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几个误区论文

2024-11-06

作文教学的几个误区论文(精选12篇)

作文教学的几个误区论文 篇1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一些老师怕教作文, 怕改作文, 一些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 是因为每次老师口干舌燥讲了一大堆, 问学生是否懂了,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说“懂了”, 可交上来的作文依然多半是空洞无物、句不达意、东拼西凑。学生怕写作文, 是因为觉得没东西可写, 而又不得不写, 而且还要写到一定字数, 就只有东拉西扯、东拼西凑了, 甚至干脆就抄。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 重要原因之一是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种种误区。如果我们能正视我们的错误, 并改正我们的错误, 我相信这种局面一定会有很大改观。

一、重方法教育, 不重情感教育

我们老师在教学生写作文时, 往往太过于注重方法的教育, 而忽视了情感的教育。如记叙文应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如何突出重点,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等等。以为学生学写作文掌握方法是最重要的, 这是一种错误认识。掌握方法, 只是知道应怎样来写, 但为什么要写, 写作文有什么用, 学生并不明白。因而, 一些学生写作文往往就是用一些格式来套, 写得干巴巴的, 寡淡无味。

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的关键是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比方法教育更重要。情感教育是要让学生明白, 写作文是用来表达情感的, 是用来和他人进行交流的。在一个人想要表达情感而不知如何表达, 想要与他人交流而不知如何交流的时候, 我们传授其方法, 会比一开始就传授方法效果好得多。

因而, 在讲解课文或范例时, 老师应着重分析作者写作的意图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而不是着重于写作方法和特点的分析。在布置作文时, 应强调学生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而不是强调格式和字数。

二、重练笔, 不重兴趣培养

很多老师都认为, 作文, 贵在平时艰苦的训练, 只有多写多练, 才能逐渐提高写作水平。一些老师常在学生面前强调“三天不练手生”“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经常给学生布置各种各样的写作任务。然而, 殊不知, 一味强调练而忽视兴趣的培养, 会让学生疲惫和厌烦, 有时虽然短期内会有些效果, 但从长远来看, 会让学生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这是值得我们老师去深入探讨的问题。我认为, 首先在讲解课文或范例的时候, 要把文中表述生动, 美妙、有趣的语句着重渲染出来, 并分析如果不这么写, 味道是不是就差了很多。其次, 要让学生写身边事, 写能写的话题, 不要把题目定得离学生太远, 如果学生都感到有话说, 且能把自己要说的表述出来, 就会体验到成功。再次, 老师可以创设一些情境, 让学生对要写的话题产生兴趣。比如说在安排学生春游时, 可以确立一个主题, 布置适当的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主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三、重范文模仿, 不重真实情感的表达

我们不少老师, 在作文教学中, 总爱让学生死记硬背范文, 并且向学生推荐不少的课外作文辅导书籍, 如《小学生作文指导》《小学生获奖作文汇编》等等。这本无可厚非, 但如果老师不是让学生去吸取有益的东西, 而是让学生去模仿格式写文章, 这就不对了。如有的老师按课文《翠鸟》中对翠鸟的描述方式, 让学生以“×××真美丽”为题, 来练习对其他动物的描写。这样做, 在短期内也许能起到提高全班学生写作水平的作用, 但从长远来看, 也容易养成学生按一个套路来写文章的习惯, 缺乏创新能力, 并且也容易滋生不讲真话、胡编乱造的恶习。这也是我们常看到一些学生写的文章很相似, 感觉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重要原因。

晚清诗人黄遵宪曾说:“我手写我口, 古岂能拘牵。”对小学生来讲, 写作文一开始就要养成写真话的习惯, 要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由于小学生的阅历浅, 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 思想比较简单, 也许只是些零碎的看法, 写不成像样的文章, 但只要老师耐心地引导, 拓展其思路, 学生在写作上就会不断进步。如老师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 只要发现有一个明晰或有亮点的思想, 就可以此为基点进行引导, 比如说“你这个看法不错呃, 能谈谈是怎么得出来的吗”“这个问题对你或你的家人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换一个角度看会怎么样呢”等等。然后建议学生把无关的话删除, 而把新的相关的内容补充进去, 就会像模像样了。

四、重词汇、语句训练, 不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很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都很重视词汇和语句的训练, 要学生去阅读课外书籍, 并把读到的自己认为好的词汇和语句摘抄下来, 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梳理, 如描写春天的放在一块, 描写人物的放在一块, 等等。有的老师管这叫“写作素材”的积累。这样做, 学生的词汇和语句是变得丰富了, 但却难于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因为这些所谓的“写作素材”并不是来自于学生亲身观察, 而是通过阅读获得的。这样容易造成的后果是, 学生写作闭门造车, 堆砌词汇, 语句华丽, 却是无病呻吟。

学生的写作素材应主要来自于他们对周边世界的观察, 包括对自然物体的观察、对社会生活的观察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也是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目的之一。重视阅读, 通过阅读去获得素材, 而忽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不仅会让学生的写作误入歧途, 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还会影响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

作文教学的几个误区论文 篇2

走出课改体育教学中的一些误区

老师们:

上午好!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已进入十年了,在我市已实施多年,一路走来经过一线教师孜孜不倦的大胆探索和创新,体育课堂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不少可喜成绩。我有幸从2008年到2010年连续3年参加了的四川省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地点:川师大)先后观摩或参与了全国、省、市、县区各级的比赛课、观摩课、展示课以及研讨课共计200余节。尤其是在2008年大连和2010年宁波的体育赛课,代表着我们国家体育教学课改以来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然而课堂教学作为落实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我们部分一线体育教师由于对新课标领悟不深,理解有偏差,导致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出现一些误区。今天有幸利用这个宝贵的时间和老师们一起来共通探讨就目前我们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教学误区。仅代表我个人肤浅的看法,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及同行批评指正。

一:遭遇的困惑

1体育课时量在增加,学生身体素质仍在下降?

2体育课到底应该怎样上?(学生人数多、班额大,场地小,器材少)3体育课中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高年级女生)4体育课该怎样上才能把孩子们重新吸引回我们的运动场?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一线教师们目前感到最为困惑无助的。产生这些困惑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1、国家制度导向问题,(升学率)

2、上级领导重视问题,3、有场地器材缺乏问题,4、一线教师培训是否到位问题,5、我想更多的还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问题,作为一线老师有些问题不是我们可以改变的,要改变的是我们自身课堂教学上的改变,回顾课改这几年一路辛苦走来的历程,发现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体育课形成了一个追风的“流行色”。2001年流行了“模仿”,大家依样画葫芦地模仿课标与解读中的案例来上课,体验一下什么是新课程。

2002年流行了“愉悦”,大家都在设计如何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得到身心的愉悦,把课堂还给学生。

2003年流行了“综合”,无论是提出目标的综合,还是内容的综合,无论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还是运动内容的组合,我们研究了课程的综合性。2004年流行了“开发”,在2003年底的全国优秀课展示之后,形成了全国性的课程资源开发,由此,我们看到了许多新出现的、逐渐成为主流的内容,特别是拓展性运动,在各地得到普遍地认可。

2005年流行了“改造”,游戏形式的进入课堂教学,使得原有的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内容从竞技化教学走向游戏教学,是2005年的一大特色。2006年将会流行什么?合作成为主流。2007、2008今后呢 ?(奥运会,抗震救灾)

在我们处于迷茫之时,2008年,2010年在大连、宁波举办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发展方向,代表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目标方向

1、反思中前行

2008年在大连举行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本届比赛经历了观念的冲击,行动的迂回,老师们从开始课改时的激动、兴奋、新鲜,到后来的困惑,怀疑与争论,体育新课程掀起的波澜,已渐渐变得平静,代之以冷静而理性的反思。本届展示活动增加指定内容的教学研讨课的观摩展示,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教学展示时间进行了统一规定,采用“同课异构”,也被教师们称之为“PK”课。展示课似乎让大家回到了八十年代初,以“主教材+素质练习”为基本模式,大力强化运动技术学习,这样的导向让老师们真切地感受到“回归”的意味,通过这一届比赛给我们的感受就是:体育老师们能在课改纷杂的环境中,有信心坚持正确的观点并付诸实践,在反思中不断努力前行。

2、向内涵发展 2010年11月在宁波举行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本次展示活动突出了以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教学为主线,个人感觉在选择展示课的时候也做了有意识的倾斜,在通知上就有了规定:小学:技巧:前滚翻转体180度接后滚翻/小篮球:运球及游戏;初中:双杠:杠杆跳上分腿坐—前进一次摆动成外侧坐—越两杠直角下/武术:健身拳,高中:跑:跨栏跑过栏技术/技巧:以单肩后滚翻成跪撑平衡为主的动作组合(女)。小学部的课是以技巧类为主;初中的课是以体操和武术为主;高中部的课是以田径,球类为主,本次比赛的几大特点主要表现在:

