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工学模式(精选10篇)
“2+1”工学模式 篇1
摘要:三峡电力职业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充分发挥行业办学在资金、设备、技术、实习场所等方面的优势, 以就业为导向, 进行专业教学改革调研, 根据高职教育特点, 建立并完善“2+1”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取得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高职,水工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改革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隶属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主力军———中国葛洲坝集团,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是学院的品牌专业。在葛洲坝集团的支持下, 我院充分发挥行业办学在资金、设备、技术、实习场所等方面的优势, 努力探索高职教育的办学规律, 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教学为中心,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实施并完善了基于“2+1”模式的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 进行专业教学改革调研
水利水电事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 如今正处于迅猛发展的态势。在建的长江三峡工程和清江水布垭水电站, 加上已建成的丹江口、葛洲坝、清江隔河岩、高坝洲等大型水电站和近四百座中、小型水电站, 将使鄂西拥有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地处长江、清江交汇处的宜昌, 在半径不到100公里的区域内, 平均每10年建成一座大型水电站。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长江重要堤防工程、鄂西小水电开发等一系列位于湖北省境内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式启动, 尤其是金沙江、大渡河、乌江等西部水电项目的开发, 将使水电建设得到进一步的高速发展。
我院近几年组织人力对本省和全国水电行业进行调研和分析, 对行业相关单位, 如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闽江工程局, 水电四局、五局、七局、十一局、十二局、十四局、十五局、基础工程局, 长江水利委员会, 中南勘测设计院及各省的水电行业相关单位进行了人才需求信息统计。预测在今后20~30年内, 水电建设单位每年需要补充大量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技术人才。通过专业调研, 我们了解了水工专业的学生今后将主要从事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预算员、材料员、监理员和爆破工、测量工等岗位工作, 了解了这些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了解了我院现行教学方式哪些能够满足岗位需求, 哪些方面存在不足。这些调研结果, 成为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依据。
根据高职教育特点, 建立并完善“2+1”人才培养模式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水电工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我们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时, 主动适应水电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 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本专业自2005年以来, 建立了基于“2+1”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 基本反映了本专业理论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2+1”教学模式是一种双向参与、分段培养的教育模式。“2+1”中的“2”是指校内教学, 但并不是纯粹的理论教学, 而是以理论教学为主, 辅之以建材、水力学、土工实验及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 理论与实践教学穿插进行。“2+1”中的“1”是指校外教学, 即学生在企业进行一年时间的顶岗实习, 也并不完全是纯粹的实践教学, 而是以实践教学为主, 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比如, 有部分学生进入葛洲坝易普力公司实习, 该公司是一家专业爆破公司, 我院根据该公司对岗位技能的要求, 专门组织师资进行爆破方面的理论培训, 提高学生在爆破方面的理论水平, 以满足学生和用工单位的需求。“2+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主要是为了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2+1”教学模式课程体系, 不是对传统3年制的课程体系进行简单的削减压缩, 而是在进行专业调研、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摒弃原来的“三段式” (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体系, 按照公共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实训实践课的结构, 构成能更加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目前, 我院正在尝试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技术》、《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等课程完全按照工作过程开发教材并组织教学, 效果非常好。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而且应具有较熟练的操作技能。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 除要构建完善的理论教学体系外, 还需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 我院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实施“2+1”教学模式, 减少了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 使得理论教学学时随之减少, 实践教学学时所占比例明显增加。我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之比为1∶1.2。其次, 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近年来, 本专业通过更新观念, 充分发掘校内潜力, 积极培育校外资源, 探索出了以“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所谓校内模拟实训, 即利用校内现有的场地条件, 购置或自制实训教学所需的设备, 在校内建立模拟工程现场, 以完成本专业相关实训课题的教学。目前, 本专业拥有材料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建筑材料、工程测量等5个实验室和专门用于本专业实践教学的“水工实训车间”, 能进行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锚固工程等多个职业岗位工种的实训教学。这种校内模拟实训的实践教学模式, 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完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成效显著。所谓校外顶岗实习, 就是在学生学习的第三年, 将其集中或分散地安排到与水电工程相关的设计、施工或监理单位, 结合该单位的工作任务开展实践教学。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被安排到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上, 与单位职工一起顶岗上班。这种实践教学模式既可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能为学生就业与施工单位用人的双向选择创造条件。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还可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 在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学生在一年的实习期间不仅可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优秀的学生还可被实习单位聘用, 解决就业问题。
发挥行业优势, 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学生在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 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用结合的合作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在整个培养期间可根据教学需要, 安排学生多次到企业实习或顶岗工作, 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育人全过程。我院充分依托行业优势, 积极进行专业建设。葛洲坝集团是我院的主管单位, 水工专业利用我院行业主管在水电建设人力、设备、技术、实习场所等方面的优势, 大力加强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
行业主管部门为水工专业提供了实践教学场所高职教育非常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葛洲坝集团在三峡、水布垭等宜昌周边地区有众多的水电施工项目, 这些施工项目为我院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场所。我们在进行专业课理论教学的同时, 实时安排学生到相应工地实习, 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思路,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 在进行面板坝施工理论教学时, 安排学生到清江水布垭工地, 参与目前世界最高的面板坝施工, 让学生在学中做, 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行业主管部门为水工专业培养了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教师素质决定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是否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我院充分利用葛洲坝集团在水电建设方面的优势, 年年选派教师到生产一线参与施工建设, 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并且收集相关工程资料, 培养了大量“双师型”教师。葛洲坝集团在组织高新技术专业知识培训时, 都要给我院预留一定的名额, 让我院教师参加培训, 使我院的教学水平与集团公司的科技水平同步发展。几年来, 我院先后有部分教师参加了全国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信息网大会、全国洞挖技术培训、铁路施工技术培训、海外施工技术人员培训等高规格的培训及经验交流活动。同时, 我们还到企业聘请了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 定期到我院开展教学与讲座, 推动了水工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行业主管部门为我院提供了大批生产、实验设备随着三峡工程施工渐渐进入后期, 施工任务越来越少, 有些设备闲置下来了。葛洲坝集团根据我院的要求, 为我们提供了一批闲置设备用于教学, 节约了我院的教学成本。
依托行业, 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道路这是一种校企合作, 通过优质课程与有效实训的整合, 以项目开发或技术服务等科技活动为媒介, 重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发展能力,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合作模式。我院水工专业根据近年来在水电施工行业出现的新技术———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施工法, 与葛洲坝集团公司实验中心合作, 由专业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学生组成试验小组, 对这项新技术开展研究。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工作, 得到了有关挤压边墙混凝土性能的多项参数。该实验成果在2005年9月召开的中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20周年学术研讨会 (国际会议) 上进行了交流。通过试验, 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有的学生毕业时就被葛洲坝试验中心聘用。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与教育, 在潜移默化中相互影响[J].教育与职业, 2007, (31) :92-93.
