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机推广工作的认识

2024-11-09

对农机推广工作的认识(共12篇)

对农机推广工作的认识 篇1

农机购置补贴实施近6年来, 通过补贴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充分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 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政策实施在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和推进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普及应用方面作用显著。2009年, 全国农机购置补贴国家财政资金规模扩大到130亿元, 比2008年增加90亿元, 补贴范围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 (场) , 补贴机具种类也进一步扩大。在大好形势下, 农机补贴工作出现了新机遇, 也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就是如何确保补贴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从而满足农民需求, 促进农村生产力和农机产业良性发展。

1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随着近几年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行, 大多数农民已经知道这一政策, 但对于补贴资金逐年增长、补贴范围逐年扩大, 农民并不完全掌握, 因此, 要加大宣传力度, 让农民及时了解最新购机补贴政策。

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可通过举办农机部门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参加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培训班, 统一认识, 制定出当地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实施方案, 明确工作要求及实施步骤, 进一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力度, 把国家和当地确定的购置补贴总金额、补贴办法、产品目录及申请补贴的程序等, 通过在当地电视台、广播、报纸及网站等媒体上播放或刊登, 组织农机宣传队进村入户, 送政策下乡, 向农民发放购机补贴政策解读等, 利用黑板报、乡镇村政务公开栏等广泛进行宣传, 让农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确保购置补贴政策顺利实施。农机补贴机具到位后, 可安排农机技术人员下乡、进村和入户, 帮助农机户安装、调试, 现场培训和指导农民正确操作。

2 加大管理力度, 做好服务工作

农机管理部门“一手托两家”, 一头连着企业, 一头连着农民, 管理部门要力争为双方服务, 为企业和经销商及时提供更多更全的信息, 当补贴过程中出现矛盾时还要协调各方利益, 要做到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在服务中做好管理。

首先, 各地农机管理部门在通用型补贴产品推广目录中严格要求产品的适应性、价格及质量, 要求企业在服务方面保证农民需求。其次, 在农机补贴实施过程中力争简化程序, 减少企业负担。最后, 管理部门要设立监督机制, 设立农机购置补贴咨询、投拆热线, 对上报的购机补贴材料实地抽查或电话抽查, 询问农民购机补贴机具是不是与报上来的一致, 申报过程中各地农机局有无乱收费现象, 机具质量及售后服务情况如何等。

3 完善经销商管理

在农机购置补贴这个链条上, 经销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方面, 经销商承担着企业直接与农民打交道的销售角色和售后服务角色, 农民买机器, 首先要到经销商那去看产品、谈价格。另一方面, 由于经销商与农民近距离接触, 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或作业时出现故障, 农民首先想到的是求助于经销商。农机管理部门首先要维护农民的利益, 避免不负责任的经销商或厂家进入补贴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 按照农业部要求, 各地农机管理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 制定经销商管理办法。按照管理办法规范购置补贴市场, 进而规范农机市场, 管理办法要明确经销商的权、责与义务。按照管理办法确定当地农机目录产品经销商, 对于不具备资格销售补贴产品的经销商进行查处, 避免补贴政策操作过程中, 个别经销商违规销售、不开发票、不履行售后服务承诺等损害农民利益现象的发生。

4 政策制定和机具选择要适应当地农业发展

国家制定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目标是, 提高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农机装备水平, 改善装备结构, 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建设节约型农业;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及机具的推广应用力度, 提高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 促进丘陵山区、牧区机械化和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增强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能力, 扩大农户直接受益范围, 促进农民增收, 促进农机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我国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呈高度分散化经营状态, 个别地区则存在农场、合作社等, 农民对农机装备的拥有与需求状况不同, 农机装备作用发挥程度亦有所不同。各地农机补贴政策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 符合当地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等发展实际。此外, 各地在制定购置补贴机具品种和机型上, 也要适合当地农业发展, 如奶业中的挤奶机, 牧草业的播种机, 农村沼气用的沼气出渣机, 水产养殖的增氧机、投饵机及清淤机等, 如果符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即可列入补贴范围。

5 结合当地实际, 确定重点补贴机型

在符合当地情况基础上, 利用补贴政策, 引导农民购置先进适用、安全可靠及节能环保的农机, 在推广农机产品时要考虑农民能够接受的程度。农民易于接受、购置和应用热情高的可适当降低补贴标准;农民不易接受、购置和应用热情不高、但对于当地农业产业长期战略发展有好处的农机, 譬如大型农机等, 则作为当地重点补贴机型, 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6 推广机型必须通过实践检验

要根据多年农业实践状况, 经小面积实践确有效果再推广, 切不可为了推广而推广, 不考虑当地具体情况, 尤其是播种类机械, 如果没有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广泛的社会论证, 盲目推广有可能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7 注重示范建设, 推进农机发展

在农机补贴工作中, 可以考虑由分散扶持向集中扶持拓展, 重点建设一批代表农机化发展方向的示范基地, 重点扶持一批有良好机制、有较多机具、有服务规模和有综合效益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 重点培养一批有较强带动力和示范效应的农机大户, 重点对农机示范基地和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机大户进行补贴和奖励, 倡导合作拥有、组建农机协会。利用示范作用, 带动当地农机推广工作。同时, 也使得农机装备需求大型化、广度化和智能化, 进一步改善农机装备结构,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推动农机装备制造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8 加强补贴机具管理, 由购机补贴向用机扶持拓展

近几年的补贴政策执行中, 有的农户购买新机具不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农田作业, 而是为了获得购机补贴, 在享受补贴得到价位低的机具后, 使用不久或没有使用就转手出卖, 暗中获取利益。因此, 农机管理部门不仅要重视购机补贴工作, 还要监督检查新购机具的实际使用情况。对国家有规定、需要办理牌证的农业机械, 还要及时帮助农民办理牌证手续, 以便加强对补贴机具的管理。同时, 也要在补贴政策上考虑改变单纯对购机行为进行补贴的做法, 而以农机具使用结果为导向。管理部门要在用机过程中, 给农民提供技术培训、机具维修、作业信息及安全管理等服务, 对季节性强、使用时间短的机具 (插秧机、收割机等) , 可组织农机户跨区作业, 提高农机利用率, 增加农民收入。根据使用农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对其进行扶持和奖励, 尽可能消除由单纯购机补贴和中间环节补贴所引发的机具倒卖、闲置不用等负面影响。

9 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要适应农事季节

由于各地每年都会结合中央财政, 针对自己区域特点和发展规划制定阶段性补贴政策, 这种自上而下的时间效应往往会导致农民错过购机时间, 影响农民当年农业生产需要, 因此, 管理部门就要尽早引导, 确保农机购置补贴适应农事季节, 即在农事季节前协调农机具经销商供货到位, 确保农民不但能及时完成补贴申请、审核、签订购机补贴协议及提机等手续, 而且还有一定时间熟悉农机操作。

1 0 做好企业资金到位与补贴机具贷款工作

在近年的补贴政策执行中, 对于农机生产企业的资金供应, 存在着政府资金到位不及时、经销商拖延挤占及部分用户提前提货等问题, 企业垫付资金无法及时收回, 影响了企业经营效益, 加重其经济负担。各级政府和农机管理部门要严格规范项目操作程序, 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确保补贴工作顺利实施。

对于农户来说, 尽管2009年国家财政农机补贴资金达到130亿元, 但平均到每户农民家庭, 补贴并不很多, 各地农机管理部门, 要通过政府协调各方面关系, 确保购买农机资金紧张时农户可向农机管理部门申请农用机械购置贷款, 按照一定比例确定贷款金额, 简化贷款手续, 确保农户对于农机的需求。●

对农机推广工作的认识 篇2

①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你开展网络营销活动是为了销售自己的产品还是要进行品牌推广从而扩大自己品牌的影响力?搞清楚为什么,这点很重要!

