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营主体

2024-10-22

农业经营主体(共12篇)

农业经营主体 篇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要求。江西省新干县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通过政策激励、组织引导、行政推动等措施,全县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力军”,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1 发展现状

1.1 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

截至2015年,全县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42家,其中种植类合作社366家,养殖类108家,全县入社成员56 805人,获得国家和省级表彰的合作社达到31家。辐射带动农户6万多户,占全县总农户数量的一半以上,实现了建一个合作社,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发展目标。

1.2 家庭农场快速兴起

目前各类家庭农场达645家,其中种植类家庭农场442家,占68.53%,养殖类家庭农场138家,占21.40%,种养结合家庭农场65家,占10.07%。

1.3 农业龙头企业及专业大户发展壮大

全县现有龙头企业46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个、省级15个、市级29个。全县百亩以上种粮大户156户;百亩以上柑桔种植大户112户;百亩以上蔬菜种植大户56户;全县生猪出栏千头以上的153户,万头以上5户;家禽出笼三千羽以上的284户;规模养牛户20户;百亩以上渔业养殖户82户。

2 主要做法

2.1 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为缓解融资难题,捆绑涉农资金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扶持政策、种粮大户补贴等政策,优先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从2014年起,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对集中连片流转土地发展绿色蔬菜、优质水果、高产油茶、花卉苗木、中药苗木等五大特色产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奖补。2015年共发放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2 200万元,惠及136家县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2 招引领军企业集聚,拉长产业链条,助推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佳谷物新干分公司以“公司+农业合作社+农户”等运作模式,通过对稻谷的精深加工及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形成将稻谷吃干榨净”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从农田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辐射带动全县年种植优质稻30万亩以上。同为“国字号”的正邦集团新干分公司则通过生猪产业价值链的全线贯通,引导发展全县千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153户,年出栏生猪88万头以上。龙头企业在引领产业发展、创新科技、打造品牌、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3 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发展

按照注册登记一批、示范带动一批、发展提升一批的要求,县人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每年评选10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每家奖励2 000元;对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的给予1万元奖励;对首次获得省级著名商标的,每个奖励1万元;对新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识、有机产品标识的,每个分别奖励1万元、3万元。目前全县已取得了21个农产品无公害认证、61个绿标认证、有机食品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激发了新型农业经营业主的创业热情,获得了示范带动的良好效果。

2.4 构建多元化服务体系,增强公益服务功能,提供高效便捷的全程服务

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农技推广服务新的主要对象。一是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重点培训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率先发展成为职业农民。二是依托乡镇农技综合站、“12316”三农热线及短信平台、为农民提供家门口”的技术服务。全县194名农技指导员全部包村联户”,推行“专家+农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技服务新模式。举办农民科技集中培训268期,累计培训农民2.65万人(次);利用12316惠农平台免费为农民发送手机短信13万多条。三是积极探索了“农业技术部门+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化服务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服务模式,使农民享受到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

2.5 依托产业特色,搭建经营主体集聚平台,倾力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亮点

为了推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集约化经营,筑巢引凤,新干县规划建设了5 100亩现代农业示范园。目前入驻了江西新绿农业、江西井盛农业、新干创名生态、绿祥农业、鑫辰农业等10家企业。新干县已发展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的农产品采摘、农业体验、乡村特色餐饮、垂钓、科技培训等形式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努力打造经营特色化、发展产业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服务标准化的全省星级休闲农业示范点。

3 存在问题和建议

近几年来,新干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促进了土地流转,助推了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社会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带动了农民致富。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3.1 存在问题

3.1.1 受资金制约

融资困难已经成为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和“瓶颈”,融资渠道少,贷款难,资金周转缓慢,阻碍了正常发展。银行虽加大了对“三农”的信贷支持,但主要是3万~5万元的小额贷款,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无疑是杯水车薪。少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资金不足,导致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相应减弱,难以稳定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同时导致科技投入不足,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速度较为缓慢。

3.1.2 受市场制约

由于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同时,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多为老人、妇女、儿童,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务农意愿淡薄。这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强烈需求。

3.1.3 抗风险能力弱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础不牢,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业保险发展刚起步,大部分参保意识不强。同时没有完善的利益机制,有不少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与农户没有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关系,达不成长久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总体上处于松散状态,影响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

3.1.4 主体运行不够规范

一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内部制度不健全,运作管理随意性大。部分农业龙头企业还没有建立与农户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力不强。

3.2 几点建议

3.2.1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发展氛围

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要作用,要加强政策宣传和典型宣传,积极引导农民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有实力、有市场、有效益的经营主体流转土地,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同时还要引导农民通过自身努力,发展成为新型经营主体,挖掘农民创业的激情,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

3.2.2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育质量要强化农民职业培训,重点培育现有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长期在农业经营主体中从事劳动作业的农业劳动力、长期从事社会化服务人员,培育愿奉献、懂经营、会管理、有文化的农业产业发展带头人等,解决农村人才缺乏的问题。

3.2.3 加大资金扶持,增强发展活力

进一步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强化信贷融资服务,降低贷款门槛,实行利率优惠。县财政每年至少预算安排1 000万元资金重点扶持家庭农场和产业扶贫。将农业综合开发、国土土地整理、农业产业化、高标准粮田以及水利、扶贫、交通、新农村建设等9大项目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对新型经营主体给予倾斜支持,特别是对运作比较规范、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好的种养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支持和奖励,不断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活力。

3.2.4 规范土地流转,促进集约发展

进一步完善新干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业产业化财政奖补办法,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严格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建立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对连片流转经营300亩以上耕地的产业基地,优先安排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测土配方施肥和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推广等各类基本建设和财政专项补助项目。支持发展“土地托管”合作社,引导农民合作社托管社员农户承包的闲散土地,实行代耕代种,做到不摞荒。

农业经营主体 篇2

2017年06月12日08:38 农产品期货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培育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关系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形成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与农业产业政策结合、与脱贫攻坚政策结合,形成比较完备的政策扶持体系,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完善利益分享机制,更好发挥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增加收入、建设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

(二)基本原则。——坚持基本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既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又不忽视普通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普通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

——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运用市场的办法推进生产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配置,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优化存量、倾斜增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既扶优扶强、又不“垒大户”,既积极支持、又不搞“大呼隆”,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民首创精神,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经营组织形式,不断创设扶持政策措施,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率先实施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一二三产业融合,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

——坚持落地见效。明确政策实施主体,健全政策执行评估机制,发挥政府督查和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形成齐抓共促合力,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与国家财力增长相适应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政策落实与绩效评估机制,构建框架完整、措施精准、机制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应市场能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二、发挥政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引导作用

(四)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融合发展。支持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鼓励农民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依法

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开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发展规模经营。培育多元化农业服务主体,探索建立农技指导、信用评价、保险推广、产品营销于一体的公益性、综合性农业公共服务组织。大力发展农机作业、统防统治、集中育秧、加工储存等生产性服务组织。发挥供销、农垦等系统的优势,强化为农民服务。促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建立产业协会和产业联盟。

