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强化管理 实现企业有效经营

2024-09-16

夯实基础 强化管理 实现企业有效经营(精选6篇)

夯实基础 强化管理 实现企业有效经营 篇1

夯实基础 强化管理 实现企业有效经营

一、企业基本情况:

新希望云南邓川蝶泉乳业有限公司,其前身为云南邓川奶粉厂,始建于1959年,是一个集乳制品加工、销售、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国有大二型企业,2000年改制为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底由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为控股子公司,为大理州、洱源县实施乳畜产业发展战略的骨干企业,也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四十多年来,公司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友好人士的共同关心、支持、帮助下,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当地得天独厚的乳畜资源优势,致力于原料基地建设,致力于不断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致力于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创新和国内外市场的开拓,抓住机遇,紧紧跟上时代前进的潮流,依靠技术进步,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提高生产力,提高企业综合经济实力,始终注重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把当地的资源优势真正转换为经济优势,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公司日处理鲜奶能力已达600吨,生产销售“蝶泉”牌奶粉、液奶、麦乳精、白脱油等80多种产品。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志认证、QS市场准入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主产品“蝶泉”牌全脂甜奶粉质量达到国际乳品联合会(I.D.F)标准,获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被评为云南省首批名牌产品,“蝶泉”商标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公司现有职工680人,其中科技人员120人;拥有总资产2.9亿元,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出口创汇450万美元。目前,公司已成为云南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乳制品企业。

二、发挥资源优势,夯实奶源基础

我公司地处云南大理苍山脚下,洱海之滨;这里环境优越,气候温和,水草丰茂,土壤肥沃,有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265万亩,宜林宜牧草山坡地65万亩,草质优良,草场茂盛,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区。当地群众饲养乳牛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素有“乳牛之乡”的美誉。地方良种邓川乳牛,所产牛奶奶质浓厚,乳脂率高,并以其独特的乳香味闻名于世。1978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县,1991年被云南省列为全省乳牛高产综合示范区,现乳牛存栏4万多头,位居全国县级乳牛存栏前茅。

四十多来,我公司始终把奶源基地作为第一车间来抓,加大对奶源基地的建设和投入。特别是新希望入主邓川蝶泉后,大力加强奶源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奶源基地快速发展。一是建立“奶牛发展基金”,由公司每年出资180余万元,用于扶持基地县农户发展奶牛;二是规范奶站管理,建立基本制度,实行以质论价,优质优价,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变单一的买卖关系为利益共同体的关系,增强了奶农对公司的信任,坚定了奶农饲养乳牛的信心和决心;三是保持合理奶价,并实行鲜奶最低保护价,把公司与奶农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四是加大对奶农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力度,提高奶农饲养奶牛的科学技术水平;五是加大对奶源基地的投入,投资2000多万元,对公司现有80多个奶站进行改造,兴建冷贮式收奶站和配套保温奶罐运输车,购置最先进的乳成分快速检测设备,使鲜奶收购条件得到了根本改观,鲜奶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奶农交奶更加快捷,企业形象有了很大的提升;六是为进一步发挥大理州得天独厚的乳畜资源优势,加快乳业发展。公司于2003年7月25日分别与大理州人民政府签订了《加快建设大理优质奶源基地战略合作协议书》,与大理市、洱源县、鹤庆县等市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加快乳业基地建设发展协议书》,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与企业的权利和义务,确保了公司发展对奶源的需求;七是建立奶牛风险补偿制度,减少农户养奶牛风险;八是鼓励农户适度规模饲养,积极推进机器挤奶;九是建立奶牛集中饲养模式,推进规模化,节约化养殖,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十是对基地县建立奶牛信息化管理体系,使奶牛的系谱档案,选种选育,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等纳入计算机管理;十一是在分户饲养的区域,集中建立机器挤奶站。

三、突出营销重点,加大营销力度

通过建立和完善营销管理体系,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健全营销网络,理顺销售通路及市场区域整合,使物流与产品配送,销售与货款回收,市场开发与客户调整,营业推广与促销配合等有机结合,注重与客户的沟通及服务,进一步强化完善激励机制,使销售工作真正做到规范化管理,系统化运作,网络化经营。首先是加大国外市场开拓力度,利用出口贸易优势,对缅甸、越南等东盟国家加大出口,并不断增加出口品种。今年上半年较去年同期出口增长29.47%,二是加大省外市场开拓,已由以云南市场为主,逐步向贵阳、广西及湖南等新市场拓展和延伸,销售有了明显的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87%。三是加强特殊消费市场的开拓,通过开发餐饮奶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开发宾馆、酒店等特殊消费市场。

四、强化企业管理,提高执行力

新希望入主邓川蝶泉后,积极推进新希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机制,按照管理“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合理设置内部管理机构,并先后出台了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的各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积极推进目标责任管理和预算管理,加大执行力度,大力强化内部各项管理工作,完善企业管理机制,规范企业管理。一是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制定并实施“物资采购管理制度”、“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制度”、“采购物资库存定额标准”、“采购物资质量验收制度”、“采购物资退换及赔偿制度”等;

二是加强成本控制,推进目标成本责任管理,细化车间成本控制,并加大考核力度;

三是加强质量控制,通过建立和严格实施ISO9001质量体系和QS质量安全体系,从奶源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质量出厂合格率达100%;

四是加大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及时淘汰销量小,无边际贡献的产品;

五是积极推进薪酬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产质工资制”、“绩效工资制”和“联销联效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制度,加大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加大技改投资,促进企业发展

为适应奶源快速发展的需要,公司于2003年内对原有液奶车间投资1500万元,实施技改,极大地提高了液奶车间的产能,增加了产品品种,为公司液奶走出云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投资1.2亿元兴建的“千吨奶”一期工程“500吨/日灭菌奶”项目,已于今年7月18日竣工投产。“千吨奶”工程整个项目完成后,蝶泉乳业将成为国内单体液态乳品加工能力最大的企业之一和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乳品加工基地,公司年产销乳制品将达到30万吨,届时,预计公司可实现利润4000万元,上缴税金2600万元,支付农村奶款4.5亿元,奶农户均年收入在现有5000多元的基础上达到18000元,增长2.6倍。使公司真正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势龙头企业,为当地农业产业化优化升级、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为云南乳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更大的贡献。

