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融资困境与对策

2024-07-21

我国农村融资困境与对策(共8篇)

我国农村融资困境与对策 篇1

一、我国农村的融资现状。

( 一) 农村资金供给不足,融资渠道窄。农户、农村实体经济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资金的主要供给对象。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农户的大额融资需求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 21. 6%,并且农村企业贷款满足率仅为 26. 4%,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由于我国金融机制的不健全,农村融资受到诸多限制。我国农村小企业的资本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筹资,严重缺乏外部政策的保护。

( 二) 资金来源少,融资形式单一。金融机构并不是很重视向农村进行资本发放业务,对农村农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不足,并且缺少适合农户投资的金融产品,大大减少了对农村的贷款资金。且从农村的直接融资方面来说,我国农村吸引资金能力有限,引进资金渠道狭窄,融资形式单一,竞争力远远低于城市大企业。

( 三) 融资利率高,投资回报低。民间借贷利率的恶性增长使得农户及农村企业的融资成本增高,农村金融需求受到抑制,农业发展缓慢,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加大。融资环境差使得农村融资的难度增大,金融融入度不高,这就导致农村经济陷入恶性循环之中,经济发展负担加重。

( 四)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不足,农村抵押担保方式发展落后。农业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使得农村信贷市场发展遇到了难题,金融机构对选择是否给予其贷款会仔细斟酌,因此严重阻碍了我国信贷资本市场的全方位拓展。金融机构利用抵押产品进行投资,可以利用其获得的利润弥补可能造成的贷款收不回的风险。而农民缺少有效担保物,农村企业也存在局限性,再加上贷款的担保机构机制不完善,直接影响到农村获得贷款的难度。

二、农村融资难的原因。

( 一) 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农村人口众多,农民文化素质相对低下,且相关金融知识匮乏,对银行存款和信贷业务比较信赖,而对其他金融产品,如股票、债券等会反复思考,甚至远离,这导致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单一,银行业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其他融资渠道发展缓慢。而随着国家政策对三农和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会多元化,但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的有限性,需要有专业的理财顾问和咨询机构来提供技术指导,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使得农民无法得到专业的引导,农民的投资积极性大大降低。

( 二)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由于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也举步维艰,因为金融环境的恶化可能会导致不良资产的出现,严重扰乱我国农村的金融秩序,阻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地区,农村市场化水平相对较低,无论是从数量还是速度上看都不比城市金融,尽管国家下达一些支持政策,但是并未真正改变农村落后的.现实。

而农民并不能对市场信号灵敏反应,并根据市场作出灵活应对,保证不了自身的利益,限制了生产发展。

( 三) 农村资金外流较多。因为农业是落后产业,也因农业生产具有高风险性,导致许多资本流向别处,深深加重了农村资本筹集的难度。而导致该现象原因主要有: 一是农村生产经营风险远远高于城市生产经营风险,投资都有趋利性,不仅农村信用社会将资金投入非农产业,不少农户也会将自己的资金投入到风险更小的产业中去。二是二元制结构的发展使得资金流出越来越多,加重了农村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随着城市农村协同发展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农村人口的变动必定带动农村资金的变动,进一步加重了农村资金短缺的难题。

( 四) 农村产权制度落后。我国农村最主要的生产运作方式为家庭进行联产承包的制度,包干到户,土地自营,运作范围小,不能产生规模效益,且由于产权制度的落后,农户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并不能随意处置土地,农村土地的使用权流转困难。而农业的收益低,成本高,一些农民弃地从商,导致了农村大片土地荒废的现象。在这种产权不具体的情况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降低,农民的收入降低。同时,落后的产权制度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户不能及时获得市场上的准确信息,可能会造成供给大于需求,导致农产品价格因此下降,农户的收入降低。

三、解决农村融资困难的建议措施。

( 一) 解决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1. 对农村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增加金融机构的数量。大力提高相关金融机构,如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为农业环境改善推行的服务功能,加大向“三农”的资本投入。提高保险机构对“三农”的优惠力度,确保农户开展农业活动没有后顾之忧。完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涵盖商业银行,合作社,以及保险机构,增加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2.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行业整体的服务水平,丰富金融产品类型。一是拓展金融服务的范围,加大保险机构参与程度,开展咨询等辅助业务,为农户提供专业的指导。二是建立完善的风险分担制度。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要建设不同的担保制度,由不同层次等级的机构进行保证,并拓宽担保物的种类,包括林地、养殖地等。

3. 不断增强对农村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其自主研发进程,增加企业资本来源。第一,鼓励中小企业积极进行自主创新,增强自身竞争力,完善企业信用等级制度,由此向主板、创业板积极上市融资。第二,推进涉农机构的改革。增强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明确产权关系,着重进行产权结构改革,健全中小企业风险预警体系,增进政府资本对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促进作用,拓展企业的潜能。

( 二) 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加强法制建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逐渐遇到了瓶颈,其中农村产权问题一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但是由于其经营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而我国现代经济中的许多生产活动的收益与规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大力推进我国农村产权体系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进步的必要条件。然而产权体系的改进并非一蹴而就的,要考虑我国现实的经济状况,结合国情循序渐进。完善法制建设是维护产权制度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只有维护农户合法权益,方可以完全调动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积极性。

( 三) 优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建设信用制度,充分保障金融机构的经济利益。第一,完善我国农村产权制度,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和生产力的要求。第二,建立健全农业金融监督管理机制,继续增强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职能,加大农村信用社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金融机构的服务职能。第三,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的信用水平。利用信用评级对拥有良好信誉的农民和企业给予政策性优惠,建立失信约束机制和信用激励制度,着重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 四) 进一步对农村进行政策支持,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加强执行力度。我国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不断建设服务型政府,积极执行政府职责,解决农村融资问题,促进农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进行上市融资,利用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对资金进行导向,增加农村资金的流入。不仅如此,金融机构也应认真落实经济政策,支持农村经济转型,加大对农村的贷款支持力度,对一些农村进行政策性补贴。

【参考文献】

[1]张弛。 欠发达地区农民融资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 红旗文稿,,9.

[2]王静。 农村土地经营权融资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J]. 经贸实践,,1.

[3]吕罡。 从农户融资难浅析中国农村信贷制度的扭曲与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9.

