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模式及服务模式

2024-09-03

经营模式及服务模式(共12篇)

经营模式及服务模式 篇1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机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为代表的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得到了较快发展。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江苏省农机合作社数量达5 268家,入社成员超过45万人,资产总值113亿元,农机具总数量46万台;合作社水稻机插、还田机械化作业面积分别占全省机械化作业面积的65%以上。全省农机经营主体通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参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满足了家庭农业生产对农机服务的需求,提高了农机使用效率和效益,促进了农机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各地农机经营主体主要服务模式及其特点如下:

1 全托管服务模式

“全托管”模式是指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农户自愿将土地委托给农机合作社等服务主体经营管理,服务主体为农户提供从种到收直至销售的全过程“保姆式”服务,双方按“实物型”和“货币型”两种形式分配收益。“实物型”分配是指收获物归农民所有,经营主体向农户承诺粮食产量(小麦产量不低于6 000 kg/hm2,水稻产量不低于9 000 kg/hm2),农民向经营主体交纳托管费用(18 000~21 750元/hm2);“货币型”分配是指收获物归经营主体所有,经营主体每公顷付给农民18 000元左右的费用。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共创农机合作社在实施粮食生产全过程托管服务过程中,积极探索“托管促流转、流转促规模、小块并大块、农田标准化”的农业经营体制新模式,其中集中连片全托管服务面积超千亩,合作社“全托管”的田块夏熟全部应用秸秆还田配套机插秧技术,秋熟应用秸秆还田配套机条播技术,有效促进了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运用。

全托管服务的优势:一是降成本、提单产、增效益;二是组织成本低,农民与基层组织间矛盾小。

全托管服务的局限:一是存在土地碎片化问题,不利于连片规模经营;二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慢,农机服务主体生产经营容易受到农户干涉。

2 联耕联种模式

“联耕联种”是采取“农户+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按照农户自愿原则,由村组统一组织,以打桩等形式确定界址,破除田埂,实现有组织的连片种植,再由服务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如射阳县千秋镇良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将广大农户分散而碎片化的土地集中起来,推行“联耕联种”,实行了统一品种、统一布局、统一经营,服务面积达3 khm2。

“联耕联种”的优势:一是破除田埂,由实界变为虚界,实现规模经营,农民易接受;二是实现增面积、降成本、促还田、添肥力、提单产、升效益。

“联耕联种”的局限:一是需要在统一思想、专业服务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大量工作,如遇风险,易引发农民与基层组织之间的矛盾;二是平整土地成本较高,且难以平整到位。联耕联种规模化经营与分散种植成本比较见表1。

3 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

通过村集体组织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份,集中流转农民承包地,再发包至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经营,即“土地股份合作+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家庭农场”的土地合作经营模式。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渌洋湖村农机合作社与该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联合,承包全村367 hm2粮田生产经营权。农机合作社提供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土地股份合作社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及农技服务。农机合作社每公顷收取6 675元作业费(含稻麦两熟耕翻、灭茬、秸秆还田、收割、播种、机插秧、植保、排灌、开沟等),盈亏归土地股份合作社,入社农户除了劳动收益外,还可享受分红。

这种模式的优势:一是解决了土地碎片化问题,增面积、降成本、提单产、升效益;二是按股分红,收入相对稳定,农户还能参与生产获得收益。局限是:在思想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要做大量工作,如遇风险,易引发农民与基层组织之间的矛盾。

4 自我服务+社会化服务模式

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在粮食生产的某些环节配置必要的农机,其它购置成本较高且使用率相对较低的农机不需购买,依托农机社会化服务,即“自我服务+社会化服务”模式。由溧阳、兴化、洪泽三市(县)典型调查结果(见表2)显示,约60%以上家庭农场、农民专收获、烘干、储运等作业主要依靠农机社会化服务。这种服务模式的优势:一是节省投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二是可解决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在某些生产环节机械不足的问题。局限是:如果关键生产环节服务跟不上,容易造成损失,有一定风险。

5 土地流转分包模式

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主体流转土地,然后再将流转来的土地分包给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实体经营。土地流转方利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统一提供种子、化肥、农药以及耕种、植保、作业机具调度等服务,收获物归承包方所有。例如:洪泽县祥发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3 khm2,然后将土地分包给236家种粮(农机)大户,合作社提供农机作业一条龙服务,2014年合作社实现纯收益400多万元。

土地流转分包模式的优势:一是土地流转方为承包方统一供种、调度农机作业,适度规模经业合作组织采取“自我服务+社会化服务”模式。农户以接受农机社会化服务为主(社会化服务面积占62%以上),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自我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比例基本持平,农业企业以自我服务为主(自我服务面积占67%左右)。睢宁县、宿迁市宿城区等地的家庭农场、粮食种植大户,自身流转土地规模较小,往往只购置拖拉机等机械,育秧、插秧、施肥、喷药、营组织化程度高;二是流转方统一采购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较低,节约生产成本;三是流转分包可降低经营风险。

土地流转分包模式的局限:一是对土地流转方经济实力、服务能力和诚信要求高;二是流转分包易产生纠纷,维护农民权益有难度。

经营模式及服务模式 篇2

家政公司是一种较特殊的服务行业机构。随着形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需要安全/保障/高质量的家政服务项目投放家庭。

在公司建立的初期,家政服务公司应权衡家服行业的发展与管理模式,应该放眼于公司发展中可能遇上的问题/困难/麻烦等;并应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需要以及出现的危机,制定出完善的管理与解决方案。首先,公司的运营模式须明确。就目前看来,最适合市场经济需求,能最大限度发展公司潜力的运营模式是员工制,公司/家政服务员与客户形成两性的经济关系与服务关系。家服员受聘于公司,公司向家服员发放工资,并对其进行统一的培训管理,家服员作为公司的员工进入客户家服务,客户与公司建立服务合同,作为公司的客户如有问题向公司提出并解决。公司必须设立专业的督导小组,对家服员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其次家政服务公司的人员来源于农村务工及下岗工人,这些人员一般文化不高自身素质教育也不高,他们对如何与客户相处/如何使用家用电器来完成客户要求的工作以及如何处理矛盾等都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又如何把她们培养成文明有礼/技能娴熟/有着良好的服务技能和服务心态的家服员对家政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另外,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对于家服员的人身安全和客户的财产安全等给予有效的保障措施,这样才能使三方放心合作。制定措施时要责任明确,也有利于公司的利益维护。所以建议公司引入保险机制,与保险公司签订三方投保合同,制定“家政服务综合险”。如此一来,因家服员原因使客户人身意外伤害/财产损失等,即可获得保险公司相应大额赔偿,免使公司利益受到损害。

一.员工制经营

员工制是指从事家政服务的公司自主或政策招聘家政服务员作为员工。对于员工制的家政公司必须有以下流程:实行招生/培训/考核/派遣与管理一体化作业的管理模式。家服员要经过统一培训/统一考核,考核合格后颁发等级证/上岗证等,由公司负责安排相关工作与工种。

员工制是由公司派遣家服员到客户家工作,客户支付的费用应先定期付给公司,由公司扣除相应费用后再发给家服员。而家服员在转换工作的间隙,由公司为其提供免费住宿。目前经营员工制经营模式的公司主要为有限责任公司,因为员工对公司的要求较高,比如要有培训能力/要有解决家服员食宿能力等等;一般的个体家政往往难以达到。

家服员是作为公司员工由公司派遣给客户,公司对家服员和客户实施全面/全程管理工作,家服员和客户是服务与被服务关系,两者间不直接发生经济往来,且双方是面对家政公司,即由公司来保障两者的安全/服务品质/平衡两者间的权益。此公司模式具收益高风险低的独特优势。

主要特点:

1.合同:

① 制订公司与家服员之间系聘用合同关系的合同。

② 制订公司与客户间的服务合同。

2.管理:公司派遣家服员到客户家工作,服务期满后回公司免费住宿并等待两次分配。不得私自接受客户聘用。

3.工资与休息:由客户每月支付聘用金给公司,然后由公司扣除相应费用后发给员工等级相等工资。月休四天。

4.责任承担:因家服员造成对客户及家人和物品的伤害或损失,先由公司承担相应责任,然后再由公司对家服员进行追偿。同时家服员在受到客户不公正的对待与侵害时,公司有义务协助家服员向客户提出损害赔偿的请求。

5.保险:

①为员工购买社保,支付分配为:5/5.4/6.3/7.2/8等,视员工对公司的贡献和工作时间长短而定。②公司为员工每年购买一份短期商业保险,内容是意外医疗疾病伤害保险(此保险费用可由客户支付)。

二.会员制经营

会员制家政公司运作模式既不同于纯粹的中介式家政公司也不同于全面管理的员工制家政服务公司模式。它是中介和员工模式的综合运作模式,是介于两者间的和种经营管理模式。

该类模式是一种根据不同经济收入的客户对家服员的需求,利用市场手段对客户的不同服务需求而采取差异化服务的一种运作模式。此运作模式的经营管理/经济收益等方面要优于中介模式。

主要是指从事家政服务的公司招募家服员为会员,由家政公司对会员进行审核登记培训筛选后再作介绍工作的流程。工资由客户直接支付给家服员。但会员每年向公司交纳一次会费。家服员转换工作的间隙由公司提供免费住宿。

