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024-11-29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精选7篇)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篇1

关键词:农村经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大国, 人口众多, 这也凸显了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只有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解决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 提高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重, 才能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主要分析新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经济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大环境给农村经济体制带来的突出影响, 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体制面临的突出问题, 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实现农村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1 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回顾

(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农村经济体制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很难得到发展和提高, 虽然国家提出"分包到户"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但是受到意识形态的压力, 一直被打压, 没能真正实施。直到1978年安徽省小岗村十八位农村率先开始尝试分包到户的新型农村经济发展形式, 彻底改变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经济, 这是一次农村经济的胜利, 这一次"包产到户"的彻底实施, 打破了原有的意识形态, 用创新的经济体制, 改变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被国家誉为"中国农村的伟大创造", 并作为基本国策被确立下来,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实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特殊的历史时期, 在中国馆面临巨大选择和抉择的历史时期, 敢于尝试做第一人的创新精神, 迈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小岗精神, 被誉为现代农村继续发扬的重要精神。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不断调整,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4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使用, 这个阶段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农村增产增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改革的起点, 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起点。第二阶段, 1985年-1992年, 农村流通体制改革阶段, 农业大丰收, 卖粮难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统收和派购的形式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农产品开始面向市场, 农产品价格施行"双轨制"国家积极推进和鼓励多种经营模式, 优化种植结构, 鼓励和支持农民从事非农生产, 推进城镇化进程。第三阶段, 1993-1998年, 经济转轨期, 全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将农业经济推向市场, 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第四阶段:新世纪以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时期, 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改革从经济改革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改革过渡, 中央也加大了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 逐渐改变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 把城市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把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 农村经济改革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经济在改革和调整的趋势下, 获得了较快发展, 其中结合农村经济改革的四个阶段内容, 分析总结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特点:首先, 维护农民利益,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的投入, 农村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我国, 农民占有庞大的基数, 所以支持和维护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利益, 是保证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其次, 改革发展的循序渐进性, 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 国家根据具体国情, 分步骤的开展农村经济改革, 从表及里, 从点到面循序渐进的开展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新时期,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 国家开始进行全面改革, 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最后,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显著, 农村落后的面貌正在逐渐改变, 一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平, 农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但是城乡二元制结构, 拉大我国城乡的经济差距, 国家还应该加以重视和解决。

(二)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成就和问题

我国农村经济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进步, 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 我国农村经济高速发展, 农产品产量有明显的提升和增加, 受到我国农产品供给问题的影响, 我国开始大力扶持农产品的增长和提高, 从增速来说, 特别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农产品有了明显的增长和提速, 这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例如, 粮食增收、棉花产量都大幅提升,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值60193.5万吨, 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 切实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需要, 彻底改变了我国农产品的供给状况, 实现了长期的供给保障, 基本解决了我国人口温饱问题。

农业的综合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速, 各种农产品的需求增加时农村经济改革的一大亮点和成果展示, 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稳步提升, 保障我国经济的长远、快速增长, 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保障。但是面临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经济的改革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 农业经济的发展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和缺陷, 所以结合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 总结农业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 得出以下关键问题, 对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1) 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程度较低, 层次较低

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体制基础之上, 受到小农经济的影响, 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较小, 基础薄弱, 层次和发展的水平还不能和其他经济相匹配。一个方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大放宽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限制, 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和不足, 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和规模, 农业生产集中程度、规模效益程度低, 农产品的生产效率明显不足,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农产品缺乏竞争优势, 导致农产品价格备受压制和制约, 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较低, 影响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 信息收集和反馈能力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农产品市场体系相对落后, 竞争能力较低

市场经济下, 对于农产品市场的要求明显提高, 但是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看, 农产品的市场体系相比其他经济的发展, 有明显的不足, 导致竞争能力不足, 严重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组织化程度较低, 制约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和层次水平;其次, 交易方式单一, 农产品的流通体系还不健全;最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影响农产品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3) 农村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硬件设施的发展和维护, 但是从目前农村硬件设施看, 农村配套设施相对落后, 信息化水平明显不足, 农村经济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 这对于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不小的挑战和约束。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还没有建立和形成, 缺乏专业化服务和配套设施, 农村经济的融资困难, 农村经济的实际效益相比其他经济来说差距明显, 金融服务体系的落后, 对于农村企业的阻碍和制约是不可估量的, 这也是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规模不能扩大的基本原因。

(4) 城乡差距依然明显, 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二元制的结构, 二元制结构有最明显的表现是城乡收入的差距, 贫富差距的扩大增加了社会矛盾, 其根本原因是农产品的价格偏低, 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这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巨大的威胁, 城乡收入的差距, 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这也是国家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 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增产增收, 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带来收入的增加, 或者说收入的增加还不能赶上物价的增加, 这导致农民的收入不增反减, 这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 是不得不重视和改变的重点问题。

