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共8篇)
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篇1
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弱势地位越来越凸现,于是农村合作社开始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些农村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谈判能力,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增强了农民经受市场经济冲击、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社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着层次低,发展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本文从这一发展现实入手,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从我过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入手,对其产生的问题予以剖析,并借鉴国内外研究的经验成果,提出一些促进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合作社;问题;解决措施
I
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目录
摘要................................................................I 1 合作社的理论概述..................................................1 1.1 合作社的内涵....................................................1 1.2 合作社存在的必要性..............................................1 2 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2 2.1 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历史........................................2 2.2 我国农村合作社现有类型及发展成效................................2 3 我国农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3 3.1 农村合作社自身存在的问题........................................3 3.1.1 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3 3.1.2 合作社服务范围小,层次低......................................3 3.1.3 合作社成员综合素质较低........................................3 3.1.4 合作社信息服务手段落后,外联市场不足..........................3 3.1.5 合作社缺乏融资渠道,资金运作困难..............................4 3.2 外部环境及宏观政策问题..........................................4 3.2.1 农村合作社法律地位模糊........................................4 3.2.2 政府指导管理力度不足..........................................4 3.2.3 产权关系不明晰................................................4 4 完善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对策......................................5 4.1 提高农民自身思想意识,加强培训,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5 4.2 强化合作社内部管理,规范运作....................................5 4.3 加快农村合作社立法..............................................5 4.4 政府加强对农村合作社的扶助......................................6 4.5 合理解决合作社产权关系问题......................................6 5 参考文献..........................................................7
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合作社的理论概述
1.1 合作社的内涵
19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第31次社员大会对合作社作出了一个权威的最新定义:合作社是人们为满足自身共同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方面的需要和愿望,而通过一个共同拥有、民主管理的企业,自愿联合组成的一个自治的社团。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合作社是企业,是由成员共同所有和民主控制的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合作社具有纯粹的“民办”性质,承认其社员家庭仍然是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并承认其社员的资产所有权及一定的参与分配的权利。简而言之,合作社可以理解为是劳动群众为改变自身的生活或生产条件而自愿联合起来建立的一种互助合作性经济组织。
1.2 合作社存在的必要性
首先,这是由我国目前的农业现状决定的。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农村合作社可以将农民和土地组合起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统一管理和种植,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其次,这是由我国目前的人口组成决定的。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很多农村的青壮劳动力都转移至城镇,而剩余的从事农业劳动的人群,大多文化程度低,技能素质差,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再来,这是由当今世界一体化进程决定的。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农业与国际大农业接轨的步伐必须加快,为了加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农村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1]。
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2 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2.1 我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历史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建设的需要出发,向农民提出:组织起来,发展生产。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建立了四类合作社,分别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村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农村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开放后,在第十届三中全会上,政府正式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并将农业发展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定为农村发展的方针政策。这一政策放开了我国的粮食市场,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村发展过程中“靠天吃饭”的老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合作社要退出历史的舞台,反而为合作社的发展重新确立了方向。新的发展方向的确定会极大的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样一来新时期的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①
2.2 我国农村合作社现有类型及发展成效
从主要功能来看,我国现有的农村合作社可分为共同购买生产资料、共同销售农产品、共同使用技术服务和进行农产品加工四大类;从组建方式来看,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2]:(1)农民自发型。即农业大户或农村能人围绕某一产业或产品, 自发组建“ 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模式的合作社。(2)市场、基地领办型(专业市场或生产—销售基地+农户)。(3)“龙头”企业领办型(公司+农户)。即龙头企业(公司)牵头发起, 创建“企业(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模式的合作社。(4)政府部门领办型。即由政府有关部门发起创建“部门+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模式的专业合作社。(5)复合型合作社(农业专业协会、合作社+农户)。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党和政府相关惠农政策的出台与贯彻落实,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也取得一些成效。第一,其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繁荣了农村经济;第二,提高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交易地位。合作社作为有效的承载主体,提高了市场的交易主体地位和报价能力;第三,农村合作社合理配置了农业资源,提高了集约化程度。农村合作社,往往实行资金、资产、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自愿入股,使分散的资源得到重组和合理配置,推动了土地流转,扩大了生产规模,解决了一家一户想办而办不成的事情。
①范守信.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研究
(一)[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1年第4期,(60).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3 我国农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合作社自身存在的问题
3.1.1 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
农村合作社作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必然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严密的运行制度,并按照章程开展各项活动。而如今我国农村中的大部分合作社没有注册登记,没有章程,有的有章程但是不规范,无论是制度还是组织机构都不健全,决策不民主,团队合作意识不强。
3.1.2 合作社服务范围小,层次低[3] 我国的农业合作组织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服务层次来看,基本上停留在信息和技术咨询等方面,而提供加工、储运、供销等服务的合作社比较少,不能很好的解决农民的销售问题;从服务范围来看,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技术推广和销售领域的信息收集,不能很好的给农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协助农民购入生产资料,也不能给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改善农村健康保健服务等方面也不够完善;从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中部等经济发达地区;从服务领域来看,大部分合作社从事蔬菜、瓜果、粮棉和畜禽等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农机、植保等领域的合作社还不多。我国农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低、组织规模小、经济实力有限,综合服务能力差,提供的服务范围小、层次低。
3.1.3 合作社成员综合素质较低
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我国目前教育资源主要安排在城市和中心乡镇,而许多交通不便或者人口较少的边远山区所得到的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需要。农民素质低、信息闭塞不畅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因此形成了迷信、保守、缺乏合作精神的“小农意识”特点,往往会习惯各自为营、自给自足的独立生产方式,这恰恰与农村合作社提倡的民主、公平、团结、诚实的理念违背。
②3.1.4 合作社信息服务手段落后,外联市场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合作社的信息来源和传递绝大多数依靠当地政府、农业部门和供销合作社,缺乏先进的信息传递手段,信息反馈吃,大大影响了农产品的及时交易。由于消息的闭塞,导致外联市场的力度不足,市场信息极度缺乏,从而致使合作社的合作效益不高,在跨区域,外向型发展商,信息量明显不足。
②胡宗山.农村合作社:理论、现状与问题[J].江汉论坛,2007年第4期,(16).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3.1.5 合作社缺乏融资渠道,资金运作困难[4] 由于农业产业的自然特性明显,生产周期长,金融需求小,贷款风险高等原因,导致了合作社缺乏融资渠道,使得金融投入量与农业的发展速度不匹配。目前农民在资金流转渠道上,往往是以亲戚间的互相借贷为主,这大大阻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虽然身处农村,但是其与合作社之间是一种单纯的商业金融模式,二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大大影响了贷款的规模与效率。
3.2 外部环境及宏观政策问题
3.2.1 农村合作社法律地位模糊
农村合作社的法律地位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当前,很多国家都有专门的合作社法律或相关法律,对合作社进行了仔细的规定。而在我国, 除少数省份制定了关于合作社的法规外,全国统一的合作社法或农村经济合作社法尚未最终出台, 因而导致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合作社法律地位不明确。专业合作社的成立、登记注册、解散以及组织的性质、宗旨等无法无规可依,造成法人主体不明确。在合作社的发展进程中, 也有许多实际问题迫切需要法律加以明确的规定[4]。
3.2.2 政府指导管理力度不足
在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农村合作社的服务和支持多停留在口头上,除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等部门对自身领办的专业合作社提供了较多的场地、技术和农资供应服务外,稳定和有效的扶持较少,一些合作社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一些政府甚至对农村合作社的行政领导和控制过于强硬, 任意干涉,农村合作社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成为政府的附庸。
3.2.3 产权关系不明晰[5]
一直以来,我国合作社内部都存在产权不明晰的问题,且没有依法建立维护社员利益的产权制度。大部分合作社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归农民所有,且都以股份制形式融入,但有一部分经营权完全是脱离合作社被其使用。在我国,有很多农村合作社没有自己的经济主体,产权及利益分配制度也不健全。而且合作组织内部的领导者也常常利用自己的职权的便利向农民收购农产品,或利用合作组织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取其他利益。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淡化了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团队意识。
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4 完善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4.1 提高农民自身思想意识,加强培训,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
