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业经营模式(精选10篇)
国外农业经营模式 篇1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我国农业资源现状、农产品质量风险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都决定了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势在必行。根据人口密度和土地资源情况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 并总结了国外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模式经验, 以此作为我国农业经营体系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模式
1 引言
随着我国农业资源环境的变化、 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以及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我国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任务势在必行。 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农业经营体系进行了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国家的农业经营体系总结了经验, 旨在为我国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奠定基础。
2 国外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模式
2.1 人口密集、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
美国是世界农业强国, 典型的人多地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重却非常小的国家。 据统计, 2011 年美国总人口为3.12亿人, 美国国土面积约98315.1 万hm2, 其中农业用地为40692.77 万hm2, 占总面积的41.39% , 人均耕地面积为1.3hm2 (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 农业经营模式以大型家庭农场为主, 特点是农场规模大、机械化、专业化程度高。 美国农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农业协会和农业合作社, 美国农业合作社是一个集生产、营销、融资和仓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组织。 农村市场形成了以农业特色产业、 支柱产业和各种其他专业生产者组织为主体, “农村经营者+企业”、“农村经营者+农协” 等多种形式并存的结构。 另外美国政府一直重视农业研究、农民教育和农业科技推广, 还逐步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农业体系。
2.2 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
该类典型的代表国家是日本和韩国。 2011 年日本总人口为1.28 亿人, 国土面积约3779.55 万hm2, 其中农业用地为456.10万hm2, 占总面积的12.07%, 人均耕地面积为0.3hm2。 日本和韩国主要采取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式生产经营和农协组织的形式。 日本农协 (农业协同组合) 是以农户自愿、自主经营、民主管理为原则而组建起来的群众性互助经济组织, 主要业务有指导事业 (农业经营指导和农村生活指导) 、销售事业、购买事业 (统一购买生产和生活物资) 、信用事业 (为社员提供储蓄和贷款服务) 、保险和保健事业、利用事业, 是农民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重要组织。 韩国农协是合并韩国农业银行和农业协同组合 (旧农协) 成立的, 是农民会员、区域性农协、专业农协和中央农协共同组成的合作社体系, 随着自身经营水平的提升和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大, 农协业务范围已经从生产资料购买扩展到金融、流通、加工和指导等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
2.3 人口稀少、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
该类型的代表国家有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 这些国家人少地少, 机械化程度比较高, 主要实行家庭农场的经营形式。 据统计2011 年德国总人口为0.83 亿人, 人均耕地面积为0.4hm2, 而英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hm2。 德国农业经营主要以家庭农场为主要经营主体, 以合作社联盟、农民联合会、农业联合会和农业协会四大服务组织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农业经营服务体系, 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的一体化。 英国农场主要由数量众多的中小型自营农场和极少数大农场组成, 其中土地面积超过200hm2的特大农场占农场总数的4%左右, 土地面积却占到了45.2%, 在整个农场中居主导地位。为了减少流通环节, 大农场主将产品直接卖给超市和加工厂或者通过自建销售渠道直接销售到消费者手中, 从而降低了流通成本。
2.4 人口稀少、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
加拿大人口仅3567 万余人, 却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加拿大的农业一直是该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极强的区域分布特征, 有重要的农业区 (大草原区) 、中部的畜牧业区、太平洋地区的苹果生产基地。 加拿大农业主要采取家庭农场的形式, 数目多规模大, 据加拿大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1 年加拿大农场数目为205730 个, 农场平均规模为314.85hm2, 比2006 年提高了7%;农业高度的区域化、专业化、管理化集中, 加拿大农产品出口管理高度集中, 如加拿大西部的农民要想出口粮食只能卖给小麦局, 进行统一组织管理;机械化水平高, 有专门的农业机械合作社;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发达, 包含了省政府专门的推广机构、高等院校、国家农业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民组织五大主体, 具有无偿性、服务多样性、以需求为主导、制度完善等特征, 很好的支持了农业的发展。
3 国外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模式经验启示
3.1 农业经营加快实现科技化、机械化和规模化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农业资源日趋减少, 农业人口所占比重日益下降。 发达国家通过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等实现了农业生产、流通的规模化, 提高了农民讨价还价的能力。 同时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科技化、机械化水平也高。 比如, 加拿大的良种普及率接近100%、GPS、GIS等先进的监控系统也已运用到农业生产上、农业可追溯体系已经贯穿到了整个农产品生产到流通的全部环节。 美国的某些工业如化肥、机械、航空航天等都为该国农业提供了大量先进生产资料和装备, 使该国农业几十年一直成为主要出口产业。
3.2 建立健全农业政策支持体系
通过研究发现各国在农业发展方面实行了多种经济手段和优惠政策, 如信贷支持、价格补贴、利息调节等来鼓励农民实现规模效益。 还有些国家通过有效的制度保障、明晰的土地产权, 规范了农业市场并保障了农民的权利, 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比如, 美国有休耕补贴、生产补贴、储备补贴、出口补贴等对农产品全过程全环节的补贴、控制了农产品供给、保持市场供需平衡、拓展了海外市场;日本政府为支持农协所实行的贴息贷款或无息贷款政策以及开展的信用事业等。
3.3 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
合作社在农产品生产与流通中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许多国家都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并各具特色, 比如, 英国为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成立了小麦、玉米等专业合作社;在日本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日本农协做到了以农为本、全员参与的高组织化水平;农业发达国家的专业合作社的共同点是合作化程度高、专业性强、合作范围广, 基本覆盖了产、供、销各个环节。
3.4 推进农业职业教育,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
发达国家比较重视农业教育、 农业研究和农业技术的推广。 在丹麦必须持有绿色证书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够当农民。 瑞士也严格规定必须接受相当于中等水平的教育并取得相关证书才能够经营农场。 农业研究实践性、针对性强, 按照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确定研究目的, 然后将研究结果直接运用到农业中, 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史亚川.美国农业经营体系的主要模式[J].时代报告, 2014 (08) .
[2]黄博琛.日本农协发展经验和教训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启示[J].世界农业, 2014 (11) .
[3]杨康.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与对策—基于日本农协的启示[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0.
[4]谢颜, 李文明.韩国、波兰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与借鉴[J].世界农业, 2014 (11) .
[5]蔡伟, 杜丹.德国农业经营体系研究[J].世界农业, 2014 (7) .
[6]郭来斌.加拿大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概况、发展趋势及启示[J].农场经济管理, 2008 (6) .
[7]李长久.加拿大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记者观察 (上半月) , 2008 (11) .
[8]王传宝, 关晋勇, 许安结.国外是如何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J].决策探索, 2013 (24) .
国外农业经营模式 篇2
国外加油站便利店经营模式及特点
相比北京市内加油站便利店,国外城市内加油站的形态有所不同,以伦敦为例:首先,伦敦除了市中心及较特殊区域外,基本是以划分的居住区来规划分布商业街,一个居住区按大小分布一个或数个商业街,以其区域内居民的购物消费需求,并不像北京大大小小超市遍布四处,而是有一定的距离,这也造成了国外家庭的生活习惯,往往是在每周末前往商业街娱乐、购物、采购家庭下一周的食物。而加油站分布比商业街更广,使得加油站便利店成为每周超市购物外的一个很好的补充(比如一些临时的需求,或者在超市忘记购买的商品,以及冲动型消费如:冰淇淋、酒类、零食,以及一些便捷食品,如:速冻披萨、三明治等)。加上加油站多属于大型连锁品牌,相比居住区内的个人便利店(更像北京的小卖部),拥有更低的进货价格(保证其售价更低)和更好的品质保障。
国内外加油站便利店环境和客群分析 国外加油站便利店经营模式是否可以借鉴 结论及个人建议
国外农业经营模式 篇3
【关键词】国外农业保险模式;农业保险发展;借鉴启示
一、我国农业保险中存在的突出的问题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分散和转移农户生产经营的风险,起到“社会稳定器”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开发和实验过60多个农业险种,基本上覆盖了农业生产经营环节的方方面面,但也暴露出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自然灾害频发,但农户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我国的自然灾害比较严重,农民却受“靠天吃饭”的传统思想影响,自担风险的观念根深蒂固。由于政府巨灾风险补助实施手段简单划一,导致农民认为投保与否并不重要,遇到灾害后都会得到政府的救济,并且投保所得到的赔款不一定比政府的救济金多,反而使自己损失了保险费,得不偿失。
二是政府大力推行,市场却出现供需双冷。在面对农业受灾特别是巨灾时,政府及社会群众振灾救民,反应迅速。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力度上,这种迅速及时的救助行为,往往大于保险经营者的赔付。这就使农民误认为投保、交保险费是多余的,效果还不尽如意,因此缺少积极性。从被保险人的收入上看,现在,普通的非农收入高于农业收入,农民的生活不再只依靠农业,因此对农业保险也失去了兴趣。再者,农民参加了农业保险,一但发生灾害时,在理赔的时候往往存在争议,理赔手续繁琐,这都成为农民不愿参加保险的原因。
二、国外农业保险模式
1.政府主导参与型模式。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经营主体多元化,法律保障完善,政府予以大力支持,农民自愿投保。以美国为例,农业保险业务开展以国家为主导,在《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农作物保险改革法》和《农业风险保障法》三部法律支持下,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具有经营资格的私营保险公司以及保险代理人共同参与经营,政府不仅免除了经营农业保险公司的所有赋税,并对其经营管理费用提供1/4左右的业务补贴。
2.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由基层农业共济联合会、(都、道、府、县)农业共济联合会、全国农业保险协会三部分组成一个严密的机构体系,对关乎民生的作物和动物实行强制保险,其他作物和动物则实行自愿投保,政府直接参与经营,不论参加强制性保险或自愿保险的农户,都可以享受政府补贴。政府接受共济联合会的再保险,一旦发生灾害,政府按照一定比例承担保险赔款,保证了保险体系的稳定经营。
3.公助民办的商业保险模式。以法国为代表。法国农业保险体系由制定农业保险经营方针和提供再保险的中央保险公司、开展独立经营活动地区保险公司以及基层互助保险社三个层次组成。在《农业互助保险法》中明确地界定了由政府和社会来承担巨灾风险,一般风险由互助保险社承担。商业性农业保险公司除了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外,还可以为农民提供财产保险和寿险。农户自愿投保。政府为了减轻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负担,实施低费率和高补贴的政策,同时政府还建立了农业风险基金,最终承担农业再保险。
4.政府重点选择扶持模式。以泰国、印度、孟加拉国等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为代表,政府参与或联合共保,由农业保险专门机构或国家保险公司共同经营,标的主要是本国的主要农作物,目的是保证农业经济的稳定。保险都与农业生产贷款相联系,政府要求所有获得小额贷款的农户必须参加保险,所获赔款往往也直接支付给放贷机构。
三、对我国的借鉴启示
通过对上述国外农业保险情况的分析,我国开展农业保险应受到以下启示:
1.国家应该制订完善的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让保险的经营者和被保险人在处理农业保险事务时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2.政府应该承担起支配和导向的作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风险分散管理体系,以达化解分散巨灾风险的目的。有经济学家指出:“政府的直接经营或大量补贴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必要条件”。保险经营者不再以农业保险赢利为目的,取而代之的是收支平衡。例如,积极发挥政府的决策作用,建立农业保险专项基金以应对农业灾害。同时对基础农作物进行强制保险,组织各级政府对参保农户适度差异化补贴,即对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区域进行的补贴,也可对不同农业保险业务的费率不同提供不同的保费补贴,以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提高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3.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提高农业保险的参与率。首先,保险的经营者应该大力宣传,提高农户的认同度,自愿投保。其次,虽然现在已有60多个农险险种,但在灵活性上还不够,经营者应该提供更加丰富的多种组合险种,以满足农民的不同需求,吸引农民参保。再次,保险经营者应该改变目前繁烦的理赔手续,引入更加客观、科学先进的技术进行实地勘查,高效、简便、快捷地理赔,让农民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参保的无忧,积极自愿投保。最后,目前我国大多数农险经营者都是销售以成本为基础的产量保险,不能有效地解决投保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而指数保险产品在避免逆向选择、降低经营成本、迅速理赔等方面具备较好的优势,具备技术条件的经营者应该积极全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施红.美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研究回顾[J].保险研究,2008(4):91—94.
