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的误区(精选12篇)
英语教学的误区 篇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纷纷涌现, 课堂教学异彩纷呈, 极具观赏性。但是, 认真地审视一下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 不难看到存在着重现象、摆花架子、盲目跟风、追求时髦的“虚假繁荣”。因而, 很有必要从本质上正确认识和理解新课程的设置, 有针对性地避免初中英语教学易于出现的误区。
一、急于求成, 拔苗助长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是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有些教师为了把学生及早地培养成“演讲家”、“翻译家”或者“作家”, 对初学英语者, 不论学情, 甚至不去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 一味地认为各种训练越早越好。有的时候, 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或掌握学习的内容就开始了下一项内容的学习或训练。这种大“运动量”的训练方式必然使部分学生厌学, 两极分化的迹象也过早地出现了。其根本失误就在于违背了英语教学的原则。事实上,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学习不同的内容。初一年级英语入门阶段, 对学生进行拼写单词和朗读能力的培养最为关键。初二年级, 重点练习语段的表达, 教师要指导学生语段表达的基本内容, 如必须有主题句、支撑句和结论句。到了初三年级, 要把重点放在培养话题讨论的能力上, 也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知识能够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 或者写出主题明确的短文。
二、密集的提问并没有使学生真正地思考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 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是自主学习与主动探求知识的表现, 是教师导学的重要前提。然而, 不少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简单的问答式, 课堂气氛很热闹, 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 实际上是教师以提问的方式给学生灌输知识, 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见解, 思维并没有激活。那么, 教师怎样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创设情景巧妙提问。提出问题技巧的关键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生动活泼的素材, 创设情景, 然后再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具有思维含量、发人深省的问题。问题的设置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2.重点问题穷追不舍。对于每一课、每一单元的重要语言点、句型和话题教师应多设问题, 对学生强化训练, 引导其思考, 使他们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进一步得到落实。
3.积极鼓励学生质疑。有教育家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 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为有新理念的教师, 应该舍得下功夫, 从习惯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通过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真正使学生从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向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转变。
三、认为能言善辩的学生英语学习就好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一些性格开朗、活泼好学的学生, 抢着举手回答问题, 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一些老师误认为, 这些课堂教学中活跃的学生成绩肯定不错。教育实践告诉我们, 学生的学习风格具有多样性, 能言善辩的学生未必具有扎实的基础, 具有扎实基础的学生未必能善言。作为教师, 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提高英语水平并有一个展示的舞台呢?
1.教师必须充分分析每一个学生的优势与不足, 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任务, 提供不同的思维方式。
2.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兔子学会跑步, 鸭子学会游泳都要经过一番艰辛的努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一些非智力因素已形成, 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 先扶后放, 逐渐深入, 使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都得到提高。
3.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活动形式、不同的评价方式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需要, 使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比如, 口语对话和短文写作相搭配, 课本剧表演和办板报相结合, 口试和笔试相结合。
总之,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英语教学要求我们不能重形式轻实效, 而是要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 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富有生机、富有效率, 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误区,急于求成,提问,学习风格
英语教学的误区 篇2
摘 要:教语法的真正目的在于让学生用正确的语言形式进行交流,在特定的场合及情景中运用语言形式达到交际的目的。语境变了,语言形式也有可能发生变化。教师切忌在语法教学中把问题简单化和公式化。
关键词:语法 语言形式 交流 交际 语境
纵观我国英语教学历史,传统的语法教学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国内许多英语教科书都把语言结构或句型操练列入其中;句型操练和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至今还为一些教师津津乐道。这种教学方法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结构;但随着功能语法和交际教学法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单纯地学习语法结构是没有意义的,教语法的真正目的在于让学生用正确的语言形式进行交流,亦即语法教学所关注的并不只是语言形式或语法知识本身,而是人们在特定的场合及情景中如何运用语言形式达到交际的目的。
语言的结构或形式与功能和意义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语句在不同场合和情景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The tea is really cold.”这句话,在寒冷的冬天,句中表达的可能是抱怨;而在炎热的夏天,表达的则可能是一种赞许。在不同的场景中,“Why don’tyou close the door?”可能表示不同的功能,比如建议或命令等。
不同的语言形式也可能表示相似的功能。一种交际功能也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示。例如,请人关门就有以下一些表达方式:
Close the door,please.Why don’t you close the door?
C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
Excuse me,could I trouble you to close the door?
上述四句话中有三句是问句,但它们的功能并不是提问,而是表示请求。因此,教师不应仅教学生一些语言结构,而应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情景,鼓励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把语言形式同交际功能有机地联系起来,运用所学的语言形式进行交流。
在语法练习中,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地操练重复出现在单句中的某个语法点,其结果是学生只知道这种语法现象是正确的,却不知道它为什么是正确的以及在什么场合是正确的。如果把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之间的联系人为地隔开,学生就很难意识到语言形式、语法意义和交际功能这三者之间的联系;而在实际交际中,语法符合和语法规则的运用总是与一定的情景联系在一起来体现某种交际功能。例如,一位汽车销售商对车主说:“If your car should need any attention during the first 12 months,take it to an authorized dealer.”有些学生认为,句中的should可以省略;但是通过上下文所提供的情境,可以看出汽车销售商并不希望顾客的车出问题,句中用should表示的是一种虚拟语气,用来说明汽车销售商不希望这一事情在将来发生的。因此,该句中使用should是恰如其分的。
由此可见,语法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个答案,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语境变了,语言形式也有可能发生变化。教师切忌在语法教学中把问题简单化和公式化。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语法实例,进一步探讨形式、意义、功能和语境之间的关系。
1. 情态动must和should的使用
情态动词是英语语法教学的难点,大部分学生习惯用翻译的方法理解情态动词。在他们看来must(必须)和should(应该)都表示一种责任、义务或必要性,很难加以区别。在教学中,笔者提供了以下对话,通过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不同用法(T=teacher,SA=Student A OS=Other students):
T(to SA): You must practiceat least an hour a day.SA(to OS): I have to practice an hour a day!
OS(to SA): You should practice for more than an hour.句中的must表示上级对下级的一种权威;have to 表示来自于外部的压力;should 表示来自朋友的建议或鼓励。通过设置这样的情景,学生对这些词的用法就一目了然了。
2.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使用
不少英语教师在教被动语态时很少引发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要用被动语态,而是先给学生出示一些主动句,然后让学生把主动句变为被动句。这种机械性的操练导致了许多学生不分青红皂白就使用“by 动作执行者”这一结构。有效的语法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把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句,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变,应在什么场合变,什么场合适合用主动语态,什么场合用被动语态。例如:
People suspect him of stealing money.He was suspected of stealing money.He was suspected of stealing money by people.上述三句中第二句是最佳选择。因为主动语态强调动作的执行者,而被动语态则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或动作本身,很显然,这里“he”是谈论的焦点,所以第一句不妥。另外,既然我们强化“he”,淡化“people”,那么在被动语态中,“by people”也是不必要的。
另外,语态的选择也与话题的一致性密切相关。例如:A:The flowers are all gone.What happened to them?B: They were destroyed by the rain.。
走出小学英语教学的误区 篇3
当我们走进小学英语公开课的课堂的时候,看到的是上了彩,涂了色的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五颜六色,学习形式五彩缤纷,课件绚烂多姿,课堂上热热闹闹,气氛活跃,看似一道华丽的景色。但是,就在这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背后,每个学生参与学习与交流、情境的创设的真实有效很值得怀疑。是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跟得上教学的步伐、课件的动画大展示是不是每一节课都能走进学生的课堂?
