。所以寻求进口葡萄酒销售模式的创新与突破仍是一个最基础和核心的要求。目前大多进口葡萄酒经营模式都是通过分销到零售终端(如专卖店/餐饮/超市/夜场)等传统渠道接触消费者。当然也有一些进口商选择越过这些传统渠道,采取所谓的“直接营销”模式等(如网上商城)。不过越开越多,体现专业性的葡萄酒专卖店正冲击着大卖场渠道、甚至大型餐饮店。但是每个经营者的背景与掌控资源的不同,很难去照搬所谓他人的已“成功模式”。
其实,葡萄酒行业未来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将是经济持续增长下消费人群的增加和人均消费量的增长。众多业内人士看好国内葡萄酒市场,也是基于国内一直增长的经济速度和消费升级态势。但仍要说明的是,中国市场依然是一个潜在性市场,而不是一个现实的市场。
我国目前医疗市场现状 篇5
1、大量劳动力处于与生产资料分离半分离状态。、就业劳动人口的劳动生产率低下。劳动者普遍的低素质和科技、管理水平的落后使中国的劳动资源有量无质;
3、教育和再教育落后于发达国家。教育落后反映出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没有力度;
我国目前医疗市场现状 篇6
北京今日都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孟祥宁
营销已经跨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营销在中小企业中的普及率正在不断提高。但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效果差强人意,能很好发挥网络营销效果的中小企业少之又少,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正在从初期的迷茫逐渐走向怀疑、否定的第二阶段。究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企业从根源上根本不懂网络营销,绝大多数还是在依靠国内现有的B2C平台
例如宁波的甬乐盛食,经营者和管理者对于网络营销的概念基本没有,能接触到的网络营销方面的机会只有几次主动找上门的团购公司,团购虽然是网络营销的一种方式,但是只是网络营销中很小的一部分。基于这类情况,很多中小企业应该积极的引进年轻人,带来新的营销思路,大胆的尝试不同的网络营销手段,或者在前期可以重点的发展某一项网络营销,比如微博营销,尝试使用目前大家都在使用,覆盖率极其广泛的新浪/腾讯微博,针对直接的终端消费者,以及渠道客户,展开积极的营销,同时培养自身品牌在网络上的影响力。
2、对网络营销的效果在前期就定性为否定的态度,对于网络营销方面的投入不够
例如宁波本地的犇牛铁板烧,地处和义大道核心位置,品牌及地理位置都及其优越,自身对于推广和营销的需求就不强烈,更不要说是网络营销了。在与几家全国性的团购公司合作过之后,也曾尝试过微博和论坛方面的营销,但经营者对于该方面所花费的精力相当有限,前期深入脊髓的对于网络营销的消极观念从未改变过,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自身在互联网世界品牌与口碑的建立。对于这种企业,经营和管理者在前期务必将网络营销同其他营销方式(如平面广告,广播电视等)放在同等的位置上,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是带来的效果同传统营销方式是一样的,是实际可量化的。所以千万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接受网络营销。于此同时,在网络营销开展期间,可能会较传统媒体更需要经营和管理者的重视,拿出更多的资源来活跃和刺激网络上的终端客户,将线上的关注着转化为线下的消费者。
3、在网络营销推广前,没有各套整体的推广策略
例如宁波白沙码头海鲜美食广场,前期接触过网络营销,对网络营销比较认可,同时也愿意尝试新的网络营销模式,在尝试微博营销的初期,配合着出了团购套餐,微博抽奖等活动,确实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关注粉丝在3天之内增加800多人,产生了1200多条转发(二次传播),但在该活动之后,明显的出现了消费者关注热情的减弱,这个降温一是由于活动的结束,二是由于活动后期跟进的营销宣传的缺失。这正是在营销推广前,没有一套完整的推广策略所造成的。因此,每一家准备尝试网络营销推广的企业,在推广之前,必须结合自身情况,已经历史经营特点,指定出一套完整的营销策略,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各个时期根据不同的需求点,配合不同的推广方式,例如店庆,周年庆等时期可以利用大折扣的优惠活动来吸引消费者,或者在特定的时间段,如欧洲杯,奥运会推出应季类的营销活动,另外在全年的长期时间中还要配合会员系统,推出持续性的推广方案。
我国目前媒介市场联盟论析 篇7
媒介市场的联盟策略与媒体联盟
媒介市场联盟是指媒介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达成的长期合作安排。 (1) 迫于市场的竞争, 媒介形式日益增多, 任何单打独斗的媒体都不能安全地屹立于媒介之林, 无论实力多么强大的媒介, 也很难在各个方面完全靠自己, 各种媒体在竞争中都积极寻求生存之道, 它们有时需要互相配合, 或联合开发新的媒介产品、或分享各自的特色技术、或相互营销各自的传媒产品, 以使各自的特色更鲜明。由于新技术并不是新媒体的专利, 传统的报媒没有在压力中消匿, 而新媒体也并没有孤立传统媒体, 双方在利益诉求相同的情况下实现共存、共荣, 战略联盟应运而生。随着科技的进步, 现代媒体的传播已经从单纯的平面、广电报道延伸到网络、手机、IPTV等, 无所不在的传媒终端为受众随时随地提供精彩的咨询成为可能。与此同时, 受众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选择怎样获取最有用的信息, 而对于信息渠道选择影响最大的就是技术发展, 毕竟获得信息的方式已不再单一。所以, 媒体应更多地考虑如何让信息有效地到达受众, 英明的媒体选择与自己互补的媒体联盟正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让媒体从单一竞争走向既竞争又合作, 从而开拓市场, 共分一杯羹的局面, 是符合战略联盟者的最终诉求的。
