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教育

2024-08-25

工学教育(共12篇)

工学教育 篇1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目标。实践证明,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途径, 是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然选择。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把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新型模式, 倡导学校和企业协同培养。在这一办学模式既定的情况下, 高职院校应着力解决工学结合中面临的有关问题。

1 适应培养目标需要, 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目前,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来完成教学任务的, 课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脱离传统高校学科教育的框架, 或在原有框架下只进行了某些改革, 教师的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等都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还是理论知识, 这些理论知识虽然为培养学生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但离掌握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和技能尚有很大的差距。正如一些用人单位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在校学的许多知识在工作中用不上, 而工作中要用的技术学生却没有学。”其根本问题是课程与工作的实际需要脱节, 学生即使学好了这些课程, 照样还是不会做。因此, 高职教育要能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其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必须要按工作要求进行设计和选择, 课程体系要从学科型转变为工作过程导向型。

目前, 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任务是研究、制订并落实好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计划时应根据企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建立弹性学习制度, 要按照“文化知识够用、强化专业能力培养”的原则, 调整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的比例。要按照有关要求设置好职业基础课程、职业能力课程、素质教育课程, 保证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学习的总学时数。同时, 处理好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学习与企业岗位课程学习的关系, 学生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培养3者的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 仅靠学校一方是不够的, 需要吸收行业、企业的人员共同参与, 由学校专任教师和在第一线工作的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一起研究制订课程标准, 确定教学内容, 编写校本教材。

2 建设设施较为完备的、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 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 需要有很强的导向性和创新性。

首先, 要着力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充分发挥实习实训在工学结合中的功能和作用。根据实训的生产性和实训性、真实性和效益性、功能多样性和建设多元性3个特点和要求, 高职院校应主动与行业或企业联系开设“订单班”, 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 制订教学和实训计划, 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 行业或企业提供设备, 并选派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组织生产和实训。也可以把某一企业的产品设计要求拿到课堂上来, 由学生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研发, 学生设计好作品后, 由企业进行评选和认定。或者采取产品加工形式, 学校利用现有设备, 主动承担社会上的各种产品加工业务, 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生产和实训任务。学校还可以利用自身的科研和技术优势, 积极组织师生面向企业和生产一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创新, 并把学校的研究成果向企业进行技术推广。

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 还需开辟和建立一批较为稳定的“适销对路”的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外实习实训, 不仅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社会文化、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的一个重要场所。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而实习实训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必经途径, 也将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关键环节。可见,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并解决好相关的具体问题, 可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实践锻炼, 迈出其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其次, 要协调处理好高职院校与校外实训单位的关系。应当看到, 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在给企业带来便于招聘和选拔人才等好处的同时, 更多的是会给企业带来麻烦和负担。比如, 由于实习学生不是企业的固定职工, 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度、对企业的忠诚度不高;学生在实训期间可能遭遇意外伤害和安全事故等, 因而耗费企业资源, 给企业增加管理和运营成本等。不言而喻,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顺利实施的前提是校企双方互惠互利, 高职院校不仅要与企业建立利益互惠关系, 还要建立情感互通关系, 不能给企业带来过多的麻烦和负担, 更不能造成利益损失。只有解决好这些矛盾, 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 建立起一种良性的长效机制, 才可形成院校、学生、企业3方共赢的局面。

再次, 要明确校企双方的任务和职责。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必须选择好有关合作企业, 寻求并得到若干个需求稳定、实力雄厚的企业支持。一般选择与学校专业设置有关、科技含量较高、安全度高、劳动强度不大、效益较好、对人力资源需求量大的企业。在实施过程中, 校企双方必须签订相关的合同, 明确职责。在校内校外实训中, 学校主要承担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及有关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 在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择业创业等方面予以帮助和指导。企业则根据自身的需要, 提供相应的生产实训场所和条件, 承担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和岗位专业技能培养的任务。通过这种模式, 校企共同承担完成对学生的培养任务, 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当然, 合同中还应包含保障学生权益的内容, 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生产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有利于实行工学结合的管理制度和具体办法, 确保工作有章可循, 顺利进行。

3 多途径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工学结合模式实施的关键是要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对新技术新工艺缺乏了解、教学中缺少案例、实践教学缺少互动等问题, 应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一是要制订“双师型”教师建设目标和规划。工学结合模式不是权宜之计, 也不是短期的阶段性计划, 而是一项长期的带有战略性目标的模式, 因此, 师资队伍的建设也要有战略性的目标和规划, 包括数量、知识和专业结构等。二是构建校企互通的教师培养机制, 选派专任教师在校内外实训基地担任管理和指导人员, 全程参与教育管理、教学指导和生产实训, 与学生一起接触专业前沿知识和最新技术, 扎扎实实地实践新技术。这种实战训练可以开阔教师的专业视野, 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即使专业教师不带学生实习, 也应选派专业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业实习、考察, 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三是加大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上聘请兼职教师的工作力度, 特别是适当增加兼职教师的比例, 要争取企业的支持, 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在校内外实训现场进行指导。四是需要从体制上实现某些突破, 院校要有选择地引入企业具有“双师”素质的技术人员到校内任教,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4 建立和完善适应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

在改革课程体系的同时, 需要制订一套适合工学结合模式的柔性教学管理制度, 特别是制订一套在企业实习时的考核评价制度。当然, 工学结合的实行必然会给校企双方带来不少困难和麻烦。以顶岗实习为例, 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企业无法提供这么多的岗位。许多学校采用分散的办法来解决, 将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 与学生寻找就业单位结合起来, 或与毕业设计 (论文) 结合起来, 从而将教学与顶岗实习结合在一起。其次面临的问题是管理上的困难, 如日常的教学管理和顶岗实习中的安全等问题, 目前我国尚缺乏规范工学结合行为的相关法规。

针对工学结合中出现的新问题, 必须制订一整套便于操作的制度, 包括学生个人参加工学结合学习模式的申请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带队教师管理制度、学习成绩考核和综合测评制度、评价反馈制度、必要的经费保障制度等。在这些制度中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企业实习阶段要引进企业对职工能力的考核标准, 建立适应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实训评价体系, 内容包括学生遵章守纪、文明待人、动手能力、岗位适应、工作业绩、学习状况等方面, 全面反映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学习和实践能力, 要求学生在专业认知、设备维护、运转操作、工艺设计等环节做到应知应会。校企双方共同组建考核小组, 由学校代表、企业代表和学生自己根据企业的考核标准共同参与考核。

为了确保工学结合尤其是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需要校企双方对实践环节进行过程控制, 校企双方要共同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小组, 对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运行、教学实训、生活管理以及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训能力、为人处世等方面实行全过程、全方位跟踪调查和研究, 构建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 及时把质量监控信息向学校、企业、学生3方反馈, 不断完善和创新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 提高工学结合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蒉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途径

工学教育 篇2

2011年3月Stud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t RTVU.第1期总第246期

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专业“工学结合”

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宋欣颖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沈阳 110034)

摘要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机械制造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工厂化”教学的实施、专兼结合,校企共建双师教学团队等方面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专业工学结合教育部 2006年16号文件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更是将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在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师资培养和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等方面紧密合作,将学习和工作结合在一起,通过课堂教育和实际生产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教育方式。

1.1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切入点

推行工学结合,高职院校可以把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最大限度地付诸于培养方案和教学实施当中,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细化到

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将有力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材改革与建设,使专业建设与生产紧密结合。通过企业参与,引入行业标准和生产应用技术等方式,打破传统课程体系,建立适应工学结合和职业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按有利于实现工学结合、技能培养的思路,根据职业岗位需要和技能证书要求,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教材,使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动态结合;按照生产性、直观性、实践性的原则,引入现场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开放式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用的零距离。