[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31) :1-4.
[3]柴福洪.论职业、专业与高职专业设置[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2) :22-25.
“2+1”工学模式 篇2
关键词: 翻译 教学 课程模式
引言
随着对外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合作的加强,社会经济文化各行各业对既懂业务又懂外语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而目前相关教育机构和用人单位共同面临的问题是优秀翻译人才的匮乏。我国高校翻译教学中,教学目标不明确、翻译能力概念不明晰、教学模式与方法单一陈旧等问题导致翻译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且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和翻译训练力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翻译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本文就目前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翻译教学的目标、翻译能力的培养及翻译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和解决方案。
1.翻译教学中的问题
1.1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高级翻译人才的培养主要来源于两个专业,一是传统外语语言学专业的翻译方向(硕士层次),二是翻译硕士专业。前者重点在于掌握研究方法、熟悉研究理论,后者重点在于提高翻译实践能力、成为专业型人才。但在实际高校翻译人才培养中,两者的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区分并不十分明确。在翻译专业硕士的培养中,依然存在教学上学术化倾向严重、学习者翻译实践强度不够等问题[1]。
1.2翻译能力概念不明晰
狭义的翻译能力主要指传译能力,广义的翻译能力,除传译能力之外,还包括语言能力、文化能力、专业能力、技术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概念,即学外语就一定会翻译,在教学中着重于学习者语言互换能力,对于翻译能力和其他专业知识的重视相对薄弱。事实上,翻译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三方面:语言知识、翻译学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2]。在教学中应予以综合考虑。
1.3教学模式与方法单一陈旧
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的口笔译课程的设置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开课时间为三个学期,课程教学内容倾向于进行听说读写各方面基本语言能力的训练,包括翻译的基础理论、翻译的方法与策略的讲解,但极少涉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和翻译工具的使用知识。在教学模式上,基本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授多于实践。
2.“1+1>2”翻译课程模式
“1+1>2”的课程模式指以翻译专业课程为主、应用性课程为辅的课程模式,它能结合应用性课程的特色和市场对翻译人才的不同需求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提高高校翻译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
2.1理论与现实依据
翻译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根本所在是不仅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还要把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联。翻译课程的设置既要注重翻译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又要注重翻译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翻译实践教学中,翻译课程应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形成“1+1>2”的课程模式,并改进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习者的翻译能力和翻译教学质量。在翻译人才的培养上,“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普遍存在。多数外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听说读写课程设置贯穿了整个语言学习过程,翻译课的设置整整贯穿了本科的两个学年。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在翻译专业领域的文章时,经常会译出译者看不懂、读者读不懂的译文。我们认为,要提高翻译人才的水平,不但要重视高素质基础性人才的培养,更要重视应用型实践人才的培养。
2.2基础性人才和专业化人才
翻译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区分基础性翻译人才和专业化人才的概念,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针对的是基础性翻译人才的培养,而专业翻译教学针对的是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学习者的翻译实践和应用能力,对翻译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要求也更高。“1+1>2”的翻译课程模式主要是针对后者,旨在培养适应翻译行业需求的翻译人才。如陶瓷行业翻译人才的培养,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基础上,加强陶瓷专业用语的学习,提高专业文化素养,让学生能将翻译策略和翻译工具运用于陶瓷相关行业的翻译实践中,从而提高其翻译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2.3关联课程+翻译课程
翻译教学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也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3],口笔译课程必须与其他关联课程相结合,才能培养出“专业+特色”的翻译人才,其他关联课程如商学、法学、教育学等课程。本文将关联课程主要分为文学类课程和应用性课程。
2.3.1文学类课程+翻译课程
在跨文化翻译实践中,为避免译者对译入语的误读和译文的失真,在学习翻译方法和技巧的同时,还应开设包含跨文化交际、英美概况、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与中西文化对比等文学类的课程,以弥补学习者在文化方面的欠缺。
2.3.2应用性课程+翻译课程
翻译按照所设题材内容可分为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4],后者主要涉及工程类、医药类、法律类、经贸类等内容,相对于文化课程而言这些课程应用性更强。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翻译人才需求更多,翻译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已不只局限于文学翻译,因此,翻译教学应着重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必须改变“知识+知识”的简单模式,逐步走向“语言+应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学习者翻译能力的提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是通过师生合作或生生合作,逐步了解翻译的性质、规范和标准,在翻译实践中不断反思,重新认识个人翻译素养;二是通过实际翻译任务的完成,学习者在团队中共同完成或个人单独完成一项翻译任务,在初译、修改、审阅、定稿等一系列翻译输出流程中,提高个人翻译实操能力。
2.4翻译专业的本土化
翻译专业本土化,可考虑在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本地化课程或内容,以适应职业化翻译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培养适应景德镇陶瓷经济发展需求的翻译人才为例,在本地外语课程设置中,除翻译方法论的学习外,还应开设陶瓷文化、陶瓷简史等课程,开设“翻译课程+陶瓷文化课程”为例的“1+1>2”的课程,将翻译教学与陶瓷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将富有地方特色的陶瓷文化作为语言技能培养的文化背景,突出“语言能力+文化素质”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
3.“1+1>2”课程模式下的翻译教学
3.1输出驱动理论
文秋芳教授指出:“听和读虽然是基础的、首要的,但没有说、写、译的外化活动,听懂和读懂内容外界无从知晓。”由此可见,译是语言输出的最高形式的表现,通过翻译中的输出活动,可以促使学习者意识到个人在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及翻译能力上的缺陷,并预设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达到有效的输入和输出。在“1+1”课程模式下,由于关联课程的应用性较强,译者在翻译实践活动中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个人在语言能力、翻译能力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缺陷,在“译”的输出驱动下,提高语言输入的质和量,从而达到提高语言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的目的。
3.2教学改革
应力求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模式,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题模式转变。教师可根据翻译材料涉及的专业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逐步显现学习者在翻译实践联系中的主导地位。关于教材的选择,教学单位应挣脱教材的限制,采用实用翻译案例为教材。通过设置多样的课堂活动,使翻译能力的检验具体化,其具体化可通过实践教学中的课程活动实现有效输出,如现场翻译、小组讨论、演示报告、译文修改、师生点评等。
3.3翻译软件和技术的应用
在信息技术发展和计算机软件大量使用的当今社会,大量翻译任务不单纯依靠人工完成,可以借助人与计算机的合作完成,以提高翻译的效度和译文的准确度,满足社会对各种信息量的需求。高校及各人才培养机构须考虑翻译课程和机器翻译软件应用课程的结合,形成新时代下的实现“1+1>2”课程的又一新途径,即Android翻译学习软件应用课程和翻译课程的结合。它可以促进一些新的Android翻译学习软件给翻译教学和学习带来新的体验。通过结合翻译实践,增强翻译课堂的教学效果,在译者翻译习得的获取过程中,真正达到“1+1>2”的教学效果。
结语
“1+1>2”翻译课程模式的构建,其理论依据是加强翻译教学中的输出以驱动学习者翻译能力的提升,与传统翻译教学不同之处在于:首先,明确“专业知识课程+翻译课程”的课程设置模式,力求翻译教学实践多于讲授;其次,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翻译课程的教学质量;最后通过翻译实践活动,如瓷博会中的实习翻译实践,对翻译教学质量和译者翻译习得进行具体检验。因此,“1+1>2”翻译课程模式的构建对于翻译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穆雷,邹兵.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调研与写作探索——以15所高校首批MTI毕业生学位论文为例[J].中国翻译,2011(5):40-45.
