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模式

2024-09-29

1+2+1模式(共12篇)

1+2+1模式 篇1

1 俄语人才“2+1+1”校企外合作培养模式的内涵

俄语人才“2+1+1”校企外合作培养模式, 是在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 中俄两国语言年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中俄两国各个领域合作与交流的不断扩大和加深, 给学习俄语专业的大学生以很大的学习、深造和发展的空间, 增加了很多实习、实践和就业机会。创新型俄语人才“2+1+1”校企外合作培养模式中“2”是指, 学生在国内高校俄语专业进行2年的全方位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2年后学生通过“专业四级”, 获得去国外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第一个“1”是指, 学生被派往国“外”, 也就是俄罗斯国家相关院校继续学习, 修满学分, 完成本科课程学习和语言实践, 使听、说、读、写、译五项专项技能得到强化训练。

第二个“1”是指, 学生去国内或国外与俄语有关的企、事业部门, 包括:公司、旅行社、外事办、外语学校等从事翻译、导游和教学等工作实践。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国外语言实践和各领域工作实践, 强化专业技能和工作技能, 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掌握与劳动就业有联系的相关专业知识, 成为一名新毕业的“老手”, 为毕业后的正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俄语人才“2+1+1”校企外合作培养模式的优势

校企外合作培养实际上是由国际普遍认同的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教育模式 (Coopera-tlve Education) 演化发展来的。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以及澳大利亚TAFE体系都是校企合作发展教育的成功范例, 这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 俄语人才“2+1+1”校企外合作培养模式与传统的“四年国内和学校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

2.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学习外语要有一定的语言环境, 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 没有语言环境或者语言环境较少都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学生在国内高校俄语专业进行“2”年的全方位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后, 2年后通过“专业四级”。然后, 学生被派往国“外”, 也就是俄罗斯国家相关院校继续学习, 在俄语国家的语言环境中完成本科课程学习和语言实践, 使听、说、读、写、译五项专项技能得到强化训练, 学生的专业素质显著提高。

实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学生能更早地接受职业理念, 进入职业角色, 在不同工作环境的实习和实践中, 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锻炼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 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技能, 使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2.2 有利于优化和整合教育资源

外语专业学习如果只局限于校园四年内, 未免太狭隘与闭塞了。实施国内专业学习与国外语言环境实践学习模式, 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资源, 解决“语言环境”缺乏、教育资源贫乏等实际问题, 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质量。

实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企业为学校提供充足的兼职师资力量, 不仅缓解了学校教师课时过多的现状, 而且还加速了师资队伍建设的进程。企业的信息输入和师资培训, 可以促进校园专业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善和更新, 使其了解专业人才就业的最前沿信息, 能做到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使教学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 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学生未来就业都大有裨益。

2.3 有利于为学生拓展就业渠道。

校企合作是高校对外交流的途径, 高校以企业为对外交流的桥梁, 可以通过他们联系更多的企业和行业相关组织, 扩大了信息接收范围, 在使企业和学校都得到宣传的同时, 既为学生就业拓展了渠道, 也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效益。

3 俄语人才“2+1+1”校企外合作培养模式中的几个问题

3.1 国内两年专业学习质量问题

俄语人才“2+1+1”校企外合作培养模式中“2”是指, 学生在国内高校俄语专业进行2年的全方位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2年后学生通过“专业四级”, 获得去国外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学生在国内的“2”年专业学习, 是给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的重要阶段。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选择等方面要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师要认真负责, 对学生严格要求, 全面教授语言基本知识和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严格把关, 要求学生2年后必须通过“专业四级”, 否则无法获得去国外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只有这样, 才能为学生国外学习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和专业知识基础。

3.2 学生国外学习院校的合作问题

高校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和为学生服务的原则, 对俄罗斯国家高校进行充分地研究和考察, 选择教学质量优秀, 人才培养理念先进, 与国内高校开设专业能衔接上的正规国外留学院校。并就学生的学费、食宿费、培养费、学习内容、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和师资运用等相关事宜进行细致、全面的协商, 为学生开辟优良的国外语言实践环境和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努力修满学分, 完成本科课程学习和语言实践, 听、说、读、写、译五项专项技能真正得到强化训练和显著提高。

3.3 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问题

我们要明确, 企业是高校的专业实习、实践基地, 可争取他们参与到学校的实践教学中。由高校的教务处或者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出面, 通过友好协商, 在双方互利的情况下达成共识, 与企业签订建立实践基地的合同或协议。实习、实践基地范围要广, 涉及到学生就业的各个领域, 包括:企业、公司、旅行社、外事办、外语学校等, 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的职业技能训练, 最大限度地使企事业单位参与到专业实践教学中。要想办法使他们支持各种校外实践教学, 包括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及毕设计等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孙志春, 孔凡菊, 蒋卫东, 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圈, 2007 (14) .

[2]宋旭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8.

[3]陶剑文, 黄崇本.基于“平台+岗位”的“2+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1) .

1+2+1模式 篇2

必考、首选、再选选科的简单介绍:

必考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必考科目”,我包含了语文、数学、英语。对了,我是计算原始分的,每门科总分150分~

我也介绍一下自己吧,我是“首选科目”,我只有一科,只能在物理、历史当中二选一。也是计算原始分的,每门科满分100分~首选再选

我是“再选科目”,意思就是你可以在剩下的生物、化学、地理、政治当中选择两科。不同的是,我以等级赋分计入总分,每门满分100分~

举个例子

假如小王同学,在3+1+2模式中,首选科目选了物理,再选科目选了地理跟生物。

如果报考时,北京大学的经济学类专业对选科要求为:

专业类别 对首选科目要求为 对再选科目要求为
经济学 物理or历史皆可

结论:小王同学的选科可以填报北京大学的该专业。

首选科目的报考禁忌首选

如果院系对首选科目要求为:仅物理

那表示只有首选科目选了物理的学生才能报考

首选

如果院系对首选科目要求为:仅历史

那表示只有首选科目选了历史的学生才能报考

首选

如果院系对首选科目要求为:物理或历史均可

那表示只有首选科目选了物理或历史的学生都可以报考

再选科目的报考禁忌

科目要求一:

两门科目考生均要选考方可报考

化学&生物 地理&政治

化学&地理 生物&地理

举个例子

小刘同学,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为生物、化学。

如果报考时,中山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对选科要求为:

专业 对首选科目要求 对再选科目要求
基础医学 仅物理 化学、生物(两门科目考生均要选考方可报考

结论:小刘同学可报考该专业。

科目要求二:

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化学 政治 地理 生物

举个例子

小李同学,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为政治、化学。

如果报考时,南京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对选科的要求为:

专业 对首选科目要求 对再选科目要求
人工智能 仅物理 化学(一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

结论:小李同学可报考该专业。

科目要求三:

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化学或生物 地理或化学

地理或政治 生物或地理

化学或政治 生物或政治

举个例子

小张同学,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为生物、化学。

如果报考时,中国农业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对选科要求为:

专业 对首选科目要求 对再选科目要求
地理科学 仅物理 化学、地理(两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方可报考)

结论:小张同学可报考该专业。

新高考改革后选科必看手册

“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将按选考物理、选考历史两个类别分别公布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进行投档录取。

“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2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学生选课时要参考

本次公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供学生选课时参考,各院校具体招生专业以实际招生年份最终公布为准。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属地普通高中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对学生和家长做好政策解读,科学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学习科目。要进一步加强对高中学校开展选科走班教学的基础条件保障,努力扩充教学资源,合理安排学校师资,确保高中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首选科目要求高校各专业根据本校培养实际对考生的物理或历史科目提出要求,“仅物理”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才可报考,且相关专业只在物理类别下安排招生计划;

“仅历史”表示首选科目为历史的考生才可报考,且相关专业只在历史类别下安排招生计划;

“物理或历史均可”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均可报考,且高校要统筹相关专业在物理、历史类别下安排招生计划。

