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与发展模式

2024-11-05

培育与发展模式(共12篇)

培育与发展模式 篇1

1 引言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不断涌现出新的变化, 全国经济发展由少数的增长极向更多的经济区域培育和发展, 从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4大板块8大经济圈”方案, 到2010年经济区域版图新规划的8大经济圈, 13个区域, 6个核心经济圈, 旨在打造新增长极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形成东、中、西、东北部并行的新区域经济版图, 我国经济发展能量逐步增强。

2 “汉口北”产业集群极形成机理分析

2.1 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研究概述

相关研究经历了古典经济、新古典经济、空间结构、新经济地理以及社会生态等几个阶段。德国经济学家杜能 (Tunen, 1826) 作为古典经济代表, 从区域地租出发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韦伯 (1909) 提出了工业区位论, 把产业集群形成的规模经济归结为四个方面因素:技术设备的发展、劳动力组织、市场化因素、经常性开支成本。马歇尔 (1920) 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重要因素, 包括先进的附属产业、专门化服务性行业和熟练劳工市场, 以及改善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 (Christaller, 1933) 根据村落和市场区位, 提出中心地理论。稍后, 另一德国经济学家勒什 (Losch, 1940) 利用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框架, 把中心地理论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克鲁格曼 (1970) 主要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探讨了产业聚集的动因, 将规模经济、历史路径依赖等内生变量作为对产业集群演进过程的影响因素加以了分析。

2.2 产业集群成长模型

综合上述研究结论可知, 产业集群是十分复杂的综合体, 是规模经济、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 形成与成长过程中受到包括经济社会、制度法律以及产业和技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建立产业集群成长模型 (如图1) 。该模型表明, 产业集群成长如植物生长需要土壤、水分、阳光和空气一样, 需要资源要素系统 (土壤) 、服务支持系统 (水分) 、技术创新系统 (肥料) 、政策制度系统 (阳光) 和地方制度文化系统 (空气) 。

然而在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 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不同, 分为孕育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探讨。

2.2.1 孕育期因素分析

形成产业集群的路经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自下而上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资源禀赋理论, 包括自然资源、区位因素、人力资源等。自然资源吸引以该生产要素为主原料的产品的生产企业聚集。自上而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市场和政策系统, 包括政策制度, 政府政策和战略选择, 把握时代机遇在产业群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2.2 成长期的发展因素

当产业集群基于资源禀赋或者政策选择开始形成和孕育之后, 成长期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服务支撑系统和地方文化系统。

服务支撑系统有助于继续增强固有区域优势, 建立适应集群发展的软、硬件环境以满足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地方文化系统将影响企业的社会网络发展, 影响纵向分工企业联系和横向关联支撑机构的集聚和发展, 使集群形成专业化分工网络, 使群内企业分工合理、协调发展, 实现规模生产。

2.2.3 成熟期产业集群的促进因素

在成熟期, 集群已形成比较稳定的自我强化机制。这时, 此阶段技术创新系统尤为重要。一方面挖掘区域内资源, 强调内部联系, 另一方面要注重外部资源的获取, 加强外部联系, 融入全球价值链, 建立基于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的创新体系。

2.3 “汉口北”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汉口北”以小商品、农贸、家具、建材、金属材料、石化、汽车等十个专业市场群为载体, 其中农贸、金属材料、汽车等项目还处于孕育期, 小商品批发、家具、建材已经运营, 处于成长期, 根据成长模型对“汉口北”发展现状分析。

2.3.1 政府制度要素

本项目受到武汉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在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先后写入汉口北的建设情况, 自汉口北开工建设以来, 多位国家、湖北省及武汉市政府相关领导前往调研, 指导工作。此外黄陂区政府设立了汉口北管委会, 协调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黄陂区政府的常务会议也进行研究部署“汉口北”建设战略, 集中力量全力建设好“汉口北”。

2.3.2 区位要素

“汉口北”东起黄陂区武湖、西至岱黄公路这片区域内, 南北沿巨龙大道长达10公里、纵深2-3公里的带状地带, 紧邻后湖新区。以该地区为圆心出发, 30分钟车程可以覆盖武汉市区, 1小时车程抵达武汉城市圈, 四小时车程到相邻省会, 当天往返“800公里半径圈”覆盖广州、上海、北京、重庆、成都、西安等特大城市和广阔地域, 这样的地理优势顺应汉口商贸扩展态势。

2.3.3 服务支撑系统

从软件、硬件两方面分析。软件方面, 这十大专业市场内含有交易、展示、物流、娱乐、服务等诸多功能的国际化服务, 完备的电子交易平台和信用保障体系, 并引进国内专业物流公司经营, 提供标准化、机械化、现代化的包装、分拣、输送、储存等服务, 具有物流服务保障、质量安全系统等要件要素, 形成配套商贸工服的一体化园区。

硬件方面拥有强大的交通服务网络。项目所在地武汉市黄陂区临近天河机场, 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 阳逻深水港和南顺中油深水码头, 1

其他基础设施方面, 规划了医疗、教育、生活、物流等一系列相关配套设施。已建成武汉市第一医院分院、盘龙城一中、盘龙城小学。生活配套方面, 在33万平米的中央商务配套区、国际风情美食街、酒吧街、市场配餐中心、产业服务写字楼、星级商务酒店、酒店式公寓。物流设施方面, 汉口北一期配套建设有占地150亩的国际物流仓储中心, 开设“汉口北”货运专线, 并借鉴国外大型市场经验, 在市场外侧设置了立体车道, 客货车辆可通过市场侧部的环形通道直达每个楼层及屋顶停车场, 方便货流通过车道直达每个楼层平面。

2.3.4 地方文化系统

“汉口北”作为一个新兴商业区, 不同于其他自下而上发展的产业集群拥有长时间的本地文化积淀, “汉口北”的地方文化需要引导和培育。黄陂区政府、“汉口北”管委会、主管重点企业起到引领作用, 通过网络平台、行业协会、以及交流活动促进入驻企业之间的社会网络建立。网络平台方面, 黄陂区政府网站上开辟了专门空间报道关于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的建设情况, 并建立汉口北批发第一城和中国家俱CBD的项目网站。还打造汉口北网上交易平台——中国批发交易网, 让入驻商户在拥有实体商铺的同时, 还可通过网上虚拟店铺实现在线交易。行业协会方面, 各市级、省级和国家级行业协会如家具, 物流, 纺织等对于汉口北的建设都予以关注和合作。交流活动方面, 政府和企业联合开展了“武汉地产品展销会”、“汉口北嘉年华”、“新年购物狂欢节”、“诚信经营商户评选”、“年货赶集会”、“全国联营百城推广”、“汉口北三大银行百亿授信”、“商户运营费用减免”等多项活动, 从品牌推广、批发业务服务、金融服务等多方面扶商助商。

3 “汉口北”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分析

通过前面的现状分析, “汉口北”项目的孕育期要素基本具备优势, 但是在成长期、成熟期的发展要素尚需进一步建设与完善, 主要表现在产业链支撑、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地方文化等几个方面:

(1) 产业链支撑尚不成熟。

“汉口北”目前以商品交易批发为主, 还没有形成原材料、配件、生产的系列产业链, 商品原材料或成品长期靠从外地批发, 不可能形成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 专业市场群也缺乏持久的支撑力。这些嵌入型产业集群, 容易导致本地交流少, 企业留在本地的理由就不存在了, 从而形成“空洞集群”。

(2) 尚未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集群是一种地区特色经济, 其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其低成本和创新力, 而汉口北专业市场群属于“引导孵化”型, 作为新开发的商业区主要靠的政府优惠政策吸引投资, 吸引省内外商家入驻和产业转移, 企业大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汉口北”还没有形成持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

(3) 亟待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

首先, 在“汉口北”形成集群的产业之间缺乏一定的关联度, 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 未来制造业聚集的带动突破难度较大。大部分集群仍停留在横向一体化阶段, 链条经济和配套经济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其次, 产业链需要升级, 产业集群的升级正是沿着全球产业价值链从低附加值、非战略环节向高附加值、战略性环节攀升。对于刚成立的专业市场群, 暂时还没有形成区域品牌和区域形象品牌。市场内部企业宣传有一定的制约。产业升级需要专业人才推动, 而专业人才培养缺乏。

(4) 缺乏文化植根性。

“汉口北”缺少这种文化积淀, 虽然政府和重点企业采取了现状分析中的种种方式进行积极培育, 但是各地商家的融合还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过程。

4 “汉口北”产业集群发展优化建议

(1) 完善产业链支撑, 带动产业链制造环节。

值得借鉴的义乌专业市场群, 提出“以商促工、工商联动”发展策略。汉口北专业市场群的产业涉及农贸、建材、医药、化工、汽车零部件等等各个产业, 一方面, 有计划地在周边区域培育与各专业市场发展方向相配套的产业, 发展产业相关的加工业, 产业支撑的地域范围可积极向周边和外地扩展, 利用汉口北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 与武汉临空经济带、东西湖保税区、武汉新港形成区区互动, 区港互动。

(2) 加强自主创新, 培养核心竞争力。

除了大企业的独立研发之外, 更重要的是, 通过与武汉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互动和专业化分工, 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集群式创新 (clustering innovation) 。

(3) 极力打造“汉口北”品牌。

市场的品牌建设是未来专业市场规范化及科学化的主导方向。汉口北是结合了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广东专业特色镇、汉正街的特色, 利用区位优势建设的一个项目, 定位于“中国最好、中部最大”的国家一级专业批发市场。目前正是打开品牌知名度的重要阶段。

(4) 实施电子商务, 加强和其他产业基地的合作交流。

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传统转月市场交易方式带来强大的冲击。电子商务通过网上的信息平台, 买卖双方可以直接达成交易, 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和时间,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专业市场集群实施电子商务的步骤如下:第一步, 专业市场内的经营户的基础信息管理的改善。每个经营户应建立起包括各种商品和用户的信息库。在拥有良好的西西库的基础上, 可以逐步实现品类管理、单品管理、店铺空间管理等。第二步, 建立专业市场公共信息平台, 即专业市场内部局域网, 使每个摊位同整个市场联网。使得商品信息做到市场内部充分共享, 也便于市场内部经营户之间的交易。第三步, 设立集群门户网站, 为集群交易提供电子商务平台。

参考文献

[1]牛树海.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布局——战略支点网络模式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0, (4) .

[2]秦夏明, 董沛武, 李汉铃.产业集群形态演化阶段探讨[J].中国软科学, 2004, (12) .

培育与发展模式 篇2

[摘 要]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社区管理不断出现新的需求和问题,社区社会组织对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满足社区居民物质文化需求、发展社区自治和提高公民参与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取得不小的成绩,但仍然面临进一步发展的种种困境。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较为完善,业已成为社区服务和发展的主力军。借鉴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发展经验,为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寻求对策和建议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社区 中国社区 社会组织 美国社区 非营利组织

一、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历程与现状

“社区”是由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紧密、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滕尼斯认为:“社区中社会关系是基于某种自然意愿,这种自然意愿存在于同一地方的人群之中,社区群体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彼此亲密无间、守望相助、疾病相抚,个体具有强烈的归属感。”费孝通认为:“社区是以认同的意愿、价值观念为基础的,血缘、邻里和朋友关系是社区成员之间合作的主要纽带,对其成员行为的控制通常依据传统、习惯或乡规民约”[1]。社区社会组织是指由社区组织或个人在社区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在社区范围内活动的、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的民间自发组织。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第一,组织成员主要是本社区的居民;第二,活动区间通常只限于本社区范围内;第三,基于社区居民的内在需求建立起来,因此具有较强的活力;第四,组织成员进入和退出自由,组织相对松散[2]。

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历史相对短暂,其变化历程是与社区基层管理体制的变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1991年我国提出社区建设的思路,强调政府减少干预发展社区服务,增加居民社区参与逐步实现社区自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的背景下,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使命就是重新进行社会整合。因此,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社区建设浪潮,引发了城市社会关系深层次的变化,为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发育带来了契机。在社区社会组织发育的早期,政府在社区社会组织管理上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二是成立社区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如2002年全国第一个社区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在上海长寿路街道正式挂牌;2004年上海市市级民间组织服务中心成立;2005年初,北京市西城区成立了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并出台了《关于积极培育民间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若干意见(试行)》的文件。至此,我国政府开始积极培育、鼓励社区社会组织的发育与成长,并通过奖励、补贴或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社区社会组织,鼓励社区社会组织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出来的任务。

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社区社会组织越来越多,社区居民也开始根据自身需求自下而上地建立起各类社区社会组织。以北京市为例,社区社会组织2000年约有3000家、2009年有11683家、2011年有14895家,这主要归功于城市功能的深化和拓展以及北京市相对灵活的管理方式[3]。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时期,许多新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老龄化趋势加快、社会治安状况严峻,特别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社会生活需求日益丰富,从基本生活需求转向要求改善居住环境,从改善居住环境转向精神文化需求。要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仅仅依靠各级地方政府是远远不够的。社区社会组织在繁荣社区文化生活、弥补公共服务不足、提供便民服务、参与社区管理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总体而言,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育不足,发挥能力有限,进一步发展存在种种困境。

二、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困境

(一)缺乏对社区社会组织作用的认识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激增与社会矛盾多发并存。社区社会组织作为发源于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由于其成长历史的短暂和现有规模、能力的弱小,其在提供公共服务和疏导社会矛盾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同。一种观点认为,其可有可无,“多之不多、无之不少”,倾向于任由社区社会组织自生自灭;一种观点认为,社区社会组织不过是新形势下社区管理的装饰品,并不能发挥主导作用,甚至因为多数社区社会组织不能正式登记;另一种观点倾向于将其定义为非法组织[4]。多数地方政府没有真正重视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忽视其在提供公共服务、缓解社会矛盾、加强社区自治、提高公民参与水平中可以发挥的巨大影响。社区居民缺乏参与社区生活的积极性,公益意识也尚未广泛形成,直接导致居民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参与热情不够,社区社会组织的参与人群往往就变成“老人团”,年轻人与上班族不愿意参与这些组织的活动。

(二)缺乏利于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法律法规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社区社会组织面临合法化困境。2010年,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应松年教授认为,作为社会管理新兴主体的社会组织和自治组织的立法需要加强和完善。当前,我国实行的依然是《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和《基金会管理条例》(2004)。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迁,这些法律已经不能适应实际需求,并导致诸多社会问题的发生,亟待制定国家层面上的专门法律。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为社会组织的创建设立了过高“门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实行“双重许可主义”,即社会组织的成立需要经过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双重审查和批准后才能够成立。这样的审批程序不仅使成立程序繁琐,而且两个部门在审查标准上可能会出现不同,许多社区社会组织很难找到主管部门,“社会组织须有业务主管单位批准”这一规定仍然束缚着此类组织登记成立,获得合法身份。二是对社区社会组织成立的活动资金和会员总数的要求过高。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10条第1、5项的规定,成立社会团体需要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全国性的社会团体需要10万元以上的活动资金,地方性的社会团体和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需要3万元以上的活动资金。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第8条第2项的规定,设立地方性公募基金会需要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的原始基金,设立非公募基金会需要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的原始基金,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5]。目前,我国多数社区社会组织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很难达到诸《条例》中关于活动资金和会员总数的要求,导致其无法得到合法身份。