3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体措施

(1) 继续坚持和完善现有农村经营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基本的经营制度, 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种经济制度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证实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家也在大政方针政策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保障, 并确立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 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方式不动摇;保障和维持农民的利益, 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 发展规模经营, 鼓励和支持农民加大田地的整合, 发展规模化、效益化农业, 扩大农村经济的产业化, 调整农村经济的结构;最后, 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村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应该进一步优化和整合, 提高农村挤经济的服务水平, 例如专业经济技术合作社、以及其他的基础配套措施, 这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2)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剩余劳动力

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看, 我国农村存在着严重的劳动力过剩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业人口较多造成的所以解决农业人口过剩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国家应该鼓励和支持农民去城市就业,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现状, 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首先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 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 改革农村的产权制度, 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 农村土地扭转也要深化改革, 解决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提高农村的就业能力和水平, 不再仅仅依靠一亩三分地维持生活。

(3) 切实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增加农民的收入是缩小城镇差距, 减少矛盾的关键内容, 在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中, 增产增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体现, 农民的腰包鼓了, 收入增加了, 才能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首先, 理清收益分配关系, 减少农村负担, 从国家农业税取消到现在的支农惠农政策, 无不体现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 提高农民的收入, 减轻农民负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其次, 加快农村企业的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农村企业发展, 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农村企业的发展, 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改变农村经济将基本依靠农业的面貌, 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梁艳菊.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分析[J].特区经济, 2010 (05) .

[2]许经勇.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学习论坛, 2008 (10) .

对我国新经济体制改革的探讨 篇2

自从古典经济学时代以来,在资源配置的研究方面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趋向:一种趋向认为,市场机制是能够完善地、合理地在社会有限资源条件下配置各种资源的唯一有效的机制,因此资源配置学说无非是一种市场经济自发进行调节的学说,其实质是相信竞争性的市场价格机制能够导致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另一种理论趋向认为,从资源配置过程和效果来看,市场机制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或者反映于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不善,从而造成资源闲置或者浪费,或者反映于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之间的不协调。这种理论趋向强调政府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主张政府调节应当与市场调节在不同程度上结合起来以克服市场失灵的弊端。古典学派之后的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货币主义学派、供应学派以及理性预期学派,在资源配置的研究上,无不是这两条理论进路的发展和演化,他们的理论分歧,实质上是对市场机制作用的估计程度的分歧,或者说对政府调节效应的判断的分歧。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实质性问题是寻找一种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的含义。

宏观层次上的资源配置是指资源如何分配于不同的部门、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单位,其合理性反映于如何使每一种资源能够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使用方面。

较低的微观层次的资源配置是指在资源配置为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区如何组织并利用这些资源,其合理性反映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们以达到最大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出。这两个不同层次的资源配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最关键的区别在于,两个层次的资源配置实现的途径不同,较低层次的资源配置可以在不转移生产要素的前提下,通过生产技术措施或组织管理措施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较高的宏观层次的资源配置合理化的实现,通常要涉及生产要素的流动、产权关系规范化、固定资产的转让、宏观经济调节手段的运用、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等问题。

通过区分较高的宏观层次的资源配置和较低的微观层次的资源配置,与两个层次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合理化相应的是两个层次的企业体制改革。较低层次的企业体制改革是改革企业的内部经营机制,由此使得企业变得充满活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将更加关注自身的经济效益并更好地发挥经营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较高层次的企业体制改革是改革企业的经济地位,使企业由过去作为行政机构附属物的地位转变为真正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使企业的产权关系明确化,使企业成为承担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因此,经由对资源配置理论的研究,即要使资源配置由不合理趋向于比较合理,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是必要的,而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以赋予企业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地位作为突破口,明确产权关系,实现政企分离,培育和完善市场,在此基础上实现市场定价的格局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价格改革既不是唯一重要的改革,更不可能成为改革的突破口。经济转轨时期的资源配置合理化的这种路径特征,是由我国经济的非均衡性质所决定的,从经济体制变革的角度,从微观经济基础和宏观经济调控相互协调衔接的角度来研究资源配置。

改革后,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取得了巨大成功,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运行基本奠定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之上。资源配置的方式已由计划向市场这一基本方式转变。在转变中,政府一边“造市”,一边“退市”。即在打破旧体制框架的同时,塑造新经济体制,包括市场形态的构建、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市场规则的制定等,在把各种经济主体推向市场的同时,自己在放权让利中逐步退出市场。

二、我国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市场作用不断增强,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高。具体表现为: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政府通过“中央各主管部委——地方各主管厅局——行政性公司——国营工厂(商店)”这一管理链条对国有资产(企业)进行直接管理(干预),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者和经营者集多种职能于一身,企业毫无生产经营自主权。改革后建立了“国资委(局)——控股公司——企业”的管理体制框架,国有企业在现代公司化改组过程中正在形成相应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国有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行政关系转变为市场化的“委托——代理”关系。