我国农村融资困境与对策 篇2

中小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企业融资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资金需求数额少, 要得急频率高, 风险高;自有资本金偏少, 抵押担保落实难;融资方式单一, 中小企业主要依靠业主的出资和企业的内部积累来滚动发展;融资成本过高, 企业不堪重负;信息不对称加剧了融资难度;以民间借贷为主, 自我融资发展壮大。

二、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1、建立专门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性银行。

鉴于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的现实情况, 建立一家政策性中小企业发展银行显得十分重要, 其资金来源主要源于政府的财政资金, 除此之外, 要特别注意提高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的融资能力, 扩大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的融资渠道, 发行债券、借款, 甚至可以吸收中小企业存款。对于市场型的中小金融机构, 监管指标要进一步明确每户最高贷款额与资本净值的比率, 限制其偏离中小企业的贷款行为。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应该是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核心, 其目的是为遍布我国城乡的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发展基金, 缓解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缺口, 保证中小企业稳定发展。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还应该成为我国扶持中小企业政策和手段的核心组成部分, 通过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与我国己经建立和正在建立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协调和联合, 形成一个更具效力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 切实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2、继续拓宽二板市场。

二板市场又称中小企业市场, 我国在2000年前后就开始了创业板市场的筹备工作, 目前具备登陆创业板市场的企业预计在1000家以上。创业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设立丰富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创造了条件, 特别是为具有成长性及高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发行上市提供了契机, 同时也为中小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资产重组提供了舞台, 为其获取和整合内外资源、实现规模扩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效手段。然而相对于500多万家中小企业, 创业板的席位非常有限, 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将无缘创业板融资之路, 因此要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困局, 要继续拓宽二板市场, 加大风险控制力度, 使大量健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得以解决资金难题。

3、加强中小企业产业联盟。

中小企业要想改变自身的弱势地位, 除了上述政策性银行、二板市场、自我修炼之外, 加强和发展中小企业战略联盟, 以群体的力量弥补中小企业个体力量的不足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可以围绕着一种或多种产品, 以一家大企业为中心, 以众多的中小企业为卫星, 建立中心卫星制度;也可以以营销企业为龙头, 以制造企业为基础, 建立生产经营一体化企业联盟。中小企业成立产业联盟时, 一是要求企业之间相互了解, 有一定私人友谊基础, 互助的主要因素是对对方资产状况、负债规模、经营管理能力、诚信观念及还款能力的掌握;二是要求企业均有共同维护集体信用的意识, 企业之间定期开展信息沟通和管理交流, 促进共同体内各企业在运筹资金、发展营销、理财理念和盈利水平方面的同步提高。通过信息共享、组合与联盟, 可以提升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和经营水平, 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方面做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同时, 建立企业对外担保 (抵押) 准许制度, 约束企业经营行为, 维护共同体各企业利益, 共同体内任何一家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不能如期足额偿还贷款时, 都能得到共同体内其他企业的帮助。维护共同体内各企业对金融机构的一致信用是这种互助形式的最明显特点。

4、加强中小企业的信用建设。

一是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大力发展包括信用调查、征集、担保、咨询、评价等社会信用服务业, 建立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 政府应加大对信用评级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的监管和扶持, 扶助担保机构广泛吸纳社会资金, 壮大担保公司资金实力, 使其逐步走上流动积累、自我壮大的良性循环轨道。二是组建国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总公司。信用担保机构体系建设必须由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牵头, 组建全国性和各区域性的信用担保机构, 通过行政手段组建机构, 按照市场化运营的方式, 不断培育信用担保机构的自身发展壮大。三是建立担保资金补偿机制。政府可以考虑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划拨一定的资金作为基础, 并从科技发展基金、技改贷款贴息中划出一定金额用于高科技行业的风险补偿。四是加强中小企业的信用建设。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使企业决策机制、监督制约机制科学化、合理化。五是中小企业从自身切实提高总体素质。中小企业要逐步壮大, 仅仅依靠向外面借款是不可能的, 这样的企业生命力也是难以持久的, 因此, 中小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积累意识和能力。这样, 中小企业自身实力增强以后, 才有助于进行外部融资。首先要尽快建立起“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转换经营机制, 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其次是提高企业经营者的自身素质。企业经营者既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又要提高自身信誉度。企业的资信状况如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者个人素质, 企业的经营者应以诚为本, 杜绝逃废债现象。最后是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企业的会计记录必须是经济活动的真实反映, 不能因某些需要而随便调账、做假账和假报表, 应向银行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以便银行准确地掌握企业经营的真实动态和资信水平。此外, 还要强化信用观念, 中小企业应该以互惠互利原则与银行协作, 要诚实守信,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获取银行的支持, 要培育良好的企业信用文化, 使企业由上而下形成一种人人讲信用的风气, 在密切银企关系的同时, 逐步建立长期的稳定的银企关系, 长期关系的建立, 有助于降低贷款的信息成本, 亦有助于银企之间的良性循环。

三、结语

金融危机的发生, 经济环境的恶化, 银行惜贷, 对广大中小企业造成的冲击和困扰, 目前,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问题己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并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法, 只要我们不断继续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信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

摘要: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促进和减轻就业压力, 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它所获得的金融支持与其贡献极不相称,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融资难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鉴于此, 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参考文献

[1]、周新玲.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研究.经济问题, 2005 (l) :27一9.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 F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44-2

1 中小企业的界定

2002年6月2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规定:“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增加就业,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中小企业是在资产规模、经营规模与人员规模上都较小的经济单位。2011年6月18日,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规定各行业划型标准。

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现状

2.1 企业贷款和银行放贷的双“难”

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企业不断出现。但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系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出现了科技中小企业资金不足,难以发展的局面。我国中小企业局限于其经济体制,以及企业经营者思想观念落后,因此银行贷款成为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融资的主要方式,贷款服务品种多样,手续简单快捷,并且目前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主要依赖商业银行。

大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简单,资金有限,对厂房、设备的投入并不多,因此,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式担保。不少中小企业因其土地、厂房所有权证不全,不符合抵押贷款条件,加之许多银行在不动产抵押评估、登记、公证等环节收费标准高,使得抵押贷款方式变成一道高门。因此,中小企业不能获得银行贷款,进而推动了地下钱庄的盛行,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

2.2 融资渠道较为单一

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方式相比,内源融资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降低融资成本,增强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但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自筹能力低、管理水平低、在面临市场不确定、政府税率及税收优惠政策不合理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内源融资能力及其增长受到制约。

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现实成因分析

3.1 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差

3.1.1 财务管理观念落后,基础工作薄弱

①管理者缺乏现代的管理理念,财务人员人才匮乏。一是中小企业领导者的素质不高,管理能力较低,不具备远见卓识,融资理念较为陈旧,不注重培养财务人员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中小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会计人员配备不合理。

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形成系统化、制度化的财务内控体系,一些基本制度不健全,如成本核算制度、资产清查制度、审批制度等。财务内部对制度的自觉性和警惕性不高,不能严格依照制度办事,更有些制度形同虚设。

3.1.2 信用度低造成信贷受阻

①收入成本核算失真。一是将一些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发出产品作为销售收入,如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商品;二是将现金销售的产品或材料取得的收入隐瞒不入账;三是将“预提费用”、“待摊费用”科目一次性记入当期生产经营成本,影响当期利润;四是将一些非经营性支出直接列入生产成本,如将无形资产支出一次性直接记入成本;五是随意调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折旧年限,达到多提或少提折旧的目的,影响企业利润。

②财务报表信息失真。中小企业内部存在多套会计报表,有一套用于针对税务部门,虚报营业收入,隐蔽供销渠道,在税前开支上弄虚作假,偷税漏税。有一套账针对政府主管部门及银行,通过粉饰财务报表,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和地方政府政策优惠。

3.1.3 忽视营运资金管理,资金周转困难

中小企业忽视营运资金的管理,主要表现在:①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未实施预算管理,时常发生无预算的资金支出,造成资金不足,或不重视货币的时间价值导致资金闲置;②存货积压太多,占用企业大量流动资金,当出现突发状况时无法应对,陷入财务困境,影响企业信用。③未审查往来单位的信用程度和偿付能力,往来账目相互拖欠,造成应收账款回收困难,资金周转缓慢。

