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经济

2024-06-02

我国农村经济(共12篇)

我国农村经济 篇1

现如今, 每逢黄金周, 全国各地“上山下乡”看山、望水、寻乡愁的游客络绎不绝。在感受乡村魅力的同时, 游客们都不忘买一些当地特产回去, 休闲农业让农户们获得了更多收益。

2014年10月11日, 全国休闲农业经验交流会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13年底, 全国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已经超过180万家, 年接待游客9亿人次, 营业收入2 700亿元, 带动2 900万农民受益, 接待人数和经营收入均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速。仅2014年上半年就接待游客5亿人次, 营业收入1 500亿元, 有3 000万农民受益。这表明, 我国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发展呈现“井喷”之势, 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素有“国际慢城”之称的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十一”期间迎来大批游客, 在这里, 人们不仅饱览了独特的乡村风光, 更饱尝了美味的固城湖螃蟹。随着“桠溪国际慢城”的名气越来越响, 村民的收入也越来越高。4年前, 大山村村民芮春牛每年挣个千把块钱。2011年, 在镇政府的支持下, 他建起了春牛农家乐和春牛客栈, “现在1年至少挣20万元, 在常州打工的儿子儿媳也回来一起干了!”逗着怀里的孙子, 春牛大叔脸上乐开了花。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休闲农业经历了萌芽、起步和全面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新世纪后, 全国以农家乐、民俗村、休闲农园、休闲农庄为代表的多元化休闲农业类型竞相发展, 形成了‘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良好态势。”农业部党组成员杨绍品如此判断。

像春牛大叔一样, 靠着办农家乐、建客栈、卖土特产, 生活“蹭蹭”上台阶的农民在全国有很多, 谁说乡村休闲不能“高大上”?看似简单的“吃喝玩乐”也有大名堂, 为了达到开胃、清肺、好玩、养眼、增趣的多重目的, 休闲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相融合, 向婚庆、保健、养生、科普多个领域拓展, 把一二三产业连接起来, 大大提升了农业附加值。“可以说, 休闲农业激活了一片区域、兴起了一批产业、带富了一批百姓、建成了一方乐园, 使农业变成快乐高效的产业、农村变成美丽和谐的家园、农民变成富裕而有尊严生活的群体。”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局长宗锦耀进一步阐释。

据测算, 到2020年, 仍会有6亿农民留在农村, 就地发展休闲农业是农民增收的出路之一。几口人、几间房、几张桌、几张床, 就能办个农家乐、建个客栈、卖个土特产, 还能自己当老板, 这样的日子, 城里人都羡慕。

目前, 全国共创建了149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86个示范点, 推介了140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47个中国美丽田园和1万余件创意精品, 认定了39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其中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1个。

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 拓展农村非农就业增收空间。前不久,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休闲农业低价、简便、省时、灵活的特点, 完全符合旅游业改革的方向, 势必成为市民节假日休闲度假的首选。而且近年来, 农村的水电路气房和通讯等设施得到较大改善, 科教文卫保等社会事业水平明显提高,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大量农民已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脱出来, 这为农民依托农业产业、依靠农村资源发展休闲农业, 走创业就业发展道路提供了条件保障。

城市有城市的魅力, 乡村有乡村的精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有现代梦、都市梦, 也有田园梦、生态梦, 城镇和乡村都是人们所需要的居落系统。青葱的茶园、碧绿的稻田、烂漫的桃花、如雪的梨花、绚烂的梯田、广袤的草原、金黄的油菜花、紫色的薰衣草, 还有蓝天白云、碧水清波、清新空气、特色美食, 这一切吸引着人们到乡村来。

“十三五”是旅游消费向休闲消费转型的关键时期, 休闲农业正在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融为一体, 以农耕文化为魂, 以美丽田园为韵, 以生态农业为基, 以创新创造为径, 以古朴村落为形, 释放出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需求的巨大潜力, 而这个目标的实现, 需要我们的共同追求和不懈努力。

我国农村经济 篇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全面推行,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开始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同时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存在和运作的社会基础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该体制所服务的对象由原来的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集体经济转变为以农户为基础的经济组织。农村的财务管理体制由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暴露出一些问题,并由此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对策等长效机制。

关键词:集体经济 ;农村会计;财务管理;信息披露;税费改革

序 言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在全国的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在经济上翻了身,在政治上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从而极大地激发到了他们生产积极性并大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1952年随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推行以及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公社化运动在全国的范围内普遍展开并在乡村的范围内建立了一统天下的人民公社。这种大集体经济的特点就是穷富拉平、强调公有化的程度越高越好,把一切生产资料包括社员的自留地、家禽家畜等都收归公有。这种集体经济模式过度超越了当时的国情和乡情。集体经济的各种财产物资统一归于集体按照”按需分配“这种平均主义分配方式进行运作,集体生产采取大包干,不进行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和核算。最终导致农业大幅减产,人民公社最终也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十一届三种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等正确的思想路线。随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如雨后春笋迅速在全国推广开来。由于“包产到户”符合我国的国情,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符合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国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但没有削弱集体经济的实力,反而大大增强了集体“统”的能力,集体经济的规模也随之壮大。那么集体经济财务管理问题的重要性随之凸显出来,但是其本身的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目前,农村新的税费改革正在全国农村如火如荼地展开。新税制下农村集体财务的收取方式和数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那么对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和制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基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并对其财务管理制度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和探索具有一定效度的建议和措施,以使得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体制趋于良性运行和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集体经济的含义

集体经济,即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它是劳动群众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

(二)人民公社时期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

人民公社化时期,在自然乡村的范围内,由农户自愿联合,将其所有的生产资料(土地、较大型农具、耕畜等)投入集体所有。集体利用整合的资源优势进行统一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农民进行集体劳动。人民公社化时期,实行政社合一,强调一大二公,搞一平二调。这种生产经营模式虽然强化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行政化管理,但却脱离了当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的性质和规律,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基础是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体制。该体制下土地等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农产品和各种经营收入由生产队统一支配,农民个人和农户没有生产和经营自主权,对农产品没有支配权。生产队每年上交给大队一定数额的公积金和公益金。与之相适应,公社、大队、小队逐级设立了附属于行政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也应运而生。农村的财务管理体制是农村社会制度高度集体化、公有化的象征,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农村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

(三)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及其财务管理模式

1978年12月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提出了“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必须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广大农村普遍展开。其实质是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并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与基层的管理体制。这种经营体制的重要特征就是土地归集体所有的性质不变,把经营权即耕种权承包给农民家庭。其所得产品在交纳国家税收和集体提留之后的剩余归自己支配。这一改革从根本上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制度,抛弃了大锅饭,平均主义体制。把集体所有的土地这一基本的生产资料交给了农民去管理和经营。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广大农民得到了自主、自由和实惠,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充分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仍然是集体经济中的一部分,并非分田单干和私有化。与人民公社时期的不同之处在于,已经由过去的那种集中经营变化为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组成的两个经营层次。家庭经营在集体经营双层经营中属于分散经营层次。但仍属于集体经济的范畴。与此同时,农村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作的社会基础发生根本的变化。该体系所服务的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原来为人民公设体制下的集体经济服务开始转向服务于以农户为基础的农村经济组织。

二、双层经营体制下的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也由此而产生,其本身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村财务制度执行不严,集体资金管理类混乱、物资管理手续不全,财务帐目混乱,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及时,以及集体资产流失严重等。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之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以自主经营取得收益来维持基层政权稳定,履行农村社会管理和经济经营管与理的双层职能。从而也说明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同时上述特点也反映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及其制度与执行层面的复杂性。

(一)、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的特征及其问题

1.村级财务管理设置特点,改革开放前,由于集体经济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与之相对应的农村集体经济财务设置相对比较简单。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推行,农村集体经济整体实力大大增强,但农村财务管理的制度设置并没有实现较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会计科目设置不健全、不规范。总账与明细帐,总账与日记账不分。甚至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村集体连正式的账簿都没有,随意用一个个本本充当账簿。由于会计科目与账簿设置上出现诸多漏洞,致使一些集体经济业务无法反映和控制以及集体资产流失。尤其是一些涉及到修路、移民以及占用耕地而补偿的款项因为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而无法清晰地反映。

2.财会人员设置特征。随着集体经济的逐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在每一村级经济组织中设置会计与出纳人员。村级会计等财务人员负有对本村一切经济经营活动和所有的收支业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连续地反映与核算职能,并对本村的经济经营活动拥有一定程度的监督权。换句话说,会计等财务管理人员在村级这一特殊的管理体制中具有相当重要作用和意义。但是就目前总体状况来看,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甚至在一些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村财务人员对现行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处理程序不了解,在做账方式上长期采用单式记账法,只简单地记录现金收支业务,而对其他会计核算内容不记录,从而不能全面反映和监督集体资产的全貌,有的甚至继续沿用传统的单式记账法和收付实现制的做账法进行账务处理。在调查中竟然发现个别村不记账形成包包账和空账等。