2、计划体制的改革 计划体制改革以来,一方面,指令性计划已经或正在变为指导性计划和政策性计划(如产业政策等)。计划的行政色彩已大大减弱;另一方面,计划的比例大大减少,市场调节的范围不断扩大。绝大部分商品、劳务和生产要素的产销、供求等已基本放开,市场已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或主要作用。 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是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的。以前中国实行计划价格,它既不反映供求,也不符合价值;改革后,先后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和调整了工业消费品价格并采用“价格双轨制”。

3、财税体制的改革 在国家与企业等纳税人之间的财务税收关系上,以前由国家实行统收统支,企业没有理财自主权。80年代后的两步“利改税”,规范了国家与企业之间分配关系,但存在税收不统一,税负不公平,税制过于复杂的问题。近几年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确立和增值税作为主体税种的税收体制的运作成功,标志着新的财税体制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在新的财税体制下,财政收支体制的改革,各税种的调整和完善,预算外及体制外资金管理的规范,使政府在增加财力的同时,保证其职能能够完整地发挥,并改善了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4、金融体制的改革 改革前,中国实行单一国家银行制度,中国人民银行既是中央银行,又是商业银行,还是政府机关,金融依附于财政,构成“大财政、小银行”体制。现在,中国已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金融体系,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从中央银行中独立出来后,政府改变了原来对商业银行的严格的直接控制,取消了贷款规模的管理,在贷款发放上给予银行自主决策的权利,并促进银行间的竞争,使银行间业务相互交叉、渗透的程度不断加强,各商业银行提高了运营效率,对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作用。

5、外贸体制的改革 中国的外贸,以前由国营专业外贸公司独家垄断,实行计划收购制。改革后,引入竞争机制,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在完善出口代理制的基础上,直接赋予越来越多的工贸企业、生产科技型企业进出口贸易经营权,实行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并在取消财政补贴后改进和完善了出口退税制。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篇3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设计必须通过改革产权模式,明晰产权,完善股权结构,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全完善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内部制约体系,从而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逐步走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担风险和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具体而言,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以完善法人治理为重点,着力提高信用社科学决策能力。以明晰产权关系为抓手,激活信用社发展动力 是合理选择产权制度。要充分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选择既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又符合国家规定的组织形式;其次要把明晰产权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内部管理责任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一套决策、管理、监督相互制衡以及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二是加快对农村信用社现有产权的清理和处置工作。农村信用社要加强对股本金的管理和规范,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吸引个体经营大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等愿意“理事”、能够管理的投资人入股投资,来扩大投资股的比例,以确保股本金的真实、稳定和股权结构的合理性,努力实现股权结构的多样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以效益为中心,努力提升信用社经营能力 改革后,农村信用社应尽快适应统一法人体制的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优化 资源配置为切入点,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规模、效益、质量、安全相统一的经营管理目标落实到实践之中,切实推进经营机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

以管理为核心,增强信用社抗御风险的能力统一法人以后,基层农村信用社要全面推行授权授信管理。不断完善审计监督职能,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和有效管理的要求,整合理资源,增强信用社抗御风险的能力。明晰产权,实行股份制 实行股份制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内在需求。首先,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别逐步缩小,城乡一体化的经济格局客观上要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适应这种变化。其次,“三农”内涵的变化,使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性质发生了飞跃,金融服务的需求层次有了较大的提高。信用社如果停留在合作制基础上止步不前,业务功能将大打折扣,将面临失去市场的危险。第三,以县为单位实行统一法人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了股份制经营的基础。过去基层社的独立法人体制,其经营规模小,服务领域窄,管理层次低,资本金不足,很难实现现代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县(市)联社实行统一法人后,实行股份制,明晰产权,落实经营责任,将有利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第四,国有商业银行进入城市开展业务。支农任务落在了农村信用社肩上。如果农村信用社坚持合作制性质,将会出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中的严重错位 一是完善社员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社员的民主管理权。二是充分发挥理事会职能作用。联社要结合信息披露等有关规定,注重加强对外部理事金融业务基础知识的培训,更好地发挥理事会议事和决策作用。三是强化监事会的职能。监事会直接对社员代表大会负责,依法对理事长、主任的履职行为进行监督。四是管理人员实行招聘制。五是制定严格的职责

分工制度。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过程中,严格界定“三会”的职责,真正实现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的分离,明确业务分工,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统一协调、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过近50年的曲折发展 ,已成长为资产、负债及其职工规模仅次于四大国有银行的“合作”金融组织 ,不少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规模已超过了当地国有银行的规模 ,如广东顺德市农村信用社合作联社的储蓄存款业务已占据全市 80 %的市场份额 ,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但是 ,由于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关系、法律地位一直未能很好地界定 ,导致农村信用社经营体制的不顺 ,从而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 ,出现了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与问题。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历史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新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业务也进一步拓展,支农作用明显增强。但管理体制的滞后等带来的问题,使农村信用社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多元化,多层次农村金融的需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几经变迁,1996年农村信用合作社从“农业银行”脱钩以后,恢复了其合作金融的地位,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上形成了现行的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体,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分工协作的格局。

