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与建设论文(精选12篇)
培育与建设论文 篇1
摘要:医院学科建设规划是决定学科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针对目前医院学科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对其持续十年的医院学科建设理念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提出分层建设、资源共享、创新、共生等学科建设规划原则, 构建多学科综合性学科群, 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 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形成多学科的协调发展和合理布局的学科规划理念。
关键词:学科建设,学科群,核心理念
学科建设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 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 医院如何以科技创新为契机, 培育学科建设的规划理念, 是当今医院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和热点议题[1]。
1 医院学科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 大部分医院对学科建设规划的认识尚停留在初始阶段, 以引用和模仿国外理论和企业学科建设模式为主, 缺少具有中国医院学科建设特点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医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 在医院学科建设中, 医院管理者进行了广泛的尝试和探索, 但理论研究和方法创新少, 多以单纯、片面的科研或临床研究为主, 缺少整体策划和系统设计的前瞻性研究, 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学科建设规划模式。 (2) 在学科建设上重视学科创建, 忽视后期发展:许多大型医院以硬件条件和医院规模代表医院发展水平的思想, 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全科建设, 但重创建, 轻后续关注与管理, 使许多科室成立后即面临生存问题。据了解, 国内许多大型医院跟风创建的新科室, 大部分都面临合并与重组[3]。 (3) 重视重点学科发展, 忽视一般学科:一方面, 虽然在短时间可以促进重点学科的快速发展, 但由于缺乏相关学科的支撑, 例如一个医院的神经外科水平很高, 而后续的康复治疗确难以支持, 使所谓的重点学科终究难成为国际一流;另一方面一般学科发展缓慢甚至更弱。
2 医院学科建设规划的核心理念培育和研究方法
针对学科建设规划中存在问题, 我们就我院持续十年医院学科建设理念和方法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综合研究。我院的学科建设始终围绕着医院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人民满意的学院型医院和现代化医学中心的总体目标, 遵循科学技术发展规律, 站在高的起点上, 充分预见到学科发展的趋势, 瞄准国内外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前沿, 抓住学科发展重点, “高起点、大跨度、超常规”地前瞻性确定学科建设规划理念;准确把握学科分化、交叉和融合的发展趋势, 根据现有基础、发展潜力和条件, 通过调整学科结构, 促进学科的发展, 按照“发扬优势、突出重点、培植特色、调整结构、全面提高、学术支撑”的学科建设发展方针[2]。
我院学科建设规划的总原则包括: (1) 分层建设原则:调整医院的学科构成, 按照学科状况划分为: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医院重点建设学科、规划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按照分层建设原则, 优化学科结构, 加快发展应用性学科, 使其尽快达到国内先进学科水平。 (2) 资源共享原则:整合医院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 建立有利于学科发展的资源共享平台, 多渠道筹措资金, 增加学科建设的投入, 广纳人才、促进学科发展。 (3) 创新原则:加快学科建设的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 努力创造优良的政策环境和学术氛围。 (4) 共生原则:构建多学科综合性学科群, 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 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形成多学科的协调发展和合理布局。
通过持续十年的追踪研究, 我们认为学科建设规划应以:
2.1 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是创新医院品牌、引领医院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院以在全国较早起步的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为重点, 明确了以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为重点的学科发展方向, 通过资金、人员等重点扶持, 上述重点学科已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帕金森病研究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神经病学研究团队入选“北京市教委创新团队”。近5年来同时, 我院重点学科承担了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973子课题、863课题、科技部重大专项、卫生部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合作交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23项, 累计经费达14 545.6万元。已发表论文统计源期刊4 443篇, 发表SCI文章309篇, 专著79部, 国家级专利1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7项。同时, 在重点学科的带领下, 其它非重点学科借助重点学科的平台也迅速发展。为医院创出品牌的同时, 也为其他科室起到极好的示范作用, 提供了合作发展机遇, 产生了广泛和持续的连锁效应。我们的实践证明,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 能够有效带动优势和特色学科的建设和普遍发展, 对于创新医院品牌, 促进医院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 通过重点学科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加强学科群的建设
学科群是指集约具有一定内涵联系的学科, 进行学术渗透, 技术互补, 围绕某一共同领域的研究, 紧密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学术实体和服务单元, 有利于发挥学科间的综合优势加强学科间的交叉、综合与渗透, 促进新型学科和边缘学科的衍生。
我院以神经病学国家重点学科和教育部“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平台, 以神经病和老年病重点学科为支撑, 遵循“扬优创新、交融优化、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理念, 围绕若干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方向以任务为纽带, 以技术互补为前提, 以提高医疗水平、科研能力为目标, 通过重点学科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带动相关学科建设, 促进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 扩大学科覆盖面, 形成布局合理、充满活力的一批学科群体。例如, 以国家重点学科神经病学为主线, 建立了涵盖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神经影像、脑血管超声、神经病理、神经康复、神经电生理、流行病学、神经药理和干细胞研究等在内的神经科学学科群;以老年流行病学、社区保健、老年药学、社会医学以及老年常见病的防治研究为主线, 建立了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北京市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和老年医学网络, 形成了老年学科群的组织框架。通过学科群的建设, 每个专业既各有建树, 又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极大地提高了我院医疗的整体技术水平, 医院综合实力日益壮大。
通过我院学科群的建设, 我们认为学科群建立的原则应坚持“六个有利于”:有利于技术联合、知识交叉和优势互补;有利于协作攻关, 产出高级别科研成果;有利于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和质量;有利于硕、博士点和国家、省部级重点学科的申报;有利于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有利于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学科群建设的路径应包括:全面科学地规划?决策和论证;打破传统学科和研究所设置;明确中心任务;加强团队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促进学科群良性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组合调整, 有机地集合相关学科共同组建优势特色学科群体, 能极大地提高学科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通过十年学科建设规划, 我们认为“发扬优势、突出重点、培植特色、调整结构、全面提高、学术支撑”的学科建设发展核心理念, 对提升医院学科内涵、提高医院学科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学科建设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和现实的显著意义。
参考文献
[1]ZHANG J.Research on position, course study and developmentstrategy for the teaching hospital[J].Hospital Directors'Forum, 2009, 6 (1) :22-24.Chinese
[2]ZHANG J.Centralized self advantages to forge discipline aircraftcarrier[J].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06, 10 (7) :73.Chinese
[3]LU ZJ, YANG J, ZHANG JL.Reflection on strengthening subjectconstructions of comprehensive hospital[J].Hosp Admin J ChinPLA, 2007, 14 (10) :775-776.Chinese
[4]LI KC, DAI JP.Constructing the first standard discipline ofmedical imaging with integrated advanced resources:introductionto the national key discipline (Nurture) of medical imaging[J].Journ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2010, 31 (4) :492-496.Chinese
培育与建设论文 篇2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人类个体与社会组织生活之间重要的链接点。人们接受良好教育最直接和舍不得的渠道就是家庭,因此,家风家教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兴衰,更关系到一个单位的荣辱。本文拟就家风建设与窗口文化培育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家风家教培育对于窗口作风建设的重要作用
家风是在家庭生产、生活中长期积淀下来的一种满足家族成员身心健康可持续成长与发展的精神需求,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引领这种需求的精神存在,每个家庭的家庭成员都能从本家族的家风中深切感受到家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精神是归属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训、家规、家教、家风,是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家风纯、社风正,建设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好家风是最无价的传家宝。
古往今来,良好的家风一直是许多为官者修身齐家治国所推崇的道德风尚,因此我们说家风连着国风,家风连着党风是非常正确的。较党风来讲,家风是较为小的一方面,然而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这是古圣前贤留给我们的真言,把齐家与修身放在治国之前,说明越是小处,我们越是要重视。家庭,是个小社会,要维系家庭的正常运转,就要同外部社会发生联系,也必须有自己的一套规则。有什么样的家庭规则,就有什么样的家庭风貌。家风就是家庭文化的积淀,就是家庭文化的底蕴。
家庭是人们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和最重要的场所,子女的启蒙老师、长期的,甚至终身的父母就是父母,父母的教育如影随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此,家风家教,对于子女的身心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庭使我们在降临到这个世上的第一眼对社会的印象,家风对个人的影响巨大,足够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家风,到底是什么?家风,是勤劳、节俭、爱国、自强、敬业、诚信、友善、谦虚、礼让„„家风的含义包罗万象,似乎很难说清楚它具体是什么,但它所表现出来的又是清晰的、可见的。
古人云,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齐家”,也可以称之为“治家”,而“治家”的中心环节便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就是培养良好家风,它奠定了一个人的品格基础。家风是传承,家风连党风,家风汇国风。家风与窗口建设的关系,就从属于家风与党风的关系。窗口建设就是我们国家政府的门面,也是党的脸面,是我们党和国家精神风貌、服务态度、与人民的密切程度的直接体现,窗口工作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家风连着党风,同样好的家风也是好的党风所带动,只有有了好的家风,一个共产党员或者国家干部才能有优良的作风,反正就会损害共产党的形象。搞好窗口工作的建设,就是提升我党党风地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搞好窗口工作的建设,同样也是政府工作人员优秀家风的体现,是我国政府工作团队给人民的第一印象因此,互助、关怀、热情、耐心、友善,是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时应该做到的。
二、目前窗口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很多部门为了方便服务民众,建立了窗口服务制度,这种制度旨在加强民众与政府部门的联系,让群众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进国家相关部门与民众的交流,有利于提升政府形象。我国建立窗口工作服务制度已经有很长时间,但是由于各项机制不完善,并且监管不到位,从目前来看,窗口工作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窗口服务人员的素质、心态、服务质量都有待提升,总体来讲,我国窗口工作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窗口人员服务问题,其问题主要有:
1、应付工作现象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国家工作人员的义务,然而有些窗口服务人员却将自己的工作应付了事,将服务当成了应付,把工作当成了度日,更有甚者迟到早退,擅自离岗。服务态度慵懒,处理事务效率低下,有时甚至故意拖延,生怕有事情让自己麻烦,正是这种消极的的工作态度,使得群众不满,群众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政府的工作效率低下,损害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声誉。
2、工作动机问题
窗口服务的目的就是予民以便,服务的根本的宗旨就是公平、公正、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为人民提供方便。但是有很多工作人员带着有色眼镜来看人,或者将手中的这些义务当成了为自己谋私的权利。有的工作人员并不是对需要服务的群众一视同仁:若是长相好的,穿着体面,与所谓的“领导”有关系的或者是事先送过“红包”的人,则是一副讨好的嘴脸,而对于普通办事的群众则是态度冷漠,将自己的义务当成了谋私和讨好领导的手段。
3、服务态度问题
窗口是政府与群众心连心,心贴心的“心门”,是切实解决群众困难的一项改革,有些服务人员缺乏对群众最起码的感情,服务时态度傲慢,若是遇到一些群众着急的问题,就满口火药味,因而导致政府部门与群众之间的摩擦不断。
综上所述,解决窗口服务的问题不仅仅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主要是应该单位的监管机制,投诉机制,使工作人员形成服务意识,忧患意识;对于工作人员的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的问题,一经发现,应严肃处理。同时,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奖惩制度的建立也十分重要,只有如此,才能根本上解决窗口服务的问题。
三、从家风家教入手开展窗口作风建设 倡导亲情接待之风:
在窗口单位,需要倡导亲情接待之风,把每一位居民当作自己的家人来对待。作为窗口工作人员,需要牢固树立树立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茶,让群众感受到工作人员的热情。热心接待群众、细心听取反映、耐心解答提问、诚心提供帮助、真心解决问题,塑造亲和的窗口干部形象。在具体办理过程中,要耐心细致,详细解释。像我们劳动窗品,服务对象多是弱势群体,对待他们不仅有关爱之心,更要积极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真心实意地无私奉献。如利用中午吃饭或者休息的时候,加班会居民办理证件。碰到居民的一些咨询超出我们的业务范围,竭尽所能地帮他们向上级有关部门打听询问,尽量给他们满意的答复。
倡导团结互助之风:
一个单位里的同事,是除了家人之外,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所以,同事之间,也需要像家人一样,互相帮助,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大家互帮互助,有事大家商量,有困难一起帮,每天高高兴兴的,工作顺利了,心情也舒畅了。特别像我们窗口的,更需要互帮互助。像我们劳动窗口,一般常规性的业务,基本每个人都会,一人不在,另一个大都可以顶上。制度上称之为AB岗,此举提升了个人业务素质,也方便了居民办事。