再选科目及要求高校各专业根据实际从再选科目中选择1科、2科或“不提科目要求”。

选择2科的,再选科目要求分为“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以及“考生选考其中1门即可报考”。

选择“不提科目要求”的,考生选考科目符合高校提出的首选科目要求即可报考。

(向下滑动查看示例)

示例:

哲学类的哲学专业:

A高校首选科目要求选择“仅历史”,再选科目选择“思想政治”1科,考生必须选考“历史”和“思想政治”2科方可报考;

B高校首选科目要求选择“物理或历史均可”,再选科目选择“思想政治”1科,考生必须选考“物理”“思想政治”2科或“历史”“思想政治”2科方可报考;

C高校首选科目要求选择“物理或历史均可”,再选科目选择“思想政治”“地理”2科并要求“考生选考其中1门即可报考”,考生首选科目中有“物理”或“历史”,再选科目中有“思想政治”或“地理”1科即可报考;

D高校首选科目要求选择“仅历史”,再选科目选择“不提科目要求”,考生选考科目中有“历史”即可报考。

1+2+1模式 篇3

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我们发现将竖笛引进课堂,是解决学生音准问题,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一种相当有效的办法。使学生掌握竖笛的基本吹奏技巧,能够演奏简单的乐曲,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活动,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在活动中,通过组织校竖笛活动小组,培养音乐基础较强的学生,能够进行多声部的竖笛合奏,将竖笛作为特色表现在学校的各项大型活动中。同时探索竖笛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总结竖笛学习的规律。以研究常规竖笛教学内容为基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现有音乐课程体系,推动我校音乐学科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器乐教学;竖笛;教学模式

G623.71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学校都将器乐进课堂纳入课改计划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地教育部门组织的比赛活动:乐器合奏比赛、口风琴比赛、葫芦丝演奏比赛、小学生合唱比赛、鼓号队(铜管乐)比赛……都说明器乐教学在整个学生素质中的重要地位,它将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校器乐教学走进音乐课堂,以竖笛的教学为突破口,编写校本课程,逐步推进音乐课堂的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竖笛教学也成为我校的课程特色。为更好地促进农村小学乐器教学,我以几年来的竖笛教学经验与一些想法,谈谈关于竖笛教学的“1·2·1”,即明确一个目标,注重两方面教学,建立一个标准。

一、明确一个目标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音乐家”、“演奏家”,而是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活跃身心,陶冶情操,增强艺术涵养,促进全面素质的发展。明确这个目标对竖笛教学作用有二:①便于全面全体。一些学校领导、教师的潜意识中仍存在着“音乐”是“副科”的旧观念,进而对竖笛教学的功用认识不够深入,只流于形式或摆摆样子。不能面向全体,不能从育人的深远角度出发组织教学。②尊重个性差异。竖笛教学本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法,通过竖笛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音准、节奏等音乐等技能以及丰富课外活动。但往往有一些学校对竖笛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即统一要求)。在“优等生”学习轻松、愉悦的同时,致使一部分学生由于受生理、心理限制,终成“差生”,甚至影响其他学业的学习。

二、注重两方面教学

在竖笛教学中,我认为要注重“吹”和“演”两方面的教学。“吹”是竖笛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合格目标,即能吹准音、吹奏一首完整的歌曲;“演”是竖笛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提高目标,即有艺术性的“吹奏”,并能与多种器乐协作。

1.豎笛教学“吹”的二个步骤。

第一步,教学学生掌握基本的吹奏方法和技巧。

学吹竖笛,首先必须了解竖笛的构造,掌握竖笛吹奏的具体指法和吹奏时的呼吸。

竖奏头上装有一个“簧”,一吹就响。笛身开有六个按音孔,自下而上为第一孔、第二孔……按孔时,两肩自然放松,右手无名指按闭第一孔,中指按闭第二孔,食指按闭第三孔,左手无名指按闭第四孔,中指按闭五孔,食指按闭第六孔。按孔必须按严,按紧,否则造成音孔漏气,吹不响或发音不准。吹奏时嘴两角作微笑状,不鼓腮。指法训练时应注意手指不要抬得过高,演奏时手指、手碗都要放松,按孔应松驰而有弹性。两手的大拇指自然地托住笛身。

初学竖笛,还应掌握竖笛吹奏的呼吸。初学时学生往往因呼吸不得法而影响发音的质量,出现气息不够,节拍不到位,断断续续,声音不连贯,吐气太猛,声音刺耳等现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竖笛吹奏的呼吸问题,我采用了以下几种训练的方法:(1)吹奏前作一个“呜”的呼吸练习,做到急吸长呼,发“呜”时均匀地呼气。(2)每次吹奏时先作全音符的练习,即一口气只吹奏一个音,如1—V|2—V|3—V|。(3)在练习好全音符的吹奏的基础上,再慢慢向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过渡。

竖笛的吹奏练习从筒音(即六个孔全按住)的“5”开始,吹响后,先练习“1”、“2”、“3”三个音,再练习“6”、“7”、“ⅰ”三个音,接下去练习“5、6、7、1、2、3”六个音,继而练习“4”音后,再练习“5”与“5”、“6”与“6”、“7”与“7”、“1”与“ⅰ”的八度音程。最后将练习的音连起来,形成“5”—“ⅰ”的音阶。此时就可让学生吹奏一些简单的练习曲,练习曲的选择应由短到长,由易到难。

第二步,逐步提高发音质量,做到熟练吹奏。

学生掌握基本吹奏方法后,我就鼓励学生多吹多练。农村学生到校时间相对较早,我要求早读课前先进行十分钟的竖笛吹奏练习。现在学校增设了个性教育课,使那些喜欢音乐的学生又多了一个训练竖笛的机会和时间。在吹奏技术上可增加十六分音符的节奏练习,如×××、×××、××××。音程上适当增加大跳音程的吹奏练习。吹奏的曲目则挑选短小、优美、有特色的歌曲作为练习曲,在发音上要求做到正确、清晰、流畅。

2.竖笛教学“演”的二个步骤。

第一步,努力提高竖笛的表现力。

这一步是以学生能准确、练吹奏为起点。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提高学生更深层次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在吹奏中要运用速度、力度、强弱、连音与顿音及情绪的变化、对比,正确地表达作品的音乐形象与情感。如《欢乐颂》可作速度、力度的对比与变化练习,《喜洋洋》作情绪的对比练习。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对和声和感受力,注意对二声部合奏的练习,如挑选《望月谣》、《红星歌》等二声部歌曲进行合奏练习,把竖笛教学引向更高层次。

第二步,加强与多种乐器的协作。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大竖笛的艺术性、表演性,我在教学中组织多种形式的演奏。如在音乐课教学中以竖笛、打击乐器等为主,伴以律动、唱歌,使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我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器乐合奏队,进一步探索提高竖笛表现力的方法,选择适合竖笛“表演”的曲目。如我编配的器乐合奏曲《喜洋洋》、《青春舞曲》等多次在校各类文艺汇演中演奏,获得全校师生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器乐编配如下:

三、建立一个标准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竖笛教学已取得初步成效。为使竖笛教学走上一个更高的层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冒尖、激励竞争。我建立了一个《竖笛评段制度》,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出发共设五个段位标准,段位越高表示学生的水平越高。其中1—2段为初级,3段为中级,4—5段为高级(有一定难度)。每学期末进行一次段位测评活动,对获高级段位的学生发以证书,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各段标准如下:

一段:吹奏姿势、口形、拿笛姿势、指法基本正确,能吹准1—ⅰ八个音符。

二段:吹奏姿势、口形、拿笛姿势、指法比较正确,训练5—3的音阶音,能吹奏简单的民族宫调歌曲。

三段:吹奏姿势、口形、拿笛姿势正确,指法熟练,能吹奏大三度的跳音,熟练吹奏笛音域内的每一个音符,能吹奏一首简单的独奏曲。

四段:初步掌握竖笛颤音、连音、顿音等演奏技巧,能有感情地吹演乐曲,基本能表现出乐曲的艺术特性。

五段:熟练掌握竖笛的颤音、连音、顿音等演奏技能技巧,吹奏时能声情并茂,能与多种乐器协作,最大程度的表现乐曲的艺术性。

以上只是我教学上的点滴经验,恐怡笑大方,愿与各位老师相长互学,也希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寄希望以“乐器进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幸福中成长。