(三)缺乏充足、稳定的活动经费

一般而言,社区社会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资助,但是目前来自各方面的资助有限,而且其支持重点可能随时转移。而服务于社区基层的社区社会组织对充足活动经费的需求相对较高,因此经费缺乏成为一个相当普遍和非常严峻问题,大多数的社区社会组织都面临由于资金来源渠道有限、创收能力弱而关闭的危险,这就严重制约了它们稳定、有序地成长和发展。

(四)缺乏足够的组织能力建设

社区社会组织大多处于自发的状态,社区内部社会组织的成立缺乏宏观规划,已成立的组织内部职责交叉,容易造成职能重叠、资源浪费。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关系不明,行政事务与社区管理事务交缠不清,政府存在干涉组织的日常运营和管理的情况。另外,社区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无序,部分组织建立了章程,但大都不按章程办事,其法律上的合法化问题以及外部监督长期处于真空状态,使其在管理运行中存在诸多弊病。多数社区社会组织内部制度不健全,且运作欠规范,随意性很大,使得其社会公信度不足,难以有效地动员社会资源支持组织的发展。

(五)缺乏专业工作人员

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人员能力较低,基础条件薄弱。我国专业社会工作人员的短缺,是影响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目前,工作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仅有工作的热情并不能保证将尚处于发展初期的社区社会组织真正运营好。另外,一些社区服务机构多是由政府投资或利用发行彩票募集的资金筹建的,然后移交给社区居委会管理和使用。一般依靠社区民间力量兴办的服务机构,大都是一些便民、利民的服务网点,专业性的社区社会组织数量较少,基础条件也很薄弱。

(六)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与内部自律

在外部监督方面,一方面有的社区社会组织将经营所得用于私益分配,具体运作情况鲜为人知,导致其社会公信力不足,难以有效地动员社会资源,资金募集困难重重;另一方面政府监管机关在组织成立时审批严格,而放松日常监管,成立时的许可和成立后的放任并行。在内部监督方面,少数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为了应付上级考核虚报工作,使上级无法准确得知下级的真实现状,监督工作更加无从谈起。很多的社区社会组织未建立起良好的自律运行机制,如组织章程、活动规范、财务制度等不正常,内部纠纷时有发生,缺乏持续发展的能力。

导致以上种种困境的深层原因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社区居民自治发育不足;二是社会组织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社区居民自治与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具有因果关联性。社区居民自治是社区居民在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按照社区居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大家的事情大家办”的原则,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共同解决社区内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方面的问题,共同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建立属于居民自己的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它是由社区组织或个人在社区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的、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的民间自发组织。然而,如果社区自治管理变成行政化的管理,社区居民自治不能得到充分发育,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必然受到阻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主导推动的社区建设取得很大成就,如新型社区制基本建成,各项社区服务改善明显,形成了各种社区管理模式,但是由政府主导的社区建设行政色彩较浓,社区自治不能正常发育。主要表现在:社区管理职能行政化、社区管理人员公职化、社区工作方式机关化、社区运行机制行政化、社区权力行使集中化、社区建设政绩化等。因此,要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必须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社区管理去行政化。社区居民自治是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近20年来中国社会组织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主要表现在:社会组织数量不断增多,服务领域越来越广,内部治理结构逐步完善,部分地区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改革策略取得成效。但是社会组织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组织发展的法律环境上有三项主要行政《条例》亟需修订,《慈善法》应回应社会需求尽早出台,《社会组织总法》的制定应提上议事日程;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上,政府对社会组织管理失当,社会组织缺乏独立性;社会组织与企业的关系上,市场经济不健全,使得经济领域内社会组织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企业对社会组织的资助和支持不够;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上,志愿文化缺失,社会力量对社会组织的监督不够。另外,社会组织内部也存在人才短缺、资金不足、管理落后、缺乏服务理念和使命感等问题。

社区居民自治发育不全以及社会组织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是影响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主要原因。而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能够成为服务社区的主力军,恰好在这两个方面打下深厚的文化与制度基础。下面具体论述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特色以及对中国的借鉴。

三、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政策建议――以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为借鉴

(一)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

社区非营利组织是美国社区实现社区自治的重要载体,致力于表达居民的意愿和对社区居民开展服务。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从十八世纪开始出现,19世纪后逐步走向繁荣,已经适应于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自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来,公共机构曾一度成为全美在社区服务中的主导力量。但196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向贫困开战”战略的实施及政府财政方面的紧缩,联邦政府开始重视非营利组织在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中的作用。非营利组织在联邦、州、城市、社区等各个层次间都建立了组织网络,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项目。目前,社区非营利组织是美国社区发展的主力军,在大小社区活动的社区非营利组织达100万个左右。

由于美国社会群体的复杂性和居民需求的多样性,使得多种类别的社区非营利组织应运而生。主要包括四类:一是全国性的和州、县一级的社会团体在社区的分支机构,如较大的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等,这些组织与上级组织实际上没有隶属关系,独立开展活动。二是社区中的民间团体,包括综合性居民团体和各类群体性组织,此类团体数量最多。三是社区服务性设施的管理组织,负责社区服务设施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工作。四是社区非营利组织,这类组织与上述三类组织职能有交叉,但其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才能成立。社区内的各类非营利组织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各自按照法律法规,代表不同群体的利益独立开展活动。

社区非营利组织在美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是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首先,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因此社区之间需要的服务内容也有很大的差别,而政府提供的社区服务具有统一性和单一性的局限,很难为不同社区生活的人们所接受。因此,不少社区针对各社区不同的需求和问题,自发组织一些非营利机构,替代政府的服务机构,自行满足需求和解决问题,并愈来愈被人们所普遍接受,这是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产生的一个重要社会基础。其次,美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早,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的相对划分,使得一定区域内人们共同生活的社区理念也较早产生,由于从业场所和家庭功能的局限,使人们产生的一系列思想意愿的表达和生活上的问题,转变为对社区服务的普遍需求。再次,社区服务的内容涉及广泛且庞杂,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方式变得丰富多彩,单一靠政府管理机关来行使社区服务职能很难满足居民的需求,且会带来效率低下、成本增大等问题,因此居民对社区服务的诉求,促使社区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并加快其发展。最后,美国公民社会历史长,发育程度较高,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强,有参与社区自治的热情和能力,这是社区非营利组织能够在美国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6]。

(二)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的对策

我国的社区社会组织在推动我国社区建设,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存在一系列困境,如对社区社会组织作用认识不足、法律法规不健全、活动经费缺乏、组织自身建设不足、专业人才欠缺、他律及自律机制不健全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尽管中美两国在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经济体系、社会结构等方面有很多不同,但我们还是能从美国发挥社区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建设方面作用的实践中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形成解决我国当前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困境的对策。

1.健全社区社会组织体系,积极开拓社区服务项目。目前,我国社区服务发展较快,特别是社区文化活动日趋丰富,但总体上还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如对老年人的服务还比较薄弱,青少年课后服务滞后、活动场所缺乏,家政服务项目需要增加和改进,社区安全感不强。社区服务的开拓和健全光靠居委会的努力是不够的,要建立代表不同群体利益和为不同群体服务的团体,把社区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美国社区内,非营利组织正朝着建立一种无所不包的服务体系方向努力,涉及的服务范围十分宽广,力求使社区服务达到“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扶、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学有所教、需有所供”的全方位的新境界。特别是为社区老年人服务和老年人自我服务的组织及设施比较健全。

借鉴美国的经验,进一步开拓社区服务项目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注重建立为特殊群体服务的社区组织以及公益性服务设施的管理组织,如老年人协会、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协会、残疾人协会、扶贫济困性的团体等。特别是要通过这些组织为弱势群体开展服务,及时地反映他们的困难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要建立一些志愿者服务组织。一大批热心志愿者队伍的存在,是社区社会组织顺利开展活动及社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要从社区建设的要求出发,积极发展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队伍。大、中、小学校要建立社区服务档案,把学生的志愿服务作为好学生评选,甚至作为正常毕业的必备条件。三是要积极发展服务性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在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在沟通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联系、拓展就业途径、缓解社会冲突方面起着重要的润滑剂作用。我国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不少社区服务内容还没有从政府工作中分离出来,一些社区服务项目与企业经营也没有作规范性的区别,因而社区民办非企业单位发育迟缓,机制不健全。为此,我们要从社区居民的需求出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优质服务为目标,积极倡导建设社区社会组织,既要满足社区居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又能帮助解决社区的就业问题,为社区居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有更多时间从事其它工作。一些公益性设施应尽可能地由居民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自我管理[6]。

2.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政府要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为社区社会组织的运行和监管提供制度依据,公正、合法地保障社区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使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规范化、制度化。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建立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法制保障,规范社区社会组织的设立,促进社区社会组织的有效运转。建议国家制订《社区工作条例》,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在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的性质、责任和权利的基础上,对社区社会组织的设立程序、职能、有关政策等作出具体的可操作的规定。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条例,对社区社会组织在登记备案环节适度放宽,破除其尴尬的合法化困境,获得合法的组织身份。

在美国,强调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放弃了对其的监督和管理,相反政府运用税收、民事法律、劳动政策等手段,不断地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区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和监督。美国通过宽严有度、刚柔共济的具体举措,促使社区非营利组织发挥开创性和探索性作用,弥补了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对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可借鉴美国的社区发展经验,培育一批专业评估机构,制定服务标准和规范,并对社区社会组织活动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确定财政支持的对象和标准。强化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对社区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建立机制,允许公民对其章程、组织机构、活动情况和财务情况进行监督。

3.政府主导,多方协助提供必要资金支持。美国政府对社区非营利组织的支持在过去20年中迅猛发展,提供了包括免税、财政资金支持在内的各项支持举措,联邦政府在社会服务方面的花费,50%以上投向非营利组织。对社区服务项目,在财政上每年提供10%~80%不等的财政资金,其中以60%~70%为多。在税收上给予社区非营利组织特定的免税政策。

比较而言,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由于缺乏充足稳定的活动经费,严重地制约了其稳定、长久的发展。因此,政府应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加大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适度拓宽社区社会组织融资渠道,保障其正常运转所需经费支持。要重点支持社区民办非企业单位,这一类型的组织是指依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设立的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社区社会组织。要用足用好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税收优惠政策。对这类组织开展的一些有偿服务,能免税的要予以免税。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同时,要完善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监督机制。严格规定社区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接受捐赠和开展有偿服务时的收入不能作为分红分给出资人,有专项用途的必须专款专用,没有专项用途的必须转变为社区居民的福利和用于扩大再服务。

4.提高社区工作人员能力素养。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知识层次较高,社会阅历广,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具有为社会奉献的精神,能够对组织进行合法、高效的管理,使社区社会组织能够以最少的成本提供最多的服务,而目前我国的社区工作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因此专业的社区工作人员队伍亟需发展和壮大。首先,应该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高等院校应增加社会工作相关专业培养的力度,健全职业社区工作人员培养体系,弥补社会短缺、空缺。其次,加强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要经常性的进行业务培训,并与外界有关方面加强联系,就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提高组织自我建设、自我发展的能力。再次,可以充分利用志愿者的资源,通过整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志愿者资源,有效地缓解专业人员短缺的问题,并促进志愿者服务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培育与发展模式 篇3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开放战略要求当代大学生在坚持国家观念、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积极增强国际化意识,努力具备国际视野,积极培育国际素养。高等教育要树立国际化意识,在坚持多样化、个性化、民族化的基础上,提炼我国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国际素养之内涵和特征。

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等教育国际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当下,国内学界和理论界对大学生国际素养或国际视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第一,探讨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内涵及特征。大学生的国际素养是指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所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和整体要求。第二,着重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特征。多数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的培养应具有全球化意识。引导并培养大学生具有承担全球责任的意识与全球参与的能力。第三,探讨国际化视野下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的新要求。这包括国际化视野下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新要求、国际化视野下对大学生智能素质的新要求等。

理论界所关注的上述议题,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国际素养培育的研究脉络。笔者认为,在具体的实践模式和实践载体方面,国内研究仍存在诸多尚需进一步深入思考的议题。特别是在国际局势瞬息万变、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加速整合的新形势下,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和时代观创新等方面,仍需开拓思路。

从学理上讲,当前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具有显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影响。胡锦涛在《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我国发展的主动权,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解决好的重大课题。”这与江泽民同志曾在2002年强调的思路一脉相承,即“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从现实意义来看,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培育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思想、新观点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日益呈现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作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大学生素质教育也随之呈现出国际化发展的趋势,这就需要大力加强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培育和实践载体的创新。

二、河南高等教育中国际素养培育的现状考察及评析

温家宝总理在考察中部崛起时曾对河南省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提出了新要求。他强调,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开放,是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生产力发展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要坚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据此,河南省教育厅专门制定了详尽的教育发展规划。规划强调:‘l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和积累,逐步健全和完善我省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和造就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原崛起需要的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根据上述思路,有必要对当前河南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培育状况作一粗浅分析,以便未雨绸缪,为河南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建言献策。

1,河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国际素养的实证考察

为较为准确地了解河南省高校(含科研机构、党校和社会科学院系统等)在校大学生的国际素养培育情况,笔者于2009年1-3月对河南省8所高校(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南阳理工学院、郑州科技学院、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省委党校等)进行了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发出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21份。问卷设计问题涵盖国际素养教育的培育模式、实践载体和国际形势的认知等主要领域。

经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思想素质教育与国际社会发展实际相脱离,缺乏国际化视野,教学模式和实践载体缺乏灵活性和现实针对性;第二,相对忽视通识教育,缺乏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教育和培养;第三,与前两点相关联的,或者说是导致前两方面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在于,教学方法仍然较为陈旧和单一,忽视大学生的实践教育,不注重对网络化时代的教育技术和教育知识的培育,特别是国际性的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较为匮乏;第四,与瞬息万变的国际政治经济情势相悖的是,对高等教育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法则的更新缺乏足够的重视。

2高等教育价值观的重构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尚显匮乏

北京师范大学高教专家王英杰和高益民在一篇研究报告中强调,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它自己遵循的法则,而这些法则往往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所追求的一套价值体系。笔者赞同如下观点,即在包括学术自由在内的一系列价值规范当中,国际性是高等教育的一项恒常性价值,也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本质特征。换言之,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国际性的事业。在对欧美等国的高等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后,王英杰和高益民两位学者指出。现代高等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满足探索真理和发现知识的需要,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特点决定了它在许多方面受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影响较小。这为高等教育面向世界、进行跨国交流与合作创造了基本条件。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国际性。迄今为止,高等教育一直是传授高度专门化知识,以全体人民中的一部分人为对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创新知识的后备力量的。而这种人才必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具有关注国际学科领域和思想发展动向的意识和高度敏感性,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具有国际理解的胸怀和进行国际沟通的素养。