3.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特征。货币资金管理是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的核心和重点。货币资金主要指农村集体经济在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一货币形态存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形式的货币资金。由于农村集体经济业务量少,业务范围相对狭窄,故主要以现金、银行存款的形式而存在。因为货币资金流动性很强,因此。每一个村组织包括村民小组都设有会计人员负责管理具体的账务,出纳人员负责货币资金的收支及其日记账业务。但由于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缺乏力度,以及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在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离出现了职责不分,收支不分,会计出纳人员于一身等现象。由于财务人员本身素质相对不高以及个人反映与监督作用发挥不利,致使农村货币资金管理方面漏洞百出,不规范运作方面经常发生,如多头开户,多人插手管账,村干部随意坐支,钱账不分,出纳人员常年无掌控现金。而一些村书记、主任甚至是一些村民小组长随意操纵现金收支。长期存在多人收钱、多人管钱、多人用钱,长期不到账、不记账、不对账和不结账现象。

4.村级财务收支预算制度,财务收支预算制度是一个组织进行财务管理与核算的重要制度和原则。农村集体经济财务支出应做到量入为出。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集基层行政与经济管理于一身的特殊的双层职能的组织,因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建立收支预决算制度,以做到收入有源、支出有度,坚持量入为出。村级财务预算收入一般包括:集体资源包租收入、财政转移支付收入、集体资产投资、变现收入等等。而预算支出一般包括:村干部的薪金报酬、五保户特殊困难户的供养和扶助。村级行政费用以及村级债务等。根据农村村务公开制度及原则要求,村级财务应于年度结束时及时公布村级财务收支预算和决算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和审查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审计监督等等。但是村级两委一些主要干部特别是村主任或村支书责任心不强,对各种支出审批不严,而民主理财、收支预决算制度以及民主议事制度形同虚设。预算决算具体实施时寅吃卯粮现象是时有发生。村级财产不仅无法实现基本的保值增值,反而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资产流失现象。甚至有些村干部在其位不谋其职,而是想方设法以权谋私,贪污、挪用集体资金、挥霍公款等。非生产性开支过大,经常导致村级财政入不敷出等。

5.村级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信息公开是现代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层面。而信息不对称也往往增加了经济运行的成本。作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否存在与之相对应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集体经济的发展,更为严重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作为对农村集体经济及财政资金运行始末进行反映的信息披露,必须做到及时、有效。而且必须坚持内容的真实性,即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及中立性。但是就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运行机制而言,财务信息披露是一种非商品化信息,而且披露过程需要成本,也增加了村级组织披露的惰性。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村级财务运作机制与管理缺乏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财务信息披露的积极性。虽然有些地区响应国家所提出的村务公开等,但大部分往往流于形式,如公开力度不够,内容不具体,比较空洞,避实就虚。对一些重大项目及核心内容往往避而不谈,大谈空、大、虚的东西。而且相当部分的村公开披露一次应付一下就不再见下文信息公开栏就冷淡下来。在调查中一些村竟然连着十几年没有公开过村级财务信息。

6.干部与会计人员离任审计制度;相关职能人员离任审计制度是对相应职能人员在职期间的管理与经营的结果进行盘点,以做到账实相符,并且无违规操作等事项。因此该制度不仅是对上届人员的离职监督,也是上下交接并对下届进行明晰监督的需要。由于在传统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下,收支监督不透明,收支管理不到位、不规范,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村干部自行进行税费征收、自行开支、直接坐支等现象。更甚者一些村干部直接取代了会计和出纳的职能包办代管,挥霍公款现象较为严重,公款私存,挪用现金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村干部长期借用集体货币资金不还,实际占有集体财产不返还等。对于农村会计人员,目前大部分村的财会人员实际上是由村干部指定和任免,任免原则是根据亲疏远近。这些在一定程度违背了财务管理规范中的回避制度。每逢村两委换届,会计出纳也随之走马换将,造成村级财务工作专业性和连续性差,导致断头帐和节节账。一旦审计就会暴露出一些人营私舞弊的行为。所以经常换人而相关人不愿交账现象。另外,一些新任领导不愿接受前任出现的累累债务而不愿接账,而是另立会计出纳另做新账。节节账就随之产生。而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干部、财务离任审计制度并没有产生,即使有些村实施了财务公开,包括新老交替的盘账现象,但大都流于形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作用。

7.集体财产物资管理与价值评估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集体财产的价值管理体系也在发生着变化,但农村集体财产特别是各种实物物资的管理和技术评估方式并没有改进,导致我国集体财产价值出现虚增和缩水现象,从而导致集体资产流失,侵占集体利益现象市场有之。如以集体所有或支配的土地、树木。果木,工厂。矿山等资源的价值确认数十年不加调整,这种做法也不完全符合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特别是一些资产价值已经变动很大,但对外进行发包,租赁时仍然按照原有价值评估体系下的价格出租,承包,尤其是一些村干部借此损公肥私,侵害集体利益,一些村承包出去多年的土地承包收入收不上来,所欠多年债务不予偿还,严重影响了集体经济的正常发展和运行。

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体制过渡期间的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我国农村农业经营体制实现了逐步向市场经济运行体制过渡。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体制存在和运作的社会基础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该体系所服务队的对象也发了一系列变化,但是财务管理体制的并没有实现同步的的过度,改革和变化。于是体制所能提供的服务的质量与需求的标准发生了严重的脱节。从而出现了一系列体制所不能弥补的空缺与漏洞,给一些法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

2.农村社会生产力与政治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与广大农户经济都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农村物质生产力水平也明显提高。但与城市这种高效集中的管理经营模式相比,农村分散性的社会运作模式总体上仍是低效的。具体表现在工业经济的的总体生产效率仍远远低于城市经济。农村政治民主、文明与文化的普及与发展程度仍然与我国的发展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具体到财务管理模块,广大农村没有系统化和标准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广大农村干部和财会人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最终致使农村财务管理漏洞百出,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热情不高。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出现的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映积极及时地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而规避和防止上述问题及新问题的出现和发生。从而使制度、运行监督等方面趋于完善。

1.完善农村经济会计的反映与控制制度,尤其是对会计科目与账簿的设置必须个呢倨农村经济模式和发展的需要。做到科目健全,设置规范,总账与日记账、明细账根据具体经济业务的需要加以设置和记账等。做到不记错账,不漏记和做到账实、账证与账帐相符。财务信息内容做到内容真实、数字正确、条理清晰等。

2.建立财务人员互派和上级总体控制与监督制度

建立和健全会计反映与监督、核算与控制制度的同时,必须配备良好的财务人员核算制度。虽然村级集体经济日常业务量不是频繁发生,有其在新税制下,村级财务管理的的内容趋于简单化。但是由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兼经济正直双重管理,而且是一种拥有微观层面的直接管理的基层式管理,故如果完全取消村级财务即财务管理退出村级组织,在一定意义上违背了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之一即会计主体的要求。既然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兼具 企与事业单位双重特点,如果撤出村级财务,就无法对村级经济业务行为进行具体的、及时地反映和核算。那么失去了一个直接密切相对应的财务管理与控制制度,村级财务管理体统是否会出现紊乱现象呢?结果可想而知。建立双层财务人员核算监督和控制制度更符合我国农村既分又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特点。具体做法在分的层面改变本村人担任本村会计,尤其是直接由村两委任命的会计人员产生制度而是采用互派制。由比较大的村民小组在镇级政府统一筹划和管理下实行财务人员互派制度,互派的财务人员必须经镇乡政府统一组织考核并对合格人员进行互派与轮派制度。在统的层面,由乡镇组织一批专业素质高,业务时间能力强而且熟悉村级集体经济运行与业务管理的财务人员。一方面对个村集体经济财务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审查与监督,另一方面,定期对各互派财务人员进行能够轮训等业务内容的培训,以适应新农村新形势尤其农村改革的需要。

3.加强货币资金管理与稽核

货币资金是村级集体经济中很重要的一笔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等。是村两委的日常管理活动以及村级集体活动所需经费的必要来源。因为货币资金流动性很强,被称为速冻资产,故最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侵占、挪用与贪污。故村级货币资金必须加强管理,做到严格职责分工明确,钱账分开,管钱的不能管账,管账的不能管钱。鉴于村级货币收支环节随意性较大,出现的一些村级干部以收代支,所收公款私带私存现象,必须做到收支分开,将货币资金尤其是现金支出业务与收入业务分开处理。建立稽核制度,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稽核及时发现和纠正货币资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4.建立村级财务预算和决算制度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像纯粹的企业一样,不是一个单纯的经营与营利性单位。但他却是一个兼基层(村级)行政与经济管理双重管理的组织。因此,收入源的相对匮乏而支出面的宽大使得大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出现了入不敷出的局面。由此可知,村级财务建立预算和决算制度的重要性,每年年初,应召开村民大会,充分发扬民主。并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坚持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原则,编制财务预算方案。收支预算编制应做到呵护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的基础上,内容要做到详实、可靠、实用等。而且预算方案必须经全体村民表决通过,在实施的过程中西部严格按照预算方案执行。有需要重大调整项目,必须经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年终应根据本年实际收支情况编制决算方案并公布于众,接受群众审查监督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审计和监查。

参考文献

我国农村经济 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关系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5-56-2

0 引言

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现了非常大的提升,其主要有3个方面的表现:首先是农村人均收入和GDP的不断增长;其次是农村基础设施出现了明显的改善;最后是农民不断提升的生活水平。资金的大量投入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农村信贷资金的融通则与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而且农村经济的增长也受到了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极大影响。然而调查显示,农村的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并不具备良好的互动关系,而且关于两者关系的研究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实证的方式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 选取研究指标和说明