[2]田野,胡迁,马明华.法国农业互助保险及对中国的启示[J].农村经济,2005(10):119—122.
[3]刘从军,马丽华,宋雅楠.日本农业保险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实现条件[J].日本问题研究,2006(1):33—36.
国外农业经营模式 篇4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深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出现了一批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改变了传统依靠手工记录的管理方式,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诞生于2012年6月的Farmlogs就是典型代表,由于产品本身定位精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运作成功,加之依托美国庞大的农场管理需求和发达的农业信息化基础,不到两年时间就在全美50个州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以Farmlogs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发展情况,对其系统总体结构、产品功能、运营推广等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其对国内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启示。
1 Farmlogs发展概况
FarmLogs的开发者———Jesse Vollmar和Brad Koch两人均于2011 年毕业于美国塞基诺州立大学(Saginaw Valley State University),他们毕业时已经在运作一家为农场提供软件服务的IT咨询公司。2011年底,在美国著名创业企业孵化器Y Combinator的支持下,两人在硅谷开发了FarmLogs,希望其可以帮助种植业农场主更好地管理农场中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随后创办了FarmLogs公司并迁至密歇根州。2012年6月,Farmlogs网页正式上线运营,同时移动智能设备客户端APP在谷歌和IOS应用市场提供下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增长。到2014年9月,用户遍布全美50个州,美国15%的农场都使用其服务,在其管理下的农作物价值超过110亿美元[1],2015年9月,公司宣布其应用已覆盖全美1/3的农场,成为美国市场同类产品中的领先者。Farm-logs公司良好的市场表现也得到了投资机构的追捧,2013年1月获得创投资金100万美元[2],2014年1 月获得A轮融资400万美元[3],2014年12月获得B轮融资1 000万美元[4]。
2 Farmlogs分析
2.1 系统总体结构分析
Farmlogs充分运用了云计算技术,目前系统的主程序运行在Salesforce公司的Heroku Postgres云平台上,并正在逐步拓展使用亚马逊公司的RDS云平台。由于主要的运算和存储任务放在云端,因此用户无需在本地安装庞大的软件,只要接上网络,通过电脑浏览器或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APP客户端,注册和登录自己的账号,就能直接获取来自云端的服务。Farmlogs目前提供的服务被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基础服务与拓展服务,前者涵盖气象信息、土壤成分、作物长势、仓储物流、农场财务等生产经营管理内容,后者主要是软硬件结合的增值服务,包括农作物健康监测、数据自动采集上传、自动化作业路线图等。为这些服务提供数据支持的多是美国已经成熟的公共信息数据库、行业信息发布平台和专门提供相应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互联网企业,如Farmlogs的农田气象信息使用了美国国家气象局的“国家气象服务”(National Weather Service)数据,作物市场行情调用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发布的信息,可视化地图使用了云数字地图定制企业MapBox的方案。整个系统可以划分为基础设施层、资源层、应用层、表现层、用户层共5层,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2.2 产品功能分析
Farmlogs系统目前提供的服务包括基础服务与拓展服务两类,其中基础服务包括如下功能:
(1)地图可视化。用户可在数字化卫星地图上通过直观的画线方式选取自己的农场范围,APP用户能够通过LBS技术直接获取位置信息,选定区域后能够自动获取该区域的相关数据。
(2)气象信息查看。通过调用“国家气象服务”(Na-tional Weather Service)数据,可以查看当前及过去十年内特定区域的降水量信息和光照热量信息,并重叠显示在可视化地图上。
(3)土壤成分信息查看。通过调用美国农业部相关数据,可以查看特定区域的土壤成分信息,并重叠显示在可视化地图上。
(4)生产记录与生产计划管理。用户可在系统中选择自己种植的作物,并记录每一次田间作业情况,系统通过分析用户记录,制定生产计划,通过不同的颜色显示在可视化地图上,并提醒用户在何时开展何种作业。
(5)作物长势分析。运用生长度日(Growing degree days)计算方法,辅以商业公司提供的卫星照片估产技术,预测农田作业时间和作物产量,为用户提供生产决策参考。
(6)仓储物流管理。用户可记录作物的仓储物流情况,系统会根据用户记录生成仓储物流地图,也可向用户推荐适合的仓储物流服务。
(7)农场财务管理。系统提供了记账功能,并能以图表方式直观显示当前农场的财务状况,通过引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发布的作物市场价格,能够预测农场收益情况供用户参考。
(8)农机设备管理。用户通过系统记录每一台农机设备的基本信息、使用情况,系统能够在生产计划中为农机设备安排任务。
以上8项功能,基本上涵盖了农场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此外Farmlogs还提供了一些拓展服务,目前主要有以下3种:(1)通过在农机设备上安装专用装置,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自动采集上传,用户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形成生产记录;(2)借助商业公司提供的卫星遥感数据,对用户农场的农作物健康进行定期监测;(3) 结合GPS技术,对农机设备的作业路线进行记录,生成自动化作业路线图,配合自动驾驶仪能够实现农机设备的无人化作业。
2.3 运营和推广分析
在运营和推广方面,Farmlogs充分运用了“互联网思维”:一方面采用“前向免费、后项增值”模式,用户可以免费使用网页端和APP端获取基础服务,但使用拓展服务需要付费,如数据自动采集上传的专用装置每台每年的使用费为749美元,自动化作业路线图服务每年299美元,这一模式有力推动了该系统近几年用户数量迅速增长,目前该公司已将重点放到了拓展服务建设上,预计不久将推出更多的付费服务内容。另一方面充分运用了互联网这一平台推广产品,包括APP应用市场排名、SNS社交网络传播等,公司负责人经常出席各类互联网线上活动,关于Farmlogs的报道也经常见诸各家科技信息类网站和博客,在互联网上营造了较高的知名度,有效推广了系统的应用。
3 Farmlogs的启示
Farmlogs的成功,初看只是又一个“硅谷神话”,仔细分析却发现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市场导向下的创新创业
Farmlogs研发的最初动因是两个大学生的创新愿望,目的是帮助种植业农场主更好地管理农场中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依托美国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和盛行的“车库创业”[5]文化,这种朴素、自发的创新动机,迅速转化为市场导向下的创新创业行为,开展研发、取得成果、创办公司、推广运营这一系列活动都在市场化的指引下顺利衔接、环环相扣,有效避免了科技研发活动与市场脱节,研发成果“转化难”、“应用难”等一系列问题。
3.2 完善的科技创新市场体系
Farmlogs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美国完善的科技创新市场体系土壤,在资金投入方面,系统在研发时期就得到了企业孵化器的支持,随后又有多位投资人和多家投资机构向其提供大量资金,有力确保了研发活动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相关投资机构也能通过具有前瞻性的投资获得市场收益回报,形成了投资人和被投资人的“双赢”局面。在技术服务方面,Farmlogs的研发者不需要一切从头开始,有专业的企业负责提供软件部属运行的云平台,提供数字化地图定制、卫星照片估产等各方面技术服务,从而大大降低了研发难度和投入成本,有助于研发者将精力集中到系统设计优化等更核心、更重要的内容上去,提升了科技创新效率和质量。
3.3 良好的农业信息化基础
Farmlogs的广泛应用和迅速推广,也离不开美国良好的农业信息化基础。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农业生产基础信息库,面向个人和企业提供免费的公共信息服务,如气象信息、土壤成分信息等,在开发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系统时能够直接调用这些数据,而不是从零开始搜集数据,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开发难度[6]。另一方面,美国农机设备大都具备信息化功能,能够自动记录设备运行情况和生产作业情况,这也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基础。
3.4 农业产业全过程关注
Farmlogs将农业视为一个完整产业,不仅仅包括农产品生产,还包括仓储、物流、行情、财务等多方面内容,整个系统以提高农场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对土地、设备、资金等要素进行统筹管理。这样不仅有利于农场生产经营中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也能够进一步形成农场生产经营中的经济利益导向。这一点相比以往产品大多只关注农产品生产有很大优势,得到了全美广大农场主的欢迎。
3.5 产品功能的“专而精”
Farmlogs将自己定位为“种植业农场生产经营管理工具”,公司创始人之一Jesse Vollmar出身于农民世家,了解农场主的需求,其在公开场合也多次表示“只做力所能及做得好的事”,系统目前具备的各项基础服务功能,都是围绕这一定位进行设计,并经过了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反复的调整,确保真正有用、能用、好用。在拓展服务新增功能方面,公司也表现的相当稳健,推出新功能的速度并不快,但都能切中用户痛点,如数据自动采集上传功能就能大大减轻人工劳动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4 相关建议
当前,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农业信息化成为国内研究热点,不少高校院所、企业、个人都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突破口重点研发,结合对Farmlogs的分析,提出建议如下:
(1)找准定位。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系统要得以推广应用,其必须立足实际、能真正解决问题且符合经济规律。因此,在系统的前期调研、论证和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村生产经营环境、用户使用习惯和实际需求、实际应用中的投入产出比等内容,实现系统“真有用”和用户“用得起”。
(2)打好基本功。与美国相比,我国农业信息化基础还比较差,一方面缺乏全国性的农业基础信息库,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中信息化设备的应用还较少,由此也制约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和推广[7]。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在农业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化推广应用上下大功夫。
(3)培育良好环境。政府应牵头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立起市场导向、要素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包括农业生产经营信息系统研发在内的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土壤。
摘要:近年来,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出现了一批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系统,诞生于2012年6月的Farmlogs就是典型代表。通过研究Farmlogs这一对象,介绍了其发展情况,对其系统总体结构、产品功能、运营和推广等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农业信息化,Farmlogs,云计算,移动互联网
参考文献
[1]36大数据.背后大数据,农业初创公司Farmlogs在过去六个月市场份额增长了三倍[EB/OL].2014-09-08.http://www.36dsj.com/archives/12937.
[2]站长之家.FarmLogs融资100万美元:用于打造提升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软件[EB/OL].http://www.chinaz.com/start/2013/0130/291219.shtml.
[3]TECH CRUNCH.Farm logs raises$4mseries a to further advance farming into the age of apps[EB/OL].http://techcrunch.com/2014/01/15/farmlogs-raises-4m-series-a-to-bring-farming-into-the-age-of-apps/.
[4]投资界.农业云服务初创企业FarmLogs获1000万美元B轮融资,核心功能仍保持免费[EB/OL].http://pe.pedaily.cn/201412/20141219375460.shtml.
[5]叶克飞.车库里的美国精神[J].商界评论,2015(4):149.
[6]李灯华,梁丹辉.国外农业信息化的先进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农业展望,2015(5):57-60.
