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培育经营模式

2024-06-14

定向培育经营模式(共11篇)

定向培育经营模式 篇1

1 定向培育经营模式

1.1 短伐期经营模式

短伐期经营是为生产传统大小的木材而设计的,株行距大小取决于培育目标和在轮伐期内是否按计划间伐而异,但一般不进行间伐。短伐期经营林分的更新主要采用重新造林的方式,很少用萌芽更新的方式,轮伐期一般10~15a。从短伐期经营林分中收获的木材可用于锯材、建筑材、胶合板材、人造板材和造纸等。这种经营模式的林分年蓄积生长量在18~30m3/hm2,胶合板材出材率约为50%左右,效益成本比为3.5~9.0 (不包含土地成本) (见下表) 。

采用这种经营模式的关键技术是:最好选择立地指数 (林分年龄为6a时的优势木平均高) 为20m、22m的立地条件作为培育胶合板材的基地,立地指数小于16m的立地条件,不能作为培育胶合板材的基地;造林密度应控制为256~278株/hm2,并采用非均匀配置,充分发挥边缘生长效应;必须采用2根1干苗木,苗木高度不得低于4m,地径=3.5cm。并在出圃前修去部分侧枝以提高干材质量;穴植、穴大小为1m×1m×1m;施底肥 (磷肥0.5kg/穴) ;进行适时适当修枝,修枝强度为1/3H,修枝起始年限为3a生左右,修枝季节为仲夏,在轮伐期内修枝2~3次,即可使无节干材达10m以上。

1.2 中短轮伐期经营模式

中短轮伐期经营的杨树人工林,一般造林密度为1000~4000株/hm2,轮伐期为4~8a。生物量通常在种植后5a左右收获,可采用植苗造林或扦插造林。林分收获后采用萌芽更新,萌芽更新林分一般也在5a左右收获,可连续收获3~5次。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轮伐期为6a的杨树人工林,其4种密度的平均净初级生产力 (NPP) 分别为:1111株/hm2, 13.064干t/hm2;833株/hm2, 12.00干t/hm2;526株/hm2;10.236干t/hm2和500株/hm2, 8.817干t/hm2。因此,对于中短轮伐期经营 (纤维板、细木工板等) 的林分而言,造林密度为1111株/hm2的林分,其最佳轮伐期为6a;833和625株/hm2的林分为7a左右,而500株/hm2的林分在8a左右 (方升佐,蔡顺章,于洪林,1997) 。

中短轮伐期经营的杨树人工林,其生长和产量受诸多因子的影响。林分的年生物产量多为10~15t/hm2。从中短伐期经营林分中收获的生物量可用于生产纤维板和生产纸浆,其他的非传统利用方式如提炼蛋白质、替代石油化学产品、制作饲料等规模较小,有的目前正在研究之中。

1.3 超短轮伐期经营模式

超短轮伐期经营是指高密度、集约化经营,轮伐期为1~3a,并采用扦插造林和萌芽更新经营的林分。造林密度一般为6667~35000株/hm2,株行距为0.3m×0.9m、0.5m×0.5m、1.0m×1.0m、1.0m×1.5m。第1次产量收获是在造林后的2~3a。萌芽更新的林分 (萌芽林) ,也可在1~3a收获,共可收获5次左右。

林分个体大小及产量因密度和轮伐期不同而存在差异。林分生物量一般为12~20t/hm2。从超短轮伐期经营林分中收获的生物量可用于生产纤维板和生产纸浆 (化学浆) ,其他的非传统利用方式如提炼蛋白质、替代石油化学产品、制作饲料等。但由于设备、工艺等限制,这种经营模式目前较少采用 (方升佐,吕士行,徐锡增,1996) 。

2 复合经营模式

平原农区发展工业人工林,是对土地利用的一种有效形式,采用农—林复合经营的方法,使土地及其空间的光、热、水、土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建立农林立体结构生态系统,既不挤占耕地又能收获木材,使近期与长远利益兼顾,农—林协调发展。

林农复合经营是指:在同一土地经营单位上,把林、农、牧、副等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多种群、多层次、多效益、多产业的复合生产系统。从生态方面看:在空间上是多层次的立体结构,更有效地提高光能和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合理调控生物种群的时空分布结构,充分发挥不同种类生物组合种群的共生效能,是建立高功效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的核心问题。就设计内容而言,从生态空间分布结构分析,主要有水平结构调控、垂直结构调控、时序结构调控等;从种群组成要素分析,主要有林农种群密度调控、林渔农种群密度调控以及林畜禽种群密度调控等。

根据上述原理,因地制宜地设计了林—粮、林—菜、林—药、林—牧、林—渔等立体开发结构,成功地建立了各种有效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

摘要:定向培育是指按最终用途所确定的对木材原料的要求, 采用集约经营等科学管理措施, 生产出种类、质量、规格都大致相同, 价格具竞争力的大批木材原料。杨树人工林定向培育经营模式涉及无性系选择、立地控制、密度控制、栽植材料选择、经营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及优化栽培模式等。复合经营模式是平原农区林、农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对这两种模式进行了有效探讨。

关键词:工业原料林,经营模式,定向培育经营模式,复合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继远, 谭军.用科学发展观再谈宿迁杨树产业化发展问题[J].中国林业产业, 2005 (2) :37-38.

[2]陈章水.杨树栽培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3]方升佐.中国杨树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 (10) :2308-2316.

[4]方升佐, 徐锡增, 吕士行等.杨树超短轮伐期经营的生产力及材性的研究[J].林业科学, 1996, 32 (4) :334-341.

[5]方升佐, 蔡顺章, 于洪林.杨树生长的边行优势及其在胶合板材培育中的应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7, 21 (2) :13-17.

定向培育经营模式 篇2

发表日期:2012年12月14日

出处:中国农经信息网

作者:农业部经管总站副站长 贾广东

本页面已被访问 1377 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非常荣幸参加这次联学活动,农业部经管司、经管总站主要承担着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农业产业化、一村一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指导,以及农村有关社会事务、农经信息统计、农经宣传等职责。下面结合这次联学活动的主题和经管司站主要职责,交流学习十八大有关精神的收获、体会和推进有关工作的思路。我发言的题目是: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有关重大部署

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对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指明了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关系重大、影响深远。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两个转变”,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再到十八大提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新“四化”与规模经营相互融合,互为依托,是中央坚持实践基础上完善农村经营体制机制的最新理论成果,内涵丰富。集约化、专业化更多地强调的是农业经营主体本身的生产经营方式,组织化、社会化则更多地强调的是农业经营主体间的经济利益联系;无论是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还是规模经营,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是以现代经营方式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中央这一重大决策,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现有农业经营主体,是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按农业经营主体类型划分,主要有:承包农户、专业户(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目前,全国有承包农户2.26亿户、50亩以上的种植专业大户276万户、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0万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万家,还有刚刚兴起的家庭农场和大量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初步形成了以承包农户为基础,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龙头企业为骨干,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多种所有制关系并存、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共生的农业经营格局,有力地支撑了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建设。

但是,这一农业经营格局还不完善,与“四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适应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迫切需要解决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加快培养职业农民。农业劳动力已经呈现老龄化、低文化,出现了年龄段、季节性、区域性等结构性短缺,许多地方50岁以上的劳动力占比超过了50%。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务农意愿淡薄。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根本改善,将严重影响“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现代农业建设。为此,必须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确保现代农业后继有人。二是适应承包农户不断分化,迫切需要解决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偏低问题,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我国承包农户先天规模小,户均耕地半公顷,且分布零散;年均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仅千元,扩大再生产能力严重不足,既不利于标准化生产和机械化作业,又增加了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的难度;承包农户不断分化,兼业化倾向明显,撂荒等粗放经营现象多发频发;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尚处于发展早期,数量少、规模小,亟待加大培育力度。从2006年到2011年,我国纯农户由占农户的75.1%下降到66.3%;农业兼业户由占农户的4.3%上升到17.7%。三是克服农户分散经营局限,迫切需要解决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问题,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当前,我国农户家庭经营,多数仍属于分散经营,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面临着自然、市场和质量安全“三重风险”。实践已经证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从根本上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采用合作、股份合作等较为紧密联结方式的仅占38.2%。为此,迫切需要推进多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四是适应专业化分工发展要求,迫切需要解决农业社会化服务不足问题,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伴随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转变,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强烈需求。目前,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普遍缺乏为农民提供“统”的服务能力;经营性服务组织发育不充分,经济实力弱,政策扶持不够;公益性服务供需衔接不紧密,服务机制尚需健全。为此,迫切需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为重点的现代农业服务组织。总体看,“一家一户”单打独斗搞生产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改变,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地”问题。

二、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韩长赋部长在农业部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上,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科学把握新时代农业农村经营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在“四个完善”和“四个强化”上下功夫,其中指出: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总思路是“在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围绕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两大重点,加快推进家庭经营向提高集约化水平方向转变,统一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方向转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的中心任务,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一)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要把培养职业农民作为农业劳动者素质建设的核心任务。区别于传统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要职业,以农业劳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主要居住在乡村的农业从业人员。一是制定认定标准。鼓励各地结合实际,从居住地域、农业劳动时间、生产经营规模、素质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认定探索,并作为培育和扶持的依据。二是拓宽培养途径。突出培养重点,优化培养方式,着重抓好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培养,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吸引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务农,鼓励和支持新生代农民工子承父业;以农民中等职业教育为平台,以阳光工程创业培训为抓手,开展多形式、经常性的职业教育培训。三是完善培养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阳光工程培训规模;完善绿色证书制度,健全农业技能持证上岗制度,探索把绿色证书作为认定职业农民的重要依据,并与农业扶持政策挂钩。我们建议把农业职业培训纳入中等免费职业教育范围,对符合条件的中高等学校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务农创业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

