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圈(共12篇)
怪圈 篇1
从春节前至今, 猪价一直走低, 价位进入历史低谷, 全国养猪户“赔”声一片。基于此, 4月19日, 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救猪市”是出台政策中重点之一。
短短两三年时间内, 猪价缘何又从“大热”走向了“大冷”?“猪贱伤农”、“猪贵伤市”的“过山车”行情能否避免?
纠结:一天喂两次还是坚持喂三次
“这些天, 我都在想, 是一天喂两次呢, 还是坚持喂三次?”4月23日, 河南省汝州市杨楼乡范庄村鑫源养猪场的老板范军对记者如是说。由于猪价自春节起, 就开始像轮子抹了油的滑板, 怎么也刹不住, 直到眼前的出栏价每千克9块左右, 养猪成本远远高于卖猪收益, 使得他在勒紧自己裤腰带的同时, 也开始在猪的口粮上打主意, 真不行就喂两次吧, 喂多了也不会再长肉。
范军说, “现在我每出栏一头猪, 就要赔一二百块钱。”这使他不由回想起昔日市场的辉煌来, “以前, 挣得最多的时候, 一头肉猪能挣六七百块钱。”
走势:粮价上涨, 猪价却走下坡路
范军一筹莫展的时候,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龙园养殖有限公司的投资人赵老板, 也没有省心, 时刻盯着猪价走势, 随时准备出手卖猪。
他说, 现在卖猪就像割肉一样疼, “出栏越多, 赔的也就越多。”可肉猪该出栏时不出栏, 只会浪费饲料, 很难再增加重量。
“如果猪价后期涨幅不大, 今年养猪铁定赔。”赵老板说。这个判断, 不是来自猪价高低, 而是猪粮比——这是判断养猪挣钱不挣钱的一个最简单的公式。所谓猪粮比, 也就是猪价与粮价的比率。在我国, 猪粮比5.5∶1为养猪的盈亏平衡点。赵老板说, 猪粮比中的粮食, 内地大都以玉米为标准, 可目前玉米行情一路走高, 将近一块一斤, 使得猪粮比远远低于盈亏平衡点。
官方统计数据也证实了他的说法。4月22日, 记者在河南省畜牧局采访时, 畜牧处对河南省猪粮比的最新统计刚出来:4月21日, 全省生猪价格是9.44元/千克, 玉米是1.87元/千克, 两者比率是5.05∶1。
回顾:利好消息下的养猪大跃进
2007年上半年, 全国生猪供应紧张, 为增加市场供给量, 控制飞速上涨的猪肉价格, 各级政府出台能繁母猪补贴、奖励生猪调出大县、生猪政策性保险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调动了养殖户从业积极性。
同时, 猪肉价格持续大幅度上升, 使得养猪成为暴利的代名词。许多人看到养猪能赚大钱, 纷纷办起了养猪场。这其中, 既有互联网大佬丁磊、饲料大王刘永好这样的知名企业家重金投入, 也有农村散养户的小本经营。
统计数据显示, 在市场价格的拉动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下, 生猪生产快速发展, 出栏量大幅增加。2009年, 全国生猪出栏6.4亿头, 同比增长5.7%。
观点:猪价惨跌折射产业走向过剩
与这些养猪户的“政策导致产量过剩”不同, 河南省内乡县畜牧局一刘姓股长认为, 政府扶持养殖业是好事, 猪价长期走低, 是因为猪价有波动规律, 今年刚好到了波谷。据悉, 自1985年猪肉市场放开后, 生猪市场已经经历三次波动, 而这次, 是一轮波动的谷底。刘股长说, 这次猪价走低还有其他因素影响, 一是天气转暖, 肉类消费进入淡季;二是受疫情影响, 部分生猪提前出栏;三是随着人们膳食习惯的改变, 鸡鸭鱼类及素食挤占了猪肉的消费份额。
就在4月19日, 温家宝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进一步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 专门讨论猪肉问题, 并启动了中央储备冻肉收储措施。
生猪市场果然灵敏, 河南省畜牧局统计显示, 4月21日的生猪收购价格比上个星期上涨3%。26日上午, 全省生猪价格已经突破10元/千克。
不过, 对这个上涨, 有养殖户并不看好。赵老板说, 目前猪价上涨是“政策市”, 还没有到依靠自身产生上涨动力的地步。
“现在养猪业问题很严重, 国家几万吨的收储计划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商务部生猪市场预测预警系统特聘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研究员王立贤认为, 猪价跌惨了的背后, 透射出我国长期供不应求的生猪产业, 正在从紧缺时代走向平衡甚至过剩时代,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没有遇到过的局面。
争论:政府该不该介入“猪事”
王立贤说, 有些问题解决不了, 生猪价格暴跌暴涨问题就还会再度重演。在这轮猪价波动中, 他明确表明立场:政府以补贴的名义进入生猪生产领域值得商榷。
“政府是管理者, 也是市场监管者, 收储虽然不能解决总量问题, 但可以削峰填谷, 这个可以有。但大规模发放补贴, 等于直接改变了人们原来的预期和市场原本的运行轨迹, 这时候生猪生产量一定会暴增。”
他不赞同政府管得太细, 过细只能加剧市场波动, 如果可能, 让市场自行调节是最佳方式。
河南省畜牧局工作人员也说, 曾有大养殖户告诉他, 对于真正把养殖当事业的人, 更在乎的是一个稳定有序的市场。
针对目前的市场波动, 政府应该如何应对?王立贤说, 既然政府已经干预, 就得政策灵活, 不但猪少时考虑怎么办, 也要提前考虑猪多时怎么办。
怪圈 篇2
原本安排好的行程,被外界不可预测的事情打乱后散落一地。
在安排好的时间不能做安排好的事情,后面的事情就都得拖延或停止。
哎!将自己陷入僵局。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当事情陷入僵局,前方无路可走的时候,不妨试着转身,让自己的思维转个弯,也许柳暗花明的惊喜就在眼前。
认真思索:
现在能做什么?
以前做过些什么?
以后想要做什么?
小心把自己绕成麻花了!