他们的研究表明,虽然高等教育具有国际性的基本属性,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条件下,这种特点显现的程度会有所不同。从历史上看,现代高等教育经历了“国际性一民族化——国际化”的历程。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政治意义上的民族文化的影响,同时也肩负着保存、传递和创新这种民族文化的使命。当今,英、法、德、美等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各具特色,即是它们民族化的结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后发现代化国家,高等教育往往一开始就作为国家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充当了赶超早发现代化国家的工具。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一个两难命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仅意味着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国际性流动,而且意味着信息资料的国际共享和国际意识的培养,以及包括学位制度在内的各种相互兼容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等。这就是说,在许多具体领域,河南省

高等教育还需要朝着国际化的方向迈进,改革高校课程,深入开展国际认知教育,特别要对环境问题、和平问题、中国传统与对外政策等具有深远意义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3,大学生国际素养现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新挑战

从现实层面来讲,当前我国理论界急需破解的另一个重要命题是,结合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框架下,探讨如何有效推动大学生国际素养的提升。由于我们目前对大学生素养培育存在某些体制性的制约,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有效汲取与传播。这些现实因素包括缺乏国际化视野的教育理念、国际化趋势的教育课程设置匮乏、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现实需求脱节、全球共享的资源建设不足等,将会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带来多方面的挑战,因而需要深入分析,认真应对。

三、对当代大学生国际素养培育模式和实践载体进行创新的对策思考

根据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可以尝试对河南大学生国际素养培育模式和实践载体进行创新性思考。

1,加强创新模式的内涵建设是国际化素养培育的基础

首先,更新国际化视野的教育理念。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地区化的发展并行不悖,转型期的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多重机遇和挑战。从事高等教育的科学和教育工作者,应从全球的视角来认识大学生国际素养培育模式的创新,为大学生认识变动不居的世界提供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视角。其次,重构国际化趋势的教学课程设置。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国际化挑战,当代大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有关国际秩序、国际规则和国际法等相关知识,并通过可操作性的途径内化为其自身的才干。再次,完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国际素养创新模式培育的是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各类人才,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设定国际素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最后,加强全球共享的资源建设。河南省高校应牢牢抓住信息时代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整合和开放本校教育资源,与世界先进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接轨,以本土化信息赢得国际化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2创新实践载体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

第一,结合河南省的中远期发展规划,尝试探索国际间高校合作模式。首先要研究国际间合作办学机制的现实途径,诸如加强同国外高校合作办学,强化资源共享;加大国际间高校学术交流,把握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前沿成果;促进跨国高校学生课外实践的交流合作。

正如河南省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的,当前河南高等教育应大力推进高层次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坚持政府、民间并举的方针,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向更广领域、更高水平和更高层次发展。启动国家留学基金委地方合作项目,支持大学骨干教师作为访问学者,有针对性地到国外一流大学研修交流。广泛开展科研攻关、扶持薄弱学科、建设新兴学科、指导研究生和培训教师等工作,力争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领域,培养一批精通世贸规则的专门人才,造就一批能够追踪世界前沿学术水平的优秀学科带头人。

其次要积极发展中外合作办学。要贯彻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在切实维护教育主权的前提下,按照“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促进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探索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联合办学的途径。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优先和重点领域,鼓励中外合作举办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机构,强化与国际劳务市场接轨的职业教育培训,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竞争。

第二,汲取国外国际素养培育的经验,创新模式和实践载体。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学内容,为大学生国际素养的提升提供充分的教育资源。开展具有国际视野的“第二课堂”合作交流活动,探索建立和健全包括设立专项经费、导师制度以及国际社会实践活动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在内的运行机制。大胆创新包括课程化、项目化、基地化在内的实践活动形式,鼓励大学生参与跨国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国际素养的自我培育能力。正如河南省教育发展规划所指出的,应坚持“政府与民间并举、双边与多边并行”的方针,推进教育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未来的研究,或许将关注下列两个议题:第一,在现有制度条件下,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各异的不同区域,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素养培育模式;第二,针对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开辟多样化的大学生国际素养培育模式和实践载体。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通过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途径,以渐进的方式分阶段推广和传播,同时结合并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将其运用于高等教育的日常教学和创新实践当中,更是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重大命题。

培育与发展模式 篇4

区域经济的发展依靠合适的发展模式支撑。发展模式是源于地区自然禀赋、基础条件、区位优势、文化传统、阶段需求等因素所形成的比较优势, 以及比较优势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发挥。发展模式决定区域发展的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内部经济、比较经济、效益经济, 发展模式涉及发展的区域定位、战略目标、路径选择、载体平台、政策举措、效益评估等方面的内容。发展模式的形成和确立是区域经济发展活跃、稳定成长的重要标志, 区域竞争优势也必然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生成、发现、培育和强化。

河南在把握主题主线, 积极应对危机, 深入研究省情, 有效破解瓶颈的基础上, 从2008年底就提出“以产业集聚区为重要载体, 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 把“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点, 也是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五年的实践, “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已经成为河南科学发展的实现途径和重要抓手, 推动了生产力布局优化和发展动力转换, 推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促使了将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从实践的意义上讲, “一个载体、三个体系” (以下简称“1+3”) 已经显现区域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丰富内涵和初步成效。

二、缘起与经济学分析

1.“1+3”模式的缘起

2008年8月, 随着美国雷曼兄弟银行的倒闭, 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影响全球, 我国以出口加工模式的产业和金融秩序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应对危机是对各级政府最直接最严峻的考验。与此同时,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凸显,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产业层次低、链条短, 企业和社会的创新能力弱等, 这些问题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依靠载体途径和具体抓手来破解。2008年12月24日, 在河南省土地利用、城乡和产业集聚区规划工作会议上, 当时的河南省省长郭庚茂提出坚持协调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原则, 同步编制三个规划, 精准对接好三个规划, 认真实施好三个规划, 以城市发展和产业集聚为中心, 努力推动三大体系 (现代城镇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 、一个载体 (以产业集聚区为重要载体) 建设, 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创造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和市场条件, 创造和扩大自身的市场需求, 构建河南发展的战略支撑点。2009年1月, 河南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工作安排, 从此“1+3”发展模式建设进入深入推进、加快实施阶段。

2.“1+3”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1+3”区域发展模式从发展生产力这一准确视角切入, 提出并确立一个区域发展的重大命题, 即区域竞争优势的培育。我们习惯强调比较优势对一个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因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 区域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要素的投入, 但在经济全球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的背景下, 区域竞争、产业竞争日趋激烈, 完全依靠要素投入的作用日见其微,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 真正的竞争力来自于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 以确保投入要素能够得到高效使用和升级换代, 由此提出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 只有钻石体系才能打造国家或区域的优势, 钻石体系包括四项关键要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 企业战略、结构及同业竞争。〔1〕我们可以认为, 区域竞争优势来自于产业优势、生产要素优势、企业发展优势、需求市场 (条件) 优势。“1+3”模式包含了区域竞争优势培育的几乎所有要素, 沿着这一思路付诸实践, 对于提出“三大战略”、人口过亿的大河南推动科学发展意义重大。

(1) 这一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区域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河南经济总量2008年虽处于全国第五位, 但人均水平低, 农业比重高, 生产力总体水平低, 劳动生产率低, 生活水平低。从河南产业发展上看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大,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除已有的老的国有工业基础外, 承接产业转移主要靠自然资源以及用地、用工、税费、用电等方面的优惠吸引投资, 产业基本没有形成有效集聚, 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从城乡结构看, 河南城镇化率只有36%, 低于全国近20个百分点, 人口每年外出打工近2000万, 出现大量空心村, 国土的空间规划利用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从消费结构看, 消费率只有31%, 城乡消费差距大,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13200元,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4个百分点;农民收入人均4430元,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河南虽已进入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但体制机制、经济结构、人口素质、收入分配、对外开放、基础设施等一系列问题的保障支撑能力弱。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考察, 河南基本处于要素导向和投资导向混合的发展阶段。“1+3”模式准确把握并引领了这一区域发展阶段的需要。

(2) 这一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区域发展矛盾的清醒认识。从当时河南省情的基本矛盾看, 粗放的发展模式已使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为继, 粮食生产主产区保耕地与推进工业化用地矛盾, 低水平城镇化、农村散乱小空置造成国土空间资源浪费, 劳动力素质低、职业教育发展滞后, 农业发展了, 但农民收入增长难、农村面貌改观难, 新农村建设建出“盆景”容易、见到春花满园不易。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考察, 既需要基于跨越赶超战略的外延式产业做大, 又需要基于创新提升培育优势战略的内涵式产业做强, 因此整体工作把握既要注重机会效率, 又要注重创新提升。河南“1+3”模式把握并有效破解了区域发展矛盾的需要。

(3) 这一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区域发展特征的准确把握。处于欠发达追赶型的中部区域经济体, 要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 必须以全球视野研究区域发展, 谋划产业发展, 明确在全国经济大版图上所处的方位, 在全局工作大格局中所处的节点, 在全球产业转移中需要抢抓的机遇, 在区域竞争中需要培育优势的重点和抓手。目前, 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东部发达省份将逐步进入个位数增长时期, “创新与转型”是主要的增长特征;中部省份将进入介于个位数与两位数之间的增长时期, “做强与创新”仍然是中部主要的增长特征;西部省份将进入两位数高速增长时期, “做大与做强”是西部经济的显著特征。〔2〕河南处于中部之中, “做强与创新”应该是现阶段的区域发展特征, 按照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分析, 正处于投资导向与创新导向相结合的发展阶段。“1+3”模式把握并引领了这一区域阶段发展特征的需要。

(4) 这一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区域发展策略的正确选择。战略指明方向, 战略明确目标, 战略鼓舞士气, 战略的实施靠坚强的意志、靠正确的路径、靠有效的举措, 更离不开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必须要有合适精当的策略, 策略是战略有效的法宝。河南区域发展战略明确、科学、有力, 战略实施中基于发展阶段、发展矛盾、发展特征以及完成任务的个别需要, 会带来是以战略为先导谋划推动工作, 还是以机会为先导谋划推动工作, 两种态度会带来不同的工作效果。必须认识机遇 (机会) 有时可能带来陷阱, 对机遇的过度依赖就可能变成投机, 总是抢抓机遇, 就可能导致资源分散, 过度多元化使一个地区形不成产业生态、产业链条和产业支柱;与邻近地区同时抢抓机遇, 可能形成发展的同质化;过重于抢抓机遇, 就可能习惯只顾当前需要而忽略长远需要, 付出更大的机会成本。〔3〕“1+3”模式把握并形成了战略实施中正确的策略运用, 既注重当前需要, 又注重长远发展;既注重以战略为先导培育区域竞争优势, 又注重把握机会机遇争取产业转移落地。

(5) 这一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区域转型发展内生动力的有效激发。“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是经济工作的主基调, 其实质要求就是既要有发展量的需要, 又要有发展质的保证。量的需要就是由政府按照凯恩斯理论的“需求管理”, 通过对构成需求的“四架马车”消费、投资、出口和政府开支内部结构实施转型;质的保证就是要同时依靠和强化“供给管理”拉动经济增长转型, 把供给边的力量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有经济专家把供给边力量概括为“三大发动机”, 即制度变革、要素升级 (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增加等) 、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结构优化、区域结构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优化等) 。按照斯密的理论, 供给边力量可以综合为生产率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 “1+3”模式把区域转型发展需要的要素升级和结构优化等方面的内在要求全部涵盖并有效聚合, 推动了区域转型发展内生动力的有效激发。〔4〕

三、实践与发展态势

2009年1月, 河南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 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既是克服当前困难、应对挑战的应急之策, 又是培育崛起新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大计。

1.“1+3”模式的实践状况

(1) 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河南省把产业集聚区作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 以产业集聚发展程度决定城镇发展规模, 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基本内涵是实现“四集一转”: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 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河南省按照整合资源、提升功能、强化特色、增强竞争力的要求, 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结构调整项目建设, 提升对城市产业、人口、环境的承载功能, 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 实现产业与城市发展相互推动, 逐步形成集聚促进就业、就业创造消费、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机制。河南省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 完善县域公共基础设施, 优化产业布局, 确立并培育主动产业, 促进县域产业集约集群发展,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2)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河南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 推行集约化发展模式, 着力构建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 现代农业、工业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相互支撑、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努力在培育壮大战略支撑产业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编制完成装备制造、汽车、食品、纺织、有色、化工、生物、电子信息、畜牧、花卉等一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河南省组织转型升级“双百”计划, 大力推进1074个重大工业结构调整项目, 中原电气谷、洛阳动力谷、郑州百万辆汽车等重大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省组织编制了150户重点服务业企业项目建设, 运用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了84个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 启动了30个服务业特色园区建设。

(3) 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河南省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 加快城镇化进程, 使其成为拉动内需、推动跨越、实现崛起的重要动力源,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省科学修编并完成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设市城市和县域总体规划, 逐步形成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社区五级城乡布局结构。同步完成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 并与城镇规划协调衔接。统筹郑汴新区规划布局建设, 推动郑州航空经济实验区建设、大郑东新区建设、汴西新区加快发展, 开通郑欧铁路货运专线, 建设以航空运输、公路快运、铁路高速客运和集装箱转运为重点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大力推进管理体制创新, 在区域内率先实现规划统筹、交通一体、产业链接、社会资源共享、生态和环境保护合作, 逐步建设成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发展的现代复合型新城区、综合改革核心实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环境优美宜居区和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服务的区域服务中心。

(4) 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 以适应开发研究为重点, 以重大科技专项为抓手, 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为基础, 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 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出台《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 (2009-2020) 》等一系列文件, 坚持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发展需要为根本目的, 以促进科技经济紧密结合为重点, 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 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全面建设创新型河南。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 新增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20多个,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近10个。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科技工程, 新培育20家新型企业, 争创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重点培育5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3个知识产权优势区域。