1、合作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农村信用社应立足于“三农”不是凭空定论,而是有着真切朴实的历史根源的。中国民间有古训叫做“翻身不忘本”,官方也有名言叫作“富而思源”。农村信用社虽已成就农金巨头并统领农村金融市场,但其原身胎生于“三农”,本质上与“三农”共承相同的血脉。中国是一个网状的农业大国。经济底子薄弱,经济结构粗放而不完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农村经济框架定格为“一体两翼”。即农业生产合作是主体,供销合作、信用合作是两翼。由此可见,合作金融是合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典型股份制也即合作制金融组织。其股东也即社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兄弟。股金自然不是“官方”的资本。

2、合作制确定的市场定位。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偏低,最广大农民太需要通过资金互助,以期实现合作化农业生产,推动社会化经济发展。于是,党和政府从融通区域社会资金、防止民间高利贷剥削的宏观计划出发,领导人民群众组建合作金融组织,发挥调节资金余缺的互助服务功能,共同建设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至此,由农民自愿入股组成,由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具有一级法人资格的合作金融机构即为农村信用合作社。因其充分体现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且不以盈利为最大目的,而被认定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至此,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便确立起来。

3、合作制运行的历史进程。1951年至1959年,农村信用社资本由农民入股,干部由社员选举,信贷为社员提供,合作制性质明显,是扶持农业生产的重要金融力量。1959年至1980年,由于极左路线影响,农村信用社先后下放给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后来交

给贫下中农操作,成为基层社队的金融工具。1980年至1996年,农村信用社由农业银行管理,合作制“三性”基本恢复,期间设立了县级联社,但实际上成了国家银行的基层机构,走上了“官办”的道路。1996年底,农村信用社与农行脱钩,由人行监管。现又进行新一轮改革。

农村信用社在曲折中发展,与“三农”有扯不断的渊缘。即使其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多变,但合作制性质不变,客户群体不变,最广大的信用合作伙伴始终是纵横在农村经营着农业的农民。因此,农村信用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应该立足于“三农”。

二、目前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不足本段层次混乱整理

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农村信用社是由社员人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社员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风险和民事责任,这些规定表明农村信用社在法律上属于集体所有,即为全体社员共同所有,其产权属于公共产权,但其产权制度以及相应法律关系却是模糊的,农村信用社实际上处于所有者缺位状态,主要表现在:

(一)法人治理结构尚需进一步完善

1.理事会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其一,理事议事能力不足。目前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会成员中除保留2-3名职工理事外,另增选了7名非职工理事,主要以个体私营主及行政村干部为主。参事议事能力尚有差距。其二,认识不够到位。有的职工理解统一法人仅仅是换了块牌子而已,对参与民主管理,正确行使权力缺乏主动性,“内部人”控制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

2.决策权与经营权界定模糊

一方面,省联社与各县(市)理事长签订的目标责任书,有些内容和条款完全是经营管理方面的,但责任之下,让理事长置身经营之外显然不太可能;另一方面,联社自身管理中也确有沿袭过去的所谓传统经验和老方法,经营管理中的大小事情,习惯上仍由一把手定夺,使得身兼党委书记的理事长在实际工作中既抓决策,也还得抓经营上的事情。

(二)监事会职能作用脆弱

目前,从监事会运作情况看,由于没有具体的操作指引,一些联社的监事会主要是通报监审工作情况,并没有完全按监事会的职能实施对联社业务、财务活动和社务情况的全面有效监督,监事会会议成了稽核检查工作汇报会。在监事会组成人员中,外部监事占多数。而外部监事由于金融理论和银行业务知识相对贫乏,无力发挥其监事的作用。

(1)产权关系未能完全明晰理事会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其一,理事议事能力不足。目前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会成员中除保留2-3名职工理事外,另增选了7名非职工理事,主要以个体私营主及行政村干部为主。参事议事能力尚有差距。其二,认识不够到位。有的职工理解统一法人仅仅是换了块牌子而已,对参与民主管理,正确行使权力缺乏主动性,“内

部人”控制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

(2)决策权与经营权界定模糊。一方面,省联社与各县(市)理事长签订的目标责任书,有些内容和条款完全是经营管理方面的,但责任之下,让理事长置身经营之外显然不太可能;另一方面,联社自身管理中也确有沿袭过去的所谓传统经验和老方法,经营管理中的大小事情,习惯上仍由一把手定夺,使得身兼党委书记的理事长在实际工作中既抓决策,也还得抓经营上的事情。

(三)监事会职能作用脆弱

目前,从监事会运作情况看,由于没有具体的操作指引,一些联社的监事会主要是通报监审工作情况,并没有完全按监事会的职能实施对联社业务、财务活动和社务情况的全面有效监督,监事会会议成了稽核检查工作汇报会。在监事会组成人员中,外部监事占多数。而外部监事由于金融理论和银行业务知识相对贫乏,无力发挥其监事的作用。