哈哈
静心,不急不躁,总会遇到。
思辨行业怪圈 篇3
渠道选择
出于招聘渠道的考量,与餐饮行业有着些许相似性的房地产行业,也存在着同样的怪象,人力资源管理者难以招聘。虽然,房地产企业也存在人员流动率高,社保问题难以统一等问题,但是一些房地产企业会通过猎头这种方式来招聘。但物流、餐饮等行业选择猎头这种渠道来招聘的则相对甚少。
虽然在中国行业性猎头没有欧美国家普遍,但是针对房地产行业的猎头公司在嗅到市场前景之际已经萌芽,这也让房地产行业的招聘渠道拓宽了不少。不过,即便如此,也存在与餐饮行业类似的问题,人力资源从业者以及管理者流动率低,有经验的从业者少。猎头公司通过背景调查等方式再三选择后将人才推荐给房地产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有的能够推动企业发展,有的则与企业不匹配,这也让很多房地产用人单位头疼不已。
综观如今的传统招聘渠道,高端人才的招聘主要以猎头为主,然而对传统餐饮行业来说,显得略有不切实际之嫌。暂且不说中国猎头市场行业针对性不强,单就让餐饮企业管理者接受猎头招聘就成为一大难题。他们一方面出于成本考虑,在中国市场习惯于劳动力取胜的餐饮企业,更多希望通过低成本的运作方式来取得竞争优势,而现在服务行业内部推荐相比较其他方式的招聘渠道而言,不仅时间成本小,而且在人力、物力成本上都有着无法取代的优势。另外一方面,餐饮行业本身存在服务人员的流动率高、统筹难等各种问题,而通过熟人推荐方式比较容易取得信任,并且有着相对的自主权。而通过社会招聘的无行业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处理问题、人员分配考量和上市风险的担当等方面都会有所欠缺和疑问,即便是招到了,可能也会出现水土不服而流产的现象,这正是餐饮行业人才缺口的问题所在。
考量本身
现招现用是中国多数企业习惯的用人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并且为企业节省了时间,但在企业快速成长的洪流中,现有的社会人才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这是众多服务型企业遭遇的瓶颈。尤其是众多餐饮企业,无论是培养体制还是晋升机制,都成为他们难以適应上市需求所带来的高温高压考验,一旦企业发展到某种程度,能够使得上劲的人往往千金难求。
分析中国餐饮行业上市公司,更多的是在连锁经营上做得比较出色的企业,如全聚德、湘鄂情、西安餐饮、华天酒店等。从中国餐饮行业的市场状况看,主要存在的现象是民营企业居多,管理者缺乏,高素质人才缺乏等,尤其在如今资本市场运作、重视高科技、高成长性的特点看,相对门槛较低、科技含量低、劳动力比较密集的餐饮业,则不具有优势。
这些高科技高技术型企业无论是上市,还是快速发展,社会上培育出来的人才基本上能够供应需求,并且本身的行业特色也让这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相对简单有效。这是社会培训体制所产生的效果,而对餐饮类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社会培训往往难以满足高标准的企业人才缺口,如何才能变则通呢?
既然传统方式无法满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才供应需求,细分市场也还未能有效触及并且达到企业需求,那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
思索变则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及,这是传统的处世之道。既成事实,无法改变,那就更需要思考变通的方式。
众所周知,人才的培养无外乎学校、培训机构、企业培养。成熟的企业往往是通过校招的形式,招聘一些优秀并且具有潜力的人员,进行后备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经过一段时间,在特殊的时刻就让这些人才进入培训机构专项培养和锻炼,以適合更高层次的需求,这是企业与培训机构相结合的一种培养方式。基于这种模式,反思中国劳动力密集性企业,或许也能通过特殊的培训方式,培养这类企业中的优秀人员,以適应企业快速成长时候的特殊需求。
现在市场上对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人员的培训往往是技工类的,培养这些人员的专业技能。但对于这些人员的提升培训,或者说趋向于管理者的培训,以及吻合企业再次需求的培训往往少之有少,这类企业自身花在培训上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屈指可数,导致了这类企业人力资源缺口,这更是造成这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缺失的重要因素。从这点出发,结合企业以及培训机构双方需求的循循渐进的培训大有可为。无论是服务性的企业还是第三方培训机构,或许能够从这个方面着手,寻找新的突破口。
勿陷“晕轮”怪圈 篇4
一、别将“学困生”视为“无能”的代名词
学困生在狭义上是指学习方面有一定困难的学生, 广义上是指由于学生心困、情困、贫困等原因所导致的学习成绩出现消极状况的学生。由于学习个体的差异性, 这种现象很常见。他们可能仅仅因为学习方法及方式、学习习惯及态度、学生激情及动力、学习接受能力中的某个或者某些方面有所缺失, 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不理想。但是, “学困生”并非一无是处, 更非“无能”。所以, “一无是处”的标识千万不能套到他们的头上, 不要让他们生活在“被无能”的阴影里。那如何来面对“学困生”呢,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处理:
1. 应该全面地看待问题, 积极地寻求“困”的原因, 努力解决学生身上所出现的问题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可能是自身的, 当然也很有可能是家庭和学校的。家庭的原因, 主要体现在溺爱、专制、放任等三种家庭教育模式上, 这三种模式或多或少都会在学生的心理产生对生活和学习的淡漠和抵触情绪;而学校方面的原因, 是由于教育的“一刀切”, 没有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导致一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 在心理上变成了“后进生”, 在学习上成为“学困生”。所以说, 家长和教师要给予“学困生”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关怀和信任, 并且要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2. 在找到学生“学困”原因的基础上, 关键是发现学生的特点和亮点, 创造机会让其体现自身价值, 让其找到学习的动力
“小伟”是我们班级的一名学生, 成绩不是很好, 但是开学时搬书的一幕触动了我。我在班级大声说道:“同学们静一下, 请大家跟随我去图书馆把我们的教科书和材料搬回来”, 只看到“小伟”走到讲台边上, 向全班大力挥动手掌, 说道“兄弟们, 走!”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 却体现出他的号召力和在学生中的威信, 所以我在班委选举的时候提名他为班委候选人, 意料之中, 他以全票顺利当选班长, 而且, 当上班长之后, 他学习一天比一天努力, 学习成绩也是直线上升。虽然我从没有对他说过什么, 我觉得“小伟”也应该有这样的想法:我是班长了, 我应该各方面都要比别人强, 至少能尽到自己的最大努力。
3.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严格要求自己, 踏实上进
学习是没有捷径的, 学习需要细致地、认真地、脚踏实地地前行。从学生的特点出发, 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引导他们积极调整心理状态。一般来说, “学困生”心理上的“困”直接导致了其学习上的“困”, 问题不敢提、不会提、不想提, 其实都是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班主任应和学生积极交流, 循循善诱, 不要给予“学困生”太大的压力, 更不能打击他们。让他们远离“学困生”这个头衔吧!
