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精选12篇)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篇1
1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1.1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一直实行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 所以, 使得农村乱砍滥伐、过度开采等现象十分严重, 破坏了我国的生态平衡;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也造成了土地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再加上, 我国农村的经济、教育条件有限, 所以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低, 从而造成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比较淡薄, 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生态环境需要广大农民群众都积极参与, 提高自己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从而为建设生态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2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不够
从目前农村建设的现状来看, 很多地区的政府部门对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只看重经济建设, 而对于生态建设却十分忽视, 所以, 在农村生态环境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 所以, 使得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另一方面, 很多地区和部门在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 不能充分发挥好市场的作用和优势, 只是一味地依赖政府的专项资金, 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1.3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缺乏政府的引导, 科技的支撑
现在有许多政府部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 所以, 不能积极的带动人们去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不能很好地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宣传, 使得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还没有建立起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仍然比较薄弱。目前,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不能有所创新, 只是直接套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 从而使得这种方法与农村实际不相适应, 生态环境并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目前,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普遍缺乏对农村生活垃圾资源的循环、综合性利用, 还没有建立起方便、快捷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所以, 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仍然很缓慢[1]。
1.4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够完善, 制度还很缺失
由于受到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条件的限制, 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大多都集中在城镇区域, 所以, 使得农村干部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比较淡薄, 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有着:污染来源广、组织协调难、治理难度大等特点, 所以比较难于开展。就目前来看, 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还不够完善, 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够, 广大农村还没有建立起专门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环境监测、环保咨询和事故处理机构, 相关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 这就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2]。
2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2.1做好农村绿化规划设计
要想真正提高农村生态环境, 就必须做好农村绿化规划设计, 加快农村绿化的步伐, 绿化时可以以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农村校园为重点, 因地制宜进行绿化, 可以通过建造生态休闲小区, 提升农村的绿化水平。对于一些经济稍微比较发达的农村, 要坚持生态化、多样化的原则, 科学合理地进行农村绿化建设, 建立具有美化、休闲和经济功能的农村绿化网络系统。除此以外, 还要按照适地适树、绿化果化相结合的要求, 对不同树种进行科学搭配, 多种果树和林木相协调, 从而很好的提高农村的生态化建设水平。一定要做好对古树名木和大树的保护管理工作, 严禁人们砍伐、买卖古树名木和大树, 引导群众真正把农村绿化与发展林果经济、庭院经济、旅游经济结合起来[3]。
2.2对农村饮用水进行净化
水是人们的基本生命之源, 所以, 一定要对农村饮用水进行净化, 可以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排水排污工程、不断建立与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机制, 加强水产畜牧养殖污染治理, 全面保障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卫生。除此以外, 还要加快解决大石山区、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等饮水困难问题, 可以科学布局水厂和管网, 发展城乡供水体系和规模连片集中供水体系, 提高农村自来水入户普及率。一定要禁止各种污染水体的行为, 要严格控制养殖污染, 真正保障农村水流通畅, 提高水质达标率, 确保水源水质安全。还可以建立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体系, 完善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机制, 从而真正实现农村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2.3对农村道路进行硬化
要充分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畅通美观、安全便捷的道路要求, 对农村道路进行硬化, 全面提升农村道路网络整体服务水平, 不断建立健全城乡客运管理体制, 进一步提高农村客车的通车率, 改善农村群众出行条件。此外, 还要强化生态理念, 按照低碳、环保、节能要求, 尽量做到就地取材、优化资源, 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水平。
2.4政府加大引导力度
加大对农村环保技术研究机构的投入力度, 不断壮大农村环境保护科研机构和研究队伍, 提高农村环保技术创新能力。抓好农村干部群众的技术培训与推广工作, 组织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指导组, 进村入户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真正建立起符合不同地域、高效实用、低成本污染防治和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支撑体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通过对农村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 发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仍然不容乐观, 存在着许多问题, 需要人们解决。要想真正做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就要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加大科技投入, 让科技充分运用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去, 建立与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 从而真正提高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
摘要:随着污染的日益加剧,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正在采取许多措施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切实保护和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洪淑媛, 张远环, 朱纯.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误区及措施[J].广东园林, 2014, (3) .
[2]薛亨微.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 .
[3]张学军, 李举锋.美丽乡村建设视角下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 (03) .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篇2
——
Jack作品
以赣州宁都县为例
摘要:目前国内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研究方向多有不同,其中不乏生态环保方面的调研。但这些调研中,普遍视野较局限,同时缺少专业知识来分析情况及原因。因此到目前为止,尚无该方向带有学术性的论文发表。本文借助在赣州宁都实践调研获得数据及走访采集资料,从新农村建
设与生态环保之间和谐发展的问题进行调研。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生态环保 和谐发展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农村经济也开始活跃起来。但由于未进行系统性规划,在农村建设中依然采取传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正在发展中的农村普遍存在各式生态环境问题——饮用水源水质下降、生活垃圾处理不当、禽畜养殖污染等。这不仅威胁着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制约着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环境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必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有“红色土地”之称。在中国宏观经济大势下,作为承担着推动“中部崛起”的农业大省,其对于农村建设的重视性,通过江西省“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的基地”的发展战略,足以体现。同时又出于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地”、“旅游观光的„后花园‟”战略的需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问题也逐渐体现出来。赣州市宁都县正是在这战略规划下,一方面要招商引资承接邻省广东的产业转移,另一发面又需重视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曾被评为“国家生态示范县”的宁都,在护住这个荣誉光环的时刻,又需实现江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典型的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城镇。
可见,调查江西省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的状况,对于在全国范围内的新农村建设生态调查中,具有代表性。而正如上面所述,有“红都”之称的宁都县是集合江西省经济建设和环境关系的特点的模式县。
对宁都县的生态调研成果,在我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推广意义。
我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达成共识,承担了对我院暑期实践队活动地点——赣州宁都的生态调研任务。2004年7月14日至7月20日,全体成员共19人在院团委书记谭菊华老师的带领下,对宁都县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情况进行调研,随机走访了对坊乡、刘汉乡、垦田乡、田头乡等地及县城周边地区村庄的农户,完成《农户调查》问卷51份,《村庄调查》问卷3份。并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帮助下,实地考察了部分新农村建设基地,听取了当地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介绍
和县内生态环境的大体情况。
通过调研,调研组认真分析了这些乡镇存在的生态环境现状、农村建设过程中环境的变化、当地政府环保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当地农民的环保意识。结合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大体了解了当地在新农村建
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状况。
研究目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生态环保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近年来政府部门对农村生态环保的投入有所提高,力度有待加强
村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100%的人认为村有做专门的规划,100%的人认为村有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这说明政府部门已改变以往将农村作为城市“垃圾处理场”的观念,开始为农村营造干净卫生的环境;同时,农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家庭饮用水类型”题中,选“自来水”的与选“手压井水”的人数持平,“厕所情况”中选“室外旱厕”的与选“室内水冲”的人数相等,表明农民的生活卫生条件在逐步改善;通过调查结果我们也发现,78%的人承认参加过有组织的农村环保科普活动,但有100%的人承认村无专职保洁员,39%的人认为政府应加强环保资金投入(农村调查问卷第17题),41%认为工业与环保的协调发展主要依靠于当地政府(农村调查问卷第18题),而且在17题中选择“法制法规建设”的只有6%。这些数据表明,当地政府已开始为农村生态环保做工作,但工作层面不够深入。目前,村民对环保工作的要求已不仅只在政策宣传、法制法规建设上,同时也希望政府部门能带头以实际行动来唱响环保之歌,这将需要更多的人力财力投入
进来。
二、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也加重了环境的负担
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随着将农民问题提到国家议案层面上,当地农民的经济条件在逐步提高,多数人在政府的帮助下,住上了新农村建设规划房。但农村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3%的人认为家庭垃圾主要来源生活垃圾,而只有11%的家庭对垃圾采取“统一收集”;在“家庭污水来源”一题中,92%的人选择了“生活污水”;同时,39%的人认为环境污染主要是固体废弃物污染,32%者认为空气污染来源于垃圾,35%者认为水污染来源于生活污水,24%者认为噪音污染来源于机动车发出的引擎声(仅次于“没有噪音”一项)。而在谈及环境质量与当地工业经济发展关系时,31#者认为影响不大。这都反映了农村中因工业较少,所以污染主要来源于村民生活。要恢复农村的好山好水,一方面要坚持不将农村作为城市发展的“牺牲品”的立场,另一方面要针对村民生活产生的污染物采取适当措施,以往“托付”给自然的方式已无力解决目前村民生活污染问题,在我们走访中就发现,不能回收的废弃塑料袋在乡村随处可见。这些废弃物让土壤来腐蚀“消化”的话,要两百年之长!这是人类发展所不能等待的时间。所以,我调研组认为,对于城市居民提倡的环保观念,如今也完全可适用于农村环保宣传——讲明生活污染对土壤、对村民
生活的危害,提倡村民们使用环保生活用具,比如使用可回收的塑料袋、合理处置废气电池等。
三、目前农民经济收入来源的局限性,制约了环保工作的落实
村庄调查中,对于“全村主要的经济来源”一题,所有的被调查村都选择了“农业”和“副业”;农户调查中,69%的人承认家庭收入来源于务农。这表明,大多数村民的生计仍依靠“一亩三分地”。生计的需要,使得大多数村民不关心任何与“农田”无关的事情。甚至在我们走访村中河水浑浊的农户们时,多数人认为村中无污染,这也看出了国家的环保政策至今未落到农民心坎上的原因。假如不能让农民明白生态环保对他们家庭收入的助益作用,环保的工作也只能停留在政治口号或暂时上级任务的层面上。只有将环保工作和村民的生计挂上勾,才能使农民们自觉地按照环保的要求来建设自己的家园,为构建和谐农村而尽各自