国外农业经营模式 篇5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法国、荷兰和以色列等农业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异同,这些国家都有强有力的政府扶持、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和发达的科技与教育。以此为基础,提出建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思路,就是要确立国家主导的模式体系、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思路、提高产学研结合和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水平。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借鉴;国内外比较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之间更需要架起一座桥梁,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诸方面都需要农业科技的强力支撑;同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也是我国农业科技赶超国外发达国家水平的重要手段和力量。因此,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第一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是指从农业科技成果的创新性研究到成果的中试,到市场(生产第一线)的整个过程。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探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许多学者将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类型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按照世界农业发达国家采用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我们可以把这些基本的模式划分为五种类型:首先是美国的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第二是荷兰、法国的合作社为主的社区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第三是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使用的农民协会形式;第四类是以色列等国家的举国体制;第五类是澳大利亚等国使用的混合型体制。多年来,我国形成了传统的研官学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当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都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企业成为了科技创新的主体,都在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因此,研究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对我国新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确立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几个主要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比较
一般而言,农业科技成果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公益的农业科技成果,这类公益性产品注定这些成果在转化过程中不会产生多大效益和利润,因此,没有企业或组织主动承担这些成果的转化,而农户或农场也不愿意花较多的钱用于购买这些产品和技术来改善生产条件,针对这类科技成果需要建立国家级的公益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从农业科研的研发到中试再到转化,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第二类是能够见到效益的品种和技术,如优良种子,获得保护的专利、品种保护权等,针对这类农业科技成果,需要有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作后盾,需要强大的现代化企业来运作;第三类是具有公益性特点的市场化产品,这种成果纯粹是由科研院所或大专院校利用国家提供的科研项目产生,在转化中社会效益往往大于经济效益,比如科研院所或大专院校需要的科技成果都具备这种特点。美国、法国、荷兰、以色列等农业发达国家,均为农产品净出口国。但是这些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又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道路和模式上,由于历史、机制、体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成果转化模式。(一)美国、法国、荷兰、以色列等国家的鲜明特点 1.美国的“三位一体”为特点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美国是一个超级经济强国。美国的农业同样达到了高度现代化的水平,其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具有可耕地面积1.52亿hm2,可用于放牧的牧场5.6亿hm2。美国是现代农业的典范,地大物博,农业人口相对较少,只有600余万人以农为业,但是其农业生产总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7%。而美国农业的高度发展,则是同美国卓有成效的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分不开的。美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始建于l9世纪60年代,实行的是教育、科研、技术推广“三位一体”的合作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模式。这一模式,以州立大学为依托,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有机结合。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把大学带给人民而实现帮助人民自助的目的”。它是以Morrill法、Hatch法、Smith-Lever法三个法案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该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1)“三位一体”的中心和依托是各类州立大学;(2)“合作”是“三位一体”模式;(3)“三位一体” 的重要内容是进行推广和服务;(4)“三位一体”开展庞大的成人教育工程。
2.法国的农业及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法国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的农业和食品进出口大国。2003年,法国农产品总值为650亿欧元,占欧盟15国的23%;法国农业以市场价格计算的农产品附加值占农产品总值的50%左右,约320亿欧元。这与法国政府加强和完善农业研究和技术推广体系,以及土地经营方式多元化、农业经济组织合作化和政府强有力的农业补贴政策等措施分不开。法国设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三级金字塔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最上层是农业成果推广署及农村发展署;第二层是农业研究单位和专业技术中心;最低层是农会系统、农业合作社系统、农业技术协调协会、农业资源与发展服务中心等推广服务体系。农业合作社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是法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大特色。其中仅农业合作社就由3800个企业、130万个社员和12万多名雇员组成,涉及到90%的农业领域。其分会遍及全国,深入到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其任务主要是:维护农业工作者的利益,进行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
3.荷兰的农业及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荷兰是仅次于美国、法国的世界主要农产品、农业食品和园艺生产及出口大国,其国土面积只有4.15万km2,从事农业的人口只有区区30万。但是其花卉生产和出口额雄居世界第一位,其他农副产品,如马铃薯、牛奶及奶制品在欧洲乃至世界上都有重要地位。荷兰农业现代化程度非常高,其单位劳动力农业增加值居世界第一,每公顷农业用地农业增加值居世界第二。荷兰农业取得的成绩与其发达的农业科研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分不开,荷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实行政府与地方或农民合办,由国家推广机构、农协组织及私人咨询服务组织组成,其中,国家起主导作用。同样,荷兰也有完善的农业合作社体系作为补充。荷兰的农业研究可以追溯到l9世纪,1876年荷兰建立起了第一个农业试验站,目前全国拥有100多个农业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在农渔部属下的农业研究局的统一管理下从事研究工作。荷兰于1890年就成立了农业咨询局,负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与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密切配合。各省则设有省农业咨询局。推广人员除了负责推广工作外,还从事研究试验和教育工作。在大田作物方面,将全国划分为6个推广地区,每区约有6千农户,设有推广主任1人。并配有1~2名推广人员和若干名助理人员协助工作。在园艺作物方面,全国划分为18个推广地区,畜禽乳业划分为19个地区,推广人员经常进行调查访问,并采用开会、放电影、演讲、发印刷品、举办农业展览以及巡回表演等方式传授新技术。
4.以色列的农业及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色列土地贫瘠,其国土总面积的45%是沙漠,且水资源极其贫乏,有可耕地面积44万hm2,人口630万,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但是,以色列却以这样的自然条件创造了农业生产的新奇迹,以4%的农业劳动力可创造了10%的GDP。成为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发展的典范,为众多发展中国家所学习。
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科研、推广和服务是以色列农业高度发达的源动力,科研开发是后盾,推广和服务体系是动脉。以色列国家建立了一套由政府部门(农业部等)的科研机构和社区(基布茨、莫沙夫)及社会科研机构相结合的科研、开发体系。每个科研机构都定期将研究的成果推广用于农业生产,使这些科研成果很快就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色列每个农业科研人员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和培训。
(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异同及对我国的借鉴
我国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65%~85%的水平。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如表1所列)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1.强力的政府扶持力度。各国政府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是多方面的,不但包括宏观发展政策,而且包括稳定的资金政策等。美国有莫尔法案支持建立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法国、荷兰则通过法律来确定农业发展的方向,避免出现农业波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以色列政府每年的农业科研专项经费有上亿美元,占农业产值的3%,在国家农业部的农业科研经费中,有50%是定向拨给国家农业研究组织。我国近年来同样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从2003年开始,中央连续6年(2004~2009)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出台关于“三农”问题的指导性意见,北京市更是将投入郊区和城八区的比例连续三年扩大到了52:48以上。即使这样,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仅为1%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2% ~5%的水平。
2.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美国、法国、荷兰与以色列都是市场经济国家,主要特征就是企业是市场的微观主体,政府部门是服务机构。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头一一科技创新领域,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其成果以具有显著市场价值的产品和成果为主,而具有较强公益性的产品则主要交给国家科研部门完成。因此,市场经济是农业科技成果迅速实现产业化,完成转化的基础条件。我国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真正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的影响仍然存在,影响到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3.产学研的紧密结合。纵观以上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产学研紧密结合,实现了生产、研究和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例如美国的三位一体,农业推广、教育和科研工作都由农学院承担和独自完成,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仅起配合、协调作用。荷兰有着相当发达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系统,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被誉为荷兰农业发展和一体化经营的三个支柱。而法国、以色列等国也将生产、研究和教育实现了有机结合。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在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实现有目的的生产,在生产满足市场需求,通过在生产中发现关键环节与节点,用研究创新来完善,而教育则主要体现在技术教育,就是实用技术教育,通过教育体系把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有效传播,形成了新的消费、生产、研究、创新与教育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究创新体系。