②目标关键词的扩展

大多数人会优先考虑核心关键词,在核心关键词的基础上扩展一些有流量、长尾关键词。其实大部分人搜索关键词的时候不会太精简,都按照自己的需求查找,以求尽多的一次性筛选到有效信息。这些就需要专业的人士、专业的工具来测试,因此在企业长远利益的角度来看,不做就不做,做就找专业人士来做,然后做大,实现量的提高,质的飞跃。

③关键词的调动

即便一个高指数的特定关键字通过搜索引擎带来了大量的访问量,但不要因此懈怠了替换关键词,同时要根据大量的数据分析,找到搜索量大并且转化率高的词来加到工作量,所以,要随机应变,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

④网页之间的连通性

一个精心设计的网站会真正的考虑到用户体验,正确、顺利的引导用户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在点击的同时,你会发现很多页面与不熟悉的模版会得到很好的排名,这个页面或模块能真正满足自己的需要,会不断的通过各种方式索取这个页面或模块,自然两者结合,排名就顺其自然的上来了。

⑤社会媒体业务的建立

随着经济实力的高速发展,社会媒体是一种给与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并已经成为长期产生网站流量方式中越来越受人们欢迎的一种方式。目前包括各大搜索引擎、360安全卫士、腾讯等知名品牌都已经不断的在建立追随者,如何充分的利用这些社会化媒体资源,来增加自己的忠诚用,以达到获取更多用户的目的。

⑥原创内容的增加

企业网站流量和领域的权威性是seo的第一步,通过高质量的原创内容既能增加网站的权重、排名,还可以增加用户的可读性,比如:在网站上发布公司的最新产品的发布、最新的优惠活动、最新的公司活动等等,通过这些真正的留住用户,让用户真正的去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自然就会把用户的思想集中到对产品的信任度上,从而增大产品的销售与品牌的推广。

对农机化科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农机化;推广;思考

开展农机化示范基地创建行动。以强化农机化技术应用主体建设为根本任务,在重点产业创建具有农机农艺融合、设施装备先进、机械化水平高、经营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明显的技术集成创新基地、新机具试验示范基地、新型农民实训基地,有效引领和带动农业重点产业、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结合本地农机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及自然环境条件,抓重点突破,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重点区域机械化发展,大力实施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积极开展农机化示范县项目建设,启动示范县建设工程。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机化示范县、集新技术展示、展销、示范、培训及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公益性农机化展示基地、种植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生产加工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果蔬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农机合作示范园。并对示范县的建设目标、示范规模、实施主体、重点补贴机具、重点示范项目作明确的规定,通过示范县建设工程的实施,提升农机综合服务水平,建成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和农机化示范样板。

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及早部署,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增加农机培训投入,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培训内容,强化农机化教育培训质量,努力完成本地的农机化培训目标任务。采取省里拨出专项资金,增加教育培训投入,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组织农机管理人员、农机技术人员、农机手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技术推广和服务能力以及职业技能、作业服务能力和致富本领。一是加强农机管理人员培训。农机管理人才队伍是推进农机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之一。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按照依法行政、强化履职尽责等要求,进一步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管理能力强、乐于奉献的农机化管理人才队伍。二是加强基层农机管理人员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三是推进农机科技示范培训。加强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提升其示范推广、技术服务能力,有利于现代农业装备科研成果转化,有利于加快农机化发展。要积极发挥农业机械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作用,加强产学研推用结合,依托行业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开展针对性的农机化技术示范培训。四是积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农机驾驶操作和维护修理人员等实用人才的培训,提高作业服务能力,增强致富本领。

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和科技下乡行动。大力推广全程机械化技术等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和相关机械装备。推广各种新机具,结合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冬种生产时节,进村入户开展农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采取多种形式普及与传播农机化科技知识。开展大联合、大协作,组织农机、农艺专家与各级、各类农机化示范区、示范基地开展“结对”活動。充分发挥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的主体作用,遴选农机农艺融合程度高、简化实用的农机化技术,按农时季节、分作物品种,通过“五新”手册、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进村入户、科技下乡活动。在农户集中地区现场设立农机化新技术、农机质量投诉、购机补贴、农机安全等咨询点,宣传有关农机化法律法规、农机安全生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农机打假和质量投诉等方面的知识,就农民关心的问题进行认真详细解答,使农户对新技术和新产品产生强烈的兴趣。

开展农机化质量监管行动。层层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创新监管机制,充分发挥乡镇农机站的职能作用。明确乡镇农机站对区域内的农机安全负全责。主要做好农机安全宣传、劝导,并及时做好日常执法工作。有效整合农机资源,将农机站按片分组,定期召开农机安全形势分析会、开展农机安全突击整治,有效解决乡镇“中梗阻”问题。搞好安全巡查,加大执法力度。成立农机安全巡查督导小组,指定一名领导专门负责,每逢乡镇墟日,组织农机监理人员深入乡村进行巡查、督导,做到不留死角、不留后患,防患于未然。对巡查中发现的违法事件,严格依法依规处理,确保万无一失。加强农机质量投诉体系建设,做好农机质量投诉受理和协调处理工作,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开展补贴机具质量保障督导,重点对部分农机产品的“三包”承诺进行督查,促进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提升;规范与加强农机维修市场管理,加强农机维修服务能力建设,提高维修企业服务能力。与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加强拖拉机非法改拼装窝点及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夯实农机道路交通事故工作基础,杜绝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

开展农机推广服务能力提升行动。省里安排专项资金,切实加强农机推广与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乡镇农机管理站建设,积极争取与落实“一衔接、两覆盖”政策,理顺乡镇农机站管理体制,改善乡镇农机站技术装备条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各级各类农机示范基地建设,建立技术转化应用平台。探索专家团队建设,建立省级、县级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团队。增强省级农机鉴定机构能力建设,制修订一批生产急需的农机产品试验鉴定大纲,提升省级农机试验鉴定能力。开展农机维修示范网点建设,增强辐射和带动能力。创新工作载体,努力打造“为民服务”示范窗口。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将服务重心下移,上门服务,及时为农机户生产排忧解难。农机监理站采取集中审验,镇站配合的办法,农机监理员下村入户,走进田间地头,施工场地为农机户现场审验办公。打破常规加班加点开展年检,确保群众一次办理成功。开展双休日预约年检工作,变“单一服务”为“多维服务”,帮助农民解决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利用“阳光培训”、技木咨询热线等载体为农机手解决技术问题,熟练掌握新机具新技术的应用。