1、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传统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练习的适时回归,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新课程改革来又一次技能与素质的最好重现,因为他缺少了过多的功利性追求,带给学生的是一次快乐的身心体验。观摩的课中教师在学、练方法的指导上有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与体贴,这就是新课程所大力提倡的。如北京的一位老师上小学的《箱上前滚翻》这是技术难度很大的技巧课

2、在教学方法选择与教学目标达成上,多数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个体素质的不同差异,采取合理的分层教学方法,使学生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如: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接后滚翻,就有三种上法

3、在教学效果的生成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合作意识的养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是在学生有序、团结合作的意识下,自然而然地生成。现如今的学生,缺失的正是相互间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而在我们体育教学中,恰恰是学生各种意识养成的最好场所。而本次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许多教师有意识地安排集体项目的练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分享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如:湖南李震宇老师执教的《多人多足竞跑》很有特点,敢于把这个难度如此大项目搬到40分钟的体育课堂上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和创新。

最后专家们在总结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本次活动让我们记住了:“反思,回归,内涵”六个字。更加坚定了教师们对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回归课堂的信念。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技能与素质的体育课堂是严重违背了体育教育教学的规律性,是不利于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与体质的有效增强,是对新课程改革理念层次上的理解缺失,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认真思考的。

结合我市的体育课来看就体育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今天就这些问题的解决,能改变现行教学中的现状,让孩子们更喜欢我们的体育课,重新回到我们的运动场,真正体会到成功后的快乐,使他们的身体素质真正有所提高

三、出现的误区

误区1:过度追求课的形式,而忽视课的实用性

在我观摩的很多课中,大多数课只注重“情境式”、“主题式”教学。实际上很多时候就是设计一个很牵强荒唐的主题。的确,为达成学习目标而选择的教学内容,如果能恰如其分的运用“情境式”或“主题式”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能使学生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事情发展的经过,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并掌握技术技能。使学生既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同时又达成了教学目标。固然很好在低段教学中适当进行“情境式”、的教学还是可以的,但有的教师不管什么内容,不管什么年龄段都一味采用这样的教学,让我们听课的老师都觉得太牵强,太过分,太不实用了,比如(1)还有一节体育课,创设的情景是:葡萄熟了,场地上挂了几个排球网,上面挂了很多塑料的葡萄,让学生跑到葡萄架下摘葡萄。(2)还有一节具有地方色彩的体育课:舞狮 误区2:走出淡化运动技术教学的误区。

首先我们来看看我们和日本体育课的上法,服装上:日本的体育课一年四季都要求穿短袖、短裤,日本小孩一般都不怕冷,即使在冬天上体育课,他们还是穿着短袖运动服和短裤,平时也尽量穿得薄些。内容上:小学有单杠、双杠、跳马、篮球、足球、跨栏、游泳„„时间上:日本基本上每天都有体育课,日本学生锻炼的时间远远多于中国学生,每天锻炼2小时以上的学生占总数的四成多。每节课都是45分钟。在平时的体育课中经常是老师带领着孩子,光着脚绕着操场进行慢跑运动。这就是日本有名的“赤足”训练,在幼儿园和中小学生中经常进行。每年到 11月到12月时还有晨跑活动。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晨跑就是要让学生在冬天即将来临之际能抵御寒冷,增强抵抗力。他们还专门有耐寒训练,让孩子穿短衣短裤在雪地里站几十分钟,还有让孩子们每天早上穿着短袖短裤跑上2000米以上,坚持每天做100个仰卧起坐。这些在中国家长的眼里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再来看看我们的体育课是如何上的呢?老师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也就是几节操,公开课一般就是音乐代替,然后是安排一个到两个主要内容或者学生喜欢的游戏,尽量做到安全,有的老师甚至就是准备活动一做发点器材给学生自由活动,下课前集合,整节课几乎就没有什么运动量,学生汗水都不出就下课了,加上目前我们很多的小学、中学没有运动场,体育器材更是少的可怜,体育课根本不用什么器材,就是走过场,敷衍了事。这就是我们的体育课,这样下来我们的学生身体素质能不下降吗?

黄健翔在清华大学这样对学生说的:我不得不告诉大家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在日本小学、中学的体育课比我们上得要正规得多。基本的体育教育,田径、游泳、技巧,足球等等是非常普及,而且学生的体育水平非常高。他举了一个例:在去年底的夏天他在地铁碰到一个日本学生的旅游团,一看就是日本的中学生来中国旅游的,为什么呢?因为是夏天,所以每个人的衣服穿得都非常少。他看到日本的男学生不管个子的高矮,当然现在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是超过我们的,他们都伸出手来抓着地铁里的吊环,就知道是日本的学生,他跟我说这明显是经常运动的手臂。而旁边的中国男孩子伸出手来都白白嫩嫩的,他说他当时感觉非常不好。因为现在我们的学生的承受能力很差,家长的承受能力也很差,如果上体育课碰坏了家长要找老师理论,甚至上告体育老师和学校。现在一到开运动会的时候,很多学生的家长交给老师病假条,上体育课他们尽量做安全游戏,尽量减少碰伤的风险,不要打球或者是跑步,最好原地做做体操算了。

让我们来看看屏幕: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再次成为体育教学的热点,表现在: 学生体质健康部分指标持续下降,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一是全国大中小学生各年龄组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 二是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 三是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

四是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各种集会站不到三十分钟就有多名学生晕倒现象)

产生的原因多方面:

学校场地器材不足、体育锻炼时间少、学生与家长不重视体育锻炼,学生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升学压力,网络冲击学生体育生活问题等问题。(玩电脑时间远远多于体育锻炼的时间)

研究显示:《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状况不容乐观》目前,只有约18%的学生每天体育锻炼在一小时以上。

如果我们现在的体育课还存在过度淡化运动技术教学的错误思想。设想一下将来我们的学生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身体身体素质?我们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误区3:过份追求以学生为主体

还有的体育课整堂课就是让学生“玩”,“自学”,少了教师适时的讲解、示范,适度的纠错,还美其名曰“自主、探究式学习”。成了新课程下的“放羊式”教学。

老师们别忘了: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与之其他学科有其特殊性,教师的引导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例如小学水平一跳跃活动的教学,学生可以运用多种姿势的跳,要跳得“高”、“远”就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身体要协调用力,双腿或单腿要用力蹬地,考虑到健康第一的原则,教师还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落地缓冲”的道理。如若缺少了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就很难“玩”出这个道理来。还有教师在设计课的开始部分的时候,一声口哨学生自由随意的在场地上围着老师站就开始上课了,也没有基本的常规,教师还美其名认为这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有的教师就是准备活动一带着做完,就把器材发给组长,由组长带着小组同学活动,下课前口哨一吹集合宣布下课,貌似“自主学习”的“放羊” 结束。

误区4:过度求“新”求“异”,忽视传统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有“新意”,在教学器材上大做文章,就小型的有报纸、手帕、纱巾、风车、易拉罐、纸棒、小气球、、小木块、七巧板、呼啦圈、拼板、小降落伞等;大些的有梯子、舞龙、扁担、扫把等等;例如:要模拟扁担挑担可以用体操棒;一个个真的南瓜可以用实心球、篮球、足球、排球来代替。有一节投掷课,教师为了让学生掷准,花了好几千元尽心设计了几个专门的器具,要用到铁匠、电焊工,上课时又要请好多老师来搬一个器材;还有一节体育课,上的是一节韵律活动课,体育老师让学校里到专门的厂里花了两千多元制作了40个天鹅的头饰,又花了两千多元专门制作了上课用的音乐。试想,这样昂贵的课,真的有价值吗?难道我们就需要这样课改吗?有的课认为只要让学生玩高兴就答到目标了,而忘了我们体育课的本质是做什么?学什么?练什么?达到什么?如果不说明这是一节体育课,让人很难看懂。

四 方法探讨:

出现了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如何避免和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 1,首先要提高体育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的培训,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魄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并与当前课改发展相适宜。如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基本功方面的提高口令清晰、宏亮;示范正确、优美;讲解简明、易懂;保护帮助合理、到位;指导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有效、得法;队形调动便捷、合理;安全措施得力、有效;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正确等。这样孩子才会喜欢你,崇拜你。举例:林勇老师在名师活动中的一节献课~~~自编口诀记动作领。

2目标的达成预计合理、科学,课后反思及时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预计,课后反思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使教和学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与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举例(举例:在成都七中看到的体育课:直体后滚翻~~~~~)体育教师应是一名反思者,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从经验型转变为专家型教师的重要手段,不断从目标达成方面,教学过程方面,学生的活动方面不断追问自己:我的教学有效吗?我的教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吗?我这节课有遗憾吗? 3根据现有的场地、器材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组织教学

