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展望

2024-09-23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展望(精选9篇)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展望 篇1

一、关于农村金融市场

在金融市场上,农村金融作为主体,通过一定方式和制度将农村金融的资源提供给农村,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的发展提供金融资源的支持。农村的金融市场是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由借贷方,需方和监管部门组成。在我国,借贷方又分为了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组成。非正规金融机构不在政府的监管之内,没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和风险。而就需求方而言,正规的金融机构资金充足,制度健全,但是借贷门槛较高,要求严格。与之相反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则是缺乏资金和管理,必须依附供给者提供的金融资本作为农村经济活动的主体。本文阐述的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就是为了让金融在整个农村市场中得到最合理的分配,能够实现和动员有效资源为农村金融做出可行的投资和融资。以便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各项功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我国农村金融在目前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金融的需求也使得日新月异。但是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银行与国际金融的接触使得银行商业化日趋严重,尤其是农业银行更加显著。农业银行为了与现代商业银行接轨,大量撤销了在我国乡镇农村的机构网点,贷款服务也更倾向于大客户。不断地减弱农村的金融服务,对农村的经济支持也是日渐削弱。农村金融市场成为了商业金融的荒芜之地。我国领导人也逐渐重视了这个问题,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和改革,开始了第一轮的农村金融改革,这一阶段的农村金融改革成立了新的农村金融体系和机构,适应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农村金融改革也是如火如荼。但是这些措施改革以后,农村金融体系仍然存在了许多与经济发展所不适应的弊端。商品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的需求使得城乡金融管理体系无法适应。农业银行也是商业银行,太政策性不利于其商业化的发展和经营,而农村信用社呢又是在中国农业银行的直属机构,无独立的发展空间,归根到底还是主要商业化占据重要位置,农村信用社体制上存在过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向城市靠拢使农村的金融出现了巨大的漏洞;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单一化,各项功能薄弱;农村的存过比例额过大,其他金融没有延伸;农村的土地抵押融资受到了严厉的限制。

三、针对农村金融的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相平衡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经济永远决定了金融。金融的核心作用要完全的释放,则要依附在一个活跃的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服务之所以滞后,就是因为农村经济的主体交易需求的不足和供给型金融共同抑制的结果。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相当严重的结构性的缺陷, 不能有效的供给,无法满足农业结构的整改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所提出的需求。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民的诸多限制性,而非正规金融组织又受到法律和政策的约束。导致了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相当严重。加强农村经济的发展时不我待,这就要求我们多元化思维的来考虑农村金融所需的根本。包括要加大商业金融对农村支持的力度,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健全对农村金融的支持政策等。

(二)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发展扶持农村的小额贷款

由于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信贷方面的漏洞和审查上的严格性,使得农民从正规渠道获得借贷无疑是难上加难,但事实上无论是农民还是农村中的经济组织,都离不开借贷,这就造就了民间非正规的借贷机构。但民间借贷属于非正规机构,完全处于不可掌控的状态,同时也使金融的风险概率极具增高。只有将民间的金融机构步入正规化,才能够促进农村金融的健康快速的发展。农村金融的改革核心就在于建立一套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要从根本上去解决当代农村金融的突出问题,就绝不能仅仅限于对体系的一些小举动小修补,而必须大刀阔斧似的对整个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更加完整的,更有效率的改革。 让农村金融体系真正的为“三农”服务,从整体上推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全面改革。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对金融机构进行优化,是农村金融落到实处。要逐渐放开农村的金融市场,培养农村的金融竞争力、积极开发是个农村金融投资的品种,让整个农村金融体系更加平衡、寻求有效的担保方式,让农民能有效的借贷,来推动农村金融的建设。同时必须完善对借贷机构风险的补偿制度和健全的担保机制。这样一来金融信贷机构也才能对农村这个风险较高的借贷者无后顾之忧。

四、结束语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及国外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特别是我国经济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导致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出现较多的问题,农村金融的经济效应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影响了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得出结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有效的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国外在对农村金融市场方面研究的理论基本都按照此规律进行,农村金融市场是国家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农村金融市场和城市金融市场共同发展才能实现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

摘要:作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在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许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业都是以城市为主,随着经济的增长,发展农村金融业势在必行。本文就现代农村金融的状况和重建农村金融市场做出来几点意见和希望。

关键词:农村,金融市场,现状,展望

参考文献

[1]乔海曙.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约束及解除[J].农业经济问题,2001

[2]房德东,王坚,王嘉秀.试论我国农村领域的金融抑制问题[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4

[3]马晓河,蓝海涛.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与改革思路[J].中国金融,2003

[4]陈志.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缺失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展望 篇2

近年来,我国面临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产业转型压力。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起着支撑、服务其他产业发展的作用,随着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篮子,金融业改革势在必行,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绿色金融的发展,银监会多次提出发展绿色金融的规划,在去年刚刚闭幕的G20杭州峰会上,绿色金融再一次被写入会议公报,表现出国家对绿色金融的高度重视。那么,我国目前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怎么样?未来绿色金融发展方向是什么?该如何做才能推动绿色金融快速发展?本文将从这三个问题出发,梳理近年来关于绿色金融的有关研究成果。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从整体上看,我国绿色金融还处于萌芽阶段,虽然国家给予了绿色金融足够的政策支持,但由于绿色金融本身的特点,相比于传统金融业务我国绿色金融的盈利模式还比较单一,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积极性有限,各方面业务都处于探索阶段。

在当前阶段,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的主体业务。绿色信贷指的是银行在贷款中,将项目及其运作公司与环境相关的信息作为考察标准纳入审核机制中,并通过该机制作出及最终的贷款决定。目前,这一业务模式与传统的抵押信贷等信贷方式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是在信用标准方面加入了对于环境因素的考察。通常来说,进行大规模的银行贷款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现金需求量大、劳动密集度高、环境污染重的工业企业,这就势必会导致银行放弃某些贷款业务,进而导致商业银行利润的下降,因此这一业务主要靠银监会等监管机构的政策推进。要想真正地调动起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创新,在绿色信贷中找到新的盈利点和增长点。

碳交易,是绿色金融最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但目前我国这一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简单来说,碳交易就是以市场化的手段来配置温室气体排放量,首先由政府综合考量,确定社会总的排放量,之后由各企业根据自身的盈利水平和产业规模,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自由交易这些排放量,从而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目前,我国已经在北京、天津等地开放了碳交易所,但是市场开放程度还比较低,未来碳交易应当进一步开拓业务范围,降低准入门槛,积极探索碳股票、碳期权等新兴碳交易模式。

绿色金融配套支持体系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支撑,包括系统性的法规、政策、绩效考核体系等等,但在当前一段时期,这一体系发展的还很不完善。正如前文介绍过的,绿色金融在当前的发展阶段,还没有探索出一条可以将环境正外部性转化为商业银行利润的有效途径,因此,其发展主要靠国家政策的推动。但就法规的制定、政策的执行来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区域利益、部门利益,而忽视甚至无视环保部门的政令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环保部门的信息不够透明,在进行企业污染控制时过度依赖行政手段,这与绿色金融的市場化理念是冲突的,从长期来看作用有限。

我国绿色金融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要不遗余力地加大绿色投资力度。要想发展好绿色金融,最根本的手段是开拓出一片规模巨大的绿色市场,形成绿色金融与绿色实体经济互相协作、共同发展的绿色产业群。因此,未来绿色投资资金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利用起市场的力量,让资本助力绿色金融发展,摆脱我国当前绿色金融只能靠政策推着走,甚至政策推着也不走的局面。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绿色投资可分为两大方向,一方面要加大对已损害环境的修复投资力度,这是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绿色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产业的投资力度,只有拥有先进的绿色技术、自盈利的绿色产业支持体系,才能真正发展起来绿色金融。

