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目标定向

2024-05-15

任务目标定向(精选4篇)

任务目标定向 篇1

0 引言

阵列信号处理是信号处理的一个年青的分支,高分辨技术和自适应是阵列信号处理的两个主要内容,其中以MUSIC方法为典型代表的高分辨技术一直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研究热点。该项技术的突破对声纳、雷达、地质勘探、生物医学工程等均有重要意义。

目标方位参数可以通过估计目标信号入射到接收基阵的角度(波达角)而得到。常规方法(如波束形成法)在许多方面已不能满足实际要求,迫切需要估计精度高、分辨能力强的新技术和新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后,针对不同的应用面提出了许多高分辨定向方法,如MEM[1],MVM[2],MUSIC[3],ESPRIT[4]和MLE[5]等。这类方法从空间分辨率上突破了波束形成系统的瑞利(Rayleigh)限的制约,使估计性能得到显著提高,突破了常规方法对目标分辨能力的限制,因此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针对日前出现的不同种类的高分辨定向方法,出于算法机理上较大差异而不易在数学上进行严格的统计性能分析等原因,本文通过大量仿真,对它们的统计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在统一的仿真模型基础上分析并比较它们的估计精度,按照工程应用的实际要求,从中优选出估计性能最优的高分辨方法,为进一步实用化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1 目标高分辨定向算法概述

阵列信号处理的高分辨定向技术发展至今,已出现了许多理论和方法。目前出现的典型高分辨定向算法根据它们的原理、背景和计算特点,可大致分为以下五类:

(1)波束形成法。就是把天线波束最大增益的方向(主瓣)进行机械扫描,测量其功率,来估计到达方向(DOA)。这类方法目前仍广泛应用于许多声纳、雷达等测向设备中。但是其缺点是无论信噪比有多高对于一个波束宽度内的多个空间目标是不可分辨的,即存在瑞利(Rayleigh)限制[6],要想提高分辨率,必须增大阵列孔径,但是这往往又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因此,人们又对常规波束形成法提出了各种改进,其中以Capon的最小方差法(MVM:MinimumVariance Method)最为典型。

(2)线性预测法。该方法利用天线的零点来抑制干扰信号,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多源信号到达角(DOA)的估计。利用这种方法,角度估计精度提高了许多。但是,提高的程度与阵列波束宽度和干扰入射角有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Burg的最大熵法(MEM:Maximum Entry Method)。

(3)部分空间法。它是目前阵列信号处理领域中的研究重点。这类方法明确地把实际数据的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向量划分为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其物理意义明确,比线性预测法在估计精度和分辨率上都有进一步的提高。这类方法从空间分辨率上大大突破了波束形成系统的瑞利限的制约。自1979年由Schmidt等人提出信号子空间理论以来,以MUSIC方法为典型代表的子空间类高分辨定向技术便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4)解卷积方法。这类方法将阵列输出数据看成是目标信号与信道传递函数的卷积。严格地讲,解卷积是指逆线性滤波,即需要知道信道传递函数的逆,从而根据阵列输出得到目标方位的估计。解卷积过程一般经过多阶迭代、与预设门限多次比较并最终使代价函数达到最佳。如递增阶数多参数估计(IMP)法、迭代滤波(IFA)法等。

(5)其它方法。包括基于波束域的高分辨方法、基于最大似然法的高分辨方法、基于高阶累积量理论的高分辨方法、基于贝叶斯理论的高分辨方法、基于循环平稳特性以及基于空时特征结构的方位估计方法等。

2 阵列及信号模型

K个窄带信号源,频率为f1,f2,…,fK,中心频率为f0。假设不同快拍、不同阵元上的接收到的噪声都彼此独立,为零均值、方差σ2的复高斯白噪声。阵列为均匀线列阵,M个阵元,阵元间距为b,信号源分别以θk(k=1,2,…,K)的入射角到达阵列的各个阵元,如图1所示。