作者简介

对农机推广工作的认识 篇4

1 工作现状

灌云县是传统农业大县, 现有耕地面积128.67 khm2,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5.33 khm2,三麦种植面积49.33 khm2。近几年,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购机热情高涨,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目前,该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28万k W,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80%,三麦机收水平达99%,秸秆机械化还田率在80%以上。

为适应农机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大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开发力度,认真实施农机行业职业技能获证奖补政策,获证奖补人数累计达到4 217人次,鉴定内容涵盖了联合收割机驾驶员、拖拉机驾驶员、插秧机操作工、农业机械操作工等主要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对农机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存在问题与不足

(1)部分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对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工作中存在敷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开展。

(2)部分农机从业人员对职业技能鉴定不了解,认为有证无证都一样,办理职业资格证书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

(3)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不强。有的培训主体只注重考培人数而不抓教学质量,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有的培训班授课内容枯燥,缺课人数较多,机手不能安心学习,坐不住;有的培训班机手素质参差不齐,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4)技能人才不被重视,技能开发工作缺乏社会推动力。与管理人员相比,农机技能人才在薪酬、福利待遇上明显偏低,技能水平得不到认可和重视,影响了农机从业人员参加培训、提高技能水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建议和措施

3.1 加强宣传引导,转变机手理念

广大农机手是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主要对象,机手的思想认识程度直接影响到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开展。只有得到机手的理解和重视,技能开发工作才能扎实有效地推进。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机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让农机从业人员认识到参加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参加培训鉴定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增强技能,提高岗位竞争能力。

3.2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培训实效

农机职业技能开发的对象大多分散在农村。要提高培训鉴定质量,就必须结合农机手的特点,创新培训模式,采取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理论培训时间,多安排实践操作,使机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真正学会实用的操作维修技术,切实增强培训鉴定的吸引力。

3.3 加强部门协调,提高服务水平

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鉴定机构要主动与上级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好技能鉴定与职业资格证书办理等事宜;同时,要加强与农机管理、农机监理、农机推广等部门的协调,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提高办事水平和工作效率,推动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序开展。

3.4 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办学能力

一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进一步加强培训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完善绩效考评机制,提高一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要强化师资队伍培养。可利用农闲时间,把教师送进高校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更新知识。要鼓励教师参加自学或函授学习。对取得文凭和证书的,应报销学费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要注重从本系统、大专院校、农机生产企业聘请专家、技术人员充实师资队伍,提高办学能力。

对文秘工作的认识 篇5

文秘工作也是一个漫长文字“堆砌”的脑力工作,从精心构思,到文章的“问世”,往往要认真思考、深思远虑,翻阅大量资料,在马不停蹄追赶急需交工的任务。中间环节往往无法比拟的艰巨。工作时间也不是常说的“到点上班,到点下班”的作息时间,往往为了完成某个任务而通宵达旦的加班加点,也没因四季更迭,而出现“淡旺季节”,它是一种长年累月的疲劳

战。文秘也是一种幕后的“导演”,辅助、穿插在每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之中,到敲定“板砖”的时候,由领导“一锤定音”。秘书没有抛头露面的机会,成就和功效往往无人知晓,衡量工作的好坏往往体现在一个领导身上,领导做起事来得心应手、有条不紊往往就是文秘最大得成功。

作为一个文秘不仅要熟练办公应用软件,还要掌握办公室的工作技巧,并且在上司没有过问的情况下表现出责任感,以实际行动显示主动性和判断力,在赋予的权力范围内果断做出决定。并且时时刻刻了解公司动态,及时掌握公司经营管理信息,并在公司公文中能体现、彰显公司业绩,激发员工奋斗热情。对文秘的认识,本人也只能从客观角度去理解一些凤毛麟角的知识,希望在以后得生活当中更多的融合实际,逐渐锻炼

我在企业从事办公室秘书工作已有数载,多年来的办公室工作使我深深认识到,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行政指挥中心,是一个单位的窗口,是集行政、文字、信息、办公用品管理等工作的综合科室,事情琐碎而繁杂,担负着参与政务、管理事务、综合服务的任务。就我个人而言,起草各种文字材料是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我想就这方面的工作谈几点自己的浅显认识。

起草材料之前,首先需要弄清领导的意图,然后精心构思,认真思考,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才能投入写作,一份文字材料,往往要经过多次修改才能完成。起草文字材料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有时材料要得急,为了赶写材料,经常需要加班加点,打通宵、“连轴转”都是家常事。当别人休息娱乐或已进入梦乡的时候,往往是文字秘书伏案写作、紧张工作的时间。而且,这种超负荷的劳动不分“淡旺季”,是常年不断的疲劳战。因此,如果没有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是干不了、干不好文字秘书工作的。这项工作虽然劳累辛苦,但苦中也有甜。每当一份材料完成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赞许时,每当自己的思路和观点被领导所采纳,都是文字秘书最高兴和最欣慰的时候。其实只要自己的劳动被组织、被领导、被同事所认可,对企业的发展有益,那么,所有的苦和累就都是微不足道的了。

文秘工作是一项辛苦又光荣的工作,为领导、为基层、为职工服务,是企业文秘人员的天职。不管是起草文件、撰写讲话稿,还是搞行政服务工作,它的成绩和效益都不会非常明显。因此,文秘人员必须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树立不为名、不为利、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甘当“无名英雄”。这很容易使一些同志对自己工作的价值产生疑惑,认为文字秘书的岗位太普通,太平凡,做不出什么大的成绩。的确,文字秘书的岗位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不引人注目的,但这并不能说明文字秘书的工作不重要,更不能说文字秘书不能有大的作为。众所周知,对于企业来说,大到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小到每项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都离不开文字工作。文字秘书所写的文字材料首先必须充分体现领导的意图,这是由办公部门的性质所决定的,但并不排斥文字秘书个人创造性的发挥。在不背离领导意图的前提下,文字秘书完全可以把自己经过学习思考、调查研究形成的思想观点融入到材料之中,提供给领导做决策参考。因此,从事文字秘书工作的同志,要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岗位,立足于本职工作,自觉为领导和其他职能部门做好服务。

一个文秘工,经常会接触到本单位的机密。因此,文秘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不该说的“守口如瓶”,不该做的“纹丝不动”。在工作中,还要防止计算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的泄密,决不能把领导讨论未决的事情泄露出来,给单位工作造成被动。

因此,一个文字秘书工,作为领导与职工、领导与各部门之间联系的桥梁,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单位的形象。文秘工作的这种特殊性,要求每一个文秘工应当认真学习,自觉加强思想、作风修养。

同时,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一是牢固树立忠诚的思想。要忠实于企业,诚实做人。文秘人员的品德优劣直接关系到工作大局和领导在职工中的形象。因而具备忠诚的品德尤为重要。文秘工在任何时候都要作风正派、光明磊落,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说老实话

