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2024-07-06

作文教学存在的误区(精选12篇)

作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篇1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不仅要使学生们掌握相关的知识要点, 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求知的欲望、培养自主学习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工作既是在过去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 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一定的调整, 有别于过去的学习阶段。

应该说, 上述的思想是正确的, 对于高中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然而笔者观察到, 近年来, 关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展开“问题串教学”或是新教学方法的应用的讨论不断升温, 诚然, 求变是进步的源泉, 但一味求变, 一味的追求“有别于过去的学习阶段”, 却是失去了上述思想的本意, 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因此, 在本文中, 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 简要的谈一谈在高中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并就此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意见。

一.反思课堂教学互动

当下被批判的最多的, 莫过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被人称之为“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了, 这种模式中师生缺乏互动, 仅仅是教师说, 学生听,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压抑, 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关于对传统的教学法的不足之处的分析已有许多论著, 在此笔者不一一举例。然而, 针对传统教学法的不足之处而强调的课堂互动教学, 却似乎有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一会是教师提前布置预习, 课堂小组展开讨论;一会是教师采用多种教学设计, 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良好的互动氛围等, 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置语文教学“思而悟之”的原则于不顾, 一味强调师生间的互动。诚然, 适当的师生间互动不仅有助于改进课堂学习氛围, 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但语文课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的魅力在于通过不同的文字组合, 表达出不同的意境与思绪。同时, 同一篇文章, 不同的读者由于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 会产生不同的感悟, 这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 去领悟, 并非单纯的教师讲授可以解决, 需要一个独自的思考的空间与时间。如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一文:江南河港交流, 且又地滨大海, 湖沼特多, 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 不时也会下着微雨, 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 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 秋收过后, 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 门对长桥, 窗临远阜, 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 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 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 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 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 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 天垂暮了, 还可以加一味红黄, 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 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 终至于得失俱亡, 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 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 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短短二百余字, 一幅江南乡村冬景图铺于面前, 连从未有过乡村生活的学生们都能够根据文字的描述而进行想像, 进而感悟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这些都需要教师去引导, 使学生进入自悟的环节, 而不是一味的热烈讨论。然而部分语文教师在改进教学方法时, 一味的希望氛围热烈, 却忽视了语文教学的真谛:“思而悟之”, 这就背离了教改的根本目标, 原是以促进学生学习为出发点, 最终却流为了形式, 没有根据课程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这正是我们需要反思的。

二.反思“问题串”教学法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文学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句话表明, 教师的教学组织会对学生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特别是基于语文这门语言类课程就更是如此, 这是因为语文课的知识是一种积累的过程, 它不能够如理科知识一般进行推理, 而是要进行日积月累的记忆、运用, 最终才能够达到厚积而薄发的境界。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时, 采用“问题串”教学法, 力图使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连续的思考, 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强化学习效果。然而, 笔者却不太赞同在语文课教学中盲目的使用这种方法, 原因很简单, 学生们对于一些处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下的文章, 往往难以从字面去理解更深的含意, 这就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背景知识和细节知识的前导教学工作, 如果盲目的指望通过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就能够达到仅仅通过连续性的提问就能够引导学生思考, 是不现实的。以海因里希·伯尔的《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一文为例, 全文充满了细节描写, 而这些细节描写又与德国的历史与二战的背景相关, 学生往往一时难以理解, 如:《美狄亚》挂在一年级甲、乙两班之间;《挑刺的少年》放在二年级甲、乙两班之间;恺撒、马可·奥勒留和西塞罗放在过道里;尼采挂在楼上———楼上的学生已经学习哲学了。还有雅典娜神庙庙柱中楣, 一幅多哥的彩色画。这些文字, 教师如果不进行大量的前导讲解, 学生们在预习时很难提升兴趣, 而作者精心铺垫的, 通过大量熟悉的细节描述, 在结尾时却突然揭示残酷结局的全文布局, 学生们也就很难体会到了。

三.反思分组教学讨论的组织工作

有这么一种现象, 教师在教授课文后,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讨论。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单向的信息传播模式, 能够让学生们在互动中互补有无, 互相促进, 在讨论的过程中掌握教学知识点。然而这种教学模式过多的采用并不适宜, 原因有三, 其一: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时, 学习的方向和学习的进度都需要教师时刻进行把握, 然而目前由于仍然存在教学优势资源相对集中的“马太效应”, 具备良好的师资条件的学校也云集着大量的学生, 这就使得教师的教学任务更加繁重, 一名教师在课堂上往往面临着大量的学生, 精力有限, 难以做到平均分配, 也难以有效的覆盖到每一个学习小组, 这就使得学习小组的学习效率成疑;其二:教学时间有限, 一堂教学课的教学时间是固定的, 教师如果只是偶尔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讨论, 则学生们不能熟练地、较好地掌握这一学习组织方式, 然而如果教师较为频繁地采用这一组织方式, 则教学进度又将受到干扰, 因为这意味着有相当部分的教学时间要用来进行分组讨论, 在当前中学教学工作仍然未能摆脱高考这根“指挥棒”时, 抽出相当的教学时间进行这种分组讨论既不现实, 又导致分组教学成为了一种“表演项目”, 未能真正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其三:组织模式僵化, 其实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并不仅仅局限于学生间的讨论, 也可转变为其它交流形式。曾有一次在教授《物种起源》绪论时, 笔者鼓励各小组以小组的名义, 就生物的进化路线进行想像和描述, 作为一次课后作文提交, 学生们由此纷纷展开想象, 这一过程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想象力, 又促进了学生间合作意识的培养。又如《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文章, 大多数学生从未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植物, 因此笔者要求各小组进行讨论后, 学习文中的描述手法, 对身边的某种植物进行相关描述, 学生们在讨论的过程中, 既锻炼了逆向思维, 又强化了合作意识, 一举两得。