设第1个阵元为参考阵元,相对于参考阵元,以θk为入射方向的第k个信号在第m个阵元上产生的时间延迟为,其中c为信号的传播速度

令x(t)=[x1(t),x2(t),…,xM(t)]T,n(t)=[n1(t),n2(t),…,nM(t)]T,其中xm(t),nm(t)分别为第m个阵元在t时刻接收的信号和噪声。s(t)=[s1(t),s2(t),…,sK(t)]T,其中sk(t)为第k个信号源在t时刻的值,设a(θ2),…,a(θK)]T,其中Θ表示未知的信号方位向量。

则阵列在t时刻的输出信号表示为

3 估计量的性质和克拉美罗界(CRB)

克拉美罗界是由极大似然估计器MLE(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而得出的[7]。其可以表示为

式中,N表示快拍数,D=[Aθ1,Aθ2,…,Aθk],I为M维单位阵。

MLE具备有效无偏的性质,计算十分复杂,因此在实际中直接应用比较困难,但是可以为许多其它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4 仿真性能分析

为了对上述各种高分辨定向方法的估计精度有一个直观的对照,将最小方差法(MVM),最大熵法(MEM),多重信号分类法(MUSIC),旋转不变子空间法(ESPRIT)和基于最大似然的高分辨方法(MLE)利用下述的仿真模型对其进行对比,并与克拉美罗界(CRB)比较。

仿真模型:标准均匀线列阵,阵元数为10,快拍数为100,阵元间距与入射波长比为1 2。

实验:两个独立窄带信号,目标方位角分别为±3°,对每种方法进行500次独立运算,每次独立运算使用100次快拍。图2-3给出了各种方法的估计精度的比较。

通过比较图2-3可以看到,在现有仿真环境中:

(1)以上方法在高信噪比下都是渐进逼近克拉美罗界(CRB)。

(2)以上方法的估计精度从低到高依次为MVM,MEM,ESPRIT,MUSIC和MLE。

(3)MUSIC和MLE方法在具有最高的估计精度,非常接近克拉美罗界(CRB),尤其是MLE方法,在低信噪比下仍具有非常高的精度以及很小的误差,但是由于该方法需要在参数空间进行多维搜索,运算量非常大。

5 结束语

主要针对几种典型高分辨方位估计方法展开讨论对每种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并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对比,并与克拉美罗界(CRB)比较。本文为了便于对各种方法进行对比,均采用均匀线列阵。许多高分辨方位估计方法对阵列结构并无特殊要求,如MVM,MUSIC,MLE等,即这些方位估计方法不仅适用于均匀线列阵,同样也适用于均匀圆形阵(包括均匀圆弧阵和均匀圆阵)或其它结构的阵列,只是对于不同结构的阵列,其方向矢量不同而已。但是有些方法和处理技术则只适用于特殊结构的阵列,如ESPRIT法要求要求接收基阵为均匀线列阵。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必须综合考虑算法实现的估计精度、稳健性、以及运算速度等因素。比如MUSIC方法稳健性较好,但是在低信噪比下估计精度有待提高;MLE方法需要在参数空间进行多维搜索,运算量非常大,为了减少计算量,提高运算的实时性,必须寻找快速算法。上述结论均是在各个信号源非相干条件下得到的,实际的信号环境中对于相干信号的处理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改进方向

摘要:长期以来,目标高分辨定向技术作为阵列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在许多科研领域中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与重视。在对目标高分辨定向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目前典型的高分辨定向算法MEM,MVDR,MUSIC,ESPRIT和MLE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一的仿真模型对它们的估计均方误差进行对比,并与克拉美罗界(CRB)比较。结果表明最大似然算法的估计性能最优,可以逼近克拉美罗界。

关键词:高分辨定向,性能分析,均方误差,克拉美罗界

参考文献

[1]Burg J P.Maximum Entropy Special Analysis.Proc[C].Proc.of the37th Meeting of the 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sicists,1967.

[2]Capon J.High-resolutionfrequency-wavenumber spectrumanalysis[J].Proc.IEEE,August 1969,57:1408-1418.

[3]Schmidt R O.Multiple emitter location and signal parameter estimation[J].IEEE Trans.Antennas and Propagation.,1986,34(2):276-280.