二是牢固树立敬业的思想。要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文秘工作岗位重要,责任重大。只要每位文秘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从业观,不断增强做好文秘工作的责任感和光荣感,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崇高的职责,尽心尽力,爱岗敬业,就一定能够在平凡岗位上做出成绩来。

三是牢固树立奉献的思想。要不计较个人得失,具有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文秘工作繁杂,辛苦,应当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埋头苦干,坚持做到以事业为重,工作为重。

四是养成踏实的作风。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不论办文、办事,还是进行信息调研、督促检查,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反映的问题,都应是真实可靠的,决不能道听途说,凭主观臆断。

五是养成高效的作风。要力求事半功倍的工作效率。文秘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求文秘人员的工作应当是高效的,文秘人员应当树立效率的观念,具有雷厉风行的作风、科学的组织能力,以保证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重要文件的知情者。在机关事务中,公文信函的收发,是文秘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公文信函的初始阶段,往往是不公开的或半公开的;但这些不公开、半公开的公文或文件,都是出于机关文秘工作人员之手,由此说文秘工作人员是起草文件的知情者,这样从文件的语言组织,文件的组织协调乃至文件传阅和保存的过程中,都要求我们文秘工作者,守口如瓶,虽然说文秘工作者是机关工作文件的第一知情者,但为了保证其文件的时效性,文秘工作者自身的道德修养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必然会引起机关内部的“内乱”,给机关工作造成不

必要麻烦和损失。

二、重要内容的保密者。在文秘工作的过程中,保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岗位职责。它要求对于一个单位的核心秘密,重要文件、档案记载的重要部分等,凡是符合“保密法”要求做到的和领导要求的具有保密性质的内容,文秘工作人员都必须做到,这是一个文秘工作者能否胜任的最起码的条件和要求。文秘工作者不仅要做到对周边工作人员不泄密,而且还要做到对亲戚朋友不泄密;不仅要做到白天不泄密,而且还要做到晚上不泄密。当文件的内容与朋友或家属有密切关系,那也要“打掉牙,往肚里咽”,要像无数革命先烈一样,为了保守党的机密,视死如归,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服务观念、公平正义、顾全大局,为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文秘工作者是“冷血动物,六亲不认”。

三、领导工作的辅助者。作为一个文秘工作者,应是领导工作的辅助者。不仅是主要领导、主管领导的辅助者,也是机关各级领导的辅助者。在机关事务中,各级领导众多,而文秘工作者则仅有1-2名,往往在同一时段会出现不同事件的重复出现,这就给我们文秘工作者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不仅要分门别类地为领导提供相关的内容,还要加班加点地赶时间,完成任务,特别是受到领导的指责,委屈也是常有的事,这就需要有良好的精神素质做支撑,要有忍耐的意识和修养;还要有协调能力为领导排忧解难;以减少内部的“内耗”,促进机关事务正常开展,由此可以说,在机关事务中,文秘工作者是不可替代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应该受到重视的一项工作。

四、上传下达的中转者。文秘工作是机关工作中,上传下达的中转站。在一个单位上至领导,下至群众,中间面对的是中层干部,所以文秘工作有的特点,决定了文秘工作具有广泛的联系性。就要求文秘工作必须是手勤、腿快、思想敏捷,对一个文件的传递,有时就需要楼上楼下几次的跑动,有时还需要为了文件的时效性和严肃性,需要反复几次才能完成,有时还需要与数位领导协调。可见干好一件事容易,处理好一件事有时就不容易。由于文秘工作与各级领导有广泛的联系,又有联系职工的优势,这要求文秘工作要有良好的品行,不能因为工作上的小小偏差,而使单位内部发生口角或摩擦,以致影响到单位内部的团结。

五、新知识应用的工作者。知识就是技能,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提高人的智商,知识提高适应工作的能力。文秘工作是机关工作的先行者,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推广,更加突出地显示出来,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也就成为文秘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如从手工刻印到铅字打印;从手工排版至电脑制作;再如刻录机、扫描仪、复印机、档案管理等一系列的新设备、新仪器的使用,作为一名文秘工作者,就必须是先行者,只有先学一步,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只有先学一步,才能完成工作任务,其中的艰辛他人是不知晓的,有时为了学习也会与家人发生不快,“好像就你忙”,但是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技能,掌握了本领,心中是愉悦的。

综上所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文秘工作依据其本身具有的特性,其服务内容也在不断的拓宽和延伸。为适应当前社会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除了在理论上进行必要的探讨外,还要从实用的角度讨论文秘工作的内容、程序、操作等技能。由于文秘工作在机关事务中所处的角色及其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关系的特殊性,自己作为一名文秘工作者,因此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在工作中要科学地利用时间,抓住要点要害,分清前后顺序及轻重缓急。要具备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协作、认真学习、积善慎独、自我完善的思想。在工作中必须遵守实事求是原则、效率原则、保密原则、分工协作等原则。注重能力的培养,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意志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不断学习中增长才能。

对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认识 篇6

[关键词]高校就业管理 认识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有了重大进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在高校现代化建设举措的推动下,高校在网络平台和信息系统搭建与完善方面有日新月异的变化,随之带来的便是高校管理工作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笔者所主要从事的就业管理工作便见证了这个过程。

就业管理工作首先要掌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使用。从开始接触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至今,这个系统经过了几次改版和升级。最初的时候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在上报生源数据的时候,需要高校拿着录取名册,按照学号顺序到省教育厅逐一核对学生身份,这样的工作费时费力,效率极低;后来初级的就业管理系统出现,但是初级系统存在操作复杂、查询条件苛刻、统计数据易漏项、上报数据麻烦等不足,尤其是查询功能很单一,完全不能满足统计的需要。经过几次反复修改完善后,发生了质的变化,软件设计者给查询设置了可选择查询项,使用者只要点击并组合要查询的字段就能完成所需要的关键项目查询,得到满意的结果,而且与上级部门联网,实现数据的网上审核、上报和反馈,基本可以足不出户就知道数据合格与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即环保,又节约资源,初步实现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数字化管理。

对就业管理系统前后发生的质的变化,事情虽小,但启发很大。软件设计者在最初对项目进行设计时,至少存在几个问题:1、重点把握不够准;2、软件功能拓展性考虑不够周到;3、与外部事务的联系考虑欠缺;4、顶层设计未把好关。联系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笔者觉得做管理工作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环节,要有前瞻性和全局性,要从工作的源头抓起。

一、管理工作要抓住管理的关键环节

软件系统是辅助工作的,在设计软件时,使用方的需求一定要提准确,也就是说,软件的成败在于需求定位是否准确。所以需求分析是软件制作的关键环节。如果此项内容未做好,就会要后面做大量的补救工作,直接后果就是耽误了工作。

什么是问题的关键环节?关键环节就是直接决定事情成败的初因条件。管理工作在受理一项任务后首先要对任务进行细分、梳理,直到找出工作的关键环节,再以关键环节为中心,合理分配人力、物力来完成工作。关键环节把握得准确就能重点问题优先解决,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调整局部不会影响全局,工作起来关系顺、效率高。