二、别让“学优生”成为德育的“特例”
人们心目中的“学优生”往往是指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甚至还有人认为:学优生素质好, 不用教育也可以自己成才。这种想法是片面的。近几年来, 很多名牌大学的学优生也会在其他素质方面“不优”, 有人不堪各方面压力精神异常, 做出一些违反正常行为准则的事情。因而, 我们要正确全面地认识“学优生”。
1. 不要夸大“学优生”学习以外的素养
有些教师在对学优生的教育过程中, 往往会夸大学生除学习成绩以外其他方面的素养, 相反, 他们所独有的思想偏差、人格缺失等方面则很容易被忽视。所以, 教师应该正确、全面、科学地看待和观察学优生的各方面素质, 不能对学优生的要求有所降低, 有所松懈。学校前不久严查教学区使用手机的问题, 副班长“小晨”却顶风作案, 在自修课期间偷偷使用手机, 被我看到, 虽说是借口上网查阅资料, 但我不能对她有所袒护, 果断将她送往德育处进行处理, 最后, 她受到学校的警告处分。这件事以后, 我更觉得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 后来我也找她进行了深刻的谈话, 效果良好。
2. 努力帮助“学优生”克服“孤傲感”
由于学优生学习成绩好, 一般来说, 他们都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优越感”, 进而形成一种让人难以接近的“孤傲感”, 以致在人际关系方面可能会出现危机。所以, 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 对待自己, 甚至要完善自己, 是很有必要的。我也一直和学生说, 假如你的文化成绩进了全校前十名, 在全区、全市是不是仍然是名列前茅呢?“山外青山楼外楼”啊。毛泽东同志说:“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所以需要时刻鞭笞自己, 让自己更加努力。而且, 要知道, 学习成绩好并不能代表什么, 只能说明在文化科目的评价上你高于其他人, 而其他方面呢?如纪律、诚信、人际关系、劳动积极性、活动的参与度等方面呢?你是不是也胜人一筹呢?所以全面发展、不断完善, 也是很有必要的。让“学优生”变成“全能选手”吧!
三、正确理解“晕轮”, 有效避免“怪圈”
其实, 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 其错误在于: (1) 它容易抓住事物的个别特征, 习惯以个别推及一般, 就像盲人摸象一样, 以点带面。 (2) 它把并无内在联系的一些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 断言有这种特征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 (3) 它说好就全都肯定, 说坏就全部否定, 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所以, 不管是对待“学困生”, 还是“学优生”, 作为班主任, 既要充分注意部分学生特长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使学生的闪光点得到别人的认可, 受到别人的尊重, 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也应注意, 虽然对部分学生偏爱一些是人之常情, 但过分的偏爱或溺爱都会导致感情用事, 对错不分, 有的还会“一俊遮百丑”, 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走出自我攻击的怪圈 篇5
一、自我攻击的定义
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自我攻击行为时有发生。自我攻击是个体以自我生命有机体为代价来寻求自我解脱的情绪发泄方式。自我攻击行为轻则造成身体伤害,重则失去生命,而到达这地步,那就是被称为极端自我攻击。网上资料显示,近些年来(2004—2008年)全国高校极端自我攻击的大学生人数(包括部分因自我攻击而失去生命的大学生),平均每年发生极端自我攻击行为的学生人数不下25人,有的甚至因极端自我攻击而导致悲剧发生,给家庭带来巨大的悲痛,给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极端自我攻击是个体在内在与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自行结束生命的行为。
二、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的直接原因
发现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的直接原因集中在5个方面,依次是学业压力大、就业压力大、适应能力差、情感受挫、人际关系失败。
(一)学业压力大
网上数据表明,学业压力大是导致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的主要原因之一,平均比例高达23,8%。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有2类大学生极容易因学业压力大而发生极端自我攻击行为,甚至走上绝路:一是本身基础好,中途由于沉溺于网吧游戏、淡恋爱而严重耽误了学业,面临退学边缘,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而实施极端自我攻击;二是虽然在高中时是班上的尖子生,但到了“精英荟萃”的大学后却因自己与别人差距大而深感自卑,不能及时调整心态或学业上得不到及时改进,就轻生厌世,以生命为代价逃避现实。
(二)就业压力大
网上数据表明就业压力是近几年来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的主要直接原因。显然,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从2004年形成第一个就业竞争高峰起,随着就业政策的转轨、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极端自我攻击人数明显增长。特别是由于待业大军的连续积压,形成2005—2006年极端自我攻击人数最高峰。此后,由于全社会的关注,政府不断加大就业政策支持,高校加强教育引导,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明显缓解,极端自我攻击人数明显下降。
(三)适应能力差
通过对2004-2008年以来大一新生(访谈学生亲人、周围同学等)实施极端自我攻击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部分“养尊处优”、缺乏生活磨砺的大一新生(多为独生子女)不能尽快适应大学校园新的人际环境、学习方式,生活自理能力差,加之学业的要求与家长的厚望、亲人和亲友的期望等综合原因使他们陷入深深的矛盾、迷茫和痛苦之中,倘若遇到更大挫折时,便导致极端自我攻击行为。
(四)情感受挫
在本研究中,因情感受挫而引发极端自我攻击的大学生比例达17.5%。大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的青春期,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然而身体成熟早于心理成熟,这些“深入爱河”的大学生们很少有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责任感和挫折承受力。他们一旦恋爱受挫,便入深深的失恋痛苦中而不能向拔,“无颜见人”引发极端自我攻击行为,甚至以生命为代价去殉情。
(五)人际关系失败
部分独生子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在父母的“严格保护”下长大,交往面十分狭窄,性格孤僻,造成人际交往障碍和困难,一到大学阶段,面临着伞新的人际环境,由于个人性格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原因而被同学们“玲落”的大学生,一旦不能及时融入班集体,极易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深感孤独、自卑和无助,一旦得不到及时调适或改变,就很容易发生极端自我攻击行为。
三、一般自我攻击的表现
一般自我攻击表现为:
1、自我批评
时常会给自己下消极的判语,就好象惯于责备的父母骑在自己的肩上。过分在意你哪些事情做得不对或不好,而不是哪些事情做得好。在内心对自我产生一种批判感,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对自己抱有强烈的敌意。
2、责怪自己
经常认为自己是错的,并将一切消极的事件归罪到自己身上。
3、自我标识
用“全或无”的思维方式看待自己。如果在某件事上失败了,就认为自己是个失败的、不可爱的、或是无能的人。这种抑郁思维模式还包括责备和咒骂自己(例如,没用,无能,软弱,废物,虚伪,无价值,败坏等等。)
4、以偏盖全
判断对人不对事,认为行为表现才是重要的。如果表现不好,则内心会自我证明这个人本身不够好。同时对自己产生一种不信任感。
6、自我憎恨
这是是自我攻击的极端表现。它不仅包含对自我的愤怒,而且包含指向自己的情绪和判断,认为自己败坏、邪恶、或令人厌恶。自我批评的目的是通过惩罚来改善;有见影自我憎恨旨在破坏或根除。
四、如何走出自我攻击
我们大学生都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的因素是多元的,既有深层的社会原因,也有直接刺激源,既有外在因素,也有个体内在的心理病变。因此,预防大学生极端自我攻击须从多方面人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内因是根本,因此我们自己应该努力采用种种方法,走出自我攻击的行为。