通过仔细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几乎都是由几个优等生完成,其他同学则成为“摆设”;而所创设的情境实质上成为师生 “表演秀”。通过了解,课件在更多情况下只用于公开课,平时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大多数教师是无法采用的。对此,我有必要思考一下,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英语课堂?
二、教学误区
1.“小组合作”的误区。
(1)“小组合作”采用过滥过频。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就是新课程理念,无论问题难易,都采用合作的形式,有时设置的问题都没有讨论的价值和必要,一节课下来,合作了好多次,忽的就围坐在一起,其实就是在浪费时间。
(2)没有给予必要的指导,没有参与学生的学习。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没有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也没有深入倾听学生学习的情况,甚至有个别教师让学生在小组里学习读单词或者课文,自己却站在讲台上看教案,等时间一到,就喊停,学生学得怎样教师根本就不知道,这样流于形式,学习效果自然不好。
2.“活动化”和“游戏化” 的误区。英语课堂“活动化”和“游戏化”,是为了给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其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可是有的教师将“手段”和“目的”本末倒置,整个课堂充斥着一个接一个的“活动”和“游戏”,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语言实践最终目的却不能达到。
3.“课件” 的误区。正确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扩充课堂的容量,可以为教学创设更生动、逼真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有些教师由于对课件这个辅助手段认识不到位,对课件的采用是宁滥毋缺,认为只要沾上多媒体的边就是“现代化”,过频过滥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没有考虑它是否有必要运用,或者是否运用得当,因此步入“课件”的误区,从而贬低了“课件”的价值。
三、走出误区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是回归其本质,创设自然的、朴实的、和谐的、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自主、合作、探究學习”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活动化”、“游戏化”、“情境化”对于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作用自是不可忽视。课件运用恰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但并非选择这些学习方式、教学途径、教学手段就等同于选择了新课标提倡的教学理念。我们应该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内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环节,适当选择“合作学习”方式。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受到限制时,可以选择“课件”辅助。而当学生的精神出现倦怠状态时,可以自觉选择“活动”。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少一份盲从,多一份思考;少一份浮躁,多一份实在,潜心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这样才能真正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摆脱形式的束缚,凸显“小组合作”的价值。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体现学习本色很重要。所以我可以努力摆脱形式的束缚,凸显“小组合作”的价值。
2.赋予“活动”、“游戏”实质内容。采用的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就是为了学习和掌握英语而活动,不是盲目地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要让课堂成为充斥着“活动”、“游戏”的舞台。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抓住恰当的时机,使课堂节奏张弛有度。
3.要有有效使用课件。对于课件,我们要思考其是否有针对性,能否解决教与学的实际问题,教学效果如何。要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教学的功能和优势,把计算机巧妙应用到教学中去。对于动画,只要适用、够用即可。例如,在三年级教学中比较sister,brother,mom,dad,grandma,grandpa时,其实只要用几张图片就可以说明问题,并无一定要动画效果。
历史教学的“误区” 篇4
误区之一:对教材和历史的知识点结构逻辑认识不清
初中历史教育是基础教育, 又是普及性的国民教育, 因此初中课程以普及基础历史为主, 许多教师注重扎根教材, 紧随其后。历史教学要求教师进行历史知识点的整合。但许多教师往往认识不到教材的知识点结构逻辑和历史的原本逻辑有明显区别。
教材的知识点结构逻辑是编制者根据其个人理解对历史的再编制。历史的知识点结构逻辑则是把握历史的进程、阶段、背景、原因、经过、结果等。
如以《秦王扫六合》为例, 根据教材的知识点结构, 许多教师对此写了如下知识点结构
七上第10课秦王扫六合
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事实上, 如果教师仔细解读教材, 他们会发现这节课其实都围绕一个关键词“统一”展开, 故根据历史的知识点结构, 我设计如下结构:
对教材重新进行整合, 并没有过多的增加新的知识点, 但呈献给学生的是一个条理清晰, 结构完整, 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误区之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增强
现在的历史教学都强调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不少教师误解了这一观点。历史课堂由原本教师的“一言堂”转变为学生的“主场”, 整节课变成由学生从头讲到尾。学生讲故事、分析人物、事件、讨论问题、进行辩论等, 一切全部由学生包揽。
的确, 以往的教师的一言堂容易使学生思维狭隘。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的确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增强课堂活跃气氛, 但学生的“过度发挥”有时也会钻牛角尖或者偏离课堂教学主题。如在一节观摩课中学生大讲特讲他所了解的秦始皇事迹, 除了了解到的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教材中的知识点外, 还大讲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让学生继续讲解下去, 恐怕一节课的时间都不够用, 因此, 教师在这时不要过多追求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而是要这时及时引导学生刹车。又比如在课堂中针对某一问题学生进行争辩, 更是需要在旁边做“高人”指点, 切切不能袖手旁观, 听由学生发表自己的谬论, 相互争的面红耳赤, 或敷衍了事轻轻带过, 使双方都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 容易走向极端化, 甚至引发个人矛盾。
误区之三:教学中对教材的脱离
随着新课程改革, 中考历史对于新型材料的运用越来越常见, “材料在教材外, 答案在教材中”。因此教师利用新史料, 营造新的情境, 培养学生灵活分析, 归纳史料的能力就变成当前的任务。许多教师也相应产生了误区, 淡化了对教材的使用, 多使用课外资料, 结果造成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陌生, 基本能力不过关的困境。
如: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 也是世界人民的普遍追求。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提问:漫画展示的近代欧洲“民主与专制”斗争的主题,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中, 欧洲资产阶级最终取得的胜利成果是什么?