倡导典型引领之风: 在开展窗口工作的过程中,各个单位应该留心一些优秀的服务人员以及为比较优秀的服务窗口,将这种典型额优秀服务的现象作为材料备案,并且装订成册,供以后的新上岗的窗口服务人员学习。同时还可以开展单位内部,单位与单位之间“争当优秀服务窗口”的活动,并且评出工作突出,态度认真的工作者,以及群中喜爱,办事效率高效的服务窗口。
倡导交流学习之风
窗口工作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它需要由多个部门协调联动,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在变化,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知识要跟得上人民的需求,这就要求多个部门都要与时俱进,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进步,提升个人的工作素养,提升窗口与单位的整体的工作效率;形成工作人员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窗口与窗口之间的互相交流与探讨,共同总结工作经验,如此,就能够提升单位整体的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使窗口服务更加人性化,高效化,使窗口服务能够更长久地为群众服务。
倡导和谐包容之风
培育与建设论文 篇3
一、建设世界城市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展现人文关怀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之所以让人怦然心动,就是因为它充分彰显了居民生活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共生共荣关系。恋上一个人,爱上一座城。一座城市和一个家庭一样,人是基础,爱是纽带。只有每个成员都自觉地把自己看成是这个家庭的一分子,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个家庭并愿意为之奋斗和奉献,家才能真正成为心灵港湾。同样,只有能真正让人产生心灵归属和情感依附的城市,城市才能真正成为家园。现代的大都市本来就因为规模大、人口多、节奏快、压力大而容易成为情感沙漠,而难以逾越的户籍管理制度、日渐扩大的收入差距、不停飞涨的房价、日益增长的生活成本、人文关怀缺失的城市管理,更是人为地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如果外来的优秀人才历尽拼搏,还是很难获得一个基本的市民身份,在入学、就业、看病、养老等方面还要享受“特殊待遇”,外来人口就会始终将北京作为事业拼搏的舞台,而非安居乐业的家园。如果城市化建设导致普通市民不断向郊区迁移,带来城市生活成本加速度增长,使得办理任何事情没有关系都寸步难行,大多数的普通市民就很难感受到城市发展对个人生活的改善。没有基于人情的制度设计,又怎能奢望人际交往中加强互信与合作呢?又怎能奢望人们热爱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城市呢?没有这种热爱,就没有城市凝聚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就会因为缺乏主体失去不竭的发展动力。
二、建设世界城市应该以文化为魂,努力激发城市活力
世界大城市发展中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重视文化建设。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在发展中容易丧失个性和特色,城市建设容易千城一面,缺乏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世界城市的建设一定要以文化为魂。
文化建设方面,北京有得天独厚的坚实基础。作为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都,北京文脉悠久、底蕴丰厚,作为当前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科技发达、人才荟萃,教育资源更是在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城市的建设中,首先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一方面要注意保存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另一方面要注意结合新时期的特点推陈出新、发扬光大。例如中国古代就有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倡导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志愿服务精神,这种社会公益精神本身就是城市的文化品格和市民素质的最好体现。其次,还要重视文化包容度的建设。国际公认的世界城市无不设有专门的国际文化社区,具有多姿多彩的城市文化。纽约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20世纪80年代,纽约市民使用的语言就多达121种。伦敦也是一个人口结构极其多样化的城市,居住在这个拥有75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里的人操着300多种语言。文化多样性取决于社会活动和社会阶层的多样性,这就要求北京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应当是高度丰富和高度开放的,应具有极强的吸收、融合、集聚、辐射、再造的能力。这种宽松、兼容的城市文化环境,是一个城市吸引各类人才集聚的重要条件,也是培育城市创造力的最好温床。经济全球化时代,自主创新能力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极具包容性的文化氛围则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
三、建设世界城市应该以宜居为首,倾心提升生活品质
当前,北京市民最关心的就是“世界城市”能给“我”的实际生活带来什么变化,目标再高远,如果不能给市民解决实际困难、带来实际利益,就很难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当前世界城市建设的重点是尽快提升城市的宜居水平,增强北京市民生活的幸福感。
北京的自然条件并不优越,据专家估计,由于水资源短缺,北京所能承载的人口上限为1800万,而现在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了这一数字。不断膨胀的人口和飞速发展的经济,使得资源、环境因素的瓶颈作用日益凸显,加之社会管理、城市管理体制的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北京的生活质量。以市民反映强烈的交通堵塞为例,北京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420万辆,环路已经修到六环,道路不断拓宽,地铁和轨道交通建设更是飞速提升,但这一切并没有改变北京“首堵”的“美名”,上班时间市区道路几乎条条拥堵,广大市民在道路交通上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这与城市功能定位、整体规划布局、交通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都息息相关。此外,围绕城市拆迁、垃圾焚烧、物业管理、养犬等重点领域产生的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都以影响范围广、形成机制复杂、背景因素多而长期难以彻底解决,使得城市建设的最新成果很难直接转换为广大市民的生活便利。这些都对我们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全能型”政府模式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如何统筹规划,充分运用经济、行政、法律、自律等多种手段,大力培育以公益性为主的各类社会组织,加强社会基层民主建设,充分发挥公众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增强社会自我动员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建设世界城市必须破解的难题。
总之,世界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市民,只有普通市民真正生活得幸福、富裕、宜居、便利,世界城市的建设才算真正取得了成功。所以,在建设世界城市时,我们应该“见城亦见人”,不走投资为主、项目拉动、外延扩张的老路,不把世界城市建设简单化为以“大、快、美、强”为标准的大规模城市改造和引进国际500强企业、国际机构、国际会展数量上的提升。不求城市外貌的光鲜亮丽,但求城市管理水平和内在人文素养的提升;不求毕其功于一役,但求日日精进、月月改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理念,以城市居民的需求和便利为核心,以增加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广大市民的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增强城市发展综合实力和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为重点,走出一条富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北京特点的世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来。
培育与建设论文 篇4
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生态环境, 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开发和利用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但是目前因为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使得目前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化。森林是生物资源的一种, 属于可更新资源, 在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时, 一定要重视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 采取措施保护森林资源, 使之能不断增殖、繁衍, 以满足人类对它永续利用的要求, 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必须做好森林培育, 为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和重建做出贡献。
1 生态环境建设面对的问题
1.1 植被破坏
植被是全球或某一地区内所有植物的泛称。植被在人类环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既是重要的环境要素, 又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植被破坏是生态破坏的最典型特征之一。植被破坏是导致水土流失并最终形成土壤荒漠化的重要根源。目前, 全球大面积的荒漠化已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在植被破坏中, 其中的突出问题就是森林遭到破坏。据林业部门统计, 建国初期我国林地曾达1.25×108hm2, 森林覆盖率为13%, 经过几十年大面积的植树造林, 据国家林业局于2014年公布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成果,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21.63%, 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全国许多重要林区, 由于长期重采轻造, 导致森林面积锐减。例如, 长白山林区1949年森林覆盖率为82.5%, 现在减少到14.2%;西双版纳地区, 1949年天然森林覆盖率达60%, 目前已降至30%以下;四川省1949年全省森林覆盖率在20%左右, 川西地区达40%以上, 但到70年代末, 川西地区覆盆率减到14.1%, 全省减到12.5%, 川中丘陵地带森林覆盖率只有3%。
由于森林的破坏, 导致了某些地区气候变化、降雨量减少以及自然灾害 (如旱灾、鼠虫害等) 日益加剧。据调查, 我国四川省已有46个县年降雨量减少了15~20%, 不仅使江河水量减少, 而且旱灾加重。在四川盆地, 20世纪50年代伏旱一般三年一遇, 现在变为三年两遇, 甚至连年出现, 而且旱期成倍延长。春旱也在加剧, 由50年代的三年一遇变为十春八旱, 自古雨量充沛的“天府之国”, 现在却出现了缺雨少水的现象。
此外, 森林的破坏, 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多样性锐减。给生态系统的良性循还造成重大危害。
1.2 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在干旱地区的主要表现为沙漠化, 在湿润地区则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在水力和风力的作用下, 地表物质发生剥蚀、迁移或沉积的过程。水土流失会破坏土壤肥力、危害农业生产, 会影响工矿、水利和交通等建设工作, 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造成经济损失。
1.3 荒漠化
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所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既包括非沙漠环境向沙漠环境或类似沙漠环境的转移, 也包括沙质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植被破坏是导致水土流失并最终形成土壤荒漠化的重要根源。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植被资源不合理利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不合理耕作及粗放管理都是造成荒漠化的重要原因。荒漠化的产生会导致土地生产潜力衰退、土地生产力下降、草场质量下降以及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2 森林培育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
2.1 在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森林是陆地生命的摇篮, 具有吸收CO2、放出O2的功能。碳循环的过程中, 森林生态系统是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 每年大约可固定36×109t碳。由于大量砍伐森林和森林火灾等灾害, 全世界的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加之化石燃料消耗量迅速增长, 大气中CO2浓度明显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成为世人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2.2 森林是人类的绿色屏障和绿色宝库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效益, 由于其具有高大的形体, 复杂而多层次的结构、盘结交错的庞大根系, 以及分布广、面积大和寿命长等特点, 因而对周围环境影响巨大, 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绿色屏障和绿色宝库。森林是自然界物质能量转换的加工厂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动力。森林有诸多方面的生态效益主要包括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降水;降低风速、防风固沙;净化大气、改善环境等作用, 而在水土保持方面, 森林更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森林植被通过对水分循环与过程的生物调控成为控制水土流失的关键因素。一般, 山区森林覆盖率只要保持在60%以上, 都能有效地发挥保持水土的巨大作用。1hm2林地与1hm2裸地相比, 林地至少多储水3000m3。此外, 森林又是巨大的第一性生物量制造厂, 全世界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量占植物生产总量90%。
2.3 森林生态系统可净化环境, 改善气候条件
森林是消灭环境污染的净化器, 森林可以净化环境, 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 滞尘, 使空气清新, 降低噪声, 并可起杀菌作用, 有益人体健康。经实际调查研究证明, 1hm2阔叶林每天可吸收CO21000kg, 释放730kg O2。按每个成年人大约每天需吸入0.75kg氧气、呼出0.9kg CO2, 依此估算每人大约需10m2林地, 才可得到所需的O2。森林可以维持二氧化碳的平衡, 进而调节热量的平衡在有森林地区, 可使地区蒸发量减少;由于森林强大的蒸腾作用, 使林区上空的温度比非林地区低为降雨创造了有利条件;森林还有降低风速、减少于热风等作用可以有效阻止灾害天气的发生, 减少对农业的危害。
2.4 森林培育可保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物种多样性最丰富, 破坏则使物种和遗传资源失去了保障, 导致多样性锐减。森林是植物、动物种群多样性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障。森林提供物种多样化的生境为物种进化和产生新种提供基础。森林生态系统还为濒危、珍稀动植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基地。森林是陆地上最大、最理想的物种基因库, 物种的遗传变异和种质对农业、医药和工业每年能提供数十亿美元的贡献。
3 做好森林培育的措施
3.1 加大造林力度
(1) 要稳定发展面积, 确保每年造林数量保持在一定规模, 防止造林任务大起大落, 保持好近年来连续出现的良好发展势头; (2) 要注重发展质量, 提高建设成效, 确保这种发展既有数量又有质量, 是科学合理的发展。
3.2 强化森林经营, 提高森林质量
要改变森林资源质量不高的状况, 必须下大力气强化森林经营工作, 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发展道路。 (1) 按照分类经营的要求, 科学编制森林经营规划, 进一步明确不同区域林业发展的方向、主导功能和生产力布局, 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 编制实施森林经营方案, 将不同类型森林的经营措施落实到山头地块, 引导经营者科学经营; (3) 抓好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中幼龄林抚育试点项目, 探索和总结多种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模式, 全面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
3.3 做好森林防火, 加大林政管理
森林防火工作继续常抓不懈, 进一步落实镇、村、组森林防火责任制, 加强防控能力, 严厉打击野外用火行为, 突出抓好重点林区, 重点地段, 重点人员的森林火灾治理、预防工作, 切实提高森林防火工作管理水平。加大林政管理, 林地管理, 严格林政执法力度, 认真开展各项严打专项行动, 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征占用林地监管工作, 严格林地审批程序, 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4 结语
综上所述,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森林培育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做好森林培育工作, 必须加大造林力度, 提高森林质量, 做好森林培育和防火工作。
参考文献
[1]魏华.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的探讨[J].北京农业, 2011 (09) :77~78.