[2]罗丹婷.从翻译教学和教学翻译浅议翻译人才知识结构的建构[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6):110-112.
[3]肖维青.技术合作专业化—蒙特雷国际翻译论坛对中国翻译教学的启示[J].中国翻译,2011(4):42-46.
[4]许钧.关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10(1):52-54.
“2+1”工学模式 篇3
我院自2009年开始实行“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即2年学习理论课程、1年进行岗前综合训练及顶岗实习。2年理论学习并非单纯地学习理论, 每学期都穿插一周的综合实训, 让学生在实验室、高效仿真实训室进行技能训练, 以典型产品或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 引导学生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地完成学习过程。
“2+1”中的“1”是指最后一年不再集中在课堂给学生上理论课, 而是前半学期进行岗前综合培训, 后半学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也就是说, 最后一年, 学生将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参加不同的岗前综合培训, 到不同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下面以我院信息管理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展示我院实践教学安排时段表及分阶段目标。
在“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 学生学习的最后一年将分散到各个实验室、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或企业进行岗前综合培训或顶岗实习。一个班的学生可能会被分成几个小组, 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管理呢?3年来, 我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综述如下。
健全的院系两级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设立学院、系部两级实践教学管理组织机构, 实行学院、系部、教研室三级管理。教务处代表学院对学生的综合技能培训和顶岗实习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 充分发挥系部和教研室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组织实施对实践教学运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对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教研室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每组一般不超过6人, 指定一位专业教师作为实践指导教师, 负责对学生的综合技能训练及顶岗实习进行专门指导。我院数码设计系的教师专门研发了实践教学管理平台, 对全院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动态管理。指导教师还建立了QQ群, 让每位顶岗实习的学生每周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 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 并想办法及时解决。
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制度保障体系
为配合“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的实施, 我院重新修订了《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和《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质量标准》, 对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岗前综合技能培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制定了一套完备的标准, 使我院的实践教学质量在制度上得到保障。
完备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学院构建了以教务处牵头的实践教学质量调控体系和以督导组牵头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聘请资深专家为“专职督导”, 院内教学经验丰富、教研教改成果突出的教师为“兼职督导”。根据各位督导的专业特长, 对实践教学过程实行全程督导监控。通过学生的职业技能状况、企业对学生工作表现的评价以及学生就业情况的反馈, 研究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对学院实践教学情况的督评及时纠偏扶正, 确保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具有鲜明职业化特色的全程考核体系
首先, 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 建立以专业任课教师、企业兼职教师评价为主, 以企业同行、学生等其他评价主体为辅的评价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制定考核标准, 全面考察学生实践情况, 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指导教师、班主任共同签订实习鉴定表后, 再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所交资料及学生的实习表现评定实习成绩。工学交替成绩包括:思想表现及工作态度 (占20%, 班主任评定) , 操作及工作过程考核 (占25%, 实习指导教师评定) , 实习周记 (占15%) , 实习报告 (占15%) , 理论考核 (占25%) 。
其次, 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确定评价内容时, 考虑不同评价主体的特点, 分设出相对独立的评价内容。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实习任务, 撰写实习周记、实习报告、思想汇报, 详细记录实训企业生产工艺流程、配方设计、质量检测及控制、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情况等。
再次, 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学习国内外技术教育培训的先进经验,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 面向工作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估, 重点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取“任务驱动法”, 根据典型工作过程的任务将课程或技能分解成一个个小项目, 通过试卷、作品、任务 (步骤) 、过程见证等方式进行连续多次的过程性评价。课程考核采取分段式过程质量考核方式, 突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具体做法是, 根据课程的核心技能将整个课程技能点模块化, 学生只要顺利完成技能模块所要求的技能考核要求, 即可获得相应技能模块的成绩。这种考核方式使学生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可以灵活选择学习方式, 直到掌握为止。
最后, 以职业技能和能力为中心, 构建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开放式、多元化评价体系。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应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业务能力培养的要求, 我院实践课程全面改革了“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 实行以职业技能和能力为中心,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程考核标准与企业岗位标准相结合、教师考核与学生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职业素质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相结合的开放式、多元化评价体系。
以我院网络工程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具体做法如下: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特点, 通过校企合作,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以项目为载体, 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 深化课程改革, 突出项目案例教学, 融入计算机网络职业资格标准。校企合作开发、实施以项目案例为主线的专业课程, 将国内外知名IT企业职业标准融入课程, 实现职业资格认证与课程标准相结合。该系经过与红旗教育学院的多次磋商和洽谈, 正式签署了重点实验室建设协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采用红旗教育学院先进的课程体系、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用红旗教育学院开设的课程置换该专业开设的linux应用课程。学生在完成课程后, 考核通过就可以获得红旗教育学院产品应用专业的证书。目前, 红旗教育学院linux为我院累计培养了430人。学校先后投资40万元用于红旗教育学院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这种做法既解决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 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还使学院得到了实践教学必需的实验室建设资金, 可谓一举三得。该专业实现了对实践教学传统考核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以红旗教育学院产品应用专业相应的证书换取传统专业课程的学分, 实现了以职业技能和能力为中心, 构建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开放式、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改革目标, 为学生提前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院三年的实践证明, “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收效显著。在试点过程中, 我院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沟通能力均大大提高。但我院“2+1”工学交替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校内、校外专业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及企业在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组织发展与教育问题上沟通不够, 特殊学生及学生的特殊需求无法完全满足等。今后, 我院将加倍努力, 克服这些不足, 使我院“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更加高效完善。
参考文献
[1]徐云慧, 聂恒凯, 李鹏.“2+1+2+1”工学交替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教育与管理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11 (33) .
[2]陈新耘.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35) :50-51.
[3]赵居礼.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7) .
[4]赵居礼, 刘向红.基于学分制制订高职教学计划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2) .