二、管理工作要有前瞻性

要把握管理工作的前瞻性,一是要具备本专业丰富的专业知识;二是要紧跟工作的进展,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三是针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在工作初始提供可更改的弹性空间。

具备专业知识是干好工作的基础。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对自己的管理对象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把握不准,很难做到对症下药,也很难作出正确的决策。比如,就业管理工作来说,起码要掌握生源统计方式,数据录入原则、派遣原则、报到手续等相关业务知识。

开展工作要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可为工作中突发事件处理留有足够的余地,否则前功尽弃。也拿就业管理工作来说,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应该考虑未来一段时间内该专业的前景、发展状况、市场需求,不能一味赶潮流,造成资源浪费。这时,就业管理工作就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专业设置,为领导决策提供合理的建议。

三、管理工作要放眼全局

针对软件设计时与上级部门联系不紧密的不足,经过改进后实现了数据自动上报,充分实现了数字化办公,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下一步要实现与教育部联网,拓展网络功能,为就业管理工作带来更深层次质的变化。

这点充分说明管理工作要放眼全局。不能局限于自己目前的小范围,还应考虑更高层次对本级的管理需求。也就是说,工作不但要把握好横向关系,还要把握好纵向关系。

四、管理要把握好源头

源头的工作代表了方向和思路。如果方向偏了,将会走弯路,耽误工作。如果思路不对,整个工作可能都白费了,没有结果。确定方向和思路要在把握好前面三点的同时,还有一点非常关键,就是把握好基础的工作,如果不注意前面的小失误,到后面可能要花费更多的努力,甚至酿成不能弥补的过失。还是拿就业管理工作来说,在开始统计基础数据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完整、全面,这样就能为后面需要的数据做好铺垫,便于工作的操作;如果对于前面的某个错误数据不更正,在后面需要涉及到这个数据的时候,结果将会完全走样。

管理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把握好其规律,并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经验,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工作者。

参考文献

[1] 何祥林,谢守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对河津市农机化发展的再认识 篇7

1.1 确保粮食安全, 实现粮食稳定增产需要农业机械来实现

山西省河津市工业发达, 农民收入渠道主要为二、三产业, 因而对农业重视不够, 许多人把农业当家庭副业, 只求收个“口粮”, 经营粗放, 效率低下, 这与现代农业所要求的土地产出率高、资源利用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相差甚远。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机来实现。通过推广普及精量少播种、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等农机技术实现在不增加播种面积的前提下提高投入产出比;通过秸秆还田、机械深松翻作业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肥力;通过机械旱作和缩短“三夏”、“三秋”农忙时间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通过机械复垦扩大有效耕地面积;通过一系列的农机手段减轻劳动强度, 发展精细农业, 提高农田复种指数, 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从而达到发展现代农业, 实现粮食稳定增产, 确保粮食安全。

1.2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农业机械为载体

首先, 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短缺的国家之一, 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的1/3。河津市目前大多数农业生产还是用大水漫灌的落后灌溉方式, 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 要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必须发展节水农业, 推广滴灌、微灌及喷灌等农业节水灌溉设备, 实现灌溉机械化。其次, 节约和集约化利用土地离不开农业机械。随着河津市工业的发展, 河津市在耕地量减少的同时, 土地肥质的下降也已相当严重, 农业投入成本增加, 而耕地产出率下降。要解决耕地质和量两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就要推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 大力推广免耕、少耕、作物留茬等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 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培肥地力, 推行精耕细作的农业机械化技术, 对耕地实现集约化经营,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三, 农业机械化有利于农业用种、用肥和用药的综合节约。农作物精播机械、化肥精施和深施机械、农药精喷机械可以实现种、肥、药的节约, 不仅降低农业成本, 而且提高种子、肥料、农药的使用效益和农产品质量, 真正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1.3 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农业机械来支撑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即在保证土地生产率有所提高的前提下, 使每个务农劳动力承担的经营对象的数量 (如耕地面积) , 与当时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以实现劳动效益、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由于河津市的经济结构和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客观情况, 目前农业生产基本格局仍然是单个家庭的独立耕种, 农业经营粗放, 经济效益不理想, 这种情况下一些农业合作组织在艰难探索中悄然兴起, 阳村的和平农场、连伯的农机合作社、小梁的种粮大户等许多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具体模式在河津市蓬勃发展。通过这种以农机为载体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一方面承包耕地转包户的劳动力能够安心转向其他产业, 并从转包耕地中获得稳定收入, 另一方面规模经营农户以经营农业为主业, 一心一意从事农业生产, 有效解决了耕地粗放经营和隐性抛荒的问题, 较好地实现了耕地出让方和受让方双赢, 加速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1.4 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矛盾需要农业机械来解决

河津市为农业小县, 农业在GDP中占比不超过10%, 农村年轻一代尤其是青壮劳动力为增加收入离土离乡、务工经商, 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大量转移, 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数是年老体弱者, 特别是以妇女为主, 劳动力结构很不合理, 农忙季节争劳力、抢农时的矛盾比较尖锐, 季节性劳动力短缺问题突出, 这就造成了河津市许多耕地粗放经营和隐性抛荒的问题。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必须依靠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通过发展农业机械, 一方面使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创业务工, 减少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参加“双抢”,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另一方面农机作业使农业生产成本明显降低, 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

2 农机化发展任重而道远

2.1 提高农机社会保有总量, 改善农机保有结构

首先, 从保有量来看, 目前河津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9万k W, 平均约10 k W/hm2, 从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国家的机械动力配备情况来看, 要基本实现农机化, 要求拥有农机动力12 k W/hm2以上, 因此河津市农机添置、更新的任务很重。其次农机结构比例失调。长期以来, 河津市农机发展呈现以农民自主购机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造成农机结构比例失调, 存在小型机械多, 大型机械少;动力机械多, 配套机械少;种植业机械多, 其他各业机械少;一般技术水平单一作业机械多, 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少的“四多四少”现象。第三, 存在农机重复购置和闲置。目前全市拥有拖拉机864台, 多为前些年一家一户低层次重复购置, 虽然拥有量不小, 但组织化程度, 使用量、利用率较低及经济效益较差。解决这些问题要从3个方面着手, 一是提高农机社会保有总量, 为进一步调动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要争取更多的中央、省补贴资金, 加大购机补贴力度, 增强农民的购机能力, 确保通过几年的努力, 河津市农机保有量大幅提高, 实现农机作业的全覆盖。二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转变农机化增长方式, 加快发展大型高效、复式多功能、节能环保农业机械。三是组织引导农机户进入市场和扩大经营规模, 不断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 促进农机的共同利用和农民增收, 更好地配置农机资源。