(五)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路径提升规模经营水平。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提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普通农户连片种植、规模饲养,并提供专业服务和生产托管等全程化服务,提升农业服务规模水平。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群集聚发展,参与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建设,促进农业专业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形成一批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和乡村旅游基地,提高产业整体规模效益。

(六)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模式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扩大就业容量,吸纳农户脱贫致富。总结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经验,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进一步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防止被挤出、受损害。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户共同设立风险保障金。探索建立政府扶持资金既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竞争力,又增强其带动农户发展能力,让更多农户分享政策红利的有效机制。鼓励地方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数量和成效作为相关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审批、验收的重要参考依据。允许将财政资金特别是扶贫资金量化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后,以自愿入股方式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农户共享发展收益。

(七)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形式提高发展质量。鼓励农户家庭农场使用规范的生产记录和财务收支记录,提升标准化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引导农民合作社依照章程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成员积极性,共同办好合作社。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鼓励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按照生产作业标准或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深入推进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农业示范服务组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建立健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政策体系

(八)完善财政税收政策。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支持力度,针对不同主体,综合采用直接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定向委托、以奖代补等方式,增强补贴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工流通、直供直销、休闲农业等,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扩大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公益性服务,建立健全规范程序和监督管理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林牧渔和水利等生产性服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服务平台,为周边农户提供公共服务。鼓励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创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地方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完善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目录。落实农民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

(九)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支持的各类小型项目,优先安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等作为建设管护主体,强化农民参与和全程监督。鼓励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工商资本投资土地整治和

陕西: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篇3

一、调研摸底,明晰职业农民培育思路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的从业人员,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职业农民匮乏。面对这一新课题,陕西省坚持调研先行,用理论指导实践。

一是开展调查研究。从2011年开始,陕西省先后数次组织开展多部门、多层次、多渠道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和农民愿望,先后召开3次全省座谈会,明晰了职业农民的概念和特征。

二是开展抽样摸底。2012年年底,陕西省通过对774个村的抽样推算,最终决定将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确定为规模种养户、家庭农场主、青壮年农民及返乡农民、农科大中专毕业生等4类人。

三是进行思路设计。经过各地实践,陕西省制定出“网上教学、集中答疑、基地实训、技能鉴定、包抓指导、扶持发展”的总体培育模式,明确了组织保障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支持管理体系3个环节,确立了培育3个要素,即培训、指导和扶持,并将培训主体任务落实给了各级农广校,包抓指导主体确定为农业科技人员,扶持政策责任落实给了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

二、精心组织,推动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陕西省确立了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全面推进的总体工作部署。2012年确定了10个试点县,2013年省级财政拿出1000万元启动了32个试点县、41个基地开展职业农民塑造工程, 2014年将新增到3000万元,通过“十百千万”工程,培育10000名职业农民。

一是扎实开展培训。陕西省将素质培训作为职业农民培育的重点环节,根据产业需求,依托农广校体系培训优势,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农广校体系网和科教网“三网合一”平台,丰富“空中课堂”,组织4类重点培育对象开展网上教学,解决农民无法集中系统学习的问题;开展集中答疑,针对自学中无法理解和解决的问题,集中开展专家现场答疑;注重基地实训,以220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300个现代农业科技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全过程的实操训练。通过系统培训,探索出了“在企业中培育、在产业链中成长、在服务体系中成熟”的培育路子。各地也积极试点,探索出各具特色、符合实际、形式多样的培训模式,安康打造出了企业和农广校合作的“阳晨模式”,杨陵探索出了农科毕业生创业的“农科学生模式”,咸阳实行农民技术职称评审、绿色证书培训和学历教育结合的“两年三证模式”,实现了主导产业与职业农民同步发展。

二是分类指导培育。陕西省按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和后备型4类职业农民的要求,将专业化技术培训与职业化农民培育结合,将职业教育培训与农民从业、就业、创业相结合,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加强对规模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工人的基础理论和经营能力教育,使其提升为生产型职业农民;围绕社会化服务,加强对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的专业基础和技能培养,使其演变为服务型职业农民;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对企业领办人、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农业创业人员的管理才能和市场理念培育,使其蝶变为创业型职业农民;强化对农科大中专毕业生的创业培训,支持他们返回农村投身农业,支持农业职业院校招录农村青年,培育一批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新生代职业农民队伍。

三是推行技术帮扶。陕西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优势,开展了“3到位、3落实”活动,即工作人员到位、技术指导到位、发展规划到位;任务落实、责任落实、考核落实。组织全省4万名农业科技人员,建立对职业农民的结对帮扶上门指导制度,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服务指导。对园区、大场、大社、大企、强村等经营主体,实行技术干部和大学生助理派驻制度,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业主发展主导产业,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职业农民快速健康成长。

四是开展认定管理。陕西省制定了《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分产业分级确定认定条件和标准,按照初、中、高级分别由省、市、县认定管理的原则,逐级推荐认定,形成金字塔式的职业农民布局。明确经培训后,初级职业农民资格应具备高中学历,中级应具有农科中专学历,高级应具有农科大专以上学历。认定要按照农民自愿、产业需求原则,本人申请,主管部门审核,领导小组认定等程序,对符合条件的颁发相应资格证书,两年有效。同级资格证应有同级政府政策配套保障。截至2013年底,全省已颁证1453人。各级建立职业农民信息管理系统和职业农民档案,强化培训、考核、发证、质量控制等环节监管,实行审核和退出机制,进一步规范培育工作。

五是出台扶持政策。2013年,陕西省出台了《加快推进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意见》,通过设立职业农民创业基金、创业税收减免政策、农业生产用地、水电价格、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业产业支持等政策向职业农民倾斜,建立完整的扶持政策体系。确定了“1221”即一基地、两园区、两中心、一体系战略部署,重点建设现代粮食生产基地,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型工业园区,农村产权登记服务中心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心,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夯实了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基础。大力实施“十百千万”推进工程,即扶优扶强10个重点龙头企业,支持100个省级合作社示范社,支持1000个家庭农场,培育10000名职业农民,通过培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探索将农业直补转为职业农民收入补助的方式,实施规模经营叠加补贴机制,并要求县一级农业部门将产业资金重点向职业农民倾斜,从政策层面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扶持,确保职业农民得到效益,专心务农。

三、强化服务,确保职业农民培育效果

陕西省把培育效果作为衡量标准,狠抓落实。

建立绩效考核制。陕西省农业厅把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纳入重点目标考核,成立了由厅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有关单位齐抓共管,同时协调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激励机制和考核淘汰机制。

实行领导包抓制。陕西省农业厅下发了《关于加强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成立了分管厅长为组长的包抓领导小组,推行省厅领导定期包抓、处级干部定点包抓、干部一线包抓,试点市县专人包抓,科技人员上门包抓制度,逐环节落实责任。