[2]杨淑红.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之城郊森林构建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26) :54~55.
[3]岳燕杰, 刘尔平.森林培育和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的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0 (02) :15~16.
培育与建设论文 篇5
谈谈关于培育优良银行文化,促进规章制度建设—谈谈银行文化建设与规章制度建设的关系
作者
张在祯
一、银行文化建设与银行规章制度建设关系问题
(一)广义的银行文化包括银行规章制度。“文化”的定义已有上百种之多。就广义而言,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凡是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的、经济的、政治的、制度的等等都属文化的范畴,是同自然物相对应而言的。
从这种意义上讲,制度也是文化的一种,文化包括了制度。而每个群体或者社会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个文化都包括更小的亚文化,如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的总和就构成了企业文化。企业的规章制度当然也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银行”)作为企业的一种,其规章制度也属于银行文化的组成部分。
本文在认同这种观点的同时,更多的则是从银行文化与银行规章制度并列的角度开展讨论的。
(二)狭义的银行文化并列银行规章制度。我们经常在另一种意义上使用“文化”的概念,如“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等等,这是从制度与文化平等、对等或并列的角度,把制度与文化作为两个不同的管理层次和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来讨论的。从这种意义上讲,银行
1的文化管理不同于规章制度管理。
规章制度更多地强调外在监督与控制,是银行倡导的“文化底限”,即员工必须做到的最起码要求;而银行文化更多地强调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力量,强调内在的自觉与自律,是“制度之上的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主要是抑制人性恶的一面,银行文化主要是引导人性善的一面。
银行文化管理带有更多“柔性”引导,而规章制度更多的是“硬性”规定。因此,银行文化与规章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三)银行文化与规章制度建设关系问题。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对“文化与制度关系”的认识经常陷入一种误区:或把二者对立起来,或把二者混为一谈,难以把握二者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如果只注重柔性的企业文化建设,不重视规章制度建设,可想而知,规章制度又怎能得以执行?反之,只是硬性地推行规章制度,效果也不尽人意。
在从事银行规章制度建设工作中,笔者经常反思:为什么银行规章制度建设这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开展起来是如此吃力?为什么有些违规行为屡查屡犯、屡禁不止、十案十违规?答案是,在推行“制度治行”的同时,也应倡导“文化兴行”;银行要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就必须高度认识并充分发挥优良文化对规章制度建设的促进作用。
二、优良银行文化对规章制度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一)优良银行文化促进规章制度的制定。没有优良的银行文化,就不可能制定出优良的规章制度。一部好的规章制度必然蕴涵着优良的文化理念。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曾形象地比喻银行的“业务是叶、管理是枝、体制是干、文化是根、外部环境是土壤。”
可见,规章制度作为管理工具属于“枝干”的范畴,“银行文化是银行规章制度之根”。文化理念是制定规章制度的指导思想,规章制度要反映文化理念的要求。银行规章制度的制定,一般涉及总行多个有关职能部门,还需要分支机构及全体员工的热情参与。
如果有了“银行规章制度是全体员工集体智慧结晶”的文化理念,负责组织起草的部门就会广泛征求并尽可能采纳其他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及全行员工提出的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广大员工也会踊跃参与全行的规章制度建
设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总行部门之间如果没有“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优良银行文化,就难免发生对某项事情“好管的,都争着去管”、“难度大的,谁都不去管”、“有的规章制度已经重复”而“该有的规章制度还仍然缺失”等现象。分支行的营销经理在办理业务时,发现分行或总行没有相关规章制度,如何处理?难道就不做这项业务了吗?
笔者认为,如果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没有明确限制,就完全可以做!边做边总结经验,同时积极主动与分行、总行相关部室沟通,并建议总行尽快制定相关业务管理办法。当然,这是以“和谐奋进”的优良文化理念作为支撑的。否则,很简单:“还没有规章制度,不能做!”
(二)优良银行文化促进规章制度的执行。
没有“令行禁止”的优良文化理念,再好的规章制度也难以施行。有个小故事,可以说明。印第安原始部落一位叫纳瓦霍的学生,第一次走进都市豪华火车站时,看见墙上贴着醒目标语“请勿随地吐痰”,但低下头时却看到地上仍然有许多痰迹。后在奥克兰市热情接待他的恩赛德太太家,看见到处干干净净,心想她家里一定贴满了“请勿随地吐痰”标语,四处寻找,一张标语也没找到。
可见,规章制度就像标语,只是一种生硬约束,那些没有遵章守纪的文化修养、不从心底里像爱家一样热爱公共卫生的人,照样我行我素。大量事实证明,一家银行失败或发生案件,往往不是由于缺乏规章制度,而是缺乏“有章必依、执章必严”的优良文化。资料显示,从2006年6月到2008年1月,法兴银行的11种风险控制系统,针对科维尔的各种交易自动发出了75次警报;某银行双鸭山市分行四马路支行案发前,上级分行曾对该支行进行过54次各种检查,但在历次检查中均未发现已经存在的问题;某银行广东南海九江支行营业部员工涉嫌挪用980 万元备用箱现金一案,作案时间长达近4 年之久,其上级行对该支行先后进行过35 次库款检查,都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此等案例,不胜枚举。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制度,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责任心。
(三)优良银行文化促进规章制度的完善。没有优良的银行文化,规章制度难以得到有效维护与持续完善。规章制度永远是落后于实践的。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言“为人类制定法律,简直是需要神明。”因此,再详尽、周到、严密的规章制度,也不可能囊括银行经营、管理、服务的所有要求。倘若有人要钻规章制度的空子,那是防
不胜防的。但是,优良文化像是“无声的命令”,从灵魂的深处发出呼唤,引导人们在一定时间、地点、情况下,必须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形成了无形的、非正式的和许多不成文的行为规则,对人们的行为起着约束作用,如同“判例法”确定的原则可以弥补“成文法”具体规定的不足一样,直接弥补了规章制度的不足;另外,规章制度发布之后,除了由起草部门或相应的主管部门持续进行检查监督、应用解释、组织修改、定期清理、汇编编纂等动态维护工作外,分支机构及其全体员工可以结合实际经营管理情况中出现的经验与教训,对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向有关部门提出修改、补充、废止等完善规章制度的合理化建议,就显得至关重要。
三、规章制度建设对优良文化建设具有保障作用
(一)规章制度以具体规定落实优良文化。“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也是优良文化的一项重要准则。但是,人的本性难免有感情用事的毛病,优良文化还须靠规章制度来具体落实,而不能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在这方面监管规章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与有些传统的文化理念也存有“冲突”。古人云“小智治事,大智治人,睿智立法”。
实际上企业制定规章制度就是“企业立法”。亚里士多德在讲到法治胜于人治时指出“法律恰正是全没有感情的。”著名的分粥故事,可以说明制度是何等重要:有七个人曾住在一起,每天分一桶粥。每天的粥都是不够的。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
每周下来,他们只有自己分粥的那一天是饱的。后来,他们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分粥。大家都挖空心思去讨好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组成三人分粥委员会及四人评选委员会,待相互攻击扯皮下来,粥都全凉了。
最后,采取轮流分粥的方法,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才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结果大家快乐和气。可见,如何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是个关键问题。更何况银行业素有“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的“三铁”之称。正如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认为的,制度的问题很重要,“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
所以,银行应从规章制度建设入手,通过制定科学适用的规章制度,使优良的银行文化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对员工行为产生指引、预测、评价作用。例如,谁都知道“服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优良文化理念,如何落实呢?据悉,麦当劳的作业手册有560页,其中仅对如何烤牛肉饼一项就有20多页。
(二)规章制度以奖励措施倡导优良文化。一般说来,企业文化更多的表现为倡导性的理念口号,就内容而言与企业道德相关,其要求往往比规章制度要求高。作为金融企业的银行文化理念要求应比一般企业高。我们银行员工的行为规范或职业道德标准应比一般企业员工高。
笔者以为,可以参照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为什么呢?试想:医生的责任有多重?病人把生命托付给他;银行人的责任有多重?客户把财富托付给您!至于规章制度的内容,则是对优良文化中必须落实的最低要求,属于基本标准。
当然超过了标准则不限制,如同要求八时上班七时早到。由于个人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对组织目标认同的差异性,要想使个体与群体之间达成协调一致,光靠优良文化引导是不行的。所以,比较规范的规章制度对超过一般标准的优良行为就设定了奖励措施,倡导、鼓励员工实践优良文化要求。
例如,负有组织制定某项规章制度职责以外的营销或管理人员,如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制定议案的;对规章制度征求意见稿经常提出修改建议并被采纳的;对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经常向总行提出修改、完善等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的,理应受奖。这是在规章制度规定的考核指标以外,为全行甚至是行业发展奉献个人宝贵经验。本质上,规章制度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传承经验。佛教宗师星云有言,将自己的技术、才能、经验传授给人,实在是功德无量。
(三)规章制度以处分措施捍卫优良文化。对企业而言,规章制度不是万能的;然而,没有规章制度又是万万不能的。伟大的哲学家罗素有一句名言:“人们之所以有道德,是因为他们受到的诱惑太少。”《没有借口》也指出,不管你有多么优秀,训练方法如何先进,都得有严厉的规章制度加以保证。在商场的残酷竞争中,没有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纪律和规定,以及员工们配合遵守,就无异于自杀,这是任何一个公司不可动摇的铁律。
因为必要的规章制度,可以遏制与优良企业文化相悖的不良行为,消除影响优良企业文化形成的各种消极因素。企业文化与规章制度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规章制度除了规定奖励措施外,还规定纪律处分措施,以捍卫优良文化。否则,就如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所揭示的“破窗效应”:“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物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
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小破坏带来大灾难。所以,比较规范的规章制度或制度体系都规定或包含了纪律处分措施。
总而言之,有企业的地方就有企业文化,至于有什么样的文化,则另当别论。而银行的行业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培育优良的银行文化。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多种多样,而“规章制度执行难”则是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面临的难题。我们国家缺少执法和守法的传统,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大力培育优良的银行文化,有利于促进银行规章制度建设。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银行文化建设还是规章制度建设,依法合规非常重要,也是两者共同的核心要求。其实,遵守银行规章制度,就类似遵守交通法规,别把违章不当回事,发生交通事故,悔之晚矣。依法合规不仅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更是对广大员工合法权益的一种强制性保护。
培育与建设论文 篇6
关键词:城市形象;市民文明素质
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1—0065—02
城市形象建设全方位展示哈尔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生态建设成果,提升哈尔滨市综合实力、影响力和知名度。哈尔滨市民文明礼仪素质被期待在短时间内有较大幅度提高,这对哈尔滨市是一个挑战。城市形象建设与市民文明素质的培育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使城市形象和市民文明素质相得益彰。
一、城市形象建设必须注重市民文明素质的培育
1.市民文明素质是城市形象的决定因素
城市形象建设包括软、硬件建设两部分。硬件建设是公众感知到的城市视觉识别系统,如城市标志、城市环境、道路景观、城市绿化等一系列可以用技术措施加以设施处理的问题。软件建设是指以城市经济发展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行为识别系统和文化识别系统,包括政府行为、市民行为、企业行为、经济行为、城市精神、城市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等等。城市形象硬件建设离不开高素质市民的参与,软件建设更不能忽略了人的因素。只有具备了文明素质的人,才可能主动积极地促进城市形象建设。
2.市民形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形象建设的主体是人,不仅要依靠城市中从事各行各业的人的劳动来完成,同时哈尔滨人独特而优秀的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价值观念、性格特征等,注入城市的各个方面,总和构成城市形象。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说,市民的形象是整个城市形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市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座城市给予外来人的印象如何。市民形象是哈尔滨城市形象的名片,哈尔滨市民是哈尔滨城市文化精神的继承者、发展者和展示者,哈尔滨市民的文明素养是体现城市文化品位的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影响城市魅力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关键所在。
3.市民的广泛参与是大冬会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力量
建设优良的城市形象关键在于城市居民的广泛参与,城市形象涉及到各个层面的人,由于职业、年龄等构成的不同,其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才能推动城市形象建设的顺利进行。市民是建设城市形象的主体,只有把建设城市形象的任务落实到全体市民身上,才能真正做到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教育、全民提高。
二、哈尔滨市市民素质与城市形象建设要求存在的差距及原因分析
一座城市市民的社会公德意识、自我约束意识、文明习惯和文明行为等文明素质是一座城市良好形象的重要参数。许多调研指出,市民文明素质的“重灾区”表现在公德领域。但公德领域文明素质不到位的根源在于市民文明礼仪素质和行为习惯不到位。《哈尔滨市城区市民公共行为文明素质调查测评分析报告》课题组用科学方法评价市民文明素质,首次对哈尔滨市城区市民公共行为文明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测评。
1.市民公共行为文明素质现状
按照现有的研究成果,市民公共行为文明素质评价指数由五个一级指标构成,即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根据哈尔滨市社科院《哈尔滨市城区市民公共行为文明素质调查测评分析》课题组研究成果显示,各项按满分100分计算得分情况如下:公共秩序60.1分,公共卫生50.7分,公共观赏64.2分,公共交往 76.6分,公共参与75.5分。加权统计计算得出,哈尔滨市市民的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为64.385分。其中公共交往和公共参与得分较高,公共卫生得分最低。
公共秩序中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无乱穿马路、闯红灯现象得分最低,在考察的21个小项中分数仅高于建筑物无乱贴乱画现象和公共场所卫生整洁,无污水和垃圾现象。虽然,哈尔滨市每年都通过专项治理,规范行人和机动车行为,但是此类现象仍然是影响哈尔滨形象的顽疾。
市民在公共卫生方面的公德素质得分最低,同时也最令人担忧。实地踏查公共场所卫生整洁,无污水和垃圾,合格只有37.76%,主要踏查社区、街道、公园、商业区。在考察的21个小项中分数最低。实地踏查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达到50.3%,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两种不文明现象的发生率达49.7%,实地踏查包括所有此次实地踏查的公共场所。
公共观赏考察的是需要安静的公共场所有无大声喧哗、嬉闹等不文明现象;基本无手机、BP机的声音,公共场所有无衣着不整之人等现象,主要踏察影剧院、图书馆、会场、超市、银行、营业厅、公交车等,按百分制综合计算69分。
公共交往主要考察公交車上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文明行为;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问询文明行为;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文明行为;发生冲突时互相谦让,化解矛盾的文明行为等内容。后两项内容得分不高,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在培养此项文明素质需要加以引导的地方。
公共参与中参加社区活动情况得分最低,只有56.6%被访问者参加过所居社区组织的社区活动,低于我们的预期。18.8%被访问者想参加,不知道如何参加,说明我们在社区活动的参与方式上应有所改进,吸引社会成员的参与。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角色的转变,社区承载的社会功能逐渐加大,社会成员的公共参与更多的表现在社区活动上,需要我们加强引导和培养社区参与意识。
2.市民素质不符合大冬会城市形象要求的原因分析
市民的一些行为不符合公共行为文明素质要求,发生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很多,有历史原因、文化原因、社会转型的原因,既有个体层面原因,也有政府层面的原因。
一是市民缺乏对本土城市的认同感。市民对本土城市的认同感直接影响市民对城市的责任意识和家园意识,这就表现在日常的行为中,有不文明行为产生。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有对自己家乡尊崇和偏爱的乡土感情。在不同的城市,我们都可以听到“中国唯有此地可居”之类的赞誉。特别是北京、上海的市民对自己城市所怀有的自豪和居傲,似乎是别处难以比拟的。而哈尔滨人对我们城市的认同感还有待提高。由于我市城市历史的短暂、自然条件的不足、经济实力的落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了市民对本土城市的认同感。