1.2 工学结合是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顺利对接的有效途径

实施工学结合对高职学生来说, 是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的结合,学生们走出了纯理论讲授的教室,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实际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成长。一边有企业师傅指导,一边有学校教育及学校老师协助企业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使学习过程与未来的职业生涯一体化。学生在学习工作中获得了实际工作经验,同时动态

掌握了就业信息,使他们毕业后能顺利被企业录用,实现学习、实习、就业的对接。对企业来说,可以借助学校教育把职业岗位需求渗透到教学教程中,并且及早地培养了人才的企业文化素养,从而能够接收到企业满意的实用人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保障。

2机械制造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总体方案的制定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是培养从事机械零部件设计、制造、维护以及产品加工、生产设备的操作、维修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设置公共课模块、职业基础课模块、职业技术课(专业课)模块。职业技术课模块课程按培养能力和方向不同,可分为机械设计类、数控技术类、模具设计与制造类等。机械制造专业以工作实习为切入点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总体设计方案是,在学制为三年的高职试点专业中,第一、二、三、五学期在校学习,第四、六学期到工厂企业带薪实习。通过在企业的工作实习锻炼,学生不仅在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会得到一定有提升,而且还会带着在企业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问和工作岗位对技能的要求返回学校,为一下阶段专业课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学校根据学生在校外工作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和实践活动,按专业方向开设职业技术课,并融入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课及综合职业素养选修课。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大大提高,利于做到教学的有的放矢。

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 3.1 增设文化科学素养和企业文化课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根据学生生源特点和未来就业的职业需要,对工学结合试点班级,在课程设置上可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的学分,如减少公共英语课,增设现

代社交礼仪、公共关系、企业文化构成等文化素质选修课和讲座,培养学生内在的修养和吃苦耐劳、勤奋进取的职业素养,提升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等综合素质,为上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3.2按基于工作过程标准化思想构建课程体系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育的课体系在开发程序上,应按照社会需求调研,分解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转化分析→确定课程模块→进行课程设置→编写课程标准的过程进行。在内容体系上,应完全打破“学科型”的教学体系,重新构建以综合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产业(行业)需求、就业需求和岗位需求为依据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3.3 开发与工作实习同步的配套项目课程

项目课程既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又是工学接轨的有效途径。实现工学接轨,就是让学生在学校接受到的项目课程是仿真或全真的企业生产环境,做到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与企业产品生产过程相同,以企业典型产品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项目课程的成果与企业产品相符,学与工对接。项目课程的开发设计,以企业实际零件为工作任务,以任务驱动形式开展教学。项目课程实施通常是一体化的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相交织,同时完成知识点学习与操作技能,分析处理完成问题,完成项目任务。

4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校企共同开展“工厂化”教学

4.1 重视校内外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实施机械制造专业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几年来我校通过自行购置、校企联合共建等方式建立了17000多平方米的实训厂房,有普通车、铣床63台,数控车、铣床21台,以及钳工、焊接、汽车装配等实习实训设备。在11000多平方米的制

造业博览中心中,有机械零件实训室、电工电子实验室及液压传动实训室等。一流的实习实训场所和与生产接轨的实习实训设备,为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我校的实训工厂也作为钳工、车工等职业技能证书的鉴定站,为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提供了便利条件。

(上接第46页)

2.4 学习环境与实训基地建设

工学结合课程需要相应的教学媒体和环境,建设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习任务。因此,高质量的实训基地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训基地建设是通过产学研合作,我校在职沈阳国泰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建立了与专业实践教学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用企业现有设备,在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实习、实训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体验职业角色,感受企业的考核、激励、管理机制,体会职业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提高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熟练度的认识,积累工作经验。

4.2 实行学校教学与企业实习工作一体化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教学活动是在学校的课堂、实验室、实训车间以及企业生产车间等多个地点进行的,尤其是企业工作在整个教学体系之中将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下的新的教学设计,是将课堂教学、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教学与企业工作三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三个部分的教学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衔接的,这样可以有效地保障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是连续的、整体性的,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创建有利于进行产品或样品制作的教学车间,按照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将理论教学与零件加工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胡伟光.对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思考.石油教育,2006(5).[2]赵浩.兴关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战略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责任编辑:齐婷婷)

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校内“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教室”建设和校外基地的“工学整合学习岗位”建设。2.5 课程质量控制。

在工学结合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教学空间增大,加大了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难度。本课题组经实践课程考核采用实习安全、敬业勤业、职业素质、生产业绩等4个评价要素建立本课程的评价体系。依据历次安全检查与督导的记录(实习安全)、每天的考勤记录(敬业勤业)、企业生产报表及学生打工所获报酬额(生产业绩)、企业指导教师(职业素质)与领导对学生实际表现评价等资料,按比例确定工学结合实习课程成绩。

总之,本课题是在深入开展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的基础上,所开展的一项旨在高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改革。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和丰硕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济.高等职业教育要把就业导向作为主要办学方向.职业技术教育,2004,(6).[2]戴士弘, 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

STS教育与电工学教学 篇3

关键词 STS教育 电工学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1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电工学是为电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电的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越来越多,电控设备和仪器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工作岗位上几乎都或多或少地要和电打交道,学生不单要求掌握电工学的基本理论,还要求有较高的动手能力,电工学知识已成为他们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的交叉融合也越发紧密,其他专业的科学技术与电工学的发展也同样如此,学生要能胜任跨学科的合作研究,也必须掌握好电工学知识,因此,教学必须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2影响电工学课程教学效果的症结

以前,电类专业开设的电工学课程涉及的专业,总体的教学效果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教师的“教”主要还是停留在教师讲授的层面上,课堂是“填鸭”式灌输,学生被动接收知识,教学内容上着重学科结构,强调知识的理论系统性,对于联系社会实际,学以致用重视不够。学生被动学习,不清楚这些知识对社会的巨大影响,更不清楚它们在日常生活、社会生产中的应用;实验环节所开设的多为理论验证型的实验,创新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很少,学生对实验没有兴趣;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又难学,或者表现出“无所谓”态度,并没有感受到电工学的“用处”所在,这些思想抑制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到课程的教学效果。

3在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思想

STS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种关于社会、科学、技术相互作用的理论和科技教育思想。它具有开放多元性、人文性、前瞻性、综合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强化STS教育思想的目标主要是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对人类社会的作用,把技术应用与科学理论知识、社会效果紧密联系起来,使书本知识学的活、用的上,能适应社会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去学的东西往往是他们自身真切体会到“有用”的东西,也是求职场上很多企业单位的需求技能。在电工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势在必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电工学的“有用”,学生真正懂得电工学的知识与当今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的需求的紧密联系时,特别是对他们自身专业及综合科学素养方面的“有用”之处,学生就会发挥出他们的积极性,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4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体现STS教育思想

从实际情况来看,电类专业开设电工学,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用,因此课程的教学首先应立足于根本,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要给学生讲清楚,但讲授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学生会做深奥的电路计算,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工作中遇到与电打交道时,能用这些基本的电路概念、基本分析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电工学随着科技的发展自身也在不断的进步,新的电工学器件层出不穷,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等作理论基石却是基本不变的,学生站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当需要进一步钻研电工学的其它专业知识时,他就有了一个较好的“掘进点”。依据STS教育思想设置的教学内容,必定是与学生的专业实际紧密融合的,或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紧密的,学生学习之后马上可以转变成一种技能,服务于自身及他人。

5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电工学教学由于教学手段大多比较单一,课堂气氛显得沉闷,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将板书教学改为CAI教学,省去了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书写时间,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使用幻灯片、录像资料、实物展示、基于NIMultisim的电子电路计算机仿真等,可以使有些用语言难以描述的事物让学生一目了然。