一份力。
四、新农村建设中兴办的各种企业忽略了对环境的责任,逐渐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新来源
农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51%的人认为家乡的环境污染对当地工业发展有制约;35%的人认为家乡由于企业的兴建造成了新的环境污染(本题选择率最高项),而这些新污染主要体现在水污染上;在“造成这些污染的企业的性质属于”题中,选“食品加工企业”、“造纸、制革、印染、电镀企业”的各达5%,“养殖、屠宰企业”达10%,另“冶炼、炼焦、建材企业”也有人选。这相比往年江西省农村污染源调查结果有很大的不同。往年,村民们基本上认为只有生活污染,而如今各种企业污染也出现在调查结果中,说明了由于企业刚起步阶段,注重经济收益,不承担对环境造成危害的责任,而使乡村污染源逐渐变得复杂化,为日后的治理增添了难度。
对于以上问题,我调研组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在加强环保法制法规建设的同时,落实职责到部门,以足够的人力物力解决目前的农村污染问题。我调研组通过走访发现,当地政府在新农村建设的大号召下,环保工作的相关法制法规已建立得相当完善。特别是县环保局便民的举措使各地的问题能及时地上报,并能迅速地做出解决办法。遗憾的是,由于经费及历史观念原因,当地环保工作能解决的问题局限于县城境内和周边地区,对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较多是处在“文件”层面,这使得再好的治理之道也只是村民心中的“美好期待”。目前农村的污染并不严
重,污染源较单一,及时治理的话,容易控制。这也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路途。
其次,将环保工作与农村经济相结合,以“擦边球”的方式将环保意识植入到农民心中。我国是农民大国,农民们出于生计的考虑,基本上较多关心农业生产等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针对这一特征,环保工作人员应采取变通方式,将环保的成效和农民们的收入相结合,可以传授创收科普知识的方式,让大家意识到,保护好环境,不仅利于社会、他人,也利于自己的“小家”。这样能使农民从内部、外部因素影响上
都能真正参与到农村的环保事情里去。
经过调研组的努力,大家终于对宁都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了较透彻的分析。调研走
访的这几天,成员们也各有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农民们也很关心村庄环境的变化,但自主意识较弱,期待政府或他人的帮助。在与农民交谈中,他们都流露出对过去“好山好水”的怀念,一说到村庄旧貌,基本都表达一个意思——虽然地方穷,但是山青水秀的,环境很宜人。可当说到目前的污染状况时,要么归咎于附近的企业,要么就从没想过原因。因为他们始终还有一种观念——祖辈们都是这样处理废弃物的。所以当他们感觉身边环境真变差了,只是一味希望政府“买单”,可对自身的行为却依然没约束。素不知,即使政府帮忙买单,到最后还得靠村民们自
己维护。
二、农民的知识水平影响了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理解。调研中,我们时常碰到老乡不明白什么是“生态”、什么是“污染”,以至于刚收集问卷数据时,成员们基本上交白卷。由此发现,就算我们当地环保工作作做得多么有声势,但村民们不理解,这也是枉然。所以,我调研组认为,乡村环保也要从教育抓
起,从小抓起,这样才能治“本”。
三,新农村建设规划短期内无法完全实现“与环境相和谐”的目标。根据我调研组考察的几个新农村建设基地所反映的情况来看——规划房做的很漂亮,也考虑了地势差异,但环境并非最佳。多数的规划村区都坐落在老村区的村口处,而这些地方以前多为杂草,即使有树也因建房而被锯掉。这使得漂亮的规划房屋暴晒在夏季炎炎烈日下,冬天也可能无物挡风而成为“冰房”。同时,规划房内虽设计完善,但规划房外的排水渠道等都没经过任何处理措施,或直接排入村中唯一河流,或直接排到空地。这将使未来的村庄可
能遗传到发展中城市的“房屋虽美,水质难闻”的特征。
调研后记
本次调研活动得力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支持,使我们明确了调研方向和方法,达到了我大学生想了解新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的目的,实现了我青年大学生用专业知识服务于祖国建设的愿望。调研报告形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篇3
关键词: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生态环境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其中,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重要内容被写上日程。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带来了经济发展的累累硕果。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却日趋严重。而环境问题直接制约着我国农村能否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环境污染分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点源污染指有固定排放点的污染源,如工业企业排污;而面源污染则没有固定的污染排放点。
根据我国农村污染物的来源和特性分析,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农村的面源污染、农村的点源污染和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三大类。
(一)农村的面源污染。农村的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处理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分布范围大与防治难度大的特点。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1、农业生产的污染。主要指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及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造成的环境污染。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施肥结构不合理和施药不当,不仅严重污染土壤,通过农田径流加重了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而且还通过受污染农产品的销售直接威胁到城乡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农村生活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主要指村镇等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因缺乏规划和环境管理滞后造成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
(二)农村的点源污染。主要指城镇企业和乡村集约化养殖场因布局不当、污染治理不力带来的污染,城镇工业污水和工业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城镇工业与乡村畜禽饲养业具有污染点多面广、排污种类多、浓度高的特点,因而其污染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三)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指农村地区存在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荒坡垦殖、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行为,造成了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严重破坏。
一些由城市迁移到农村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没有建设相应设施处理工业垃圾和污水,给当地农村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影响到我国农产品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不利于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与提高。
其中,面源污染比点源污染的范围更广泛,不确定性更大,成分和过程更为复杂,也更难以控制。
二、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分析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原因复杂,但究其根本,是由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造成。城乡结构性断裂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断裂使农村贫困状态更加突出,农民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改善生活的动力,无力顾及生态环境污染控制。
城乡相差越突出,农民改变自己地位的内在冲动就越强。改变贫困的诉求,成为农民谋求发展的最直接动力。由于受资本缺乏以及发展途径狭窄的制约,而不得不走资源消耗型原始积累的加速发展之路。这种发展实际上是掠夺式发展,以非持续的方式残暴地从环境中索取发展,从而直接造成一系列破坏生态环境问题。
2、城乡社会断裂使大量人口被堆积在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从而造成了农村人口与资源之间关系高度紧张。
人多资源少的矛盾突出。大量人口堆积在农村,其就业方式就是破坏性就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需求已经超出其供应能力,构成了对农村环境资源的巨大压力。
3、城乡社会的断裂使农村中的环境保护教育相对薄弱,从而导致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差。面对城镇企业污染,农民往往缺乏保护意识,并处于无助地位。
4、城乡断裂使那些较为先进的企业和技术难以在农村建立。
由于农村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使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不愿进入农村,而乡镇工业也无法学习到先进的环保经验和技术。
5、城乡断裂使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忽视,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滞后,环保基础设施、环保经费等均供给不足,加重了生态环境恶化。
虽然国家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其中一些也涉及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但尚未构成法律体系,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在一些重要的农村环境保护领域还存在着立法空白,农村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很不健全。同时,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投资支持力度严重不足,在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方面,农村也远远落后于城市,很难遏制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
三、保护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
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国家和社会的繁荣与稳定。针对以上提到的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以下的对策和建议:
1、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加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之根本措施。
2、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管理体系,加快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现监测工作常规化;加大对农业环境重点污染区的治理投资力度,加快农药新品种的研制和开发,推广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和牲畜养殖的粪便污染治理;加大对农田的保护,防止退化、盐碱化和沙化;加大对污染的河流、水源保护性投资;加大对荒山的投资,使之绿色化。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首先,要转变观念,打破城市优先、工业优先的理念,确立环境与经济并重的发展理念,推动基于工业污染防治与反映城市利益中心主义特征的环境法制进行的适应性变革。创设适应于调整农村生态安全及乡村企业环境管理的法律机制;同时,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将散见于各法律中的相关环境保护条款进行清理,修订至协调一致。其次,填补立法空白,对一些重点领域专门立法保护。
4、强化区域环境规划。以往的规划工作的重心多在于城市规划,而很少关注对农村的规划。要把农村生态环境规划与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密切联系起来,通过强化区域环境规划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严防农村建设重蹈覆辙。同时,可通过设立乡镇工业发展区的方式来提高环境污染的监管和管理效率,增加生产效率,提高废物的利用率,从而减轻污染。
5、引导建立农村民间环保组织。民间环保组织有利于保证农民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决策和执行中的话语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只有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积极作用,确保农民的参与,才能使农民掌握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的危害的一般性常识,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农民自身环境保护意识,真正有效地控制和治理生态环境恶化。
浅谈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篇4
1、农村自身对环境的污染
农业生产过程中:一是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我国人多地少, 土地资源的开发己接近极限, 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初步估算, 我国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约6.5亿吨, 每年农膜生产量达130万吨, 使用农膜的耕地面积己突破亿亩, 但调查显示, 40%以上农作物秸秆未能被有效利用, 农膜年残量高达45万吨。据统计, 我国农药的年施用量高达132万吨, 其中, 高毒农区占70%, 化肥施用量达4412万吨, 其中氮肥施用量高达2200万吨左右, 有机肥施用量仅占肥料施用量的25%。
我国农村人口快速增长, 村镇规模不断扩大,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引发村镇的生活废弃物也在不断增加, 但由于资金、技术有限, 基础设施缺乏以及其他原因, 村镇的生活废弃物处理厂的建设及容量都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投入严重不足, 已有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也是几乎为零, 许多白色污染物和人畜粪便直接排入河道的现象在广大农村是比比皆是。
2、城市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城市工业“三废”污染向农村的蔓延。目前, 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环境不公平现象, 许多城市把污染向农村转移。近年来,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 加之产业梯级转移的农村生产力布局的调整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开发区、工业园区特别是化工园区在农村地区悄然兴起, 造成城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 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超标排放己成为影响农村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近几年调查显示, 我国因固体废物堆存而被垃圾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13.3万公顷以上, 533.3万公顷以上的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 全国利用污水灌溉的面积己占全国灌溉面积的7.3%, 比八十年代增加了1.6倍。因为环境污染, 造成每年粮食减产100亿公斤以上, 直接损失达125亿。
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文化因素