参考文献:

[1]《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音乐教育与创作》2012年第5期 《口琴合奏教学研究》姚艳萍

[3]《中国音乐教育》2013—4《在小学开展竖笛合奏教学的新尝试》孙岩

1+2+1模式 篇4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2+1+1”培养模式,市场营销流程

目前, 我国众多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已开始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 并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比如安排不同形式的实习, 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 或者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各方面的原因, 这些实践大多流于形式, 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如此现状, 既满足不了社会和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要求, 也使学生难以较快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能力, 从而增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以上问题已成为高校办学和学生就业的“瓶颈”。要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 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办学观念, 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校企联合办学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最终形成全新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一、市场营销专业人才“2+1+1”培养模式的概述

所谓的市场营销人才“2+1+1”培养模式, 是指营销专业的学生第一、二学年在校学习公共课、专业基础课, 在具备一定知识和素质后, 第三学年到企业工作一年, 第四学年再回到学校学习一年的培养模式。

采用这一模式可以彻底改变高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营销人才脱节和高校专业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的现状, 增强学生就业的针对性, 形成全新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学生、企业和社会的三赢。

学生在校学习两年, 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营销专业基础知识, 为到企业从事营销工作奠定了基础, 通过在企业从事实际的营销工作, 一方面学生可以学以致用, 充分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营销专业知识,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另一方面, 学生也可以在实际工作发现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领域。

二、采用该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

要想顺利实施市场营销人才“2+1+1”培养模式, 就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1. 建立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关系。

拥有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实施“2+1+1”培养模式的必备条件。我们通过对企业的调查, 了解许多企业尤其是处于初创期的企业还是很欢迎在校大学生来公司长期、稳定的工作。此外, 通过与企业签订共建实习基地的协议, 形成一批比较稳定的实习基地, 这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2. 解决教学计划的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问题。

由于教学计划是按照四个学年安排的, 学生到企业工作势必会影响到正常的课堂教学和获得学分的问题。对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第三学年以后多数都是专业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采用考查形式, 由授课教师布置题目, 学生带着题目到企业实际工作中去研究, 最后完成的成果以论文或者策划方案的形式提交。

3. 做好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调问题。

以上规划必须取得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许可, 因此务必做好与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尤其是教学计划安排发生变更后, 必须要与教务处做好衔接工作, 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

三、“2+1+1”培养模式具体实施方案

该种模式的具体实施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入手:

1. 学生选拔工作。

选拔原则:自愿、择优选拔方式:在第二学年的下半学期由学生向学院提交书面申请, 经过学院按照选拔标准审核批准。选拔标准:品学兼优, 在校期间平均成绩8 0分以上, 没有重修记录。选拔比例:在试点期间严格按照每个班级不超过全班总人数1 0%的比例进行选拔, 确有特别优秀的, 可以在年级内进行调剂。

2. 实习指导教师的落实及职责。

实习指导教师由系上推荐专业知识过硬, 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候选人, 学校 (院) 进行审核后确定最终人选, 每个实习指导教师一次指导的学生人数不超过6人。实习指导教师全面负责学生在单位的实习指导工作, 每周指导的次数不得少于2次, 每月至少约学生进行一次当面指导。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按照实习指导的周数进行计算。

3. 实习单位的确定。

实习单位的选择标准:实习单位必须是正规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 从事正当的经营活动, 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声誉。与实习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关系:学校 (院) 与实习单位签订正式的协议, 校方负责提供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单位工作, 并处理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业问题, 实习单位负责提供与学生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 并且根据岗位提供相应的薪酬。

4. 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实习要求。

学生在实习单位工作为期一年, 在此期间要服从实习单位的管理, 不得无故迟到、早退和缺席。学生在实习单位通过工作实践来学习市场营销流程, 主要包括:市场分析 (环境分析、市场分析、企业分析) →经营计划 (定位计划、战略计划、策略计划、保障计划) →市场运作 (渠道运作、促销运作、储运运作、服务运作、信息运作、货款回收) →销售控制 (销售分析控制、盈利能力控制、效率控制、渠道控制) 。实习单位根据学生学习市场营销流程的要求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安排工作岗位, 学生采用轮岗制, 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工作岗位。学生通过工作实践, 应该达到熟练掌握市场营销流程各个环节工作的目的。

5. 学生在实习期间学业完成的方式。

1+2+1模式 篇5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总结

(2014年5月12日)

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本专业在专业课教学中使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已近一年多时间。通过摸索,我们逐渐感到中职学校实行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使一体化教学工作更加完善,特将本专业一体化教学工作进行总结。一、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

职业学校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生产技能的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机构,办学体制改革对中职学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中职学校的改革深入,学制的缩短,特别是理论教学时间的不断压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形势要求,如何摆脱困扰,促进中职教育健康发展已迫在眉睫,因此,为使中职学校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职工的转变,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是一项势在必行的任务。

明确一体化教学的目标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前提。一体化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型的新型生产一线人才,对于中职学校来说,一体化教学改革也是发展中职学校的动力。一体化教学所培育的学生是为了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同时它也为学校今后的教学拓展了空间。全面推进教学一体化改革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要、提高社会声誉、加快学校发展的成功之路和正确选择。

二、建立适合本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机制

了解本专业的实情,制定适合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体化教学计划是很非常关键的一步。一体化教学是一项探索性和实践性的工作,也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由于它涉及面广,前期投人大,工作量多,在短时间内难以顺利、彻底实施一体化教学工作,又因一体化教学要做到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因此不能将所有专业课程在同一时间都进行一体化教学。根据学校的实训教学条件,本

创建国家示范中职校

专业逐步推行一体化教学,首先我们在专业课《单片机原理》上实行一体化教学,待积累一定经验后逐渐进行了推广,推广过程中根据出现的具体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推行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专业部还及时组织老师进行观摩学习,使每一位专业老师统一了认识。接着本专业又陆续的开通了《PLC》、《机电一体化》、《电路》等课程的一体化教学。通过一体化教学,不仅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学生通过实训操作加深了对专业理论的更进一步的理解,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也得到了充分激发。

三、营造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良好氛围

实施一体化教学工作之前,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才能真正实施好一体化教学。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牵扯面很广,绝不是几个人几分钟就能完成的,必须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通力协作,才能将一体化教学落到实处。一体化教学的阻力既有来自教师方面的如教师长期以来养成的教学习惯,又有来自学生方面的,如学生对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为此,在教师方面,系里多次组织教师统一思想并观看有关一体化教学的录像,然后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展开一体化教学座谈会、研讨会。让全系教师充分认识到职业学校教学要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没有活力。通过研讨,教师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把一体化教学提高到关系学校和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对待。教师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理念,为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在学生方面,则是通过就业形式教育,企业信息反馈,邀请历届毕业生和校企合作的企业领导到学校演讲等,让学生明白到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重要性,认识到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实施一体化教学是关键。本专业大力实行的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方法是科学的,效果是明显的。

四、寻找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一)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投资,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

创建国家示范中职校

一体化教学使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校积极调整办学思路,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综合实训场所,如学校近两年来先后投入了上百万资金引进了几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操作实训设备,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了本专业的一体化教学工作。目前本专业在全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基本上均实行了一体化教学,全系的一体化教学工作已经开展得有声有色。形成了学生乐学、教师愿教、教和学相辅相成的良好局面。

(二)培养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实施一体化教学首要条件是教师。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是“双师型”教师,没有“双师型”教师,理论和实训还是分割的。“双师型”教师是教学行家,也是生产好手,能将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为了培养双师型教师,本专业采取专业教师下工厂企业工作,实习教师加强理论学习的方法,大力培养一体化教学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教师进修研究生,教师利用暑假到企业参观学习,亲身体验企业工作环境。另外,定期地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提高教学技能。随着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相信对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还将不断加大。