六、发挥企业龙头效应,实现企业有效经营

通过40多年来的努力,我县的乳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县乳牛存栏已从建厂初期的4000多头发展到现在存栏近4万头。我公司日收购鲜牛奶最高已达250余吨,乳畜养殖和乳制品生产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现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乳品生产厂家,企业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为大理州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政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3年,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经济指标较引入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前有较大幅度增长:收购鲜奶6.54万吨,同比增长37.4%;完成乳制品产量23508吨,同比增长57.61%;实现销售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46.68%;实现利税2300万元,同比增长161.78%;出口创汇339万美元,同比增长14.19%。2004年上半年共完成:乳制品产品产量14000吨,同比增长10.52%;实现销售收入1.0243亿元,同比增长17.88%;实现利税总额1200万元,同比增长7.35%;收购鲜奶41145吨,同比增长9.05%;支付奶款5587万元,同比增长13.79%;出口创汇246万美元,同比增长29.47%。企业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同时也促进了相关产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政府、企业和奶农的三赢的良好局面。

今后,我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质量为根本、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团结拼搏、真抓实干,进一步加大目标管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力度,切实强化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努力拓展市场空间,增大市场占有份额,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干部员工的责任感和危机感,切实加大员工培训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和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企业综合实力,以新希望“与客户共享成功、与员工共求发展、与社会共同进步”的企业宗旨为指导,坚持“诚信为本、质量至上、精诚合作、服务一流”的经营思想,立足云南,走向全国。

面对未来,我们将以“千吨奶”项目一期工程竣工剪彩典礼为契机,抓住机遇,坚定信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做强做大蝶泉乳业,为我国乳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夯实基础 强化管理 实现企业有效经营 篇2

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大家早上好,今天在我们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九江房产交易中心和九江移动第二枢纽大楼项目部召开江西省建筑安全标准化示范工地现场会,这是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我谨代表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对各位领导、同仁莅临九江房产交易中心和九江移动第二枢纽大楼项目部检查、指导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特级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目前公司的在建项目遍及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2013公司共完成施工产值103亿元,同时也积极参与了国际市场竞争,目前公司在阿尔及利亚的业务总量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年完成施工产值超2亿美元。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广大业主的充分肯定和各位建筑业同仁的帮助支持下,公司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地稳步前进。公司共创出“鲁班奖”7 项;创“国家优质工程奖”1 项、“全国建筑安全奖”和“全国文明标化工地”、“全国AAA 级安全文明标化诚信工地”30多项;创“钱江杯”、“白玉兰奖”、“杜鹃花奖”等省、地市级优质工程奖200 余项;并有一大批工地获省、地市级文明标化工地称号,并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建筑施工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全国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优秀单位、中国建筑施工与创新管理优胜奖、全国建筑企业500强、创鲁班奖工程特别荣誉企业等二十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下面就我公司近年来在安全标准化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和认识,借今天会议的机会向大家作一下汇报和交流,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 指正。

一、狠抓制度建设,夯实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基础。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对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近年来我们首先在制度建设下狠下功夫,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整套的安全管理新机制,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制度就是老板、制度就是管理底线,无论是谁违反都必须受到处罚的共识。

1、大力推行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

公司自1993年以来,就在标准化组织机构建设、企业标准体系建立、企业标准编制、标准实施与监督上下功夫,建立了由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三个层次组成的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先后四次组织修订公司的《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形成技术标准1896项,管理标准177项、工作标准236项,逐步建立起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协调统一的企业标准体系。

2、实施项目部专职质量员、安全员直派制度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高项目部专职质量员、安全员队伍的稳定性,根据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及专职质量员、安全员管理办法》,实施项目部专职质量员、安全员公司直派制度。公司每年对专职质量员、安全员进行专业知识考核,开展多种形式的分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机构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如现场培训、抽调分公司人员参加公司检查、参加主管部门举办的培训班等措施。

3、全面实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图册》、《施工现场定型化指导图册》,提升企业整体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水平。

在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方面努力提高各项管理制度的适用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公司编制了一整套严谨、适用的施工现场安全标准 2 化、施工现场定型化手册,并印发至各个分公司、项目部具体贯彻实施。通过各个施工现场大力开展施工现场标准化、定型化工作,减少管理和操作上的随意性,增加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推动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反过来又促进标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从而建立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长效机制。

4、推行项目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精品工程。因此,我们近年来都把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作为我们提高企业信誉、树立企业形象的大事来抓。工程中标后,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规模大小、工程的重要程度及影响、业主的要求以及项目经理部的实力确定合理的安全文明工地创建目标。安全管理目标在工程开工之前确定,杜绝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目标确定后,接着就是明确责任,公司要求项目经理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在承诺书中明确公司及项目部的职责和权限。

二、严把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审批关、执行关。

1、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实施项目综合管理系统审批制度。

2007年建设部发布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后,信息化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2009年公司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联合开发了公司的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在综合项目管理系统中设置了技术管理专栏,通过该系统的实施,公司所有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的全部采用网上审批,方便上传施工图纸及其他各类附件,实现了施工组织设计和各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审批的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

2、建立企业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平台。公司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的分项分部工程,如高大模板、深基坑、塔吊安装、拆卸和顶升等施工项目实施远程监控。从2010年开始至今,全公司已有80多个项目被纳入公司的远程监控系统,做到动静皆管的立体安全管理新机制,对工程施工进行可视化管理,使传统安全监管模式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型监管模式转变,从而确保安全生产。

3、严把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执行关。公司把“危险性较大工程”管理列入日常工作议程之中,作为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和要点。一是建立公司内部安全月报预控制度,由公司统一部署落实“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管理,分公司定期组织专人巡查施工现场,排查“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情况。二要建立“危险性较大工程管理”台帐。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建立施工安全管理台帐,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逐项逐台设立管理台帐,全方位掌握工程施工进程,使企业管理人员及时了解、预防、管控施工情况。三是实施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实施分公司验收制度,对按规定需要验收的,经分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机构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三、严格企业各项安全检查制度,加大奖罚力度。

1、公司实行公司、分公司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根据目前公司在建工程的规模,公司每年开展二次施工生产、质量安全大检查,分公司实施月度质量安全检查制度,分公司月度检查执行公司的检查表格。公司、分公司检查实施奖罚制度,检查奖罚款做到专款专用,奖优罚劣。对项目部检查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单,检查的原始记录、检查表格必须经双方签字确认,检查资料必须存档备查。分公司月度检查必须每月汇总检查通报,检查通报以电子文档形式上报公司施工处、质安处;分公司月度检查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公司职能;