组编培育教材。陕西省农业厅组织500多名专家用6个月时间,开展教材编写工作,将教材体例定位于高校农科课本和农民专业技术培训之间,目前41套教材编写工作已基本完成。

强化培育监管制度。为避免培育走到农民培训的老路子上去,陕西省农业厅从确定试点县就严把关口,要求项目县政府领导承诺出台支持政策,农业局承诺项目捆绑倾斜政策,同时,还专门开发了农民培训远程视频监管系统,对培训基地实行远程培训监控和远程视频教学。建立了对象确定、培训组织、信息报送、绩效考核、培训台账、认定管理等6项监管制度,严把培育对象关和认定关,实行全程监管。

农业经营主体 篇4

农业经营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任何个人和组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经营主体已由改革初期相对同质性的家庭经营农户占主导的格局向现阶段的多类型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转变。这种多类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农户、农业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社区性或行业性的服务组织等。

其中,农业企业是指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等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较高的商品率,实行自主经营、独立经济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盈利性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 实行资金、技术、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助合作经济组织。其中农民可以通过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市场经济活动, 参与市场“谈判”决定价格,在购买生产资料,出售农产品方面获得更大的定价权。

农业服务组织是指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的经济组织,包括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服务队、农民经纪人等。它们为小规模农户提供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产品购销、储藏运输等服务,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户的资源要素利用效率。

二、现代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必要性

农业企业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资源开发为基础,在保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稳定不变的前提下,在现有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优化资源组合,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力,从而解决农业生产过度分散化和非组织化这一当前我国农业问题的主要症结的过程。

1、现代农业企业化经营的优越性明显

企业化经营不仅可以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资金,培育新型的农业投资经营主体,发展集约型的现代化农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从宏观上讲,是指农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地区专业化,同时可以通过农业生产经营的集中化、商品化,扩大各产业部门和各类农场的分工,从而促进了部门专业化和农场专业化; 而从微观来看,农业部门和农场专业化的发展,又把一种产品的不同部分或不同工艺阶段都分成了专项生产,推动了农业生产工艺专业化。

第二,生产管理的标准化。现代农业企业化经营是利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在体制上,健全了生产、财务、管理、 质检、水电、供销等部门,为统一技术、统一操作流程奠定了基础;在生产上,可以实现连片种植,按规划进行统一开发;在管理上,实行分片、分区承包到户,按统一标准进行管理;在销售上,对产品进行统一包装和营销,可以有效杜绝市场欺骗行为。

2、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的多样化

农业企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逐渐成为一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市场化、规模化和深度开发化的高度化过程,也是农村经济组织化过程。在农业发展实践中出现的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农户联合经营方式。这种方式仍以小农家庭承包为基础,土地要素没有重新组合,但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相对分离,采用共同作业方式,从事某一作物栽培种植、作业管理、收获、保存、运输、销售,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是委托经营方式。农户通过土地租赁的形式把土地委托给“能人”经营,土地要素仍没有流动,但已经实现一定程度上的集中。 三是合作经营方式。农民用土地、资金、技术、劳力等要素入股,组成合伙人性质的生产合作社。这种方式,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农民既可以从劳动中获得工资收入,又可以从土地入股中获得预期收益;四是公司经营方式。生产完全按现代企业运作方式管理,产权清晰,经营方式现代化,产供销一体化,面向区域市场与全国市场,甚至还面向国际市场。

3、农业企业化经营的意义重大

推行农业企业化经营有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行农业企业化经营,通过把小规模经营农户进行企业化经营改造,塑造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突破“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进行专业化和商品化生产经营的农业企业经营主体,可以加快传统农业改造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推行农业企业化经营有利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推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农业企业化经营主体会自动适应市场需要和竞争的要求,采用先进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以及现代营销方式,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积极收集市场信息,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市场,不断优化市场结构,各个经营主体之间会强化分工与协作,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促进市场发育和市场体系的完善,进而促进农业市场化进程。

推行农业企业化经营有利于增加农户收入。推行农业企业化经营,既可以实现农业外延规模扩大,也可以通过促进农业企业产业化经营等实现内涵规模扩大,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可大大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谈判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加农民收益、 减少利益损失。另外,农业企业化经营本身会促使一部分农民转移出农业生产环节,使生产环节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增加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

三、农业经营主体在企业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户单独经营的自主性较大,并把农业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在经营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户的规模经营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因为我国目前农业人口多,实行农户小规模经营无法实现适度经营模式以及农地在空间上集中连片经营;二是农户需要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不能得到及时满足,增加农户的经营风险;三是农户提供的产品大部分是初级或者经过一定粗加工的农产品,产品产量较小,在市场上并不占优势,仍受大市场摆布,无力与大市场抗衡。

农业企业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与农村生产方式和组织制度的变革,实施农业与农村资本经营,建立公司制农业。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忽视小规模生产经营的农户在农业企业化经营中的作用。二是以土地作价入股使得农业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明确。因为农村土地归国家和集体所有,而以土地入股是单个农户以集体财产作为自有财产入股并分红,是以损害集体利益为代价使少数人受益。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虽然解决了单个农户有限的经济能力的问题,但也存在不足:一是地域跨度小,以乡村范围为主,不能实现资源在全社会范围的优化配置。二是经济实力有限,很难组织农民进行大规模的科技投资,限制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发展。三是合作经济组织市场开拓能力欠缺,对其业务主管部门的依赖性或者是某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依赖性很强,由于主管部门或者特定企业的干预,使得难以真正反映农村不同利益主体的要求和愿望。四是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是开放的,容易受自身和外界因素影响而具有变动性。

四、农业经营主体实行现代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建议

1、大力支持农业企业化经营,各级政府为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发展平台

加快推进农业企业化经营,培育和发展农业企业,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利用手中所掌握的社会资源,推进强制性制度变迁,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农村经济活动中的企业化经营进程。第一,增加农业生产的财政投入。农业面临着市场与自然双重风险,同时有支撑着工业和城市建设,因此,政府要增加农业投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数量。政府要有效利用财政支农资金, 重视农业基础建设,尤其要加大水利灌溉排涝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大对基因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的投入。第二,加强政府部门的管理。各政府职能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为农业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外部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和农业服务质量。政府部门要切实加强企业市场化管理,提高农产品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为农业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健全农技推广和社会服务体系。政府部门要加大力气建设农业企业化经营涉及生产、加工、销售等社会服务工作,为推进农业企业化经营进程提供良好的技术和社会服务保障。

2、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经营规模化

农业企业化经营必须解决好土地资源的合理流转问题。土地资源的合理流转应在保持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依照“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保护受益权”的原则,依法鼓励农户通过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动和使用,实现土地经营的规模化。可以通过出租、转包等形式,使农户的土地集中到外商或者能人手中进行规模经营。

在土地流转改革中,同时政府还要积极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和加强土地流转的监督。一方面,通过建立土地交易场所、规则及信息系统,制定规范的土地交易操作程序和相关制度,积极发展各种中介组织,积极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制定和出台土地流转管理条例,对土地流转的主体、程序、条件、价格以及违约责任等进行规范。