针对农村学校或者场地器材窄少的学校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教学活动。尽可能地使学生能够学到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体育意识与心理品质得到一定的培养。例如,我们经常可以在操场上看到学生在玩一些自编的游戏,如女生的跳橡皮筋、踢毽、跳格子、跳楼梯等,男生的骑马打仗、斗鸡等,学生有自己玩的规则,大家都能很好地遵守,许多情况下也不需要裁判。这些游戏,有的是流传下来的,有的是学生自己发明的,如能引入课堂教学,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教师完全可以将滚铁环、抽陀螺、踢毽子、踩高跷和民间舞蹈等体育活动引入体育课堂。举例:曾参加省赛课为例:玩橡皮筋 4运动量,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必不可少

教学内容设计科学,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运动负荷适宜,对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的具体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要有一定的运动量,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练习)5根据学生不同情况采用分程教学

能够正确地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采用分层教学既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好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如:(日本的分程教学)结束语:

老师们,“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共同肩负着全市学生的体质健康,我们的职责就是要提高下一代的体质健康,让我们携起手来,从切实抓好每一个40分钟做起,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从抓好“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落实开始,让孩子们快乐学习每一天;让我们怀揣“终生体育”的理念,指导我们的孩子能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作为一名体育课改的参与者与实践者,我愿与大家一同努力,向着我们共同目标前行。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几个误区 篇3

一、作文要求“精品化”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能写常用的应用文;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大纲中的这段话表明小学作文是一种习作,是一种练笔活动。然而,有些教师对小学作文这种培养兴趣、培养习惯的“启蒙活动”的性质认识不清,常以那些精选的优秀作文,甚至小作家的文学作品为蓝本和参照,用“要做就做得最好”的精英教育思想指导作文教学理念,认为学生作文在文通句顺、层次清晰、主题突出的前提下,还要做到章法严谨、手法丰富、情节跌宕。

这种对学生习作“精品化”的定位,使教师居高临下、异想天开地操纵着孩子们的创作世界,以揠苗助长的主观主义思想迫使学生的习作背弃了应有的童心、童真、童趣,其结果只能落入“学生厌写,教师厌教”的羁绊。小学作文是从“零”开始起步的,小学阶段是作文的启蒙训练阶段,其教学要求决不能偏高,要把握这个主导思想,围绕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语言发展状况进行合理训练,引导学生逐步写出“理真、情切、意达”的小文章。

二、作文内容“虚假化”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大纲中的这段话表明,小学作文必须做到一个“真” 字,即以写“我”为主要题材,以写实为根本原则。写“我”就是记自己熟悉的人,叙自己经历的事,写自己目睹的景,状自己周围的物。写一句话、一段话乃至一篇文章,都应该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不写假话、空话、大话、套话。

细细研读部分小学生的习作,不难发现作文内容虚假空洞、牵强附会,不是无病呻吟、无心着墨,就是假话连篇、空话堆砌,一篇篇习作让人感到敷于虚假、流于表面,读来索然寡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叶圣陶先生主张:“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 这是作文教学的真谛,倘若写归写,做归做,言行不一,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势必流于形式,我们的教育将会失去真正的意义。

三、作文形式“单一化”

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不只一种。就表达形式而言,有书面作文,也有口头作文;就体裁形式而言,有记叙文,也有应用文;就表现体例而言,有音响作文,观察作文,等等。也就是说,既然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语言表达方式的需求,作文教学中也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表达形式。

从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看,单一的书面命题作文训练仍占据重要地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实用作文能力的培养等诸多作文形式不得不让位于书面命题作文,这是导致小学生作文能力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从狭窄的单一的书面命题作文的藩篱中解脱出来,使写作体裁多元化,训练方法多样化,表现体例个性化,让小学作文与少年儿童的实际生活相适应,与现代生活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小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水平。

四、作文指导“程式化”

教师的作文指导应当成为学生习作的必备需求。需求诱发动机,动机催生行为,行为强化兴趣。只有当教师的指导真正成为学生习作不可或缺的需求时,这种指导才能成为学生习作过程中大旱的甘霖,成为学生创作灵感生发的诱因,才能为学生习作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静观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指导过程,由于深陷章法、结构的窠臼,过于追求文章表达形式、表现手法等内容,故而从审题到立意,从选材到谋篇,从修辞到布局,从过渡到呼应,环环相扣,一丝不苟,不可越雷池半步。教师的作文指导已变成固定的套路、不变的模式,在所谓规范化中已被确认为程式化。原本起引领、开启、激发作用的教学指导变成了繁琐、乏味的分析、灌输,变成了学生畅想畅言的枷锁。教学指导将学生的习作带入窄胡同、逼上独木桥,这与作文指导的良好初衷背道而驰。因此,程式化的作文指导必须摒弃,这是拓宽学生行文思路,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的必然要求。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逐步向纵深发展。改革中,我们不仅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构建动态发展的作文教学过程,而且还要不断反思我们传统作文教学所形成的误区,造成的缺憾,彻底改变僵化、落后的作文教学体系,以先进的理念、创新的举措,构建作文教学新方案,举全力为小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作文学习这片碧海晴空中尽情展现纯洁、率真、活泼的自我。

古诗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篇4

有些教师急功近利, 既介绍作者生平, 又介绍生活环境;既讲政治思想, 又说写作特点和主要成就, 往往使学生不知从何学起, 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

2. 信口开河式的问答。

古诗有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深远的艺术意境, 需要反复诵读、深刻体会。可有些教师在古诗教学中滥用问答法, 一问一答之中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性, 使学生无法很好地领会其意境。

3. 填鸭注入式的串讲。

串讲是古诗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不过课前要注意启发学生预习, 在串讲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思考, 不能进行填鸭式、注入式教学。

4. 文学鉴赏式的分析。

小学古诗不排除分析, 但要注意深入浅出, 注意一个“度”, 不能把握这个度而侃侃而谈, 非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反而适得其反。

5. 囫囵吞枣式的翻译。

新课改后教学中的几个误区论文 篇5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培训和学习,但是参与培训和学习不能一味地跟在别人的后面照抄照搬,全盘吸收。某些教师参与培训或听优秀教师示范课及学习时,只注重别人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如何把学生调动起来进行互动、在内容讲解时追求课堂热闹、花样越多越好、如何板书等。如果单纯是这样,这样的教师永远不会有独特的思想和建树,更不可能成长为新课程的实践者和探索者。

其实,教师发展关键靠自己,即如何懂得创新。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何况一个人。就象树林里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世间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两张面孔。新课改实施以来,经过不断探索和梳理,每一个学科都已经形成各自潜在的教学模式和规则,因而教师的教法也各有千秋;为此教师在效仿“优秀教师”的同时,千万别丢了自己的个性,要彰显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身为一线教师有着他人无可比拟的教育资源,最有资本也最有能力成为一名最优秀的教育家。总之,教师只有善于发掘自身潜力,正视自身的价值,在实践和反思中超越自我,把自己推向新课改的前沿,敢于创新、勇于向前威人士挑战,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最终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二、重教学技巧应用,轻专业知识的钻研和拓展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及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贯彻,某些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关注追求教学技巧及方法的应用上,就象一篇文章华丽的词句用得越多,文章似乎就越精彩一样,结果是课堂气氛活跃了,可是教学效果却甚微,特别是差生一节课下来什么都没有学到,他们只知道课堂上一些所谓的“笑料”。甚至有时课堂上活跃得就象“孙猴子大闹花果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众所周知,教师的发展既包括教学技巧的提高,又抱括对专业知识的钻研和拓展,二者合一才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仅有娴熟的教学技巧还远远不够,还不须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否则,即使教师的教学设置得再精巧,手段再灵活,教学效果也不会尽如人意。

三、重教材使用,轻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

在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师仍然奉行传统的“教教材”作为教学手段,而不是“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就没有依据学生的认知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和组织,这样就满足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也促进不了学生发展。对于传达统的“教教材”,“用教材教”是把教材作为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完全可以依据学生的认知需求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和组织,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现在看来,身为教师除了自主灵活地规划教学外,在教学内容上还应拓展和延伸,以便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透彻,更深入。为此,教学也不能满足于“用教材教”,还要善于突破教材本身,广泛挖掘教学资源,以鲜活生动的素材给学生丰富的认知体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四、重多媒体课堂教学,制约教师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及师生情感交流