1、培养自我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
我们的情绪和感情都不够稳定,处于过渡时期,因而,只有使自己各方面素质进一步提
高,尤其是心理素质的提升,保持稳定的情绪,学会控制和驾驭情绪,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遏制自我攻击行为的发生,同时减少急躁、冲动、焦虑抑郁等不良行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2、学会自我教育。每当我们产生一种不良情绪时,应该把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当做一次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认识水平的过程。调控自己的情绪,通常的步骤有三个,其一,正确认识情绪,了解自己的情绪状况。即正视自己的不良情绪,它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东西,也是成长的契机,是可以控制、转化的,同时要通过自己的言语、姿态和表情了解自己情绪处于何种状态。其二,根据自身以往经验,查找原因,查明问题发生的根源。其三,自我调节,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由于自我攻击行为的产生是基于对自我的一种不自信,缺乏深度了解,因此,可以经常总结自我,提升对自我的一个认知,从根源上去减少自我攻击的发生。
“麦田怪圈”之谜 篇6
麦田怪圈(Crop circle)是在麦田或其它农田上,透过某种力量把农作物压平而产生出几何图案。它们一般特别大,大得要从空中的直升机中才能看得见它的全貌。据文献记载,麦田怪圈最早出现在英格兰,那是1647年,距今350多年。那个怪圈呈逆时针方向,原本齐刷刷的麦田,一夜之间竟变成了一幅巨型几何图画。
几百年来,这一神秘现象不断亮相,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南美、亚洲等地都频频发现麦田怪圈。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约出现250个图案各异的怪圈,特别是在英格兰南部,怪圈现象更是层出不穷。因为奇特的圆圈状图案大多发生在麦田,所以又被称为“麦田怪圈”,但是世界各地在稻田、玉米地、菜地、草地、沙漠、戈壁、雪地等处也都发现过一些怪圈。 “烟斗外星人”麦田圈
美国《Discover》(《探索》)电视频道所做的专题节目中介绍说,典型的麦田圈有几个共同特点:完全没有破坏痕迹,麦秆丝毫无损地在被压下而改变方向(并非践踏或机械屈曲而成);麦秆秆身加粗,秆内有小洞,胚芽变形;麦秆弯曲位置的碳分子结构受电磁场影响而异常,但能继续正常生长;麦田圈和周围的土地上有一些人眼无法看到的磁性小粒,分布均匀;麦秆像分层编织:顺或逆时计针方向间隔倒下,有时多至五层,但每粒谷仍像精致安排的一般秩序井然;图形以精确的计算绘画;无论图形多么复杂、工程多么浩大,它们都是一夜造就;并且,形成过程无人目击。
由于怪圈大多是一夜之间形成,而且面积很大,所以起初很多人认为它是外星人的杰作,是他们与地球上居民的一种联系方式。目前,有众多麦田圈事件被他人或者自己揭发为有人故意制造出来以取乐或者招揽游客。但麦田圈中的作物“平顺倒塌”方式以及植物茎节点的烧焦痕迹并不是人力压平所能做到。
科学家自然不会相信尚未验证的外星人。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大自然的杰作,另外一些科学家却认为这肯定是有人用高科技制造的。只是,制造者如何能够快速制造出巨大的图案还是一个谜。科学家正在用一些科学实验来推测可能的制作方法。
科学家当然不相信什么鬼神,也不相信从未得到过验证的外星人,他们只相信用实验能够验证或用科学原理推导的结论。美国大气物理学家特伦斯・米顿博士认为,夏季变化无常的龙卷风是造成怪圈的原因。米顿发现,这几年出现的麦田怪圈都是在山边或离山六七公里的地方,这种地方很容易形成龙卷风。但是,后来出现了更复杂的麦田怪圈,比如三个大圆相连,还有一些排列十分规则的小圆,而龙卷风不可能同时在一个地方出现“三级跳”。 电影《天兆》归因于外星人
后来,米顿发展了他的理论,认为是一种叫等离子旋风体的物理现象造成了怪圈。米顿认为等离子体旋风是高度带电的旋转空气团,它有时看上去像一个圆柱,有时候像个球,也许还会在空中闪耀。如果它径直落到地面,就会旋转形成圆圈或螺旋线,这样就会形成很复杂但是符合数学规律的几何图案。
既然利用传统的手段难以制造出麦田怪圈,那么科学家猜想怪圈制造者动用了某种科技工具。最近,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泰勒教授认为,微波发生器可以制造麦田怪圈。他认为发射微波可以导致植物茎秆快速倒下,并继续保持平躺在地面上的姿势。泰勒称,使用激光也能创作出这种引人入胜的图案。他认为,利用卫星的GPS功能可以追踪这些行为。对其中一些非常复杂的图案进行数学分析,结果显示设计这些图案使用了肉眼看不到的工程线。
然而,有很多人对泰勒的猜想提出了疑问,因为无论是微波还是激光,都是半个世纪内才得以推广的技术,而麦田怪圈出现的历史已经有350多年了。350多年前的人类,是不懂得微波和激光的。泰勒则辩解说,大量出现麦田怪圈是近几十年尤其是近20年的事情,这正好与微波和激光的普及相吻合,新技术出现以前的麦田怪圈可能是人力所为。
无论是旋风还是微波,都无法解释解释麦田怪圈中植物的变异和辐射增强等疑问。1997年,美国物理学家雷比盖特在俄勒冈州出现的麦田怪圈中,发现麦秆上出现了小洞,而离怪圈越远,这种变化就越小。另外,在麦田怪圈和周围土地上还发现了人眼无法看到的磁性小粒,离麦田怪圈越远小颗粒越少,分布均匀,似乎也不是人为的机械力量可为。雷比盖特博士还发现,怪圈中大约有40%的植物种子发生了变异。而且怪圈中的植物的生长节肿大,就像被加热过,或是密集能量的突然爆发。
英国麦田圈研究者安德鲁斯和戴尔加德发现,麦田圈的农田周围通常没有任何足迹,麦秆的弯曲方式不是用脚压出来的,倾倒的麦秆没有明显损伤,还可以继续生长,但是生长的方向怪异的被改变了。一些麦田怪圈被检测出辐射量较大,是由强大的能量产生的……这些都无法用现有的科学理论来解释。 麦田圈细节特写
“麦田怪圈”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正如这世界上许多的未解之谜。
财政怪圈现象研究 篇7
新中国建国以来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财政分权, 第一次是1958-1961年的权利下放, 第二次是1970-1976年文化大革命混乱时期的权利下放, 第三次是1978年以来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财政分权。每次改革的目的都很明确, 收获颇丰, 但是弊端也不少。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 我国于1994年又进行了一次分税制改革, 从而使我国中央与地方纵向财政分权进一步走向规范化。2008年, 中央政府再次提出调整财税体制。
从20世纪50年代的统收统支, 到70年代的财政包干, 再到90年代的分税制改革, 我国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一直处在集权→分权→再集权→再分权的循环怪圈中, 图1显示了我国集权与分权循环交替的演变过程。
二、中国分权与集权怪圈现象
(一) 1950-1960年的财政分权改革
自1953年起, 为完成“一五”时期任务, 国家集中财力进行经济建设, 实行的是侧重于分权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 中央隶属的国有企业的数目从1953年的2800个增加到1957年的9300个, 归中央计划调拨的物资由1952年的55种增加到1957年的213种。这种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 在保证新中国在经济极端落后的基础上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同时, 也显露出许多弊端。在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之下, 实际上只有中央一级财政, 无法照顾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需要, 不利于充分调动地方理财、聚财的积极性。
1956年5月, 国务院召开全国体制会议, 开启了放权的阀门。由于受到“大跃进”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初衷, 各地区和部门擅自挪用银行贷款和企业流动资金进行基本建设, 导致了严重的地区间协调问题, 尤其是投资的迅速膨胀和重复建设。1957年基本建设投资额为143.3亿元, 1958年为269亿元, 1959年为349.7亿元, 1960年增为388.6亿元。1958-1960年3年基本建设投资额为1007.41亿元, 比“一五”时期基本建设投资额588.47亿元多418.94亿元 (约71%) 。财政赤字连续3年递增, 1958-1960年分别为409.4亿元、552.9亿元和654.1亿元, 国民经济出现了全面的比例关系失调和倒退, 经济管理体制方面, 人权、财权、商权和工权过去下放得多了一些, 快了一些, 造成混乱。
(二) 1961-1979年的财政分权改革