2、质量安全管控红线制度。

对容易造成重大质量安全隐患的检查项目和危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安全问题,设立了十四条管控红线,内容涉及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专家论证、专项施工方案的执行、安全防护、外脚手架、机械设备管理等方面,凡是违反管控红线的,都将予以单独处罚并实施责任追究。

3、企业安全内控评定制度。

在建项目提取工程总造价的0.3%作为企业安全专项基金,工程竣工,根据公司对该项目的安全检查平均得分确定项目的安全基金的返回比例。

4、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奖励政策。

公司规定所有具备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化的项目必须达到县级安全文明标化工地,获国家级安全奖的项目奖励40万元,地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奖励0.5元/平方米, 省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奖励4元/平方米,未获得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处罚4元/平方米。

5、分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机构考核工作。

每年年底根据各个基层分公司的组织机构建设、公司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在建工程质量安全检查评分、工程创优和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完成、设备管理、质量安全事故控制等6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 合评分,前5名的分公司奖励30-10万,后5名的分公司实施经济处罚。

四、大力推行安全管理标准化,规范安全作业秩序。

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中很多动态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安全的状态,安全管理虽有规范引导,但对现场实施结果却不尽相同,标准化管理是提升企业效率,规范管理行为的有力抓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1、全面实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图册》。

实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根本措施,针对在安全管理上的做法不规范,各个工地上的做法也是五花八门,公司编制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图册》,图册对企业标识释义及运用、现场围档、施工场地、办公与文化生活、施工现场标牌、现场防火、脚手架、高处作业、施工用电、大型机械及施工机具、施工样板等11个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对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进行标准规范化管理,通过图册的实施提高基层现场管理人员规范现场安全管理的意识,从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重视项目前期策划工作。

公司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在项目开工前,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专项交底,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策划方案必须经分公司审批,主要包括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大门、围墙以及其他各类办公、生活临时设施必须符合公司图册要求,现场各类防护棚、加工棚等必须采用定型化产品,外脚手架施工必须详细绘制各类策划图,确保外脚手架搭 设效果。

3、细化安全管理作业标准。

我们依据规范要求根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各个分项编制了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达标标准,再根据各项目管理目标与特点细化为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策划书,同时,我们还分别制定了文明施工标准、施工现场料具管理标准、施工现场机械管理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标准等具体实施标准,在所有项目部进行推广实施,包括对所有进场施工的分包单位,统一现场管理标准,有力地推进了安全标准化工作。

4、推行标杆工程管理,营造竞争氛围。

公司要求每个分公司必须以创建一个标杆项目为管理目标,推行标杆管理工作,标杆工程必须落实公司内部最高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创建标杆工程,来带动整个公司的竞争氛围,营造你追我赶的标杆创建意识。

五、大力推广应用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安全防护设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近年来,我公司的工程业务量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无论是单体体量还是工程规模都比以往大得多,因此如何确保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和突出,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的管理效能,我们认为就是要推广应用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安全防护设施。

1、全面实施《施工现场定型化标准指导图册》。

《施工现场定型化标准指导图册》共设置了四大类37项定型化设施,其中20项为强制性实施项目,17项为推荐性项目,如各类防 护棚全部型钢制作,楼层临边防护全部采用工具化产品,公司规定强制性实施项目在新开工项目中必须严格实施。图册中也规定了各类安全防护设施的高度、尺寸、材质、联接方式、组合方式、色彩标识等,各项目部的安全防护设施必须符合图册规定,严格按图施工。

2、加大安全防护设施定型化工作的长效化建设。

公司规定市区中心工程、重点创优工程、计划创省级以上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必须全面实施公司定型化图册。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规范、引导项目部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安全防护设施推广工作,通过召开专门的施工现场观摩会,使各个项目部明白了虽然增加了一次性投入,但是通过重复使用,能够有效降低成本,确保安全生产。

六、推行工程质量标准化促进安全管理标准化。

工程实践证明,一个项目只有保证工程质量,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反之亦然,我们建筑工程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工程质量低劣造成的,因此质量标准化和安全标准化工作是相辅相成的,近年来我公司在质量标准化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全面推行实测实量制度。

为了更好地提升工程质量,强化过程控制和验收,公司推行工程实测实量制度,制定了《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实测实量操作手册》,施工过程中和结束后全面进行实测检查,通过该项制度的开展能够提高各个在建工程的结构实体质量和观感质量。

2、大力开展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树立企业 品牌、扩大企业声誉的可靠保障。近年来我们公司在住宅工程的渗漏、裂缝等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公司汇总编制了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通过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施工工艺,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操作工具,使工程的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今天大家要参观的九江房产交易中心和九江移动第二枢纽大楼项目由于目前已经进入了装饰施工阶段,导致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许多工作内容已经结束,也敬请大家谅解。同时这二个项目如果按照高标准、严要求来衡量,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在参观过程中多提宝贵的意见;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能对提高江西省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有一个促进帮助,更能对我们东阳三建的现场管理综合能力有一个促进作用。

最后祝愿今天参会的所有建筑施工企业齐心协、携手并进、共同发展,共创更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夯实基础 强化管理 实现企业有效经营 篇3

——阿吞鲁克社区维稳工作交流材料

阿吞鲁克社区位于飞机场路一巷16号,是伊宁市级民族团结示范社区,面积0.56平方公里,共有两条街道三个住宅区,总户数1759户4786人,其中常住人口1480户4051人,流动人口315户731人,汉族占75%,少数民族占25%,放心户845户,基本户210户,重点工作户422户,重点管控户15户,低保户88户274人,残疾人55人,重点人员9人,双语幼儿园一所,清真寺一座,天主教堂一所,商业网点175个。

阿吞鲁克社区积极探索创新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新机制,全力实施以抓稳定保平安为目标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加强群防群治工作力度,打造平安社区。