(1) 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沉重压力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中, 人口问题是第一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都与人口紧密相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人口问题是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源。大量资料表明, 生态环境的恶化, 自然因素只起20%-30%的作用, 而70%-80%是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所致。因此, 制约和改革人为不合理因素是治理各种环境恶化的关键, 而这其中之一就是要控制人口数量。
(2) 农村居民“经济至上”的生存价值取向
在我国, 广大农村还处于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发展阶段, 出于对富裕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发展经济的愿望很强烈。可是, 如何发展呢?由于资金、技术、人才、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不少农村仍然是靠山吃山, 在祖辈留下来的土地山坡上打主意, 一旦寻找到能致富的项目, 就把环保问题放到了脑后, 农民穷怕了, 只要能挣钱, 苦点、累点, 付出点环境代价算什么。在一些农村地区, 乡村干部和一些村民, 在兴办企业之初就默认了环境污染和破坏, 对环境治理压根就没有列入议事日程, 环境意识非常淡薄。这样以来, 一些农村出现环境污染和破坏现象也就成了必然。
(3) 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淡薄
从目前来看, 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普遍处于低迷的薄弱状态, 环保知识贫乏, 而且获取环保知识的渠道、形式不畅通, 有关环保的知识与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根不上形势的发展。根据近些年来的各种环境意识调查报告看, 广大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普遍欠缺, 对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危害、防治办法等了解较少,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广大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滋生。
2、政治因素
对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政府应负有一定的责任。新中国成立后, 我党曾一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但五十年代后期, 由于实行急于求成的冒进战略, 如大炼钢铁, 滥挖滥采矿产资源, 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特别是文革期间, 关于工业、城市、农村等领域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也被当作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东西而受到批判和否定。
3、经济因素
此外,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经济发展水平低, 同时有许多农村是位于偏远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很少能够吸收外来投资。农民为了维持生存, 支付日常的生活消费, 就会想尽办法去获得收入。特别是自然生存环境较差地区的农民, 出于生存的需要, 往往会通过采取开山造田、毁林种田、过度放牧等来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 维持基本的生活, 这就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当地的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沙漠化、盐碱化等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生态环境的破坏又导致这些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化, 农民因此就会陷入一种生存的困境, 从而陷入经济贫困和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基于此, 如果看不到上述因素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仅仅指责农民素质低下, 生态环保意识差是有失偏颇的。
三、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研究
1、加强农民环保意识教育
农民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主体, 是自然资源的主要开发利用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广大农民的生态价值观正确与否, 环境意识的高低, 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起重要作用。在我国农村, 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相对比较落后, 加上人口众多, 人民素质较低, 环境意识淡薄, 存在盲目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 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现象, 且有蔓延趋势。因此, 要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还必须提高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地方行政领导的环境意识, 提高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2、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
农村循环经济, 其本质就是一种农业生态经济, 但其循环利用的特点又优于一般的农业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把农村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式循环流程, 达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节约能源、优化环境的目的, 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 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作法, 对于发展高效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有着良好的作用。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可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轻农村环境污,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农村循环经济以可循环资源为来源, 把农村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中, 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 从而把经济活动对农村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 达到有效减轻农村环境污染,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以乡镇企业为例, 对乡镇企业来讲, 随着资源、环境越来越稀缺以及环境管制越来越严格, 排放污染与消耗资源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发展循环经济, 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 被废弃的比例越来越低, 企业就可以在获得更多利润的同时产生较好的环境效益, 进而在大幅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 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 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3、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法律政策体系建设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篇5
摘要: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农村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基地,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源泉、国民经济存在的根本。随着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力扶持和经济大规模展开的情况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在城市环境问题得到日益重视的情况下,农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对来说正在日趋恶化,总体形势非常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严重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严重拖慢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在这种情形之下,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而然的就被提上了议程,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必须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将环保建设放在头等位置,与经济建设、村庄建设同步,全面进行规划,研究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保护现状以及分析其成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环境保护对策。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环保对策
绪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把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小康建设的总体目标中,体现了对社会历史规律的尊重和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三农”问题是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而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不破解环境问题,就难以破解“三农”问题;不破解“三农”问题,也就难以健康有序地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三农”问题至今也是今后政府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农村环境问题则直接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影响到中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环境保护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农村环境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了,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和看法。“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之一,而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对水、空气、土壤造成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工作刻不容缓。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日益凸显出来,这不仅影响着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利,也成为阻碍农业发展、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众多,但其实质原因是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不健全,因此,应在分析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为新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使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好科学规划与分步实施,政府扶持和农民集资,发展农村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与加强管理,农民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等多方面的关系问题。因此,处理好上述几个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作用。我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方面面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态学的整体优化、协调共生、平衡稳定、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原则,可以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重大举措,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中的具体体现。在对我国农村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的基础上,在“重发展,轻环保;重生产,轻生态”的思想影响下,分析了造成农村生态环境复合污染的原因,最后,结合当前农村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的实际问题,提出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
1,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也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规模开展模式,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乡村面貌的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速,其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发展速度尤其迅猛,乡村居民对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但是由于缺乏规划指导,导致乡村面貌杂乱,失去了中国乡村的固有风貌。“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之一,而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对水、空气、土壤造成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2,城乡体制的改革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城乡一体化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探索阶段;二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对城乡边缘区进行研究;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是城乡一体化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开始建立;研究内容日臻完善是2012年11月8日的党的十八大上。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作十八大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他指出,第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第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第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武力认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将对解决“三农”问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十八大报告一大亮点。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城乡发展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
