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

2024-07-06

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共12篇)

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 篇1

2008年以来, 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近年来这种影响已经蔓延至山西省农业产业, 使得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但是从全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所反映的情况看, 农村经济基本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势头。农村各行业经济稳定增长, 农民负担逐步减轻,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 调研时间

本次调研时间为2008年—2009年, 调研样本涉及山西省所有地区, 共调查全省农村固定观察点955个样本户。家庭常住人口3 523人, 平均每户家庭人口3.68人, 比上年下降1.1%。在家庭人口中, 农村人口为3.18人, 比上年下降9.8%。家庭劳动力每户2.65人, 比上年减少11.7%。

调研样本人口组成分布见图1。

2 结果与分析

2.1 山西省农村劳动人口文化素质变化

山西省主要劳动人口文化程度分析见图2。

由图2可知, 2008年—2009年间, 山西省劳动人口文化素质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其中农村劳动力中的文盲、半文盲人数比上年减少38.5%, 小学文化人数比上年减少33%, 初中文化人数比上年减少1.2%, 高中文化人数比上年增加59%。从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分布来看, 文盲以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所占比例较小, 大部分从业人员达到了初中文化程度, 但是小学文化水平的从业者也占有较高的比例。

2.2 农村劳动力从事经营项目的分析

山西省主要劳动力经营项目分析见图3。

由图3可知, 2008年—2009年间, 山西省从事农业经营活动的人口最多, 分别占总人口数的58.6%, 61.8%, 但是2009年从事农业经营的人数相对于2008年降低了325人, 下降21.5%, 占总人口比例却升高了3.2%, 这与山西省2009年总劳动人口数量下降有关。从其他经营项目来看, 非农业经营和其他经营项目年均人数2009较2008年下降, 而两个年份的受雇佣劳动者持平。从事工商与科教文卫劳动者数量变化不大。

2.3 山西省主要农作物播种与收获面积分析

山西省农作物播种与收获面积分析见图4。

由图4可知, 2009小麦播种面积有所降低, 比2008年降低了5.72 hm2, 而收获面积仅降低2.47 hm2, 表明2009年小麦的收获比例大有提高。2008年, 玉米的播种面积达到了267.7 hm2, 而收获面积仅为237.5 hm2, 有30.2 hm2玉米未能收获, 2009年的这个面积降低至2.8 hm2, 播种玉米的收获率明显提高。2009年与2008年相比, 薯类作物的播种面积和收获面积均有一定幅度的降低, 收获率相近。2009年, 农民栽培其他作物的面积有所提高, 收获面积与2008年相比提高了3.5 hm2。

2.4 山西省主要经济作物总收入分析

山西省经济作物收入分析见图5。

由图5可知, 山西省经济作物中, 对农民总收入增加促进效果最大的是水果产业, 其次为蔬菜产业, 而棉花、油料、及其他经济作物总收入相对比较低, 因此, 水果和蔬菜产业是山西省经济作物中的支柱产业。与2008年相比, 2009年各类经济作物的收入均有所升高, 其中水果总收入升高幅度最大, 较2008年升高了44.1%, 因此有效引导农民合理栽培经济作物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农村工作的重点。

2.5 山西省畜牧业经营费用变化分析

山西省畜牧业经营费用变化见图6。

由图6可知, 山西省畜牧业不同经营项目经营费用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生猪的经营费用最高, 牛的经营费用最低, 2008年牛的经营费用仅340元。2009年, 生猪、牛、羊这3个项目的经营费用比2008年均有所提高, 其中生猪经营费用增加最大, 达到了615 510元, 牛的经营费用增加相对较低, 仅为4 560元;禽类和鲜牛奶的生产经营费用呈下降趋势, 比2008年分别降低了23 540元和12 488元。

2.6 山西省农村各行业收入分析

山西省农村各行业收入分析见图7。

由图7可知, 山西省2008年—2009年农民总收入最高的4个行业分别是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运输业、商业与饮食业, 而林业、娱乐业、文教卫生产业总收入相对较低。不同年份比较来看, 2009年总收入比2008年降低的产业有林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 其中农民从事工业产业的总收入降低幅度最大, 达到了250 610元;比2008年收入增加的产业主要是农产品加工业、商业与饮食业、娱乐服务业、文教卫生业, 其中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幅度最大, 比2008年提高了7.6倍, 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3 结论

(1) 2008年—2009年间, 山西省农民群体的文化素质、农民经营范围、农作物播种面积与收获面积、经济作物总收入、畜牧业经营费用、不同行业收入等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总体来看, 山西省农民群体文化素质虽有所提高, 但是整体偏低的现状仍未显著改变, 因此仍然有待于加大农民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力度。

(2) 从农民经营业务来看, 农业依然是山西农民的主营业务, 而从事工商业和科教卫生产业的人员数量相对较低。

(3) 从农作物种植与收获面积变化来看, 尽管2009年播种面积有所降低, 但是收获面积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表明农作物栽培正向着经济化方向发展。

(4) 2009年变化最大的是生猪生产经营费用的大幅度提高, 因此该项产业急需进行科技投入和产业升级引导。

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 篇2

2016年4月28日

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推动力量,近年来,为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升山区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水平,我县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促进规范管理、加大指导服务等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各类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

一、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1、种养大户情况。全县共有种养大户312户,其中粮食种植大户124户,经作种植大户86户,畜牧养殖大户52户,水产养殖大户50户,综合类种养大户220户。其中种植业以水稻、茶叶为主,畜牧养殖以生猪、土鸡养殖为主,水产养殖以流水养鱼为主。经营业主以基层村组干部以及有经验的农户为主,但近年来随着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速度加快,一些有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返乡农民渐成主流。

2、家庭农场情况。自2013年7月我县注册登记全市首家家庭农场以来,截至目前,全县经县农委、县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共73家,其中种植业56家,经营耕地、茶园面积1.15万亩;42家养殖业家庭农场中,生猪养殖规模500头以上2家,养殖水面100亩以上6家。全县家庭农场中,达到中型家庭农场认定标准15家,达到大型家庭农场认定标准5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9家,2015年平均每个家庭农场纯收入为21.4万元。

3、农民合作社情况。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89家,其

中部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12家,入社社员2.25万人,联系带动农户5.45万户。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为上联龙头企业、下联家庭农场、基地农户提供了纽带。

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情况。截止2015年底,全县共有市级以上(含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4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5家。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突破30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5、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情况。截止2015年底,全县建立各类农业服务组织77个,其中农业技术服务型组织16个,农业产业化合作互助型组织8个,农产品销售组织5个,植保服务组织32个,农机服务组织16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加快全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市场化、多元化进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增加,规模扩大,效益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增强,促进了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营机制的创新,为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一是加快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新型经营主体的壮大有效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大量外流而导致的土地闲臵抛荒问题,保证了“农地农有、农地农用”,避免了农地“非农化”倾向。截至2015年底,全县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计流转耕地、茶园5.68万亩,全县耕地流转率在15%左右。其中流转年限5年以上的耕地面积达4.62万亩,占耕地流转总面积的81.5%。规模连片流转有了较快发展,其中50-100亩连片流转面积占24.9%;