6建立具有开放性特点的电工学实验机制

电工学是基于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很多概念、规律与实验有关,也正是通过实验环节最能让学生感受到电子电工学是“有用”的和“有趣”的。建立具有开放性特点的电工学实验机制,首先要针对电子电工实验室,一是实验时间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实验时间和实验的项目,由实验管理人员负责对学生修学课程的必做实验项目进行考核;二是实验内容对学生开放,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实验项目和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管理人员审核后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在实验项目上可适当减少验证型实验项目,多开设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开发学生潜能的综合型和创新型的实验项目。努力给学生创造和提供真正的接近电工实训的动手训练,比如让学生直接用各种电工元件真实地直接按设计要求接线,组成实用系统。

7改革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

实行新的课程考试(考核)模式应该使考试的方式多样化、全程化,也就是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考核方式及考核内容选择得当,往往会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比如,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实验,这个实验就包含了电动机转动原理,改变电动机转子转动方向的原理,接触器的结构特性和动作原理,自锁的概念,互锁的概念等,学生能够独立顺利的完成该实验操作就说明学生对以上这些原理已经较好地掌握了,这样的考核方式最能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比闭卷考试的方式来考核这些原理和概念效果要好得多。

课程改革仍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完善和发展,只要我们认真塌实的去做工作,就一定能有所作为,提高电工学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工学教育 篇4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 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 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尽管形式多样, 但其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工学结合模式的提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最早是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1906年, 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开始实施与英国基本相同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称之为“合作教育”。我国最早提出工学结合的是黄炎培、陶行知等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1918年在上海创建“中华职业学校”, 推行“半工半读”教育模式, 倡导“手脑并用”、“做学合一”;陶行知1930年在南京创办了“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提出“生活即是教育、社会即是学校”等理论, 倡导“教学做合一”。工学结合模式之所以百年不衰, 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蓬勃兴起, 充满生机与活力, 是因为人们已经更清楚地认识到知识既来自书本, 更来自实践;人的全面发展, 既需要知识, 更需要能力与素质。

“中国职业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与企业结合得不紧密, 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不接轨。‘学非所用, 用非所学’是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我国著名职业教育专家北京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陈宇如斯说。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为生产一线服务, 这种培养人才的定位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活动必须瞄准市场的需求, 以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 为企业用人单位服务。通过改革传统的以学校与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与企业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将有效地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一、他石之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原因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模式, 多数是突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教育, 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新加坡“校企合作”———教学工厂、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TAFE”模式等等。他们的成功让我们看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有很多优点, 也符合职业教育的特色。德国“校企合作”———双元制:是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人才全过程的一种办学模式。“双元制”要求企业和学校共同在职业教育中发挥作用, 学生在企业中实践操作、在学校里进行理论学习, 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一般情况是, 每周在企业实践3~4天, 身份是学徒, 在学校学习1~2天, 身份是学生。德国的职业学校和国营的及私营的企业有很好的合作关系。比如, 西门子公司每年要培训7000名学徒, 每年要从职业学校招收2000名新学徒, 而每年申请学徒的有5万人, 竞争很激烈。美国1961年在福特基金会支持下进行一次调查, 形成的“威尔逊—莱昂斯报告”认为:工学结合、产学合作, 可以让学生们在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 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 开阔了知识面, 扩大了眼界;使学生“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加深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 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大大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 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 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 使他们有优先被企业录取的机会”。新加坡“校企合作”———教学工厂:在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过程中, 在借鉴德国的基础上, 创建了新加坡自身独特的“双元制”模式———教学工厂。教学工厂最大创新之处在于将现代工厂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学校, 为学习者提供与企业相似的培训环境和经验学习环境, 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 把学校按工厂模式办, 使学生得以在一个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必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 让学生一进入企业就能独挡一面。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在系科设置、课程安排、教学科研等方面开展了各种试验与创新, 为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 其中, 多科技术学院广泛开设的“三明治”课程, 是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改革的主要方面, 这种课程叫做工读交替制课程, 它的学制要比一般的学位与文凭课程多一年, 这一年主要用于学生的实践工作。“三明治”课程开设以来, 主要集中在理工应用性强的专业, 它从实践应用的角度为当地的企业培养了多种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 对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更多的实用价值。

二、探索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发达地区职业教育成就斐然的根本所在

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人力资源困境令人担忧。2010年新年伊始出现的“用工荒”深刻表明, 人力资源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现有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急需探索出一条高效、快速与产业升级相匹配的技能人才培养之路。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正是我国职业院校探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2009年12月21日,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时深刻指出, “没有一流的技工, 就没有一流的产品”。产业升级, 技能为先。近年来, 广东省技工院校开设专业近400个, 覆盖了包括机械、汽车、电子信息等20个主要行业, 2003年以来, 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输送技能人才100多万人, 成为广东省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和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转换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将成为广东企业的转型升级新引擎。2009年8月,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伟创力 (珠海) 制造有限公司接到了金融危机爆发后最大的一笔订单, 由于产品质量要求高, 交货时限短, 加之工人短缺, 这使得企业顾虑重重。广东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安排1800多名相关专业学生进入伟创力公司顶岗实习。这些年轻的学生仔并没有让伟创力公司失望, 他们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内不仅适应了企业的要求, 确保了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同时也成为了企业难得的技术工人, 得到了美国客商的高度赞扬。为感谢学校给予的支持, 伟创力公司将2000多万元的设备投放在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珠海分校, 有力地推动了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上海建桥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 注重开放办学, 在整个人才培养流程中, 通过具体措施保障全过程、全方位地与产业、行业、企业实现无缝对接, 使培养的人才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 契合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 契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为此, 学校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参与办学,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办学, 取得良好成果。

实行“2+1”分段培养的校企合作办学。典型的是机电工程系与上海中船三井柴油机有限公司的合作。合作企业在机电系一年级学生中选拔30名组成定向培养班, 命名为“中船三井数控班”, 学员学习期满, 取得大专毕业证书和中级职业技能证书 (数控机床) 后由企业录用。为保证培养的学生既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合格条件, 又保证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及合格用人条件, 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中船三井数控班”的培养计划。

其他形式的校企合作办学。如商贸系与上海易初莲花连锁超市有限公司的合作, 该公司不仅参加学校教学环节, 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零售课程的教授, 安排有丰富经验的岗位培训导师指导学生在岗实践教学, 而且为毕业实习生建立完善的培训评估体系, 并为顺利完成毕业实习的学生颁发相关结业证书, 对获得该结业证书且被公司录用的学生, 全额补助最后一年学费。

三、放眼未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缺陷就是实践性不强, 长期“重理论、轻实践, 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对实践教学产生负面作用。在我国欠发达地区,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何挖掘并建立学生创新活动教育实验基地, 已成为目前职业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些高职院校受普通高校本科办学模式的影响, 通常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知识教学模式, 课堂上满堂灌现象严重, 教师讲, 学生听, 缺乏必要的互动式的讨论。实践技能课也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 很少采用现场教学、模拟上岗教学、案例教学等使学生真刀真枪动手的教学模式, 现代化教学程度低, 教师头脑中的“软件”与现代信息技术缺乏有效交融。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的部分职业学校里, 办学传统化、封闭、呆板;教学普教化现象严重。联系实际不够, 强化职业技能教学不足, 许多的学校劳技课局限在课堂内, 缺乏实践环节, 教室里讲养殖、种植, 黑板上搞科研的比比皆是, 书本知识陈旧, 其技术过于传统和常规。由于投入的不足, 有些学校领导、教师怕麻烦, 怕增加自己的工作量, 对开展工学结合热情度不高, 只是做表面文章。有些学校只考虑学生的安全、师资力量、经费是否超支等问题, 宁愿把校内的实训基地尽量做到“仿真”, 把学生留在校内实训, 而不愿意把学生安排到校外进行顶岗实习或实践, 即使必须把学生带到校外实习或实践, 学校为了减轻麻烦, 将学生成群结队地安排在同一个企业, 企业虽勉强接受, 但也没有众多的岗位提供给学生实践, 最终只能是走过场, 只能算是参观企业的生产环境, 学不到真正的技术。技能主要不是通过“学”而获, 主要靠“习”而得。我国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要走出困境,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和企业是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方“主体”。工学结合要求教师必须是某一职业活动、某一技能项目、某一生产任务和某一管理现场的行家里手, 对职业活动、职业生态有广泛、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校企合作不仅局限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互动、互利双赢, 学生作为职教人才培养活动的学习主体, 校企合作始终是围绕“培养人”这个中心展开的, 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大批素质高、技能强的“职业人”。在校企合作中, 学生是不可或缺的, 而且能够能动地参与, 他们既是校企合作的最大受益者, 也是最终的受益者。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在当前企业普遍研发资源有限的形势下, 通过开展校企合作, 可有效依托学校技术力量进行产品研发、技术革新、工艺改进, 甚至解决企业自身产品的升级换代所遇到的技术瓶颈。各级政府将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搭建合作紧密、机制优化、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 形成一个二元融合、互补互促、工学一体的“校企双制”办学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主体是学生, 以职业为导向, 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给学生带来更多利益。所以说,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培养技能人才最有效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邹伟.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8 (10) .