(二)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

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是促进家庭经营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有效形式。按照科学定位、加强引导、重点培育的要求,加大财政、税收、金融、保险扶持力度。一是探索认定标准。鼓励各地按照“生产有规模、产品有标牌、经营有场地、设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的要求,探索不同生产领域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对其实行特殊扶持政策。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对认定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新增农业补贴重点向其倾斜;实行以奖代补,对经营耕地、养殖畜禽达到一定规模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予以奖励;鼓励金融机构将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纳入信用贷款支持范围,探索将农作物产品纳入抵押品范围;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参加农业保险,提高财政对其保费补贴比例。三是强化工作指导。加强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财务收支、成本收益核算和生产经营的指导,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引领农民进入国内外市场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坚持发展与规范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继续深入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支持引导专业合作社做实做大做强,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带动能力和发展活力。一是建立示范社名录。逐级建立示范社名录,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促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对示范社开展运行监测、动态管理。所有涉农项目和优惠政策,重点向进入名录的示范社倾斜。二是完善税收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扩大营业税优惠范围,完善所得税减免政策。我们建议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免征所得税、营业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实行符合专业合作社特点的纳税申报办法,制定全国统一的销售和服务专用发票。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启动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力提升计划”,大幅增加财政投入,重点支持合作社开展加工贮藏、冷链建设、直供直销等业务。研究制定新增农业补贴倾斜合作社的方法,探索按照种养规模和服务效果等予以补贴。四是强化信贷支持。建立信用贷款和抵押担保制度,为合作社中短期贷款提供信贷担保支持。五是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库,着力打造合作社领军人才队伍和辅导员队伍,逐步推行“一社一名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到合作社工作,逐步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合作社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基地建设投入力度,建立合作社人才培训基地。六是引导支持信用合作。按照“限于成员内部、用于产业发展、吸股不吸储、分红不分息”原则,以及地方政府负责、相关部门指导、业务规范有序、风险安全可控的要求,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业务的章程和管理制度,规范开展信用合作。

(四)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0号),进一步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完善扶持政策措施,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订单农业、设立风险资金、利润返还、为农户承贷承还和信贷担保等多种形式,建立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度融合。支持龙头企业为生产基地农户提供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技术指导、疫病防治、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各类服务。二是明确支持重点。通过财政贴息、信贷奖励补助、设立并购基金等方式,支持龙头企业兼并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优先推荐。鼓励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农产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等措施,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支持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开展物流信息、质量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扩大农产品增值税核定进项税额改革试点,将农产品加工增值税进项税率由现行的13%调整为纳税人销售货物的适用税率;进一步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适当减免粮油、肉蛋奶、果蔬、水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扩大龙头企业贷款有效担保物范围,加大对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产品收购的信贷支持力度,探索对订单基地贷款给予财政贴息,缓解融资困难。

(五)加快培育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

发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快构建以农业公共服务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政策已经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当前,要着力加快培育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一是积极培育经营性服务组织。研究扶持经营性服务组织的政策,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化农业服务公司、专业化服务队、农民经纪人等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二是支持发展生产性服务。设立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对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在生产服务设施、生产作业服务、提升耕地质量、种苗培育、测土配方施肥、有害生物专业化防治、粮食烘干、运销贮藏、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等方面的投入给予支持;减免其从事农机作业、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服务的营业税;引导金融机构优先提供浮动抵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三是总结推广多种服务模式。在领导重视、服务基础较好、经验带有普适性的县市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创建工作,健全各类服务组织,构建便捷服务机制;积极探索“专业化服务公司+合作社+专业大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化服务队+农户”、“农资连锁企业+农技专家+农户”等多种服务模式,研究分析创建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破解方式,及时总结推广。

(六)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一是稳步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实行农户家庭经营,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政治决断,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当前重点是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二是稳步探索土地归并。把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从土地互换和分割两个层面稳步探索“小块并大块”,“大块不再分”。三是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符合我国国情的规模经营发展方向,应当是家庭经营+社会化服务。要探索建立农业经营能力认定暨农地经营准入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制止“非农化”,控制“非粮化”,引导工商企业兴办龙头企业,开展产前、产后服务,带动农户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以上是我们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有关精神的具体思路,与四季青镇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主题联学活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四季青镇在推进传统农业向都市现代农业转型中已有了很好的工作基础,我们希望四季青镇在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方面继续探索,走在全国的前面,经管司站将密切关注,加强指导。

定向培育经营模式 篇3

关键词:新型农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土地流转。

西平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淮北平原驻马店市北部,境内东西长60千米,南北宽30千米,总面积1089.7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7.89亿平方米。现辖17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产业集聚区和1个国营农场,284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86.72万人,农村人口76.39万人。

西平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和粮食生产大县,是河南省和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小麦、玉米是我县两大优势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3.3亿平方米左右,总产稳定在8.66亿千克以上。近年来,随着西平县新型农民培育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壮大,进一步促进西平县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西平县新型农民培育情况

西平县作为新型农民培育试点县,培育对象是选择有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意愿、有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性、有相应科学文化素质的务农青年、返乡农民工和新生劳动力。几年来西平县已培育新型农民近千人。生产经营型粮食种植500人、养殖300人,蔬菜、食用菌种植200人。针对西平县农业主导产业研究提出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要求,围绕产前、产中和产后发展关键环节研究教育培训内容,设置教学培训课程,开展教育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产学交替,多形式教育培训职业农民。结合实际,创新培养方式,强化培训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教育培训,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培训效果。组织专家教授、推广人员、培训教师结合农时季节,进行现场咨询、田间培训、入户指导等相关服务。

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状况

西平县通过近几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形成了教育培养、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等互相衔接配套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全面推动西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了西平县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数量不断增多,规模逐步扩大。截止目前,全县工商登记注册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共1300多个,其中种植业890个,家庭农场150多家,涉及农户9000多户,辐射带动3.5万户农户。有一定规模的种粮大户200多户,市级以上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34家。初步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导、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为纽带的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突出亮点。

三、农业新型职业农民与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中作用

1.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整合、流转,使零散的小块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实行统一规划管理,打破了户与户的界限,田间龙背和水沟经过整理复垦,间接增加土地面积13%左右,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了资金、技术、土地、设备等生产要素的合理化配置,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传递市场信息、提供购销服务,促进了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例如西平县宏发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张建桥作为第一批新型农民参加培训,在培训过程中,社长张建桥学到了种植技术、农业法律法规、土地流转政策、种植合作社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培训内容密切联系实际生产生活,能够很好的指导合作社的甘蔗、红花种植。通过培训也与相关专家建立长期联系,得到了技术支持。由初租地3.3万平方米,投资5万元,以种植甘蔗、中药红花为主。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响应国家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合作社现已发展种植面积66.7万多平方米,形成以种植作物、化肥经营、技术指导、种植农药为主一条龙服务。目前合作社拥有员工58人,农艺师3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8人。

2.解放了劳动力,推进了城镇化进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兴起,使农民逐步从小规模的土地经营上解放出来,能够安心外出,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步伐,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农民外出劳务收入不断增加,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城乡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2013年我县外出务工劳动力21.6万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15.2万人,外出劳务收入191418万元。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专业化分工,实现了劳动力价值的最大化,加快了城镇化发展。

3.提高了机械化水平,有利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 新型经营主体的兴起,创新了生产模式,生产采取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购销,提高了耕作水平和服务能力,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销售价格,增强了农业竞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可以获得土地流转和外出劳务双向收入。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大型机械设备的应用和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促进农业良性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实现了产业升级换代,提高了农产品产量,保证了农产品质量,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时把市场需求信息传递给成员及群众,通过技术服务,把新技术、新品种送达到社员手中,加快了农业技术的引进推广,成为农业科技在农村推广的理想平台和重要载体。例如2011年西平县永建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社长李凤云经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逐步改变小农经营意识,顺政府扶持之势和各方面优惠政策,在地方政府部门和农民大户的合力下,种植面积由去年的3.3万平方米扩展到现在的16万平方米,吸纳本村几十户农户。利用经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到的新品种、新技术使合作社的土地达到统一整地、统一施肥、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带动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节约了种植成本,促进劳动力的转移。合作社以种植优质强筋小麦和玉米为主,安置了农村剩余劳动力20余人。

四、针对新型职业农民与新型经营主体下步工作

1.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支持政策体系

针对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发展需求,研究探索相关扶持政策与职业农民挂钩的机制,树立为培育服务的观念,研究制扶持相关政策措施,形成稳定的制度。根据《西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平县职业农民培育扶持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西政办〔2013〕38号)》的有关要求,县农口各单位以及财政、人社、发改、土地、教育、工信科技、科协、工商、税务、民政、商务、交通、金融等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应积极挖掘本部门的潜力,把职业农民获证与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紧密挂钩,新增的农业补贴优先向获证职业农民倾斜,在承担农业项目、土地流转、基础投入、金融信贷、税费减免、信息服务、加工营销推广等方面使获证农民享受优先权并给予最大的倾斜。对获证的职业农民,要定期免费开展农技、经营、管理等培训。对符合条件的获证职业农民创业项目优先给予财政补助和贷款支持。对实行持证上岗的技能服务行业岗位优先由获证的职业农民承担。

