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推广技术(通用12篇)
农机推广技术 篇1
在中央政府诸多优惠政策的扶持下, 使得我国农机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农机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农业产业由人畜劳作向农机工作的过渡。近年来, 粮食、经济作物、养殖业以及相关产业的机械化生产是我国农机发展的主要方向。为进一步完善农机的产业结构, 要大力推广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农机设备的广发应用。提高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 加强新技术的研发, 使农机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加强农艺、工程、信息等技术的结合。对农民进行相关农机操作技术、理念的培训, 切实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在农机设备以及技术不断更新的情况下, 新技术新农机的推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如何推广农机化技术
农机技术的推广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 需要拥有广阔的视野及清晰的思路, 在进行技术推广的同时, 要进行与相关机构的合作;要较好的利用中央给出的优惠政策, 完善推广机构的建设, 同时加强各项技术的融合, 以达到良好的推广效果。
1. 在国家的扶持下做好推广工作
为加速农机化技术的普及, 在购买农机产品时由国家出资对购买者予以一定的补贴。依据国家的补贴政策, 对相应技术的应用做出适当调整, 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 做好农机推广工作。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适当的将国家优惠政策予以放大, 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力。在落实优惠政策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 抽调相关人员建立科技示范园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可以根据已有项目的经验, 实现在国家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创新。
2. 通过加强多部门的合作, 做好推广工作
农机农艺技术的相互结合是农机化技术的重点。为解决农机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开展机械化的栽培模式, 在品种优良且适用于机械种植的前提下, 通过与农业部门的配合才能使农机农艺进行完美的结合。所以在进行农机化技术推广的过程中, 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建设示范园区, 使用品种、栽培、机械化等技术, 对新型农业的生产予以示范, 并在示范的过程中完善并提高机械化水平。在发展农机化进程期间, 需要农机科研机构以及农机操作培训机构的大力配合。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农业化投入的增加, 在进行农业推广的同时要紧密加强与相关农业部门的联系, 完善现代农业技术的对接, 注重培养农机化推广人员的技术水平及综合水平, 打造素质过硬、技术熟练的农机化推广团队。与此同时, 要全面开展农机手的培训工作, 从而提高农机手的综合素质。在节水农业的发展过程中, 农机化技术的推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要用到的是喷灌和滴灌装备, 主要是通过机械化的控制来达到节水的目的。
3. 完善体系, 增加农机推广服务能力
在逐步完善体系的过程中, 基层推广部门的硬件条件将会得到改善。与此同时, 要完善相关制度, 主要包括:员工招聘制度、工作考核制度以及培训制度, 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基层推广部门, 建立专家制度以及全面的奖励制度, 使科技人员也能深入推广一线进行指导实践, 从而提高推广服务素质。
二、如何推广设施农业技术
1. 由示范单位入手, 提升装备质量
虽然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较快, 但是使用的多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科技含量不高的园艺设备, 致使连栋温室等高科技含量设备发展速度较慢。同时, 由于在耕作、栽培、植物保护以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装备不多、机械化程度不高、人工劳动量较大等诸多条件的影响, 使得农业技术装备条件落后。为使设施农业平稳健康的发展, 在农业部的领导下, 各地方借助建立示范园区背景, 大幅增加农业规模, 注重增强设施农业的质量。
2. 从培训入手, 增强设施农业从业人员素质
根据工作需要, 建立相应的设施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体系。加强其标准的建设, 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 从而增强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
3. 运用科技手段, 增加耕地利用率
在提高土地出产量、资源利用率以及劳动生产率方面, 设施农业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如果在现阶段发展温室种养业, 将会干扰其他一些作物的种植, 这会影响农产品的生产。通过对新的科技手段的应用, 可以研发出目前急需的生物、工程、环境等相关技术, 逐渐解决设施农业与农用耕地间的问题, 增强非耕地的利用率。
4. 以企业为基础, 增强设施农业整体水平
