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机经营模式

2024-08-13

对农机经营模式(精选4篇)

对农机经营模式 篇1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机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为代表的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得到了较快发展。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江苏省农机合作社数量达5 268家,入社成员超过45万人,资产总值113亿元,农机具总数量46万台;合作社水稻机插、还田机械化作业面积分别占全省机械化作业面积的65%以上。全省农机经营主体通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参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满足了家庭农业生产对农机服务的需求,提高了农机使用效率和效益,促进了农机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各地农机经营主体主要服务模式及其特点如下:

1 全托管服务模式

“全托管”模式是指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农户自愿将土地委托给农机合作社等服务主体经营管理,服务主体为农户提供从种到收直至销售的全过程“保姆式”服务,双方按“实物型”和“货币型”两种形式分配收益。“实物型”分配是指收获物归农民所有,经营主体向农户承诺粮食产量(小麦产量不低于6 000 kg/hm2,水稻产量不低于9 000 kg/hm2),农民向经营主体交纳托管费用(18 000~21 750元/hm2);“货币型”分配是指收获物归经营主体所有,经营主体每公顷付给农民18 000元左右的费用。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共创农机合作社在实施粮食生产全过程托管服务过程中,积极探索“托管促流转、流转促规模、小块并大块、农田标准化”的农业经营体制新模式,其中集中连片全托管服务面积超千亩,合作社“全托管”的田块夏熟全部应用秸秆还田配套机插秧技术,秋熟应用秸秆还田配套机条播技术,有效促进了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运用。

全托管服务的优势:一是降成本、提单产、增效益;二是组织成本低,农民与基层组织间矛盾小。

全托管服务的局限:一是存在土地碎片化问题,不利于连片规模经营;二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慢,农机服务主体生产经营容易受到农户干涉。

2 联耕联种模式

“联耕联种”是采取“农户+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按照农户自愿原则,由村组统一组织,以打桩等形式确定界址,破除田埂,实现有组织的连片种植,再由服务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如射阳县千秋镇良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将广大农户分散而碎片化的土地集中起来,推行“联耕联种”,实行了统一品种、统一布局、统一经营,服务面积达3 khm2。

“联耕联种”的优势:一是破除田埂,由实界变为虚界,实现规模经营,农民易接受;二是实现增面积、降成本、促还田、添肥力、提单产、升效益。

“联耕联种”的局限:一是需要在统一思想、专业服务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大量工作,如遇风险,易引发农民与基层组织之间的矛盾;二是平整土地成本较高,且难以平整到位。联耕联种规模化经营与分散种植成本比较见表1。

3 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

通过村集体组织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份,集中流转农民承包地,再发包至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经营,即“土地股份合作+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家庭农场”的土地合作经营模式。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渌洋湖村农机合作社与该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联合,承包全村367 hm2粮田生产经营权。农机合作社提供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土地股份合作社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及农技服务。农机合作社每公顷收取6 675元作业费(含稻麦两熟耕翻、灭茬、秸秆还田、收割、播种、机插秧、植保、排灌、开沟等),盈亏归土地股份合作社,入社农户除了劳动收益外,还可享受分红。

这种模式的优势:一是解决了土地碎片化问题,增面积、降成本、提单产、升效益;二是按股分红,收入相对稳定,农户还能参与生产获得收益。局限是:在思想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要做大量工作,如遇风险,易引发农民与基层组织之间的矛盾。

4 自我服务+社会化服务模式

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在粮食生产的某些环节配置必要的农机,其它购置成本较高且使用率相对较低的农机不需购买,依托农机社会化服务,即“自我服务+社会化服务”模式。由溧阳、兴化、洪泽三市(县)典型调查结果(见表2)显示,约60%以上家庭农场、农民专收获、烘干、储运等作业主要依靠农机社会化服务。这种服务模式的优势:一是节省投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二是可解决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在某些生产环节机械不足的问题。局限是:如果关键生产环节服务跟不上,容易造成损失,有一定风险。

5 土地流转分包模式

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主体流转土地,然后再将流转来的土地分包给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实体经营。土地流转方利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统一提供种子、化肥、农药以及耕种、植保、作业机具调度等服务,收获物归承包方所有。例如:洪泽县祥发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3 khm2,然后将土地分包给236家种粮(农机)大户,合作社提供农机作业一条龙服务,2014年合作社实现纯收益400多万元。