(四)产权关系未能完全明晰

产权关系未能完全明晰,主要表现在股本金的稳定性较差,资格股所占比例太大,而投资股所占比例太小,产权的明晰性依然不清。

(五)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不够

由于受经营理念和实际经营业绩不景气的制约,信用社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对公众公开披露自身经营业绩和经营活动时,其实施起来效果还是存在不明显、不意愿的特征。

(六)经营机制转换不明显

从已过渡到统一法人的通道农村信用社看,大多遵循的还是以往的管理经营模式,缺乏应有的网点整合、成本核算、企业化绩效考核手段和方法,尤其是信贷方面,更是依赖基层信用社作为前沿阵地,与改革前没有大的区别,风险识别与评价体系、严格的审贷分离制度和赏罚分明的信贷

产权关系未能完全明晰,主要表现在股本金的稳定性较差,资格股所占比例太大,而投资股所占比例太小,产权的明晰性依然不清。

三、对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设计必须通过改革产权模式,明晰产权,完善股权结构,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全完善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内部制约体系,从而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逐步走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担风险和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具体而言,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以完善法人治理为重点,着力提高信用社科学决策能力一是完善社员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社员的民主管理权。

二是充分发挥理事会职能作用。联社要结合信息披露等有关规定,注重加强对外部理事金融业务基础知识的培训,更好地发挥理事会议事和决策作用。

三是强化监事会的职能。监事会直接对社员代表大会负责,依法对理事长、主任的履职行为进行监督。

四是管理人员实行招聘制。五是制定严格的职责分工制度。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过程中,严格界定“三会”的职责,真正实现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的分离,明确业务分工,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统一协调、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

(二)以明晰产权关系为抓手,激活信用社发展动力

一是合理选择产权制度。要充分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选择既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又符合国家规定的组织形式;其次要把明晰产权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内部管理责任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一套决策、管理、监督相互制衡以及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二是加快对农村信用社现有产权的清理和处置工作。农村信用社要加强对股本金的管理和规范,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吸引个体经营大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等愿意“理事”、能够管理的投资人入股投资,来扩大投资股的比例,以确保股本金的真实、稳定和股权结构的合理性,努力实现股权结构的多样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

(三)以效益为中心,努力提升信用社经营能力

改革后,农村信用社应尽快适应统一法人体制的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优化资源配置为切入点,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规模、效益、质量、安全相统一的经营管理目标落实到实践之中,切实推进经营机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

(四)以管理为核心,增强信用社抗御风险的能力

统一法人以后,基层农村信用社要全面推行授权授信管理。不断完善审计监督职能,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和有效管理的要求,整合理资源,增强信用社抗御风险的能力。

(五)明晰产权,实行股份制

实行股份制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内在需求。首先,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别逐步缩小,城乡一体化的经济格局客观上要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适应这种变化。其次,“三农”内涵的变化,使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性质发生了飞跃,金融服务的需求层次有了较大的提高。信用社如果停留在合作制基础上止步不前,业务功能将大打折扣,将面临失去市场的危险。第三,以县为单位实行统一法人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了股份制经营的基础。过去基层社的独立法人体制,其经营规模小,服务领域窄,管理层次低,资本金不足,很难实现现代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县(市)联社实行统一法人后,实行股份制,明晰产权,落实经营责

论我国农村税费改革情况 篇4

陈汝君 南京工业大学 法政学院

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大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宣布全国全面彻底取消农业税。这标志着在中国实行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全面取消农业税,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一个侧影,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村的税费制度,了解农村税费改革。

一、农村税费改革的必然性及进程

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选取安徽省作为试点正式开始,自此拉开农村税费改革的序幕。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以下我们结合实际分析其必要性。第一,农村税费制度不合理。其一是农民负担过重,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现象很严重。而且由于我国正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农业剩余被提取为工业积累资本,过渡汲取的状况出现,农民负担加重。其二是农民增收缓慢。现行财政体制使农民负担过重,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民收入的流失;农产品结构性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销路和发展;农民思想观念的保守制约了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长。其三是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城乡差距大。第二,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农业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而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为工业反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时机;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农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如何与国外农业相抗衡。

二、农村税费改革的进程

由于以上背景农村税费改革呼之欲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局部试点研究后,于2000年正式开始,首先选取安徽省作为试点省封闭进行,取得经验后推广。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点:“三取消”,一是取消乡统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方面想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集资,二是取消屠宰税,三是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两调整”,一是调整农业税,二是调整农业特产税;“一改革”,即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

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省份扩大到20个;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铺开,2000年至2003年期间,取消了乡统筹费、屠宰税以及专门面向

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涉及农民的集资项目;2004年,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取消,农业税税率逐步降低,并且在黑龙江及吉林两省率先开展免征农业税试点工作;2005年,取消牧业税,扩大减免农业税范围至28个省;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2006年后,农村税费改革进入综合性制度创新阶段。