4.发达的科技与教育。先进的科技成果也需要有知识的生产者去应用,同我国目前农村生产现状不同的是,我国农民总体上受文化教育程度水平不高,农民人均受教育的年限在8年左右,相当于初中二年级。北京市是人均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地区,统计显示截至2004年年底,北京市在乡村的171.4万从业人员中,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9%,高中(含中职)占29.1%,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4%;从技能素质上来看,郊区农民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农民比重不足20%;这些数字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少数发展中国家。与此相比,这些农业发达国家的居民受教育程度相当高,美国全国人口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有17.4%,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80%以上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同样,荷兰、以色列、法国等国家人口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24%的以色列劳动人口拥有大学学历,法国60%的青年农民达到中等农业技校毕业水平。
三、建立我国高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体系的思考 按照国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经验,我国应当向国外发达国家进行学习和借鉴:
第一,确立国家主导的模式体系建设思路。就是要建立剥离经营型服务职能的国家公益性科技推广体系,包括建立省市以下按照优势产业集聚区域设置跨乡镇的专业技术推广机构体系,研究产学研相结合的“引泉”服务体系的政策支撑体系;强化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培植和发展民营专业技术服务及科技中介组织体系。
第二,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思路。要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就是要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从业素质和消费群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把农业生产理念贯穿到农业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通过教育树立和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树立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理念。
第三,提高产学研结合的水平。就是要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要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机制,包括利益分成、资源整合、资源共享、运行机制等内容。
国外农业保险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篇6
一、国外主要的农业保险模式
1.政府主导下的私营公司经营为主的模式
1939年美国开始试营农业保险,在《联邦农作物保险法》的约束和指导下,开展小麦、棉花、玉米、烟叶等农作物的保险。1980年开始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和私营公司混营,这一时期主要开展农作物全面保险,也增加了农畜中毒、疾病等牲畜保险。1996年之后政府退出农作物保险的直接业务,鼓励私营保险公司全面参与农业保险。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国家专门保险机构主导,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只负责规则制定、履行监督等职能,并提供再保险,政府对农业保险保费、经营管理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农作物保险的直接业务全部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或代理。它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托,利用优惠政策诱导商业性组织介入其中,最终实现政府淡出、市场主导农业保险的局面。[1]从制度上说,美国农业保险首先是政府主导强制安排,成熟后再由市场私营保险公司跟进成为业务主体,采取自愿保险与相对强制性保险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参保率。
2.政府补贴和再保险支持下的农业共济组合模式
1947年12月日本政府重新颁布了《农业灾害补偿法》,开辟了依法强制参加农业保险和以合作组织为基本形式的农业保险制度的先河。日本的农业保险采取区域性农业共济体制, 建立了三级层次的严密组织机构系统。这三级组织是市、町、村级农业共济组合的基层保险组织;都、道、府、县级的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和中央政府一级的农业共济再保险特殊帐户。[2]日本采取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以强制保险为主,政府对包括稻谷、小麦等主要农畜产品生产的保险都是强制性的。农户参加保险仅承担很小部分的保费,大部分由政府进行补贴,还对农业保险实行再保险政策。
3.政府政策支持下的民办公助模式
此类模式也可以称作西欧模式,包括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等国采用这一模式。1900年法国政府颁布了《农业互助保险法》,确立了农业互助型保险社的法律地位和相应权益。这种方式主要是设立私营的小型自助合作保险机构,政府对各种形式的互助保险从法律和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没有全国统一的农业保险制度和体系;政府一般不经营农业保险,但对互助合作保险以发放补贴、提供再保险以及提供特大灾害补偿、优惠税收和免税政策等方式予以扶持。开办的农业保险险种有限,一般只办理雹灾、火灾和其他特定灾害保险。农民自愿投保,保费全由自己支付。[3]
4.国家重点选择性扶植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在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使用,包括印度、泰国、菲律宾、孟加拉国等。该种模式由政府专门农业保险机构选择几种本国最主要的粮食、经济作物进行承保,一般进行强制保险并提供财政资助。这种保险与农业生产的贷款挂钩,只是各国建立的挂钩联系方式有区别。
二、国外农业保险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强化农业保险的政策法规建设
各国农业保险模式各具特色,但都有自己的制度规范,有成熟的农业保险法为本国农业保险运作保驾护航。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这几年,各个农业保险公司都是主要服务本地区、自行摸索开展业务的。因此,我国急需一部农业保险法,这是农业保险在我国良性发展的第一要素。只有依靠农业保险法才能使农业保险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使包括政府在内的各主体恪尽职责。
2.加强国家财政税收等政策的支持力度
(1)加强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
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我国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有限。农业对于国家财政来讲,是财政收入的基础,是财政应该大力扶持的外部正效应产业。尽管国家近年来对农业补贴增加,但是多数属于种粮直补、农机具补贴及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补贴,涉及农业保险的补贴还较少。我国的农业保险可以采取由政府补贴农业保险费的模式,推动专业保险公司的市场化运作,也可由政府成立再保险公司来分散巨灾风险。
(2)允许农业保险公司“以险养险”。
农业保险公司在办理农业政策性保险以外,可以在农村市场对农民开办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也可以针对农民办理人身保险。国家可以允许农业保险公司将保费收入投资国债等稳定收益工具上,这样就可以达到“以险养险”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要将这些商业性保险和政策性保险业务分开进行,以便国家实行区别性的减免税优惠待遇。
(3)给予农业保险公司减免税等税收政策支持。
对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公司提供减免税优惠政策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目前许多国家对农业保险免征一切税收。我国现行税制规定,对种植业、养殖业险免征营业税和印花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种、养两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农业保险的外延不断扩大。可以考虑免征种、养两业保险的所得税,对种、养两业以外的其他涉农保险可以降低营业税、印花税,免征经营农业险保险公司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从而提高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偿付能力。[4]
3.采取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相结合
农业保险是准公共产品,是政策性保险,政策性保险要与强制性原则结合起来,这一点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前述很多国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都实行强制性原则,强制性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一个基本特征。因为如果实行自愿保险,农业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就会很严重,不仅不能提高参保率,甚至会出现低参保率与高保费之间的恶性循环,导致农业保险的萎缩。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农民保险意识淡薄、农民收入低的情况下,很难提高参保率,无法在更大的范围内吸纳会员、分散风险。[5]实际操作中应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作物、牲畜等实行强制保险。
4.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保险机构体系
目前我国主要是以个别农业发达省份地方政府自办保险公司为主,这远远不能适应发展农业保险的需要。应该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实际经济情况选择适合的保险机构,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第一,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适合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第二,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适合于经济比较发达、财政实力较强的农业大省;第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可作为很多地区的参考模式;第四,农业互助合作保险社,作为基层组织,适用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5.建立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
农业保险由于自身风险巨大,而其承保机构赔付能力有限,所以农业保险需要再保险。国外农业保险普遍有再保险支持,这样可以在遇到特大自然灾害时,避免一些保险公司因缺乏偿付能力而使农民蒙受损失,达到分散原保险人风险、增强农业保险原保险人的承保能力、扩大业务量等目的。此外,也需要建立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基金,管理基金可以采取国家财政和农业保险公司共同出资的方式建立。
6.采用渐进式形式推广农业保险
我国目前尚不具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从事农业保险的经验又比较缺乏,因此中国的农业保险不可能一步到位。国外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也是循序渐进开展的,大体上经历了先立法、后实验;先试点、后推广;先起步、后完善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进行借鉴,先在农业大省全面试点、先推广种植面积大的农作物保险、先从产量保险开始、先进行保费的低标准补贴等,尔后再逐渐完善。
参考文献
[1]吕春生,王道龙,王秀芬.国外农业保险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9(2).