[4]Paulraj,Roy R H.ESPRIT: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s via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s[J].IEEE Trans.ASSP,1988,33(6):527-532.

[5]Stoica P,Nehorai A.MUSIC,Maximumlikelihood,and Cramer-Raobound[C]//Proc.ICASSP,1988:2296-2299.

[6]王永良.空间谱估计理论与算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Bienvenu G,Lopp L.Decreasing highresolution methods sensitivity byconventional beamformer processing[C]//Proc.of IEEE ICASS-P,1984:3321-3324.

任务目标定向 篇2

因为乒乓球一对一直接对抗, 敌我双方非常明确清晰, 而且每一次比赛或对抗都直接呈现了胜负, 导致学生为了赢球放弃了一开始设定的练习任务, 忽略基本技术这一根本目标。要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在恰当的时机选择合适的目标定向, 还要关注过程, 关注具体的学习目标设置, 循序渐进。

1、乒乓球教学如何进行目标定向

所谓的目标定向, 包括两种, 一是与学习相关联, 一是与表现相联系。具体地说, 一个是任务目标, 一个是自我目标。当任务目标占较大比重时, 个体工作的重心放在掌握和发展技能上, 当自我目标占较大比重时, 个体工作的中心放在与他人沟通联系上, 在乒乓球运动上, 个体的成就目标不仅局限于任务目标, 而且源于渴望比别人更强更卓越。

在操作上, 乒乓球教学中的目标定向要因时而异, 因人而异。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对基础薄弱、技术水平差的, 要从意识上灌输目标, 把每一个动作的握拍、步法、身体用力等方面都牢牢掌握, 进行各种熟悉球性的练习, 结合运用各种步伐, 例如握拍时的转换、球落点的判断、迎击球的时机和用力程度等, 不断练习, 持续改进完善;对基础较好、技术水平较高的, 可同时兼顾任务目标和自我目标两个方面, 充分发挥其实际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 在水平相当的对手面前, 成功的欲望会激励他们挑战自我, 进一步巩固技术实现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 制定纯任务目标时, 困难较多。例如受限于场地器材和学生规模等因素, 单球练习因为需要频繁捡球, 明显降低练习强度, 对球的体会不深刻, 导致成就感比较欠缺, 影响接下来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把学生分组轮换练习, 三到四个学生一组一个球台, 其中两个学生对打, 剩下的在两旁徒手练习, 帮助捡球的同时为他们指出错误并纠正, 增强相互之间的责任感与合作精神。

2、乒乓球教学如何进行目标设置

由于合理的目标, 本身具备激励作用, 可以将人的需要变为动机, 并向正确的方向努力, 结果出来以后, 和既定目标对照, 再调整和修正。在体育运动中, 目标设置的作用比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首先, 目标设置要具体、明确。必须使人清楚为了达到目标, 应该怎么做, 要付出多大努力, 把成功的标准详细列出来, 作为指导学生行动的指南。因为具体明确的目标相对于笼统模糊的目标而言, 能产生更好更积极的效用。例如对墙颠球教学, “颠球的数量达到100下”肯定要比“下颠球的数量要比上次有进步”的目标有效。因为前者具体, 量化, 非常容易识别。

其次, 目标设置要按适当难度, 经过一定努力可达到。例如把发球的有效率目标设置为60%或80%, 循序渐进, 不能太容易, 也不能太困难。

其三, 给学生设定相关承诺。按上述具体明确和适当难度的原则, 与学生协商后, 一起写下承诺, 帮助学生履行这个契约, 采取口头或书面承诺的方式, 尤其是书面的, 两者共同制定包括学习计划和步骤在内的书面协议, 之后一步一步实施, 自己控制自己的学习进程, 一方面使其积极自律, 另一方面还能充分激发其学习动机和热情。