2.“1+3”模式的发展态势

五年的持续深入实践, 河南“1+3”模式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具体表现为“一个形成、四个带动”, 即形成了完整的保障措施和政策体系。省政府研究出台了一整套工作目标规范、奖励激励政策、考核评价办法, 提出六项保障措施:继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以此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新体制机制, 着力破解影响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大人力资源开发, 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强化思想文化保障, 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加快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组织保障水平。四个带动:一是带动了基于高水平、宽视野条件下的发展要素整合和战略合作。五年来, 河南省与国家43个部委和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形成了全面稳定务实的战略联盟;整合省内资产资源, 构建了10个分系统分产业的省级投融资集团, 强化投资实力、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率和效益。二是带动了基于打造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不断完善支撑改革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争取国家批准了中部地区第一个综合保税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 保税物流中心、海关口岸、出口加工区建设等取得重大进展, 郑州全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获批启动, 加快推进包括高速公路网、快速铁路网、坚强电网、信息网、水网和生态系统在内“五网一系统”建设, 突出抓好要素保障机制创新、基础设施、生产要素保障、体制机制创新达到一个新水平。三是带动了支撑产业均衡发展的科学发展载体。按照“三规合一”“四集一转”的要求, 结合产城融合、相互促进的基本思路, 在全省规划建设了180个产业集聚区, 在县以上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了60个中心商务区和特色商业区;同时提出规划建设农业特色园区、冷链物流园区、文化产业园区, 以此为基本平台, 实现了集约发展、集中布局, 找到了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实现途径和抓手。四是带动了全省上下推动区域发展的责任自觉、思想解放和理念更新。清晰的战略思路、务实的工作谋划、扎实的工作举措, 激发了全省上下强烈的责任自觉, 在谋划工作中解放思想、在推进实施中提升能力、在竞争合作中更新理念、在为民服务中培育作风。

四、成效与基本启示

1.“1+3”实施的成效

“1+3”模式推进实施的五年是河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五年, 是河南破解难题、务实干事的五年, 是河南强化两基 (基层基础) 、发展为民的五年, 是河南增强自信、培育优势的五年。

(1) “1+3”模式已成为河南区域发展的具体抓手和实践平台。五年来的实践证明, 产业集聚区发展健康迅速, 全省已建成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2012年, 全省产业集聚区产业项目在重点项目中的比重达到4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43.7%, 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9%。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比重达到47.9%, 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4.3%。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29.57亿元, 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9.0%, 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3%。从业人员达到299.8万人, 累计新增就业人数占全省的一半以上。2013年前5个月,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同比增长了33.2%, 占全省投资比重近50%;在建的亿元以上项目, 以及新开工的亿元以上项目都占全省的一半还多。至2013年6月底, 全省产业集聚区实际引资超过2080亿元, 在全省占比约58%。集聚区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 生产生活服务能力的逐步完备, 初步实现了产业的集聚、集约、集群发展, 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构建的阶段目标正在实现, “1+3”模式的边际收益也越来越明显。“主题主线”的工作内容和指标体系主要集中在“1+3”模式之中, 推进工作的主要切入点、着力点和成效面主要集中在“1+3”平台之中, 这一模式已成为全省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增长极, 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突破口, 招商引资的主平台, 农民转移就业的主阵地, 改革创新的示范区, 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方面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

(2) “1+3”模式已成为打造河南区域经济升级版的坚实途径和现实支撑。河南区域经济升级版就是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阶段效果。这个升级版所面临的内在必然、外在需要, 所需要破解的现实难题, 所需要依托的升级路径, 所需要打造的升级动力, 均蕴含和体现在“1+3”模式实践之中。推进模式的深入科学实施必然带来河南区域经济升级版的尽早显现。

(3) “1+3”模式已成为河南区域竞争优势培育的基本内容和必然选择。发展经济学中最新的理论成果新结构经济学认为, 现代经济增长本质上的表现是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它所反应的却是技术、产业、软硬基础设施等结构不断变迁的过程, 这就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在一定区域内, 生产要素的数量不是无限供给的, 各要素之间的经济学关系也并不是都是乘数关系, 规模经济必须有内涵式发展的支撑, 要素结构的不断变迁升级, 才是竞争优势的源泉。任何优势的培育都离不开区域发展的阶段需要和产业发育的水平需要, 河南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产业水平决定了竞争优势的培育必须紧紧围绕五个要素展开:生产要素最大程度的聚合优化升级、产业的集聚集群发展、经济组织的培育优化创新改进、相关制度的服务跟进和引领提升、需求条件 (市场) 的培育挖掘和开拓规范。不管从经济学的学理分析, 还是从实际工作中的实践验证, “1+3”模式的实施都满足这些要素培育的需要。

(4) “1+3”模式的实施已直接反应和检验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水平和实践成效。衡量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是靠一套指标体系的说明, 但数字不能说明的东西才是发展的核心, 才是地方党委政府紧紧抓住的根本, 那就是发展动力的找寻和竞争优势的培育。新结构经济学认为, 一个地方的经济结构是由在那个时点上的要素禀赋及其结构所决定的, 要素禀赋结构升级, 比较优势发生变化, 产业结构自然就跟进升级, 硬的基础设施和软的制度安排也需要跟进完善, 市场的竞争配置作用和政府的调控服务作用同等重要。在“1+3”模式这一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载体平台上, 政府的眼光决心、干劲办法、效率效果一目了然, 易见高下。

2. 基本启示

“1+3”模式在实施推进过程中还有许多东西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但五年的实践也足以给我们一些基本而重要的启示。

(1) 认识规律、尊重规律, 准确判断和把握区域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阶段特征。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强调, 要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把握规律、顺应规律办事, 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在迈向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转型发展大时代, 这是首要的问题。经济工作的决策判断、方略举措当然要关注上下左右、四面八方, 但最重要的是研究关注脚下这块土地, 研究它的发展阶段与阶段特征, 研究它的主要矛盾与群众需求, 研究它的共性与个性, 唯此才可能少走弯路, 不走错路。

(2) 注重实际、发挥优势, 明确区域竞争优势培育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实践证明, 干好经济工作的正道、捷径和诀窍就是这八个字“注重实际, 发挥优势”, 舍此都是歪道、绕道和邪门。自恃才高者忽视这八个字, 心浮气躁者丢弃这八个字, 投机取巧者抵制这八个字。竞争理论告诉我们, 仅有这八个字还是不够的, 还必须重视优势的培育, 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 占据高点, 思虑长远。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地理特征、不同的人文传统、不同的产业水平, 优势培育的基本内涵和现实要求一定是不同的。从发达国家产业现代化的历程和经验教训看, 竞争优势培育的本质需要应该是一致的, 那就是“创新与变革”“技术进步与制度配套”, 归结一句话就是地方如何提供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快速有效的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业环境。

(3) 区域竞争优势的培育应成为地方党委政府工作的战略目标和优先选项。处于转型发展中的政府工作千头万绪, 但第一位的任务是确立符合实际需要的发展战略, 在战略规划中体现培育优势的要素和意图, 在战略实施中把培育优势作为优先选项, 既要算眼前帐又要算长远帐, 既要算小帐又要算大帐, 既要算明帐又要算暗帐, 既要算死帐又要算活帐, 心中有机会成本, 手中有步骤安排, 干中有路线图和施工表, 一切为优势培育和战略目标服务。

(4) 区域竞争优势的培育考验并检验地方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品质。竞争优势的培育是工作中的战略选项, 是关乎未来的长流程工作, 是投入显性成本而可能没有及时收益的“隐政绩”, 是对一个地方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同志的责任、魄力、担当、胸怀、眼界、境界的考验。如何选项、如何决策、如何部署、如何投入、如何实施, 是对执政能力的考验和检验, 更是对执政品质的考验和检验。在实际工作中, 这是一道既容易解答又不易解答好的问题。

摘要:区域经济的发展依靠合适的发展模式支撑。河南省从2008年底提出“以产业集聚区为重要载体, 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1+3”区域发展模式。文章从经济学角度诠释河南省“1+3”区域发展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区域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区域发展矛盾的清醒认识、区域发展特征的准确把握、区域发展策略的正确选择和区域转型发展内生动力的有效激发。通过分析河南省“1+3”模式的实践状况、发展态势和实施成效, 足以给人们一些基本而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1+3”模式,实践态势,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著, 高登第, 李明轩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2]张建君.中国经济增长的挑战及动力[N].学习日报, 2013-06-17.

[3]徐根兴.转型发展需要提升基层政府的管理品质[N].学习日报, 2012-10-01.

培育与发展模式 篇5

王凤岩

【摘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培育和发展西部农村市场,促进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客观需要,也是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现实需要,更是适应我国加入WTO新形势的迫切需要。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采用实证调查、比较研究和定性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农村市场的内涵及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中国西部农村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成因,提出了培育和发展西部农村市场的对策建议。

【目录】:

内容提要4-5 英文提要5-6论文摘要6-8

一、引言8-12

二、农村市场的概念及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2-17

(一)农村市场的概念及范畴12-14

(二)农村市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4-17

三、西部农村市场的发展现状及成因分析17-25

(一)农产品市场18-22 1. 发展现状18-20 2. 成因分析20-22

(二)农村劳动力市场22-25 1. 发展现状22-24 2. 成因分析24-25

四、培育和发展西部农村市场的对策建议25-46

(一)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市场的对策建议26-38 1. 大力推进结构调整26-29 2. 发展农业产业化29-31 3. 加大土地使用权流转31-32 4.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32-34 5. 大力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34-36 6. 加快以道路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36 7. 加大金融和信息服务支持36-37 8. 强化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37 9. 继续加大保护和支持农业的力度37-38

(二)培育和发展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建议38-46 1. 校正对农村劳动力的社会认知40-41 2.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41-42 3.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42-43 4. 加快以小城镇为主的城镇体系建设43-44 5. 建立健全中介组织,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管理44 6. 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创造公平和宽松环境44-46

注释46-47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47-48

据了解,中国是全球烟草消费量第一大国,全球近13亿烟民中有3亿多在中国。与此同时,在这3亿多的烟民中,农村卷烟消费者又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消费量。由此可见,农村卷烟市场不仅消费人群基数较大,而且发展前景更是非常广阔。

农村卷烟市场的发展前景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着较快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同比加快4.8个百分点,这是中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其中,农村市场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更是由2005年的29.7%提高到2008年的30.9%,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由3.8个百分点提高到6.7个百分点。而这表明了农村市场将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也是越来越大,并且农村市场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幅度也是明显加快。

同时,在烟草行业农村卷烟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更将成为未来国内卷烟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为什么这样说呢?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的是7161亿元,比去年增长20.2%;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将安排7285亿元,比去年增长29.4%。随后,国家实行家电下乡政策、汽车下乡政策、农民生产和生活的补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一系列积极的经济增长因素,进一步活跃了农村市场的消费信心。政府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投入,为扩大农民就地就业和农村消费创造了积极条件,这也就意味着国家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即将催生市场消费的最大消费群体,占全国人口数量60%以上的农村人口的卷烟购买力将得到快速提升。此外,由于宏观经济形势下这次经济调整以重工业的调整为核心,对农村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农村市场稳定的消费需求成为了金融危机阴影下卷烟消费的主要阵地。

因此,农村卷烟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农村卷烟消费者的消费潜力有望被释放。那么,如何对农村卷烟市场进行培育呢?首先,我们必须认清农村卷烟市场的消费情况,他们有哪些消费特点?其次,我们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农村卷烟市场培育措施,做到因地制宜,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盲目的投入。

农村卷烟市场的消费特点

1、区域品牌主导

农村卷烟消费者比较青睐当地生产的卷烟品牌,这种以区域品牌主导农村卷烟市场的状况较为普遍。一方面,是由于长年以来形式的卷烟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另一方面,是农村卷烟消费者心理较为保守,对外地生产的卷烟品牌不愿轻易尝试,而这既造成了外地生产的卷烟品牌较难进入当地的农村卷烟市场,也给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拓展当地的农村卷烟市场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不过,随着近年来,农民进城务工和农民返乡就业的频率不断交替上升,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强,这也带动了一批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进入了当地的农村卷烟市场,并对当地的卷烟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影响,而这对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2、消费结构较低

农村卷烟市场是典型的中、低挡卷烟消费市场,其中,低档卷烟又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虽说低档卷烟的销售价格较低,对烟草企业的利润贡献很小,但低档卷烟的消费需求却很大,每年的巨大销售数量也是不容小视。那么,为什么低档卷烟会如此走俏呢?这是因为农村低档卷烟消费者以中老年消费者为主,这部分消费者收入不高,所以他们的消费只注重

产品的实用性和价值,不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精神享受。因此,这也就形成农村卷烟市场消费结构较低,低档卷烟走俏的特点。

3、节日消费突出

农村卷烟市场每逢节日消费需求便大增,且拉动了部分中、高档卷烟的销量。特别是在春节期间,这种节日消费更是非常明显,卷烟市场甚至有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当中应当归功于务工农民的返乡所带来的消费效应。每逢春节便有大批的务工农民返乡,给本地卷烟市场带来了新的消费活力,同时,这批务工农民又是以青年消费者为主,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他们回家过节时往往出手比平日大方又兼顾面子,所以就直接带地了当地卷烟市场的热销,并提升了卷烟消费的档次。

4、事件消费突出

勤俭节约一直以来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同时,勤俭节约在农民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平日消费精打细算,讲求实用。但是,每逢重大事件时,如婚事、丧事等这类重大事件,他们便一改往日的勤俭节约,消费需求得到了较大的释放。就如在办婚事时,往往就直接带旺了当地零售客户的生意,并且拉动了中、高档卷烟的销量。可见,婚事、丧事等这类重大事件在农村卷烟市场的消费需求较大,这也是非常值得企业去重点关注的。

5、消费攀比效应

农村卷烟市场的消费攀比较为明显,很多农民购买卷烟往往不是根据自己的购买习惯,而是参考他人的购买行为。人家买什么,就跟着买什么,存在着攀比、跟风的现象。他们更加注重个人消费在整个群体当中一致性,所以,在农村市场经常可以看到人家买什么,就跟着买什么,人家到哪里买,就跟着到哪里买。其实,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农村卷烟市场的消费比较容易受到亲朋好友的口碑影响。

农村卷烟市场的培育建议

因此,针对上述农村卷烟市场的消费特点,笔者专门提出了农村卷烟市场培育的几点建议。

1、培育重点品牌

加大重点品牌的培育力度,特别是对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的培育力度。既要加大新品牌的宣传力度,又要兼顾老品牌的促销力度,在稳因老品牌固有的消费者基础上,挖掘出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以进一步拉动市场的消费需求,从而做大整体销量。在这里,企业还可以建立起一套健全的重点品牌培育机制,即将所有销售的卷烟品牌按规格分为“主导品牌”、“培育品牌”、“过渡品牌”。对“主导品牌”需要加强市场调控,进一步壮大市场销量;对“培育品牌”需要加大宣传与促销力度,协同生产厂家做好市场投放和培育的各项工作;对“过渡品牌”则定期进行清理,令其逐渐退出市场。此外,企业还应当加强对外地重点品牌的培育力度。

2、优化消费结构

近年来,随着农村市场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卷烟消费结构的优化也就越来越重要了。当前,在农村卷烟市场中,企业应当把优化消费结构作为卷烟上水平的关键点。要准确把握、全面认识农村卷烟市场所发生的消费需求变化,及时调整销售策略,确保货源的有效组织与供应。要对农村卷烟市场比以往更加的关注与重视。同时,企业也要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完善服务监管举措,搞好农村卷烟市场的货源供应,培育和引导农村卷烟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并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卷烟市场的客户拜访、送货到位率,努力改善货源供应质量,有效满足农村卷烟市场需求。