[2]姚晓峰.职业教育为何缺乏吸引力[J]职业时空, 2010 (9) .

工学教育 篇5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动学校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开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1.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创业教育为载体,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推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2.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转变,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向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转变,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3.通过实施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平台、课程平台和实践平台,培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学与实践条件及环境。

4.通过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创新创业教育,对具有创新创业意愿与潜质的群体进行专门培养。通过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涌现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快速成长。

5.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技能,使大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和职业的创造者,促进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创造一 个良好的开端。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与领导

1.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为切实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牵头,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产业处、财务处、二级学院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形成各部门共同配合,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加强二级学院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领导小组,由行政、党总支、团总支和专业系主任及部分老师组成,同时可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发挥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拓展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的功能和定位,将其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其作用是为全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能力培养提供实践环境与必要条件。尤其对已经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且具备创新创业潜质和创新创业热情的大学生,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可以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并为项目启动提供支持。

三、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1.更新教育理念,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科学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为核心,以创新创业项目和活动为载体,以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为关键的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切实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顶层设计和整体设计,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注重项目带动,注重通过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2.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

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向学生全体、有明确的培养目标,需要系统的课程学习,以及实践训练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必须从教育全过程出发,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以确保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达到预期要求。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平台

(1)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类必修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创新创业类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途径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

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拓展与延伸,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先在全校开设创新创业类公共选修课程,待课程体系基本完善,且教学条件具备后,再将成熟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列入各专业必修课程。

(2)在专业教育中融会创新创业教育

根据不同专业,开展在专业相关领域、行业进行创新创业的针对性教育。各专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发掘本专业创新创业 的教学内容,通过讲座或课程形式,启发学生将创新创业活动与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使各专业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专业内涵,并在学科专业基础上开展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

(3)在部分专业实施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

将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包括实践环节)纳入专业课程。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可以侧重于创新教育,也可以侧重于创业教育。如在工科类专业可以强化创新教育,培育创新成果,促进成果转化,推动以专业创新成果为基础的创业实践;在经管类专业中鼓励学生以创新的理念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创办企业,并为学生创办企业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创业活动。

4.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1)创建学生参与科研创新训练的机制

推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强化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在有条件的专业,把学生科研训练纳入专业培养计划,设立相应学分,提供实验室开放环境,指导学生参与创新科研训练,吸引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遴选资助一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构建富有特色的国家、省厅和学校三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通过科研训练,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可以通过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达到创业实践的目的。(2)创建各类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建立二级学院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二级学院主要依靠各中心实验室、实验中心、工程中心以及校内外产学研实践基地来构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通过开放实验室,为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各类科研开发、完成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提供必要条件。

建立以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为主体的校级创新创业实

训基地,为已经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的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并为项目启动提供适当资助。

(3)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发挥地域优势,依托学校科技产业园、常州市创意产业园、常州软件园、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孵化基地,为学生进一步研发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为企业创办和运行提供融资服务;通过提供法律、税务、财务及其它的服务帮助初创企业规避创业风险;通过真实的创业活动,使创业学生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4)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育的作用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育的作用,将由学生处、团委和招生就业处等部门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科技节活动、创业计划大赛、学生社团活动等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第二课堂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实现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自由交流,在全校形成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5.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激励政策与制度 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必修的创新实践学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最基本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参与学科竞赛和创业实践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适当学分。为解决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在时间上的制约,学校将在学分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选课制度,并为学生延长修业年限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鼓励教师投身创新创业教育,对指导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

6.发掘社会资源,建立专家指导机制

准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导向,瞄准社会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政府推动、学校主动、社会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联动机制。积极争取和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与政府有关部门及有关行业协会开展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经济、社会;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人才优势,建立创新创业教;7.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教;为推动开展创新创业教学研究与教学建设,学校成立创;充分发挥现有教师队伍的作用,通过培养、引进,逐步;8.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金;不断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将创新创业教育所需;9.加强创新创

及有关行业协会开展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人才优势,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咨询、指导;审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参与建设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评估创新创业项目;协助建立与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的联系。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学校主管领导、资深教师、政府官员、知名企业家、优秀校友等构成。

7.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为推动开展创新创业教学研究与教学建设,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并配备专职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负责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课程的开发、讲授与实践指导。

充分发挥现有教师队伍的作用,通过培养、引进,逐步建立一支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尤其注重选配或选聘富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管理人员、成功企业家、成功人士和政府相关专业人员担任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教师。

8.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金

不断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将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经费纳入学校预算,为创新创业教育稳步、持续开展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同时,通过学校投入、社会捐助、个人支持等渠道,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金,用于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扶持重点项目。

9.加强创新创业社团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 建立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社团,支持学生自主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团体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通过科技作品

竞赛、创业计划大赛,举办创新创业论坛、经验交流会、事迹报告会,邀请企业家及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到校讲座、对话,组织到企业参观学习等课外创新创业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创业动机与需求。

工学教育 篇6

工学结合是指所有以学校与企业部门合作为表现形式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即教育活动与生产活动相结合,它有两层基本含义:首先是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的结合,强调过程的结合;其次是教育部门与产业界或院校与企业的结合,强调对象的结合。所以说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

一、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现状

⑴ 德国双元制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位。以人为本注重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行动知识和行动能力。德国双元制的办学实质是“校企结合,以企业为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

⑵ 英国的BTEC教学的特色是将关键能力和专业能力一起列入教学目标,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方法引导为主、以能力培养为主。采用学习—实践—学习,即工学交替的产教结合模式,就是在正规学程中安排工作学期,在工作学期中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顶岗工作并获得报酬。

⑶ 北美的CBE模式打破了以传统的公共课、基础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用人部门和职业教育部门之间密切合作,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通过职业分析确定岗位所需的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制定课程开发表,形成一系列教学模块,目标具体针对性强,受教育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取舍学习内容,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⑷ 澳大利亚的TAFE教育是以职业教育与培训为主的教育,是建立在明确的行业职业岗位需求基础上的教育,是“为职业”的教育。TAFE教育的培训内容由相关行业制定标准,行业与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紧密结合,TAFE学院的学历文凭是对应明确岗位技能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规定职业资格证书是就业上岗的必备条件等。TAFE毕业后即可直接上岗,而不再需要其他的就業培训。

⑸ 在我国,工学结合职业教育的模式可追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半工半读,在走过的60多个年头里,虽然有过辉煌,留下了很多值得骄傲的印记,但总体上说是不成功的。今天,重新在高等教育中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时,以期探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