一、落实四项措施,强化网格管理

近年来,社区把维护稳定工作始终作为社区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特别是去年以来,“两委”一班人在总结借鉴平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将巷道长、楼栋长、“四老”人员、信息员队伍和十户长队伍纳入网格化维稳建设中来。形成街道维稳中心、社区治保委员会、辖区网格管理小组组成的维稳工作三级管理模式。目前,社区已建立起了由干部 20人、民警1人、协警1人、专武干事1人,民兵30人、“巷道长”“十户长”122人、信息员32人组成的覆盖整个辖区的6 个网格化维稳组织机构。干部负责居民片区的常住户的登记录入、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民警协警、武装专干和民兵负责商业区、辖区单位的安全防范、流动人口的登记录入,巷道长负责本巷道片区各种信息收集、打造特色巷道,“十户长”主要负责联系本片区的居民、化解矛盾纠纷、宣传政策法规、上报治安信息、反馈社情动态等工作,力争把各类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在发现诸如邻里纠纷、打架斗殴、传播邪教、火灾隐患等危险信息和苗头时,十户长能做到早发现、早汇报、早解决,为社区形成快速有效的社情民意掌控机制提供组织保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近三年无大案要案发生、无群体性上访事件的目标。

----社区划片,形成治安网格。根据自身实际,按楼栋或区域划分成6个片区,形成网格,每个网格指定一名班子成员和党员负责该网格的综治和安全稳定工作。

----发动群众,充实治安力量。社区居委会将辖区内的楼栋长、巷道长、和离退休党员干部等骨干动员组织起来,为每个网格的负责人配备力量,共同参与各网格的治安防范工作。

----加强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每个网格负责人带领本网格的楼栋长、巷道长、志愿者等,经常在不同时段,对所属片区开展巡查。或走访居民,收集信息;或重点排查,发现问题;或巡视片区,消除隐患。如果发现突发事件,能制止、解决的及时制止、解决,不能制止的立即报告。

----做好记录,迅速通报情况。各网格负责人做好巡查记录,并将发现的不稳定因素报居委会领导和综治专干,由专干汇总并与领导研究应对措施。

二、坚持“五到位”保平安,促稳定

一是加强领导责任制到位。利用辖区网格划分区域,将社区领导班子合理分配,成为各个网格片区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所属区域的维稳工作。社区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切实做到措施得力,制度完善,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安全可靠。

二是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到位。负责网格片区的领导和辖区单位、社区包片干部签订 “一岗双责”责任书,负责好本巷道的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对因工作不负责,造成事故的,年终不得评为先进个人,辖区单位不得评为先进集体并视情节追究责任。

三是坚持宣传工作常抓不懈到位。按照网格区域划分,按照片区进行普法宣传、政策宣传、民族团结等各种宣传活动。这样做,既节约了人员的浪费又提高了面对面宣传的高效性。

四是坚持严打整治工作不放松到位。在各个预警时期,在网格区域片区,领导、干部各负其责,加强对所管区域社会面的巡逻防控,特别是我们标有特殊记号的几个区域,巷道长、网格区域的片区干部、社区党支部三级监控联动,对“重点人员”“上访人员”看死盯牢,网格化管理,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减少了人力物力,避免了值班备勤人员打疲劳战。

五是加强 “警民”联动机制到位。进一步发挥社区警务室的作用,密切片警和综治干事的业务联系。网格化管理,密切片警、协警、社区综治干部、武装干事和群防组织的联系,实现联防联动。

三、落实“三改三提高”制度,加强十户长队伍建设

一是改变评议方式,提高十户长工作主动性。将以往只由社区干部评价十户长工作,改为由社区干部和辖区居民代表共同评议评优的方式。通过开展评议工作奖励先进,处罚落后,切实调动和发挥巷道长、十户长积极性和作用。

二是改变培训方式,提高十户长的综合能力。针对辖区十户长制定阶段性的培训计划,并把每次培训到位情况作为年终奖励的依据之一,在培训十户长的过程中,避免培训方法单一的情况,结合工作实际,将以往半年集中培训一次的办法改为每季度培训一次。培训内容由开始的比较凌乱渐渐走向正规,系统培训十户长五项制度:十户长工作责任制、十户长例会制、社区干部与十户长定期联系制、十户长定期联系居民制、十户长培训制、十户长考核奖励制,以及如何开展十户长各项工作等内容。

三是改变考核机制,提高十户长工作积极性。为从根本上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大锅饭格局,消除平均主义思想,社区改变以往的模式,制定出了详细的奖励机制,按十户长的工作质量、工作能力、工作成绩等进行物质奖励发放。通过兑现工作实绩调动十户长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落实“十清三管一服务”工作机制

(一)规范管理,建立流动人口管理新机制

结合辖区流动人口多、流出地杂的现状,社区“两委”一班人认真摸底研究,摸索提出流动人口 “十清三管一服务”的服务管理机制,十清指:包巷干部、巷道长、居民小组长对房东基本情况清、出租户数清、流动人口来去时间清、户籍情况清、家庭人口清、住址清、遵纪守法情况清、就业状况清、证件(身份证、暂住证、婚育证、房屋租赁证、求职登记证)清、计划生育措施清。要求社区干部对流动人口所有信息和情况全方位掌握和了解。除社区干部外巷道小组长、信息员、老党员也要对流动人员进行监督,随时向社区反映流动人口情况。三管指:房东管,配合社区对承租人登记造册,平时要了解流动户的活动情况,如遇有重大情况要向社区报告;包巷干部管:要求流动人员在新搬来2日之内到社区登记,如未来登记的,包巷干部要入户登记;并负责登记流动人口信息及宣传法律法规,同时为流动户提供开证明、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服务;社区民警管:维护辖区治安、督促办理暂住证和房屋租赁证。要求民警、房管干事、出租房东互相配合对流动人口登记造册、上报信息及宣传法律法规、维护辖区治安、督促及时办理暂住证和房屋租赁证。民警要清楚了解辖区出租房东信息,包巷干部要掌握所有流动人口信息数据,出租房东要及时向包巷干部、小组长反映流动人口动态信息。一服务指:根据流动人口需求提供全面的服务,包括就业、计划生育药具免费发放、养老、医疗保险、房屋租赁信息、对残疾人和弱势群体的扶贫帮困等。因流动人口大多外出务工不在家,社区干部就在下午下班后入户为流动人口办理求职登记证、发放计生药具。在落实“十清三管一服务”机制工作中,为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经社区两委班子会议研究,专门制定了包巷干部“十清三管一服务”责任书,明确了社区干部的责任,进一步强化了管理措施和处罚力度,有效地提高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二)全心“服务”,全面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水平