“2+1”工学模式 篇4
一、“1+2+1”模式下情境创设的背景
1.“应试教育”还在你我心中。长期以来,“以分数论英雄”这样一个固定的外部环境,让学校、老师无法放开手脚,教师身心疲惫,学生在学校学习如在工程机械化生产,虽然成绩高,但思维固化,综合能力不强,远远落后于素质教育国家的学生,没有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
2.“数学学习”中缺少感性的体会。研究表明: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于实践,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3.“数学学习”形式单一,缺少趣味性。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不高,对于没有事前预习过的知识,孩子们总会有陌生感,因而会产生排斥感,这样会导致从“不了解、没兴趣,到不理解、怕挨骂,再到不会做、不喜欢(数学)”——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
二、1+2+1”模式下情境创设的实施
我们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以文献资料法和经验总结法,以期达到基于“1+2+1”模式下的“情境创设”中学生的综合素养的逐渐提高。
(一)下面进行阐述
主要是指由各教研组长组织相关教师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安排好本周的课程并告知学生,基于调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才艺展示,提前两天彩排,教师主要从“情境的趣味性及知识性”这两维度进行指导、调整与修改,最后进课堂展示的是成品(情境创设),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也能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1.内容设置
根据整个学期的数学课题,在数学教研组的引领下,进行筛选、分类、汇总,推出一系列适合“情景表演”的课型,将课型资料编排、下发、告知学生。
2.调查摸底
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才艺等维度进行摸底,推选出适合情境的才艺表演,或是个人、或是小组,编排不同类型的情景创设,如:讲故事、舞蹈、相声、小品等。
3.彩排
提前一周将上课的内容告知学生,让学生自行在课外或在家的时间进行策划、编排,在任课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提前两天对此情境创设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考察、指导,若还有欠缺、有待改进,还需进行二次彩排,最后到推进课堂实施的是情境创设的“成品”。
4.行动观察
彩排时,教师关注的是:课前10分钟的教学过程中,台下小观众的听课情况,接下去便可仔细观察表演的孩子在余下的这堂课的表现如何,其他孩子的表现又如何。分人群、分时间段对孩子的状态进行研究,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力、参与度、交流效果、思考程度、课堂生成进行观察记录。
1.课堂实施
在教研组的统一安排下,教师们分别针对不同的课型,给学生布置不同的关于10分钟的课前表演(情境创设)任务,然后根据相应课型有计划、有指向地进行课堂的观摩活动。
2.课后反思
教研组可以在一次公开课后进行集体评课、集体反思,主要探讨课堂中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等观察中的情况与问题。如这一课型的课,采取这样的情境创设方式是否合理,是否还有更合适的情境方式,让孩子在这堂课上的学习达到更高的效率。
(二)过程中的细节描述
1.教师指导
(1)前测:首先要对班里的学生进行调查和统计,哪些人是擅长讲故事、哪些人是擅长跳舞的……
(2)每周五教师把下周的课务安排告诉学生,如周一:xx课,哪几个学生准备,提前两天让展示的学生到某一地点彩排,教师进行指导、修改、调整。
2.学生准备:
(1)知识准备:准备才艺之前,预习本课的知识,对相应的知识和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2)道具准备:在排演节目前,通过家长课后的帮助,准备的道具都是由家长协助准备。
(3)才艺准备:表演的才艺都是学生课外兴趣班培养而成的,关于课的情境创设(才艺表演),教师从“事前的准备”以及“彩排”给予相应的指导。
三、“1+2+1”模式下情境创设的意义
基于“1+2+1”模式,把“情境创设”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既能表现自己的才艺,也能为新知识的学习铺垫。
1.基于“1+2+1”模式下“情境创设”能打破“应试教育”限制,突破“以分数论英雄”瓶颈,不断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在课堂中给出十分钟让学生自己来展示,不仅能让学生从课前的准备中预习到该课的知识,也能让学生提升自己除学习以外的素养,培养孩子自学、表达、创新能力,比如:唱歌、跳舞、讲故事等等,是一条能让孩子全面地学习的新途径。
2.基于“1+2+1”模式下的“情境创设”是兴趣的学习,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氛围,创设出有趣的数学情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数学学习变得轻松有趣、生动活泼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处于最佳的心理和学习状态,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与吸收。
“2+1”工学模式 篇5
1“2+1”培养模式的内涵
“2+1”人才培养模式的全称是:校企合作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 其实质是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模式。该培养模式把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分为两个阶段来实现 (表) :所谓的“2”, 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进行专业基础理论教学, 掌握相关基本技能, 在这“2”年中, 以学校为主体, 兼顾企业的需要;“1”则是最后一年到企业中进行实践教学, 培养岗位技能, 完全按照企业的需要来安排学生的实践实习, 即以企业为主体, 学校配合协助管理。这种人才培养模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与工作的相互结合与渗透, 即学习中有工作, 工作中有学习[1]。“2+1”模式是在借鉴德国“双元制”、新加坡“教学工厂”等职教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来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新型职业教育模式[2]。
2“2+1”培养模式的实践主体
“2+1”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企业+学生”三个主体间的紧密结合, 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协作, 共同致力于人才培养的目标, 既提高了学校的就业率, 又解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 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学校主体职业类院校作为校企合作的先决载体, 它的作用是既基础而又关键的: (1) 平台作用, 为学生学习提供场所; (2) 知识的载体, 丰富学生的头脑, 使其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及基本的生存技能; (3) 衔接作用, 学校是学生与社会 (包括企业) 衔接的必不可少的中间链条。
企业主体企业作为校企合作模式的最终目的, 它在“2+1”的链条中, 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1) 综合能力展示的平台, 为学生的理论知识升华为生存发展技能提供平台; (2) 再教育, 将学生欠缺的知识技能通过企业文化培养及企业环境对学生进行再教育; (3) 大量硬件设备提供,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最新设备进行学习; (4) 职业道德的培养及职业环境的适应。
学生主体学生是学校与企业间一个最为灵活的因子, 他将理论知识, 应用到企业实践当中, 使理论知识升华为实践技术技能, 实现了文化知识向科技生产力的转化。
3 如何实现“2+1”≥3的最大效果化
“2+1”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一个单纯意义的时间概念, 它的实质是把“用户的需要”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 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 使学校教育贴近生产、贴近企业、贴近社会, 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缩短适应期, 尽快适应岗位人才需要[3]。在两个不同的时间段落中, 将“学生培养”、“企业用人”“学生就业”这三个实体衔接起来;“2+1”所要实现的也不仅仅为“2+1”=“学校”+“企业”+“学生”这个简单的数学等式, 它要在三年时间中实现三个实体的有效契合, 创造属于学校、企业及学生个人的最大收益组合。最终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向市场需求靠拢, 教学内容向岗位能力看齐’的办学模式。
“2”阶段的课程设置。“培养计划共谋”是这个阶段课程设置的关键。即通过学校与所选择的企业共同来筹划课程设置, 既能完成国家所要求的教育标准, 又能兼顾企业的用人需要, 这样不仅使学校能够有的放矢进行课程安排, 并且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
“2”+“1”间隙转换灵活机制。从时间的角度出发, 不可死守二者间的界限, 应根据实际需要及系部所承办的项目来灵活调配“2”与“1”之间的份额。也可以在“2”阶段穿插一些“走岗实习”, 即短期社会实践, “走岗实习”可以使学生对尚未掌握扎实的知识深刻化掌握。当然进行走岗实习的前提条件是保证学生在学校学习至少一年时间。
“1”阶段的选择。这里所说的选择是指合作企业的选择[4]“2+1”人才培养模式能持久的发展下去, 必须选择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稳定的社会地位、高科技的发展动力源等条件的企业, 在共谋培养计划的时候, 要统筹全局, 与企业总部洽谈, 争取全方位的获取企业发展前景。“1”阶段的选择与“2”阶段的课程学习相辅相成, 相互制约。“1”阶段的选择正确与否, 会对“2”阶段的课程设置产生直接影响;而“2”阶段的所学, 会直接促进或制约“1”阶段所依托企业的发展。
“2”与“1”自主与协作“2+1”。从时间的概念上来分析是将学习分成两个时间段落, 两个阶段之间在保持一定准则的情况下, 可以灵活处理与协调“2”与“1”之间的子时间段落。二者既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4 结语
“2+1”把学校与企业之间有效的进行了连接:使得学校的育人目的, 企业的用人目的明确。立足于以“企业需求为宗旨、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三个主要实体的最大优化组合, 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 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合格人才, 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向市场需求靠拢, 教学内容向岗位能力看齐”的办学模式, 代表着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
摘要:“2+1”是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的典型, 近年来在职业类院校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提高了职业类院校毕业生的教学质量及就业率, 实现了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 极大地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生命力, 取得产学并进, “2+1≥3”的突破。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2+1”,订单培养,顶岗实习,走岗实习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高职类型特色创新的抓手[J].西北职教, 2008 (6) .