二是市民缺乏管理和建设城市的参与感。绝大多数市民都期盼有一个安宁整洁的城市生活环境。可是在许多人有意无意的行为中,安宁、整洁、优美的环境又常常受到了来自市民本身的破坏。市民对城市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参与感,主要集中在影响个人和自己家庭的环境问题,而对于个人生活之外的环境管理问题缺乏认同,参与意识淡漠。许多市民对参与建设和管理城市的认识还没有转化为自觉行动,他们认为建设管理城市是政府的事情,是环境卫生部门的事情,市民只是城市环境的享受者。这种观念造成的结果使城市建设与管理陷入一种使用者不尽义务──管理者力莫能及──综合治理水平始终提不高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是市民对政府的批评倾向与其自我约束有较大差异。在对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评价中,有些市民对政府和一些职能管理部门的工作提出了不少批评意见,政府和职能部门应该认真接受这些监督和批评。同时也应该看到有些市民在批评政府的时候,并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没有从自己的行为中找不足。个别人对城市形象的建设和维护缺乏自我约束意识,一切行为以方便自己为准则,市民缺乏建设和维护城市形象的自觉意识。
三、借助城市形象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1.提高市民对城市形象文化认同,培养市民的家园意识和责任意识
对社会发展而言,社会成员对社会共同体的存在价值、发展目标的共识,即文化认同的形成,无疑是任何一个社会存在、发展的精神基础;对城市发展而言,能否形成城市成员对城市的文化认同,无疑也将从文化支撑的意义上决定一个城市的存在状态与发展潜力。建构城市形象理念广泛认同。将城市中的自然松散的个体组织、整合为有为、有序的市民,唤起人们对其生存与工作的城市的责任意识、公共意识、依恋感、归属感,越来越重视城市形象,关心城市发展,形成合力为城市形象建设做贡献。
2.城市形象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市民提高自身文明素质的积极性
在城市形象建设的实施过程中,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立足于“以人为本”这一结合点,加强城市环境建设、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社区建设、城市文化建设等,不断改善市民生活、学习、生产、工作的环境,不断提高生存环境质量,有利于调动广大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
一是城市形象建设应把目标定位在改善民生上。城市形象建设的目的就是解决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短缺等一系列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通过各项工程的实施,市民将享受到城市形象建设带给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各种便利,形成规划合理、设施完备、管理有序的城建城管新局面。城市形象建设应提供更加方便和人性化的基础设施,显著提高交通设施、卫生设施、社区公共设施水平。
二是城市形象建设应把为市民服务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为市民服务主要体现在公共服务上,主要包括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公共交通以及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等方面。只有从各个方面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让市民感受到大冬会城市形象建设与自身生活的息息相关,认识到城市形象建设成果人人有份,市民才能把城市形象建设看作不仅仅是政府的事,而应该从我做起,从自己身边的事做起,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做到“人人动手,从我做起”,全员参与到城市形象建设的系统中。
3.开展政府主导下的文明行动,在群众性实践活动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把提升市民文明素質提到讲政治的高度,在全市开展政府主导下的文明创建活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将文明的意识、行动灌输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一是政府主导下的文明行动讲究统一性。由于主题文明行动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参与的广泛性,社会各方面都可以结合工作和个人特点,发挥各自优势,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展现工作成果。促使各方面协调一致,配套联动,形成合力。提高主题文明行动的效果,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进主题文明行动的深入开展。政府应对文明行动有统一规划,确定总体行动纲要,目标分解,责任考核,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
二是政府主导下的文明行动讲究实用性。主题文明行动是一种普及性的大众化活动,它不仅要把提升市民素质目标任务的实现作为落脚点,而且应以市民的现实需要和可接受能力作为出发点和启动力,注重把大道理与小道理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市民共同关心的实际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效果和益处,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市民参与到活动中来,按照活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培育与建设论文 篇7
1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民族精神的内涵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被提出来,什么是新农村、如何建设新农村,纲要中有非常清晰的说明,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包括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建设、生态环境的规划和农民文化素质的提升,这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工程。要把这样一个工程做好,需要全体农民齐心协力、同心同德。由于受小农经济的长期影响,农民的意识表现为封闭保守、工于算计、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培育新型农民,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总目标的关键要素。
农民的民族精神是反映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中国农民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互助互利、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克勤克俭等优秀的民族精神。农民的民族精神具有两面性,既有有助于实现新农村和谐社会的精华,又有妨碍文明建设的糟粕,要加以铲除。
2 新农村建设中培育农民民族精神的路径
怎样有效弘扬农民民族精神的精华,去除农民民族精神中的糟粕,提高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必须找到能使广大农民乐于接受的培育路径。
2. 1 坚持社会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促进农村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进而推动全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发展与农民群体发展内在具有高度一致性,农民作为第一社会群体是人类文明社会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农民的全面发展。现在仍然是人口主体的农民,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否积极向上是衡量整个社会和民族精神状态的重要标准,因而在培育农民民族精神的过程中,提高农民的个人素质、修养,满足个人的文化、精神需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农民民族精神的培育体现在农民个体精神培养的过程中,使农民个体的品格特征和社会成员所共有的社会规范、意识特征相一致,是带动整个社会进入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民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互存共生,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和手段,不以个体为中心的发展都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在培育农民民族精神的过程中也必须始终贯彻这一原则。
2. 2 坚持历史性与现代性的统一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中国历史的发展伴随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炼而成的,中国古代的传统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源头。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固然拥有一系列积极、向上、富于生机活力的优秀基因,但也存在着封建糟粕,因此必须与时俱进,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和封建残渣进行彻底改造,与新时期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才会得到传承、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在继承优秀传统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同时积极接纳、融合人类文明的丰厚成果,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理念,如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等,使农民的民族精神在保有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具有科学的内涵和大众化的传播方式,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民族个性,使农民民族精神更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2. 3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在传统的农业劳作方式下,农民群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接受系统教育的程度低,文化素质匮乏,对理论的理解能力相对而言难度较大,但离开理论修养而仅仅注重感性实践培育出来的民族精神,就会缺乏科学性与生命力,这也违背了新农村建设中增强农民凝聚力的初衷,所以培育农民民族精神必须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培育农民民族精神的目的在于团结并指导他们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具体实践活动的纯理论宣传,或者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某些具体实践,都会影响新农村建设总目标的实现。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和科学技术的角逐中,民族精神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必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现代,我们要努力将民族精神的培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推动农民民族精神的孕育与发展。
3 新农村建设中培育农民民族精神的策略
3. 1 借助新农村建设实践平台培育新型农民的民族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当前,部分农民缺乏进取精神,固步自封、求稳怕变、小富即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比较严重; 有的农民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对美与丑、善与恶的判断标准模糊; 有的农民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竞争意识、环保意识淡薄。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与水平,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要借助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平台,全方位打造与培育新时期的农民,引导广大农民广泛参与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弘扬“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和“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道德,营造团结互动、和舟共济的社会风尚和氛围,努力成为科技生产型、文明和睦型、守法诚信型、创新进步型的新型农民,重塑农民的民族精神,高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2 利用多种传播手段和环境潜移默化农民的民族精神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使农民全面分享新农村建设的物质与文化成果,进一步凝聚建设新农村的动力。长期以来,农民以个体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相互之间少有往来,不能看到自身的缺陷,也无法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 既难以分享到文化成果,也缺乏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使农村建设形成了多样化的信息传输网络,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手段丰富了农民间的联系渠道。互联网作为一个重要传播工具,具有传播广、受众多、多媒体等特征,可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开辟网上“专题”,及时、深入、准确地宣传中央的重大决策; 网上直播强化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 开展网络“论坛”、“博客”和“聊天室”讨论国内外的重要新闻; 制作爱国主义题材的FLASH动画片; 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进行各种讨论等,都为农民民族精神的培育创造了一个基本途径。
民族精神的培育不仅要利用环境潜移默化农民的民族精神,而且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宣传,增强农民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了解,认识它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切实有效地加强农民民族精神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农民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采取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准确、积极、有效的民族精神教育,真正做到全面、广泛地覆盖。要让农民领略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必须重视重大历史遗址、文物、博物馆、话剧院等文化设施建设。文物和博物馆是民族重要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从某一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古老的精神风貌。建设新农村文化,要发挥文物古迹、文化遗产的作用,注重弘扬优秀的民间音乐、舞蹈、曲艺和地方戏剧,用它们来充实农民的文化生活。要提倡维持建筑物的原有民族形式,继承和弘扬建筑文化中的民族风格和民族风貌。
3. 3 创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民文化载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与灵魂,有适合自己生存的空气和土壤,有自己的载体与灵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复制,只能立足于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发掘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文化载体,真正在农民中形成一种凝聚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正能量。“长城”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抵御外侮、不屈不挠、民族融合、改天换地等是长城的精神所在,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物化地衔接了历史与现在,以长城精神培育广大农民的民族精神,使其从骄傲与自豪中寻求精神支持、汲取力量获得显著成效。“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是一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载体,充分展示了我国的民族精神。奋力拼搏的奥运健儿、飘扬在运动场上的五星红旗,可以使广大农民领略到祖国的壮大及万众一心所凝聚的巨大力量。自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农村的社会主义实践反复证明: 农业和农村的快速发展需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农民积极性的挫伤会导致农业和农村停滞发展甚至萎缩。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要积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热情,注重农民民族精神的培育,增强农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党员干部学习十六大报告讲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江泽民.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培育与建设论文 篇8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专业改革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所拥有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整合这些资源而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其实质也就是高职院校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一种独有的、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反映。它具有不可被模仿、难以被竞争对手替代等方面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源于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在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在该文中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 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竞争力强弱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产品”上[1]。高职院校的“产品”主要是毕业生和一定的科研成果。毕业生实质上是学生通过投资,在消费学校资源的活动中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高职院校“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授课和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这个生产过程的转换机制就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核心竞争力越强,转换效率就越高[2]。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其人才培养特色上,是通过其特有的知识能力来实现的。人才培养最终的产品是毕业生,产品的优劣体现在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企业的评价,社会认同度等方面。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传授方式,评价体系等都将影响产品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培育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专业的改革与建设,以示范性高职院为目标,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 专业改革与建设的背景