三、农村税费改革的绩效评价

首先,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三提五统”和农村教育集资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等专门面向农民的各项收费,清理整顿了各种达标升级活动,有效遏制了“三乱”现象。

其次,增加了农民收入。由于各项税收的减免,极大的促进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丰产丰收,农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并且增加幅度逐年加快。据统计,全国平均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越过3000元(3255元),2007年越过了4000元(4140元)。

同时,由于农民负担的减轻,国家向农村的各项投入相应增加。中央财政陆续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惠农补贴政策,同时预算安排各种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的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地方做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消农(牧)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及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农民生活生产的改善。

最后,促进了农村综合改革的进行。农村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在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下正在展开。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税费改革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首先,与农村税费改革相关的配套改革,即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相对比较滞后,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有的还在试点探索阶段。

其次,农村税费改革并未完全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些障碍,城乡差距在农村税费改革的情况下还在拉大,农村发展滞后这一状况并未得到很好的改善。

四、农村税费改革的建议

首先,就农村税费改革本身来说,取消农业税后,涉农税收政策改革的方向

是统一城乡税制,同时给予农民税收优惠,按现代税制的要求,将工商税收延伸到农村成为必然,但是由于国情的特殊性,如何构建我国城乡统一的税收体系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与此同时,在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我国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与国外大规模现代化农业竞争,需要国家大力保护与支持,主要表现即是税收优惠,这也是各国保护与发展农业的普遍做法。

其次,就农村税费改革的外延来说,农村税费改革需要查缺补漏和进一步的深化。应该着手于以下方面:进一步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统筹推进粮食流通体制、征地制度和农村金融等方面的改革,使那些由农村税费改革而发现的体制漏洞得以改善;建立健全农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乡村治理结构,促进农村良性发展;建立健全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健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即农村医疗卫生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就业制度等惠及农民生产、生活的公共服务项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最后,就农村税费改革的外部环境来说,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是重要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变化 篇5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更使中国的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背景的。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了严重挫折和损失,当时整个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生活。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也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邓小平正时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我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踏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富裕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邓小平区分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机制,认为基本制度如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是正确的、优越的,坚持安老分配为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才能使中国的经济发展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单一公有制的结构已经为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所替代。根据事件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共有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体现了党在所有制理论上的与时俱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快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随着经济特区的建立,沿海城市的开放,引进外资、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迅速扩大,我国经济摆脱了原来的封闭半封闭状态。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2001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面开放的新阶段,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中国,一方面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全面履行承诺,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逐步开放服务业市场,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加快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立法。另一方面在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21700亿美元,在世界贸易排名中居第三位,同时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过去以农产品和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向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后者的比重已上升到90%以上,对外贸易的效益有了很大改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发展迅速,业务遍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同时积极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不断发展与世界各国、地区

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还参与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对外开放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从经济总量看,外贸和外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20%以上,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对外开放也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出口增长仍属于树立那个扩张型的较为粗放的增长方式;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较少;引进的技术主要是生产线和机器设备等硬技术和成熟技术,核心技术比较少;利用外资的产业和区域不尽合理,对外投资比较薄弱。

我国不断提高开放性经济水平,我国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在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要实施以质取的战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完善公平贸易政策,健全外贸运行监控体系,增强处置贸易争端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第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完善对境外投资的协调机制和风险管理,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它也使国家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以及环境与生态安全等受到挑战和威胁,要提高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切实维护国家各种安全的能力。

要使我国经济发展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必不可少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经济建设的根本问题。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农业要现代化才能适应工业的现代化。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先后制定了许多具体的政策解决农村问题,使农业得到加强、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创造了重要条件。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均还不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清楚,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经济总量大幅跃升,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认识也不断变化,越来越感到国民经济发展要速度“快”,而且还要质量和效益“好”。在不断总结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好”字不断充实内容。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2006年我国GDP总量上升到第四位,我国的经济体制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我国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在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的条件下,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存在的短缺状况基本改变,买方市场初步形成,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进出口贸易的大幅度增加,推动着消费结构升级。正是这些成就和变化,为我们走向“又快又好”发展这一新的历史起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必要的市场供求格局和重要的饿体制性基础使我们有条件提出又好又快发

展的理念。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如何以更好的质量、更多的品种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通过自主创新、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产品开拓市场,成为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资源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面貌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人均水平还很低。

浅析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现状及改革 篇6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现状及问题

(一)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不合理, 资源供给不足

在我国,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农村主要的政策性银行, 目前只对国有企业进行贷款服务, 并不能直接贷款给农户和农民个人, 这就大大局限了其服务范围和功能, 随着农业发展银行商业化改革不断加快, 导致银行更加减少了对农村经济的投入;在我国, 中国农业银行主要负责于农村信贷业务, 同样在商业化改革的进程下, 农业银行的农村金融服务也逐步弱化, 对农户和企业投放资金少;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强大, 作为正规金融机构, 与农业和农民的业务量多, 但是近年来, 其商业和利润性越来越明显, 并且由于受到政府干涉和自身规模小等原因, 也面临着不能与现有农业结构相适应的问题。