二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范围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的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农村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农村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农村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后劲,最终将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当前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化肥、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造成污染
我国化肥、农药施用量居世界之首,且单位面积施用量高于发达国家,不同化肥之间使用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化肥使用率低、流失量高,据实验统计,我国农业化肥平均利用率低于30%,相当于施用10公斤化肥,就有7公斤多被分解、挥发、渗漏、淋溶,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周围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甚至是大气和地下水污染。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的有害物质残留日益严重,以有机磷农药为例,其使用过程中仅有约10%被植物吸收,其余约90%扩散于大气中,直接影响着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1]
(二)、乡镇企业的不合理发展带来的污染
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经济的格局,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乡镇企业基本以技术含量低、对环境影响大为特点,同时又因规模小、资金与技术有限而难以对环境污染进行防治,使得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此外,一些污染型大中型企业迁建于乡镇,尽管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但也成为了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据2007年国土资源部资料表明,我国10%以上的耕种土地面积已遭污染,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 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 1200 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三)、农村旅游业迅速发展对农村造成的环境污染
依托当地自然生态、名胜古迹、风情民俗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当今农村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带来大量流动游客,使人口更为集中,但“农家乐”等新型旅游形式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令人担忧,餐饮消费使清洗宰杀家畜的废水、废弃物大量增多,肆意破坏植被、任意盖房搭棚、胡乱堆放垃圾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就暴露出乡村旅游环境管理处于散乱、不规范的状态。
(四)、农村养殖业的无序发展导致有机物质污染严重
农村生猪屠宰的废物、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水渠、河流,悬浮物和含氮有机物分解使水质变黑、变臭,致使蚊蝇繁生,危害人们健康,水中 BOD、COD严重超标,水体营养化,危害水生生物。农民放养家禽、猪、羊、牛等牲畜任意在村中排泄粪尿;生物残体固体废物乱堆、乱放,雨水冲刷进入水体,生残体腐烂发酵,有害藻类丛生,使小池塘营养化,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五)、是环境保护机制与制度的缺失加重了农村环境污染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城市,而极少关注农村,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律存在严重问题,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在农村缺乏有效的机制与制度保证。具体体现在:环保意识淡薄,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科学发展观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建设趋势,是党中央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农村面貌的新举措。为适应新农村规划建谩需要,借鉴城市发展的经验,避免新农村建设时农村生态环境和乡村特色景观的破坏,应建立新农村环境景观体系。构建体系的重点是保护乡土风貌,田园风情,以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农村建设,使农村生产建设规划、生活建设规划、文化建设规划与景现生态建设规划相和谙和共生。本文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对景观生态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1,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持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生态文明建设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走经济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为全面构建小康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态支持。
农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可持续利用。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不科学,导致土地、农药、水、化肥等农业生产要素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尤其是在近十年的经济大规模开战的情况下,很多地方都在片面追求着经济发展和GDP数量的增长,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围湖造田、开山造田、乱砍滥伐、资源过度开发、水域污染、超载放牧等等许多事例屡见不鲜,森林、水体、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大大降低,农村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以至于我们中国成为亚洲乃至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的国家以及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为此,我们必须负起生态环境的重任,而且还要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当中,发展农村经济须充分注重运用符合生态经济学、生态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和规律的方法、手段,来指导当前的中国农村农业经济形态,建立生态系统维护改善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平衡机制。将农村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整体,以便实现良性循环。以湿地、森林、水域、草原等的保护为重点,加强新农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彻底把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掉,树立生态型、可循环型和清洁型的农业发展理念,创建绿色中国新农村农业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中国新农村经济走向科学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和谐新农村。
2,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保护好生态环境,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彻底把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掉。3,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把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位置来抓。要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全国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作为实施的重点,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与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领导,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3、科学种田,控制化学物质污染。推广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减少化肥损失和污染,提倡土中施肥和推广测土施肥。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农药使用技术掌握,科学用药的技术。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尤其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蔬菜、粮食、畜产品的监测,预防重大农药污染。
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经济探析 篇6
【关键词】农村经济;环境保护;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落后的农村耕种模式已经被淘汰,更加高效快捷的农耕方式走进逐渐发展的农村地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少曾经出现在城市经济发展遇到问题的地方又再次遇到了,那么打破以往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农村经济发展体系不能走先发展再治理的老路,因此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发展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正确路线,是对于农村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
1.保护生态经济才能长久发展
生态经济是在保护生态的条件下使经济发展,在日益发展的经济体系中如何保护生态已经是重中之重,确保生态的可持续性才能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性,因此保护生态的大前提下才能长久的发展经济。生态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是在从前的探讨中已经得出的结论,对于生态的作用已经可以确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子孙后代的延续是极为重要的,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开发旅游资源是优质的发展经济的方式,它不断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收效是巨大的。并且因为生态和谐统一的关系,一旦以点的方式破坏带来的损失就是方方面面的,因此生态经济发展刻不容缓。
2.注重生态的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
生态与经济作为人类社会不可跨越的两大环节,其组合具有以下特征:
2.1和谐生态特性
和谐是一种普遍规律,无论在自然社会还是人类社会,都起着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存在协调,才可以表现出整体效应,才能反映出1+1>2。但协调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人类不仅要懂得正反馈还要懂得负反馈,既要懂得加也要懂得减。因为在一个系统里只有有加有减才能保证它是最稳定的,才能得到良性循环。如一个地方若鸟很多,那就会使虫很少,而虫一少,树就长的好,进而就为鸟创造了更好的生存条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里有一个负那就是虫少了。假如虫多了,那就会使树少,鸟也就没了生存条件,那这个系统里就不稳定了。
2.2统筹生态特性
生态经济作为一个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但在这众多要素之中,生物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这种系统性是以生物为中心的,没有生物的存在就不存在生态系统,而生物与环境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它们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某些信息流使得生物得以跟环境进行交换,从而形成开放系统。这种开发系统的存在,使整个自然界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而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界的正常循环,否则经济的发展就会产生诸多难以解决的后患问题。
再者,生态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其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必须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只有这样,生态经济的系统性特征才能凸显出来。
2.3循环生态特性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从物理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物理环境,完成一个由简单无机物到各种高能有机化合物,最终又还原为简单无机物的生态循环。通过该循环,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物理环境得到更新并变得越来越适合生物生存的需要。在这个物质的生态循环过程中,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被固定在有机物中,供食物链上的各级生物利用。
自然界的生态环境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的,在自然的力量下这种动态的循环不会被打破,不断的循环并且延续下去,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型,但是在人为的破坏下这种动态平衡极容易被打破。如果人类的活动过分的干预了自然生态的动态循环甚至可能引发自然界循环崩塌的恶性事件,那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地区上所有物种的生存都是致命的危害。人类工业的发展促使恶性的生态循环,大量破坏植被和生物物种多样性,导致的恶性环境事件有目共睹。因此现在提倡的环境保护其实就是在人为帮助下恢复这种自然生态平衡的方法,促进良性循环的进行。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惟独生态没有形成循环。而生态经济则要求必须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因为如果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就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而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3.发展生态经济的重点模式选择
从生态经济的特征可以探索出农村生态经济可以以不断提高太阳能转化为生态物的效率和氮资源转化为高蛋白的效率,加强能源和物流在生态系统中的再循环过程,从而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生和利用、环境和生态保护、经济效益四者统一的综合效果。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3.1生态规模化模式
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如粮食基地、油料基地,林果基地、蔬菜基地,畜禽水产品基地,规模经营,形成批量。
3.2生态整治模式
对低产田、低洼地、丘岗地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形成路渠配套,浇灌方便,旱涝保收。
3.3生态改善模式