事实上, 在国内外, 媒体联盟在2006年已初步形成, 并逐渐成为大势所趋。
2006年3月, 百度公司推出“泛媒体联盟”。尽管相当多的传统媒体认为这种联盟对他们来说弊大于利, 但还是有不少报业集团采取了合作的态度。传统报业的网站中, 大洋网、奥一网、大江网成为最早入盟的成员。
2006年11月初, 美国50多份报纸同谷歌达成协议, 这些报社通过谷歌网站销售广告, 谷歌同报纸共享部分广告的盈利。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传统媒体正全力寻找新业务模式, 以消除互联网给其广告业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不确定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他们甚至愿意同传统媒体公认的最大威胁谷歌合作。
2006年11月20日, 美国176家日报组成的协会宣布, 将和雅虎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双方合作的第一个内容是, 在雅虎的分类求职网站Hot Jobs上刊登报纸提供的招聘广告, 双方阵营长远的合作将考虑用雅虎对报纸的内容进行优化、索引。
2006年12月,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新浪网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双方将探索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合作共赢的全新模式, 共建联合传播平台。在新闻内容、市场经营和资本运作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2)
时至今日, 我们不难看出, 报网的互动、新旧媒体的联合是所有媒体经营人具有战略远见的重要决策。然而媒介市场的联盟策略也并非一帆风顺, 它仍然存在一些风险。
媒介市场联盟策略运行状况:喜忧参半
喜:各种媒体通过联盟互补实现双赢。双赢源于博弈论的一种划分, 通常我们把企业间在竞争与交易中双方都能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利益称为双赢, 最常见的双赢式合作就是战略联盟, 它实质上是一种资源的共享机制, 通过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使联盟双方都获得利益, 即一旦一家媒体通过联盟获得了单靠自己得不到的宝贵资源和能力, 媒体在联盟中的优势便显现出来了。例如, 在奥运会期间, 作为中国最领先的新媒体搜狐便与《青年报》等十多家传统媒体实行了联盟策略。
搜狐目前已初步实现了从创建开始所确立的“让网络成为中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理想。但是, 随着网络技术日益迅速的发展, 各大网站如新浪、百度、雅虎等也不甘示弱, 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与搜狐激烈竞争、抢占市场。面对同行业的压力, 搜狐与传统媒体的联盟将势必为其市场竞争力增加砝码。
传统媒体具有信息供应商的独家优势。一方面, 由于政府的支持和自身长期的大力发展, 传统媒体无论从人力还是物力的占有上都比新兴的网络媒体具有优势。另一方面, 传统媒体拥有一大批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记者、编辑, 他们的新闻敏感度和专业化程度比网络的工作人员要高, 在发生重大事件时, 受众更倾向于信赖传统媒体, 长期以来报道的深刻性为其在受众心目中树立了权威。专业化的新闻队伍、广阔的信息渠道、丰富的经验, 所有这些都不是网络媒体在短期内可以造就的。而与之联盟恰好填补了搜狐作为网络媒体在这些方面的缺陷。
新兴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和压力, 将逐步演变为传媒业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和动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及合作, 将会创造出更多的细分市场, 对联盟双方无疑会产生互利和双赢的效果。
忧:媒体战略联盟难以规避的风险。作为一种战略形式, 联盟在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同时, 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风险。 (3) 这条规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媒体市场。以Das和Teng等人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在联盟的管理中存在两种风险:
一是绩效风险。 (4) 绩效风险是指在充分合作的情况下, 战略联盟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这种风险来自合作之外的因素, 比如环境的变化、合作者能力的缺乏。
二是关系风险。 (5) 关系风险是联盟所特有的, 是关于合作公司对联盟缺乏承诺和其他可能损害联盟前景的行为的可能性。因此合作风险被认为是合作者以联盟的公共利益为代价追求自身利益的可能性, 这种行为包括缩小自己的投资、侵占对方的资源、歪曲信息、隐藏自己的合作日程表和提供不令人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关系风险只有在联盟中才存在, 单个公司的战略行动不会遭受这样的风险, 当公司追求自身的市场机会时, 就没有必要与其他人合作, 也就没有不满意的公司间的合作, 因此关系风险是战略联盟中不可避免的。