主要特点:

1.合同:家服员与客户签订服务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公司不是服务主体,只起见证人作用。

2.管理:家服员在登记注册为会员后,由公司负责为其介绍工作,每年交一次会费。会费金额为家服

员的一个月工资。介绍工作的方式与员工制相似,与客户合同期满后回到公司等待再分配。公司提供免费住宿。

3.工资休息:由客户将服务费用直接支付给家服员,公司不再收取费用。每月休息四天。

4.责任承担:公司不承担家服员给客户造成的任何损失。客户与家服员之间的纠纷自行解决,公司只

予以间接协助。

5.保险:由客户决定是否给家服员购买保险,公司不承担保险责任。

三.中介式经营

中介式家政服务组织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的最早的家政动作模式。产生于80年代初期,创始者为北京市妇联所属的北京的三八家务服务中心。它开创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家政服务组织化运作的先河;在此,若干年后劳动力成为商品,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在政策方面有了逐步健全的法规。

中介式家政服务组织要具充分的人力资源和充分的投入方可运营,其运营发展是民营儿社会团体难以实现的;该模式运营能够获得较丰富的社会效益。但在经济方面却见益甚微,此模式运营较为适合从政府投资为背景的公益性项目。

中介制经营是指公司是客户与家服员的中间环节,为来找工作的家服员联系客户,由客户与家服员签订家政服务合同,公司按次收取中介费,不承担其任何责任。中介制模式对公司要求低,往往是个体及小型家政服务公司所采纳。

主要特点:

1.合同:客户与家服员签订服务期限公司;公司起见证人作用。

2.管理:中介公司没有管理能力,只按次收费,一般按工资的10%~30%收取管理费。

3.工资:由客户直接按所定工资给付家服员;与中介公司无关。

4.责任承担: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5.保险:公司不负责家服员的所有保险事宜。

家政服务公司的管理及盈利点

与其他家政行业的盈利模式相比,一般的家政行业采取“中介制”,只要成功介绍一名家政给雇主,通常就会收取雇主与雇员双方都200元/年/月/季以上的介绍费。但采取“员工制”和“中介制”并存的公司管理模式。公司采取收取8%~10%~12%~15%不等的服务费作为盈利模式,只有保洁工的结算方式则是以小时计算,例如一个钟点工每小时的普通清洁费是10元/小时,家政公司则收取0.8元的服务费。采用“员工制”模式,则把家政服务员当成公司员工来管理,加大了公司责任,对雇主利益的保障更到位。⑤⑥⑦⑧⑨⑩

① 保洁工:如保洁工是以小时计算采用的是8%的介绍管理费收取;最初年利3~6万/年。

② 家政服务员:家政住家或不住家服务员收取10%的中介或管理费;客户与服务员双方以最低500元/次计算,第一年利5~8万。

③ 育儿嫂:育儿嫂住家或不住家收取12%的中介或管理费;客户与服务员双方以最低700元/次算,第一年利:7~10万。

④ 母婴护理人员(月嫂):向客户和母婴护理人员(月嫂)收取15%~12%~10%的中介或管理费。以公司最低年30人的母婴护理队伍计算:30×600=18000。(取百分点的中间数为准,其实远远超出这个数字)

⑤ 自主提升培训:以初/中/高级/金牌等各级母婴护理人员进行提升培训为重点,收取各级培训费计: 初级:60×600=36000;中级:30×800=24000;高级:30×1600=48000;金牌:10×3000=30000。总计:以低估算:306000元/年;以高估算:396000元/年。一年后应该以递增的形势发展。增加40~80万元/年是不成问题的。

公司的经营要不断拓展服务品种,扩大市场。家政方面可把维修队伍拓展到物业管理上,与很多小区、楼盘都签定合作协议,负责物业管理维修,不仅如此,随着市场需要,目前综合维修的服务对象已经拓展到写字楼领域。所以家政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钟点、家政服务员、清洁等服务,把综合维修做好,如整理衣柜/鞋柜/家庭餐及家晏派人制作等;母婴方面可开设新生儿洗澡与抚触和被动操等;上门和来公司都能做到,可设立会员价和临单价:30~60元/次不等;洗澡后每加一个单项如抚触或被动操另加10元。这些都是盈利点,并且服务到位能扩大影响,带来更多的客户。母婴护理还有婴幼儿用品回收,再返厂整修消毒后投放市场和租赁,让更多的客户不必担忧婴幼儿用具用了后没有地方存放搁置。这系列都能够带来行业服务新亮点。

总之,管理运作模式有效管理制度和高超管理技巧家政公司从事的是一种较特殊的服务行业,它以农村劳力、下岗工人为主要劳力来源,他们的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而又要把服务输入到千家万户都市家庭之中,如何培训和管理家政服务员,使他们有良好的服务技能和服务心态,使雇主得到满意的服务,这看似不复杂,其实需要十分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高超的管理技巧。

在管理方面,我有以下的想法:

1、建立公司、家政服务员、客户“铁三角”关系:家政服务员受雇于公司,由公司发放工资并管理,使家政服务员从自由职业者变成“职业工人”,获得一种归属感;而这方面公司培训应该首先从从业兴趣开始培训然后树立他们的职业道德思维;最后才能把各方面的技能投放到他们的身上进行系统的技能培训;这样才会稳固员工的思想,让他们全心全意为公司工作。公司与客户(家庭雇主)签订劳务合同,家政服务员作为服务代表进驻客户家庭,而合同要设立好让客户无法私自挽留家政服务员而只能通过公司。公司必须成立督导部,比例为每100户客户即配有一名专职督导员,通过家访、电话等方式,监督服务质量,管理和教育家政服务员,协调雇主和家政服务员的关系。

2、建立培训基地,抓好岗前素质教育。对所有愿意留在公司的家政服务员上岗前都进行15天~一个月的全封闭岗前培训,内容包括:烹饪,婴幼儿、老人护理、衣物洗烫、家居清洁等劳动技能及服务心态训练、安全常识、法律条例、公司纪律等,这样一来是提高劳动技能,使之进入家庭后能提供全方位的良好服务;另一方面服务心态的教育更为关键,训练其有良好的职业心态,善于与雇主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3、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到家庭来提供服务,特别是住家家政服务员,人们最担心的就是安全保障。①首先,该公司严把来源关,力求家政服务员来源清楚,历史清白。专门成立外联部,直接到来源地妇联、劳动部门联络输送人员,逐一对家政服务员家庭背景调查清楚。

②其次,通过法律培训,把可能与家政服务员工作有关的盗窃、伤害等行为及法律处罚进行灌输,使其知法并强化安全意识。

③第三是引入保险机制,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推出“家政服务综合险”,因家政服务员的原因致使客户人身意外伤害、财产损失,可获保险公司大额赔偿。

4、引进高素质管理、培训人才,加强管理队伍。该公司建立客户服务部、督导部、培训基地、外联部

等较完善的管理架构,管理人员全部大专以上学历,并以现代管理理念不断进行培训提升素质。经营的利润点完全是在管理方面,有好的管理,才有好的收获

最后我的认为,公司的经营模式应采取三管齐下的路子经营,就是中介/会员/员工一起运用,这样给了服务员更多的选择。但员工的福利要优于另外两类,因为公司必须要有自己的员工队伍,那这些人一定是来源于员工制的管理。我的见解也就是这些了,请领导给予指正与修改。谢谢!

经营模式及服务模式 篇3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用电量在极具增加,与此同时对电力企业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新的环境下电力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自身服务的方式,实现经营管理的创新来提高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事实求是的保证服务质量的优质性,最终实现与企业的机制所协同构建和发展。本文主要是以供电企业为研究对象简要探讨了供电企业优质服务的有效途径和对应策略。

【关键词】经营管理;创新模式;供电企业;优质服务;协同机制;构建;发展

一、创新模式下,供电企业营销要实现的目的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个行业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同时供电企业也要加强自身的发展与建设,保证电力企业的发展符合当下的经济发展形势,在供电市场上形成强大的竞争力。所以供电企业要进行自我的供电营销,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稳定市场同时深化自己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的质量。要想做到以上几点就必须做到对市场的真实了解,做好前期的预测、调查、分析积极的跟踪市场,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形式,不断的开辟新的供电领域。目前在我国的商业、住宅以及市政大楼等的用电需求量不断增大,供电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重点开辟,做好对应的营销工作,积极宣传。将供电企业现在的科技成果,以及优质的服务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让群众了解使用电力不仅安全可靠、而且清洁高效,让更多的群众进入到电气化的生活时代,从而增加电力的使用,促进供电企业的效益增長。优化对群众的电力服务,实现电路免费维修,以及相关的电器设备使用,进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加大宣传用电常识以及各种安全用电意识,使得用户更加信任供电企业,提高市场的占有率。

二、电力营销优质服务提升策略

1.建立、健全新的电力营销体制

目前,企业在过去的努力中各个部门在优质服务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基本实现了协同机制。这些部门包括了营销部、运检部、调控中心、建设部、基建部等,他们在自己的部门中发挥到了应有的作用,为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实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些好的经验值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大力的宣扬和推广。例如湖南省电力公司,在各个部门的协同工作中有一定的标杆作用,实现了协同机制的运转。在工作中企业每周会进行相关的营销周会,月度供电服务例会等。就服务相关问题把其他部门都召集起来解决问题,一些紧急特殊问题会临时召集各部门开会,供电服务有每日、周、月报,通报指标分析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这些措施都极大的提高了电力的服务质量,在人民群众树立了很好的口碑,同时在短时间内营造出了非常好的品牌形象。在协同机制的运行中各个部门各司其职,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以后的营销中推广和运用。