土地流转分包模式的优势:一是土地流转方为承包方统一供种、调度农机作业,适度规模经业合作组织采取“自我服务+社会化服务”模式。农户以接受农机社会化服务为主(社会化服务面积占62%以上),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自我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比例基本持平,农业企业以自我服务为主(自我服务面积占67%左右)。睢宁县、宿迁市宿城区等地的家庭农场、粮食种植大户,自身流转土地规模较小,往往只购置拖拉机等机械,育秧、插秧、施肥、喷药、营组织化程度高;二是流转方统一采购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较低,节约生产成本;三是流转分包可降低经营风险。

土地流转分包模式的局限:一是对土地流转方经济实力、服务能力和诚信要求高;二是流转分包易产生纠纷,维护农民权益有难度。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机经营模式 篇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重点是农民。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农业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自1978年,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以来,农机购买和经营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从以前的只由国家宏观计划调配购买农机和国家行政经营,变为农户可以自由购买和按照市场规则经营。农民有了自主购买和经营农业机械的权力,出现了国家、集体和个人投资购买农业机械的新局面,农机经营也出现了独立经营、联合经营与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产权的变化虽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买和经营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了我国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解放了大量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力,促进了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壮大了农村经济,但也表现出诸如小地块与大机械不相适应、土地经营权与机械经营权分离等问题。如何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这一国策不变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是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研究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能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又能保证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的经营模式,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

社会经济体制特别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农机体制和主体的变化。回顾建国以来农机化发展的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初始阶段(行政推动阶段)、半机械化阶段(机制转换阶段)和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阶段(市场导向阶段)。

1.1 初始阶段(1949-1980年,行政推动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机械作为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实行国家、集体投资、国家和集体所有、国家和集体经营、不允许个人所有的政策。农业机械的生产计划由国家下达,产品由国家统一调拨,农机产品价格和农机化服务价格由国家统一制订。

1.2 半机械化阶段(1981-1994年,机制转换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国家用于农业机械化的直接投入逐步减少,对农机工业的计划管制日益放松,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多种经营形式并存。

1980年以后,国家对农机化的政策进行了逐步的调整,形成了农业机械化“计划+市场”的运作机制:一方面,国家继续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支持农机化发展的行政、财政和金融政策;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对农机工业的指令性计划管理逐步弱化,优惠政策逐步取消,市场机制的作用日益加大。农机产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销售商根据市场需求采购农机产品,农民根据生产需要和收益预期自主选择、自主投资和自主经营。

1.3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阶段(1995年以后,市场导向阶段)

在这个阶段,从农机产品的生产、销售到使用的各个环节,市场导向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农机制造企业依据来自市场的供求信息,自主安排生产,确定价格,参与市场竞争。随之农机科研也走进了市场,农机科研单位通过市场将科研成果转让给生产企业,缩短了科研与生产的距离,提高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机管理的目标也转变为提高农机利用率、提高农机作业和农机产品质量、保障安全、规范市场、促进增加农产品产量及农民收入方面来。

2 我国农机化发展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农机化发展水平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已经基本形成。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机制由计划调节转变为政策引导下的市场调节,增长动力机制实现了由“外力推动型”转化为“效益驱动型”。

2) 农业机械化适用新技术推广面积迅速扩大,加快了农业技术进步和高效优质高产的步伐。

3) 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壮大,有力地支撑了农业机械化快速健康发展。

4) 虽然我国农机化水平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从世界上来看,不管用什么口径测度农业机械化,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均是较低的。

2.2 我国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从总体上来看很低,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1) 农机数量的增长没有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2002年,江苏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984 kW。就农机动力拥有量而言,已达到某些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实现农机现代化的水平,而机械化水平仍然不高。

2) 农机数量的增加并没有产生明显的置换农业劳动力的替代效应。

3) 农机发展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到“九五”期末,基本解决了稻麦生产六大环节的机械化(除水稻机械化种植外),但是粮食生产的产前和产后机械化才刚刚起步,油菜和玉米的收种机械以及不少农林牧渔副机械还基本上是空白。

4) 农机利用率总体来说还不太高。受季节性、作业规模及农机服务市场激励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影响,农机具利用率较低,效益较差。