2.2 普及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改革传统农业耕作模式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先进的耕作模式, 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都要求快速普及推广。河津市从2005年开始实施该项目, 通过几年的示范推广, 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小麦机械收获、秸秆还田、旋耕播种等保护性耕作的一些主要技术环节在河津市已普遍使用, 硬茬播种已被许多农民认可, 但一些关键环节, 如机械深松精少量播种仍很薄弱, 今后河津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一是依托农业合作组织、种田大户建立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对比示范田, 增强示范宣传效果。二是重点进行普及率低的技术环节的推广。三是扩大培训对象的覆盖面, 组织长期、系统和大范围的培训。四是加大政府参与力度。保护性耕作模式在全国许多县市已作为政府行为进行大力推广, 河津市政府也应加大参与力度。

2.3 加强农机合作组织建设, 提高农机服务社会化水平

农机大户和合作社, 既是发展壮大农机事业的载体, 也是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服务的动力。对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要十分珍惜, 多给些关爱, 多给予扶持。一是在购机补贴上, 突破一户只补一次和集体组织不能补贴的界限, 补贴政策应向农机大户和集体组织倾斜。二是对农机专业大户和合作社承租农民土地提供方便, 给予支持, 鼓励他们承租更多的土地开展规模经营。三是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研制、开发或引进的农机新产品, 给予财政补贴, 并为他们跨区作业提供便利。四是鼓励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兴办农机维修和零部件供应网点, 给予金融和税费政策上的优惠。五是加强农机服务管理机构建设, 把政府监督、审批、登记、管理和安全生产的服务措施落到实处。

2.4 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 拓宽农机服务领域

对农机推广工作的认识 篇8

大家知道, 目前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形势下, 农机试验鉴定机构承担着制订《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的职责, 承担着为农机产品质量把关、保障农民朋友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 来不得半点马虎和疏忽。同时, 农机试验鉴定工作量极为庞大, 以农机试验鉴定机构有限的资源, 可以说, 面临的任务和责任比任何时候都要来得难、来得重。欣幸的是, 近年来, 农机试验鉴定系统恪尽职守、任劳任怨, 良好地履行了自身职责, 保障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顺利实施, 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充分肯定。

我们乐观地看到, 在良好的外围环境下, 农机试验鉴定系统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然而, 也有少数地方的农机试验鉴定工作, 由于当地领导重视不够, 自身不够有为, 以致工作开展不顺。如果不赶紧抓住当前的良好机遇、开创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的新局面, 就会给当地农机化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拖后腿。在本次会议期间, 代表们参观了吉林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 其蓬勃发展的势头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深感震撼与艳羡。该站的快速发展, 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得益于当地主管部门特别是吉林省农委的高度重视。希望各地农机试验鉴定, 以吉林省农机鉴定站为标杆, 让上级领导充分认识到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的重要性, 推进自身工作的不断进步。

本期杂志刊登了宗锦耀司长在长春会上的重要讲话, 各地农机试验鉴定主管部门和相关负责人需认真学习领会, 充分认识到农机试验鉴定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使农机试验鉴定系统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能, 尽好自己的职责, 为全面做好农机化中心工作保驾护航。

对当前搞好农机推广工作的思考 篇9

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推广人员的自身素质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农业生产的科技成分不断增加, 对机具的选择要求越来越高, 农机化新技术也大有作为。目前, 从耕、耙、播、收、植保、农产品加工及设施农业等方面看, 大同县的农机化水平还相对较低, 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任重道远。为此, 各级推广部门要切实加强思想建设, 使每一位推广战线的干部职工都能认清形势, 坚定信心, 满怀热情地迎接挑战, 要在系统内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做到吃苦耐劳, 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一心为民。要在系统内广泛开展技术学习和技术培训, 开展技术大比武活动, 给农机推广人员充电。做到学以致用, 学有所得, 从而建立一支作风硬朗, 技术精湛的农机化推广队伍。

2 注重农机科普知识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科技进步, 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 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目前, 农村人口整体文化、科技素质较低, 特别是近年来“打工潮”的涌动, 青壮年农民大量外出, 或到乡村企业或自主经营, 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妇女儿童, 劳动者素质低下, 劳动力不足, 生产敷衍了事, 粗放经营面积扩大。对此, 农机部门要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 实施农科教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 借“阳光工作”、“雨露计划”传授各种类型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会议、庙会、田间演示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传播科技知识,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使农机技术能为广大农民所掌握应用。

3 通力协作搞好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技术的载体, 很多先进的现代化生物技术从实验走向田间, 实现其增产增收, 必须通过相应的配套机械予以实施。任何先进、适用的农机技术必须与农艺相结合才能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因此, 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必须与农艺相结合, 搞好农机部门与有关部门的配合, 团结协作, 形成合力, 才能取得成效。如近几年大同县推广的玉米穴灌播种机、马铃薯播种机、机械化肥深施均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推广中, 农机部门与相关的农业、土肥、植保等部门协作配合, 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 由专业技术人员讲课。农机部门重点传授机具的使用、操作、维修保养技术, 与农业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播量、行株距、播深、施肥量、施肥深度等技术规范, 土肥部门讲授科学配方施肥技术, 植保部门讲授病虫害防治、化学除草、生物防治技术等。通过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 为农机化作业创造了有利环境, 真正通过土地流转引导农民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道路, 解决了小地块与大机器的矛盾。

4 完善体系稳定队伍确保农机推广工作健康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民的农机社会化服务要求日益提高。因此, 要坚持“立足农业、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指导思想, 在健全农机服务体系的基础上, 推动农机技术市场化、产业化。一是抓好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农机推广服务机构, 形成县、乡、村完整的基层推广体系。县级农机推广机构的工作重点是引进适合本地区的新机具、新技术, 引导农民使用效益高的农业机械。二是积极扶持、引导、鼓励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协会, 科技示范户的带头示范作用, 倡导社会各行业到农村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承包、技术咨询、技术推广等, 使专业机械、社会各界与农业市场主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采取措施, 千方百计改善乡镇农机站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 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对他们进行培训, 更新知识, 拓宽视野, 全面提高整体素质。四是政府人事部门要把有专业特长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农机推广部门, 以补充新鲜血液, 增强推广活力。

5 政府重视加大投入

任何一项先进农机新技术的推广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尤其是在推广工作的初期, 高科技含量决定了新产品的高成本投入, 高额的销售价格决非任何一个用户都能接受或承受得起。因此, 各级政府一方面要加强引导, 另一方面要加大补贴力度。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打开推广局面, 使新机具、新技术尽快进入千家万户。近年来, 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 加大了对农机具的补贴力度, 有力地促进了大同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 特别是玉米机械收获, 县政府也拿出一部分资金对购置户进行追加补贴, 极大地推动了玉米机械收获这个项目的推广工作, 消除了玉米机收在大同县的空白。目前, 全县玉米收获机已达到8台, 建议政策也应对大中型拖拉机更新进行补贴, 这样将有助于新型农机具、新技术的推广。

6 瞄准市场掌握供求精选推广项目

农机推广工作是面向农村, 服务农民, 完善国家科学技术体系的一件大事, 各级农机推广部门要充分了解本地农机发展基本情况、种植结构、耕作方式和农艺要求, 广泛收集新技术、新机具信息, 摸清市场需求, 选择适宜的推广项目。面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新形势, 推广工作要在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上下功夫, 微耕机械、弥雾机械、园艺机械、节水灌溉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设施农业机械、高效植保机械等, 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前景广阔。