2.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发展规模经营。

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在对土地需求方面,鼓励农户开展土地流转。县政府成立了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加快土地流转的实施意见,保证新型经营主体的土地规模利用;在资金方面,支农项目资金重点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2013年直接或间接扶持进行资金扶持,各类财政资金扶持总额达100多万元;基础建设方面,农林、水利、国土、交通等部门为新型经营主体优先安排重点实施项目,推进新型经营主体顺利实施。政府及有关农业职能部门对新型经营主体运作情况高度重视,对全县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加强政策宣传和规范引导,强调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是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和农业劳动力现状的需求,在全县树立了开展较好、有一定带动能力、收益明显的示范典型,起到点带面,逐步推开。

3.健全服务体系,开展好技术指导。

为使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西平县逐步建立健全各种服务体系。2013年农业部门利用阳光工程、科技入户、科技人员下乡等方式方法,对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者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全年共培训20多期,受训人员达5000多人次。农机部门加强农机服务,组织农机手、新型经营主体、农机合作社与签定农机作业服务协议,优先提供各类适用小型机械为新型经营主体做好机耕、机播、机收服务;供销部门加强销售服务,积极引导与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农产品销售市场、商场等实行产销对接,协调、解决新型经营主体销售难问题。

定向培育经营模式 篇4

1 研究方法

1.1 毛竹分类经营定向培育的原则

竹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强大的生态效益、独特的空间结构、良好的艺术景观和深厚的历史底蕴。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指导, 实事求是地从千岛湖生态性、稳定性、健康性、可持续性发展出发, 因地制宜, 适地适竹, 采取认真细致负责的态度, 搞好勘测设计, 确定分类经营定向培育实施的目标, 无论干部如何变更, 人事怎样调动, “一张蓝图绘到底”不能变。

1.2 毛竹分类经营定向培育的方法

按照分类经营定向培育的原则, 依据交通条件、立地条件、土层厚度、土壤肥沃情况、p H值、海拔高度、水源条件等对毛竹林进行划分。

1.2.1 生态公益林。

依据生态公益林规程要求, 培育以保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为目的的毛竹林。条件要求离库岸线200 m以内及交通偏僻的边远源头地区竹林, 经营措施严禁片伐, 禁止全垦, 可采取择伐、间伐, 倡导竹木混交, 调整结构, 改善林地生产力, 严防水土流失, 防止地力衰退, 极力维护生态平衡, 为千岛湖山水生态环境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2]。

1.2.2 生态笋用林。

培育纯天然生态食用笋为目的的毛竹林。选择条件:交通方便, 地势平坦, 坡度<10°, 水源充裕, 排灌良好, 土层深度>60 cm, 且土壤质地疏松、肥润、富含有机质和矿质营养元素, 有良好的空隙性、透水性、排水能力和吸水能力等, p H值为5.0~6.5, 年均温度为16~22℃, 年均降水量为1 200~2 200 mm, 年均相对湿度为80%左右, 海拔500 m以下, 丘陵山脚背风半阳的乌沙土或熏灰土为最佳。采用科学集约经营措施, 为树立千岛湖纯天然竹笋品牌, 必须禁用农药, 禁施有污染的化肥, 施足有机肥和笋专用肥, 进行覆盖保墒, 改善土壤结构, 确保土壤良性发展, 促进环境良性循环, 获得最佳的“一优二高”纯天然竹笋。

1.2.3 生态旅游林。

培育生态景观为目的的毛竹林。生态旅游林是目前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而兴起的一个重要方向趋势。千岛湖拥有1 078座岛屿, 竹林面积1.82万hm2, 有极为丰富的生态旅游景观资源, 对开展竹林生态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有利于生态建设和旅游业科学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3,4]。一是开发生态旅游项目, 加强竹子的发展, 打造健康快乐养生之旅;二是推行“竹家乐”休闲旅游项目, 开展“游竹岛, 尝纯天然竹笋, 品竹家土菜, 住竹造房屋”的竹家乐项目, 不断增加竹农收益;三是发展竹文化旅游, 充分挖掘竹文化, 找准竹文化与旅游业的切入点, 丰富旅游的深厚内涵, 极大提升景点档次。

1.2.4 笋竹两用林。

笋竹两用林以培育笋材双丰收为目的。采取科学的集约经营措施, 培育笋味鲜美可口、竹材高大、竹壁厚、韧性强、材质好、圆满通直、无病虫害的优质高产高效竹林, 从而获取最佳经济效益[5]。

1.2.5 用材林。

针对交通方便、立地条件优越、土层深厚肥沃、水源充裕、排水良好、竹子生长健壮、结构合理、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偏远山区。经营措施采取抚育、施肥、抅梢等并及时清除病、虫、退、奇、过密竹笋, 以培育优良大径材。

2 结果分析

根据对大市镇上坊村、石林镇富德村、枫树岭镇知心坑村、中州镇樟村的调查分析, 采取分类经营定向培育科学举措后, 综合效益明显。

2.1 经济效益

单位面积同比冬笋、春笋、竹材产量分别提高32.5%、30.2%、26.0%、而且笋块大小均匀、嫩白, 鲜味可口, 卖相好;竹材高大, 圆满通直, 竹壁厚, 韧性强, 材质好, 无病虫危害,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2.2 生态效益

毛竹分类经营定向培育既提高竹林单位面积的产量、质量, 也提高竹林的生态效益, 植株生长健壮, 抗性增强, 病虫害大大减少, 更具有固碳释氧、净化空气、吸滞粉尘、减少污染、固土蓄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优化环境等功能, 其功能超越松林、杉木林和阔叶林, 是人类健康的天然卫士。

2.3 景观效益

婀娜多姿、妩媚秀丽的毛竹, 采取分类经营定向培育后, 长得更加健美、整洁、挺拔, 深受国人的青睐赞誉。阳光明媚的春天里, 竹子在轻风的吹拂下, 一竿接着一竿, 一片连着一片, 让整个山川原野都变得苍翠欲滴;蛰伏了一整个冬天的笋, 春雨过后, 破土而出, 高低错落, 生机勃勃;炽热流火的盛夏, 有竹之地就有阴凉, 郁郁竹林犹如青纱遮日, 成为避暑的好去处;秋高气爽之时, 伴着微风竹林潇潇, 青枝绿叶飘逸, 让人飘然若醉;而在寒冬腊月, 竹子也同松柏一样, 绿意葱葱, 笑傲风雪, 给人以坚强向上的启迪。的确, 当您置身绿意绵绵的茫茫竹海时, 那“雨洗娟娟净, 风吹细细香”的清心秀丽, 静谧亲切之美感, 实在让人回味无穷。

3 结论

(1) 毛竹分类经营定向培育是竹林科学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可促使农林户增收、增效。

(2) 毛竹分类经营定向培养是绿色千岛湖“以湖兴县、蝶变淳安”宏伟目标的基础工程实施。

(3) 毛竹分类经营定向培育的保障措施:一是国家优惠补助政策:造林补贴1.05万元/hm2, 低改补贴3 000元/hm2, 生态公益林补贴285元/hm2, 林道3.5万~5.0万元/km;二是建议对排溉、蓄水池、黑光灯等基础设施予以补助;三是科技人员深入基层, 贴近百姓, 现场勘测设计、指导, 切实帮助竹农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新萍.竹林生态旅游的功能与效益[J].世界竹藤通讯, 2007, 5 (3) :1-3.

[2]刘兴东, 董文渊.竹类植物园林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世界竹藤通讯, 2005, 3 (4) :1-4.

[3]汪爱君, 张乃华, 黄超钢, 等.千岛湖竹类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分析[J].世界竹藤通讯, 2011 (6) :36-40.

[4]项瑜, 张乃华, 汪爱君, 等.竹子在千岛湖林相改造中的应用[J].世界竹藤通讯, 2010 (2) :24-27.