二、高职教育实施工学结合的意义

⑴ 工学结合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掌握实践技术,形成劳动技能。从认识论的角度说,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往复循环,不断提高的过程。实行工学结合学生既能学习理论,又能在专业理论的指导和企业技术师傅的指点下,通过自身有意识的实际操作,更容易地学会技能。

⑵ 工学结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新的价值取向,即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从学科学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过程学习为主。

⑶ 为职业院校前瞻性发展提供了第一手宝贵的专业设置依据。职业院校的发展与企业唇齿相依,职业院校想拥有蓬勃发展的生机,必须与时俱进,与企业发展同步。企业总是站在先进生产力的最前沿,一项新技术、新工艺的问世,一种新产品的诞生,往往孕育着一种新职业、新专业的产生,这就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机遇。从这个意义上说,工学结合将职业院校发展与技术推广、技术开发紧密地结合起来,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注入旺盛的生命力。

⑷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加速学生的成长过程。环境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校园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应该看到,社会环境与校园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让学生提早进入社会,了解、熟悉并逐渐适应社会环境,这对学生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对学生未来的择业和社会的用人都是有利的。

三、创建促进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条件

⑴ 加快完善工学结合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而我国在实施企业职业教育方面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如何保障企业持久参与的积极性,如何保障学校教学组织实施有章可循,如何保障学生的双重角色,这些问题都需要由政府在相关法规的制定中给出回答。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宏观调控作用,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同时,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鼓励企业投资职业教育。

⑵ 培育校企工学结合平台。学校与企业应根据社会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双方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建设科研开发项目的产、学、研结合平台。职业院校可以将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应用于实践,为企业、社会发挥作用;企业可以将最新的行业信息和实践结果及时准确地反馈回院校,减少院校发展方向的偏差。

⑶ 培养工学结合的师资队伍。师资是实现工学结合职教模式的关键,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加强工学结合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特色“双师型”师资,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⑷ 推行教学制度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国外职业教育多半采用学分制和模块式课程设置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专业教学内容许可和职业需求的范围内自我选择。我国由于多半实施学年制,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的余地不大,已成为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必须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使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更好地适应我国的具体国情,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

⑸ 依法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保护工作。在劳动环境和强度方面按照法律对学生进行特定保护,要按照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要与企业签订符合法律规定的培训合同并办理相关保险,确保学生每天与每周的工作时间。企业要在学生进入岗位前对其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熟悉相关防护设施,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保障工学结合的正常开展。

四、结束语

韩国工学教育认证体系的现状 篇7

一、韩国工学教育认证体系的发展

韩国工学教育认证院的认证并不是强制性的, 而是一种自发的, 针对希望得到认证的学校为对象而实施的一种制度。其认证的目的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保证其参与过认证的毕业生可以随时有效地投入到工学现场中;第二, 识别申请认证大学或专业是否符合其认证标准;第三, 提倡在工学教育里实行创新有效的教育方法, 并提供方向和引导;第四, 促进工学教育的发展, 为产业和社会所需的具有实力的工学技术人力提供帮助。认证评价的实施从认证评价年度的前一年举行的认证说明会开始进行。认证说明会之后, 得到认证申请并选定对象教育机关。虽然, 认证评价程序每年都有些差异, 但大多是按照如下的程序 (图1) 进行。

韩国工学教育认证体系自设立以来, 自愿加入到其体系的学校和企业越来越多。从2001年东国大等2所大学试运行之后, 2002年仁荷大学等3所, 2003年韩国海洋大学等7所, 2004年延世大学等9所, 2005年釜山大等15所, 2006年首尔大等25所, 2007年蔚山大等30所, 2008年高丽大等42所, 2009年首尔私立大学等36所, 2010年汉阳大等68所, 2011年全南大等41所, 2012年成均馆等63所高等院校申请了该项认证体系[2]。如图2所示, 从2004~2012年, 其申请认证的大学和专业在不断增加, 足见其规模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且, 不断完善其认证体系的制度。韩国工学教育认证院 (ABEEK) 目前已经同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 (ABET) 、澳大利亚工程认证组织 (EA) 、日本工程教育委员会 (JABEE) 签署了理解备忘录。声明可以互相认可各自建立的认证系统, 包括共享认证政策和认证程序的研究成果;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相关会议和实地考察;并致力于互相理解彼此的专业认证[3]。且在2001年制定认定基准之后, 在2005年、2009年、2010年相继制定了新的认定标准, 用于完善其体系。很多韩国的知名企业, 如三星电子、SK通讯、STX集团等都对韩国工学教育认证体系给予了肯定和支持。通过认证的毕业生在求职与这些企业的时候可以得到加分等相应的优惠政策。

二、韩国工学教育认证体系的成效

ABEEK认证的主要认证对象是4年制学士课程, 主要侧重于教育因素, 不考虑研究因素。与外在的教育指标相比, ABEEK认证更看重的是教育课程的质量。工学教育的标准直接来自于工学界的实际情况, 认证评价活动中也会有很多企业界的专家参与。这样工学教育才能培养出实际需要的专业能力和人才[1]。韩国的工学教育认证制度是保证经过认证的教育课程培养的毕业生能够胜任工学实际工作的制度。通过认证制度, 工学教育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并使富于创造力的更加先进的教育课程广为人知。因此它反映了包括各种企业在内的工学实践当中的要求, 为各工科大学提供了认证, 使得生产力进一步提高, 竞争力也得到了提高, 是工学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新的改革政策[1]。通过工学教育体系的认证, 学生、学校、企业、国家和社会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 通过需要志向型教育, 可以确保就业竞争时的优势;通过国家间的平等原则, 在海外就业、进学、资格证的获取时可以得到优惠。对于大学, 通过持续的讲课质量的提高, 可以提高大学的竞争力;通过运营获得认证的学位过程, 有利于对优秀新生的招入;通过构筑遵守全球标准的教育体系, 有利于确保优秀海外留学生生源。对于企业, 通过确保具有创意性和适应力的人才, 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可以减少对新进社员的教育和经费。对于国家和社会, 通过培养符合全球标准的人才, 为社会提供多样的不同行业的人才;通过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 不仅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了, 也提高了国家的竞争力。韩国工学教育体系认证的优越性表现主要体现在毕业生在企业以及在社会上的表现。得到认证的毕业生人数从2004年的129名逐年增加, 到2011年已经达到了1万多名。到2011年为止, 韩国49所大学381个专业的毕业生中得到认证的毕业生只有27%。但这些学生所完成的专业科目学分数、设计科目学分数、毕业时的平均成绩都高于没有得到认证的同学。2011年, 上述评价指标分别高于6.6%, 51.6%, 6.5%。针对这些毕业生在企业里的表现情况的分析调查中发现, 得到认证的学生在组织文化适应力、交流能力、责任感方面都很优秀, 其比例占91%以上。职业意识和伦理意识得优的比例也接近90%。在教养、专业知识领域、自发性业务执行能力、创意性问题解决能力、实务能力、情报处理能力等业务执行能力方面也有80%以上的得到认证的毕业生得到了优秀。总之, 在得到认证的毕业生当中62.5%毕业生得到了企业的肯定[2], 企业认为这些人是非常优秀的企业所学的人才。

韩国为了提高工科教育质量, 而进行着不断地尝试和努力。韩国工学教育认证体系在韩国各大学、学生、企业界等方面得到了肯定和支持。从其体系认证之后所反映出的种种效果来说, 有利于韩国工科类学校的发展, 制造业等涉及到工科专业的企业的和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虽然, 他在认证实效性方面, 还要得到国会、政府及企业界更多的支持和支援, 但对未来社会从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到经济、产业环境, 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出现质的变化, 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韩国工学教育认证体系虽然是从美国的工学教育认证制度发展起来的, 但是在韩国的工学教育领域里面正在逐渐发展壮大, 发挥其真正得益于社会的作用。这种对于工学教育的认证体系, 笔者认为是否也可以应用到包括工学教育在内的其他专业, 为寻求提高教学质量, 为改变高校教育环境的高校用以借鉴或参考。

参考文献

[1]宋吉缮.韩国工程教育的现状与机遇[J].现代大学教育, 2004, (4) :70-75.

