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农业投资问题分析

2024-07-30

我国农村农业投资问题分析(精选8篇)

我国农村农业投资问题分析 篇1

我国农村农业投资问题分析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实,加强了“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粮食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增产,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政策因素外,农村农业投资提高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历年来,这些投资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农村集体和农户,尤其是国家投资起着支配性作用。银行、企业及其它社会团体、机构,甚至个人尽管也有一定投入,但总量上很有限,投资农业的积极性还未被调动起来。在投资中,政府投资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林、水利及气象服务业的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科研、教育、科技推广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农村集体投资主要是各级农村组织和乡镇企业为支持农业生产和发展所投入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农户投资主要是农户为维持和扩大农业生产对土地和购置各种生产资料的资金总投入。但从农村当前现实需求来看,我国农村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投资缺口,政府财政支农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出来。为了顺利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农村投资过程中仍存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一、政府对农村农业的投资

国家财政用于农村农业的支出从1978年的150.66亿元增长到的2357.89亿元,年均增长11.16%。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支农支出,年均增长12.63%。但是,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到只有7.12%,20才有所恢复,为8.28%。同期,农业务税增长速度快于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14.23%,因而用于农业支出与农业各税的比值呈下降趋势,、两年小于2,也只有2.01,年有所恢复,为2.61。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

与这一要求相一致,我国财政也正在逐步向公共财政转变,但农村公共产品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渠道分散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据表1,1990~2004年我国农业各税为国家财政累计增加收入5961.06亿元。但由于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城乡差别政策,农村公共产品主要靠农民白筹解决,国家仅给予少量补助,造成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巨大差异。据统计,目前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农村每千人拥有的病床数仅为城市的32.9%;农村中学生享受到的国家中学教育经费仅占38%;

表1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农业各税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亿元)

用于农业 用于农业

年份 支农 农业基 农业科 农村救 支出占财 农业各税 支出/农业

合计 支出 本建设 技三项 济费 政支出的 (亿元) 各税

支出 费用 比重(%)

1978 150.66 76.95 51.14 1.06 6.88 13.43 28.40&n

本文由本网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bsp; 5.30

1980 149.95 82.11 48.59 1.31 7.26 12.20 27.67 5.42

1985 153.62 101.04 37.73 1.95 12.90 7.66 42.05 3.65

1989 265.94 197.12 50.64 2.48 15.70 9.42 84.94 3.13

1990 307.84 221.76 66.71 3.11 16.26 9.98 87.86 3.50

1991 347.57 243.55 75.49 2.93 25.60 10.26 90.65 3.83

1992 376.02 269.04 85.00 3.00 18.98 10.05 119.17 3.16

1993 440.45 323.42 95.00 3.00 19.03 9.49 125.74 3.50

1994 532.98 399.70 107.00 3.00 23.28 9.20 231.49 2.30

1995 574.93 430.22 110.00 3.00 31.71 8.43 278.09 2.07

1996 700.43 510.07 141.51 4.94 43.91 8.82 369.46 1.90

1997 766.39 560.77 159.78 5.48 40.36 8.30 397.48 1.93

1154.76 626.02 460.70 9.14 58.90 10.69 398.80 2.90

1085.76 677.46 357.00 9.13 42.17 8.23 423.50 2.56

1231.54 766.89 414.46 9.78 40.41 7.75 465.31 2.65

1456.73 917.96 480.81 10.28 47.68&nbs

本文由本网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p; 7.71 481.70 3.02

2002 1580.76 1102.70 423.80 9.88 44.38 7.17 717.85 2.20

2003 1754.45 1134.86 527.36 12.43 79.80 7.12 871.77 2.01

2004 2357.89 1693.79 565.01 13.22 85.87 8.28 902.19 2.61

注:从开始,“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包括增发国债安排的支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另一方面,农村中本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往往以农民为主承担。例如,基础教育、计划生育都是基本国策,双拥优抚和民兵训练是国防事业的组成部分,这些均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应由中央财政承担。但因这些事权都下放到了乡镇,甚至村委会,致使乡镇政府事权大于财权,摊派或举债运作屡屡发生,乡镇财政不堪重负,村级负担过重。

二、农村集体单位和居民个人对农村农业的投资

1980年以来,我国农村集体单位和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幅度增长,特别是1990年代以后,更是飞速增长。1987年上了一千亿元台阶后,1991年超过一千五百亿元,1992年上了二千亿元台阶,之后连年快速增长,特别是近几年增势迅猛,到2004年已超过一万亿元。但是,这种发展速度仍然落后于全社会的发展速度。农村集体单位和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波浪式的下降趋势,特别是以来连续下滑,到2004年只有16.25%,几乎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比重水平的一半。

两项投资分开来看,1992年以前,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额高于农村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且前者增长速度也高于后者。之后,情况发生逆转,不但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额低于农村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而且前者增长速度也低于后者,这种局面在近几年变得尤其显著。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村农业资金投入的一半左右来源于农村集体的积累,农村集体是农村农业投资的重要主体。但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普遍实行后,由于农村集体的经济职能迅速弱化,一方面农村集体的积累水平下降,另一方面投资的非农化倾向严重。因此,这一时期是农村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低迷发展时期,在1989~1990年甚至出现两年下降的局面。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集体经济壮大,1992年起,农村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迅速提高,进而极大地拉动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社区改善和经济发展。但是,这种快速提高,只是相对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比较而言的。表2表明,1992年后农村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现出下降趋势。

表2 农村集体单位和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额

(单位:亿元)

年份 全社会 农村固 占全社会 #农村集 占全社会 #农村居 占全社会

固定资 定资产 固定资产 体单位 固定资产 民个人固 固定资产

产投资 投资 投资比重 固定资 投资比重 定资产 投资比重

总额 (%) 产投资 (%) 投资 (%)

1981 961 250 26.01 83.7 8.71 166.3 17.30

1982 1230.4 329.9 26.81 131.4 10.68 198.5&nbs

本文由本网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p; 16.13

1983 1430.1 415.8 29.07 110.7 7.74 305.1 21.33

1984 1832.9 553.9 30.22 174.8 9.54 379.1 20.68

1985 2543.2 677.6 26.64 199.2 7.83 478.4 18.81

1986 3120.6 820.2 26.28 245.4 7.86 574.8 18.42

1987 3791.7 1061.1 27.98 365.7 9.64 695.4 18.34

1988 4753.8 1321.9 27.81 456.7 9.61 865.2 18.20

1989 4410.4 1276.4 28.94 384.4 8.72 892 20.22

1990 4517 1242.6 27.51 366.1 8.10 876.5 19.40

1991 5594.5 1536.6 27.47 494 8.83 1042.6 18.64

1992 8080.1 2000.4 24.76 994.9 12.31 1005.5 12.44

1993 13072.3 2768.9 21.18 1631.2 12.48 1137.7 8.70

1994 17042.1 3507.8 20.58 1988.6 11.67 1519.2 8.91

1995 20019.3 4375.6 21.86 2367.7 11.83 .9 10.03

1996 22913.6 5342.3 23.31 2802.3 12.23 2540 11.09

1997 24941.1&

本文由本网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nbsp; 5746.8 23.04 3055.6 12.25 2691.2 10.79

1998 28406.2 5914.8 20.82 3233.3 11.38 2681.5 9.44

1999 29855 6122.7 20.51 3343.1 11.20 2779.6 9.31

2000 32918 6695.9 20.34 3791.6 11.52 2904.3 8.82

2001 37213.5 7212.3 19.38 4235.7 11.38 2976.6 8.00

2002 43499.9 8011.1 18.42 4887.9 11.24 3123.2 7.18

2003 55566.6 9754.9 17.56 6553.9 11.79 3201 5.76

2004 70477.4 11449.3 16.25 8086.6 11.47 3362.7 4.7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改革开放以前,农民的积累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很低,基本上没有能力进行投资活动。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确立了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配合农产品流通体制和价格体制的改革,使广大农民获得了一定的生产资料占有权和使用权,跨入了商品生产者的行列,使其有能力成为实实在在的投资主体,且在1981~1992年成为农村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1992年以后,其地位虽然被农村集体超出,但其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在稳步上升。 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速度1992年相对趋缓主要缘于农户农业投资的相对下降,这是由宏观经济环境、特别是产品和要素的市场结构和相对价格等因素综合所致。其直接原因则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缺乏获取资源的竞争能力。

表3表明了农村居民不同产业的投资效益。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的第一、二、三产业投入与产出比从低到高依次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4年一、二、三产业的投入与产出比分别为:1∶2.81、1∶4.16、1∶5.49。第一产业的单位投资效益只相当于第二产业的67.55%、第三产业的51.18%。二、三产业的高投资回报,吸引了大量本应投向第一产业的农村资金。