四.忽略阅读的功效与感染力

“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篇文章, 均透露和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饱含着作者最为深挚的感情, 作者的全部情感均跃于纸上。因此, 语文课文的阅读是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维与情感的最佳方法, 然而, 这一点却为部分语文教师所忽略。笔者以为,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 深入作品, 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中讲述的美丽境界。并且, 需要积极地运用联想式的教学方法, 逐步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 用形象、生动、饱满、传情的渲染语言, 声情并茂地进行描述, 从而一步步地感染学生、鼓动学生, 然后激起学生对所写内容的浓厚兴趣, 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例如在讲授课文《我有一个梦想》时, 首先可以用下面的一段带有渲染色彩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意象之中:

我梦想有一天, 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 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 在佐治亚的红山上, 从前奴隶的后嗣将能够和奴隶主的后嗣坐在一起, 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 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 压迫成风, 如同沙漠般的地方, 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 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 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我今天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 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 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 反对联邦法令, 但有朝一日, 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 携手并进!

同学们, 你们刚才所听到的, 是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的一篇演讲稿《我有一个梦想》, 这篇文章用热情洋溢的言语, 向听众们传播了心中的梦想, 勾绘出了一幅未来的愿景……

听着这么激情澎湃的语言以及让人感动的言语, 学生不能不与语文教师共同沉醉于这感人的画面之中, 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也大为增加。由此可见, 教师在领读时注重渲染, 能够感动学生, 带动他们共同进入作者所描述的场景之中, 从而更为准确的把握文字间的意境。

综上所述, 改进教学工作是一项持续的, 不间断的工作, 它是长期的、细致的工作。诚然, 原有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需要我们不断加以改进, 但凡事都需按照规律, 一步一步进行, 切不可盲目的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也不可盲目的使用各类新教学方法, 须知,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与局限, 只有扬长避短, 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作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篇2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千秋岭小学

蒋映博

随着新课改和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的开展,音乐课歌唱教学如何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很多音乐工作者和音乐教师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问题。

前些天,观摩了市里组织的音乐课歌唱教学比赛,感叹音乐教学发展和新人辈出的同时,却也感觉部分教师队对歌唱教学课认识的不足。下面,我谈谈音乐课歌唱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课堂教学轻重倒置,导入时间冗长或文不对题。

一节课有好导入铺垫,确实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些音乐教师为了 追求新、奇、特的导入效果,挖空心思设计课堂导入铺垫。导入成了歌唱教学的重心,花样成了整堂课的设计重点。还有个别教师新课导入甚至花费了整堂课的四分之一以上时间,人物故事、歌曲背景、音乐图片等全成了课堂导入的工具,一一登场,目不暇接。部分教师认为只有这样,导入才有效果,才能吸引学生喜欢眼球和兴趣。诸不知,这样费劲心思长时间的课堂导入,缩短了歌唱教学的真正教学时间,有点轻重倒置的感觉。更有个别教师为寻求课堂导入效果,强求混搭、文不对题,导入的内容与新课无任何关联。

真正的一节好的课堂导入,首先应该是课堂教学内容需要,而不是勉强凑合。其次,导入内容不要面面俱到,找准一个好的导入点就可。另外,导入时间应该有所把握,恰当而合理。

二、歌唱教学课重点偏离,唱歌仅成“走过场”。

一些音乐授课教师往往忽视了歌唱教学课的重点,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新课导入、人物背景讲解、歌词分析及课堂拓展等方面上,整堂课只有几遍歌曲学唱。这样歌唱教学课完全脱离了教学要求和目的,这样做无异于杀鸡取卵,课堂效果看似完好,实则外实里虚。

唱歌课的重心应该体现在“唱”字上,教师应在这点上多花时间和心思。歌唱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歌曲中欣赏美、发现美、体会美,一首歌仅仅听或者唱一、二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吗?回答肯定是NO。学生只有唱会且唱好歌曲,才能感受歌曲带来美,从而达到喜欢和热爱。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把歌曲编排成齐唱、轮唱、对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来进行,防止唱歌教学环节过于单调和枯燥。歌唱教学课,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唱high起来,切莫让唱歌环节成了走过场。

三、歌唱无声音技巧训练,学生声音“原汁原味”。

很多教师歌唱教学中,只教会了学生唱会了歌曲,而根本没有达到唱好的 要求,或者根本没有歌唱教学训练手段。整堂课下来,学生声音仍然惨白,毫无变化。有美感的歌唱才是歌唱教学基本要求,我们歌唱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生唱会就可,而一个真正有素养的音乐教师会通过有效的声乐训练,使学生的歌唱声音变得更加美好,从而领悟歌曲美的情感。

为了获得美好的声音,教师歌唱教学时应该多加强声音训练,可通过正确歌唱气息支撑、正确的口咽腔打开状态、歌唱共鸣和发声位置的掌握,歌曲情感的领会这几点来获得。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但好的教师能根据学生演唱的的实际情况,正确的引导学生获取美妙的好声音,从而真正的达到歌唱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四、歌唱教学仅教唱歌,视唱基础训练可有可无。

唱好一首歌,没有好的音准和节奏只是一句空话,而视唱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唯一办法。很多教师觉得视唱训练可有可无,只要唱好歌就行了。或者嫌视唱训练枯燥一带而过,甚至直接播放录音,学生跟唱。这样歌曲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现音准和节奏上的问题。长此以往,音准和节奏问题无法解决,当然也无法达到歌唱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音乐视唱基础训练,而不是仅仅教会学生唱会歌即可。要想获得好的视唱效果,在视唱中运用科学发声的方法,合理气息的运用会使视唱变得更加动听和完美,从而使歌唱学习更为容易。

五、拓展环节“离题万里”,游戏或成主角。

一些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烈氛围,把歌曲拓展环节变成了学生们 的游戏舞台,学生一一登场,场面甚为热闹,整堂课成了学生们的游戏舞台,课堂拓展“越拓越远”,离题万里。而有的拓展活动几乎与歌曲教学内容无任何关联,教师们只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所谓课堂气氛,这样的课堂拓展有“皇帝的新装”之嫌,最好弃之。