(二)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法律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方面, 目前仍然没有专门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保护的法律制度, 在农村金融机构运营中出现问题也主要依靠于行政管理部门解决, 没有权威的法律制度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有力保障, 由于我国农业金融法律不全面, 导致很多政策性银行不得不寻找自身发展的突破,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受阻, 带有一定的狭隘性, 另一方面, 由于法律体系的不健全, 许多民间金融缺乏必要的规范和保护, 非法融资和不正规金融活动猖獗, 社会危害性大, 影响恶劣。

(三) 农村信用担保体系落后, 保险力度较弱

在我国, 农业经济一般比较薄弱, 乡镇企业或者农户到银行办理信贷业务, 往往缺乏较有效的抵押物, 加上我国目前缺少专门的担保机构, 政府又没有加大力度投放担保基金, 导致“担保难”成了目前农户和乡镇企业贷款时面临的最大难题, 在办理贷款担保过程中, 贷款担保手续繁多, 浪费时间久等因素导致耗费一定的人力和财力, 加上农业保险的力度弱, 今年来农业保险业务不断减少, 导致农村企业和农民贷款难, 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创新

(一) 推进农村金融机构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针对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首先要积极发挥政府的能动作用, 稳定宏观的经济环境, 农村信用社应在继续发挥其主要作用的同时, 完善自身经营机制, 争取不断改革和壮大;加强农业银行对农村市场金融的需求服务, 政府积极引导农业银行为农业开发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大规模资金;加快储蓄银行服务运行速度, 使资金良性循环到农民手中, 加快农村企业和经济发展。同时政府应深化商业银行改革, 提高其信贷积极性, 鼓励银行完善借贷服务。

(二)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法律制度

一个国家的法律是否完善标志着其经济发展的速度, 在我国, 由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缺乏完整有效的法律保证, 导致在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遇到一些问题时没有有效解决办法, 进而影响其发展, 所以无论是银行还是民间金融, 都应有健全的法律作保障, 出台完整的法律法规不仅能遏制犯罪活动猖獗, 打击非法融资, 而且可以有效保证农村金融体系安全发展的大环境, 针对银行管理, 农村融资及农业贷款都应有相应法律, 保障农村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

(三)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信用体系

由于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信用体系不完善, 没有专门的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 导致乡镇企业及农户个人贷款“担保难”,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对农业金融服务的信心, 影响了农村经济, 农业发展, 减少农民收入。目前针对这些问题, 我国政府应积极建设法律法规, 为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政府积极鼓励发展农村信用中介服务, 完善农村中小型企业和农民个人的信用评估;另一方面国家可以加大力度建设部分担保基金, 鼓励农村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小结

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对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历史和客观因素,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阻碍和问题, 如何加快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共同发展, 解决农村企业和农民的信贷问题成为当前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面临的重要任务。这要求我们从农村经济和农民切身利益出发, 不断深化改革, 加快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摘要:目前在我国农村, 资本不足, 资金短缺已成为阻碍乡镇企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 如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解决农村信贷不足, 成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制,现状,改革

参考文献

[1]王晰.市场竞争视阈下的农村金融创新研究[J].现代商业, 2010 (03) .

[2]衣文明.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体系发展取向[J].大众商务, 2010 (02) .

[3]吴依然.论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农村金融[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01) .

[4]车亮亮.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构建[J].理论探索, 2010 (01) .

新时期我国农村金融改革 篇7

在闭幕不久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农村金融新政成为这次会议的重点。从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大局来看,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而我国农村由于经济落后,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持续增长的一大障碍,这也是中央政府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旨意之所在。

1 农村金融体制现状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往往离不开良好的金融体制。我们可以看出,在以往的十几年中,与城市金融快速发展相比,农村金融体制的现状危机重重。

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无法提供良好的服务。从1999年开始,全国上千家农村基金会相继关闭;四大国有银行从农村大力收缩“战线”,大规模撤并31000多家地县以下基层机构,目前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只有中国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农村的邮政储蓄只吸收储蓄而不发放贷款。因此,现如今农村金融体系只剩下农村信用合作社。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整个信用社为“三农”提供的金融服务能力十分有限。

缺乏合理的渠道流通资金。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无法向农村经济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反而成为主要的农村资金外流途径。近年来全国邮政储蓄机构吸收的存款基本上存储于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又贷款给农业发展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专项用于农副产品的收购,这两方面的资金几乎相抵。

金融缺陷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由于货币管理当局对一切非正规金融持严厉管制的态度,因而民间金融仍然处于初级发育阶段,无法进一步扩展规模和经营网络,这便只能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提供简单的金融服务,无法充分满足农村经济和农民的融资需求。这是市场经济下利益驱动的结果,也是农村金融体系缺陷之所致。