表3 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和总收入 (元/人)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支出 收入 收支比 支出 收入 收支比 支出 收入 收支比

1978 14.6 50.8 3.48 2.2 3.2 1.45

1980 23.6&

本文由本网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nbsp; 78.9 3.34 1.8 8.6 4.78

1985 110.7 400.6 3.62 2 12.3 6.15 8.7 32.4 3.72

1990 223.4 735.6 2.29 4.6 25.9 5.63 13.2 54.3 4.11

1991 246.8 771.2 3.12 5.2 25.7 4.94 15.3 57.2 3.74

1992 269.6 828.3 3.07 6.2 30.3 4.89 16.5 67.1 4.07

1993 299.3 933.8 3.12 9 37.2 4.13 21.8 112.7 5.17

1994 423.6 1264.7 2.99 9.7 47.8 4.93 25.3 130.1 5.14

1995 575.6 1652.3 2.87 14.3 65.4 4.57 31.8 159.7 5.02

1996 650 1945.6 2.99 18.5 87.3 4.72 40.9 200.8 4.91

1997 646.3 .8 3.13 18.8 101.3 5.39 41.1 225.7 5.49

1998 589.6 1934.1 3.28 18.1 102.9 5.69 44.7 249.8 5.59

1999 544.7 1832.1 3.36 15.1 110.3 7.30 40 269.1 6.73

2000 571.7 1810.7 3.17 27.2 133.7 4.92 55.3 306.9 5.55

2001 612.7 1889.7 3.08 27.9 134.2 4.81 55.4 301.3 5.44

2002 643.5 1924.8 2.99 30.3 146.2 4.83 57.3 311.2 5.43

2003 667.6 1993.4 2.99 34.5 150.5 4.36 53.2 311.1 5.85

本文由本网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04 829.2 2333.6 2.81 3.68 153.2 4.16 57.9 317.7 5.4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年鉴》。

三、其他投资主体的农村农业投资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在农业领域开展了日益广泛的经济和技术国际合作。自1980年农业开始利用外资以来,我国先后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农业贸易活动,并与若干国际性农业组织建立了联系,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利用外资体系。2004年,农副食品加工业“三资”企业就已经有1776家,资产总计1362.74亿元。目前,在我国的东、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均已建立了外资农业项目。外资已成为我国农村农业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农村建设、农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外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农村农业投资的不足,支持了我国农业的`开发建设。如江西的红壤改良,山东、四川的速生产防护林建设,三江平原百万亩低洼涝地开垦改造等。二是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培训了一大批科技和管理人才。同时,在农业投资管理决策上,也引进了先进管理水平,并结合本国实际,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投资管理办法。三是通过合资、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等形式,加速了农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四是扶持了贫困地区的发展,创造了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利用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无偿粮食援助,项目区农民收入比项目前成倍增加,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农业与工商业之间形成了产品和要素交换的新型关系,农工商得到协同发展,为了通过分工、协作和交换而获得规模效益,并在收入流的分割中获得收益增值,一些工商企业与农户(基地)缔结了契约关系,向农业注入资金和技术,为农业投资开辟新的来源渠道。

就农业投资来看,如表4所示,1995年以来农林牧渔业基本建设投资上升较快,特别是在从的四百多亿元跃至一千多亿元,占全社会基本建设总投资的比重呈跳跃式上升,但这一比重仍然较小,只有5%左右。农林牧渔业更新改造投资虽然也在上升,但只有区区几十亿元,占全社会更新改造总投资的比重没有什么改善,最高年份20也只有0.78%。这种供给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大力扶持。

表4 农业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 1995年 19 19 20 2002年 20 2004年

1. 基本建设

总投资 7403.6 8610.8 9917.0 11916.4 12455.3 13427.3 14820.1 17666.6 22729.0

#农林牧渔业投资 76.6 111.3 153.9 225.4 299.0 360.9 434.6 1042.9 1059.7

占总投资% 1.03 1.29 1.55 1.89 2.40 26.69 2.93 5.90 4.66

2. 更新改造

总投资 3299.4 3622.7 3921.9 4516.8 4485.1 5107.6 5923.8 6750.6 8443.9

#农林牧渔业投资 18.8 23.2 27.2&nbs

本文由本网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p; 27.11 26.33 26.4 21.0 52.5 59.5

占总投资% 0.57 0.64 0.69 0.60 0.59 0.52 0.36 0.78 0.70

3. 各项贷款余额 50544.1 61156.6 74914.1 86524.1 93734.3 99371.1 112314.7 131293.9 158996.2 178197.8

#短期贷款 33372.0 40210.0 55418.3 60613.2 63887.6 65748.1 67327.2 74247.9 83661.2 86836.8

#农业贷款 1544.8 1919.1 3314.6 444.2 4792.4 4889.0 5711.5 6884.6 8411.4 9843.1

乡镇企业贷款 2514.9 2821.9 5035.8 5580.0 6161.3 6060.8 6413.0 6812.3 7661.6 8069.2

两项之和占% 8.03 7.75 11.15 11.59 11.69 11.02 10.80 10.43 10.11 10.05

注:2002年及以后农林牧渔业投资含水利业投资。

数据来源: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在农村农业金融贷款方面,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1995年以来都在逐年快速上升,且农业贷款上升更快,在2002年已超过乡镇企业贷款,说明金融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强。但是两项之和占全社会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在19以后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在微降。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金融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必须要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四、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投资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重整,农业资金来源明显多元化,但在农村农业投资主体现状还存在一些不协调。一是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减少与农业发展所需长期性、全局性的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保障之间存在不协调。过去,农业各项大型工程及涉及长远性、全局性利益的农业投入均由国家和地方财政负担。近年来,这一状况出现下滑趋势。各地实际决策过程中,为了谋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将地方财政支出中相当大一部分投入到回收期短、见效快、利润高的非农产业,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形成明显的工业偏向。二是乡村集体经济实力的衰退、积累资金的减少与区域性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保障存在不协调。在原有投入体系中,区域性的农业基本建设、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都是由乡村集体积累承担的。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经济特别是村级经济实力的衰退,使得集体作为农村一级经济组织,已无力承担对农业较大规模投入的职能。三是农户在农业投入中所处的主体地位与农户经营性投入保障存在不协调,在国家、集体对农业投入同时减弱的情况下,由于没有建立良性的农业投入机制,国家政策诱导不够,以及由于要素市场和相对价格的制约,农户的农业投入冲动被严重抑制,特别是对农业的中长期投入处于严重缺乏状态之中。这些不协调都必须新农村建设中加以关注与解决。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健全一个服务于“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随着农村中的经济剩余增长,农村金融也在被激励发展。但是,正式金融体系和民间金融组织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一波三折。1984年开始各大银行为了自身的利益,纷纷在农村中设立分支机构和储蓄所,而在1997年之后还是他们为

本文由本网网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了自身利益纷纷从农村中撤离。不过,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多次重大改革,以用政府和社会对民间金融组织态度的微弱变化,一定程度上局部性地减缓了农村资金的外流,但总体上来看,农村金融资源外流的速度有加快的趋势。这种现象也必须新农村建设中加以关注与解决。

由于资金短缺,20多年来,农村农田水利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严重退步,很大程度上是在靠吃老本。目前全国约一半的农村公共设施长年失修,六成以上的农田靠天收,约八成的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为空白;2004年成灾面积达到耕地总面积的12.53%。不仅如此,不少农村地区由于过度砍伐与开垦和掠夺式的种植,以及过度采掘,已经造成了周边环境的极大破坏,极个别地方甚至已经不适合居住。要恢复农村的自然环境,改善农村地区的公共设施条件(包括生产性设施条件和消费性设施条件),以及建立起最基本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大量的金融资源的投入,没有资金的投入,再好的设想也将难以实现。当务之急是尽可能地减少农村金融资源的外流,使其尽可能留在农村,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为此,中央政府也想了一些办法,提出了一些措施。但是,由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经济实体都是理性的,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于这个基本的约束条件,在许多情况下都被忽视或没有透彻理解,所以想出的一些办法、提出的一些措施收效都不是很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可以说是失败。迄今为止,依然还没有找到好的办法和措施。这种情况也必须新农村建设中加以关注与解决。

我国农村农业投资问题分析 篇2

一、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投资现状来看,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既存在着人力资源总量丰富、优秀人才总量不足的问题, 也存在着人才层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1. 农村人口过度增长, 但是人力资本总量和存量不足。