在中国社会, 人们主要根据他人由个人的诚信所积累的声誉和他人与自己有无既定关系来发展信任, 而较少用制度化的手段。这一现象说明, 在中国的企业战略联盟中, 合作者的信任多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也意味着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建立的、以理性为特征的信任方式在中国的企业合作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因此, 在联盟中, 肯定会出现一些由于信任机制不够完善而产生的问题。
首先, 联盟中可能出现通过损害另一方利益而谋求自身利益的局面。在这些联盟过程中, 联盟者可能会出现抢占联盟对象的资源、市场而使合作处于极为不平衡的状态。在极端情况下, 有可能出现一方受益, 另一方受损的情形, 甚至会出现一方将另一方排挤出市场的严重局面。譬如, 网络媒体在充分利用、吸纳了传统媒体的资源并成功实现整合后, 则有可能逐步抢占一部分人才或受众, 在这个网络平台铺天盖地的时代, 传统媒体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
其次, 战略联盟有可能带来关键技术人才的流失。通过联盟, 合作方有机会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本行业的技术骨干和潜在的人才, 在联盟结束后, 对方可能以更高的薪资、更好的职位或者其他方面的优惠将这些人才夺走。专业人才的流失, 不仅会导致媒体未来开发能力的迅速下降, 而且可能导致该媒体已经积累的一些技术诀窍的流失。目前表现较为明显的是传统媒体的专业性人才向网络媒体的流动。
最后, 战略联盟有可能直接壮大竞争对手的力量, 从而恶化媒体面对的市场竞争环境。当纸媒选择联盟的时刻, 我们也不难看出, 相对网络媒体来说, 纸媒的优势并不是很强, 它的加盟有些许的无奈。对于一个媒体的长久发展, 联盟是一种方式, 整合模式的不同, 也会带来利弊程度的差异。
媒介市场联盟策略的建设性对策
媒体自身的战略变革。制度从宏观层面上将信任制度化, 以制度来维系成员间以及成员对组织本身的信任。而在微观层面上, 当组织成员将制度内化, 相信其他成员也会像自己一样遵守制度, 认为管理制度包含着组织对员工的信任, 他们就会加强对自己及其他人诚实可信的信念, 并在成员间自发产生协调合作意识, 从而促进组织内部的人际信任关系。因此除了要建立良好的社会合作环境外, 单个媒体在促进合作方面也需要做很多的工作, 创建良好的社会控制平台, 通过坦率开放的沟通,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加强以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媒体文化建设。
外因是重要条件, 内因才是促进发展的本质力量。除了依靠外部条件促进联盟有序顺利进行外, 媒体自身的变革也至关重要。应对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 传统媒体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联盟是一个很好的战略方式, 在实现优势互补的同时, 我们也应当努力提高自身发展, 尽可能使己方的优势体现得更明显, 并巩固自己不可动摇的地位。例如, 传统媒体应当始终坚信“内容为王”, 用最专业化的报道体现其核心竞争力, 通过最权威的观点吸引受众, 提高媒体公信力, 树立独立的传媒品牌。与此同时, 要不断推进传统媒体传播的技术改革。而对于新兴媒体来说, 培养专业人才, 树立品牌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 联盟是大势所趋, 但同时, 联盟双方也是相对独立的, 完全依赖联盟所带来的便利并不能使一个媒体长久发展, 联盟是一种方式, 整合模式的不同, 也会带来利弊程度的差异。
媒介组织建立以法制为基础的信任保障体系。在战略联盟势必将逐渐盛行的环境下, 建立以法制为基础的信任保障体系, 提高理性信任在合作中的作用是必要而且是必须的。然而, 在联盟无法与具体的法律形式一一对应, 对媒体间的合作无法给出严密而统一的法律界定的情况下, 政府很难为战略联盟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迄今为止, 世界各国并没有就联盟的内涵达成普遍一致的意见, 任何一个国家内部也没有就如何规范战略联盟形成统一认识。但是随着联盟趋势的扩大化, 这样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并不能带给媒体行业足够的安全感, 尤其是我国媒体仍处于各自为政的分散局面。如果完全按照市场自由调节来实现跨媒体合作, 实现我国跨媒体传媒行业的成型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 在初级的跨媒体合作模式中, 传统媒体的生存危机更加严峻。
加强与跨国传媒集团的联盟合作。近几年来, 报业、广电集团的组建, 表明我国传媒业正在走上一条与国际接轨的道路。相比之下, 外国的跨国媒介集团作为全球媒介市场的佼佼者, 在媒介市场上往往经过多年的洗礼, 对市场信号反应的灵敏度和机会的辨别、把握上, 已经有一整套较为成熟的运作机制。因此, 我们应积极开展我国传媒与跨国媒介集团的全方位合作, 在相互的交流和合作中, 逐渐熟悉传媒产品国际贸易的规则和行情, 在国内加紧新闻立法和传媒市场规则的建立, 营造有利于传媒长远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此外, 实现与跨国媒介集团的战略联盟, 我国传媒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借助其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终端, 完成我国传媒参与媒介全球化竞争的战略扩张。当然, 我们在引进、学习先进的经营手段和管理机制时, 应当和具体的国情密切联系起来, 注重消化、吸收和创新。
当今, 传媒类型不断增多, 利润也将遭遇多方切分, 对于媒介组织来说是一个挑战, 同时也提供了与外部资源进行嫁接的广阔天地。如果联盟得当, 完全可以把利润蛋糕共同做大。应该说, 我国的传媒业正在酝酿这一重大的发展和突破。
参考文献