开展退耕还林,四旁植树,在田地、路边、渠堤、沟坡合理栽植树木,做到林水田结合,乔灌草结合,落叶与常青结合,用材林、经济林、薪碳林结合,建成农林成网化,沟渠林带化,道路林阴化,村庄园林化,多树种生态防护林体系,改善小气候,实现生态效应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3.4生态养殖模式
充分利用饲草、饲料资源,大力发展畜禽、水产养殖业。形成饲草、饲料喂家畜家禽,畜禽粪便制作沼气,沼液养鱼,沼渣还田的生态良性循环。
3.5生态种植模式
一是实行林、果、粮、药、菜的立体种植模式,在纵向空间阳光的最大程度利用,提高效益。二是实行套种复种,充分利用作物的季节性差异达到能源和土地使用最大化。
3.6庭院生态经济模式
在农村规划建设上推广一庭两院生态结构住宅,前院饲养家畜、家禽,发展沼气,后院住宅种花种草,栽植果树,充分利用宅院的光、热、水、气、土地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不仅净化、美化、香化环境,而且增加经济收入。
3.7循环经济模式
目前在农村一家一户可以操作的循环经济模式“饲料(粮食)→畜禽→沼气池→鱼”和“饲料(粮食)→畜禽→沼气→果(粮食)”模式。
4.结语
正确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极高的,因此环境保护的课题多次被放在经济发展的前面,选择一个合适的发展模式是对生态的负责,也是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是对子孙后代的负责。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是走向更好生活的桥梁和阶梯,因此对于农村的后来发展经济更改给予重视,要提出优秀的生态保护方案,并在此方案的基础上创造产值,是农村的经济体系在进步的同时不会干扰到生态环境的平衡。 [科]
【参考文献】
[1]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问题研究 篇7
1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对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部分问题
1.1 农村产业整体缺乏创新能力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我国现代农村经济已经有了相对稳定持续的增长态势,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外部环境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得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原本的经济基础就薄弱,对于广大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地区,农村农业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由于人为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农业生产效益偏低,许多农业劳动力整体综合素质较低,现代意识以及科技素质等还不能与城市和现代化相适应。我国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远远没有达到依靠科技力量来提高农业生产。这就形成了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这种经济速度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生态的发展。
1.2 农村缺乏资信体系的建设和金融法制建设滞后现象
在我国农村,教育水平不同,农村诚信教育和社会信用意识普遍淡薄导致金融债务现象严重。个体私营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做假账普遍。我国的一些法规不够完善导致了我国农村金融法制建缺陷,地方政府保护使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同样法制不完善导致农村金融活动寸步难行。我国的金融机构面临着不良贷款成本高、司法执行效率低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积极性。
2 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解决的部分对策
2.1 我国全面开展农村信贷市场发展现代农村经济
为了支持农村设施建设,我国全面开展农村信贷市场,发展现代农村经济,拉动农业内需包括农村水、电、信息以及环境与能源设施,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方位支持农业开发,比如开发创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农业生态环境、改造农田水利,使农业生产能力得以不断提升。加大对特色农业信贷支持此现代化农业产业建设全面推进。
2.2 提高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参与者是人,加强农民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优化农村金融法制环境。尤其是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宣传金融基础知识、法律法规、信贷政策等来完善农村金融法制环境。国家应充分采用多种方式让农民认识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位农民切身利益,对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为整体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2.3 农村金融生态问题的优化措施
提高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积极性,规避金融支农风险,保证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能够得到回报,政府应该大力鼓励持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依照县域发展情况,并与自身规划相结合,对于我国金融服务改善中扶持村镇银行、改善我国新农村金融机构有着十分的重要性,降低风险,健全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障机制,扩大对政策性农村保险的范围,构建农业再保险机制使得可以转嫁风险带来的损失,建立完善农村保险机制和农村信贷风险,多渠道保证企业融资渠道,同时利用互联网金融担保方式进行创新信贷,将信贷保险提供给融资机构,增加力度引导社会保险机构,在担保方式上进行创新,充分发挥构建多样化资本市场,以此解决我国农村企业发展中所存在的融资难的问题。
我国经济相对不发达,对应着农村的经济相对落后,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服务于各类金融机构的。农村整体金融生态环境也在逐步完善当中,同时伴随我国现阶段的农村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但由于我们现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导致了农村金融发展缓慢,仍然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我国整体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是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最直接原因,我国现在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远远不能够满足我国现阶段农村实体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业领域和农业经济为我国的其他产业做出重大基础贡献。由于我国整体经济薄弱环节,农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仍然比较落后。金融的发展相生相伴的是经济,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作为后盾。优良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增加农民的收入,更好地促进和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形态发展。
摘要: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金融业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要想健康发展农村金融需要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想要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关键是三农问题的解决。金融的发展相生相伴的是经济,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作为后盾。优良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增加农民的收入,更好的促进和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形态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引导农村整体金融生态环境逐步完善当中,我国现阶段的农村金融业不断发展,相对应的现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导致了农村金融发展缓慢仍然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我国整体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是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最直接原因,我国现在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远远不能够满足我国现阶段农村实体经济发展。探讨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对我国农村发展与进步的影响是有现实意义的,寻找到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并且找到相适应的方案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制约
参考文献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篇8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原因
农村的生态环境是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生活活动的场所, 是农村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增长, 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农村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如工业化污染严重、化肥农药的不合理利用、集约化养殖业的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本文仅对造成农村环境恶化的原因进行分析, 以期为农村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
1 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近年来,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 农村固体垃圾排放增多, 农村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 我国在农村固体废物治理方面还相对落后, 而且十分缺乏处理意识。随着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变化, 农村垃圾的成份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废塑料和废电池之类的废弃化学类物质已明显增多, 屋角田边到处丢弃。这类垃圾即使进行简单的填埋也不解决根本问题。因为垃圾填埋可能产生成分复杂的渗沥液, 渗沥液对农田造成污染, 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而且这种污染会持续很长时间, 治理起来也非常困难。
2 化肥农药的大量及不合理施用引发的污染
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造成污染问题严重。目前, 我国化肥用量已经达到5000多万吨, 超过世界总用量的30%, 利用率仅为35左右。农药使用量达到140多万吨, 利用率也仅为30左右, 未被农作物吸收的部分导致我国至少1 300万公顷耕地受到严重污染。以氮肥为例, 1980年全国氮肥总施用量为934.2万吨, 1990年上升为1 637.7万吨, 2000年则高达2161.6万吨。盲目地过量使用化肥以及施用不合理, 会带来化肥养分污染环境的问题。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农药, 导致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于土壤、水体和空气中, 致使耕地、水流和空气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3 农村工矿企业发展产生的污染
一方面, 农村乡镇企业的殿军突起, 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发展, 但同时, 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乡村工业化进程的推动, 很多乡村工业排污量大、没有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而直接排入大气和水流, 影响空气和水流的质量, 使乡村上空总是乌烟弥漫, 水流变黄发黑, 发出刺鼻难闻的臭味。很多工厂排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经雨降落后, 形成酸雨。酸雨降到地面后, 导致水质恶化, 对各种水生动物和植物都会受到死亡的威胁。农村工业化过程中伴随的CO2气体, 是“温室效应”的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 一些高污染产业向农村转移, 如金属冶炼、化工、食品加工、垃圾场等。这些企业由于环保意识差、资金投入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和追求高额利润, 基本上没有对其排放物进行处理。如排放大量的污水, 这些污水灌溉了当地的农田并渗透到地下水, 造成农田和水源的污染。许多农村地区, 农民的生活用水含氟、锰、细菌等严重超标。目前, 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一些纠纷和上访是这一问题的一个反映。
4 养殖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养殖业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 农村畜禽养殖业主要集中在养鸡、养牛、养羊、养鸭等种类上, 尤其以规模化养殖小区和零散养殖户养鸡大棚占的比例较大。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三方面:粪便、污水和恶臭。这些污染物基本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出。养殖业的粪尿排泄物及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致病菌等污染物, 并产生恶臭, 污染物量大而集中。部分区域流域的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畜禽粪便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之后的农村第三大污染源。因此, 对农村养殖业进行合理规划以及对其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循环利用和处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 植被破坏造成的环境污染
农村植被破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对森林在生态环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 农民们为了生活的需要或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 滥砍滥伐, 导致森林的滥伐与破坏, 消耗量大于生长量;二是对森林的无限度开发, 如无限开垦、毁林种粮等, 导致森林覆盖率锐减;三是矿产资源的私采滥采, 不仅导致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 而且导致严重的植被破坏。如江西赣南是稀土王国, 曾经在相当长时期内, 私采滥采严重, 导致严重的植被破坏和水流污染;四是森林火灾, 造林成活率低等原因, 使森林资源锐减;五是在草原地区, 由于过度放牧和开垦, 草原发生退化现象, 草本群落变稀变矮, 草质变坏, 产草量降低, 甚至发生旱化、盐渍化和沙漠化现象。所有这些, 导致农村植被破坏, 从而导致水土流失、水源污染等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温铁军.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0.
[2]周进育.农业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J].扬州大学学报, 2009, 32 (13) .
[3]章力建, 朱立志,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J].农村环境发展, 2007 (6) :1-6.