其次,建立起完善的碳交易市场。解决碳交易市场的根本目的是用市场化手段来解决排污资源配置的问题,是我国当前排污收费制度的替代制度,同时也是绿色金融领域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方向。从最基本的角度来看,建立起完善的碳交易市场,可以让有先进处理处理技术的企业少排放,而让那些急需这些碳排放权的企业获得碳排放权,从而解决了排放量标准和企业间的矛盾这两大难题,通过市场的作用,践行了公平的原则,满足了每个企业的需求。长远来看,建立完善的碳交易市场,不仅可以满足碳排放企业的需求,而且可以将其他先进的金融理念引入这一市场,让普通消费者在这一市场购买碳金融产品(如碳期货、绿色债券等),既通过市场的放大作用强化了绿色金融对企业信用的威慑,改善绿色信贷依赖行政政策的现状,同时,也将进一步扩大了绿色金融产业的规模。由此可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碳交易市场是十分重要的。

最后,强化对绿色金融体系支撑。一个新的产业的兴起,是需要培育和扶持的,为达到扶持的目的,可以由政府进行公共资金投入,或动用部分外汇储备注资,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用法治思维谋划绿色金融体系构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绿色金融,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制度和流程。

发展绿色金融政策建议

第一,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为绿色金融提供法律保障。绿色金融能助力绿色产业的发展、有助于解决环境外部性的问题。但这样一个新兴产业,必须靠着健全的法律法规的保障,才能够有序、快速地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有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奠定了基本方向,但要形成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不仅需要立法部门的努力,更需要金融、环保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脚踏实地地不断探索,把握中心战略、协调各方面利益,才能通过法律法规为绿色金融提供配套支持。

第二,大力加强监管执法,改变当前执法不严、监管不利的情况。在我国当前阶段,虽然也有一些针对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监管难、执法难。但涉及环境外部性问题,各方面利益错综复杂,信息透明难以实现,绿色金融何谈发展?只有国家各部门、各地方政府统一目标、通力合作,严格规范绿色金融业务细则,进行必要的硬性约束、强化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绿色金融有序发展。

第三,积极发展绿色融资。当前时期,绿色金融的发展主要靠国家政策倾斜和公共资金的支持,但从长期看,补贴、罚款、行政命令等手段对于绿色金融的支持有限,需要引入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这一产业。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绿色融资体系,让绿色融资的通道更加顺畅。

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展望 篇3

1 健康素养的涵义

上世纪70年代,“健康素养”一词首次在一篇题为《健康教育和社会政策》的文献中出现[4],其后的10余年,针对健康素养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90年代至今,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国外蓬勃发展,健康素养的涵义也随之丰富。

1995年,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中对健康素养的定义是“个体具有获得、解释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与服务的能力,并能运用信息和服务来促进个体的健康。”[5]美国国家医学会下属的健康素养研究会在1999年将健康素养定义为:“个体具备一定的技能,包括在医疗环境中所需要基本的阅读和计算能力。”并提出具体的技能应包括“可阅读并理解药物说明书,可看懂预约卡片以及其他与健康相关的宣传材料。”[6]后来该研究会又将定义外延扩展,涵盖了包括医疗卫生体系在内的更广泛的领域,如社区、工作环境等, 认为个人在该背景下对健康做出正确抉择的能力也是健康素养的一部分[7]。“健康素养代表着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得、理解和利用信息,并通过这些途径能够促进和维持健康。”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素养的定义。我国专家陶茂萱等[8]认为目前为广大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所接受和广泛使用的是美国国家医学会和WHO的提出的健康素养涵义。

从以上专家给出的涵义可以看出,健康素养是一种能力,且强调的是一种个体的能力[9],对这种能力的掌握可以带来健康,并促进健康。而个体素养是整个民族素养的基础,每个个体素养经积聚、凝结、整合及升华,才能成为不空洞的民族素养,因此提高健康素养不仅仅是针对个体的提高,还需把这种个体能力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扩大化,使其成为群体、社会乃至整个民族的能力。

2 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

我国政府近年来十分重视农村地区的发展,在国家一些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下,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文化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农村居民的卫生保健意识也有所加强,但健康知识和自我防病意识仍处于较低水平。2009年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公布,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为3.43%,即每百人中仅有不到4人具备健康素养,明显低于城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9.94%的比例[10]。

2.1 文化程度与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是建立在文化素养基础之上的。研究显示,在众多工业化国家中,低健康素养的人多为缺少教育或文化程度偏低者。我国对18-69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抽样调查的分析也佐证了这一观点,调查显示文化程度无论对于城市还是农村居民都有着最为重要的影响[11]。孙琦等认为[1]文化程度高的人在阅读理解水平、知识面、分析能力和筛选信息能力等方面均优于文化程度低者,从而可能更准确有效地理解相同的信息,文化程度高者还较易于采取主动寻求健康知识的行为,且会对自己的健康不良行为产生较强的约束力。

我国农村居民由于受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限制,低文化程度者占较大比例。除了无法准确与医生沟通,降低了自身对疾病防控的认识以外,赵素萍认为[12],低文化程度还导致农村居民对健康投资的意识薄弱,农村居民尚缺乏投资防病和对付重病大病的意识,如有的农民不愿出资筹办合作医疗,却要死后出几千甚至几万元办丧事。另外,低文化程度者,往往存在传统的封建迷信思想,许多人生了病不去医院诊治,而是请仙婆、巫医,不愿吃药,而是驱鬼、喝神水,从而延误了最佳诊疗时机,导致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升高。近亲结婚生育先天性生理缺陷的婴儿也时有发生。除受学校教育之外,离开学校之后所接受的社会教育和他人言行也较易对低文化程度者产生影响,引起错误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陶茂萱[8]等认为虽然低文化程度的个体往往具有较低的健康素养,但并不是具有高文化程度的个体就一定具有较高的健康素养,这种情况的存在,并不因为仅仅是因为他们看不懂文字,而是对于理解健康领域内某些内容的功能性素养的缺乏。因此,虽然文化程度的高低是影响农民健康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为了防止以上现象的出现,也有必要在农村进行有针对,多角度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2 性别、年龄与健康素养

国外有调查报告显示,女性是限制健康素养水平的的众多因素之一[13]。对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分析数据表明:虽然男女间健康素养综合指数没有差别,但是男女之间各分指数则存在不同,除了行为性健康素养指数女性远高于男性外,其他分指数均低于男性。这种差别可能是由于男、女在社会及家庭中角色及地位的不同造成的[11]。而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低文化程度者和文盲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在农村贫困地区多为女性,这也提示在对农村居民进行健康素养干预研究时,应该考虑到不同性别间掌握健康素养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策略和措施。

年龄是另一个近期被普遍关注的危险因素[14]。研究者在平衡受教育时间和认知缺陷等因素后发现,健康素养水平与年龄成反比例关系,即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下降,且许多老年患者因智力的下降,会出现难以理解和使用卫生保健系统的情况,而随着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此问题将会出现愈加严重的恶化。

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显示[15],年龄在对城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中进入了回归方程,且有统计学意义,但并不具备较大影响力。虽然此调查显示年龄对于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无影响力,但是我们仍须注意的是阅读能力的缺乏在我国农村地区高年龄段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包括曾接受过良好教育的老年人群, 因此如何向老年人传播健康信息是对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研究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2.3 信息可读性与健康素养