[2]陈文凤“.2+1”教育模式是中职人才培养的有效形式[J].职教论坛, 2005 (10) :29~30.
[3]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2+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R].
[4]“工学结合, 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职教论坛, 2007 (6) :17~19.
“2+1”工学模式 篇6
(一)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会计专业教育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级职业教育, 是有别于中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研究型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要想和本科生、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中竞争, 就必须具备社会和企业所需的超强的职业能力。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进行彻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会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它不但需要财务知识, 还需要财政税收、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会计人员要具备开阔的专业视野、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会计专业的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并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又要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 包括基本的会计操作流程、会计核算能力、信息分析处理能力、电算化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等;同时还要具有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和必要的外语应用能力。因此, 在会计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 要想兼顾专业基础及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 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尤其在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 单靠课堂教学和实验室实训不行, 学生还没有真正接触到会计实务, 没有会计工作亲身体验, 培养出来的能力与实际工作还会存在脱节现象。而大批会计专业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训几乎是做不到的, 这与其他理工科专业不同。所以, 在学校与企业之间, 找到一个衔接的桥梁就显得尤为必要, 而会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参与人才全过程的培养就是这个桥梁纽带。
(二)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需要
从人才需求方面看, 会计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企事业单位, 服务于生产经营管理的第一线。因此, 经济越发展, 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越大;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程度越高, 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就越大。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资料显示, 截至2013年年底, 全国实有企业1527.84万户, 同比增长11.8%。从产业来看, 第三产业实有企业1101.46万户, 同比增长13.3%, 在全国企业总量中占比达到72.09%;第一产业实有企业44.38万户, 占实有总户数的2.91%;第二产业382万户, 占25%。
从目前的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 (包括会计专业毕业生) 就业去向看, 就业的主要目的地是私营企业和第三产业。截至2013年年底, 全国个体工商户实有4436.29万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有98.24万户, 潜在会计专业服务市场巨大, 私营企业和第三产业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需求量巨大, 也为会计专业毕业生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学历要求的需要
企业原来在招聘人才时盲目跟风, 过分看重名校和高学历, 动辄要求“985”或“211”, 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 但实际上名校高学历并不能代表高能力。现在, 用人单位在人才的使用上逐步趋于理性, 学历不再是评价毕业生唯一的标准, 企业更为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 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更多要求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过硬的专业能力, 学历并不是企业首选, 这就为一批有能力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 我国经济也在快车道上平稳运行, 社会总需求保持高位发展, 职业多样化趋势明显。但另一方面, 高校扩招带来的影响远没有消失, 人才供需矛盾突显, 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只有满足企业的需要, 才能适应社会需求。随着国有企业的复苏、外资企业的涌入、民营企业的壮大, 尤其是近年在国家施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影响下, 黑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 投资环境大为改善, 中外资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加, 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幅增长, 人才市场空间广阔。而黑龙江省企业中绝大部分是中小规模企业, 他们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学历需求一般都在大专学历层次, 而且财务人员一旦被企业录用就具有一定的职业稳定性。通过专业调研及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召开座谈会, 都充分显示出了用人单位对技能型会计人才的旺盛需求。
二、会计专业“校介企‘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一)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由学院、会计中介机构、企业 (用人单位) 三方合作,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承担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任务, 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既能破解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实习难、就业难和招生难的问题, 又给会计中介机构及其他企业培养了“理论够用、技能管用、人才适用”的真正急需的会计人才。这一模式突破了会计专业原有的校企合作模式, 引入了会计中介机构, 为培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和师资保障。这一模式将会计人才的供给 (教育) 与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使会计教育在职业界和教育界的配合下, 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 为培养会计实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机制保障
1. 资金保障。
学校在会计专业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如2012年投入20余万元建设ERP实验室, 2013年投资65万元建设会计电算化实验室, 2013-2014年投入27万元建设经管综合立体模拟实验室;每年投入一定经费用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学生专业实习;不定期组织师资进行专业培训等。
2. 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了以主管院长为组长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 全面规划、领导和组织专业建设和改革工作;教务处负责专业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具体实施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系里成立了由企业会计师代表、中介机构会计师代表、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对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施进行指导。
(三)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会计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熟练掌握会计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 拥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具有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 适应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介机构审计鉴证、会计咨询、纳税申报、统计工作、企业管理等岗位的身心健康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四) 职业面向与岗位能力分析
主要就业岗位群包括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 如出纳、稽核、资本资金核算、收入支出债权债务管理、工资、成本费用、财务成果核算、财产物资管理、总账、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和会计档案管理等岗位;另一方面包括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财务分析岗位, 如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和会计中介机构审计助理等岗位。其他就业岗位群包括收银管理、仓储管理、经济信息收集、企业管理、财经文秘、统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岗位。
根据本专业的职业面向、社会对本专业人才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 结合现行的国家有关职业标准, 将岗位所需的能力进行分解, 确定本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包括素质要求、能力要求、知识要求) 。
(五) 课程体系建设
1. 构建理论和实践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
一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 强调“理论够用, 实践加强”;二是基础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相互渗透;三是课程与职业综合和专项能力的形成紧密结合。在设计中, 突出实践性教学, 建立与理论教学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 体现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个层次, 手工会计处理和电算化会计处理相结合, 校介企三方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环节分为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训、校内单项 (综合) 实训、中介机构实训、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 等。
2. 整合课程, 实施“双证书”教育。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等相关课程, 实现课证的充分融合。对课程进行整合:整体课时适当压缩, 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强化会计职业资格证书教育, 增加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强化“英语”、“管理学基础”等专升本考试课程;校内开设相关软件实训课程;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 加强了“校介企”各方的合作, 会计专业在2-5学期安排共计6周的中介机构认知实习;增加职业技能大赛课程, 开设了“ERP实训课”、“会计电算化—供应链管理”课程。