[4]李小云, 等.环境与贫困:中国实践与国际经验, 2005, 2.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篇9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首先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因此构建一个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 国内不少专家在近几年也进行了一定研究, 但是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较少, 文献检索中仅有孙杰斐[2]、黄庆安[3]等少数几人进行了一定研究, 而更多的研究集中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及相应对策方面。另外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研究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4]。因此, 进一步地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进行深入研究, 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原则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实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只有使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评价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状况, 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金融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需要根据系统构成要素确定评价指标, 并通过专家打分或权重判读、实际测定等给各指标属于量值, 然后运用不同的数学方法或综合评价方法评定金融生态环境优劣, 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基础。本文认为, 评价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 科学性原则
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过程中, 建立的指标体系要能够客观地反映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本质和它的复杂性, 评价指标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应以金融学、统计学、数学、社会学及其它学科的有关理论为基础, 符合科学原理, 以取得客观、准确、公正的评价结果, 真实反映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水平, 且每个指标必须概念清晰、科学涵义明确, 指标之间既要有内在联系, 又要避免重复, 同时具体的评价方法和程序也应该科学和规范。
(二) 代表性原则
反映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因子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在实际评价时, 既无必要、也无可能进行全部选择。因此, 在确定评价指标时, 只需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真实反映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变化特征的因子。
(三) 综合性原则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 农村经济发展层次差别较大, 既要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整体进行评价, 又要考虑经济社会在不同区域的差异性, 因此这种评介应是在区域特质性基础上的综合。应当说,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 指标体系要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 反映整体金融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主要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要既能反映局部的、当前的和单项的特征, 又能反映全面的、长远的和综合的特征。
(四) 动态性原则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应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和预测性, 因而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也要反映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演变序列和发展趋势的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构建不仅要重视现状和当前利益, 更应关注将来状态和长远利益。所以对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 应遵循和坚持动态性、可持续性原则, 要考察它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是否有利于推动金融业健康持续发展。
(五) 地域性原则
我国农村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其生态环境状况的特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建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时, 一定要考虑不同区域的特殊情况, 选择最能反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价指标。当前金融信贷准入条件、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均由总行统一制定, 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相差极大, 对某些欠发达地区来说, 这样的同一标准是有失公允的。因此, 在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过程中, 评价指标设置及指标权重应根据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状况而有所调整, 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平衡性。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是评价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尺度, 指标体系是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根本条件和理论基础, 指标体系构建的成功与否决定了评价效果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一)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
根据上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将评价指标体系分解为目标层、准则层与指标层3个层次。基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最终结果, 目标层包括决定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与发展能力的不同因素, 包括法律环境、信用环境与区域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几个方面;准则层包括构成金融生态环境体系的各主要成分, 本文认为在法律环境中法制建设、法律执行效率与法律执行公正性几个方面是主要的评价要素;而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府信用、单个企业信用与中介机构信用是评价信用环境的基本指标;区域农村经济金融总量增长情况、农村经济金融人均增长情况以及农村经济金融相关情况是评价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在指标层, 选择了29个不同的指标作为评价的基准要素 (具体参见表1) , 这是对各要素的数量指标反映。
(二)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的定量分析
1.法律环境
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 法律制度的完善在于规范信用行为, 是市场经济下维护商业信用的工具, 金融行为必须以良好的法制环境为基础。在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中, 法律环境的选择为逆向指标, 由3个准则层面的7个逆向指标构成 (具体指标见表1) , 其计算公式为:
P1=-∑LxnPxn=- (Lx1Px1+Lx2Px2+Lx3Px3) (1)
在 (1) 式中, P1表示在某一农村区域中, 金融机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法制环境逆向综合得分值 (扣分) ;3个变量 (Pxn, n=1, …, 3) 分别表示一个农村区域选定的准则层面的逆向综合得分值;3个系数 (Lxn, n=1, …, 3) 分别表示一个农村区域选定的法制准则层面的逆向指标的权重系数, 且ΣLxn=1。
根据上式计算的P1数值越大, 表明农村法制环境越差, 某区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差;反之, P1数值越小, 表明法制环境越好,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好。
2.信用环境
金融业的产生依赖于信用经济的发展, 金融业务经营借助于信用工具的运用、创新来实现, 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 农村信用环境是构建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在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中, 信用环境的选择同法制环境相同, 也为逆向指标, 其由4个准则层面的10个逆向指标构成 (具体指标见表1) 。其计算公式为:
P2=-∑CyrPyr=- (Cy1Py1+ Cy2Py2+ Cy3Py3+ Cy4Py4) (2)
在 (2) 式中, P2表示在某一农村区域中, 金融机构与其生存和发展相关的信用环境逆向综合得分值 (扣分) ;4个变量 (Pyr, n=1, …, 4) 分别表示一个农村区域选定的信用环境准则层面的逆向综合得分值;4个系数 (Cyr, n=1, …, 4) 分别表示一个农村区域选定的准则层面的逆向指标的权重系数, 且ΣCyr =1。
根据上式计算的P2数值越大, 表明农村信用环境越差, 某区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差;反之, P2数值越小, 表明信用环境越好,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好。
3.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水平
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水平评价就是以表现农村经济、金融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的经济金融指标为评价指标, 考察和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状况。理论与实践都已经证明, 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存在明显的互动增长关系, 农村金融深化是解释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5]。因此, 人们同样认为在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体系中,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结构的完善与优化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中, 农村经济金融环境是反映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重要指标, 由3个准则层面的12个指标构成 (具体指标见表1) 。其计算公式为:
P3=∑SetPet=Se1Pe1+ Se2Pe2+ Se3Pe3 (3)
在 (3) 式中, P3表示农村金融机构与其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值;3个变量 (Pet, t=1, …, 3) 分别表示经济、金融发展水平选定的3个准则层的综合得分值;3个系数 (Set, t=1, …, 3) 分别表示经济、金融发展水平选定的3个准则层的经济总量权重系数, 且ΣSet=1。
同上述指标分析相同, P3值越大, 表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越高, 农村经济的成长性好, 能更强地吸引金融资源的流入, 金融机构同时能得到互补性的增长, 因此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状态也越好, 越有利于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反之, P3值越小, 表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越低, 金融资源的趋利性特征会导致金融资本的相应流出,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会越差, 也就越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
(三) 综合定量分析
上述分析从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状况、法制环境与信用环境几个方面反映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质量水平, 而要全面评价和揭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质量, 需要进一步地计算其综合值。可以用下式来计算我国某一农村区域内的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水平:
P=-d1P1-d2P2+d3P3 (4)
上式中, P表示我国某一农村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定量指标综合分值;d1、d2、d3分别表示目标层面的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权重系数, 且d1+d2+d3=1。综合得分值P的数值越大, 表明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好;综合得分值P的数值越小, 则相对越差。
三、研究展望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结构中的弱势所在, 农村经济及其“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完善和提升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促使农村金融从内部实现质的飞跃发展, 并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但是,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虽然不少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研究, 但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 并未达到成熟的地步。在本文中仅就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进行了部分探讨, 该体系还存在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 如指标的设置、选取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同时, 对更深层次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与建设路径等还未有涉及, 而在我国, 地域广阔,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金融发展差异极大, 要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作统一的评价与结论, 可以说是不太现实的。如何对我国农村不同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 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路径, 是人们需要继续进行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章政远, 祁斌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矛盾和对策[EB/OL].[2005-06-15].中国合作金融网.
[2]孙杰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J].财经研究, 中国西部科技, 2006 (16) :43-44.
[3]黄庆安.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J].福建金融, 2005 (10) :12-14.
[4]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金融研究, 2006 (1) :167-177.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篇10
一、当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过30 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由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其它金融组织机构构成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截至2014 年底, 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从启动时 (2009 年10 月) 的2945 个减少到1570 个;实现乡镇金融机构和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双覆盖的省份 (含计划单列市) 从2009 年10 月的9 个增加到25 个。但在发展过程中依旧凸显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金融生态环境问题。
(一) 农村资金依然紧缺
由于我国建国之初选择了优先发展城市经济的策略, 我国农村经济一直是城市经济的附属品。当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时, 发现固有机制难于调整。据有关部门估计, 国家在发展城市和进行工业化建设过程中, 从农业生产部门提取的“剪刀差”高达6000~8000 亿元。并且现在依然存在金融机构在农村吸储区城市放贷的情况。制度化措施还构建了城乡技术结构、分配结构、价格结构等方面的矛盾。
(二) 行政力量对农村金融活动干预失当, 农村金融的市场化程度低
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农村金融资源的掠夺是农村金融市场化程度低的根本原因。在历次的改革中, 财政收入是各政府不可忽视的一方面。由于我国各级政府对财政强大的控制力, 以及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等。当农村政府想要有所作为时, 不可避免的就造成了对农村经济的抽血行为。
(三) 现阶段的面相农村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多样性不足以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
首先, 当代农业具有产业化, 规模化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需要周期长, 额度高的金融产品予以支持。而长期以来农业信贷额度小, 期限短, 发放分散效率低下的特点依然存在, 不足以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其次, 现代农业在服务方式上, 已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扩大到产业链和价值链上各个环节, 金融服务上已不单纯是融资需求, 而是扩展到保险、期货、证券等大金融领域。这方面的服务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 提高服务质量。
(四) 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仍有待健全
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已形成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在内的金融体系, 但与目前农村市场主体的多样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样性相比, 无论是机构数量、种类, 还是服务功能上仍存在不足,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总体上看, 我国政策性金融在广度和深度上还较为欠缺, 商业性金融层次不够丰富, 合作金融还需在规范中探索有效发展的途径。特别是,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数量不足, 竞争仍不够充分, 影响了农村金融服务供给。除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足外, 农村地区投资环境、信用环境、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等尚不完善, 政策性担保机制不健全, 也制约了金融资源向农村有效配置。
(五)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赖以存在的法制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 我国面向农村金融的法律尚不健全, 从业及需求人员法制意识淡薄, 征信制度不健全, 监督制度不完善, 都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法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引起的。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路径
为了塑造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 不论是机构层面、政策层面还是监管层面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一是在健全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和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上, 继续适度放宽市场准入, 支持小型金融机构和引导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 提高村镇银行在农村的覆盖面, 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 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提高农村信用社资本实力和治理水平, 牢牢支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定位。深化大中型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改革, 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储银行等大中型银行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提供期限更长、利率更低的资金。深化区域农村金融改革试点, 推动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金融支持“三农”的经验。
二是在金融服务创新上, 积极稳妥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 鼓励金融机构组合运用信贷、租赁、期货、保险、担保等工具, 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规模化、多元化、长期化的金融支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 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和开展涉农信贷资产证券化, 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债券和股票, 开展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 提供农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金融支持。
三是在政策扶持上, 加强财税和货币政策协调, 创新政策支持方式, 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 确保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完善涉农贷款统计制度, 优化涉农贷款结构。延续并完善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有关税收政策。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 提供更优惠的支农再贷款利率。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三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 完善银担合作机制。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 提高保费财政补贴标准, 健全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充分发挥政策支持对保险分散农业风险的作用。
四是在监管规范上, 落实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划分和风险处置责任, 强化地方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等金融组织的监管责任, 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 有效处置金融风险。健全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和市场退出机制, 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 加大对移动互联网等科技创新的应用, 健全惠农支付体系, 改善农村支付环境。采取多种有效方式, 健全适合农户和小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和评价体系, 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通过真实有效的信用评估, 快捷安全的支付服务, 流动便利的要素市场, 方便金融机构以及各类非金融机构向更多农民提供多渠道、低成本的基本金融服务。
摘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一个仿生概念, 最早由周小川在2004年提出。生态环境是指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自然与非自然群落组成的一个系统, 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金融生态环境就是将整个金融系统视作一个大的生态系统。而农村金融系统就是在农村农业农民范围内讨论金融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按定义的广度有广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狭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之分。广义上的农村金融是指在农业范围内与农业与金融相关的所有的政治, 经济人文等因素的集合。狭义的农村金融则是指农村发展金融的各方面环境的总和, 包括法律、征信、管理等环境。
关键词:农村金融,问题,改善路径
参考文献
[1]史亚荣.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J].经济学家, 2012, (3) , P75-79.