标准答案:推翻了封建制度, 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推动世界历史进程。 (任答3点)
但学生的答案大多是: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 实现了自由民主平等。建立了资产阶级比较民主的政体等。
由此可见, 此题的出题目的“材料在教材外, 答案在教材中”, 但由学生回答答案的话, 则失误较多, 大多从材料中得出答案, 而不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因此, 片面的多使用课外材料, 而忽视对教材的使用, 学生会明显进入误区。
误区之四:片面追求历史教学与社会热点的结合
本人在前几年听了一节观摩课《收复新疆》, 课标要求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按照传统的思路来说, 应让学生了解新疆问题的由来、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等。但上课的教师为了讲求新意, 从08年的新疆动乱引入, 花了整整十分钟利用图片讲解此次动乱的的基本情况和女首领的介绍。诚然, 这节课开头与历史现实结合在一起, 可以说是个亮点, 但大篇幅的介绍不觉得明显偏离了主题吗?再把新疆以往的史实加入, 新意是有了, 但课标所要求的的到下课时间还没涉及到, 最终这节课只能以失败告终。
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入的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能让学生让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结合在一起, 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如本人在讲授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时, 如何让学生理解现在暂时的一超多强, 将来的多极化趋势时, 利用美国总统奥巴马现当政时对全球事物关注地区的转移如钓鱼岛事件中美国的态度, 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美国的霸权主义。
孩子学习英语的误区 篇5
我认为英语学习不分早晚,主要在适龄的方法区分。不要总看别人家的孩子已经上好久补课班了,自己就稳不住了,总怕给孩子耽误了,其实不适合的学习,开始的越早危害越大。同时也不要怕孩子太小扰乱了母语环境,试验证明,孩子会自动在各种语境中转换,至少能适应两、三种语言。
“磨耳朵”是最初最好的方法。
将发音标准的音频反复在幼儿耳边播放称为“磨耳朵”。其实,孩子接触英语,最初要摒弃功利性的想法,不在乎学到多少,不在乎发音准确与否,营造自然的英文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听,是排在说、读、写之前最重要的,也可能是初级阶段唯一的步骤。
“磨耳朵”音频的选择。
第一是发音标准,最好选择外国原音,少点含糊不清的俚语。
第二是符合儿童兴趣,孩子不爱听的就淘汰,无论你认为那有多么好。
第三是初期选择几首循环播放,不可贪图量大,儿童还接受不了。
让英文阅读成为一种自然。
首先培养家庭读书氛围,然后将英文阅读加入阅读书单。从最最简单的读物开始,可以是绘本或儿歌集,不要让孩子产生为难情绪,避免枯燥的灌输,当孩子想读想看的时候,自然的接触。哪怕开始不接受,也不要打消任何积极性。长此以往,孩子会像阅读中文一样自然而然的阅读英文读物。
英语游戏提高兴趣。
和老师伙伴们用英语配合动作做一些小游戏,哈哈大笑的同时提高兴趣,也锻炼了大胆说英语的素质。多说多听是学习英语最大的法宝,让孩子把学英语变成玩英语。
最后一步是英文写作。
走出中国英语教学的历史误区 篇6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误区;教学改革
英语教育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英语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英语教学的发展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特别是近几年,出国留学浪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重视起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但是由于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有待提高。
一、中国英语教学存在的历史误区
1.受应试教育冲击,过分重视学生学习成绩
高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进入高中之后离大学只有一步之遥。不少高中在教学时为了能够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过分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注重学生的书面知识学习,从而使得“哑巴英语”的现象频出,导致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低下。
2.教材编写,知识衔接不合理
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是从小学阶段开始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教材上的知识与初中英语教材上的知识有许多重复,而初中的英语教材与高中的教材又有一定程度的重合,这样使得学生进入高中之后,学习英语时,知识不连贯,衔接不合理。
3.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盲目追赶潮流
不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但是在教学时,教师缺乏一套系统的教学理论支撑自己的教学。他们在讲解知识时,采用的一些方法往往较为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教学时,部分教师还喜欢追赶潮流。
二、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现状
1.教师教学观念陈腐
新课程教育改革在我国的多地实行,英语的相关教材也做了较大程度的调整。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有许多英语教师依然喜欢使用传统的教学观进行英语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教学模式单一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知识也较为灵活多变,但是在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懂得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而是一味地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
三、中国英语教学的改革发展路径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者,如果教师的自身素质不够,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将会是极大的制约。因此,高中英语教学要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就必须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当前英语教学的现状,培养一批教学观念先进,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教师,积极地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英语教学方式,学会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思考教学问题。
2.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英语学习体系
英语是一门外来语种,在学习的过程中,它不同于学生自小就接触到的汉语,学生对于这样的一门语言学习是完全陌生的,尽管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过英语,对于英语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和了解。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以理论为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得到的训练较少,而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英语也缺乏相应的英语学习环境。
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认清当前的英语教学现状,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学会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体系,鼓励学生多表达,锻炼自己的英语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调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2的Music这一章之前,教师可以先问一问学生在平时都喜欢听什么类型的音乐,还可以问一问学生知道的音乐类型有哪几种,通过与学生交流他们在平时喜欢干的事情,可以拉近学生与英语的距离,将学生带入英语学习氛围之中,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总之,作为一门外来语种,英语教学在探索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英语教学,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而应学会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这样,我国的英语教学才能不断发展,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朱疆.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1(4).
[2]辜向东,张正川,肖巍.课改进程中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1(2).
[3]吕文珍.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反思[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3).
走出阅读教学的误区 篇7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误区
1.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 高中语文教师课堂上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思考的太少, 阅读课也是这样。全国特级教师于漪曾说:“长期以来教师都从教出发, 现在要转到从学生的学出发。我们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会学生会学语文, 课堂不是教师演讲的地方, 而是学生学的地方。教师引导、点拨,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一定要让学生读教材, 再好的教材读不进去也是没用的”。教学中由于没有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末倒置。师生之间是不平等的对话关系, 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 缺乏的独特感受。
2.阅读教学手段老化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在讲解分析课文的时候, 总是把生动活泼的、有机的文章进行所谓的细化, 如语法、中心等, 使原本活泼的语文阅读程式化。更有甚者:先把课文分段, 然后分析段意, 分析写作特点等等。这种模式化的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样机械的做法使语文丧失了原有的生机和活力, 语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 语文不再是浪漫的语文, 不再是美的语文, 语文阅读也就没有了美感, 学生得不到心灵的愉悦。
3.瞄准高考, 进行应试教学
教师主导课堂, 为了应对高考,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是进行应试教育, 只是给出、强调参考答案。这样, 学生的个性、创造力被抹杀, 造成了一种人言亦言的教学局面, 学生成为了所谓的“小书呆子”。长期下去, 课堂变成了死寂的海。学生鲜活的个人情感体验被这种标准化答案扼杀, 学生难以体会到文学鉴赏的美与乐趣, 自然对语文阅读就失去了兴趣。
二.走出误区, 改善教学
1.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轻松的学习氛围会让学习事半功倍, 教师应给学生们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另外, 课堂上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 讨论也可以自由一些, 我们要让学生在心理上放松, 把课堂打造成师生探讨文学知识的殿堂, 让学生成为文章阅读的主人, 而不是死记笔记的书呆子。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 学生才会真正的耐下心来钻研知识。但是旧的阅读教学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对学生个体感受不重视, 想方设法地把学生对文章的认知拉到老师对文章的认知或教参上来。这样学生学习没有兴趣, 我们的教学效果也不好。只有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 他才能努力去认识、研究并掌握这个事物。只要让学生产生了兴趣, 他才会感觉学习是一种享受, 而不再是一种负担。
2.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切为了学生”,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我个人建议应该提倡学生多读, 提倡老师精讲。如果说教学是舞台剧的话, 我们要让学生当演员, 老师当观众。突出老师的主导性,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教师要真正的解放学生, 让学生主动地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寻得语文的浪漫与美。我们要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使语文阅读的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实践的课堂。
3.联系生活, 学会“应用”
高中阶段的学生的心思细腻, 开始对生活中的事情有了自己的体验, 对社会中辛酸苦甜和真善美丑有了自己的感知, 这就为阅读教学创造了生活基础, 为学生理解文章的真情实感创造了条件。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生活体验和感情去感知文章, 感知文中的事物、情感等, 这些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当做文章的主人, 让学生进入自己的角色去感知文章。这样学生既是读书人, 也是书中人, 对文章的感知就更真切, 相应的阅读理解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另外,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在习作中运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 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4.培养阅读习惯, 从课内到课外
走出阅读教学的误区 篇8
一、阅读教学的几个主要误区
1. 还原作者
作家总是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渴求读者的理解和共鸣; 读者总是在特定语词序列的导引之下,还原作家心目中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见解。但是,具有不同期待的读者却不能对作品做出与作家对等的诠释。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字面意思是写在一个火树银花的元宵之夜,作者追寻一个幽独的美人,而后世读者却往往由此联想到苦苦追求某一事物,终于喜出望外获得成功的个人经历。
由于受“知人论世”的钳制,语文教师力图按作者的意图对整篇文章的意蕴、情感甚至某个句子或词语给出经典的唯一的解释。窃认为,这样仅从狭隘的作者个人经验来理解作品,而不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积累,不免禁锢了学生审美的自由。有老师在教授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时,死抠文眼“颇不宁静”,进而把它落实到某个段落、句子甚至词语,并对当时国内外政治风云,文化人的苦闷彷徨作一番渲染。何必一定要在“风月”里读出“风云”吗? 我们为什么不和学生一起走进月下荷塘身临其境去感受那一份清香、爽朗、恬静和朦胧? 一起去体会语言的色彩美、构图美和音乐美呢?