现在有种错误的观念,上公开课或评奖课都非得用多媒体教学不可,否则你的课那怕上得再好也和优质课挂不边。,其实多媒体课堂教学也有其不足的地方,传达统手段也有其长处。一堂课的“好坏”不在于有多热闹、花样有多少,关键在于师生有多少情感交流,学生有多少体验和领悟,思维在什么层面和程度展开上等等。所以,多媒体教学“一用就灵,一用就好”的评价并不足取。它容易误导教师,促使他们往往偏向于过度依赖现代的教育技术,从而使教师的成长误入歧途。因此,对待传统课堂教学与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提倡各有千秋,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种手段的优势,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多媒体教学业运用不当也会抑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政治课上,对于一些意蕴深刻的理论性非常强的课、阅读理解性强的题及漫画题,如果教师上课时按照个人的理解,显示出一个现成的答案,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文化素养不同、联想、想象的内容也各异,因此可能会造成两种不同的后果,一是不符合学生的理解,却有“标准的”和“最佳的”之嫌;二是符合学生的理解,却省去了思维的过程。这样,教师不但不能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相反,却抑制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是高质量、高效益进行教学的重要保证。有的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把预先准备好的知识要点、音像资料、训练习题等都编入课件,上课需要的文字、符号、画面都应有尽有,上课时,教师只需要站在讲台的一角,点击鼠标,调出所需要的内容,再穿插必要的讲解,就可以完成整个课堂教学。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多集中在色彩醒目的、不断变换的荧屏显示上,甚至为内容过度所配置的音乐上,而很少关注教师的表情和动作,这样教师的体态、语言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教师也不能及时走下讲台与学生进筇地情感交流,从而导致师生情感疏远。

对话教学中的几个典型误区 篇6

一、脱离文本型对话。(一)背离主题。某教师教孙犁的《荷花淀》,一个同学问:“不是说‘战争让女人走开’,为什么荷花淀的女人要上战场呢?”这位老师马上眼前一亮,说:“好!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于是,一堂课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最后也没有什么结果。这一类对话往往脱离文本、远离情境、忽视时代,出现泛语文化、去语文化和伪语文化的倾向,完全背离了语文教学的主题。(二)人为拔高。一般教师在归纳主题时常常会拔高人物形象,认为拔得高一点总不会错,殊不知倘若教师一味“拔高”,在扼杀学生创造力的同时,势必也会失去自我。文本解读应该契合作者的思想、文本的背景,更应该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些时候我们在对一些艰深的课文进行解读时还要适当降低“高度”。(三)架空解读。许多教师在教王实甫《西厢记》的《长亭送别》时往往着眼于文中的几支曲子,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分析和鉴赏。但问题是《长亭送别》是戏剧,应该“用戏剧的眼光来看待戏剧的语言”,其曲子鉴赏的指向也应该是人物的心理、人物的性格乃至矛盾的冲突。(四)刻意创设“情境”。记得某教师在教读《孔雀东南飞》时,用古代庭审的方式,让学生扮演阎王、判官、原告、被告,把课堂变成公堂,通过几个学生一番表演,谴责焦母和刘兄,判兰芝、仲卿复婚。整堂课教师完全把原文抛开,只取其中的几个枝节让学生表演一番。这种课耗时费力,令人啼笑皆非。其实,教育不是表演,学生能够理解语言的情感和意义,能够把握作品的写作精髓就可以了。(五)过分强调“创新”。近年来,有人把《荷塘月色》中的情感新解为“朱自清因婚外恋而苦闷”,把《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休的原因新解为“刘兰芝的不孕症”,我认为,诸如此类随心所欲的“戏说乾隆”式的理解是很不严肃的,也是违背理解规律的。目前,学生的自主阅读又走到了一个“惟自主论”的极端。教师迁就学生的感受而没有自己的感受,教师督促学生与文本对话而没有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投入。阅读教学既然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就不能光有学生的“发言”,而教师和文本却话语缺失。我觉得,读者的主体作用不是无限和万能的,它理应受到作者、作品的制约,即其对作品历史具体性的凭藉。

二、隔膜型对话。以中学教材中的《静女》为例。诗中写到少女拿初生的白茅表达自己对小伙子的情意。很显然,从现在的价值标准来看,这样的礼物既不够郑重也不够贵重。这时,就有必要带领学生设身处地去体会小伙子的惊喜了。首先,让学生了解先秦时代的朴实民风、民俗。其次,让学生了解小伙子能感受到普通的小草“洵美且异”,显然不是注重礼物本身贵重与否,而是看重情感的深度与浓度。《红楼梦》中林黛玉不要贾宝玉转赠给她的北静王的念珠,而对于宝玉赠与的旧手帕却感动得心荡神摇,情同此理。而现代学生因为时代价值观念的不同而没有被《静女》中姑娘的深情打动,也就不能理解小伙子收到礼物时的狂喜。这种由于价值观的不同所造成的隔膜是学生与古典文学作品之间的隔膜的主要原因。

另外,由于学生生活阅历的欠缺导致他们无法理解《前方》所表现的生命苦难,也使他们难于与《我与地坛》中的作者在生命思考中产生共鸣。

当然,造成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生疏、陌生和难以深层沟通,语境的缺失也是较大的原因。所谓语境,是指言说者生存与活动的现实环境,它决定着言说者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意义。所处的语境不同,所生发的意义也会不同。叶澜教授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而激活语言文字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入情入境,在语境中动容、动情、启智。语境是滋生对话的息息土壤,给对话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极强的情趣性、情境性和情感性。

三、专制型对话。这种对话表面上你来我往,热热闹闹,课堂讨论、争论得异常激烈,但是各方都自以为是,强调自己的观点或立场,一味地让对方服从自己,缺少倾听、思考、交融、批判和反思,这样的对话往往缺乏思想的碰撞,根本没有理解和深入的可能。如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老师教曹禺的《雷雨》,要求学生谈谈自己对周朴园这一形象的理解。课堂分为截然不同的两派,一派认为周朴园是一个凶横、虚伪和腐朽的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反动资本家形象。一方则认为周朴园是一个具有善性良知、念旧情重道义的人。双方唇枪舌剑,各执一词,争得不可开交,然而,正因为缺少了倾听和沟通,最后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仍失之偏颇。

新课改中,我们提出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观点,表面上是将学生定格在“平等”的概念中,但“首席”的界定似乎还是没走出传统的“师道尊严”,特别是由于教师的先知和厚积的生活经验很容易在教学对话中左右学生的思维路径,形成互动过程中的假性民主和虚假对话。在课堂教学中,对话的问题或话题绝大部分又来自于教师,学生缺少问题意识,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因而被老师提出的问题牵着走,失去了对话的平等性和独立性。教师常常预设了完满的答案,却硬要以对话的方式问答出来,无论学生讨论或回答的结果如何,都要硬拽到那个“彀”中,有的连回答的词语都要求相同,尤其在引进多媒体教学后,这类情况比比皆是。记得听一位老师上《归去来兮辞》,该教师要求学生用一个字概括陶渊明归途中的心情。一个学生回答:“恨。”教师不满意,又一个学生回答:“急。”教师仍不满意,第三个学生的答案是“欣”。这时教师急了,又请第四个学生,答:“喜。”教师满脸无奈,只好一点鼠标,闪出一字——“乐”。

以上问题说明,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源于教师的虚假对话,不仅影响了对话交往的有效性,而且影响了学生思维和精神的发育,也使整个教学流于形式和虚假。

高中语文教学的几个误区 篇7

语文教学不断改革, 先进理念花样频出, 可语文课堂为何越来越多的呈现出“伪语文”现象?自从1978年吕叔湘痛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以来, 语文教学一直在谋求改革。21世纪新课程改革以来, 语文的低效教学虽有了一些改观, 但实际的教学效率、效果、效益并不理想, 反而使这种“伪语文”愈演愈烈。造成语文教学方向感不强甚至方向迷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些原因导致高中语文教学走入了哪些误区?