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他们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国家对于“高技能人才”较具代表性或公认的定义是: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到“十一五”期末,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1亿人,高级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25%以上,即275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以上,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技能人才的缺口将越来越大,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要求它的供给体提供,而这其中一个途径就是高职院校。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也在不断地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高职院能适时调整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出高端的技能型人才已满足市场的需求,社会对其的关注度和需求度决定了其将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指引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有助于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合格毕业生。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初期成长阶段,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市场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非市场的影响因素还较多。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来自的背景不同,相互之间的竞争仍分散在不同的层面上,随着高职院对于市场的深入,在市场的宏观调控下,高职院校的发展将出现分化,要想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就需要高职院具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在剖析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构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类企业”性,紧密联系市场,适时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内涵,注重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培育出特色专业,优势专业。
2 专业改革与建设的途径
2.1 市场为导向,体现特色
高职院校要深入人才市场调查并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新信息、新情况,有针对性地整合改造现有专业[3]。专业设置、新专业开设要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来决定。充分重视环境问题。注重国际环境,国内环境,省内环境,本市环境,关注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导向,地方经济的倾向性,区域经济特色和用工需求,院校的历史沉淀和积累,学生的素质和文化,市场的需求,社会分工的分化和发展,产业发展和更新方向。在此基础上全面规划,在专业群中确定自己的特色专业,形成专业化的优势,实行优势互补,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专业的内涵建设。坚持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宗旨, 针对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依托行业、企事业单位, 充分分析本地区人才市场和职业与岗位的具体要求, 开发创办新专业, 调整改造旧专业,使专业结构与本地区经济结构相适应, 满足本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 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2.2 创新教学理念下促发展
针对专业教学中既重视专业基础理论又着重实际技能训练, 把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贯穿在各门课程教学中, 以此来增强其岗位变化和职业转换的适应性和继续学习的可能性。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情商的培养,注重协作。采用“双证书”融通、订单班、合作办学,海外直通车等形式多元化培养学生。利用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访问工程师,访问学生,挂职锻炼,外聘企业人员任教,专家顾问委员会等形式加强教师与企业,与高校的结合,互通有无,做到信息共享,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鼓励教学特区,项目化教学,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教材的编写,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甚至有实力,与企业联系紧密的专业可以尝试公司化运作,真正做到校中见企业,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类企业”的特质。
2.3 灵活教授,多维评价
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 包括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教材等方面; 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途径和方法等方面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学模式,而是因人而异,因学习者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培养方案,这从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原材料”来源,使得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进口更多,出口也更宽泛。教学将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可以通过e-learning(网络学习),工厂实践,模拟实训等方式完成。课程传授过程中更加注重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相结合,充分顾及个体差异,以学生学到所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针对学习者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每个学习计划包含有若干个能力单元,每个能力单元又分为知识部分和技能部分,授课可以采用集体授课/单独辅导,案例分析,演示,课堂讨论,分组试验等多种方式,灵活多样地保证每个学习者都能有所收获。考核/评价的方法充分考虑适用性、可行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考核/评价的手段可以是多元化的,采用书面报告,口头提问,通过直接的观察,提交相关证明文件或第一手的测试资料,第三方报告等方式。对每个评价至少要求两种以上的佐证材料,以保证对学习者的公平性,以及证据的充分性。同时,对于与工厂实际联系很紧密,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的评估最好能在工厂中进行,或者在模拟真实工厂环境条件下进行,以充分体现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我国的高职教育正经历着较大的变革,在吸收了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呈现出中国特色,但不论是哪个国家的职业教育都体现出“工学结合”的理念。高职教育从曾经的压缩饼干要走出自己的特色,就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要具有核心竞争力,这就要不断地完善专业的设置和改革,摈弃墨守成规,接受新生事物,在培育高职院校自身核心竞争力过程中优化专业设置,以专业的示范建设提升高职院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贾俐俐.试论我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培育[J].江苏高教,2010(5):136-138.
[2]朱长丰.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培育[J].职业教育研究,2007(6):22-23.
培育与建设论文 篇9
1 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新发展和新形势下, 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 中国农民不再是传统农业社会的农民, 正在向现代社会的新型职业农民转变。2013年习总书记视察山东省农科院时的讲话, 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升到国家战略。目前农业是新型的现代农业、农村是变化了的新农村, 农民也要摆脱传统身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1.1 新型职业农民的含义
根据荣县地区实际,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备现代农业理念与知识, 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 按照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进行农业生产与经营, 在当地具有明显的示范引领作用, 收入高于当地城镇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破解农业生产现实难题的重要出路, 重在一个“新”字, 新在是现代农业的领头羊, 当农业生产规模化后, 新型职业农民是能手, 是专家, 更是企业家的摇篮。新型职业农民主要从事土地流转后的规模生态农业、种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等, 即从传统小农业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
1.2 新型职业农民的分类
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大类。如农产品经纪人、农机手、代耕手、机防手、动物防疫员等。其中, 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将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中的精英分子。
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粮油作物生产经营规模须达到30亩以上;经济作物生产经营规模须达到30亩以上;代耕代种或单季全程托管作业面积须达到100亩以上;果、蔬、叉、桑、作物生产须达到50亩以上;林木生产规模须达到200亩以上;养猪年出栏大500头以上;养羊出栏大300只以上;养牛年出栏大100头以上;其他特色种养殖业, 年销售收入达到20万以上。
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主要包括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中较为稳定地从事农业劳动, 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业管理人员和生产经营骨干。
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主要包括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等。在社会化服务组织中或个体直接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人员, 服务水平得到农民认可。
2 社区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与方法
2.1 多部门合作共建“农民田间学校”
近年来, 国务院以及农业部、财政部、教育部等连续发布多个政策文件关注新型职业农民, 要求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数量与力度, 积极探索、创新培育新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和倡导的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训方法,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荣县电大社区学校与荣县农广校合作共建设“农民田间学校”, 在全县21个镇、6个乡、346个村培育了350名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农机手等加强技能培训, 强化政策扶持, 突出上下联动的全过程培训。荣县社区学校以“以特色项目促培训, 于2014年起开展了“小乡村, 大课堂”的社区教育特色项目研究。服务范围覆盖留佳、望佳、过水、高山、赵家坝等21个镇, 其中有10个镇挂牌成立农民田间学校培训中心, 每个中心配备固定的培训场所和培训设备。“农民田间学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 已累计为农民测土100多次, 在当地建立示范田160块, 培训农户超过五千人次。其中, 2015年培训生产经营型农民137人, 玉米生产100人, 柑橘生产37人, 培育对象以长期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机服务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土地仲裁调解员、测土配方施肥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为主。
2.2 创新培训模式
荣县电大社区学校充分利用电大的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培训, 通过移动互联网开展在线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线上线下同步全程跟踪管理与考核评价等。对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分类指导、分类培训, 做到“一班一案”, 建立指导员制度, 注重实践技能操作。教师不仅聘请有省农科院的专家教授、科技特派员, 也有县乡农技站工作人员, 还有当地有经验的土专家, 种养植能手。并按照有关要求建立培训台账, 建立相应管理制度, 报送各种资料和报表。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 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 动员社会力量发展社区教育和电大涉农专业的教育。
3 强化制度设计, 规范职业认证
职业农民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 我国职业农民教育弱势地位的形成, 部分是由于政府公共服务的缺位造成。因此, 大力发展职业农民的教育,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作, 履行相应职能。为培养精英农民, 电大增设一村一名大学生及畜牧兽医专业, 培养高端职业农民, 并给高端职业农民一定的户籍指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为依托, 突出地方农业特色, 结合高产创建示范片,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训基地, 以“招得来, 回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为培训落脚点。2015年, 荣县经乡镇推荐、实地考核、专家评审、网站公示, 最终确定高山镇、过水镇、双石镇等6个现代农业园区为实训基地, 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技术指导服务, 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转化方面优先给予支持, 也为职业农民提供学习实践、锻炼成长的平台。高山柑橘专业合作社为柑橘生产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 过水镇粮食专业合作社为玉米生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 双石镇为农村经纪人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荣县社区学校对137名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15天, 理论课时56;165名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7天, 理论40课时;150名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训16天, 理论60课时。对培训合格的学员, 跟踪考核, 并发给新型职业农民证书。通过实训基地培育, 夯实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基础, 培育壮大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职业农民队伍。
4 健全组织机构, 完善制度机制
荣县社区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 深入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的战略部署, 推进社区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县政府高度重视, 将社区教育纳入了本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制定了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初步形成了社区教育“党委领导、政府统筹, 教育部门主管, 有关部门配合, 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一支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为主体的社区教育管理者队伍和教师队伍。
5 新型职业农民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悠悠万事, 吃饭为大。只有吃饭的问题解决了, 农民的问题解决了, 新农村建设才有可能实现。习近平在山东农科院开座谈会时表示, 粮食安全是永恒的课题,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一旦发生大饥荒, 再多的钱也没用。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 要坚持立足国内, 端牢饭碗, 稳妥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只有社区教育培育一大批扎根在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 让这些农民经营农业有钱赚, 在农村这块沃土上留得住, 守得住, 致得富, 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军人物, 新农村建设才能建成。当前也只有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 不断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让农村和谐稳定, 让农民安居乐业, 新农村建设才有望。习总书记多次说“小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中国有7亿农民, 只有农民富了, 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 县域经济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社会才能大发展, 实现真正的小康生活!