1961年开始, 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重新集中财力和财权。起初是收回投资决策权, 基本建设投资改为中央专案拨款, 压缩基本建设投资, 1960年基本建设投资额为388.69亿元, 1960年削减为127.42亿元, 约减少了2/3, 1962年又削减为71.26亿元, 大中型国有企业重新划归中央隶属, 到1965年, 全国42%的国有企业变成了中央隶属企业, 中央重新控制了大中型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央调拨的物资由1958年的132种扩大到1960年的503种, 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也由50%回升到60%。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1960年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8.8%, 1961年上升为74.5%, 1962年更上升为79%。
1964年9月, 中央根据“大权独揽、小权分散”,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把一些由地方管理效果更好的权利下放给地方政府;1964-1965年, 每年留给地方安排的投资占财政预算内投资的20%。1966年5月爆发“文化大革命”。1967年, 动乱加剧, 工业生产普遍下降, 财政出现赤字。
1970年以向地方放权为中心内容的经济体制大变动, 给整个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因基本建设规模过大, 造成了1971年国民经济宏观方面的“三个突破”。于是又有了1971-1973年、1975年国民经济的两次调整。1971-1973年, 适应经济体制“大下放”, 实行收支“大包干”体制。到1974年, 这一体制进一步发展为“收入固定比例留成, 超收另定分成比例, 支出按指标包干”。1974年的财政体制仍然是一种典型的“大锅饭”体制。地方支出按核定的年度预算指标包干, 收入不足部分由中央补助。执行结果是超收的地区少, 短收的地区多, 地方政府实际上包支不包收, 所以称它是让地方财政“旱涝保收”的体制。与此同时, 中央财政出现了缺乏足够调剂能力的被动状况。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中央于1976年又恢复了“收支挂钩, 总额分成”的办法。1976年以前财政体制变动中的多次探索, 一直在“放权”和“集权”之间循环轮回, 虽有放权但始终未能改变财政体制的“高度集中”特征, 也未形成相对稳定的体制模式。
(三) 1978-1993年的财政分权改革
改革开放以后, 为改变经济上计划集中过多, 统得过死, 财政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沿着对地方“放权让利”的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路, 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实践。
1980年起, 在放权让利、扩大地方和企业财权的同时, 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分配格局, 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这次改革打破了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和全国财政吃“大锅饭”的僵化局面, 1984年10月, 先后进行的两步“利改税”改革为财政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存利去弊, 在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基本原则的指导下, 于1985年将“分灶吃饭”的具体形式改为“划分税种, 核定收支, 分级包干”,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权利和责任, 做到权责结合, 以求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
为调动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配合国有企业普遍推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198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地方实行财政包干办法的决定》, 开始实行6种形式的财政包干, 财政包干体制作为当时改革阶段上的一种过渡体制, 与旧体制相比存在着一定的优越性, 但也存在着不少缺陷。财政包干制以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收支为特征, 强化了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干预, 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化运行。财政包干体制仍然没能够跳出传统体制的行政隶属关系格局, 还未找到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比较合理、稳定、规范的形式, 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 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1993年上半年, 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比例失衡, 全国生产增长速度很高, 而国家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十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下, 党中央果断决策, 拉开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序幕。明确了中央和地方的支付责任, 重新界定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范围, 建立了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 确立了新的预算编制和资金调度规则等。
1994年以后中央政府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有了很大的提高, 从1992年的28.12%上升到1994年的55.7%, 此后稍有下降, 1999年为50.96%。1994年、1995年全国预算总收入占GDP比重分别为11.2%和10.7%, 继续保持下降趋势, 1996年以后略有回升, 到1999年上升为13.87%。财政支出规模增加, 增强了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全国财政支出规模在1998年达到了10771亿元, 比1993年增加了6129亿元, 增长了1.32倍, 1994-1998年, 财政支出年增长速度分别为24.8%、17.8%、16.3%和16.7%, 年均递增18.3%。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 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界定不太清晰, 转移支付制度不够完善, 财力与事权不尽匹配, 省以下财政体制不规范, 财权事权关系不明确, 产生了省、地及县级财力的纵向上移和事权的相对下移, 使体制矛盾逐步集中于县、乡层次。2000年县级财政净结余-73.89亿元, 乡镇财政净结余-2.5亿元。农业、教育、科学、社会保障和粮食风险基金等与各种增长挂钩的法定支出压力大, 除了影响到事业发展外, 最直接的矛盾表现在工资方面:2000年全国地方财力中工资支出的比重为38.18%, 而全国县级财力中工资的比重达61%;2001年全国534个县本级、1811个乡镇发生工资拖欠, 分别占县、乡镇总数的18.7%和27.1%, 占全国工资拖欠总额的99%。在省以下体制无力自行调控的情况下, 中央财政不得不在工资性支出、农村税费改革等方面实施专项转移支付, 加剧了中央财政收入与实际可用财力之间的矛盾。
三、结论
改革开放30年以来, 其中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通过这个改革, 中央财政有效提高了“两个比重”, 增强了财政调节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能力, 规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走出了中央和地方就财政收入的再分配不断讨价还价的困境。同时, 鉴于财政体制改革历程中财政分权与集权的循环往复, 过分集权导致统得过死, 过分分权导致“诸侯经济”, 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也是在寻求一种介于财政分权和集权中间的平衡机制, 而规避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财权和事权划分中出现的“缺位”和“越位”现象, 亦是财政体制本身作为经济体制转轨的一部分, 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后为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提供财力保障。
摘要:中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问题。中国自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 但始终没有跳出集权—分权—集权的循环往复, 并且财政体制改革出现“一收就死, 一放就乱”的历史怪圈。
关键词:财政分权,分权与集权,财政怪圈
参考文献
[1]王绍光.分权的底线[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7.