100-200亩连片流转面积占9.2%,200-500亩连片流转面积5230亩,占10.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分散的农户和瞬息万变的市场联系起来,将各种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特色企业集聚,已成为了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载体。

二是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经营促进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ₓₓ家庭农场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引进标准化大棚设施240余亩,成为了省级标准菜园;ₓₓ葡萄种植家庭农场,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完善了农场内葡萄架、喷洒设备、钢管避雨棚等基础设施,为农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ₓₓ茶叶龙头企业以生态茶园改造为重点,有效地推进茶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生产,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合作、监督、激励,以及农产品追溯等问题,目前我县80%家庭农场,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了农场的管理制度、农事记录。ₓₓ生态农业家庭农场200亩水稻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ₓₓₓ等3家农场获得了无公害、有机认证。全县12家企业20余个产品获得“三品”认证,ₓₓₓₓ3个传统产品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

四是促进了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有效地促进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的推广和应用,在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起到了引领作用,成为了现代农业建设的新亮点。生态农业得到快速发展,通过新安源等企业的带动,建成了ₓₓ茶产业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ₓₓ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开展了立体茶园改造,建成了1万亩

多维立体生态茶园示范区;产业融合逐步加快,“互联网+农业”“旅游+农业”得到有效发展,全县各类营主体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1亿元,初步形成了以ₓₓₓₓₓₓ基地等一批宜农宜游产业示范基地。我县被评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二、我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主要做法

(一)以规模经营为导向,着力培育家庭农场。制定了“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和登记注册指导意见”,对家庭农场资格认定标准、申请注册登记程序进行明确。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服务、规范管理等方式,鼓励青年农民、返乡人员创办家庭农民,加大了注册登记、土地流转、技术指导、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服务。ₓₓₓₓ渔业家庭农场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县农委积极为其申报有机产品认证,控质量拓市场,该农场已发展成全市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冷水鱼养殖家庭农场,被省农委评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二)以产业特色为依托,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龙头企业、农业大户围绕“二茶一花一鱼”等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牵头组建、分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加强内部管理,积极开展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县和省级示范合作社创建活动,着力培育运行规范、机制灵活、管理民主的示范性合作组织。ₓₓₓ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统一农资采购、统一茶园管理、统一绿色防控、统一品牌推广、统一产品销售”的经营模式,开展有机茶园基地建设,目前合作社已有200余户农户加入,基地面积达1.5万亩,被评为部级示范合作社。

(三)以打造品牌为核心,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鼓励社会资本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着力培育

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全县34家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已建立联结基地35万亩,带动农户3.6万户,茶叶、蔬菜、瓜果、农家乐等“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32个。以农业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专业大户和规模基地为基础,全县先后建成了4家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ₓₓₓₓₓ2个品牌被命名为中国驰名商标,4家企业品牌获得省著名商标,7家企业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推进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发展,在ₓₓₓₓ等乡镇初步形成了3农产品加工集聚区,逐步实现了基地培育品牌、品牌带动基地的良性发展,我县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四)以完善机制为重点,改善经营主体发展环境。一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形成规模经营体系。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每年安排6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鼓励和引导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二是完善科技服务机制,形成科技创新体系。结合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建设,完善了农技服务责任制度,为农业科技示范户“一对一”配备农技服务人员;帮助与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涉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行对接,建立长期协作服务关系;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参加省、市、县各类展会。三是完善扶持机制,形成“三农”保障体系。从资金投入、项目支持、金融服务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先后出台《农业产业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奖励办法》、《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扶持奖励办法》,县财政每年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奖补资金超过500万元;同时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涉农项目资金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积极帮助新型经营主体解决“贷款难”问题,2015年全县各

类新型经营主体信贷资金规模达3.5亿元,三、当前我县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金短缺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生产规模快速扩张,但由于原始积累少、流动资金少,也没有什么资产担保,虽然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加大了对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扶持力度,但在融资担保困难、授信额度低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造成信贷融资难,制约了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扩张。2015年据对3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调查,36家企业信贷总需求为4.4亿元,但实际落实金额只有1.8亿元,落实率仅为41%。

二是设施薄弱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障碍。新型经营主体规模经营的土地绝大多数是通过土地流转来的,多为地形地貌条件差、交通不便、水源缺失区域,如ₓₓₓ生态农业家庭农场流转200余亩种粮的耕地均为抛荒山坞田。此类型田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如遇大的灾难,家庭农场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三是市场风险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隐患。家庭农场市场意识相较龙头企业来说相对薄弱,生产品种单

一、规模产量高,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没有稳定的供应市场,往往造成生产发展了,产量增加了,但价格急剧下跌,导致价贱伤农。如今年蔬菜市场价格低,ₓₓₓ家庭农场种植的辣椒、茄子等蔬菜因产量大,而市场营销能力相对较低,在本地市场供应饱和价格低且无法吸纳情况下,开拓外省市场又不成功,家庭农场发展壮大面临困难。

四是人才缺乏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制约。随着农村大量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人才缺乏成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

展的最大制约。据初步调查,我县50%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领头人综合素质不高,发展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更显缺乏。尤其在市场营销方面已成为严重制约其健康发展的一大短板。

四、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的措施与建议

1、加大扶持力度,降低新型经营主体经营风险。加大财政奖补扶持力度,财政支持既是构建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度体系的保障前提,更是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重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产品质量认证和优势品牌培育、市场开拓和仓储设施建设以及人才培训等方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撬动社会资金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严格落实国家农机具补贴、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用地等扶持政策。加大涉农项目整合力度,农业项目重点向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特别加大对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且各项扶持措施之间的联动性也应进一步强化,真正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大风险防范扶持力度,由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具备了一定的规模,面对的自然风险也随之加大,而目前我县开展了农业政策性保险只涉及水稻、油菜、能繁母猪、蔬菜等产业,因此建议省、市开展家庭农场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鼓励保险机构对家庭农场,单独投保、单独理赔,缩短理赔周期。加大资金信贷扶持力度,鼓励引导金融部门把家庭农场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建议省、市农业部门加强与农村金融机构协调,出台《关于开展信贷合作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每年筛选一批运转正常、效益较好、信誉较高的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授信贷款试点。引导组织具备条件的农业企业分类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在中小板、创业板融资,在“新三板”和省区域性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农业板”挂牌。