在公共卫生领域,许多普及性的健康相关信息都是以书面形式传达给病人和大众的,如病人手册、知情同意书、出院通知书等[16]。对于文字浅显易懂的健康信息,目标人群较易顺利、准确的接收理解,但医学的专业性往往会造成健康信息中出现很多陌生、复杂的词汇及概念,若缺乏医学背景,即使是具有很高文化程度的人也无法保证不出现歧义和误解。除却农村居民本身因文化程度对信息接受及判断的影响,信息本身的正确与否、难易程度、表达方式和传播技巧是决定居民是否对健康含义有初步理解、对不良生活方式有明确认识并进一步使健康素养初步形成的关键因素[1]。

近年来,由于媒体的日益市场化,加之健康教育和媒体传播本就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缺乏必要的沟通和相关的规范,常常导致我国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接受到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健康信息,严重妨碍了其健康素养的形成。

3 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研究的概况及展望

我国对健康素养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难点——农村地区,此方面的研究更是十分欠缺,但值得一提的是,自引入健康素养这一概念起,我国已给予充分重视,对此问题的研究也在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中。

3.1 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研究的概况

1992年至今,我国已进行了五次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8],200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生物医学相关的基本观点了解较少,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提示我国公众存在着就医方式、选择医院、用药等方面不合理的行为。2005年1月,卫生部印发了《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对我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进行规范化指导。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获得科技部社会公益基金资助,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我国公众健康素养状况调查[7]。2008年,卫生部组织专家经反复研究、反复筛选, 提出了中国公民必须掌握的66条健康素养要点,即《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其中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25条,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34条以及基本技能7条,这是全世界第一份由政府颁布的有关公民健康素养的官方公告。《公告》明确了今后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内容,还提出改变以疾病为重点的模式这一崭新切入点[17]。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是公认的普及健康素养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国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已有时日,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已开展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方式为主向农民普及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卫生知识,形成了由上到下,由中央到地方的全覆盖报道系统[18]。至今的十多年里,我国对农村地区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的途径和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除继续利用农民青睐的传统广播、电视这些获取知识途径,宣传漫画、网络等也成为眼下越来越广泛利用的新兴工具;讲座、培训等人际关系传播同样越来越受到重视,且其主题范围不断扩大。健康知识的课程已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了中小学教育的内容。不可否认,这些丰富多彩、快捷方便的传播方式提高了健康教育材料的可读性,十分适合农村地区低文化程度者。在内容方面,除基本的医学卫生常识外,针对农村地区的多发性疾病和现时情况,还相应地增添了传染病、慢性病、医疗保险、新农合等健康相关知识。

3.2 对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研究的展望

健康素养作为预测和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较之于社会经济、年龄、民族等其他因子,它的有效性更加突出,意义更加重要[19,20]。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已经成为当下我国加强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的提高,才能在内涵上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和健康意识,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建设文明的新农村。过去, 更多的研究关注的是患者的健康教育材料,而不是人群的健康教育材料,尽管针对低健康素养,改善医患关系是短期内最有效的措施, 但是只有从公共卫生视角, 分析和致力于影响健康素养的社会文化因素、寻求保护和促进健康、消除健康不平等,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人群内部的相似性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工作难度并提高普及度[16]。

另外,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素养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监测评价系统作为健康素养评测工具,来评价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状况。由于国内对健康素养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关于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的评价体系研究尚不成熟,目前仅有程玉兰等在国内外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Delphi法初步筛选中国公众健康素养评价指标,而这些指标还需进一步实践和筛选[21]。郭欣等认为[16]由于汉语的特点,不能直接套用国外现有的工具,而得到国际公认的科学素养调查为我国探索健康素养提供了启示,健康素养量表既要涵盖传统健康教育涉及的内容, 又需要灵活的添加与时代同步的新信息。陶茂萱等[8]也认可这一观点,完善的指标体系应既能反应现时的我国公众(尤其是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又能反应出我国的社会、教育、文化和经济对其的影响和相互作用。

除了建立有效、科学的农村居民健康素养评价系统外,农村地区的健康素养提高途径也应与城镇居民的提高途径相区别。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的健康素养分指数及综合指数均高于农村居民[10],这种差异的存在应该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经济、文化、医疗卫生服务等各方面不平等的一种自然反映。因此,研究具体的、有效的提高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的实现途径和方法或将是今后健康素养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当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短期内还将继续存在,城乡差距的缩短也尚需一段时间,基于此我们必须从切实掌握农村健康素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不能将一套适用于提高城市健康素养的模式和方法死搬硬套地来解决农村的问题,理想的方案应是能够切实、有效地为提高农村地区的健康素养提供依据。

此外,我国农村地区参差不齐的发展状况决定应采用因地制宜的综合性措施来强化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健康素养的水平。例如可分别针对相对贫困地区和相对富裕地区,流动农民工及留守人群等,总之及时诊断出当地农村的重点卫生问题,了解当地居民的健康需要是制定并实施工作的重要前提。

摘要:健康素养直接关系到国民健康状况的能力水平,健康素养的掌握程度是影响农村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目前国内对于健康素养,尤其是农村地区健康素养问题的研究尚且处于起始状态。针对此问题,本文对国内农村健康素养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的战略发展 篇4

关键词:农村;农村金融机构;农村市场;战略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9-0007-02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农村金融市场是指一切为农村经济服务的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及金融活动的总称,并具有向证券、信托、保险等新领域的不断延伸发展的显著特征。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主体构成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组成,还有长期潜伏在农村的民间借贷市场,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此外,还有一些中外风险投资公司,境外的一些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开展金融活动。随着新农村经济发展呈向多元化、城乡一体化、围绕城市的农村环城市化发展,原有的农村经济成分及传统以农业为主体的格局开始动摇,农村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村经营方向开始改变,农村以种植养殖为主导的布局开始重新划分,目前,来自各个方面的更多投资者涌向农村。在这样环境下,面对新的农村发展格局,政策还不完善,特别是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着政策上的差异,各银行服务对象与市场定位没有明确目标,法人治理上不清晰,产权制度不明确等问题等亟待于解决。

(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银行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涉农金融业务逐渐弱化。农村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金融业务发展逐步走向多元化,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和经营的变化,涉农贷款比重呈降低趋势。据调查,中国农业银行所有贷款占整个农业贷款的比重已降至10%左右。特别是随着贷款权和财务权的上移,很多县级银行普遍只存不贷,导致农村资金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农业银行已经弱化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

2.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工具,支农作用受限。农业发展银行主要职责是在农产品收购储备调销等政策性发挥作用,主要承担粮棉油收储贷款业务,由于农业发展银行筹资渠道单一,得不到足够的政策性资金支持,很难为农村经济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3.农村信用社因历史沉积问题,支农金融业务困难重重。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信用社多项贷款余额占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的比重超过80%。近年来由于农村朝着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多数农村信用社开始走向商业化发展的道路,其原因是一些信用社因历史遗留的包袱,加上目前的资金规模难以支撑自身的发展,为摆脱资不抵债的局面,追求自身生存发展,信用贷款业务开始转向选择性服务,使农户获得贷款的额度不断降低,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不断缩小。

4.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资金紧张的局面。农村邮政储蓄业务功能单一,只吸收存款而不办理贷款业务,吸收和转移了一定数量的农村资金,使原本缺乏资金的农村金融供给状况变得更加拮据,因邮政储蓄银行功能的缺失,加剧了农村的金融市场的矛盾。