近年来,随着城市外来人口的大量增加给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扰。为了使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工作在快捷、健康、有序的环境当中有效运行,社区认真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辖区的流动人群的特点为两多三低:即流动人数多、务工群体多,文化程度低、收入低、持证率低。对此我们把着眼点和重点放在了服务与管理上,在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对流动人口开展一条龙服务,提高了办事效率。

1、深化服务措施,提升对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水平。一是我们注重服务态度,做到不歧视不冷落;入户、办事注重文明礼貌用语,态度和蔼,做到以心换心、把他们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去做,关心他们的生活,尊重他们的人格;经过努力,我们之间的距离已经拉近,流动人群也能够配合我们的工作;二是在服务方面,我们主要开展了提供证明服务、计划生育服务、房屋租赁信息、用工信息、法律咨询以及子女入学问题,对流动人口弱势群体开展扶贫帮困,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三是在服务中社区干部坚持做到“爱心”、“热心”、“细心”。重视做好对外来人员的服务工作,加强服务力度,切实解决他们关心的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第二家乡的温暖,尽快融入城市大家庭。

2、严密工作措施,强化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我们采取以服务带动管理、以群防带动群治的手段;城市外来人员的大量进入,给社会治安和社区管理工作的压力不断增大。结合这种情况,社区组织协调综治、司法、计生、劳动保障共同做好管理。主要做法是健全“三套网络”:一是治安网。社区民警和综治干事负责辖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安全防范,实行集中清查和日常查验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坚持对外来暂住人员的登记办证制度;二是调解网。社区司法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流动人口纠纷,主要是对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务工纠纷等进行调解;三是信息网。居民小组长、信息员收集反馈社会治安和热点、难点问题,社区及时对信息分析汇总并进行处理。

3、突出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外来人员整体素质。一是根据去年流动人口集中片区环境卫生面貌整体情况较差,外来人员不配合社区工作,也不缴纳垃圾处理费,各项工作很难开展,自2010年道路硬化完毕后社区加强了宣传力度,干部夜间入户进行各项政策宣传,并对部分思想认识不清人员展开了思想转化工作,通过相互的努力,流动人员的思想认识得到了转变,能够认可并逐渐配合社区工作,入户时能够主动出示身份证、暂住证和相关证件。通过坚持长效管理对环境卫生得到了一个较好的整治,初步营造出了一个安心、舒心的生活环境;外来人员与社区干部的距离也拉近了,开展各项工作也方便了,流动人口的整体素质也基本得到了提高。二是在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服务工作中,我们做到了“日清”、“周结”、“月报”,力争做到全方位的服务与管理。我们针对辖区流动人口多的现状,社区定期组织干部在片警、协警员的配合下,开展夜间集中清查流动人员工作,主要是对国外来伊人员、南疆籍来伊人员进行清理清查,取得了较好成效。在入户登记调查中采取了两项措施。第一加强政策宣传和服务。针对流动人口白天出门打工,晚上才回家的特点,社区干部采取晚上集中入户采集流动人口信息,在入户时注意方式方法,运用人性化服务尽力避免与流动人口发生争吵,首先进行政策宣传再采集信息。全体干部晚上集合后分4个大组,每组5-7人分片入户。对多次不配合社区工作的流动人员由协警员、片警强制盘查,采集信息。另外,加强对出租房东的宣传教育,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登记转变为主动提供信息。第二由各包巷干部自己建立流动人口专项台帐,这个台账信息要求全部录入电脑,为网上查询和监控提供方便,台账内要求全面登记流动人员信息并粘贴照片,随时可以进行核对。目前,社区各包巷干部人手一本流动人口台帐,流动人口信息登记采集率达100%以上,照片采集率达90%以上。三是以房管人,户不漏人。明确措施,做到服务管理落实到位。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与辖区门店,餐饮行业、房屋出租户负责人签订《艾兰木巴格街道流动人口管理协议书》,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以房管人”的管理机制,全面落实以现住地管理为核心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为第一时间得到流动人口变动信息,在全辖区实行对提供租房人口信息的户主给予奖励的措施,激发他们提供信息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动态管理,跟进服务。

(三)以人为本,不断优化服务理念

一是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坚持做育龄妇女群众的贴心人,把计划生育政策送到了各家各户,使各族育龄妇女对计划生育政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二是利用计生信息化系统PIS开展常住、流动人口全面登记录入工作,实现了对各类育龄妇女的有效管理和服务;三是针对流动人员多的实际,社区认真做好对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宣传服务工作,专门成立了流动人口协会,定期发放宣传材料、计生药具,开展免费查环50人次,免费孕检18人次,办理流动人口临时婚育证明150人;四是运用横幅、标语、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营造计划生育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水平,人口意识和生育观念;五是开展优质服务、提升计划生育管理水平,为纪念协会成立30周年,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社区专门组织辖区流动人口100多人开展了一场大型计划生育文艺汇演,较好的促进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服务工作。

五、结合实际创立流动人口单位自管模式

阿吞鲁克社区根据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要求,将伊宁公路局的流动人口管理纳入主要的工作日程,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伊宁公路局在人口管理工作上给予了指导,帮助并以单位自管模式开展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紧紧围绕自我管理,广泛宣传,优化服务的工作目标,以底数清,情况明、服务好为初发点,全面做好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工作。

(一)完善机构,规范管理

按照社区在流动人口工作中的现有经验,成立由社区公路段为主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领导小组,并纳入到各职能部门的目 标管理责任中,根据我段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对公路段的情况进行了彻底的摸排,推行 “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把房屋按用途分为居住用房和经营用房二大类,进行分类管理。

1、抓好经营户的管理。公路段有36间门面房出租,多以经营水暖建材、地质测绘、大型机械配件、百货等、商品为主,为切实的做到“以业管人”,单位在出租这些门面房初始就签订详细的出租房屋合同,逐一签订治安责任书,在商业网点从业人员上严格把握谁用人谁承担责任的原则,按照市流管办、法制办出台的管理办法,对商户用工时出现不登记、不申报流动人口的,给予经济处罚。设立经营户的基本信息台账并上报社区,严格落实预警期间的各项制度,开展十户联保工作,配合社区干部、民警上门对经营户进行登记并指导他们做好易燃品的存放工作。由于外来人员中,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我段物业人员、社区干部、社区民警上门的同时,根据经营户的需要,组织由辖区律师组成的法律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免费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提高经营户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