首先,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衡量:在衡量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时候,通常都选择了货币化率和金融相关率等指标。在农村GDP中金融资产所占的比率就是农村金融相关率,在农村GDP中M2所占的比重就是货币化率。但是这两个指标在某种条件下都具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如果金融市场不发达就有可能造成信用集中于银行,并且进一步引发较高的指标水平;如果银行具有较高的不良资产率,就无法对其进行及时的冲销。特别是上述的两个指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的不合适。一般来说,经济增长受到的金融发展的最具影响力的指标就是在GDP中银行贷款所占的比重,在本次研究中将对金融发展规模进行衡量的指标确定为农村贷款余额与GDP的比例[1]。

其次,农村金融结构的度量:在度量农村金融结构的都是一般都是采用农村贷款余额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进行表示的,而且之前的研究在结论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一致性,也就是:通过该指标度量的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之间具有正比例的关系,这说明农村经济的发展与乡镇企业是不是具备充足的资金具有密切的关系。然而在传统的研究中往往将农村金融市场的整体性结构忽视了,因此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在本次研究中在对农村金融街发展结构进行衡量的时候选择的是在农村贷款中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所占的比例作为指标。

最后,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影响:所谓的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主要是指农村储蓄在经过农村金融中介的转化之后成为农村贷款,并对农村经济增长起到的支持作用的效率。本文在对农金融发展效率进行衡量的时候采用的是农村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2]。

2 构建模型

通过对总生产函数的借助,设定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保持不变,并且以一个独立影响因素的视角看待农村金融发展,将劳动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等生产要素看做是一项投入,从而将反映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建立起来。

f(K,L,F)=Y (1)

在该公式中,农村的劳动力投入用L来表示;农村资本投入用K来表示;农村的金融发展水平用F来表示;农村的总产出用Y来表示。将这样一个容量限制加入到农村劳动投入中,并且()θ=M,也就是最大的经济生产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资本投入和经济发展水平就决定了农村的产出:mf(K,F)=Y (2)

结合公式1和公式2就能够将下面的全微分方程得出:

dY=mdF+mdK (3)

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在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3个指标对我国农金融发展水平衡量,也就是RLD、RLL和RFIR,其中RLD指的是农村金融发展效率,RLL指的是农村金融市场结构指标,RFIR指的是农村金融规模指标[3]。这3个变量的函数就是农金融发展水平:

G(RLD,RLL,RFIR)=F (4)

在公式3中代入公式4,就可以得到下面的公式:

=dRFIR+dRLTL+dRLD+

dK(5)

采用β1代表农村金融规模,采用β2代表农村金融发展机构,采用β3代表农村金融发展效率,采用β4代表农村资本的边际产出,从而对公式5进行进一步的简化,最终将下面的计量模型得出:

dRGDP=Ut+β4dK+β3dRLD+β2dRLL+β1dRFIR+β0 (6)

出于对滞后性的考虑,并且对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实证检验,最终将如下VAR模型设计出来:

RGDP=β0+β1iRFIRt-i+β2iRLLt-i+β3iRLDt-i+

β4iKt-i+β5iRGDPt-i+ut(7)

3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我国的农村经济增长在改革开放以来与农村金融发展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长期均衡的关系,农村经济增长受到了农村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然而农村金融发展并没有受到农村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其呈现出一种“供给领先”模式。

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两者之间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受到我国城市偏向战略和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影响。虽然农村具有越来越大的金融市场规模,但是农村金融并没有真正地转化成为对农村经济增长起到有效支持作用的生产力,资金瓶颈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与此同时,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其造成农村金融市场具有整体偏低的发育水平,并且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4]。在农村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立足于经济增长受到的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认为,要想使农村信用社的潜力充分地发挥出来,在较短的时间内必须要对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地位进行有效的维护,而在较长的时间内则需要金融市场结构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高收益的城镇大量的纳入农村资金以及不断扩大的农村金融市场存贷差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实现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的作用。

4 相应的建议

要针对农村资金回流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通过各种产业优惠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农村资金的回流进行引导,要积极地利用制度性措施使更多的农村储蓄转化成为农贷,从而使农村的贷款转化率得以进一步提升。要积极地帮助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并且通过贴息的方式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引导,使其不断地扩大在农村的信贷比例,确保将资金提供给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对农村政策性银行的改革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政府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使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得到有效地保障,积极地帮助农村经济解决融资难的相关问题。要对农村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完善,不断地提升农村的金融服务供给,将农村金融市场利率适当的放开;要积极地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且对企业的建立与发展进行规范,通过高收益的方式避免出现大量的农村资金外流的现象,最终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有效的带动作用。

5 结语

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受到了金融资源的垄断供给、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各项因素的影响。在我国正在不断深入改革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由于人们对金融服务形成了多层次和全方位的需求,再加上各类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因此导致传统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无法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而要想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对农村的金融市场进行积极地开拓,建立并健全多层次的、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从而在农村的经济增长中使金融发展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参 考 文 献

[1] 江美芳,朱冬梅.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江苏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1(12).

[2] 禹跃军,王菁华.基于VAR模型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2011(12).

[3] 钱水土,许嘉扬.中国农业信贷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基于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11).

浅析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 篇4

关键词:农村经济,增长,机制

农村经济的增长问题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来说非常重要。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分类:一是供给因。它包括劳动力增强、有形资本存量增加、投资于正规教育及非正规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规模收益递增等等。二是结构因素。是由部门间边际生产率的差异所引导的以及由需求结构变动所引发的资源再配置效应。三是制度因素。是由适当的激励机制、完善的市场竞争体系及合理的制度安排所激发的经济效率。

各种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经济的成长过程可以划分为经济发展早期阶段、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发达三个阶段。

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 工业和服务业极其落后, 技术水平低下, 农业多元经济结构尚处在低级阶段, 处于此阶段的经济, 劳动力投入及有形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源泉有形资本的规模还比较小, 无形资本几乎发挥不出来作用, 无形资本的投资收益在有形资本积累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才变得明显。

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在此阶段,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开始逐渐减弱, 工业和服务业开始逐渐成长, 产业结构处于高变动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动促使劳动力及资本等资源从生产率相对较低的部门流向生产率相对较高的部门。经济的高速增长率与结构的高变动率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从而加快了经济的增长。另外技术水平也伴随着经济增长有所提高。

在经济发达阶段己经完成了工业化过程, 一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 有形资本的积累达到了相当的强度, 劳动力投入在长期中增长缓慢。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及结构转换效应所实现的经济增长已不能持续下去, 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全要技术进步的提高。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进入稳定持续快速增长的新阶段。因此制度因素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良好的制度环境, 充满效率的经济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各种经济要素的生产潜力。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兴办、经济特区的成功, 每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都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国家政策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它影响着农业的衰荣兴废。正确合理的政策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的基础, 从而带来农业的繁荣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对中国农业发展而言, 政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农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强大而有效的农业政策调控体系来维持农业经济正常运行, 为农业技术创新提供激励的政策体系, 这是农业基础得以落实和农业自身发展的关键所在。

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开放程度提高, 知识经济的到来, 全球技术进步呈现加速趋势。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要实施科技优先战略, 在技术上缩短发达与落后地区间的差距, 从而在经济上赶上发达国家经济。农业的开放, 有利于世界整体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水平的提高, 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加有利的农业技术供给的外部环境。然而许多外源技术的引进, 是需要结合本国实际进行改造和再创新, 即外源技术的“本地化”改造, 形成中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个动力点。随着农业开放和国际农业资本的进入, 中国农业实现发由低资本技术向高资本技术的转变。

在开放农业的条件下, 农农业技术产品的价格会由于供给的增长而下降, 同时也提高了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 激发了农民对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所需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所以农业开放无形中会促进中国农业技术进步。伴随物质形态技术进步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 农业技术进步的表现之一是农民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提高, 并为非人力形态技术需求的增长奠定了相应的文化基础。

农业国际化推动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国际化使政府干预变为中立, 改变了农业企业的激励结构。农业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创新产品, 为自己求得了生存空间。要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取胜, 必须生产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技术先进性的产品。农业开放带来的竞争强化, 直接增加了农业对新技术的需求, 使技术投入更为有利可图。

在国际化背景下, 制定合理的、易于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国内农业技术政策非常重要。在开放条件下的国内农业技术政策设计, 应遵循政府的政策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在国际规则、国际惯例的框架内建立政策。

农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内在机制是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中国农村经济在近二十年的成长过程中, 人力资本的贡献份额大约在1%5左右, 人力资本内生化作为农村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它通过当代科技和教育来完成。教育作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通过内部作用和外溢作用推动经济增长。内部作用是指教育直接激发技术进步和创新;外溢作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重要。它是指教育提高生产要素的品质, 改善经济活动的社会环境, 从而加快农村经济增长的速度。

教育能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的, 并协调人与自然发展的功能。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劳动力素质、岗位职业能力和经营能力, 就必须通过技能培训、生活常识培训的教育促进社会、农民、自然之间和谐发展, 使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全面转到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农民的文化素质对农村经济的增长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只有掌握了先进文化科技知识的现代农民, 才能建立科学、民主、法制、秩序的现代农村社会组织形态, 有利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实现中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