对医院后勤工作的认识 篇10

1 医院后勤管理的基本观念

1.1 整体观念

医院后勤是医院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这个系统为其存在的前提。医院后勤管理的计划、组织与调控都必须紧紧服从和服务于医院的目标和任务的要求,不能自行其事,必须同医院其他部门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以体现出整体的效益。为此,每项后勤保障工作、每种后勤工作岗位,都必须树立医院一盘棋的思想。

1.2 服务观念

后勤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必须树立优质服务的思想。只有真正树立这一思想,才能保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后勤工作的作用。因此,这是检验后勤工作的试金石。后勤管理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各项服务公约,防止和克服见物不见人的思想,这是必然的要求。

1.3 法纪观念

医院后勤管理不仅要经常与“财”“物”打交道,是一个管钱管物的部门,还与社会有着广泛的联系,要与生产、物资供应等单位发生经济的关系。在这些活动中,必然涉及到有关的政策与纪律,对于管理工作者更是要求克己奉公,廉洁自律,不能有任何假公济私,甚至贪污的行为。在当今社会存在形形色色的价值观、追求金钱物欲的情况下,加强法纪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1.4 效益观念

医院后勤保障不仅要有大量的投入,而且部门多、岗位多,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浪费的问题。因此,必须强调节约开支,反对浪费。特别在卫生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提高“物”、“财”资源的使用效益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在管理中,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用效益作为判断后勤工作成效的标准。即不仅讲产出,还要讲投入,加强成本的核算,做好各种经济预测工作,特别是重要设备、基本建设的论证工作,保证把“财”用在关键的工作上。上。

2 医院后勤工作的基本特点

2.1 服务性

医院后勤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医院的目标和任务,后勤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工作必须坚持为医院临床一线服务,服务上门,送收物品上门,及时有效地保证各种供应,做好维修工作。

2.2 计划性

医院后勤工作项目繁多,涉及面广,而且由于医院医疗工作的随机性大而带来务必实时保障的要求。因此,加强预测与计划十分重要,否则,就会出现忙乱和失误。要在掌握医院医疗工作规律性的基础上,做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安排,建立相适应的工作程序,包括项目论证与决策、实施与反馈、保障效果评价;针对不同的保障要求,做好计划障碍,规定提前准备时间及工作量,要有一定的应急措施,以应突发的重大医疗抢救等活动之所需。医院后勤保障的计划性质是一门大学问,要从科学管理上提高计划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3 不间断性

医院医疗工作的要求决定了后勤保障必须保持不间断性,在事关病人生命的分秒必争救治中要保证各种供应的通畅,水电暖处于正常状态;在维护环境秩序上要坚持不懈;在日常的病人和工作人员生活保障上,要持续地正常运行,不能时好时差;在各种设备的维护上,要及时检查与维修,使之开得动,用得上。要保持后勤的不间断性,除了合理安排物资和人力外,还需有相应的制度保证。

2.4 经济性

医院在后勤保障工作上投入很大比例,医院的成本核算主要依靠后勤管理部门去实施。因此,后勤管理的经济性是不言而喻的。要按照医院的经济规律去管理后勤,讲究经济效益,加强经济分析,提高设备物资的利用率,资金的周转率。在保证医院各项业务工作质量的基础上,节约开支,防止浪费,重视废品再利用等都应切实落实,抓紧抓好。

3 医院后勤工作的基本保障

3.1 加强后勤管理队伍建设

医院后勤管理队伍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勤保障工作质量的好坏。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规范的医院后勤管理教育与培训体系,多数单位只好采取动员其他专业人员改行或者从工人中选拔的办法补充后勤管理干部。一个合格的后勤管理干部除掌握后勤保障的有关技能、知识外,还应掌握基本医学知识和管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要造就合格的医院后勤管理干部,有效的办法便是开展医院后勤的规范教育与培训。应当在高校开设医院管理专业,培养专门的医院后勤管理人才并进行在职技术培训,提高医院后勤管理队伍的素质与水平。

3.2 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在建立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尤其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前一提到医院后勤改革,就会自然想到承包。似乎只要承包,医院后勤保障的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实践证明并非如此,有的岗位推行承包制确实有效,而有的却效果不好,医院营养食堂推行承包制失败就是一个佐证。在建立医院后勤保障运行机制的时候,要对有关部门和岗位进行分析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并认真加以施行和监督。一般来说,医院营养食堂适合技术经济责任制,水电班、物质仓库适合岗位责任制,洗衣班适合承包制。

3.3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的工作制度是医院后勤保障服务处于良好状态的基本保证。目前,各类医院都制定了一整套后勤管理的规章制度,现在的关键是抓落实。要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掌握后勤保障规章制度,把学习规章作为后勤干部职工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以培养他们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要把每一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职责落实到个人,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奖优罚劣。对脱离实际和难以执行的制度要调整和修改,制度不全面的要补充。

3.4 要强化服务意识

树立一切从医疗工作需要出发,主动服务于医疗一线的观念是后勤部门做好医院保障工作的基础。近年来,我院倡导以病人为中心,机关、后勤以临床一线为中心,要求有关科室做到想临床一线之所想,急临床一线之所急,干临床一线之所需,收到了明显成效。后勤部门坚持以临床一线为中心应当做到经常深入病房,了解他们需要什么,缺什么,存在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应该做到“下收下送”;应该做到坚守岗位,对违反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严肃查处。

浅谈对小学德育工作的认识 篇11

摘要:小学是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为专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面对新形势,必须遵循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抓好小学德育工作,充分认识传统教学中的某些弊端及其危害,摒弃那些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认识

德育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全部工作中起着统帅和保证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是社会主义的教育性质决定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抓好。而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最佳年龄期,抓好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少年儿童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如何使思想教育入情、入礼、入心,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小学生的心坎上,这是当前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重点谈一谈自己是怎样协调各种教育力量,形成德育合力,抓住特点,因势利导,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体会。

一、更新德育观念,实施“开放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中,把封闭式德育工作变为开放式德育工作,把小学德育“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除学校常规教学外,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军民共建、跨学校跨地区互助活动等渠道,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用贴近生活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所需的政治观点、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和文明行为,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平等竞争思想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在共性中发展个性,在个性完善中促进共性,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努力拼搏的精神是未来社会所需,进而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成为真正具有传统与现代道德的新人。在实施开放式德育时,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应有主动精神,不是被动地跟在时代发展的后面,而是以超越市场意识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去培养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承担学生素质发展的先导责任。同时,坚决克服“片追”观念,在思想上把德育和智育的关系摆正,切实开展“双成”教育,不但使学生成才,更要使学生成人。