3、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的是具有相对较大的经营规模、 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能力,劳动生产、资源利用和土地产出率较高,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经营组织。它既包括农业产中环节的生产经营组织,也包括为在产中环节提供各种服务的经营组织。一般分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经营规模、辐射带动、盈利能力、资金来源、市场导向、产品认证、品牌建设、销售渠道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经营规模都较大,经济效益较高;普遍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人才、能够与现代化大市场直接对接,市场竞争力也较高。

摘要:随着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已由改革初期的家庭经营农户占主导的格局向现阶段多类型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转变。而如今进行企业化经营,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各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探讨其进行企业化经营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措施,发挥企业化经营模式在规模、效率、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提高农地资源配置和生产经营效率。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篇5

2013年03月17日04:59大江网-江西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特派记者 邱 玥

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青壮年劳动力紧缺已成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面对新形势,在支持普通农户提高生产集约化程度的同时,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显得尤为迫切。“目前,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如总体实力较弱、规范管理不够、政策落实不够、人才引进机制欠缺等等。”全国人大代表、省农业厅厅长甘良淼建议,要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扶持力度。

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 篇6

金融供给问题

一是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新态势对农村金融资源的“虹吸”现象十分普遍,2014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比为40.69%,从运用情况来看多在个人消费、固定资产购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等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资金的难度较大。二是金融产品针对性低。首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无法提供财务报表、合格抵押,难以适用小微信贷产品和通过股权转让系统融资;其次,由于前期资金投入大、生产周期长,小额信用贷款难以满足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第三,农权、保险等资源尚未形成融资的有力支撑,目前,邻水县已试点林权质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等新产品,但总体规模不大(接近1000万元),农业贷款保证保险项目尚未得到有关部门响应。

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加强县域信用环境建设,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氛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信用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一旦缺失将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去年,国务院颁布了全国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并将其纳入深化市场改革的配套措施;今年,又积极建设以诚信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整合信用信息、共享信用记录已经大势所趋。全县要加快建设行政力量主导、金融机构参与的信用生态体系,尤其是农村信用体系,让恶意违约者受到有效制裁,使改革红利真正帮助那些既守信用又重事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以较低的成本从金融机构取得足够的资金。

——完善农权抵押配套机制,有效拓宽担保物范围,激活农村资产。一是加快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目前全县已经完成林木确权,农村承包地确权也接近尾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等其他农村产权确权应尽快试点,确保权属明确。二是在县农村产权评估中心的基础上,借鉴房地产价值评估运营模式,健全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机构,形成专业、权威的评估团队,确保价值量化。三是在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基础上,借鉴国土及公共资源交易的有益经验,构建覆盖城乡的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平台和完备的交易规则,确保交易可行。四是参考政务服务中心联合办公模式,整合林业局、农业局、国土局、房屋监理等抵押登记管理部门,建立统一的农村产权监理中心,确保规范登记。五是建立农权抵押风险分担机制,由财政出资,按一定比例承担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提供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

——通过政府有效引导、扶持和奖励,强化涉农金融机构支农支小服务。一是通过提升涉农贷款、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农村银行网点的补贴标准和牵头组建信用担保公司等方式,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二是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试点推广小额农业信用贷款保险,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额度。三是出台财政资金归集与支农支小业务挂钩的联动方案,激发县域金融机构主动营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农信社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坚持服务“三农”市场定位。一是创新信贷模式,积极探索小微融合模式及复制工作,总结推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典型经验,发挥专营机构在县城、各大型场镇的主导作用,重点服务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特色产业;各乡镇信用社更多地深入村社,拓展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二是推动网点转型,按照省联社统一要求,合理调整网点布局,规范建设物理网点;同时,高度重视自助网点建设,推行“1+N”“2+N”模式的智能银行,在乡镇、大型集贸中心、大型社区布放离行式自助银行机具,打造便民金融。三是推进电子银行建设,加大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助农取款终端等电子银行和卡基类存贷款产品(如卡贷通)的营销力度,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介手机银行商务版,创建支付惠农示范单位。

——整合金融资源,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农业产业链金融。一是邮储银行在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其他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品种。二是农信社在前期开展林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的基础上,融合小微信贷技术,探索供应链、产业链融资模式,“量体裁衣”式发展集群客户,推广圈链群(商圈、产业链、客户群)批量营销,通过整合渠道、产品、服务等优势,实现交叉营销,增强客户粘度。三是农业银行着力解决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后资金需求升级问题。四是农业发展银行创新中长期贷款方式,满足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小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电网、路网、通讯网建设改造等信贷需求。五是工商银行围绕直接融资创新,进一步拓宽投资银行服务领域,帮助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开展债券承销、挂牌上市、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与资本市场关联的融资顾问业务,为客户打通资本市场融资通道。六是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综合运用租赁、信托、保险、产业投资基金等领域的金融资源,多渠道满足客户融资需求。

——强化依法合规经营和风险控制,坚决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拓展业务、创新产品的金融风险更大,金融机构务必依法合规经营,确保风险可控。一是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关注宏观、微观经济形势以及客户经营状况,特别要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产品的风险监测管理。二是创新风险管理技术,实施名单制管理,凡是涉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无论金额大小、投融资业务,金融机构均落实专人建立专档保管。三是强化合规管理,通过职业培训和制度约束等多种途径,促使员工增强法纪意识和遵循从业守则。四是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个别圈占一定土地但长期无实质进展的主体进行淘汰,调整盘活有限的农业资源,对有劣迹的主体及法人代表纳入“黑名单”管理,在公司注册、工商登记、企业入股、高档消费等领域予以限制,从社会影响和个人预期方面强化依法合规经营,避免系统风险。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篇7

1 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需要进一步稳定完善

中国农村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这项改革把农户确立为农业经营的主体, 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自主权, 极大地调动了几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由农业的特性所决定, 家庭经营始终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 这已为中外农业发展的实践所证明。从实践上看, 家庭经营加上社会化服务, 能够容纳不同水平的农业生产力, 既适应传统农业, 也适应现代农业,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不存在生产力水平提高以后就要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问题。