3.2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政策不配套

3.2.1 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门金融服务的机构不健全

一是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综合性辅导体系;二是缺乏高水平、权威性强的中介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和资信评估系统不健全。

3.2.2 针对中小企业的法律政策环境缺乏保障

一是法律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目前仅有《中小企业促进法》,尽管《公司法》等少数法律对中小企业有一定的规范,但是缺乏统一不同行业的、操作性强的专门性法律和配套的鼓励、优惠、救济等法律法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上市等方面进行保护;二是执法环境差。法律对中小企业的法律约束力低,监管没有明确的规定,企业逃避银行债务,导致对银行债权的保护能力低,加剧金融机构的“恐贷”心理。

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解决措施分析

4.1 规范内部管理机制

4.1.1 增强财务管理观念,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教育

作为管理者需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既要了解基本会计准则,更要遵守财经法规,还要管好、用好财务人员。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培训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及计算机运用能力。另外,可对财务人员进行阶段考核,竞争上岗,提高工作积极性。

4.1.2 建立企业内控体系,改进会计报表质量

中小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风险防范与预警体系,加强对企业资产与债务、不相容职务等方面的管理与监督;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改进财务会计报表质量,减少舞弊的发生。真实地反映企业财政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树立品牌意识,建立市场认知度,提高企业竞争力。

4.1.3 提高财务决策科学性,降低投资风险

中小企业只有在管理能力、资金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方可进行规范的财务分析和市场调研程序,可以分散资金投向,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降低投资风险。中小企业投资失误,一是受高收益的诱惑,对生产销售的盲目乐观,二是未对项目进行评估,缺乏应对风险的措施。因此,中小企业需要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减少财务决策的随意性,加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降低投资风险。

4.2 优化中小企业融资外部环境

4.2.1 加大政府扶持

从宏观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放款,使用无形的手引导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如对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可以实施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优惠政策。

4.2.2 完善法律法规

我国中小企业所有制构成十分复杂,我国应在法律层面上指导中小企业融资的规范,建立、健全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在2003年我国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为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融资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促进法的出台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问题仍然存在,如中小企业范围界定不清、对中小企业的法制强制性不足等。另外,《中小企业促进法》的条文过于原则性,无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应在规范中小企业融资主体的融资办法、责任范围上设立相应的法律体系,如《中小企业融资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等,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障措施。

4.2.3 完善金融体系

根据中小企业信贷需求规模小、风险高等特点,制定特定的信贷机制。放宽金融业的市场管制,放宽贷款期限,鼓励大量中小企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打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统天下的金融市场结构,鼓励和支持股份制银行、城乡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消除地区差异,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支持符合国家政策的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中国金融市场的可竞争局面。既提高了整个金融资源配置绩效,又满足了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5 结论

我国农村融资困境与对策 篇4

一、引言

农村成人教育公共治理指政府、社会机构、企业、农民个人等主体共同参与农村教育公共事务管理,共同生产或提供农村教育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并共同承担相应责任。它是教育自由与公平的重要载体、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的一种弹性化的机制。

二、农村成人教育公共治理困境

第一,治理理念陈旧。农村成人教育不够重视,仍然沿用普通教育管理模式,治理理念落后,管理方法单一,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需求。当前国家成人教育主要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没有全国性成人教育专管机构,这导致了中央政府对成人教育的宏观调控效用的弱化。

第二,教育经费筹管体制不健全。教育经费筹管体制的不健全致使农村成人教育政策难以落实。据统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4.15%,虽突破4%的目标,但这其中绝大部分分配到义务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分摊比例远低于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由于农村成人教育面广量大,难以满足当前城镇化背景下大量农村成人接受教育需求。加之相关经费监管制度的缺失,农村成人经费挪用、滥用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使本已匮乏的经费没有合理利用。

第三,农村成人教育专业人才的缺乏。当前由于农村成人教育重视弱化,经费投入匮乏,有效激励机制缺乏,致使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类型单一,缺乏“双师型”和“创新型”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这些致使当前的农村成人教育呈现有效供给的不足。

三、农村成人教育公共治理困境原因分析

第一,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农村成人教育被边缘化。教育体系中农村成人教育被边缘化主要体现为二个方面:一方面,社会对农村成人教育地位的模糊认识;另一方面,对农村成人教育价值认同的缺失,社会价值认同缺乏导致农村成人对相关教育需求的缺乏,从而导致农村成人教育动力缺失。

第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制约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且缺乏有效保障。一个国家是否重视成人教育的发展,国家对农村成人经费投入是衡量对其重要程度的重要指标。政府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更地投入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十分有限。

第三,参与主体的单一化和机制的缺失。当前,农村成人教育的供给和公共治理主体主要是由政府机构的成人教育部门,其他的社会机构、企业组织则很少参与。虽然国家农村成人教育巨大的资源缺口,但是除政府外的其它资源却难以转移到农村成人教育领域,农村成人教育对社会资源的吸引和有效利用面临很大的困难。

四、提升农村成人教育公共治理效率的对策

第一,转变治理观念。农村成人教育是实现城多统筹发展重要途径之一,高效的公共治理则是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应从统筹城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和宣传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意义,改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条件,为农村成人教育营造良好的制度和社会环境。

第二,逐步建立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经费投入是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大政府对农村成人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设立专门的财政预算资金,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是农村成人教育经费来源的主要保障。在政府主导的同时,应逐步建立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政府可通过优惠贷款、减税免税等方式,吸引社会团体、企业组织和个人投入农村成人教育领域中来,建立健全多元化成人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是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经费筹措重要保障。

我国农村融资困境与对策 篇5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政策的转变以及农村地区的特色需求,农村民办小学得到迅速发展,对国家基础教育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农村民办小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现实困境,如资金不足、办学条件差、师资队伍不稳定等等。争对这些困境的解决对策是:加强政策扶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管理力度与监督体系;关注留守儿童,靠特色求发展。关键词:农村 民办小学 现实困境 对策

Try to talk about the realistic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private primary school

Name:HuPing

Student number:20074134011Advisor:Liang Yan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transition of education policy, as well as special requirements of rural areas, rural primary schools have been developed greatly and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national fundament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However,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rivate Primary School, there are also realistic difficulties, such as lack of funding, bad school condition, instable faculties, and so on.To resolve these difficulties, following strategies can be taken: enhance supportive policies;increase the faculty development;strengthen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system;concern more about home-left children and achieve development depending on distinguishing features.Keywords:Rural;Private Primary School;Realistic difficulties;Countermeasures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民办教育经过30年的时间,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村民办小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据2009年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到2009年底,全国共有小学28.02万所,在校生10071.47万人,其中民办普通小学

5496所,在校生502.88万人。民办小学学生约占全国小学生总数的5%。虽然这个比例不是很大,但民办小学的发展却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而农村民办小学的出现对维护农村地区教育公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满足了农村地区的特色需求和社会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农村民办小学的出现为基础教育创造了更具竞争性的环境,为地方教育改革增添了活力,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面临很多的现实困境。