2、加大服务力度,提高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水平。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服务发展的原则,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提升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创新土地流转服务。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供求信息、合同指导、价格协调、纠纷调解等服务体系,引导土地依法、自愿、有偿、平稳地向家庭农场流转。制订并完善一系列土地权益保障措施,确保其经营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将新型经营主体人才培养作为新型农民培训的重中之重,通过定期开展培训、组织外出考察等方式,不断开拓眼界,全方位提升新型经营主体人员素质。通过地方与高校共建项目扶持等方式,鼓励农业院校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培训。扶持兼业农民成为专业农民、一般农户成为种养大户、城镇居民下乡务农成为专业大户;同时建议省、市有关部门放宽家庭农场准入条件,打破户籍限制,允许与鼓励大学生毕业生、城镇职工创办家庭农场,增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后劲。创新经营管理服务。全面加强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合作,建立家庭农场农技特派指导员制度,强化农技服务。积极动员新型经营主体采取产销对接、产品展销展示等方式,开展品牌营销。指导家庭农场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在增强和拓展农业公益性服务功能的同时,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经营性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大力开展农技推广、农机作业、统防统治、产

品营销、农资配送、信息服务等各项生产性服务,重点支持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服务,满足经营主体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 篇3

一、大力发展专业农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上世纪80年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许多农民已经不满足于现实,因为固守在户均1.6公顷的耕地上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而生活并不富裕。一些农民开始选择进城或到国外务工发展及兼业发展等出路;另外还有一部分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规模化经营提高经济收益。为适应新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顺应延边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发展专业农场,促进土地流转”的工作思路,在经过大胆探索、试点先行的基础上,2011年州委、州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专业农场促进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若干意见》。实施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借助专业农场这个载体,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既得到土地流转的收入,又实现工资性收入的更大价值。

延边州成立的专业农场是城乡自然人或法人,通过承租农民自愿流转的承包地从事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经济组织。截至2015年末,全州专业农场总数已发展到1137家,经营土地面积达到7.8万公顷,其中流转土地面积占86%,涉及土地流转农户3.5万户,平均每家专业农场经营土地面积69公顷。在发展专业农场,促进土地流转当中,由农民创办的专业农场占绝大部分,占比为91.1%;城市个人创办的占6.9%;工商企业创办的占2%。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们积极发展家庭农场,全州已认定、注册家庭农场1360家,经营土地面积2万公顷。同时,延边州坚持多元并存的发展原则,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主体。据统计,全州各类规模经营主体已发展1万余家,全州专业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土地面积已达到23万公顷,占全州耕地面积的60.2%。

二、制定扶持政策,促进规模经营主体发展

(一)出台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为了利用有限的资金,在多种规模经营发展中起到示范带动和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延边州陆续出台了六项优惠政策扶持规模经营主体发展。一是贷款贴息政策。州、县财政对专业农场贷款各贴息30%。二是享受国家惠农政策。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专业农场,可享受各项国家农业财政补贴政策(含钢骨架储粮仓补贴),不受身份和户籍的限制。三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原本一次性1台套农机具购置补贴标准基础上,专业农场可以一次性享受5台套农机具购置补贴。四是提高政策性保险保额。在原农作物政策性保险基础上,专业农场每公顷水田提高保额3000元,旱田提高保额2000元。对所增保费部分,州、县两级财政各补贴三分之一。五是支农政策资金倾斜。捆绑使用政策性支农资金,采取以奖代补、项目扶持等形式,重点向专业农场倾斜。六是税收优惠政策。专业农场享受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免税收政策。

(二)规范土地流转,保障农民权益。为鼓励和引导农民规范流转土地,切实保障农民权益,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建立保障鼓励机制。一是固化农民利益政策。进城落户的农民继续享有原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权。宅基地变为耕地的,其土地使用权不变,已签订承包合同的由政府给予复垦补贴。二是出台农民进城定居配套政策。农民进城定居者,要求落户的给予办理落户手续;没有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按照相关规定自愿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可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者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子女就学享受市民待遇;符合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条件的,可享受相关政策;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的可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三)纳入立法程序,提供法律支撑。为依法保障专业农场健康发展,延边州人大常委会把制定《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促进专业农场发展条例》纳入立法计划,并于2013年延边州人大常委会颁布了该《条例》。对专业农场设立申报、土地流转、农民利益保障、扶持专业农场发展政策、进城农民优惠待遇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条例》的实施为专业农场的发展及农民利益的保护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法律保障。

三、创新农村金融改革,破解融资难题

针对农业生产贷款由过去一家一户小额贷款为主体,向专业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额贷款为主体的转变,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押物不足、融资难、贷款贵的实际,延边州近几年先后创新了土地他项权证抵押贷款、“县(市)农业局+银行+担保公司”联合推荐担保贷款、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政银保”贷款等主要针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大额金融贷款产品。2014年,延边州又针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的土地大多数是流转一般农户的土地,农户把土地流转给规模经营户不会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也交出去,規模经营户有二手土地经营权但是没有政府或有关部门颁发的经营权证明的实际情况,按照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的精神,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有《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就可到县(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农村土地经营权证》。持有《农村土地经营权证》,贷款户就可以到金融部门申请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2015年省政府《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方案》下发后,我们按照省政府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受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贷款行由农业银行扩大到了的邮储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全州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额达到了3.6亿元。2016年延边州积极推进农地贷工作,截止到3月末,全州共计发放“农地贷”资金2.2亿元。

通过不断创新农村金融贷款形式,积极推进和简化规范贷款程序,有效解决了延边州规模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融资瓶颈问题。几年来,由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参与为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贷款10亿余元,为全州各类规模的经营主体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四、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实现多赢局面

在加快发展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促进土地规范流转过程中,延边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是降低了生产成本。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实现规模经营,平整土地、打掉地块之间的隔界、扩大地块面积,使土地利用率增加了5%。实行规模化经营,使粮食产量增加15%左右,平均每公顷耕地多增收1000~3000元。二是农业农场成为推广农业新技术的主力军。测土配方施肥、高光效栽培、新品种应用等科学技术成果被专业农场广泛采纳应用,落实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比倒达到90%以上。三是实现了农场和农户的双增收。2015年,全州2497家专业农场中98%实现了盈利,共实现净利润5亿元,平均每个专业农场盈利20万元。同时,土地流转农户的收入也得到了较大提高,不仅得到了土地流转租金,还获得了更大的劳动力价值。全州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收入比在家经营土地劳动力增收2倍多。龙井市东盛涌镇龙山村农民张雁春将自家半公顷耕地流转给专业农场并在农场打工,僅劳务收入一年就达10万元。四是加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进程。发展规模经营主体,促进土地流转,初步破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单一的难题,土地流转后使部分“亦工亦农”的兼业化农民,摆脱了土地束缚,安心发展二、三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部分农民实现了就地转移,由“为自己打工”,变为“为别人打工”,变农民为工人。几年来,延边州共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余人。2013年,全州城镇化率达到70.6%,比2008年增加4.4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

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 篇4

在设施农业发展中, 大连市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切入点, 鼓励引导大企业、农业经营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设施农业, 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促进基地化建设、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 并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

一是村建民营。部分有条件的乡村投资发展设施农业, 租给农民经营。建成后, 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研究决定, 以成本价转包给当地农民使用。这种村建民营的模式, 统一了建设标准, 提高了建设档次, 有利于产业整体规划布局, 便于基础设施配套和统筹管理, 同时解决了农民散户建棚选购材料贵、建设浪费时间等困难, 为农民利用设施农业增收创造了条件。