误区一:文本解读的深度不够导致语文教学普遍简单化

一位教师执教老舍的《想北平》:先通读全文, 找出文中描写北平的段落;然后要求学生分析这些段落分别描写了北平的哪些具体内容 (建筑、环境、果蔬) , 并进行归纳;最后明确作者描写巴黎等国际大都市在文中的作用 (对比或反衬) 。应该说, 教学思路是清晰的, 主题也作了观照。但这些还仅是文本的表象, 而作者通过这些描写真正想表达什么, 即作者“想北平”到底想念她的什么, 却是隐性的东西, 是文章的实质, 教学始终没有挖掘出来, 以上教学只能是一种表面文章, 未能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沟通、交流, 并进而产生共鸣。

这种课较多见。这是一种低位化教学:在没有读懂读透文本的基础上, 只预设几个简单的问题作为主体教学内容;文本解读满足于文字表层信息的简单化梳理和概括, 这也可称之为扁平化教学。因为教学内容呈平面排列, 没有立体感, 没有逐层推进和螺旋深入;而且设计的问题也是局限于文章表层内容的概括分析, 没有思考的空间和探究的价值;更没有语言的品味和赏析, 没有感动和感悟。这种简单化教学是一种“伪语文”教学, 是一种负能量教学。

语文教学的成功来自教师自己的文本阅读和阅读发现。文本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通过解读文本而预设的教学内容。一位优秀教师能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使其教学更接近理想的课程追求。语文, 文本背后作者的人生的丰富经历、社会的独特认识、情感的个体体验、人生的深刻感悟都是千差万别的, 语文课, 教师应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对文本的阅读感悟进行教学提炼, 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输送给学生。高中生不同于初中生, 高中教材的思想高度也是初中教材难以企及的。如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寒风吹彻》, 曹文轩的《前方》, 沈从文的《边城》, 曹禺的《雷雨》, 周国平的《直面苦难》, 帕斯卡尔的《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汪曾祺的《葡萄月令》等, 这些文本的思想高度要求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也要达到高位化的认识要求。

几位名师就表达了同样的教学思考:

于永正说:“教学上这法那法, 研读不透教材就是没法。”

曹勇军说:“教材的解读能力是一个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

李泽厚说:“应该在自己的阅读中发现问题, 找到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或空白点, 自己又有某些知识和看法。”

但遗憾的是, 本人曾带领课题组对百名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做过专项调查:在教学文本之前, 教师能够静心阅读文本1遍的只有80%;能够阅读2遍的, 只有50%;能够阅读3遍以上的, 不到10%。

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厚度是教学的基础和根本, 它不仅决定着语文课堂教学的厚度和高度, 也决定了一个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气场。文本阅读不足, 教材解读不够, 浮光掠影, 语文教学也就只能浅而不深, 华而不实!

误区二:工具性语文元素的缺失导致语文教学普遍人文化

20世纪80年代以前, 语文教学是清一色“政治化”;80年代, 语文教学是清一色“知识化”, 语文课堂是知识课堂, 以知识为本位。后来工具性和人文性逐渐统一。但现在, 《语文课程标准》在突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基本理念, 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提到非常重要地位的同时, 明显弱化了工具性, 致使语文教学开始不重视语文基本能力, 而是跳过语文知识, 以人文为教学核心。其结果就是:语文教学工具元素明显缺失, 人文元素过于泛滥。

这固然是因为课改理念的不对称引导和部分教材的主题组元编排模式, 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材解读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工具观”和淡化知识与技能这一工具性目标定位。

主题组元教材其编排模式打破人教版教材长期以来的以文体特征为语文知识支撑点的结构体例, 以人文话题统领专题, 以人文话题为教材组元的中心指向, 在此基础上, 甚至教材的专题导读和课后的练习设计, 均将知识性内容作了弱化处理, 以致有些语文课堂紧随其后, 不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 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而是跨过文本语言、跳过语文知识, 仅把目标聚焦于主题内涵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光环上, 从而对专题的人文内涵进行大肆引申和发挥, 忙于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

不是夸大事实, 本人对百名一线高中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课堂教学偏重文本主题挖掘而忽略文体技法等工具性内容的, 超过80%。

目前的语文课堂, 的确彻底转变了工具理性主义的教育思想, 但教学内容普遍以人文为核心, 以生命关怀为支点, 过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和情志发展, 使语文课彻底走向了人文课。矫枉不能过正。人文是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 但绝不是全部。语文在传道之余, 不能无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教学反对知识本位, 但绝不是淡化知识。

语文课, 应该落实语文知识技能, 在落实语文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开设语文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 如果丢了这个目标, 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过犹不及。工具和人文性应是二元统一, 不可偏废, 这个度一定应把握好。

误区三:偏重结论式教学导致语文教学普遍去语言化

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低效率的主要原因就是“结论教学”, 也就是学习过程的缺失。所谓结论式教学, 即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接受一个结论, 而不是让学生参加和经历一个学习活动。其主要做法有三种:一是结论传递, 二是结论推导, 三是结论印证。这种教学法的最大弊端就是忽略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语言本务和过程体验。

如教学韩少功的《我心归去》, 老师大多都是把教学主体内容预设为“分析对比运用并概括作者为什么要我心归去”, 让学生去大肆分析推导或印证韩少功为什么不习惯法国豪华的寓所,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对家乡的思念, 结合实际谈谈人在他乡与故乡的不同感受等, 很少能让学生去品味“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 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 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 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我当然知道, 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 我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 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等语句;即使有, 也很少能够带领学生去品析揣摩“酥骨、悲剧般、绿得能融化、浮粪四溢、拥挤不堪”等词语的含义、连用意象的用意和排比句应用的突出效果。

这种教学, 就是一种典型的结论式教学。这种教学, 注重整体感知, 不注重细节品析;注重宏观概括, 不注重微观探究;注重语言表达的内容认知, 不注重语言表达的形式体验;注重问题的结论, 不注重结论探讨的过程。这种教学只能让学生在语言的内容指向上作思考, 而不是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去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分析能力去揣摩体悟。这种教学也是一种“伪语文”教学!

对语文文本教学而言, 有一个重要的学习目的必须明确:怎么写的比写了什么更重要!

教育专家王尚文坚持语文教学要强调“语文意识”, 他认为:应关注它到底是怎么说的, 即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只有关注“怎么说”, 才能准确把握“说什么”。语文意识关注的是言语本身的物质存在, 就是要认真听听它的声音, 辨辨它的色彩, 掂掂它的分量, 摸摸它的“体温”, 把它摆在它和整体的关系之中, 摆在它和语境的关系之中反复审视、掂量、咀嚼、玩味, 从这里出发走上正确的语文学习之路。

这个问题可以勾连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中的一段回忆:从前我看文学作品, 摄引注意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或情感本身引人入胜, 我便觉得它好, 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何。……近年来我的习惯几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 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 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词藻, 存心装饰的文章令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彩妥贴, 心里所要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 稍加增减更动, 便不是那么一回事……这种精确妥帖的语文颇不是易事, 它需要尖锐的敏感, 极端的谨严, 和极艰苦的挣扎。一般人只是得过且过, 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苛求。

朱先生这种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关注其实是一种强烈的“语言意识”, 即语言文字的运用及其结果。对文本学习而言, 说写者做到了语文的精确妥帖, 听读者能感悟语文的精确妥帖, 这就是良好的语文素养的标志, 而这都源自读写听说活动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关注, 所以, 语言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而反观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 面对教材中的文本, 教师不是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形式展开教学, 而是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内容, 也就是课堂教学集中于文本内容和精神的层面, 却始终徘徊于文本语言之外。对语文教学而言, 教师提出问题的根本目的在于引领学生的阅读活动, 而不是寻找答案。从某种程度而言, 结论式教学抛弃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体验, 与语言学习这一语文本务却是渐行渐远。

误区四:导学案的习题化导致语文教学普遍机械化

本人曾对百名一线高中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你认为使用导学案教学有怎样的利弊?A、利大于弊 (占42%) ;B、弊大于利 (占58%) 。导学案教学有哪些弊端?A、淡化了文本解读, 教学内容趋于简单化 (44%) ;B、远离语言学习和体验教学 (44%) ;C、理科化、考试化倾向明显 (57%) ;D、不利于教师的语文专业成长 (17%) 。

应该说, 在“转变传统教与学的陈旧低效方式, 倡导高效课堂教学方式”的大背景下, “导学案”作为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方案, 在一定程度上 (更多的是理论层面) 起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的能力, 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特别是对理科教学起到了一些实际效果。但对语文学科而言, 却逐渐出现了严重后果。

简单化, 严重弱化了语文教师的教学力。某教师教学《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 教师以导学案中预置的四个问题作为主体教学内容:1.“获得教养”的目的是什么?2.阅读经典的意义是什么?3.阅读经典的方法是什么?4.阅读经典后效果如何?从教学过程看, 四个问题逐一抛出, 学生到文本中的对应段落逐一寻找问题答案, 教学过程很顺利, 教学完成很流畅。但略加思考, 却不难发现一个大问题:文本解读仅限于表层文字的信息寻找和提取吗?课堂教学目标仅定位于段落内容的整合和概括吗?

对语文而言, 文本学习是一种增量和扩量教学, 而不是缩量和简单教学。从教师实施教学而言, 这种导学案只能是一种粗疏和大概的教学内容, 是一种教参内容的粗浅整合和简单提取, 然后以问题进行呈现和教学。这种导学案教学满足于文本内容的概括与信息的提取, 止步于问题答案的正确与否。长此以往, 有多少语文老师还会深入阅读文本?长此以往, 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公式化, 导致语文教师千人一面。语文专家曹勇军曾说过:“语文是一门手艺, 有一种辛劳寂寞中磨砺出来的灵巧和扎实。”而这种整齐划一、千人一面的导学案教学, 还能称得上手艺吗?真正的手艺是拒绝机械的复制的, 但现实情况却是, 这门手艺因导学案教学的大量推行已经被大批量模板式的工业生产方式替代。这种教学, 使得语文与阅读、与语言赏析、与感动感悟渐行渐远!