因此, 要想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必须构建完整的农村教育体系, 以适应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需要。国家要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 尽快普及高中义务教育, 必须实施农村基础教育有限度超前发展战略, 保证新增农业劳动者都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要扩大农村职业教育, 着力培养知识型农民, 把农民技术教育作为实现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职责来抓, 从而促成农村经济的起飞并形成内生经济增长能力。

参考文献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_论文 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战略土地流转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合理

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是在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社会背景下,对农村经济发展做出各种正确合理科学的发展计划、目标、方法,以及运用于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具体实施的手段和方法。1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

经济发展战略的引导地区或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1.1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科学合理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是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的客观存在要求农村应该拥有科学合理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有利于依据农村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发展策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结构和经营模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意识的改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2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是政府管理的客观需要

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依据科学合理的发展册落的引导和支持。农村作为我国落后地区,以政府为主体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短期不得改变。政府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策略制定的主体单位,必须依据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生活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策略,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是政府管理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2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开发的基本物质保证,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

1)道路交通的不完善

道路交通是打开农村对外开放大门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农村广大地区道路建设十分落后,道路承载量低、质量低,宽度不够,无法承载大刑载重车辆,交通网络结构单一,乡村公路质量低,甚至有的地方还未实现乡村交通网。

2)水、电、通讯网络不健全

水、电、通讯网络是农村农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之一,是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目前我国大量农村自来水网络不健全,生活用水质量低,电力低无法进行大规模建设;通讯网络不健全,农民获取信息的手段单一。目前我国正逐步进入后工业时代,即以信息为支撑的信息经济时代,水、电、通讯网络的不健全降低了人们生活的质量,减少农民获取经济和社会信息的渠道,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2.2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落后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最重要的原因是农村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生产经营模式的落后。主要在农村生产力的落后,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

1)生产力的落后

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关系的保证。目前我国大量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处于以牛、耕、锄为主要生产工具的原始农业时代,属于典型的自家经营、自主消费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生产技术含量低,劳动者素质低。

2)农业结构单一

我国农村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主要生产方式以种植业为主,结构单一。没有形成农、林、牧、副、渔业一体化农业,没有形成种植多样化、特色化农业生产结构,作物品种单一,质量低。

3)农村市场不规范

农村市场的健全繁荣程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大量农村市场不健全,市场场所不健全,市场管理交易不规范,市场小。商品流通量低。农村市场网络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市场量小。同时,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发展缓慢,市场仍不健全。

4)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作为我国资源的宝库,具有强大的潜在资源优势。目前我国广大农村资源开发力度低,资源开发利用率低,造成大量资源闲置、浪费,无法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实现资源的经济价值。如: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农村基本人力资源,目前我国开发粒度仍不大。

5)乡镇企业发展缓慢

乡镇企业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十分缓慢,没有实现自身主力军的作用。经营管理及生产模式落后,科学含量低,从事简单的农产品加工、销售。无法带动农村形成产地—市场加工—销售一体化农产品市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力量低。

6)农村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程度低

农村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低,是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外开放程度低,导致外部资金无法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无法引入,内部市场无法与外界市场相接合和经济形式和市场动态的掌控和了解,阻碍农村资源开发、农村市场健全和农村经济发展。

2.3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不健全

完善的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和政策前提。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尚不健全和完善,存在严重的政策制度缺陷。

1)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村的部分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力度低,医疗保障制度存在很大弊端。如:医疗保障制度中药品价格和质量问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门槛费”问题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加重农民的后顾之忧,无法调动农民自主投资生产积极性,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2)基层干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基层干部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管理者,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干部管理呈现反金字塔形,呈头重脚轻之势,造成基层管理力度下降,基层干部素质降低,社会基层腐败现象严重。3农村经济发展中激励机制不健全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呈现疲惫状态,需要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运用于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目前我国农村的部分地区激励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执行力度低,调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程度低,没有取得较高的成就。

4)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

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是政策引导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证,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基层管理者管理能力、转变农村落后观念的保证。目前我国农村关大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农民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引导,造成农村劳动者素质低,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措施

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过程。

3.1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我国新的投资领域。

1)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建设

农村道路交通建设要求国家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农村道路交通质量,提高农村道路利用率,加宽路面,加大硬化力度和保养力度。同时,加强道路“乡乡通”“村村通”建设,打造乡村、城镇立体化交通网络。

2)健全农村水、电、通讯网络建设

坚强农村自来水网络化建设,控制水价,实行“谁安装谁受益”原则,提高农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质量;加强农村电网改造,控制电价,提高电量,促进农村工程开发;完善农村通讯网络,普及电脑技术等,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对称度。

3.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转变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转变,要求不断促进农村生产经营发展模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封闭半封闭状态向对外开放型发展。

1)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加工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能力,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实行小机械生活蚕经营模式,摆脱以牛、犁、锄为主要生产工具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向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从而形成现代农业的生产关系。

2)实行立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改造

立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改变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农业结构单一现状,因地制宜的实行立体农业改造,形成农、林、牧、副、渔业一体化农业。以“一乡一产,一乡一特色”为引导,树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结构分布布局。如:林业开发依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实行,原始林、薪碳林、果林、经济林、用材林等相间的立体林业结构。渔业、种植业、养殖业经济作物区等相间的立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等。

3)规范农村市场

规范农村市场要求政府加大市场管理,逐步健全农村市场管理制度,确定农村市场场所,规范市场交易活动、管理市场秩序,完善农村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促进农村市场繁荣。规范农村市场要求不断健全农村市场,实行供、产、销一体化结构,同时加强与各个农村、市场的联系,形成乡乡、乡镇、城乡一体化市场体系。

4)加大农村资源开发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农村资源丰富,具有强大的资源开发潜力。科学合理的大力开发农村资源有利于直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村资源开发应该以可以持续发展观和生态保护为依据,提高

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资源利用的价值,运用循环经济理念,使资源开发和资源环境问题相协调。

5)促进农村乡镇企业发展

促进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要求扩大乡镇企业生产规模和经营范围,促进生产产品多样化,扩展乡镇企业产品销售市场。引进先进生产机器和技术,提高管理者才能,引入资本投入,进行加工、深加工,增加产品负加值,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形成科学合理的供、产、销产业化链条。

6)打开农村市场,实行“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

农村市场的封闭性是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农村经济发展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打开农村市场,实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打开农村市场,引入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和人才,引进大量的外部投资和科学发展和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建设,并逐步树立自身的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资源开发力度,逐步打入外部市场,共同竞争。

参考文献:[1]史晋川、金祥荣、赵伟、罗卫东等:《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修订版。

[2]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载《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3]青木昌彦等编:《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4]基思·格里芬:《可供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倪吉祥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

我国农村经济 篇6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这个基础性产业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中,然而,农村经济结构中的不合理之处也随之显露出来,这也成为影响我国农民收入,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现状 对策

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重要时期,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成为了增强农业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首要任务,本文将从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现状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

1.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

近几年来,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突出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

(1)农业内部开始打破了传统粮棉型、数量型为主的单一结构,多元化、效益型结构日趋合理,种养模式不断优化。

(2)区域特色逐步形成。

(3)农村经济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2.结构调整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1) 农业从业人数比重偏大,农业劳动力转移严重滞后。

(2) 农业信息化、产业化程度低,农户生产规模偏小,农业区域布局存在着“小而全”、“大而全”的现象,区域特色突出不够,大型农业产业带建设不够,各种专业化组织发展以及农村流通、信息组织与网络建设不健全,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乏力,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

(3) 农村城镇化水平偏低,非农产业发展滞后。

(4) 农业东、中、西部区域差别扩大;绿色农业尚待进一步发展和基础设施不强。

二、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当前和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目标,以加工经营企业为龙头,以农业合作经营组织为纽带,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业标准化为基准,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新跨越。

1. 以培养农业人才为方向,培育新型农民。

2.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促进提质增效。

3. 以农村经济组织为纽带,提升服务能力。

4. 以统筹城乡为基础,促进社会公平。

三、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1. 采取因地制宜、比较优势原则。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人口众多,城镇密集,科技先进,农业生产条件优越,须利用有利条件,致力于发展“两高一优”集约农业,强化与中西部地区经济联系。中部地区是我国中等发达地区,拥有重要资源型城镇和工矿企业点,农业发展具有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须加快生态环境整治,大力发展粮油烟等重点品种农业,发展商品畜牧业和生态林业,承东启西。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棉花、瓜果享有盛誉,草原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地区背靠中亚,发展外向型经济前景广阔。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早作农业、生态农业,抓紧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

2. 发展现代农村服务业,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務体系。发展现代农村服务业必然要求我们对传统农村服务业进行改造。改造传统农村服务业的关键是要建设好为农服务的流通网络和流通设施。建设为农服务的流通信息网络,重在抓好三件事:一是要建立内部经济信息中心。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若干个“龙头”或集团公司联合起来组成一个联合体,建立一个经济信息中心,以信息中心为核心,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主要销售站建立信息站,进行信息采集、过滤、分析、综合,形成科学抉择,引导生产,沟通产销。二是要完善经济信息市场的服务体系。在建立内部经济信息网络的同时,还要要不断加强民间信息网络建设,完善系统化服务功能,注重信息价值和使用价值,加快经济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更有价值地促进农副产品的流通。三是要创造条件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使农副产品信息的传递达到快、准、全、新、特的效果。 建设为农服务的流通设施,重在四个方面:一要改善仓储条件;二是要增加必要的加工设施;三要强化运营功能设施;四是建立多层次的专业市场。农村现代服务业必须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要大力发展农村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旅游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除了要大力发展农村现代信息、咨询、法律服务业外,要重点发展农村现代金融和旅游业。