其三, 定期给学生反馈意见。目标不能太长远, 应该分段定期反馈, 才能更好地提高绩效。目标给出需要达到的结果, 同时给定了自我评价的绩效标准, 反馈正好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过程, 了解进度, 哪些方面做得好, 哪些方面还要改进, 使学生能够主动调整, 控制其行动。反馈实际上就是定期比较现有成绩与最终目标, 让学生主动反省目标设置的合理性, 是否合理, 更好地实现目标。其四, 增强学生的满意度。目标难度设定好以后, 学生会不断练习, 通过努力达到目标, 产生满意度, 变得更为自信。这个与目标难度息息相关。应设置中等难度的目标, 保证学生有一定满意度, 而且又有比较高的绩效。例如设定初学阶段每分钟正手攻球达到50, 有一定的难度, 但又能产生满足感, 养成自觉自愿的学习习惯, 增强兴趣, 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愉快学习的结果就是技术进步。

其五, 巧妙地使用各种方法。我们称之为任务策略。在面对复杂问题时, 我们必须使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这个时候, 策略非常重要。例如打球时留意每一板击球, 把每一次动作都记录下来, 认真分析并尝试解决, 改正原有的击球或握拍习惯。

总的说来, 在乒乓球教学中, 要树立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的理念, 把目标设定好以后, 着眼于打好基础, 培养出扎实的基本功, 并尽量采用简洁、幽默的教法, 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肯定, 积极鼓励,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信心, 自我调整, 自发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改成, 王斌.体育运动中目标设置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 .

[2]刘微娜, 周成林.目标设置对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准确率及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J].体育科学, 2007, (1) .

任务目标定向 篇3

运动员的成就目标定向分为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当个体是任务定向者时,处于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是促进学习的理想状态,它的学习目标是以发展个人特种技能,提高个人成绩,强调同自己的过去比较,重视过程,注重能力的发展和任务的掌握以及个人的努力程度上;当个体是自我定向者时,其中心是显示在个人超常能力上,重视结果,在竞争中取得好成绩,超越或打败对手,更愿意与别人比较来获得满足感,更注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低位,不同目标定向者在定义成功和对成功与失败的认知和归因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基于上述理由,本研究借鉴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范式,对网球专业大学生和网球运动员之间的成就目标定向进行比较性分析,并尝试对比较结果的发生机制做出解释。以进一步揭示成就目标定向研究在网球项目上的实践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被试选取武汉体育学院网球专业大学生和武汉市网球中心的网球运动员,根据运动年限分为:一年、两年、三年、四年。其中,五年以上的为网球高水平运动员,他们来自各省队优秀运动员(参加全运会网球比赛的部分运动员)、高水平网球特招生等。其中一级运动员32人(如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整理有关网球训练、运动心理学等书籍和论文。

1.2.2 专家访谈法

请教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专家和网球专业队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与本文有关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1.2.4 实验法

采用武汉体育学院陈坚、姒刚彦等人根据目标定向理论翻译并修订的《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目标定向在性别和运动年限比较

本研究得出,目标定向在性别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在运动年限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如表2)。

2.1.1

成就目标定向的运动年限比较(如表3)

2.1.2任务定向在运动年限上的发展图

由图1可以看出,在任务定向方面,网球专业大学生在前三年变化不明显,在第一年的任务定向值稍偏高,在第四年远远高于前三年;运动年限在五年以上的网球高水平运动员其任务定向值较低,远远低于网球专业大学生。

由图2可以看出,在自我定向方面,网球专业大学生在第四年低于前三年。运动年限在五年以上的网球运动员,自我定向有着明显的增长,远远高于网球专业大学生。

2.1.3 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的运动年限比较

由图3可以看出,在任务定向上,网球专选班学生高于网球运动员;在自我定向上,网球运动员高于网球专选班学生。

在运动年限上,随着运动年限的升高网球专业大学生更偏向成为一名任务定向者,自我定向者的人数逐渐偏少;在网球专业大学生任务定向者始终多于自我定向者,在运动年限五年以上的网球运动员中自我定向者偏多。