设施装备的主要用户是企业、园区等大户。就设施装备的现状来讲, 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推广体系。每个企业的研发部门都处在一种独立的范围内进行设施装备的研制, 由于企业之间没有交流沟通, 使得各企业生产的产品有着较高的重复率且创新程度不够。通过建设相应的管理、推广、服务及用户反馈机制, 开展各生产企业共同进行创新设备、技术等的研究, 以满足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推进设施农业体系健康稳步的发展。
农机推广技术 篇2
1信息管理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分析
1.1在农业互联网中的应用
在农田或大棚中安装具有光照、温度、湿度、土壤等采集器,并通过建立相应的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将数值的空间分布图详细绘制出来,再以设定好的报警值为依据,向管理电脑发出联动报警。例如,利用空气湿度、土壤温度等传感器以及摄像头等将大棚内的气候条件及作物的生长状况详细记录下来,并以无线信号的形式将这些信息参数上传至互联网,再利用电脑等在网上输入相对应的IP地址及密码,便可对作物生长情况随时随地进行查看。同时,如果要对作物进行施肥、灌溉等操作时,只需点击网络操作界面上相应的命令即可,从而实现了作物的远程管理。
1.2在作物精准种植技术中的应用
精准种植技术指的是在精量播种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导航等技术,并根据播种期土壤的墒情、生产能力等,对开沟的深度、播种量等进行调控,从而达到均匀、精量的播种目的。采用精准播种技术不但可充分节约种子,还可使作物获得最佳的田间分布,在为作物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的同时,实现作物生产量的提高。
1.3在精准施肥技术中的应用
精准施肥技术指利用电子地图中的土壤类型及其含有的养分情况,并参考作物的类别,从土壤采样、数据分析、建立施肥量拟合模型及信息系统,从而定位控制农田中的施肥量。此外,在开展土壤测肥的同时,对农作物所需的氮、磷、钾、微量元素及有机肥等进行科学配方,做到有目的性施肥,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因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目的。
1.4在精准收获技术中的应用
精准收获是指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并在合理时机利用精准作物收获机械,从而确保颗粒归仓。此外,农作物生产者还可根据产量分布图对下一季作物种植计划进行确定。
1.5农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农机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便是在计算机中录入管理人员、动力机械以及农机具等的管理情况以及农机历史资料等,并将其上传至网上以便查询。在农业生产管理中引进农机管理信息系统,可对信息的收集、储存及传递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农机化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此外,农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打破了区域不平衡的制约,在实现资源优化共享的同时,实现了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1.6农机信息交流平台的应用
为宣传农机化政策及技术等方面的信息,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农机化发展,就需加快农机化信息服务网的建立,通过搭建起相应的信息交流平台,将农机市场动态分析、相关政策及农机质量等信息及时发布出来,从而促进农机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农机信息交流平台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短信群发系统:此系统利用手机用户覆盖面广、快捷等优势,分类整理群众所需的生产信息,并将农业技术、气象、田间管理等知识编制成通俗易懂的短息,进而下发给各级领导、农业技术人员、农民等群体。
2)视频会议系统:这一系统指的是两个及以上位于不同地方的群体,利用多媒体及传输线路等设备,将文件资料、声音、视频等进行互传,从而进行即时的互动与交流。为向各区的农业技术及管理交流提供便利,可采用视频会议软件开展多节点语音、视频会议及网络培训等工作。
3)农机技术推广网络:一方面,可建立起农机技术信息系统,收集各种农机具的操作使用、维护说明书,以及底盘、发动机等的拆装教学视频等技术资料,并将其存放在农机信息中心的服务器中,为农机技术、管理人员对农机的使用、维修及教学培训提供便利;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远程农机培训系统,让农机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登录相应的培训网站进行农机技术的学习。
2农机技术推广的相关建议
2.1加强对农机技术的认识,推动农机信息化发展
在农机信息化过程中,应加强对农机技术的.重视,大力推广研发出来的新成果,使其成为重要的生产力。通过大力开展信息管理工作,从而将政府部门的统筹、组织、管理及营造机制等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延伸到农业生产前、中、后等各个环节。此外,在推广农机技术过程中,还应利用计算机网络、视频及现场讲解等手段对生产管理及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向其传授新农机具及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促进农机技术推广服务水平的提升[2]。
2.2对农机技术的推广展开科学规划