2.部门之间协同机制的建立

在部门合作中一定要将电力企业优质服务放在首要位置,这才是经营模式管理创新的主要任务。在部门之间的协作中实现了“服务协作机制、服务协作能力、服务协作体系”这种服务的态度以及理念在部门之间形成常态化。在服务系统形成过程中要组成一个全面管控小组。这个小组主要由企业内部的方针策划部门、电力调度控制部门、营销部门以及相关的电力维修部门组成。营销部门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然后负责服务协同体系的实际建设和发起,进行相关的进度控制,了解各个部门协同服务项目的落实情况。其他的部门对这种协同服务体系提出各自的反馈意见,营销部门根据收到的反馈信息,对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做到适时地调整。与此同时,企业的管理部门要负责过程的监督以及对各个部门中协同机制形成的资源协调,以及合理的分配。

3.部门协同机制建设的总结和发展方向

优质服务是我们电力企业的生命线,是我们电力企业拓展市场的通行证,是打造电力品牌的根本途径。为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进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优质服务品质能力,塑造统一的“国家电网”品牌,达到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服务流程,统一规范服务功能的要求,以实现服务功能多样化、流程规范化、信息集约化,不断促进服务水平的快速提升。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是永无止境的,随着客户需求的提高、电力市场的变化、有关政策的改变、电力技术的发展,包括质量标准、服务方式、管理体制、管理手段,都要与时俱进、持续改进,建立基于资源和信息共享的95598应急管理协同服务机制,不断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提高供电企业自身技术水平和反应能力,公司才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结语

经营管理创新模式对供电企业优质服务以及协同机制的构建与发展,起到很好地效果和作用,使得供电企业的整体服务质量得到提高,为供电企业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供电企业在新的形势下要结合市场经济形势,不断地完善自我,开辟市场,实现电力企业应该具备的作用和起到一定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萧树阳.县供电企业管理创新与策略[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

[2]吴珂佳.贯彻“三创三优”的供电优质服务“1345”工作模式[J].消费电子,2013:220-220.

追求服务价值,整合经营模式 篇4

CRM业主服务管控平台

依托于“业主服务数据库+ 呼叫中心”的服务模式, 以业主服务为核心, 强化全过程管控的专家级云管控平台。平台集合业主入住、维保、装修、搬迁、空置房管理及日常问询、特约服务、报修、投诉处理等环节, 有效覆盖业主服务全领域、全流程, 实现多项目、跨区域标准化执行与集中化管控。所有与业主服务相关的过程和环节都在平台上动态显示, 可查询, 可管理。同时, 为业主提供24 小时标准化400 服务坐席, 形成无缝隙服务体验。CRM业主服务管控平台结合了服务、统计、分析、呼叫四大功能体系, 重新定义“业主服务”, 让业主服务告别传统的、零散的、被动的、低效率的“人工+ 纸笔”的业主服务模式。其次, CRM业主服务管控平台通过科学调用大数据, 直观显示发展趋势, 改进管理团队及可交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深入了解当前的服务调度和资源分配, 对业主服务需求的变化尽在掌握。

天网工程

幸福的居家生活首先是安全屏障固若金汤。天网工程为佳兆业社区引入了治安防控全新体系, 佳兆业物业将应用于银行、白宫等场所的360°无缝摄像监控系统植入到在管各个小区的外围、门口、广场、单元楼大厅和电梯等区域, 由此布下“天网”;值班人员只需要在值班室查看监控, 即可及时、全面地掌握小区动态, 遭遇突发事件时亦可第一时间快速回应, 管理人员通过移动设备实现远程实时监控, 多角度安装的720P网络红外高清摄像机, 全方位覆盖小区所有公共区域, 避免安全死角;小区外围全覆盖1080P网络红外高清球机 (高清网络球机摄像机, 是传统模拟高清的5 倍, 白天300 米以内的人脸及物件镜头拉伸后依然清晰可见, 夜间自动开启红外照明150 米内得到高清晰黑白的图像) 。

一指到家

一指到家采用“先进的生物指纹识别技术+ 联网式在线运行”模式来管理小区, 业主只需要提前录入指纹就可自由进出小区, 进出人员信息真实有效, 有据可查;系统及时监控每个门禁状态, 有效防止不法分子混入小区。由天网工程和一指到家协同而成的社区联动机制, 在实现社区安全、解决规避服务纠纷、监督服务质量等一系列问题上得到解决。

小区管家APP

小区管家分为业主版APP、微信服务号、商家PC端 (商家用) 以及物业版APP (物业工作人员使用) 四大模块, 其中业主版APP和微信服务号是主要推向业主使用的产品。通过小区管家APP或微信公众号, 业主可以方便在线联系物业管理处, 及时接收物业通知、查询物业水电费、智能开门、在线报修等, 还能与其他业主沟通和分享, 发起二手交易和社区活动等。此外, 小区管家APP与微信公众号互通的微库商城平台, 集合了社区一公里内商家服务资源, 微库商城一公里内商家通过实名验证后可以成为商城卖家, 成为微库商城的参与者、创业者, 业主更是获得便利。

小区管家商家PC端是提供给小区管家商城中的商家使用的管理平台, 物业版APP是提供给物业工作人员的后台, 物业人员可与业主在线沟通, 发布物业通知, 查看在岗人员, 巡查签到, 及时响应业主的报修, 设施预警;还有高效的访客通行验证、智能门禁配置管理等。

微库商城

在线上, 通过小区管家APP与微信公众号, 物业管理员与业主进行互动, 而在线下, 佳兆业物业建立“微库食验室”实体店, 除了满足一公里商家的商品配送之外, 也解决了生鲜配送的难题, 让客户实现线上订购:海鲜、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 感受楼下便捷的 “冷库”购物体验。同时, “微库食验室”为业主活动提供了一个新型场所, 定期聚集社区业主进行养宠交流、烹饪交流、社区集市、传统节日社区文化活动等, 通过体验式服务增进邻里关系, 让业主回归生活的本真乐趣。

小区管家APP与微信公众号互通的微库商城平台, 2015 年全年商城交易额达到1400 万元。而在CRM业主服务管控平台、天网工程、一指到家三驾而驱的物业系统运营机制, 人力成本可缩减15%, 客户满意度提升3%。

在互联网平台建立初期, 业主不太愿意参与, 一些业主更愿意采用“老一套”的物业服务, 即打电话、直接前往管理处进行问询、报修等。针对物业服务及配套功能, 用户的使用习惯还未完全适应互联网化, 特别是二、三线城市, 接受度不高, 需要时间培养。建立互联网生态需要平台体量, 在前期用户量不高的情况下, 对平台整体还需要长远的规划设计。物业公司作为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占有先天性优势, 自带用户基数。物业服务本质上是让社区居民生活安心又快乐, 在这个基础上, 物业公司走“互联网+”才是方便了社区用户。在社区中, 社区居民对物业公司也更有信任感, 物业公司也更易了解住户的需求、习惯, 从而优化物业互联网平台的各项功能。

经营模式及服务模式 篇5

到目前为止,我国服务区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形式:

1、国家高速公路管理局管理经营的服务区;

2、BOT 经营管理模式的服务区;

3、各省高速公路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的服务区。从实践的情况来看,我国高速公路管理局经营管理的服务区社会效益明显高于其它经营管理模式的服务区。

一、BOT 方式管理经营的服务区。BOT 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 的缩写,建设-经营-转让方式,是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服务区设计、融资建设经营,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移交高速公路管理机构。从目前全国各省服务区经营情况来看,BOT 经营的服务区明显存在以下共同缺点:服务区均无上交经利润指标,使用年限较长。经营期限到后,服务区建筑形式很难满足高速公路发展需要。国有资产增值空间不大。服务区利润增长大,中国行业研究院(http:///)统计数据显示,如服务区加油站年营业额总收入保守估计约为1.7 亿元。其它收入也在400 万左右。虽然利润空间很大但是扩大再生产的投入却很少。各自为战,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价格不统一,时常产生宰客现象。卫生条件、服务设施较差。服务质量下降、服务标准不同步。搞不正当竞争,恶性循环。国有资产维修不及时(如有一些进出服务区的道路破损严重等)。唯一优点是缓解紧张资金。

二、引进外资方式管理经营的服务区。台湾南仁湖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高速服务区经营服务行业的企业,在台湾,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公路服务区由其打理。2007 年首次瞄准浙江省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服务区,经过几年的经营,现在的南岸服务区已为客人打造了一个舒适、便捷、休闲的服务场所。