二是园区专建专营。各区市县充分利用园区发展设施农业的方便条件, 打造农业设施“品牌”。如金州区向应农业园区在全国打造出“花卉品牌”之后, 去年以来新发展保护地1000亩。目前, 已经开工建设了50栋温室、50栋冷棚。

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建联营。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旅顺口区和庄河市等地的合作社采取联建联营的形式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和政府的补贴政策, 也调动了部分企业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 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 纷纷到农村流转土地, 实行自建自营。据了解, 目前仅在金州区, 企业自建自用的连片温室、大棚就已发展到16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篇5

2017年06月12日08:38 农产品期货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培育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关系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形成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与农业产业政策结合、与脱贫攻坚政策结合,形成比较完备的政策扶持体系,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完善利益分享机制,更好发挥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增加收入、建设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

(二)基本原则。——坚持基本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既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又不忽视普通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普通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

——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运用市场的办法推进生产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配置,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优化存量、倾斜增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既扶优扶强、又不“垒大户”,既积极支持、又不搞“大呼隆”,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民首创精神,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经营组织形式,不断创设扶持政策措施,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率先实施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一二三产业融合,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

——坚持落地见效。明确政策实施主体,健全政策执行评估机制,发挥政府督查和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形成齐抓共促合力,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与国家财力增长相适应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政策落实与绩效评估机制,构建框架完整、措施精准、机制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应市场能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二、发挥政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引导作用

(四)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融合发展。支持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鼓励农民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依法

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开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发展规模经营。培育多元化农业服务主体,探索建立农技指导、信用评价、保险推广、产品营销于一体的公益性、综合性农业公共服务组织。大力发展农机作业、统防统治、集中育秧、加工储存等生产性服务组织。发挥供销、农垦等系统的优势,强化为农民服务。促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建立产业协会和产业联盟。

(五)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路径提升规模经营水平。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提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普通农户连片种植、规模饲养,并提供专业服务和生产托管等全程化服务,提升农业服务规模水平。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群集聚发展,参与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建设,促进农业专业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形成一批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和乡村旅游基地,提高产业整体规模效益。

(六)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模式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扩大就业容量,吸纳农户脱贫致富。总结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经验,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进一步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防止被挤出、受损害。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户共同设立风险保障金。探索建立政府扶持资金既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竞争力,又增强其带动农户发展能力,让更多农户分享政策红利的有效机制。鼓励地方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数量和成效作为相关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审批、验收的重要参考依据。允许将财政资金特别是扶贫资金量化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后,以自愿入股方式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农户共享发展收益。

(七)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形式提高发展质量。鼓励农户家庭农场使用规范的生产记录和财务收支记录,提升标准化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引导农民合作社依照章程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成员积极性,共同办好合作社。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鼓励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按照生产作业标准或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深入推进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农业示范服务组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建立健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政策体系

(八)完善财政税收政策。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支持力度,针对不同主体,综合采用直接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定向委托、以奖代补等方式,增强补贴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工流通、直供直销、休闲农业等,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扩大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公益性服务,建立健全规范程序和监督管理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林牧渔和水利等生产性服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服务平台,为周边农户提供公共服务。鼓励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创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地方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完善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目录。落实农民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

(九)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支持的各类小型项目,优先安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等作为建设管护主体,强化农民参与和全程监督。鼓励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工商资本投资土地整治和

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 篇6

1.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发展生产是夯实新农村建设物质基础的根本前提,提高劳动生产率则是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还是要依靠科学技术。但是,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例如,小规模生产限制了大型综合性农业生产技术的使用,分散的农户获取信息技术的渠道比较狭窄,个体农户的素质使农民接受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差,资金的缺乏使农民承担使用新技术的风险能力不强,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农民使用新技术的动力不足等。而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则克服了小规模生产的种种弊端。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各种科研机构,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通过培训班和实地指导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

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了农业经营机制,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基础。

2.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农民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的生产空间扩大,延伸到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使广大农民除了稳定获得种植业、养殖业的正常收入外,还可以分享到加工和服务业的部分利润,使农民增收的空间扩大,可持续性也大大增加。各级龙头企业在搞好企业经营的同时,积极做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工作。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之间通过采用订单、最低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技术指导、种苗扶持等不同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密切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确保农民增收方面发挥很大作用,使农民“生活宽裕”有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3.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是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而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充分发挥这一主体作用的前提。农民专业培训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更是广大农民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和其他经营、管理知识的“农家课堂”,通过学习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引导农村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搭建了促进农民提高素质的好平台。

建设新农村应充分发挥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帮扶作用。一般来说,经济合作组织和协会的组织者,基本上都是当地的经济能人、科技示范户和经纪人、村干部、党员以及热心村中公益事业的人。这些人或者有充足的资金,或者有丰富的技术,或者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或者有较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他们关心村中的公益事业,樂于助困扶贫,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型农民,对培育新农村建设要求的“乡风文明”起到了表率作用。

4.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

进一步完善基础公共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了一大批专业村、专业屯。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协调下,分散经营的小农户,从本村(屯)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出发,组成专业生产联合体,建立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逐步发展成为种植或养殖的专业村、专业屯。专业村和专业屯的人均收入比较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也比较高。富裕起来的农民组织起来,通过集资、捐资等形式,统一改房、改水、改路、改厕,极大地完善了农村的基础公共设施,使农村道路畅通,房屋整齐,饮水安全,能源清洁,环境卫生。

5.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要求,也是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的前提。农业产业化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加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民,完全是自我联合、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体现了农民的主体作用和地位,培养了农民的民主意识,提高了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规范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序,从而有利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同时,不断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在公开内容、公开程序、公开机制上下功夫,使村务公开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如扶贫项目款发放、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使用等。在管理方面,积极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组织,通过积极培育农村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完善农业经济协会结构,整合协会资源,选派能人到协会工作,使协会在技术服务、生产环节和销售市场上分工协作,做大做强。同时,抓好对协会会员的实用技术、生产管理知识培训,培养一批会管理、懂技术、善经营的会员致富代表,发挥龙头作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产生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组织,达到了新农村建设中“管理民主”的要求。

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 篇7

农业经营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任何个人和组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经营主体已由改革初期相对同质性的家庭经营农户占主导的格局向现阶段的多类型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转变。这种多类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农户、农业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社区性或行业性的服务组织等。

其中,农业企业是指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等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较高的商品率,实行自主经营、独立经济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盈利性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 实行资金、技术、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助合作经济组织。其中农民可以通过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市场经济活动, 参与市场“谈判”决定价格,在购买生产资料,出售农产品方面获得更大的定价权。

农业服务组织是指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的经济组织,包括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服务队、农民经纪人等。它们为小规模农户提供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产品购销、储藏运输等服务,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户的资源要素利用效率。