3、重视节日促销

正因为农村卷烟市场的节日消费尤为突出,所以节日促销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特别是象

春节、庙会等传统节日,企业更应当加大对节日的宣传和促销力度。同时,还更应当保证货源的不间断供应。企业需要及时关注销售情况,合理分配紧俏型卷烟,保障畅销型卷烟的不间断供应。因为有部分紧俏型卷烟在节日开始前往往很容易因货源衔接不上而出现断销现象,所以应当保障好畅销型卷烟的不间断供应。此外,在节日期间,农村消费者腰包较鼓,他们对新品牌也有着尝鲜的动机,所以企业应当把新品牌的卖点宣传到位,只要零售户能够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并完整地将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那么新品牌的销量将有望得到显著的提升。

4、关注事件促销

每逢重大事件时,如婚事、丧事等这类重大事件,农村卷烟市场的消费需求就会被放大。因此,企业可以专门制定针对这类重大事件的促销政策,并重点推出一批适合这类重大事件的中、高档卷烟,并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中、高档卷烟的销量。

5、打造口碑效应

正因为农村卷烟市场的消费比较容易受到亲朋好友的口碑影响,所以口碑宣传就显得较为重要。寻找农村卷烟市场的意见领袖,并通过对这些意见领袖的宣传,让他们去影响更多的农村卷烟消费者。而这样的口碑宣传往往能够给企业的带来事半功倍的宣传效应,并让企业做到用较小的投入成本,以获取较大的收益回报。

谈学校办学的特色培育与特色发展 篇6

什么是特色办学

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细读方针,不难发现,学校办学应首先追求人的发展,而不是追求办学特色。

有人提出“每所学校都是特色学校”,笔者将其理解为:每个学校基于自己独特的发展现状,都有着与其他学校不同的办学事实。办学事实的不同也许是特色,也许仅仅只是特点。那么,何为“特色”呢?特色,只有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身心发展规律、个性成长规律及教师的发展成长规律,避免重在培养极少数的“盆景”的做法,才可能培养造就更多的优秀人才,才可能称之为“特色”,从而促进学校教育品牌的优化和学校特色的形成。在不断的外出学习考察中,笔者才豁然开朗:学校特色,应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无形资产,是学校精神力量、文化氛围、课程设置等综合体现,更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核心所在。

特色学校的形成

特色学校如何形成?笔者认为:特色学校是在学校办学过程中自然生成的,需要文化的浸润、需要时间调节、需要案例来助推、需要社区的支持和认可。不是定期打造或短期“克隆”而成的。

学校的“诗艺课堂”特色的形成,就经历了一个由模仿到创生再到推广的过程。2009年,学校外出学习的教师接触到了王崧舟的“诗意课堂”实验,老师们被深深吸引住了,正苦于不知该做些什么的我们,当即决定,先模仿做王崧舟的该项实验。于是,由学校教科室牵头,制定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教师,并进行实验的磨课研讨,很快课堂效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都得到了极大提高,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于是,实验很快进入创生阶段。学校将前期的实验改名为“诗艺课堂”,既保留其诗的韵律与旋律,也是课堂艺术的传承,同时将实验由语文学科推广到其他学科。

在几年的实验摸索中,“诗艺课堂”让师生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先后有近20位青年教师在各种课堂竞评活动中获奖或外出执教实验观摩研讨课。笔者作为校长,此时因势利导地对学校的文化建设进行重新定位,让“诗艺”特色成为学校的灵魂和核心,其社会影响力也逐步扩大。

特色需坚守什么

坚守教育的宗旨,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信念。不跟风随势、不追名逐利,坚信能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教育就是好教育,并以此为目标,勇往直前。坚守教育的着眼点,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标。坚守着力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要是基于学生实际、坚持着力于最近发展区,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除了遵循上述的原则之外,还要加强项目选择的策略性研究。在《自然传奇》中,主持人曾向大家介绍,在冬季,多数不迁徙的鸟类会选择山谷栖息,但雪燕却往高处飞,因为在太阳能照射到的山崖上有一些狭窄的洞隙,那里比别的地方的温度高大约15度。缝隙小吗?的确,那里装不下成千上万只鸟,但是,对于容纳一只雪燕来说,也算是大户型了。

可见,从学校特色建设的长远发展来看,学校还要学会“缝隙生存”原则。

特色建设的渴望

在现今特色学校建设如火如荼之际,作为学校也应该有以下四点渴望:渴望重心矮一点,多调研、多参与、多总结、多反思;渴望调子低一点,基于学校实际、基于不同学校不同发展现实的多层次实际;渴望步子实一点,教育有自身独有的发展规律,万丈高楼需有坚实牢固的地基,否则无法经受风雨的侵蚀;渴望人才多一点,这也是特色学校建设的终极目标或实质。

其实,特色学校建设,终归也是对人才的培养,而这也应该是检验一个学校是否真的“特色”的最重要标准。所以,一个学校“特色”与否,要看实质,不能只看宣传;要看实效,不能只看文章;要看师生的成长和变化,不能只看花花绿绿的奖状。

培育与发展模式 篇7

依县域经济的概念,泉州的县域由泉港、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八县(区、市)组成。经过多年的发展,泉州已形成一种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市场机制较成熟且外向化程度高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县域经济格局。同福建省的其他地市(厦门除外)相比,泉州发达的县域经济在省内是独树一帜的。有两个数据可以说明。首先从经济总量的比重来看,2006年泉州市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2.2%,虽低于宁德市的83.3%,但宁德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然与泉州不在一个层次上,其经济总量不及泉州的四分之一,人均GDP为12611元,而泉州的人均GDP为24847元;而与泉州处于同一层次的福州市,其县域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1.1%,比泉州少了31个百分点。其次,从预算内财政收入的比重看,2006年泉州县域经济预算内财政收入占全市预算内财政收入的6 0.2%,低于三明、宁德、南平,但同样的,这三地市依然不能与泉州相提并论,三地市的财政收入的总和只及泉州的三分之二;可供比较的是福州,其财政收入比泉州多22亿,但来自县域的财政收入比重仅占28.5%,也比泉州低了31个百分点。客观地说,泉州县域经济格局呈明显的两个阶梯结构。从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考察(表1),2006年,8个县域中,GDP列前4位的依次为晋江、南安、惠安、石狮,其中尤以晋江居首,其G D P与第二名的差距是241亿元;在人均GDP的比较中,列前4位的依次为石狮、晋江、惠安、泉港,其中石狮、晋江有更明显的优势,位居第二、第三的晋江与惠安之间的差距达7500元;在人均财政收入中,居于前四的分别为泉港、石狮、晋江、德化,但晋江与德化之间却相距1000多元。经过这样的比较,可以得出8个县域中,晋江、石狮处于第一梯队,其余的六县区基本划归第二梯队。

资料来源:《2 0 0 7年泉州统计手册》,泉州市统计信息网(www.QZTJ.gov.cn)

虽然给泉州这8个县域区分层次,但并不会削弱其县域经济发达的特色,因为第二梯队的6个县域在国内、省内县域经济体系中所处位置不能说落后。有两方面:一是关于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所占比重。一般来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产值所占份额大幅度下降,然后是工业产值份额大幅度上升,并在产业结构中占有优势比重;进入工业化后期,服务业产值份额持续上升,并最终占有优势比重。比照泉州的县域经济,2006年,泉州8个县域的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介于2.2%~11.9%之间,这与1960年代上半期的英法等国是极相似的。根据相关统计,1963年~1965年,英国、法国、日本的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分别为3.4%、8.4%、1 1.2%。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泉州的各县域经济已达到那个时期英、法、日的水平。二是关于人均GDP的综合考察。2006年,全国(大陆部分)人均GDP为16084元,全省人均GDP为21471元。以此衡量,泉州8个县域中只有1个县域(安溪)低于全国水平,4个县域(安溪、南安、永春、德化)低于全省水平。即使是人均GDP最低的安溪,虽只有15016元,在全省59个县域中,也处于第二十七位的水平。

泉州县域经济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产业集群的效应。泉州市已形成了包括石化、纺织、服装、制鞋、石材、水暖、包袋、茶叶等一批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且在区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综观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大概可归为三个阶段:粗放阶段、集约阶段、政府扶持阶段晋江的体育用品产业集群是一典型的例子。1980年代,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创业中晋江村村有制鞋的手工作坊,或者自产自销,或者贴牌加工,初步形成自发性且粗放的鞋业产业集群;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出现了行业“龙头”如“安踏”、“特步”等,并在这些“龙头”企业核心周围形成“环”型产业集群带,还引来科研院所、金融、保险、法律等相关性支持,使产业群的产业链配套更加完善;接着,政府有意识地引导和扶持体育用品产业向一定区域空间集聚,通过共享当地资源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体育用品产业集群运营成本,从而提升集群整体竞争优势。

基本上,泉州的每个县域都有自己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从而使这些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属于富裕县域的晋江市经过3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纺织服装、鞋类制造、陶瓷建材、食品工业、制伞等一批发展潜力大、竞争优势强的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共聚集企业630多家,年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 0%以上。1978年晋江的GDP仅为1.45亿元,200年达492.5亿元,年均增长11.9%,几乎是每三年就在已有基础上再造一个晋江以前是贫困县域的安溪,因地制宜,以茶养茶,把自己打造成著名的“乌龙茶之乡”。在全县人口107万人中,涉茶行业人员达7 0多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 0%以上。全县茶业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全县的GDP就增加0.75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加0.5个百分点。过去的贫困县如今连续几年进入了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和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百强县行列。

二、增长极缺失的区域经济格局

尽管泉州培育出发达的县域经济,但综观各县域之间、包括与整个市区之间所构成的区域经济格局,显示的是一幅松散的没有某种纽带把各个县域联系起来而成为经济共同体的画面。经济增长中需要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大都在本县域内实现封闭的自我循环。从专业的角度,泉州的这种状况可称为增长极缺失的区域经济格局。

增长极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1955年在《略论增长极的概念一书中提出的。后来,他的学生布代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已有的经验表明,地区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常呈梯度结构状态。增长极理论在承认这种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强调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和区域,与周围区域经济形成一个势差,从而出现增长极。形式上增长极可分为产业增长极和区域增长极。前者指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较大关联度,并有广阔市场前景,具有创新能力的生产经营单位;后者指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城市或城市群。

增长极的经济发展对周围地区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极化效应,二是扩散效应。极化效应表现为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资源产生吸引力而使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等要素资源流向增长极,从而迅速扩大极点的经济实力,形成极点的规模效应。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规模经济开始弱化,为了获得进一步发展,增长极地区的生产要素向周围地区回流,从而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起初,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表现为增长极的快速发展;当增长极中生产要素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出现外部经济下降,甚至规模不经济时,极化效应将减弱,扩散效应将增强,表现为增长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

考察泉州的增长极,有产业增长极而无区域增长极。也就是说,泉州各个县域的经济依靠培育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而发展,但在同一时期没有一个能统驭这些县域的区域增长极——中心城市。泉州现辖四区中,真正发挥中心城市功能的只有鲤城、丰泽两区。通过2006年一些经济数据的比较(表2),可以看出,鲤城、丰泽两区作为中心城区要发挥“经济增长极”的功能是让人怀疑的。

资料来源:《2007年泉州统计手册》,泉州市统计信息网(www.QZTJ.gov.cn)

从人口来看,两区合计76.9万人,仅占全市人口的10%,还不及晋江的二分之一;从第二产业产值来看,两区合计146.5亿元,约占全市总产值的1 3%,赶不上南安一个市的产值,甚至不到晋江的二分之一,而惠安、石狮与这个数据已相差不远;从第三产业产值来看,两区合计131.6亿元,虽然能占全市总产值的20%,但比晋江还少25.6亿元;从投资来看,两区固定资产合计投资50.5亿元,约占全市总投资的11%,而晋江是这个数据的两倍多,也比泉港、惠安低;从消费来看,两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合计123.4亿元,与晋江基本持平,但也只占全市总额的20%左右。这样,从人口、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等方面衡量,不能体现出资源都在鲤城、丰泽两区集聚,极化效应不能发挥,而没有集聚,就谈不上有扩散。相反,倒是晋江、石狮、南安、惠安成了资源的集散地,特别是晋江,各方面的数据都比两区的总和优越得多。

这样,从传导的角度看,产业集群造就发达的县域经济,但并没有进一步与中心城市的壮大形成良性的互动。原因分析起来与泉州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有关。一方面,泉州产业发展走的是一条自发的农村起步型道路。泉州是著名的侨乡,全市海外侨胞众多,每年汇入侨汇数量可观,民间积淀资金雄厚,加上在闽南海商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冒险与进取的重商主义精神,晋江、石狮一带的农民利用政策的机遇选择了股份合作、联户集资办厂等形式,开创了一条致富的路子。另一方面,泉州企业家创业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粗放型的传统产业。粗放型的产业多以占有大量土地和吸收低成本劳动力等常规资源为基础,纺织、服装、制鞋、建材最早就是在晋江、石狮一带生根发芽的。一些企业即使上了规模,也还停留在模仿、低价竞争阶段。这样,依靠闲资、闲人、闲房起步的乡村工业化并没有在资源上与中心城市有经济上的紧密纽带联系;而一直维持粗放型增长的产业发展模式也没有成为泉州中心城市扩大规模与提高品位的动力,导致泉州中心城市本应该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增长极功能被大大弱化了。

三、培育总部经济以统驭县域经济

泉州的区域发展,现在遇到了增长极缺失的瓶颈。因此,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并发挥其增长极功能已成为共识。佩鲁曾对增长极的形成条件作了概括:有一批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具有规模经济效益,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要达到这三条件,以产业集群的思路在中心城区培育总部经济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一般认为,总部经济是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优化,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具有强劲的纳税、就业拉动、消费带动、产业积聚和经济辐射等效应。正因为如此,总部经济成为许多地方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和发展热点,各地竞争十分激烈。

对于泉州而言,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以之为产业支撑城市,同时又能把周边的县域经济笼络起来,真正形成一种核心区、半核心区的区域发展格局。(1)对县域经济,可以提升分布于各县域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总部经济的发展模式可以带来双赢,它可以促使绩优的中小企业聚集和成长,培育新的产业接续,延伸产业链,实现相似产业不同功能链区段的分工合作,达到共同发展。(2)对中心城区,可以使之成为区域增长极。一方面,发展总部经济,要吸引大量的、多层次的人才,建立相关的研发、信息等机构,从而加速泉州人才的交流、培养、生成,提高城市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各种企业(集团)总部的入驻,必然会带来技术、产品、服务和资金,同时也带来了原创地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管理方式,它将有助于促进人员、文化、技术等的交流、传播与交融,形成适合更大企业总部入驻的多元文化环境,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化形象。