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形势下, 家庭承包经营也面临新的挑战。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数据计算, 平均每个农业生产经营户只能经营0.606hm2耕地, 每个农业从业人员只能经营0.346hm2耕地, 这样, 如果扣除物质成本后每667m2耕地一年的净收益按500元计算, 一个农业从业人员一年的纯收入也就2 500元, 还不如在外打一个月工的收入。显然, 这样小规模的经营农户无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也无法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和使农民从事的农业经营成为体面和受人尊敬的职业。家庭经营不等同于小规模经营。中国农业生产要再上新台阶, 必须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适度扩大经营规模,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在保持和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基础上提高农业的超越于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劳动生产率,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2 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中国农村地域辽阔, 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必然呈现出多元化、混合型的发展格局,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等都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或是从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或是与家庭经营的农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农村现有2亿多小农户, 同时, 还有近2.7亿农村劳动力已转移到非农领域, 从事非农产业。他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不是土地。这就有条件在依法、自愿和有偿的前提下, 一部分种田能手将那些离土离农的农村人口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过来, 扩大经营规模, 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打造家庭经营的升级版。当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 从事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家庭农场正在兴起, 现在全国已发展到87万家, 平均规模达到13.333hm2。可以预见, 家庭农场在将来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下, 一批以土地流转为发展基础的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纷纷成立, 这种探索在土地确权到户的基础上, 将农户的承包土地折股量化, 农民以承包地入股组建合作社, 通过自营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经营所得收益按股分配。这种组织形式让合作社自身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企业, 从而使农户成为企业的主人 (所有者) , 既实现了农业的规模经营, 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又避免了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大规模租赁农户承包地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这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种值得注意的有可能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的模式。

近年来, 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 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 自愿联合起来, 遵循民主管理的原则, 成立了多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 全国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103.88万家, 7 829万农户入社, 带动农户已经达到全国农户的30.1%。农民合作社正在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及农业龙头企业一起, 构成了农业生产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 为家庭经营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夯实了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 确保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3 辩证地看待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问题

在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进程中, 在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 工商资本或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的产前领域 (提供农业投入品) , 产中领域 (提供农业技术服务) 以及产后的流通及加工领域一直受到鼓励和提倡,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公司 (企业) +农户、”“公司 (企业) +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就反映了这方面的实践探索。长期以来, 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与经营模式的选择上, 争论焦点是如何看待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生产过程, 大面积租赁农户的承包地, 直接经营农业的现象。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 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 《决定》为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

工商资本直接经营种养业首先要处理好与广大小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发展现代农业不能忽视经营自家承包耕地的普通农户仍占大多数的基本农情, 工商资本要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不是代替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对农民要形成带动效应, 而不是形成挤出效应。工商资本主要是进入农户家庭和农民合作社干不了或干不好的农业生产环节和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如发展良种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和开发农村“四荒”资源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 并注意和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确保以农户家庭为主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要抑制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负面影响, 防止可能出现的非农化、非粮化倾向, 首先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 各地对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耕地要有明确的上限控制, 要按面积实行分级备案, 建立健全资格审查和项目审核制度。其次要建立动态监管制度, 有关部门要定期对租赁土地企业的农业经营能力、土地用途和风险防范能力等开展监督检查, 查验土地利用、合同履行等情况, 及时查处纠正浪费农地资源、改变农地用途等违法违规行为。第三要加强事后监管, 建立风险保障金制度, 防止损害农民土地权益, 防范承包农户因流入方违约或经营不善而遭受损失。

大规模的市场化、商品化农业的发展需要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 这就涉及到非农建设用地的指标问题, 工商资本及其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入农业后的合理诉求应该得到满足。201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国家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 这方面的政策有待地方政府的落实。关于工商资本直接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经营活动, 要规范经营者的行为, 保护其合法权益。但由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 这种模式不应该成为农地经营模式的主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浅析 篇8

近年来, 临淄区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已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全国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荣誉称号。截至目前, 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3 家, 其中国家级1 家, 省级以上7 家, 总资产规模突破30 亿元, 固定资产达13 亿元, 销售收入达50 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35 家, 创建国家级示范社2 家、省级示范社6 家、市级示范社30 家、区级示范社103 家, 成员17891 个, 带动非成员农户29346 户。2014 年3 月, 根据《临淄区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 (临农字[2014]27 号) 要求, 规范了临淄区蔬菜、粮食种植业家庭农场的认定规模及申请程序, 目前临淄区家庭农场发展35 家, 经营土地668.9hm2。

2 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遇到的困难问题

2.1企业融资贷款难, 流动资金不足

大多数农业企业都是中小企业, 固定资产少, 加上担保体系不健全, 获银行贷款难。部分企业受困于银行贷款手续繁琐, 要求较高, 审批时间长。例如像兔巴哥、巧媳妇等农产品加工企业, 由于农产品收购季节性强, 产品市场价格受季节影响较大, 为保证常年加工, 须在短期内收购足量的原材料, 导致资金暂时性缺乏。

2.2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 示范带动效应不强

临淄区现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3 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400余家, 家庭农场几十家, 农产品品牌数量多, 但像“巧媳妇酱油”、“翠竹蔬菜”这样知名度高的农业品牌数量太少, 市场竞争力不强。由于近年来, 农资价格大幅波动, 用工价格上涨, 农业比较效益下降, 农民依靠农业增收的积极性不高, 导致示范带动效应不明显。

2.3农业产业链条联结机制不够健全

大多数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产业联结松散型多、紧密型少, 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体。尤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由于存在服务层次低、运作不规范等问题, 与市场和企业的联动组织能力较弱, 不能及时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咨询等, 服务、带动作用不明显。

3 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几点建议

3.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兴衰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 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当前, 应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 在政策、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加大对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对重点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可给予一定年限税费减免。财政每年可安排部分贴息, 引导金融部门加大贷款扶持力度。

3.2引导农业经营主体

拓市场、创名牌。政府要制定品牌培育计划, 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树立现代营销观念, 加强技术引进、科技攻关、科技创新,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创造名牌产品。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积极争取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安全卫生认证、环保认证, 从而赢得国内外消费者的信任。

3.3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化水平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积极培育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组织机构, 发挥其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规范经营行为等方面的作用。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监督追究机制, 增强中介组织的凝聚力, 提高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 促进各项功能更好地发挥。

3.4鼓励发展家庭农场

临淄区制定了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 规范了家庭农场的认定规模及申请程序。截至目前, 临淄区家庭农场发展到35 家, 经营土地668.9hm2。

3.5壮大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以现有的103 家示范社为带动, 引导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规范化创建, 培育发展联合社。立足蔬菜产业发展, 计划成立蔬菜行业协会, 形成参与市场竞争的利益共同体, 提升蔬菜种植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和经营产业化水平。

3.6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以齐城农业高新区为核心, 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 发展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 积极拓市场、创名牌。

3.7大力实施品牌兴农战略

认定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3.3 万hm2, 全区“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74 件, “临淄西葫芦”、“临淄西红柿”、“边河小米”、“柳店韭菜”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4 结束语

总之, 临淄区需按照深化农村改革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要求, 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和培育支持力度, 不断完善“龙头带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 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

摘要:临淄区按照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思路, 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提升农业产出效益为主线, 依托优势产业和科技支撑, 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发展区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 加大政策倾斜, 深化服务管理, 突出发展大基地、培育大产业、打造大品牌, 进一步提升了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本文主要对临淄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具体解决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探讨 篇9