(三)编写适合一体化教学的大纲、计划和校本教材

过去中职学校所使用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只适用于分段式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采用的是模块化的教学方式,这样,现行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已经不适用了,又没有现成的可用。本专业根据实际情况,为了转变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开展的一体化教学的大纲和计划都是教师自己制定的。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编写适合中职学生教学的教材,创建以技能操作为中心、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校本教材,并不断努力探索校本教

创建国家示范中职校

材编写的新途径。如本专业卢静老师主编的《AOTCAD》、杜娟老师主编得《液压与气动技术》、白娟娟老师主编的《机电一体化》等教材,给系里的一体化教学提供了依据和支持。但是,还有许多课程仍然缺少大纲和教材,需要教师们克服困难自己编写,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取得更好的效果。五、一体化教学改革中的注意事项

为了把一体化教学改革做到更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系统性

多年来我国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最早的恢复高考制度。大规模培养留学生,应该说在20世纪80年代是走在全国改革开放之前的。对于中职学校的一体化教学改革而言,就需要整体设计、系统推进,保证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系统性。

(二)充分认识到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艰巨性

教学改革既涉及观点,涉及体制等,因此应充分注意到教育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从两个方面设计了改革的推进策略。一是自下而上,鼓励支持各地各校大胆探索,不断总结推广。二是自上而下,因为有的改革一个学校、一个地方做不了,它需要整体设计,全国统一考虑。因此们强调了试点先行,逐步推广。而这些对于职业学校的一体化教学改革,上述理论同样适合。

(三)注意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协调性

中职学校应重视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协调性。教学改革需要统筹考虑、分步推进,先行试点,动态调整。随着学校的电工、机电等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改革的顺利推进,本专业成立了由 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组成的一体化教学研究小组,制定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目的就是要完整地设计、扎实地推进,不断地解决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因此,一定要保证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一体化教学改革制度的协调性,努力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我校的一体化教学科学发展。

创建国家示范中职校

(四)提高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质量

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育人,职业学校目前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生产一线的实用性人才。一体化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单靠先进的设备和教师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非常重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质量,是保证一体化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本专业非常重视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检查与评估,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可行的检查、评价制度,并通过学生座谈、教师座谈及其他有关途径,及时反馈课堂教学质量的信息,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事实证明,推进一体化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要、提高社会声誉、加快学校发展的成功之路和正确选择。

吃蔬菜,遵循3—2—1模式 篇6

3-2-1蔬菜模式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指成年人每天的蔬菜摄入量要包括300克绿叶菜、200克其他类别蔬菜以及100克菌藻类(指新鲜蔬菜)。也就是说算上菌藻类,每天最好能吃到600克蔬菜:另一种含义是指成年人中餐或晚餐每餐蔬菜的摄入可按照3两绿叶菜、2两其他类别的蔬菜、1两菌藻类的模式去选择。这一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对各类不同蔬菜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大量数据的对比计算和分析,并且进行了社区糖尿病患者人群干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遵循这个模式吃蔬菜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满足平衡膳食的要求,长期坚持有助于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达到减轻体重、控制血糖的目的。

蔬菜种类不同,其营养也有所差别。其中,小白菜、青菜、卷心菜、菠菜、生菜、米苋、茼蒿菜、空心菜、西兰花等,食物体积大、热量密度低、富含维生素C、B-胡萝卜素、钾、钙、镁、铁等,饱腹感好;茄子、西红柿、萝卜、冬瓜、南瓜、竹笋、洋葱等,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蘑菇、香菇、金针菇、海带等菌藻类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及植物多糖等多种营养成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土豆、地瓜、莲藕、山药等根茎类蔬菜未列在3-2-1蔬菜模式之列,这类蔬菜含淀粉量较高,可用来替代部分主食,100-150克这些蔬菜的量即相当于25克大米或面粉。

数据表明,采用3-2-1蔬菜模式,容易满足人体对微量营养素的需求,加上其他膳食物品有助于满足平衡膳食的要求。3-2-1蔬菜模式能够100%满足中国营养学会关于维生素C和B-胡萝卜素摄入量的RNI(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推荐值,还能满足50%~60%的钾、钙、镁、铁等微量营养素RNI的推荐值。通过3-2-1蔬菜模式所摄入的丰富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对高血压、高血脂等其他慢性代谢性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控制作用。

(本刊综合)

1+2+1模式 篇7

双元制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我校也非常重视借鉴德国的双元制, 进一步确立以市场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大胆进行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根据经济结构和就业市场需要, 调整专业结构,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相关专业, 从2001年开始机电专业“2+1”模式的尝试。机电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进行专业技术教育, 掌握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理论、基本技能、培养职业素质, 最后一年到企业在真实环境中进行实习接受职业技能培训。“2+1”学制是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尝试, 学校与企业结合, 学生在学校学习与参加厂企工作结合, 知识学习与技能操作结合, 学生的培养与使用结合, 为企业对口培养实用型人才。

一、“2+1”模式的优势

通过“2+1”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 岗位针对性和适应能力强, 有利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使办学贴近市场, 学生将在学校学到知识转化成实用技能, 快速地实现了学生到员工的转换, 缩短了毕业上岗的适应期, 其优势是能最大程度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 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工学结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方案, 紧密

结合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实际确定教学内容, 以学生能胜任职业岗位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实际上是按照企业要求对人才进行量身订做的办法, 它使学校专业定位更加贴近企业需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努力加强专业建设、调整培养方向、修订教学计划、调整课程结构等工作, 从而使教学改革以企业发展的需求为源头, 增加改革的力度, 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2. 通过校企合作, 学校有计划的选派专业教

师到企业去锻炼, 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课堂教学不仅具有理论性, 更应具有实践性。在工学结合过程中, 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技师等技术人员长期合作, 通过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 有利于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也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

3. 实践基地建设是校企双方合作的重要内容, 包括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

虽然我们要注重校外基地建设, 广开渠道与企业合作, 让学生到企业真实的环境中去锻炼。但也不能忽视校内实习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 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实习环节都推到企业去。充分利用校内实训条件, 落实了电工基本技能实习和机加工、金工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使学生结合所学课程, 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 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结构要求, 建立以结合所学课程, 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水平的训练基地。另外, 还可以强化职业技能, 使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 使学生在学期间就取得一定的上岗能力。

4. 在合作过程中, 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的实

习设备和实习场地, 企业生产现场也是进行教学的场所, 以满足学生实际训练的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训练学生的技能更实用, 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学生通过进入企业的培训和顶岗实习以及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技能培训, 很快适应了岗位工作的要求, 融入企业并承担起相应的工作任务。毕业生可以在不同工种得到机会训练和发挥, 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选择发展空间较大。另外, 学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加强专业建设, 突出实践教学特色;落实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 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二、“2+1”模式教学过程改革

1. 课程体系改革。

以教学大纲、国家《技术工人等级标准》为准绳, 以市场为导向, 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 以实用为准, 够用为度为标准, 进一步解放思想, 打破传统, 不拘一格, 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 删减那些陈旧、落后的理论性过强, 实用性不够的理论基础课程, 增加先进、实用性强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促进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相结合。

2. 教学内容改革。

由于原来三年制改为二年制, 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 要坚持文化基础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 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 专业课为专业技能培训服务的原则, 针对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或有效重组, 把个别实训项目安排到实习单位, 结合地方产业自编教材或增加教学内容。例如讲授《电力拖动和控制》增加当地支柱产业石材加工业的石材机械控制的内容。

3. 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要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需要, 调整专业结构, 开发新的课程和教材;要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半工半读, 分阶段完成学业按照“订单培养”的方式, 推动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转变办学机制,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促进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4. 积极引进生产第一线技术人才。

调入、聘请企业事业单位生产第一线技术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 把他们多年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教学结合。这样既可缩短教育与社会、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也利于老师了解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不断提高教学水评。