2. 图解政治
由于人们长期以来所受的错误阅读思想的影响,阅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有所变态,一些人以为阅读就是寻找政治观点。例如: 吴伯萧《猎户》一文结尾“天 晴了, 很好的太 阳”, 巴金《灯》一文结尾“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以及郁达夫《怀鲁迅》一文结尾“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说实在的,作者在文中没有任何交代、暗示和铺垫,而我们的教参、老师却固执地把“天晴了”理解为社会 主义新生 活,把“山那边”“西天角”理解为 “解放区”。文可以载道,文艺可以为政治服务,但“道”与“政治”成了文学的唯一目的,这是僵化、庸俗的。如果以政治来解读一切作品更是滑稽。一切文学作品的阐释和理解,必然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并且是永无止境的,不是单一凝固的,更不会有任何“标准答案”。
3. 演绎答案
当前的语文教学大多把教材中先入为主的前言、提示以及各种教参奉若圭臬,一切按教参办,或在此基础上添油加醋,教师权威地发布确定的标准答案。而淡化了由学生自己感知理解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悟社会生活,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逐渐使知识、道德、情感、理智得到升华,最终形成一系列阅读判断的重要的思维过程,取而代之的是阅读结论前置,然后援引材料加以印证,以证明结论的正确性,学生作为读者的地位根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思维惰性,创造的潜质一点点地被抹杀。
二、走出误区的方法
1. 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阅读课课堂教学无论是还原作者、图解政治还是演绎答案,其实质都是游离文本,停留在文本表层,不能深入,肤浅解读,都是忽视文本,不尊重文本的表现。如果说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牢固树立学生意识,也同样要尊重文本的本体地位,牢固树立文本意识。上课时必须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不能只图完成任务,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 选择正确 “读点”
选择精确的读点是阅读教学设计中的重要一环。教育家周一贯教授认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要求面面俱到,普降细雨,其结果是面面都不到。”一些老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怕有地方没有讲到,有的新老师对教材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难以把握精确的读点。他们的效果是什么都讲了,什么都给出了标准答案,其结果是没有给学生留下想象和自由发挥的空间,把学生教死教呆了。
3. 倡导创新性阅读
英语教学的误区 篇9
一、初中小学学校普遍不重视思想品德课程
这是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的严重误区。素质教育目标对于人才的定义是:人才是思想、道德、知识、气质、能力等多方面优秀的人。对于新时期人才“高素质”要求, 体现在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精湛的专业技能修养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等方面。思想品德优良是人才的重要标准。古人曾经强调过:德才兼备是圣人, 德才俱无是愚人, 德胜才是君子, 才胜德是小人。足见人才培养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当前, 道德滑坡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各种各样道德丧失的极端事件层出不穷,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待大力加强。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 加强中小学校思想品德教学是国家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五育教育德育为首是学校教育必须坚持的教育教学原则。
当前中小学校思想品德课程得不到足够重视有明显的社会和学校两方面原因。
(一) 社会和学校普遍重识轻德, 不少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思想品德课程地位的认识有偏差
1. 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
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竞争十分激烈;加之,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就业压力巨大。这导致了人们的短视行为和功利主义盛行。本来德与才两方面应该成为评价学生学业的完整标准。但是, 现阶段社会和学校基本上仅仅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品德可以被造假或忽略不计。因此, 思想品德课是副课, 没有必要下工夫学习, 学校领导和教师普遍不重视思想品德课程, 相当部分思品课任老师也不重视思品教学, 这使初中小学思品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最终几乎使思品课程的德育功能没有发挥。这是现阶段社会道德滑坡的原因之一。不少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学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升学, 评价学生学业主要看各种考试中学生的成绩, 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点不合时宜, 这是当前中小学校需要急速解决的问题。
2. 素质教育考试方法没有系统确立, 学校教师全面落实
国家教育方针课标不够。时至今日, 素质教育考试方法仍然没有系统确立, 分数依然是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标准, 把有限的时间主要用于主课教学成了绝大多数中小学校的必然趋势。我国教育方针和新课标明确规定了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重要地位, 但是初中小学领导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它的特殊重要性, 没有严格落实这一教育方针和严格依据新课标教学。
3. 过于运用学生成绩评价学校教学质量, 学生的成绩与
老师的绩效工资挂钩, 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学校和老师的教学, 成绩几乎成了学校和教师追求的唯一目标, 以成绩为唯一导向的教学方法应用无所不到其极。
小学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得不到重视比较普遍。七、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普遍不被重视, 一些学校不开设这两门课, 一些学校由非专业老教师应付这门课的教学, 小学思品课时普遍被语文数学占用。相当数量的七、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任教师自认为在教师中是二等公民, 并不重视所教学科, 教学质量较低。
(二) 某些学校领导和教师误认为落实其他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取代思想品德课程教学
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思想品德课程新教材内容缺乏深刻全面认识, 认为初中小学没有必要开设思想品德课程, 品德教育可以通过落实其他课程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和班主任工作替代。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思想品德教育需要系统教学, 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开设系统的思想品德课程。伦理道德的系统教学, 政治经济常识、国情国策和公民意识的教育, 是其他课程根本无法代替。同时, 思想品德教学必须上一定数量的活动课。所以, 其他课程教学不能够替代思想品德课程教学。
二、中小学校普遍把思想品德课程上成知识教学课
晓之以理, 必须导之以行, 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课本所学知识导之以行, 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 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但是, 这一最终教学目标并没有实现。当前, 中小学校普遍把思想品德课程上成知识教学课。思品教师备课时, 几乎都是把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课本知识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最重要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反而并不是教学重要目标。由于以知识传授为导向的教学比以落实德育为导向的教学简单容易, 也由于现在中小学依然实施的是应试教育, 中小学校思品课堂教学, 主要在引导学生理解甚至识记各种课本知识, 最多延伸到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教材设计的各种教学活动开展得很少。现在, 中小学思品考试依然采用笔试的单一形式, 主要考察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程度和初步的运用课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业成绩也以分数的唯一形式呈现。这几乎与学生实际的思想品德状况毫无关系。这种考试形式为教师把思品课程上成知识课提供了前提条件, 同时误导学生把思想品德课程内容完全当做知识学习, 这也使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大打折扣, 最终使思想品德课程丧失了它的基础德育功能。
中小学思想品德新教材把落实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 新教材十分重视教学活动, 几乎每节课都有许多小活动, 还设计了许多专门的活动课。但是, 为了提高考试成绩, 为了多争得教学时间, 每节课的教学活动开展得很少, 专门活动课几乎不上。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教学失误, 较大弱化了思品课程的教育功能。活动课是思品新教材的一大亮点, 是落实思品课程教学目的重要环节, 也是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运用到自己生活的环节。当前, 新教材的这一亮点没有落实。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不够和专门活动课没有上, 直接使中小学思品课程教学变成了纯知识教学课。
三、新教材内容仍然和学生生活相脱离