5.村镇银行市场定位上的困惑。由于村镇银行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没有明确的目标与发展方向,政策与监管部门对村镇银行业务是否计入存贷考核指标、能否开办债券投资业务、兼并重组农村存量机构及分支机构业务等尚未有明确规定。目前无法获得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客户从村镇贷款额度不大,但要支付较高的信贷成本。

6.农村民间借贷市场的存留与归宿问题。民间借贷市场在农村存在多年,几十年来经久不衰,因办理信贷手续简便、灵活省时、中间有保人公正,所以一直延续到至今。但依据现行法律,在民间融资上是依据《贷款通则》与刑法的有关条款。“地下”借贷涉嫌非法集资,依据1998年国务院第247号令颁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取缔办法》办法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另外在刑法上还有非法集资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非法套出信贷罪、擅自成立金融组织罪等法律条款亟待于修订。因上述政策法律规定,民间借贷至今没有明朗化。

7.农业保险发展缓慢,承保范围小与风险加大。目前农业保险承保范围较小,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非常大,农业保险成本与保险的价格过高,难以发挥在农业防灾减损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多数农户都没有能力承受高额的保险费用,使保险公司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保险公司大多不愿接受农业信用保险。主要是由于我国缺乏规范农业保险发展的法律和农业保险监管体系;政府对农业保险支持力度不够;化解风险的巨灾保险机制尚未建立等,尚无一套完整的政策、法律、标准予以扶持。

8.农村金融市场法律法规不完善。由于农村地域发展的不均衡,一部分地区已经城市化,还有的已经工业化和商业化,另有一些地区仍停留在传统农业基础上,使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差异性较大。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垄断经营、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功能错位、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竞争,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共享机制有限、金融市场担保不足与风险较大。上述原因导致农村的相关法律阶位过低,立法存在漏洞、辅助制度配合不到位和监管错乱、监管体制与发展无序等功能缺陷。

二、借鉴美国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经验

国外农业金融体系采取以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合作金融机构为主、商业银行为辅的支持体系,政府大力扶持、完善的金融组织机构、资金保障机制、农业保险体制和法律制度等。例如,美国农业金融机构是由多层次组成的:(1)联邦土地银行,这些银行通过480多个地区的联邦土地银行协会为农民提供长期贷款;(2)联邦中间信贷银行。起初主要为农民提供票据贴现,后来联邦中间信贷银行为地方生产信贷协会提供贴现和中期贷款,地方生产信贷协会再贷款给农民。中间信贷银行的股本由协会购买,借款人用贷款的5%购买协会股本,最多可拥有10%股本;(3)合作社银行。合作社银行为农业合作社和各种农民协会提供贷款服务,并成立了合作社中央银行,其特点是农民有80%的股份,社员占50%以上的营业额;(4)农家管理署。主要业务是为私人贷款提供担保并贴息和直接提供贷款;(5)农产品信贷公司。其职能主要是根据政府的农业政策制定农产品贷款计划,并以农产品为抵押;(6)商业银行。多数经营短期农业贷款。此外,美国1980年由国会通过的《联邦植物保险法》,规定农业部为所有保险农作物提供30%的保险补贴,同时,将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的股金增加2倍多,承保范围几乎覆盖所有的粮食作物。另外加拿大的农作物保险金由政府和农户各负担一半。农作物保险制度在稳定生产,保障农民利益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的发展战略目标

1.明确农村金融市场各参与主体成员的产权、责任、服务功能作用。首先是解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与责任的划分问题,然后是界定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和合作性金融机构,明确各自的经营权限与责任义务,其次要解决金融机构市场定位与服务方向问题。构成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具体划分各自的责任与义务,明确产权制度和市场定位服务方向,应享受国家一定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减免、准入与准出等政策性的规定。目前江苏省苏南地区三市农村信用社,改制为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在明晰产权、强化约束机制和增进绩效等方面的制度绩效明显,但是也有一定缺陷。如果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在传统农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必将会对农村金融抑制作用,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和农村中小型企业,在信贷的效益选择机制面前,必然受到歧视,金融支持不足。在政策性金融业务创新方面,应进一步拓展农村政策性金融的业务领域,允许各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创新投资公司等,参与农业贷款再担保或代理农业担保信用保险等中间业务。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农业贷款担保体系,扩大农业贷款担保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从而达到以少量政策性资金拉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业,达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2.培育农村合作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服务,发挥主要作用。培育真正的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其目的是它的本质职责是实现弱势农民之间的互助合作,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产权关系,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社员入股、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使农村信用社成为真正的“农民群众自己的银行”。再就是进一步明确农村信用社的功能,定位在为“三农”服务上,改进服务手段和改善服务态度,扩大金融服务与打造信誉品牌,提高为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服务水平。此外,政府应为农村信用社出台优惠的税收政策,减免信用社的营业税和所得税,放宽对核销贷款损失的限制等,同时对逃避信用社债务的行为要加大力度进行监管。

3.适度放宽民间借贷市场管制,支持民间借贷市场发展。规范发展民间借贷市场需要建立一套保障制度,如建立与完善存款保险制度、贷款担保制度、破产清算制度、市场准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一方面,通过构建多样化的间接融资方式,对一些已具备一定的注册资本金、能够依法经营、履约率较高的私人钱庄等,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转为合法民间金融机构。另一方面,设计完善的民间贷款组织内部控制机制,促其树立“内控优先”的思想,建立起“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实行资金营运“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相统一的经营原则,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全面、独立、有效地运转,促进其稳健运行。使民间借贷市场走向合法化、规范化、制度化运营的发展轨道,吸收大量的民间闲散资金支持三农发展并发挥积极作用。

4.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我国应加快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加强农业保险立法,以法律形式保障农业保险的发展,出台农业保险法,确保农业及农民的利益。政府应加强农业保险监督管理的职能、明确财政补贴标准、税收、经营主体资格等,为农业保险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对农业保险政府应实施税收减免的支持政策,对农业保险除免征营业税外,还应减免所得税,用来鼓励保险公司开拓农业保险业务,所减免的税收转入专项农业保险基金(比如农业风险准备金),用来应对农业发生巨大灾难时的大额保险赔付。

5完善法律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立法工作,尽快制定《中国农村信用社法》,明确规定农村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市场地位、职责等,利用法律政策标准来维护各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并规范其经营行为。例如:通过立法承认民间借贷的合法性,出台《民间借贷法实施细则》和《放贷人资格管理》等法规,明确民间贷款组织的产权、机构组织、破产清算等,与其他现行法律接轨。对民间借贷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交易方式、契约要件、期限利率、税务征收、违约责任和权益保障等,并加强宣传引导,为民间借贷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保证,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任重而多远,还要经过不断的探索、完善、细化政策和法规,完善监管体系,将农村金融市场引向正确的发展轨道,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展望 篇5

1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的特点

我国农村排放的生活污水达到了八十亿, 这些污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个是生活洗刷污水, 第二个是厨房用水, 第三个是便池冲洗污水。农村生活用水的排放和城市生活用水完全不一样, 这主要是因为农村房屋较为分散, 这使得污水排放也很分散, 而且涉及面较广。农村的水质不稳定, 农村的水质可能同一村庄的不同地区都不一致, 而且随着季节的交替, 水质也会发生改变。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也存在差异, 比较偏远而且农业不发达的村庄排放的生活污水一般较少, 那些靠近城镇的村庄一般排放的生活污水比较多。

与城镇相比较, 农村的生活用水设施较为简单, 自然生活污水的处理也比城镇落户。据调查统计, 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不存在生活污水排放和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大部分是通过简单的渠道排放, 这种排放方式很容易造成扩散污染。一部分村庄直接把污水倒入河里, 很少采用了管道排放, 而且生活污水基本上没有经过处理。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 在全国百分之四的农村进行了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开展地比较好的农村污水处理率接近了50%, 而那些刚开始试点的农村污水处理率也接近了10%。