根据表1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乡村人口数为9.3亿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73.2%。2005年, 我国乡村人口为9.4亿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72.6%。可见, 随着乡村人口的逐年增加, 其比重下降非常缓慢, 按照农村目前的生产水平和生产规模, 只能容纳大约一半的劳动力, 而另一部分就成了剩余劳动力。因此, 可以看出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是十分巨大的。

(万人%)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6

另外, 表1数据还显示:2005年农业劳动力人数占乡村劳动力数的比重为59.5%, 比2001年所占的67.3%下降了7.8%, 但是乡村劳动力人数却增加了2158万人, 增长了4.5%。因此, 我国农村劳动力不仅存量大, 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另外, 农业劳动力就业大都集中于种植业, 特别是粮食作物, 农业内部的就业分布很不均衡, 使得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失调, 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农村农民的文化素质低, 文盲、半文盲比例大。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从2001年到2005年, 尽管文盲、半文盲以及小学程度的比重逐年下降,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逐年上升, 但是2005年, 文盲半文盲仍然高达27.2%,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3.7%。农村劳动力的低素质不利于其采用和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难以适应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阻碍了农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模式的建立和推广, 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不合理, 高素质人才严重短缺。

2004年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对全国19484农户进行抽样调查, 结果显示:在每个农村居民中, 文盲半文盲的0.29人, 小学文化程度的0.81人, 初中文化程度的1.02, 高中文化程度的0.16;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0.11人, 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人数0.17。可见,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结构是一种“小托大式”结构:高智能、高技术劳动力所占比重极小, 尤其是高素质人才严重短缺。我国农村技术推广人员与农业人口之比为1:1200, 平均一万亩耕地不足1个农村技术人员。农村高素质人才的短缺, 严重制约了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和应用。

(万人%)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6

3. 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落后, 农民的健康问题十分突出。

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的医疗保健和卫生条件十分落后, 尤其是与城市相比, 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床位数和医务人员数都明显低于县及县以上医院和卫生院。根据《统计年鉴2006》有关数据: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 2001年城市为3.51张, 农村为0.81张;2005年城市为3.59张, 农村只有0.78张。可见, 2001到2005年以来, 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均呈减少趋势。

健康资本是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健康资本存量对于农村劳动力获得非农就业机会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6》数据:农村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尽管逐年下降, 但均明显高于城市;我国农村人口病残率为5%左右, 因农业劳动者健康状况导致贫困的农户占贫困户的80%左右, 许多贫困地区因环境恶化、缺医少药等原因, 使得病残人口比例较高。目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 大约80%的是妇女和老人。妇女和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增长。

4. 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大。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表明:2000年, 我国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为7.79年, 城市为9.82年, 农村仅为6.75年, 城市比农村地区人均受教育水平高3年以上;农村文盲、半文盲人口比例仍达15.18%, 比城市地区文盲率高近10个百分点;农村人力资源构成中有77%为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 加上文盲半文盲总计达93%以上。可见, 我国城乡之间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层次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尤其体现在具有中、高层次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重上。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产生的原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政府职能定位因素。

(1)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政府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政策时, 为了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实施了工业和城市优先发展战略, 造成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深化与长期固化。 (2) 长期以来,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投资制度上表现为“重工轻农”, 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在与人力资本有关的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导致人力资本投资在不同地区之间, 在城乡之间, 在进城的农民和城镇居民之间的配置是不适当的, 再加上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严重滞后性, 这都影响了人力资本投资。

2.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体制因素。

(1) 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体制单一, 就业体制僵化, 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本流动机制, 行政的管制过多。在人力资本投资总量一定的情况下, 无论是政府还是家庭都相对注重对子女即未来劳动力投资, 而忽视对现实劳动力投资。 (2) 普通教育投资比重较大, 而职业技能培训投资比重很小, 甚至没有。国家相对重视的农村基础教育属于普通教育, 家庭重视普通教育是希望子女跳出“农门”。至于对现成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政府投资很少或没有, 而农民自己或者没有迫切的愿望, 或者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投资。 (3) 农村职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的非农化倾向非常突出。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兴办或改建的农村职业学校 (职业高中、中专) , 在专业设置、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等方面都程度不同地脱离了农村的实际。一个总的特征是把农家子弟培养成不会种庄稼的农民, 这种培养方式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但是, 却不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3.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观念因素。

(1) 因为人力资本投资具有连续性的特点, 决定了其形成的时间过程比物质资本更长, 从动态发展的角度看, 可能需要几十年, 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具有滞后性、长效性和不确定性, 显然对于人力资本投资会产生抑制作用或不利影响。 (2) 农民缺乏投资的动力和能力。个人或家庭也是重要的投资主体, 其是否进行投资及投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 即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从投资意愿来看, 中国农民素有“望子成龙”的传统思想, 他们不愿意在自己身上进行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 却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跳出“农门”, 所以不惜省吃俭用供子女上学。但是, 随着国家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农民市场意识的增强, 他们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投资欲望开始弱化。从投资能力上看,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城乡差距亦愈拉大, 而教育费用又在不断攀升, 许多农民即使有供子女上学接受教育培训的愿望, 也力不从心。

4.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体系问题。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有私人、企业和政府, 目前能够提供职业培训的大型农业企业不多, 我国农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主要是农民和政府。但长期以来, 农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和中西部落后地区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受收入水平的约束;社会资金投资受体制的限制;政府财政投资应该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主渠道, 但受财政收入的限制。另外, 农村人口数量的过度膨胀, 限制和影响了农村人口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这也造成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总量不足, 结构不合理。

参考文献

[1].黎菱菱.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 2006

[2].庞涓.人力资本投资与广西农民增收的途径[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3)

[3].陆华新.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4

[4].黄金辉, 张衔, 邓翔等.中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我国农村投资现状问题与对策 篇3

关键词 新农村 投资理财 农民

一、前言

目前我国农村发展现状而言,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理财观念有所转变,更多的居民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投资理财中,但受个人素质、文化水平和收入差距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居民投资理财还存在很多问题。只有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才更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保障和社会的稳定。

二、农村投资理财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理财意识薄弱

我国理财产品绝大部分投资者仍是城镇居民。农民尚不具备资产增值与保值的意识,家庭收入除了正常合理的消费以外,所拥有的金融产品较少,绝大多数乡镇农户会选择银行存款和房产,而对国债、入股等理财途径不是很了解。对于农业保险、养殖保险,多数农户仍不愿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农民没有退休金、养老保险,更没有公费医疗,他们注重拿出一部分积蓄专门谋划自己的健康和养老保障,从而养老保险在部分农村也相当普遍。投资企业入股只是极少富裕农户的投资渠道,在投资环境好、生活水平高的村庄由村委会带领参与集资办厂等投资乡镇企业的理财途径。近年来,农村合作医疗也深受农户青睐。但是购买国债、民间借贷、入股等理财途径却被冷落。绝大多数农户对理财带来的收益并不乐观,认为那是“有钱人”的游戏,理财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还相对薄弱。还有一小部分具有投机心理,将注意力全部放在短期收益率上。或者受失败个例影响,排斥所有金融理财产品。而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没有根据自身的收入条件和文化素质条件确立适合自己的理财目标,合理设置理财计划。

(二)市场不健全,投资渠道单一

由于我国城乡差距显著,农村居民的资产投资行为未能市场化。虽然乡镇企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差别,但农村地区封闭、落后、市场发育程度低的状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民金融资产的选择仍十分有限。一方面是农村居民收人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一些农村也不存在证券交易所、产权交易所、邮市、币市等金融资产流通此类场所, 市场上可供选择的金融工具种类仍然是很少,虽然证券投资基金的总量在不断上升,集资、入股等方面投资只是针对少数城市居民来说的。从而使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投资行为受到较大的制约,并不富裕的农村居民积累起的少量积蓄只能以银行存款和手持现金的方式来持有。他们只看到了储蓄存款的高流动性、低风险的特征,却忽视了受通货膨胀率和利息率因素对收益的影响,储蓄不但不能带来收益,反而会使资产“缩水”。除了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少、服务范围窄外,农村地区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也制约着农民理财的开展。

(三)投资理财知识匮乏

农民在资产迅速增长的同时,理财能力却停留在较低水平。在就某一理财产品的投资过程中,大多数人追求短期利益,但往往是这种频繁交易或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使其丧失了更多利益。或是局限了自己的投资方式,将资金全部投入到一种理财产品中就等于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避免风险。而风险与收益往往是正相关的,这就需要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一味地追求无风险的储蓄存款而忽视通货膨胀或一味地追求股票、期货、外汇等产品的高收益,而忽视高风险都是投资理财能力不足的表现。