[2]项怀诚.中国财政50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
[3]谢旭人.中国财政改革三十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4]张军, 周黎安.为增长而竞争——中国增长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5]毛泽东.论十大关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6 (1) :9-10.
[6]孙健.中国经济通史 (下)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7]阎坤, 陈昌盛.中国财政分权的实践与评价[J].广东社会科学, 2003 (5) .
药品流通的生态怪圈 篇8
医药物流是近年来行业内备受关注的细分市场之一。一方面, 药品流通长年来由于自成体系, 外人很难进入其核心业务, “神秘”的面纱下是人们对医药物流利润率较高的猜测;另一方面, 医药流通企业的物流水平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药品流通的市场容量更是蔚为可观, 截至2009年底, 全国1.3万家药品批发企业的销售总额就达到了5684亿元, 这还未算上全国近39万家零售药店门店的销售额。此种变化下更是不乏跃跃欲试者, 但药品流通行业复杂的生态环境却远远超出了外界的想象。
中国的药品流通行业兴起于计划经济时代。1952年左右, 建立了由国企垄断、以调为主、统购包销的三级医药批发体制。上世纪80年代中期, 医药流通行业市场化起步, 政府取消统购包销、按级调拨等规定, 实行“多渠道、少环节”措施, 彼时, 新的药品批发企业大量涌现。目前的药品批发企业中, 有90%以上正是那个时候进入的。
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不可谓不迅速, 但“多、散、乱、小”的局面却已根深蒂固。虽然干预政策几轮出手, 但却收效甚微, 普通百姓的个体感受可能更是感到“无功而返”。这其中, 加价率管制政策是主要原因。该政策规定, 公立医院售药加价率不能超过15%。这一政策使得公立医院选择了这样一种药品购销模式:一方面抬高药品采购价, 以获得更多的合法加价, 另一方面以返点和回扣形式向药品供货商要回采购价抬高部分。国家发改委的一次调查表明, 2005年国内医院的实际药品购销加价率为42%。公立医院主导药品零售环节这种格局, 使得上述虚抬药品批发价, 然后以返点和回扣形式向医院返利, 成为国内药品流通行业的主导模式。在这种模式下, 中国药品流通企业难以实现优胜劣汰和行业集中。
此外, 公立医院给付企业的药品回款期普遍在半年以上。在此期间, 需由药品批发商替医院垫支药品采购款。即使是目前规模较大的九州通、国药集团、上药集团等企业, 也均无力承担巨大的垫资压力, 因此它们的大部分业务实际上是药品配送, 而不是批发代理。这就不难解释上述几家企业近年的物流业务风生水起的原因了。
“网购”配送如何走出“怪圈”? 篇9
“怪圈”的表现形式
怪圈之一: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 要求快递的价格要非常低。个人使用快递呈现高速增长是从电子商务“网购”快递肇始。电子商务“网购”之所以发展迅速, 是由于目前网上商家可以免税, 相对于商场购买来说, 价格低10%至30%。对于消费者来说, 交易成本也很低。如同城快递或江浙沪之间的电子商务快递最低5元钱, 比消费者去商场往返的公共交通费低, 还节省了时间, 并体验了另类的购物情趣。目前, 18至45岁之间的消费者是“网购”的主要对象。由于国内快递服务还处于初级发育阶段, 消费者对价格较为敏感, 造成快递企业被迫接受低价服务。也由于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 在使用快递时也缺乏购买快件的保险意识, 造成快件遗失无法完全地、有效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怪圈之二:延误投诉率高、派送成本高, 在“住宅小区和校区”尤为明显。如:派送居民小区时, 居民常常不在家, 需要电话确认“二次”派送的时间及晚上派送。再如:派送“校区”的快件, 常常出现“校区门岗禁止快递业务员进入送快件又拒绝代为签收、学生上课不能去快件、不同学生要在同一时间的不同校区门口取快件”等情况。但是, 如果不能按照客户要求的时间派送就会出现投诉, 按照约定去派送又找不到人, 一个快递业务员每天派送30至40票快件, 其通讯费及人工加班成本很高。如果说商务快递赚钱的单位是“元”的话, 电子商务快递赚钱的单位就是“角”。
怪圈之三:内资快递企业服务能力不适应市场需求, 竞争不规范。由于低端服务过剩、中高端服务供给不足, 造成部分企业服务质量差, 快件延误、损毁和遗失的投诉率较高。在同质化竞争的背景下, 快递市场主体为了抢占市场份额, 过于依赖低层次的单一价格竞争及低于成本价格的竞争, 出现了“谁先涨价谁先死、谁不涨价谁等死”无序竞争的尴尬局面, 阻碍了电子商务快递市场规范与健康的发展。如:有企业采取“发10票快件免3票快递费”的促销手段, 也有企业采取每票3至5元低于成本价的收费, 也有企业采取无论轻重快件、体积大小均按照最低价格收取快递费等等。
怪圈之四:部分网上卖家“盘剥”快递企业, 即网上卖家在赚取商品利润的同时也开始赚取快递费。其表现形式是收取买家10至15元的快递费, 仅支付给快递公司5元或者8元。假如卖家每天成交100笔业务, 就会从快递行业中赚取500元至800元的净利润。尽管有的卖家自称提供了包装箱和包装操作应当收费, 但根据对部分快递企业的调查, 许多卖家的包装箱使用了商品的原包装, 有的卖家使用的包装胶带是快递企业提供的。
怪圈之五:现行快递企业的格式合同与《快递服务标准》赔偿标准太低, 让消费者不满意。新《邮政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邮政普遍服务业务范围以外的邮件的损失赔偿, 适用有关民事法律的规定。邮件的损失, 是指邮件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关于快递企业采取格式合同的方式制定的赔偿标准, 如凡是不购买快件保险, 快件遗失每件赔偿200元。对此, 新《邮政法》第二十二条这样规定:“快递企业采用其提供的格式条款确定与用户的权利义务的, 该格式条款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合同格式条款的规定”。