二、现代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必要性

农业企业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资源开发为基础,在保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稳定不变的前提下,在现有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优化资源组合,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力,从而解决农业生产过度分散化和非组织化这一当前我国农业问题的主要症结的过程。

1、现代农业企业化经营的优越性明显

企业化经营不仅可以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资金,培育新型的农业投资经营主体,发展集约型的现代化农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从宏观上讲,是指农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地区专业化,同时可以通过农业生产经营的集中化、商品化,扩大各产业部门和各类农场的分工,从而促进了部门专业化和农场专业化; 而从微观来看,农业部门和农场专业化的发展,又把一种产品的不同部分或不同工艺阶段都分成了专项生产,推动了农业生产工艺专业化。

第二,生产管理的标准化。现代农业企业化经营是利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在体制上,健全了生产、财务、管理、 质检、水电、供销等部门,为统一技术、统一操作流程奠定了基础;在生产上,可以实现连片种植,按规划进行统一开发;在管理上,实行分片、分区承包到户,按统一标准进行管理;在销售上,对产品进行统一包装和营销,可以有效杜绝市场欺骗行为。

2、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的多样化

农业企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逐渐成为一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市场化、规模化和深度开发化的高度化过程,也是农村经济组织化过程。在农业发展实践中出现的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农户联合经营方式。这种方式仍以小农家庭承包为基础,土地要素没有重新组合,但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相对分离,采用共同作业方式,从事某一作物栽培种植、作业管理、收获、保存、运输、销售,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是委托经营方式。农户通过土地租赁的形式把土地委托给“能人”经营,土地要素仍没有流动,但已经实现一定程度上的集中。 三是合作经营方式。农民用土地、资金、技术、劳力等要素入股,组成合伙人性质的生产合作社。这种方式,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农民既可以从劳动中获得工资收入,又可以从土地入股中获得预期收益;四是公司经营方式。生产完全按现代企业运作方式管理,产权清晰,经营方式现代化,产供销一体化,面向区域市场与全国市场,甚至还面向国际市场。

3、农业企业化经营的意义重大

推行农业企业化经营有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行农业企业化经营,通过把小规模经营农户进行企业化经营改造,塑造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突破“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进行专业化和商品化生产经营的农业企业经营主体,可以加快传统农业改造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推行农业企业化经营有利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推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农业企业化经营主体会自动适应市场需要和竞争的要求,采用先进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以及现代营销方式,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积极收集市场信息,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市场,不断优化市场结构,各个经营主体之间会强化分工与协作,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促进市场发育和市场体系的完善,进而促进农业市场化进程。

推行农业企业化经营有利于增加农户收入。推行农业企业化经营,既可以实现农业外延规模扩大,也可以通过促进农业企业产业化经营等实现内涵规模扩大,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可大大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谈判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加农民收益、 减少利益损失。另外,农业企业化经营本身会促使一部分农民转移出农业生产环节,使生产环节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增加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

三、农业经营主体在企业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户单独经营的自主性较大,并把农业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在经营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户的规模经营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因为我国目前农业人口多,实行农户小规模经营无法实现适度经营模式以及农地在空间上集中连片经营;二是农户需要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不能得到及时满足,增加农户的经营风险;三是农户提供的产品大部分是初级或者经过一定粗加工的农产品,产品产量较小,在市场上并不占优势,仍受大市场摆布,无力与大市场抗衡。

农业企业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与农村生产方式和组织制度的变革,实施农业与农村资本经营,建立公司制农业。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忽视小规模生产经营的农户在农业企业化经营中的作用。二是以土地作价入股使得农业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明确。因为农村土地归国家和集体所有,而以土地入股是单个农户以集体财产作为自有财产入股并分红,是以损害集体利益为代价使少数人受益。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虽然解决了单个农户有限的经济能力的问题,但也存在不足:一是地域跨度小,以乡村范围为主,不能实现资源在全社会范围的优化配置。二是经济实力有限,很难组织农民进行大规模的科技投资,限制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发展。三是合作经济组织市场开拓能力欠缺,对其业务主管部门的依赖性或者是某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依赖性很强,由于主管部门或者特定企业的干预,使得难以真正反映农村不同利益主体的要求和愿望。四是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结构是开放的,容易受自身和外界因素影响而具有变动性。

四、农业经营主体实行现代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建议

1、大力支持农业企业化经营,各级政府为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发展平台

加快推进农业企业化经营,培育和发展农业企业,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利用手中所掌握的社会资源,推进强制性制度变迁,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农村经济活动中的企业化经营进程。第一,增加农业生产的财政投入。农业面临着市场与自然双重风险,同时有支撑着工业和城市建设,因此,政府要增加农业投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数量。政府要有效利用财政支农资金, 重视农业基础建设,尤其要加大水利灌溉排涝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大对基因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方面的投入。第二,加强政府部门的管理。各政府职能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为农业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外部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和农业服务质量。政府部门要切实加强企业市场化管理,提高农产品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为农业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健全农技推广和社会服务体系。政府部门要加大力气建设农业企业化经营涉及生产、加工、销售等社会服务工作,为推进农业企业化经营进程提供良好的技术和社会服务保障。

2、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经营规模化

农业企业化经营必须解决好土地资源的合理流转问题。土地资源的合理流转应在保持所有权和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依照“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保护受益权”的原则,依法鼓励农户通过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动和使用,实现土地经营的规模化。可以通过出租、转包等形式,使农户的土地集中到外商或者能人手中进行规模经营。

在土地流转改革中,同时政府还要积极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和加强土地流转的监督。一方面,通过建立土地交易场所、规则及信息系统,制定规范的土地交易操作程序和相关制度,积极发展各种中介组织,积极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制定和出台土地流转管理条例,对土地流转的主体、程序、条件、价格以及违约责任等进行规范。

3、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的是具有相对较大的经营规模、 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能力,劳动生产、资源利用和土地产出率较高,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经营组织。它既包括农业产中环节的生产经营组织,也包括为在产中环节提供各种服务的经营组织。一般分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经营规模、辐射带动、盈利能力、资金来源、市场导向、产品认证、品牌建设、销售渠道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经营规模都较大,经济效益较高;普遍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人才、能够与现代化大市场直接对接,市场竞争力也较高。

摘要:随着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已由改革初期的家庭经营农户占主导的格局向现阶段多类型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转变。而如今进行企业化经营,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各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探讨其进行企业化经营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措施,发挥企业化经营模式在规模、效率、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提高农地资源配置和生产经营效率。

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 篇8

1 发展现状

1.1 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

截至2015年,全县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42家,其中种植类合作社366家,养殖类108家,全县入社成员56 805人,获得国家和省级表彰的合作社达到31家。辐射带动农户6万多户,占全县总农户数量的一半以上,实现了建一个合作社,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发展目标。