定向培育经营模式 篇5

一、大力发展专业农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上世纪80年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仅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许多农民已经不满足于现实,因为固守在户均1.6公顷的耕地上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而生活并不富裕。一些农民开始选择进城或到国外务工发展及兼业发展等出路;另外还有一部分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规模化经营提高经济收益。为适应新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顺应延边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发展专业农场,促进土地流转”的工作思路,在经过大胆探索、试点先行的基础上,2011年州委、州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专业农场促进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若干意见》。实施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借助专业农场这个载体,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既得到土地流转的收入,又实现工资性收入的更大价值。

延边州成立的专业农场是城乡自然人或法人,通过承租农民自愿流转的承包地从事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经济组织。截至2015年末,全州专业农场总数已发展到1137家,经营土地面积达到7.8万公顷,其中流转土地面积占86%,涉及土地流转农户3.5万户,平均每家专业农场经营土地面积69公顷。在发展专业农场,促进土地流转当中,由农民创办的专业农场占绝大部分,占比为91.1%;城市个人创办的占6.9%;工商企业创办的占2%。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们积极发展家庭农场,全州已认定、注册家庭农场1360家,经营土地面积2万公顷。同时,延边州坚持多元并存的发展原则,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主体。据统计,全州各类规模经营主体已发展1万余家,全州专业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土地面积已达到23万公顷,占全州耕地面积的60.2%。

二、制定扶持政策,促进规模经营主体发展

(一)出台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为了利用有限的资金,在多种规模经营发展中起到示范带动和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延边州陆续出台了六项优惠政策扶持规模经营主体发展。一是贷款贴息政策。州、县财政对专业农场贷款各贴息30%。二是享受国家惠农政策。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专业农场,可享受各项国家农业财政补贴政策(含钢骨架储粮仓补贴),不受身份和户籍的限制。三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原本一次性1台套农机具购置补贴标准基础上,专业农场可以一次性享受5台套农机具购置补贴。四是提高政策性保险保额。在原农作物政策性保险基础上,专业农场每公顷水田提高保额3000元,旱田提高保额2000元。对所增保费部分,州、县两级财政各补贴三分之一。五是支农政策资金倾斜。捆绑使用政策性支农资金,采取以奖代补、项目扶持等形式,重点向专业农场倾斜。六是税收优惠政策。专业农场享受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免税收政策。

(二)规范土地流转,保障农民权益。为鼓励和引导农民规范流转土地,切实保障农民权益,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建立保障鼓励机制。一是固化农民利益政策。进城落户的农民继续享有原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权。宅基地变为耕地的,其土地使用权不变,已签订承包合同的由政府给予复垦补贴。二是出台农民进城定居配套政策。农民进城定居者,要求落户的给予办理落户手续;没有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按照相关规定自愿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可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者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子女就学享受市民待遇;符合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条件的,可享受相关政策;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的可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三)纳入立法程序,提供法律支撑。为依法保障专业农场健康发展,延边州人大常委会把制定《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促进专业农场发展条例》纳入立法计划,并于2013年延边州人大常委会颁布了该《条例》。对专业农场设立申报、土地流转、农民利益保障、扶持专业农场发展政策、进城农民优惠待遇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条例》的实施为专业农场的发展及农民利益的保护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法律保障。

三、创新农村金融改革,破解融资难题

针对农业生产贷款由过去一家一户小额贷款为主体,向专业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额贷款为主体的转变,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押物不足、融资难、贷款贵的实际,延边州近几年先后创新了土地他项权证抵押贷款、“县(市)农业局+银行+担保公司”联合推荐担保贷款、土地收益保证贷款、“政银保”贷款等主要针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大额金融贷款产品。2014年,延边州又针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的土地大多数是流转一般农户的土地,农户把土地流转给规模经营户不会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也交出去,規模经营户有二手土地经营权但是没有政府或有关部门颁发的经营权证明的实际情况,按照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的精神,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有《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就可到县(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农村土地经营权证》。持有《农村土地经营权证》,贷款户就可以到金融部门申请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2015年省政府《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方案》下发后,我们按照省政府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受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贷款行由农业银行扩大到了的邮储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全州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额达到了3.6亿元。2016年延边州积极推进农地贷工作,截止到3月末,全州共计发放“农地贷”资金2.2亿元。

通过不断创新农村金融贷款形式,积极推进和简化规范贷款程序,有效解决了延边州规模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融资瓶颈问题。几年来,由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参与为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贷款10亿余元,为全州各类规模的经营主体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四、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实现多赢局面

在加快发展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促进土地规范流转过程中,延边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是降低了生产成本。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实现规模经营,平整土地、打掉地块之间的隔界、扩大地块面积,使土地利用率增加了5%。实行规模化经营,使粮食产量增加15%左右,平均每公顷耕地多增收1000~3000元。二是农业农场成为推广农业新技术的主力军。测土配方施肥、高光效栽培、新品种应用等科学技术成果被专业农场广泛采纳应用,落实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比倒达到90%以上。三是实现了农场和农户的双增收。2015年,全州2497家专业农场中98%实现了盈利,共实现净利润5亿元,平均每个专业农场盈利20万元。同时,土地流转农户的收入也得到了较大提高,不仅得到了土地流转租金,还获得了更大的劳动力价值。全州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收入比在家经营土地劳动力增收2倍多。龙井市东盛涌镇龙山村农民张雁春将自家半公顷耕地流转给专业农场并在农场打工,僅劳务收入一年就达10万元。四是加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进程。发展规模经营主体,促进土地流转,初步破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单一的难题,土地流转后使部分“亦工亦农”的兼业化农民,摆脱了土地束缚,安心发展二、三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部分农民实现了就地转移,由“为自己打工”,变为“为别人打工”,变农民为工人。几年来,延边州共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余人。2013年,全州城镇化率达到70.6%,比2008年增加4.4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

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 篇6

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

自“十八大”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 经营规模迅速壮大。同时, 土地流转的加快, 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土地保障, 部分专业大户的土地租赁面积高达数千亩之多, 而部分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数量也不断增加, 社员人均土地经营规模、出资规模均大幅增长, 其中过半的合作社都已有自己的种养殖基地。此外, 随着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面向市场进行调整, 提高了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化率, 加上对市场需求的结合组织生产和销售活动, 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的同时, 经济效益也较以往有了显著增加。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挑战

1) 农保体系建设存在滞后性。国内农保事业相较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 存在覆盖率低、赔付率小等问题, 且理赔手续繁琐, 导致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参保热情和动力。此外, 农业生产成果难以衡量、农业损失鉴定缺乏具体标准, 也使得保险公司担保底气略显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保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2) 农业产值和效益逐年走低。由于农业品牌培育投入较大, 单个经营主体经济实力有限, 只能生产低附加值的寻常农副产品, 导致经营利润低下。再加上农业产业链分离较多, 研究、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一体化程度较低, 利润分配不均, 特别是生产环节利润最低, 且销售期短、风险较大, 故造成产值和效率持续走低。

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国家目前已逐步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 但由于农牧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政府财政拨款仍显“杯水车薪”。同时, 现行种粮补贴政策都是以家庭承包作为基础, 使得一些专业种粮大户难以享受补贴, 进而造成资金紧缺的局面。再加上部分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晒场、仓库等配套设施的缺失, 设施老化、功能减退等问题频现。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强化措施

1) 立足生产主体培育经营主体。从发展路线来看, 我国农业经营主体最初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场经营形式存在的, 或是以多家农户合作经营形式存在, 统属于家庭联产承包制。此后随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变, 传统家庭联产承包制逐渐向规模化模式转变, 形成了有如农业合作社、家庭农产、农业专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基于这一发展趋势下的农业经营主体, 必须促进制度管理与激励机制相互融合, 实现约束下的有效调动。具体地说, 即是在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的进程中,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坚持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理念, 结合科学化的激励模式, 如对专业技术人才给予补贴, 对技术推广、休耕、承包等农业改革措施的执行给予补贴, 借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来实现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激励, 提高其务农积极性, 以实现增值创收目的。

2) 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扶持力度。首先, 各级政府应加大项目整合力度, 加快农田水利建设, 尽可能划拨足额资金支持当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其次, 应在支农项目政策上适当放宽条件, 合理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 如对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 可交由农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承担。再者, 应制定具体的扶植政策, 设立专项发展资金, 结合贴息、补助、免税、奖励等不同形式, 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置新型农机设备、修建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农业生产加工技术等。

3) 深度优化新型农业服务体系。首先, 应加强农业院校、科研机构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形成技术引进、技术配套、生产加工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其次, 应加大农村公共教育的投入力度, 引导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 为农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再者, 应强化基础服务机构支持力, 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夯实基础支持。

4 结语

综上所述, 要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 必须以每一体系构建为前提, 保证各体系间的均衡性, 形成联合经营主体, 并以此展开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经营, 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同时, 还应进一步帮助农民树立并深化职业化理念, 采用“引进专业专职人才、培育本土在职人才”的方式引进与高素质、高技能农业人才, 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黄绍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系[N].重庆日报, 2013-2-28 (003) .

[2]沈应仙.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探析[J].商业时代, 2014, (6) :59-61.

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 篇7

陕西和全国各地一样,在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有一些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但在对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成长方面的研究有些滞后、零散和匮乏,亟待予以加强。

一、培育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条件与现状

陕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一是资源禀赋丰富,产业基础比较坚实。陕西地域南北狭长,各地自然气候、资源条件差异大,资源丰富。关中地区自古就有“沃野千里”的美誉,是现代农业基础优越的区域;陕北滴灌等节水技术不断推广、旱作农业技术不断完善、高产的旱作新品种不断落地生根;陕南随着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的推广,农业的立体空间得到利用。陕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为加快土地流转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二是综合科技力量较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潜力大。尤其是杨凌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其自身在高新技术产业上的环境、人才、机制等方面优势,对全省农业起着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政策保障有力。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对粮食、生猪、油料等主产区予以倾斜,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等有关规定,为培育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

陕西利用自身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机遇,积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壮大。其一,推动专业户向种粮、养殖、农机等专业大户发展。陕西的专业大户具有农业区域特征,如作为全省的玉米主产区,陕北出现了规模上千亩的种粮大户。其二,积极培育家庭农场。2014年上半年,陕西家庭农场突破2万户,户均年纯收入超过20万元。其三,率先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体系。陕西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办法。在总结推广“宜川模式”,开展农校对接、农社对接、农超对接和组团参展的实践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体系不断完善和提升。2014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7680家,农户入社率20%。其四,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4年底,陕西省农业龙头企业2460家,其中有456家省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到786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日益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骨干力量和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市场主体。