真正的的教学歌曲拓展和延伸,是在本节歌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巩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创造和想象能力,而不是一味的靠做游戏或者偏离教学内容的的活动拓展。好的拓展和延伸就应该围绕歌曲教学本身而设计,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合理而有效果。

“教学平等”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篇3

关键词:教学平等;误区;对策;本质

课堂教学中,体现师生平等、教学平等已经成为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促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同成年人是平等的、是受到尊重的,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自尊的人格,使孩子具有乐于接受教育的良好心境,不会使孩子听而不闻或产生逆反心理。但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所谓追求教学平等的现象,值得我们关注,需要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认真反思和改进。

误区一:重形式,轻本质

现象:在新课改过程中,许多学校为了改善师生关系,有的降低了讲台的高度,有的把讲台撤了;有的允许学生在课堂上随便离开座位,随时打断老师或同学的发言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学校更是规定教师在课堂上要“蹲着”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从而体现师生间的平等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对策:形式自然,理念在心

我曾经看到美国数学课堂录像中这样的片段,一节三年级的数学课“认识对称图形”,执教者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教师,其大致教学过程如下:教师首先将一些漂亮的拼图摆放在地上,然后跪在地上变化这些拼图,并一边摆一边引导学生比较变化前后的不同,然后指出具有这样特点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接着教师坐在班级电脑前,让一个学生坐在她的膝盖上,其他学生围在她的身边,教师通过电脑屏幕展示出许多图形,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对称图形,最后引导学生动手创作对称图形。这节课的教学氛围与教者的课堂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美国教师教态自然亲切,教学中跪、坐、站没有丝毫的做作,我想她一定是把师生平等、教学平等的思想融入了自己的心田。但如果这是一堂“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师也依葫芦画瓢地跪在地上进行算式的演练,那样既不合时宜,又将影响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平等”不要也罢!

教学平等应该建立在教师心灵深处自觉自愿基础上,如果只是通过改变身体姿势来实现“平等交流”,那不过是讨好和迎合家长,迎合世俗的一种媚态。实现师生间的平等交流并不在于教师站着、坐着、蹲着,抑或跪着,而在于教师的“用心”,学生的“有心”,只要“真心”相对,师生自然会下意识地选择站着、坐着、蹲着,抑或跪着的最适合的形式来实现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

误区二:重开放,轻导向

现象: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例如在四年级的“三步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了学校兴趣小组的人数情况,然后出示了:学校美术小组有40人,作文小组是美术组人数的3倍,书法小组比美术小组和作文小组的总人数多5人。接着让学生观察条件,并提出:“你能根据条件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思考后踊跃发言:

生1:作文小组有多少人?

生2:书法小组有多少人?

生3:美术小组和作文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生4:三个小组一共多少人?

生5:美术小组比作文小组少几人?

生6:书法小组比美术组多几人?

生7:书法小组比作文小组多几人?

……

至此,10分钟过去了,教师一边板书一边还在问:“还可以提出怎样的问题?”最后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逐条解答。

对策:先放后收,注意取舍

记得课后我与这位教师交流看法时,我问他:“你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是什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不是一定都要解答?这位执教者回答:“当然都要解答,当前课堂教学重视民主,既然学生提出了问题就应该解答,否则就会厚此薄彼,让学生认为老师不公平。”

这位教师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行为无可厚非,但在民主教学与实现教学目标的整合上出现了偏差。学生畅所欲言地提问之后,需要教师有机地取舍,摒弃一些特别简单的低层次问题,将那些具有思维价值、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数学问题作为课堂研究的焦点,从而使课堂效益最大化。所以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并不需要板书,而应该提醒学生思考他人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够解决;学生提问之后,教师可小结:在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中,有的是比较简单的一步、两步应用题,有的是比较复杂需要二步以上解答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重点研究那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这样的处理,使学生明确了学习方向,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有益的保障。

误区三:重学法,轻教法

现象:新课程指出数学学习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学习方法的多样化。所以在当前的课堂上,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学生纷纷登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则坐在学生的位置上,像一位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对于各种看似有道理的发言,不置可否,一概投以赞许的目光,一堂课下来,总是“好”声一片。

对策:指导学法,教学合一

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篇4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使图、文、声、像和动态视频等效果直观地把传统媒体技术条件下难以表述的现象与过程主动而形象地显现出来。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信息技术传递立体多元, 教学效果明显改善。但还存在以下误区:

一、全程照搬教材, 教学方法简单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 师生都是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精髓是师生间的相互交流, 相互影响。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中的实质是辅助的教学工具, 应用它是为了给教学提供更加逼真的表现效果, 扩大学生的感知空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的仍是导向作用。少数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 只是把教材的内容全部搬到了电脑屏幕上, 再用投影仪设备投射到大屏幕上来代替黑板。这样不仅会增加课件制作人员的工作量,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失去了多媒体的优势,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过分信赖投影, 忽略基础训练

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 使用最多的是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型课件。它起到的作用成了替代板书, 对技术问题讨论的很多, 而对教育本身却淡化了。教育理论告诉我们, 课堂教学不能“满堂灌”, 不能讲得天衣无缝, 要使学生有自学、思考的余地。而有些教师只管低头盯着电脑屏幕“念”或者操控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大屏幕成了信息海洋, 不管学生是否来得及阅读和消化。教师忽略了“讲、写、演、画、算”等基本功训练。

三、重视CAI, 忽略了真情实景教学

作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篇5

新洲乡中心学校:任筠

听课,是教师间最经常、最直接、最有效的交流方式。然而,在我们的听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这样或那样的误区,致使教师之间的交流大打折扣,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对听课中出现的一些误区进行分析。