三、提高农村投资理财水平的对策

(一)加强农民的投资理财教育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低消费,高储蓄的现象,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引导农民树立投资理念,将资金周转起来,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报刊、课堂等宣传方式能让居民更直观地接受投资理财教育,以便引导农民选择多种投资方式;专家讲座、技能培训的方式,能够为农民提供更专业的咨询和管理服务;借用媒体传播的广泛性更能向人民传达理财概念,普及理财知识;而将投资理财课程深入到义务教育中有利于让更多的青少年具备投资理财意识。此外,政府还应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信用体系为农村居民的投资理财提供便捷的服务。

(二)发展乡镇金融市场,拓宽农民投资渠道

农村居民的投资理财依赖于良好的金融理财环境。农村金融理财市场潜力很大,但能够深入到城乡的金融机构很少,比如证券公司几乎没有到小城镇或农村去销售金融产品的。在农村地区没有更好的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缺少银行网点和金融理财方面的主导机构,农村市场上的理财机构仍以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为主,没有基金、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不仅给农民了解和购买理财产品带来很大的不便,也限制了银行理财服务的推广。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快基金、股票、债券、股指期货等金融产品在农村的推广,改善农村的理财环境。同时加强对农村小额担保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的信用评级的监管。

(三)开发适合农民的理财产品

目前市场上针对农民的理财产品还比较少,在理财品种上,大多都以保险、基金为主,此外,在大中城市可以买到的理财产品在农村根本就买不到。因此,中国金融机构根据农民的具体需求开发适合农民理财心理、操作简单方便、且风险低、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这就需要金融单位和相关部门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能力。基金理财对城市居民来说历史悠久,但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却依然陌生,因此基金业应该通过创新获得农民的认可,不仅可以为农民进入证券市场提供工具还成为分流储蓄资金转化为投资基金的金融工具及载体。农民在了解和掌握了相关领域和学科的知识后,在进行家庭理财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的投资偏好和家庭状况有选择的进行投资,以便在风险承受范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朱春燕.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储蓄替代行为分析[J].消费经济,1999,(01).

[2]李晓晖.我国的居民储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

[3]郭洪生.欠发达地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J].黑龙江金融,2009,(02).

[4]证券导刊.2000(3):41.

我国农村农业投资问题分析 篇4

一、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首先,财政性建设资金要向农村倾斜。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

其次,要重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今后,各大中城市都要切实履行市带县、市帮县的责任,通盘制定城乡发展规划,加大市级财政性建设资金对郊区和所属县乡的投入,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同时组织城市有关单位和企业帮扶农村,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

第三,要充分发挥农民和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国家财政要通过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或“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鼓励,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建设投工投劳。要加快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关于农村综合改革问题

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走到今天这一步很不容易,但巩固成果的任务更为艰巨。全面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既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紧迫任务,又是解决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所在。千万不要以为农业税取消后,农民负担问题就从此解决了。这与取消农业税本身相比,任务更艰巨,意义更深远。

我着重讲一下乡镇机构改革问题。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行政效能,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乡镇机构该履行的职能、该提供的服务,不仅不能削弱,还要逐步加强。乡镇机构改革要按照“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坚定不移、有序推进,积极稳妥、试点先行”的总体要求,做到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和确保社会稳定。在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中,要着力抓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转变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法制型政府。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适当调整乡镇在经济管理上的职能。切实把工作重点从直接抓招商引资、生产经营、催种催收等具体事务转到对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以及营造发展环境上来。同时要努力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是抓事业单位整合与改革。关键是要合理区分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活动,实行分类管理。公益性的,要强化服务功能,经费主要由财政保障;经营性的,要强化自我发展能力,逐步走向市场。要通过整合现有事业站所,提高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到既减轻农民负担,又增强为农服务能力。

三是妥善安排分流人员。这在乡镇机构改革中既是重要环节,又是难点问题。要在严格定编定岗的基础上,由省级政府统一制定政策、方案和操作程序,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用、竞争上岗,严禁搞暗箱操作。要积极探索多种分流方式,帮助分流人员重新就业,妥善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要继续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粮食流通体制和征地制度等改革,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三、关于粮食问题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在粮食问题上必须把握两点:一是基本立足国内保障粮食供给,这是要始终坚持的方针;二是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的紧平衡,这是宏观调控的目标。粮食产量过低,粮食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关键有两条:一要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要认真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四、关于土地问题

加强土地管理,是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必须始终把握好的一个关键环节。这既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又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的可持续推进。在土地问题上,我们决不能犯历史性错误。

要坚持土地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承包地不仅是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有利于而不妨碍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产业化经营等方式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可以在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依法、有偿流转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不顾条件强制推行。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是国家宪法的规定,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

要严格控制建设占地。近些年,大量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不仅为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土地资源,而且通过土地征用和出让,为城市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这是一些地方城市建设之所以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也是以对农民补偿偏低、牺牲大批良田为代价的。如果不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就会盲目圈占耕地,使投资规模膨胀和投资结构失衡,并产生大量失地农民,给农村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带来严重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宏观调控中启用了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其中土地这个闸门对抑制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具有釜底抽薪的作用,既控制了投资的盲目过快增长,也保护了最珍贵的土地资源,效果是显著的。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压力仍然很大,一些地方占用土地的冲动仍然十分强烈,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基本农田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地方违法征占农民耕地,不给农民合理的经济补偿和生计安置,引发农村群体性事件,仍然是影响农村乃至社会不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要长期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占用规模。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而且决不能搞账面平衡,必须做到面积和产能的双平衡。

五、关于农民工问题

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何对待农民工,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全局和长远的大事。

近几年来,中央在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护农民工权益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农民工工资偏低、被克扣和拖欠,劳动条件差,享受公共服务少,缺乏基本社会保障等问题仍然很突出。这些问题,不仅大中城市存在,一些小城市和小城镇乃至在乡村的企业中也很突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把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作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件大事来抓。解决农民工问题要坚持五条原则:一是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二是强化管理,完善服务;三是统筹规划,合理引导;四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五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抓紧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这是农民工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要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合理确定和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第二,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所有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都必须依法订立并履行劳动合同,尊重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特别要依法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权益。第三,搞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要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第四,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要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优先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第五,切实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

管理。特别要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第六,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劳动保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执法力度,认真受理农民工举报投诉并及时调查处理。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第七,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行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既要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又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扩大农村劳动力在当地转移就业。要鼓励各地区从实际出发,探索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的办法。

六、关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而农村社会发展这条腿更短。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严重不足,是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从2006年起,用两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6年还将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的推进力度,较大幅度提高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扩大合作医疗试点县范围,争取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同时,要重视教育、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完善教师交流制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引导和鼓励城市教师及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鼓励城市医生到农村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

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的根本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项系统工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句话有机联系,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应当准确理解、全面把握。

一、生产发展就是要打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没有生产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孤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用途不变。要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使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农业物质技术条件明显改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生活宽裕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农民生活宽裕是检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积极开拓农民外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切实增加农民工资性收人。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三、乡风文明就是要在农村形成健康文明的精神风貌。乡风文明建设要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建设为重点,制定规

划,逐步推进。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好宜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夙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开展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让农民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建立健全农村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乡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依法管理宗教活动。要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不断发扬和光大,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男女平等、科学健康、遵纪守法‘等现代风尚得到倡导和培养,封建迷信、偷盗抢劫、打架斗殴、黄赌毒编、违法乱纪等丑恶现象基本摈弃和消除。

四、村容整洁就是要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目前,我国农村有3.8万多个乡镇,68万多个村,2.5亿多农户。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状况任务艰巨,潜力很大,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新领域,是拉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加大对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农村能源、改厨改厕等设施的投入,完善电力、广播、通讯、电讯、电力等配套实施建设,使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供水系统快捷卫生,电力设施安全齐备.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沟渠水塘、院落畜圈的整治,加强危旧房屋更新改造,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民居民宅,美观实用,节约土地。要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房舍排列有序,道路硬化清洁,垃圾集中处理,厕所卫生整洁,人畜合理分离,绿树环绕,空气清新。

我国农村农业投资问题分析 篇5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地位越来越凸现,于是农村合作社开始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农村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谈判能力,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增强了农民经受市场经济冲击、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社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着层次低,发展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本文从这一发展现实入手,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从我过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入手,对其产生的问题予以剖析,并借鉴国内外研究的经验成果,提出一些促进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合作社;问题;解决措施