3. 搞好农村小城镇建设,全面实现农村经济现代化。

发展小城镇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产业升级。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是工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小城镇是农村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使乡镇企业从分散逐步集中,形成聚集效应。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以一定规模人口和集聚为基础的,要改变农村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局面,就必须着力发展小城镇。因此,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有着光明的前景。加强小城镇建设规划,突出重点,着力推动小城镇体系升级;围绕发展,强化功能,着力优化小城镇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为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证;强化城镇管理,发挥城镇建设功效。根据我国国情特点在组织农村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城镇规模与市场容量、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统一规划与地方特色、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关系,帮助农民逐步实现产品生产工厂化、聚落条件城镇化、生存环境生态化和生活方式现代化,使小城镇真正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4.努力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进一步强化农业开放意识。一方面,围绕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精加工等重点,搞好项目论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全方位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和国内外农业经济、技术的协作。另一方面,按照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创名优品牌,参与国际竞争。

参考文献:

[1]武巧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六大原则.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2(05).

[2]刘泽民.关于在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山西农业.2000(03).

[3]赵继文,赵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分析与思考.河南农业.2004(10).

[4]谢鹏云.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甘肃农业科技.2002(10).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浅论 篇7

关键词:农村经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大国, 人口众多, 这也凸显了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只有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解决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 提高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重, 才能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本文主要分析新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经济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大环境给农村经济体制带来的突出影响, 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体制面临的突出问题, 深化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实现农村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1 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回顾

(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农村经济体制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很难得到发展和提高, 虽然国家提出"分包到户"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但是受到意识形态的压力, 一直被打压, 没能真正实施。直到1978年安徽省小岗村十八位农村率先开始尝试分包到户的新型农村经济发展形式, 彻底改变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经济, 这是一次农村经济的胜利, 这一次"包产到户"的彻底实施, 打破了原有的意识形态, 用创新的经济体制, 改变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被国家誉为"中国农村的伟大创造", 并作为基本国策被确立下来,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实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特殊的历史时期, 在中国馆面临巨大选择和抉择的历史时期, 敢于尝试做第一人的创新精神, 迈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小岗精神, 被誉为现代农村继续发扬的重要精神。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不断调整,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4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使用, 这个阶段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农村增产增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改革的起点, 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起点。第二阶段, 1985年-1992年, 农村流通体制改革阶段, 农业大丰收, 卖粮难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统收和派购的形式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农产品开始面向市场, 农产品价格施行"双轨制"国家积极推进和鼓励多种经营模式, 优化种植结构, 鼓励和支持农民从事非农生产, 推进城镇化进程。第三阶段, 1993-1998年, 经济转轨期, 全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将农业经济推向市场, 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第四阶段:新世纪以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时期, 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改革从经济改革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改革过渡, 中央也加大了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 逐渐改变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 把城市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把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 农村经济改革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经济在改革和调整的趋势下, 获得了较快发展, 其中结合农村经济改革的四个阶段内容, 分析总结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特点:首先, 维护农民利益,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的投入, 农村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我国, 农民占有庞大的基数, 所以支持和维护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利益, 是保证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其次, 改革发展的循序渐进性, 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 国家根据具体国情, 分步骤的开展农村经济改革, 从表及里, 从点到面循序渐进的开展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新时期,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 国家开始进行全面改革, 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最后,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显著, 农村落后的面貌正在逐渐改变, 一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平, 农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但是城乡二元制结构, 拉大我国城乡的经济差距, 国家还应该加以重视和解决。

(二)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成就和问题

我国农村经济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进步, 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 我国农村经济高速发展, 农产品产量有明显的提升和增加, 受到我国农产品供给问题的影响, 我国开始大力扶持农产品的增长和提高, 从增速来说, 特别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农产品有了明显的增长和提速, 这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例如, 粮食增收、棉花产量都大幅提升,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值60193.5万吨, 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 切实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需要, 彻底改变了我国农产品的供给状况, 实现了长期的供给保障, 基本解决了我国人口温饱问题。

农业的综合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速, 各种农产品的需求增加时农村经济改革的一大亮点和成果展示, 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稳步提升, 保障我国经济的长远、快速增长, 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保障。但是面临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经济的改革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 农业经济的发展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和缺陷, 所以结合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 总结农业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 得出以下关键问题, 对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1) 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程度较低, 层次较低

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体制基础之上, 受到小农经济的影响, 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较小, 基础薄弱, 层次和发展的水平还不能和其他经济相匹配。一个方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大放宽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限制, 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和不足, 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和规模, 农业生产集中程度、规模效益程度低, 农产品的生产效率明显不足,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农产品缺乏竞争优势, 导致农产品价格备受压制和制约, 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较低, 影响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 信息收集和反馈能力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农产品市场体系相对落后, 竞争能力较低

市场经济下, 对于农产品市场的要求明显提高, 但是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看, 农产品的市场体系相比其他经济的发展, 有明显的不足, 导致竞争能力不足, 严重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组织化程度较低, 制约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和层次水平;其次, 交易方式单一, 农产品的流通体系还不健全;最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影响农产品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3) 农村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硬件设施的发展和维护, 但是从目前农村硬件设施看, 农村配套设施相对落后, 信息化水平明显不足, 农村经济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 这对于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不小的挑战和约束。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还没有建立和形成, 缺乏专业化服务和配套设施, 农村经济的融资困难, 农村经济的实际效益相比其他经济来说差距明显, 金融服务体系的落后, 对于农村企业的阻碍和制约是不可估量的, 这也是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规模不能扩大的基本原因。

(4) 城乡差距依然明显, 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二元制的结构, 二元制结构有最明显的表现是城乡收入的差距, 贫富差距的扩大增加了社会矛盾, 其根本原因是农产品的价格偏低, 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这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巨大的威胁, 城乡收入的差距, 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这也是国家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 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增产增收, 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带来收入的增加, 或者说收入的增加还不能赶上物价的增加, 这导致农民的收入不增反减, 这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 是不得不重视和改变的重点问题。

3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体措施

(1) 继续坚持和完善现有农村经营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基本的经营制度, 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种经济制度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证实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家也在大政方针政策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保障, 并确立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 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方式不动摇;保障和维持农民的利益, 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 发展规模经营, 鼓励和支持农民加大田地的整合, 发展规模化、效益化农业, 扩大农村经济的产业化, 调整农村经济的结构;最后, 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村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应该进一步优化和整合, 提高农村挤经济的服务水平, 例如专业经济技术合作社、以及其他的基础配套措施, 这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2)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剩余劳动力

从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看, 我国农村存在着严重的劳动力过剩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业人口较多造成的所以解决农业人口过剩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国家应该鼓励和支持农民去城市就业,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现状, 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首先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 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 改革农村的产权制度, 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 农村土地扭转也要深化改革, 解决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提高农村的就业能力和水平, 不再仅仅依靠一亩三分地维持生活。

(3) 切实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增加农民的收入是缩小城镇差距, 减少矛盾的关键内容, 在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中, 增产增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体现, 农民的腰包鼓了, 收入增加了, 才能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首先, 理清收益分配关系, 减少农村负担, 从国家农业税取消到现在的支农惠农政策, 无不体现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 提高农民的收入, 减轻农民负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其次, 加快农村企业的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农村企业发展, 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农村企业的发展, 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改变农村经济将基本依靠农业的面貌, 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梁艳菊.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分析[J].特区经济, 2010 (05) .

[2]许经勇.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学习论坛, 2008 (10) .