三、各省高速公路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的服务区。各省高集团所辖服务区全部对社会招商租赁经营,所得到的结果是,车流量相对多的服务区和盈利的项目如加油站、超市全部承包租赁经营。而对于车流量较少的服务区和利润相对少的项目如汽修、住宿、餐饮等无人经营,服务区经营者完善服务区功能积极性相对较低,服务功能完善工作相对滞后,社会效益下降明显,满足不了行车人、行路人的需求。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支线高速逐渐增多,相对盈利的服务区相对减少,这一矛盾更为突出。从近几年看,服务区承包租赁费收取后,用于服务区公益项目投入明显不足。同时,各公司为了减少管理费用,服务区管理人员和管理经费相对较少,影响了服务区监管力度。

经营模式及服务模式 篇6

[关键词] 酒店服务 个性化 经营理念 以人为本

随着酒店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基于卖方市场的以酒店为中心的传统产品构架已显得步履维艰,创新酒店服务产品的模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秉承以人为本的产品理念是适应行业竞争和市场发展的需要。

一、传统酒店服务产品模式的演进

1.标准化服务

标准化服务是指在标准意识的指导下,酒店根据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统一的技术标准、操作流程和预设目标,向消费者提供统一的、可追溯和可检验的服务。在传统的卖方市场条件下,个性化需求受到经济技术条件、酒店业发展水平及消费意识等因素的影响而被抑制,在此格局下,市场提供的都是标准化、同一化的产品,酒店仅需加大制作批量,提供基本的规范服务即可满足大多数顾客的需求。

在标准服务模式指导下,酒店产品是“以不变应万变”,严格按流程 “制造”产品,没有任何弹性,酒店从业人员机械地理解标准化服务,不会因情、因境、因势、因人而变,同化了市场业已存在的差别化消费需求,曲解了服务的真谛和精髓。具体表现在服务语言千篇一律,服务规程呆板,服务内涵一成不变。

倡导标准化服务是酒店规范管理的需要,也是产品质量得以保证的基础,更是酒店业发展的必然步骤,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其弊端日益凸显,创新服务模式则成为必然。

2.狭隘的个性化服务

目前酒店业提供的多是传统意义上的个性化产品,止于服务操作层面,其个性化的内涵和外延非常有限,如根据客史档案掌握顾客的消费习惯,为其在派房等方面提供一些尽可能周到的服务。随着个性化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服务层面的个性化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服务是整合了酒店所有资源,以所有部门为支撑的,其要求在硬件配置、产品设计、营销、内部管理等各个层面注入个性化、人性化的理念。

二、“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植于酒店服务产品中是市场发展的使然

1.“崇尚自由、尊重个性”的社会大环境呼唤着酒店新型运营机制的建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充分享受物质成果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强调人性回归,关注人的精神需要和个性的充分满足,崇尚自由,尊重个性,正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生态的转型,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酒店企业作为一个消费终端,应该顺应这种变革,改革标准化、一刀切的管理服务模式,以规范化、标准化为基础,以灵活性、个性化为主导,倡导以人为本的综合管理服务模式。

2.市场需求及酒店自身发展的需要推动着酒店运营机制的变革

买方市场条件下的主导权掌握在顾客手中,作为企业应紧跟市场的风向标,与市场实现零距离对接。而市场是由很多个性特征鲜明的消费群体组成,标准化的运营机制显得相对滞后,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运营机制是市场的呼唤。因为酒店行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的可替代性很强,酒店如没有特色,不能根据市场的发展方向建立相对稳定的客源,就不可能在市场立足。重视个性化消费,推崇人性化产品有助于树立品牌效应,培养顾客对酒店的认知度和忠诚度,从而提高单位产品的利润,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秉承“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创新酒店服务产品模式

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创造额外价值为目标的纯个性化服务产品模式,必须突破传统经营理念的束缚,真正推行“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整合酒店所有资源,统筹考虑,集体联动。

1.硬件配置要彰显人性化

良好的硬件设施是酒店提供优质服务的平台,构建人性化的经营理念,应始于酒店的硬件设施,应以顾客为中心而展开设计。如酒店业已普遍引入的电脑门锁和智能项目集成系统,就是一种人性化进步;还有客房应根据主流客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喜好及需要配置相应设施;再有许多酒店对总台进行了改造,使顾客从原来站着办理入住手续到坐着办理,这看似一个小小的变化,却反映了从以酒店为中心到以顾客为中心的转变。人性化的硬件设计理念不仅体现在对客服务方面,对内部员工同样如此。

2.产品设计要注重人性化

实质上,个性化服务,在酒店意味着服务的创新,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题活动。这种活动主要是根据一些特殊顾客群的要求和节令的变化,而创造的满足其特殊需求的、适宜特定情境的服务,如顾客生日、中秋节、情人节等主题活动;二是特殊的服务项目。如各大酒店提供的“金钥匙”服务,在没有被模仿前,尤其是品牌效益的锁定,使得这些特殊服务项目独具吸引力。三是随机性的个性化服务。这种服务是服务人员在正常的服务过程中,为顾客随机性提出的特殊要求而提供的服务,它既是一种潜在服务,也是一种超值的服务。

3.服务流程构建要突出人性化

酒店的核心在于创造服务。酒店的竞争上升到一定程度不再是硬件的竞争,而是服务的竞争,而服务的竞争又体现在最能体现差距的细微之处。服务流程的人性化,绝非口头上的“顾客就是上帝”和形式上的“微笑服务”所能奏效的,而要有实质性的内容,酒店应根据顾客需要和特定情境提供量身定做的和超越其心理预期的服务,这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个性化服务是靠酒店的全体员工去实现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从预订、接待到客史档案分发至各营业部门,甚至采购部门,联系相应供货商,把这一系列服务过程通过制度确定,使之成为工作程序,服务工作的细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将员工单体的个性化服务提升为整个酒店的经营特色,将偶尔个性化服务转化为制度框架下的一体化要求,这是酒店个性化运营的终极目标。

4.以个性化需求为基础实施定制营销

个性化的需求使得消费者之间的同质性趋于减少、弱化,差异性不断扩大。作为新时期酒店消费的主流和常态,个性化需求要求酒店销售部门给每个消费者以充分的关注和满足,在现有细分市场的基础上再细分,直至消费者个体,并为其专门定制产品和服务即实施定制营销。

定制营销是消费者和酒店共同推进的营销活动,它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对消费者充分了解、实现“一对一”沟通的基础。酒店必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互动信息交流,跟踪顾客需求的发展变化,让消费者参与到酒店产品设计中来,将酒店既有的产品模块任意拆拼、组合直至提供纯个人的设计意愿和要求。

5.以“发展人”为目标推行人本管理

酒店运营是一个系统工程,构建立体化以人为本的酒店产品策略应注重内部管理尤其是员工管理。员工是酒店产品质量的灵魂,酒店管理者应当树立“顾客第一、员工第一”的经营理念,不断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促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此,酒店应采取以下三个方面措施:一是授予员工一定的决策权。个性化服务要求员工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空间,员工必须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员工若只是服从,没有相应的决策权,将会使得顾客的需要无法得到最快速的解决和满足。根据“视能授权、用人不疑”的原则,通过授权,给员工一定的“自由”空间,鼓励创新,允许有益的尝试并能宽容错误,真正发挥一线员工的创造力。二是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由标准化向传统个性化,再向系统人性化服务升华的过程,要求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够跟进,对员工进行综合服务技能和服务理念的培训,使其掌握服务的真谛和具有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本领是酒店必须关注的。三是重视一线员工的激励问题。酒店一线员工的流动性很大,这势必影响到服务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是激励机制没有跟上。只有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从“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多方面着手,重视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高素质的员工去提升服务的品质,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才是酒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6.以消费满意度为标准完善售后服务

酒店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它决定了酒店产品的售后服务不同于一般工业产品的售后服务模式,必须把关口前移,售后服务应于产品生产、服务的提供融为一体。

顾客的反馈意见是酒店发现和改善产品缺陷的一个重要渠道。酒店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与顾客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及时从顾客消费前、中、后等不同阶段获知其需求、感受、意见,为下一轮产品开发、设计和服务提供改进意见,使得酒店产品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走循环上升的改进之路,真正践行“顾客满意度是检验产品质量惟一标准”的理念。

综上所述,酒店经营理念的变革推动着服务产品模式的创新,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创造额外价值为目标的纯个性化服务产品模式是市场的选择,它是酒店所有部门集体联动,全力推行人本理念的产物。

参考文献:

[1]戴斌:酒店服务标准化进程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

[2]江林刘蓓:需求个性化呼唤旅游定制营销[N].中国旅游报,2002-9-2

汽车服务业连锁经营模式研究 篇7

1. 汽车服务业连锁经营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1.1 规模经济不明显, 品牌优势不突出

国内汽车服务市场最显著的特点是企业规模小、持续经营能力差与品牌优势不突出。在汽车消费市场较成熟的上海, 据不完全统计数据表明:在3484家汽车售后服务企业 (不包括摩托车维修商) 中, 超过1000家是没有工商登记或厂商授权的, 而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执行较为严格服务标准的企业只占到了9%, 这类企业一般是OEM商的授权或指定服务机构;33%企业能提供一般维修服务、保养与零部件、汽车美容与检测服务;而占58%汽车服务企业一般是传统独立的小规模作坊式的维修企业, 仅能提供一般清洗服务、非标的配件调换等服务。这样的服务市场结构, 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影响到服务企业规模的扩大与品牌经营战略的实现。难以满足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和对售后服务的强劲需求。同时, 我国的汽车服务提供商普遍缺乏较成熟的服务品牌, 影响了企业通过差异化服务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1.2 专业化人才不足, 人才结构不佳