1、农村民办小学发展的现实困境

1.1办学条件不足,学生活动场地小,教学设施不健全

笔者在阜南县一所民办学校实习,在那里呆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对此感触颇深。那所学校坐落在一个居民区内,一共是三层楼,总面积不到500平方米。一楼是1-8年级的教室,还有一个教师办公室和校长办公室,外加一个潮湿阴暗又不规范的食堂,没有餐厅,吃饭是在教室里。二楼是男生宿舍,每个宿舍至少住20人左右,老师和学生同吃同住。三楼有三间房子,分别是女生宿舍和校长休息室。所谓学生活动场所便是这三楼楼顶,除了有两张乒乓球台就什么都没有了。所有师生每天只能在这个封闭的小空间里学习生活。

农村民办小学不享受国家的教育经费补贴,其办学经费均来自于办学者自身以及所招收学生的学费。因此,资金不足一直严重制约着农村民办小学的发展。在不少农村地区,民办小学无论是教室、操场,还是各种设备都无法与城市小学相比。笔者曾经在网上看过一篇报道:在一所农村民办小学开学初,记者去采访,发现教室里特别拥挤,竟然还有三个孩子挤一张课桌的情况。学校方面给出的解释是,那两个孩子是当天来报道的,实际招生数超过预计招生数,课桌椅已经在订做了,但是迟迟未交货。笔者实习的民办学校虽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学校的课桌椅都比较破旧,教室里没有任何多媒体设备,只有传统教学下的一张讲桌和一块黑板。学校没有专门的体育锻炼场所和音乐、美术教学设备。每次上体育课的时候,因为学校没有操场,老师领着学生到学校对面的一个小公园里上课。由于要过马路,老师必须格外注意学生的安全。音乐教室除了一架电子琴就什么都没有,上课的时候学生自行搬凳子去上课。美术教学器材几乎为零。其实,在农村民办小学里,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多的。据阜南县教育局对阜南县民办学校2008-2009督导评估结果显示:全县55所民办小学中,有38所小学办学条件不足,被要求限期整改;另外有4所小学不合格,被取消办学 2

资格。

农村民办小学大多采取寄宿制形式,那么学生的吃住条件如何,也是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笔者找工作期间,走访了几所农村民办小学,也向学生大致了解了一下他们的生活情况,得知他们的吃饭和住宿条件都差强人意。尤其是吃饭问题,令人担忧。笔者实习学校只有一间厨房是食堂,每天中午吃的菜都是大杂烩,即把三四种菜混合在一起炒。很多孩子不愿意吃这样的菜,就光吃米饭,要么就买辣条或自带酱豆凑合着吃。据学生讲,有时候晚上吃的面条是酸的,食堂师傅把已经发霉或变质的面条拿出来晒晒,第二天再吃。学校一位老教师告诉笔者,这所学校以前大约有1000名学生,后来由于发生一起学生食物中毒事件,学生渐渐减少了,直到现在的400人左右。住宿条件也是很差,每间宿舍至少要住20人,很拥挤,环境卫生也需要改善。小学阶段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如果学校的生活不改善的话,必然会导致营养不良,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农村民办小学每到放假的时候,学校安排校车接送,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据调查,大部分学校没有自己固定统一的校车,随便叫些司机就载着学生回家。且不说这些司机是否有驾驶证,就超载现象就非常严重。笔者亲眼见过一个7座的面包车载了15个学生,里面是小孩子坐在大孩子身上,一辆车被挤得水泄不通。1.2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民办小学教师无论是文化素质、教育素质,还是职业道德素质在某些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缺陷,急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不少农村民办小学教师根本没有教师资格证书,在文化程度上仅只有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据调查发现,阜阳农村民办小学教师大专比例约15%,更不用说本科专业毕业了。对于这样的教师,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有限,涉及的教育理论知识较少,仅仅凭借长期以来自己摸索的一些经验开展教学,在遇到一些突发问题的时候也无法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措施。曾经在一所农村民办小学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老师在上课期间,班上两位同学因座位问题发生争执,并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打起来了。老师发现后批评道:‘你们要是有劲,下课到操场上去打。’随后,其中有位同学开始坐立不稳,结果送到医院,发现是心脏病发作,经抢救无效丧失了年仅12岁的生命。这位老师后来被学校开除,如果他采取的不是这种方式,或许悲剧不会发生。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简单用二十个字概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农村民办小学教师在这些方面做得也不容乐观。一般来说,干一

行,爱一行,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农村民办小学中,有些教师是公办学校教师偷偷来代课的。他们只在闲暇时间来上课,教学时并为真正尽心尽力,作业也没认真批改,课后也不能给学生及时辅导。他们这些教师或许只是为了代课费而上课的,并没有做到爱岗敬业。据调查,有些农村民办小学教师本身的素质不高,常常用些侮辱性的语言辱骂学生,甚至进行恶意的体罚,导致学生的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以前有个班主任总喜欢对吵闹的学生阴阳怪气地说:“现在是什么季节,我还以为春天到了呢,你们都犯精神病了„„”笔者曾经亲眼见证两位教师体罚学生:第一位是二年级的班主任,她将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带到办公室,先是狠狠地批评了一番,然后对着学生的脸用力地扇了几耳光;另外一位老师是五年级的班主任,他的一位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就不准学生吃饭,结果学生哭着跑来找他们的数学老师,数学老师带着他去买了点东西吃了。其实,像类似事件在农村民办小学屡见不鲜。笔者实习学校的老师都采用军事化管理,学生不听话,唯一的办法便是打骂。据一位教师闲聊时讲,他们学校曾经就有位刚上岗没几天的男教师,因为在教育学生时不知轻重,一时失手,导致学生受伤住院,结果自动离职了。正因为如此,学生只畏惧那些严厉的老师,根本不把实习老师放在眼里,实习老师在上课时课堂纪律很混乱,导致教学效果非常不好。1.3相关部门缺乏监督,管理混乱,办学不规范

在农村,一些地方政府对民办学校只批不管,教育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使得一些民办小学办学极不规范。它们在对教师的聘任上也很随意,另外课程的开设,老师的安排以及作息制度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笔者在最近的一场校园招聘会上就遇到这样的事:一所六安市霍邱县的民办学校招聘教师,学校校长跟前来应聘者说,你们把你们主代和兼代科目都写上,到时候如果应聘成功的话学校再进行安排。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笔者和同学都很吃惊,别的学校都严格要求专业对口,这所学校对老师的专业要求如此宽松。这种现象在很多农村民办小学存在,笔者实习学校,小学部没有一位正规的英语教师,英语课是由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师兼代的。据学生反映,英语课是可上可不上的。不止英语课如此,其他副课如自然、社会、健康等等,都是由班主任和代课老师平分着上。学校的体育老师是从师范学院外聘的体育系学生作为兼职老师,每个双休日去学校给每班级上两堂体育课。其他公办学校是一周有双休日休息,而在农村民办小学很少是这样休息的,它们基本上是两星期休息一次,甚至一个月休息一次。中午要上午自习,晚上还有晚自习,这种作息制度对小学生来说很不合理,造成很多学生厌学情绪。

另外,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农村地区办学很混乱,存在家族式管理或者幼儿园里开设小学一二年级。笔者在找工作期间,碰到不少农村民办幼儿园里开设一二年级,偷偷招收一二年级学生。而且教师都是师范学院即将毕业的学生,教学经验很少,去了未经任何培训就直接带语文数学这样的主要课程。奇怪的是,这种学校除了校长之外没有一位固定教师,每个学期都会换一批实习生教师。因此,每个学期都会是一批新教师。这就是地方教育部门的监督管理不力。1.4学校内部管理难度较大