泉州的企业经过20多年的耕耘,已告别手工作坊的阶段而进入品牌经营时代,相伴随的是企业的规模上了档次。2006年,泉州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有4401家,属于大中型企业的有468家,其中,已有17家分别在海内外上市。规模扩张必然导致企业的组织与经营要发生相应的质变,其中之一是设立各种形式的企业总部如销售、研发、营运中心等。但是,泉州的知名企业大多从乡镇成长,如“浔兴”在深沪、“恒安”在安海、“柒牌”在英林、“梅花”在东石,等等。出于人才、资金、品牌等更长远的考虑,这些乡镇显然不适合当企业的总部所在地。这正好给泉州中心城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了有利契机。所以,泉州如果能创造条件先吸引本区域的企业把总部设在中心城区,然后再吸引更多的区域外的企业来泉设立总部,则泉州的总部经济就能形成上规模的产业了。为此泉州培育总部经济的基本构想可以有三:

第一,要准确定位。总部经济具有层次性,对于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而言,主要吸引跨国公司及国内大型企业总部;对于青岛、苏州、厦门等大中城市而言,主要吸引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和国内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总部;泉州作为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内典型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应以发展区域总部经济为基本定位,主要吸引具有全国性、区域性影响的企业总部和相关分支机构。依据扬长避短的原则,泉州应把发展“民营企业总部经济”、“特色产业总部经济”、“侨台港澳总部经济”作为区域总部经济的主要定位。三者实际上相互包容,若进一步分析,则以“民营企业总部经济”和“特色产业总部经济”为主轴。因为经过20多年的努力,泉州已形成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上规模的产业集群,如纺织、服装、石材、陶瓷、雕刻工艺、五金水暖、茶叶等。在这些产业中,许多民营企业近年来发展规模化、品牌化趋势明显,碰上了企业的研发中心、企划中心、商务中心,以及总部等要落在何处的问题,就这而言,泉州是可有所为的。

第二,尽快对城市总部集中区进行布局。邻近的厦门已规划建设了鹭江道总部经济带、湖里总部经济带,而泉州还没有明确的专属企业总部发展的城市集中区。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虽然已在中心城区规划出江南、城东、东海三块重点商务功能区,但是一些技术性的问题还困难重重。比如,要把东海规划为中心商务区,把江南规划为商贸会展区,把城东规划为科教文化区,但依目前的态势还很难看出三区已初具雏形,更不用说三个区之间已有显明的区隔。这中间,各个区的功能分区、空间结构、道路结构、标志性建筑,以及相关的扶持政策、统筹协调等还必须做进一步的细化。

第三,明确并扶持发展重点。为了突出区域总部经济的定位与城市发展、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可以考虑四个领域的总部经济作为扶持对象。一为制造业总部。应鼓励本土纺织、服装、制鞋、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的品牌企业、优势企业入驻商务区,设立公司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信息中心等,同时,重点引入电子、石化、机械等行业的大企业来泉设立区域总部,力争使制造企业区域总部基地成为泉州总部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二为商贸物流业总部。泉州要成为福建省三大区域性物流中心之一,必须引进有实力的国内外航运公司、货运代理、物流公司及各类大型商贸企业来泉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才有可能。三为金融服务机构。只有吸引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等落户泉州,才能提升泉州的金融地位,加强地方金融资源的整合。四为信息咨询机构。这是泉州的弱项,因而应支持境内外投资者投资发展信息咨询、市场调查、科技法律服务、广告策划、传媒等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增强商务区综合服务功能。

摘要:泉州各县域依靠培育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而获得生机,但中心城市的建设总是滞后而不能发挥区域增长极的功能。所以,以产业集群的思路在中心城市培育总部经济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极好选择。

关键词:县域经济,增长极,总部经济

参考文献

[1]文中数据根据《福建统计年鉴2007》整理所得

[2]戴伯勋沈宏达:现代产业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P266

产业港的商业模式与组织能力培育 篇8

从这两个趋势来研判, 中国房地产业未来30年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园区地产或产业港。本文结合和君客户M公司咨询案例, 对产业港参与主体的诉求、商业模式及核心组织能力培育做简要分析。

一、产业港各方参与主体的诉求

产业港的内涵是聚焦于一个或多个产业的主题产业园区, 园区投资运营商组织各类产业资源投资孵化园区入驻企业, 为区域经济带来优质企业家、配套产业、财政收入、GDP、就业, 推动产城互动。广义的产业港也包括了深圳农产品、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投资运营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仓储物流园区, 立足商贸物流业、现代服务业, 一端依靠产业链扶持入驻商户, 一端依靠供应链对接大客户, 通过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技术带动传统农业与食品产业。从这个内涵出发, 中粮、雨润等为了自身发展在全国圈地建设园区不属于产业港这个范畴。

产业港主要参与主体包括产业港投资运营商、地方政府、园区入驻企业, 其他主体包括了银行、VC/PE机构、各类产业链配套机构等。

(一) 产业港投资运营商的诉求

产业港投资运营商分为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企业三种主体类型。地方政府的代表是中国、新加坡投资的苏州工业园区, “地方政府+企业”的代表是浙大网新, 企业代表有华夏幸福基业、万达、亿达集团 (大连软件园) 等。从立项、选址拿地、一二级开发到招商、园区运营, 投资运营商的一般诉求是:

第一, 设计一套可行的商业模式“活在当下, 赚未来的钱”。首先是活在当下, 商业模式和业务结构能够支撑前两年有业务、有现金流, 能够存活。其次是未来三十年能够享受园区运营的平台收益。2013年第二季度, 我们对河南、山西、湖北、安徽、湖南、江西中部六省食品工业园区进行抽样调查, 大部分园区运营的瓶颈是由于产业定位不清晰、业务结构安排不合理, 招商受阻, 做不到活在当下。

第二, 产业港打造与地方政府区域规划相结合, 跑马圈地, 汇聚产业资源, 获取政府信用。低价拿地是园区地产、产业港模式的本质诉求, 投资运营商通过一二级联动开发获取收益。园区投资运营商汇聚优质企业家、配套产业、资本、人才等产业资源, 注入到产业港平台, 获取政府信用。

第三, 通过探索模式进行复制, 实现全国布局。这是投资运营商的终极诉求, 目前可见的模式有华夏幸福基业的工业园[5]、北科建集团的科技园区[6]、深圳农产品的海吉星系列园区[7]等。

(二) 地方政府的诉求

三、四线地方政府目前面临的困境主要在于“招商难、扶持地方产业难、地方财政可持续增长难”, 从这个困境出发, 地方政府的一般诉求是:

第一, 产业港能给地方带来优质企业家, 从而带来资本、人才、新技术、配套产业。

第二, 产业港能真正扶持地方一个或两个产业的中小企业, 帮助他们做大做强, 企业兴城市兴, 企业强城市强。城市主导产业兴盛强大了, 地方政府也就有了竞争位势和地位。

第三, 地方政府过去十年的招商策略基本围绕“0地价、税收三免两减半”等展开, 对地方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的支撑极其有限。如何通过产业港平台实现优质企业的汇聚和孵化, 从而探索出地方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的一条道路, 是地方政府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

(三) 园区入驻企业的诉求

对于定位在一个或两个产业的产业港, 中小企业是否入驻, 本质上要看产业港能给中小企业带来什么增值。以食品工业为例, 规模在1亿以下的中小企业诉求是全产业链的扶持, 首先是采购和营销, 其次才是研发、生产提升、融资和人才。规模在1亿以上的中小企业诉求首先是“供应链和全国布局”, 其次是产业港平台的产业链扶持。

中小企业入驻产业港, 主要有五个诉求:一是降低成本 (采购成本、仓储物流成本、融资成本、其他运营成本) 。二是产业链的集聚效应。三是地方政府产业政策、扶持政策。四是利用地方市场 (原产地市场、消费地市场、集散地市场) 。五是产业港的环境和服务 (交通区位、地价、厂房、生活配套、能源及垃圾处理等) 。

二、产业港的七种商业模式

从前期开发到后期运营, 产业港投资运营商可以获取七种收益:

(一) 土地一级开发收益

投资运营商负责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把生地变成熟地, 实现七通一平。以华夏幸福基业为例, 其商业模式是“一二级联动开发, 致力于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城市运营三块业务, 实现产城共融、政企共赢”。一级开发业务中, 政府返还一级开发投资额的110%, 华夏幸福基业享有10%的一级开发利润 (见图1) 。

(二) 土地出让收益

投资运营商低价拿地后, 通过一二级联动开发提升地价, 享受向园区入驻企业出让土地的收益。提升地价的策略主要包括了完善产业配套设施 (仓储物流、商业配套、居住配套、能源设施、污水垃圾等环保设施) 、打造园区生态环境等。天津宝坻区九园石材总部孵化基地入驻企业60多家, 平均每家占地50亩。投资运营商的主要受益来自土地出让收益。[8]

表示园区具备该功能数据来源:标杆工业园区招商部门

(三) 厂房出租出售

产业港厂房包括标准、定制、自建三种类型, 厂房类型不同也会影响到入驻企业实际地价。湖北黄冈融园食品产业城占地1万亩, 总投资额150亿, 已有24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 9家已经动工建设。如果自建厂房, 地价8万, 如果由投资运营商代建, 地价7万。[9]天津宝坻区九园石材总部孵化基地的投资方近期在河北香河启动了第二个产业港项目, 与天津项目定位于“石材加工”不同, 河北项目定位于“石材批发”, 立足于石材业退城进郊, 承接退出北京城的石材产业。该项目初步完成第一步招商工作, 核心商业模式是土地、厂房出租收益。

(四) 配套物业开发

一般而言, 工业与商业配比为7:3。投资运营商的运营节拍是“低价拿地—一二级联动开发—聚人流、提地价—商业配套/居住配套开发—卖房、运营物业”。龙湖地产近三年非常关注房地产项目中的产业属性, 其2010年战略转型为“持有商业”, 初步研判2015年之前其战略调整为“强化产业”。

(五) 供应链金融收益

2013年第二季度, 我们对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招商中信民生广发邮政银行及个别农村信用社、11家食品产业园及物流园区进行调研, 认为供应链金融将是园区地产或产业港的核心业务之一。该业务的立足点是供应链金融“1+N”模式下作为担保方的“1”的主体的缺失以及中小企业巨大的融资缺口。该业务的操作途径是, 产业港投资运营商以不动产作为抵押, 组建银团成立金融超市入驻园区, 对园区入驻企业上下游客户开展融资、担保、仓单质押业务, 围绕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设计供应链金融产品。供应链金融立足于特定产业, 主要功能在于减少交易摩擦、加速交易进程、放大交易规模, 强化园区入驻企业的供应链, 推动特定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六) VC/PE股权投资收益

投资运营商自己或联合地方政府设立基于产业港的产业投资基金,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毯式扫描, 吸引、汇聚一批有产业抱负的企业家入驻园区, 开展VC/PE股权投资业务。本文案例M公司立足于雄厚资本、优质政府关系和食品产业港的优质企业汇聚效应三个因素, 有望探索出一条“土地、厂房、资金换股权”的产业港VC/PE股权投资收益的道路 (见图2~图4) 。该模式的另一个先行者是和君总裁班客户星河地产, 旗下“星河world”有望探索出“金融投资+园区运营”的复合商业模式。[10]

(七) 其他收益

其他收益主要包括两种, 第一是平台收益, 主要有招商返还、税收分成、园区管理费等。第二是产业港未来打包上市的潜在收益。

三、产业港的核心组织能力

产业港是否能顺利立项、获批、选址拿地, 取决于地方政府审批项目的三个疑问。第一是“能给地方经济带来什么?”第二是“是不是真做?”第三是“怎么做?”为了确保项目落地, 投资运营商需要具备五项核心组织能力。

(一) 深刻解读地方政府运转规律的能力

万达的核心组织能力在于深刻解读地方政府的运转规律及运营需求。基于该组织能力, 万达携带一条完整的产业资源链, 注入到各地万达广场, 并实现对地方政府的相关承诺。2013年, 万达战略重心从“商业地产转向文化度假与商业百货”, 正是看准了大消费时代的来临, 文化、度假、酒店、百货将成为拉动消费的核心动力。万达20年间两次战略定位都源于其深刻解读政府需求的能力。华夏幸福基业基于退城进郊的大时代背景, 深刻理解环北京城周边卫星城市的运营需求, 并用招商能力来满足这个需求。

备注:气泡大小代表业务规模大小

(二) 资金动员能力

产业港投资运营是资金吞吐量巨大的一门生意。对全国17家产业园区调研分析, 投资强度主流分布区间是150~300万/亩, 大宗农产品批发、食品、仓储物流等产业园区投资强度普遍在80~200万/亩, 生物医药、高新科技产业园区投资强度相对较高。以投资强度300万/亩来测算, 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的一个产业园区要实现接近250亿的落地投资额。对于投资运营商来说, 资金动员能力伴随着一二级联动开发、招商、运营的全程, 与涉足的供应链金融、VC/PE等业务息息相关。

(三) 招商能力

我们对苏州、无锡、常州、昆山四个城市的发展模式与国内GDP低于1000亿的三四线城市进行对比分析, 得出几个结论:第一, 产业重心:前十年的重点是制造业, 当前转向金融、仓储物流、营销等现代服务业, 增强区域竞争力和产业控制力。第二, 速度:卓越城市的发展速度快, 第三产业占比是关键, 超过40%是加速器, 低于20%基本属于低速城市阵营。第三, 理念与创新:主要依靠两个群体, 企业家群体和多种类专业人才群体。城市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

从这个角度出发, 我们提出了产业港招商的核心命题——对优质企业家资源的汇聚能力。城市兴要靠企业兴, 企业兴要靠企业家。入驻产业港的企业家不一定大, 但要有产业抱负、思路清晰, 有了企业家, 其他各类产业要素都会跟进。此外, 招商工作与PE业务直接相关, 是否能把某个特定产业内一批优质企业家吸引入驻, 直接影响了其他一系列业务是否能够开展。

招商能力是一种稀缺能力, 产业港投资运营商可以委托第三方完成招商工作, 但招商规划、招商政策等都需要投资运营商亲自操盘。

(四) 产业资源汇聚能力

以食品工业为例, 我们对烟台、漳州、漯河、德惠四个“中国食品名城”对比分析发现, 城市的支柱产业是否兴盛, 取决于产业链的长度和强度, 而地方政府和当地龙头企业难以承担产业链孵化的主体角色。从这个“缺位”的格局来看, 立足于特定产业的产业港是承担区域经济产业链孵化与打造的最完美的选择。