1.2 家庭农场快速兴起

目前各类家庭农场达645家,其中种植类家庭农场442家,占68.53%,养殖类家庭农场138家,占21.40%,种养结合家庭农场65家,占10.07%。

1.3 农业龙头企业及专业大户发展壮大

全县现有龙头企业46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个、省级15个、市级29个。全县百亩以上种粮大户156户;百亩以上柑桔种植大户112户;百亩以上蔬菜种植大户56户;全县生猪出栏千头以上的153户,万头以上5户;家禽出笼三千羽以上的284户;规模养牛户20户;百亩以上渔业养殖户82户。

2 主要做法

2.1 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为缓解融资难题,捆绑涉农资金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扶持政策、种粮大户补贴等政策,优先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从2014年起,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对集中连片流转土地发展绿色蔬菜、优质水果、高产油茶、花卉苗木、中药苗木等五大特色产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奖补。2015年共发放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2 200万元,惠及136家县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2 招引领军企业集聚,拉长产业链条,助推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佳谷物新干分公司以“公司+农业合作社+农户”等运作模式,通过对稻谷的精深加工及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形成将稻谷吃干榨净”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从农田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辐射带动全县年种植优质稻30万亩以上。同为“国字号”的正邦集团新干分公司则通过生猪产业价值链的全线贯通,引导发展全县千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153户,年出栏生猪88万头以上。龙头企业在引领产业发展、创新科技、打造品牌、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3 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发展

按照注册登记一批、示范带动一批、发展提升一批的要求,县人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每年评选10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每家奖励2 000元;对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的给予1万元奖励;对首次获得省级著名商标的,每个奖励1万元;对新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识、有机产品标识的,每个分别奖励1万元、3万元。目前全县已取得了21个农产品无公害认证、61个绿标认证、有机食品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激发了新型农业经营业主的创业热情,获得了示范带动的良好效果。

2.4 构建多元化服务体系,增强公益服务功能,提供高效便捷的全程服务

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农技推广服务新的主要对象。一是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重点培训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率先发展成为职业农民。二是依托乡镇农技综合站、“12316”三农热线及短信平台、为农民提供家门口”的技术服务。全县194名农技指导员全部包村联户”,推行“专家+农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技服务新模式。举办农民科技集中培训268期,累计培训农民2.65万人(次);利用12316惠农平台免费为农民发送手机短信13万多条。三是积极探索了“农业技术部门+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化服务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服务模式,使农民享受到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

2.5 依托产业特色,搭建经营主体集聚平台,倾力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亮点

为了推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集约化经营,筑巢引凤,新干县规划建设了5 100亩现代农业示范园。目前入驻了江西新绿农业、江西井盛农业、新干创名生态、绿祥农业、鑫辰农业等10家企业。新干县已发展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的农产品采摘、农业体验、乡村特色餐饮、垂钓、科技培训等形式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努力打造经营特色化、发展产业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品牌化、服务标准化的全省星级休闲农业示范点。

3 存在问题和建议

近几年来,新干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促进了土地流转,助推了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社会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带动了农民致富。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3.1 存在问题

3.1.1 受资金制约

融资困难已经成为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和“瓶颈”,融资渠道少,贷款难,资金周转缓慢,阻碍了正常发展。银行虽加大了对“三农”的信贷支持,但主要是3万~5万元的小额贷款,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无疑是杯水车薪。少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资金不足,导致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相应减弱,难以稳定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同时导致科技投入不足,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速度较为缓慢。

3.1.2 受市场制约

由于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同时,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多为老人、妇女、儿童,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务农意愿淡薄。这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强烈需求。

3.1.3 抗风险能力弱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础不牢,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业保险发展刚起步,大部分参保意识不强。同时没有完善的利益机制,有不少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与农户没有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关系,达不成长久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总体上处于松散状态,影响了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

3.1.4 主体运行不够规范

一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内部制度不健全,运作管理随意性大。部分农业龙头企业还没有建立与农户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力不强。

3.2 几点建议

3.2.1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发展氛围

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要作用,要加强政策宣传和典型宣传,积极引导农民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有实力、有市场、有效益的经营主体流转土地,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同时还要引导农民通过自身努力,发展成为新型经营主体,挖掘农民创业的激情,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

3.2.2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育质量要强化农民职业培训,重点培育现有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长期在农业经营主体中从事劳动作业的农业劳动力、长期从事社会化服务人员,培育愿奉献、懂经营、会管理、有文化的农业产业发展带头人等,解决农村人才缺乏的问题。

3.2.3 加大资金扶持,增强发展活力

进一步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强化信贷融资服务,降低贷款门槛,实行利率优惠。县财政每年至少预算安排1 000万元资金重点扶持家庭农场和产业扶贫。将农业综合开发、国土土地整理、农业产业化、高标准粮田以及水利、扶贫、交通、新农村建设等9大项目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对新型经营主体给予倾斜支持,特别是对运作比较规范、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好的种养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支持和奖励,不断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活力。

3.2.4 规范土地流转,促进集约发展

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 篇9

1 新型农村经营体系含义

在我国,新型农村经营体系这一概念第1次出现是在党中央文件中,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及发展战略。所谓的新型是与过去的农业传统小规模分散经营特点相对而言的,其实农业经营有着相当丰富的内涵,具体涉及了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的所有环节的内容,同时还包括各种生产性服务。总的来说可以看成是农产品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各活动的总称。所说的体系,按照词义的内涵解释就是将相关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所指的体系主要指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各类主体之间的联结机制,也可以理解为各类主体及其关系的综合[1]。

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特点

从中共十八大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四化”要求,这也是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特点的体现。这“四化”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中,集约化、专业化处在一个分的层级,而组织化、社会化处于一个统的层级,2个层级的着重点各不相同,前者着重农业的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内容,后者注重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问题。但“四化”有着相同的目标,即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以及实现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继承与发展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另一大特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提出,是创新我国农业经营机制的最新理论成果[2]。

3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侧重点

3.1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国家是十分注重农业经营主体这一方面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并将其作为我国农村经营的基本制度。党中央将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商企业等作为“统”的层次,并强调组织对农户的服务功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表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的经营主体。这是我国党中央第1次在文件中将上述几类组织加入到农业经营主体当中。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一起构成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其作用功能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即由参与社会化服务扩展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因此,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过程中,应将加快培育其经营主体、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骨干经营主队伍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使得各类经营主体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起到对小规模农户的带动作用。农产品的生产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基础环节,要不断强调专业大户、家庭农产这类经营主体商品生产的功能作用,同时注重发挥小规模农户的示范性作用。此外,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中,应向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与生产手段方向的转变,不断提高农业技术含量,加大资本等相关生产要素的投入,着重提高集约化水平。

3.2 稳步发展规模经营

在发展新型农业规模经营的过程中,主要侧重2个方面的内容。努力实现规模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并始终坚持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走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规模经营道路。从我国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规模发展现状分析来看,主要的方式有农户承包地的“互换并地”、社会化服务下的农户横向联合、农户间承包地的流转、土地股份合作、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等。像一些高度集约化的、生产要素投入成倍增加的小规模经营,也可将其归属于规模经营这一范畴。所以,发展规模经营一定不能简单的定义为土地大规模的流转,不能走欧美国家规模经营的道路;规模经营的发展必须有原则的进行,其发展过程应是循序渐进的、稳步的,要以当地的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为基础。如果产业的规模不能够支撑就业以及城市对人口的容纳,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3.3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