国内汽车服务业的从业人员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原国企车队的维修人员, 年龄偏大, 知识结构老化, 信息化感应不足, 另一部分来自于新设的4S企业服务人员, 缺乏经验熟练度不够。这样的人员配备很容易造成人才结构不齐, 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 制约了汽车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由于汽车产业发展相对较快而相关培训较少, 造成目前汽车服务业专业化人才奇缺。

1.3 经营项目发展不均衡

汽车美容装潢连锁经营企业与汽车修理维护连锁企业发展不均衡。目前的连锁经营企业大多以汽车美容装潢为主, 而由于技术的限制, 以汽车修理维护为主的连锁企业则少之又少。即使一些汽车美容装潢连锁经营企业开展一些汽车养护服务, 受到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专门技术和一些专门设施设备的限制, 仅仅是换机油、发动机外部清洗和四轮定位等, 这种不均衡发展势必影响整个汽车服务业的发展和提高。

1.4 政府部门的监管问题

目前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管理机制, 汽车服务企业中纯粹因逐利而产生许多问题, 例如:零部件更换过程中以次充好, 以假充真, 维修过程中的“偷梁换柱”等问题还大量存在。并且在市场运行过程中缺乏规范的准入制度和企业兼并重组的相关政策, 造成企业规模大小不一, 市场混乱。因此政府和相关机构要从系统的角度研究一些对策、制定一些规则, 使之健康持续发展。

2. 发展对策

2.1 加快行业内部兼并重组

只有通过联合兼并方式, 将零散的企业组织起来, 以自营连锁、自愿连锁或者特许加盟的形式, 形成数家在较大区域范围乃至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在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的大型企业, 才能保证企业具有长足的生命力, 进而维护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实现的方式可以由目前已具备影响力的汽车服务企业巨头进行协议收购或者中小型的汽车服务企业自愿连锁。

2.2 加大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建立人才培养体制时, 可以发展本地品牌连锁机构与当地院校的依托关系:企业为院校提供实践基地, 同时院校也为企业提供了技术及理论支持, 实现双赢。

2.3 加强产品与技术统一管理的规范化

作为一家成功的连锁企业, 需要在采购, 技术, 产品, 服务上均有统一的制度标准, 这需要连锁授权机构在连锁关系确立时就必须给加盟商一定的帮助, 可以采取组织培训、定期考核的方式。连锁经营企业要认清总店与加盟者的关系, 仅靠收取加盟费是难以创出知名品牌的, 企业必须转变经营理念, 加强与加盟者的合作, 加大对加盟者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与加盟者共创品牌。随着汽车服务需求的急剧升温, 原来仅提供单一服务如美容装潢就能获取丰厚利润的时代已经结束, 品牌连锁经营必须向多样性、全方位的汽车服务方向转变。一旦技术和管理的步伐跟上来, 拓展经营范围, 实现服务项目的均衡发展就不再是困难。如天使、欧派斯等由原来仅进行汽车美容装潢服务发展到现在的汽车美容装潢、快修快保、汽车用品超市和汽车会员俱乐部等多项服务。欧迈克、威力狮等品牌连锁店也由汽车装潢向美容装潢和汽车养护等多方位转变, 一些连锁店还开展了代办汽车保险、汽车及驾驶证年审等多项服务。

2.4 加大政府部门规范化力度

汽车服务企业连锁经营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支持, 以及相关政策规定的规范、扶持和引导。 (1) 严格审核企业资质, 把好市场准入关。维护和净化市场环境, 清理无证经营。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抓好质量源头管理, 引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 创品牌化的优质服务。 (2) 统筹规划, 鼓励汽车服务市场的兼并重组, 制定相关法规制度为企业重组建设提供平台。简化行政手续的办理, 为企业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史凯.汽车服务连锁:如何快速长大[J].销售与市场 (管理版) , 2011 (1)

经营模式及服务模式 篇8

关键词:空港物流,服务供应链,核心管理企业,信息平台

中国民航总局《2008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显示, 2008年我国民航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883.4万吨, 比上年增长2.61% (1) 。波音公司《中国市场预测报告》中显示, 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航空货运市场, 是亚洲最繁忙的航空货运市场。

以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为代表的机场正朝着进军世界一流的航空货运枢纽目标迈进, 与之相配套的一批空港物流园区项目短时间内纷纷上马 (如北京天竺空港物流园区、上海浦东空港物流园区、天津空港物流园区、广州白云空港物流园区、深圳宝安机场物流园区、南京机场物流园区等) , 高速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空港物流园区建设投资大、占地广、风险大, 规划方法尚不成熟, 盲目借鉴国外经验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我国大规模建设空港物流园区的情况下,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空港物流经营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基于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空港物流经营模式

基于上文的分析, 要提升我国航空物流整体的运作水平和能力, 不是单靠多修机场、多开航线所能解决的, 需要依靠提升机场和空港物流园区的管理能力, 应用服务供应链思想对空港物流核心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引进适量的、与空港物流有关的、各种类型服务企业及部门, 通过整合的信息管理达到空港物流服务供应链整体绩效最佳。据此提出针对我国空港物流发展的、基于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空港物流经营模式。该模式通过空港物流服务信息平台整合一级园区服务供应商、二级服务供应商、空港物流服务供应链核心管理企业、一级园区服务客户、终端客户及消费者。

该模型基于对供应链模型和服务供应链模型的研究分析, 融合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和空港物流的特点, 体现出了链的特性。

第一, 该模型提出的思想基础是服务供应链的核心思想。其所遵循的服务供应链的基础结构思想是“服务供应商→拥有特定核心资源和集成能力的服务供应链核心管理企业→多类型终端客户及消费者”模式。

第二, 该模型中融合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和空港物流的特点。从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 二级区外服务供应商、一级园区服务供应商、空港物流服务供应链核心管理企业、一级园区服务客户、终端客户及消费者共同构成了空港物流服务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 通过空港物流信息流和空港物流服务流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2 基于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空港物流运营模式实施方案

(1) 构建空港物流服务供应链过程中的服务供应商选择

(1) 服务供应商选择前提

“核心管理企业”在选择服务供应商之前首先要对空港物流园区的发展定位、功能分区、所需服务供应商类型及数量、土地资源限制等因素充分考虑。

(2) 服务供应商绩效评价体系建立

表1是根据空港物流实际运作特点设计出的空港物流服务供应商四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 空港物流服务供应链成员间的信用维护

由于空港物流服务供应链是由独立经营的不同企业共同构成的, 企业之间卓有成效的合作信用管理是达到服务供应链整体最优的有力保障。

空港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核心管理企业”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协调优势, 从空港物流服务供应链整体利益角度, 加强对供应链成员间的信用协调, 避免由此给空港物流服务供应链运作带来的不利。

(3) 搭建信息平台、完成空港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信息集成

要顺利实施基于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空港物流经营模式, 一个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对空港物流服务信息流的有效集成和掌控。通过由空港物流服务供应链核心管理企业所搭建的“空港物流‘区港联动’信息平台”对空港物流园区内的服务供应商和机场企业、乃至航空公司等的信息系统信息集成在一起, 给所有应用空港物流信息的企业提供一个共有的信息交换平台, 加快空港物流的整体信息处理水平和信息交换处理能力, 达到空港物流园区内的节约化办公, 加快实现电子通关 (无纸化通关) 、快速通关。

(4) 空港物流园区的功能规划

作为实施“空港联动”为核心的空港物流服务供应链的重要部分, 空港物流园区在建设规划上要体现以下几点:

(1) 园区规划要以机场为核心, 实现无缝对接;

(2) 园区规划建设要注重信息化建设;

(3) 园区功能规划要满足航空物流服务所需;

(4) 园区功能规划要避免盲目求全求大、要以整体效益为先;

(5) 园区功能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重系统整体运行的稳定、流畅。

3 结语

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结构不应仅从生产、零售企业角度着眼, 从对服务的管理角度来认识, 应当遵循“物流服务供应商→在某一物流领域拥有核心资源或具有集成能力的服务管理企业→多类型的终端客户及消费者”模式。

基于物流服务供应链思想所建立的空港物流经营模式——空港物流服务供应链, 是一种对空港物流服务进行集成化管理的经营模式, 对于解决空港物流目前所遇到的经营上的发展瓶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伟华、季建华.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研究的新趋势[R].中国物流学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

肉鸭主要养殖及经营模式分析 篇9

肉鸭常见的养殖模式有以下2种。

1.1 标准化立体养殖模式

该模式每栋养殖车间高3层, 每层按3个养殖层面设计, 全封闭, 养殖过程的供料、供水、供暖、通风、消毒等将全部实现自动化管理。与常规模式相比, 该模式下同样的占地, 一栋可养9层, 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土地的利用率, 在当前土地利用日益紧张的形势下推广优势明显。便于采用先进的饲养设备, 实现自动化, 提高养殖效率, 同时减少疾病的发生, 减少用药量, 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该模式适宜在土地利用紧张且规模化程度高的养殖场推广。按目前市场行情来看, 一只肉鸭出栏纯收入在2.5元左右, 单栋投资在1 000万元左右, 由于是套养, 每年出栏量最少8批, 每栋存栏量18万只, 每年年出栏量达到144万只, 每年纯收入在360万元左右, 2.7年后收回成本。该模式在土地利用紧张的地区推广优势较为明显, 由于工艺水平要求较高, 目前主要在规模化程度高、技术水平先进的养殖场中推广, 在滨州、潍坊等地区已得到了一定发展。