[2]尹成远,周稳海.国际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6(3).
[3]梁敏.农业保险:国外模式与我国发展之路[J].中国农垦,2006(4).
[4]孟辉.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对策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9(2).
国外农业经营模式 篇7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保险机构可以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依据农业灾害损失的特点制定保险合同,并根据自愿原则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一旦出险就由保险公司按照有关保险合同给予赔偿。然而,在世界农业保险史上,农业保险的商业化经营在美国、加拿大等保险市场较发达的国家早有先例,但商业保险公司单纯开展的农业保险基本上是失败的,除了单一承保雹灾风险,以及智利和毛里求斯等国在严格限定承保的条件下取得了成功。雹灾险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发生的概率很低,风险单位较小又容易分散的单风险。而智利商业保险仅限于大型农场,险种也只包括谷物和水果,且列明风险,还有30%的免赔率。毛里求斯的保险体系仅限于甘蔗,再加上相当复杂的保险费率档次。
根据2003年中国保监会提出的指导各地开展农业保险试点的五种主要模式,其中有外资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相互制保险公司模式两种商业性农业保险在我国试行。
1.1 外资公司的经营模式
外资公司的经营模式中,最典型的就是法国安盟保险。安盟现在是法国第二大综合性保险公司,具有农业险经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在农险方面占据了法国65%的市场份额,承保了70%的农场和农业工人。安盟公司所承保的农业风险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农业从业者及其家庭成员的职业风险;二是农业合作社及其分支机构的风险。安盟公司没有单独做传统意义上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这两部分保险是对农民最具吸引力的险种,但对保险公司来说却是最费力且利润率最低的部分。安盟从最初只承保单纯的农业风险,逐渐承保农民的各种风险,接着承保农村的各种风险,现在已经没有业务范围的限制,并且除了保险业务之外,还做起了资产管理、房地产、银行等业务。
在安盟保险的经营模式中,公司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积极主动的拓展了农业保险的外延,凡是与农村、农业、农民有关的一切保险业务都纳入农业保险的范围,这样很顺利地增加了利润的来源。
1.2 相互制保险公司模式
2005年1月11日,经中国保监会批准,阳光农业相互制保险公司在黑龙江农垦区正式挂牌开业,开始探索相互制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阳光公司是中国第一家相互制农业保险公司,也是中国第一家相互制保险公司。相互保险模式适用于道德风险较高的保险行业。阳光公司在黑龙江垦区范围内经营种养两业险、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等险种,其中种植业和养殖业险按照“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独立补贴、独立政策优惠”的原则、以互助模式运作。公司采取会员制,将被保险者为自己办理保险而成立的法人组织,凡与公司签订保险合同者,自动成为本公司法定会员,会员根据合同约定向公司缴纳保费,公司提供保险服务,出现盈余时,再对会员分配盈余、赠送保险或降低保费。阳光公司实际是以统一经营为主导,以保险社互助经营为基础,在公司和会员之间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除了进行灾后补偿外,公司还将业务伸至灾前预防,建立了“防、保、救、赔”的风险防范体系。
商业保险在应对农业灾害风险时,有它相应的存在空间,但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商业保险模式很难有较大的发展。随着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愈发重视,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模式会发展越来越好,农业商业保险模式要么选择更细分的保险市场,要么加强与政府的合作。
2 政策性农业保险
农业本身在国民经济中是一个弱质产业,同时又是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对农业风险灾害风险的管理尤为重要,政府应当介入其中。在政府介入的农业灾害风险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政策性农业保险,一是政府直接救助。农业保险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按照商品的实际价值进行等价交换,农业保险商品通常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私人物品,也不是典型的公共物品,而是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更趋近于公共物品的一种准公共物品。现行的农业保险大部分都有政府的介入,那些更偏向商业性保险的模式,即使政府没有参与,也离不开政府在背后支持。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在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这也是农业风险管理最为普遍的模式。政府直接救助的情况发生的较少,对农业风险灾害风险的作用也有限,更多的是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2.1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典型模式
经过近些年来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的发展,我国目前形成了以下四种模式:上海“安信”模式、吉林“安华”模式、浙江“共保体”模式和新疆“中华联合”模式。由于我国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别比较大,这几种模式既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2.1.1 上海“安信”模式。
2004年9月,经中国保监会批准,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信)成立,该公司是由政府出资成立的政策性保险公司,在政府支持下探索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上海“安信”模式实质是政府主导下农业专业保险公司经营,公司由政府出资成立,并给予财政补贴,实行“统保”制度,强制性入险,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的稳定性。此外公司还多险种经营,实行“以险养险”,除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外,还经营经保险监管部门批准的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短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等。
2.1.2 吉林“安华”模式。
2004年7月,由七家企业发起设立的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吉林省长春市成立。公司采取商业化运作,主要经营农村保险、涉农保险、城市保险。根据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实际情况,走“大农险”之路,经营“一揽子”农村保险业务,并发挥农业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经营模式。“安华”模式的特点有三:一是机制灵活,安华公司是股份制商业公司,采取“政府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的来经营,既开展商业性农业保险业务,也代办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二是业务种类丰富,公司开发了“一揽子”保险产品,为农民提供种养、家财、健康、意外、责任等综合保险服务;三是销售渠道广泛,安华农险公司采取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结合,间接销售为主的销售方式。
2.1.3 浙江“共保体”模式。
2006年3月,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在杭州成立,该共保体由人保财险、中华联合、太平洋产险、平安产险、天安、永安、华安、安邦、大地、太平产险等共保体10家成员公司组成,其中人保财险公司为首席承保人,它们共同负责运作该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在共保体内,成员由“首席承保人”和“共保人”组成,根据“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指导原则,以商业保险运作模式,实施对农业保险的承保、理赔、结算、风险准备金提存等,其中“首席承保人”具体负责经营。“共保体”模式采取“市场运作,政府兜底”的方式运行,这些商业保险公司根据省政府授权,经营运作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通过政府和保险公司的合作来解决单一主体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共保体经营范围也比较广,包括农险、以险养险、涉农险三大类。
2.1.4 新疆“中华联合”模式。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的前身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主要在新疆经营财产保险业务,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现名。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开办的农业保险,保费中含有财政补贴,其实质是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华联合经营农业保险的初始资本金主要是由财政逐年拨给的,公司对农险实行内部单独核算,政府对农业保险业务减免营业税,对农户实行部分保费补贴。目前,主要险种实行强制保险,其他险种的允许自愿投保,在内部组织经营中,实行公司与建设兵团的场、团“收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办法,同时调动场、团的积极性,解决理赔的困难。
2.2 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典型模式
依据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主要制度设计特点,国外农业保险可以划分为五种典型经营模式:美式模式、日本模式、西欧模式、原苏联模式及发展中国家模式。由于原苏联模式是计划经济时代下的产物,西欧模式的政策性不够强,本文重点介绍余下的三种模式及其经验。
2.2.1 美国模式。
目前,除了美国外,采用此模式的还有加拿大、瑞典、智利等国。美国模式是以政策性农作物保险为主体的保险制度。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试办政策性的农业保险,经过近70年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其政策性农作物保险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农作物保险向现代风险管理制度的历史性演变。国家设立专门的农业保险机构,经营大部分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国家农业保险公司的一切经营费用都由政府支付,国家农业保险公司享有免税待遇。美国农作物保险的组织构成包括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FCIC(也称为风险管理局)、商业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人和农险查勘核损人三部分(见图1)。其经营运作主要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为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FCIC),负责全国农作物保险的政策制定、经营和管理以及组织各项计划的实施。第二层次为有经营农险资格的私营保险公司,他们承担了农作物保险的全部直接业务。第三层次为保险代理人和农险查勘核损人,很多代理人可为多家保险公司代理业务。美国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农户自愿投保,政府提供补贴。
2.2.2 日本模式。
日本农业保险制度称为“农业灾害补偿制度”,概括而言就是政府通过高额财政补贴稳定农户经营以达到支持和保护本国农业的一项农业支持制度,该制度模式被称为政府支持下的合作互助模式。日本农业保险组织有三种:一是以市盯村的农业共济组合为基础,直接承办农业保险;二是以都道府县共济联合为中心,是共济组合的联合保险组织,承担共济组合的分保;三是以各级政府为领导的农业保险机关,承担共济组合联合会的再保险,形成自上而下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这几种组织形式承担了日本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业务,是构成日本模式的基础。
日本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机制比较灵活,注重保护农户的利益。财政补贴弹性大,财政补贴主要用于保险费、事业费,防灾防损活动经费等,并且其保费补贴与费率挂钩,费率高的险种补贴比率高,反之亦然。农户选择权利大,日本也采取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两种方式并存,一方面,对关系国计民生有重大意义的农业保险(如水稻、小麦等)以及生产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必须加入农业保险等,实行强制保险;另一方面对非重要的农业保险险种(如水果和园艺作物等)以及生产数量小于规定规模的农户,实施自愿保险。但无论是强制还是自愿,政府均提供保险费率补贴。日本的农险经营模式从制度设计上考虑保费制定的合理性与农户的利益,保证了农户自助组织的稳定性,政策性农业保险基本达到了促进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目的。
2.2.3 发展中国家模式。
发展中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主要是以一些亚洲国家为代表,如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印度等,巴拿马、巴西等中南美洲国家,也都进行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探索。这些国家农业保险的主要特点有:首先,一般在组织形式上采取国家直接经营农业保险,主要有农业保险合作社经营、私营保险公司经营以及国家与私营保险公司成立股份公司经营等几种方式。菲律宾设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管理机构——菲律宾农作物保险公司,该公司的董事会由主席、副主席(公司总经理兼任),还有代表政府的农业部长、劳动部长、土改部长、预算管理部长等,再加上土地银行行长和私营保险机构代表组成。泰国是由国家银行、农业推广开发部和农业保险三大机构联合经营农作物保险。其次,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保险市场没有发达国家那么完善和成熟,其模式相对来讲险种少,保险覆盖面小,保险责任范围较窄。农业保险公司在担保时有严格限定承保标的和责任范围,种养殖业的承保范围都是以本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比如印度主要是小麦保险和少量的水稻、棉花和牲畜保险,泰国是小规模的水稻和牲畜保险。最后,国家制定了相应的农业保险法规,从法律制度上确保了农业保险的合法地位。菲律宾有《农作物保险法》,巴西则颁布了《农业保险总法》和《农业保险和农民生命保险法》。