根据相关的中央文件的指示,不断加强农业的社会化服务,能够有效解决分散经营下,统一功能不足的问题。在加强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不仅要着重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各类培育组织的比较优势。怎样有效的对社会服务化组织进行有效的培养,党中央的相关文件做出了相应的部署,主要做好“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落实工作。积极引导公共服务机构职能的转变,使其逐步退出经营性领域。经营化社会服务组织的培育将会成为我国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重点培育对象,这也是未来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此外,我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相关政策应注重社会化服务主体、拓宽产后服务以及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对于经营主体的培育,应该将农资经销企业、农机服务队、农技服务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等纳入政策的支持范围,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在这方面多做努力。为了切实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水平,还要强化产后服务这一块领域,因为一直以来,产后服务这一块的发展并不理想。但农产品的加工、储藏、包装、品牌创立以及宣传等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在服务模式上,应该开发出深受农民喜欢的、方便的、证明强的以及效益高的服务模式,不断开发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化服务。

3.4 不断创新组织模式

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化体系的过程中,实现各类农业经营主体间的协同发展的组织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目前,虽然我国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都有了各自的利益经营模式,但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相互结盟过程中,农民在利益获取方面处于一定的劣势地位,参与谈话的权利与话语权都不具分量。对于“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相对比较松散,很多行业出现订单履行率不高的情况,这不仅会给农户的经济方面造成一定的损失,而且还会打击农户经营的积极性。此外,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制度还有待完善、缺乏民主的管机制,运作管理有很大的随意性,经营收益的分配权往往掌握在少数负责人的手里。因此,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应加强组织模式的创新。进行组织模式的创新,主要把握2个方面:提高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其话语权;不断完善利益联结的关系,加深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的融合[3]。

4 结束语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措举,党与政府相关部门都给予最大的政策上的支持;还应该加强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对其不断创新,开发出最切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经营体制模式,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煜,赫伟.稳步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6-18,21.

[2]符毅.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4(2):77-78,81.

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 篇10

近年来, 庄浪县按照省市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 围绕建设梯田产业强县宏伟目标,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 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培育优势特色产业,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 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全县农业经济保持了强劲发展的良好态势。

㈠调结构、推技术, 旱作农业稳粮增产坚持“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的种植业发展思路, 把种植结构调整、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作为全县农业工作的关键措施来抓, 每年召开产业结构调整会, 指导全县种植计划, 规划落实旱作农业任务面积, 大力推广农业综合增产技术, 实现了旱作农业技术由区域示范推广向整县推广应用转变。2012年全县推广旱作农业技术面积52.64万亩, 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91.03万亩, 粮食总产达到17.27万吨, 增产13.8%。2013年全县推广旱作农业技术面积78.28万亩, 其中全膜覆土穴播小麦21.08万亩,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3.32万亩, 全膜垄作侧播马铃薯33.88万亩。

㈡建基地、壮龙头, 产业开发助农增收围绕全县马铃薯、畜牧、蔬菜优势特色产业开发, 狠抓产业基地建设, 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马铃薯产业围绕“甘肃东部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目标, 狠抓脱毒种薯基地建设和产业开发。2012年落实马铃薯产业基地31.5万亩, 总产鲜薯75万吨, 建成脱毒种薯扩繁基地6万亩, 优质商品薯基地25.5万亩;建成了3个马铃薯专业销售市场和宏达、银海、鑫喜、成林淀粉加工厂等一批省、市龙头企业, 延伸了产业链条。畜牧产业坚持“加快发展肉牛、做大做优生猪、配套现代科技、完善产业体系”的畜牧业工作思路和“山繁川育布局, 减马增牛扩量, 冻配改良提质, 青贮暖棚增效”的肉牛业发展思路, 突出规模养殖和标准化小区建设, 示范推广优良品种、青贮微贮、配合饲料、快速育肥四项技术, 完善防疫、消毒、粪污处理三项设施。2012年全县牛、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15.7万头、60万头、220万只, 出栏量分别达到5.1万头、30万头、140万只, 肉、蛋、奶产量分别为2.5、1.1、0.17万吨;完成肉牛冻配1.1万头, 秸秆青贮18万吨;发展万头养牛乡4个, 千头养牛村28个, 百头养牛社120个, 十头以上养牛大户1100户, 规模化饲养量达80%。蔬菜产业着眼于陇东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目标,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实行统一标准建设, 对新建塑料大棚每座补贴4000元, 对蔬菜大棚种植户每座棚补助200元。2012年全县新建塑料大棚2500座、日光温室100座, 完成果园套种高原夏菜2500亩, 建成4个蔬菜集中生产示范区和6个设施蔬菜生产专业村, 带动全县蔬菜种植达到10.4万亩, 总产各类蔬菜16.5万吨。同时, 科学规划水洛河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建成集设施蔬菜、肉牛养殖、产业沼气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探索“畜-沼-果 (菜)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示范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㈢树品牌、拓市场, 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庄浪县加大了农业产业化品牌战略实施力度, 依托各类种植、养殖基地和标准化小区建设, 大力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定认证和标准化生产工作, 累计申请认定无公害、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23.41万亩, 认证产品21.68万吨;先后认定了8万头肉牛、25万头生猪、143万只蛋 (肉) 鸡、3万只獭兔无公害生产基地, 认证无公害产品1.08万吨, 实现了优势产业的绿色品牌创建和牛、猪、鸡三种主要畜产品全部获得无公害认证。打造了“强庄”生猪品牌、“紫荆红”果品、“庄薯牌”粉条、马铃薯等一系列地方名牌农产品, 提高了我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技改扩建力度, 扩大生产规模, 发展“订单”农业, 生产能力和经营效益大大提升, 为进一步扩大生产基地规模, 提高带动农户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㈣抓合作、促流转, 经营模式加快转变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作为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实现农业生产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的重要抓手, 制定发展实施意见, 出台系列扶持政策, 加强指导服务工作。紧紧围绕全县优势特色产业, 以专业村和基地为依托, 积极鼓励、引导和扶持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大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创办农业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 实现合作社在优势特色产业领域全覆盖, 逐步形成“产业推动合作社, 合作社带动产业”的良性发展模式。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的迅速发展, 为农村土地规模流转, 实现集约化经营提供了发展空间, 全县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服务机构, 依法规范开展土地流转管理与指导服务工作, 促进了全县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我县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发展壮大, 进一步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 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但是, 在培育壮大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中, 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㈠组织化程度不高受现有土地经营机制的束缚, 支撑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竞争主体建设相对滞后, 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优势特色产业尚未形成。农业龙头企业虽然近几年有发展, 但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尚未形成, 发展不快, 亮点不多, 规模不大, 品位不高,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层次低, 产业链短, 农村经济发展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㈡管理不够完善虽然经营主体数量不少, 但由于经营规模小, 往往重盈利轻服务, 重技术轻市场, 重产品直销轻农产品深加工。只关注自我发展, 与农户联结不紧密, 产销衔接跟不上。大多数合作社虽然建有合作章程, 建立联合会等组织机构, 但在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上, 仍缺少健全的财务管理、内部监督、收益分配等制度, 活动比较松散。