摘要:新型职业农民是破解农业生产现实难题的重要出路, 当农业生产规模化后, 新型职业农民是能手、是专家、更是企业家的摇篮, 因此社区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笔者多年从事社区教育, 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现有途径进行分析, 探索社区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和机制, 研究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社区教育,培育路径,新农村,制度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春兰.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农村经济, 2007. (7) .
[2]张荣敏.把握4个关键、提高新型农民培训质量[J].世界农业, 2006. (9) .
[3]徐浩斌.美、日社区教育法制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教育, 2006 (5) .
[4]李平.社区教育运行机制的选择和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 (教科版) , 2005 (01) .
[5]刘尧.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31) .
培育与建设论文 篇10
一、我校档案文化的鲜明特点
我校是一所创建于抗美援朝烽火时期的军队院校,历经了“四立校址,七变归属,八易校名”,见证了社会和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在广东乃至全国高校中具有鲜明的特色。我校档案作为学校历史面貌最直接、最真实的凭证,其呈现的档案文化也具有独特的军队与地方特色相融合、南北地区差异相交汇等特点。
(一)与生俱来的军地特色。我校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自1951年成立那一天起,就担负着为国防卫生事业建设培养人才、服务军队和战伤救护的光荣使命。在半个多世纪的军旅生涯中,校园就是军营,教室就是阵地;老师都是教官,学员都像士兵;戎装在身,军纪严明;雄壮的号音,嘹亮的军歌;整齐的步调,统一的内务。校园里处处都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军队高级首长来校视察指导的足迹。叶剑英元帅题写的校名手迹收藏在档案馆,蓬筚生辉;刻在校门上,熠熠耀人。几十年来,在校任职任教的军人中,拥有一大批团级以上军官和相当职级的文职教官。其中1988年军队重新授衔以来,学校拥有少将军衔的行政人员达28人,专业技术3级(相当于少将)以上的文职教官达44人,为军队培养了大批具有合格军人素质的国防卫生事业建设人才。校园里的一切活动,一切事物,一草一木,一砖一石,无不映衬出浓厚的军旅文化色彩。
1958年,第一军医大学的前身齐齐哈尔第十一军医学校短暂脱离军队系列,移交地方政府,四年以后,重回军队序列,重归军队建制。2004年,第一军医大学整体转制移交广东省人民政府,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成为省属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年的调整和建设,南方医科大学又拥有了与其地位、环境和使命相应的地方大学的新特色。其间,原有军队院校的体制机制、思想文化、传统作风等,在继承中有取舍、有扬弃、有融合,形成了南方医科大学鲜明的军地特色,这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可谓是独一无二,这充分体现出我校丰富的馆藏档案中所拥有的独特的文化色彩。
(二)鲜活生动的时代特色。大学因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存在,而发展也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这是现代大学建设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大学的脚步必须与社会的脚步相一致,这种一致的结果常常是:社会是大学前进的风向标,大学是社会发展的睛雨表,大学的发展历程具有鲜活生动的时代特色。
1951年,第一军医大学在抗美援朝的战火中诞生,承担起为朝鲜前线培训医护人员的任务,同时收治伤员,并派出医疗队奔赴前线执行战伤救治任务。学校的使命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在中苏友好的环境氛围中,我校学习借鉴了苏联经验,及时改革教育教学,学校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时期;1957年,“反右”运动波及学校,“造成了不幸的后果”,影响了发展;反右运动结束后,学校又进入了近十年的良好的发展时期;1966年文革十年动乱开始,学校进入动荡时期,停招学生达四年之久,1970年恢复招生后,教学工作也难以正常进行;1976年十年内乱结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学校和国家一样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04年,为适应军队革命化正规化建设、新时期军事斗争和军队卫生工作的新形势,学校整体转制移交地方,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学校进入了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从学校现存的历史档案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学校发展的每一个时期,学校前进的每一个足迹,都与党和国家重大事件密切相关,拥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这一切,使得我们的档案文化同样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
(三)艰苦卓绝的生存本色。任何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集体、一个团体,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一个生存问题,都有一个如何生存、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生存的问题。只有生存问题解决了,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谈到生活,谋求发展。翻开我校的历史档案,我们可以看到一连串奇特的现象,总结归纳起来就是“四立校址,七变归属,八易校名”。这一连串奇特的现象后面,是我校生存和成长路途上的曲折坎坷、风云变幻,而在这漫长路途中的每一段行程、每一个节点,都充满着艰辛、风险、竞争,一次次面临考验、一次次艰难抉择,犹如一次次山重水复、一次次柳暗花明。在风雨兼程的旅途中,南医大人用自己艰苦卓绝的奋斗、高屋建瓴的智慧、脚踏实地的努力、实实在在的成就,向社会证明自身存在的作用和价值,从而牢牢地在军校序列和地方院校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位,不断地迎来风雨过后的彩虹。1951年建校以来,先后经历了中等医学专科学校、全国普通高校、全国重点高校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在学科人才建设、教医研等多个方面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式发展,成就了今天的南方医科大学,正在朝着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和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医科大学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所有的历史档案都揭示,我校之所以能够由一所军医学校脱颖而出、顽强生存、走上辉煌,艰苦卓绝的生存文化的支撑,无疑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档案管理在学校文化建设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我校在档案管理的实践工作中,注重对档案文化的凝练和提升,充分发挥了档案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发展中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档案文化促进了人才培养。翻开不同历史时期的档案卷宗,可以从我校历年来的专业设置与建设中提炼出一个显著的特色——因势制宜、适应社会。这个“势”,是指军队建设发展之势、军队和社会对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需求之势,也是学校自身的环境条件和能力水平之势。从1951年的建校之初,由于基础比较薄弱,学校只开设了一个临床医学专业,学制三年,培养中级医疗卫生干部;1957年,为满足部队护士需求,经总后批准开设了护士专业;1958年,学校移交地方,更名为“齐齐哈尔医学院”,为适应地方需求,开设了五年制医疗本科,三年制医士、护士、检验士、X线、化验、放射性防护共6个专业;1962年,学校重归部队,1966年,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学院”。1975年,军医学院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增设了中医专业,目的是满足部队中医人才的需求,不久又增设了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2004年转制以后,增设了中药、生物技术、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心理、卫生管理、卫生法学、医学英语等专业。为了适应国家关于扩大办学规模以及经济社会对医疗卫生技术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我校先后成立了17个二级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已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共七大门类、达40多个专业、50多个专业方向,在校生由原来的5000多人扩大到今天的近2万人。学校之所以能在转制后迅速扩大办学规模,是因为原第一军医大学保存的档案材料齐全完备,翔实地记录了学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医疗卫生、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的活动,为学校转制后扩大招生规模、适应地方院校办学管理模式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使得我校在转制后有了条件和需求时,便能乘势而发,在稳步前进中寻求新的突破,在建设发展中逐渐形成办学特色,在短短的12年间,迈入了国家首批“部委省”共建高校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的行列。
(二)档案文化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江泽民曾经指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意加速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在我校的发展历史上,我们特别注重对科研档案的收集和开发利用,不仅因为学校在长期科研实践中产生的大量科研档案是学校师生们迈向学术高峰的起点,更是因为档案中记载了历届学者、教师严谨细致的学术活动,是学校独特的精神财富,能不断激励着全校师生锐意进取、科学创新,为学校建设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新动力。我校从1979年开始,先后对自己的科技成果洁灵牙膏药粉、正天丸、三九胃泰等科技成果进行技术改造,向社会公开,创造了转让生产、联合生产、自创生产等若干个由科研成果向商品转化的模式,创办了全国首家校办医药企业——南方制药厂。学校档案馆一直珍藏着1984年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国务院原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厂名的手迹。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学校科技创新和医药科技产业的产值达7亿元,在全国高校中位居首席。科技创新所创造的效益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有力地支持了教学、医疗、科研,实现了良性循环,学校进入了稳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体两环”新型办校模式,获得全国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当时国家教委对这一办校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第一军医大学锐意科技兴校,“实际上创造了一种一半靠上级拨款、一半靠校办产业收入建设一所重点大学的经验,这是一种全新的建设重点大学的模式”。这种打破常规、敢为人先而又实事求是的创新品质,在我校的建设发展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学校的档案文化卷席中留下光辉的一页。这种敢为人先的创新品质,不仅永久地被记录在案,而且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永远地在南医大人身上留下烙印,并激励着一代代师生奋发有为、开拓创新。
(三)档案文化深化了管理模式的改革。翻开南方医科大学成千上万的案卷,关于教育管理的内容特别丰富和厚重。细细品读,深入思考,宽严相济的管理特色了然于胸。在转制前漫长的军旅生涯中,大学的前身第一军医大学奉行的是军校管理模式,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严”字:军人的品格风范,绝对的政治服从,严格的管理规范,高度的集中统一。从档案馆保存的大量管理规章制度中,翔实地记录着我校各个阶段的治学管理模式,处处体现出“治军要严,治校更要严”的理念和管理特色。转制移交地方后,学校对原有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具体的管理方式进行合理扬弃,形成了一个既有军校特色又有地方院校风格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这种宽严相济的管理特色在教师身上得到充分体现,许多教师仍然习惯于军校的坐班制度,乐意在办公室里完成备课、撰文、研究等教研学术工作。这种管理特色的优越性在学生管理中也充分体现出来,形成吃苦耐劳、作风严谨、为人正派等具有我校特点的学校文化特色。
(四)档案文化塑造了全员人文精神。“观其天文,以察时变;观其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微言大义,揭示了“人文化成”的文化要义。人文是文化的产物,而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按人的方式改造世界,使任何事物都带有人文的性质;“化人”是用改造世界的成果来培养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我校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化”与“化人”,也都深深地镌刻着人文印记。有着65年的办校历史,浸淫南北风情,既有军旅文化又有地方文化熏陶的我校历史及其馆藏档案,无疑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特色。这些档案已经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功能,使师生产生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成就感,并把好的传统继续传承下去。
校园里,“博学,笃行,尚德,济世”的校训刻在墙上,记录在案,也刻在人们的心中;“秉承军队传统,注重人文立德,突出中西医互补、理工医互渗、产学研互动,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努力办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多科性医科大学”的办学思想深入人心;庄严的校徽引人自豪,嘹亮的校歌唱响校园。“崇敬厚德,为人师表”的师德主题引领着教师的思想言行,“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讲政治,重德育”“能吃苦,敢拼搏”“重团结、善协作”“重规范、严管理”的光荣传统在南医大人的记忆中代代相传。南医大教职员工中涌现出一大批英模人物,有两院院士、全国全军优秀教师,有危急关头舍身救学员的英雄,有抗击非典的模范,有扎根边疆基层的典范,有雷锋式的好医生、好干部,更多的是在教医研第一线默默奉献勤勉工作的平凡而高尚的医务工作人员。我校的档案文化处处可见人文的积淀和光芒,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推动着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三、新时期档案文化建设需要把握的若干问题
高校档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学校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如何围绕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档案管理,提升档案文化建设层次、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服务学校发展大局,我们认为当前需要注重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正确处理档案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关系。高校档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以在校师生员工为目标对象,通过对各种先进文化资源的整理和宣传,在保持学校历史传统和特色的基础上引导在校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档案通过记录高校在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学科人才建设、党政管理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作为有形的文化载体,从厚重的历史材料中透露出其文化特征,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而学校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学校各级领导和机关、广大教职员工在内,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档案文化一般以静态方式渗透在学校文化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促进着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而学校文化对档案文化的动态利用,又会在档案中留下新的记录,从而改变档案文化的发展方向、速度和进程。可见,两者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