2.2 分析与讨论

2.2.1 网球专业大学生与网球运动员成就目标定向的运动年限分析

研究结果上显示,运动年限在第四年的网球专业大学生,其成就目标定向中的任务定向者较多。一般来说,任务定向比较注重学习的努力程度,在乎学习的过程和技能掌握上。网球专业大学生在第四年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教育实习,在身份上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从原来的“学”转向了“教”,对于所学的网球技术有个更为深刻的认知,重新回到网球训练中,这个过程是“学—教—学”的过程,他们的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定向更趋向于完善自身技能,掌握学习技巧方面,强调个人的努力程度和互相帮助。

在网球专业大学生中,1~4年任务定向者始终多于自我定向者,与网球运动员恰好相反。由此可以看出,在网球学习的初级阶段,大多数为任务定向者,占主导地位;网球运动员则更趋向于自我定向。出现这种差异性,与两组队员对于学习网球的目的性有很大关系,网球专选班学生是未来的网球教师,对于网球各项技术的理解更为深刻,不管是从人体生物力学还是训练学方面,为了能够很好的教授网球,让以后的学习者能够很快掌握网球技术作为现在参与网球技术学习的主要目的,他们是要学会如何“教”。因而网球专业大学生更重视网球技能的掌握与提高,强调学习过程和努力程度。网球运动员他们的学习目的更为明确,就是要获得最好的运动成绩,打败对手,提高个人排名。由于从小的这种大赛的磨砺,竞争意识超强,追求个人最好成绩和自我的超越,成功就是超越别人,关注与其他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比较,关注社会地位、优越感以及获得财富的机会,因此,在动机方面更偏向于自我定向。

2.2.2 网球专业大学生与网球运动员成就目标定向的性别分析

性别在成就目标定向的两个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男女在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上存在相同的倾向性。在我国,女子网球的发展好于男子网球,中国的网球金花无疑是对于参与网球的女子有着巨大地鼓舞,女子表现出更多的能力上的肯定与支持;再者说由于社会文化因素下,男性和女性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力,对于成功有着相似或者相近的理解。

3 结语

(1)在网球专业大学生中,任务定向占主导。针对任务定向者偏多,并随着运动年限增加而增多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成就动机的偏向性指导更为明确。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专业网球教师应积极创设任务定向的学习氛围,弱化自我定向的成绩气氛和任务难度;强调学生的学习氛围、努力程度、重视学习过程等,体育教师应该选择适宜的评价方式,区别对待;给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性,拥有选择学习和练习方式的权力。(2)网球运动员的成就目标定向更趋向于自我定向。在专业队中,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的激发运动员的潜在能力,在训练中创设竞争环境,鼓励运动员,挖掘他们的最大能量。当然要做好适时的调整和区别对待,延长运动员积极的情绪体验,争取更好的运动成绩。(3)网球专选班学生和网球运动员在成就目标定向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摘要: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是成就动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运用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是对运动技能的调节和监控,以及全面提高教学和训练质量,实现科学化管理的有效手段。本文运用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网球专业大学生和网球运动员的成就目标定向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网球专业大学生中任务定向者偏多;网球运动员中自我定向者占据主导;网球专业大学生和网球运动员在成就目标定向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关键词:成就目标定向,任务定向,自我定向

参考文献

[1]陈坚,姒刚彦.目标定向理论及其问卷的初步检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1):52-56.

[2]陈坚,姒刚彦.《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与《学业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的初步检验[J].武汉体育科技,1998(3):44.

任务目标定向 篇4

一、概述

目标定向是运动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可以划分为两种, 一种是与掌握和学习相联系的定向, 另一种是表现相联系的目标定向, 两种目标定向在实际的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应用的都比较多。而对于目标设置理论而言, 主要是用以解释个体在工作情景中的成就行为。由此可见, 目标定向及目标理论设置, 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乒乓球教学所采取的一种良性措施。就目前的乒乓球教学而言,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多数教师在开展高校乒乓球教学的时候, 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训练, 诸如强度、动作、灵活度等等, 虽然促使高校学生的特长塑造更加理想, 但也导致高校学生在竞赛中, 无法获得综合能力上的进步。第二,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乒乓球竞赛, 教学模式必须得到改变。现阶段的部分教师, 完全是凭借个人经验来教学, 未实现科学教学的标准, 导致高校学生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 尤其是主观上的因素。所以, 基于上述的教学问题, 必须将目标定向及目标设置理论充分应用到乒乓球教学当中。