㈢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市场规范化程度不高, 健全的市场信息网络尚未形成, 大多数经营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与普通农户的联结不紧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先进经营模式推广面不够大。同时, 因农户自身法制意识淡薄而毁约情况时有发生, 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总体上处于松散状态, 大多停留在买卖关系上, 真正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不多。

三、工作思路及打算

今后, 庄浪县将继续加快农业经营体制创新,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以加强基地建设, 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 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培育主导产业, 打造产品品牌, 强化信息技术服务等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大提高。

㈠建设高标准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地立足县域资源优势, 调整、规划好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 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系列化、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不断提高标准, 发展壮大马铃薯、畜牧、果品三大主导产业和蔬菜特色产业的生产基地, 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㈡培育和发展大规模龙头企业, 提升产业效益围绕主导产业, 积极加以鼓励、扶持、引导和培育, 通过多种形式, 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的实力和后劲, 特别是对发展基础好, 品牌优势强, 科技含量高的重点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 进行重点建设, 发挥带动作用, 提升产业效益。

㈢培育主导产业, 实施品牌工程按照市场需求, 因势引导、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发挥“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在百万亩水平梯田上, 发展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同时, 重点培育一批地方特色优势产品, 实施品牌工程。通过媒体宣传, 组织农产品参加全国、全省农展会、博览会、洽谈会等形式, 提高知名度, 促使更多的农产品品牌、名牌去抢占市场, 达到立足本地, 辐射全国的目的。

㈣进一步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经营协会和中介组织的重要作用通过引导服务促其发展, 提高专业合作社和个体经营协会的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个体经营协会, 努力延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链条,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 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要继续引导培育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个体经营协会, 进一步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充分发挥他们在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和空间上的重要作用, 加强龙头企业与基地间的联接沟通, 使众多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者联合起来形成统一的、规模化的利益联合体, 实现规模效益, 增强市场竞争力。

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 篇11

(一)引导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和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农户土地向规模经营主体长期流转,充分发挥不同规模经营主体在不同领域和环节的优势和作用,实现各类规模经营主体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

(二)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依托各级农经机构,结合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庭和集体“三资:服务中心建立了县乡两级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搭建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将分散的农村土地流转信息集中发布。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程序,帮助流转双方依法签订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推广使用全省统一的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文本,设立农村土地流转登记簿,对农村土地流转合同事项登记备案和分类归档。目前,全省成立881个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从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的专兼职工作人员6554人,设置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大厅874个,全省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 篇12

1 荔波县品牌农业发展情况

现阶段, 荔波县品牌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共计2483.57hm2, 已有荔波蜜柚、甲良杨梅、水家土黑猪、岜马蔬菜、益丰源血橙、黔庄山鸡等11个农产品通过的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 “茂兰”水蕨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荔波蜜柚”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碧华园”获得贵州著名商标。但是, 荔波县在农业品牌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 亟待加强。由此, 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从多个角度开展工作。

2 发展品牌农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1 积极发挥宏观调控, 给予相应支持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主体, 应积极发挥自身职能, 引导和切实帮助农业企业找到发展中遇到的瓶颈, 并积极落实相关规定中关于“三品一标”创建奖励政策及税收政策, 给予具有潜力的企业、合作社等相应的支持, 促使其朝着品牌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逐步构建荔波县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 还要结合各企业工作业绩, 实施奖优罚劣, 激发企业创建品牌的积极性和热情。

另外, 还需要引导当地金融机构参与到品牌农业发展过程当中, 重点扶持产品竞争优势明显的农业企业, 放宽信贷条件、适当提高信贷额度, 为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 此外, 土地、电力及水利等方面也都应明确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 给予大力支持, 从而打造全国一流的农产品品牌。

2.2 重视产品质量, 强化产品质量监管

农产品质量是创建品牌的核心, 只有保证产品质量, 才能够促进品牌持续发展。加大对销售伪劣农药的打击力度, 并积极推广高效低毒农药, 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完善食品安全体系, 市场监测体系基本完善, 应积极发展生产基地和企业2方面的安全检测室, 提高产品质量;为了确保品牌在市场的绝对地位, 应加大对冒用品牌农产品商标、标志的违法行为, 强化产品监管力度。通过这种方式, 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还能够保障产品质量, 促进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而实现荔波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目标。

2.3 项目与品牌有机结合, 激发品牌创建积极性

针对荔波县农业品牌发展实际情况, 应积极将项目和品牌有机结合, 将产品品牌认证作为项目申报的唯一条件, 激发企业创建品牌积极性和热情, 引导企业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来, 增强荔波县企业品牌战略意识, 为荔波县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 荔波县农业标准化生产还有待提高, 完善生产技术标准体系, 围绕荔波县农业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规定, 指导并规范农业企业生产经营, 另外, 加强示范基地建设, 争创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为其他尚未创建品牌的农业企业树立榜样, 从而保证荔波县农产品生产过程逐渐走向标准化[1]。

2.4 加大宣传力度, 提升品牌知名度

为扩大品牌影响力, 应利用多样化形式, 加大宣传品牌力度, 同时, 通过新闻媒体、信息网络等对商标注册、QS认证等相关知识进行宣传, 有效提高农业工作者、企业等相关主体对农产品品牌的认知度, 营造全县积极建立农产品品牌良好氛围。另外, 还可以利用节会等机会, 参与到农产品展销会中, 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 将自己的产品介绍到市场当中, 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产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 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生产方式, 提高产品质量, 为创建品牌注入新鲜血液。

2.5 引进专业人才, 提高产业化水平

人才作为荔波县品牌创建的核心, 在当今社会形势下, 拥有人才, 就是拥有资源。因此, 荔波县要提高人才福利待遇, 吸引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指导企业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推动企业朝着产业化方向转型, 并为人才制定完善培训计划, 定期组织人才外出学习和进修, 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企业适当增加在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 研发针对性技术, 从而有效突出品牌比较优势。

3 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 农业品牌发展作为荔波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 各个主体应明确认识到品牌创建的重要性, 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 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引进专业人才, 提高产业化水平,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将项目和产品有机结合, 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 激发品牌创建积极性, 从而推动荔波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我国农业取得了进一步发展.树立品牌作为农产品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荔波是农业大县, 如何发挥产业优势, 创立自主农业品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从荔波县实际情况入手, 并提出发展品牌农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途径, 旨在为荔波县实现产业化经营目标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品牌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对策

参考文献

上一篇:IgA下一篇:作文教学存在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