首先得从农民的思想意识入手,现在还有很多农民对农村合作社的认识停留在解放初期,认为合作社就是大锅饭,从心底抵触合作社。一些受过教育的青年农民虽然认识到了参加合作社的好处,但是由于缺乏带头人,也很难真正加入其中。因此,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合作社的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中的重要作用,将发展农业合作社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对县、乡、村干部积极组织培训,普及合作知识,增强他们的组织管理和带动能力;积极供各种优惠措施培养、扶持一批成功的合作社,进行典型示范,并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让合作思想深入人心[6];对合作社负责人进行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培育新一代合作组织企业家;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技术推广,打消农民的顾虑,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4.2 强化合作社内部管理,规范运作
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主体,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为了使其能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占得主动,就必须在其内部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首先要完善各项制度,如理事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等,使合作社在公开、公正、透明的基础上健康发展。其次要完善服务体系。合作社一个主要的职能就是服务,合作社要作为一个真正的服务主体,为社员的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方位服务,为社员生产带来保障。最后要加强合作社与农户和企业间的对接服务。可以采取股份合作、保护价格、利润返还等形式使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三者之间联系更加紧密,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
4.3 加快农村合作社立法
我们必须把农村合作社的立法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农村合作社法,将农村各类合作社的建立、发展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保障和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在制定农村合作社法 过程中,要充分吸取国际、国内合作社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国际合作社原则为基础,结合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实际,加以创造性的发展。要明确农村合作社的法律地位,规范政府和自治组织与合作社的关系,构建合作社内部组织体系,保护合作社特别是农民社员的合法权益。③
③王茜.怎么办好合作社—基于我国农村合作社产权问题视角下的分析[J].吉林农业,2011年第8期,(27).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4.4 政府加强对农村合作社的扶助
农村合作社尽管是自助自治的经济组织,但它是一个弱势组织,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在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进程中,政府要在观念上、制度供给上积极主动地对其给予鼓励和扶持,理顺政府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政府应落实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优惠措施,除在税收方面给予减免外,要尽快出台财政扶持政策,引导政策性银行对有还款能力和发展前景的合作社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可以将对政府职能部门考核的侧重点由数量转变到质量上,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增收效果好、运作规范的合作社给予奖励,促进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发展生产中的作用。
4.5 合理解决合作社产权关系问题
对合作社的各个部分资产进行合理界定,并明晰产权。在界定合作经济产权时,应主要从有利于合作社经济发展的目的出发,以此划清产权。在合作经济内部,承认和保留社员对其入社资产的所有权,并保证社员民主管理。对产权结构进行创新,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例如:合作社可以尝试向社员收取服务费用,这样既消除了搭便车的现象,又不会引起其他社员的抱怨。而且除了对内继续为成员谋福利外,可以通过兴办经济实体,对外开展经营活动,并且用获取的盈利向社员返还盈利,按股金分红[7]。
只有不断深入研究,总结经验,调整策略方法,才能完善农村合作社,这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由之路,也是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参考文献
[1] 冯丽丽.对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J].全国商情,2010年第1期,(84).[2] 李先权.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思考[J].现代农业,2008年第7期,(67).[3] 瞿兆贵,吴建中.对有关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社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第11期,(115).[4] 马俊驹.发展合作社的若干法律问题[J].中国法学,1991年第3期,(69).[5] 秦朝钧,王军.国外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与我国当前农村合作社建设[J].现代农业科技,2005年第1期,(44).[6] 吕燕.和谐社会背景下我过农村合作社新思路研究[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第4期,(200).[7] 黄亚东.建立农村合作社经济组织,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农业经济问题,1993年第3期,(29).[8] 范守信.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研究
(一)[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1年第4期,(60).[9] 胡宗山.农村合作社:理论、现状与问题[J].江汉论坛,2007年第4期,(16).[10] 陈林.农村合作社的渊源与走向[J].决策咨询,2001年第7期,(41).[11] 江联军.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及发展措施[J].现代农业,2010年第11期,(60).[12] 洪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2期,(134).[13] 周洪杰.浅谈发展农村合作社的重要性[J].消费导刊,2010年第4期,(236).[14] 黄佑聪.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农村合作社发展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1第2期,(7).[15] 沈文萍.我国农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第3期,(82).[16] 朱文涛,余群,黄巧夷.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绩效、问题及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4期,(12).[17] 孔祥国.新时期农村合作社发展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报,2010年第3期,(30).[18] 朱洪.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第5期,(66).海南大学 Hainan University [19] 王茜.怎么办好合作社—基于我国农村合作社产权问题视角下的分析[J].吉林农业,2011年第8期,(27).[20] 韩元钦.中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趋势[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6年第1期,(32).
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篇2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以对成员提供服务为宗旨, 以生产经营活动为纽带, 以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有关合作为重点, 以维护成员利益、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 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我积累的经济组织, 它具有民办性、合作性、专业性、企业性、网络性等显著特征, 同时它还具有自愿性、互助共济性、民主管理性、非营利性、以利润返还性分红为主等性质, 属于当前在世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农村普遍存在的劳动者的约定共营制经济。
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改革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后期, 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习惯了单家独户传统生产方式的中国农民, 由于生产规模小、资金实力弱、技术水平低,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小农户面对这个大市场, 处处难以适应, 难以取得优势地位。此时的农民迫切需要一个能够表达和维护自己经济利益的组织。从政府方面来讲, 政府不会听任亿万农民处在困境而不顾。并且, 这种状态也不利于经济持续、均衡发展, 不利于较为公平的收入分配, 不利于社会安定。所以政府积极支持、鼓励、援助农民组建合作经济组织。有组织的农民也便于与政府互相沟通、良性互动。因此, 随着内部需求的产生、外部条件的完善, 一种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
二、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身结构上存在缺陷。
首先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具有不稳定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入和退出采取自愿原则, 完全是依靠农民的觉悟约束, 一旦市场发生变动, 或者经营条件稍有恶化, 部分农民就有可能迅速退出组织, 抽回股金, 使组织难以抵御企业的竞争。同时, 由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结构不稳定, 使其生产资料和产品数量会经常发生变动, 给远期买卖合同的履约造成困难, 会增加组织的运营成本。其次, 组织化程度不高, 内部制度不完善。目前, 我国多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实力较弱, 组织规模较小, 组织能力较差;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有组织、无活动;有些组织的经营状况与农户利益关系不大, 农户很少关心组织的运营情况, 对组织缺乏热情。一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不规范, 多数没有建立规范的章程和财务、分配制度, 宗旨模糊, 责任不清, 产权不明, 机构设置不合理, 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许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存在着一种“拉郎配”的现象, 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 有的仅仅只有一块牌子, 组织成员与协会之间的关系松散, 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 协会改组、解体过于频繁。因此,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很难达到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户进入市场的规模效应、提高农户的市场竞争力的目的。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这种现象主要是由合作组织的发展不规范、内部制度不完善所造成。”
2. 政府公共政策的供给不足与越位并存。
目前, 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供给处于明显不足的状态。政策优惠不统一。尽管国家可以通过计划形式增加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 但各级地方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财政资金支持有着明显的差别, 部分地区甚至挤占挪用农村财政专项资金。虽然各级各地政府都在加大宣传, 积极引导和规范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但在政府服务和监督管理水平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不能适应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形势, 因此各级政府需要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扶持, 同时政府的官本位思想仍然严重, 管理和服务能力亟待提高。政府应当把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作为国家保护和支持农业、维护和实现农民合法经济权益、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趋向于行政化, 这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本身的性质是相背离的。现阶段我国农民总体上组织程度还不高, 已有的一些农民组织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农户与市场、农户与政府的中介, 许多组织都挂靠在政府部门, 实际上只是政府在农村的“代理人”, 其农民利益“代言人”的角色并不明显。同时, 新兴的社会服务性和行业性等非正式组织也多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下成立运行, 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甚至有些地方把是否有合作经济组织作为衡量政府政绩的一项标准, 使得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背离了其应有的发展轨迹, 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正如有学者指出:“公共政策存在着双刃剑的影响, 从整体上来看目前主要是促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但在有些地方政府的力量过于强大, 没有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集中度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存在着拔苗助长之嫌。”
3.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服务水平较低, 缺乏市场竞争力。
我国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尚处于发展初期, 其所拥有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相当缺乏, 从而导致其普遍存在服务水平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不能满足农户需求的问题。从服务范围来看, 现有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普遍规模偏小, 基本限于本乡、村的服务, 且不少组织仅仅是亲朋友邻之间的一种互帮互助、合伙经营, 带有明显的自然经济痕迹和小生产者的烙印。由于规模小, 经济实力弱, 服务范围窄, 形不成具有规模效应的产业带,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有限;从技术服务来看, 多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都是依靠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来提供, 其本身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播途径;从信息渠道看, 很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收集市场信息时都没有条件利用网络等先进的信息技术, 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只能依靠报纸、广播、电视、固定电话等传统信息渠道, 从而导致其信息获得相对滞后、信息处理不及时、信息传播不到位。由于以上原因, 使得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有关农业生产的农产品的加工、储藏、资金融通、农业保险等许多方面服务能力十分低下。
4. 缺乏市场导向性, 经济效益低下。