语文学科, 本是教师和学生的故事, 一如沂水春风, 弟子各言其志, 夫子喟然而叹, 吾与点也。而导学案教学基本拒绝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和心理交流, 说到底, 这成了一种没有感情的教学, 成了一种没有共鸣的教学, 成了一种典型的机械化教学!

考试化, 导致语文教学问题化和习题化。著名特级教师程红兵在《警惕语文教学的考试化倾向》一文中有过评说, 他认为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 最突出的就是教学的考试化模式。以现代文阅读考试题型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依据文本整合几个问题, 课堂就是这些问题进行问答。

对此,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委黄厚江老师也曾经指出:如今的语文在被萎缩。很多语文课堂, 很多语文老师的教学, 很多学生的语文学习, 只剩下一个目的----考试。教什么, 学什么, 都紧盯着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 考什么就学什么。语文, 本来应该是最有趣的学科, 本来是有着丰富价值的学科, 现在也只剩下考试。有人公然说:理科教学要习题化, 语文教学要理科化。于是, 语文教学也就成了做题目。于是, 我们看到:语文教学的内涵, 严重萎缩;语文教学的方式, 严重变态。

教学需要改革, 教学形式需要创新, 但如果都去热衷炫目的教学形式, 追捧时尚的理念, 效力于教学的异样形式而非实际内容, 那么, 语文课会上得越来越好看, 但学生的收获却只能越来越少, 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会在日积月累中日渐削弱。

物理探究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篇8

目前很多教师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的口头语就是“探究某某”, 好像一堂物理课离开了探究就无法进行下去。有的物理教师是为了迎合潮流, 盲目探究, 有的甚至为了探究而探究。这样往往会与新课改的目标相背离。

本人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 发现探究教学中存在以下这样几个误区。

误区一:否定物理教师的有效讲解

强调探究式学习, 不是就要全盘否定教师的讲授, 或者说根本就不用教师来讲授了,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切。

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高中生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时, 课堂上,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速度公式vt=v0+at, 位移公式s=v0t+21at2, 有些学生理解能力较好, 可以独立总结出规律, 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能独自得出结论, 特别是位移公式的推导, 理解起来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这时老师的讲解就尤为关键, 另外在运用这两个基本公式时, 教师的例题示范作用也是很有必要的。探究式教学必须在与传统教学的融合中进行。学生通过探究对某一物理现象已有大量的感性经验时, 或者学生对某一物理现象或物理知识的理解不太深入时, 教师的讲授就是一种更恰当的选择。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体, 但是不能忽视教师的必要讲解, 忽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误区二:否定学生非探究能力的提高

物理探究教学课堂不应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一方面, 有些学生并不能完全投入到探究的学习状态中, 耽误了学习的时间, 另一方面, 有些学生虽然探究的能力提高了, 但并不意味着他的其他能力跟着提高。有些学生适合群体合作研究, 但不能长期一直如此, 从而忽视了独立思考和学习研究的能力的培养。

2010年, 我教高二年级物理, 班级里有位女生给人印象非常深刻, 她头脑非常聪明, 每次布置的课堂探究任务, 她都能率先带领他们小组完成任务, 并且能够准确地展示小组成果, 其他组与他们组相比总是滞后很多。按理说她已经具备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但是每次碰到考试测验时, 她的心情总没有在平时课上那么轻松。其原因就是平常测验, 她的分数总是很一般。通过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发现, 她的组织和表达能力非常强, 每次都能很好地组织小组同学进行探究, 并且能把小组的探究结论迅速整理叙述出来, 但自身独立思考能力却很难得到锻炼。后来把原因告诉她, 并让她注意平常提高自身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后来她的成绩明显提高。

物理探究教学课堂中, 在提高学习合作能力的前提下, 学生其他能力的提高也同样重要。

误区三:探究的时间局限于45分钟

一节课有45分钟, 有些老师不管物理书上知识的难易和知识点的多少, 所有任务都强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任务。其实这从根本上就让物理探究的本意变了味。物理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是从生活中总结出规律再应用于生活。其实课改探究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探索兴趣, 以及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 有时一个好的物理探究课题, 让学生多研究几节课也是可以的, 过程其实有时比结果来得更重要。

既然组织学生去探讨, 一定要注意过程的完整, 不能虎头蛇尾。要为学生的自学探究留有足够的空间。

误区四:探究并不意味所有问题都要分组讨论

目前课改要求让学生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参与教学, 活跃课堂气氛, 有些老师问题的设计只是为了走个课堂形式, 往往一节课从头到尾, 全是学生讨论, 所有问题都分组讨论, 而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表面上看起来分组讨论很热闹, 但事实上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物理课堂上的分组讨论的题目一定要存在辩论的分歧点, 学生在课堂中争论得越激烈的话题, 平时越模糊的知识点, 则越应该成为分组讨论的话题。相反, 一目了然的结果, 分组讨论既没有讨论的价值, 又浪费了时间。

所以, 物理老师课前选择的需要分组讨论的问题尤为关键, 是一节课是否精彩的最重要前提。特别简单的, 教师可以一带而过;特别难的, 教师应该做好铺垫, 可以让学生讨论某个点即可。

误区五:探究成功并不意味着掌握

物理课堂上学生分组讨论后, 小组可以准确给出较难问题的答案。比如学生在用动能定理解题时, 有些题目运用以前学习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完全可以解出结果。小组中如果有人用这种方法得到答案后, 会认为动能定理的掌握, 是可有可无的, 这还会影响到小组里其他同学。所以会出现一批同学抵触使用动能定理, 以至于到了曲线运动和变力作用时, 还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错解题目, 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有时, 小组探究成功了, 并非所有小组成员都掌握了, 这时教师就应该注意这类问题一定要用动能定理去解, 并且所有同学都能熟练运用。基础知识的整体掌握和难题的部分掌握应该区别对待。

因此, 学生展示探究结果成功时, 教师应给予表扬, 但除了表扬以外, 还应该留意小组内其他同学和其他组同学的反应。

生物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篇9

1.处 于分裂的某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 , 则该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吗?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的重点与难点,也是高考命题的关注点,试题常结合图形进行考查,常见的题型就是根据图判断其所处的分裂及时期, 大多数教师教学时给学生总结判断分裂时期的规律。第一步先判断细胞是否具有同源染色体,若有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第二步根据是否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等行为区分两者,若无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学生做题时易陷入思维定势,认为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就一定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这个规律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生物? 如右图细胞所示,细胞内含有五条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形态大小都不一样即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则这种生物体细胞含有几条染色体?

解决该问题有一个前提, 即这种生物是二倍倍体或单倍体,二倍体生物才适用以上的规律,可判断该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但自然界还存在单倍体生物,考生做题时应结合题目信息判断,单倍体真核生物不仅可以进行减数分裂,而且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则该图应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考生做题时应先明确这个前提,以做到万无一失。教师在授课时,不能把知识点讲死,应用辩证观点看,事物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碰到具体题目要具体分析,不能死记硬背,对知识要灵活应用。

2.单倍体一定不育 ? 单倍体育种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吗 ?

单倍体育种包括两步, 先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重新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如以基因型Aa Bb为例,最短时间内获得AAbb的方法就是用单倍体育种,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植株,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不能正常减数分裂,因此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是高度不育的,需要用秋水仙素等方法恢复成二倍体,这样的个体才是可育的,而且都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但能据此判断单倍体一定不育,单倍体育种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吗?