不管是一所学校,还是一家公司,管理都是重中之重。农村民办小学在对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上同样存在困境。

农村民办小学80%的生源都是农村留守儿童。他们长期缺少亲情的呵护,容易养成懒散、拖拉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还会形成冷漠、自卑、内向、叛逆的性格特点。他们不安心学习,甚至会打架斗殴、顶撞老师。另外一小部分学生可能是被公立学校开除的孩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少年”。这样的一群孩子聚集在一起,给农村民办小学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目前,农村民办小学的教师大多是一些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师范生,他们在一些福利待遇和职称评审、评先上与公办学校存在很大差距。一旦他们考上编制或考研成功的话,他们必然会选择离开。另外,农村民办小学工作环境很差,如果学校没有专门的生活老师,那教师既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还得照顾他们的生活,每天都很辛苦。有时,学校缺老师,一个老师可能会代几个班的课,工作压力大,而且信息闭塞,不易与外界沟通,因此很多教师受不了这种工作环境选择放弃,导致学校的教师队伍很不稳定。据笔者实习学校学生透露,四年级一学期换了三位语文老师。第一位老师在开学之前就到学校报到,帮学校整理内务,搬桌子椅子,抬床铺,被学校当苦力使用,结果开学不到一星期就受不了学校的工作环境辞职了。第二位老师是实习老师,实习期满就离开了。最后一位是接替实习老师上课的。由于民办学校教师与学校之间是聘用关系,缺少法律约束力,一旦他们寻求到更好的出路,必然会选择离开,学校也不便管理。

教学质量一直是民办学校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农村民办小学的教学质量主要就看教师的水平与能力了。由于农村民办小学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有限,很难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加上教师频繁的流动,也很难提升教学质量。1.5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增加了农村民办小学的压力

2007年初,我国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施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这对收取较高学费的农村民办小学具有极大的影响。首先生源会受到影响,一些在民办小学就读的学生回到公办小学就读,学生生源骤然减少,迫使一些民办小学倒闭。据统计,河南商丘市2005年前全市有民办学校500多所,由于“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导致300多所民办学校倒闭,截至2007年仅剩80多所①。另外,学生数量的减少就意味着资金的减少,相对的教师的工资、福利也随之减少。由此可能造成师资流失,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从而更不利于招生,将形成恶性循环。

2、解决农村民办小学教育现存困境的对策

2.1国家、地方政府要切实落实政策,大力扶持民办教育

在这之前,首先要提高社会对农村民办教育的认识,特别是农村民办教育,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村地区的特色需求,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今后,在发展农村民办小学方面,地方政府应该认真贯彻执行这十六字方针,以《民办教育促进法》保障其合法地位与权益,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制定有利于吸纳社会资金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 ②。同时,在农村教育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以对农村民办小学在一些教学设备上给予补助,把农村民办小学确实当作农村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来对待。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师资培训

教师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的好坏。农村民办小学若要发展,当务之急便是加强师资建设。

第一,农村民办小学教师更提倡奉献、牺牲精神,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他们通常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老师也是父母。教师只有真正热爱民办教育事业,才能一心一意投入到教学中。

①贺春兰,张眉,孙海华.农村民办学校陷入“两免一补”困境[J].教师博览,2007(10):12-13 ②姚永强.农村民办教育的发展及其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8):12

第二,农村民办小学要创造一流的条件,完善教师的聘任制度,招进一流的教师;学校要充分尊重、理解、关心每一位教师,让他们的热情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学校管理者要知人善用、用人之长,给每位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奖勤罚懒、优胜劣汰是保护大多数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最好方法。

第三,在农村民办小学要切实保障教师的工资和相关福利待遇,对新教师要进行岗前培训,老教师要继续教育。积极引进年轻而有活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科研潜力的教师,将农村民办小学的教学工作做出特色。2.3加强管理力度和监督体系

农村民办小学同样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给予严格管理和监督,在学校招生、收费以及管理方面进行引导,参与学校的教学评价工作,结合地方实际制定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经常组织各学校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另外,地方教育部门要定期对本地区民办小学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对学校的条件、师资状况以及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指正,确实保证农村民办小学的办学质量。

当然,学校自身的管理也不可松懈。任何一所好的学校,是“管”出来的,加强学生的管理可以从思想和生活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农村民办小学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想管理。一个人在学会做事之前必须先学会做人。农村民办小学基本上是寄宿制全封闭管理,每个学生一年中除了假期其他时间都在学校度过。环境塑造人,学校老师、同学的一举一动时刻在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因此,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必需的。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适时对其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律教育等等。还要把这些思想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和学生生活当中,使每个学生学会做人,做好人,让家长放心!

第二,生活管理是农村民办小学所特有的。学校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负责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很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老师必须要用对待自己孩子的真心来对待他们,教他们吃饭、穿衣、睡觉,教他们讲卫生、懂礼貌和学会自我保护。因为只有当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家长才放心将孩子送进学校。

2.4更多地关注社会效益和留守儿童,靠特色求发展

教育和其他企业有着本质区别,它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人才。办学者要摒弃“营

利”思想,更多地关注社会效益。要想农村民办小学发展,必须要有优良的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作保证。因此,教师要勇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办学特色与个性上努力,争取拥有一个良好的口碑,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效益。

留守儿童的教育一直是农村民办小学的重点,教师要在生活上、学习上和精神上多给予关心和照顾,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另外,学校还可以多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让他们与自己的父母进行交流与沟通,使他们感受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更加刻苦学习。

总之,教育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农村民办小学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一段艰难的道路要走。而农村民办小学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大管理,重新考虑自己的定位,把学校办出特色,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翟卫苹.农村民办中小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基础教育参考,2007(9):47-49 [2]马永平.西部贫困地区民办中小学教育发展困境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10):11 [3]姚永强.农村民办教育的发展及其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8):11-12 [4]陈桂生.中国民办教育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3 [5]蓝碧霞.“民办小学”三个黑镜头[N].厦门日报,2004年02月20日 [6]王原,陈树伟.农村民办中小学遭遇考验[N].大众日报,2007年03月17日

我国农村融资困境与对策 篇6

【摘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是一个包括多种组织、形式复杂的企业群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型企业迅速发展,总量超过1000万家,已成为国民经济行业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小企业融资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受到各国理论界的关注。妥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解决方案。

【关键字】中小型企业融资对策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全国企业的99.6%,占GDP的60%,税收的50%,就业人数的80%,可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为银行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相对于大中型国有企业而言,中小型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却是极不相符的。

一、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型企业虽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资金匮乏的占到近80%,严重缺乏者为 20%,资金缺口很大。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的政策,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机构仍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由于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借贷无门,不得不从非正式的金融市场上寻找融资渠道。这些渠道有民间借贷市场、私募股本、企业互保加债转股等,有的企业甚至全部靠拖欠贷款来周转资金。由于这些民间融资活动多属于政府限制的“非法集资”、“乱集资”范畴,故很难形成气候。所以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仍是金融机构。

(二)中小企业贷款艰难

部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管理的要求高于对大型企业,特别是对不发达地区的信贷管理条件更高。能符合这些条件、具有合格资信等级的中小企业为数很少,这实际上将大多数中小企业排除在支持对象之外,同时也限制了基层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有些省的一些经济不发达县的商业银行已经上迁,县属企业借贷无门,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三)缺乏小型资本市场,中小型企业直接融资难