I

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目录

摘要................................................................I 1 合作社的理论概述..................................................1 1.1 合作社的内涵....................................................1 1.2 合作社存在的必要性..............................................1 2 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2 2.1 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历史........................................2 2.2 我国农村合作社现有类型及发展成效................................2 3 我国农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3 3.1 农村合作社自身存在的问题........................................3 3.1.1 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3 3.1.2 合作社服务范围小,层次低......................................3 3.1.3 合作社成员综合素质较低........................................3 3.1.4 合作社信息服务手段落后,外联市场不足..........................3 3.1.5 合作社缺乏融资渠道,资金运作困难..............................4 3.2 外部环境及宏观政策问题..........................................4 3.2.1 农村合作社法律地位模糊........................................4 3.2.2 政府指导管理力度不足..........................................4 3.2.3 产权关系不明晰................................................4 4 完善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对策......................................5 4.1 提高农民自身思想意识,加强培训,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5 4.2 强化合作社内部管理,规范运作....................................5 4.3 加快农村合作社立法..............................................5 4.4 政府加强对农村合作社的扶助......................................6 4.5 合理解决合作社产权关系问题......................................6 5 参考文献..........................................................7

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合作社的理论概述

1.1 合作社的内涵

19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第31次社员大会对合作社作出了一个权威的最新定义:合作社是人们为满足自身共同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方面的需要和愿望,而通过一个共同拥有、民主管理的企业,自愿联合组成的一个自治的社团。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合作社是企业,是由成员共同所有和民主控制的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合作社具有纯粹的“民办”性质,承认其社员家庭仍然是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并承认其社员的资产所有权及一定的参与分配的权利。简而言之,合作社可以理解为是劳动群众为改变自身的生活或生产条件而自愿联合起来建立的一种互助合作性经济组织。

1.2 合作社存在的必要性

首先,这是由我国目前的农业现状决定的。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农村合作社可以将农民和土地组合起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统一管理和种植,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其次,这是由我国目前的人口组成决定的。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很多农村的青壮劳动力都转移至城镇,而剩余的从事农业劳动的人群,大多文化程度低,技能素质差,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再来,这是由当今世界一体化进程决定的。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农业与国际大农业接轨的步伐必须加快,为了加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农村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1]。

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2 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2.1 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历史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建设的需要出发,向农民提出:组织起来,发展生产。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建立了四类合作社,分别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村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农村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开放后,在第十届三中全会上,政府正式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并将农业发展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定为农村发展的方针政策。这一政策放开了我国的粮食市场,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村发展过程中“靠天吃饭”的老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合作社要退出历史的舞台,反而为合作社的发展重新确立了方向。新的发展方向的确定会极大的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样一来新时期的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①

2.2 我国农村合作社现有类型及发展成效

从主要功能来看,我国现有的农村合作社可分为共同购买生产资料、共同销售农产品、共同使用技术服务和进行农产品加工四大类;从组建方式来看,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2]:(1)农民自发型。即农业大户或农村能人围绕某一产业或产品, 自发组建“ 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模式的合作社。(2)市场、基地领办型(专业市场或生产—销售基地+农户)。(3)“龙头”企业领办型(公司+农户)。即龙头企业(公司)牵头发起, 创建“企业(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模式的合作社。(4)政府部门领办型。即由政府有关部门发起创建“部门+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模式的专业合作社。(5)复合型合作社(农业专业协会、合作社+农户)。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党和政府相关惠农政策的出台与贯彻落实,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也取得一些成效。第一,其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繁荣了农村经济;第二,提高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交易地位。合作社作为有效的承载主体,提高了市场的交易主体地位和报价能力;第三,农村合作社合理配置了农业资源,提高了集约化程度。农村合作社,往往实行资金、资产、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自愿入股,使分散的资源得到重组和合理配置,推动了土地流转,扩大了生产规模,解决了一家一户想办而办不成的事情。

①范守信.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研究

(一)[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1年第4期,(60).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3 我国农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合作社自身存在的问题

3.1.1 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

农村合作社作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必然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严密的运行制度,并按照章程开展各项活动。而如今我国农村中的大部分合作社没有注册登记,没有章程,有的有章程但是不规范,无论是制度还是组织机构都不健全,决策不民主,团队合作意识不强。

3.1.2 合作社服务范围小,层次低[3] 我国的农业合作组织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服务层次来看,基本上停留在信息和技术咨询等方面,而提供加工、储运、供销等服务的合作社比较少,不能很好的解决农民的销售问题;从服务范围来看,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技术推广和销售领域的信息收集,不能很好的给农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协助农民购入生产资料,也不能给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改善农村健康保健服务等方面也不够完善;从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中部等经济发达地区;从服务领域来看,大部分合作社从事蔬菜、瓜果、粮棉和畜禽等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农机、植保等领域的合作社还不多。我国农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低、组织规模小、经济实力有限,综合服务能力差,提供的服务范围小、层次低。

3.1.3 合作社成员综合素质较低

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我国目前教育资源主要安排在城市和中心乡镇,而许多交通不便或者人口较少的边远山区所得到的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需要。农民素质低、信息闭塞不畅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因此形成了迷信、保守、缺乏合作精神的“小农意识”特点,往往会习惯各自为营、自给自足的独立生产方式,这恰恰与农村合作社提倡的民主、公平、团结、诚实的理念违背。

②3.1.4 合作社信息服务手段落后,外联市场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合作社的信息来源和传递绝大多数依靠当地政府、农业部门和供销合作社,缺乏先进的信息传递手段,信息反馈吃,大大影响了农产品的及时交易。由于消息的闭塞,导致外联市场的力度不足,市场信息极度缺乏,从而致使合作社的合作效益不高,在跨区域,外向型发展商,信息量明显不足。

②胡宗山.农村合作社:理论、现状与问题[J].江汉论坛,2007年第4期,(16).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3.1.5 合作社缺乏融资渠道,资金运作困难[4] 由于农业产业的自然特性明显,生产周期长,金融需求小,贷款风险高等原因,导致了合作社缺乏融资渠道,使得金融投入量与农业的发展速度不匹配。目前农民在资金流转渠道上,往往是以亲戚间的互相借贷为主,这大大阻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虽然身处农村,但是其与合作社之间是一种单纯的商业金融模式,二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大大影响了贷款的规模与效率。

3.2 外部环境及宏观政策问题

3.2.1 农村合作社法律地位模糊

农村合作社的法律地位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当前,很多国家都有专门的合作社法律或相关法律,对合作社进行了仔细的规定。而在我国, 除少数省份制定了关于合作社的法规外,全国统一的合作社法或农村经济合作社法尚未最终出台, 因而导致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合作社法律地位不明确。专业合作社的成立、登记注册、解散以及组织的性质、宗旨等无法无规可依,造成法人主体不明确。在合作社的发展进程中, 也有许多实际问题迫切需要法律加以明确的规定[4]。

3.2.2 政府指导管理力度不足

在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农村合作社的服务和支持多停留在口头上,除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等部门对自身领办的专业合作社提供了较多的场地、技术和农资供应服务外,稳定和有效的扶持较少,一些合作社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一些政府甚至对农村合作社的行政领导和控制过于强硬, 任意干涉,农村合作社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成为政府的附庸。

3.2.3 产权关系不明晰[5]

一直以来,我国合作社内部都存在产权不明晰的问题,且没有依法建立维护社员利益的产权制度。大部分合作社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归农民所有,且都以股份制形式融入,但有一部分经营权完全是脱离合作社被其使用。在我国,有很多农村合作社没有自己的经济主体,产权及利益分配制度也不健全。而且合作组织内部的领导者也常常利用自己的职权的便利向农民收购农产品,或利用合作组织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取其他利益。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淡化了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团队意识。

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4 完善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4.1 提高农民自身思想意识,加强培训,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

首先得从农民的思想意识入手,现在还有很多农民对农村合作社的认识停留在解放初期,认为合作社就是大锅饭,从心底抵触合作社。一些受过教育的青年农民虽然认识到了参加合作社的好处,但是由于缺乏带头人,也很难真正加入其中。因此,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合作社的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中的重要作用,将发展农业合作社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对县、乡、村干部积极组织培训,普及合作知识,增强他们的组织管理和带动能力;积极供各种优惠措施培养、扶持一批成功的合作社,进行典型示范,并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让合作思想深入人心[6];对合作社负责人进行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培育新一代合作组织企业家;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技术推广,打消农民的顾虑,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4.2 强化合作社内部管理,规范运作

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主体,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为了使其能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占得主动,就必须在其内部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首先要完善各项制度,如理事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等,使合作社在公开、公正、透明的基础上健康发展。其次要完善服务体系。合作社一个主要的职能就是服务,合作社要作为一个真正的服务主体,为社员的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方位服务,为社员生产带来保障。最后要加强合作社与农户和企业间的对接服务。可以采取股份合作、保护价格、利润返还等形式使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三者之间联系更加紧密,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