市场经济条件下, 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取得一定程度上要看经济组织是否能以市场为导向, 要看经济组织是否能面向市场、服务市场。优秀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需要有懂经营、善管理、具有较高威望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时又有奉献精神的带头人。而由于农民本身的特点, 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管理人员素质状况较差, 很多人根本不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知识, 对于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运作机制了解甚少。这直接导致了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在经营中不能以市场为导向, 生产经营和销售等环节存在明显的盲目性, 直接结果就是导致组织本身和组织成员所获得经济效益低下, 也一定程度上致使农民加入专业组织的积极性降低, 阻碍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三、解决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的对策措施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建立完善并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条重要又十分有效的途径。但由于其自身和外在原因的制约,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遇到了很大的发展瓶颈, 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受到了极大地制约。因此, 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1. 从制度上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制度是保障一个组织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水平, 首先需要提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机制。合作经济组织是否能发展壮大, 关键是要完善各种运行机制, 正确处理利益分配关系, 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真正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原则, 必须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章程, 一是要建立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制定并严格实施合作《章程》:制订财务管理、民主监督、经营决策等规章制度, 并通过签订合同、协议、契约等, 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规范各自的行为, 始终坚持合作制原则, 为社员提供信息、技术、生产、收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方面的服务, 以市场为导向,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真正办成“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对于会员较多的合作组织, 可考虑设立会员代表大会, 以提高决策效率。二是提高管理层的经营效率。在有条件的合作组织内部实行董事会和经理层分工治理的模式, 聘用职业经理专门经营合作组织, 提高管理效率。三是建立健全监督制度。提高监事会和普通会员的监督能力, 充分发挥相关管理部门、监事会和社员大会的监督作用, 确保农民合作组织真正为社员谋利。四是合作组织必须建立风险补偿制度, 用以补偿会员因不可预见因素造成的损失, 保障会员收益。
2. 改善公共政策的外部环境, 为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合作, 制定政策, 形成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扶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应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任何单位或部门不得侵害其利益, 不得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对具有一定规模、运作良好、且具有一定示范性的专业合作组织要给予一定的财政扶持资金, 以帮助其加强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引进、产品促销等;有条件的地方, 还可以给予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享受其他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等的税收优惠等。鼓励农村信用社加大信贷投入和信贷优惠, 以改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融资环境。通过规范引导、政策扶持等途径, 鼓励农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打破区域界限, 实行优势叠加, 联合抗御市场风险, 通过组建跨省农民联合体, 搞活新型“外向农业经济”。要在教育和技术上给予帮助, 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积极开展培训, 普及合作经济组织知识。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事物, 对其认识有一个不断引导的过程, 而培训则是深化认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 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民生产技术、营销知识等方面培训, 另一方面要加大合作组织知识的培训, 以提高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业务能力。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会议、网络等形式, 广泛宣传, 增强全社会支持的意识, 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3. 要扩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示范效应。
抓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试点示范和推广工作。各级政府可以在产业基础良好、农户经营的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方开展试点工作, 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 传播农民合作理念、澄清人们的模糊认识、普及合作经济知识、增强农民参与合作的兴趣和信心, 利用研讨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培养合作事业的骨干、中坚力量和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人才。帮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自身能力建设, 培育合作社的组织凝聚力, 打造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建立合作社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关系。扶持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抓典型。要加强调研, 总结典型经验, 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具有普遍意义、可供借鉴和推广的做法, 带动合作组织的全面、协调发展。发展重点应围绕主要农产品生产展开, 如优质粮油产业、经济作物优势产业、优势养殖业、优质农产品加工业、营销业等。对专业合作组织必须坚持“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 不搞统一模式, 一切以农民的需要为出发点。
4. 加强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人才输入和培训。
解决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水平和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提高组织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尤其是对其管理能力、经营能力的提高。为了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可以积极输送高素质人才, 补充新鲜血液。如今各地都积极选聘优秀大学生村官, 这些大学生可以一定程度上将其向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方面倾斜。同时要做好对相关人员的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 培养具有现代市场意识的管理者。
参考文献
[1].梁灿云.试论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缺陷及制度创新[J].农村合作经济, 2004 (10)
[2].何雨虹, 刘润秋.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存问题及破解方案[J].农村经济, 2005 (5)
[3].龙庆国, 林万龙.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分析与政策影响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 2005 (9)
[4].洪锡良.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 2005 (3)
[5].郝小宝.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机制与治理结构分析[J].理论导刊, 2005 (4)
[6].胡健.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J].农村经济, 2005 (8)
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篇3
关键词:经济环境;合作组织;农村经济
一、我国新型农业的合作发展现状
我国新型的农村合作模式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按照农民的合作程度,可分为农村的专业经济组织、股份经济以及专业合作模式。农村经济合作模式是专业的模式类型,这是农民组织中最典型的模式,这是一种实体性质,规范化的管理与农民的联系息息相关,这是劳动者共同经营的合作体。股份经济合作模式指的是合作制的基础上进行的模式,将按劳与按股结合。
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合作组织是在五四前后,自我党成立后,组织了工人以及农民运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经济合作发展的萌芽期,农民对于土地开始有了自主权,而八十年代至当前是农村合作的起步期。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实施的市场调节使得农业领域涌现了大量的新兴产业。20世纪末期,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农业市场化的提高使得内部制度逐步完善。
二、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环境以及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当前的制度环境使得制度创新成本逐步降低,从新型的农村合作模式为看,制度环境需要改善。新型的农村经济模式多样化,需要更多的法律支持。当前的新型经济组织法律地位比较明确,这需要相应的合作机构进行登记,在参加活动的时候需要具备相应的独立资格,给予农村合作社一定的支持。从经济环境来看我国的农产品环境不够明朗,这就使得不少农村地区因为交通方面的供给不足,导致缺乏将特产运送到市场的能力。再者,新型经济合作组织融资困难,农民能力有限,内部资金短缺,新型农村合作模式就资金的获得上需要很长时间的审批时间。我国的金融体制不够完善,新型农村经济需要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新型的农村合作模式规模不高,市场运作能力不高,利润比较少。在新型合作组织中的资金缺乏导致活动很难正常开展,这就降低了服务的质量。
2.农村合作产权不够明晰,内部制度不健全
当前的新农村合作组织对于产权的界定不明,改革费用较高,尚未能从源头上解决组织产权问题。新型的农村组织模式是属于全体成员共有的财产,实践中需要政府的组织牵头,这需要工商部以及民政部的审核。当前,现阶段的农村合作需要一定的资金盈余进行分配,在组织成员的主体缺失中阻碍了产品成员的发展。
当前的农村经济合作模式重点在于农村合作组织模式需要在工商部门进行登记,内部缺乏系统性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条款。此外,农村合作经济中需要建立规范化的章程。再者组织机构不够健全,缺乏组织管理氛围。在组织发展的项目决策中不够民主,这使得会员的参与程度不高。
3.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新型的农村合作组织体系不够完善,规模不大、数量较小。而新型的农村合作模式由于自身的实力不强,不少都停留于生产阶段,市场主体地位的缺失导致很难发挥当前的职能。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中,政府需要鼓励龙头企业,帮助农民成立合作社,使得组织范围能够扩大,这既保证了农民的利益,也保护了居民的利息。当前的很多城市存在了农产品与超市对接的项目,国家鼓励产品的对接,这省去了不少的中间环节,使得居民以及农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三、如何完善新型农村合作组织
1.改善制度环境,完善经济环境
当前针对新型的农村合作环境,应该出台更多的法规政策,给予农村组织的发展更好的机会。而各级政府应加强农民在合作发展中的教育宣传,加强对于干部的培训工作,普及相应的专业知识。此外,构建健全的法律法规,政府需要出台更多的法规政策,使得农村合作组织在运营中能够合法、合规。其次,政府对于新型的农村合作形式应加强政策支持,稳定产品的价格,加强职业培训建设,为新型的农民提供相应的保障。对于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环境,需要进行及时的优化,改变融资环境,解决农村合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构建新型农村的优惠政策,加强新型农村的组织制度。在相应的政府部门新增农村合作社,简化申请程序,缩短农村的合作组织时间。
2.明晰组织产权,健全内部管理
为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产权不明的问题,我们应出台更多相配备的法律法规,解决合作组织中的相应问题。首先,只有解决经济合作中的产权问题,才能做到有法必依,再者,继续加强农村的规范化管理,使得农村合作组织更加独立与完善。针对农村经济组织中的发展程度,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健全的组织规章,明确当前的组织宗旨。首先,应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建立规范的人事任用制度,再者应构建完善的监督制度,避免人事中常常涉及的走关系。明确组织内部的工作范围,使得组织成员之间能够享受一定的权利。再者,严格秉持组织合作中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的管理。在组织运行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到核算以及利益的及时分配。
3.加强组织程度,提高农民的合作意识
首先,应当调动群众的积极、创造性以及主动性,使得农民能够独立的开展相关的活动,解放生产力。再者,应立足市场,重视细节,因地制宜进行产品的发展,有针对性的构建农村组织合作。坚持经济性的原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及收入原则,尽量取得可观的收入效益。
若是从发起人以及创办人的角度,我们可以从多角度鼓励人们进行农村合作,鼓励农民之间的互帮互助,鼓励一些农业大户创办农村合作组织,带领本地农民兴办实体,鼓励农村集体组织创办相应的组织活动,发挥农村集体组织的相应优势,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分配进行调节,提高农民收入。
四、结语
新型的农村合作在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而由于政策环境以及农村合作组织的原因,新型的农村合作组织中仍旧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法律的不完善,组织合作关系比较松散,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等。从制度供给中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经济环境,强化民主管理,增强农村的合作的专业化,提高科学文化程度,加强宣传,激发农民的合作积极性,改变农村的合作数量,完善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邱琦,陈震钢,王闰等.商业保险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的应用研究--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4,(6):415-418.