然而, 截至目前, 对快递的格式合同没有统一的司法解释。同一个快递企业的格式合同的合法性在不同的法院有不同的解读。有大量司法案例表明, 法院在审判快件遗失案件中所采用的法律依据既有承认运单条款背书条款的, 也有按照《合同法》作为依据的, 即使同样依据《合同法》也有不同结果。即同一类型的快件遗失案件, 不同地方的法院判决结果相反。如遗失一台笔记本电脑, 在深圳的法院判决是全价赔偿, 而在有的城市法院认为格式合同有效判决赔偿200元。
因此, 快件遗失、损毁的赔偿标准没有可以量化的、简化的法律赔偿程序, 造成快递投诉多、扯皮多、官司多。
走出“怪圈”的对策
一、完善快递赔偿的法律与法规。快件的延误、损毁、损失赔偿标准较低, 是投诉率最高、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据国家邮政局统计, 2008年快递服务申诉率排在前三位的延误、损毁、遗失。据中国消协统计, 2008年在前10位商品与服务中, 邮政业居投诉率增长第一位, 较2007年增长了72.5%, 其原因之一就是行业赔偿标准低。笔者建议, 以快递协会制定公约的形式或者政府制定条例的形式, 规范快递企业的经营行为, 提高快递延误、损毁、遗失赔偿标准的标准。包裹类快件遗失赔偿为快递费的30倍, 最低赔偿为500元, 两者取最高值赔偿。同时, 在运单背书上声明对于超过价值如超过3000元以上的商品引导并告知消费者为快件申报购买保险, 以保护客户与快递企业的双方利益。
二、建立以政府条例的形式设立“快递服务质量保证金制度”, 即从事快递经营必须缴纳“快递服务质量保证金制度”。如从事同城快递缴纳5万元;从事省内、自治区内缴纳10万元;从事国内跨省市、自治区快递交纳20万元;从事港、澳、台和国际快递缴纳50万元。这个条例的目的有两个:其一, 凡是由于快递经营者给予消费者、客户造成快递遗失、损毁、延误等不能按照规定的时间予以赔付邮政管理部门可以启用“快递服务质量保证金”赔偿, 违规的快递企业必须按照规定时间补足“快递服务质量保证金”;其二, 对于每年快递服务质量低于行业服务质量平均水平的快递予以处罚, 处罚标准可以设定到服务质量保证金的50%至100%不等。
三、引导快递企业由单一的价格竞争向服务质量竞争转型, 把快递服务产品的品种与价格和服务品质捆绑进行差异化竞争。如按照时限服务产品或增值服务的类型进行差异化定价。强化对“网购”网站的快递价格监管, 公开快递费、包装箱费和包装操作费。对于商家收取消费者快递费应如数支付给快递企业, 制止商家赚取消费者的快递费, 不得以商品的原包装箱作为包装再收取包装箱费用。
四、尽快出台快递行业快件的包装材质标准和包装程序的标准, 以减少快件破损和由于破损造成的遗失。
五、通过快递协会协调选址, 利用公共设施在“小住宅区和校区”建立快递企业公共的派送签收平台, 鼓励学生与不能固定时间收取快递的居民自行签收快件。
六、鼓励快递协会开展诚信企业评比活动, 鼓励快递协会与消费者协会等中介机构开展快递服务质量评价活动, 并定期在媒体公布。建立快递从业人员诚信档案, 对凡是有盗窃行为的犯罪人员记录在案, 限制其在若干年内不得从事快递职业。
广州从化“稻田怪圈”夺眼球 篇10
稻田负责人何钙锋表示, 黑米在市场上已经不是新品种了, 很多地区均可大规模种植。但当下引人关注的新品种紫米却是市场上的“宠儿”, 紫米全部采用传统手工方式进行收割, 可谓对其特殊“照顾”。目前, 紫米每斤市场售价高达80元, 这些高价紫米常被订购作为礼品馈赠亲友。
何钙锋说:“为了将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结合起来, 我特意引进了黑米和紫米水稻, 精心策划打造出了‘稻田怪圈’, 随后受到了众多媒体关注, 吸引了大批本地及外地朋友前来观光订购。来年, 我准备扩大黑米、紫米种植规模, 推出从化水稻品牌‘白金香’, 其亩产量虽不算太高, 但施的都是有机肥, 种出的水稻更接近原生态。我还准备研究下一季紫米的种植‘造型’, 希望将这里打造成从化市自驾游的一个景点。”
麦田怪圈之谜 篇11
关于麦圈这一神秘现象在1970年代后期才开始引起公众注意。目前,有众多麦田圈事件被他人或者自己揭发为有人故意制造出来以取乐或者招揽游客。唯麦田圈中的作物“平顺倒塌”方式以及植物茎节点的烧焦痕迹并不是人力压平所能做到,也有麻省理工学院学生试图用自制设备反向复制此一现象但依然未能达成。
第一例关于“麦田怪圈”现象的报道可以追溯到1647年的英国。此后,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南美洲、亚洲等地都频频发现麦田怪圈,其中绝大部分是在英国。截至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约要出现250个麦田怪圈,图案也各有不同。令人遗憾的是,350多年来,科学界对怪圈是如何形成的一直存在争议,关于成因目前主要有五种说法。发现最早的麦田怪圈插图见于1678年的古书。《割麦的魔鬼》画中一个恶魔手持镰刀在麦田里做圆形的图,此图作为17世纪就存在怪圈的证据。不过插图显示魔鬼并没有让麦子弯折而是割掉,所以跟麦圈又有点不同。
形成原因猜想
一.磁场说 有专家认为,磁场中有一种神奇的移动力,可产生一股电流,使农作物“平躺”在地面上。美国专家杰弗里?威尔逊研究了130多个麦田怪圈,发现90%的怪圈附近都有连接高压电线的变压器,方圆270米内都有一个水池。由于接受灌溉,麦田底部的土壤释放出的离子会产生负电,与高压电线相连的变压器则产生正电,负电和正电碰撞后会产生电磁能,从而击倒小麦形成怪圈。
二.龙卷风说 从有关记载来看,麦田怪圈出现最多的季节是在春天和夏天,有人认为,夏季天气变化无常,龙卷风是造成怪圈的主要原因。很多麦田怪圈出现在山边或离山六七公里的地方,这种地方很容易形成龙卷风。
三.外星制造说 很多人相信,麦田怪圈大多是在一夜之间形成,很可能是外星人的杰作。据说,很多出现麦田怪圈的地方也会出现UFO。因此,有人认为麦田怪圈是地球以外高智慧生命体留下的记号,希望地球人类以同样的高智慧去消化这些讯息;由于“怪圈”大多是一夜之间形成,而且面积很大,很多人认为它是外星人的杰作,是他们与地球上居民的一种联系方式。目前在全世界,每年大约出现250个图案各异的怪圈,特别是在英格兰南部,怪圈现象更是层出不穷。
四.异端说 一些人相信,麦田怪圈背后有种神秘的力量,就像百慕大三角一样。根据这种猜测,就有人把麦田怪圈说成是“灾难预告”,借以散布异端邪说。