一、听课目的的误区:为挑毛病而听课

一谈到听课,好多老师的思想中都存在着这么一种错误的认识--为挑讲课教师的毛病而听课,甚至以挑毛病作为听课的终极目的并贯穿始终。以挑不出毛病或挑出的毛病不够多为无水平而感到羞耻。其实不然,对于普通教师而言,如此听课至少失去了一半的意义。我们听课的目的是什么?是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而“挑”毛病其目的既是在帮助主讲教师,更应该是自醒,要求我们从其不足之处进行有益地学习。如果专为挑毛病而听课,我们不但不能从“毛病”中吸收到营养,更会对主讲教师的闪光之处视而不见,以至完全失却了听课的意义。

二、听课的身份误区:以专家的身份而听课

听课的目的是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我们大多数教师还远没有达到专家的水平。所以,我们没必要,也绝不可以“专家”自居。并且,这种“专家”意识会拉远与我们与授课教师之间的距离,容易使我们的听课目的偏离,以至把自己的一些不太成熟的东西当作“权威”强加给他人,从而失却了听课交流的意义。那我们应该是以什么角色进入听课呢?我想,我们听课教师应身兼三种角色进行听课:第一种身份是“学生”,以学生的身份去深入感受课堂教学效果,这是判断一堂公开课好与劣的最基本、也是最准确有效的途径;第二种身份是“教师”,以教师的身份、思想去评判一节公开课的得与失,从正、反两个方面吸收营养,实现相互学习与交流的目的;第三,可以以“专家”的身份进行分析,目的是尽量发现授课教师的不足,起到一种帮助与指点的作用。这样,只有“三位一体”,才能取得较好的听课效果。

第三,听课过程的误区:为评课而听课

听课之后,必然要评课。因而对于一堂公开课,会出现为评课而听课的现象,并且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这既有听课目的误区的因素,也有听课身份定位不准的原因。“为听课而听课”会令我们的听课活动停留于一种较肤浅的层面上,从而忽视了公开课的教学效果,也令我们的学习与交流大打折扣。所以,作为一名听课老师,应以一种“特殊”的身份深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即以学生、教师、专家三重身份,充分去体验、分析、“考查”其教学效果,这样才能令我们的听课真正深刻而有效。

第四,听课结果的误区:为完成任务而听课

在我参加的一些听课活动中,发现不少老师的听课只停留在“听”与“评”的阶段,并不能做到用心地去分析与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为我们的教学所用。听完评完后,便结束了,不能再深入一步应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结果令我们的听课收效甚微。

所以,要想真正地令我们的听课变得更有意义,必须要端正目的,摆正身份,深入教学过程,认真进行课后分析总结,并注意在实际的教学中加以运用。做到了这些,我们听课的效果自然会显露出来的。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误区 对策

语文“新课标”的“阅读教学建议”中扼要阐述了如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新课题,其目标主要是想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来“拓展思维空间”和“提高阅读质量”。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却存在着较多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时目的偏离,即忽视、轻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削弱甚至不尊重这种主体性;

二是教学过程简化,即教师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学生的富于个体独特品格的认知过程;

三是教法单一,即老师往往拘守于课文、局限课堂传授、偏重考试知识的传输和技能的培养;

四是开拓乏术,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失误直接导致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和削弱,影响着语文教育的全局,因此不可小视。

鉴于以上误区,再结合对“探究性阅读教学法”的探索, 笔者就来谈一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比较实用且比较成功的具体方法和操作程序,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就整个高中三年的阅读教学内容来说,我认为要整体考虑、分段安排。具体说来可分三个阶段:

一、教师指导探究性阅读

高中生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有很强的功利性。学生要实现高考的理想,光靠个性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阅读层次序列,所以,高一学年教师的指示范围阅读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借助第一学年个性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成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让学生的视线收缩到老师指示的体裁上,并要求他们把兴趣爱好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并且要引导学生基本定型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技法,尽量使学生参差不齐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于统一。

二、个性爱好探究性阅读阶段

这一阶段适用于高二学年,主要讲阅读个性。也就是说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少干涉,甚至不干涉,即由着学生“性子”选择阅读对象。这种个性兴趣探究性阅读,目的是锤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习惯和方法,为其日后深入地自觉地学习语文锤炼基本功。在这一阶段,特别需要教师有一定的魄力,即要敢于“放手”,敢于放开。

当然,说是由着学生“性子”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阅读进度,专题选定,材料收集等等都要由教师精心策划,最终要求学生形成阅读专题论文或总结(字数大约为2500字)。否则,阅读会成为“放羊式”阅读,高兴而起,无果而终。

三、应考探究性阅读

第三学年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且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当然,后两学年也并不排除个性兴趣阅读,最好是能把两者有机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就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说,它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其基本流程可分几个步骤:

1.明确问题,确立阅读目标。用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为阅读定向,帮助学生确立阅读目标;

2.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

3.切磋问难,提高阅读效能。分小组讨论、研究,教师加以启发引导;

4.交流评价,反馈阅读质量。由学生主体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评价。

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会很多,师生问答不能是简单的对错判定,而应该是平等协商的讨论;所以,学生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再询问老师的看法并与之讨论;如不同意教师的意见,要进一步质疑,再讨论。