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篇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 要:通过调查分析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探讨目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取得的一些成绩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比较分析利与弊的情况,从而针对如何更好地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2002年10月,中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现状;问题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是惠及我国亿万农民的一项新制度。它既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中有特色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不仅直接关系我国几亿农民的健康和利益,而且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顺应形势,适合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理性制度安排,在为农村居民提供适度的医疗和卫生保障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从部分省份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医疗保障的依托
在中国农村,随着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逐渐退出,造成了农村人口看病贵和看病难等现实问题,甚至一些农民因此而致贫和返贫。这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并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因此,农民迫切需要一种新型医疗保障制度,能够满足医疗和卫生保健的需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是应农民对医疗保障的迫切需要而产生,为农民的健康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这一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大病实现统筹,个人账户可以累积转存,解决了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增强了农民的自我保健和保障意志,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使得绝大多数农民愿意为自己的健康投保。
(二)新型合作医疗为大病医疗提供了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了大病统筹机制,比如贵州省参保的农民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交10元的保险费存入个人账户,就能得到国家、省、市、县财政共计40元的补贴形成社会统筹基金,参保者大病治疗所发生的费用就可以按规定的标准得到补偿。这一机制切实解决了农民大病治疗问题,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三)新型合作医疗管理和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旧合作医疗制度相比,统筹层次高,管理体制健全,各级财政补贴到位,并逐渐形成了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以贵州省为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县为统筹单位,各乡村的缴费都要交由县经办机构统一管理,并按照统一模式建立了县级协调委员会、县经办机构和监督机构,实行缴费、筹款、核算、管理和服务的一体化。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有效地规避了制度运行的道德风险问题,提高了制度的安全性和效率。根据贵州省三个乡镇的无结构访问调查,绝大多数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管理与服务体系比较满意,只有个别农民认为服务需要改进。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在1974年5月的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第三世界国家普遍表示热情关注和极大兴趣。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1981年年报中指出,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本。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但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由于农村合作社体制的逐步解体,随农村内的“工分制”瓦解,赤脚医生无法通过从事医疗活动来换取工分进而获得粮食等其他生活资料,赤脚医生便完全丧失了外出行医的动力。另外,由于合作社的瓦解无法再为村内卫生所的正常运行提供资金来源,导致村内的公共卫生机构无法继续支撑而瓦解。所以从赤脚医生和村内卫生所这两方面来看,自从合作社体制瓦解以后,农村内的公共医疗机制基本上呈现着真空的状态。合作医疗在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萌芽阶段、50年代的初创阶段、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80年代的解体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面对传统合作医疗中遇到的问题,卫生部组织专家与地方卫生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研究,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96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现在许多农村发展合作医疗,深得人心,人民群众把它称为“民心工程”和“德政””。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
二、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开始试点到现在,从制度设计到运行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宣传不到位,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意志不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加对象是农民,农民对合作医疗的认志和接受程度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和农民的主观期望效用有很大的关系,主观期望效用能否达到要求或者能够达到多大的要求指标,这就决定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意愿。因此,如何通过宣传使农民从思想上意志到参加合作医疗的重要性便成为一大问题。在农村经济条件还不宽裕的地区,农民希望有合作医疗,但对医疗消费又存在着侥幸心理,与吃饭、穿衣、孩子上学等刚性支出相比,看病花钱是次要、随机的,主观期望效用值偏低,对潜在的医疗风险缺乏足够认志,没有一种固定的医疗、消费投入意志。再加之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对政策缺乏深度认志,工作方法简单,对合作医疗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许多农民产生不满情绪,担心重蹈覆辙,对制度存在一定的信任危机。加上种种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农民变得怀疑、谨慎,产生了理性农民在合作医疗中的“不理性行为”,以至于影响了此项工作的效应。
(二)农村医疗条件落后
1.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基础设施简陋。由于资金的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大部分基础设备损坏无力维修,医疗设备使用率较低,不能满足卫生医疗的需要,严重影响地方卫生部门的工作进度。
2.卫生资源的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就农村与城市卫生资源的配置来说,城市占据了大量的卫生资源;而农村配置的比例极少,造成农村卫生基础薄弱、基层卫生机构服务水平低下、质量偏低、部分贫困地区缺医少药的局面,有些地区由于乱办医、盲目扩张地方医疗机构,使资源闲置和浪费的问题突出。
3.基层卫生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据有关部门调查,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中,中级以上职称所占比例为11.5%,专科以上学历为19.3%。在大多数的农村卫生队伍中,简单的跟师学徒仍存在于基层卫生室,就是在县级卫生院工作的医务人员中,仍存在着一些没有过硬技术的医务人员,而这些医务人员根本没有进修学习的机会,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得不到农民的认可,基层卫生人员素质令人担忧,这也使得农民的主观期望效用值降低,从而影响了参保意愿。
(三)资金筹集和管理存在不足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困难。由于农村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志不够、理解不透彻,再加上农村居民比较分散,乡镇人员采用挨家挨户上门收费的方式,在收费困难的同时,也增大了工作量。在筹资原则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坚持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财政适当支持为辅,但部分地方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专项医疗拨款迟迟未见。最终,合作医疗资金就落到了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身上,农民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主力。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监管不力。目前,合作医疗的监管在乡一级的工作主要是由乡卫生院承担,日常监管只能靠卫生院的自我约束,这很容易给合作医疗管理带来隐患,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良性运行。因此,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资金运作,建立健全各项财务会计制度,形成对合作医疗经费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四)制度不完善
1.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这就要求合作医疗管理及工作人员必须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把握好市场经济的规律,做好合作医疗的管理。然而,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中,没有完全应用科学管理程序,不少地方政府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及管理经验。
2.以大病为主的医疗补偿政策存在缺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同于传统的合作医疗,两者有一定的联系,其最大不同是传统合作医疗立足于预防、保健生活中的多发病、常见病,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立足于大病保险,以大病统筹为主。政府、社会和个人的筹资都是用于补助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费用。重点放在了大病治疗上。这在多发病普遍存在的农村似乎有些不太合适。
三、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意义
据有关媒体报道,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另外,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处于“空白地带”。疾病,像一把利剑挂在农民兄弟的头上,“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将进一步加剧,要使这一转型能够平稳推进,整个社会需要构建严密而可靠的安全网。因此,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问题本身,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农民的看病难?回顾历史,我们曾经解决过这一问题,而且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1993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投资与健康》指出:“直到最近,(中国)一直是低收入国家的一个重要的例外……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人口还占全国人口80%,但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6岁提高到了68岁。专家们承认,这种健康业绩的基础是在“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资源配置大格局中,辅之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遍布每个农村社区的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队伍和合作医疗制度的“三大法宝”。因此,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是新时期建设新农村题中应有之意,是非常必要的。
四、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前景
在相关经济政策保障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普通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基础之上,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但在医疗卫生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偏远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问题更加突出。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农村有40%-60%的人没钱看病,导致农村贫困人口比例攀升。在西部地区,60%-80%的患病农民死于家中,无法得到良好的救治。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贫困农民实行医疗救助。2003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的通知。之后,全国各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展开,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到2007年上半年,已经覆盖了全国84.9%的县和82.8%的农村人口。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已经表现出一些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经验,预示了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方向。我们有必要对这些经验和做法进行进一步归纳,形成相对统一的稳定模式,通过法律将其定型化、制度化,然后结合各个地区、不同类型农村的具体情况,由点及面地推广,逐步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因此,我们有信心让新农合制度更加完善,并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大的利益。