[2]http://www.abeek.or.kr/htmls_kr/index.jsp[EB/OL].2012-12.

工学教育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职业技术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就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 这类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仅仅依靠在学校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应有足够的时间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才能获得。实行工学结合既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又是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既是减轻学生经济负担, 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需要, 又是满足社会需求, 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1国内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比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职业教育模式。综合分析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大体可以归纳为四类职业教育模式。

(1) 以职业学校为特征的职业教育模式; (2) 以市场调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 (3) 市场调节主导、国家主管的职业教育模式; (4) “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

如何借鉴国外的经验, 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 选择合理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 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需要将我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进行对比。与国外相比, 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持系统很不完善。在教育这一层面, 我们需要很多方面支撑。

(1)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的法律规章; (2) 制定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培训大纲及其配套措施; (3) 加快建立企业培训师队伍; (4) 教学制度方面, 我们尚没有成熟的“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学生的自主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 学生不可以自主安排学习和工作的时间。

2我国高校工学培养模式探析

工学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面向职业、注重应用性。有效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构成的基础是其设计理念。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设计理念主要包括两点: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二是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不同职能实现人才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其核心是满足企业本身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结合国情以企业为主对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设备、教学条件六个教学环节上进行设定选择多方位、全过程的实施路径。

(1) 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就是要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 成为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应用型工程师, 或者成为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企业型工程师。

为实现培养目标, 建立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我们可以通过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 广泛开展校企合作, 形成开放、多边、灵活的工学培养模式。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 即“极大地调动企业在办学中资金投入和资质整合投入的积极性”, “办学过程中能够从社会需要、市场需要、群众需要的出发点考虑”的模式。在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中, 应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 即“紧紧把住了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这条线”的模式。

(2) 专业结构。

专业设置是需要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的。即:科学地分析职业性质与需求, 依此来设置专业, 使其能够覆盖相当数量的社会职业。完善专业设置管理, 推进专业建设规范化。建立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预测服务机制, 制订和实行专业设置标准, 完善专业设置管理, 及时更新专业目录, 引导和规范专业建设。可以通过专业宽口径, 同时下设许多专业方向, 可以使适应性与针对性较好地结合起来。

(3) 课程设置。

工学结合的“职业本位课程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中重理论, 轻实践倾向, 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 突出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在课程实施中强调实践教学环节以实验、实训和实习环节作为学生获得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的基本途径, 课程内容体系以职业素质、职业技能与企业要求为标准进行构建, 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 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课程教学场所主要是企业实践基地或校内实训基地, 合理选派企业技术能手和学校“双师型”教师实施教学, 依靠企业的资源优势加强职业技能训练, 加大实践训练和顶岗实习的课时比例, 采取把课堂搬到企业、把技能训练转移到工作岗位、把企业专家请进学校等多种形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实现课程目标。在这一课程模式, 教与学的重心都放在实践技能上, 学生必须到实际工作岗位上接受专项职业技能训练。如会计专业的必须到企业会计岗位进行实际会计业务训练, 数控技术专业的必须到企业数控机床上进行实际操作训练等, 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实际工作, 在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方面体现出高职教育实践性、适用性的特色。

(4) 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 将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教育有机结合, 满足企业需要, 基本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无缝”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模式中的“学”, 包含了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技术、技能的学习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在企业进行的技术与实践课程学习、职业素质的培养;模式中的“工”之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 作为企业员工, 进行顶岗工作, 企业付给学生相应的劳动报酬。工学结合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是职业教育本质特征要求的必然结果;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与优势;是职业人才培养最经济、最合理的模式。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 可以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社会共享的优势, 实现相互参与、合作服务, 分享成果, 使职业人才培养更具开放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这对建立职业人才的量规标准和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5) 师资设备。

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 学校的兼职教师队伍应该是校内工作和校外工作两种类型组合而成。兼职教师不应该只限于在课堂上讲课, 还应该包括在实践场地的技能指导。

同时注重对教师队伍进行继续教育也是很重要的, 不仅要更新与扩展他们本身的知识与技能, 而且要不断提高他们进行交流、合作、评价、识别问题、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6) 教学条件。

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具备充分的办学条件。利用行业企业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向学校提供专业师资、实训设备和实习实训场地, 也可以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为行业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 为创立与实施校企合作、双赢互动的长效机制做出积极有效的工作。

工学教育 篇9

一、理论上的研究

1993至2004年的10年间, 工学结合并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 这期间以工学结合为题发表的论文仅7篇, 主要是介绍职业学校探索工学结合经验的文章, 鲜有学者对工学结合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与思考。2005年随着国家再次大力倡导与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才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在最初的研究中, 学者们并没有对“工学结合”给出理论上的定义。到2006年以后,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学者们开始关注并研究工学结合的内涵。

在《“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 (陈解放, 2006) 中, 该文作者认为产学研结合是中国的国情所引出的极具特色的概念, 而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则在国外早已经存在。陈解放认为,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 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 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 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徐涵则通过对“工学结合”概念的梳理, 提出工学结合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 以校企合作为载体, 把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一词在职业教育研究中使用频率非常高, 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仍然有着不用的理解。

二、实践上的分析

很多学者针对具体的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模式进行实践分析, 这方面的研究较多。秦现仓指出, 武安市职教中心从2003年就开始尝试探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他将其归结为实行灵活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施;借主导产业发展之势, 谋职业教育发展之策, 专业与地区社会经济结合紧密;与企业协商共同制订专业课程, 学习结束后, 由企业负责验收培养质量。很多学者在对我国实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进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观点主要集中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和市场紧密结合;健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各项法规;找准工学结合的结合点 (如: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师资队伍、实行课程体系改革、共同考核学生质量等) , 实现双赢, 等等。但也有些学者同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如:俞位增认为构建政府统筹为主、多方参与为辅的工学结合配套保障机制, 建议引进社会中介服务组织, 增强工学结合的服务功能。

三、国外的启示

通过介绍说明典型国家 (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和日本等) 实行工学结合取得的成效及其经验, 为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带来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马树超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和分析, 提出工学结合要着力解决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重视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培训大纲及配套学习包的研制、加快企业培训师队伍建立、加强对学生参加企业劳动培训的保护工作、优先扶持制造类专业职业教育开展工学结合的试点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姜大源 (2008) 通过对比得出美国、捷克、德国、瑞士、丹麦、荷兰6个国家竞争能力和受教育程度都很高, 德国、瑞士、丹麦、荷兰4个国家跟职业教育紧密相关, 英国、捷克受教育程度很高, 但竞争力并不强。指出课程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世界职业教育带来的启示是:职业课程改革的起点为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 目标强调能力本位, 方式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结构为模块工作过程。肖珍教 (2007) 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四国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特点的分析, 认为政府、企业、高校应该各负其责, 共同承担起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责任。尤其指出政府应加强对校企合作教育的支持力度, 通过立法、政府补贴等形式, 积极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搭建平台。

工学教育 篇10

“工学结合”是当前高职教育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指导原则和切入点, 也是高职专业建设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志。

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内容的影响, 我国职业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传统教学思想、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突破性改革。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思想深受本科院校的影响, 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在形式上还存在“本科式压缩饼干”的倾向, 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突破性改革。在专业教学上往往满足于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有时流于形式, 不能保证高职学生得到充分的职业实践锻炼, 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 需要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改革, 切实加强实践教学。