论德育课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其跨越 篇7

1 要变教学目标设计的片面性为全面性

德育课教学存在的误区之一就是作为施教主体的德育课教师在教学目标上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考分, 这反映出教师教学目标的片面性, 表现为: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趋同于社会上的错误认识———认为只要认真完成课堂45分钟的教学任务, 只要让学生的考试成绩理想就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好教师, 就是一个高水平的德育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备课上只注重对知识讲解与传授的构思;在教学组织上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学生成绩的差异;在对学生的评价上认为成绩优秀的学生就是好学生, 平时关心学生大多是通过对作业与成绩的询问等。显然, 德育课教师如果只追求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存在上述教学心态, 势必同德育课教学任务相悖, 同教育心理学理论相违, 也会同自身教学期盼相反。德育课教学大纲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深层次的, 整体性的。如果德育课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说教、检查与考试, 则是非常片面的。显而易见, 这是打“折扣”地执行教学大纲, 不利于教学大纲的真正落实。从教学过程本身而言, 它既是复杂的师生智力活动过程, 也是奥妙的师生心理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课堂教学整体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课堂教学仅限于对学生的智力开发显然是不够的, 特别是对于特殊的具有多重任务的德育课教学更是如此。事实上, 德育课教学如果在教学目标上存在单一性、低标准、小范围的特点, 就自然地捆住了德育课教师的教育思想, 限制了其教学思路, 就会阻碍学生各方面能力和个性心理的发展。为此, 德育课教学在教学目标上应注意全面性和高要求。

德育课教师要在每堂德育课的教学中想方设法地努力让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和心理素质水平得到提高;在教学目标的高要求和全面性的压力下促使自己的教学走向成熟、达到新的境界。

2 要变教学心理氛围的逆反性为相容性

德育课教学存在的误区之二就是师生均存在逆反心理。德育课教师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自己的职业、专业的不顺心;对教材多变性的反感;对教材理论与实际差距的茫然;对教学难度提高的困惑等。学生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对一些枯燥教材内容的反感;对社会上存在的轻视德育课现象的认同;对为应试而大量背诵教材内容的厌倦;对简单、古板教学方式的失望;对德育课教师言行不符合理论要求的不满;对德育课教师教育要求的直接或间接抵触等。

上述师生逆反心理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德育课教学的成功。为此, 变师生对德育课教学的逆反性为相容性就成为德育课教师自我提高的一个客观要求。一方面德育课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 克服自身的逆反心理, 消除一些不正确的观念, 立志于德育课的教学事业, 拿出勇气和信心排除心理障碍, “轻装”教学。另一方面, 德育课教师要不断努力学习、锤炼, 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实现以精辟的德育理论说服学生;以精湛的教学技艺吸引学生;以良好的师表感染学生, 让学生感到德育课教学可亲、可近、可信, 有兴趣、有作用、有收获, 从而缩短学生与德育课教师、学生与德育课教材之间的心理距离, 消除学生的抵触、逆反心理, 更好地保证德育课教学顺利、健康、稳步地发展。

3 要变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单向性为多向性

德育课教学存在的误区之三就是教学中缺乏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等。师生在教学中的交往模式相当一部分是单向性的。这种单向性突出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德育课的课堂教学由德育课教师一“灌”到底, 没有学生的应有活动;二是德育课教师听不进学生独立的、有益的、新颖的思想认识和观点看法, 德育课教师表现出对教材内容理解的绝对权威, 没有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德育课教师在德育课的教学中常常只是扮演搞演说、发指令、提要求、查结果的监督人角色, 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淹没了学生活跃的思想和聪明才智, 学生成为被动的“接收器”。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活力与生机, 学生感到压抑, 德育课教师也十分疲倦。德育课教学应做到师生交往的多向性。德育课教师应明确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的重要性, 放下架子, 改进教学方法, 彻底改变“一言堂”的家长式教学方式, 不断探索出符合师生多向交流的好方法、好举措, 大胆创新。从心理学角度上讲, 德育课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在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交流过程。这种认识上的一致、情感上的共鸣和意志、信心方面的相互鼓励, 就能更好地促进德育课教学取得成功。

4 变教学情感的消极性为积极性

德育课教学存在的误区之四就是学生对德育课教学冷漠, 在学习上缺乏应有的愉悦与激情, 表现为情感上的消极性。这种消极性导致德育课教师上课没劲, 学生学习乏力、学习欲望低, 教学气氛沉闷, 德育课教学效果差。众所周知, 德育课自身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德育课教师对许多理论的阐述本身就较为枯燥, 为此, 如果不消除学生情感上的消极性, 实现向积极性的转化, 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德育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事实上, 在德育课的教学过程中, 情感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赞科夫说得好, “扎实地掌握知识, 与其说是靠多次地重复, 不如说是靠理解, 靠内部的诱因, 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影响学生教学情感的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 但关键还在于德育课教师自身对马列主义的笃信程度, 对政治理论传授的热情程度以及对德育课教学技巧的掌握、驾驭水平等。德育课教师若能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理, 具有热情的教学态度, 娴熟的教学手段, 就会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强烈热情, 使学生对德育课产生感兴趣、愉快、满意、欢乐等积极的教学情感, 这种情感正是德育课教学获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

德育课的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情感。为此, 学生的消极情感要务必予以消除, 积极情感一定要培养, 只有这样, 才能取得好的德育课教学效果。有一位教育者说得好, “每一位干练的教师, 就是一个艺术家, 他从事于教学, 犹如高手操琴一样。他和缓地触动人类思想感情上的琴弦, 刺激之, 安慰之, 兴奋之, 鼓励之。”德育课教学若能做到既有理智的增益, 也有情趣、道德的熏陶, 又有艺术的感染, 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让学生在心灵和情感上都得到升华, 那么这样的教学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效。

总之, 在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应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 我们要进行深刻反思。德育课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德育课教学活动之中, 努力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跨越误区, 使德育课教学实现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郑永廷, 江传月.主导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2]杨维, 刘苍劲.素质德育论———大学生的现代适应与综合素质培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3]潘佩玲, 张玲.浅谈发展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J].教育导刊, 2004, 9:20.