(二)注重提升档案文化服务学校建设发展大局的质量和水平。档案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十年的实践表明,要充分发挥档案文化的作用,首先要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学校的建设发展大局,努力实现服务的转型升级:一方面,档案综合管理及其档案文化建设,要始终围绕学校作为首批“部委省”共建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的建设目标以及“十三五”规划建设方向,要牢牢服务于学校以“博学笃行,尚德济世”的优良传统作为在校师生员工的培育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校师生员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档案综合管理及其档案文化建设,要不断地提升服务学校建设发展大局的层次、质量和水平,在学校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有关统一部署下,充分发掘和利用现有的档案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编研服务,把“死档案”变成“活字典”,为学校各项重点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资料,发挥档案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不断地推动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三)注重拓展档案文化服务的方式和领域。服务利用是档案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档案文化深藏于档案之中,只有不断地利用档案,档案文化的丰富内涵才能被发掘传播、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在新的时期,档案文化要更好地推动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注重拓展服务方式和领域:一方面,要转变服务方式,由被动利用转变为主动服务,增加服务的方式方法,使神秘的档案材料走向群众,通过对学校重点工作和热点问题的把握,把相关的档案做成专题研究,利用校史展览、网站展示等方式方法,把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档案充分展示给广大师生员工,发挥档案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拓展服务内容,从以往档案着重在学术研究和工作查考方面的作用拓展为智慧启迪和文化教育作用等,通过顺应社会发展新趋势、调查研究广大师生员工的兴趣和热点,把档案文化资源加工成既生动活泼又贴近群众的普及读物,不仅使档案文化拓展成为全校师生员工触手可得的精神文化财富,而且快捷有效地实现档案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功能,从而不断地推动学校文化的建设,在学校的整体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要:档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总结档案文化建设的十年实践,提炼出档案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科学管理、人文建设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指出新时期档案文化建设中需要正确处理档案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关系、注重提升档案文化服务学校建设发展大局的质量和水平、注重拓展档案文化服务的方式和领域。
关键词:档案,文化,作用
参考文献
[1]沈敏特.现代文化与现代人[N].解放日报,2012-3-25(8).
[2]崔秋锁.江泽民创新思想理论的哲学探讨.人民网[EB/OL].(2007-01-16)[2016-07-12].http://cpc.people.com.cn/GB/74144/74146/5289439.html.
[3]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4]李德顺.什么是文化[N].光明日报,2012-3-26(5).
[5]孙再罗,陈阳,薛建航,侯爽.档案在高校形象塑造中的地位与作用[J].兰台世界,2015(9):64-66.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EB/OL].(2008-09-12)[2016-03-28].http://www.gov.cn/flfg/2008-09/12/content_1093980.htm.
培育学校精神 建设特色学校 篇11
何谓学校精神?关于“学校精神”有多种见解和表述。邓永翔校长在文章中说:“学校精神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和接受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集中体现,是学校的精髓和支柱。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决定并制约着学校的性质和发展取向。学校精神是“学校人”在对教育的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群体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外化形象是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研究、育人环境、校园文化等具体载体。学校精神是一种理想和价值追求,是一所学校的凝聚力、生产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一所学校整体面貌、水平、特色、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学校师生员工的需求、理想、信念、情操、行为和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志。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精神,就会变成一个毫无生命的建筑物的集合。学校精神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是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是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东葛路小学学校精神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学校有崇高理想,办学伊始就“用爱心培育自信,用自信启迪智慧,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在实践中把理想变为现实。二是领导班子勇于创新,不断学习和接受教育新理论,解放思想,确立目标,勇于实践,积极探索,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把发展学生多元智能与特色学校建设统一起来,探索教育科研兴校与特色学校建设相结合的路子,建设多元智能特色学校。三是教师时时处处关爱学生,“让爱的阳光温暖每一个孩子”,在教育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科研,“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做出贡献,发展自己,提升水平。四是学生在“爱”的阳光雨露哺育下健康成长,树立“IbelieveI Call fly”(我相信,我能飞)信念,逐步养成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五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多元智能,发展优势智能,营造优良育人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
培育学校精神,首先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用先进文化和先进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学校教育发展和改革实践中培育学校精神。二是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传统文化,统筹规划,合理建设和积淀升华学校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和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学校文化,凝练、发展和增强学校文化力。三是在强化道德建设中培育学校精神,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自律意识,学会做人。四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开发多元智能,发展优势智能,建立个性教育和评价的机制,制定融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在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中塑造学校精神。五是善于总结经验,创新和完善制度,不断丰富学校文化,通过加强学校管理制度,促进管理思想和管理行为的积淀、凝聚与升华,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结合起来,在优化管理制度中塑造学校精神。六是确立校长在培育和塑造学校精神中的“核心地位”。学校校长独特的人格魅力、远见卓识、学术造诣、教育理想、管理才能、智慧火花等决定着学校精神的取向及学校价值的提升。校长要有科学的办学价值观,以此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还要与时俱进,不断超越自我,做学习型、探索创新型校长。
培育与建设论文 篇12
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 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我校把“以生为本”的思想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 形成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在生本文化的理念框架下, 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努力为每个学生打好知识技能、意志品质、学习习惯、心理素质、沟通交往、运动技能等多方面的基础, 通过优化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效率、丰富教育活动等多种途径与形式,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服务。让学生在新小端正品行, 学会学习, 强健体魄, 由此走上终身发展之路是我校全体教师的不懈追求。我校以“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历史文化”为指导思想, 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精粹, 形成了“花毽”和“国学经典诵读”这一文一武、一动一静、相辅相成的特色项目。经典养德、花毽健体, 通过凸显特色促进了学校文化的内涵发展。广大教师也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 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
生本文化特色的理念体系
(一) 生本文化的内涵与解读
文化是天地万物 (包括人) 的信息的产生融会渗透的过程。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观点也在发生着根本改变。对文化的界定也越来越趋于开放性和合理性。
“文化本不属人类所独有, 我们更应该以更开放和更宽容的态度解读文化。文化是生命衍生的所谓具有人文意味的现象, 是与生俱来的。许多生命的言语或行为都有着先天的文化属性, 我们也许以示高贵而只愿意称它为本能。”———李二和《舟船的起源》
在学校教育范畴内, 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载体, 是学校发展的根基, 是学校最优秀的隐性课程。一所学校的特色和品牌, 很大程度取决于学校的文化思想, 或者说学校的文化定位。校园文化的构建必须以学生为本,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1. 以学生为本
以生为本, 第一是全体学生的发展, 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而生本教育正是以“激发学生潜能”、“创造良好的教学生态”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全面发展;第三是学生的差异发展, 学生之间都有差异, 让好的更好, 使表现一般的、差的也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提高, 这是我们教育的使命, 也是教育公平的终极目标;第四是学生的主动发展, 这是生本教育相当鲜明的特点, 生本教育秉持的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理念;第五是学生的持续发展, 学生只有从基础教育阶段的早期就接受激发潜能、培养全面素质的教育, 在后续的教育中, 他们的自我发展潜能会使他们具有很强的持续发展能力。
2. 以生命为本
生本教育是真正把“人”当做“人”的教育, 它承认生命的巨大潜能, 承认人生来具有向上和向善发展的内驱力, 并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得以充分、自主地发展。
3. 以生动为本
教育教学应该是生动活泼的。课堂的生动活泼, 是学生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 它来自于教学活动真正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以生活为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那些充满生命力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 让他们不断地在自己的活动中取得进展和提升, 整个学习过程就会生动活泼, 显现出无穷的乐趣。
4. 长为本
生本教育, 承认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周期, 并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时间, 反对用频繁的、低效的评价去干扰学生的自然发展。人们常说:“退一步, 海阔天空。”其背后的教育智慧就是帮助学生立一个“根”, 然后让其尽情生长。尽管每一棵树的生长周期都不同, 生长的高度、幅度也千差万别, 但是最后都能充分生长, 形成一片郁郁葱葱的大树林。
(二) 生本文化理念体系的内容
1. 办学理念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教育工作必须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能在教育功能多元化中迷失核心价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第一, 教育要服务学生主体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独有的生命个体, 各有差异, 也各有志趣。我们既要按照党和现代社会的要求, 培养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公民意识、健康身心和科学人文素养, 也要尊重学生的差别, 因材施教, 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发展潜能得到激发,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 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
第二, 教育要公平惠及所有学生。不论学生的学业天赋和家庭背景等有何差异, 我们都应该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平等、优质、多样的学习机会, 让每个孩子都拥有成功的梦想、获得成功的机会。要通过公平教育弥合社会不同群体间的知识鸿沟, 促进社会公正和谐。
第三, 教育要惠及学生的一生。教育是长线事业, 要培养一个合格人才, 少则十几年, 多则二三十年, 所以教育不能揠苗助长、急功近利, 不能企望“立竿见影”。学校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当下的学业, 更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掌握基本的知识、能力、方法, 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终身受益。
第四, 教育要服务社会发展进步。教育既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个体成长, 也要关注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 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专业人才。
2. 办学目标
经过几年的努力, 争取把学校办成具有鲜明生本文化特色的区域内家长满意认可的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学校形成以生为本的本土课程、形成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丰富多彩的生本德育、凸显特色的生本节日、以生为本的优雅育人环境。让学校成为学生追求精彩人生的学习乐园;成为教师成就自己幸福职业生涯的精神家园;成为家长收获未来希望的精神归属。
3. 培养目标
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为人正直、举止文明、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有健康的心理品质, 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与锻炼技能的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 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以及今后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4. 三风一训