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应该对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发挥主要作用, 应该能够抵制不良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的腐蚀。但是, 修订后的中小学思想品德新教材内容仍然和学生生活脱节。
(一) 新教材教学无法抵制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对学生的腐蚀
当前, 社会上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盛行, 道德滑坡严重, 这严重腐蚀着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远不及校外社会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中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仍然脱节, 不能够回答解决他们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活问题, 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然也就无法抵制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二) 新教材内容面对网络不良信息十分苍白
上网已经成了青少年学生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网络信息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挥着巨大作用。面对网络良莠不齐的信息, 怎样使学生避害趋利, 新教材做出了努力, 但是学校德育的力量远不能消除网络不良信息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思品新教材的相关内容很少, 所能发挥的教育力度很有限。
四、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和学校整体德育相脱节
一个学校的德育应该是一个整体工作, 是一个系统。思想品德教学应该是学校整体德育的基础, 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积极对二者进行整合。但是, 当前绝大多数中小学校思想品德教学和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相脱节, 学校德育计划性、针对性、系统性不强, 把思品教学当做纯教学排斥在外, 没有把思品教学纳入学校整个大德育系统。新思品教材坚持以学生为本, 以解决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思想品德问题为主要内容编排, 这为整合学校的整体德育和思品教学提供了基础, 但是绝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做这一工作, 它的最终影响是思品教学几乎成了纯知识教学, 大大降低了它的德育功能。
走出目前中小学思品教学的误区, 完善新教材内容教学, 最终使思想品德教学真正发挥其德育功能, 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 落实科学的中小学思品素质教育考试模式
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 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养成。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的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类:
1. 引导性观察。
中小学思品教材内容是由中小学生成长过程出现的一个个普遍性问题组成的。相关内容的课堂教学完成后, 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就相关内容在行为中的表现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在观察过程中, 思品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日常观察可以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关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信息, 从而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做出评价。
2. 品德评语。
即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充分观察的基础上, 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写成评语, 评语应多采用激励性语言, 指出学生的进步和不足。
3. 探究学习评价。
即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评价必须成为学生思品学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谈话。
即教师通过与学生各种形式的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 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谈话交流的前提是师生必须有平等的地位。
5. 成长记录方法。
即教师建立学生思品成长记录档案, 记录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 主要是进步和成就, 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记录为主, 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 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
6. 考试。
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 教师要认真思考, 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纸笔测验的作用, 如何体现考试内容的新颖性及开放性, 考试内容应该新颖、真实、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则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 发表各自的看法、认识, 并能够将自己真实的情感、态度展现出来。
(二) 以落实德育教育目标为落脚点进行教学
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必须落实德育功能, 教师必须认识到知识教学是为实现德育功能服务, 所以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为这个根本目标服务。
(三) 进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是实践性, 是完成思品教学目标最适合的教学学习方法之一。但是当前中小学思品探究性学习教学进行得很不够。当前, 中小学思品教学应该大力进行探究性学习。每一个学期, 要给每一个学生布置1~2个课题, 要求学生完成课题。学生思品学业成绩中, 探究性学习成绩应该有一定比例。
(四) 紧随社会发展和学生新特点修订教材
中小学思品教材必须以培养学生优良思想品德为目标, 以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时期遇到的普遍性的不同问题为主线构建课本内容, 要每年修订教材内容, 以提高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英语教学的误区 篇10
一、误区梳理
长期以来, 诗歌教学一直得不到重视,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后, 其教学情况也不容乐观。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不难发现诗歌教学的一些弊病。
1. 教学观念保守。
诗歌的语言凝练、高度概括, 极富意蕴, 而且常常违背一般的语法规范。因此, 在诗歌教学中, 部分教师就认为, 只要扫清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就算完成教学任务, 因而在教学时也只是一味的引导学生分析字词句的确切含义。教师对教学功能认识的片面化, 不仅使其在教学时把一首优美的诗歌搞得支离破碎, 使学生无法感受诗人内在的情感, 无法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意蕴美, 而且也大大影响了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 导致教学结果的乏味与低效。
2. 教学方法陈旧。
教学观念上的片面保守, 必然导致教学方法上的失误。这种失误主要表现为:在教学中忽略诗歌的文体特征, 采用与其它文体同样的教学方法, 操作方法很是机械, 即“解题释词+交代背景+理清段落结构+分析思想内容+总结艺术特色”的“五段论”式的僵化模式。这种机械的程序与僵化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无法从文字符号背后, 观赏到诗人内心闪现的灵光, 获得一种曾经有过或未曾有过的情感体验, 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1]。而且, 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 也在很大程度上使诗歌丧失了自身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降低了诗歌教学的趣味性, 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 教学目标模糊。
新课标指出,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语文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于是在诗歌教学中便出现了几种极端:一是朗读课:整堂课都在读, 教师读、学生读、录音读、分组读、集体读、单独读……看上去整堂课读得沸沸扬扬, 但由于没有在朗读的方法上给学生以相应的指导和点拨, 因而这种读实际上是失去方向的瞎读, 其结果只能是偏离教学目标, 曲解诗歌的真意。二是拓展课:教师对诗歌内容进行一番很是粗糙的讲解后, 就开始对文本进行拓展。如有位教师讲《孔雀东南飞》, 一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讨论焦仲卿为什么休掉刘兰芝。学生思路是打开了, 但这堂课的重点在哪里, 我们不得而知。这种拓展, 给人的感觉是没了边际, 实际上是一种为拓展而拓展的胡乱拓展。三是鉴赏课:为了将“培养学生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这一新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 教师对文本进行一番蜻蜓点水的讲解后, 就让学生轮流朗读从网上下载的或是从一些鉴赏辞典中摘抄的有关那首诗的赏析文章。气氛热烈, 文采飞扬。殊不知, 下载与抄袭永远不能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2]。王家新教授指出:“多年来, 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通病’就是……忽视并背离‘语文’本身的教学目标”。 (1) “中学诗歌教学普遍缺乏一种语文本位、文学本位意识……要注意从审美层面引导学生进入诗歌, 真正把诗歌当作诗歌来教, 让教学回归诗歌本身。” (2) 这几种极端性的课堂教学模式, 背离了诗歌教学应有的目标, 让学生难以适从, 其结果只能是让学生远离了诗歌, 远离了文学, 远离了语文。