二、培育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产业组织发展不完善

一是农业发展的耕地与水利资源压力大,农机化水平低。全省农业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分布极不平衡,耕地数量逐年减少,可作耕地只占到全省总面积的1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常用耕地的44.6%,比全国低7.4 个百分点,旱涝保收面积仅占28.4%,比全国低7.7 个百分点;水利设施落后,全省水库1045 座,水库容量在全国排第26 位。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使得农业抗灾减灾能力较低;陕西农业机械总动力在全国排第19 位,每公顷粮食生产面积投入农业机械动力5.85 千瓦,在全国排第23 位;农机化程度低,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52.2%。二是陕南、陕北、关中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特色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品牌规模效益不高。三是农业深加工水平低。农产品加工主要还是初级产品加工,缺乏大而强的龙头企业带动。全省农业龙头企业仅占全国的2%左右。龙头企业仍然存在生产规模小、加工水平低、带动能力弱等突出问题。全省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率,比全国低0.6 个百分点。同时,基地+ 农户+ 产业的衔接还不够完善。

2、土地与资金约束严重

2012 年6 月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占总承包地面积的20%左右(钱克明、彭建军,2013)。而到2014 年底,陕西省土地流转面积仅占承包地面积的15.8%,陕西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从流转方式看,农户间以转包、租赁、互换为主,占流转土地总量的94%,农户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流转的现象还不普遍。农业发展中的配套设施用地已日益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瓶颈。

陕西农业经营主体因授信担保困难、申请手续繁复、隐性交易费用高等问题存在资金融通困难。如:种粮大户缺乏足够的抵押担保,难以获得满足其自身扩大再生产的大额资金需求;合作社获得贷款的额度整体较低,获取贷款的渠道相对单一且贷款的利率整体偏高,只有36.2%的合作社从金融机构获得过贷款,贷款也主要用于建设生产基地。据调查,目前有54.7%的合作社认为当前的融资额度不能满足合作社的需要;陕西家庭农场经营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家庭农场面临的首先是土地租金成本较高,100亩土地规模年的租金至少在10 万元以上,且租金逐年递增,何况农场后期运营的基建成本和生产成本使其需要更大量的资金投入,农场自身投资显得力不从心,而目前政府对家庭农场投资在借贷方面缺乏优惠政策。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新型主体经营发展的瓶颈。

3、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

陕西全省农业科技力量排全国第5 位,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贡献率较低。1999—2011 年上半年,全省共申请农业新品种102 件,仅居全国第22 位。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显示,陕西1999—2011 年农业植物新品种权授权数在全国排位中位列第20 名,远低于河南、四川等省份。有关资料表明,陕西在1991—2010 年,科技进步始终是农业增长的重要源泉,但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不高,农业科技增长对农业的贡献几乎保持不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始终没有超过物质收入。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时期农业科技贡献要达到60%,2014 年,陕西为53%,相差较远。另外,陕西农业科技资源在区域、产业、部门之间配置失衡;农科教、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4、农业劳动者素质结构性下降,后继人才缺乏

一是从业农民文化素质低下。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数据加权平均计算得出,陕西农村成人受教育程度,2011 年,小学及以下6.2、小学22.1、初中54.9、高中及中专13.4、大专以上3.4,加权平均受教育年限8.39。职业农民培育接受群体有弱质化趋势。二是农业从业者结构失衡。农业劳动力中“386199”人员趋势明显,从业结构呈现出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农忙季节性短缺。据调查显示,陕西农村留守人口中,40 岁到60 岁劳动人口占39.8%,20 岁以下60 岁以上人口累计占41.39%。农村土地耕种主要依靠40岁以上人口。三是后继乏人。有关分析表明,不同类型主体的经营者在年龄、学历、培训经历、非农工作经历等特征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总体上都有较高的主体素质要求。企业经营对经营者的学识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次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者,农业专业大户户主。由此看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需要在技术推广、市场拓展、品牌营销、组织农民等方面具有较高学识、较强能力或威信。然而,农村新生代劳动力在农村从业或生活意愿低下,高素质农民的加速城市流动或非农转移,高素质农业劳动者出现后继乏人现象。

5、政府支持政策不足,政策落实效率不高

近些年来,国家和陕西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不少支农政策,对农业稳定发展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府支持政策不足。2004 年以来,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基本方针的指导下,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快速增加。但大多数支持政策主要用于民生事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对传统农户的支持,国家对新型经营主体缺乏有效的支持政策,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很难得到项目和资金的扶持。二是各项支农政策还存在脱节现象,不少支农政策是通过部门条条下达的,各项政策之间缺乏整合性和衔接性。三是部分扶持政策的灵活性不足,与实际工作的需求不匹配,许多政策具有明显的时滞性。

三、培育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思考

1、巩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与发展农业产业组织

一是巩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耕地,改善水利设施及条件。打造关中高效农业区、陕南生态农业区、陕北有机农业区三大板块,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二是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以全省农业资源禀赋为坐标,形成陕南以茶叶、生猪、中药材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加工带,关中以粮油、果蔬、乳品、肉牛、生猪为重点的主导产业加工带,陕北以羊只、红枣、果业、杂粮为重点的优势产业加工带。三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支持银桥、石羊、西凤、秦宝、本香等一批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形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消费品牌。做好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羊毛加工等行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组织的优化与发展。此外,引导合作社兴办经济实体、推进合作联社发展,提升组织化水平。

2、破解土地与资金约束

其一,加快土地流转。一是明晰农民土地权益。加快土地承包确权登记,规范流转程序与合同,稳定农民土地预期,支持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开展宅基地流转、抵押、转让试点,鼓励农民带地、带股、带房进城,让进城农民有创业和就业的机会;三是建立基层土地信托服务中心和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担保基金,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四是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与转出土地的农户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土地在租赁、转包、入股或自用过程中实现资产增值,为入股龙头企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创造条件。

其二,加大资金支持。一是加大财政扶持。政府应严格按照《农业法》的规定和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要求,确保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加和国家新增财力向农业倾斜,以及确保财政支农的增长速度超过财政其他支出的增长速度,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陕西(省、市、县)各级财政应重视通过财政投资项目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通过提高土地流转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信息、培训、技术推广、市场营销、商标注册等服务。二是强化信贷支持。首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纳入信用评定范围,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探索扩大经营主体申请贷款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创新诸如农(副)产品订单、保单、仓单等权利以及农用生产设备、机械、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等财产抵(质)押贷款品种,帮助解决贷款难问题。其次,搭建银企交流合作平台,探索直接投融资方式,扩大龙头企业资本规模。再次,发挥省农业产业化融资担保公司作用,引导各地成立专业性融资担保公司,逐步建立覆盖全省的农业产业融资担保体系,发挥果业、畜牧等产业基金作用,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加大农业科技的支撑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与成长关键在于知识和科技等无形生产要素的不断涌入,取决于“人力资本+ 科技研发”这些核心构件,这无疑需要农业科技的支撑。一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二要引导其他投资主体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场大户等生产经营主体在发展规模化经营、良种繁育、绿色产品等方面的科技创新与应用活动。三要利用陕西的科技资源优势,鼓励涉农企业、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业科技园区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满足农业科技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创新人才培养等不同需求,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利益联动机制,形成科技创新的合力,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与成长提供科技支撑体系。

4、优化农业劳动力结构,建立人才回流机制

一是健全农业人力资本成长的教育培训机制,优化农业劳动力结构并提高其素质。抓好农村中小学生教育,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进行系统的职业培育,做好青年农民和农村后备劳动力的学历教育和培训工作;依据农广校体系、现代农业园区等实训基地,尽可能地发挥“三网合一”工程的远程教育网络优势,加强对农民的专业培训。落实《陕西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重点培训合作社、龙头企业负责人和专业大户等,使之尽快成为专业化、职业化农民。二是确立农业人才回流的动力机制,营造人才发展和创业的良好生活环境,鼓励投资农业的企业家、大学生、新生代农民工去农村创业,并为其创造发挥才能的空间和机会,破除当前农村高素质从业者后继乏人的困境。

5、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落实效率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首先,在公共政策上给予新型农业主体以更大支持。应当尽快出台有关家庭农场工商登记、税收管理等制度性规定;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设立、组织、运行与内外部关系做出规范;进一步完善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制度,使之真正成为权利人的资本要素。其次,在经营环境创造上给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更大支持。政府部门要在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信息获取、资金筹措、物质装备方面给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更多支持;加大土地流转的政策扶持,引导土地向种田能手、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各种专业合作组织流动。再次,政策帮扶激励。加大财税支持、经济补贴、技术指导和风险控制,催生新型职业农民大量涌现。二是增强各项支农政策之间的整合性、衔接性、灵活性、时效性,纠治政策支持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提高政策落实效率。

值得强调的是,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将发生符合自身逻辑的变化,呈现出不断演进、完善和规范化的动态变化过程。新型农业经营各主体专业化、综合化,甚至联盟化的趋势将日益显现,应审视各主体的创新发展趋势,从战略层面上考量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成长。

摘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在“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的必然选择。陕西具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较好基础,但存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加快陕西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成长,需要巩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组织、破解土地与资金约束、加大农业科技支撑、提升农业劳动力结构水平。