2. 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受传统影响, 与实际工作不十分适应。

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必须对专业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 综合治理, 而传统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有弱化实践教学的倾向, 对实践教学的强化和改革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为真正落实“工学结合”, 加强实践教学, 必须对专业教学的诸多方面进行长期的实践探索, 基于“工学结合”建立新的教学制度和相应配套措施, 特别是注意构建新的教学过程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3. 高职教育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存在一些比较显著的问题。

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弊端, 特别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未能做到“教”与“学”的统一,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教师也未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拘泥于讲授,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师专注于演示和学生重复操作,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导致实践经历不够, 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4. 实践教学环节与实际工作状态不相吻合, 实施中存在不少问题, 教学效果不明显, 校企合作实际成效不大。

在实践教学的实施阶段, 容易出现形式化的问题, 特别是校外生产实习, 教学的实施主体由学校转向企业, 学校和企业在教学实施和管理上的同步就成为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目前大部分生产企业出于生产、安全、经济效益、技术保密、管理等诸多因素的考虑不愿意让学生从事关键性岗位, 只分配给学生一些附属性工作, 使实习学生实践体验不够全面和深入, 实际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校企合作的价值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因此, 建立校企合作新机制也是“工学结合”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5. 传统教学模式没有打破, 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建立。

当前的教学模式大多沿袭“呈现—沿袭—输出”的传统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往往喜欢套用固定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法, 不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学生的学习动机, 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 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建立。在新的教育观念和技术条件下, 高职教育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变革, 特别是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应该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教学组织围绕“学生”的需要进行设置, 使学生真正成为实践教学的活动人和受益人。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 改变现在职业教育的弊端, 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必须加强推广“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突出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 必须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1. 统一思想认识。

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模式的影响, 在教学和管理中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存在很多差异, 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特别是没有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实质性内涵, 使得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并不能完全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要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需要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思维方式和对职业教育的理解, 在思想上先站稳方向, 才能使实际的教学改革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为此, 高职学院应鼓励教师大胆创新, 锐意进取, 探索新颖、科学、富有创造力的教学模式。

2. 修订教学计划和改革课程。

“工学结合”的推行不是简单的单项改革, 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改革。在改革过程中, 应始终坚持教学是教育质量生命线的方向, 切实统筹好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及实训基地、师资建设等各个方面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内在联系。特别是重点对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周全的修订和设计, 确保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做到协调统一, 使学生的在校学习与校外实践具有连续性, 获得完整连贯的教育经历。

3. 建立实习实训教学的保障机制。

工学教育 篇11

关键词:产学结合;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发达国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发达国家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发展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1903年英国桑德兰特技术学院(Sundland Technical College)在工程船舶与建筑系中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有一段时间到校外参加实际工作,然后再回校继续学习,比喻为“三明治”教育(Sandwich Program)。190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Cincinnati University)同几家大企业合作培养了27名工程专业的学生,创造了产学合作教育的经典模式——工学交替模式。其基本内容是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学校学习,另一组到工厂工作,一周后两组交换。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生产力水平的高度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加速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产学合作教育在形式、内容、层次、功能等方面也得到了迅速发展。1921年,美国安提亚克大学在所有专业中实施了合作教育,将产学合作教育的功能从单纯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合作教育的形式也不断创新。此后,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国家从英、美等国发展到亚洲、大洋洲等几十个国家。以下简单介绍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四国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特点。

美国美国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贯穿于社区学院办学的全过程,以“工学交替式”模式为主。具体的实施方法是:大学生自入学起学习半年后,便将企业的实际训练和大学的教学以两个月左右为期限交替进行,到毕业前半年再集中于学校授课直至毕业。在培训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开展学校与工商企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实际操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主要特点是:(1)办学以学校为主,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的需要与有关企业取得联系,双方签订合作合同。由企业提供劳动岗位与一定的劳动报酬,并派管理人员辅导学生适应劳动岗位、安全操作,协助学校教师确定学生应掌握的技能,一起评定学生的成绩、劳动态度、工作数量和质量等;学校派教师到企业指导、监督学生劳动,沟通学校与企业合作双方的要求。(2)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大致为1︰1,即一半在校学习,一半在企业劳动,学习与劳动更换的方式灵活多样。

英国英国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主要有长期和短期两种。长期的工学交替制有“2+1+1”(4年制)和“1+3+1”(5年制)两种。“2+1+1”即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第三年在企业工作,第四年再回到学校学习、考试、取得证书,在企业实践学习的时间为一年。“1+3+1”即第一年在企业工作,第二、三、四年在学校学习,第五年又回到企业,在企业实践学习的时间为两年。短期的工学交替制更为常见,通常为6个月。实行工学交替制的学生也分为两类,以企业为依托和以学校为依托的。以企业为依托的学生,无论是在企业工作,还是在学校学习,都由企业付给酬金。以学校为依托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由学校提供资助,在企业工作期间领取企业付给的报酬。英国的企业在合作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积极参与合作教育:雇主在一些教育基金会等关键机构中任职;雇主直接加入学校领导班子;企业参与制定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参与学校的评估;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学校提供资助;企业与学校建立合作办学制度,提供实训设备、场地。学校则非常重视进行社会调查,总是根据社会、企业的需要设置专业,并严格按照企业或行业协会制定的标准进行教学;把职业知识纳入到学校课程,开设“工作经验课程”;安排学生定期到企业参观,学校教师经常深入企业,帮助学生熟悉工作环境。

德国德国实行的是“双元制”教育,即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应用为目的,教学活动在企业与高校交替进行,双方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是德国学制的特色,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法规定,80%的青年必须接受不同类型的职业技术教育。德国的学生多在完成基础教育后,成为师傅制度下的学徒,一方面在工厂做工,接受师傅的指导,另一方面进入职业高等学校,进行相关职业理论的学习,做工与理论学习交替进行。做工以企业为主,合作学校派出教师进驻企业给予理论指导;理论学习以学校为主,企业派出技术专家到学校协商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德国的高校与企业一旦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关系,将是长期、稳固和紧密的,其合作非常注重实效。

加拿大加拿大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始于1957年的滑铁卢大学。1970年以后,合作教育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加拿大的高校大多设有合作教育部,主要负责校企合作教育的宏观管理、协调、服务等工作,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由各院(系)教师负责。学校的校企合作教育专门机构为实施合作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加拿大校企合作教育模式集中体现为高校、学生、企业三方的合作。加拿大产校企作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在课堂上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是加拿大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一大特点,也是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校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出发点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符合雇主需求的人才,使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能够直接进入工作市场。加拿大的高校每年分三个学期,不同专业的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形式也不同。一些专业采取“1﹢1循环”的方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一学期,到企业工作实习一学期;或在学校学习一年,到企业工作实习一年,如此循环。一些专业要求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或三年,然后集中到企业工作实习一年;另一些专业则要求学生每年至少有一个学期在企业工作实习,等等。采用何种形式则是根据专业教学需要、企业工作岗位及学生的自愿情况而定。学生的实习工作单位由学校负责联系,实习单位付给学生工作报酬。学校跟踪检查学生的实习业绩,用人单位负责对学生的工作实习进行指导和鉴定。学生可以在与本专业有关的实习工作中获得实际工作经验,为毕业后就业奠定基础,同时可以获得用以支付学习费用的报酬;用人单位可以发现优秀学生,并在实际工作中考核、录用未来员工,减少为职员支付的培训费用,有机会雇用随时可得的临时工作人员;高校则可以通过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不断改进人才培养策略,吸引优秀生源,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增加办学资源,扩大办学规模和效益。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共性

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方面具有以下共性:

第一,工学结合学制灵活,在校理论学习与在企业工作实习分配合理,在企业工作实习的时间有保证;

第二,企业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还相应地给予一定的报酬,可以提高学生在企业工作实习的热情;