(六) 教学模式改革
1. 确立“教学做”充分融合的课程教学模式。
“教”—以会计各核算岗位的工作过程与任务引导教学内容;“学”—在虚拟业务中学习知识与技能;“做”—按岗位工作要求仿真实训与实习。“教中做”是指课程教学改变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做法, 将课程基本理论知识讲授尽可能融合在课程的实训过程中;“做中学”是指在实训教学中, 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某个实训任务或项目后, 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探究知识。
2. 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改变传统的以描述和解读为主的呆板的教学方式, 代之以任务导向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采用案例分析、互动教学、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 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实践化, 提高了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使传统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增强教学的实践性、直观性和互动性。
3. 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考核, 将课程考试和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挂钩。根据课程内容、实践教学、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及专业技能比赛的要求, 扩大免修免试课程范围。学生如第一学期取得会计上岗证, 可申请“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基础会计”课程免修与免试;第二学期参加省级以上会计技能大赛并获奖, 可申请“财务会计”课程免修与免试;第三学期参加省级以上会计技能大赛并获奖, 可申请“会计电算化”课程免修与免试;第二、三学期参加省级以上ERP技能大赛并获奖, 可申请“ERP实训课程”免修与免试;所有免修免试的课程, 期末考核成绩均按优秀等级确定。
4. 加强质量监控。
一是在教材选用上要以新准则为依据, 注重可操作性;以选为主, 以编为辅;自编教材有《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实训》《市场营销与策划》《国家税收实务》《统计学原理》等;二是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课程配有规范的教学大纲, 制订授课计划并编写规范的教案;建立二级督导制度,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三是完善考试质量分析制度, 教师要对课程考核情况进行分析, 发现薄弱环节并提出解决对策。
(七) “三支导师”育人
“三支导师”是指校内专职教师 (负责知识传授) 、企业兼职教师 (负责能力训练) 、专职教师和政治辅导员 (负责素质培养) 。中介及企业专家三年不断线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在专业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过程实施、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学生管理等各个环节, “三支导师”都参与其中, 相互协调配合, 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任务。选派专职教师到会计中介机构、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三、改革的成果与经验
(一) 获得省教育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立项
2011年7月, 会计专业“校介企‘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了省教育厅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题立项。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创新了传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社会反响强烈。黑龙江日报于2011年7月26日第二版专门就会计专业创新教学模式进行了报道。
(二) 会计专业获批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建设立项
2012年会计专业积极申报并获批黑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 使会计专业跻身全省及学院优先发展专业, 为带动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管系正在积极组织实施重点专业建设, 已通过了教育厅的项目中期检查。
(三) 初步确立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确立了包括单项技能训练 (蕴含在会计相关课程中) —分岗位模拟实训 (会计实验室) —综合实训 (在会计中介机构, 如会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 —顶岗实习 (在真正的会计岗位) 等内容、“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岗位能力—职业发展”四位一体的校内教学与社会实习相结合、全方位立体化、系统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四) 打开就业工作新局面
结合教学改革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题立项项目, 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创新创业教育,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条件。制定“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季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以“携手就业创业, 实现青春梦想”为主题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季系列活动, 开创了就业创业服务新模式, 促进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毕业生中陆续有十几名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 如2012届毕业生孙斌斌、范德鑫、唐金娜、邓雪、宋博文等同学已自主创业, 2013届刘鑫同学在顶岗实习阶段就已开办了自己为法人代表的“牡丹江鑫益信会计代理记帐服务有限公司”。
(五)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开展与会计中介机构的合作, 先后与黑龙江龙威世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等6家会计中介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 建立了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 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学生实习实训、师资培养和学生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 提升专业服务社会能力
与中介机构、企业就师资培养、员工培训开展全面合作, 为中介机构、物流企业培训兼职教师;与君悦、金伟、合生利等专业培训机构合作, 组织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专业教师深入中小企业进行专业调研、实践活动, 并受聘于企业ERP实施顾问, 参与指导企业相关工作;教师参加高职院校财经教指委, 并以委员身份参与相关工作;教师参与国家及省级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相关工作;专业教师指导中职财经专业建设。
(七) 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校介企‘1+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可广泛应用于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工程造价、法律等专业, 将为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及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为各种中介机构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平台, 为政府、中介机构、行业企业和高校多主体共同参与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了机制保障。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会计专业教育的迫切要求, 社会对高职人才的专业需求和学历需求是高职会计教育改革的驱动力。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职会计教育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2+1”工学模式 篇7
俄语人才“2+1+1”校企外合作培养模式, 是在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 中俄两国语言年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中俄两国各个领域合作与交流的不断扩大和加深, 给学习俄语专业的大学生以很大的学习、深造和发展的空间, 增加了很多实习、实践和就业机会。创新型俄语人才“2+1+1”校企外合作培养模式中“2”是指, 学生在国内高校俄语专业进行2年的全方位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2年后学生通过“专业四级”, 获得去国外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第一个“1”是指, 学生被派往国“外”, 也就是俄罗斯国家相关院校继续学习, 修满学分, 完成本科课程学习和语言实践, 使听、说、读、写、译五项专项技能得到强化训练。
第二个“1”是指, 学生去国内或国外与俄语有关的企、事业部门, 包括:公司、旅行社、外事办、外语学校等从事翻译、导游和教学等工作实践。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国外语言实践和各领域工作实践, 强化专业技能和工作技能, 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掌握与劳动就业有联系的相关专业知识, 成为一名新毕业的“老手”, 为毕业后的正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俄语人才“2+1+1”校企外合作培养模式的优势
校企外合作培养实际上是由国际普遍认同的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教育模式 (Coopera-tlve Education) 演化发展来的。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以及澳大利亚TAFE体系都是校企合作发展教育的成功范例, 这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 俄语人才“2+1+1”校企外合作培养模式与传统的“四年国内和学校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
2.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学习外语要有一定的语言环境, 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 没有语言环境或者语言环境较少都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学生在国内高校俄语专业进行“2”年的全方位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后, 2年后通过“专业四级”。然后, 学生被派往国“外”, 也就是俄罗斯国家相关院校继续学习, 在俄语国家的语言环境中完成本科课程学习和语言实践, 使听、说、读、写、译五项专项技能得到强化训练, 学生的专业素质显著提高。
实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学生能更早地接受职业理念, 进入职业角色, 在不同工作环境的实习和实践中, 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锻炼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 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技能, 使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2.2 有利于优化和整合教育资源
外语专业学习如果只局限于校园四年内, 未免太狭隘与闭塞了。实施国内专业学习与国外语言环境实践学习模式, 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资源, 解决“语言环境”缺乏、教育资源贫乏等实际问题, 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质量。