4.3 加快农村合作社立法

我们必须把农村合作社的立法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农村合作社法,将农村各类合作社的建立、发展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保障和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在制定农村合作社法 过程中,要充分吸取国际、国内合作社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国际合作社原则为基础,结合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实际,加以创造性的发展。要明确农村合作社的法律地位,规范政府和自治组织与合作社的关系,构建合作社内部组织体系,保护合作社特别是农民社员的合法权益。③

③王茜.怎么办好合作社—基于我国农村合作社产权问题视角下的分析[J].吉林农业,2011年第8期,(27).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4.4 政府加强对农村合作社的扶助

农村合作社尽管是自助自治的经济组织,但它是一个弱势组织,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在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进程中,政府要在观念上、制度供给上积极主动地对其给予鼓励和扶持,理顺政府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政府应落实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优惠措施,除在税收方面给予减免外,要尽快出台财政扶持政策,引导政策性银行对有还款能力和发展前景的合作社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可以将对政府职能部门考核的侧重点由数量转变到质量上,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增收效果好、运作规范的合作社给予奖励,促进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发展生产中的作用。

4.5 合理解决合作社产权关系问题

对合作社的各个部分资产进行合理界定,并明晰产权。在界定合作经济产权时,应主要从有利于合作社经济发展的目的出发,以此划清产权。在合作经济内部,承认和保留社员对其入社资产的所有权,并保证社员民主管理。对产权结构进行创新,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例如:合作社可以尝试向社员收取服务费用,这样既消除了搭便车的现象,又不会引起其他社员的抱怨。而且除了对内继续为成员谋福利外,可以通过兴办经济实体,对外开展经营活动,并且用获取的盈利向社员返还盈利,按股金分红[7]。

只有不断深入研究,总结经验,调整策略方法,才能完善农村合作社,这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由之路,也是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参考文献

[1] 冯丽丽.对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J].全国商情,2010年第1期,(84).[2] 李先权.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思考[J].现代农业,2008年第7期,(67).[3] 瞿兆贵,吴建中.对有关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社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第11期,(115).[4] 马俊驹.发展合作社的若干法律问题[J].中国法学,1991年第3期,(69).[5] 秦朝钧,王军.国外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与我国当前农村合作社建设[J].现代农业科技,2005年第1期,(44).[6] 吕燕.和谐社会背景下我过农村合作社新思路研究[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第4期,(200).[7] 黄亚东.建立农村合作社经济组织,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农业经济问题,1993年第3期,(29).[8] 范守信.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研究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再上台阶 篇6

党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持续发挥作用,农村改革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十一连快”……“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第四场报告10月10日在京举行,本报记者采访了报告人、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基础上,“菜篮子”产品也丰产丰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问:“米袋子”“菜篮子”生产和供应达到了怎样的规模?

答:对于一个13多亿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十二五”以来,我们始终把千方百计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农产品供给水平显著提升。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一连增”,连续登上两个千亿斤新台阶。2011年以来粮食总产连续跨越11000亿斤和12000亿斤两个关口,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过的。2014年达到12142亿斤,今年预计超过12000亿斤,将连续5年超过11000亿斤,连续3年超过12000亿斤,表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由“十一五”期间的10000亿斤跨上并站稳11000亿斤的新台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已连续11年增产,既增强了我们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心,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目前,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450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产出世界25%的粮食,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并且实现由粮食援助接受国向粮食援助捐赠国的转变,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世人称叹的重大贡献。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基础上,“菜篮子”产品也丰产丰收、供应充足、价格稳定。2014年,我国产出616万吨棉花、3517万吨油料、1332万吨食糖、7.6亿吨蔬菜、1.5亿吨水果、8707万吨肉类、2894万吨禽蛋、3725万吨牛奶和6450万吨水产品,肉类、禽蛋、蔬菜和水产品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肉类130斤、蔬菜1100斤、禽蛋40斤、水产品94斤,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问: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消费水平也高了,农民收入和消费达到了怎样的水平?

答: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总书记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二五”期间,我们始终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推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92元,比2010年增加近4000元。“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长10.1%,目前增幅已连续5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高于GDP增速,连续11年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续5年缩小,由2009年的3.33∶1下降到2014年的2.92∶1。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万元大关,增速将继续保持两个高于的态势。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14年,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近7000元,比2010年增长近3000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2010年的41.1%下降到2013年的37.7%,食品消费支出比重明显降低,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不断增长。农民住房、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消费层次明显升级,亿万农民更多同步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农村扶贫事业加快发展。全国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22亿人减少到2014年的7000多万人,5000多万人摘掉了“穷帽子”,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保障,中国反贫困成就已成为世界的典范。

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新农村建设迈开了大步

问: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请您谈一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怎么样?

答:“十二五”以来,我们按照“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以农业现代化为主攻方向,把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和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作为着力点,综合施策、持续发力,推动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5个数字上。一是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这表明全国一半以上的农田可以实现旱涝保收,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变。建成了一大批重大水利骨干工程和现代种养基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其中,集中力量建设4亿亩以上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基本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路成行、渠相连、路相通。到2014年底,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86亿亩。二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6%,这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已从过去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进入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新时期。一大批高产高效示范区的创建,促进了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实现了由单一技术突破向多技术、多因素集成创新推广的转变。电子商务蓬勃发展。2014年涉农电商企业已经达到3.1万家,在线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三是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稳定在96%以上,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用种已全部实现了更新换代。超级稻、大恒肉鸡、中国对虾“黄海系列”等一批优质农作物和畜禽水产新品种加快转化运用。四是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1%,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由千百年来以人畜力为主转入到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阶段,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插秧割麦腰累弯”正在成为历史。2014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0.8亿千瓦,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超过75%。五是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0%,我国已经从卖原字号农产品进入到了卖制成品的新阶段。2014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超过23万亿元,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到2.2∶1。

问:现在的农村环境越来越好、服务越来越多,“十二五”期间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哪些重大进展?

答:总书记多次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十二五”以来,各地各部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农村环境越来越整洁,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清理了乱堆乱放,配上了垃圾桶,修建了排水沟,疏浚了坑塘河道,基本实现了垃圾统一收集、污水有序排放。农村饮水更安全了,用电更方便了,道路更畅通了,房子更整齐了,解决了2.98亿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累计改造农村危房近1300万户,并同步改善了供热、排水、排污、小区道路等配套设施,全国出现了一批路畅灯明、水清塘净、村容整洁的新农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比2010年增长近1.5倍,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超过180万家,年接待人数达10亿人次,带动3000万农民就业增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城市居民旅游度假的新去处、传承农耕文明的新载体。农村社会管理扎实推进,农村文明向上的社会氛围正在加快形成。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三农”发展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

问:“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效?

答:“十二五”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推动农村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农村土地产权关系进一步明晰。为了把“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要求落到实处,我们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目前已有12个省开展整省推进试点,有2160个县开展了整县推进试点。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实测承包地面积3.5亿亩,确权面积2.6亿亩。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承包地,让承包地经营权真正活起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超过4亿亩,比2010年增加了2亿多亩。

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着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集体经营共同发展。截至今年6月,全国家庭农场超过87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140万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12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生力军。病虫害统防统治、土地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快速发展,既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又以服务的规模化带动经营规模化,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营收益。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涌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开始返乡从事农业创业。这些新农民带来了互联网思维,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和淘宝等电商平台,创新性地销售各类特色农产品,并将各种文化创意引入到农业生产中,正在给古老的农业产业注入崭新的生机和活力。

问:“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主要得益于哪些经验?