作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篇8

一、当前声乐教学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虽然不同个体对于大学声乐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看法存在一定差别,但是最终都展现出了教师自身素养、教材质量、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日常管理等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问题。部分学者认为大学生不能准确理解声乐教学含义的根本在于缺乏良好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缺乏真实性,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学者指出,当前的大学声乐教育问题是受到师资力量匮乏和声乐教学质量下降以及教学模式陈旧老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上述问题的阐述整体来说具有较强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能够从高等院校、教师以及学生等多个层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根据相应问题形成明确的对策,以保证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二、提升大学声乐教学效果的基本方式

(一)对于高质量声乐教材的选用。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规范的声乐教材为基础,科学合理的教材必须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丰富的内容编辑。通过教材能够清晰准确地反映出声乐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融合,进而展现出作品自身内容丰富、思想健康以及时代感强的基本特点。教材编写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是声乐教材使用的基础。基于此,在教材实际编写过程中应当充分展现出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融合,教材中选择的声乐作品和内容都应当具有较强的健康性和时代感。

(二)对于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倘若缺乏专业性的艺术指导,便会对声乐技能的学习和发挥产生较大的限制作用,在大学声乐教育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为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演唱、钢琴伴奏的基本能力,基于此,声乐教师在继承本土优秀传统民族声乐文化的同时,必须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声乐教学理念和方式,吸收优秀技巧,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在此基础上,高等院校应当对声乐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并为其提供充分交流的平台,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声乐教学的基本技能,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三)积极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根据实际需求改变教育方式。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双重影响下,传统声乐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根据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展以及兴趣爱好,形成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声乐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和个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保证对个人能力进行培养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性,从而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缺陷。

(四)对当前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进行改正,推动教学发展。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接触声乐学习的初期,便期待能够通过课上和课下学习的方式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虽然在声乐学习的初期通过高强度的训练能够快速提升自身学习质量,更能够对自身的嗓音形成锻炼,但是该种学习习惯是伴随着学习的进行而逐渐变化的,譬如,在唱歌过程中涉及的咬字以及发声等问题始终困扰声乐学习者,对于该种技能学习,其实只需要在每次练习之后达到设定目标即可。另外,对于部分个人学习基础较差以及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则应当为其制定适当的学习方式,并通过科学练习不断提升其学习水准。通过修正学习习惯,学生可以有效地对声乐理论知识进行巩固,还能够提升声乐技巧。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应该给予耐心的指导与讲解,发现学生的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纠正。

三、结束语

当前,声乐艺术已经完全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而高等院校对于声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在声乐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求教师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此外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基本特点开展声乐教学工作,通过情境教学等多种方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日常教学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最终实现声乐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摘要:充分融合艺术性和技术性以及实践性和创新性是声乐学科的基本特点,通过对声乐的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德智美综合素养。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大学声乐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大量问题,声乐老师应当进行深入分析,并形成与之对应的对策和建议,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的声乐学习水准。

关键词:声乐教学,综合素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才晓澍.论大学声乐课教学中对学生情感培养的探索[J].通俗歌曲,2015,(11):134.

作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篇9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误区,对策

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是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体现。信息技术内容日新月异, 不仅注重理论的运用, 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课本更新速度慢, 这是当前高中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需要理论基础知识和动手实践相互结合齐头并进,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可是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存在认识不够、学法不当的问题, 这就给本身已经误区多多的教学过程增加了更多一重困难。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高考的影响, 教师和学生都只重视传统文化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被忽略是因为其不在高考考察范围内。尽管各地如火如荼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但在实际教学中, 信息技术课程仅仅流于形式。

2.对学生认识不清。

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 来自城镇的高中生大多从小就已经对信息技术耳濡目染, 很早就接触了计算机。来自乡村的学生却很少接触最新的科技成果, 有的甚至都没见过计算机。最重要的是城市中学无论所使用的教材还是设备及教学理念都比农村中学先进很多, 并且各个城镇各个乡村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信息技术教材是面向来自不同城镇和不同乡村的学生的, 这对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认识程度和教学方法将提出严峻的考验。

3.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教学形式作为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 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学生通过动脑和动手进行实践运用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从实质上掌握信息技术。 广大教师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的特殊性, 不能采取和传统文化课程一样的授课方式, 简单的PPT动画演示和通读解答课本严重违背了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 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进行的操作并不能真正掌握信息技术和实质。采用这种方式不仅不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造成资源和设备的闲置, 反而会降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能力, 造成信息技术学习流于形式。

4.老师对教材把握不准确。

面对和其他学科不一样的教材,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并不能意识到信息技术新教材和其他学科教材存在的差异性, 有的甚至把信息教材简单地理解为一门向学生介绍各种应用软件及其操作方法的学科, 严重偏离了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学生能力和提高信息素养的总要求。这种“以教材为中心”的思想, 使学生不仅无法掌握信息技术, 更无法理解信息技术的精髓。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1.加强师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首先, 引导师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高考不考察的学科并不是不重要, 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引导出正确的行为。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前提是工作在第一线的老师能充分认识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学校各种形式 的宣传或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教学和学习的评分制度提高师生重视程度, 考察老师信息教学的质量, 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 引导师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时代, 信息技术将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只有师生认识到了这一点, 才有利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

2.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老师课程的开展要立足于学生,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面对来自不同地方对信息技术掌握程度不一样的学生, 只有清楚教学对象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我们才能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我们要做好教程开始前的调查和研究, 制定科学有效的方法应对由于地域差异造成的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对不同的学生采取补课与不同的授课方式, 对同等程度的学生集中补课, 对个别学生采取补课与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分组教学可以在学生基础知识差距较大的班级采用, 也可以将同等层次的学生分在一组, 小组相互帮助和学习。可以采用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等方式,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跟上课程进度, 这样才能强化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3.丰富教学形式。

随着课程的进行, 我们不仅要介绍新的技术、新的知识, 而且要更新教学形式, 在教学形式上做出创新。老师可以相互交流借鉴先进的教学形式, 然后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不断摸索改进教学形式。教材内容是一成不变的, 但教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不同的教学形式相互结合, 相互补充。我们在教学形式上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授课形式, 班级分组教学、小集体教学等可以强化教学效果的形式都可以被采用。 同时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 在课堂上多发言多提问, 加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4.加强老师培训, 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由于信息技术是新兴学科, 一些老师是从其他学科转到信息技术学科的, 要加强教师培训, 加深老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 摒弃“以教材为中心”的错误思想观念。依托新教材, 从新教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有效合理地进行授课教学。教师对能力与工具软件操作的关系、知识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关系的理解直接影响信息技术教程的实际效果。 培养信息素养与发展技术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的核心, 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要比对某一具体工具操作的训练更具有意义,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活动要讲究策略, 知识是基础, 活动穿插其中, 以一些小型活动检验和巩固学习到的知识原理, 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适时地交流学习方法和技能。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影响课程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钟雪花.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 (03) .