实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企业为学校提供充足的兼职师资力量, 不仅缓解了学校教师课时过多的现状, 而且还加速了师资队伍建设的进程。企业的信息输入和师资培训, 可以促进校园专业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善和更新, 使其了解专业人才就业的最前沿信息, 能做到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使教学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 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学生未来就业都大有裨益。
2.3 有利于为学生拓展就业渠道。
校企合作是高校对外交流的途径, 高校以企业为对外交流的桥梁, 可以通过他们联系更多的企业和行业相关组织, 扩大了信息接收范围, 在使企业和学校都得到宣传的同时, 既为学生就业拓展了渠道, 也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效益。
3 俄语人才“2+1+1”校企外合作培养模式中的几个问题
3.1 国内两年专业学习质量问题
俄语人才“2+1+1”校企外合作培养模式中“2”是指, 学生在国内高校俄语专业进行2年的全方位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2年后学生通过“专业四级”, 获得去国外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学生在国内的“2”年专业学习, 是给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的重要阶段。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选择等方面要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师要认真负责, 对学生严格要求, 全面教授语言基本知识和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严格把关, 要求学生2年后必须通过“专业四级”, 否则无法获得去国外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只有这样, 才能为学生国外学习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和专业知识基础。
3.2 学生国外学习院校的合作问题
高校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和为学生服务的原则, 对俄罗斯国家高校进行充分地研究和考察, 选择教学质量优秀, 人才培养理念先进, 与国内高校开设专业能衔接上的正规国外留学院校。并就学生的学费、食宿费、培养费、学习内容、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和师资运用等相关事宜进行细致、全面的协商, 为学生开辟优良的国外语言实践环境和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努力修满学分, 完成本科课程学习和语言实践, 听、说、读、写、译五项专项技能真正得到强化训练和显著提高。
3.3 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问题
我们要明确, 企业是高校的专业实习、实践基地, 可争取他们参与到学校的实践教学中。由高校的教务处或者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出面, 通过友好协商, 在双方互利的情况下达成共识, 与企业签订建立实践基地的合同或协议。实习、实践基地范围要广, 涉及到学生就业的各个领域, 包括:企业、公司、旅行社、外事办、外语学校等, 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的职业技能训练, 最大限度地使企事业单位参与到专业实践教学中。要想办法使他们支持各种校外实践教学, 包括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及毕设计等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孙志春, 孔凡菊, 蒋卫东, 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圈, 2007 (14) .
[2]宋旭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8.
浅析高职“2+1”教学模式改革 篇8
1“2+1”教学模式改革及其意义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一直沿用类似本科的教学模式, 用2.5年进行基础理论和实践的教学, 0.5年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这种教学模式不能突出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的办学特点。而“2+1”教学模式, 是在三年的高职教学中, 用2年完成基础理论和实践的教学, 用0.5年综合实训, 0.5年顶岗实习, 也称“2+0.5+0.5”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突出了高职教育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原则, 更强调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在高职教学中的重要性。
“2+1”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在于它改变了“学科型”的课程体系模式, 改变了注重理论的学习和研究[1], 更加突出了高职“学中干、干中学”的教学特点, 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营造了仿工厂的学习环境, 建立了一种循序渐进的从校园到岗位的学习和适应过程, 为培养学生的岗位角色意识, 为学生提前进入岗位角色创造了条件, 并适应了现代企业的招聘特点。
2“2+1”教学模式的特点
2.1 学习环境不断变化, 教学形式多样化
在“2+1”教学模式的实施中, 学生的学习环境是渐渐过渡的, 从教室到实验室, 再到综合实训室, 再到实习岗位, 最后到工作岗位, 而教师的教学形式也是不断变化的, 从单一地讲到边讲边演示, 再到边做边指导, 最后到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某项工作。学习环境和教学形式的不断变化,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职业角色意识和职业道德。
2.2 更加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1”教学模式下, 学生有1年岗位实践能力强化培养。在综合实训阶段,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 以就业岗位群与就业岗位要求为导向, 进行项目化教学, 这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工厂或车间的环境, 学生扮演“项目负责人”、“项目工程师”等角色,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顶岗实习阶段, 已经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可以到就业单位实习, 其他学生可以到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 这样, 为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提供了提前适应本企业环境的机会, 为没有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提供了更贴近企业实际的岗位学习环境。在学生毕业时, 学校为企业和社会输送的不仅是一个毕业生, 更是一个有一定职业能力的技术工人。所以, “2+1”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适合现代企业的招聘需求。
2.3 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发展
综合实训阶段的项目化教学没有固定的设计模式和正确答案, 学生根据项目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 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了与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的机会, 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3 以学生为主体, 实施“2+1”教学模式
“2+1”教学模式的实质是高职教学模式的变革, 它的实施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2+1”教学模式的实施应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特别是在综合实训中, 教师只提供项目的框架和参考材料, 对具体的实训方法不做统一要求, 学生可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资料, 搜索文献、寻找方法和设计方案等, 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 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把关, 指出不足与遗漏[2]。这种项目化教学, 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 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能, 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可持续发展, 并促进了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就业能力大大提高。
3.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
在“2+1”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 根据高职教学的特点, 以实践教学带动理论教学。项目的开展是一个“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后深化理论, 再指导下一次实践”的过程[2], 是一个“学中干, 干中学”的过程, 也是一个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 教师应适当对理论知识进行拓展, 开阔学生的知识面, 避免理论的片面化和局限性。
3.3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科学合理的考核应做到对学生全面、合理的评价。“2+1”教学模式的考核方式主要采取理论考核、项目考核和顶岗实习考核三方面。理论考核主要采取开卷、闭卷、课程论文等形式, 考试难度要适当, 范围要全面。项目考核是在项目实施完毕后, 每个项目组会得到该项目的成绩。成绩由三部分构成:教师给予的成绩;学生小组的自评成绩;若现场教学, 还需有专家评价的成绩。项目的实施过程, 是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根据项目的设计方案、实现方法、操作步骤、涉及内容多少等因素, 可以制定不同的得分权重。同时, 在考核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学习态度等素质考核因素。顶岗实习考核主要由企业专家给予的成绩和学校抽查给出的成绩构成。企业专家给予的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和实习期间的学习工作态度给出, 学校应不定期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 并根据检查情况给出实习成绩。
4 结论
“2+1”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现代高职教学特点的教学模式, 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 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 “2+1”教学模式仍有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4.1 如何落实0.5年的企业岗位实践
“2+1”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如何落实0.5年的企业岗位实践。学校应与当地某些企业建立一种长期、稳定、友好的实习合作关系, 是实施“2+1”教学模式的重要保证。否则, 0.5年的企业岗位实践将流于形式。
4.2 教学项目设计应科学可行
综合实训阶段的教学项目设计应科学可行。教学项目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能力训练与理论知识能否很好地衔接, 以及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 教学项目的设计, 应当是慎重的、集思广益的[3]。
4.3 师资培养和教学条件的改善
“2+1”教学模式不但要求教师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可以自如地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3]。而现在很多高职院校教师都是比较缺乏实践经验的硕士研究生, 所以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另外, 如果学校没有配套的硬件教学设施, “2+1”教学模式也只是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王懿.浅谈高职教育职业能力模块化培养模式[J].科技广场, 2008, 4.