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生物都是二倍体生物, 题目就是来源于生活,很多题目就是以二倍体生物为背景考查的,学生平常训练多了, 会把所有生物都当做二倍体, 做题时容易不经思考,掉进题目的陷阱中。如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细胞内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这种情况下单倍体是可育的,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后, 得到的四倍体植株基因型可能为AAaa、aaaa,可见单倍体育种得到的不一定都是纯合子 ,也可能是杂合子。教师授课时对知识的把握要面面俱到,特殊情况也要考虑,平常要不断强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多 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含偶数个染色体组 , 这种生物一定可育吗?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 体细胞中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多倍体, 高中生物中接触到的三倍体无籽西瓜其体细胞中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 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几乎不能得到可育的后代。奇数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不育的,那么偶数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一定可育吗?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6n=42),二倍体小黑麦含有14条染色体,两者杂交后,子代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中3个来自普通小麦,另1个来自小黑麦,属于异源四倍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能配对,因此属于高度不育。为得到可育的优质小麦, 可将子代的幼苗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使其体细胞中染色体加倍为异源八倍体,形成具有繁殖能力的新物种—八倍体小黑麦。因此体细胞中含有偶数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不一定可育, 应改为体细胞中所有同源染色体为偶数条的生物才可育。

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已发现的生物种类繁多,我们所学的知识只是知识海洋中的“一粟”,受教辅书等资料的影响,部分师生对以上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尽快“拨乱反正”,对这些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教师教学中不能盲目依靠课外辅导书,我们不做知识的“搬运工”,读书需要批判精神,不断反思总结,不断完善知识体系。

摘要:作者拟通过三个常见问题:第一,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的细胞内是否含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不是区分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必要条件;第二,单倍体是不是一定不育的问题,需考虑题目中特殊的情境;第三,多倍体生物在什么条件下才符合可育的探讨,以期学生走出知识误区。

有效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及其对策 篇10

“有效教学”, 顾名思义, 反映在课堂上就是教师能够有效“讲授”、有效“提问” (并“倾听”) 学生、有效地“激励”学生。从本质上来说, “有效教学”包括很多方面, 不仅仅指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要有效, 更包括一些课外延伸和拓展的过程中, 也要达到活动的有效性, 而不是人力, 财力和物力的浪费。

作为一名从教五年的教师, 笔者深知教师的每次课堂教学都应该追求实效, 每个教学环节, 包括导入、新授、巩固、拓展、作业等各个环节, 都要循序渐进;每个教学行为, 包括教师仪态、教学语言、教法选择、媒体选用、提问设计、课堂评价、师生交往都要依据适用有效原则, 合理进行。

笔者本人, 作为所在学校“有效教学”行动小组的成员, 深切感受到“有效教学”活动开展给教育教学带来的益处, 但同时, 笔者也看到“有效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很多冠以“有效教学”的课堂并不能完全遵循上述原则, 总是或多或少的与之相背离, 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误区。以下就是笔者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和教学实践以及一些教学案例, 谈谈对有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误区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误区一, 教学语言不规范, 烦琐冗长, 不能准确表达

尽管现在很多一线数学教师都是教育专业科班出身, 但其中一些教师仍然会犯类似的语言低级错误, 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有一条, 就是这些犯错误的老师都走入了这样一个误区:觉得自己一个高学历的数学教师, 教小学生简直就是大材小用, 根本不会有什么难度, 所以在备课的时候对语言缺乏锤炼, 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殊不知, 我们教师本身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就因为很多主观或客观的原因, 没有弄不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不能真正完全掌握数学的本质规律, 没有养成数学思维的习惯。

前不久我校的一名教师要承担“有效教学”公开教学的任务, 作为同轨教师, 我和其他几位老师帮助她一起备课, 听她在平行班级试讲。她执教的是国标本五年级下册《公倍数和最小倍数》, 在巩固拓展阶段, 她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暑假期间, 小林和小军都去参加游泳训练, 小林每隔4天去一次, 小军每隔3天去一次。7月31日两人同时参加了游泳训练, 几月几日他们又再次相遇?很明显这道题目是求5和4的最小公倍数。但这位老师却是求4和3的最小公倍数。课后我们给她指出这个错误, 她说自己根本没有注意每和每隔的区别。在我们听课老师的帮助下, 直接把题目改成“小林每4天去一次, 小军每3天去一次”, 这样既降低了题目难度也体现了数学语言的规范性。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教学实践中不胜枚举,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严密的学科, 应把规范性和准确性放在首位。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密、准确、精炼、逻辑性强。往往一字之差, 会有不同的含义。如“数位”与“位数”, “增加”与“增加到”“除”与“除以”等。因此, 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错误, 会导致教学的失败。优秀数学教师的语言应准确、精炼、严密。

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一定要端正工作态度, 坚持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不断在实践中锤炼自己的语言, 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最终使自己真正成为语言的主人, 提高课堂中教学语言的实效性, 做好数学教学的工作。

误区二, 媒体选用不能充分为教学服务, “为媒体而媒体”

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推进, 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广泛使用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不可否认,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精美的课件制作和精心的情境设计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理解和应用数学, 而且还作为课堂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flash, photoshop等都出现在课堂上, 精美的图片和动画让老师和学生应接不暇。但其实很多老师都知道, 课件并不是多多益善的, 只有当它充分为教学服务时, 才有其存在的意义的, 否则, 则是进入“哗众取宠”“为媒体而媒体”的误区。因为, 有些课件反而会因为本身的花哨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干扰了学生的学习。

前不久, 区教育局组织了“有效教学”的青年教师优课评比活动, 我有幸聆听了几位青年教师的课。其中一位教师的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主要是她的课件。她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她以2008年奥运开幕式为主线, 在课件中包括了多处视频, 确实, 她的课件制作水平很高, 课件制作效果也很震撼, 让我有一种超级的视听享受, 可想而知, 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会是什么样的效果!但仔细想来, 她的课件虽然很华美, 但有点为情境而情境的感觉。如, 课本的情境是班级的座位图, 这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直接使用就很好。而这位教师的情境是奥运会的千人“击缶而歌”的站位视频图。孰优孰劣?

所以, 我坚持“媒体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观点, 能不用媒体的尽量不用;能用实物或图片的, 不用ppt;能用ppt的, 不用flash或photoshop。而且我同样发现一个现象, 很多名师或特级教师上课的课件都很简单。6月份, 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在淮安执教《求平均数》时, 就是用简单的ppt, 而没有复杂的动画和视频, 但从教学效果来看, ppt最大发挥了有效教学的作用。

因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一定要杜绝“为媒体而媒体”的心态, 最大发挥所用媒体的功能, 降低有效课堂教学的“成本”。

误区三, 提问设计简单重复, 脱离情境和语言材料, 缺乏效度

这也是提问随意性所致, “为提问而提问”。

还以执教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的青年教师为例。在最后巩固阶段, 她首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找朋友的录音, 然后提问“你的位置在哪儿?”其实, 这位老师所提的问题, 学生在新授课时就已经在“向同桌说说你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列, 并用数对表示”这个题目中解答过了。在课的总结延伸阶段再出现这个问题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没有应有的效度。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的提问设计应努力避免程序化, 减少对记忆和常识考查, 而应努力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提高语言表达的有效的问题。

误区四, 情境设计支离破碎, 活动组织简单堆砌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所有的情境设计和活动组织都应该是为数 (下转第117页) (上接第116页) 学方法的获得服务的。但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有些教师单纯、片面追求情境设计的多样性和活动组织的丰富性, 却背离了为数学教学服务的功能, 最终使整个课堂的情境设计支离破碎, 活动组织简单堆砌, 整个课堂缺乏应有的主体。

事实证明, 教师只有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以数学方法的获得为主题, 以学生为主体而设计的情境和组织的活动才是有效的。

论当前民族声乐教学的几个误区 篇11

关键词:民族声乐 演唱方法 支点 共鸣

当下,中国的民族声乐演唱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民美、民通等跨界演唱层出不穷,发展到了一个非常繁荣的阶段。但是,无论是传统的民族声乐演唱,还是基于民族声乐基础上的跨界演唱,都不能摒弃民族声乐本身的几个要点。就目前的民族声乐教学而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常见问题,可以归结为从四个方面来讨论。一是在支点与共鸣,真声与假声的取舍时不知何去何从;二是在演唱作品时,对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技巧无法正确地区别运用;三是在“科学的演唱方法”的理解上有偏差;四是对民族声乐的审美出现误区。

我发现在民族声乐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教师有重视共鸣、忽视支点的错误现象。这种教学很容易误导学生对音色的误解。有一部分学习民族声乐的学生,在演唱时出现声音沉闷、晦暗的问题,而更糟的是,这部分学生自己听到的却是共鸣得很好的音色,所以并不愿意改正,反而在歧途上越走越远。要改善这种状况,最需要提高之处,便是寻找声音的支点。所以说,声音的支点在演唱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认为,声音的支点可分为三个:腰腹的气息支点、胸腔的自然支点以及头腔的共鸣支点。这三个支点,缺一不可,即在练声过程中,应该在打开共鸣的同时,应该留意寻找三个支点的感觉,以腰腹的支点支撑气息,以胸腔的支点凸显音色,以头腔的支点使共鸣规整。落实到实践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种感觉,练声时,腰腹支点要着重后腰的力量,留意感受胸腔中的自然音色,头腔的支点,应该往眉心寻找,在练声时,要感觉声音在人的前方。在支点练习中,许多学生都会遇到支点与共鸣的问题,而且这种问题时常会周期性地出现。如果过分寻找支点,真声也就偏多,共鸣与假声就随之减少了,声音发干发直,而一旦过分打开共鸣,声音立刻就失了本质音色,穿透感也少了。其实不然,共鸣和支点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在共鸣中寻找支点。以支点带动共鸣,在共鸣和支点的结合中,寻找自己声音的改善方向。