4. 教学氛围沉闷。
诗歌是无声的音乐, 是无形的图画, 是“依照美的法则创造出来的”, 它们的魅力可以给读者带来无限的遐思和广阔的想象空间。但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 教师往往为了达到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目的, 创设课堂氛围, 给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在满堂问中, 尽管学生有机会发言, 但教师仍是权威的代言人, 他们按照预先设定的框架, 向学生灌输标准答案式的结论, 总是企图把学生往一个既定的方向引导, 把诗歌的每一个细节贴上标签, 一清二楚, 以教师的独断专行代替学生的体验和理解。这样的课堂貌似活跃, 其实相当沉闷。因为我们从中听不到学生的心声, 更不用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味诗歌的神韵和优美的语言, 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情感的熏陶[3]。
5. 教学手段极端。
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比起来, 略显单一、平面, 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发挥诗词教学的理想效果, 而借助录音、录像、幻灯、电影等集声光电色于一起的诸多种媒体, 则可以增强诗歌教学的直观性与丰富性, 为学生营造特殊的情境, 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审美共振和极大的学习兴趣。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 有些教师在对多媒体的使用上则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即进行诗歌教学一味地依赖多媒体, 整堂课都是在教师点击鼠标的过程中“顺利”完成。事实上, 过分使用多媒体, 会使教学过程呆板, 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思维的发展;而且, 过多使用多媒体, 不利于引导学生感悟丰韵的诗歌意象, 品味凝练隽永的诗歌语言, 体会作者内心炽热的情感, 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此外, 多媒体课件过多的强调形象、直观, 学生在直观感觉的冲击下, 会逐渐丧失鉴赏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无法深入体味、揣摩诗词的妙处, 当然也就不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二、成因分析
诗歌教学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种种误区, 其原因在于:
1. 文艺理论知识滞后。
当前的诗歌教学, 大多不同程度地患有文艺理论滞后症, 诗歌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鉴赏方法, 几乎没有涉及任何新的艺术理论, 方法单一贫乏, 令人担忧。孙绍振先生就曾指出:“文艺理论水准落后于当代文学理论的成就二十年左右” (3) 。许多语文老师对诗歌的认识是陈旧的、过时的, 他们对诗歌的了解, 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末在大学《文艺理论》里得到的知识, 在他们的课堂上, 我们几乎看不到各种现代诗评方法, 我们看到的仅仅只是那种重思想内容评价而轻艺术技巧分析的单调的社会学的解读方法。李海林认为:“知识创新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4) 解读诗歌, 如果不吸收当代文论成果并加以转化, 其课堂教学只能呈现手工作坊式的“原地踏步”或“闭门造车”的状态。
2. 教师学识素养贫乏。
语文教师的诗歌素养, 直接关系到诗歌教学的质量, 然而当前不少语文教师对诗歌的疏离与隔膜, 是一个非常普遍的不争的事实。不少语文教师平时的阅读视野狭窄, 对诗歌的阅读量小, 对诗歌的解读缺少准确理解与深入感悟, 加之文艺理论知识不能与时俱进, 因而也就使得教师没有深厚的诗歌艺术修养和驾驭诗歌理论的底功, 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时简单照搬教参“指点”, 套用机械的教学流程, 采用灌输的教学方式, 切割了诗歌所蕴含的精髓、激情和韵味, 其课堂的干瘪程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3. 考评机制的影响。
长期以来, 受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诗歌教学功利倾向十分明显。由于诗歌在中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较小, 日常教学中, 诗歌常常受到其他文体的挤压, 不被师生重视;平时的作文训练, 教师几乎从不安排诗歌的写作 (因为前几年中高考作文题注明得很清楚:“除诗歌外, 体裁不限”, 这几年这方面的限制虽然取消了, 但为了求稳求胜, 教师在作文指导时依然要求学生避免写诗歌) ;即使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 诗歌同样受到“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冷遇[4]。诗歌教学就这样在现实与浪漫、感性与理性、急功近利与精神建构之间徘徊不定, 甚至停滞不前。
三、对策指引
要革除诗歌教学的弊端, 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夯实文论知识。
语文教师的文艺理论水平, 对诗歌的鉴赏有很大的影响, 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论修养对诗歌鉴赏十分必要。为此, 语文教师平时要多看一些诗歌理论专著, 如中国古典诗论文论、西方文论尤其是西方20世纪新起的许多人文新学科以及文学、文化和哲学理论, 如阐释学、接受美学、叙事学、神话原型批评等等, 都会对我们从事文本解读有帮助。可以说, 它们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 可以促使我们以新的眼光来看诗歌。 (5) 当然, 提高教师的文艺理论素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短平快的做法是教师要细心研读每册书配有的若干篇由著名专家撰写的知识短文, 或是教师教学指导用书上编排的学者的赏析性文章, 认真领会其中涉及到的文体知识、考点知识和鉴赏知识[5]。同时, 教师还要善于搜集整合相关研究成果, 细心揣摩诗歌的内在情感, 并据此进行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才会让学生“诗意的栖居”于课堂之上。
2. 提高艺术修养。
语文教师首先要爱好诗歌, 然后才能教好诗歌, 会教诗是每位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 也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之一。为此, 语文教师平时要多逛书店, 多读一些中外诗作, 多利用网络资源阅读网络诗歌 (因为网络诗歌版块多, 内容丰富, 搜索便捷, 新作上传迅速) , 多积累一些诸如历史典故、风土人情、建筑器物等的古代文化知识及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诗歌理解起到关键作用的意象知识。只有诗读多了, 读熟了, 知识储备雄厚了, 语文教师才会对诗歌有一种敏锐的感受力和洞察力, 语文教师的诗歌修养也才会逐渐得到提高, 自身的教学也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改革教学方法。
新课程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教学应把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改变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工作来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 应根据诗歌的特点, 遵循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认知的规律, 通过点拨引导, 让学生自主体验、自主建构[6]。具体说来, 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应通过知识性的拓展讲解, 使学生达到拓展阅读的目的, 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主动性。拓展讲解的内容不必面面俱到, 应尽量简单准确, 点到实质, 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其次, 由于诗歌具有多义性、含蓄性和暗示性等特点, 因而诗歌教学要进行开放式的解读与赏析, 这种开放式的读是一种考虑时代背景、历史现实、文化内涵以及字句中复杂幽蕴的意蕴等因素的既有深度又有准确性的“细读”与讲解, 而不是那种泛泛而读、随意解读或曲解原意的误读[7]。最后, 教师要注意运用归类、比较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在运用这种方法时,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从各种角度, 如主题角度、风格角度、感悟角度、构思角度、艺术形式角度、历史文化角度等, 对不同诗歌作品的共性或相异特征进行比较, 这样反复的比较鉴赏, 一方面可以大幅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学习鉴赏能力, 另一方面也可使课堂教学有深度、有宽度、有温度。
4. 开辟实践机会。
新课程倡导课堂走向开放、走向综合, 因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 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构建诗歌综合素养。教师可指导学生在网上有选择的搜索和整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通俗易懂的诗歌, 并在班上或学生自发组建的诗社组织中进行成果交流与展示。同时, 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并将自己的作品以朗诵会、创作比赛会、诗歌欣赏会等形式呈现出来, 努力为学生营造诗歌教学的氛围,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广度与深度, 并最终为学生诗情的飞扬提供广阔的舞台和纵深的空间。
诗歌是语言的最高形式, 也是文化宝库中最为璀璨的文学形式之一。诗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悟能力和书写能力, 还可以逐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亲情、思考时代……因而诗歌教学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发挥独创精神, 不断在教学上进行探索改革, 并让诗歌教学最终走向科学化、艺术化的轨道[8]。
注释:
(1) (2) 王家新.它来到我们中间寻找骑手———谈新理念下的中学语文
诗歌教学 (上) [J].中学语文教学, 2005, (2) :57.