五、结语
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篇5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朱书德
摘要:自从各地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农村医疗保险状况相对之前有所变化,那么我们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否合理呢?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看我们现在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以及现阶段政府对存在的问题的主措来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与未来发展。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现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医疗保险,是公共产品,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从2003年开始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逐年在全国普及,目前全国新农合参合人数超过8.35亿人,参保率达95%,筹资达821亿元。报销最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6倍。目前全国累计有16.5亿人次享受新农合补偿,实际补偿也从25%提高到了现在的41%。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范围内住院费报销比例已经达到55%,有超过1/3的地区开展了门诊统筹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惠及13亿人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
二、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存在的问题
1.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资金来源不足医疗经费筹集困难。从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看,参加合作医疗的比重较小,大多数地区农民对合作医疗的满意程度比较低,意愿不强。农民自己筹资是合作医疗基金的主要来源,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致使集资困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政府、集体、个人共同承担费用。可现状是,越富裕的地方,个人承担的费用越少,越贫穷的地方个人承担的费用越多。有些地区因为乡镇经济发达,集体就负担了个人应缴的保险费用。也就是说个人不花一分钱就能享受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相对贫穷地区的农民,每人每年要为参加合作医疗缴20元或者30元,一家人一年就要为此花费上百元,对于一些家庭,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而国家政府又不断出台措施加大个人出资比例,这就更加重了农民负担。2010年国家更重要的是很多人没有从中得到丝毫的好处。这种花钱又无收益的事谁会愿意做呢?这就是筹集经费难处之所在。
2.农村医疗资源医疗服务分配不合理。
医疗资源集中分布在大、中型城市。农村的医疗技术和设备与城市相比有和大差距。而且农村定点医院数量少,医疗价格贵、服务态度差,农民一般的小病治疗只能就近小诊所。农村合作医疗从政策制定上讲是鼓励农民就近看病的,医疗费用补助比例由乡镇医院向省级医院逐级降低,医疗费用补助的起付线也由乡镇医院乡省级医院逐级升高。但是,大多数农民对乡镇的低级别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并不信任。而且,乡镇医院的收费也不便宜,包个伤口要上百元,感冒一下也要花一两百块钱。对这些医院,他们的评价是既花钱又诊不好病。因此,很多人得了小病就到个体药店买点药自己解决了,若得了大病宁愿一开始就到大医院去,以免以后病情恶化,损失更多。小医院利用得少,大医院负担过重的情况仍然存在。3.受益率低、受益面窄。
由于我国农民群体庞大,而当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再加上“新农合”基金有限,合作医疗只能提供以大病“为主”的医疗保障,这就使得报销底线费用变大,另外国家2010规定的大病种仅有八类,包括各类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透析治疗及器官移植后的抗排异治疗。也就是农民只有生大病情况下才能有所享受这种保障,那么没生大病就几乎不受益了。那么这对收入不多的农民是比较难接受的。4.报销水平低,报销过程麻烦。
报销水平低,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的是农民的基本医疗,覆盖面广,参保人员多,要考虑到各种经济水平农民对费用的承受能力。因此保险金额低,各种限制也很多。这样必然影响到合作医疗作用的发挥。不少人反应,新农合对能给予报销的药品和医疗限制太多,这也不能报那也不能报,到头来看病花了一两万却只报销了一两百块钱。算上为报销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实际上没有得到任何补助。导致很多人怀疑合作医疗的作用。
报销过程麻烦,为得到报销,要带上七七八八的证件和证明不说,有些地方的报销点一个星期只有在固定两三天中才可以办理手续,不熟悉情况的农民的有时到报销地去了几次也没有领到钱,最后干脆就算了。而且,有些相关管理人员并不热心为农民办理报销手续,有时需要找关系才能得到报销。因此对很多人来说,得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是既花人力又花物力的,而且往往得不到好脸色。一般自己能承受医疗费的都不去报销。5.农民对合作医疗缺乏信心和认识。
由于宣传的不到位,很多农民对于新型合作医疗不够了解,而且农民对主管部门缺乏信任,收入和素质不是很高的农民,看惯了政府乱收费、集资现象,从而也导致了他们对此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信心。
6.检查与监督存在问题。
由于从总体上来说,合作医疗制度还仍处在一个试点的阶段,各个地区在试点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的实施办法,各有各招,国家缺乏统一管理,统一监督。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监督管理机构。这就导致了通过合作医疗集资上来的资金管理问题,以及报销问题,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医疗定点医院,药品审批、采购环节等都存在问题,医药市场操作不规范,流通环节过多,交易成本过高,药品批发商采用不正当手段竞争牟取暴利,虚高定价,吃回扣等从而使医疗费用过高,使农民感觉虽然有报销了,但是费用也高了,和过去没什么两样,而且还多了个报销程序。另外部分乡镇医院还存在“小病大治”现象,就更大加重了农民负担,农民生不起病,看不起病。这些都是政府部门检查与监督的缺失。
三、现阶段的政府措施
1.提高了筹资标准。
加大了政府补助,头两年,每人每年来自政府的补助是20元,后来增加到80元,2009年个别地方政府增加到120元每人。2009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共落实补助资金627亿元,4.9亿人次获得补偿,1560万人得到健康体检。
提高筹资标准。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出资水平,而农民个人出资比例不变,提高了个人缴费水平。2009年新农合筹资水平为每人每年120元,2010年,全国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2.提高了补偿比例。
降低了起付线,对重点优抚对象、五保户、低保对象不设起付线。提高了大病保底补偿比例,提高了住院补偿封顶线补偿额。3.提升了农村医疗资源医疗服务。
据了解,至从地方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政府对于农村的一些医疗服务机构有所改革,实行了医疗设施服务的规范化。新农合实行以来,政府方面确实做了一些工作。比喻说,指定乡镇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指定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诊所,对诊所医生实行工资补贴制,对医疗器械医疗用品指定配送,这些加强了农村从医人员的积极性和一份责任感。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些主措对于新农合是有帮助的。4.一定程度上提高受益率。
取消了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上限,规定病种门诊医疗费按住院结算,但不设起付标准。农村重点优抚对象全部先行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地方财政对优抚对象加大了出资补助。比如一些政府采取一年内没有减免和报销过的参保人,就可以享受免费体检,医药费报销比例一级较其他二级医疗机构每个报销段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的政策调整。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都提高了新农合参保受益率。5.加大了检查与监督。
目前,我国并没有统一的农村医疗法。这主要是法律的现实基础即合作医疗制度仍处于试点推广阶段,难以形成成熟的立法条件。在目前指定全国性的统一医疗法还不具备条件的情形下,政府加大了地方立法,更有效的结合各地情况来立法监督。
目前对于合作医疗这部分,部分地方政府还设立了审计组统筹基金的真实、安全、规范,检查农民个人筹资和各级财政配套补助资金的到位情况,让资金安全专款专用。
四、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建议
1.广开渠道,解决筹资难问题。
一、向农民筹资,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筹资方法,可以在农民自愿和知情的前提下,农民个人筹集资金部分可从政府对农户粮食补贴、肥料补贴以及退耕还林补贴中扣缴,从而降低筹资成本。
二、向政府筹资,各地区政府可以针对本地区各地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而调整各地财政补助力度。鼓励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民参加商业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互为补充。还可以将一些政府扶贫政策、扶贫资金与新型农村医疗相结合相配套,从而解决筹资难问题。
2.提高农村合作医疗的硬软件,农村医疗资源医疗服务水平。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开展医卫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农合政策教育,提高定点医院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管理水平,树立正确的办医宗旨。在困难地区,政府要投资到乡村医生的建设。要不断增强乡镇医疗服务能力,鼓励青年有为的医务工作者以及毕业高校大学生投入基层医疗工作。
3.在一定程度上更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国家应该适度放宽大病保障范围,可以对犯病严重程度给予分层或等级补偿制,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特别是贫困农民受益。另外可以对于一些赤贫者,一些都不能承担自己所要交纳的那部分合作医疗费用的人,要给与特殊帮助、减免这部分人所应自己承担的费用,让这部分人能够参与合作医疗。这样就更有效地扩大了合作医疗的参保面,提高了参保率,也提高了受益率。
4. 简化报销手续,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及时、足额地让农民领取到医疗补助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同感和参与信心。可以建立合作医疗信息系统,联网各定点医院,对参保农民建立家庭名册、健康状况、结算补偿金额等数据,农民可随时查看。建立医院直接补贴制,当农民住院看病时,在看病医院可以直接当时得到补偿,扣除补偿部分后再收费。补偿经费由定点医院汇总统计上报与相关部门结算,简化农民的报销手续。另外要提高报销范围的住院医疗费比例,为患者提供优质、价廉、安全的医疗服务,落实专人为患者办理即时报销手续,缩短报销程序,带上医疗本户口本定点医院就可直接报销。5.加强政府宣传。
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中,要经常性的宣传发动人手,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传单等手段,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要意义的宣传,让群众理解这是一项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造福广大人名群众的工程。强化基层管理人员、参合农民的培训和宣传发动工作。宣传讲究实事求是,把报销范围和比例对农民讲清,不能过分夸大合作医疗的作用,以免农民期望值过高,使结果适得其反。6.提高农民的健康意识与参保信心。
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知情度,增强农村基层干部参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可以对一年不患病的成员,提供免费体检 项目,或给合作医疗参加者提供优先就诊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保大不保小所带来的不足,对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合作医疗起至关重要的作用。7.完善法律体系,更进一步加强检查与监督能力。
国家应加强完善出台农村合作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指导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农村合作医疗法,来规定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办法;规定合作医疗保险组织、村级合作医疗保险站的组建方法及其职能;规定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权利和义务;规定资金使用办法等。
各级检察、纪检部门要充分行使自己职能,加大打击违规审批、违规定价、违规销售、违规采购等个案的查处力度,坚决刹住药品审批、销售、采购等环节存在的不正之风。农保、卫生、物价、审计等行政执法部门要注意对定点医院开展经常性监督,严厉打击虚抬药价、违规收费等违规问题,切实维护参保农民就医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及来源:
[1]如东快报()
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篇6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有了长足提高,但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比较落后,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从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出发,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该采取的对策。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总体框架,并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村社会保障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已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农村社会保障的理论阐释