再说演唱作品时对方法选择的误区。笔者注意到,在演唱时,有一些学生表现出来的音色与平时练声时大不一样,在练声时能发出的明亮干净透彻的音色,在演唱作品时都不见了。笔者在日常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一是“外笑内哭”。“外笑”即演唱作品时一定要保持微笑的状态,哪怕是悲伤情绪的作品,也一定要抬起笑肌;“内哭”指的是呼吸的时候,寻找一种深受感动、鼻眼发酸的感觉,这样有助于寻找头腔的共鸣点。二是不要过多地去听自己的音色,一切要以情感为重,以情带声,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三是保证良好的体力。在演唱作品,尤其是在举办演唱会或者重大演出、考试之前,应该十分注意保证饮食睡眠,以充足的体力去演唱作品,因为在演唱时,演唱者的精神通常处在紧张甚至空白的状态,气息浅而发虚的状况时有发生,而避免这种问题的良法就是保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尽量放松到最自然的状态去调整气息,在舞台上更应该提醒自己,越自然放松才越有力量,也正是印证了人们常说的“无招胜有招”。

第三个方面可以从一些学生对所谓的“科学的演唱方法”的理解上来讨论。现在部分地方艺术院校存在某些弊病,即认为把声音往后唱才是“科学的演唱方法”,其实不然。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青年教师杨勇曾对“科学的演唱方法”有所诠释,他认为声音的走向,应该尽量向上走,往上唱,不论民族、美声,只有在头腔寻找共鸣点才是正确的。当然,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悟性必须有默契的配合,声乐练习很大程度上要建立在敏感而丰富的想象力的基础上。“正确的歌唱方法的本质就是意识对人体的指挥艺术。”所以,声乐教师应该下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声乐想象力。

此外,在民族声乐的审美上出现了一些误区,也是需要避免的。“无论哪一个民族的音乐,语言的特色是决定其风格的主要因素。”自从美声唱法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和运用之后,民族声乐取美声唱法之长处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们的民族声乐是建立在汉语言的基础上的,美声唱法的歌唱科学性确实有很多可取之处,可借鉴并不是“拿来主义”。我了解到,现今不少学习民族声乐的学生认为,只要美声唱法学好了,自然就能唱好民歌,甚至认为可以用美声唱法来演唱民歌,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追求浑厚立体的音色,反而对民族声乐中十分强调的圆润明亮的高泛音嗤之以鼻。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教师在引导教学时应该注意避免。殊不知,在声乐教学法中所说的“勿听亮音”指的是不要使声音直接从口腔出来,而要经过通道,这样的引导方法对于初学者而言更具有针对性,但是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声乐基础后,则应该引导学生寻找头腔共鸣点。

声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要掌握其技术关键不仅需要一副健康的好嗓子,更需要演唱者的良好悟性和想象力。演唱技巧说到底是为情感服务的,何为“科学的演唱方法”一直未有定论,但是能更好地表达情感的方法就一定是好方法。如果要一说究竟,其实,每个演唱者都应该探寻适合自己的方法,归结到技巧上,就是在强大的气息基础上,在通道共鸣和腔体支点上寻找一个适合自己嗓音的平衡,這个平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它随着演唱者的年龄增长和经验积累不断改进,没有完美,只有慢慢地去接近完美。

参考文献:

[1] 凉月.正确的歌唱方法——意识的能动性研究.

[2] 韩梅.浅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科学性和民族性上的美学追求.

论当前民族声乐教学的几个误区 篇12

我发现在民族声乐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教师有重视共鸣、忽视支点的错误现象。这种教学很容易误导学生对音色的误解。有一部分学习民族声乐的学生,在演唱时出现声音沉闷、晦暗的问题,而更糟的是,这部分学生自己听到的却是共鸣得很好的音色,所以并不愿意改正,反而在歧途上越走越远。要改善这种状况,最需要提高之处,便是寻找声音的支点。所以说,声音的支点在演唱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认为,声音的支点可分为三个:腰腹的气息支点、胸腔的自然支点以及头腔的共鸣支点。这三个支点,缺一不可,即在练声过程中,应该在打开共鸣的同时,应该留意寻找三个支点的感觉,以腰腹的支点支撑气息,以胸腔的支点凸显音色,以头腔的支点使共鸣规整。落实到实践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种感觉,练声时,腰腹支点要着重后腰的力量,留意感受胸腔中的自然音色,头腔的支点,应该往眉心寻找,在练声时,要感觉声音在人的前方。在支点练习中,许多学生都会遇到支点与共鸣的问题,而且这种问题时常会周期性地出现。如果过分寻找支点,真声也就偏多,共鸣与假声就随之减少了,声音发干发直,而一旦过分打开共鸣,声音立刻就失了本质音色,穿透感也少了。其实不然,共鸣和支点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在共鸣中寻找支点。以支点带动共鸣,在共鸣和支点的结合中,寻找自己声音的改善方向。

再说演唱作品时对方法选择的误区。笔者注意到,在演唱时,有一些学生表现出来的音色与平时练声时大不一样,在练声时能发出的明亮干净透彻的音色,在演唱作品时都不见了。笔者在日常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一是“外笑内哭”。“外笑”即演唱作品时一定要保持微笑的状态,哪怕是悲伤情绪的作品,也一定要抬起笑肌;“内哭”指的是呼吸的时候,寻找一种深受感动、鼻眼发酸的感觉,这样有助于寻找头腔的共鸣点。二是不要过多地去听自己的音色,一切要以情感为重,以情带声,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三是保证良好的体力。在演唱作品,尤其是在举办演唱会或者重大演出、考试之前,应该十分注意保证饮食睡眠,以充足的体力去演唱作品,因为在演唱时,演唱者的精神通常处在紧张甚至空白的状态,气息浅而发虚的状况时有发生,而避免这种问题的良法就是保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尽量放松到最自然的状态去调整气息,在舞台上更应该提醒自己,越自然放松才越有力量,也正是印证了人们常说的“无招胜有招”。

第三个方面可以从一些学生对所谓的“科学的演唱方法”的理解上来讨论。现在部分地方艺术院校存在某些弊病,即认为把声音往后唱才是“科学的演唱方法”,其实不然。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青年教师杨勇曾对“科学的演唱方法”有所诠释,他认为声音的走向,应该尽量向上走,往上唱,不论民族、美声,只有在头腔寻找共鸣点才是正确的。当然,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悟性必须有默契的配合,声乐练习很大程度上要建立在敏感而丰富的想象力的基础上。“正确的歌唱方法的本质就是意识对人体的指挥艺术。”所以,声乐教师应该下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声乐想象力。

此外,在民族声乐的审美上出现了一些误区,也是需要避免的。“无论哪一个民族的音乐,语言的特色是决定其风格的主要因素。”自从美声唱法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和运用之后,民族声乐取美声唱法之长处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们的民族声乐是建立在汉语言的基础上的,美声唱法的歌唱科学性确实有很多可取之处,可借鉴并不是“拿来主义”。我了解到,现今不少学习民族声乐的学生认为,只要美声唱法学好了,自然就能唱好民歌,甚至认为可以用美声唱法来演唱民歌,演唱民族声乐作品时追求浑厚立体的音色,反而对民族声乐中十分强调的圆润明亮的高泛音嗤之以鼻。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教师在引导教学时应该注意避免。殊不知,在声乐教学法中所说的“勿听亮音”指的是不要使声音直接从口腔出来,而要经过通道,这样的引导方法对于初学者而言更具有针对性,但是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声乐基础后,则应该引导学生寻找头腔共鸣点。

声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要掌握其技术关键不仅需要一副健康的好嗓子,更需要演唱者的良好悟性和想象力。演唱技巧说到底是为情感服务的,何为“科学的演唱方法”一直未有定论,但是能更好地表达情感的方法就一定是好方法。如果要一说究竟,其实,每个演唱者都应该探寻适合自己的方法,归结到技巧上,就是在强大的气息基础上,在通道共鸣和腔体支点上寻找一个适合自己嗓音的平衡,这个平衡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它随着演唱者的年龄增长和经验积累不断改进,没有完美,只有慢慢地去接近完美。

摘要:目前的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常见问题, 如重视共鸣、忽视支点的错误现象, 容易误导学生对音色的误解, 演唱作品时对方法选择也有误区, 在所谓的“科学的演唱方法”的理解和审美标准上出现偏差。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方法,支点共鸣

参考文献

[1]凉月.正确的歌唱方法——意识的能动性研究.

上一篇: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下一篇:国内公路运输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