由于我国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相对于资金市场发育很不完全,缺少一个多层次、能够为广大中小型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使这类中小企业失去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国内资本市场准入的门槛高,中小企业很难获得上市资格,民营中小企业更被政策性地排斥在资本市场之外,无法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二、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缺乏,银行普遍有惜贷行为

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发育不够成熟,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在这种环境中,不少中小企业缺乏信用观念,在交易和融资关系中不讲信用,往往有意拖欠贷款,再加上地方保护、政法干预和惩治失信行为的法律法规缺位,使逃废银行债务现象日趋严重。据人民银行课题组对100余家国有企业自1993年以来改制情况的调查,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改制中都存在通过“母体裂变”、债务重组等方式悬空银行债务的情形。银行投放中小企业的信贷资产流失严重,恶化了社会信用环境,因此不得不加强信贷管理,提高放贷条件,致使惜贷行为比较普遍。

(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忽视

当前,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问题上,国内经济学界流行一种观点,即认为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应该是银行贷款,将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条件的希望寄托在商业银行推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倾斜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方面。而这一观点却忽略了一些基本的事实:

一是国内外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失败率。由于高的失败率,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必然是高风险的,这不符合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用行政命令的办

法强迫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将进一步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得不偿失。

二是中小企业一般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寻求担保非常困难。但创新型的中小企业,成功的创业将带来高额的创业收益。而银行信贷融资却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收益,导致银行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降低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的动力。三是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存在资金筹措、信息收集、强化监管等方面的诸多困难。首先,由于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分布极广,要通过专门的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势必要建立数量庞大的中小金融机构,需要巨额的自有资本金。其次,中小企业发展之初,不仅资金缺乏,而且由于管理水平低下,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金融机构要了解其真实的经营绩效和发展前景将付出高昂的信息费用。再次,在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下,金融机构的贷款收益率受到严格的控制,新组建的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也将由于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而缺少足够的信贷动力,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也就难以真正改观。

(三)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双重缺失

直接融资体系存在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对称。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建立于改革开放初期,基本上以服务国有经济的国有银行为主,缺乏对中小企业配套的中小金融机构,使得中小企业在金融体制中处于不利地位。

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多渠道尚未建立,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处于缺位状态。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国家并没有根据我国大多数企业是中小企业的实际,开辟适合中小企业融资多层次、不同风险度的股票交易市场,债券市场也带有浓厚的政府垄断的推动型色彩,这些举措均难以适应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

(四)法律与法规相对滞后,政策环境不尽如人意

虽然我国中小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但直到1997年的十五大才承认私营经济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如此,目前把私营企业作为体制外的产物,把它跟国有企业分割对立起来,对民营企业另眼相看的现象,还经常可见。比如在统计数据上,国家统计局只有国有经济的统计数据,而没有民营企业的相关数据。民营经济在市场与政府之间处于一种十分微妙的地位。民营企业直

接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往往是执政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认识上有突破,认识前进一步,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才放宽一步。

三、关于缓解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几点措施

(一)构建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一是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性银行,建立政策性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以固定的中小企业贷款行为和以优惠的利率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同时可以发行低于市场利率的政策性金融债券,为中小企业提供长期贷款资金。

二是发展地方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近几月,在集约化经营的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不同程度的减少了县以下金融机构的主题,但农村信用社经营亏损,风险突出,无力满足县域经济中广大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要,而中小企业又是县域经济的主题,发展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地方小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是借鉴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的经验,设立专门帮助中小企业的政府部门,由地方政府部门牵头,建立中小企业基金会,中小企业作为会员通过缴纳贷款互助基金,风险抵押金等方式实行连带自保,保证贷款的中小企业能按时归还贷款本息,也可通过财政捐款等方式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产品有市场的中小企业贴息,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

(二)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近几年我国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过程中,把建立和完善中小

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作为重要内容。经过几年的担保实践,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模式,担保成效正在逐步显现并不断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截止2007年底,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达3700多家,筹集担保资金总额已超过1770亿元,累计为70万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总额1.35万亿元,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对担保运行的关键内容,即担保公司的准入推出、行业标准、担保人员的资质、担保实施方式、损失理赔等没有统一的运作规范,还存在许多客观问题。在担保公司迅速发展的今天,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担保公司行为。

(三)疏通银行和中小企业的沟通渠道

一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征信体系,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防范和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必须与中小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密切配合,建立一个中小企业评级制度和标准。

二是扩大银行对中小企业信息来源渠道。银行主动向中小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掌握第一资料,也可以利用自己优势帮助他们规范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从企业的结算业务中筛选资金流量稳定的客户,为其提供全方面的金融服务。把握客户经营产业链条、锁定核心重点客户,拓展与其长期合作、业绩优良的客户,多方面挖掘优良客户源。

(四)加快中小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素质

一是规范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中小企业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科学的管理体制,加快传统的家族式管理向科学的现代化管理的转变。

二是强化企业信用观念。中小企业必须强化信用意识,保全银行债权,做到按时还本付息,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再融资创造条件。

三是增强企业自身发展能力。中小企业在当前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要重视自身资金积累,加大资金盘活力度,提高使用效率。要根据国家企业政策合理确定和调整投资方向,瞄准市场定位,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高新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困境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要缓解和解除其融资困难,需要有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于合作。只有从根本上改善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我国中小企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我国农村融资困境与对策 篇7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 融资门槛高。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审核项目和标准, 与大企业基本一致, 贷款多采用抵押、质押和担保方式, 以及提供连续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获得AA级以上企业方能获得新增贷款, 无疑中小企业贷款受到明显限制。从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角度讲, 银行对大中型企业的放贷与对中小企业的放贷所发生的固定成本相等, 银行信贷的经营环节是不会因为企业规模的大小而因此减小, 由于固定成本基本不变而经营规模大大减小, 相对而言, 银行贷款的单位交易成本上升。因此银行更乐意放贷给大中型企业, 可以达到贷款上的规模效益。

2. 融资渠道窄。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有直接融资渠道和间接融资渠道。直接融资渠道主要通过股票、债券等募集资金, 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 对于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途径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 相关政策法规设定了严格的准入条件,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根本无法达到要求。而金融危机促使全球股市低迷, A股市场已1年多未重新开启IPO, 资本市场近一年多来的融资功能几近丧失。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间接融资渠道中银行贷款仍是其融资主要途径, 而银行出于管理成本和风险控制角度的考虑, 采取“抓大放小”策略, 进一步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收窄。

3. 融资成本高、手续繁。

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程序繁琐, 需与银行、评估机构、公证机关、担保公司等多个单位打交道, 同时需要提交几十项的资料, 办理周期长, 费用高。据银行人士透露, 2008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基本都要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0%, 个别股份制银行的利率甚至最高上浮60%, 加上诸如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费等相关费用,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压力巨大。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1. 金融危机的影响。