2.3 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基本经验
虽然国外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体制在组织形式上存在很大差别,模式之间的差别也很大,但也能发现政策性农业险的一些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
首先,重视保险法律法规的制度建设。各个国家在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时,都是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找到相应的规律,然后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扶持农业险的发展。尽管美国整个保险业的法律比较健全,但政府仍然出台了一些与农业保险直接相关的法律。美国1938年就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到了20世纪80年代,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保,对该法案又进行了多次重大的修改和完善,据不完全统计《联邦农作物保险法》较大的修改就有19次,1994年还专门出台了《1994年农作物保险改革法》。日本在20世纪早期就制定了《牲畜保险法》、《农业保险法》等法律,1947年日本将相关法律合并后制定了《农业灾害补偿法》,从而确立农业保险的基本运行模式。发展中国家也有相应的法律,1978年6月,菲律宾颁布了《农作物保险法》,为农业保险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其次,国家给予政策性农业保险一定的财政扶持,已经建立农业保险的国家大多通过财政手段对农业保险给予必要的支持,从而为农业保险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比如实行低费率高补贴的财政政策,还有实行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等。2000年,美国补贴额平均约为纯保费的53%,政府向私营的保险公司提供20%~50%的业务费用补贴,1980~1990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补贴累计达到150亿美元。加拿大是对农户给予25%保费和保险公司50%管理费的补贴,并且还承担部分再保险保费补贴。日本政府补贴的力度也相当大。农户参加强制保险或自愿保险,都可享受政府补贴,以水稻为例,根据不同的保险费率,政府补贴其保费可达50%~70%,对农业共济组合及其联合会,政府不仅给予分保补贴,还承担部分或全部办公费用。
最后,保险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国外的保险组织形式有完全政府经营、合作经营、公司私营、公私合营等形式,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和地区内,有多种组织形式。美国农作物保险的组织构成包括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FCIC(也称为风险管理局)、商业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人和农险查勘核损人三部分。法国政策性农业保险采取了“金字塔”式的组织形式,塔顶为农业相互保险集团,“金字塔”的中层是22家地区或省级公司,塔的最底层是9000家左右的互助保险社,是集团最基层的经营组织,基本覆盖所有乡镇。
参考文献
[1]龙文军,农业风险管理与农业保险[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
[2]周琪,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B].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3]李海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M].山东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4]吴俊丽,国外农业保险对中国发展农业保险的启示[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吴红,关于中国农业保险模式的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6]史建民、孟昭智,我国农业保险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09期.
国外农业经营模式 篇8
1 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1.1 法国模式
法国农业服务推广体系的特点为政府参与产前服务, 而农民组织参与产中、产后服务, 农民主要通过合作社参与组织。法国农业服务提供的主要力量来自于国家农业部、林业部及其下属单位, 以及由农业部、林业部参与的相关跨部门的行业局和委员会。政府机构主要提供以下服务:建设农业产业基础设施, 提供农业农村信贷, 组织并协调部分全国性的农业推广服务活动, 发展农业教育推广事业和农业科学研究等。政府统一设立农技服务推广部门, 同时建立了全国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基金, 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经费支持。法国的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由4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法国成果推广署, 该署由科技部门及工业部门进行资助扶持, 从而在企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之间构建链接。第二层次为法国农业发展署, 农业发展署是由政府代表与农业行会共同负责的协会组织, 其主要职责为进行科普宣传、定期培训农业工作者以及开展工程师的科普工作, 与此同时, 还负责不断增进民间企业、农业发展协会、农业科研机构等的联系与合作, 促进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第三层次为农业研究机构与专业技术部门, 其各方面的主要资助来自于农业部, 并拥有专业的技术服务推广工作者队伍, 在技术开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第四层次为农业生产协会, 其在法国的总数量多达15个, 仅农产品加工协会就有10个以上。农业生产协会的分会分布于法国各地, 涉及到农业产业发展的所有环节, 主要工作是提供技术推广服务, 并担当维护农业工作从事者利益的任务职责[1,2]。
在法国, 农业教育包括对工程师、技术推广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员等的培训, 以此使得各农业生产者体会到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对于农业发展的作用。并且通过建立系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紧密结合农业现代化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等所有产业链环节, 不仅促进了现代科技因素在农业生产一线的应用, 而且优化了现代农业产业链结构, 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全面发展。
1.2 日本模式
日本模式的典型特征体现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体以政府和农民协会组织为重要组成部分。其农业科技体系由国立或公共大学、民间企业、科学研究机构构成。农业科学技术试验研究机构门类齐全, 且遍布中央和地方。在日本, 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主要是依靠全国29所国立研究机构完成, 这些研究机构紧密联系着地方民间机构, 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林业、农业、水产业等。各地区的农业试验研究所则主要由各都道府县地方政府开办, 在这之中包括专门研究机构和综合研究机构。同时, 进行农业科研的高等院校有72所, 企业有200余个, 民办及法人机构也有20余个。日本模式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有如下特点:一是农业科研与农业推广密切结合。日本的农业科研学院和农业服务推广组织不仅与本地的农民、农业产业联系紧密, 并且农业科研机构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二是农业教育体制比较完善。比较完善的教育体制体现在日本遍及的教育机构, 在日本, 每一都道府县都会设立1~3所农业职高、农业大学、农学院等教育机构。三是农业教育体制具有专业特色。不同的教育职能由相应的农业教育机构承担, 基础学科和课题的研究与开发主要由综合大学的农学院负责, 农业科研和生产提供人员保障则是农业职业院校的职能所在[3,4,5]。
日本实行政府部门和农业协会“双轨”的农业技术服务推广系统, 在相互联系的同时又保持各自的独立性。有效解决了农户农业生产规模小、产量低等问题, 并且承担了提供农产品综合系列服务业务, 建立了符合日本本国小农经济发展情况的广覆盖、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3 美国模式
美国当代农业产业经济发展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美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建立了融合政府、公司企业、合作社等多方面组织机构的网络服务系统, 形成了有效的三位一体农业服务系统。美国政府部门以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教育、农业推广等形式来支持全国农业产业的社会化相关服务, 这一系统服务由2套体系支撑:一个体系是由美国各州地区的大学院校、农科院、农业试验站、农业合作推广站等组织构成;另一个体系是由农业研究局、农业服务机构、农业合作推广局等组织构成。由私人个体经验为主的中介服务公司在全国的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绝大部分都被私人公司所提供的服务系统所包揽, 该服务系统甚至还提供某些科研、教育和推广方面的服务。美国的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合作系统, 合作系统为农民提供的服务领域非常广泛, 因而农场主均广泛参与, 据统计, 平均每个农场主参加2~3个农业合作社[6,7]。
2 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
2.1 明确分工, 高效落实
农技推广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3种主要表现形式为:一是政府为主导的推广组织机构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核心力量;二是由政府领导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三是非政府组织主导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农业发达的日本和美国等国家所设立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 具有非常鲜明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等特点, 在组织机构内部拥有十分健全的组织机制, 机构内所有岗位的职责明确细化、目标清晰合理。政府部门直接领导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主要开展关系国家民生、具有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农业部和林业部下属的推广机构负责所在区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落实与管理。目前, 全球超过80%的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实施方式为前2种。
2.2 科研、教学与推广有机结合
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研究、教学与推广总是紧密联系。例如美国高校农学院紧密连接科研、教育与农技推广, 有效发挥了农业科研对农技推广的积极作用。日本则设立了专门的农业相关工作组织机构, 负责推广普及相关农业知识, 充分联系起农业推广改良推广所、农业大学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等组织, 使推广、教学、科研的结合成为可能。在科研、教育和农技推广机构设置方面, 总结出以下几个相同点:一是大多数国家将农业科研中心与农业推广普及中心建立在一起;二是大部分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工作人员和农业推广服务的工作人员同时在地区农业大学兼任相关教学任务;三是科研成果经过专业验证后, 经由农业普及推广所传授给广大农民。
2.3 充分借助企业与其他民间机构的力量
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都表明, 应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技服务机构, 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来, 推动农技推广的多元化发展。各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离不开民间企业组织及咨询机构。法国的全部农技推广活动均由协会组织私人经验企业完成, 农业技术推广相关工作活动事宜全无需政府加以负责。日本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到达了一定的高度, 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中,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农民组织协会联系紧密, 成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在德国由政府机构和许多社会主体共同提供相关农业推广咨询服务, 这些主体既有农民协会、育种协会, 也有生产者联合会等。
2.4 充分利用现代化推广手段
农业发达国家普遍比较重视对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手段的利用。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便开始着手建立农业技术信息数据库, 并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中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在各州地区建立有线或无线电视台, 按期定时向广大农户传授农业先进技术知识与前沿资讯。农业发达国家的技术推广组织机构对现代化的互联网电脑设备及交通通讯工具高度重视。通过广泛高效地应用现代化信息资讯及技术成果, 联合政府部门、民间企业、农民协会、大学院校等组织机构共同参与, 建立了多层次、多元化的现代化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格局。法国农业信息服务同样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这些多元化的服务主体包括行业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农产品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社、农业部门等企业、政府组织机构。各组织机构拥有独立的农业网络信息系统, 在农技推广中作用显著。