3 我国农机化经营模式分析

3.1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农机经营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农业机械的发展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各级政府采取了大力创办国有机械化农场、建立农业机器拖拉机站、组建农机制造工业以及扩充并新设农机专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一系列的措施,形成了我国计划经济下的农机管理模式,主要是由国有拖拉机站和集体拖拉机站等农机站构成。该种农机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特征:

1) 经济效益低下,行政驱动色彩浓。旧模式源于计划经济理论,并据此建立了以行政系统为基础的、缺乏经营自主权的各种生产服务组织。

2) 单一化服务。农机服务供给主体单一,由国有的经济、行政和技术部门包办,存在服务体制单一、内容单调、信息传递低效及组织机构发育滞缓等问题。

3) 技术落后,规模狭小。农机服务以行政区域划分,缺少经营主体之间的相互服务、交叉服务和开放服务,未能形成网络服务,专业化协作程度低。

4) 资源(如设备和油料)配置效率低下。以指令性计划方式分配资源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缺乏市场调节作用。服务组织或机构缺乏经营自主权,没有应得的自身利益,没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5) 纵向式信息传递。生产单位服务需求的信息要经队、公社、县及省反馈到中央一级计划部门,再单向逐级传回,不仅传递路径长,反应慢,效率低,而且易变形,易受干扰。

6) 缺乏竞争激励机制。外在症状为基层单位吃服务机构的"大锅饭",服务机构吃国家的"大锅饭"。

7) 农机的产、供、修与用脱节。从农机产品全寿命周期观点来看,设计、制造、供销、使用、维修和更新等各环节应有机地紧密结合,才能达到农机最佳效益。在旧的体制下,制造单位缺乏关心使用、维修和配件的经济动力,使用单位也不关心修理费的高低,造成机器维修性差、配件质量差、供应短缺和维修质量不高等不良后果。

3.2 市场经济初期农机经营模式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农业机械化又开始出现了另一个转折点。在此期间,由于党和政府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分田到户,建立联产承包责任制,原来的大规模集体经营的模式基本解体。个体承包户在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后,刻意在其小块土地上进行独立经营,使得大型农业机器毫无用武之地,而适合一家一户使用的既可用于田间作业又可用于运输工具的小型拖拉机成了广大农民的首选。在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大趋势下,这种有计划又有市场的农机化作业模式必将过渡到一种效率更高、利用和配置更合理的农业机械作业模式。

3.3 我国现行的农机经营模式

以农机服务为例,农机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家庭经营的体制能够在不改变家庭经营体制的前提下,形成以机械化技术服务为载体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经济规模,既能解决农业生产规模经济问题,又能实现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变革,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机械化服务—适度规模—高产高效的农业现代化路子。最重要的是这条路子能够跨越单纯依靠土地和装备等生产要素量的扩张,获取规模效益的粗放经营阶段,直接进入靠市场优化配置要素,靠分工、专业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等组织制度创新,获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技术进步和合理机制带来的内涵增长的规模经济效益,形成对发达国家的追赶甚至超越之创新优势。遗憾的是十几年过去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主要原因:一是微观服务组织发育不全;二是乡镇农机组织管理体制不顺;三是传统服务组织改革不到位。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机经营模式探讨

4.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机经营要求

面对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加入了WTO,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任务显得日益紧要与迫切。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看,一国的农业现代化与市场竞争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服务组织体系的发达水平。美国以2%的农业劳动力取得世界最高的农业生产率,是因为它拥有占劳动力30%的高效率的农业服务业。

加入了WTO,意味着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结构的农业要进入全球一体化的国际市场,意味着千百万户均不足0.4hm2耕地的小农户与几百和几千公顷规模的现代化大农场竞争,其劣势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日本与韩国的经验证明,依靠劳动力廉价优势,是不可能长久的。走发达国家大规模、机械化和高效率的路子,在我国至少有两方面的因素制约:一是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相对紧缺,靠改变土地产权制度使土地流转集中到种田能手名下,即使是基本国策可以改变,这种靠生产要素量的扩张实现的规模效益,不论在速度与规模,还是效率与效益上,都不可能形成对发达国家的追赶超越之势;二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滞后,加上经济结构调整,城市下岗职工增加。虽然几十年的城乡壁垒已经松动,但城市能给农民的就业空间已经很有限了,小城镇建设还要有一个过程。因此,作为国家对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土地承包制度只能坚持长期不变。当然,这并不排斥赋予农民更多的土地产权,使土地能够按经济规律正常流动。