对目前农机化与信息化统合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建设标准及发展规划。同时,加强农机管理部门与农机生产商及用户之间的联系,利用多媒体、网络统计及虚拟技术等信息技术对最新的农机信息进行实时了解,进而对收集的信息资源展开科学的规划与配置,确保信息管理技术在农机化发展中发挥出最大化作用。
2.3加大农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通过建设信息网络体系,加快农机技术推广、科学信息、生产经营及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此外,相关部门应坚持保护环境、节本增效等原则,加大适合我国国情的智能农机及农业机械装备的研究力度,并通过运用导航等信息化技术,促进田间管理、施肥灌溉及套种等技术的机械化发展。农机企业同样需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在提高实际生产工作中农机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力度的基础上,实现新型技术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变。
3结束语
农机推广技术 篇3
关键词:农机维修;节能减排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6.10.0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工业化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要求。而农机维修保养技术的推广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节能减排,并且保证了农机化发展的质量。现在我国有很多种节能减排的农机维修技术,需要进行推广。
1 农机节能减排的现状
现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机械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农村应用的农业机械基本都是小型农机,所以在进行生产作业的时候,小型农机生产质量和耗能等弊端就显露无疑,并且很多农机已经超出了服务年限的范围,却依然在投入使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并且,我国还没有专业的农机服务组织来进行农机节能减排工作的推广。
2 农机维修的节能减排技术
一是在农机维修的过程中,省油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所以喷油泵的制造企业在制造出相应的产品后一定要根据油量传递的相关标准进行喷油泵的调试,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农机出现问题进行维修调试的时候,所处的条件环境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并且要严格遵守维修的工艺程序和科学的调试方法。在维修调试的过程中供油量一定要准备充足,保证喷油泵的密封性良好。之后要优化调整农机的柴油机,但是在进行优化之前必须检测相关仪器的参数,然后严格按照相关的参数进行柴油机的优化调试。
二是在进行农机的维修时,为了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可以定期进行农机的检查保养,并用专业的检测设备进行对农机的检测,然后对农机的性能进行科学的评价,从而提高农机的运行质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农机工作的时候,适当使用润滑油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使用的润滑油一定要有品质的保证,并结合农机的具体特点,选择适合农机运行的润滑油,从而保证农机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
三是在农机的维修过程中,经常要对一些农机的零件进行清洗,传统的有机溶剂的清洗方式不能做到节能环保。而现在经常利用的水基清洗技术,不但可以对农机的零件进行清洗,还能做到节能环保。在农机进行维修的过程中,经常会对一些出现断裂的零件进行修复,这就需要用到胶贴堵漏技术,其最大的优点就是操作过程简单,且成本较低,不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3 农机维修节能减排技术推广的策略
一是要建立完善农机维修制度,促进农机服务体系的形成。现在,农机维修的管理制度还不是很完善。所以,进行农机维修节能减排技术推广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完善的农机维修制度。然后建立相关的农机服务体系。现在我国农业生产逐渐走向机械化的生产,所以要积极地进行服务体系的完善,让专业的管理机构和技术人员来服务于农机的维修节能减排的工作中。
二是要不断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农机维修节能技术的推广。专业的技术人员还要进行技能技术的普及工作,并且不断加强培训,及时更新农机维修节能减排技术。现在我国农机配比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果农机管理能进行合理配套的农业生产活动,积极引导农民使用大型农机,也可以做到农机的节能减排。
三是在完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和加强农机操作人员技术技能的同时,还要与科研单位积极合作,因为我国各个农业区的气候环境、地势地形等都不尽相同,所以一定要研发出适合本地区各种环境因素的农业机械,更好地进行作业,并且使其能做到省油、省动力。然后就是要对这些高效节能的农业机械进行推广,来实现农机节能减排推广工作的落实。
4 结语
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篇4
信息技术是指可以获取处理和使用等相关信息的技术, 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中主要应用的范围是在农业技术操作上以及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等多个方面的, 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农业机械化以及信息化一定是将来发展的趋势。提高了农机信息化的水平, 就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机化的综合竞争能力。