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 国内宏观形势经历了流动性膨胀到紧缩的骤变, 而货币政策存在一定时滞的条件下采取了逆市而为的措施。从2007年开始, 央行先后6次上调存贷款利率, 至2007年12月21日, 贷款利率上升至7.47%的历史高位;而存款准备金率自2007年1月15日的9%经16次上调后升至2008年6月25日的17.5%, 上升了近一倍。在这样的货币政策背景下,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虽然目前国家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扩大信贷的政策, 但是由于银行自身受到次级债影响, 加上房价下滑, 产品需求低迷, 出口锐减, 大量企业倒闭或濒临倒闭, 银行呆坏账大幅提高。这些都使得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融资变得愈加困难。

2. 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体系不完备。

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政策, 主要还是依据所有制类型、规模大小和行业特征而制定的, 因此, 大多数社会资源都通过政府的“有形之手”流向了大企业。银行的大部分贷款也是贷给大企业。这几年来, 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 国家虽然颁布了一些新的政策, 但是仍然没有形成有效的政策体系, 没有从根本上赋予中小企业平等的生存空间和融资待遇, 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

3. 资本市场缺乏层次。

我国政府为了控制金融风险, 把证券交易严格控制在证券交易所范围内, 资本市场也几乎只有主板市场这一个层次, 主板市场向大型企业倾斜, 门槛较高, 中小企业根本无法达到其要求, 这就使得中小企业很难在主板市场筹资。尽管2004年我国开辟了中小企业板市场, 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但是其规模远远无法满足千万家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4. 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缺陷。

近几年来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国家经贸委于1999年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 虽然目前在全国31个省市中, 已有100多个城市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2188家。但是从实际看, 担保机构的作用发挥并不好。首先是担保机构本身的运作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 既制约了资金的扩充, 使民间社会资本无法进入, 又使这一市场化的产物在行政管理的方式下运行不畅。其次是缺乏应对担保风险和损失的措施, 政府行政资金一次下拨而没有定期的损失补偿机制和来源, 基金风险只得采取简单的分担摊派而不是有效的风险分散。再次是由于财政、经贸委、银行三方面的协调配合还不够密切, 使一些具体操作性问题无法及时、有效解决, 影响了担保功能的正常发挥。

5. 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

中小企业一般规模有限, 资金缺乏, 没有完整的企业规划、倒闭率高、贷款偿还违约率高且产权结构不明晰, 管理不科学, 这些都与银行信贷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原则相悖, 因此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意愿和力度不够。

6. 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

多数中小企业财务核算不规范, 信息披露不透明, 这使得商业银行常规贷款分析技术失灵, 导致商业银行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增加信息搜寻成本、信息甄别成本和监督成本, 以防范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二是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 无法判断企业信用状况, 被动采取均衡信贷配给给中小企业贷款融资形成硬性约束。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探讨

1. 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近年来, 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旨在保护、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如2008年颁布实施的《反垄断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 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 目前我国针对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完善, 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一定程度地所有制歧视, 因此我国应继续加强立法, 为中小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和保护。比如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 立法向中小企业倾斜, 通过政策法规给予中小企业财政援助、税收优惠。

2.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完善直接金融体系, 建立公正开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为中小企业融资打开大门。比如, 面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 进一步扩容中小企业板, 以避免中小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这一间接融资方式的现象, 为中小企业增加直接融资方式, 扩宽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另一方面, 建立和完善区域性资本市场, 为达不到中小企业板要求的企业服务, 增加资本市场的多样性。逐步建立国家和地方的二元资本市场。

3. 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信用担保制度是各国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普遍采用的制度。我国信用担保市场长期以来由政府担保占据, 民间资本型担保比重过低。针对这种结构性缺陷, 政府应当主动退出部分市场, 通过工商和财税政策扶持鼓励民间资本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发展。政府担保机构要坚持“正策划资金、法人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基本原则, 形成社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担保机制。此外, 担保机构应与贷款金融机构密切协作, 及时交换和通报投保企业的相关信息, 加强对投保企业的监督, 共同维护双方的权益。

4. 改革商业银行授信制度, 鼓励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目前商业银行过于集中地授信制度严重制约了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效率。商业银行应下放中小企业贷款融资审批权限, 减少贷款审批环节, 提高融资服务效率, 建立健全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激励机制, 更好地实现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

另一方面, 我们应鼓励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对本地中小企业资信和经营状况比较了解, 能降低服务成本和风险, 最大程度地保证贷款的安全;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资本规模一般较小, 它们更愿意为中小企业服务, 加之它们具有管理层次少、经营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等特点, 使中小企业能及时、快捷、简便地获取资金。

5. 健全中小企业治理结构, 提高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

一方面, 中小企业应当建立明晰的法人治理结构, 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健全对企业领导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树立企业家的良好声誉, 以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结构, 提高其融资效率。另一方面, 中小企业应当建立规范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透明性, 以便为企业融资提供准确而可靠地依据。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 2001 (1)

[2]魏国雄:中小企业融资难破解[J].经济研究参考, 2005 (35) .

我国农村融资困境与对策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4-0085-04

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解决城乡就业、促进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贡献巨大。然而,其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相匹配,相关部门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甚微,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

1融资门槛高。一是间接融资限制多,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审核项目和标准,与大企业基本一致,贷款多采取抵押、质押和担保方式。以及提供连续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获得AA级以上的企业方能获得新增贷款,无疑中小企业贷款受到明显限制;二是直接融资条件高,我国现行实施的《证券法》对证券募集企业有较严格的规模、效益和程序限制,大多数传统行业的中小企业并不具备。

2融资渠道窄。对于通过公开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都设定了严格的准入条件,只有极少数的优秀中小企业才能达标。通过IPO、发行企业债券等方面融资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可望而不可及。银行贷款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占有70%以上的信贷市场份额。由于其采取“抓大放小”的经营策略,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进一步收窄。

3融资手续繁。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具有“期限短、批量小、频率高、时间急”的特点,对融资的便利性、时效性和灵活性要求都比较高。但是,商业银行单纯考虑防范风险,采取与大企业基本相同的信贷管理模式,没有从中小企业的实际出发,对业务流程进行必要的精简,从而使中小企业感到办理贷款环节多、手续繁、时间长。中小企业从正式提出申请到获得贷款,至少需要十几天时间。

4融资成本高。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资金量较小,但与大企业一样,要与银行、评估机构、公证机关、担保公司、抵押登记机关等多个单位打交道,需要提交的资料有的多达几十项,其中一些项目包含内容多、涉及周期长,中小企业办理起来不仅费时,而且费用较高,加上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30%,作为“弱势”的中小企业承担了比“优势”的大企业明显高得多的融资成本。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造成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小企业自身缺陷是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同时,现行银行体制的障碍、融资要素市场的滞后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一)中小企业自身缺陷是根本原因

1经营风险大。除少量高科技企业,多数中小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研发投入少、资产规模小、经营不确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抗市场波动的能力低,经营风险大,企业破产倒闭的概率、频率较高,银行信贷面临较大的风险。

2信息不对称。多数中小企业财务核算不规范、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缺乏合格的财务信息,信息不透明使得常规贷款分析技术失灵,导致商业银行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增加信息搜寻成本、信息甄别成本和监督成本,以防范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二是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无法判断企业信用状况,被动采取均衡信贷配给对中小企业贷款融资形成硬性约束。

3信用等级低。一方面,许多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经独立审计部门认可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记录。财务报告的随意性大,商业银行难以掌握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影响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估;另一方面,由于单个中小企业的迁移成本低,容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经常出现一些企业在经营出现困难或趁企业改制之机,进行“逆向选择”,逃废银行债务。