(3) 转引自王尔楷.略论当前诗歌教学中的三种流弊[J].语文教学通
讯, 2007, (9) :18.
(4) 李海林.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J].语文建设, 2006,
(5) 王家新.“它来到我们中间寻找骑手”———谈新理念下的中学语文
走出概念教学的误区 篇11
误区之一:只重视操作发现,却忽视利用概念动脑推理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不应简单地以严格的定义作为直接的出发点展开教学,而应高度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由此,动手操作活动的安排似乎成了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但如果只是片面强调通过学生主动动手操作发现相关对象的性质,而忽视从概念出发动脑推理,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概念本质的深入理解,造成推理能力的缺失。
【例1】“圆的性质”教学
教师布置任务:①在圆的纸片上画一些半径和直径;②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想一想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后得出:同圆(等圆)半径相等;同圆(等圆)直径相等;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同圆(等圆)直径是半径的2倍。
【分析与建议】教师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然地发现圆的有关特性。其优点是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能很快得出圆的半径和直径的一些性质。但这样的操作学生扮演的角色是“操作工”,无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动手操作环节的安排中,教师应处理好“动手”与“动脑”的关系,如果通过“动手”可以促进“动脑”,那么这样的“动手”就应提倡;如果通过“动手”对“动脑”没有多大的帮助,那么可以放弃“动手”,重在学生的“动脑”,切实促进学生由单纯的操作经验向相关知识深刻理解的转变。笔者认为,要得出圆的半径和直径的特点,可以进行这样设计:①通过什么是圆的讨论,得出圆的定义——当一条线段绕着它的一个端点在平面内旋转一周时,它的另一个端点的轨迹叫作圆(可以用学生的语言描述 );②由圆的定义推理出相关性质。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圆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推理能力的提高。
误区之二:只习惯用“例——规法”,却难见“规——例法”
提供范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例——规法,即先向学生呈现某个概念的正例和反例,然后要求他们总结归纳出一个定义。另一种是规——例法,即先给学生呈现一个定义,接着呈现几个正例和反例。有些概念的教学如果只采用例——规法,将会导致课堂教学低效。
【例2】“面积”的概念教学
“面积”这一概念的教学,一般都是采用例——规法,即先通过比较两本书的封面、老师与学生手掌面以及一些平面图形的大小,再让学生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身边某两个物体表面的大小,进而归纳出面积的概念。按照这样的教法,从表面上看课堂热闹,学生兴趣浓厚,但深入调查其教学效果令人震惊。
调查内容:比较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见图1)。
图1
是比什么?请用涂色表示。调查结果:全班49人,只有23人做对,得分率为46.9%。
【分析与建议】为什么面对保底的题目,得分率还不到50%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众多例子的体验中,所得到的对面积“大小”的认识与周长的“多少”混淆,根本没有与面积概念中的“大小”对接。笔者认为,当学生对例子的体验所得与概念的内涵联系的紧密度较低时,不宜采用“例——规法”,而应采用“规——例法”,或把两种方法结合成为“规——例——规法”,其教学效果较为理想。同样以“面积”的概念教学为例,可以这样进行设计:①让学生说说什么是面积(说不到位时,可以引导学生看书);②说说给定的一些物体或平面图形的面积指的是什么;③通过对恰当题目的练习,让学生明晰周长与面积的区别。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明确面积是什么不是什么,还与当前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相一致。
误区之三:只重视概念本身的理解,却忽视概念的横向联系
通常情况下,每当概念呈现后有一个理解概念的教学环节。就目前而言,不少的概念课只关注对概念本身的理解,很少通过对概念间的横向联系的比较达到加深理解概念的目的。
【例3】“体积概念”教学
师:在“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这一句话中,关键词是什么?
生:物体、空间、大小。
教师在相应的词下加圈后,让学生读一读概念。先是生1读,再是生2读,然后是齐读。接下来的教学中,就理解体积概念而言,除了通过教材上的两道练习:“1.一团橡皮泥,小明第一次把它捏成长方体,第二次捏成球,捏成的两个物体体积哪个大?为什么?2.用枚数相等的硬币分别叠成下面的形状(见图2),哪个体积大?为什么?”之外,还有一道体积与容积不同点的比较的题目。
一元硬币 一角硬币 一元硬币
图2
【分析与建议】 案例中就理解体积概念的途径而言,教师只局限于体积概念本身的变式、抓关键词和读一读,就横向联系而言只与容积不同点的比较。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来理解概念还是肤浅的,势必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结构性认识。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帮助学生很好地认识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学生通过已知概念掌握新概念,通过新概念的学习加深对已知概念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点成线”“线成网”,真正建立起对知识的“结构性认识”。笔者认为,体积概念理解的教学,除了保留上述教学中的两道练习以及与容积不同点的比较外,还应增加一个这样的学习内容:
有人说“立体图形中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就像平面图形中面积与周长的关系”,你觉得这个说法对吗?请用文字或画图说明。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让学生体会到,周长是平面图形边界的长度,面积是边界所围成的平面图形内部的大小;表面积是物体的边界大小,体积是物体表面所围成的该物体内部的大小。
又如,对体积单位1立方厘米的理解,除了找到理想的生活原型外,应与长度单位1厘米和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进行异同比较(见图3,当然这种比较可以安排在学了长方体的体积后进行)。
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从长度单位到面积单位再到体积单位,是一维到两维再向三维的转变,还使学生理解了面积单位为什么有平方,而体积单位为什么有立方的原因所在。
误区之四:只重视概念的生活应用,却忽视知识之网的节点
“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这句话已成为一些教师的口头禅,更有甚者把是否利用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之一。笔者并不反对利用数学的概念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反对的是只关注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而忽视知识之网节点的功能之倾向。
【例4】“比的认识”教学
为了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比”的必要性以及“比”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先是让学生解决5张照片(其中3张的长与宽的比相同,2张不相同)像与不像的问题,再是让学生根据马拉松选手长跑的有关信息、购物的有关信息填表,从而引出比的概念。练习环节,学生根据图片说一说甘蔗汁与水的体积比和树高与影长的比后,联系生活实际说说“1∶4”的含义。小结时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比?”有的学生说“比”可以解决像与不像的问题,有的学生说树高与影长中有“比”……