产业港汇聚产业资源的指导原则是“缺什么、补什么”。以食品工业为例, 一般而言, 三四线城市的中小企业什么都缺, 最迫切的需求是采购和营销, 核心是供应链和渠道, 第二阵营的是融资、人才, 第三阵营的是先进设备、研发、管理提升等。从这个需求出发, 立足特定产业的产业港要把各类优质原辅材料供应商、国内国外优质大客户大渠道、金融保险机构、研发检测机构、仓储物流机构、职业学校、机械设备厂商、VC/PE机构、咨询券商机构等各类产业资源注入产业港或与产业港对接。采购上, 打造新的供应链, 让入驻企业采购成本更低、速度更快、质量更安全可靠。营销上, 投资运营商带领园区入驻企业在国内国外组团营销, 带领几十上百家企业与大客户、大渠道商谈判, 做大销售规模, 打造企业品牌。机械设备上, 利用工业资本开展分期付款、设备租赁、融资担保业务, 推动园区企业鸟枪换炮、提升生产力。人才上, 全行业内对接科研机构、推动成果孵化。联合办学, 解决招工难题。组建园区智囊团, 汇聚管理咨询、金融、法律、税务等专家, 定期开展企业家沙龙或研习班, 提供增值服务。只有具备这种组织能力, 投资运营商才能孵化、扶持入驻企业, 而不是简单的卖地卖厂房, 或卖商业配套, 才能发展区域经济的现代服务业, 完善该产业的产业链, 实现产城互动。

(五) 运营能力

研读苏州工业园的发展史, 有几组数据振奋人心:16年来以年均30%速度增长, GDP增长100倍, 财政收入增长500倍, 平均每天吸引外资600万美元, 每两天设立一家外资企业, 每两周有10万平方米建筑竣工交付[11]。苏州工业园之所以成为国内园区的标杆, 与其十几年来派出几千人次赴新加坡学习园区运营直接相关。

恒生科技园致力于成为中国科技园运营专家, 通过模式复制已在全国建立7个科技园。园区以“支持创新、鼓励创业”为品牌内涵, 通过不同的产品的组合, 以及外联机构的参与, 打造“双生态主题”园区。同时打造政策服务、创新服务、公共技术、基础服务、投融资服务、人力资源服务6大服务平台, 为入驻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见图5) 。[12]

国内园区地产投资商普遍“重建设、轻运营”, 有的是“挂羊头、卖狗肉”, 有的是长期不开发动工, 有的是招商受阻入驻企业寥寥无几。如果自己不具备运营能力、也不能整合社会第三方来运营, 产业港就不能称为一个平台, 立足平台的一系列业务就无法开展。传化公路港由于缺乏运营能力, 因此与普洛斯物流地产巨头合作。鑫茂科技、津滨发展由于缺乏运营能力, 旗下的科技地产业务表现欠佳。

园区地产成为投资热点以来, 地方发改委等主管部门见识了大量真真假假的产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 投资方的能力能否保障项目落地, 成为项目审批环节的一个关键问题。近年来, 三四线城市有大量项目在签约之后就没了后续进展、园区土地迟迟不开发或入驻企业寥寥无几, 这些现象让政府日益理性, 不再拍脑袋决策。

产业港投资运营商培育运营能力, 实施策略可以分为三步走:第一, 组建各领域的专业团队, 完善组织架构和队伍建设;第二, 国内国外标杆学习, 把个人能力演变为组织能力。第三, 集百家所长, 探索出产业港运营管理的一套机制。在产业港复制的过程中, 不断创新、调整、改善这套运营管理机制。

综上所述, 产业港投资运营商要满足各方参与主体的需求、实践复合型的商业模式并培育五种核心组织能力。需要注意的是,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词是“颠覆、隔代竞争、创新”, 产业港投资运营商的关键词是“隔代竞争理念之下的平台、数据和金融”。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李克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EB/OL]. (2012-02-16) .http://www.gov.cn/ldhd/2012-02/16/content_2068062.htm.

[2]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李克强副总理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012-09-07) .http://www.sxjs.gov.cn/Article/Article.aspx?SpecialId=223&RefId=6415.

[3]网易.新型城镇化成为中央政策主轴[EB/OL] (.2012-12-11) .http://money.163.com/12/1211/21/8IFNQ1FF00253B0H.html.

[4]金融界.李克强新型城镇化思路:核心是人的城镇化[EB/OL]. (2013-02-04) .http://finance.jrj.com.cn/2013/02/04013915037184.shtml.

[5]巨潮网.华夏幸福基业2012年年报[EB/OL].http://www.cninfo.com.cn/.

[6]北科建集团官网.郭莹辉:科技地产的思考、模式与责任[EB/OL]. (2011-09-20) .http://www.bscc-bj.com/research_page.aspx?catid=435&newsid=815.

[7]巨潮网.农产品2012年年报[EB/OL].http://www.cninfo.com.cn/.

[8]天津宝坻区九园石材总部调研访谈[Z].2013, 7.

[9]湖北黄冈融园食品产业城调研访谈[Z].2013, 8.

[10]搜狐证券.地产商的PE试验[EB/OL] (.2011-08-21) .http://stock.sohu.com/20130821/n384755996.shtml.

[11]苏州工业园区官网.投资园区:制造业发展概况[EB/OL]. (2011-07-10) .http://www.sipac.gov.cn/tzzn/zzy/201107/t20110710_103911.htm.

林木种苗的培育与发展分析 篇9

1.1 林木种苗培育科技含量低

我国很多大规模的林木种苗培育仍然处于原始落后的状态。通过调研发现, 某大型林木苗圃育苗方式主要是播种和扦插育苗, 而其嫁接、根蘖、组培等育苗方式则被放在一种用于观赏、吸引眼球的位置, 没有用在实际林木育苗中。没有高效科学技术的应用, 自然很难保证林木种苗大批量的成功培育, 更不能保证质量以及品种的多样性。

1.2 缺少统筹规划意识

纵观我国林木育苗的公司企业, 各公司都是闭门造车, 而且规模小、相对分散。我国林木育苗方面, 缺少政府的统筹规划, 导致林木育苗结构不均衡, 表现为大规格、大径阶的苗量少, 小规格、小径阶苗量多等。另外, 由于公司企业的产品趋于同质化, 导致市场竞争恶劣。

1.3 缺乏市场竞争力

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因素、科技转化率等各种因素都限制了我国林木育苗的市场竞争力。由于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地价昂贵、科技转化率低下, 因此, 性价比不高, 市场竞争力不强。

2 林木种苗培育和发展的应对措施

2.1 合理统筹规划

林木育苗的合理高效发展, 需要用统筹兼顾的思想进行引导规划, 将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形成一个合理高效的产业生产结构。这样不仅能增大市场容量, 降低恶性竞争, 还能提高利润, 提升竞争力。为了保证林木育苗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站在全局角度, 了解市场动态, 保证不浪费种苗资源, 统筹规划林木育苗, 做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2.2 落实科学育苗

科学育苗包括2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种苗的选择上, 不能只为了追求种苗而在不适合的地方培育林木种苗。在种苗选择上, 我们要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气候、水土、环境的差异, 选择适合的种苗品种。落实科学育苗的另一个方面是落实林木种苗培育和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技术, 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很多林木育苗技术, 例如容器育苗蒸汽消毒、裸根苗苗床固定技术、容器移植苗技术等, 都已经在科技实践活动中被证明是很好的方法。如果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很好地应用这些技术, 不但能提高产量, 还能保证林木种苗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2.3 科研生产结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研和生产结合, 不仅是科研活动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而且能够迅速提高生产力, 保证生产质量。研究表明:某地区种苗培育管理人员会参与到学术研讨中来, 科研的应用效果提出质疑, 或者是就自己遇到的问题请教相关科研人员。两方面人员的交流合作, 能促进科技的转化, 提高林木育苗的竞争力。

3 林木种苗培育和发展案例分析

根据某地区的林业建设规划, 该地区在建设期间将会需要各类种苗20亿株, 平均每年2.5亿株, 这么庞大的需求, 而且还要保证质量, 以及品种多样性的需求, 传统的林木种苗育种方式是难以满足的。为了充分满足林业建设的需要, 该地区林木种苗培育和发展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 取得了良好效果。该地区在改革前, 种苗的产量不稳定, 而且质量也没有保证, 育苗技术落后, 该地区内种苗品种多样性也不能满足要求。在种苗培育以及种苗市场方面, 很多机制也不健全, 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体系不规范, 种苗市场的规范程度也不够, 很多信息不够透明, 假种苗、劣质种苗的出现, 导致资源严重浪费, 而且妨碍林业规划建设的进程。

相关部门在听取专家学者建议之后, 首先统筹规划了解该地区林木种苗的培育和发展方向, 在方向上保证了后期改革的顺利推进。另外, 该地区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科学育苗, 并提供技术指导, 以及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 促使该地区抛弃传统落后的育苗方式, 提高科技含量, 不仅提高了林木育苗的产量, 而且质量有保障, 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为了确保该地区林木种苗培育产业的健康稳定运行, 该地区还出台了林木种苗质量管理标准体系, 为种苗的培育建立统一的标准。该地区在改革之后, 林木种苗的培育和发展行业焕然一新, 不仅满足了林业建设规划需求, 还大大地提升了该地区林业育苗市场竞争力, 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4 结论

为了满足我国林木建设的需求, 在林木种苗的培育和发展上, 我们必须抛弃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 落实科学育苗, 在政府的统筹规划下, 优化资源配置, 才能解决我国的林木资源种苗培育问题。科学育苗的落实, 不仅能迅速提高产量, 而且能保证种苗质量, 降低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刘勇, 李国雷, 祝燕.美国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现状及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 2013 (4)

体育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研究 篇10

关键词:体育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研究

随着体育多样化的发展, 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一个人的体育活动方式, 多元化、深层次的体育需求, 促进了体育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据统计, 全国共有体育类社会组织2490个, 占社会组织总量的6%, 尤其是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落实, 各类体育社会组织能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政策、法律支持。体育社会组织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体育活动内容, 而且也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然而, 近年来, 在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实际建设中管理部门多元, 政出多门等突出问题, 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由此, 深入研究体育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 对于上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的现实意义

1. 促进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的必然之举

目前, 我国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 大力推进体育公共服务覆盖范围, 并且已将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十二五”期间体育工作的重点。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能够极大的满足人们对于体育的多层次需求, 缓解了体育供需矛盾。然而, 目前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并不完善, 还存在很多不足, 供给主体过于单一, 仍然以政府为主导, 而且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不能有效的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 致使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而足球协会、篮球协会、各类健身俱乐部等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实现了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提供了丰富的体育产品和服务, 从根本上提升了公共体育服务能力。

2. 实现全民健身的有力保障

目前, 各类体育协会、体育社团、健身俱乐部等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全民健身战略发展目标的贯彻落实, 标志着全民健身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体育社会组织在全民健身事业中的作用巨大, 其能够将健康、科学、合理、时尚的健身理念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 并给予群众科学的健身指导, 提升人们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从而使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同时, 各体育社会组织通过组织群众体育活动, 开展贴近群众、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 极大了满足了人们对于体育健身的多样化需求。

3. 实现体育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

体育文化交流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我国的体育文化, 从而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进步、发展的。体育文化的交流发展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 而各类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为体育文化交流提供了这样的平台支撑。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作为体育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载体, 通过开展体育活动促进体育社会组织与组织成员之间, 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 能够有效的将我国的体育文化深入扎根于群众内心, 使我国体育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从而实现我国体育文化的深化交流。

二、体育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的具体措施

1. 深化认识, 加快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建设

在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的认识体育社会组织的重要性, 转变传统观念, 推动体育服务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把培育社会组织纳入工作重点, 全力规划, 统筹安排, 综合协调, 大力宣传, 为社会组织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和法规环境, 以有力的政策措施推进社会组织建设, 实现省、市、县、向各级体育社会组织的全覆盖发展目标。同时, 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地区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制订分类培育发展计划,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 构建适宜的体育社会组织体系。

2. 加强政府有效指导和监督, 促进体育社会组织自身能体的提升

近年来,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 但是, 由于政府没能够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和管理, 直接导致了各类体育社会组织的自我生存能力的不足。而当前, 体育社会组织弱项更好的承接职能转移和参与公共体育管理和服务, 前提基础必需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建设, 由此, 政府必需增强指导, 加大力度培养体育社会组织的生存能力, 通过“过程监管”和“事后评估”的方式, 采取“以评代管”的监管方法, 促进体育社会组织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3. 改变现有体制, 促进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

目前, 我国关于体育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中设定了太多的门槛, 注册、登记困难, 严重限制了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而且有些体育组织, 只是国家体育行政部门的附属品或是替代品, 政社不分开、管办不分离, 体育组织公共服务能力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在政府的严格把控下, 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空间被限制, 无法实现体育社会组织之间的良性竞争与优化劣汰, 阻碍了整个体育社会组织体系的进步和完善。

4. 加强政策、法律支持力度, 保障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

目前, 体育社会组织日渐壮大、十分活跃, 已经担负起相当一部分重要的体育活动、赛事的组织功能, 与现实相比, 相关政策、法规确已滞后, 严重限制了体育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目前, 政府现行财政政策没有向体育社会组织拨款的制度安排, 而且政府现有相关法规监督管理多, 培育扶持内容少, 法规政策滞后是制约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结语

近年来, 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群众对于体育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体育社会组织的出现正好迎合了群众的不同层次体育需求;同时, 体育社会组织能够极大的推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优化体育资源配置, 实现全民健身的战略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许静.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的研究[D].宁波大学, 2013.

[2]李秀云, 冯晓丽.社会转型期民间体育组织培育和发展研究进展[J].湖北体育科技, 2014, 07:593-596.