[2]汤晓, 朱建华.“项目化教学”在高职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探索[J].考试周刊, 2008, 31.
“2+1”工学模式 篇9
关键词:兴趣;练习;过程
本人在教学中尝试“3+2+1”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模式,开发学生自主观察及动脑、动嘴、动手的能力,使每个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又有竞争的环境中学习,劳逸结合,使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
“3+2+1”的模式大体可以理解为:教师的3种心态结合对学生2种能力的培养则组成了1节好的课堂。“3”即教师应具备的3种积极心态,主要是足够的亲和力、细心和耐心(重点是针对后进生而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可教师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学历,还应具备高素质、把握全局的能力和用宽广的胸襟来容纳学生的种种错误,针对错误没有一味地谩骂,取而代之的是温和的言语、细心地沟通和耐心地讲解。“2”即课堂必须包含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运用两大部分。语言的学习固然重要,可语言的运用与掌握更为重要,二者可谓是嘴唇与牙齿的关系,唇亡而齿寒矣!因此,课堂必须保证15:25的学与练模式,只有切实有效地实践15分钟的讲解加上25分钟的练习,那15+25>40的可能性便会成为现实。“1”即一个游戏为大背景的课堂。小学生有他们的致命“弱点”,那就是爱玩,爱对比。而教条式的课堂束缚了学生天性的发展,在我的课堂我会利用一个游戏提起学生学与比的兴趣,在不同的环节给予不同的评价,在竞争中得到发展。游戏可以自己发明,如,龟兔赛跑、飞得最快的小鸟、小兔吃萝卜等。
通过对课堂模式的改变,学生上课头抬起来了,爱举手了,就连几位懒惰的后进生也动了起来,回答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学生动嘴的机会多了,自然而然,读和说的能力就会有所提升。而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通过紧随其后的练习也能及时地掌握80%左右,大大减少了学生课后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在高效率、无负担的学习环境中更好地学习,促进了“良性学习—良性理解—良性运用”的这样一个循环的学习过程,师生都受益。而我也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尝试改进,在进步中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董晗旭,王梦璐.科学人文主义教学范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2(19).
“2+1”工学模式 篇10
关键词:“2+1”人才培养模式,能力本位,实训性教学,校企合作
白云学院贯彻“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面向市场、服务社会”学宗旨, 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2+1”模式中的“2”和“1”不完全是时间概念;“2+1”模式的教学设计包括“2”阶段教学设计和“1”阶段教学设计两部分。2年学校为主的基础教育+1年企业为主的实习;前2年集中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在我国职业教育中, 学科型教学体系沿用了几十年, 进入九十年代后, 我们总结了几十年办学的得失并借鉴和吸取了发达国家成功经验, 提出了“能力本位”的思想, 注重和突出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是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一次飞跃。这里所说的能力是指职业综合能力, 既包括从事某一项职业所需的各种专项能力, 也包括适应社会和岗位职业变换的能力, 与他人合作、协作的能力以及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以能力为本位”突出了职业教育直接为经济建设输送劳动者的特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了职业素养的专业管理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不仅要靠理论教学, 更要依靠实践教学。因此, 2+1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整体架构
2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在课程编排上, 第一年着重安排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要求学生通过英语、计算机基础、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从业资格技能强化等课程的学习和相关考试, 获得国家英语应用能力A/B级合格证书、全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水平考试一级计算机合格证书、初级会计电算化证书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第二年着重安排专业课, 特别是专业技能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经济法、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学习和考试, 适应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试要求 (力争顺利通过该项考试) ;要求学生通过Excel财务应用、会计电算化、ERP软件应用等课程的学习和考试, 获得会计电算化中级证书、金蝶用友等主流ERP软件的应用能力证书;通过会计综合实训掌握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 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 总账、分类账、明细账的登记到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使学生掌握记账、算账、报账的全过程, 强化动手能力, 实现零培训上岗。第三学年是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 实行职业导师、专业导师、企业导师三导师制, 作为对学生在校学习的继续深化、补充和检验,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3具体制定实施方案
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后, 学生需要在“2”阶段完成职业岗位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培养职业基本素质, 并取得必备的职业资格证书。
“2+1”人才培养模式“2”阶段的教学,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专业设置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 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 并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就业率, 充分考虑“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就业质量并举的原则;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
“1”阶段的实践检验工作是建立在“2”阶段专业基础上的, 如果前2年的理论知识不过硬或者与企业需求脱节, 后1年的工作就很难开展, 学生即使就业也未必能适应工作。所以“1”阶段实习就业为突破口促进“2”阶段的教学。
4编写系列实训资料
我们在进行会计实训教学中, 应编写系列实训资料。在编写实训资料时, 应突出资料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包括设置账户、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填制、登记账簿、成本核算、对账结账会计报表编制及简单的财务分析指标计算和分析这一系列工作环节。
5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2+1”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有较高的教学教研能力, 又要有实践动手能力。教育要求以岗位能力为导向,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工作的指导能力, 才能像医生一样“把脉”、“诊断”和“开处方”;“2+1”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才有质量保证。
【“2+1”工学模式】推荐阅读: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10-21
工学结合模式电子专业08-08
工学结合模式政治理论06-25
工学整合式教学模式07-19
建设涉农营销专业工学结合的系统模式的论文06-09
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种有效实施途径09-15
1+2+1模式09-29
会计“2+1”模式07-12
培养模式“2+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