优点:一是节约土地, 提高现有土地的利用率。二是节省人工, 肉鸭养殖新模式创造了我国1个人养殖18万只肉鸭的最高纪录。三是养殖效率高, 不仅养殖数量数倍增加, 而且出栏周期每批比常规养殖缩短5天左右。四是疾病减少, 节省用药, 产品质量安全。

缺点:立体养殖模式, 由于设计时没有考虑粪便处理问题, 导致现在的清粪方式为人工托盘方式进行清理, 虽然清粪周期时间长, 但是在人工费用方面存在着不足。典型企业:山东省博兴县天鹏鸭业有限公司。

1.2 发酵床养殖模式

现在该模式已经成熟, 相关配套技术逐步完善, 可操作性强。有的厂家提供垫料和菌种, 回收淘汰的垫料, 每方淘汰垫料和购进的新垫料价格相同。一般购进10方 (立方米) 垫料, 待垫料淘汰时能有7~8方。在果树、蔬菜、花卉种植量大的地区, 可就近卖掉淘汰垫料, 既方便又经济。这为解决垫料来源和废弃垫料处理问题提供了方便, 促进了该模式的推广。该类模式可实现鸭的粪便零排放处理, 无臭味、不用清粪、去除氨气、营造良好的新微生态鸭舍, 提高动物福利, 强化鸭内脏系统, 增强鸭的免疫力, 提高鸭肉和鸭蛋品质, 生产绿色蛋鸭和肉鸭。此外, 利用该技术养鸭省工节本、提高生长速度, 提高养鸭效益。发酵床养殖模式肉鸭每只可节省治疗成本0.5元, 肉鸭肉料比由1:2.0提高到1:1.9。每只肉鸭可节约饲料、兽药等投入品成本0.25元, 每出栏1只肉鸭增效0.75元。按目前传统养殖模式来看, 一只肉鸭纯收入在2.00元左右, 发酵床养殖模式纯收入在2.75元左右, 每栋按长124米×宽13米, 总投资16万元左右, 按存栏量0.5万只计算, 年出栏5批, 年出栏量达到2.5万只, 纯收入6.875万元, 2.32年收回成本。目前肉鸭发酵床养殖模式在山东推广已取得到了较大进展, 在临沂、潍坊、滨州等地养殖结构中已占有一定的比例, 但由于当前垫料成本趋高和土地利用形势趋紧的双重压力制约了该模式的进一步推广。

发酵床养殖模式的优点:一是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利用该技术养鸭省工节本、提高养鸭效益。二是显著提高肉鸭的增长速度。克服了冬季寒冷对养肉鸭的不利因素, 提高了冬季饲养生长育成速度, 节约了能源, 提高了效益。三是养肉鸭的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即使不考虑人力的节约和优质优价的因素, 仅节约的饲料、兽药、水电等费用, 每只肉禽可节约饲料、兽药等投入品成本0.5元。四是疾病减少, 提高鸭肉品质。发酵床结合特殊鸭舍, 使鸭舍通风透气、温湿度均适合于肉鸭生长, 符合动物福利要求, 肉鸭能健康地生长发育, 发病率减少, 减少使用抗生、抗菌药物, 提高了鸭肉品质。五是解决了粪便处理难题,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缺点:一是废弃垫料尚不能达到优质优价, 生产高档有机肥尚需探索。二是垫料投入成本越来越高, 养殖户承担了粪污零排放的社会成本。三是夏季鸭舍内降温压力稍大, 冬季鸭舍水汽大, 协调通风和保温的矛盾难度较大。四是养殖密度减少, 不宜在土里利用紧张的地方推广。

典型企业:博兴县顺鑫金鸡牧业有限公司。

2 经营模式“1235” (公司+标准化农场+农户) 订单模式介绍

由中澳集团创造的以“1235”为核心的“公司+标准化农场+农户”的订单养殖模式:“1”就是以中澳集团为龙头;“2”就是“两高定价, 农企双赢”, 即高价赊销给农户生产资料, 高价收购农户的商品鸭;“3”就是三赊销, 即公司向农户赊销鸭苗、饲料、兽药。“5”就是“五统一”, 即公司对广大养鸭户实行统一供雏、统一供料、统一供药、统一防疫、统一回收宰杀的服务。由于同养殖户采取订单养殖模式, 鸭苗、饲料、兽药均不需投资, 养殖户只需投资建鸭棚即可。通常情况下每个标准化鸭棚固定投资约7万余元, 每棚可养商品鸭2 000余只, 一年5~6批次, 1只鸭平均可获利2.5元, 年获利约3万元。

中澳“1235”模式依托龙头企业作为养殖户的市场, 有效地解决了养殖户无资金、无市场、无技术的不足, 具有发展快、关系牢固的链条模式, 使养殖户易于接受。不足之处就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农产品价格的增长, 要想建成标准化的养殖场, 必须有防疫条件合格的规模土地, 造成土地租赁难、租金高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典型企业:中澳集团。

经营模式及服务模式 篇10

一、我国商场经营实际情况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 市场开放的内外压力不断加大, 高额的商业利润以及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 使得外资等逐渐涌入到零售业中。这使得传统的百货商店造成强烈的冲击, 被迫进行企业改制, 扩建商店, 以此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零售商业的迅猛发展。

零售商业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 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对于经营者或业主而言, 零售商业的实际发展速度明显超过了消费者购买力的具体增长速度。零售商业的市场空间更加拥挤, 市场竞争从货源竞争逐渐朝着客源竞争发展转变。这是商场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笔者通过对我国商场经营总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不难发现, 我国内部的商场经营实际情况如下:

其一, 城市化发展, 使得城市建设从中心城市逐渐朝着周围不断扩散, 而购物分流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

其二,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市场分割以及市场重组更加严峻, 更多的商场经营处在被动不利的地位, 经营效益并不理想, 甚至出现亏损情况。

其三, 近年来, 在我国内部市场上, 相继出现了仓储式商场、 电话购物、直销、电话商场、邮购、专营店以及连锁店等各种业态形式, 发展迅猛, 造成购买力分流。

其四, 零售市场的对外开放, 使得全球著名零售企业纷纷进涌入中国市场, 这些零售业巨头拥有雄厚的财力、先进的经营策略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对于我国零售企业以及零售市场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在品味及时尚等方面, 更具吸引力, 更多消费者愿意购买这些著名零售企业的产品及服务等。

其五, 我国大型零售业以及中型零售业的销售总额, 年增长率大约为10%, 然而扣除物价因素, 这些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实际上呈下降趋势, 经营利润不断下降, 在经营管理上, 甚至出现“疲软” 状态。

其六, 只有少数大中型零售企业进行了规模经营, 从经营规模入手, 以此获得更多的客源, 提高市场竞争优势。

二、我国商场经营模式创新经验的总结

通过上文对我国商场经营实际情况的分析, 笔者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加强创新, 完善商场经营模式, 以此提高我国商场经营管理水平, 提高经营利润。

(一) 加强学习及总结

商场经营创新, 要求对市场动态进行整体把握, 同时还需要缜密的研究, 科学的调查, 才能够积极应对各种商业环境, 并明确市场发展方向。唯有这样零售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主动权。从一定程度上而言, 商场经营管理效率取决于企业全体职工的素质。随着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更加成熟, 流通领域逐渐对外开放, 我国内部商场面临着更多复杂的问题, 以往的经营管理模式已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 笔者建议商场经营管理者应加强学习, 吸取其他零售企业的经营经验及先进管理技术, 学习新的经营管理知识, 针对商场进行问题加以研究, 结合本企业的经营特征, 制定更系统、全面、丰富的科学理念及措施, 用于指导商场稳定运作, 从而促进零售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 加强市场创新

大中型商场的商圈比较狭小, 进一步扩大销售空间则是解决空间集中的一种有效手段, 能够朝着新建居民区不断发展;随着居民的迁移建店;在新居民区设置分店;建立新的商业中心, 开拓周围城乡商场, 以此寻求性的商场经济增长点。

此外,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使得我国大型零售商场逐渐涌入国外市场。而在进军国外市场的过程中, 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三点工作。

其一, 积极引进外资, 积极创办中外合资型零售企业。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 还应积极引进外部商品、先进设备、先进的经营经验以及管理模式等, 以此全面提高中国商场管理阶层的综合素质。

其二, 充分借助引进外资, 促进商品的出口。我国零售企业应将发展视觉从国内市场转向国外市场, 挖掘自身的经营潜能, 研发出更多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出口商品, 以此推动我国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

其三, 直接在国外创办服务行业及商业等, 实现多元化经营。 在市场创新的过程中, 我国零售企业应对市场进一步进行调查研究, 充分考虑营销支持的市场功效, 加强创新。