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途径选择

行污水处理途径选择的时候, 需要考虑很多的方面, 比如说当地的经济状况、农民的承受力等。如果在选择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的时候脱离实际, 最终不仅无法达到有效减少污水的目的, 还有可能导致经济衰退。那些经济差一些的农村地区要选择成熟可靠的污水处理方式, 不能够过分选择高科技处理方法。在进行处理工艺选择的时候只需要坚持两个目标:简单适用和经济适用。

目前国内存在很多种的污水处理工艺, 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种是自然处理, 还有一种是生物处理。自然处理就是通过植物降解和微生物吸收等方式处理污水。生物处理就是使用微生物吸收废水里面的元素, 然后加以转化[3]。

2.1 湿地处理系统

经济较为发达的存在, 可以使用农田灌溉系统和洼地, 然后建设一个湿地处理系统。污水处理湿地存在两种, 一种是自然湿地, 还有一种是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把污水投放到长有沼泽植物的地方, 通过植物根部和微生物对污水里面的元素加以吸收, 这样就能够净化污水。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艺简单, 而且较为容易维护, 能够获得稳定的优质水。

2.2 土壤净化系统

土壤净化系统是一种全天然的降解系统。这种系统是使用设备把污水传输到地下五十米的土壤中, 然后污水开始慢慢扩散, 土壤表面存在很多的微生物, 污水中的污染物会被根部吸收降解。这种系统的好处是负荷小, 而且能够长时间停留, 因此处理污水获得的水质量十分好。这种系统在前期建设过程中只需要很少的成本, 装置处于地下, 因此不会出现臭气。

2.3 生物处理系统

生物处理系统可以分为两类, 一种是厌氧生物处理系统, 还有一种是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这种处理方法也存在优缺点, 在选择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就是给污水当中输送氧气培养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将会把污水中的有机物降解成无机物。这种方法需要占用的土地面积比较小, 而且处理速度快。但是这种系统需要大量投资, 运行的成本也比较高。而无氧生物处理方法就是采用厌氧生物膜对污水加以过滤, 这样就能够得到达标的水。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优缺点, 后期无需维护成本, 但是前期投资比较大, 而且处理效率低下[4]。

3 展望

随着农村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我国政府十分关注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处理工作, 结合不同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继开发出来了很多种的污水处理系统, 而且大部分的系统成功推广应用。在以后的农村污水处理过程中, 当地政府需要考虑当地的世界情况, 然后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方法, 还需要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只有做好农村污水处理工作, 新农村的建设才能够大大提速, 农村居民才能够享受美好的生活。

摘要: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 很多垃圾进入到河水里面, 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随着新农村的建设, 水体污染造成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将先介绍目前农村河水污染的情况, 然后介绍造成的问题。紧接着介绍一下目前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 最后展望一下美好的新农村。政府部门需要把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当作是一项公益事情来处理, 加大资金的投入, 建立监督机制, 发挥政府自身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途径,展望

参考文献

[1]刘元英, 王红丽, 薛志伟.万家寨引黄工程供水沿线水质监测现状评价报告[D].2009.

[2]谭学军, 张惠锋, 张辰.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技术现状及进展[J].净水技术, 2011, 30 (2) :5-9.

[3]臧传锋.农村污水处理工艺研究[J].科技视界, 2012, 25:150.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展望 篇6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2009年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 会议决定, 2009年在全国10%的县 (市、区) 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并明确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 确定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 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一) 促进农村稳定健康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 但农民及农村问题一直并不是特别受到关注和关心, 绝大部分农民都是依照传统的“养儿防老”“土地保障”代代相传, 很大程度上农村当中的很多人世代守着土地, 过着贫寒、简单的生活, 但对社会对国家根本没有明确提出任何要求, 现在我国普遍存在的一个现实, 就是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日益严重, 正如新闻中所说“城市人口老龄化可以由农村的青壮劳动力来补充”, 但青壮年都跑去城市了, 留下来的农村老人怎么办?他们的养老问题也就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了, 所以此次试点农村养老模式对农村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拉动内需。

“参保后每月至少可领55元”, 虽然数字看起来不多, 然而, 仅仅是这小小的数字, 在当前我国应对金融危机, “保增长”为首要任务的背景下, 对农民的生活水平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而且随着政策的完善、经济的不断发展, 可领的保险金将会有所增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 不仅对于农民个人来讲, 是一大利好, 同时, 对于缓解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增强农民消费意愿, 将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 对改善心理预期, 促进消费, 拉动内需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 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施行, 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福利”制度的正式试航, 其影响也将是深远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突出了国家责任, 采取了“社会统筹加个人账户”的形式, “社会统筹”使得农村养老直接与城镇接轨, 它也叫“基础养老金”, 完全由政府出资, 中央和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依靠这项财政投入, 与“养儿防老”的方式结合能够更好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依靠这项国家福利, 老年农民可以像城镇居民那样拿到养老金, 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退休”了。所以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经验和未来风险

(一) 历史经验。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有着深远的历史, 但由于其实施条件的不成熟和与政策的脱轨, 所以在社会中的反响一直都比较冷清, 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 有以下两点经验:一是应建立财政对农保的长期支持机制和确保基金保值增值。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基金主要是应该依靠政府公共财政支持, 为了保证我国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转, 地方财政每年也要确定一定的比例, 切出专门的一块, 充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基金, 而且要随经济的发展同步增长。农村社会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是目前养老基金面临的共同问题。建立政事分开的管理体制, 行政单位负责制定政策, 事业单位负责基金管理;尽快出台基金运营优惠政策并拓宽基金运营渠道, 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加大基金监管力度, 建立开放式的监督机制, 完善审计、监察、财政等有关部门联合组成的外部监督制度, 以保证基金安全。二是应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风险担保机制。要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风险储备基金, 比如, 地方政府的风险储备基金每年可以从土地出让金或者土地拍卖收入中提取一块, 财政预算可以专门安排一块, 预算外收入也可以切出一块, 专门用于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风险储备基金, 并列入当年财政预算。而对个人账户的设计和管理要体现出弹性化的要求, 以适应农民在各类经济活动情况下的缴费方式和农民地域流动的需要, 保证账户的可携带方便, 让参保农民可终生随时随地办理缴费、查询和领取养老金的手续。

(二)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可能出现的问题。

1.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困难。

目前我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缺口达到1.4万亿, 而农村的社保压力比这还要大, 我国农村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约占农村人口的7.35%。根据我国现行个人账户资金投资的相关规定, 国债是惟一的选择, 财政部2003年到2008年发行的五年期固定利率, 国债的年利息一般在2.8%到5.8%之间, 根据2003年到2008年的居民消费物价上涨情况来算, 平均涨幅为3.18%,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 个人账户资金收益几乎接近于零, 而目前地方财政普遍吃紧, 今后地方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对养老基金筹集和待遇支付的风险也是不言而喻的。

2.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困境。

目前我国农保基金主要是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或者存在银行, 我国的农保基金在当前管理体制下, 难以将大规模的资金投向资本市场, 而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则履行管理和监督者的双重角色, 统筹范围小, 银行利息较低的时期, 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成比较少, 而我国农保资金基数小, 运营渠道少, 资金贬值严重, 导致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除了难以促进个人账户资金的保值增值外, 也难以促进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和稳定的发展。