1.1农村社会保障的内涵
我国对于社会保障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我国在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使用“社会保障”一词。虽然起步较晚,但对社会保障内涵的界定已基本达成一致的认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的社会保障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指:“国家和社会依法通过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形成社会消费基金,对社会成员在生、老、病、死、伤、残、丧失劳动力或因自然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此来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维持劳动力再生产而建立的一种制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目标纲要》中提出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目标,社会保障制度指“国家、社会或个人对社会成员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在年老、疾病、失业、灾害及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能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我国政府界定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包括狭义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为公民提供各种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而且包括企业、团体、家庭和个人提供的各类保障。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它具有我国社会保障的一般规定性,但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农村社会保障的保障对象是农民。在中国,农民的概念有两个,一个是身份意义上的农民,即具有农村户籍的居民,这就意味着即使成为了城市居民,如果仍然是农村户籍,那么还是属于农民;另一个概念是职业意义上的农民,也就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劳动者。从我国社会保障的两极格局来看,我们讨论的农村社会保障的对象主要是指身份意义上的农民。实际上,我国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农村社会保障。因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是与工业化紧密联系的,而我国农民还没有进入工业化的领域,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还在很大程度上代替着社会保障。家庭保障指家庭成员之间、“亲戚”之间的相互帮助,是一种最原始的社会保障。土地保障是指农民把土地不仅作为生产资
料,还作为生存保障资料,通过土地耕种的收益来维持生存。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功效初显,家庭规模缩小,人均可耕地减少,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的功用逐渐减弱,迫切需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为达到其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和提高其社会福利的目的,一般都会设置若干种社会保障项目,由此构成了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项目包括农村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农村“五保”和少数地方推广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
1.2农村社会保障的内容
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首先必须在理论上明确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的确立,既要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考虑国家财政承受程度和农民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又要充分注意广大农民对社会保障的迫切要求。为此,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应包括农村社会救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优抚安置、农村社会福利、农村社会互助五个方面的内容。
●农村社会救济
农村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特殊原因造成收入减少或者中断,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那部分农民给予资金或实物帮助,从而保证他们最低生活需要的一种制度。在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救济制度主要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助。
●农村杜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核心,是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应包括养老、医疗、行业、工伤和计划生育等许多方面的保险。从当前农村的现实情况看,农民最迫切需要的社会保障主要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农村社会优抚安置
优抚安置是一种褒扬和补偿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对象是对革命事业和保卫国家安全有贡献的特殊社会群体。它具体包括对革命烈士家属、革命伤残人员、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等人员的抚恤补助、对农村义务兵家属的优待等形式。
●农村社会福利
农村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农村特殊对象和社区居民提供除社会求助和社会保险外的保障措施与公益性事业。它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孤、寡、老、弱、病、残者的基本生活,同时对这些特困群体提供生活方面的上门服务,并开展娱乐、康复等活动,逐步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
●农村社会互助
农村社会互助是在政府倡导和组织下,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自愿参与的扶弱济困活动。主要包括社会捐赠、社会帮扶和邻里互助等形式。
2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其不合理性日渐暴露,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
2.1农村社会保障不公平性突出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经济资源日益向城镇集中,向沿海地区集中,向富裕阶层集中,社会保障资源也呈同样的集中化趋势,使原本不公平的资源配置就更加不公平。首先,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基本上解决了缺医少药的问题,但与城镇卫生资源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改革之后,这种差距进一步扩大,1990-2003年,医院费用占中国总的卫生费用的比重从56.07%上升到67.68%,其中城市医院从32.76%上升50.52%。城市医院所得的医疗费用占医院总费用的比重从58.93%上升到74.65%。医疗资源向城市集中的趋势十分明显,在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大部分用于城镇了。其次,不同社会群体的差距不断扩大。在2000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中,占人口63%的农村居民仅仅占22.59%,而只占36.2%的城镇居民却享有77.59%的卫生费用。而在这22.59%的农村卫生资源中,沿海地区和富庶省份的农村地区的农民又占去一半多。还有一点更需要注意的是农民自费医疗的比率一直居高不下。1993年和1998年的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农民自费医疗的比重分别为84.11%和87.32%。到了2003年,农民个人卫生支出上升到了91%,而同期全国居民个人卫生支出的比重为59%,城乡居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和不公平,受个人经济支付能力的限制,相当数量的农村居民和贫困人口失去了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约有1/3的患者因经济困难无法就诊。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191个会员国进行医疗卫生公平性评价,我国位列倒数第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绝大多数农民享受不到医疗社会保障且缺乏最基本的医疗条件。至于养老保险就更加明显了,城镇人口自从建国以后,个人养老不是由个人和单位负责就是由个人、单位、国家共同负责,个人交的费用始终没有超过50%。而农村的情况就不同了,除改革开放前由集体负责的低水平保险外,其余时间都是由个人完全负担,这点从国家制定的筹资政策中就可以看出。
2.2农村社会保障的机制不完善、覆盖面较窄
概括地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从长期看,要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造成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从中期看,要减轻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社会震动;在近期,则要考虑如何根据国家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民增收政策,以保障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三个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如何妥善区分轻重缓急,既解决好当前的紧迫问题,又完善制度和机制,以利于长远发展,是决策的难点与关键。具体来说,当前农民保障机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其一,农民养老基本保险制度改革不到位,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太窄。其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太低。一份调查资料显示,30%的城镇居民享有80%的社会保障,而70%的农村居民享有20%的社会保障。尽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试点两年,进展顺利,但与农民的需求仍然有很大差距。其三,农民养老主要是家庭养老,其他养老保障基本上处于真空状态。调查显示,中国农村老人与子女住在一起的比例虽然高达89%,但是收入来源和生活料理依靠老人自己的比例分别是50%和82%。可见,目前农村家庭养老己不占
绝对主导地位,使很大一部分农村老人的生活缺少必要的保障。
2.3农村社会保障立法滞后
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显然,这里所说的公民也包括农民在内,农民也应该像城市居民一样,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时,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至于社会保障待遇标准的确定,是另外一个问题,在这里首先要解决的是,必须将农村社会保障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哪怕给予最低限度的待遇。由于立法的滞后与缺失,政府长期以来陷入进退两难之中,不进则缺位和无为,一进就可能越位。即使已有的法律,其农村社会保障的法规立法层次不高,扩大覆盖面的法律约束力不强,在操作性上也存在问题。
2.4农村社会保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从机构上看,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部分地区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农村职工的社会保障统筹归劳动部门管理,医疗保障由卫生部门和劳动者所在单位或乡村集体共同管理,农村社会养老和优抚救济归民政部门管理,一些地方乡村或乡镇企业也对社会保障制定了一些办法和规定,在有的地方,寿险公司也涉足农村社会保障,形成了“多龙治水”的管理格局。由于这些部门所处地位和利益关系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在社会保障的管理和决策上经常发生矛盾,政事不分又缺乏监督,容易相互扯皮,从而导致办事效率低下;从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上看,缺乏有效的监督。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管理和使用三权分立,互相制衡,从而保证基金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但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在大多数地方是征缴、管理与使用二权集于一身,缺乏有效的监督,当地的管理部门挤占挪用甚至贪污、挥霍社会保障基金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基金的正常运转,并在农民心目中造成极坏的影响。
3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积极引导与高度重视,又需要农村集体与广大农民的积极支持;既需要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和经验,又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3.1加快立法,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要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必须制定一系列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应尽快制定一部系统全面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就农村社会保障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内容和形式、管理体制、资金来源与发放、保障的项目标准、社会保障的监督、法律责任等做出明确规定。国务院应根据《农村社会保障法》的要求,及时制定相关条例,如《农村养老保险条例》、《农村合作医疗条例》等,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各地应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这样,形成以全国人大制定的《农村社会保障法》为总领的,以国务院针对农村社保问题制定的专门条例为主体的,并配以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的实施办法为补充的法律体系。