依据办学理念, 我们确立了“严谨勤思求实奋进”的校风;“热爱学生施教严谨务实求是改革创新”的教风;“团结守纪勤学好问乐读精思积极向上”的学风以及“立志勤奋遵纪健美”的校训。办学理念和“三风一训”形成了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 引领着广大师生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奋力前行。
生本文化特色的实践与探索
(一) 以特色课程为引领, 带动学校生本课程文化的建设
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教育。创新意识的培养源于平时的教学过程,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 抓住教育契机,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 有的放矢地让学生有发挥创新意识的空间, 设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
我校以“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历史文化”为指导思想, 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精粹, 多年来形成了“花毽运动”这一传统特色。我校将其作为校本课程, 对不同的年级段提出不同的要求, 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 对学生进行了“花毽”的历史、知识、技巧等方面的普及, 形成人人知“花毽”, 人人爱“花毽”, 人人踢“花毽”的氛围。
1. 案例分析研讨, 促进策略深化研究, 培养创新性学生
我校以花毽课程为引领, 着力进行教学案例的探究, 深化策略研究, 培养创新性学生。在校本教研中教师提出:在花毽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身体发展、能力发展、心理发展、社会适应的目标等等。我们结合新教材开展了以案例研讨为主题的校本研究活动, 通过实践加深对新教材、新理念的理解。进行这样的案例教学就有一定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从中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形象的、可操作的、实用的东西。
(1) 灵活处理教材———“教法”体现“趣味性”。要创设良好的课堂生态, 重要的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首先改变以往的教法, 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 根据学科的特点, 设计了玩毽子—踢毽子—练毽子等教学环节, 以玩毽子开始将学生导入课中,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互动交往的空间。
(2) 改进学习方式———“问题”体观“合作性、创新性”。小组练习给了学生合作的场所, 小组比赛又刺激了合作的深度,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通过动体动脑实践体验, 主动探究, 在锻炼身体的同时, 学会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比较过去的学习方式, 更主动, 更积极, 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 思维更活跃。
2. 学科整合, 课堂教学亮点频现
我校任课教师还把本土课程“花毽”延伸到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 课程相互渗透、融合, 使小小的“花毽”成为学生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教师学科育人的特色平台。
美术课上, 我校教师把“画花毽”“做花毽”“剪花毽”作为学科整合的切入点, 在不同年级开展观察与创新的教学互动活动。低年级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踢一踢的体验环节, 感受“花毽”的颜色、材料、造型等方面特点, 教师启发学生用水彩笔、油画棒在彩纸上“画花毽”, 用各种材质的纸“撕花毽”。中年级除了“画花毽”还要尝试用纸“剪花毽”。高年级则是“画花毽”和探索用不同的材料“做花毽”。小小的“花毽”不但是学生运动的伙伴, 也成为学生心中多姿多彩的美丽图案, “花毽”形象深入学生心中成为他们锻炼创新能力的灵感源泉。
音乐课上, 教师结合本土课程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融入课堂。高年级学生为“踢毽子”配背景音乐, 引导学生关注民乐与民族传统体育气韵起伏方面的契合。课堂中,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花毽动作的节奏、速度方面呈现出的特有规律, 并与学生一起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让学生思考花毽运动时选择什么样的音乐作伴奏可以和花毽运动的气韵更吻合。最后学生们进一步比较体会后, 得出这样的共识:活泼的进行曲风格的音乐会体现花毽的灵动轻盈, 中国风的民乐则更能与花毽运动的民族气韵更契合。学生们能在民乐的伴奏下有节奏的踢“花毽”。中年级学生中任课教师征集踢毽子的儿歌, 为“花毽歌”创编新歌词新, 歌词有网上收集的, 也有学生仿写的, 让学生体验了创作的快乐。低年级则要求学生会按节奏读“花毽”歌谣, 传唱“花毽歌”。
语文课上, 老师们将花毽运动与领略汉字之美, 激发识字兴趣结合在一起。如老师们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与“花毽”相关的文字, 了解文字的古今演化, 感受文字的美;同时在学习过程中, 联系了解花毽的起源和发展变化, 以及有关的文学作品, 让学生把参与“画花毽”、“做花毽”、“唱花毽”、“踢花毽”的感受写成一篇篇各具特色的小短文;鼓励孩子们在课下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相关资料, 了解和“花毽”一样渊源流传的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放风筝、抖空竹、赛龙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
3. 形成了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促进了师生发展
(1) 探索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力求形成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风格, 形成了五步教学模式。课堂是由学生组成的, 每个学生应在原来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展。我们以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状态、参与度、参与率、参与方式来作为标准, 大胆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采用“分层教学”的形式, 具体细化教学目标,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形成“探究式自主学习”的高效教学模式, 其具体策略为:激趣引导一互动质疑一自主探究一合作体验一总结提升。
第一步“合”———激趣引导:课程伊始, 教师创设情境, 以谜语、生活体验、对话、游戏、音乐、舞蹈、图片、视频等各种形式, 引导学生集体感受、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产生“我要学”的学习欲望。
第二步“合”———互动质疑:在第一步激趣引导的基础上, 教师顺势而导, 互动交流, 让学生自主发现新问题, 找到要“学什么”, 即明确学习的目标, 找准学习的任务。
第三步“分”———自主探究:学生在诱发了学习兴趣, 明确了学习目标后, 自然进入自主学习阶段, 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 进行自主学习, 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 实现自主探究活动与课程目标的整合, 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的规律, 掌握“怎么学”的方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第四步“分”———合作体验: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 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学习小组也可依托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 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 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帮助学生解难答疑, 总结答题规律, 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 肯定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成果,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使学生相信“我会学”, 进一步诱发学生“我再学”的激情。
第五步“合”———总结提升: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体验过程中, 往往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不是非常系统, 课堂需要增加总结与提升环节, 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 体现知识、方法的系统性与规律性。在课后引领学生构建知识树、形成知识主干网络等就可以让学生在归纳总结中形成系统的框架, 达到运用知识时上挂下联、左右逢源的效果,
(2) 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初步构建了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高效动态生成性课堂模式, 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
首先, 生本文化的课堂, 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教师已经从以往的知识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方法也灵活多样, 由原来的单一的传授式逐步升华为“开放式”、“合作式”、“质疑式”、“对话式”, “自主式”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开辟质疑的时空, 把学生的“质疑”融化到每个教学环节之中。学生开始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 转化为自主探索式的学习。课堂教学由单一的一刀切封闭式转变成分层次、多样式、开放式的教学。
其次, 成功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是不同的个体, 来自不同的生活背景, 他们在学习中有着不同的体验, 对同一个问题的解说,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和见解。本课题为这些不同提供了表达的机会, 并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体验到快乐、幸福, 而且在小组学习的宽松氛围下, 参与是积极的, 思维是活跃的,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再次,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自主合作学习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病, 学生参与面更广, 学生的发言机会大大增多。在这种参与互动中, 学生容易找到学习的渐进区, 互动交流锻炼的机会大大增多, 组内的每个同学都有体验成功的快乐。
最后, 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往往给老师带来始料未及的惊喜, 尤其与同学、老师、文本对话中, 各种富有个性的感悟与体验, 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世界的多姿多彩, 感悟人生的奥妙无穷, 让你值得惊喜和兴奋, 带给你无尽的想象空间, 仿佛经历了一次次生命精彩的旅程。
(二) 强化以生为本的特色德育
1. 强化德育特色, 活动充盈校园
各项德育活动丰富多彩, 寓教于乐。读书活动使学生陶醉在书香之中;学子节活动教育学生成为具有优秀品行的河西学子;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增长见识, 提高技能;重点事件及各种节日的主题教育活动, 将教育内容鲜活化, 学生更加喜闻乐见;花毽文化节活动全员参与, 体味祖国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艺体活动锻炼了学生的体魄, 提升了审美情趣。2007年我校成为国学教育基地校, 并开发了德育校本教材《中国古典诗文赏析》, 将中华美文纳入其中, 在低、中、高年级分别开展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名篇的诵读活动。使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强化学生养成教育, 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抓实抓细学生常规教育, 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将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定为行为规范强化月, 重点强化学生的言谈举止, 对学生的基本行为提出明确要求, 形成校门礼仪示范岗、校园小督查岗、班级监督岗的“三岗”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举办学生团体辅导二次, 提升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健康成长。
3. 大胆探索“校本节日”, 深化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 摸索出了“以科研为先导, 以生本教育文化为基本理念, 以办学特色为引领, 以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基础, 以本土课程为切入点, 以高效课堂为核心, 以三类课程为主渠道, 以艺、体、德工作为教育网络, 形成浓厚的生本文化特色, 积极有效的落实义务教育的普惠性”的办学思路。校本节日一花毽节, 是我校在探索生本文化教育中的新路径, 我校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花毽文化节, 让同学们了解花毽历史,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重视花毽技能的训练, 开展以花毽为龙头的系列文化延伸活动。通过与办学理念相结合, 与学校承担的科研课题相结合, 与开发完善校本课程相结合, 进一步凸显办学特色。每一届花毽文化节都历时两个月实践, 全体师生参与其中, 通过历史文化类、技能技巧类、延展活动类、成果展示类等5个大项, 17个小项的活动, 浓厚花毽特色氛围, 丰富了生本文化的内涵。
(三) 打造以生为本的育人环境, 文化浸润校园
“谈组织、话特色、说经典”, 是我校校园文化的主基调。一楼大厅的“勇攀知识高峰”浮雕墙、“三风一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浓厚了校园文化氛围, “规范墙”展示校园行为规范, 是每位学生的行为准则, “组织墙”讲解少先队组织的历史与宗旨, 使学生对少先队组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二楼的“特色墙”大量的图文结合, 色彩鲜艳, 向学生介绍了花毽的历史、技法以及花毽名人故事;三楼“经典墙”向学生展示了国学经典以及家乡本土文化。小动物园、盆栽植物、大型鱼缸等校园设施在无言中为学生带来美感与温馨, 使校园处处充满人文气息。
生本文化特色研究的成效与反思
经过几年来的钻研与探索, 我校的课题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本土课程《花毽》在完成了课程开发的基础上, 更加成熟完善;本土教材《飞舞的花毽》完成了修订与细化, 形成了分低、中、高3个学段的校本教材, 改变了花毽运动千百年来凭借口传心授的学习方式, 填补了天津市花毽运动校本教材的空白;形成了以生为本的生本课堂文化, 探究式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形成;形成以本土课程为基础的校园生本文化体系;探索形成了校本节日———花毽文化节, 浓厚了生本文化氛围, 凸显了办学特色;初步形成了主题鲜明, 分层次设置的校园系列主题教育墙, 建设形成了现代化、育人化、人文化的校园环境;多篇教师个人生本文化论文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获奖;生本文化特色建设论文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生本文化建设论文成果集》于2013年5月结集成册;独立承担的区级教育学会课题《基于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高效教学模式构建研究》已经结题。国家级参与课题《构建生本课堂文化与培养创新性学生的研究》正在结题。《基于快乐教育理念下小学高效教学模式构建研究论文集》于2014年11月结集成册。
认真审视反思我校的办学特色, 感到特色还不是特别的凸显, 已有的优势项目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办学特色, 还没有形成深入人心、长期稳定的固有优势, 还达不到统领全校多方面工作的高度。在办学特色建设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色创建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各个单项工作都比较突出, 但是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融合与贯通, 还没有形成生本文化教育的网络, 还需要深入研究、细化教育网络, 才能确实形成办学特色。
【培育与建设论文】推荐阅读:
培育创新载体 建设创新城市01-01
培育发展奶产业 建设优质奶源基地10-06
媒介素养培育目标与基础研讨论文12-17
引导与培育07-02
培育与发展10-04
培育与构建12-19
培育价值论文12-02
培育与发展模式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