(三) 加强管理创新

高效、先进的规章制度, 是保证商场得到稳步发展的基础。 商场要想获得最佳经营效果, 在掌握商品内容、销售价格以及客户需求等方面的基础上, 还要求加强管理创新, 确保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商品服务。因此, 笔者认为应制定完善的捕获管理制度, 执行定数陈列及定期补货等制度。此外, 笔者建议商场经营管理阶层应不断创新管理模式, 充分运用各种先进技术, 实现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智能化。为了全面提高商场的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 商场莹实行单品管理。所谓单品指的是零售企业按照经营管理的实际需求, 对商品进行科学的分类。单品是零售企业在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 对商品进行管理的基本单位, 也是对企业商品的进货、存储、销售等各个环节, 进行全面控制机管理的基本单位。计算机POS系统所提供的商品销售信息是以单品作为经营管理基本单位。因此, 笔者认为, 商场可以充分利用这类商品销售信息, 掌握商品的销售实况, 便于及时补充适销商品, 防止出现缺货情况。

(四) 加强服务创新

现代商场是以市场及休闲为发展战略重点, 以提供优质服务为核心。商场服务包括了销售服务及形式服务这两类。其中销售服务折指的是商场将顾客的自我服务以及全过程服务视为服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建立满意、便捷的购物通道。而形式服务指的是商场应为消费者提供人性化购物环境, 确保购物环境的舒适度。此外, 笔者认为商场经营管理人员应对本商场的经营组织形式进行创新, 选择发展超市经营或连锁经营等, 促进本商场经营业态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还可以对运营资本进行创新, 通过采取股份制、合并、收购、 重组等形式, 扩大本商场的组织规模。

(五) 创新销售策略

针对品牌商品, 笔者认为应注重品牌形象以及品牌高级感的展示, 充分运用贴画、海报、灯光等, 展示出商品的品牌形象;做好店铺装修工作, 从而为客户提供满意、独特的购物氛围。对于一般量贩商品, 笔者认为更应注重商品的分类, 把每个单品按照数量、 色数、尺码等规则, 整齐地陈列展示出来, 同时还要强调该商品的用途技能等, 充分运用POP以及其他的渲染物等, 搭建售货场, 促进商品销售。对于季节商品, 由于销售期受到了季节的影响, 所以应结合季节变化, 及时筹备商品。例如:在冬季, 商场上应筹备冬季畅销的商品, 还要求体现出时尚流行元素。在季节商品的销售过程中, 笔者还建议商场经营管理者要把握该商品的销售阶段性, 结合顾客的购买需求, 对商品内容以及销售价格作出准确、及时的调整。针对通年商品, 如郊游所需纸杯, 春分时节的糖果盒、果盘, 梅雨时节的干燥剂及防虫剂, 开学时期的书包文具等, 在时期发生变化的同时, 在销售上也会出现相应的改变。因此, 笔者认为在销售集中时期, 应对这些商品的陈列形式、销售价格、POP等进行调整, 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望。

三、结语

综上, 创新是商场获得长远发展的核心。为此, 我国商场经营管理者, 应结合已有的经营模式, 创新经营思路, 改进经营策略, 加强市场创新、销售策略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 以此提高本商场的市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葛少钧.商场经营现状分析和创新思考[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2, 07 (11) :227-228.

[2]杨行昌.网上零售业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江苏商论, 2009, 11 (04) :554-555.

[3]马露霞, 张建华, 仲吉维.控制成本驱动因素加强商业零售业成本控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7, 11 (04) :778-779.

[4]葛少钧.论我国大型商场管理现状和发展方向[J].现代商贸工业, 2013, 12 (10) :667-668.

[5]杨婷柳.基于连锁百货经营的供应商评价管理研究[J].中国商贸, 2012, 10 (16) :606-607.

[6]王国均.我国大型商场实现利润最大化途径探析[J].商场现代化, 2009, 12 (18) :303-304.

经营模式及服务模式 篇11

摘要:本文在认识集成化管理理念内涵与理论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目标和设计原则,进而设计出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模式,并就其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实现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的良性循环及其长期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集成 油气开采企业 经营管理

当前,我国油公司上游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的资源约束和开发难度也越来越大。油气开采企业作为油公司上游企业的责任主体,担负着加强油气生产和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职责。运用先进的集成管理理念,并以计算机软件辅助,以实现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对提高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集成化管理理念概述

(一)集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在国外,最早也最能明显地体现集成思想的研究应该首推系统管理学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切斯特·巴纳德。他提出,应把企业当作一个由物理的、生物的、个人的和社会的等几方面要素组成的“协作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973年美国的哈灵顿博士首次提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从而揭开了大规模研究集成化管理的序幕。在国内,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集成思想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他于1992年3月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体系”及总体设计方法,探讨了集成思想的方法应用问题。由于其站的高度和角度都是在哲学层次之上,因而他所提出的集成思想显然更属于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管理哲理。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思路基础上,关于集成现象和本质的探索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国内众多学者分别从制造系统、集成管理技术、知识集成、组织集成模式、生产过程集成、价值工程等不同角度,探讨了管理集成的理念、内涵、特征、基本原理和理论框架等。

(二)集成化管理的内涵

集成化管理,亦称集成管理,其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核心是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理念指导管理实践。所谓集成,从一般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种集成不是要素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即按照某一集成规则进行的组合和构造,其目的在于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具体到集成化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以系统论为基础,以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将特定系统的若干要素联结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综合性地解决管理系统问题的过程。由于集成要素会因外界环境的影响发生变化,而且集成的广度和程度也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发展不断完善,因此集成化管理具有明显的动态发展性。

(三)集成化管理的理论模式

集成化管理思想实质上是经过统一规划设计、分析原单元系统的作用和相互关系,采用系统的手段将原单元系统组成一个协同工作、功能更强的新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消除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实际边界(如物理边界、组织边界和专业边界等),而且能够将局部优化目标转变到整体优化目标上来。不同的单元系统,其管理集成的模式则不同。结合当前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和集成化管理的实践,当前集成化管理的理论模式应体现在三个维度上:管理要素集成、过程集成和知识集成。

管理要素集成,管理要素集成是指从全局观点出发,以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以成本、质量、采购、人力资源等各种专项管理的协调与整合为主要内容而开展的一种综合性管理活动。过程集成,过程集成是指按照经营管理流程对经营管理活动所进行的集成,该集成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整个生产运营的效率。知识集成,知识集成着眼于在分析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研究知识的流动,提炼知识,促进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将个体知识结构化为企业共同知识,并将知识融入企业工作流程,实现知识的再次运用。其中,管理要素集成和过程集成实现企业一段时期内生产运行的集成管理,而知识集成维度则是企业经营管理循环不断提升的手段。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要想实现集成化管理,需要一些集成条件,包括理念集成、组织集成和信息集成。理念集成实质上就是树立合作理念;组织集成实质上就是对组织结构边际进行模糊化重组,打破了传统组织系统中的边界、职能的界定;信息反映而且控制和指挥着工作流、物流和资金流,信息集成实质上是要求企业建立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企业集成化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二、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的目标和原则

(一)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的内涵及目标

基于对集成管理理念的认识,结合油气开采企业经营实践,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就是要去除现行生产管理中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弊端,打破生产开发、财务管理等原先分工明确的职能部门界限,将各业务单位和生产各过程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充分利用信息、人员、流程和技术等共享资源,力图集成经营管理计划、生产运行、监督考核和效益评价,从而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协同运作,并通过经营管理优化来实现整个经营管理集成体的螺旋上升。

基于此,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的目标,就是要克服由于采油生产多系统、多环节、大范围、高隐蔽性及高分散性导致的高分散、低集成管理模式,借助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按照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流程,实施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流程的集成化整合,构建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平台,使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环节及其全过程直接处于统一监控之中,从而实现油气开采企业各项集成要素的优化匹配,不断提升油气开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确保油气开采企业油藏开发管理战略的有效实施。

(二)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原则

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原则,是指导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实践的一般性规定,具体包括:

1、目标一致性原则

考虑到管理集成化本身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量多,难度大,且油气开采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性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组织层次多,分布依赖于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因此,要想实现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的集成,就必须保证油气开采企业各级经营管理主体、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的目标一致。

2、系统性原则

在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中,系统方法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油气开采企业生产流程复杂,技术含量高,涉及的影响因素很多。因此,对于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应将开发油藏的整个生命期,从开发初期到开发后期的全过程的各个阶段综合起来;把生产运行的各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保证一切子目标、子系统、资源、信息、活动及组织单位结合起来,按照计划形成一个协调运行的综合体;将经营管理的各个职能,如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运行管理、生产监督管理和生产考核管理等综合起来,形成集成管理系统。

3、全面性原则

按照这个原则进行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的集成,一方面要求全员管理。集成化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它涉及油气开采企业中各个部门、单位和班组的工作业绩,也与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油气开采企业推行经营管理集成,应充分调动全体职工关心生产经营、参与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做到组织上下结合,群策群力,共同确保经营管理的有效集成。另一方面则要求全过程管理,具体表现在油气开采企业注水、采油、集输和井下作业等作业流程的集成。

4、持续改进原则

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经营管理计划、生产运行与成本管理、监督与考核和经济活动分析与效益评价已经形成一个有机循环体,其重点是过程管理,而过程的生命力在于持续改进。因此,要想实现整个循环体的螺旋式进步,持续改进原则必须在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实践过程中加以体现和运用。