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概况

近年来, 南京市高淳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初步形成以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全区8个乡镇现有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763家, 覆盖全区134 308人。二是家庭农场数量急剧增长。截至2013年末, 已有285户各类种植 (养殖) 大户到各镇农业服务中心和工商部门登记, 其中粮油类37户、蔬菜园艺类43户、畜牧养殖类53户、水产养殖类125户、种养结合类27户。三是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截至2013年末, 全区区级以上龙头企业已达61家, 其中国家级企业2家、省级企业6家、市级企业19家、区级企业34家, 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一。全区农业龙头企业总资产规模达到15亿元。四是种养专业户大量涌现。截至2013年末, 种养大户已有1 912户, 其中种植业87户、园艺120户、畜牧545户、水产1 160户。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科技应用率低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的方向转变, 但受调查的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只有高中以下学历, 受教育程度低, 文化素质不高, 学习和接受以及运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弱[1]。一方面应用新品种、新技术需要投入更多成本, 但当前农产品的比较效益仍然偏低, 对生产要求较高, 经营主体往往持怀疑态度;另一方面农技推广部门没有做好调查分析, 对新型经营主体的需求了解不充分, 导致需要的技术得不到、得到的技术不需要, 造成了供需矛盾。

2.2 科技服务渠道单一

在目前获得技术服务的途径中, 调查对象选择当地农技推广部门的占87.9%;农技推广部门在国家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中的突出地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其认可和信赖。科研单位、农资经销商和电视网络等应用率不是很高, 技术来源比较单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农业科技服务渠道的不畅通和现有多元化社会化服务发展不均衡。在调研中,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表现出对科技服务需求的渴望以及对农技推广部门提出更高期望, 他们不仅希望得到产中技术和信息服务, 更需要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系列化服务, 以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求。

2.3 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对落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追求优质、安全、名牌农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的新趋势, 打造品牌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但在调查中发现,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除了少数龙头农业企业有自己的产品品牌外, 大部分经营主体都没有品牌意识, 营销观念落后, 没有长远的规划, 无公害、绿色产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数量比较少[2]。目前, 高淳区无公害食品认证数69个, 绿色食品认证数25个, 有机食品认证数30个, 农产品的附加值没有挖掘出来。

2.4 融资困难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 但在融资集资方面存在着担保困难、申请手续繁杂等问题, 没有有效的抵押和担保, 合作社、家庭农场不能直接贷款, 农业设施、土地使用权也不能直接用于抵押贷款, 只能依靠民间借贷或以个人名义担保的银行贷款,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营主体的发展。

3 进一步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服务的对策

3.1 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成效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重要途径。要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成效, 农技推广部门首先要做好摸底调研, 调查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科技需求。其次, 针对不同的经营主体对科技需求的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 制定培训方案, 优化培训内容, 加强营销理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农业等现代农业新内容。第三, 创新培训形式, 通过组织现场观摩示范讲解, 加强实用技术应用的培训, 开展同行业交流培训会, 以座谈会形式让经营主体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3.2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推广应用率

一方面要加强产学研衔接, 科研单位、农技推广部门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要紧密联系, 依托其科研力量和技术优势, 加强技术合作, 使农业科技新成果能及时有效进入生产一线,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又能及时反馈得到解决。另一方面要建设科技成果试验示范基地, 进行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 让经营主体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 真正做到“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3.3 创新农技推广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寻求科技服务时, 选择上门服务指导的占79%, 选择手机短信服务的占34%, 选择示范观摩的45%, 选择技术培训的占60%, 农技推广部门要根据经营主体需求,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技推广方式, 真正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里路的问题[3]。一是农技推广单位要经常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进村入户, 深入田间地头, 认真进行调查研究, 掌握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上存在的技术问题、生产难题, 准确把握经营主体生产需求、技术需求。二是农技推广部门要加强创新带动能力。如高淳区螃蟹养殖历经十几年发展, 规模逐渐加大, 但养殖模式单一、产能过剩等问题随着消费结构的转变逐渐凸显, 造成养殖风险增加, 如何引导养殖大户转型发展、如何创新养殖模式并适度推广成为当务之急。三是着力培养科技示范户, 增强其示范带动作用。

3.4 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和引导

相关部门要加强联系和沟通, 整合资源, 合力推进。一方面要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扶持政策, 解决农业生产建筑用地, 积极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等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帮助解决融资难问题, 引导和推动相关银行将符合条件的新型主体列为优先支持对象, 进行信用等级评估, 确定授信额度, 适度简化贷款手续, 优惠贷款利率, 增加贷款投入。

3.5 加强信息服务指导

参加调查的很大一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为市场信息对他们至关重要, 但缺乏准确的信息分析判断能力, 难以掌控准确的市场信息, 常常造成丰产不丰收。农技推广部门要加强产前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与发布, 对农作物种养规模和产量预测、动植物疫病疫情预报进行统计分析, 为经营主体及时调整生产和经营决策出谋划策, 降低市场风险[4]。

摘要:在对南京市高淳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服务需求调查的基础上, 针对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提升职业农民培训成效、提高科技成果推广率、创新科技推广方式、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加强信息服务等进一步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服务的对策, 以期为更好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服务,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陆陈红, 吴永军.南通市通州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2) :280-281.

[2]张道明, 乔宝建.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J].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3 (10) :51-52.

[3]沈玉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23) :324, 326.

农业经营主体 篇10

1 自然情况

1.1 基本情况

麒麟区位于云南省东部, 地处东经103°10′~104°13′、北纬25°08′~25°36′之间。中部地区为平坝, 东西两侧山地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温差小, 干湿季节分明, 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距省会昆明136km, 总面积1552.83km2。麒麟区现有5个街道、3个乡、3个镇, 有涉农村社106个, 涉农村 (居) 民小组699个。据统计, 农户有12.57万户, 其中:纯农户6.05万户、农业兼业户3.59万户、非农业兼业户1.21万户、非农业农户1.72万户;农村经济收益分配汇总人口45.34万人, 汇总劳动力总数27.78万人, 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10.34万人;村集体耕地承包到农户, 农户家庭承包耕地1.86万km2, 人均409.53m2, 其中:经营面积在0.67hm2以下的农户为12.184万户, 占总户数的96.93%。

1.2 农业经营体系现状

数据显示, 截至2014年初, 曲靖市麒麟区已经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有137家, 家庭农场有590个, 其中从事种植业的有184个、从事养殖业的有381个、从事种养结合的有16个。农业龙头企业72家, 其中, 资产总额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30家, 固定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龙头企业有25家, 超过2000万元的龙头企业19家, 销售收入上亿的有3家。各类专业养殖小区194个, 养殖业已逐步从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转变为以集中养殖为主的新型养殖模式。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缓慢的原因

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工作中, 存在这样的情况, 即部分干部对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 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是在多个部门共同协作下良好开展的, 如果各部门间缺少联系和沟通, 这样无法合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同时, 在许多地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仍沿用以前的做法, 只有一些字面上的指示, 缺少详细的指导办法, 这也是不利发展的。

2.2 管理制度不健全

就目前而言, 仍缺少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来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顺利发展。因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章程、经营制度不健全, 各种利益关系不明晰, 从而影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外经营活动。