2、抓好流动人口管理。一是流动人口重点人群管理。流动人口的落脚点主要是各种出租房屋,在管理不严的情况下,出租房屋很容易成为滋生违法犯罪活动的场所。为此,我们以集体宿舍和可疑人群为重点监控对象,以邻里守望为载体,利用信息员队伍及时掌握流动人口信息和服务需求,做好群防群治工作。如:我们小区曾居住了几名男女青年,衣着随便,经常很晚还在家酗酒、抽烟、吵闹,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为此我们与辖区民警一起多次的上门劝说,最后这种扰民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善。二是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管理。如:定期上门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并与已婚流动人口签订《流入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管理协议书》。每年组织2次孕环检和提供孕产妇保健服务,并及时将婚育龄妇女情况反馈给户籍地。三是配备专职流动人口协管员,负责出租房屋和外来人口信息变更登记、建档,为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公路段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章立制,协调配合,使公路段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法治化。严格落实流动人口登记制度。我段流动人口实行登记分类管理、建档,实行一人一卡,真正做到了“人来有登记,人走有注销”。强化出租房管理。公路段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认真贯彻落实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各项规定,切实加大对出租房屋的管理力度,建立了登记、安全检查等管理措施,所辖36套门面出租房屋均按消防要求配备了灭火器,做到对出租房屋底数清、情况明,完善和规范了出租房屋的档案,并与房主签订了治安责任书。集中开展流动人口清查整治行动。公路段坚持做到每季度组织开展集中清查流动人口专项行动。党政领导参与12人次,公安民警10人次,其他人员22人次。

(二)发挥部门作用,完善管理体系 一是为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设立了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段流动人口和出租门面房屋管理和服务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绩效考核评比等工作。二是为确保稳步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段公路段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我段积极与公安部门所取得联系,在单位对外出租的门面房中腾出1间,成立了伊宁市公安局艾兰木巴格派出所怡路园警务室,配备了警用械具和电脑设备,并在2009年至2010年先后安装了40万元的监控系统,分别安装在段内重点要害部位。三是认真做好辖区内流动人口的信息录入工作。

(三)从“防范式管理”到“服务与管理并进”,提升服务水平

对辖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公路局领导小组成员高度重视,按照公平对待、搞好服务、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工作方针,强化对流动人口的动态信息管理,变“防范式管理”为“服务与管理并进”。公路局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工作人员以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和8小时之外的时间亲自上门,介绍我局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方式和制度,及时了解外来居住人员的务工性质、生活起居、家庭人员和社会交往范围等信息,建立详细档案;对特殊家庭及特殊群体等“高危人群”上门家访,并在能力范围内为其协调矛盾和解决问题,有效预防和制止了违法犯罪活动;认真做好出租房屋和租住人员的第一手信息采集登记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结合公路段实际,根据流动人口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就业、法律咨询、计划生育药具免费发放,养老、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险服务等,免费发放各类计生用具,提高流动人口健康水平。为流动人口提供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及办理各类证件等服务,依法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开展免费医疗就诊2次。为17名暂住人口办理了医疗保险。文化娱乐活动室为流动人口提供棋牌、乒乓球、台球等文体设施,丰富流动人口的业余文化生活。与此同时,邀请派出所片区专管民警以入户调查、安全检查、发放宣传手册等为手段,开展治安防范宣传教育,提高流动人口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防止不法侵害;切实做到保障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在政治上、经济上、法律上的平等,从而不断增强外来人口对居住地的归属感、认同感。

六、加强宗教事务管理 打造平安和谐社区

阿吞鲁克社区始终坚持将民族团结作为维护稳定的基础和重点工作来抓好和落实好,并以此为统领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坚持“两项制度”和“五项机制”的深入落实。

(一)发挥党支部核心作用,以民族团结促稳定保平安

社区党支部充分调动“两委”一班人作用,坚持将抓好民族团结促进稳定工作放在重要位臵,对综合治理、统战,民宗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整优化,及时成立了以社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民族团结、稳定工作、民宗等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成员职责,强化工作联动。并坚定不移高举民族团结大旗,夯实维稳基础。一是广泛开展“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开展各类宣讲、文艺演出、红歌会等群众性活动,使广大居民融入到民族团结各项活动中,社区坚持每周三、五下午由干部居民共唱红歌1小时,参与的社区居民达六十多人,接受宣讲教育的人数达1000多人次。二是深入开展“淡化宗教意识,崇尚健康文明生活”活动。社区积极动员、充分准备、调动社区社会资源,推出了辖区居民、社区干部、少数民族原创美术、书法、手工艺品展,展出作品140余件,展出时间达1星期,共有一千余人参观,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并将部分作品抽到街道进行展出,得到了上级领导及广大居民的好评。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身边民族团结、维护稳定的好人好事并说给身边人,把优秀妇女代表、民族团结代表等先进人物通过“五星”评选报街道进行表彰,今年初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对47名楼道长,十户长等进行了表彰,促进了辖区民族团结、邻里和睦的大好局面,在社区涌现出了一批关心社区、热心社区工作的好居民,从而带动了广大居民的积极性。多方位入手推进民族宗教工作将清真寺、天主教堂纳入到维护民族团结教育主阵地,加大对信教群众的爱国教育,把爱党、爱国、爱教与解经释义相结合,如马坚阿訇所提出的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的理论,使信教群众爱听、听的进、记得牢,从而把宗教日常活动引向积极。