答:这些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把“三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新世纪以来连续出台了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三农”政策理论,进一步明确了“三农”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定位,为推动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引。“十二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农业,持续增加“三农”投入,不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更应加大支持保护力度,决不能形势好了改政策、粮食多了减投入。

二是始终注重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二五”期间,坚持实行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和完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启动实施新疆棉花、东北四省区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适时调整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在合理水平。继续实施粮油和生猪大县奖励补贴、农业防灾减灾生产补助、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补贴补助政策,使重农抓粮、务农产粮和保护资源生态不吃亏、有动力、可持续。目前,农业形势好,农民日子好,最根本的是党的“三农”政策好,保护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这是新时期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遵循。

我国农村农业投资问题分析 篇7

1.1农村水利投资总量增长速度快

1991年中国农村水利投资总量仅64.9亿元,到2010年增加到2 319.9亿元,20年中国农村水利投资额增长了34.75倍,年平均增加额高达112.7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2.3%(表1、图1)。

注: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编著的《中国水利统计年鉴》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年)和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著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至2011年)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1.2农村水利投资的波动性和阶段性

1991—2010年中国农村水利投资具有明显波动性和阶段性的特点,这可以通过投资的增长率以及增加额来得到印证(图2、图3)。

a. 1991—2010年中国农村水利投资波动性明显。从图2可见, 2009年农村水利投资增长率高达74.1%,而2003年农村水利投资增长率却是-9.3%,两者相差83.4个百分点,水利投资增长率波动特性突出。

b. 1991—2010年中国农村水利投资具有阶段性的特点。从图2可见,4个波峰大致将20年以来的水利投资的增长分为了4个阶段:①在波动中快速增长阶段。1991—1997年尽管农村水利投资总额的绝对量相对较低,增幅相对平缓且每年的增幅都低于100亿元,但由于当时农村水利投资总量基数小,致使当时农村水利投资增长速度较快,这8年时间内,年增长率大约在30%左右。②在波动中快速下降阶段。1998—2001年农村水利投资增长率大幅下降,1999年农村水利投资增长率6.7%,较1998年的48.3%大幅下滑了41.6个百分点,在2000年稍微上升之后, 2001年农村水利投资增长率再次下跌至为-8.5%。③波动频繁且增长速度缓慢阶段。2001—2005年农村水利投资增长波动极其频繁,农村水利投资增长率从2001年的-8.5%上升到2002年的46.1%,上升了54.6个百分点;然后又从2002年的46.1%下降到2003年的-9.3%,下降了55.4个百分点;接着从2003年的-9.3%上升到2004年的5.4%,上升了14.7个百分点;最后从2004年的5.4%下降到2005年的-4.7%,下降了10.1个百分点。可见,连续频繁波动且低速增长是这一阶段的特征。④在波动中缓慢上升阶段。2005—2010年农村水利投资增长在波动中缓慢上升,首先,农村水利投资增长率从2005年的-4.7%上升到2006年的6.3%,上升了11个百分点;其次,从2006年的6.3%上升到2007年19.0%,上升了15.7个百分点;再次,从2007年的19.0%下降到2008年的15.2%,下降了3.8个百分点;接着从2008年的15.2%狂升到2009年的74.1%,上升了59.9个百分点;最后又从2009年的74.1%回落到2010年的22.5%。可见,除了2009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采用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对农村水利投资,从而导致农村水利投资出现大幅度波动,其他年份农村水利投资增速在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另外,这阶段农村水利投资增长速度上升还与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统称“两工”,是农民在公益事业中无偿承担的劳务,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为应对农村水利投资不足而增加对农村水利投入密切相关。

1.3农村水利投资波动性和阶段性的原因分析

农村水利投资增长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和阶段性特点表明农村水利投资缺乏稳定的、有保障的投入机制。农村水利投资受政府的影响大。目前地方政府投资偏好于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农村水利工程不属于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理所当然地受到地方政府投资的冷落和忽视。只有中央政府采取强制措施要求地方政府增加农村水利投资,地方政府迫于中央政府的压力,才被动地增加农村水利投资。而中央政府往往是在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后才会采取强制措施要求地方政府增加农村水利投资,这使农村水利投资增长与洪涝灾害发生紧密相关性。如图4所示,若前一两年出现了较为重大的水旱灾害,则当年的水利投资额会大幅上升,相反,若前一两年水旱灾害较少时,当年的水利投资也会相对减少(见图3、图4),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政策导致农村水利投资波动增大。同时,这表明中国农村的水利投资受政府政策的影响较大,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投资。政府农村水利投资力度忽大忽小导致农村水利投资增长具有波动性和阶段性特征。

2中国农村水利投资对农业产出贡献度分析

农村水利投资是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关键动力。农村水利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农村水利投资是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水利投资必然带来农村固定资产增加,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3],降低农民生产和生活成本,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增加农村总产值[4]。为了进一步从定量角度探讨农村水利投资对农村总产出的贡献程度,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来进一步深入分析。

2.1模型建立

为探讨农村水利投资对农村产出水平的贡献,本文使用劳动力、化肥量、农用机械量、耕地面积、成灾面积作为参照系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5]。具体模型如下:

G=a+bΙ+cL+dF+eΜ+fS+gA+ei

式中:G为农村产出水平;I为农村水利投资总量;L为农村劳动力数量;F为化肥使用量;M为农业机械量;S为耕地面积;A为成灾面积;abcdefg分别为对应的回归系数;ei为随机变量。

2.2数据来源及选择

①农村产出水平。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选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的当年价的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来表示农村产出水平。②农村水利投资水平。用《中国水利统计年鉴》中的中国水利投资完成额来表示中国农村的水利投资额。③农村劳动力数量。使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来表示。④化肥量。使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的化肥使用量来表示。⑤农村机械量。使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的农用机械总动力来表示。⑥耕地面积。使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来表示。⑦成灾面积。使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的成灾面积表示。通过收集整理得到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注: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编著的《中国水利统计年鉴》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年)和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著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至2011年)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2.3模型运行、检验与修正及结果

利用Eviews5.0版对表2中的数据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得表3估计结果。

通过估计结果可得:

G^=37147.13+1.957*Ι-1.392*L-0.678*F+2.332*Μ+0.128*S-0.0625*A(2.051)(1.437)(-7.026)(-0.371)(3.033)(0.916)(-1.179)R2=0.994,R¯2=0.991,F=338.0,D.W.=2.125

R2以及修正后的R2都高达0.99以上,说明上述估计结果拟合优度好,而F值为338.0,很高,而LMt检验值均大于5%,而显著性水平自由度为13的临界值t0.025(13)=2.160,因此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C,I,F,S以及A的系数不显著,这几个变量的系数t值偏低,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因此使用Eviews5.0得到如表4所示的I,L,F,M,S以及A的相关系数表。

通过表4不难发现,大部分变量的简单相关系数普遍大于0.8,说明存在多重共线性比较明显。它可能是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所在,因此,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现使用逐步回归的办法来克服模型的多重共线性。首先,分别作GI,L,F,M,S,A间的回归。

GI

G^=7751.510775+15.82632638*Ι(6.246)(11.221)R2=0.875,F=125.9,D.W.=0.837

GL

G^=122668.3794-3.016193953*L(18.694)(-15.948)R2=0.934,F=254.3,D.W.=0.433

GF

G^=-30972.37944+11.67686667*F(-8.741)(14.179)R2=0.9178,F=201.1,D.W.=0.273

GM

G^=-8136.536507+4.802293386*Μ(-4.999)(17.230)R2=0.943,F=298.9,D.W.=0.411

GS

G^=-313963.7548+2.163875766*S(-4.804)(5.087)R2=0.590,F=25.9,D.W.=0.281

GA

G^=42319.67221-0.9410294544*A(3.967)(-2.279)R2=0.224,F=5.2,D.W.=0.406

然后,根据R2的大小,由大到小对上述各个变量进行排序得M,L,F,I,S以及A。第一步,农业生产受农业机械影响相当大,与经验相符,因此,选择GM为初始模型。第二步,在初始模型中引入L,模型拟合优度提高,R2升至0.989,变量也通过了t检验。第三步,引入F,参数符号为负,不合常理,且该变量无法通过t检验,故F是多余的,可剔除。第四步,去掉F,引入I,拟合优度再次提高,变量也通过了t检验。第五步,引入S,S的参数未能通过t检验,可剔除。第六步,去掉S,引入A,同样地,A的参数未能通过t检验,可剔除。因此,最终的函数应以Y=f(M,L,I)为最优。

最后,根据修正后的模型利用Eviews5.0版对表2中的数据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得表5估计结果。

拟合结果如下:

G=54236.03+2.057*Μ-1.418*L+2.704*Ι(8.329)(6.533)(9.101)(2.866)R2=0.993,R¯=0.991,F=724.7,D.W.=2.327

R2以及修正后的R2都高达0.99以上,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高,并且CML以及It检验值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16的临界值t0.025(16)=2.120,皆通过t检验。同时D.W.=2.327,且du<D.W.<4-du,查表可得du=1.41(1%的上下界)[5],即1.41<D.W.<2.59,故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性。