森林的经营分类与培育探析 篇8

关键词:森林,经营分类,培育

1 森林经营分类

森林经营分类作为森林培育中的核心工程, 需要引起林业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分类是为了更好的经营, 通过明确森林培育方向从而采取相应的森林培育措施, 达到林地的合理使用。调整林分结构, 大大提高林地利用率, 从而增加林业生产量和价值量;利用林区生产力, 实现林区的可持续发展。

1.1 经营分类的原则

1.1.1 分区分类原则

如果将森林利用看做一个整体的话, 营林生产就是这一整体的基础。一般来说, 营林生产同时受到了来自自然条件与生物学表征的影响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市场建设发展需求的限制。我国拥有幅员辽阔的地域空间, 在这一空间中又有着丰富的森林类型, 所以全国各地的生产速度各不相同, 这也就意味着森林资源存在严重分配不均的问题。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划分不同的地理区域, 分别制定方向和规划规模, 才能指导森林单位合理布局, 发挥其生产能力, 从而进行与其自身情况吻合的生产, 最终实现分类指导, 科学营林。

1.1.2 多级序分类原则

在这一原则下有一个重点:多级序分类结构需要与森林经营分类系统相适应。一般来说, 分类越高的区划单位所代表的树种分类模式, 就越接近于一种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自然区位因素相适应的模式。总之, 不同级别的区划单位与不同级别的分类单位组合在一起, 可以较好地进行逐级控制, 有利于森林经营分类的系统化与完善化。

1.1.3 科学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分类原则

营林生产布局作为森林经营分类的基础需要通过宏观控制与干预的手段实现引导营林生产的目的。就营林技术措施而言, 一方面, 它需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 在一定程度上对营林生产起到干预与限制的作用;另一方面, 它需要坚持实用性的原则, 确保分类细化程度能够与营林实际作业相契合。

1.1.4 动态分类原则

需要明确一点:多层次、多种类的土地资源才是森林经营的最基本对象, 这些土地资源虽然处在不同的林产阶段,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相互独立的个体。高质量的森林经营分类体系决不能仅仅依靠某一时间点的林木覆盖情况进行分类, 诸如立地条件、树种因子等指标, 在森林经营划分分类中的作用同样关键, 这也正是秉承动态分类原则的最根本原因。只有在动态分类原则支持下, 森林分类系统才能够实现稳定与高效、简化与系统的统一。

1.2 分类依据

综合森林资源的地带性和自然条件的不同, 可以将营林生产发展方向与管理难度这两大指标作为森林经营分类区划单元的划分依据能够实现合理布局生产力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 经营技术措施的不同, 也是分类依据制定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这种经营技术措施的差异性, 一般来说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经营目的的差异。这种经营目的的差异将直接反映到经营效果的评价体系当中, 使其基本评价指标与指标计算方式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次, 立地条件特征额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再次, 立地生产潜力指标作用与决定下的营林生产在立地适应性与限制性方面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最后是林木的起源不同, 差异性的起源会使得经营周期存在诸多差异。

1.3 森林经营分类系统

现阶段我国的森林立地分类相对成熟, 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主要采用的是立地区域———立地区———立地亚区———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具体而言,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4 地区、区、亚区

这些划分单位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地域结构相连的地理单位, 它将整个森林经营分类系统的发展方向定义为一种按照森林资源地带性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发展方向, 是整个森林经营分类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5 类型小区

类型小区是整个森林经营分类系统当中的一级单位区划, 它将那部分经营管理目的一致, 所采用经营管理方针基本一致的经营类型集合到了一起。类型小区划分最关键的目的在于它体现了不同经营类型之间不同的功能与形态, 并为以林种为依据的深层次划分提供了机会。

1.6 类型组

类型组作为森林经营分类系统中的次级单位区划, 是指那部分营林适应性与限制性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的林分结构的集合。其特殊的划分依据决定了类型组下属不同的经营类型组势必会在立地生产潜力方面体现出较大的差异与不同, 并且这种差异在新技术管理措施的应用过程中尤为突出。在实际工作中, 工作人员往往会选取土壤因子或是立地条件作为类型组的基本划分依据, 这是从而何来的呢?首先, 在土壤因子与立地条件的干预下, 类型组差异性的生产状况能够得到全面的展现。其次, 立地条件与类型组划分依据的契合从整体上来看实际上是一种森林经营分类系统与立地分类系统的融合。

1.7 类型

类型作为森林经营当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单位, 将那部分形态相同或是大致相同的林分结构纳入其中。简单来说, 在对这些形态大致相同的林分结构进行管理处理的过程中, 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与计算体系都应当保持一致。值得一提的是, 在这种单位划分当中,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林分结果差异性的生长指标制定差异性的管理与维护措施, 确保林分结构的正常生长与发展。

2 森林的培育

森林对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所在。所以, 深入贯彻落实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森林综合培育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林土上, 根据林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 按照商品林区、一般生态林区、重点生态林区的划分, 对其进行综合性的经营, 使各类型森林的多种效益发挥到最大限度。可以说, 做好森林综合培育工作是我国林业从采伐型转向培育和利用并重型的一大关键指标。

自新中国成立开始, 我国一直注重森林的木材利用, 进而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不协调, 危及森林资源的再生, 也出现了旱涝灾害。据此, 积极恢复森林的生态平衡, 有针对性地、适时地实施抚育间伐、更新造林、采伐利用、封山育林等综合性培育森林的措施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2.1 抚育间伐

对天然次生林抚育间伐的关键在于对林分结构和林分环境进行调节, 从而促进林木的成长, 使得干形优良, 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这一措施, 主要适用于一般生态林区更新造林。更新造林措施在培育中占主导位置, 不仅对荒山、荒地、采伐迹地进行更新造林, 而且对林间空地实施林冠下造林。要以适合的地点、适合的地方、适合的树木以乡土树种为主导, 引进试验外来树种, 确保林分快速增产, 控制好间伐的密度。

2.2 采伐利用

次生林到了成熟阶段要对其进行采伐利用,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树种的生长特点和病腐情况, 对其进行采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所采伐的次生林林龄不宜过高。天然的次生林多生长在高山, 组织复杂、优良树种很多, 采伐应以择伐为主。

2.3 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主要起到培育森林和发挥林分防护的作用。这种措施适用于一般生态林区, 主要针对那些树种组成合理、分布均匀、生长良好的林分, 主要方法是加强管理, 严禁乱砍滥伐, 预防森林火灾。

2.4 禁伐

主要适用于重点林区, 对于坡度在25°以上的林分进行禁伐, 加强管护。现阶段, 我国森林管护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 具体的地块森林培育方向不稳定, 林业用地地块目标不明确, 容易发生更换培育对象的问题。这种培育目的的不明确直接导致了培育措施无法连续实施, 培育质量进而难以得到保证;其次, 多数地区全覆盖的森林立地分类与评价体系不完善。如果森林抚育不及时, 集约化经营程度就不会很高;再次, 森林培育如果投资不足, 森林资源信息更新就会滞后。

3 建议与启发

从森林经营分类和森林培育的技术要求来看, 要注重以下几点:首先, 建立相对健全稳定的森林培育机制, 建立适用于全国的森林立地分类评价体系;其次, 建立森林抚育监督管理机制, 开展集约化森林经营;第三, 建立健全稳定的投资、融资体制;第四定期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 认真执行森林经营方案。

参考文献

[1]赵华.刘勇.吕瑞恒.森林经营分类与森林培育的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 2010 (.06) .

[2]王占利.关于森林经营分类系统的探讨[J].内蒙古林业科技, 1998 (.01) .

[3]高远波.关于我国森林培育技术的探索.[J].黑龙江林业科技, 2011 (.12) .

[4]关祥吉.森林培育与恢复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 (.05) .

定向培育经营模式 篇9

1 主要做法和进展情况

1) 大力发展家庭农场。把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重点, 到今年3月底, 全市经过工商注册的家庭农场发展到5761家, 经营耕地面积4.07万hm2, 平均经营规模7.12hm2。其中种植类5 499家、养殖类142家、种养结合类72家。

2) 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目前, 我市租赁承包地的工商企业达220多家, 经营面积1.72万hm2, 涌现出231个66.67hm2以上的规模经营典型。如冀州日鑫、阳光小镇, 饶阳众悦、冠志等, 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 发展规模农业、高效农业、定单农业, 借助其科技力量建立示范基地, 实现各方共赢发展。

3) 发挥以农机合作社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优势。农机合作社融农机、农艺技术为一体, 机械化作业覆盖主要农产品生产全程, 发挥以农机合作社的资金、装备、技术、人才优势和联系农户与市场的纽带作用, 流转农户土地、农户带地入社或托管农户土地, 发展规模经营。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土地面积70.62万亩。如冀州市永旺农机合作社、深州市仁忠农机合作社通过流转、托管等形式发展粮食生产, 经营面积均超过200hm2, 同时开展农机、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 促进了农民增收。

4) 创建现代农业园区, 优化资源配置。2015年, 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促进农业升级的意见》,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家, 省级现代示范园区3家, 市级17家。武强县北大洼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已流转土地0.36万hm2, 重点打造了蒙牛循环经济示范、高科技设施农业和高科技畜禽养殖示范“三大板块”。目前, 已发展千头奶牛小区16个、万头奶牛牧场两个、万亩饲草基地两个, 入驻高科技项目9个, 高端养殖企业6个。