2.3 土地流转问题

土地流转问题是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农民世世代代靠土地吃饭, 只有常年外出打工的情况下才会出租土地, 一旦失去工作, 他们会继续回家种地;在农村大多数农民转出或转入土地都是靠彼此的口头约定, 极少有书面合同的情形, 这样给承包土地的用户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家庭农场经营的土地大多数承包期限较短, 土地流转价格逐年上涨, 据了解, 麒麟区667m2土地一年的租金在800元左右, 高成本和高风险影响了家庭农场的发展。

2.4 支持力度不够大

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自发的, 政府在资金、税收、信贷等相关扶持措施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2.5 科技服务推广难

一方面推广人员业务不精, 同时推广经费和推广装备严重受限;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大多数为小户农民, 文化水平低, 接受新技术、新机具的能力有限。这给推广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3 建议和对策

3.1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有必要加强政策引导。一是要提高干部的思想认识, 明确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和意义, 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献力献策。二是出台专门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 明确各个概念, 制定严格的认定标准, 形成稳定、可靠、持续的制度体系。三是要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大的政策框架为背景, 相关部门加强对接和互动, 及时交流经验技术, 避免走弯路,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持续健康发展。

3.2 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工作

农村的土地流转是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前提和基础。推进土地流转,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遵循平等、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 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进程, 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市场, 建立土地流转双方的价格协调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 促进流转关系稳定和土地连片集中;进一步完善农民社保体系, 解决离土农民的后顾之忧, 积极有序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3.3 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与推广

加强农业科技的服务与推广, 是繁荣农村经济必不可少的措施。投入适宜的农业科技与服务, 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 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同时有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与繁荣。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与推广, 就是要严格保护耕地, 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扎实引进适合云南省省情的农业科技, 逐步健全服务体系, 稳步有序地做好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 从而实现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目的。

3.4 发展壮大现有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

积极鼓励有条件的种养大户进行工商登记, 升级为现代化、示范性的家庭农场。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 提高农业集约化、组织化水平。财政要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项发展资金, 用于提高生产能力建设;适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的农业项目要优先安排;落实用地、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 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场地工作, 为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 开展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选, 对经营规模较大、效益好、社会责任感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予以表彰奖励。

参考文献

[1]孔庆乐.日照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25 (1) :15-19.

[2]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EB/01].http://www.hnagri.gov.cn/web/hnagrizw/snzx/qsxxlb/ld/content_168192.html, 2014-12-13.

[3]梅艳.河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问题及对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 30 (4) :106-108.

泌阳县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篇11

沁阳县的扶持措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支持。大力构建信息交流服务平台,为广大经营主体提供综合信息,积极组织参与各类农博会展示展销、“农超对接”等营销活动,支持经营主体走出去推介产品。二是科技支持。充分发挥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农业高新成果的转化和规模化应用,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县农技站、农广校、乡镇示范基地等为前沿阵地,大力推进“阳光工程”等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0万亩,覆盖全县3万余农户。三是政策支持。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等专项指导意见,从财政、税收、金融、项目、人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和奖励措施,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协调金融机构贷款政策倾斜,极大提升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河南省泌阳县财政局王品刚供稿)

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 篇12

陕西和全国各地一样,在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有一些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但在对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成长方面的研究有些滞后、零散和匮乏,亟待予以加强。

一、培育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条件与现状

陕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一是资源禀赋丰富,产业基础比较坚实。陕西地域南北狭长,各地自然气候、资源条件差异大,资源丰富。关中地区自古就有“沃野千里”的美誉,是现代农业基础优越的区域;陕北滴灌等节水技术不断推广、旱作农业技术不断完善、高产的旱作新品种不断落地生根;陕南随着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的推广,农业的立体空间得到利用。陕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为加快土地流转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二是综合科技力量较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潜力大。尤其是杨凌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其自身在高新技术产业上的环境、人才、机制等方面优势,对全省农业起着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政策保障有力。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对粮食、生猪、油料等主产区予以倾斜,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等有关规定,为培育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

陕西利用自身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机遇,积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壮大。其一,推动专业户向种粮、养殖、农机等专业大户发展。陕西的专业大户具有农业区域特征,如作为全省的玉米主产区,陕北出现了规模上千亩的种粮大户。其二,积极培育家庭农场。2014年上半年,陕西家庭农场突破2万户,户均年纯收入超过20万元。其三,率先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体系。陕西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办法。在总结推广“宜川模式”,开展农校对接、农社对接、农超对接和组团参展的实践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体系不断完善和提升。2014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7680家,农户入社率20%。其四,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4年底,陕西省农业龙头企业2460家,其中有456家省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到786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日益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骨干力量和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市场主体。

二、培育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产业组织发展不完善

一是农业发展的耕地与水利资源压力大,农机化水平低。全省农业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分布极不平衡,耕地数量逐年减少,可作耕地只占到全省总面积的1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常用耕地的44.6%,比全国低7.4 个百分点,旱涝保收面积仅占28.4%,比全国低7.7 个百分点;水利设施落后,全省水库1045 座,水库容量在全国排第26 位。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使得农业抗灾减灾能力较低;陕西农业机械总动力在全国排第19 位,每公顷粮食生产面积投入农业机械动力5.85 千瓦,在全国排第23 位;农机化程度低,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52.2%。二是陕南、陕北、关中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特色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品牌规模效益不高。三是农业深加工水平低。农产品加工主要还是初级产品加工,缺乏大而强的龙头企业带动。全省农业龙头企业仅占全国的2%左右。龙头企业仍然存在生产规模小、加工水平低、带动能力弱等突出问题。全省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率,比全国低0.6 个百分点。同时,基地+ 农户+ 产业的衔接还不够完善。

2、土地与资金约束严重

2012 年6 月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占总承包地面积的20%左右(钱克明、彭建军,2013)。而到2014 年底,陕西省土地流转面积仅占承包地面积的15.8%,陕西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从流转方式看,农户间以转包、租赁、互换为主,占流转土地总量的94%,农户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流转的现象还不普遍。农业发展中的配套设施用地已日益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瓶颈。

陕西农业经营主体因授信担保困难、申请手续繁复、隐性交易费用高等问题存在资金融通困难。如:种粮大户缺乏足够的抵押担保,难以获得满足其自身扩大再生产的大额资金需求;合作社获得贷款的额度整体较低,获取贷款的渠道相对单一且贷款的利率整体偏高,只有36.2%的合作社从金融机构获得过贷款,贷款也主要用于建设生产基地。据调查,目前有54.7%的合作社认为当前的融资额度不能满足合作社的需要;陕西家庭农场经营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家庭农场面临的首先是土地租金成本较高,100亩土地规模年的租金至少在10 万元以上,且租金逐年递增,何况农场后期运营的基建成本和生产成本使其需要更大量的资金投入,农场自身投资显得力不从心,而目前政府对家庭农场投资在借贷方面缺乏优惠政策。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新型主体经营发展的瓶颈。