2.5 积极培训高素质的推广人才队伍
农业发达国家在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可归纳为以下3个特点:一是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水平的平台和途径众多;二是针对农民的农业科学技术教育培训得到高度的重视;三是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人员被给予较高的福利待遇及社会地位。美国拥有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的同时, 还具备高素质、高学历、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日本的专业改良推广普及工作人员及技术工作人员, 不仅需要符合国家明确规定的学历标准, 还必须通过国家或地方举办的专业考试, 并且只有具备若干年从事农业试验研究、教学工作或技术推广的实践经验的人才能成为专业技术员。
3 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的建议
3.1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法规体系
新型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模式选择, 重点在制度建设。政策法规不仅为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环境, 而且保障了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能的发挥。根据农业发达国家实践经验, 农业科技服务推广分为公益性与市场性, 不同类型的推广方式应采用不同的运作机制与制度, 关键在于权衡运用市场手段和政府的干预程度的利益博弈结合点, 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应有相应的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给予保障。要加强对农业技术服务和推广工作的保护力度, 立法是主要手段。1993年7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因此建议尽快将其修改工作列入议程, 尽快修改完善, 并出台配套的实施条例, 在依法明确农业科技服务推广的公益职能的同时, 进一步加强和稳定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
3.2 加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这也是其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的原因所在。应促使企业成为农业技术服务推广和创新的重要主体, 通过加强产学研结合, 促进农业科研、教学与推广三者的有机结合。明确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今后立法的重中之重, 继续完善以政府为主导, 公益性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保障体系, 建立以基层农业推广服务站为核心, 以合作社经济组织为主要依托, 以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为轴心的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 不断加强科研院所、高校等相互补充的多功能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 并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科研、教学、推广”一体化的新型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服务推广体系。
3.3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是新型农村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的新鲜血液, 是体系运行的最终实施者。要大力推动农村示范工作带头人的素质提升与技能培训, 提拔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所需的农村经纪人、民间企业经验管理工作人员和农民专业合作机构带头人。通过定期开展相关科技管理内容培训, 不断提高基层科技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与此同时, 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针对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人员实行全国统一的资格考试。总之, 新型农村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的建设需要一支有经验、有技能、懂管理的农业科学技术服务推广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孔详智, 楼栋.农业技术推广的国际比较、时态举证与中国对策[J].改革, 2012 (1) :14-25.
[2]许先.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4) :127-131.
[3]丁自立, 焦春海, 郭英.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经验借鉴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5) :62-64.
[4]陈英.法国农业现代化及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J].学术论坛, 2005 (5) :76-79.
[5]高强, 孔详智.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演进轨迹与政策匹配:1978—2013年[J].改革, 2013 (4) :7-20.
[6]于一航, 佟光霁.论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 (1) :47-48.
国外农业经营模式 篇9
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 究竟采用哪种模式, 主要是由该国的资源禀赋和工业发展水平决定。资源禀赋较为富足的国家和地区, 一般通过发展规模化经营和农业机械化以节约劳动力, 该模式以美国为代表。而资源禀赋较差的国家和地区, 多投入劳动力, 提高农业发展技术水平来提高单产水平, 该模式以日本为代表。而资源禀赋介于两者之间的, 即人地都不富足国家和地区, 在这两个方面都要下工夫, 这就是所谓的中间模式, 以西欧最为典型, 也被称之为“西欧模式”。日本经济学家早见次雄和美国经济学家费农·拉坦在大量的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农业现代化可分为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西欧模式。
一、以节约劳动为特征的“美国模式”
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节约劳动型”模式。是指在人少地多、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 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和低价能源优势, 大力发展农用机械, 以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 通过扩大经营面积提高农作物的总产量, 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这些国家耕地充足, 农户经营规模大 (户均耕地100—200公顷) 、工业发达、劳动力缺乏, 其农业现代化的特点为:先实现农业机械化, 然后再转向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及化肥的应用实现生物化学化和信息化。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国家。从1910年开始,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在农业中得到应用。1910年, 美国农场拥有拖拉机1 000台、谷扬收割机1 000台、载重汽车2 000辆 (1911年) , 到1940年, 美国农场拥有拖拉机达156.7万台、谷物收割机19万台、载重汽车104.7万辆、玉米摘拾机11万台。除个别地区, 以及经济作物和蔬菜生产还主要靠手工劳动外, 美国的大农场, 特别是谷物农场, 在耕地、耙地、播种和收割脱粒等生产环节都已实现机械化。因此, 可以说美国农业实现机械化的时间为1940年。
20世纪40—70年代, 是美国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的时期, 其间许多精细的农活普遍实现了机械化。到1970年, 电力也得到普及, 畜牧业成为使用电力最多的部门, 此外, 在排灌、农产品贮藏、加工等方面也普遍使用电力。美国对化肥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也很重视, 特别在20世纪60年代后。1960年时, 美国使用的商品肥料273万吨, 1980年达到5 280万吨。
美国历来重视从国外引进作物和畜禽优良良种, 以及改良和培育新品种的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 对水土保持、扩大农作物和畜禽的种质资源, 改进农、畜、水产品加工和储藏技术等农业技术的研究都投人大量的经费, 并形成教育、研究、推广“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当前, 美国的农业生物技术主要集中于四大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酶工程和发酵工程, 其中一些成果已经或有望在21世纪初进人实用阶段。管理现代化对美国农业的现代化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战后, 美国农场把其他经济部门中已经普遍使用的管理技术运用到农场管理中去。相当部分农场目前已经采用计算机管理。从广义上讲, 管理现代化是指一体化农业的形成。所谓一体耗农业, 是指在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 把农用物资的生产和供应, 农业生产、农产品收购、运输、储藏、加工、包装以至最终产品的销售等各个环节组成一个统一的农业综合体或农工商综合体。在美国, 这个体系也称为“食品和纤维体系”。它的形成使工业和商业融入农业使农业融入现代市场, 使美国农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以节约土地为特征的“日本模式”
以日本、荷兰、韩国为代表的“节约土地型”模式。这些国家耕地少而散, 农户经营规模很小 (户均耕地1—3公顷) , 农产品供不应求, 其农业现代化的特点为:先生物化学技术现代化, 后才重点转到操作机械化、生产精确化, 政府对农业投入较多的“保护”资金。
日本的资源禀赋特征与美国等正好相反, 人多地少, 土地供给缺乏弹性, 土地价格与工资价格同步上升, 土地和机械替代人力无利可图。所以,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突出特点就是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 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农用工业、提高化肥与农药施用水平, 致力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日本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首先是化肥工业的加速发展, 使化肥价格稳定下降, 使土壤资源耗竭能够快速有效得到补偿, 从而突破土地资源稀缺的束缚。生物科技的兴起和发展为日本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通过生物技术不断改良农作物品种, 从而实现土地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 使日本农业现代化得以实现。
同时, 日本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而广泛采用小型农用机械, 对土地进行精耕细作, 有效地改善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条件, 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在日本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以及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成功, 日本政府建立了一套科学严密的科技推广制度。日本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 在生物、化学科技进步的推动下, 迈过小型农业机械对土地精耕细作, 为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类似国家树立了农业现代化的典型。
三、人地都不富足的“西欧模式”
以英国、法国、德国为代表的“西欧模式”或者称“中间类型”模式。这些国家的国情界于上述两者之间, 既缺乏足够的劳动力, 人均耕地又不多, 农户经营规模中等户均耕地15—30公顷。为此, 其农业现代化的特点是把良种化、生物化学化、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严重地阻碍和拖延了传统农业国转向现代工业国的历史进程。然而, 二战后法国政府采取积极干预农业政策, 加大支农投入。法国政府重视对农业的投资, 农业支出在国家预算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1975年, 法国政府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达339.79亿法郎, 用于农业投资的新增贷款150亿法郎, 农业财政投资占当年农业投资总额的51.3%。加大政策支持, 制定《农业指导法》、《农业指导法补充法》、《农业保险法》、《农业灾害救助法》等相关法律, 为农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为了改变法国农地碎片化的落后状况, 法国政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展大规模的“领土整治”工作。60年代后进一步转向开发欠发达地区, 改变农村传统经济结构, 实施农村“结构改革”政策。通过近20年的改革, 法国的农业工业化程度大大提高, 中小农场也被规模较大的农场取代, 农业规模化经营基本实现。此外, 法国政府还积极探索农业一体化相关举措, 促使工业反哺农业。政府让工商业资本家与农户建立联系, 把农业生产同农业有关的所有环节, 即从农用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储藏、运输、加工、包装一直到最后产品的销售以及农业信贷等环节组成的一个利益共同体。
英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首先在立法方面, 英国于1947年实施了战后第一个农业法, 并在此后30年里, 多次颁布了鼓励、确保农业发展的法令, 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和支持农业。政府还制订了一系列保护农产品的价格政策, 其主要内容是对本国生产的各类农牧产品 (如谷物、马铃薯、甜菜等) 都规定了最低保证价格。如果这些农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实际销售价格低于最低保证价格时, 销售价格与最低保证价格的差额由政府补贴。同时, 政府制定政策促进农业土地规模化、产业化的形成。为发挥规模效益、诱导规模经营, 英国政府制定了鼓励农场向大型化、规模化发展的法令, 对愿意合并的小农场可提供50%的所需费用, 对愿意放弃农业经营的小农场主可获得2 000英镑以下的补助, 或领取终生养老金。政府除对农业进行直接投资外, 还对农业基本建设 (如土地改良、田间供排水设施) 和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提供补助金。英国每一个地区都设有不同类型的信贷机构从事农业信贷业务, 它们以土地或房屋为担保, 对购买或改良农田进行农场建筑等提供贷款;购买农业机械和农场建筑物的农民可以使用短、中、长期贷款等三种形式。