3.2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量力而行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既要看到农村社保体系建立的迫切性,又要考虑中国的国情,不能一蹴而就地进行全方位的创建工作,范围要由小到大,项目由低到高;因地制宜就是在现阶段应采取循序渐进和差别对待的做法,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适当提高保障标准,落后地区应适度降低。分类实施就是抓紧建立影响力大、需求迫切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这三项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量力而行就是在制定缴费标准与保障标准的时候不宜定得过高,要由少到多、标准要由低到高。
3.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和管理机制
资金不足,管理混乱,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核心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多渠道资金筹集和运行管理机制。
首先,在资金筹集上,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保障资金。资金紧缺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迟迟不能建立的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提高社会保障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而且把增加投入部分重点投入农村,使城乡社会保障适度平均,使国家成为农村社保资金来源的首要保障。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多,国家财力有限,也不能依靠单一的国家财政来开展社会保障工作,这就要求我们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广拓渠道,多形式筹措社会保障资金。
措施一,积极探索国家粮补资金用于农村社保建设的途径。通过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是国家安农、惠农的一项好政策。但是,随着国家粮补政策的连续实施,粮补资金对农民补贴的实际效用呈递减趋势,如果把这一笔资金用于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所显示的政策效用将是巨大的。
措施二,发行社会保障彩票,接受社会捐赠。发行农村社会保障彩票,是直接为9亿农村居民谋福利的大好事。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动员人民积极参与这一利国利民的活动。发行彩票筹集到的资金由财政部门统一收受,主要用于农村的社会救助。
措施三,应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发扬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农村社保事业,鼓励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贫穷落后地区,积极捐资捐款,从而不断扩大资金来源。
其次,在资金管理上,要加强管理,确保资金保值增值。
针对资金管理混乱、存在很大风险的现状,应建立事业性的资金管理机构,专门从事资金的存储和管理,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资金的管理和运营进行严格监督。同时应强调资金的专用性,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挪作他用,对违规者应严肃处理,追究其法律责任。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要注意通过多种渠道,确保资金增值。比如,可购买国债、金融债券,可由地方政府担保,通过银行贷款用于地方建设,可设立投资专营机构等,凡有利于资金保值增值的都可以采用。
3.4积极学习国外有关农村社会保障的先进经验
目前,世界上有160多个国家先后建立了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学习它们的先进经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起始时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资金的来源、保障的项目和保障水平等,对我国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能起到很大的借鉴作用。
4结语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实现农村稳定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辛维举.对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2003(6).[2]杨翠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胡乐亭主编.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5]陈佳贵,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 而农村金融状况是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是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新型农村金融的滞后性发展已经十分凸显。 越来越多的中央文件也强调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性。 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2015 年十三五报告中多次提出这个问题。 由于近几年来党中央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广泛设立, 这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产生了较大的压力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已经非常必要。
二、发展现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定义是:主要从事信贷的发放、 回收以及与货币流通相关的金融业务等业务,以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为主体服务于“三农”的新型金融组织。 在这个定义上厘清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内涵, 概述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我国新型农村金融监管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2008 年到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2009 年银监会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的暂行规定发布,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得到了发展。 2008-201年之间,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总数迅速增长。 截至2014 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总数达1216 家(图1)其中村镇银行总数为1153 家, 贷款公司为14 家资金互助社为49 家。 在2008-2014 年之间,村镇银行从92 家增长至1153 家, 占比从85.19%增至94.82%, 资金互助社从10 家增长至49 家, 占比从9.26%降至4.03%,贷款公司从6 家增长至14 家,占比从5.56%降至1.15%。
数据来源:2008-2014年银监会年报整理
在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中,村镇银行的数量增长最快。 从图2 中,可以看出其发展速度也远高于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 同时在2014 年银监会年报中指出,将全面深化银行业改革开放,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支持民间资本设立村镇银行等。 近几年来,随着政策的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长速度年均大于10%,这也意味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面临巨大的考验。
三、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问题及原因分析
数据来源:2008-2014年银监会年报整理
1、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快速发展, 这也导致缺乏相关专业监管人员, 监管制度尚不完善的困局。 这对金融监管当局来说无疑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由于降低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这使得具有较低资金储备的金融机构, 随时面临着资金规模不足的困难。同时农业具有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大等特点, 这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受限。 由于新型金融机构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业务倾斜现象, 都向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城聚拢,偏离服务“三农”的目标。 在地区分布上也呈现不均衡性(表1)。 通过对比2011 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计划比例和实际比例发现, 东部实际比例高于东部计划比例,也比中部实际比例高16.1%,比西部高13.05%,因此国家应加大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使其不偏离自身立足点[1]。
单位:%
2、监管缺乏的原因
目前,仅就银行、证券、保险风险监控系统看主要有这些原因:一是主管农村新型金融的县级办事处没有独立监管权。 导致其对辖区内的违规违法行为缺乏必要的解决能力。 二是目前大多数县级银监会监管办人员不仅缺乏相关基础的专业人员,而且人数不足。 面对数量庞大、地域分散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其效率比较低下[2]。 三是在主管单位方面呈现多龙治水的现象。 我国“一行三会”式的监管框架,即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以及保监会,与美国监管体制极为相似,各监管主体间竞争越来越突出,协调日益欠缺。 除了这些部门,农业部主管三农问题,所以对农村金融机构也有一定监管责任。 以上情况使得监管主体多样,造成各监管机构之间存在权利划分的模糊性问题,监管机构职能和权限存在重叠和空白区域。 导致政府监管无法形成合力监督效率降低,增加了监管成本,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 四是担保机制不完善。 目前不少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缺少担保。 由于缺乏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及担保制度,大量缺乏信用的金融机构就是一个危害新型农村金融的定时炸弹,会引起极大的问题。
四、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的建议
1、明确监管主体
明确银监会为主,各级相关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为辅的制度。 银监会制定宏观的监管框架,各级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制定符合本地区的监管框架,并报银监会审核。 这样就会避免出现监管部门职能及权限重叠和空白等问题,提升各监管机构之间的效率和相互合作,提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效率。
2、建立实事求是的监管体制
在新型农村金融监管制度设计上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建立分类指导、差别监管的模式。以便对不同区域性的农村金融实施有效的监管。在监管方式方面,应实行差异化监管。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有阻碍且意义不大的监管措施暂缓执行。对于资产充足率以及不良资产率长期保持在合规水平之上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将现场监管改为非现场监管,适当减少现场检查的频率及范围。对于长期不符合风险指标或在指定日期前不符合风险指标的金融机构,可以考虑派遣监管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帮助其整改,若在规定期限仍难以达标的可适时予以破产清算。考虑到县级监管部门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在明确监管主体的前提下可以建立多元化监管体系,引入社会监督,增强监管透明性。通过宣传,加强公众金融法律法规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3、完善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的法律还不够完善,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仍然没有合适的有效的监管法规及实施细则。 因此,首先要建立健全监管协调机制。 为了解决我国的一行三会协调难度增大的问题,在研究欧美发达国家监管制度的基础上,要明确责任,加强协调。 同时,建立内部信贷风险和稽查制度。 稽查部门应保持独立性,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防患于未然,对于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风险应提出合适的解决措施。 建立问责制度通过健全经济立法和金融立法,对出现违规违纪的行为,都要追究相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 对恶意违约的失信者或破坏金融信用关系的经济部门,均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使金融机构和农民之间可以更快捷的获取相关信息金融机构应定期公布财产状况, 经营风险等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监管效率, 促使农村经济发展还可以降低监管成本,节约人力物力。
摘要:随着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带来了监管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监管主体自身缺陷,监管基础薄弱,监管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以及监管保障机制不完善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明确监管主体,其次应构建差别监管,多元监管的体系,更应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法律。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目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问题,完善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晓.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问题研究[D].2013.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研究 篇8