2 存在的问题

我市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 为提高农业效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也暴露出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经营主体发展数量多, 但整体质量不高。二是部分主体产销衔接部紧密、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三是大部分主体都以单一种养为主, 多数为初级产品, 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四是普遍管理水平不高, 内部制度不健全, 不按章程运作。五是可持续能力不强, 附加值、经济效益不高。

3“十三五”时期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现阶段我市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规模经营也成为必然趋势。

1) 抓好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一是完善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 着重提升县乡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运行水平, 真正落实监管责任, 发挥管理和服务作用, 规范引导土地经营权有效流转,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各级金融办、金融机构研究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土地经营权流转证抵押担保融资政策措施, 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支持。三是进一步完善工商资本租赁农地准入、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

2)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载体和平台, 与建设京津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有机结合, 每个县市区建成一个高端农业示范区, 全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达到60个以上, 市级园区达到30个以上, 省级园区达到10个左右, 形成多层次、主导产业全覆盖的现代农业园区集群。

3) 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新型规模经营主体。深入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 省市县三级联创, 梯次推进。积极培育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 发展多种规模经营形式。

4) 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促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对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 倾斜扶持政策, 出台激励政策, 促其加快发展。一是在强农惠农政策、专项资金安排、各类支农项目、职业技能和专项技术培训等方面予以倾斜。二是开展家庭农场农业部门认定和名录建设工作, 出台家庭农场认定办法, 细化家庭农场认定标准, 规范认定程序。三是根据经营主体发展规模和产业需要, 分别安排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对口指导和服务, 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四是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将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列为农村人才培养重点。

5) 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领作用。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 充分发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在农业机械和科技成果应用、绿色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引领功能。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参考文献

西宁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 篇10

关键词:农业经营;培育發展;对策建议

1 概述

截至3月底,全市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488家,注册家庭农牧场393家,农牧部门认定种养大户252家,注册资金10.45亿元。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努力,西宁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较快发展,呈现出几个明显特点:

①创办方式多元化。

一是村集体组织领头创办型,利用村党支部、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优势,围绕本村的传统主导产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如湟中苏尔吉蔬菜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存林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等。

二是专业大户牵头创办型,依托种养、加工大户的管理经验及资金、技术、销售等优势牵头组建合作社或创办家庭农牧场,带动农民,这种类型在全市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中占大多数。

②产业分布集聚化。

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当地已形成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开展专业性生产经营活动。例如湟源县青翠青蒜苗种植专业合作社(以青蒜苗种植为主)、日月乡克素尔村铁建国种植大户(以食用菌种植为主),湟中县苏尔吉蔬菜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以大白菜、娃娃菜等露地蔬菜种植为主)、上新庄盛城家庭牧场(以繁育仔猪为主),大通县存军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以育肥牛羊为主)、逊让乡麻什藏村代桂兰种植大户(种植油菜400余亩)等,都是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进行生产,产业分布特色非常明显。

③合作空间开放化。

合作社打破农村区域、专业等的局限,集产、供、销、技术培训和仓储、配送于一体,有利于产业集团集群发展的模式,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使合作空间更加宽广。

④服务领域宽泛化。

越来越多合作社不断拓展自身服务领域,并逐步从最初的生产领域向农机服务、民间工艺、旅游休闲等领域扩展。形成了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管理模式。如大通丰谷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 形成了以技术推广、农业植保、良种繁育、农机服务为主的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模式。

⑤优势互补联合化。

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市场话语权,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特别是合作社之间的的联合与合作日益增多,以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一种是跨行业的合作,比如种草和养畜之间的合作,互通了有无,实现了双赢。另一种是同行业之间的合作,主要是购销方面的合作,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提高收入。

2 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西宁市在政策落实、资金扶持、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支持,为其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2.1 落实优惠政策,加强指导服务。2014年,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就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强化金融服务、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用地用电政策和完善市场信息服务五个方面完善了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西宁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扶持管理暂行办法》,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制定了《西宁市培育扶持农牧业种养大户和家庭农牧场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和种养大户的指导和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内部发展动力得到强化,外部政策环境得以优化。

2.2 加大财政投入,争取各级扶持

从2008年至今,西宁市共申请中央、省财政扶持资金5095万元,扶持合作社399家。加大地方财政扶持力度,扶持资金逐年增加,市级财政扶持资金累计达1067万元,扶持合作社143家。2013至2014年,省市财政累计投入470万元,扶持家庭农牧场94家;投入152万元,扶持种养大户84家。今年,省财政支农资金切块项目大通县、湟中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创范化新、培育200万元资金已下达。

2.3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

利用下乡宣讲1号文件、科技三下乡等各种机会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及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农民群众对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和种养大户建设及相关政策保障措施的认识逐步提高。近年来,西宁市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纳入“阳光工程”和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范围,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省内外考察培训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合作社经营管理、政策法规、财务管理知识教育培训活动,先后培训合作社理事长、财会人员2000余人(次)。2014年,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市财政局联合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人员培训月活动,对进入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名录的650家合作社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培训,进一步规范了合作社财务管理。自开展家庭农牧场注册登记以来,各县将农牧场主培训列入年度计划,重点进行支农政策和专业技术培训,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业人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明显增强。

西宁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质量明显提升、效益明显体现,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村级组织“统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的问题,而且有效解决了科技推广到户“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的难题,有力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①统一了服务机制,规范了民主管理。

大部分合作社实行了信息、培训、技术指导、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等“五统一”服务,形成了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统一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运作体系,提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推动民主管理,维护成员权益,激发了成员民主办社的热情,实现了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并进。

②优化了农业生产布局,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了农村资金、技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聚合分散的农村生产力,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和优化;同时,通过为农民进行购销服务、传递市场信息、指导农民种植养殖品种调整,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③推动了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为了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越来越多的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和种养大户成为土地流转的主体。2014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1.54万亩,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25.18万亩,接近全市流转总面积的80%。

④加快了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步伐。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一品种引进、生产管理和包装销售,既实现了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又极大地降低或分散了单个农户所承担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另外,对一些符合地方特色、具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小部分农户生产无法做大做强的实际,通过集群生产和示范引导,有利于逐步形成名特优农产品的优势产业带和区域布局。

⑤加快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进程。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引导农户适应市场需要调整种养殖结构,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价格,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3 存在的问题

虽然西宁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難:

①部分合作社组织较为松散,专业人才缺乏,服务能力较弱。

目前,西宁市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机构松散,服务功能弱,利益联结少,合作社成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经济管理知识匮乏,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缺乏长远发展眼光,难以适应发展需要。

②家庭农牧场发展尚不规范、不平衡。

作为2013年刚刚起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西宁市家庭农牧场总量少且分布不平衡,部分家庭农牧场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土地流转期限短,难以长远发展;由于家庭农牧场注册的低门槛和低成本,个别家庭农牧场依附于合作社,“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其注册的目的只是能够多一条争取财政扶持资金的渠道。

③贷款融资困难,发展后劲不足。

土地承包经营权无法质押贷款,加之受到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制约,畜牧养殖业新型经营主体用地紧缺,成为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生产、发展壮大的瓶颈。

4 对策与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宁市要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按照“扩大总量,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发展与规范并举,做到组织领导、政策措施、项目扶持、制度建设“四到位”,全面发展规范、提升带动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4.1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鼓励和支持涉农院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个体工商户、农村经纪人投身农业创业,支持和引导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等形式成为专业大户;将具有一定生产规模、资金实力和专业特长的农村专业大户,引导发展成为家庭农牧场。鼓励家庭农牧场联合经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更高的合作农场;鼓励农村种养大户、运销大户、农机大户、家庭农牧场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利用各自优势和资源,多层次、多形式组建合作社,扩大合作社对优势产业和基地农户的覆盖面;鼓励工商资本和城市闲散资金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重点培育加工规模大、行业集中度高、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大型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家庭农牧场)”经营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4.2 加大指导服务力度

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基层农业公益性服务机构建设,积极培育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推进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服务专业化。鼓励科研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方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信息采集与发布等服务,探索完善“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田间市场”等运营模式,建立现代流通体系,开拓农畜产品营销渠道。加强区县级服务大厅、村级服务网点等农村信息化建设,强化农畜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分析、预测和发布,促进产销衔接。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培养一批善经营、会管理的领军人才。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育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4.3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坚持政府扶持与合作社自主发展相结合,进一步开展规范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牧场创建活动,使更多合作社明晰财产权益关系,健全民主管理体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做到制度更加健全、机制更加完善、活力更强、后劲更大。深入总结和分析“产业规模大、社员带动多、服务设施全、利益联结紧、市场品牌响”的示范社中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树立一批可学可比、实实在在的典型,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激励带动其他合作社规范发展,发挥自身造血功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吸收农户土地、资金等要素入股形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发展成果。

4.4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整合项目资源,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扶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提升加工流通能力,支持合作组织兴办或参股龙头企业,龙头企业领办合作组织,实现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融合发展,重点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改善生产条件,推进集约化经营。进一步把家庭农牧场列为财政支农项目申报和实施主体,在设施农业、

农田水利、农机购置、高产创建和现代农业发展等项目上给予重点扶持,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土地整理以及农村道路建设等项目优先安排在家庭农牧场实施,切实改善家庭农牧场生产经营条件。