1 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中的应用
1.1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现阶段, 我国很多现代化农场都有安装了GPS系统的联合收割机等作业机械, 这些机械能够利用GPS系统进行精准的定位, 并且能够及时有效地记录农作物的产量等与之有关的数据, 而我们的农场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 经过计算机的加工处理而形成一个彩色的图形, 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农业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的生产。
1.2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的数据作为基础的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支持下, 运用系统工程的相关理论, 科学管理所需作物生产管理辅助决策, 地理信息系统是提前输入专家所提出的带有专业性、决策性的数据等信息, 然后GIS会对这些数据进行组织, 在统计分析之后显示这些数据, 再通过这些数据绘制信息电子地图, 从而做出决策, 最终实现投入量和作业量的实时调整。
1.3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一种可见光、红外线对目标进行探测的技术, 它主要利用的是其超高的分辨率传感器, 在不同的作物生长期, 对作物实行全面的监测, 一般一个相对完整的遥感系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传感器、载体以及指挥系统, 如果再结合GPS系统的话, 能够极大地提高遥感技术的精度, 目前, 这一技术在对作物的估产以及自然灾害的监测方面已经被广泛的使用。
2 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2.1 信息化在智能农机中的应用
智能农机主要指的是利用自动导航、图形识别技术等信息化技术来有效提高机器的操控性能, 并且实现由之前单一的参数显示到现阶段的智能化信息显示终端的过渡, 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提高人机交互的界面。
(1) 在农业物联网中的应用。农业物联网主要是通过拥有视频、温度以及土壤采集器等传感器数据的采集系统, 能够实时绘制出数值空间的分布图, 并且能够根据之前所设定的报警值向管理电脑实施联动报警。比如说土壤温度传感器将作物生长状况以及棚内小气候条件等信息的参数通过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上传到互联网上, 这时就可以实现看到大棚内作物的实际生长状况, 也就是说想要对棚内作物进行操作的时候, 只需要在操作的界面上点击相应的命令就可以完成相应的操作, 真正实现了对农作物种植的远程管理。
(2) 在产量分布图生成系统中的应用。产量分布图所记录的是农作物在丰收的时候, 其产量的相对空间分布, 主要是通过使用测量谷物数量的流量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以及接收作物位置信息的GPS接收器进行共同绘制, 这里的流量传感器会定时计算累计作物的产量, 并且根据作业的面积来换算作物的实际面积, 最后再利用设计好的软件来对生产量分布图进行合成。
(3) 精准技术。精准技术所包含的比较广泛, 包括精准整地技术、精准种植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精准灌溉技术等, 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就是精准收获技术, 这一技术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来实时掌握作物的生长情况, 适当采取精准收获技术来进行作物归仓处理。再就是精准设施农业, 这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植物发育的一个新型技术, 它主要是通过人为控制的方式来实现想要的生产效果的农业生产形式, 比如说大棚栽培、无土栽培等, 都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的精准播种、自动控温, 从而达到了提高农作物质量、产量, 进而保护了生态的环境。
2.2 信息化在农机监控中的应用
(1) 农机监控技术。农机监控技术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网络化来实现对装载在农机的设备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测和控制, 主要包括对数据的采集、维护管理等方面, 最终能够做到即使是工作人员不在现场也能实现监控系统的运行, 对农机作业进行优化控制, 所获取的信息数据能够为农业的生产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2) 农机作业远程监控技术。很多农场在其场内的拖拉机以及联合收割机上都安装上了远程监控装置, 当农机进行作业时, 视频监控装置就会将农机作业的图像实时传入到农场的管理指挥中心去, 而此时的农机管理人员就会在屏幕上实现实时监控作业农机的工作状态, 掌握农机作业的情况, 比如说农机是否正常运行, 其作业质量如何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监测。