4抵押资产少。目前,商业银行为控制信贷风险,主要采取抵押、质押和担保的贷款方式,而单个中小企业有效资产抵押物和担保品不足,能够提供的符合商业银行要求的土地、房屋等固定资产较少,因此。作为经营风险高、信息不透明、资信等级低的中小企业自然也就在商业银行信贷压缩的行列之中。

(二)现行银行体制障碍是直接原因

1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层级上收。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收缩县域经营网点、上收基层行的信贷审批权,信贷市场大多定位在资本雄厚、信誉好的大型企业,造成县域存款资源不断上存。使作为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县域经济,金融服务缺位明显。银行管理层级的上收,对信贷风险防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加大了基层中小企业获得信贷资金的难度,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处于失血状态。

2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存在偏见。一是信用等级标准缺乏差异性。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均按各自总行规定的统一标准进行信用等级评定。资信评级办法主要是以大企业的各项指标为参数,用大企业的资信指标来衡量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资格是否符合,显然会减少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机会。二是缺乏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营销技术和激励机制。由于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的特点,使得商业银行的单位经营成本、信用风险水平均较高,商业银行采取贷款个人负责制,实施严厉的风险责任追究制度,抑制了信贷人员服务中小企业的积极性。

3贷款办理流程复杂。国有商业银行对不同规模企业发放贷款,谈判,签约程序基本一致,产生的固定成本大致相同,而中小企业单笔贷款规模比大企业小得多,使得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单位固定成本明显偏高。中小企业的经营、财务信息透明度低,银行信息甑别、监督产生的交易成本远比大企业高,而现有贷款利率又难以弥补由此产生的交易成本差额。在这情况下,商业银行自然不愿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4缺乏专业中小金融机构。目前虽然已建立起市场主体多元化的金融格局,但国有商业银行仍处于行业垄断地位,现有的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不仅信贷资源有限,而且没有利用自身灵活优势,制定面向基层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战略,却与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定位趋同,信贷投向追随大型规模企业。缺乏合理分工的金融体系,使得中小企业合理信贷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三)融资要素市场滞后是间接原因

1征信体系缺失。运作良好的征信体系能够使得银行有效评估中小企业的历史信用和现实风险,激励借款人按期还款,积累社会声誉资本,从而以较少的担保物取得贷款。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也表明,有征信体系的国家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比没有征信体系的国家低22%。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主要原因一是信用立法还不完备,征信体系的建立、运作缺乏法律保

障;二是企业信用数据覆盖不全,不同区域、行业、部门建立的信用数据档案相互封闭,造成信用数据的相互分割。

2信用评级落后。一是缺乏规范、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尽管一些资信评级机构承担了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职能,但由于主管部门管理手段落后,评信机构失信现象时有发生,未能改善中小企业的信用融资。二是企业资信评估不规范。企业信用评估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难衡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评估过分看重财务报表,评级结果不够准确,社会认同率低。

3担保机构错位。近年来,虽然很多地区相继成立了多家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公司,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担保机构存在资金规模小、运作不规范、担保费用高、风险分担与损失补偿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担保功能的正常发挥,多数注册成立的担保公司并没有从事相应的担保业务,制约了为中小企业进行信用担保的扶持能力。

4资本市场限制。现行《证券法》规定,申请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必须连续三年审计、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公开发行债券的公司净资产不低于3000万元,不同企业的信息披露、社会公证等要求相同。中小企业由于资本规模小、融资成本高等原因,难以达到公开募集资金的条件。而国外经验表明,多样化的市场主体在不同的融资需求下需要一个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三、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治标更需治本。由于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既有内在原因,又有外在因素,如何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从政府、金融、企业三个层面多途径、系统性地加以解决。

(一)政府层面

1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环境。宏观上,在《中小企业促进法》这一根本法律基础上,地方政府应出台若干适合不同地区特点的中小企业融资的配套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更为宽松的、具体的法律环境,引导商业银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微观上,地方政府应制定地方性法规、创建财政扶持政策、完善银企合作制度等多项措施,形成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制度安排。

2充分发挥信用担保的杠杆效应。首先形成政府担保为主、民间资本担保相补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相关担保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对企业资金运用状况的识别和监督,避免企业还款的道德风险;其次鼓励具有地缘性、关联性的中小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互助担保公司,相互提供担保。这类担保机构可以有效缓解融资担保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再次健全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一方面。担保机构要从担保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另一方面。政府应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对担保损失进行有效补偿。

3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的征信体系搭建了向社会传递信用信息的平台,增加银企信息对称性,促进企业维护信誉机制。因此,一要加快征信立法,健全信用管理法律体系,做好有法可依,增大失信企业的法律成本:二要加强不同部门信息的沟通、整合,对企业偷逃税款、恶意违约、拖欠债务、商业欺诈、假冒伪劣等行为要全面记录信用档案,形成失信惩治机制,放大企业不良行为的违约成本;三要规范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传输、加工过程,确保信用信息不失真。

4加大财税政策支持。一是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吸纳大量就业和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两类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帮助其快速成长;二是减免相关税费,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的税费、融资过程中的中介费用进行规范、减免,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二)金融层面

1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体制。一是合理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基层分支机构收集企业信誉、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等信息相对容易,能合理把握贷款力度;二是鼓励成立中小企业信贷部,专门负责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增加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机会;三是改变重约束、轻激励的信贷考核方式,根据中小企业授信特点和规律,按照风险、收益对称原则,制定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四是推出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新型金融产品,以满足中小企业个性化、多样性的融资需求。

2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规模不够,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而中小金融机构具有资金规模小、交易成本低、经营机制灵活等特征,且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具有地域根植性,双方易于了解。信息对称优势明显,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应扶持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形成有合理分工的金融体系:一是规范现有城乡信用社发展;二是创造条件培育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等新型中小金融机构。

3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民间融资作为一种非正式融资途径,具有地缘性、人缘性,信息对称度高,融资方式灵活,能有效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多样性,是正规融资的有益补充。因此,一要出台民间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处于地下的民间融资行为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并加以规范:二要积极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农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民间金融组织,使民间融资步入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正确引导民间资本向中小企业流动。

4加快发展小额资本市场。首先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板、私募股权基金,为创业型、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并规范交易行为、形成退出机制,促进企业提高融资效率;其次适当放宽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条件,通过增加企业规模和盈利标准的弹性,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公开募集资金。

(三)企业层面

1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决策科学,经营规范,有利于外部投资者产生信赖感,从而增加新的融资渠道。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才能在银企博弈中成为优质客户。也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2规范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首先,规范企业财务制度、内控制度和监督机制,接受独立审计部门鉴证,确保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其次,强化信息披露意识,提高信息透明度。便利银行掌握真实的经营、财务状况,减少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

3提高信用水平,增强沟通意识。诚实经营、严守信用是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的根本途径,在日常交易中要信守承诺,形成诚信是美德,更是财富的理念。增强与银行的信息沟通意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而使银行掌握企业信誉、业主品行等不在财务报表上披露的“软信息”,增加获得信用贷款的机会。

上一篇:“树文明校风,创和谐校园”-----文明礼貌月活动方案和总结下一篇:柯克牙社区反邪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