3.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弊端。

我国农保基金在当前管理体制下, 虽涉及到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两个部门, 但财政部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负责管理资金, 社会保障部门如果要使用资金, 必须提出资金使用申请后, 财政拨款。而县级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实际上直接扮演了管理者和投资者的双重角色, 由于我国农保基金管理的缺陷, 使得基金分散、运行层次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而且易于受当地行政干涉、容易发生道德风险等弊端,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也缺乏科学的管理。

4. 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接轨问题。

我国的养老保险比较琐碎, 它有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这些保险制度之间相互分割, 但又相互联系, 互相影响, 而我国目前难以形成合理的转轨与成本分担机制,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传递和转接存在着问题

三、对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展望

(一) 加强农村养老保险管理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要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对农村养老保险管理、养老保险服务以及养老基金的管理等应该是开放式的、统一的, 而没有地区之分, 区域之别。与城市养老保险的进一步衔接是农村养老保险前进的方向, 主要是体现在保险的社会水平上, 也是向市场经济接轨、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 也是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必须走管理的专业化、现代化之路, 必须提高现代管理的含量, 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注入先进的管理技术, 充分重视农村养老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应用。

(二) 走城乡一体化道路, 加快城乡养老保险的接轨。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都有大幅度的增长, 但城镇居民的收入一直高于农村居民收入的2.5倍, 城乡收入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经一度缩小, 但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又开始扩大, 城乡二元结构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基本上没得到根本改变, 而实现城乡一体化是目前缩小城乡差距的最好的方式。要加快实现农村与城市养老保险的接轨, 必须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之路, 因此, 第一, 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改变农村单一化的生产结构, 实行多元化的发展方式, 减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第二, 要推动小城镇的发展, 实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有计划的转移, 从而缩小城乡之间形态上的差异;第三, 建设配套相关的制度设施, 打开城乡流动制度的制度通道, 为城乡一体化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三) 科学发展, 促进农村养老保险的完善。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农村居民的流动日益频繁, 农民想选择参加城镇养老保险, 被征地农民想选择转换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以及返乡农民可以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问题难以避免, 而且原来已开展以个人缴费为主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也要在妥善处理旧农保基金债权问题的基础上, 做好与新农保制度之间的连接。这些工作, 除了要预留制度接口, 制定与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的转换办法, 还要解决不同社会政策之间, 不同地区之间的资金结算问题, 而且要完善农村养老保险金的计发办法, 使农村居民在各个不同时期形成的养老保险权益予以更加明显的体现。

(四) 明确职责, 综合管理养老保险基金。

要不断加强农保资金的投入和监管力度, 确保资金保值增值。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市场不规范, 基金增值渠道少, 资金的安全和保值增值也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 一是要把省市两级的政事分开, 也就是行政单位负责制定政策, 而事业单位负责基金管理。而且由省级单位来负责农保基金管理, 市级单位负责农保基金的收缴和发放。二是加大监督力度, 防止腐化堕落, 基金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向上级行政部门汇报基金运营情况。政府也应该积极拓宽农保基金的投资渠道, 确保农保资金的保值增值;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基金的监管职责, 制定完善新农保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 规范业务程序, 定期公布新农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 做到公开透明, 加强社会监督。

四、结语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模式,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首先在一部分农村地区试行, 先建立起农民缴费、政府补贴、统筹协调的农村养老机制, 之后再在全国农村地区推广, 最终过渡到城乡一体化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统筹城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对于西部地区应立足实际情况, 建立以家庭养老保障为主线、财政补贴为主、个人缴纳为辅、低起点、广覆盖、分人群、分地区、普遍保障的多种支柱的农村养老保险模式。同时做到与城市养老保障和社会保障相衔接, 逐步过渡到城乡一体的养老保险制度。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和社会转型中的人口流动的必然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 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义。

参考文献

[1].王军, 杨礼琼.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与政策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 2007, 1

[2].李亚新, 孙乃会.部分代表委员呼吁:尽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N].农民日报, 2008-03-11

[3].梁鸿, 赵德余.人口老龄化与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4].张琪.社会保障概论.北京:中国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

浅析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与展望 篇7

2005年的《京都议定书》为全球碳交易奠定了法律基础, 它不仅以法规的形式限制了相关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而且从经济上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主的碳交易市场。碳金融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方法, 主要围绕碳排放权交易展开, 包括了以碳排放权为基础和衍生的金融产品以及碳减排相关的信贷、投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

二、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现状

我国拥有巨大的碳排放资源, 碳交易及其衍生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有着巨大的金融需求和盈利商机。尽管自2007年以来, 国内已有部分银行开始尝试从事碳金融业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收益。但总体来说, 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较为缓慢, 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

(一) 缺乏统一的碳交易中介市场, 定价能力较弱

我国从2005年起就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CDM初级市场供给方。但与碳排放资源数量巨大不相称的是我国在定价方面的弱势地位。一方面, 由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碳金融交易的主要渠道是清洁发展机制, 而欧盟等发达国家主导了该类市场需求。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现阶段国内企业在国际上出售碳减排量基本是分散定价的, 缺乏发育完全的碳交易中介市场。

(二) 国内金融机构在碳融资和碳金融服务项目上参与度不足

我国金融机构目前参与碳金融的深度和广度有限, 碳金融的相关项目发展缓慢。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价值、操作模式、项目开发、交易规则等尚不熟悉, 目前关注碳金融的除少数商业银行外, 其他金融机构鲜有涉及, 更缺乏在碳金融方面的产品创新。

(三) 支持碳金融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发展碳金融是个系统工程, 目前我国碳金融体系尚不完善, 通过政策引导、规则制定等手段来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三、我国碳金融的发展展望

(一) 加强碳交易平台的建设, 培育统一标准的碳交易中介服务体系

我国应加快对国际碳市场交易制度、定价规律的研究, 加强与国外中介机构的合作, 深入研究国外中介市场的先进理论和实践, 消化吸收, 尽快制定本土的碳市场交易规则, 建立类似于欧盟排放交易机制下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二) 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碳排放权市场交易相关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应在节能减排中发挥支持作用, 积极提供融资租赁、财务顾问、资金账户管理、购买或参与联合开发CDM项目等服务。开发创新碳金融产品,

(三) 落实碳金融支持政策, 规范我国碳金融管理机制

应加大扶持低碳金融的政策力度。通过抽调专项财政资金, 建立科学合理的碳金融业务的利率补贴、税收优惠、风险补偿等激励机制;对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设施建设、环保设备投资提供中长期优惠贷款制度;对低碳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公司债、企业债融资开展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1]、邹亚生.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的碳金融发展之路[J].中国金融, 2010 (4) .

[2]、王硕, 闫君.低碳金融:机遇还是挑战[J].中国商界, 2010 (7) .

[3]、乔海曙, 张清平.发展碳金融助推“低碳经济[N].光明日报, 2010-03-16.

[4]、赵媛媛, 张赟, 王成.碳排放权交易全景研究——替代能源策略专题报告[R].2009-06-11.