权利与责任分不清,阻碍农村经济发展。正是因为国家财产所有权不明确,导致权利和责任不清,在信贷扶贫实践中,扶贫发放贷款投放不准确,贷款拖欠严重甚至腐败等问题都不约而同的存在,由此加重了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不合理性。

武汉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世界银行专家邹恒甫指出:金融发展程度的高低将影响收入分配。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长期落后与金融发展的萎靡存在密切关系。农村金融各局部市场存在供给远远小于需求的情况,这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农村金融体制资金配置功能的充分发挥,导致低效率的配置水平长期维持,形成不均衡中的“均衡陷阱”。顾及于此,改革现有的农村金融体制已迫在眉睫。

资金撤出,金融单一。正规金融机构如国有商业银行不断从农村地区撤出,金融供给日益减少;国家对非正规金融的打击与排挤,更加使农村的金融供给窘迫。就市场准入来讲,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是由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垄断的(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其实质仍然是由政府控制,不具有真正的自主权和独立权,而且金融产品单一。

2 农村现有的金融体制的危害

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面临着12大制约因素,金融体制效率低下便是其中之一,尤其是中国农村的金融体制改革更应走在前列。

缺乏贷款资金,影响经济发展。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不足,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的发展。资本的不足将导致经济体的发展陷入“贫穷陷阱”,因而农村地区后续经济实力不强,不仅使贫困恶性循环,而且导致农业的产业态势逐渐弱化。更严重的是,农业和乡镇企业作为消化农村劳动力以及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和部门,但凡失去发展的源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难度将明显加大。不但影响和谐社会的建立,而且危及社会的长治久安。

农业方面的保险萎缩。对于中国农业来说大多都是靠天吃饭,影响现代农村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天气与市场。但由于农业保险的赔率高,利润少,许多保险公司都放弃了这一市场,从而导致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保险逐渐萎缩。现在,虽然已经建设有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制度,但农业保险起步较晚,险种不多,规模不大,依然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农村的金融市场上缺少竞争机制与主体。近几年来,农村金融主体数量、种类及功能的缺失已经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一些农村金融机构也重新被有关部门引回到农村中,并鼓舞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设立农村分支机构。但现阶段尚且未组织成有效地竞争机制,在比较贫困的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这个唯一的正规金融机构。这便出现了一系列民间小型的非正规的金融组织,其运行的规模较小,甚至有时还会影响正常的秩序。

3 农村金融改革的展望与策略

建立高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金融改革的核心。然而,根据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就应当切实从整个金融体系出发,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以便于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打开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竞争力。从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出发,培育和发展具有多样性、竞争性与高效性的金融体系,对外打开农村金融市场,吸引外来资金,并适当放宽政策,实现农村金融的改革。

形成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建议在乡镇内设立多家多有制的金融机构,并允许外来资金参入,促进各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扶持,发展有序的贷款组织。对于比较微小的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汇集资金,增加融资途径,促进金融机构发展。

对农村的公共财产投资体系进行改革。在农村的金融改革中,要充分发挥农村公共财产投资的作用。在农村的金融体系之中,各个机构之间的属性是不相同的,但人们却常常无法分清,对其产生混淆,由此使许多金融业务受到负面影响。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分清它们各自的职责,商业金融能够解决的问题,政策性金融就不要参与其中。政府财政部门要为乡镇建设基础设施,提高教育事业的投资,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

建立与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体制。第一,有关如何使用抵押物。由于农民没有严格以上的土地拥有权,就无法用土地当作抵押物进行贷款,这也是农民贷款难的一大主要原因。而农民的房产与生产资料很难进入市场体现价值,因而不能当作抵押物。政府可以适当放宽政策,在一定情况下允许土地当作抵押物,让农民进行贷款交易。

第二,建立存款保险公司。为了快速解决农村经济危机,有关部门应成立法案,设立相应存款保险公司,实施强制性的投保制度,稳定农村的金融。

第三,为了使农村金融市场更加完善,国家应设有相应的支付系统,同时在存款上实行差别化的政策,减少税收,增加农村贷款金额。

改善农村的金融环境。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想建设全面多方面的金融体系,那么就必须改善现有的金融环境,尤其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可以改善金融环境主要还是有政府来主导,放宽政策,吸引资金,促进地区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

推进农村金融产品的服务与创新。加快农村金融产品的服务和创新是新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用创新的理念解决农村金融问题,促使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扩宽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品种与数额,加快创新,优化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还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面,着重发展民用的产业。另外,还可以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消费信贷,以此更好的满足农村金融改革的需要。

统而言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只有改革现有的农村金融体制,才能够促进新农村的建设,从而缩小城乡差距,推动经济的不断发展,维护国家的稳定。

上一篇:幼儿教育学教师与幼儿下一篇:文明宿舍申请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