【分析与建议】 上述案例告诉我们,学习“比”的价值如果只局限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看似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际上与课标所倡导的“应用意识”的含义相差甚远。“我们应注意防止各种简单化的理解,特别是认为所说的作用必定是指相关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恰恰相反,这是数学概念(乃至一般概念)的一个主要作用,即为人们具体地认识世界、分析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概念框架(这也正是“知识之网的节点”的主要含义)。”笔者认为,通过“比的认识”的教学,除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比”的价值不仅在于与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还在于解决除法与分数不能解决的问题:除法体现了运算的过程,分数表达是运算的结果,而“比”关注的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它不仅包括两个同类量的倍数关系,也包括不同类量比的关系。事实上,不同类两个量的关系是难以用除法和分数表示的。后者应该是学习“比”的主要价值所在。作为教师还应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比”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如“比”的教学可以看成是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函数观念”的良好“节点”。
走出教学反思的误区 篇12
误区一:教学反思写得越多越好。
误区解析:衡量教学反思的好坏, 不在于反思量的多寡, 而在于反思要“说到要害处”“点到软肋处”。反思本身就是智慧型的、对教师和学生发展有益的一种教学素质与能力。但一些教师却把反思当成了应付领导检查、形同虚设的“形象工程”。
有些教学反思内容冗长, 无教学实用价值, 无新意, 更谈不上教学智慧可言。究其原因, 一方面, 这与教师本人的认识有关;另一方面, 还与检查教案者有关。检查人员检查教案时, 从内容上不看反思的质, 而是从形式上看反思的量, 谁的反思量多, 谁的教案就是优秀的反思;反之, 就认为谁的反思不够具体而深刻。
其实, 反思是一种智慧型的教学活动, 反思的目的不仅要让教师有所得, 更应让学生有所得。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一个重要环节, 更是使学生“懂了”和“得了”的一个智慧的教学舞台设计。
误区二:“教学反思﹦教学优点+教学缺点+改正措施。”
误区解析:有效的内容课堂不是“一言堂”, 而是智慧型的“群言堂”。教学反思的内容与形式是多元化的, 其不要求内容的面面俱到, 也不要求格式的固定化, 而是要求教师应从学生角度重新思考三维目标是否适当、是否有效。反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以生为本。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谈教学推广经验, 谈教学失误的总结教训, 谈对课本文本信息的质疑或困惑, 谈教师的教学灵感, 谈学生答题模型的构建和应用等。总之, 教学反思应是一个求真、务实和创新的动态过程。诚然, “教学优点+教学缺点+改正措施”的反思形式是一种不错的教学反思, 但它不是教学反思的唯一形式, 只要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有益, 就可以不拘一格地进行反思。
误区三:教学反思就是梳理考点知识。
误区解析:教学反思可以说是一种减少遗憾、提高质量的智慧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反思自己把基础知识讲解得是否合适, 把不同的知识点是否整合成了知识树, 反思解题规律是否已被学生理解和应用,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反思不是对考点知识的简单梳理, 而是对课堂综合因素的自我反馈, 是教师追求的一种卓越的教学艺术。反思就是为了让教师的课堂智慧起来, 让课堂结构得到优化, 促进师生不断成长, 最终获得共同提高。
误区四:教学反思就是教学心得。
误区解析:教学反思与教学心得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它们之间既有区别, 也有联系, 并不能完全等同。
二、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
(一) 反思对象是什么
反思中的“反”, 由“厂”和“又”组成;反思中的“思”, 由“田”和“心”组成。即课堂是教师加工的工厂, 是教师耕耘的田地, 加工耕耘过后, 教师又回过头来用心思考每一个教学环节, 是否让学生真正会了、得了。反思的内容是五彩缤纷、不拘一格的。反思对象可以是教学中的精彩场面, 可以是失误之处, 还可以是学生的反应以及学生作业或试卷中存在的问题等。只要教学反思的内容有利于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发展, 有利于师生智慧的生成, 就是有效的反思。
(二) 为什么要反思
教学反思的理论依据有: (1)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反思就是培养教师良好习惯的过程, 就是教师认真做事的过程, 也是追求教学极致的过程。教师有了良好的习惯, 就能推进素质教育的科学发展, 推进课堂改革的有效进行。 (2) 古人云:“天下物无全美”。虽然我们不能用完美主义的价值观来评价我们的教学, 但我们应有追求完美的意识和行动。有效反思, 就是教师实现教学艺术不断升华的重要举措。 (3) 教学反思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的课堂智慧起来, 智慧的课堂是快乐的。教学反思就是让我们的教师智慧起来, 让我们的教师快乐起来;同时, 教学反思也要让我们的学生智慧起来, 让我们的学生快乐起来。
教学反思的现实依据包括: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把自己和同仁的有益经验转化为教学理论, 从而提高自己教学的技术水平;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及时捕捉和记录教学灵感, 开展有趣的, 有效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深入钻研和二次开发教材, 提高分析和处理教材的实际能力;教学反思也有利于教师把遗憾课转化为示范课, 及时调整教学方向, 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教学质量等。
(三) 怎样反思
教无定法, 教学反思也是如此。但反思的质量却有好坏之别。教师反思第一教材 (教科书) 的文本信息时, 应注意第一教材文本信息处理的三种境界达到了没有?即:第一种境界是每个考点讲透了没有;第二种境界是考点知识之间的知识树形成了没有;第三种境界是考点习题化或考试化了没有。反思第二教材 (教辅书) 文本信息时, 也应注意这三种境界达到了没有?即:第一种境界是运用多种方法解题了没有;第二种境界是多种方法里有没有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第三种境界是方法、技巧和规律性的东西回归课本了没有。
总之, 教学反思不应成为教案中的装饰品和应付检查的“形象工程”, 而应成为实惠教师和学生的“阳光工程”。教学反思要求真、务实和创新。长篇大论的反思, 我们虽不能一概否定, 但我们却反对不重实效的、形而上学的教学反思。
摘要:教学反思是有效备课和开启智慧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反思的过程是一个务实和求新的过程, 反思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的课堂智慧起来。反思的本质不仅是让教师有所得, 还应让学生有所得。因此, 我们只有走出教学反思的误区, 才能优化课程结构, 促进师生的不断成长。本文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误区、对象、目的等进行了具体论述。
关键词:反思,误区解析,务实,有效,智慧
参考文献
[1].成尚容.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的智慧化管理[J].教育观察, 2009 (11) .
【英语教学的误区】推荐阅读:
商务英语教学的误区05-27
英语词汇教学的误区论文08-23
高职英语教学误区分析08-04
初中英语复习的误区11-18
走出英语学习的误区08-31
走出中国式英语作文的误区12-07
英语翻译训练方法之直译的误区07-06
考研英语的误区,你中枪了吗07-24
词汇教学的误区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