论我国金融机构改革反思与展望 篇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的金融机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有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市场化运行机制逐步健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得到逐步的健全与完善,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组织结构的多元化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市场的充分竞争。在金融市场上, 公平的竞争是金融市场得以有效运用的原则与准则。因此, 在此条件下, 如果金融市场要获得很好的发展, 那么就必须展开充分的竞争。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 我国的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 这种多元化将充分有利于市场的充分竞争;

2.机构的股权与内部治理情况得到非常好的完善。我国逐步采取了分业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 在这样的情况下, 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各类金融监管机构得以建立, 使得金融市场朝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前进。

(二) 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自从2002年开始, 我国的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了改革的力度, 相关管理部门与机构通过财务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与措施, 充分地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资本利用率与充足率, 并进一步改善了我国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因此, 到2007年底, 我国银行业的金融机构的平均资本充足率达到了国际的标准与要求, 使得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 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日臻完善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对金融机构的组织体系一共进行了三次大的方面的调整, 这三个阶段主要可以分为:

1.加快建立其他相关的各类的金融监管管理机构, 由此结束了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市场进行统筹管理的书面, 使得中国人民银行更加专注地执行作为中央银行职能;通过分类的金融机构的建立过程, 进一步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

2.第二个阶段, 我国的金融机构实现了将商务性业务与政策性业务进一步分离的重要举措, 使得我国的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

3.在第三个阶段, 我国进一步对商业银行进行改造, 推动我国国有的商业银行向股份制发展, 而这个过程进一步使得我国的银行体系更加符合国际的标准与要求, 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四) 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与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 我国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与服务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就该方面,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内容:

1. 产品创新快速推进。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机制以及国内金融机构监管体制的不断完善, 我国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创新的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 使得我国的金融创新产品进一步得到丰富;

2. 金融机构的营销模式创新能力提升。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竞争的激烈, 使得很多金融机构的营销模式开始发生很大的变化, 并呈现出多种方式。

二、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金融机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金融机构在改革过程中进一步暴露出新的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国际竞争力的不足以及组织体系的结构性缺陷。

(一) 国际竞争力的不足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过一系列的改造、改革等, 各自的盈利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甚至我国银行业中数个银行的整体效益达到与世界前10大银行的综合效益相关不大的程度。然而, 这只是数字上的比较, 从整体上来说, 我国银行业的效益的获得是在未充分竞争的条件下, 通过封闭的、存贷利差大的方式取得的。

就目前而言, 影响我国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的最为主要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金融机构治理的缺陷;

2.金融机构经营模式缺乏竞争力;

3.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较低;

4.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不足。

由此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几个较大的国有银行与世界一流的金融机构相比, 仍然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因此, 必须对目前我国几个较大的国有银行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与改造;然而, 又由于我国的金融业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发展阶段, 几大银行的国家竞争力较低, 那么必须在改革与改造的过程中借助政府的支持来完成, 否则在短期内很难进入国际性的大银行的行列中。

(二) 金融组织体系的结构性缺陷

目前, 我国的金融机构的组织体系还存在着非常大的结构性的缺陷, 这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一方面, 我国国有四大银行在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 不断地减少在农村的网点与分支机构, 这使得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金融服务大大减少;与此同时, 又由于在该金融市场中, 资本的进入被严格地控制, 这导致我国的民营资本很难以进入金融机构;并且, 虽然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主要力量, 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自身在运营、治理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 使得农村的金融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康;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缺少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这使得我国中小融资难的问题不能够得到切实有效地解决。

2. 证券业、保险业的整体规模较小。

在很长的时间内, 我国没有将直接融资作为发展的主导, 而是将间接融资作为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主导, 因此, 这导致我国证券业的规模较小;与此同时, 我国的证券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并不高, 并且市场的有效份额也相对较为分散, 而这种分散化、小型化的证券行业状态, 很难能够与国际化的大型化的投行展开充分地竞争, 总体上来说, 影响了我国证券业、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我国金融机构改革的趋势

目前, 我国的金融机构改革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而这种问题势必影响我国金融机构的改革的方向;与此同时, 受到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我国金融机构的改革也面临着新的趋势。我国金融机构改革的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 金融调控的巨大挑战

自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以来, 我国就开始着手进行宏观调整。而对于金融市场而言, 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我国的金融调控也压力巨大。

与此同时, 目前的通货膨胀也对金融调控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影响着我国金融机构的改革。在这种背景下, 我国金融机构的下一步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一是降低国民储蓄率。银行业应该根据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和居民储蓄的不同情况, 分别对储蓄率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控;

2.降低对于外部需求的依赖, 加强对内需主导增长的促进;

3.应该客观看待对外直接投资;

4.放松对某些行业的管制, 进一步打破垄断行业的进入壁垒, 并鼓励服务业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 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紧迫

目前, 在分业监管的原则下, 分业监管已经开始影响到我国金融机构的改革创新与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根据有关政策的规定, 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租借等一些行业开始走以分业经营下通过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实现混业经营的间接道路, 其中包括中信集团、平安集团等;

2.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分业监管的体制, 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不同的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的成本极大的上升, 这是因此分业监管的事实以割裂了统一的市场, 影响了整体市场的运行。

(三) 次贷危机对金融创新影响深远

美国的次贷危机对我国的金融创新产生的非常长远的影响。这是因为, 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债券市场出现大幅度的震荡, 债券的价格出现大幅下跌, 很多的金融机构纷纷倒闭。虽然世界上各大国家都在进行补救, 但是其影响力仍然尚未结束, 这必然对我国的金融机构改革创新产生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巴曙松, 华中炜.当前金融改革进展及趋势[J].今日中国论坛, 2008, (Z1) .

[2]周正庆.金融改革要解决五大关键问题[J].中国人大, 2007, (01) .

[3]唐旭.关于金融机构改革的思考与前瞻[J].财经科学, 2008, (10) .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展望 篇9

一、中国职工的消费行为将因收入预期不稳而趋于谨慎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 全球经济整体下行通过外贸、资本、劳务等多种途径传递到我国, 受此影响, 我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下滑。尽管2009年保八目标顺利实现, 同时不少国内外研究机构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更多看好, 但随着中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张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持续上升, 未来继续保持10%以上的经济增长率难度较大。在这种背景下, 中国职工的生存状况很有可能呈现“收入预期不确定性增加——消费行为更加谨慎”的特征。

1. 国际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影响企业职工收入

我国职工工资多年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但最近5年里, 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仅为财政收入增长的1/3, 加上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 普通职工的收入增长整体上仍不尽人意。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形势下, 职工收入要得到明显改善面临着很大的障碍。首先受到冲击的无疑是外向型出口企业, 这类型企业在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但当因欧美等国经济增长乏力导致的国内需求下降发生后, 其对中国商品需求的增速也将下降, 必将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长造成抑制作用, 尽管中国出口结构升级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部需求变化对出口的影响, 但是较高的出口依存度将使中国经济在国外市场消费走软情况下难以独善其身。当大批以出口加工贸易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处于生产萎缩、利润下降的状态时, 为中小企业提供能源、矿产、钢材等上游产品的国有企业也难以避过产能过剩的困境。如果中国经济不能尽快转型, 再加之国际因素的影响, 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有可能二次受阻, 中国职工收入增长的动力将会大打折扣。人民网和中国工会新闻网2009年初推出“中国职工十大期待”调查, 结果显示, 20个被选“期待”中, “实现协商涨工资, 工资年年涨, 要赶超过物价增长”拔得头筹, 83%参与投票的网友都选择了这个选项。

2. 职工消费信心短期内快速提升的难度较大

凯恩斯消费理论强调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决定作用, 尽管“十二五”期间, 收入分配问题有望得到更多重视, 但职工收入持续增长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这必然会传递到消费领域而影响职工消费信心。事实上, 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从根本上颠覆了过度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 对世界各国的居民消费行为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进入90年代以后, 美国的储蓄率开始大幅下降, 至2005年, 美国的储蓄率首次成为负数, 2006年达到-1%, 花明天的钱来过今天的日子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过度的消费模式本身就导致金融体系的严重脆弱, 再加上金融系统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叠加效应, 就使得危机的负面影响迅速蔓延至实体经济, 次贷危机实际上是对这种超前过度消费模式的一种否定。亲身经历了金融危机的考验, 加之未来收入增长的不稳定预期, 未来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更加谨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 中国居民消费者信心指数、满意指数和预期指数均呈现出逐月下滑态势, 其中消费者信心指数由2007年12月的96.9跌至2008年10月的92.4, 从不断攀升的居民储蓄余额来看, 短期内很难出现明显的改观。