新课改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篇10

一、自主学习成了对学生学习的放任自流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标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课堂教学要依据学生的思维展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于是,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跟着学生的思路走, 学生想干啥就干啥, 没有了教师自己的教学思路, 没有了教学目的, 没有了教学实施的手段。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方式, 提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获取知识发展思维, 这种理念是完全符合教学规律的。因为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 也是我们教学的目标。但是要知道自主学习不等于自由学习, 更不等于乱学, 学生的自主学习若离开教师的指导, 就是一盘散沙, 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学习, 势必造成学习的无目的性。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对那些学生力所能及的知识, 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对那些学生力所难及的一些知识, 教师应通过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澄清认识, 掌握知识;对那些属于学生力所不及的一些知识, 教师应当通过适当的启发引导和讨论, 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个全面的认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应是在教师指导下, 在不背离学习目标的前提下, 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拥有适当的自主选择权;在不脱离教学实践的前提下, 让学生拥有学习方法的选择权。只有这样, 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切实得到保证, 自主学习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追求课堂气氛的表面活跃, 使“教课”变成“演课”

有不少教师对新课程强调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存在着片面的理解, 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认为“双基”无关紧要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如何让课堂气氛热闹这一“看点”上。有的课活动的样式很多, 既有自主学习, 又有合作讨论;既有常规性的朗读, 又多媒体展示和课本剧表演;课堂教学像跑龙套似的, 呼呼啦啦, 热热闹闹, 但文本的解读时间少了, 学生思考的时间少了, 对语言的运用时间少了;有的教师借公开课和竞赛课的机会, 大肆“演课”, 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 结果华而不实, 失去了公开课和竞赛课应有的示范、探讨等价值。

三、教学情境过多, 热衷于课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有的老师在短短的一节课里, 安排过多的教学形式, 如一会儿讨论, 一会儿表演, 一会儿又合唱等等, 把课堂搞成杂乱的“集市”;有的教师则运用了幻灯片和多媒体影象放映等多种先进教学手段, 视听画面过杂, 晃动频繁, 让学生眼花缭乱, 目不暇接。教学情境多和教学方法杂, 一方面会导致学生疲于应付, 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很难把握;另一方面也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许是现代化教学手段普及了, 很多教师在上课时都使用多媒体, 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好处。但一节课都用花花绿绿、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 不仅教师手忙脚乱, 学生也会出现视觉疲劳, 教学效果并不一定好。更为严重的是, 如果学生长期处于各种图画的诱惑下, 他们习惯了感官刺激, 就懒得思考或变得不会思考。同时,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很费时间和精力, 这对老师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四、小组合作成了烘托课堂教学气氛的插花点缀

新课改特别强调师生的互动, 强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主动探究作用。因此教师要“蹲下身”来, 与学生平等对话, 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 在教学中和学生一起感悟和体验文本。然而在我们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 又出现了另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 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明确的主题, 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脱离文本主旨;还有不少学生利用老师要求讨论的时间去谈论其他与话题无关的事情, 因为老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谈论的内容都掌握清楚。对比一下, 反而不如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恰恰相反, 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既非一味让学生讨论, 也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师生的共同协作, 心灵的默契, 双方智慧火花的碰撞, 师生在共同学习探究中的双赢。因此我们强调师生互动, 并不是不要老师的精讲, 只要讲得到位, 讲得有意义, 讲得深刻, 讲得对学生有帮助, 我想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 永远不会被淘汰的。新课改不是反对教师讲, 而是反对机械地多讲和滥讲;我们提倡的是精讲。

作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篇11

一、形式化的情境

教师为情境而情境,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并没有激发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一位老师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在课的收官阶段,他设计了“开火车”的游戏情境进行应用巩固。老师戴上惟妙惟肖的“火车头”头饰,他手中拿着很多张口算小卡片,嘴里说着“呜……”,哪位同学答对了就能拉着他的衣服跟在后面做“车厢”,接下来答对了的同学就可以拉着前一个答对了的同学的衣服,以此类推。只见“火车”一直在教室里开着,过了一小会儿,车厢的节数越来越多,教室里人声鼎沸,就像炸了锅一样,只见有的同学站着,有的同学笑着,还有的同学在跳着……参与面很广,参与率很高。我在课后问了这个班的几名同学,这节课上他们学到了什么知识,几位同学的答案是一样的——开火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原因在于这位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时,虽然形式与情趣得到了重视,但教学内容却被忽视了。

二、偏离教学方向的情境

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的情境应用时存在偏差,创设的情境要么目的不够明确;要么缺乏价值取向。虽然声像俱佳,孩子们在教师的激励下,兴趣盎然、生动活泼,但是这种情境除了华丽的外表、虚幻的对话外,对教学而言是毫无效果的。

教师过分纠结于问题情境,导致问题情境转化成“看图说话”。数学问题的呈现被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教学主题也被冲淡,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任务没能完成,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缺乏真实性的情境

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要创设良好的情境,但教师、学生、煤体等许多因素也会影响教学过程,所以创设情境时要综合考虑到这些方面,情境的创设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而不能只顾局部,忘了整体,这样会得不偿失的。

有位教师教《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出世例题:旅游团23人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