2.4结果讨论

通过上述模型的运行与修正结果,可以得知水利投资的弹性系数为2.704,农用机械量的弹性系数为2.057,而劳动力的弹性系数为-1.418,劳动力的弹性系数之所以为负值,最大可能的原因是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水利投资的弹性系数高于农用机械量的弹性系数,更高于负值的劳动力弹性系数,说明了水利投资对于农村总产值的贡献较大,并且其贡献值超过农用机械量和农村劳动力的贡献值。这主要是因为农村水利投资长期滞后于其他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瓶颈和短板[6],所以,一旦进行水利投资建设,便相当于补齐了这个农业生产的短板,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故水利投资对农村总产值的贡献度要高于农业机械量和农村劳动力。

3研究结论与建议

3.1研究结论

a. 农村水利投资机制不健全,导致农村水利投资增长率在波动中持续下降。尽管多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反复强调农村水利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强调要增加农村水利投入,中央财政也逐年加大对农村水利投入力度,然而,为了减轻农民负担而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农村基层政府从农业生产环节中退出,农民对农村水利投入急剧减少,并且,农村税费改革也使农村基层财力大幅度被削弱,导致农村基层政府对农村水利投资急剧减少,而省、市政府尽管财力比较雄厚,但他们远离三农,对农村水利投资热情不高,从而导致农村水利投资不足。另外,由于农村水利投资回报率低、回收期长,并且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存在较大的正外部性[6],企业对农村水利投资不感兴趣,投资意愿不强。

b. 农村水利投资效益大。在农业生产各要素对农业总产值贡献度中,水利投资的弹性系数为2.704,农用机械量的弹性系数为2.057,而劳动力的弹性系数为-1.418,水利投资的产出弹性系数高于农用机械量的弹性系数,更高于负值的劳动力弹性系数,说明了水利投资效益大。

3.2建议

a. 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对农村水利投资的责任和义务,制订出奖罚措施,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对超额完成任务者奖励,对没能完成任务者惩罚,并定期检查,严格按规定执行。

b. 优化农业补贴结构。把种粮补贴、农资补贴转变成农村水利建设基金,运用农村水利基金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把给予农民钱转变成给予农民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c. 建立健全农村合作用水组织,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投入到农村水利建设中去。农村用水合作组织是把分散的农民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也是农民和政府沟通的桥梁,通过农村用水合作组织把农民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期望和要求反映给政府,同时,把政府的政策传达给农民,并引导农民执行落实好政府的水利建设政策。

d. 运用市场机制引导个人和企业把资金投入到农村水利建设中来。通过租贷、拍卖承包等方式明晰产权,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同时,为农村水利建设项目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鼓励个人和企业投资小水库、鱼塘进行养殖开发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水利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52,158.

[2]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11.

[3]唐文进,徐晓伟,许桂华.大规模水利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效应[J].当代财经,2011(11):20-29.

[4]杜威漩.中国农业水利基建投资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5(3):43-47.

[5]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77-278,379.

我国在校大学生投资理财问题分析 篇8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投资理财;理财意识;理财方式;理财产品

在校大学生投资理财,也属于对个人财务的再运营,在这样的运营下,在校大学生可以掌握科学合理的财产保值方法以及财产增值方法。但要想做好投资理财工作,在校大学不仅要掌握相应的投资理财技能,还要从根本上掌握相应的投资理财知识,努力学习投资理财技巧。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在校大学生投资理财问题还比较多,必须在明确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在校大学生参与投资理财的意义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进行资产增值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投资理财变得越来越普遍,我国在校大学生也不例外。

第一,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大学生经济负担。针对当前我国的很多在校大学生来说,很大一部分都是出生在一般家庭的,甚至有的家庭供学生上学存在难度。很多家境不富裕的大学生往往都省吃俭用,经济压力比较大,这样下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所以,针对这部分大学生来说,参与到投资理财当中十分必要,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家庭的经济负担。

第二,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当前很多大学生花起钱来都大手大脚,也不注意记账和合理消费,往往成为“月光族”。因此,大学生应当养成及时记账的习惯,掌握好个人开支和消费情况,保证钱被花在有用的地方。这样长期下来,大学生就会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第三,可以为后期进入社会奠定基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即便学历再高,只要自身理财习惯不好的话,其在社会上的地位也不会高。所以,如果在学生时代可以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必将让自己终生受益。在从事理财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自身分析问题、判断是非的能力,还可以不断拓展自身理财知识,从根本上提升后期社会适应力。

二、我国在校大学生投资理财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理财意识薄弱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如今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资金,特别是那些家境较好的学生,携带的钱是比较多的,但他们没有合理的理财观和消费观,往往都消费随意,养成了消费无规律的习惯,导致一系列消费不合理和超支问题出现,即使有了剩余的生活费用,他们也不会想着去投资理财,获得更多的理财回报,投资理财意识薄弱的问题普遍存在。

(二)投资理财方式不当

近年来,虽然证券投资基金的总量在不断上升,但是很多投资项目只适合于少数城市居民投资。我国大多数的商业银行只针对城市居民设计金融理财产品,而很多大学生往往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在长期的观望、犹豫中错失投资机会。与此同时,大部分大学生都存在心理不成熟的问题,无法在挫折中摸索适合自己的投资理财方式,最终不能享受投资理财活动的益处。

(三)投资理财目的错误

针对一部分大学生来说,其对应的投资理财起点和目的是错误的,他们觉得参与投资理财,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和物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是很不正确的,容易从根本上扭曲大学生的投资理财观念,使得大学生出现一系列错误的投资理财行为,进行一系列错误的跟风操作,这种片面的理财意识不仅不利于个人的财产保值,还会因为投资的失败导致对理财失去信心,同时也会阻碍整个社会个人理财业的发展,也给大学生自身带来较大影响。

(四)投资理财方法失当

要做好投资理财,有效防控风险,必须具备证券投资、理财等学科的专业知识,还需要适当了解经济、金融财政税收、财务、会计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在当前很多学校当中,都没有加强对学生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教育,所以大学生往往把投资理财当作业余爱好,在缺乏专业投资理财知识的基础上,大学生投资理财方法往往不正确。很多大学生都依靠自身的感觉和爱好参与投资理财,甚至只片面选择那些成交量很大的方式进行投资理财,这样会导致投资失败的后果出现。因此,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要在咨询专业人员和老师的基础上参与投资理财,选择科学合理的投资理财方法。

三、我国在校大学生投资理财问题解决对策

(一)增强投资理财意识

针对我国在校大学生,必须首先增强自身的投资理财意识和观念,要保证意识和观念正确性,避免错误理财观念出现,不要只顾一时利益进行理财,在增强正确投资理财意识的基础上,保证后期投资理财工作正常落实。

(二)明确投资理财目的

当前的在校大学生往往都把赚钱当作投资理财的目的,这种观念是不全面的。我们应当明确参与投资理财的最重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为了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把提升自身理财能力当作参与投资的最终目的。

(三)选择正确的理财方式

针对在校大学生来说,在参与投资理财之前,必须掌握相关理财知识和技巧,不断拓展自身的投资理财相关知识,要在咨询专业人员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定投资理财方式,不要盲目选择和投资,比如不要选择那些资金所需量和风险较大的投资工具。

(四)加强投资理财经验咨询

针对在校大学生来说,即使具备了基本的投资理财知识和方法,但往往由于缺乏充足的经验,容易出现较多的问题,吃较多的亏。因此,在校大学生必须多咨询专业人员和专业教师,学习前辈的投资理财经验并进行总结,丰富自身的投资理财知识面。

(五)金融机构开发更多适合学生的理财产品

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发一些迎合大学生理财需要和理财心理偏好的金融理财产品,最好是收益稳定、手续费便宜、成本低、风险低,又能随时赎回的理财产品,让大学生轻松理财,稳定收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很多在校大学生来说,其自身的投资理财概念都比较笼统,相关知识掌握率也比较低,因此导致一系列在校大学投资理财问题出现,所以必须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从根本树立大学生的正确投资意识,增强他们的投资理财能力,为大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柯宝红,王珍义,李瑾,等.大学生投资理财方式研究——基于武汉高校的实证[J].经济研究导刊,2010,(24):271-273.

[2]余丽霞,温文,王璐等.高校大学生的理财现状分析及建议——基于四川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3,(1):111-115.

[3]王苏娜,赵华.在校大学生现行投资理财和未来规划[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24):67-68.

[4]陈刚.大学生理财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西安外事学院为例[J].时代经贸,2014,(3):227-228.

[5]杜含睿,朱旭,黄伟,等.河南高校大学生理财现状及教育强化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1,(9):285-286.

[6]杨琳琳.高校在校大学生理财心理调查研究[J].科学导报,2013,(2):165.

[7]彭丹蕾.“基金定投”参与意愿:基于对长沙市在校大学生的调查[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2,(11):158-160.

上一篇:高中播音主持教学计划下一篇:我在特警这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