[2]王文乐.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J].金融论苑, 2012, (4) , P175-178.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问题的研究 篇11
关键词:农村经济;金融生态;问题研究
1.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存在的问题
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关注,“三农”问题解决是国家管理工作的重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下面针对农村金融生态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1.1农民作为金融生态主体处于弱势位置
农民是农村金融生态中的主体,但是农民一直处于弱势群体,使得构成金融生态的资金链很容易发生断裂,农民无法在金融体系中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金融结构主体和体系内部的资金无法交换。农业经济结构的升级需要资金的支撑,但是农村经济相对薄弱,农民的资金储备较少,申请贷款时很难提供有效的抵押物,金融生态主体信贷功能弱化。再者,农村金融生态运行具有很高的风险性,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造成了金融借贷具有分散性强、成本投入高的特点,这增加了农业金融生态投资的风险性。
1.2农业产业化带动性不足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在土地闲置越来越集中的发展阶段中,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农业公司的介入,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农民”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难以发挥带动性作用,这是因为两者在利益分配和风险共同抵制方面无法达成统一,农业企业发展很难得到农民支持,再加上农业企业产品深加工技术发展缓慢,从而导致农业生产缺乏市场竞争力。再者,从农业本身方面来看,由于我国部分地区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和农业发展不匹配,农业保障性不足,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承担很高的风险,一旦发生作物病害或者极端天气,就会大大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
1.3法律构架不健全难以维持金融生态运行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运行方面缺乏法律框架的支撑,法律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金融生态环境,同时在农村中,这些问题越发突出。部分农村的法制环境刚刚起步,在金融生态问题方面缺乏完善的法律支撑,其信用环境整治的难度较大,而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金融资源过度压榨的现象,由于宣传力度不足,很多农民缺乏相应的信用评级观念,甚至存在严重的失信行为,这些都对金融生态健康运行造成了破坏。
2.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措施
2.1提高农民的经济实力
维持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在于提升农民自身的经济实力,其个人抵抗风险的能力增强,就会对整个金融生态产生保护性缓冲作用.避免农村金融生态直接面对市场危机的破坏。针对提升农民的经济实力,我们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首先要减轻农民税费负担,对农作物种植进行相应的补贴,同时要完善农产品的定价机制,将农产品纳入到市场竞争的同时要进行宏观调控保障,保证农民农业收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有利条件;再者,要强化农村教育发展,着重侧重于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时人才来带动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完善农村经济结构组成;另外,要逐步完善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政府进行法律政策扶植,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保障机制,通过农业产业化生产来抵抗自然风险。
2.2农村金融体系中引入竞争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有助于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在竞争的宏观环境下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配置,优化资金资源配置。首先国家要逐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打破原有的垄断局面,让民营的金融机构参与到农村金融竞争中,诱导民间资金流向,建设新型的农村企业融资模式,同时要将农村产业和保险公司结合在一起,鼓励保险企业在农村地区开展金融业务。再者,要坚持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推动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让农民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政府要设置灵活的资金流入制度,扩大资金的供应规模,强化贷款和还款的操作规范性。
2.3完善农村金融生态法律环境
法律是维持金融生态运行的基础所在,因此要为农村金融生态问题解决设置完善的法律制度,首先要建立相应的金融准入制度,鼓励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多元化,加强对进入市场资金的监管,避免其扰乱原有市场的稳定性。再者,要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通过贷款信用观念普及,讓农民认识到自己在维护金融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根据农村的实际状况制定科学的信用等级评估方法,建立完善的信用档案,针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发放贷款证明,同时金融机构要加强和监管部门、执法部门的联系,打击存在的破坏金融生态环境的不良现象,规范农村信用秩序,维持金融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保障,当前农村金融生态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深思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首先要提升农民的经济实力,在金融环境中积极推广竞争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框架,为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篇12
1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卫生面临的问题
1.1 农民生活方面
与城市相比,农村人口密集度相对较低。因此,农民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及代谢物通常没有作为环境污染的因素考虑,但长期积累对环境产生的压力日益凸显出来。据调查,不少农村仍沿用传统烧秸秆、木炭的做饭方式,生活垃圾乱堆乱倒,直接暴露于环境之中,或随意丢入池塘、湖泊,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呼吸道感染,而且也造成了对土壤及水源的二次污染,特别是不少村民一直饮用未经处理的井水、江河水等,直接带来了健康隐患。非但如此,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家禽、家畜基本处于散养与混养状态,容易滋生病菌、蚊虫,传播疾病。农村使用的厕所也沿用原始型的厕所。在农村,人、禽、畜粪便几乎都没有做无害化处理,而直接作为农作物的肥料,造成寄生虫病、肠道等传染病流行。
1.2 农业生产方面
由于没有相应处理方式,农业生产造成的越来越多地膜覆盖产生非可降解的“白色”垃圾污染严重,这些“白色”垃圾携带的大量有毒物质渗入泥土,并通过雨水冲刷不断扩散,对居民的粮食生产及饮用水带来不利影响。据科学研究显示,塑料大棚1亩残膜可达100公斤,而残膜要100年至200年的停留才能在自然界里完全降解,从农膜中分解出的有害物质不仅使农作物减产,还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1]。随着科技发展,大量农药、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我国的耕地不到7%,化肥使用量的比重超过了世界化肥使用总量的30%[2]。化肥长期使用已经造成土壤板结,土质恶化;大量农药频繁使用,不仅污染土壤与水体,而且增加了农药残留,通过食物链严重危害人体。
1.3 农村管理方面
从比较经济学来看,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两者之间必须要做博弈分析的话,地方政府会选择发展经济,因为保护环境投入产生的效益是较长远的,亦或是不明显的,也无法以量化的形式作为绩效考核。因此,导致基层行政部门对卫生的投入意识不强,管理经费缺乏,监管机制不到位。我国一般农村没有专业的清运队伍,没有大型的垃圾收集及转运设施,以及污水处理工程等,环境卫生治理滞后。虽然爱国卫生活动和卫生保健活动每年都在农村开展,但都流于形式。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如果经费、机构、人员得不到有效解决与供给,农村环境卫生将会进一步恶化,甚至会积重难返。
1.4 农民习惯方面
多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居民受传统陋习及落后观念影响,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吐乱丢等不文明现象习以为常。不仅危及农民的身心健康,而且不利于整个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美丽乡村建设。即使许多乡村开展了文明村庄、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但都是做表面文章,敷衍了事,而且评选内容及标准多年不变,评选活动缺乏规范操作与民主程序,评选结果也没有与相应的投入及奖惩挂钩,最终造成此项活动的影响力与实效性不强。由于农民长期形成的卫生习惯,对村中的脏、乱、差现象长期视而不见,甚至与环保执法部门、人员发生冲突,抵制对环境卫生的约束。广大农村居民对环境卫生整治缺乏足够认识与参与热情,直接源于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
2 生态视角下农村环境卫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政府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从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收益看,政府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资金一般应投向城市、经济发达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却相对投入不足,所以呈现出“两高两低”的局面,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得不到长期而又稳定的经费支持。据调查,目前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所需经费主要通过项目经费或者“上面给一点、自己筹一点、下面收一点、企业捐一点”的方式解决,长期保障困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所需工作经费大、运行成本高。单就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而言,现采用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每个乡镇每年为此支付的费用高达几十万元,大部分无法长期承担,造成有的乡镇整治工作欠账严重[3]。出于经费不足,农村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极度缺乏,没有专业的清洁人员,没有专用的垃圾清运车,没有统一的垃圾处理厂和污水终端处理设备。这无疑会加剧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2.2 环保观念淡薄,生态意识有待提高