三、“2+1”模式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1. 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 (工种) 必须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 避免学非所用。

我校结合我们当地支柱产业选择石材加工和石材机械生产企业;世界著名硫都云浮硫铁矿集团公司;以及珠三角著名大企业签定实习协议。

2. 选择讲诚信、社会信誉好、诚信度高、企业文化氛围浓厚的大、中型企业。

因为, 学生是到企业顶岗实习, 只有选择这样的企业, 才能对学生的技能提高、强化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陶冶情操等方面有较大的帮助,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

3. 选择能接纳学生人数相对较多的企业。

由于学生是到企业顶岗实习, 并非推荐就业, 因此, 应选择能接纳顶岗实习学生人数相对较多的企业。这样有利于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指导、教育和跟踪。

4. 签定有关协议明确责任。

通过召开学生动员会和家长会做好细致的组织发动工作, 提出具体的实习纪律和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前, 学校应与学生、学生家长、企业签定有关协议, 明确各方的义务、责任, 切实保护好各方利益。

5. 做好安全保障。

实习前需进行相应的三级安全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人身安全、交通安全、生产安全等;生产操作规程、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实习过程中还应结合实习项目进行相应的文明生产教育, 通过实训实习建立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学生必须具有安全保障, 学校要求学生或实习单位办理相应保险种类。

6. 选派好指导教师。

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实质上就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应用与强化, 因此, 学校要选派专业对口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除要完成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外, 还要肩负与企业的沟通、学生的专业技能指导、学生情况跟踪等责任。

7. 制定好顶岗实习计划。

学校与实习单位共同制定实习大纲, 对实习的岗位和要求以及每个岗位实习的时间等提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 按《技术工人等级标准》, 学校实习教学计划, 岗位 (工种) 、专业特点, 制定顶岗实习的实践计划。、同学们在外面实习, 学校从联系实习基地开始, 到送同学们去实习点, 包括不定时到实习单位巡查;打电话到实习单位了解同学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与同学们保持联系和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协商解决。把产生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阶段。

8. 学生成绩考核。

在顶岗实习期间, 对于同一个人来说, 可能要从事多个与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岗位 (工种) 的工作, 因此, 对于学生成绩考核, 每个岗位 (工种) 都要进行, 最终由带队老师和指导师傅综合评估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成绩考核。

9. 学生顶岗实习完毕后, 学校还应该根据学

生、顶岗企业的意向, 双向选择, 对毕业生做好就业推荐工作, 因为, 学生此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毕业。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

综上所述我校在实施“2+1”教学模式中, 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 这是产教结合教学模式的巩固和延伸, 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提高就业率。学生在生产线上实践, 提前感受企业管理理念, 快速地实现了学生到员工的转换, 缩短了毕业上岗的适应期, 对于增强协作适应力、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操作技能熟练、实践能力强、心理素质稳定的毕业生同时受到企业的欢迎。与此同时,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还能得到相应的报酬, 大大缓解了学生因上学而带来的经济压力, 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

摘要:对职业学校的专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列出学校机电专业实行“2+1”教学模式的优势;提出机电“2+1”模式在教学过程进行改革的方法、要求;具体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方法、措施。

1+2+1模式 篇8

一、“EDC—2+1+1”应用型人才培养简述

E、D、C分别代表道德 (Ethic) 、踏实 (Dependable) 、专注 (Concentrate) , 即在进行“2+1+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 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修养、踏实的工作作风、专注的科学精神品质培养。

“2+1+1”模式即“2年基础理论和软件设计技术基础教学+1年综合性设计能力培养+1年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

二、“EDC—2+1+1”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1.培养目标。

培养人格素养高, 能够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与管理部门从事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研发的应用型人才。

2.知识结构。

具有通识知识、学科知识、条件知识、实践性知识。

3.能力结构。

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将数学思想方法应用于实际领域;能进行算法分析、设计和相关应用软件开发;有较强的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

4.素质结构。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较强的专业素养、良好的文化修养。

5.课程体系。

我们把课程体系分为5种类型:素质拓展类课程、数学类课程, 信息学科与计算机学科类课程, 信息学科与计算机学科实践类课程。“素养+基础+理论+技能+实践环节”构成了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把各类课程按课程性质融入“2+1+1”培养模式中。

三、“EDC—2+1+1”专业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一) 课程体系改革

1.建立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课程分为五种类型, 课程体系承前启后, 避免了课程模块教学的独立性和脱节性。

2.实行了“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体系。

即在学习的各阶段都设计了理论课和实践课, 除毕业实习外, 在每学期都专门安排了两周课程设计课, 实现了数学、信息学科与计算机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融合, 理论课由多到少, 实践课由少到多。

3.设计了“信息、软件工程类课程体系”。

对学生进行信息处理和软件开发能力培养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 因此, 我们设计了“信息、软件工程类课程体系”, 并把它贯穿到了各课程类型板块中。

4.增加了实践课程时间。

为了更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更多的接触实际, 在每学期的课程设计中我们增加了两周课程设计课, 毕业实习由两个月增加到四个月。通过实践检验效果较好。

5.调整了素质拓展课程。

按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在素质拓展类课程中我们增加了应用型人才需要的“管理学”“会计学”等课程。

6.不断更新课程和课程内容。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知识更新快, 我们注意使用新教材, 经常深入企业, 根据企业最新需求, 增加部分课程。

(二)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1.采用“软件项目模拟工厂”教学模式, 将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对于软件工程类课程教学, 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课程之间衔接脱节的教学弊端, 我们在软件开发类课程的教学环节中, 构建了“软件项目模拟工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围绕实际软件项目开发的过程、方法和环境对课程教学实行分阶段与综合性模拟教学。

2.将“编程语言教学”融合到“软件项目的架构开发教学”之中。

在课程教学安排中, 我们把“编程语言”类课程和“数据库类”课程进行整合, 改革成“C/S架构网络编程基础”“WEB技术原理与技术”和“移动智能设备应用程序开发基础”三门课程。通过实现不同软件项目的架构的开发来讲解语言和数据库开发技术。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教学, 按课程类型选用合适的教学手段。

近年来,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新路子。进行了案例式、探究式、讨论式、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的尝试和研究。在教学手段上, 网络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相辅相成, 一些课程建设成网络化教学平台。

(三) 毕业设计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

毕业设计要求每个学生毕业设计题目相对完整和独立, 且来源实际。即使由于工作量和难度的关系, 必须由几个同学共同来完成同一项目, 也要尽可能将项目切分成一个个独立的小项目, 或安排所有学生共同参与某些必须的又难切分的过程。

(四) EDC品质培养

在实践中, 我们发现在对学生进行“2+1+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 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踏实的工作作风、专注的科学精神。我们通过对学生思想教育,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方法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 通过课上严格要求学生, 提高学业标准, 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进行科技活动、参加各种竞赛、参与教师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研究、定期邀请软件企业技术人员讲座等方式, 培养学生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专注的科学精神。

四、“EDC—2+1+1”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施“EDC—2+1+1”应用型人才培养,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还存在很多不足。

1.有软件开发背景的教师少。

专业任课教师大多都没有真正地接触过实际软开发, 缺乏必要的实践背景, 缺少实际工作经验, 因此, 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应起到的指导作用, 工程实践的效果不够理想。

2、合适的专业实习基地建设艰难。

由于体制及专业与社会还缺乏广泛联系等原因, 企业对专业支持度小。虽然我们通过努力, 实习点基本建设在珠三角地区, 但实习点还不能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 再加实习时间增加, 实习经费紧张, 我们也不能给实习单位提供一定的实习补偿, 使实习点建设有一定困难。

3.课程体系设计还不尽科学、合理。

课程体系设计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及我们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认识不够深刻, 按企业要求, 还有一定差距。