我国农村经济 篇8

一、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 农村金融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一个现代化且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显然不可或缺。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和物流体系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的发展等等, 都要求农村金融服务与之相配套。加快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就成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促进城乡产业融合、要素流动以及国家实施支农惠农政策,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必然要求。

(二) 农村金融促进农村乡镇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的发展需要农村金融的信贷扶持, 企业需要通过银行的贷款来建筑厂房, 购置设备, 购进原料, 银行还需要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的贷款和资金结算业务。当前, 我国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要想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需求, 就需要以资本为纽带来完成。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情况下, 农村金融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应为农村乡镇企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性欠缺

虽然近年来不断有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 如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加入到服务三农的行列, 但从农村金融机构数量、网点分布和业务规模来看, 农村金融机构之间还远远没有形成有效竞争的格局, 农村金融机构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远远没有满足实际需求。

(二) 农村资金严重外流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我国农村金融运行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是农村资金通过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大量流出农村。到目前, 这种状况依然没有多大的改变。当前, 农业生产和经营大部分以农户为基本单位, 规模较小, 缺少大项目, 对资金的吸引力不足, 致使农村金融机构从县域吸收的存款不能按比例在县域进行贷款投放, 而是过多地通过“上存”, 成了大中城市的信贷资金来源, 进而直接导致农村资金供给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 农村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之间分工不明确

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农业发展银行, 除了发放粮棉油收购储备贷款外, 把相当多的力量投向了商业性经营, 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等支农事业上投入不足;而作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却仍然承担着一些政策性金融业务, 其结果是, 既降低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效率, 也提高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操作成本。

三、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一) 注重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这方面, 既包括加大法制建设力度, 农村经济金融基础薄弱, 只有用法律来确定农村各经济主体的正常经济利益获得, 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否则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将很难得到解决, 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将缺失有效的法律屏障;也包括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征信系统, 实现农村社会信用信息互相连通, 为金融机构有效利用系统中的信息资源、营造公平的商业环境创造条件;还包括建立健全社会担保体系, 提高银行贷款的安全性;当然, 加快构建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也十分必要。加大对地处老少边穷地区、商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农村金融机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的力度, 合理覆盖涉农金融服务的经营成本和风险, 为农村金融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 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在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 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 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这样的资金互助不仅可以让农民互帮互助, 熟悉“有借有还, 再借不难”的金融规则, 也可以借此培养一批熟悉金融运作的基层人才, 为合作金融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要求完善地方农村金融管理体制, 明确地方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监管职责, 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 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这些要求旨在为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装上“安全阀”, 维护农民群众利益。

(三) 充分发挥合作性金融作用

破解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供给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要从建立符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机构、产品设计、完善监管体制等方面着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对各类涉农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增加涉农企业直接融资比例、扩大保险覆盖范围和增加保险品种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同时也进一步细化了建立符合农村金融机构实际的金融监管体制、完善货币政策等改革和创新举措。

三农问题是当前社会的重点问题, 三农问题的解决对于繁荣农村经济, 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当前农村金融改革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软肋,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农村金融的发展方向, 必须抓住当前政策红利, 加快金融体系服务于农村经济的步伐。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需要在不断地发展中创新, 转变旧有的观念, 探索出符合农村市场的金融发展模式, 借助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其他组织的帮助, 不断完善立法、整合非正规金融机构, 才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妙志, 陈美容.浙江农村信用社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新西部, 2010 (01) .

[2]张玉玲, 杨晓.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实证研究——以新疆为例[J].经济问题, 2011 (4) .

我国农村经济 篇9

一、传统社会农村的经济伦理

在传统乡村社会, 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限定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人们在有限的地理和社会空间内生产生活, 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农村经济伦理。这种经济伦理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 渗透在一系列礼仪、风俗和习惯中, 维护着传统乡村社会的秩序。就其内容而言, 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重义轻利

在传统伦理道德中, 义和利是一对主要的范畴, 是指人们如何对待伦理道德和物质利益关系问题。义是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道德标准, 利是指个人利益、功效等。在义与利的关系上, 儒家号召人们努力去追求义, 也就是多关注公共利益, 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要用社会公共利益限制、约束个人私利。正如孔子所说, “君子义以为上”1。当然, 儒家并不是反对逐利, 而是强调要追求合义之利。“富而可求, 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2。不仅如此, 义还是逐利行为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3在求利的过程中遵守义的规范, 这样才能各得其所。对农民而言, 信仰重义轻利的义利观, 可以有效的规范人们的逐利行为。

(二) 勤劳敬业

在传统社会, 农民以务农为本, 农业生产关乎农户家庭的衣食住行。农业耕作活动以农民的体力劳动为基础, 因此, 勤劳耕耘是获得产出和增加剩余产品的最基本途径。孔子指出:“生财有时矣, 而力为本”4。劳动与收获之间这种浅显但直接对应的关系, 才使得“劳而有得”、“劳而有食”成为传统农民的素朴认识。农民寄希望于通过辛勤劳动来改善生活, 由此产生对劳动的兴趣乃至热爱。农民将勤劳看作必备的品质。孟子强调“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5, 荀子提出“春耕夏耘, 秋收冬藏, 四者不失时, 故五谷不绝, 而百姓有余食也”6, 都是对农民勤劳品质的佐证。

(三) 信任互助

传统乡土社会, 农民在血缘和地缘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差序格局特征的人际网络。这种人际网络是人们获得各种帮助的基本渠道, 与人们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在基于血缘和地缘的人际网络中, 各成员之间彼此信任, 在家事、急救、建房、投资等方面互相帮助。这种信任和互助也仅仅限于“熟人”的圈子。同时, 互信互助的程度与熟悉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联, 呈现出十分显见的“差序”特征, 即关系越近互信互助程度越高。

(四) 戒奢尚俭

崇尚节俭是古代中国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尚书·大禹漠》载:“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言:“俭, 德之共也;侈, 恶之大也。”这就是说, 节俭可以使人寡欲, 是一切德行的来源, 而奢侈则使人多欲, 是一切恶行的发端。由于经济的欠发达和物质生活资料的不充裕, 农村地区在消费观上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戒奢尚俭。

二、计划体制时期的农村经济伦理

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乡村社会也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历程。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社会结构转型, 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深刻调整, 这也带来了乡村经济伦理的变化。伴随着乡村经济的商品化, 农民的市场意识、契约意识开始萌芽, 经济价值观、生活态度及行为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 效率意识、自我意识、合作意识等现代经济价值观开始被一些农民接受7。

建国以后, 社会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农村, 集体所有制代替了农民个体所有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 与之相适应的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经济伦理也逐渐成型。

(一) 集体利益至上

一直以来, 集体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伦理的核心原则, 是协调各类社会利益关系、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指导原则。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和集体利益至上, 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 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按照集体主义原则, 农民要视集体利益为最高利益, 归集体所有的财产, 如土地、农具、牲畜等, 都不能据为己有, 还要严加爱护、珍惜。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应牺牲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当然, 个体利益也要得到一定的尊重和满足。在实践中, 我们往往过分强调集体利益, 对于农民的个体利益兼顾不够。同时, 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结果, 是农民模糊了“公”与“私”的界限:我的就是公家的, 公家的也就是我的。“公”与“私”的混淆产生了责任不清的情况8, 集体利益反而受到一定损害。

(二) 勤俭简朴

新中国建立初期, 我国刚刚结束了分裂动乱局面, 国家一穷二白, 百废待兴, 党和毛泽东特别强调勤俭简朴的作风和品质。早在建国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毛泽东就指出, 夺取全国胜利, 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 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 工作更伟大, 更艰苦。这一点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1956年八届二中全会上, 毛泽东强调:要勤俭建国, 反对铺张浪费, 提倡艰苦朴素, 同甘共苦。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1957年2月,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强调:要使我国富强起来, 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 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建国初期, 在农村, 我们积极贯彻毛泽东提出的“勤俭办工厂, 勤俭办商店, 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社事业, 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的方针, 农民群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传统也在继续保持。但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共产风”盛行的背景下, 公与私的界限被模糊。在农民看来, 既然我的就是公家的, 那么公家的也就是我的, 这就造成了生活中的极大浪费, 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遭到一定破坏。

(三) 绝对平等

建国后的实践中, 我们党开始将平等这一经济伦理的重要原则体现在政策和制度设计上。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广大农民成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下的新型农民, 成为生产资料主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农民群众开始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利;在文化教育等方面, 确立了“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向工农开门”的基本方针。在这一过程中, 广大贫农和雇农通过平分土地实现了获得财富的愿望, 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政治、社会平等和主人翁意识。当然, 在农村的平等中, 我们出现了一些失误, 如将平均理解为平等, 在分配上搞绝对平均主义, 试图认为消灭城乡之间、脑体之间、工农之间的三大差别。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使农村社会的经济条件更加平均, 这在无形中强化了农民的绝对公平思想。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经济伦理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 个体利益受到忽视, 这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带来了中国农村的一系列巨大变化。从道德伦理方面变化看, 农民自主、自立、平等、勤劳、节俭等意识日益强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城镇化的拓展、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农村市场化的推进, 农民经济活动所依存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大大改变, 这带来了农民经济伦理的更大变化, 表现在信用意识、责任意识、权利意识和竞争意识也大大增强。总的来看, 改革开放时期, 农村经济伦理在继续坚持集体主义的同时, 也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更富积极意义的原则。

(一) 个体权利和机会平等

长期以来, 农民个体利益或者从属于家族, 或者绝对服从集体, 其独立平等地位未获实际承认。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独立、平等的经济主体, 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出台, 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农民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条件日益成熟, 农民作为个体生产者的市场角色和相应权利也得到保障, 享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与承担相应行为责任的义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农民也逐步认识到了自己产品和服务具有的市场价值, 他们在市场上平等交易, 不仅满足自己家庭需要, 而且赚取利润, 增加收入。随着市场交换行为的增多, 个体权利和机会平等这种新的经济伦理逐渐强化。总的来看, 农民的个体权利意识还不太强, 不善于维护自身的权益, 对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也往往漠视。