5、相容与互补原则

相容性是指各可集成单元之间有着内在的相互关系或联系;互补性是指各集成单元能充分实现各自优劣势互补,最终实现整体优势。相容性是各集成单元能否集成为一个整体的可行性条件,互补性则是集成单元相互选择的必要性条件。

三、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模式设计

依据油气开采企业集成化管理理念及其原则,油气开采企业构建了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理论模式,该理论模式包括三个维度,即时间维度、组织层次维度过程维度。

(一)组织层次维度(油藏开发维度)

组织层次维度体现了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中信息、人与组织、物质资源与各阶段管理活动藕和。从组织层级来看,采油厂级、采油矿级和小队级(采油队、注水队等),表明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功能在油气开采企业各组织层次中的分布。若从油藏开发维度来看,则表明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功能在油气开采企业开发单元、区块和油藏三个层次上的分布。

(二)油田寿命周期维度

油田寿命周期维度反映了油气开采企业不同开发阶段经营管理的集成,包括开发初期、开发中期、开发后期和退出四个阶段的集成管理,体现了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需依据油气开采企业不同寿命周期阶段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与油藏经营管理思想是一致的。

(三)过程维度

过程维度反映了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流程的集成,体现在油气开采企业不同寿命周期阶段,各个组织层次在开展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实施方法与程序。

四、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实施对策与建议

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将油气开采企业各业务单位和生产各过程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充分利用信息、人员、流程和技术等共享资源,对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系统要素进行创造性组合的过程,从而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协同运作,并通过经营管理优化来实现整个经营管理集成体的螺旋上升。在实施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改造过程中,应切实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遵循系统优化的原则,进行油气开采企业流程再造。长期以来,油气开采企业已形成了比较好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但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传统计划管理模式下形成、遗留和延续下来的企业流程,许多都是为生产而生产、为管理而管理所制定的,存在节点阻塞、成本高、效率低、效益贬值等缺点,容纳了许多低效与无效工作。为此,在经营管理集成实践过程中,油气开采企业应遵循系统优化的原则,对油气开采企业进行流程再造。一方面,应整合相关工作,尽量减化程序,减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如对合同管理实施集成;另一方面对油气开采企业的注水流程、提液流程、集输流程和井下作业流程进行优化,尤其是建立油气开采企业井下作业系统的流程化管理,实现作业系统从设计、到实施、到监督、作业效果评价、优化作业方法、再循环优化分析的流程管理。

其次,注重多维化管理。油气开采企业作为一个组织系统,具有“多维性”的特点。在时间经营管理集成化的过程中,油气开采企业应注重多维管理,包括过程维度、组织维度、工作/执行人员维度和时间维度。其中,组织战略目标必须通过流程来执行,流程是连接组织和工作/执行人员的桥梁,这三者的管理共同体现了企业一段时期内的集成管理,而时间维度则体现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化实践必须根据不同时间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实现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得到循环提升。油气开采企业在通过流程管理提高流程绩效的同时,应按照单位线(厂、矿、队)、油藏线(油田、区块、单元)、时间线(月度时间段、日度时间段)构建经济活动分析和效益评价系统,完善组织和工作/执行人员维度绩效管理。

再次,努力实现精细化管理。精细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在油气开采企业现有环境、结构、要素情况下产生的管理方式。 “精”和“细”是定性和定量的结合。实现精细管理细分管理对象是前提,量化考核指标是条件,管理主体责权利相统一是关键。油气开采企业应把管理对象尽可能细化到单井、单设备等最小工作单元,做到管理责任具体化,监督考核真正落实到位。在经济评价方面,油气开采企业应从行政单元延伸到油藏(区块)和单井,实现以油藏(区块)为单元、以单井为基础的精细经济技术评价,做到“一块一策”、“一井一法”,使不同的开发单元在不同的开发阶段都有相应的开发措施,对未动用储量根据油价、技术进步等变化来确定油藏开发调整的方式与时机。同时,油气开采企业的物资管理、用电管理、生产巡检管理、泵站监测管理等,都应体现精细化管理的思想,使油气开采企业的管理方式从分散化、表面化向制度化、规范化深入,目标制定从定性向定量深入。

最后,进一步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化。信息共享有助于各环节的相互协调,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成功率,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和资源封锁现象。在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集成实践中,信息同样起到中枢神经的作用,集成化管理只有通过对信息有效组织和管理才能实现其目的。因此,油气开采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录入功能,使得数据均产生于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数据源点,确保“源点唯一”,并通过提供方便灵活的接口,能够充分利用其他系统(油气开采企业核算结算系统、物资管理系统、勘探开发数据库系统、油库信息查询系统、井下作业信息系统等)的已有资源,实现数据共享,从而确保油气开采企业各职能部门、组织层次和生产流程等各个环节的高度协调。

集成管理理念在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将有助于实现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全流程闭合管理,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诸多方面的信息和流程,深化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内控制度,为不断提高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创新探讨 篇12

1 现代农业主要的经营模式

农业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农业经营形式和农业经营方式2个方面, 其中经营形式变化属于农业制度变更范畴, 经营方式改变则侧重于农业技术进步。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主要经过了以下几个形态的变化:

1.1 家庭业主经营型

家庭业主经营型主要包括家庭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农户承包小型的生产进行经营等几种形态, 是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初级形态。其将现代企业的经营制度运用于农业经营管理中, 引入“法人”机制, 以家庭成员业主为拟制法人, 从而确保家庭生产团体间具有相对独立的各种权利能力。该种经营模式灵活性、自主性比较大, 但家庭成员必须要承担一定的市场风险。

1.2 联合协作经营型

联合协作经营型是现代型农业经营模式由初级形态向中级形态的过渡形态, 其协作方式主要有“公司加农户”和“中介组织加农户”2种类型。协作双方以契约、合约为合作纽带, 如公司向农户提供一定的生产资料、技术, 或中介组织向农户提供市场信息、销售网络等等, 农户则直接作用于土地。该种经营模式以优势互补为前提, 分工明确, 各自获得相应的比较收益。

1.3 股份合作经营型

股份合作经营型是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中级形态, 被广泛的运用于农村的农业经营中。其采用投资者 (农户) 以入股的方式共同生产经营, 除资金以外, 土地、生产技术等生产要素也可以入股。该种经营模式真正地实现了农民当家作主, 不仅能够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而且还能够广泛地吸收外来技术和资本, 提高生产效率。

1.4 现代股份公司经营型

现代股份公司经营型是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高级形态, 具有现代企业组织的典型特征, 如企业法人化、独立经纪人地位等等。该种经营模式更注重科学、高效的农业发展方式, 以调整农业结构、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培育新品种等手段来提高利润。

1.5 农科工贸现代一体化经营

农科工贸现代一体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中的超高级形态, 以产权和合约为纽带, 实现“农、科、工、贸”一体化, 避免衔接环节过多而产生的效率低下的情况,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其通常是由涉农的“农、科、工、贸”集团联合经营, 以“强强联手”的形式垄断市场。

2 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创新

自土地承包制实施以来, 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但随着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成为近年来政府工作的重心。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经营是深化我国当今农业经营模式的主要目标。

2.1 加快农地流转, 积极发展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和服务社会化

引导农民自发联合, 将分散的土地集聚起来, 由农业专业大户带领农户经营, 通过统一布局、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形式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 实现“1+1>2”的效果, 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鼓励农民开展生产联合, 以入股的形式参与到合作生产中来, 如向合作社提供一定的生产技术、有效的市场信息等, 通过分红利的方式分发农民的既得利益。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农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 不仅能够增强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 还能够形成优势产业, 带动整个乡镇的发展。

在确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的情况下, 实现农业企业化, 充分地挖掘其经济效益。以完善市场机制为目标, 建立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传递机制, 从而拓宽农产信息渠道, 实现农业向高度商品化转变。企业化的经营模式引进了现代企业制度, 进而打破了以家庭为组织单位的经营模式, 不仅能够提高生产的效益, 还可以有效地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科技意识。

2.2 强化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

引进现代管理科学和农业科学技术手段, 适当借鉴国外的耕作制度和经营理念, 以寻求最有效的生产经营方式, 如澳大利亚的轮耕套作制度, 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的肥力;美国高度发达的机械化农业等等。以技术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点, 促进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 实现农业生产工业化、市场化。国家要注重培养农业人才, 鼓励大学生下基层、下农村。要在农村积极开展农民培训活动, 提升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素质,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 结束语

构建生态型、增收型农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目标。从家庭业主经营模式到农业一体化经营模式, 现代农业经营形态趋向专业化、规模化, 逐渐走向成熟。农业技术参与到土地资源、劳动力以及资金的管理中, 使得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合理、生产要素间的流动更加顺畅。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箭在弦上, 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创新的重中之重, 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是农业经营模式改革的强大动力和推动力, 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土地经营规模报酬。

摘要:本文以当前农业经营模式为依托, 阐述了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特点, 并对相关发展创新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农业经营模式,现代农业,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征兵.中国农业发展方式应转向精细密集农业[J].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1 (01) .

[2]邓俊锋.河南省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实践与评价[J].中国集体经济, 2008 (15) .

[3]于金富.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质在于生产方式的变革——中国经济改革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解释[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1) .

上一篇:区域分配下一篇:港口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