4.2 农机经营模式选择

目前,在国外农机合作组织的建立,不同国家根据各自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德国的农机合作组织被称为“农机环”,由农机户联合互助或发展成企业实体,特点是专业性比较强,西欧的其他一些国家与德国相似。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的综合性农协为农户同时提供多种服务,其中也包括为农户提供农机具。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受其地理因素、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及经营方式所决定,所建立的多为跨区域合作规模较大的合作社,专业的农机合作组织较少。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种植结构和人口分布较为复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建立合作经济上可以因地制宜,其形式和规模可以多样化,在农机合作组织的组织形式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 农机专业户联合形成的农机合作组织。以资产合作和劳动合作为核心,实行单机核算,对外可以跨区作业,按市场价经营;对社员内部,可以互换机具工作;对自有土地作业进行优惠,达到兼有赢利和优势互补的目的。

2) 农户股份合作型。农民自发组织,联合购买机械,共同管理经营收入,按入股比例分红,有利于调动农户的积极性。

3) 以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推广部门为依托,由国家出资购置农机具,发动农户入股,建立公私合营组织,交给群众经营,政府起监督作用。

4) 在我国一些地区还出现由个人和企业出资发起的农机合作组织,对外有法人资格,以赢利为目的,这也可以作为一种农机合作组织形式来看。

以上几种形式可行性都比较强,但从整体的农民获益角度看,建立农户股份合作型的农机合作组织,较多的农户入股会使较多的承包地在作业中获得优惠,但同时管理费用会增加。如果采用农机户联合的方式,农机户达到一定多的数量,同样自己也会在承包地的作业上减少成本,但同时机械会因为农机户的增加而产生闲置。

从总体上来讲,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入了WTO,为了与世界同步,而且为了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实惠,综合几种形式建立农机服务合作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比较合理。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体制和模式方面的诸多问题,情况迫切,但正处在良好的发展时期。

2)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正处于完善和积极发展阶段。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有成效,农村经济发展已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旧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农机经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农机经营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3) 农机服务合作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是一种较好的、适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新农机经营模式。

4) 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农机经营模式探讨还在初步阶段,建立完善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机经营模式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5.2 建议

1) 必须着眼长远发展,站在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强化农机专业合作。应当把促进农机合作组织发展作为加入WTO后国家保护和支持农业、维护与实现农民合法经济权益及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措施,大幅度增加对农机化建设的投入。

2) 尽快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农机合作组织的形式加以界定,并将其建立、组织管理、机构设置以及利益分配等纳入法规管理。

3) 建立相应的机构管理农机合作组织,对其经营管理活动要加以监督,与其他农机服务组织分开看待,政府可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对农机合作组织实行财政、信贷和税收上的补贴。

4) 正确处理好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愿的关系,引导农机合作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5) 要积极探索符合本地情况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特点的新型运行机制,推动农机专业性合作的发展。

摘要:分析了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及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我国传统的农机经营模式(即在计划经济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条件下的农机经营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市场经济为主体条件下的农机经营模式,即农机服务合作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这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经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经营模式,市场经济,服务组织

参考文献

[1]杨建平,周国强,李国良.建立健全的农业机械化投入机制的探讨[J].中国农机化,2004(2):9-11.

[2]王雅鹏,杨涛,张岳君.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5.

[3]掌士华,梁凯.抓住机遇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J].中国农机化,2004(2):52-54.

[4]罗颖.当前我国农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57-60.

[5]康尚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湖北农业整体效益[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0-12.

[6]高翔,孙健.浅析农村经济机构调整与江苏省农机化发展[J].中国农机化,2004(2):6-9.

对农机经营模式 篇3

[第一步]从经营饭店到经营土地

在王瓜店镇穆庄村提起王克东, 村民们无不称赞:他是一个善抓机遇、善于经营的新时期的新型农民。王克东的创业史起初与种地不沾边, 他从1994年开始经营餐饮业, 当上了饭店老板, 经过十多年苦心经营, 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手里有了钱, 也就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出身农村的王克东, 又围绕农村发展需求寻找商机。他看到由于王瓜店镇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 新农村建设步入了快车道, 农业生产劳动力严重不足, 加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地块小, 不连片, 不适应大型农业机械作业。同时, 家家种粮、户户养“机”, 机械利用率低, 生产、管理成本提高, 农机作业经济效益降低, 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技术进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导致土地经营效益下降, 影响了粮食生产和村民收入。