1+2+1模式 篇9

1“2+1”培养模式简介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规定“职业学校学生 (三年制) , 第三年可推荐到企业 (工厂) 顶岗实习”, 学生在三年的学习期间, 前两年集中在校学习理论知识, 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工作或实践, 即“2+1”培养模式。具体来讲就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准, 按照“实用、够用”的原则, 整合课程体系, 确定3个教学模块:第一模块 (第一学年) 为基础性课程模块, 主要培养学生必备的专业基本能力;第二模块 (第二学年) 为方向性课程模块, 主要培养学生所选择专业方向的核心能力;第三模块 (第三学年) 为岗位技能强化训练 (顶岗实习) 模块。

2“2+1”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我校从2004年开始对食品专业的学生实行“2+1”培养模式, 学生在第一学年学习文化课等基础课程, 第二学年学习专业课程, 第三学年到南京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顶岗实习。经过5年的实践, “2+1”培养模式的效果很好, 深受学生及家长和企业的欢迎。

2.1 我校“2+1”培养模式的改革

2.1.1 成立“2+1”培养模式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主管就业的副校长任组长, 就业办负责人、教务处负责人、学生科负责人为组员。领导小组负责“2+1”培养模式的统一规划与管理, 制订《兰州园艺学校“2+1”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办法 (试行) 》。

2.1.2 成立“2+1”培养模式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由学校就业办、教务处、学生科和企业相关人员共同组成, 负责学校“2+1”培养模式的设计、组织、实施、协调和顶岗实习学生的选拔与审核。2.1.3成立“2+1”培养模式专业指导组专业指导组由教务处负责人、专职指导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业指导组根据“2+1”培养模式教学计划的要求, 负责学校内的教学实施与顶岗实习期间的专业实践指导工作。

2.2 以岗位能力为培养核心, 构建课程体系

实行“2+1”培养模式的专业要对原教学计划进行修订, 以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为教学计划修订的核心依据, 围绕岗位能力进行课程设置, 构建课程体系。将食品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食品企业生产线上的操作工、检验工、包装工等, 将企业对岗位操作工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基本素质进行分析并将其分解为相应能力, 以对应的课程来体现各能力模块, 从而构建模块式的课程体系 (见图1) 。

2.3 抓“2”突“1”

抓“2”指抓好校内的2年教学, 突“1”是指突出校外1年的顶岗实习。将“2”和“1”作为两条主线来抓, “2”的教学为“1”的实习打下了基础, “1”的实践是“2”的学习的延伸和提高, 抓好“2”是为了更好地实施“1”, 实施“1”是抓好“2”的有力补充。

2.4 适应“2+1”培养模式, 改革课程设置

为了适应“2+1”培养模式, 我们对食品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 改革原则如下。

2.4.1 政治课

采用案例教学法, 突出对时事政策和“三个代表”思想的学习, 增强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政治思辨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4.2 文化课

坚持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原则, 精简文化课内容, 压缩相应的课时比例。

2.4.3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

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结合起来安排, 以“实用、够用”为原则, 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 删简专业基础课内容, 增强专业基础课的实用性。增加主干专业课和技能训练课的课时比例, 突出实践性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注重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加强“1”的研究与探索

“2+1”培养模式中“1”的重要性往往会被忽略, 因此加强对“1”的研究与探索至关重要。

2.5.1

“2”和“1”“2+1”培养模式中的“2”和“1”不完全是时间概念, “2+1”培养模式的教学设计包括“2”阶段教学设计和“1”阶段教学设计两个部分。“1”阶段教学不是简单安排学生到企业去劳动, 然后对其置之不理。“1”阶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培养目标, 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 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下学习操作技能, 通过顶岗实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执业能力。

2.5.2 顶岗实习学生对“1”阶段的看法

我们对食品专业2001级、2002级、2003级、2004级共60名顶岗实习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 顶岗实习学生反映有以下收获:一是在“1”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自己的动手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二是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 自己的视野开阔了许多;三是开始思考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四是通过“1”阶段的顶岗实习, 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由在学校的“要我学”转变为现在的“我要学”;五是认为这种培养模式改变了自己不遵守规章制度的不良习惯, 提高了职业素养, 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六也是最关键的是提高了工作能力, 增加了就业机会, 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2.5.3“1”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5年来对“1”阶段的实践我们发现, 在“1”阶段学校着重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1”阶段, 专业教师要和企业及顶岗实习学生紧密联系, 以了解学生哪些知识存在缺陷, 在下一级学生中要有针对性地教学;二是利用学校的网站开设网络课程, 让学生在顶岗实习空闲的时候自己上网学习, 向教师请教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三是在“2”阶段要安排课程实习, 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四是在“2”阶段要对学生加强职业意识、法律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等的教育, 以增强学生顶岗实习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减少实习流失率。这样既能提高实习学生的工作能力, 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又能提高学校在实习企业中的声誉, 为下一届学生的实习、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5.4“1”阶段的管理体系

“1”阶段的管理是“2+1”培养模式的重中之重, “1”阶段实践与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2+1”培养模式的成败, 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1”阶段的管理体系, 制订相应的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办法。为此我校制订了《兰州园艺学校“2+1”培养模式“1”阶段的管理办法》, 对校外实践教学工作进行分工:就业办负责实习单位的开发与协调, 负责实习学生的监管与就业信息的反馈, 采取实地指导、电话指导、网上了解、短信沟通等方式, 对教改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全面掌握情况。此外, 还建立了实习学生回校日制度, 要求他们定期回校汇报实习情况, 进行阶段小结及参加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活动;教务处负责实习计划的统筹落实以及对学生的巡查指导。

3“2+1”培养模式取得的初步成效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 “2+1”培养模式在我校食品等专业的运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执业能力不断提高,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的学生综合素质高, 团队精神好, 适应能力强, 踏实肯干, 工作质量高。例如, 食品专业的学生从2004年开始一直在南京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就业, 学生敬业精神好、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 受到了公司领导和员工的高度称赞。食品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该公司的就业率达86%以上, 目前已有8人升至管理岗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在苏州瑞仪光电公司、广州东芝公司实习、就业, 同样受到了企业的肯定与高度赞扬;园林专业学生在兰州陇海园艺、甘肃三易花卉、深圳农科园艺等公司实习, 动手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 提升了就业竞争力。

4 结论与思考

4.1“2+1”培养模式是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

培养能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 具有专业技能和敬业爱岗、严谨求实的劳动者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最终目标, “2+1”培养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人才培养适应这一目标的必然结果。

4.2“2+1”培养模式是培养技能型劳动者的有效途径

“2+1”培养模式由于能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各自的优势,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教学内容符合企业需求, 学生专业针对性、岗位适应性强, 是培养技能型劳动者的有效途径。

4.3 问题思考

“2+1”培养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但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下面几个问题, 有待于进一步研讨解决。

(1) 企业对毕业生专业技能的要求不高, 使学生对自身学习经历的必要性产生怀疑。

(2) 部分家长和学生对“2+1”培养模式的认识不足, 认为“2+1”培养模式是把教学从3年压缩为2年, 对学校产生不信任感, 甚至不愿意交“1”阶段的学费。

(3) “1”阶段学生分散在企业, 监控和管理难度较大。

(4) 用人企业缺乏长远的人才培养规划, 不利于巩固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思想。

(5) 课程设置不适应“2+1”培养模式, “三段式”痕迹明显。

摘要:“2+1”培养模式是中职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学改革的产物。现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及成效等方面对“2+1”培养模式进行认真分析, 以期探讨和优化“2+1”培养模式在中职学校中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校,“2+1”培养模式,探索,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友华.“顶岗实习——就岗就业”办学模式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7:56~57.