二、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德育工作体系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德育教师既应当成为理论功底深厚、知识渊博、教学艺术精湛的教师,更应当成为以身示范、富有人格魅力教师。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增强德育意识,更新德育观念,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三、建立德育管理网络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学校、家庭、社会这个大教育环境中,这个环境的整体性功能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的成长不单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因素的影响。我们加强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注意对家庭、社会的研究。我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证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目标不一致,就会严重影响教育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从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呢?我认为学校应当注意协调各种教育力量,使德育工作形成整体合力。我们的做法是:第一,要求班主任每学期家访人数不少于本班学生的五分之三,期末检查《家访记录》,以此作为考评班主任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通过家访,建立“联系卡”,向家长宣传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提出对学生德育的目标及要求;第二,邀请家长参加重要的学校教育活动、节日文艺汇演等,使其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和子女的表现情况;第三,请有关单位协助建立德育网络。可以与政法委建立合作关系,邀请有关同志担任校外辅导员,经常请他们作法制教育报告会,参与重要的教育活动。这样可以增强学生法律意识,使他们萌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学习的远大理想。

对民生档案工作的粗浅认识 篇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加强民生档案工作是档案部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是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

一、民生档案内涵辨析

民生问题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公共性决定了民生档案内涵的丰富性、社会性。由于民生问题不仅涉及人的衣、食、住、行、用、医等生物性存在层面, 还涉及人的社会性存在层面, 如就业 (生产) 、社会交往、基本社会权利的行使等, 因此, 作为社会活动的历史记录, 民生档案理应包括反映上述方面现状与变迁情形的档案。就档案形成主体而言, 民生档案包括直接关涉民生的公共 (社会) 组织在其专业实践与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关系到民生建设问题的档案以及公民个人 (包括家庭) 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反映个体生活状况的民生档案。前者属于社会意义上的民生档案, 所反映的不是具体某一公民的民生状况, 而是一定范围内人民的民生状况。后者属于个人意义上的民生档案, 反映的是具体民众的民生情形。人的社会性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民生状况首先取决于社会实践的运行结果, 即社会管理与社会组织的专业实践所选择的价值取向与具体对策决定了整个社会民生建设的发展方向与现状。因此, 民生档案首先是由这部分档案组成的。个人意义上的民生档案作为公民个人民生状况的反映与体现, 直接服务于公民个人的生存与发展, 充分体现了民生档案建设的本质。基于上述分析, 笔者认为, 比较合理的民生档案内涵可描述为:社会组织与个人在民生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反映民生状况的档案, 具体包括社会意义上的民生档案与个人意义上的民生档案。两类民生档案共同构成民生档案体系。

二、民生档案特点分析

1. 独立性。

从形成和管理看, 民生档案均是以人或户为单位形成并进行独立管理。在其形成者、形成过程、管理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较为突出的独立性。每类民生档案是围绕着特定的某一项民生专业工作过程形成的, 在内容构成上是较为完整、客观地记录了该项民生活动的有关原始业务数据和信息。因此, 民生档案可以相对独立地发挥支撑有关民生专业性工作正常开展的作用。比如, 社会救助类档案是由各级民政机构在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中形成的, 并按每一户居民独立管理的民生档案。

2. 动态性。

从民生工作实际情况看, 部分民生档案形成后, 根据工作需要, 定期或不定期需要增加新的档案材料, 以达到民生档案齐全完整的目的, 体现了民生档案自身动态性的特点。比如, 由于每年需要增加新的复审材料, 需要定期增加新的相关材料的民生档案有残疾人康复救助、个体工商户开歇业、个体工商户税收、个人税收、独生子女救助、救助审批、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社会保险。因为涉及到个人、个体户的税收、资金救助及保险金定期审批等事项。

3. 隐私性。

从民生档案的具体内容看, 民生档案涉及大量的公民个人信息, 具有档案内容信息的隐私性。比如, 婚姻档案涉及登记双方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码、婚姻状况、家庭住址、户口信息、工作单位、有无子女、离婚协议等各种详细的公民个人信息。特别是离婚协议涉及财产划分、子女抚养等涉及公民个人利益敏感性较高的信息, 其隐私性较强。

4. 现行效应性。

各类民生档案都具有突出的现实使用价值, 有明显的现行效应性。这是由涉及民生工作的部门形成某种专门民生档案的最初设计 (或设想) 决定的。在其从事各种民生活动时具有突出的目的性, 不仅自觉地形成和积累各种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记录, 还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频繁地使用这些原始的记录来保证其工作的持续性、稳定性和高效性。实践证明, 如果一项民生活动失去了必要的民生档案的保证, 那么该项工作便无法正常运作或有效开展。民生档案实际上已经是从事有关民生工作所必须的业务手段和工具。

三、加强民生档案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1. 摸清家底, 做好排查登记工作。

各涉民单位应当结合单位工作职能以及内部科室职能, 研究可能产生的民生档案种类, 并进行实地调研、排查, 对实有民生档案种类、数量、整理现状、保管条件、利用率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登记、汇总。各区县档案馆应当对本区域内各机关单位产生的民生档案进行分类登记、汇总, 做到心中有数, 特别是对民政局、劳动局、辖区街道等形成民生档案的重点单位, 应当深入实际, 详细调研。可建立民生档案登记和年检制度, 详细记录了本区域民生档案的形成和管理单位、主要内容、数量、整理规范和标准、信息化建设、开放利用规定和利用情况、移交进馆规定等信息, 以便掌握民生档案管理和利用情况, 实现有效监管。

2. 抓住源头, 构建民生档案体系。

各级档案部门应当从源头抓起, 指导涉民档案管理部门完善相关业务标准, 根据不同形式、不同服务人群等制定各自的管理标准或遵循行业标准, 努力打造民生档案管理和服务的制度保障体系。重点抓好出生、学籍、劳动就业、婚姻、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城市拆迁、房地产、企业职工等民生档案管理。统筹管理, 将民生档案进行简单归类、整合、集中控制民生档案信息数据, 确保民生档案不流失、不散失。

3. 有所侧重, 合理确定进馆范围。

首先, 是否在较长时期内有较大利用需求。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供利用, 所以, 民生档案接收进馆的首要标准就是看其是否有利用需求, 且是否在较长时期内有较大的利用需求。如果民生档案只在短期内有利用价值, 则没必要接收进馆, 保存在各机关单位内部提供利用即可。如果民生档案在较长时期内有较大利用需求, 如婚姻档案的保管期限为100年, 则可列入档案馆民生档案的接收范围。其次, 进馆档案实体材料动态性是否较强。根据《档案法实施办法》, 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10年向县级国家档案馆移交, 也就是说如果民生档案满10年向档案馆移交之后, 仍需要不断地在原档案材料中添加新的材料, 以确保此民生档案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笔者认为此类档案可适当延长接收进馆时限。再次, 进馆档案是否便于提供利用。在民生档案接收进馆前, 需要考虑档案馆提供档案利用的人员对相关专业民生服务政策的掌握与实际问题的处理是否能够到位, 是否能够自如地解决相关民生档案利用限制、政策解释、档案查找相关线索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中国档案报, 2008.2.7

上一篇:跨国企业英语培训下一篇:中文输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