(二)严格落实“两项制度”、“五项机制”,打牢民族团结的基石

“两委”班子紧紧围绕中心,紧扣要务开展社区民宗工作,加强了对日常事物的管理、信息收集、动态掌握,情况报送等工作,积极参加各类统战宗教工作的培训,掌握国家民族宗教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提高相关业务及管理能力,由社区一名主要领导任清真寺、天主教堂民管小组长,对重要宗教活动进行报送审批备案,做好伊玛目筛选,2010年初阿吞鲁克清真寺原伊玛目因年老多病辞学,在筛选新任伊玛目的工作中社区充分尊重信教群众的意见在征得上级部门的同意下,将考察三个月的双语基础好,宗教知识丰富,并经多年组织培养的年轻阿訇何奉真选拔到了阿吞鲁克清真寺伊玛目的位臵上,经过一年的任教工作教民非常满意,也得到了街道的好评。阿吞鲁克社区所辖天主教堂是目前伊犁唯一的天主教堂,在对天主教堂的日常宗教活动管理中社区遵循清真寺主麻日民族干部入寺参与活动的原则,由社区主要领导带领干部入堂。平时每月与伊玛目、神父谈话两次并整理记录备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相适应,配合经济发展的工作,把艾滋病、计生宣传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纳入到宗教工作中。一是严格落实社区少数民族干部联系清真寺制度,领导干部和汉族干部联系天主教堂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人员宗教管理规定》、《宗教活动场所管理规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建立目标管理任务、责任制。以保护合法宗教,打击非法宗教为根本出发点,按照“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做好宗教工作,密切注意日常宗教活动中产生的矛盾并及时化解,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目标,把民族宗教工作纳入到目标管理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做到年初有布臵、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每逢主麻日,礼拜日、干部参与宗教活动,从而做到了耳聪目明、宗教活动动态能够及时掌握。天主教的圣诞节每年都在12月24日,天气非常寒冷而且其宗教活动在晚上举行,社区干部从下午就开始在大门口值班,进行开包检查,确保宗教活动正常、安全举行,劝阻带未成年人来参加活动的家长带回孩子,每当晚上2点左右活动结束送走最后一个教民才能放心回家。二是严格落实未成年人入寺入堂规定。与清真寺、天主教堂、学校、宗教人士签订责任书,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驻守干部在清真寺、天主教堂查防,对不理解的信教群众耐心说服教育,做到法律强化、政策入心、教育到位。三是加强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做好护照管理,制止零散朝觐工作。认真组织干部学习相关出入进人员管理工作的政策、规定,制度,做好零散朝觐危害性的宣传,严格审查护照办理的环节做到能办的人严格审查,不能办的坚决不办,确保了辖区居民未发生零散朝觐的现象。

夯实基础 强化管理 实现企业有效经营 篇4

抓好计量工作夯实管理基础促进企业发展

福建水口发电有限公司装机容量1.4GW,是华东最大的常规水电厂.公司十分重视计量工作.建厂初期就成立了计量办公室,建立三级计量监督网.全厂共有2600台(件)测量设备,设有62m2计量检定室,建立了7套计量标准装置.电厂现有42名兼职计量监督员和8名专职计量检定员,基本满足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

作 者:张美丽 作者单位:福建水口发电有限公司计量办刊 名:中国计量英文刊名:CHINA METROLOGY年,卷(期):“”(5)分类号:F2关键词:

夯实基础 强化管理 实现企业有效经营 篇5

万载县卫生监督所在今年全县卫生法制与监督工作会上提出,夯实基础,健全网络,强化农村卫生监督工作的目标,县卫生局与各卫生院签订了卫生监督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从机构、人员、管理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农村基层卫生监督工作的新模式,促进农村卫生监督工作的全面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管理水平

1.1健全机构落实责任

随着国家法制的不断完善和卫生改草的深入,卫生监督已从“五大卫生”延伸到目前的“九个大项”,几乎每个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是卫生监督的服务对象。各乡镇卫生院要成立以院长为每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并设立法监组,固定人员;在县卫生局的领导和县卫生监督所的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建立健全协调组织;以政府名义发文,争取政府牵头解决卫生监督工作的难题。

通过业务培训、自学等方式提高理论水平和派员到县卫生监督所跟班实践作业相结合提高农村卫生监督队伍整体素质。

1.2强化医防协作组织

医防协作是农村卫生机构共同面对的课题。要通过:(1)形成医防协作网络。医防双方协商成立医防协作领导小组。(2)协作组织的职能划分,及时分解卫生监督等任务指标,责任到人,并组织检查验收。(3)保证卫生监督工作经费,做到利益共享,协商分配。形成医

防互相依存、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型医防协作关系。

1.3加强网底组织建设

村卫生室是三级医疗保健网的网底,卫生执法监督是以“人人健康”为最终目的,这一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承担大量卫生监督任务的村卫生室。(1)加强对村卫生所的监督管理;(2)强化对乡村医生队伍的培训;(3)考评发放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调动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积极性。

2、建立责任制,保证指标落实

2.1落实卫生监督责任

(1)要求卫生院将9项卫生监督工作分工到人。(2)根据项目基础工作状况确定位次目标。(3)实行“三挂钩”,即:①将卫生监督工作社会满意度与评先、评优挂钩;②将指标完成情况与科主任津贴挂钩;③单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按系数法与奖金挂钩。

2.2落实村级医生的责任

(1)将传染病防治、消毒工作、医疗市场管理等卫生监督指标下达到村卫生所。(2)明确所长、乡村医生等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各个岗位均承担一定的卫生监督工作指标,落实到人。以农村居民家庭聚餐卫生指导为例,落实双重信息报告责任制,乡村医生包干到组,既负责信息报告,又负责上门卫生指导。(3)按岗位职责切块划分,考核发放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从而保证传染病报告、医疗废弃物处理、医疗市场管理等卫生监督指标落到实处。

2.3落实卫生监督相对人的责任

卫生监督相对人指的是监督对象。(1)抓安全供水责任的落实。要与各水厂主管人签订水厂供水安全管理责任书,实行责任追究制。

(2)抓餐饮服务单位和公共场所经营者责任的落实。在公安、工商的配合支持下,所有餐饮服务单位签订责任书和承诺书,促使经营者切实履行安全职责。(3)抓公民接受监督指导责任的落实。为保障农村居民家庭聚餐的食品卫生安全,防范食物中毒及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生,明确家庭聚餐举办者及民间厨师应承担的责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确保无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和其它安全事件。

3、完善管理机制,提升卫生监督工作水平

加强农村卫生监督稽查工作,在强化目标管理责任体系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完善考评体系,出台考评细则,坚持定期考核和平时考核相结合,系统内考核和干群评议相结合,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效率,提升卫生监督执法能力,树立良好的卫生监督执法形象。

3.1预防性卫生监督

对新建、改建集体食堂进行“三同时”审查。实现全县餐饮服务单位、公共场所单位和放射诊疗单位从业人健康检查合格持证率达100%;卫生许可证发证合格率达100%;对学生、工人等人群开展健康监测。

3.2经常性卫生监督

加强对餐饮服务、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医疗卫生用品、保教用品等卫生监督监测,覆盖率达100%;净化医疗市场、打击非法行医,有效地遏制行业不正之风和不规范诊疗行为。