培育与发展模式 篇11

摘 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日益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我国的体育产业处于发展阶段,同时也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点。因此在选择体育产业和培育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区域优势进行选择,本文对体育产业选择的原则、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进行体育产业的培育和优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 区域优势 体育产业 培育

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而在体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点。因此对我国区域优势中体育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发展的研究和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根据区域的优势,以及区域的资源,结合体育产业的发展特点,进行政策的支持和促进,可以有效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针对不同的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的原则

不同区域之间存在不同的区域优势,在选择区域优势产业时,要对不同的因素进行考虑,更要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一)适宜性原则。在进行优势产业的选择过程中,产业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产业的优势也是相对的。因此,进行体育优势产业进行选择时,要遵循相对动态的原则,要注意产业的适宜性。

(二)稳定性原则。整合区域资源选择体育优势产业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区域的资源优势和特点进行选择,区域资源进行相对的优势,然而优势产业具有相对性。只有结合区域当地的优势资源和特点才能获得一定的稳定性。

(三)竞争优势原则。在进行区域产业选择时,区域需要具备比较和竞争两种优势。其中竞争优势主要是指不同区域同一产业进行比较时所表现出的优势特点,也就是指某一项体育产业在同区域内的相通产业是否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四)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市场导向对于体育产业的选择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进行体育产业的发展时,要保证与市场的发展和需求相一致,这样才能具有发展前景。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成绩

我国体育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体育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不错的成绩。1.体育产业获得快速发展,据统计,我国体育经营企业多达5万多家,年营业额超过1000亿人民币,其中体育彩票成为了体育产业的领头产业。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也为我国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机会,我国体育市场的发展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2.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3.体育竞赛表演与健身娱乐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仅如此,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观赏性高的竞赛,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4.体育用品市场逐步成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体育的社会化以及产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使得我国的体育用品市场不断的成熟。

(二)我国体育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的市场机制不成熟。虽然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发展,但是作为公共事业,体育活动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因此体育产业在产业的运作过程中不断受到限制。另外政府对于体育产业的投入量减少,投资产业较为单一,虽然政府对于体育的投资量在不断的增加,但是体育产业在政府的财政支出中占得比例较低。

2.体育产品制造业缺乏市场竞争力,体育产业主要是指体育用品的生产及销售。虽然全球中65%的体育用品源自我国,但是其中高科技的体育用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较低。

3.完善体育产品政策。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得到体育部门的多方面的关注,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加大关注力度,利用政府部门的力量,对体育用品部门进行相关的综合管理,从而保证体育产业相关部门的顺畅运转。

三、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政府对体育产业的投入

产业虽然是由市场引导的,但是政府的支持与重视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大政府對体育产业的投入并不是指政府需要进行全过程得参与,而是需要政府推行一定的相关政策,从而对市场进行引导。

(二)整合资源

对资源进行整合可以在必要时进行一定的体制改革,从而在市场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资源主要包括互补性资源的整合以及竞争性资源的整合两种。

(三)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

通过政府的引导,加大体育赛事产业的建设。体育产业基地的建设需要完善的基础设备、配套的服务以及优惠的政策,这样才能更好得为赛事的发展服务,从而展示出政策的优势。在建设体育产业基地的过程中,需要依赖区域内的发展优势,进行一定的制度创新,从而更好的发挥区域优势,建设体育产业基地。

(四)体育文化的推广

体育健身可以作为人们娱乐的一种方式,可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从而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推广体育文化,政府可以进行一定的熏陶,提高人们的体育文化意识,从而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以及发展。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的原则以及体育产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措施。通过本文可以看出只有根据区域的优势以及市场的实际需求,发展体育事业,才能提高体育产业的竞争力,从而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基金项目: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校级课题,人文社科类,课题编号:2013RWSK03。

参考文献:

[1] 罗勇.我国体育产业连构建下四川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5).

社区精英的培育与城市社区发展 篇12

一、精英概念界定

“精英”一词最早出现于17世纪, 用来表示精美、质量上乘的商品, 后来才用以表示地位优越的社会集团, 如精锐部队和上层贵族。在《现代语词典》里“精英”也被解释为事物最重要、最美好的部分。所谓“精英”, 在语义学上讲主要是指具有较高文化和素质、社会地位或者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在社会活动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社区精英,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 主要是指在社区中有重要地位, 能够发挥影响力的一部分群体, 既在城市基层社区自治过程中, 一部分在社区治理结构和秩序创立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或支配性作用的人。

“精英”一词在学术上得以运用是和西方“精英主义”理论分不开的。最早精英理论要追溯及古希腊柏拉图的“哲人政治”思想, 以及中世纪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关于统治者的权力和统治技巧的研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论述道:一个国家, 正是有了这些具有为数很少的知识人员阶层, 加上国家统治阶层所具有的知识, 按照这种规律形成的国家, 才形成了一个具有智慧的强大国家。而且, 唯有这些称得上知识的阶层, 才是这个国家最为少数的人群。①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描述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应当具备的才能:君主必须有足够的明智远见, 善于深谋远虑, 知道怎样避免那些使自己亡国邪恶行径的发生……。②

近代精英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期, 其代表人物是著名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帕累托注意到:每个人的天赋是不同的, 一个社会只是把那些最有能力的人称作精英, 他把精英分成两类:一类是直接或间接掌握权力的统治精英, 另一类是在各自领域成就非凡的非统治精英。在他之后的著名政治社会学家莫斯卡断定:从最简单的社会, 到最先进复杂的社会, 存在着两类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前者治人, 后者治于人。他把掌权的精英称为统治阶级, 并且认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由现行的统治阶级与他们的竞争者之间的斗争谱写的。近代精英理论的第三位代表人物德国社会学家米歇尔斯, 关心政党与工会的组织结构, 根据对世纪之交的欧洲社会民主党的研究, 他发现, 即使那些以民主原则为宗旨的组织在结构上也是寡头式的, 领导人通过训练和经验积累获得了授权与专长, 组织内部的决策不免为领导所垄断。

精英理论的贡献在于, 发现了像物质财富一样, 政治权力完全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为社会成员平等地占有, 凡是有组织、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权力精英。

在近年的国内理论研究中, 社区精英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并通过社区精英所发挥功能的不同, 把他们分为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 以及在实际的社区生活中有集多种精英角色为一身的精英。

二、社区精英的作用

精英是一些秉赋与能力超越一般人的人, 社区精英是在社区中由于其突出的能力和作用, 而享有较高社会声望与地位的人。他们常常是社区的政治组织者, 经济领导者和较高文化的引领者。有突出工作成就的社区居委会主任, 有能力明显改善社区经济状况的企业家和通过号召与组织丰富社区文化的文体骨干, 都可以说是社区的精英。精英通过其个人魅力和杰出的才能, 组织策划各种社区计划, 在一定的制度下指挥大家共同完成既定的目标, 唤发社区的生机与活力, 推动社区的建设与发展, 使社区整体结构处于一个良性运行的状态。如人们常说:“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一个社区的发展必定要有严格而规范的计划来推动, 精英在这个计划的创意、实施和评估过程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没有社区精英的领导作用, 群众的众多智慧并不能有效的转化为有目标有步骤的行动, 通过社区精英的领导, 把社区各种散漫的意志变成一种坚定的执行力。在目前的社区管理现状下――社区的公民意识薄弱、社区行政化严重、社区居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居民利益表达渠道不畅等制约因素导致的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低迷, 参与主体单一, 参与意识不强的状况下, 社区精英广泛参与社区治理, 在某些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笔者就社区精英在社区中究竞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走访了宁夏银川市的两个社区建设搞的比较出色的小区:银川市西夏区正茂社区和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在访问中接触了社区各方面工作的领导者, 调研中笔者发现, 社区精英在实际的社区生活中发挥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 政治作用

1.居委会干部组织领导开展各项社区工作。

笔者在正茂和长城花园社区采访时感受到, 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多且十分繁杂, 可以分为八大类, 170个小项, 由居委会主任统一领导, 其他干部分工负责, 每个干部分管一个口, 工作时由居委会主任组织协调, 一起统筹安排。这八大类分别是党建、民政、计划生育、妇联、统计、共青团、综治、环境卫生等。这需要居委会干部高超的领导与协调才能, 才能够把各项工作做好。在居委会干部的组织带领下, 正茂社区获得了“全国优秀社区”、“全国巾帼示范岗”、“全国亿万妇女巾帼建功队”“自治区文明社区”“自治区平安社区”和“自治区和谐社区”等荣誉称号。长城花园获得了自治区“五星级社区”的称号, 同时还获得银川市文明社区, 绿色社区、基层党建示范点等荣誉。

2.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正茂社区有党员568个, 许多活动的开展中都离不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正茂社区居委会提出“一个支部一面旗, 一个党员一盏灯”的口号, 由党员带动开展各项工作, 除了居委会中的许多人是党员带头负责一些工作外, 小区内的楼长组长也全是党员, 在社区中负责传递信息, 及时发现小区内的各种问题, 收集群众中的意见和建议。在正茂社区有一位退体的党员教师张玉林, 经常给社区内外的居民无偿上党课, 讲解当前的社会形势, 为社区发展献计献策, 还为社区捐款。在正茂社区还有一位老党员袁维东, 常年为社区的老年人做好事, 义务为他们进行各种维修。在长城花园有党员118位, 也发挥着先锋模范作有。长城花园中有一位老党员李金贵, 常年无私的帮助当地的贫困人员, 为许多贫困者解决困难, 在去年四川汶川地震捐款活动中捐出1万元。还有一位70岁的老党员甄福德, 是水泥制品厂的退休职工, 常常用自己的退体金无偿的给附近倒闭的岩绵厂的老旧小区, 进行维修和环境清理, 帮助解决小区的各种问题。另外在社区的党员, 还常为社区捐款, 筹资。这些不仅体现了党员的风尚, 而且在群众心中树立了党员的威信, 同时也实实在在帮助社区解决了许多问题, 推动了社区的发展。

3.与上级部门的桥梁作用。

在采访中笔者也感受到, 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的自治组织, 尽管在现时代的背景下, 还没有完全实现自治, 但作为在社区的群众工作点, 已成为上级部门联系群众的纽带, 社区干部及时上情下达, 已成为政府与群众的桥梁。居委会干部经常与社区居民沟通, 为社区居民介绍当前宁夏的的发展与银川的变化, 同时及时了解社区居民的困难与呼声, 把社区发生的一些小矛盾解决在基层。

4.制度创建工作。

除去一些相应部门条块管理的规章由有各部门制订外, 社区的总体发展制度, 是由社区居委会的干部商讨制订的, 通过以往工作的经验和借鉴, 社区干部制订了一些符合社区发展的制度, 形成了较好的发展效应。

(二) 经济作用

1.挖掘社区潜质发展社区经济。

在走访社区的过程中, 笔者常会听到社区干部感叹, 资金困难, 所以社区干部也是千方百计的筹措资金。在发展社区经济这一方面搞的出色的要数银川西夏区的正茂社区了, 在居委会主任孙仙梅的带领下, 正茂社区成立了社会组织联合会。社会组织联合会的成立, 为社区对外文化交流创造了平台, 也成了社区文化艺术交流的“通行证”, 这张“通行证”使群众演员协会的演员有戏演有钱挣, 使艺术团的专场演出、慰问演出走遍区内外畅通无阻, 使小区服务站的便民、有偿服务合法化、规范化, 成功地让朔方路街道“小社区”里的文艺演出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得到发展。目前, 外单位请社区文艺队搞运动会开幕式、节日庆典, 或是开工奠基等, 想要什么演出, 随叫随到, 既可以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又能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正茂社区居民在孙仙梅主任的带领下, 还通过参加拍摄电影当群众演员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与《大篷车》剧组签订的提供800名群众演员的订单, 仅此一项, 正茂社区就有10万元以上的收入, 如今, 正茂社区的居民给剧组当群众演员已参演了四、五十部电影, 给社区创收已达上百万元。长城花园社区筹措资金, 除了是政府拔一部分款以外, 也进行了各种尝试, 比如开展居委会场地出租, 组织党员卖书等活动, 也筹得了许多款项。

2.联系驻区单位筹集各种资金。

正茂社区和长城花园社区的干部通过联系与有的单位结成对子, 结对子的单位尽己所能帮助社区解决一些资金困难。

(三) 文化作用

1.活跃了社区文化生活。

在正茂社区活跃着6个文艺团体, 有武术队、秧歌队、演唱队等, 做到了“季季有演出, 月月有活动, 日日有排练”, 在文艺骨干们的带领下, 他们经常到幼儿园、中小学、少管所、社会福利院、老年大学等社区内外的单位演出, 活跃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受到居民群众的欢迎。在长城花园活跃着8个文艺团体, 分别是阳光艺术团、秦腔剧团、长城艺术团、塞上之声合唱团、阿依莎舞蹈团、拉丁舞班、雨中花艺术团和钢琴班。这些艺术团或培训班的领队都是在舞蹈或音乐方面有专长的佼佼者, 他 (她) 们利用自己的专长, 领导组织社区居民来进行各种艺术训练。比如退体教师刘占元, 为150多人进行拉丁舞的培训, 在教学中认真耐心, 并且学费低廉, 很受社区居民的欢迎。钢琴班的任娟老师利用自己的钢琴特长, 为社区的成人小孩进行钢琴培训。

2.融洽了居民关系, 构建了和谐社区。

长城花园的居民感慨的说:“艺术团的活动, 使人们的关系比以前更亲近了。”在采访中, 笔者感受到, 通过文艺骨干们组织的社区文化艺术活动, 居民们相互间从不熟悉到熟悉, 不认识到认识, 增进了了解和相互关照。尤其是一些独居在家的居民, 通过参加活动扩大了自己的交际圈, 也变得比以前开朗许多。社区还有许多回族同胞, 社区的活动也促进了民族团结。社区的文艺活动增加了社区社会资本的存量, 促进了社区和谐。

3.开发人力资源, 提升人力资本。

社区文艺骨干组织的文化艺术活动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的艺术修养, 增强了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同时也使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培训, 掌握了一种技能, 在社区各种文艺汇演中成为走在前边的排头兵。在长城花园社区有一些失地农民拆迁户, 他们也参加了各种文艺团体, 从以前怨声载道无所事事的境况中走了出来, 改变了精神面貌, 提高了个人修养, 融入了社会。

三、社区精英的培育

社区精英在社区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有力推动社区发展, 必须大力培育社区精英, 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制定相应的社区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各地的社区建设主要是由民政部门牵头进行的, 在民政部门有基层政权建设部门, 部门应制定相应的长短期社区人才开发计划, 针对每个社区的特点和不足开展人才培养。

(二) 选拔社区优秀人才, 完善激励机制。选拔社区优秀人才, 一方面要尽可能扩大人才来源途径, 保证从社会上获取更多的社区所需人才, 可采取社会公开考试的选拔方式, 公平竞争、合理录用, 人尽其才;另一方面, 对在社区中涌现的优秀人才要委以重用, 合理规划, 给予其提升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社区精英的工作待遇, 加大对社区的各方面的资金投入, 这样为社区精英施展才华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 组织各社区骨干进行交流。在宁夏有499个社区, 这些社区中有的社区建设搞的有声有色, 有的却显得有些默默无闻, 这就需要各社区之间要进行交流, 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也可以创造条件, 组织一些社区管理者到区外, 考察发达地区的社区建设经验, 学习他们的社区建设方法, 把好的管理经验运用到我区的社区建设当中来。在调研中也有社区干部谈到, 外出观摩的机会太少了。

(四) 开办社区人才培训基地。联合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办社区人才培训基地, 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师资力量, 对社区内的各方面工作的领导者进行定期的培训, 使社区领导者能及时得到更多专业知识, 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 促使社区领导者在工作过程中更具有创造力。

(五) 加强社区内各驻区单位与社区的联合。在社区内常常驻有各种单位, 这些单位的领导者往往是本行业管理的较较者, 社区应多与这些单位联系, 学习这些单位领导者专业或管理才能, 来带动本社区管理者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娜.城市社区精英的功能与类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上一篇: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下一篇:底层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