①赵曙光、史宇鹏:《媒介经济学》,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②人民网:《2006中国报业:奏响奋进的乐章》。
③皮埃尔·杜尚哲、贝尔纳·加雷特著, 李东红译:《战略联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探讨我国目前电力施工管理现状 篇8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门系统的科学的工作。为了科学有效规划组织、控制管理好电力工程施工项目中各个阶段的工作,必须要加快管理观念的转变,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进行管理工作,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
一、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三要素
1.电力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首先,必须做好电力工程施工进度的统一规划管理,科学分配施工项目,制订合理的工程进度计划,结合工程的总规划来制定分时计划,另外还应该按照电力工程的实际施工进度及时进行调整,争取每一个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都可以按时完成,保证整体工程能够及时竣工。其次,必须做好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可行性探究,要仔细分析可能会对工程工期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做好应对措施。最后,在制定施工规划时,规划人员要对电力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能够全面系统掌握,确保施工实际条件能与工程相符合。
2.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通常都属于技术密集型施工,其工程质量要求相当严格,如果不注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施工质量是工程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在电力工程中,常常会使用到锅炉、发电机等技术性较强的辅助设备,还有中枢控制系统等技术设施,
另外还会用到各种施工机械。总体来说,对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体系,
管理开展起来的难度和可控性相对来说较高,因此必须要首先确定质量管理的目标,制定管理计划,建立管理体系。
3.电力工程施工成本管理
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变更的问题,要将变更融入到成本管控的全过程之中,尤其需要注意不能将还没有核算的变更列入到计划中,保证一切变更都能够第一时间通知到相关人员并做好全程记录。电力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有很多方法,例如成本分析、图表法等都可以使用。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成本的管控是电力施工管理新模式中的一大特征。在这个新模式中,必须要准确把握好进度管理、质量管理以及成本管理这三个关键要素,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力工程的质量。
二、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1.提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素质
电力企业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来提升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可以拥有充足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让他们有时间来参加各种培训以及自我学习,对于优秀的管理人员
和技术人员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同时电力企业还要做好各部门的跨专业培训及交流活动,例如预算部门可以向施工部门交流一些成本节约的经验,施工部门可以向预算部门交流在施工过程中比较突出的浪费现象以及能够改进的地方,这样相互交流学习,相互监督,并且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来对优秀人员给予奖励。另外,还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员工心中树立企业责任感和归属感,做好内部建设,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施工管理标准,强化施工管理意识,规范电力工程管理行为,要做到管理有依据,工作有计划。为了促进电力企业自身发展,首先应在员工心中树立危机意识和服务意识,电力企业要保证以电力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管理规范为前提,以建设精品工程为目标来实施管理。