(二) 诚信交易

市场经济下, 市场是商品流通领域, 是各个经济主体交换劳动的场所。要想交换顺利进行并持续下去, 交换双方必须要讲究诚信, 不能为了个体私利欺骗别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农民的诚信伦理正在经济深刻转型, 即由过去基于熟人关系基础上的传统村庄信任转变为基于契约基础上的现代诚信。在传统社会, 村民与外部的经济联系很少, 村落内部的交易都在熟人之间进行, 这种交易的成功基础就是熟人信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 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依赖越来越深, 对农民而言, 这种依赖已经远远超越了村落范围。他们日常的吃穿用度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不再自己生产, 都是从市场购买。这样, 在各类交易活动中, 农民要面对更多的陌生人。陌生人之间互不熟识, 交易能否达成取决于双方的信任。这样, 他们只能借助契约保证对方的诚信, 保证交换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从表面上看, 契约信誉与传统的熟人信誉相比, 好像缺乏人情味, 但契约却保证交换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相互平等, 且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有一方毁约, 另一方可以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契约信誉要求人们的底线是遵守法律, 并长此以往, 能养成良好的道德诚信的品质或道德情感9。应该看到, 农民群体的诚信还是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 特别是在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 诚信更多的存在于熟人网络之中, 仍然具有差序格局的特点。

(三) 互利互惠

市场交易本身要求平等和双赢, 是以个体之间的互利为前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个经济主体是在逐利动机的驱使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经济主体将谨慎的权衡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 预想自己的行为对别的经济主体的影响以及他们会采取的行动, 从而选择最能实现自己利益的做法。个人寻求私人利益最大满足的自利行为, 也将使他人以及社会的福利增进。另外, 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是受到一定制度和观念约束的, 要求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不能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一个人如果损害他人利益最终将损害自己的利益。这样, 在市场活动中, 经济主体的自利行为所具有的损害他人利益的倾向一般是不会成为现实的, 而且客观的结果恰恰相反, 它将会服务于社会。传统社会, 农民之间的密切联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 每个人预期自己未来需要别人帮助, 从而通过交往、互助精心维护自己的人际网络。在市场活动中, 传统的互惠模式因社会结构变化而弱化, 农民也逐渐认识到实现自身利益必须以尊重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他人利益为前提, 互利才能共赢。当然, 在市场活动中, 也有一些农户贪图利益, 损人利己, 扰乱了市场秩序, 损害了互利互惠的经济伦理。

综上所述, 从古代社会到现在, 随着社会生产方式以及内外环境的变化, 我国农村经济伦理基本形态经历了深刻演变。当前, 正处在新旧伦理规范的转换时期, 以往的一些伦理原则逐渐消解, 新的伦理规范尚未正式形成。推进农村经济伦理建设, 既要吸收和利用经济伦理的传统资源, 也要与时俱进, 构建适应时代和实践新变化的伦理形体。

摘要:经济伦理是调节和规范人们经济活动的一系列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传统农村社会、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 农村经济伦理的形态基本特点和内涵各异。系统考察农村经济伦理形态的演化发展, 认识农村经济伦理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 对于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经济伦理,历史

注释

11《论语·阳货》。

22 《论语·述而》。

33 《论语·卫灵公》。

44 《说苑·建本》。

55 《孟子·梁惠王上》。

66 《荀子·王制》。

77 王露璐.中国乡村经济伦理之历史考辨与价值理解, 道德与文明, 2007.6。

88 王晓毅.血缘和地缘,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第110页。

我国农村经济 篇10

发展是毫无疑问的。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 农村改革如火如荼的不断进行着,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的问题, 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成就之巨大是举世公认的。农村的面貌也在这短短20多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民从原来的饥肠辘辘到后来的解决温饱又到现在的小康生活水平;他们的收入变化也是巨大的。

2 对未来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设想

2.1 原有的土地承包制度改革, 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 也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按照我国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的要求, 到这个世纪中叶, 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农业现代化更是必不可少的了。但要实现农业现代化, 就目前的我国现状来说, 单靠农民和国家的农业投资恐怕在几十年之内是很难解决, 建议可以灵活的适当改变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 在农民承包优先的条件下, 把多余的大片土地承包给有一定资金和技术的团体或个人, 推行农业生产的“招商引资”。但他们承包后要求他们必须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 这样不但能提高农业产量, 而且他们所拥有的对市场的考察能力是单个农民所无法匹及的, 他们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而适时改变他们的农产品生产结构, 又解决了农业结构不合理的弊病, 同时原有的农民可以继续呆在农业内部帮助农业生产, 这样农业利润提高了, 原有农民的收入比单个生产时还要高, 同时又避免了单个农民生产的风险。

2.2 城市化普及, 城乡“二元结构”替代为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也是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标志, 未来的农村应该全面实现城市化, 农村这个概念将逐步被人们淡忘而退出历史的舞台, 全国基本是共同富裕, 业已没有现在的东中西部差距、农村和城镇及城市的差异, 也就是说无论你在祖国的哪一个区域, 都享受几乎一样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及社会保障。但城市化也要允许适当的差异, 不可能每一个地方都同步发展, 拥有一样的资源和特色, 我们也要允许一部分城市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人文资本等要素先发展起来, 形成规模和特色, 让他们成为其他城市的榜样和窗口, 最终通过辐射效应达到共同发展。

2.3 由市场调节农业生产和农业的生产结构, 政府的宏观调控减少

我们吃过了计划经济的苦头, 也初尝了市场经济的甜头。实践证明市场是调节经济的最有效方式, 市场也是经济发展平衡的自动稳定器。在未来的经济中, 市场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农业经济也不例外, 土地承包者必须全面掌握市场的变化信息, 根据市场需求调节生产的品种、规模;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产品质量, 并发展规模和特色农业。在市场的指挥棒下, 土地承包者也会根据需求来优化农业的生产结构, 现今的农产品积压低价的状况会有很大的改善。

3 现阶段要做的工作

3.1 重视农业人口再就业, 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去

农业人口再就业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 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尽快解决的话题, 而所谓农业人口的再就业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 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人数很多, 而且要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 剩余的劳力将更多, 如何解决他们的再就业问题, 就成为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多少。实践证明, 引导农民到城市就业是一个很好的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当今农民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也是来源于非农产业。同时, 实践也证明, 农民在城市就业能够与城市居民形成互补, 并不怎么影响城市人口的就业。

所以, 现阶段我们要做好农村富余劳力向城市就业的引导工作, 并逐步稳定在城市, 为将来的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做好准备。事实上, 我国现在已有很多的农村劳动力都在城市就业。资料显示, 2009年底, 我国商业就业总人数为4970万, 农民工1997万, 占就业总人数的40%;建筑业就业总人数为3893万, 农民工2959万, 占76%;制造业中乡村劳动力4506万, 占总人数的54%。可以看出, 农村劳动力已经在各行各业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要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再就业, 就必须为他们在城市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让他们享受和城市劳动力一样的待遇和福利并平等就业, 同时, 也要为他们在城市定居提供便利, 改革户籍制度就是必须的了。这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 所幸我国已经在这方面实施了最大的政策便利。

同时, 要加大城镇建设力度, 为农业人口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并引导他们合理的流动, 以防过多增加城市的压力。

3.2 重视农业人才引进, 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走向农村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提高, 有赖于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的人才和现代化的技术以及资金的支持, 依靠知识层次不高的农民来自发实现农业现代化恐怕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建议充分重视农业人才的引进, 但目前的农业实际引进人才是很困难而且也解决不了问题的, 必须改革。建议改革土地承包制, 一方面把农村人口引入城镇或城市, 一方面鼓励那些大中专毕业生走入农村, 银行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信用贷款, 政府再对他们的农业项目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 符合要求的就要向他们承包一定的土地, 让他们自主经营。由于这些年轻人思想开放并有一定的对市场的洞察和分析能力, 依靠他们可以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并解决农业的结构性问题。

3.3 重视招商引资, 不但工业要招商, 农业也要招商

招商引资是一个很好的尽快搜集发展所需资金的很好办法, 并且它具有传导效应, 可以吸收先进的技术, 国家要吸引外资, 工业生产要招商引资, 农业同样需要招商引资。农业招商引资, 是指提供优厚条件, 吸引有资金、有技术的个人或团体来当地进行农业生产, 以尽快改变农业现状的措施。要进行农业招商, 也需要进行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 把农民手里富余或生产效率极低的土地承包给承包商, 让他们进行现代化耕作或者是多种形式的农业型生产活动。这项措施和吸引人才入农业交相呼应, 那些大中专毕业生可以进入这些承包商的门下, 进行技术研究指导或者是市场开拓。

同时, 小城镇的建设也要鼓励招商引资, 这是一个很好的城市化途径, 江苏和浙江一带就有很多通过这种方式而成长起来的城市, 都是值得我们大力推广的好方法。

3.4 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投资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但关系到招商引资的力度, 也是城市化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保障, 必须引起重视, 建议国家和地方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切实的改变农村的电力、通信、供水、供气、交通等状况。对农业的投资不但要减轻农业税, 主要必须集中在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科研上, 改善农业生产的灌溉和抗灾害等能力。

4 结语

总之, 农村经济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和将来的一项重要问题, 必须要解决好, 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富强, 才能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然而, 解决农村经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需要国家的正确方针政策, 到底该怎样解决农村经济的问题, 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 还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进行研究和实践。

摘要:中国人口最多的是农民, 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业, 最大的市场在农村, 三农问题是中国最根本的问题。这是中国的国情。可以说, “农民不富, 中国不富”, 农民富则天下富, 农民稳则天下稳, 农业强, 则天下强。然而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农村经济的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从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经济现状出发, 对我国未来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作了一个简单的设想, 并据此提出了现今的工作方向和任务。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二元结构,农业招商