关键字:农村;医疗;健康;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农村缺医少药的一般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是,由于多数地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费用完全靠个人支付,农民负担较重,因而出现部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许多情况表明,疾病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贫困又使疾病难以医治。2007 年,政府已在全国全面展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然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并不能完全解决农民的医疗问题,我们必须在更广阔的视野下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农村合作医疗开展历史简要回顾
我国合作医疗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1969 年——1980 为第一阶段,为初创普及阶段,实行村办村管。当时全国办起了合作医疗站,农民依靠集体力量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根据各乡村的实际,按人筹款,统一使用,每人每年收款5 角至2 元不等,使用上实行免费或半费。在当时情况下,确实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医治疾病的困难,深受群众欢迎,参加群众达98%。
1980 年——1989 年为第二阶段,仍实行村办村管,主要是落实以预防为主的合作医疗。这一阶段,由于放松了对合作医疗工作的管理,加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土地实行双层承包制,失去了集体经济的支撑,合作医疗因经费困难而先后解体。
1998 年——2002 年为第三阶段,主要是探索推行农民大病住院的补偿,实行乡办乡管,主要是为农民报销门诊费用。由于政府支助资金量偏少,乡办乡管的统筹面有限,农民参合积极性不高,这次试点一年后以失败告终。
2003 年以后为第四阶段,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县办县管,以县为一个统筹单位,国家每年为每位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支助20 元,农民个人交纳10 元,其中8 元用于门诊报销,2 元纳入大病统筹,同国家资助的20 元重点解决农民住院费用花费过多的问题。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施行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与病人均有扩大医疗费用动力,门诊费用报销比例过小
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多指定定点医疗机构,并且主要报销住院费用,而对于门诊费用,基本属于农民自费。我们就不得不面对如下的尴尬情况:一方面,医院所接受的住院病人越多,收入增加的就越多,而接纳门诊病人,收入增加则不多。另一方面,患者门诊费用几乎无法报销,而住院却能报销相当一部分。由此,不仅医院有强大的动力促使患者住院治疗,而且患者本身也不再因为住院费用而拒绝住院,尤其是对于那些介于门诊治疗和住院治疗之间,病人所须承担的费用相差不多的疾病。2005 年全国住院人数仅占诊疗人次的3.684%,即每一百个病人中只有不到四个住院,那么门诊费用究竟应不应该报销,值得思考。
(二)以低水平筹资换取“广覆盖”
新型合作医疗仍是一个筹资水平很低的保障制度,而低水平的筹资虽有积极的一面,但其消极的一面更是不容忽视。一方面,低水平筹资不会给农民增加过多的负担,而且让农民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不会因为没钱看病或者舍不得花钱看病而小病拖成大病,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从社会医学的角度看,这也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卫生投入。但是虽然低水平的社区筹资能最大限度地扩大覆盖面,但却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另一方面,筹资水平太低可能会是制约这一制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的合作医疗试点之所以对农民参保的吸引力很弱,特别是对那些具有较好经济条件的农民的吸引力不大,原因之一就是与低水平筹资相对应的低保障水平,而这样低水平的保障不会很大程度上防止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的目的。
(三)造成医疗保障制度近乎瘫痪不只是城乡、区域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地区、城乡差距扩大,已大到足以使得人们宁愿接受东部地区的低工资也不愿意去西部,宁愿在城市隐性失业,也不愿意去农村的乡镇卫生院。再者考虑东西部人口基数因素,虽然西部地区乡镇数目和乡镇卫生机构数目都高于东部,但是床位数和人员数却远远低于东部,每千农业人口卫生人员东西部相差0.44。由此分析可得:东西部农村卫生人员数量差距远大于城市,西部地区城乡卫生人员数目差距大于东部地区,这说明,西部农村地区目前确实存在比较严重的卫生人员短缺问题。但是,从在一些乡卫生院的调研情况看,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解释。事实上,乡镇卫生院还存在严重的无效率。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常常擅离职守,无故旷工,对待病人态度冷漠,尤其最近几年国家招聘了一批大中专医学专业毕业生,一方面缺乏诊断经验,另一方面无心在偏僻落后的乡村从事医疗救护工作,使得病人和当地居民相对不满。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潜在的制度设计缺陷
(一)公共部门监管成本大幅度上升,或导致监管的效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由县级卫生局负责监管实施。目前我国县级卫生局主要有八大职能:
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全县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对全县各医疗机构的审批、验收、签发执行许可证,并进行行政监督。
3.协调有关部门完成初级卫生保健的各项指标。
4.负责全县的卫生防疫、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地方病防治、结核病防治的管理工作。
5.依法对全县的食品生产、加工、经销单位和公共场所进行监督、审核、签发卫生许可证。
6.依法对全县的药品经销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签发药品经营许可证,对全县药品市场进行管理。
7.负责指导本行业的社会团体工作。
8.负责全县公费医疗管理工作。
在施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全县20-40 万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和报销工作又由县卫生局主要负责,即使在试行期间,有的县卫生局已经感到难以承受的压力,甚至不得不搁置其他工作,而全力投入到农村合作医疗事业中去,但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开展后,我们能否保证县卫生局的工作人员们能够切实有效的让这项惠及八亿农民的制度发挥它的作用?是否需要设立单独的职能机构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县级卫生局的职能是否需要重新评估和划分,以实现有效
的卫生监管呢?我们应该给以认真的思考。
(二)合作医疗的资金来源困境
在政府文件中有明确规定: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民通过互助共济,共同抵御疾病风险的制度。举办农村合作医疗,要坚持民办公助、自愿量力、因地制宜的原则。筹资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农民个人交纳的费用是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主要来源。可是我们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农民很难自愿把即使十元钱交给政府,农民在经过很多次欺骗后已经很难相信政府,即使是政府切实为农民服务的一件好事。不仅如此,在已经知道周围村民得到报销的情况下,甚至还有农民不敢去报销,他们相信如果他们在报销部门没有亲戚朋友的情况下是无法顺利报销的。这样,即使地方政府在具体实行过程中有一定的强制措施,我们只能表示理解,并且希望这种强制是温和的。
此外,从上面的文件我们可以看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经费主要由农民自己筹资,虽然中央财政每年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按人均10 元安排补助资金,但是我们无法知道这样能否满足合作医疗制度的长期连续的施行。认为农民应该出资的人认为:这是合作医疗互助共济的性质决定的。享受合作医疗保障是要承担相应义务的,农民必须自己要参加。只有承担相应的义务,才能享有得到政府资助的权利来。但是,确定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一定要考虑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有人提出,为什么不由政府设立一个基金解决群众就医问题?实际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体现了政府和集体的资金扶持,但政府和集体的资金是有限的,只有让大多数人参加进来,才能扩大合作医疗资金筹集能力。因此,除贫困人口外,对有能力的农户,应引导其自己出资参加合作医疗。即使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也不应该由集体把农民应出资的部分包起来,否则农民还是不能养成自觉参加社会保障制度的习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也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
事实上,相对于农民需要缴纳的孩子的上学费用以及耕种土地需要的种子和化肥,这十元钱可能并不占农民支出的多少。但是随着通货膨胀和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于医疗需求和医疗成本的不断提高,政府是否会同时提高农民的缴纳比例呢?如果这种提高是在农民收入普遍较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我们或许能够接受,但是如果情况仍然像目前一样糟糕,或许我们真的应该寻求其他的筹资渠道。此外,在文章开头,我们提到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还必须承担每人十元的费用,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西部地方政府,包括省级政府都是连年赤字,有的甚至连日常的基本支出都无法满足,他们是否在长期中还愿意并且能够支付这笔支出?总之,在合作医疗筹资时我们应该主要考虑以下方面:(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社会卫生状况;(3)经济承受能力;(4)农民的支付意愿;(5)时间和地域的影响。
(三)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无限膨胀动力
政府模式包含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调整和稳定社会等职能,既专权慈善的政府模式。但是,还有一些其他的、并非想象中的慈善的政府的经济模式。其中比较著名的政治集权模式(利维斯坦模式)认为:政府的发展像一个怪兽。因为它被认为是由效用最大化、自我服务的政治团体、官僚、专家群体和院外集团组成,它更愿意按自己的意愿而非公众利益行事,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其利益膨胀。虽然这种模式与实际情况相比过于简单和抽象,但是在政府中具有一定政治地位的人一般不会代表社会公众利益,却是不容否定的事实。尽管历史上曾经有过官僚为公众谋福利的记载,但是我们需要牢记:官僚们总是为自己服务的。预算规模大,能够使更多的人员在政府部门就业,政府的机构就可以得到不断扩大,升迁前景看好,工资和福利不断增加,地位和威望得到提高。在我国,目前除了更高一级政府以外,还没有其他机构或团体能够对这一行为进行约束,而上级政府也面临着机构扩大的利益冲动。如果不能在制度建立初始就设立严格的防护措施,这一情况将很难避免,最终使得公民和社会承担更多的负担和成本,影响经济发展。
四、关于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议和措施
(一)综合性的普遍保险制度
政府应该建立综合性的普遍保险制度,它要符合国家制定的最低保险金给付标准,并且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和技术进步定期上调最低限额。这种保险应该是普遍性的,为了避免“搭便车”,也为了使孩子们拥有更加公平的机会,就该强制每一个人加入这个体制。也就是说,我们在将来有必要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城市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合并,建立统一的、普遍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有的人也许会以现在城乡差距过大、东西部差距过大为理由,拒绝综合性的普遍保险制度,但是恰恰是这种城乡区域差距才使得我们更有理由施行它。在城乡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人们的收入差距本来已经不可避免的扩大,如果不能施行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那么从一个婴儿甚至胚胎开始,出生于农村或城市、东部或西部就已经注定了不公平,他们所享受的医疗保障在初始的制度方面就遭到了歧视和抛弃。即使在考虑国家对西部有意识的财政倾斜情况下,这方面得到缓解,我们还不得不面对另一个头疼的问题,那就是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主要以县为单位,定点医疗机构主要以省内国有医院为主,具有报销权利的机构更是主要限于本县范围内,这种种困难使得流动人口尤其农民工很难及时得享受到应有的医疗保障。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历来在西方各国中也是难以解决的痼疾,但全国性的普遍医疗保险制度无疑会给他们带来最基本的福利。
(二)不同保健计划之间的竞争(只要可能)
虽然保险是强制性的,但是人们却可以选择不同的保健计划。医疗行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因此没有必要建立大型的垄断性的组织,除了一些人口稀少的地区如西藏等,由多个医疗组织提供多个不同的保健计划和医疗服务,可以获取竞争带来的收益,扩大公民的选择范围,提高效率。
(三)合理的医生供给和住院治疗
【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推荐阅读: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07-17
我国农村农业投资问题分析07-30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律制度问题研究07-16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及其对策措施(5月26日夏建芳)10-16
我国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及相关问题浅析10-21
我国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分析论文11-24
党国英: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05-30
论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12-20
浅谈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