五.流传较为广泛的说法是人造说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所谓麦田怪圈只是某些人的恶作剧。英国科麦田怪圈学家安德鲁经过长达17年的调查研究认为,麦田怪圈有80%属于人为制造。
1989年6月,人类第一次有组织的抓捕麦田圈制造者的白鸦行动开始了。一周多的时间,几十个人,24小时不间断的监视着麦田…… 此次行动持续时间为10天。队员用一辆箱式车作为指挥中心,停放在麦田附近作为一个观察点。这辆车配有低亮度且高清晰的照相设备。研究团队由25人组成。至少4个人一组,24小时不间断的观察麦田。尽管在附近地区曾经多次出现过麦田圈,但是在白鸦行动期间队员并没有捕捉到新形成的麦田圈。却在晚上麦田的上空却拍到了一些异常的亮光……
非人造麦田圈的十大特征
1.圆圈多数形成于晚上,通常是子夜至凌晨四时,形成速度惊人。麦田附近找不到任何人、动物或机械留下的痕迹,没人亲眼目睹到圆圈图案的产生过程。动物远离现场,麦田圈出现前举止失常。
2.在麦田圈附近常出现不明亮点或异常声响。
3.图形以绝对精确的计算绘画, 常套用极复杂的几何图形, 或进行黄金分割。最大跨度的麦田圈达180多米,比足球场还大。最复杂的麦田圆圈共有400多个圆,被称为“麦田圈之母”。
4.农作物依一定方向倾倒,成规则状的螺旋或直线状,有时分层编织,最多可达五层,但每棵作物仍像精致安排一般秩序井然。
5.秆身加粗并向外延伸, 秆内有小洞, 胚芽变形,与人折断或踩到的麦子明显不同。
6.麦秆弯曲位置的炭分子结构受电磁场影响而异常,但竟然能继续正常生长。生长的速度比没有压倒的小麦快。开花期的作物如果形成麦田圈,不会结种子。成熟期的麦子形成的麦田圈,会因发生变异而使果实变小。
7.圈内像烘干的泥土内含有非天然放射性同位数的微量辐射,辐射增强三倍。
8.麦田圈中的土壤里有许多磁性小粒多为10~50微米直径的磁性微粒,而且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9.图形内外的红外线增强。
10.大多在地球磁场能量带出现。电磁场减弱,指南针,电话,电池,相机,汽车甚至发电站失常。
外企何时走出知识产权“怪圈” 篇12
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 基于强大研发活动的创新方案是巴斯夫的资产, 特别在农产品领域, 巴斯夫投入了大量资金。
“巴斯夫在中国国内申请的专利正逐年递增, 目前已经有5000多项。”
事实上, 外资企业在中国申请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数量在一些省市已经超过了本土企业和个人, 成为当地申请知识产权的主力。
不过, 这种情况却没有让外国企业的观念发生太大转变。
误会还未消除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 在2009年全国共受理专利申请976686件, 同比增长17.9%。
其中受理国外来华申请仅99075件, 占总量的10.1%, 同比下降1.9%。
而在2009年中国授权的58万余件专利中, 国外授权仅有80206件, 占总量的13.8%。
一方面, 外国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的环境频频抱怨;另一方面, 却不见这些企业在中国积极申请知识产权。如此“怪圈”根源何在?
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白建民是一位长期从事知识产权业务的律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 他表示, 这种现象源于外国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的误解。
“外国媒体对中国知识产权情况的报道往往会影响到外国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的印象。一些报道甚至可以影响10年之久。但中国的发展变化太快了, 不要说10年, 5年、3年也许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白建民给记者举了个例子, 中国的《专利法》至今只有25年的历史, 最近一次《专利法》的修改是在2008年底。2010年2月1日, 修改后的《专利法实施细则》正式实施。“这种更新的速度, 如果外国企业眼光还停留在几年前, 明显是过时了。”
他表示, 中国目前更加强调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 强调产业转型升级。同时, 公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这种变化是许多外国企业所不了解的。
现实亟待阐明
“外国企业错误地认为中国不保护知识产权, 或者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以至于干脆把自己置身于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之外。既然你不在中国法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中国又怎么向你提供保护呢?结果只能是越来越糟, 误解越来越深。”白建民表示, 长此以往, 也就形成了“怪圈”。
据统计, 在2008年, 中国就已经成为受理专利申请数量第三的国家, 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另一方面, 中国也成为知识产权争端诉讼最多的国家, 但这其中, 涉外的知识产权诉讼数量却不到5%。
白建民表示, 一些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 他们不仅积极在中国申请知识产权, 而且也积极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积极维护知识产权的外资企业是在中国得到保护的。比如在浙江省, 2008~2009年, 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中, 外方获胜的案件占到总数的90%。这说明, 外资企业是完全可以通过中国的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在中国免受侵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