参考文献

我国农村经济 篇11

关键词:农村;农村土地流转;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8-0139-02

1 背景概述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土地制度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与互作合作以及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阶段,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公有化土地制度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土地流转成为了必然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后,1979~1987年,我国的土地制度采用了禁止土地流转的家庭责任制,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我国在2001年发布文件,允许土地流转,并为土地流转指明了方向。自此,我国的土地流转制度逐步得到国家认可,并于2003受到了我国的法律承认和保护。土地流转制度正是与我国社会发展相符合的农村土地制度,只有顺应了这样的要求,才能够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解放,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土地流转在整体上呈现以下的状态。

2.1 流转的规模相对较小,且流转的效率极为低下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还处于萌芽状态。90年代中期,我国有2.3%的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土地流转面积占可耕地面积的2.9%。1998年,我国整体土地流转面积占3%~4%,近几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土地流转速度也明显加快,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已经有10%以上的土地流转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旧规模较小,效率较低。

2.2 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极不均衡,存在区域差异

目前,受传统观念、环境制度、社会习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土地流转在整体上表现为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大于西部和中部欠发达地区,这呈现出的特点就是土地流转市场的不均衡发展状况。

2.3 在土地流转方式的选择及参与人员方面发生了变化

转让、转包等现象都成为土地流转的重要形式。并且土地流转的组织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这主要体现为农户彼此之间的流转以及集体统一的流转。

在参与土地流转的经济主体方面,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上也表现为多个农业科研单位、增幅机关单位等参与的土地流转,经济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3 我国土地流转工作开展的改进策略

3.1 对原有的土地产权关系进行明确

只有明确了相应的土地产权关系,才能使得土地流转活动顺利进行与开展。当前,虽然我国的承包使用权和所有权由有明确的规定,既承包使用权归农民所有,农村土地产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但是,除了使用权和承包权之外,土地产权好包括土地收益权、处置权等一系列权利集合,而我国的现行法律体系并没有对其中涉及到的所有权利进行明确指出。这种多元化的特点,会使得农民自进行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土地流转的进程。

3.2 对现存的土地流转市场进行完善与改进

因为在农村地区实现对土地的流转,实则是对农村地区土地承包经营权利的转让,故而其本身只是为了将资源实现更为合理的利用。所以首先,应该以各地区的实际特点为核心,建立起相应的产权交易场所与土地流转中心。

目前,我国所实行的土地流转政策都是农民在小范围内自发进行的。所以,国家可先在乡(镇)范围内成立土地流转市场,并为土地流转提供交易场所以及所需要的设备。在乡(镇)一级土地流转市场成功建立的基础上,再将土地流转市场逐步扩大至县、市甚至更大范围内。

3.3 建立与形成相应的土地流转中介,以组织的形式开 展土地流转活动

其主要存在目的就是将交易的双方有机联合起来,进而为双方提供更为多元且满意的服务。土地流转市场也不例外,其更需要这样的中介在其中对其进行服务。在土地流转市场中,土地流转前,中介组织在市场上主要发挥搜集市场供需信息,并建立平台发布信息的作用。同时,中介组织的建立还有利于增加土地流转市场的可信度与公开度,从而有效减少参与土地流转活动的双方,因为信息彼此不对称或者失真造成的一系列经济损失。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中介组织在土地流转的各个环节都有着重要作用,将有效推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

3.4 完善与健全农村现存的社会保障体系

对此,首先,应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保障制度主要是为了为农民提供更为基础的生活保障,其目的是为了让农民可以与城镇市民一样享受社会所带来的福利保障,进而确保自身的生活水平得以提升。在对各个地区的农村进行社会保障体系设置与指定的时候,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物价水平地区生活保障制度也应有所不同,因地制宜,才能保证土地流转的有效实施。

其次,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我国老龄化趋势的明显,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成为了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方法,在建立该制度时,国家应注意尽可能囊括所有的农民群众。比如在缴纳保险金的时候,政府就应该充分发挥出其本身的扶持地位。除了个人缴纳一部分之外,政府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补助。

最后,在医疗卫生服务行业也应该有所完善,这样才能解决农村地区存在的医疗卫生安全隐患问题,确保农民能够减少农民的负担,也能够有效减少农村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

4 结 语

农村土地流转实际上是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土地使用权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虽然不产生物质实体的转移,但是涉及到相关权利的易主,在流转的过程中符合商品交易的一般经济规律。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土地流转制度进行了简单概括,并提出加强土地流转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加强我国土地流转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也此外未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更加健全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郑宝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经济学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11,

(1).

[2] 韩立达,张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3] 石慧.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

(9).

[4] 宋锋华.对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经济学思考[J].新疆财经,2009,

(1).

[5] 张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法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2009,(5).

我国农村经济 篇12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概念

农村土地简称为农地。我国200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农地是这样定义的:农民依照法律规定集体使用所有权归农民集体和国家所有的土地, 如耕地, 和依法使用的其他用在农业上的土地就是农地。农地产权在通俗意义上可以这样理解, 凡是与农村土地相关的各项财产权利加起来就是农地产权, 它的权利客体是农村土地, 农地产权用来调节在农村土地的存在和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同利益主体间的行为和利益关系, 例如土地的所有权、处分权等各个权能以及各个权能间的利益产权关系。

了解了农地产权的概念之后, 就要了解农地产权制度的含义, 对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进行制度化就是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用一系列的规定和准则来对产权进行界定, 来规定产权的运行和对产权进行保护, 同时在土地这种产权客体中对不同的利益主体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进行调节。产权制度具体应用在农地资源上就是农地产权制度, 这种制度的产生是由于农地资源具有稀缺的性质, 农地产权制度能够体现社会对农地资源的稀缺性进行合理的利用和理性的安排。

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现状

(一) 土地产权归属有待进一步明确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为了对土地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 我国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也必须适应现阶段市场发生的变化, 故而, 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与改革。我国土地法明确规定, 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与集体, 但就目前来说, 有很大一部分群众, 并不能明确国家和集体的含义。而对于农民来说, 他们在农村经济组织中并没有法人资格, 因而在土地所有权中就难以具备主体地位, 这样一来, 很多利益冲突就难以避免。农民在承包田地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田地的所有权不明确的状况, 使农民们无法安心地从事土地的经营, 从某个方面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局限性

根据我国的国情, 农民对自己承包的土地只有经营的权利, 不能私自对其进行流转和交易, 所以, 对于农村的土地来说, 需要先经过政府将其征用, 将土地的性质加以变化之后, 土地才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由于农民无法也没有权利来处置土地, 这就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例如, 农民无法抵押土地从银行获得贷款, 没有足够的资金就无法在第一时间拥有新的农作物产品, 无法拥有高新的技术和使用新的农业机器, 造成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无法最大限度的提高农民收益。由于农民在承包土地的过程中已经对土地承包经营产权存在的不明确性有一定的预测, 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 我国应出台新的政策来弥补产权制度的局限性, 来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农民在承包土地和经营中的损失, 从而能够让农民全力地从土地承包中获得最大的经济价值。

三、如何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一) 完善相应的制度

为了维护农民的利益和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必须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来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第一, 要对集体土地的产权进行明确, 明白其性质如何, 从而将农民集体的农业组织形式规范化, 使农民在土地产权问题中遇到的麻烦尽可能的少。第二, 正确认识集体土地的产权, 取消固有的偏见, 尤其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征地范围界定的明确化, 切忌盲目与无序征用土地进而影响到农民的利益, 使他们受到经济上的损失。第三, 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 合理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指导, 从而保证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更多精力, 促进农村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 保证流转方法的民主合理化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的流转工作, 国家也要制定严格的法规与政策对其加以保障。首先, 对于农民来说, 要先在自愿的基础上将承包土地的申请递交上去, 要保证土地承包两方都是立于自愿的基础上, 通过双方的协商来实现互利共赢。其次, 对于管理农村的机构来说, 要给农民提供相应的服务, 给农民以专业的指导, 提供合理的种植意见, 与此同时, 结合当地土地性质, 传统种植项目和当地的一些规划等等, 综合考虑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 对土地流转的形式和合同提出有效合理的建议和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定。

为了让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科学的对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管理, 要通过以下方式对农民进行政策上的扶持和指导:第一, 建立和健全关于土地的宽松投资政策和投资补偿政策, 并及时对政策进行完善, 建立相应的使用约束机制。第二, 在适应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经济实际, 制定对农民有益的政策对其进行引导。并且引用一些土地使用权流转成功案例作为典范, 帮助他们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和生产率, 从而使其收入增加, 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第三, 针对土地流转后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 避免因权属关系的变化和土地使用用途的改变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三) 完善制度来规范农地流转

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相关政策, 其明确指出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无论用哪种发展模式, 都要保证土地流转的机制是科学且在法律允许之内的。要对土地流转的过程进行严格管理, 并且对整个过程做好动态的检测工作, 从而保证土地充分利用起来为农村农村创造更多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就我国来说, 农村经济与土地产权关系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我们可以结合实际, 把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 使农民的收入水平, 生活质量和农村的经济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代金宝.谈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认识[J].华章, 2013 (01) .

上一篇:民航运输业下一篇:牙列缺损种植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