面对这种新情况, 王克东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 让进厂的农民不再种地打工两头忙。他决定加大投入购置农业机械, 把村里农民不愿种的土地承包下来, 统一经营, 使土地得到充分利用。他的想法遭到了家人反对。努力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后, 在镇村的大力支持下, 2007年初, 他顺利与297户村民签订了5年的土地流转承包经营合同, 共租地500亩, 每亩每年支付给原承包户600元租金, 并于合同签定后立即支付了第一年的租金, 给流转出租土地的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点评: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是实现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与现代农业顺利对接的有效途径, 也是今后农村发展改革的方向选择。王克东在尊重群众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出租流转的基础上, 进行规模经营。他的探索, 实现了在保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开展土地规模经营。

[第二步]机械化助推土地流转双赢

在王瓜店镇穆庄村, 租种其他农户土地比较容易, 因为村里企业用人多, 种地效益又低, 很多农户对种地并不上心。王克东说, 自己以前开饭店时, 也不种地。所以, 在穆庄村进行土地流转经营得到了很多农户的支持。出租承包地的村民王迎对我们说:“只要有工打, 肯定比种地收益高很多。再说, 地少种起来也麻烦, 种子、农药、管理样样不能少。地少成本也高, 购买的化肥、农药用不完, 也就浪费了。所以, 自己不种, 捞个租地钱也很合算。”但是, 作为几百亩地的规模种植大户来说, 没有足够的机械是难以运作的。

在得知王克东与群众成功签订土地租赁合同后, 肥城市农机局和镇农机管理站的人员及时赶到他家, 向他宣传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和种粮补贴政策。王克东先后投资30多万元购置了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等10台 (套) 农业机械。各种机械有了, 但经营饭店出身的王克东并不懂各种耕作技术, 市农机局带着他到省、市请教农业专家, 到先进地区学习耕种经验。后来, 他将自己的500亩承包地当作示范田, 全部采用玉米机收、小麦免耕播种技术, 使农机农艺有机结合, 成为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 为各级、各部门提供观摩现场20多场次。2008年三夏期间, 他又购置了两台玉米直播机, 实行了玉米机械贴茬直播。今年麦秋两季, 他的小麦平均亩产535公斤, 总产达到26.75万公斤, 玉米平均亩产640公斤, 总产达到32万公斤, 他在保证自己经营的土地全部实现机械作业的同时, 还与本村和邻村的部分农户签订了1200亩的作业合同, 为他们提供小麦、玉米机收和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服务, 粮食生产收入和农机作业收入总计达到32.3万元,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点评: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有利于大型农业机械更好的发挥作用, 有利于农机新技术推广, 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 有利于规模效益的发挥, 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王克东的探索, 更为有效地发挥了农业机械作用,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三步]从“农场”化创业到多元化经营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 让王克东实现了“农场”化规模经营创业梦。同时, 通过一年多的经营, 也让他尝到了规模经营的甜头。为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 提高经济效益, 王克东在农机部门的积极引导下, 通过充分论证, 于2008年7月联合6个农机大户成立了肥城市穆庄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6个农机大户立足自身拥有农业机械的优势, 将自己现有的农机设备入股, 实行规模化经营。目前, 该社拥有大型拖拉机8台, 背负式小麦收获机1台, 小麦联合收割机6台, 玉米联合收获机4台, 小麦免耕播种机2台, 玉米直播机2台, 重型翻转深耕犁2台, 其它配套农机具13台 (套) , 固定资产达150万元, 规模经营的土地已达到600多亩。同时, 他还利用各种农业机械到外地跨区作业, 为其他农户提供服务, 实现了多元化经营, 增加了收益。

谈起下一步的发展, 王克东高兴地说:“十七届三中全会给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俺的实践符合中央精神, 俺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计划利用三年的时间, 经营规模达到3000多亩。同时, 继续加大农机投入, 计划再投资30多万元, 购置麦草回收机、玉米秸秆青贮机等农机具10台套。在此基础上, 积极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发展养殖业, 逐步形成生产规模化、耕作机械化、经营产业化、管理科学化的一体化生产基地, 为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对农机经营模式 篇4