培养环保观念,提高生态意识,宣传教育是必要的,但关键还在于村民及领导干部自身意识的转变。从上文农民的生活习惯看,农民普遍生态意识不强,更谈不上对环境的保护与整治,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健康文明的养成。环境卫生属于准公共物品,靠市场机制无法实现有效配置,这就需要政府给予支持与关注。但目前农村干部普遍关注不够,环保观念淡薄,相对于环境保护来说,他们更注重经济发展,而没有看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现行的考核制度又没有把环境保护、农民身心健康与农村干部的政绩挂钩,这便造成对环境卫生疏于管理、应付了事,往往是为检查考核而开展突击整治,从而最终引致对环境卫生治理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农民健康知识贫乏,自身防护不强,村干部环保与生态意识缺失,将使我国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任重道远。
2.3 部门监管缺位,法律保障不完善
到目前为止,我国地方乡镇大多数没有设立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和专职人员,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几乎无法真正得到落实。现有农村乡镇环境管理机构体系设置过于混乱,将生态环境管理分割为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等多个部门,这样造成了权利相互叠加,职权界限不够明确,最后相关政策与措施不能及时贯彻与执行。在加上县级环保部门较少在其所辖村镇设立派出机构,从而导致我国农村环境卫生的监管真空。另外,我国农村环境需要监管的对象复杂,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共存,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交织,使农村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一般来说,环境监管需要法律做支撑,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要是针对城市提出来的,还未能覆盖农村环境问题的全部,即使应用于农村环卫监管依据,但又缺乏针对性。
2.4 环保缺乏长远规划,统一管理体制尚未建立
从调查结果看,当前多数农村环境保护没有可依据的长远规划。农村发展规划可执行的国家条例仅有20世纪90年代颁布的《村庄与集镇规划建设条例》,其内容条款早已落后于时代发展;在技术支撑方面,目前尚未形成专门针对村庄整治的规划标准和准则,也没有村庄用地规划指南和技术标准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缺乏针对农村自建村庄模式以及低投入特点的设计指南[1]。不但如此,农村针对当前环境保护的统一管理体制也尚未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收运、畜禽污染治理等长效管理制度,以及落实制度所实行的环境监测、经费筹措、技术培训、考核奖惩标准管理机制都未能有效运行。农村环保没有一个总体规划进行全面统筹,没有一个现行体制进行制衡与约束,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很难做到有序开展与协调推进。
3 生态视角下我国农村环境卫生的长效治理
3.1 加大政府对农村环境卫生的投入力度
资金问题与基本环保设施供给是制约我国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主要瓶颈,它关系到整个农村环境卫生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治理。因环境卫生本身具有公共物品性质,加大政府投入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再生污染的影响主体。因此,应该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上级政府在做预算时,要建立专项资金的保障机制,做到专款专用,并且对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要采取分别的筹资方式。投资金重点应取向农村水源地保护、污水终端处理设备、农厕改造与禽兽粪便管理、秸秆利用与土壤改良、生活垃圾处理与掩埋等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还要保障相关部门对农村环境改造的技术支撑,在现有科技资源整合和利用基础上,尽快培养农村环境卫生科技服务人员,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环保科技体系。农村环境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彻底解决农村环境卫生的各项问题。
3.2 强化干部与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的改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政府投入是一方面,关键还在于干部、群众真正能树立起生态文明意识。要使各级领导干部明确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与建设美丽新农村的关系,整洁环境对村容村貌及农村百姓身心健康的影响。本文建议把环境质量作为基层主要领导,特别是环保干部年终政绩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使生态文明意识真正在广大基层干部队伍中树立起来。不仅如此,还要通过媒体、网络、宣传栏及各种文艺下乡活动大力向人民群众宣传和普及环保知识,邀请环保专家下乡通过课堂提供垃圾分类与处理方式、饮用水保护以及土壤植被保护等方面的教育,同时还要对农民传授节能环保技术,号召农民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相结合的农业发展之路。打破传统生活与生产方式,改变生产和生活陋习,树立“环境靠大家,幸福你我他”的信念,让生态文明观念深入到每家每户,营造和谐共融的生态环境氛围[2]。只有这样,才能动员全体居民一起参与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队伍中来。
3.3 建立完善的环境评价与法律监管体系
建立完善的环境评价与法律监管体系是促使各项环保政策得以落实,资金得到有效使用的根本保障。科学合理的环境评价体系应包括: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强度、秸秆综合利用率、农用薄膜回收率、退化土地利用率、污水及废弃物处理率、禽兽粪便处理率、农业工业产值、环保技术贡献率等。根据完整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有效的环境建设评价体系又为相关部门的环境监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环保、安检、工商等相关监管部门以此为指标体系,通过明察暗访、重点巡查和现场办公等方式深入农村基层,全面指导与督促环境整治工作,要把责任分解到具体部门与个人。对于违反规定的相关部门及个人,依据相关法规与地方管理规定给予相应惩处。我国已有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主要是针对城市提出来的,目前急需制定一部针对农村的《环境保护法》,结合不同区域的地方性法规,形成完整法律体系,不断提高环保人员的法律意识,做到严格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我国的农村环境卫生治理走上正规化与法制化的轨道。
3.4 打造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的长远规划
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秉承“以人为本、服务百姓”为宗旨,建立一个“成本低、收益高、覆盖大”的规划,全面有序地推进环境卫生建设,既要注重眼前,同时又要适应长远发展需要,分类指导,逐步实施,以打造美丽乡村与生态农业为驱动,长远规划,整体布局[4]。以农民为主体,建立镇、村、组三级联动机制,形成农村环境治理的合力。同时,还要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协调好经济、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制定农村环境卫生治理长远规划时,要立足区域、产业、环境等资源优势,把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与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结合起来,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努力实现资源整合的最佳化、环境保护的最优化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合理而又有效的环境卫生治理长远规划实施,不仅能够为农村招商引资提供较好的环境空间,而且还能为农村生产力发展创造不竭的动力。
3.5 整合现有基层环境卫生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现有基层环境卫生管理机构比较混乱,主体不明确,权利交叠现象严重,有的地方甚至还处于管理的空白状态。鉴于此,建议县级领导机构专门由一名副县长主管,下设爱卫办,由爱卫办专门成立一个单独机构负责全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各乡镇要建立“环卫管理所”或“环卫站”,负责协调辖区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各个部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从上至下的环卫管理系统[4]。另外,借鉴其他地区的有效做法,实现“门前三包制度”,即村委会(社区)和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让农户自觉搞好自家室内外卫生,管护好门前的树木、花草和自觉遵守门前不乱扔乱倒的习惯;责任包干制度,即村(居)主要干部包组,并有专人来抓全村的环境卫生工作,党员、组长包户,负责巡查、督促落实抓好各家各户环境卫生工作[5]。年终时,可对管理较好的村户及个人进行表彰,实行奖优罚劣。
总之,农村环境卫生的有效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造福农村百姓的千秋伟业。因此,无论是基层干部,还是广大农民群众都应提高重视程度,为建设一个美丽家园贡献自我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小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初探[J].市场论坛,2013(10):4.
[2]樊冰,毛萍.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3(10):70-71.
[3]陈卫波,郝文格.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建设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3(7):93.
[4]饶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思考[J].学习月刊,2009(7):69.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荐阅读:
读后感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08-31
我国农村环境监测11-01
我国农村经济06-02
我国农业农村问题11-29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07-28
我国农村金融现状11-09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10-13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01-08
当前我国农村现状与新农村建设探析08-30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