4.5 强化管理监督

厚朴采种基地区划及经营培育浅析 篇11

1 厚朴采种基地区划

1.1 厚朴基地林分状态

重庆市开县的厚朴采种基地地处开县东南山地, 小部分为研究用天然野生林, 绝大部分为人工种植厚朴林带。人工种植区内, 其中多数是纯厚朴种植区, 少数为以厚朴为主的混交林。各区域之间厚朴林树龄整体略有差异, 同一区域内基本为同龄厚朴。各林区厚朴平均胸径4.0~18.0 cm, 平均树高4.0~11.5 m。少数林区厚朴正处于开花结实阶段, 即将进入初产期;多数林区进入初产期或盛产期。林区因为种植密度、厚朴种植种类不同而有所区别。

1.2 厚朴母树林选定标准

(1) 选择良种纯厚朴母树林, 要求林区内优良母树数量占整个厚朴种植区总体比例30%以上, 区域内厚朴树龄满足条件, 已经进入盛产期的中龄林;或是选择区域内厚朴树龄相对较小, 但是已开花结实即将进入中龄林阶段的幼林。采种基地区划面积相对较为集中, 厚朴林整体胸径和树高相近, 所选林区厚朴生长良好, 厚朴树种具有优良种种源基因, 为避免劣等林分基因影响, 以母树林为圆心, 半径200 m范围内应不能有同一树种的劣等林分。 (2) 母树林应当是纯厚朴林, 不能满足此要求的, 选取目的厚朴树种比例在80%以上, 同一林区树龄相同的厚朴林。 (3) 厚朴林为人工实生林, 密度较高, 每公顷厚朴株数要求在800株以上或者郁闭度大于0.6。 (4) 排水性能良好, 立地条件优异, 光照条件充足。 (5) 土壤富含腐殖质, 土层中等厚度以上, 坡度相对比较平缓, 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1.3 采种基地区划

依据上述标准, 在规划范围内厚朴林分, 选定好优良采种林区进行区划, 依据各林分的林龄, 地貌状况, 设置相应标识, 以便规范管理。

2 采种基地经营

2.1 选定采种优良母树进行标记记录

在区划后选定的各厚朴母树林内, 进行优良母树的选定。母树选定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 选择林分中长势优良的厚朴母树, 要求材积生长量大于该区域厚朴平均林分的15%, 母树树干粗壮圆满, 树冠发育完全, 形体匀称, 无畸形生长, 无病虫害侵扰, 树体无机械损伤痕迹。 (2) 母树发育正常, 开花结实优良。 (3) 初步估测待选各母树之间的密度, 视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依据密度分布要求选择合适母树。 (4) 母树选定后, 进行标记, 编号并登记造册。

2.2 清理选定母树周边其他杂木

研究表明, 厚朴在优良的生长环境下, 生长速度快, 胸径和树高等生长量增长迅速, 用于药用价值的树皮和根系厚度也会相应增加。对采种母树林进行疏伐是提高厚朴母树生长, 促进开花结实, 改善遗传品质的有效措施。疏伐过程中, 尽量采用均匀疏伐方式, 清理选定的保留母树之外的所有杂木 (包括所选定采种母树之外的厚朴林木、其他乔木、灌木等) 。

母树林的疏伐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疏伐密度。完全疏伐后将采种厚朴母树的密度控制在550株/hm2, 各采种母树树冠之间的距离保持在70.0~90.0 cm[1]。 (2) 去芜存菁, 尽量保证采种母树分布密度均衡。在保证距离范围内的情况下, 可以保留相对更优良的母树, 但要保证母树的树冠有充足的伸展空间, 相邻母树的树冠之间有足够的间隔, 避免母树生长之后空间挤压却难以再次疏伐的弊端。 (3) 按照林分发育情况合理选择疏伐次数。盛产期的中龄母树, 因为树体发育趋于完全, 不会发生生长后争夺空间的问题, 可以一次性疏伐到位;初产期的幼龄林, 可以分为2次进行, 第1次疏伐的密度可以较高, 第2次疏伐完成后到达成年母树密度标准。 (4) 清理采伐物, 合理利用采伐的厚朴树的药物价值和木料价值。

3 采种基地母树培育

疏伐完成后, 对选定的厚朴母树进行适当处理, 可以有效提升母树的种子产量和质量。

3.1 采种厚朴母树截顶

厚朴母树进入盛产期后, 为使种子产量提高, 发挥较高的经济效益, 充分利用母树的优势, 对基地采种母树进行截顶, 促进其侧枝生长发育, 以提高结实率, 提升厚朴种子产量。采种母树截顶要求: (1) 已达到成年的采种母树视树体生长高度而定, 截去1/3的顶梢; (2) 未进入成年期的幼林厚朴母树林, 以3 m高度为标准, 去除3 m以上枝干, 以促进侧枝发育, 尽快形成树冠。 (3) 对采种母树截顶的时间应在母树的休眠期, 一般在选择11月左右。

3.2 采种母树修枝整形

合理修枝整形, 可以促进厚朴采种母树的挂果枝条发育, 对母树的结实率能起到有效的提升效果。厚朴母树的修枝整形也应当选择在生长休眠期进行, 选择每年的秋末冬初进行。修枝整形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清理病虫害的感染的侧枝, 以防病虫害蔓延; (2) 清理生长过多的侧枝, 为所保留的侧枝生长发育创造有利空间, 避免侧枝密度较大不能充分生长影响结实率; (3) 保持各层之间的侧枝距离在0.8~1.0 m; (4) 每一层上, 侧枝的保留数量为4~6条。

3.3 采种母树除萌抹芽

厚朴具有很强的萌芽能力, 经常会从树干基部生长出的许多新的萌芽、萌条, 生长十分旺盛。及时清理厚朴采种母树萌条, 抹去萌芽, 可以避免它们对营养物质及生长空间的争抢导致母树的生长不良, 进而影响采种母树的结实率及种子产量、质量。

3.4 采种母树林定期中耕除草

在每年杂草生长旺盛的季节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春季4月上旬, 杂草生长旺盛, 进行1次中耕除草, 保证采种母树生长条件。除此之外, 5月下旬和7月下旬各进行1次中耕除草。通过中耕除草, 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生长与草籽生长散播, 降低来年除草难度, 改善立地条件, 有利于采种母树生长发育。坡度适宜的幼林, 可以套种浅根系农作物 (豆、菜等) , 既不会与幼林争抢营养物质, 还可以起到以耕代抚的作用。

3.5 母树施肥

研究表明, 虽然厚朴在土壤贫瘠的地域也能生长, 但是肥沃的土壤对其生长和开花结实十分有利, 因此合理的施肥, 保证土壤的营养成分充足, 对采种母树的生长和开花结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 厚朴母树选定的当年, 在母树左右两侧开挖环状或者条状施肥沟, 沟深在25~30 cm, 每株母树需施加80 g左右的复合肥料, 同时施加60 kg左右的农家肥, 施肥后复土填埋。 (2) 定期施加基肥及追肥。每年冬季对采种母树进行定期施加基肥, 深耕土壤至25~30 cm, 使用适量的过磷酸钙和农家肥混合后完全腐熟然后用作基础肥料, 有利于厚朴母树对磷肥的吸收利用。混合肥料用量为每株母树50 kg左右。每年进行中耕除草的过程中, 可以配合施加复合肥用作追肥, 幼林母树每株施肥50~80 g, 成林母树80~120 g。 (3) 施肥时, 母树的树冠投影范围内为有效施肥距离。此外, 可在3月厚朴母树花芽开始生长时喷施浓度为20 mg/L的赤霉素溶液[2], 可以提高厚朴母树的座果率和种子产量。

3.6 母树病虫害防治

3.6.1 苗木根腐病

厚朴树为浅根系树种, 由于根部排水不良或是种植土壤粘度较大, 土质潮湿的地层容易发生根腐病。患病母树根部发生腐烂, 枝条上生出暗黑色斑纹, 发病一段时间后母树死亡。防治方法: (1) 选择排水良好土壤条件, 保证母树根部排水性能; (2) 发病后需要及时治疗或清理患病母树, 并且使用生石灰或者硫磺粉进行消毒, 避免病害蔓延; (3) 有机肥料 (如草木灰等) 的使用, 可以有效提高母树的抗病能力。

3.6.2 天牛虫害

天牛成虫啃食厚朴母树嫩枝皮层后形成枯枝。喜欢在离地面30~50 cm的母树主干部位做巢产卵, 幼虫长大后侵入木质部, 导致母树死亡, 危害极大。防治方法: (1) 在厚朴母树树干涂白防止天牛雌虫产卵; (2) 8—9月晴天上午可进行人工捕杀成虫; (3) 对于已被天牛产卵的的母树, 可以向其中注入药物杀死天牛幼虫。

3.6.3 母树白蚁防治

因为白蚁性喜温暖潮湿的环境, 所以常常在厚朴根部筑巢, 危害母树根部。防治方法:可用诱杀剂诱杀白蚁, 密度375包/hm2[3]。

摘要:结合重庆市开县厚朴生产实践, 介绍了厚朴采种基地的区划和经营, 以及采种基地母树培养的主要技术要点。

关键词:厚朴,采种,基地区划,经营培育,重庆市开县

参考文献

[1]邹秉章.厚朴药材基地营建与管理技术[J].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6 (3) :191-193.

[2]高德强.厚朴有效成分含量分析及优树选择初步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上一篇:主动服务系统下一篇:安全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