我国农机流通模式的历史演变

真正意义上的我国农机流通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 大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1) 第1阶段为国营主导市场流通时期。该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以前的农机供销虽然也是由国有农机公司来承担的, 但从其发挥的功能上讲仅仅是产销衔接和按计划调拨产品。而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才是国有农机企业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统计资料显示, 1979—1991年的13年间国有农机公司作为农机流通主渠道, 累计为农村提供价值1 358亿元的农机产品, 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农机工业的发展和农机市场的形成。

(2) 第2阶段为体制转换期。20世纪90年代, 伴随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 中国经济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农机流通格局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国有农机公司、生产企业自销级民营农机公司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我国农机流通领域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由于国有农机公司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方面的诸多不适应而不得不纷纷改制重组。而这段时间却是我国农村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的时期, 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使了亿万农民对农机的迫切需求, 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 在国家积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下, 巨大的商机也促使民间资本进入这一领域, 从而使民营企业顺势崛起并很快成为农机流通领域的一股新生力量。与此同时, 众多农机生产企业也在由“计划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化过程中开始涉足流通渠道, 构建自己的销售网络。中国农机流通领域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悄然形成。

(3) 第3阶段为发展机遇期。2004年以来, 中央每年以解决“三农”问题为主题的6个1号文件, 对全国农机市场的大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全国农机销售产值从2003年的753亿元, 发展到2008年的1 915亿元, 平均每年递增14.3%。在2004—2008的5年间, 全国农机销售产值为6 707亿元。同时, 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也从2004年2 936元上升到2008年的4 761元。随着农村购买力的增加, 各类商品有形市场也随之兴起, 农机有形市场也逐渐发展起来, 并成为农机商品流通的重要业态之一。农机有形市场在衔接产销、服务“三农”、促进现代农机流通方式改变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 随着部分民营企业原始积累的完成, 在现代营销思想的影响下, 正在开始从内部管理、能力提升、经营思想、理念等方面谋划公司的长远发展, 甚至已经开始尝试连锁经营、品牌经营等前卫的市场销售模式。从而使整个农机流通领域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农机流通业态的几种形式

(1) 分散于各地区域市场的农机经营公司、门店, 以经销、代理各类农机产品为主要经营形式。目前, 这种销售模式仍是现阶段我国农机流通领域的主流形式。

(2) 分散在各省、市、县、乡的农机公司及经销点和各地区的有形大市场。目前, 全国较大规模的农机有形市场大约70~80家, 主要分布在华东、中南及东北地区, 如黑龙江农机产品大市场、河北庞口汽车农机配件市场、常州农机机电市场等。这些市场虽然规模较大, 对农机产品销售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基本还是区域性的市场或专业配件市场, 市场之间缺乏横向联合, 在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之间没有形成有效互动, 需要进一步提升管理和运营水平, 提高农机有形市场的品牌意识, 实现有形市场的网络链接。

(3) 大型农机生产企业与区域经销商合作而生的以主机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四位一体”为特征的品牌专卖店、4S店等。这类以品牌专营为特征的形式对维护企业品牌形象、扩大销售、更好地服务“三农”起到了积极作用。

(4) 部分区域市场正在尝试与探索的连锁经营模式。四川吉峰农机是走得最快和发展最好的典型代表。

我国农机流通领域的主要矛盾

虽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我国农机流通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 农机流通企业为服务“三农”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讲, 我国农机流通行业目前依然存在着组织集中度偏低、企业规模偏小、流通方式落后、管理不规范、服务能力孱弱、部分企业商业信用不高等突出问题。

(1) 流通组织化程度低, 经营集中度不高。目前, 全国已有农机流通企业7 500个, 县以下网点7.5万个, 大中小型农机专业市场120多家, 但农机经营主体普遍规模小、实力弱, 缺乏有实力的大型农机流通企业。无论从资金规模、销售能力, 还是营销策略和管理模式, 都普遍存在散、小、差的落后局面, 无法与现代工业大生产相匹配。

(2) 流通现代化程度低、经营效率低下、市场秩序不规范。大部分农机流通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 一些现代的流通方式, 如连锁、配送、专卖和4S店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缓慢;农机流通市场仍存在追求低价格恶性竞争的问题, 忽视品牌、忽视质量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同时, 已有的区域代理和农机大市场也不够规范, 农机经营缺乏市场准入“门槛”, 经销商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市场监管相对滞后, 部分经营者信用缺失, 甚至有极少数无良业主回收废旧机械翻新后充当新品出售, 成为引发事故的重大隐患。