二、目标定向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

从理论上来讲, 目标定向在乒乓球教学中应用, 完全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的成绩, 并且在竞赛中也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但是, 由于现阶段的高校乒乓球学生表现出了基础不一、特长差异较大等情况, 将目标定向应用到乒乓球教学的时候, 必须按照“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的原则来展开。第一, 部分高校乒乓球学生在天分上比较突出, 其理解能力强, 日常训练效果也比较突出, 此时的目标定向应趋于高端化, 例如, 不要让学生过分重视成绩, 应重视自身的能力发挥和水平进步。第二, 对于中等水平的乒乓球学生而言, 其目标定向必须与个人水平相适应, 甚至要结合其训练的阶段来完成。在竞赛过程中, 应告诫学生, 输赢不过是一时的情况, 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自己获得突破。第三, 目标定向还要根据竞赛的类型来设定, 友谊赛、决赛、小组赛的目标定向均有所不同, 教师应深思熟虑后才能设置, 同时要与乒乓球学生展开交流, 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 强制性的为学生设置目标定向。

三、目标设置理论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乒乓球教学而言, 目标设置理论是更高一层的教学手段, 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来应用。例如, 目标设置的时候, 必须保证明确、具体, 不要给学生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目标设置的时候, 其难度必须得到规范, 不要设定难以完成的目标, 也不要设置轻松实现的目标;目标设置理论在具体的应用中, 需采取一定的策略来完成, 强制性的规定和要求, 往往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比如, 在适当时机给予学生反馈。目标与反馈结合在一起更能提高绩效。目标给人们指出应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或结果, 同时它也是个体评价自己绩效的标准。反馈则告诉人们这些标准满足得怎么样, 哪些地方做得好, 哪些地方尚有待于改进。从而促进个体合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或活动。由此可见, 目标设置理论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 他们的思维与教师有很大的差异, 自己也会给自己设定较多的目标, 如何保证二者的和谐性, 是日后目标设置理论应用的重点。综上所述, 目标定向及目标设置理论在乒乓球教学中应用当中, 不仅要照顾到学生的客观能力和水平, 还应该顾及到学生的主观想法, 所有的目标设置、定向、实施工作, 都不能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或者言语激励, 这些都将对学生的日常训练及竞赛造成恶劣的影响。

总结

本文对目标定向及目标设置理论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从现有的教学来看, 由于目标定向及目标设置理论的加入, 乒乓球教学告别了以往的强制性手段, 其教学方法比较贴近实际, 客观上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友好交流。在日后的乒乓球教学中, 无论是目标定向还是目标设置理论, 都应持续性的应用, 力求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目标体系, 否则仅仅在某一个阶段应用, 其获得的效果也是有限的。相信在日后的乒乓球教学中, 会获得更理想的成就。

摘要:在乒乓球教学中, 一直存在诸多不利的客观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实际的教学效果。从主观的角度来说, 高校学生在日常的训练中, 往往因为个人情绪的变化, 导致身体的灵活度受到影响, 无论是在比赛中还是在日常的训练中, 都会表现出较多的问题。经过研究发现, 乒乓球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训练方式和个人的能力, 为其开展目标定向, 通过目标设置理论, 为乒乓球学生制定有效的目标, 以此来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 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和日常训练的效果。日后, 应进一步加强目标定向及目标设置理论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乒乓球,教学,目标定向,目标设置理论

参考文献

[1]杭华彬, 顾平.刍议目标定向与目标设置理论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1:418-419.

[2]李建花.目标定向理论及目标设定理论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搏击 (体育论坛) , 2014, 12:29-30.

[3]袁辉, 仝润平.乒乓球攻球教学中应用目标设置理论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 02:56-57.

上一篇:应用性下一篇: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