二、中国职工队伍或将出现层级分离, 新型工会模式大量出现几率攀升

1. 市场和就业结构调整或将导致职工队伍分层现象

随着市场和就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中国的职工队伍有可能出现逐步分离的现象。一部分才智突出的员工有望脱颖而出, 和管理层一起带领企业走出困境, 并在今后的发展中成为企业信赖和依赖的精英型员工;也有一部分员工尽管个人能力一般, 但由于在危机中表现出来的对企业的忠实度而得到企业的照顾, 进而成为未来企业发展中的核心员工;还有一部分富余员工在企业的调整中被分离出职工队伍, 并长时间游离于就业队伍之外, 或长期以临时就业方式取得非固定收入, 这类员工或以操作型居多。不同阶层人员薪酬涨幅的拉大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职工队伍阶层性分离的一种依据。智联招聘薪酬数据研究中心2009年发布的《2008年中薪酬调查》显示, 尽管“建议涨薪力度继续向一线工人倾斜”是劳动部门有关负责人日前公开发表的薪酬制定意见, 但高层管理级薪酬增长率为16.02%, 涨幅最大;操作层薪酬增长增长率为10.58%, 涨幅最小。这与某些机构所预测的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薪水职工将最先被辞出现背离, 资历、能力、企业忠实度等诸多因素都将在企业用人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2. 按行业成立工会组织将成为职工新的维权模式

如果职工队伍果真出现层级分离, 那么, 2008年受到大量关注的行业工会模式大规模形成的几率将会攀升。目前国内存在着多种经济所有制成分, 其中国有企业工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但相当多的私企、外企、合资企业尚未成立代表职工权益的工会组织, 在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 找不到适当的组织替他们说话, 即便在某些企业成立了工会组织, 往往容易被资方控制, 成为替资方做职工思想工作、为资方作缓冲区的伪工会, 甚至发生了不少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事例。面对金融危机对职工的威胁, 全国各地各级工会组织发挥了积极保护和救助的作用, 但除了送温暖活动以外, 企业裁员上报制度又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企业手脚, 与市场自由运作要求存在冲突, 而如果取消这一制度员工的合法权益又可能遭到侵害, 而地域性和企业型工会组织在法律援助手段和针对性方面明显存在不足。在这种背景下, 如果按行业成立工会组织, 则可以突出不同行业的各自特点, 实事求是地维护本行业职工的合法权益。由于国内市场经济的不完善, 不同行业的职工待遇有很大差异, 劳动的复杂程度、技术含量也不相同, 按行业成立工会, 就是承认目前存在的差异, 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完善, 不同程度地逐渐改善职工的劳动环境和待遇。同时, 成立行业工会, 可以打破同行业内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隔膜, 减少和消除国企与非国企之间职工劳动环境的差异, 有利于职工在行业内的流动, 有利于国企的深化改革。

三、中国职工步入技能智能储备时期, 劳资关系改善有望获得宝贵契机

1.“中国制造”仍将支撑技术操作型劳工的较大需求

外向型经济主导下的中国经济产能过剩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由于国内经济基本面尚好, 很多在国外市场受挫的外向型企业在国内寻求市场便成为意料之中的事情。这将导致中国的产业结构和企业运营模式都会出现一定的变化, 而与其相伴随的必然是职工就业结构的同步调整。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 国内市场的消费层次与国际市场存在一定差别, 同时受到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 可以初步预见的是, 那些能够吸纳更多劳动力和在节能减排领域更具潜力的产业将得到扩展。尽管具体的行业走向目前还不清楚, 但金融危机对国内制造业造成的巨大冲击, 是否意味着中国更加“优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机遇的到来则值得商榷。今后几年, 经济全球化进程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倒退, 放弃“中国制造”实际上不仅是对国际经济发展不负责任的行为, 也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我们自身的优势和多年的积累。事实上, 根据日本和美国的经验, 技术的提升完全可以在制造业内部逐步得到实现。考虑到中国庞大的劳动力队伍, 力保“中国制造”将是中国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 而不是不切实际地追求服务业或者所谓高科技产业的比重。统计数据表明, 2002年以后, 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在多年小幅下调之后又重新呈现回升态势。在这种情况下, 技术型和操作型工人仍将是未来很长时期劳动力需求市场的主要方面。

2. 职工技能智能储备为各类培训性机构扩展提供有利时机

当金融海啸来袭时, 以往异常活跃的人力资源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而且这种变化趋势有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一方面, 企业试图通过管控人力成本来降低运营的压力, 这使得企业希望通过调整人力资源策略, 比如裁员、冻结招聘等方式来实现目标;另一方面, 市场人才可能增加, 员工对薪资增长的预期可能降低, 人才离职情况会有所减缓。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市场人才流动频率降低, 人员总体上呈现过剩规模增大趋势。但从全国乃至全球的视角来看, 这种情况必定是短期性的, 随着经济逐步走出低谷而重新进入上升通道, 更加频繁的人才流动会再次出现。而这段时期为各种培训机构提供了调整业务、扩充市场的巨大机会:一是技能培训有望大面积铺开。面对难以预知的经济形势, 在职员工更愿意用做好现在的工作求得保障替代频繁跳槽, 他们会利用业余时间或企业订单减少工作清闲的机会主动学习, 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质;部分失去工作的员工也会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充电, 提高自身某方面的技能, 为将来找到更好的工作做充分准备。二是法律培训有望得到重视。面对金融危机对市场的冲击, 无论是企业管理层还是职工的法律意识都将得到加强, 由于企业通常都有自己的法律部门, 因此职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的法律培训具有更大的市场。三是心理培训市场有望出现难得良机。员工的压力通常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直接关联, 面对员工的焦虑情绪, 政府、企业、社会各界都需要给以适当的安抚, 但更为重要的是员工自身要具备足够的心理承受和调整能力, 这就为心理培训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机遇。

3. 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有望得到明显改善

2008年中期以来,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裁员潮开始令中国白领人人自危, 为了保住饭碗, 一些职场女性把怀孕生子计划提早了一两年, 试图以此来应对可能到来的裁员风暴, 这种做法从长期来看未必对自己有利。因为这种做法无疑是一种短视行为, 是以牺牲企业对员工信任为前提的。相反, 有些员工则能够比较冷静地审视当时的局势, 他们通过建立相对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 来与企业达成互信, 同时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质, 以适应企业绩效提升的要求。整体看来,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在上升, 企业发展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 中国的职工将会更加理性地思考企业生存与自身生活之间的关系, 并有望开始朝着企业希望的方向努力。如果这种转变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出现, 未来中国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有望得到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吴向宏:放弃“中国制造”将犯历史错误, 《中国经济信息》, 2008年第22期, P79

[2]闫坤鄢晓发:居民消费与财政政策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财政研究》2008年第10期, P30-36

[3]吕宁:金融危机下员工自谋出路, 蛰伏充电准备转行, 名城网http://news.2500sz.com, 2008.12.11

[4]金融危机让企业与员工理性看待薪酬, 有才网http://www.51youcai.com, 2007.11.28

上一篇:乘除法运算下一篇:护理管理者的领导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