(3) 经营设施简陋, 专业人才匮乏, 销售及服务能力不强。大量的农机流通企业, 经营条件简陋, 专业化素质不高, 农机实用人才缺乏, 特别是各种急需的农机营销、维修等中高级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近年来, 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 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规模的逐年增加, 农机产品的产销量保持了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 使我国农业机械的保有量迅速上升, 随之而来的农机服务问题也越发凸显。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站的统计, 2008年受理农机投诉比2007年上升了26.5%。

总之, 现阶段我国农用机械流通领域的主要矛盾是工业化大生产与销售环节的小流通之间的矛盾。其主要表现是:越来越大的农机产品的销量、保有量与日趋繁重的售后服务体系建设缓慢相矛盾;日益增长的农民对农机的服务需求特别是春耕、“三夏”、“三秋”的高度集中的服务需求与现有流通服务保障能力相对孱弱滞后的矛盾。

发展农机连锁经营是农机流通体制变革的有效途径

农机流通是连接农机生产与农民用户的桥梁和纽带, 也是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弱小、分散和不规范的农机流通体系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未来我国大农机的发展要求, 农机流通必须做出重大变革。而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提高农机流通现代化水平为起点, 积极培育一批大型农机流通“龙头”企业, 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 创建具有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农机连锁经营企业集团将是未来我国农机流通领域实现变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1) 有利于提高市场的集中度和组织化程度。通过连锁经营的集中化管理, 把相对独立的经营活动的个体整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 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从而实现规模效益。产业集中度、企业规模与利润率正相关, 规模经济产生高效率。即使平均利润率低, 只要集中度高, 企业规模大, 利润的绝对额也会上升。从吉峰农机这几年发展连锁经营看:通过集中采购, 降低成本, 扩大销量, 综合毛利率从2005年略高于行业平均的5.61%, 逐步提升到2006—2008年的9.38%、12.08%、13.52%。事实上, 吉峰农机这几年收益的大部分也正是来自于规模采购和厂家返利。同时, 从其招股说明书还看到, 为保证业绩增长回报股东, 该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19 750万元中的16 750万元投入到为期3年的直营连锁店建设, 拟新开直营店18家。可见一定的规模是企业盈利能力的基础。

(2) 有利于行业整体价值的提升。通过连锁式的规模经营可以更好地承接农机制造企业向流通企业服务能力的传递与转移, 加速厂商专业化分工体系的确立。长期以来农机流通企业重销售轻服务的现象相当普遍, 主要原因在于销售利润的微薄, 流通企业不愿在服务上多做投入。生产企业限于成本、费用的制约服务投入也有限, 有限的投入往往也只能治标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售后服务这一难题。而实现连锁经营后, 随着农机流通企业规模的扩大、盈利能力的提升、功能的增强, 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承接制造企业向流通企业服务能力的传递与转移, 构建社会化的服务平台体系, 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机用户的多样化服务需求, 另一反面还可以解除生产企业的后顾之忧, 使生产企业潜心于专业化生产研发工作, 从而实现厂商整体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3) 有利于规范市场行为, 实行行业自律和维护消费者权益。长期以来, 农机流通领域由于门槛偏低, 导致经营者泥沙俱下, 市场无序竞争, 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售后服务得不到有效保障, 用户使用成本严重偏高, 严重侵害了农民用户的合法权益, 从而严重挫伤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通过连锁经营可以有效地树立连锁企业品牌意识, 从进货源头把关, 杜绝假冒伪劣;通过良好的售后服务促使其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企业忠诚度;通过连锁经营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营销创新, 更好地实现4C、4R等先进的营销理念, 逐步实现现代农机流通企业“新机具展示—试验示范—体验式营销—全程培训—后续服务”等一体化多功能的现代流通服务模式, 从而提升顾客的总体购买价值, 重塑农机流通营销价值链。

(4) 通过连锁经营模式有利于农机流通领域的技术进步。现代农机流通, 就是农机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结合和统一。而连锁经营正是信息技术、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等现代企业运营诸要素的高度聚合形式。从国际连锁业巨头家乐福、沃尔玛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 越是连锁规模的不断扩大, 往往其对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的依赖程度就越发重要。

上一篇:信号损伤补偿下一篇:奶牛热应激的营养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