3.3试点农村家庭聚餐食品卫生指导项目

夯实基础 强化管理 实现企业有效经营 篇6

夯实合规基础

全力打造精品村镇银行

章丘齐鲁村镇银行是由齐鲁银行主发起设立的济南市第一家村镇银行,2011年11月开业,成立六年来,在省银监局的监管领导下,在协会的关心指导下,在主发起行的支持帮助下,我行始终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不断强化合规管理,创新提高服务水平。近年来,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社会贡献度显著提升。截至2016年末,资产达到18亿元,存款16亿元,贷款10亿元,在全省116家村镇银行中,我行存款、贷款、利润均名利前茅,连续两年被省财政厅评为山东金融企业绩效评价aaa企业,连续三年获济南市“文明单位”称号,荣获“济南市治安保卫先进集体”、“章丘纳税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监管评级连续两年达到二级,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局的严格监管和悉心指导,使我行合规管理水平得以持续改进和提升,总结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构建“纵横制约”的管理机制,夯实合规管理基础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风险防控的基础,我行自成立之初就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公司管理机制。一是建立了“三会一层”的组织架构,明确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风险管理责任,分工细致,责任明确,是省内公司治理比较完善的村镇银行。二是突出强化董事会的风险管控职能,在董事

会下设关联交易委员会、风险监督委员会和财务审查委员会,分别对关联交易、大额授信和重大财务事项进行集体决策,有效发挥了监督制约机制,提升了决策水平。三是建立联席会制度,联席会由董、监事长、经营层和部门负责人参加,每两周召开一次,及时调度经营发展情况、查找问题和不足,并对重要事项进行决策,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四是建立前后台分离、审贷分离、贷放分离、风险经理平行作业等多项横向制约机制,细化分工,责、权、利匹配,有效降低了权利集中的风险。

二、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促进合规稳健可持续发展

章丘作为全国的“百强县”,拥有20家金融机构,同业竞争异常激烈。为提升市场竞争力,构建特色品牌,六年来,我行始终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以普惠金融为宗旨,持续开拓乡镇、农村的蓝海市场。截止6月末,我行服务的存款客户达到2.3万户,并推出免收银行卡、网银、手机银行所有服务费的优惠措施。同时积极投放小微贷款,我行根据当地市场特点,创新开发了“金农贷”、“税贷通”、“惠农贷”、“创业贷”等一系列贴近市场的特色信贷产品,先后与财政局、税务局、农业局等多部门合作,积极开展支农融资增信、银税互动、创业免息贷、光伏扶贫贷等贷款项目,累计投放贷款35亿元,涉农贷款占比99.5%,户均贷款仅为81万元,有效支持了2800多户中小企业和农户的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贷款的小

额分散有效弱化了贷款风险。开业以来,我行不良贷款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截至目前,我行不良贷款率为0.1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狠抓“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持续提升业务质量

村镇银行作为新建金融机构,成立时间短,业务以存、贷款传统业务为主,风险防控主要集中在几个重点领域。

(一)强化授信风险防控。一是建立分级授权机制,授信业务按50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和50万元以下三个档次,分别由风险监督委员会、行长和风险总监分级审批,有效提高决策质量和决策效率。二是实行风险经理平行作业制度,50万元以上的业务由风险经理和调查人员平行考察,独立发表意见,切实增强了风险识别和把控能力。三是每季度对存量授信业务集中开展现场风险排查,果断退出潜在风险客户,形成了“进退有序”的动态调整机制。近三年我行累计退出潜在风险客户72户,金额1.1亿元,前瞻性的退出使我行资产保持良好状态。

(二)强化合规检查监督。按照省局“合规制度建设年”的总体要求,我行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一是全面梳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优化业务流程,强化风控措施,今年共新增、修订制度办法20多个,覆盖各个业务领域。二是根据监管要求,集中开展了“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等七项专项治理检查工作,严查违规违纪行为,杜绝市场乱象,进一步夯实了

我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切实提升了风险防控能力。三是建立检查整改的长效机制,形成了监管检查、外部审计、主发起行审计、条线自律检查、事后监督检查等多层次检查机制,使检查、整改工作形成常态。四是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完善违规问责处罚制度,严格落实处罚措施,切实增强员工的合规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多方位、立体化的检查、处罚机制,形成了全体员工对待违规“不敢干、不能干、不想干”的良好风气。

(三)严防流动性风险。一是明确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加强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管理,确保资产负债的协调发展。二是定期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战略部署,控制业务发展节奏。三是与主发起行签订《双边流动性支持协议》,取得主发起行的资金支持。通过上述措施,开业以来,我行资产负债保持协调发展,未出现流动性风险。

(四)紧盯案件防控。制定了《案件防控责任制》,从董事会到一线员工层层落实案防责任,签订案防责任状。定期开展案件警示教育和“禁止性”规定的学习,去年在省局组织的禁止性规定考试中,我行取得全省村镇银行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定期开展员工行为排查、突发事件演练、安全检查等活动,保持案防高压态势。

(五)强化科技系统制约。尽管村镇银行的科技力量薄弱,但是在主发起行的帮助下,近几年我行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先后

上线了信贷管理系统、风险监测系统、票据系统、审计系统,开通了网银、手机银行系统,去年又成功加入城商行联盟系统,完善的信息系统使“机防”机制充分发挥,有效促进了合规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打造“合规守信”的企业文化,树立廉洁诚信的社会形象

我行能够保持稳步健康发展得益于团队合规建设的持续加强,培养了一支“和谐上进,合规守信”的员工队伍。一是打造员工的发展平台,建立了完善的干部聘任、员工竞岗、后备干部库、等人事管理机制,能者上、庸者下,公平对待每一名员工,不埋没人才,也不养闲人,形成了“人人争先,和谐上进”的良好风气。二是重视员工的教育和培养。开业以来,我行通过参加主发起行培训、聘请外部专家培训、自行组织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方式,组织各类合规培训、廉洁教育、警示教育达70多次,有效提升了员工的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三是加强廉洁监督。制定“十不准”规定,加强员工的行为排查,对员工的“吃、拿、卡、要”等行为实行“零容忍”。办理信贷业务时向客户发放《廉洁服务监督卡》,接受客户的监督和投诉,严格践行“不吃客户一顿饭、不抽客户一支烟、不给客户添一丝一毫麻烦”的社会承诺,有效树立了廉洁诚信的社会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章丘电视台、济南电视台、济南日报先后对我行进行了采访

报道,国务院办公厅调研组也专程到我行调研,对我行的服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上一篇:儿童安全防范知识下一篇:摸底排查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