第三,学校教育紧贴企业需要,真正做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

第四,高等院校与企业在合作教育过程中,既可以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做出贡献,又可以在许多方面实现“双赢”。

几点启示

我国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起步较晚,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和工程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在努力探索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更有效地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创新人才的途径。结合国外的经验和我校多年来校企合作教育开展的实际,笔者认为,政府、企业、高校应该各负其责,共同承担起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的责任,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

对于政府而言,应加强对校企合作教育的支持力度,通过立法、政府补贴等形式,积极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搭建平台。各级政府对校企合作教育的倡导和支持应落实到具体的法规、政策和措施中,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院校应给与政策、基金等方面的鼓励和支持,促进高等院校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企业应实行包括实际利益(如减免税额、政府补贴)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主动承担校企合作教育的任务,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全过程。

对于企业而言,不应仅仅追求利润,看到眼前利益,而应切实采取实际行动,承担起共同为社会发展培养各类合格人才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对于高校而言,应充分发挥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探索与本校、本地区发展需要相结合的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在这方面,我校的做法是:(1)校企联手,实施“零距离”订单式教育。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我校教师深入各类企业进行研究,探讨出一种“3﹢0订单式”培养模式,即企业按其发展要求,预测人才需求,在学生三年级时向学校下“订单”。学校根据订单,与企业共同组织面试,挑选学生,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编制教材;企业参与到教学活动与实习环节中,毕业时企业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并按一定比例择优录用为企业正式员工。目前,我校已与贝尔阿尔卡特、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农工商超市有限公司、斯米克集团、小糸车灯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2)联办二级学院。为了密切校企关系,建立各类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我校还积极与各类企业共同办学,联办二级学院,如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签署的合作协议,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以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的相关专业为基础,建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中外运国际物流学院,由企业投资100万元设立奖助学基金、建设专业实验室;与香港蒙妮坦国际集团合作,建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蒙妮坦学院,等等。(3)共建实验实训中心。由我校通过提供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与各类企业共同建设实验实训中心。如我校与实达电脑共建了实训平台,与创先泰克实行合作开展研发,等等。企业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员工,既可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又能解决师资缺乏的难题;学校则可以充分解决设备不足的问题,实现校企双赢互利的目标。

参考资料:

[1]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王敏勤.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J].教育研究,2002,(5).

[3]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建之思考[J].教育研究,2002,(6).

[4]金柏芹.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2,(12).

[5]霍汉平,等.依靠校企合作,促进高职教育[J].现代电子技术,2004,(17).

[6]巴世光.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J].教育与职业,2004,(31).

作者简介:

肖珍教(1978—),男,教育学硕士,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工作。

工学教育 篇12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 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学校。它以职业为导向, 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 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 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 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鼎新和发展的基本标的目的。是中等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通过最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证明,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顺应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过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 整个模式的各个环节都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 其中构建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显得尤为迫切。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涵。它集中体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具体要求, 也是教与学活动实施的主要内容, 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标的目的。因此, 构建科学、准确、适用的课程体系至关重要。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课程体系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知识、能力、素质架构, 选择课程门类, 肯定教学顺序的教学系统, 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工学结合模式下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 立足现有资源的原则。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教学模式,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难组织实施, 因此, 构建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应脚踏实地, 立足于现有各种资源和条件。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考虑到学校、企业、学生及教师等因素的制约, 如学校的办学条件、企业的现场环境、学生的热情和接受能力、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等。

第二, 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职业学校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备响应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突出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课程体系中的职业性要求, 就是要按照对准岗位设课程的原则, 根据专业响应的手艺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任职要求,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性”要求, 就是要按照“工学紧密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 根据职业岗位 (群) 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标准, 以提高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 构建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性教学的课程体系。

第三,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协调的原则。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中职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两个构成部分, 毋庸置疑, 实践教学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中应占据相对主导地位, 但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也不能忽略理论教学的地位。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应形成融合互补、共同促进的模式, 使它们在培养职业能力时共同发挥作用。一方面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为一体, 形成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在教学安排上灵活设计“实践———理论———再实践”的结构顺序。

第四, “工”与“学”相协调的原则。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 达成了职业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工”与“学”是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两个方面, 二者一律重要, 不能顾此失彼, 因此, 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构建课程体系时应遵循“工”与“学”相协调的原则。最近几年来职业教育鼎新的重心逐渐转向职业技能的培养, 把就业能力以至上岗能力作为中职课程开发首要考虑的问题。有些几乎是从一个极端迅速走向另一个极端, 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课程开发的唯一出发点与立足点, 其专业性特征中还特别体现了岗位式的特点, 以特定的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来设计课程, 也就是说, 强调毕业就能上岗工作。但也导致课程设计片面强调职业岗位的针对性, 忽略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周全素质的培养, 使学生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面对多变的职业市场易陷入捉襟见肘的尴尬场面。

第五, 应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使学生掌握某一种岗位技能, 还应该包括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当代社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功效层出不穷, 新的理论从产生到实践应用的周期不断缩短, 职业技能需要更新, 技术岗位不断被更替, 同时有大量新的工作岗位产生。因此, 学生要有足够的心智和技能去应付社会与职业的变化。这就要求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应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应变能力, 这类综合应变能力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岗位技能的深度与广度, 通过合理综合通用性知识与专业性技能, 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教育, 有限的职业要求与个体无限的发展潜力来实现。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课程体系构建的途径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本质上就是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因此, 构建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课程体系的途径就是企业全程参与。

(一)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

课题体系的构建是为了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因此, 学校与企业应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 这是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的前提。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改革调研, 调研报告必须经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充分论证, 并对以下事项达成共识:行业、企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情况;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应设置的专门化标准的目的;就业情况;现行的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对策等。在此基础上, 学校与企业共同确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签订协议, 共同实施校企合作方案。

(二) 企业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传统教育模式体现的是学校和学生的关系, 而这一关系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中还拓展到企业, 学生能否了解、熟悉、认同企业文化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成功实施具有关键作用。此外, 职业素质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形成的, 需要职业实践和企业文化的陶冶, 因此,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 应安排响应的企业文化传播课程或实践活动, 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 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 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

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 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 企业技术技能专家直接担任相当大比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 企业生产场地直接承担学生技能训练与上岗实习重要教学活动, 这些都使得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按企业岗位来设置课程, 也使得专业课程的开发必须由校企合作完成。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使得课程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 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校企课程要依据所面向的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进行开发和设计, 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成课程目标。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需要通过行业分析得出, 因此, 课程开发必须建立在行业分析的基础上, 制定职业分析———学习分析表, 把职业的能力要求转化为课程目标, 依此开发专业课程。职业需要的专门技术技能训练的时间长短、强度大小、程度难易必须依据行业分析得到的职业标准和熟练程度要求而定。课程内容的设计, 按照课程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进行课程内容的框架设计。打破学科知识的逻辑演进序列, 按照课程目标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横向组织, 以保证学生掌握应用技术为目标, 将不同学科或不同种别的传统课程进行有机地整合、重组。课程实施中多采用应用为主的课程范型, 训练学生完成实际工作具备的能力, 从而缩短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以及学生与工作岗位的差距。

(四) 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要求课程体系的构建能体现核心职业能力培养, 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就是最典型的核心职业能力。因此, 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按照行业标准和相关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 将行业的职业标准及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到专业教学体系中, 对照行业的职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以及评价标准体系。在课程体系构建时将行业资格证书教育作为核心专业课中的重点课程, 突出“课证融合”的教育理念, “课证融合”将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衔接起来, 以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并将其贯穿于培养计划的全过程, 从而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同时, 在课程体系构建时也应尽可能引入体现企业技术标准的相关课程, 并与企业共建教学资源, 促进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共同成长。

四、结束语

上一篇:超长仓库的无缝设计下一篇:慢性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