小学体育课程2+1管理模式探究 篇10

1.1 教材广而泛

近年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深刻意识到学生体质下降的不良后果, 因此从管理的角度增加学生的体锻时间。体育课课时从原有的每周2节增加到3节 (水平一每周4节) ;而且规定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必须开展“体育活动课”, 从而保证学生每天有1 h的运动时间。体育课时虽有增加, 因现有教材体系广而泛, (包含田径、球类、武术、体操、技巧等) , 如果把上述五大类的运动项目进行拆分将产生30来个小项, 以全年40周计算, 平均每个小项只有一周多一点, 也就是3~4次课的学习时间, 也许今年上的篮球课下个学年才会再次出现, 到那时今年学习的篮球技术也许已经忘光了。这样的课程安排导致学生学而不精, 或者说未能比较深入地掌握某项运动的技能, 以致无法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技能运用到课外的体锻中, 从而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学生从事课外体锻的积极性、主动性。

1.2 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挥

就目前的教材体系而言, 田径、球类、武术、体操、技巧等教材必须按一定的比重安排到一学年的课时中并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重复出现。常常发现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接触得很少, 学而不精, 不太喜欢的运动项目却频频出现, 以致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不利学生特长的发挥。

2 实施对策——以松柏二小为例

整合教材内容, 从2011—2012学年开始实行“2+1” (1、2年级是“3+1”) 授课模式。

如何通过我们有限的体育课激发学生兴趣爱好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笔者学校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 筹集课题经费, 聘请专业教练, 完善学校场地设施的基础上在全校推行“2+1”教学模式, 力图对现有的教材、课程安排进行优化整合, 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实用性。

3 实施方法

3.1 推行“2+1” 授课模式

“2+1” (指3~6年级) 或“3+1” (指1~2年级) 教学模式中“2”是指用2 (或3) 节体育课依照大纲内容进行授课, 学习“课标”的内容;“1”是指每个班级每周用1节课来学习“体选课”, 每学年学习一个体育专项。也就是体育课分为常规体育课和“体选课”。常规课按年度由一名体育老师授课;“体选课”, 由另一名专业体育教练授课, 该教练同时带领该项目的校队课余训练。这样, 每个学生有36~40周的时间比较系统地学习该体育项目, 较好地掌握该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希望通过6年的小学体育, 学生能够掌握相应6~7个体育项目的技、战术并加以运用;也希望孩子们能够爱上一个或者几个体育运动项目并经常从事课外体育运动, 让这些体育运动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从而形成“终身体育观念”。这样, 学校推行“2+1”教学模式的初衷就实现了。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运动项目特性以及学校的场地设施, 特色项目、地方特色 (羽毛球) 等因素学校统一安排“体选课”的内容和任课教师。

3.2 普及提高相结合

为何中国的乒乓球和羽毛球、巴西的足球、美国的篮球运动等能够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它们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因此在这些运动领域里这些国家人才济济, 不愁找不到优秀运动员, 就像一名乒乓球运动员在我国很难出人头地。而13亿中国人却组建不了一支11人的足球强队。因此, 笔者学校立足于普及, 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到专项学习中来。在技战术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班级内部的教学比赛、年段赛、校级比赛。产生一批班级、学校运动“明星”, 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关注该运动项目。以赛带练, 以赛促练, 最终建立该项目的班队、校队。

3.3 配备“阳光体育”器材箱, 学生不至于“无米之炊”

为把“每天运动一小时”的规定落到实处, 把体育课程“2+1”管理模式延伸到课外, 让学生的兴趣、专长有“用武之地”, 便于班级开展课余体育锻炼, 学校为每一个班级配备了“阳光体育箱” (有篮球、排球、足球、长跳绳、短绳、接力棒、乒乓球、板羽球、接力棒等) , 足够一个班级的同学分头开展体育运动, 让学生“有米可炊”。

4 结果分析

学校推行体育课程“2+1”管理模式3年来, 笔者学校从中发现一些值得肯定的数据。从学生的体质健康方面 (每年学生体检结果) 发现:视力低下率、营养不良率、超重与肥胖率逐年呈下降趋势 (见表1) ;肺活量均值逐年上升 (见表2)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率、优良率逐年提高 (见表3) , 且近实施实验的近3年与之前的数据相比有明显提高。这是否与笔者学校推行体育课程“2+1”管理模式探究, 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相关呢?从家长、学生的满意度调查发现90%以上的家长、95%以上的学生对此实验表示支持和喜爱, 只有少数家长、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 个别家长和个别学生持反对态度, 这坚定了笔者学校继续坚持开展体育课程“2+1”管理模式的信心, 同时, 也会进一步做好沟通, 让家长了解本实验的意义;帮助那些对此实验不感兴趣的学生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 尽可能满足他们的个体需求与兴趣爱好, 积极投身到体育课程“2+1”管理模式探究的活动中来。从学生参加各级体育比赛的获奖人数统计看出 (见表4) :学生获奖人数逐年增加, 比例逐年提高, 比课题实验前的获奖人数、比例都有显著提高。

5 问题与改进

5.1 场地不足

笔者学校占地10 567 m2, 学生2 044人, 运动面积4 980 m2, 人均运动场地不足2.5 m2, 可见笔者学校的运动场地是何等紧张。但是, 笔者学校开展体育运动的决心并没有因场地的紧缺而动摇, 而是千方百计地整合现有的资源、向空中发展、积极拓展运动空间。先后开辟了跆拳道室、乒乓球室、露天羽毛球场;向社会租借羽毛球场地 (2片) ;扩建一块篮球场地等, 逐步解决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学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场地建设;投入10多万元用于添置体育器材、每年向教育局申请12万元用于足球、跆拳道、航模项目, 作为专项经费。

5.2 师资不足

由于学校开设“体选课”, 所需的专业教练也就相应增加, 整合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师尚缺4位专业教练, 为此, 学校专门聘请了4位有经验、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练分别从事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的专项教学与训练, 保证这些教练的工资、福利待遇 (以每人每年6万元的工资标准发放, 含医社保) , 确保他们能安心从教。

6 结语

总之, 笔者学校将秉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 创造条件, 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美水平, 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基础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为人的一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国家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教师, 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这就对我们国家的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新课标”已经实施15年, 如何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资源 (场地、师资、管理、资金等) 实现“新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让体育艺术“2+1”的相关规定落到实处。厦门市松柏二小从课程管理的角度出发, 调整教育思路, 改变排课模式, 整合各项资源, 在体育课程中进行“2+1”管理模式探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2+1”,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苏强.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2]张细谦.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 2007.

1+2+1模式 篇11

摘 要:随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行、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以及地方高校转型等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现有的培养模式的不足也逐渐显现,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地方高校通过“2+1+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施和有效监控等举措,能够大力提升软件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软件工程;地方高校;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软件产业是21世纪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现在已经发展为国家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作为培养软件产业人才的软件工程专业,从2001年设立以来,专业的就业前景一直保持良好势头。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软件工程专业列在被看好的绿牌专业中,且属于年薪最高的两个专业之一(分别为建筑和软件)。然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加入《华盛顿协议》和实施地方高校转型等几大高等教育改革举措的出台,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提出了新要求,使软件工程专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困境

要提升软件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拓宽专业的社会服务面向,地方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必须走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地方高校因其区位环境和师资水平等限制,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仍困难重重,与整个高等教育改革趋势与要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对于远离大中城市且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方高校而言,差距更大。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企联合培养先天条件不足。大部分地方高校所处地理位置远离大中城市且经济欠发达,一方面本地相关企业少而且规模小,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相对较差;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在师资、生源、实验条件等方面与地处大中城市的高校有较大差距。地方高校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开展软件工程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工作是制约该专业深度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2)对校企联合培养的认识不到位。受传统办学思想影响,部分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上仍然固执地认为高校应该是一个精神的乐园、学术的沃土,始终以学术型作为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尽管随着高校改革形势的发展,一些院校软件工程等工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将培养目标转变为应用型,但是在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培养模式等方面变化仍不大。真正意义上的地方高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大多仅为理念设想,实践落实不够,效果不明显。

(3)校企联合培养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地方高校现有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很多是以名牌大学的培养方案为蓝本拟定的,所以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运行中同质化倾向十分明显。此外,地方高校因其传统化、学科化的教学模式限制,致使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开发等方面与企业的要求不符,影响到校企联合培养的深度开展。所以,软件工程校企联合培养的基本内容不外乎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多向度、深层次的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相对较少。