国外农业经营模式 篇10
一、资源优势型的美国农业发展模式——大农业模式
美国地域辽阔,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加上美国最早形成世界最大的专业化农业带和较早建立并完善了农产品市场体系,以及美国巨大的经济实力对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形成了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现代物资投入量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化程度高、以劳动生产率为主和土地生产率为辅的农业发展路子,我们称之为资源优势型的美国农业发展模式。美国这种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独特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
1、快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美国农业资源丰富,对促进美国农业现代化创造了十分优越的条件。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下,战前农业已十分发达,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农产品及加工品的更大增长,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现代化。
2、农业产业化体系发达。
美国是农业产业化(一体化)经营方式的发祥地。其农业经营体系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洗礼,已经非常成熟和发达。美国的农业产业化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和完善:第一种是纵向一体化,即由一个企业来完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全过程;第二种是横向一体化。即不同的企业按合同分别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第三种就是不同的企业各自根据市场价格“信号”分别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等。这类经营方式在美国目前仍占主导地位,因为它可以保证生产、加工和销售各环节的充分竞争,发挥市场对企业或对产业体系的纠错功能,提高其竞争力,化解各类经营风险。
3、农场开展规模化经营。
随着美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扩张,美国农业土地面积也不断扩张,农场主拥有的土地规模也越来越大。农场在20世纪20年代经营土地的规模不大不小(平均每家600亩),后来向两极分化,60亩以下的小型农场的比例由20世纪初的3.5%上升到20世纪末的8.6%,但仅占美国耕地的0.7%,而面积在6000亩以上的大型农场的比例则由20世纪初的0.7%上升到20世纪末的9%,占到耕地面积的65%,600~3000亩的中型农场比例由42.3%下降到37.8%,由占耕地面积的50.6%下降至17.9%。农场规模化使得农场可以运用高科技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农业技术进步的强有力支撑下,加上土地制度日益完善,大大提高了农场主们的积极性和土地产出水平,规模经济成为美国农业发展的主旋律。
二、资源贫乏型的日本农业发展模式——高效农业模式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正因为如此,日本在利用资源的效率上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二战后日本农业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在农业自然资源极为短缺、农业规模较小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走出了一条极富开创性的农业发展路子。
1、寻求土地经营方式变革。
增加农业收入的有效方式之一是增加耕地,扩大规模。日本采取把土地借来耕种,扩大耕地面积,扩大规模的经营方式。到2000年,借别人土地耕种的农户平均每户借来的耕地面积达到62公亩(1公亩=100平方米)而且这个数据还在增加。租借土地成为日本农业生产的一种重要的生产经营方式。再加上近年来,日本单纯以农业为生的农户逐步减少,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断老龄化,所以委托他人耕作土地的农户也多了起来,客观上也为租赁土地经营提供了条件。另外,日本战后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建立起来的农业合作组织和地区农业集团等类型的共同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小农经济的局限性,缓和了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对推动农业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2、农协反映农民呼声服务农村经济。
日本农村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农户比较分散。为使分散的日本农民能够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维护自身的权益,日本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时往往在宏观以及政策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而在保护农民权益、反映农民呼声,发展农村经济等微观方面,日本农协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被日本农民视为其利益的代言人。比如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高速工业化时期,农协通过其政治力量促使政府不断提高对粮食(主要是大米)的收购价格,还促进了政府对农田基本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人,这些都有利于农民收人的提高。日本因此避免了高速工业化时期出现城乡差距、工农差距、社会收人差距扩大的现象,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三、工业反哺农业型的韩国农业发展模式——行政运动模式
韩国的农业发展是在工业取得巨大发展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工业化发展速度很快,却导致农业发展落后,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促进农业发展,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采取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来促进农业与农村发展,并运用政权的力量发起了“新农村”运动,使农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现代化。
1、政府主导农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
为了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缩小城乡差距,朴正熙政府在1971年发动了“新村运动”。这个运动是推动20世纪70年代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的重大战略举措,为工业反哺农业,把城市物质文明以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推向农村提供了重要载体。
2、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农业农村协调发展。
韩国为了实现农业农村发展,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来缩短城乡差距。从1970年的“新村培养运动”到1971年开始的“新村运动”无不体现了这样的特点,尤其是“新村运动”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新村运动”的内容很多,它的第一任务是“农村启蒙”,要使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变化。第二个任务是“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目的是改造农民居住环境、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第三个任务是“经济发展”。有两项主要内容:一要增加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比如道路扩展、小规模灌溉工程;二是增加农产收入,包括家畜饲养、推广经济作物、发展专业化生产区、合作耕作,以及建立各种“新村工厂”以增加非农业收入。
3、重视环境保护,大力发展亲环境农业。
韩国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深刻意识到工业对环境产生的破坏,加上农药、化肥的过多施用,导致土壤性能恶化,可持续生产能力降低,农业污染严重,农业的国际竟争力削弱。因此,在“新农村运动”中采取了发展亲环境农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韩国亲环境农业的内容主要有两项:第一,亲环境农业是以农业与环境的协调来实现可持续农业生产、提高农家收入、保全环境,同时追求农产品安全性;第二,亲环境农业是通过生态系统的物质环境系统来实现农业安全处理、作物养分综合处理、生物学预防技术的利用、开发等,并持续保全农业环境。
四、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1、资源丰富与缺乏不是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
无论是资源丰富的美国,还是资源缺乏的日本,抑或介于两着之间的韩国,都是根据本国的具体特征走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农业发展道路。我国各地资源禀赋差异很大,东部资源相对缺乏,中西部资源相对丰富,如何根据自身特色走出一条迅速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现代化,对全面实现小康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
2、新农村建设必须是政府主导。
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韩国,在农业发展方面,政府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在农业扶持政策和产业倾斜方面。战后日本政府一般会计预算中,农业支出约占10%,其中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约占农业总支出的40%,主要用于土地改良、提高农业机械化和稻谷转作等,用于农产品价格补贴的支出占农业总支出的49%;韩国的新村运动始终以改造农村为核心,但不仅仅局限于农村。从农村的环境改造项目开始,运动的范围很快扩大到城市,出现了所谓的“工厂新村”、“城市新村”、“学校新村”。“新农村运动”虽然主要由农民进行,但政府不仅是发动者、引导者,而且在不同阶段提供财政、管理和规划方面的帮助,政府有专门的组织系统进行管理和指挥。
3、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农民素质和积极性。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农民的积极性则决定了农村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速度。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村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而农民积极性的提高关键在于改变农村土地使用方式,特别是土地流转机制的改革,实现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和承包权的有效分离。
4、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保障。
美国早在1860~1940年间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就已具雏型。随着商品农业的发展,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有了迅速发展。到二战前,政府提供的公共农业服务、合作社提供的集体农业服务以及农业公司提供的私人农业服务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仅保障了农民的利益,而且减少了他们的风险。韩国新村运动中,政府的作用虽然加强,但却没有压抑农民的积极性,各种基层组织并未成为取代农民的“集体”。政府和基层组织的作用未超出“指导”范围。建设项目多是在农闲时候开展,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减少了农村季节性失业。
5、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韩国新村运动的工程项目都是切实可行的小项目,比如修路、修井、盖房、修塘、拉电网等。这些小项目风险小、动员群众广泛,无论对农村发展或以刺激工业生产都见效快。美国在二战后完成了农业机械化之后,向大型化、综合化、自动化和电气化方向发展。除谷物和饲料草等大田作业全面实现机械化外,经济作物、水果、蔬菜等也完全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在畜牧业中,不仅饲料的加工、给水、孵化、挤奶、调温、通风、清洁及产品装运和初加工等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且应用现代电子技术,按流水作业线进行自动化生产。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世纪最重要的国策之一。美国的大农业模式、日本的高效农业模式和韩国的行政运动发展模式都是在探索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成功方式,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强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农业发展模式,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秦富:“解决三农问题的国际经验”[J],《调研世界》2005年第5期。
[2]“农业产业化是新农村建设必由之路一一国外经验及启示”[J],《环境经济》2007年第1期。
[3]卢荣善:“经济学视角: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2期。
[4]刘淑云:“日本农协制度的经验与启示”[J],《古今农业》2002年第2期。
[5]申团结、袁忆:“国外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2期。
【国外农业经营模式】推荐阅读:
国外休闲农业08-02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08-10
对我区农业土地经营管理模式的思考08-20
国外教学模式11-03
国外人才培养模式09-27
国外城市管理模式08-13
国外课堂教学模式09-24
国外会展业发展模式05-15
国外内部控制模式研究07-04
国外家庭医生服务模式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