他是这样设计情境的:因为数学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而我们要学有用的数学,所以经学校研究决定,让同学们去外地体验生活2天。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了,爆发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教师又说:因为城市人口较多,所以事先必须预定房间。那我们应该怎样安排住宿呢?相机出示习题:我们班34名同学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不考虑男女性别,但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同学们都非常高兴,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被调动起来了,所以问题很快就被解决了。下课了,正当这位老师满面春风地准备走时,同学们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去外面游玩?”“老师,我们真的要去外面吗?”当时,这位老师有点摸不着头脑,随口答道:“你们真以为去?这是为了做题目随便说的!”顿时,学生们脸上的神色都变了。虽然这位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她想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因为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而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数学,从而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此,她就挖空心思编造了“体验生活”这个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教学时,她设计的情境也确实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追求、探索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同学们都是高高兴兴地与老师配合,圆满地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但谎言毕竟是谎言,即使再美丽也终究要被揭穿,从而破灭的。当学生明白他们受到了老师的欺骗,被愚弄了,可想而知,以后当他们再次面对老师创设的情境时,他们还会像上这节课一样兴趣盎然吗?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被调动起来吗?

四、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的情境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不同和身心发展特点的不同,他们对情境的兴趣指向也有所不同。低年级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是神奇的童话、活泼有趣的游戏、形象逼真的模拟表演,并且愿意充当其中的角色。这比较符合这一学段儿童的天性。中高年级学生则对主动合作、交流探讨的情境比较乐于接受。那些过于“花哨”的动画及游戏对于他们来说反而感到不切合实际。因此,如果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就应该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感到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从而激发他们好奇、争胜的心理,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那色彩鲜艳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音乐,创设了如下的情境:同学们,《龟兔赛跑》的故事你们听说过吗?动物王国又要举行一次龟兔赛跑,可这次有所不同的是它们必须绕着一个圆形的池塘跑……(多媒体动画随机引出“圆的周长”)。教师在兴趣盎然地讲着故事,而下面却有些同学在嘀咕:“动物王国又来了……”“这种故事我们都听了几十遍了,还以为我们是小朋友。”这节课从开头一直到结束,绝大多数学生都想睡觉,可想而知教学效果会怎样了。

我们不妨这样设计:出示实物圆形,并用红绸带绕圆一周,让红色的“圆周长”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帮助学生感知,形成表象。再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等活动深化认识。随后又可把红绸带从圆周上拉下,直观地让学生体会圆的一周拉直后是一条线段,可以求其长,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而在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又可以用拉直的红绸带去量直径,证实圆周长确实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作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篇12

误区一:课堂展示应接不暇

在课堂上, 一些教师把课文和插图放到投影上, 并不是引导学生读书, 而是让学生看投影回答问题。 有的把与课文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图画用幻灯片播放, 将教师的范读、 学生的诵读全部用录音代替, 甚至连板书也用投影展示。 教师忙得“ 不亦乐乎”, 学生却看得眼花缭乱……

【 改正策略】 回归语文的“ 三味”。

1.“ 读味”———动情诵读、静心默读。

2. “写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

3.“ 品味”———品词析句、咬文嚼字。

【 理由】 再精美的课件也无法代替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教师的一个眼神、 一个手势都会使学生心领神会。板书也是一样, 它的形成过程就是师生沟通、互动的过程, 是一本浓缩的教案。因此, 无论课件如何好, 也无法代替教师的示范和熏陶的作用。

误区二:读书、背书热闹非凡

朗读、背诵和积累不仅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 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在教学中, 如果齐声朗读过多, “南郭先生”就会出现;在公开课中, 如果分角色读、表演读过多, 课堂就会成为少数优秀生的“一言堂”;课堂中背诵走过场, 一段课文让学生背一两分钟就上台“展示”, 这样的课堂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改正策略】重视诵读指导。

1.让学生充分地读。朗读、默读、轻声读、用心感悟读。

2.引导学生与作者“ 对话”, 与作者心灵产生思维碰撞。

3.放飞想象的翅膀, 让学生读出真正的情感, 读出味道。

【 理由】 朗读、 默读、 精读、浏览等多种阅读形式, 是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技能的有效方法。

误区三: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如今, 部分课堂仍存在“ 假讨论”“ 伪合作”的现象。 如将一个问题抛给学生, 让他们合作讨论, 课堂上顿时会出现议论纷纷的热闹场面, 但不出几秒钟, 教师就会接着问:“ 谁想出来答案了? ”“ 谁想发表自己的见解? ”“ 谁还有自己的看法?”根本不给学生静下心来思考的时间。部分教师甚至认为, 将课桌摆成“ 圆桌式”“ 马蹄式”, 将学生自由组合在一起就是合作学习。

【改正策略】灵活使用教法。

1.教师提出问题后, 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

2. 合作教学与课桌摆放形式有关, 但不是唯一的方式。

【 理由】 语文教学方法的改变, 因学生、因时间、因课而异, 教师要在导学上下功夫。 创设情境, 使学生乐学;教给方法, 使学生会学。

误区四:“ 作秀”过多, 解决实际问题太少

上公开课原本是好事, 同行间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汲取和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但是, 很多公开课流于形式, “ 作秀”式表演过多, 真实的、可借鉴的东西太少。

【 改正策略】 精心设计问题式课堂。

1.教师预设有价值的问题。 ( 突出课文重点、 难点, 反映课文中心。 )

2.向“ 五实”课堂靠拢。 ( 有意义的课, 即扎实的课;有效率的课, 即充实的课;有生成性的课, 即丰实的课;常态下的课, 即平实的课;有待完善的课, 即真实的课。 )

【 理由】 语文学习是开启学生思维、 让学生产生顿悟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在解决语文问题的方法上求突破, 不能甩开语文问题而单一地设计精彩的课堂。 因为课程改革不只是轰轰烈烈地上好几节公开课、观摩课, 而是要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

上一篇: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下一篇:电子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