2.促进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提升管理水平的前提是要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管理能够为管理工作带来本质上的改变,电力企业的工程管理应该以专业的管理软件作为基础,对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施工资源进行及时的监管。现代化信息管理软件能够将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数据整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并为管理者提供最佳的决策方案。电力工程施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凭管理人员的经验和主观臆断来胡乱规划。对于电力工程施工的现代化管理主要是基于完成的工程总量或工作总量,同时结合工程所需资源而制定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所以,按照电力工程的具体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合理运用现代化施工管理软件系统,对于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确保电力工程安全管理规范化
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电力施工管理的核心在于避免違规操作所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的发生。为了有效防止这些现象的出现,管理人员必须监督施工人员遵守电器操作技术规范、《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制度条例,建立完善安全施工管理制度,积极完善相关的监管措施以及奖惩措施来规范施工人员作业行为,为安全施工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要加强安全施工的监督管理力度,努力让安全管理向着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目标迈进。电力企业施工管理人员应做到未雨绸缪,做到眼勤、口勤、手勤,对于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要心中有数,对于施工作业现场的组织协调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要放在心上。施工安全管理各级人员,包括监督人员、安全负责人、现场管理人员等都必须严格遵守岗位职责,发挥自身安全监督责任,现场安全监管人员必须要养成遵章守纪的安全习惯,杜绝违章麻痹、不负责任的现象出现。
4.完善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
电力企业必须建立完善工程施工一整套管理流程,让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更加规范。在招标代表单位发出开标公示之后,招标单位应及时通知电力企业业务部门,业务部门将中标文件进行保存后将施工规划书和图纸等资料转交于工程技术部门。通过电力企业业务部门与工程技术部门组织业主、施工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及时展开碰头会,之后预算部门再对工程预
算进行审查工作。电力企业的技术管理部门应该第一时间向施工企业、材料设备供应商拨付电力工程预付款项,确保相关配套企业的供货周期,在拨款之后应该委派人员进行跟踪监管,保证电力工程施工进度能够按照预先计划进行。另外,电力企业的技术管理部门要及时对工程施工流程进行监督管理,确保电力工程建设质量,施工相关材料供应单位以及电力设备供应单位所提供的一切施工资源都必须经过电力企业技术管理部门的检验,确认合格之后才能开始施工作业。
三、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关键阶段,电力工程施工建设尤为重要,现阶段我国电能生产主要依靠的是火电厂、水电厂以及核电站,通过高低压交流电网来进行传输与分配。在电力工程施工建设中,科学有效的管理对于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作为一门管理学科,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要求必须不间断学习探索,努力寻求管理的新思路,积极吸取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逐渐完善我国电力企业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水平,确保电力施工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有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伟斌电力工程的安全质量管理探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3,(3):23.
[2]张兵.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J].华章,2013,(2):29.
[3]魏建川.关于强化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探讨[J].中国新科技新产品,2013,(1):71.
[4]陈海渊谈对电力工程管理技术的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3,(1):15.
【我国目前医疗市场现状】推荐阅读:
医疗体制改革不仅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与巨大挑战09-27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10-17
目前我国很多学生笔试能力较强11-19
我国幼儿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07-31
对我国目前商品房价格的分析12-10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解决措施10-19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