(4)校企联合培养的保障力不足。一是高校缺乏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许多地方高校没有“双师型”教师,部分高校即使有也多数是只有证书,而无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参与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二是专业实验室建设严重滞后。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领域飞速拓展,高新技术不断涌现。但是,地方高校受办学经费和信息资源的限制,许多实验平台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升级,严重影响校企联合培养的深度开展。三是地方高校未形成有效的校企联合培养保障机制。地方高校的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在合作方案设计、管理制度建设等保障机制构建方面仍显不足。

三、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与举措

根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和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校企联合培养的成功经验,延安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构建了“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延安大学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软件企业在软件人才培养上的扶持政策,针对办学中的突出问题,适时调整学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积极为校企合作创造条件,先后与中软国际、文思创新等10多家企业或实训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我校将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着力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依据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借鉴国内外软件工程专业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总结自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校企各自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初步构建起切实可行的软件工程专业“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如下表所示。

经过“2年+1年+1年”三个阶段的分阶段联合培养,使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初步具备了软件产业工作者的基本能力与专业素养,为后续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构建“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落地生根才能产生效果、发挥作用。所以,延安大学依据软件工程专业“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体系设计为核心,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形成了知识培养五模块、能力培养六环节、素质培养三层次的课程体系。

1+2+1模式 篇12

1“1+2”动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背景

1.1高校扩招致使就业压力增加

自1999年以来,我国实施高校扩招的政策,高等教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校高校学生剧增,办学规模逐渐扩大。据统计,2005年,国内高校计划招生475万人,同比增长8%,换句话说,约扩招35万人,高校在校学生高达2千多万。高校扩招为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储备大量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然而高校毕业生短时间快速增长,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加上社会富余城镇劳动力、下岗职工、往年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压力达到空前巨大[5,6]。尤其是计算机专业。据统计,国内771个高校设置计算机专业,在校人数高达70万人,加之函授、高职高专的学生,此专业的在校学生就高达百万,就业压力不言而喻。

1.2自身发展情况

目前,国内高等教育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大同小异,原因在于将过往此专业简单划分为硬件、软件两方面,显然,这种教学计划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计算机发展需求。依据CC2005规划,将此专业划分信息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 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等五大类型,其中,目前信息科学已近归属管理科学。可见,制定一个人才培养方案来囊括五大类型是难以满足目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基于此背景,有关管理部门指出,各大高校可结合具体情况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方案作出适当的修改,但是一个好的培养方案应当突出五大类中的任何一个类型。

1.3突出的矛盾

目前,人才市场普遍存在供需矛盾,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亟须专业人才,而大量的专业高校毕业生失业,就业率不理想, 高校扩招增加就业压力。据统计,此专业多数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低于40%。导致此现象的原因在于毕业生人数远远超过市场需求了吗?显示,不是。从市场调研结果看,大量的用人单位亟须此类人才,然而却招聘不到高素质的合适人才。从这种情况看出,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供应和需求极其不相符,也就是说当前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进而导致此专业毕业生能力和社会需求不相符,从而造成严重“假溢”的情况[7,8]。

2“1+2”动态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容

建立“1+2”动态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方法是:抓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内涵,强调专业基础,掌握两个方向;抓住人才培养目标,多层次、全方位培养,实施分流制度,充分尊重个性;抓住市场需要,采取动态适应机制。

2.1突出专业基础

作为一门课程,不管分支如何多,计算机网络技术都应当拥有本身的专业基础。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仔细研究分析,从大量的课程中选取关键的基础课程,并且将其作为该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对该专业全部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课程是今后进行深入学习的基础,有利于学生扎实基础。就具体课程而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应当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及应用基础》、《网络操作系统》、《网络互联技术》 等基础课程,有利于《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活动目录架构》 《网络技术综合实训》和《网络安全》等课程得进一步学习。

2.2掌握两个方向

结合市场、学科发展变化情况,高职院校可为该专业在校学生设置2-4个不同的分支,并且每个分支选取4-6门关键课程,也就是该分支学生应当熟练掌握的专业基础,同时也充分体现该分支的技术规范。组织学生选取一个分支作为主修,并且选取主修作为必需的,然而辅修方向不作强制性要求。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门路扩宽,而且充分尊重学生得个性特点。

2.3重视多层次的培养

设置两个以上的分支有利于预防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在一个领域相互竞争,主修和辅修同时进行可扩宽学生得就业途径。众所周知,在近年得高校扩招中,新生的素质差别较大, 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既有理科生,又有文科生,倘若统一要求低,则教学无法满足少数毕业生的高需求。倘若将要求统一定高,则少数学生毕业不了[9]。传统教学是采取的是“精英教育”,目前流行“大众教育”,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两种教学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层”,所以,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可将两者有机融合。基于此背景,高校设置分支的过程中,重点考虑这个问题。比如,依照理论水平、逻辑思维能力的情况,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划分为网络组建、网络运维、 网络安全等三个分支。

2.4突出动态的适应机制

构建动态机制是市场、学科发展的客观要求,培养模式应当随着市场、学科发展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停滞不前,应当与时俱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得专业人才。因此,可以从以下三点构建动态适应机制:一是调查社会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情况,考虑未来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方向,进而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技术的分支以及专业基础。二是结合学生兴趣、学习的实际情况, 自由选取主修、辅修课程,同时按照主修课程实施一次分流。 三是结合市场、学科发展情况,设置2-4门选修课程。

3“1+2”动态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框架

从图1可看出,该人才培养模式将选课及管理机制作为着手点,从就业实习模式、课堂教学方法体系、市场导向实践、提高毕业设计的管理等五个方面着手构建,最关键的模块就是专业基础课程,其他四个模块都是将其作为中心展开工作。该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应用如下:

3.1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

该种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教书育人作为目标,要求学生应当掌握系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为踏入职场夯实基础,同时培养良好的品质;结合社会需求和特长, 选取一个精通的领域作为主修方向;并且选取辅修方向,这样可满足市场对人才多层次的需求。

3.2培养学生思想品质

培养学生思想品质的关键在于善于发现她们的求知欲,结合她们的心态、心理等特点,对德育教学作出适当调整。此外, 重视社会调查、学术风气、课题研究、社团活动等,使得在校生充分参与课外活动,学会和他人沟通交流,正确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

3.3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3.3.1强化实验

实验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全面研究实验教学,全面落实实验指标。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竞赛,例如网页制作比赛、网络应用比赛等。组织他们多到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养成与人沟通合作的良好习惯,并且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市场的需求。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特长,侧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鉴别事物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查阅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文献,并且进行研究和讨论, 以达到获取更多知识的目的。

3.3.2引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将就业和实习有机结合

1) 利用科学的规划指导实习

在学生进入大学前,他们尚未充分了解专业和职业的不同,选择专业的过程具有盲目性。为此,高校应当引导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倡树立正确的职场观念,明确目标,有意识重点培养岗位所要求的能力,并且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此外, 高校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就业辅导,安排专门的就业辅导老师,采取讲座、班会等形式展开。另外,把规划和市场需求结合,邀请专家和优秀的毕业生言传身教;展开小型招聘会。

2) 分散实习、集中实习结合

低年级学生可利用节假日或者寒暑假的时间去用人单位展开实习,进一步了解社会,此类实习称之为分散实习。高年级学生可自由联系用人单位或者去高校提供的单位进行实习, 采取用人单位、教师共同考察的形式,并且把实习的考察成绩计入学生得档案中。如此一来,将分散实习、集中实习有机结合,使得全部学生都可体验职场。

3) 就业和实习结合

毕业生最后学期实习可选择由学校提供的单位或者自己联系用人单位,然而实习内容应当紧密贴近未来就业。期间, 毕业生可结合实习单位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完善有关的知识。也就是说,职场对哪种人才需求,毕业生应当主动培养有关的能力,完善知识。此外,高校结合毕业生的实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案,以更加符合社会需求,使得人才供应规格和市场需求的人才一致。

4结束语

上一篇:透视职业教育职业化下一篇:实验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