3、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

陕西全省农业科技力量排全国第5 位,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贡献率较低。1999—2011 年上半年,全省共申请农业新品种102 件,仅居全国第22 位。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显示,陕西1999—2011 年农业植物新品种权授权数在全国排位中位列第20 名,远低于河南、四川等省份。有关资料表明,陕西在1991—2010 年,科技进步始终是农业增长的重要源泉,但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不高,农业科技增长对农业的贡献几乎保持不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始终没有超过物质收入。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时期农业科技贡献要达到60%,2014 年,陕西为53%,相差较远。另外,陕西农业科技资源在区域、产业、部门之间配置失衡;农科教、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4、农业劳动者素质结构性下降,后继人才缺乏

一是从业农民文化素质低下。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数据加权平均计算得出,陕西农村成人受教育程度,2011 年,小学及以下6.2、小学22.1、初中54.9、高中及中专13.4、大专以上3.4,加权平均受教育年限8.39。职业农民培育接受群体有弱质化趋势。二是农业从业者结构失衡。农业劳动力中“386199”人员趋势明显,从业结构呈现出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农忙季节性短缺。据调查显示,陕西农村留守人口中,40 岁到60 岁劳动人口占39.8%,20 岁以下60 岁以上人口累计占41.39%。农村土地耕种主要依靠40岁以上人口。三是后继乏人。有关分析表明,不同类型主体的经营者在年龄、学历、培训经历、非农工作经历等特征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总体上都有较高的主体素质要求。企业经营对经营者的学识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次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者,农业专业大户户主。由此看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需要在技术推广、市场拓展、品牌营销、组织农民等方面具有较高学识、较强能力或威信。然而,农村新生代劳动力在农村从业或生活意愿低下,高素质农民的加速城市流动或非农转移,高素质农业劳动者出现后继乏人现象。

5、政府支持政策不足,政策落实效率不高

近些年来,国家和陕西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不少支农政策,对农业稳定发展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府支持政策不足。2004 年以来,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基本方针的指导下,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快速增加。但大多数支持政策主要用于民生事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对传统农户的支持,国家对新型经营主体缺乏有效的支持政策,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很难得到项目和资金的扶持。二是各项支农政策还存在脱节现象,不少支农政策是通过部门条条下达的,各项政策之间缺乏整合性和衔接性。三是部分扶持政策的灵活性不足,与实际工作的需求不匹配,许多政策具有明显的时滞性。

三、培育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思考

1、巩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与发展农业产业组织

一是巩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耕地,改善水利设施及条件。打造关中高效农业区、陕南生态农业区、陕北有机农业区三大板块,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二是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以全省农业资源禀赋为坐标,形成陕南以茶叶、生猪、中药材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加工带,关中以粮油、果蔬、乳品、肉牛、生猪为重点的主导产业加工带,陕北以羊只、红枣、果业、杂粮为重点的优势产业加工带。三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支持银桥、石羊、西凤、秦宝、本香等一批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消费品牌。做好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羊毛加工等行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组织的优化与发展。此外,引导合作社兴办经济实体、推进合作联社发展,提升组织化水平。

2、破解土地与资金约束

其一,加快土地流转。一是明晰农民土地权益。加快土地承包确权登记,规范流转程序与合同,稳定农民土地预期,支持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开展宅基地流转、抵押、转让试点,鼓励农民带地、带股、带房进城,让进城农民有创业和就业的机会;三是建立基层土地信托服务中心和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担保基金,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四是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与转出土地的农户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土地在租赁、转包、入股或自用过程中实现资产增值,为入股龙头企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创造条件。

其二,加大资金支持。一是加大财政扶持。政府应严格按照《农业法》的规定和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要求,确保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加和国家新增财力向农业倾斜,以及确保财政支农的增长速度超过财政其他支出的增长速度,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陕西(省、市、县)各级财政应重视通过财政投资项目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通过提高土地流转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信息、培训、技术推广、市场营销、商标注册等服务。二是强化信贷支持。首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纳入信用评定范围,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探索扩大经营主体申请贷款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创新诸如农(副)产品订单、保单、仓单等权利以及农用生产设备、机械、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等财产抵(质)押贷款品种,帮助解决贷款难问题。其次,搭建银企交流合作平台,探索直接投融资方式,扩大龙头企业资本规模。再次,发挥省农业产业化融资担保公司作用,引导各地成立专业性融资担保公司,逐步建立覆盖全省的农业产业融资担保体系,发挥果业、畜牧等产业基金作用,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加大农业科技的支撑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与成长关键在于知识和科技等无形生产要素的不断涌入,取决于“人力资本+ 科技研发”这些核心构件,这无疑需要农业科技的支撑。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二要引导其他投资主体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场大户等生产经营主体在发展规模化经营、良种繁育、绿色产品等方面的科技创新与应用活动。三要利用陕西的科技资源优势,鼓励涉农企业、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业科技园区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满足农业科技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创新人才培养等不同需求,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利益联动机制,形成科技创新的合力,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与成长提供科技支撑体系。

4、优化农业劳动力结构,建立人才回流机制

一是健全农业人力资本成长的教育培训机制,优化农业劳动力结构并提高其素质。抓好农村中小学生教育,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进行系统的职业培育,做好青年农民和农村后备劳动力的学历教育和培训工作;依据农广校体系、现代农业园区等实训基地,尽可能地发挥“三网合一”工程的远程教育网络优势,加强对农民的专业培训。落实《陕西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重点培训合作社、龙头企业负责人和专业大户等,使之尽快成为专业化、职业化农民。二是确立农业人才回流的动力机制,营造人才发展和创业的良好生活环境,鼓励投资农业的企业家、大学生、新生代农民工去农村创业,并为其创造发挥才能的空间和机会,破除当前农村高素质从业者后继乏人的困境。

5、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落实效率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首先,在公共政策上给予新型农业主体以更大支持。应当尽快出台有关家庭农场工商登记、税收管理等制度性规定;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设立、组织、运行与内外部关系做出规范;进一步完善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制度,使之真正成为权利人的资本要素。其次,在经营环境创造上给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更大支持。政府部门要在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信息获取、资金筹措、物质装备方面给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更多支持;加大土地流转的政策扶持,引导土地向种田能手、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各种专业合作组织流动。再次,政策帮扶激励。加大财税支持、经济补贴、技术指导和风险控制,催生新型职业农民大量涌现。二是增强各项支农政策之间的整合性、衔接性、灵活性、时效性,纠治政策支持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提高政策落实效率。

值得强调的是,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将发生符合自身逻辑的变化,呈现出不断演进、完善和规范化的动态变化过程。新型农业经营各主体专业化、综合化,甚至联盟化的趋势将日益显现,应审视各主体的创新发展趋势,从战略层面上考量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成长。

摘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在“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的必然选择。陕西具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较好基础,但存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加快陕西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成长,需要巩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组织、破解土地与资金约束、加大农业科技支撑、提升农业劳动力结构水平。

上一篇:防范与管理手段下一篇:语境下的英语时态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