信息技术的运用会使农业成为高科技的农业, 而提高农机新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可以为农机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信息化技术是农业信息化技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也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当中关键的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农业生产中也逐渐渗透着信息技术, 很多的智能化产品正在不断地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而且这些技术都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几种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机技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熙, 史国滨.农机信息化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
农机推广技术 篇5
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兵团农业(机)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农七师农业生产和农牧团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断拓展农机工作的新思路,以发展高效、优质、节本的农业机械化事业为目标,使农七师的农机化工作更加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根据七师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师农机局制定了农机新技术工作的目标,重点抓了落实各项农业常规技术的到位率和完成农机各项新技术推广工作,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推广农机新技术,不断提升了农机科学管理水平
1、机具引进、研制、开发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全面落实农机重点技术的到位率,全心全意为农业生产服好务,不断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强化机具的使用技术要求,加快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的步伐,解放生产力,扩大劳均承包面积,提高经济效益。七师在精准播种技术上大力引进石河子农垦科学院研制的气吸式膜上精量点播机,继续推行膜上精量点播技术,据统计今年膜上精量点播面积达到45万亩地以上,为确保七师棉花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精播番茄面积6.5万亩、精播甜菜6万亩、精播玉米11.4万亩。在机 1
具更新方面,继续推广农机3个100%:主要有推广使用联合整地机作业达到了100%;推广使用分流式平土机100%;使用抛撒施肥机100%。通过这些机具的应用和推广,使农机作业技术水平更加提高了一步,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农工的好评。
2、新技术推广工作:
全师农机管理标准化达标团场完成9个;机采棉种植面积40万亩,机采15万亩;精(少)量播种技术及机具的推广完成91.9万亩(其中完成膜上精播45万亩、膜上半精播23万亩、精播番茄面积6.5万亩、精播甜菜6万亩、精播玉米11.4万亩);少耕深松技术30万亩;机收甜菜2万亩地;机收番茄1000亩地;残膜回收机械及技术120万亩次,回收残膜达8000多吨;茎杆机械化还田面积120万亩;经检查,有9个团,160个连队,1795个机车组达到了农机管理标准化要求。
3、机采棉推广工作:
为推广发展机采棉工作,七师今年投入43台采棉机进行作业。配套100多台运输车为其服务。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制定技术规程,加大推广力度,完成机采棉种植面积40万亩、收获15万亩的工作任务。123团、125团、128团、129团为机采棉工作推广团场。各团场对重点连队进行 2
连片集中种植,开展规模生产经营示范。七师的机采棉推广工作目标任务明确。按师机采棉办公室的要求,各单位都能群策群力投入到机采棉推广工作中来,树立信心,勇于创新,扎实工作,推进了我师机采棉推广工作全面发展。
(2)今年全师计划播种机采棉40万亩,春播开始各团场结合本团的实际情况,相应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户种植机采棉播种方式的高密度高产栽培模式,并从机具的准备到良种的选配,层层把好技术质量关,使全师的机采棉播种任务超额完成。全师机采棉播种面积40万亩,完成计划的100%;其中123团播种6万亩、125团播种13万亩、128团播种5万亩、129团播种2万亩、其它团场14万亩。
(3)完善机采棉配套措施,提高机采棉机收技术装备能力,保证机采工作顺利进行。首先机采棉种植全面实施精量播种技术;其次新改制购进高架喷雾器配套机车8台架、购买科神公司生产的专用喷雾器4台,专用拖车150辆;三是精心组织,合理调配,认真做好机械采收工作的各个环节。
(4)2009年农七师完成机采面积15万亩,其中123团3.5万亩、125团6万亩、128团4万亩、129团1万亩、130团0.5万亩。
二、加快农机设备更新改造步伐,使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2009年师、团主管部门积极引导,拓宽融资渠道。在农 3
机具更新改造方面,采取了政策引导、团场担保、个人贷款等多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机职工个人购买适合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大中型农业机械。通过抓好宏观导向和选型配套及现场演示等工作,正确引导农业机械大幅度的更新换代。为了做好这些工作,首先全师对主要机具的技术要点实施了规范化管理,明文下发了统一的配制要求和统一的技术标准(师、团逐级验收),保证了全师各种机具的技术质量。其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机人员多方筹资更新农机具、报废老机具,提高机具新颖性。预计截止目前全师投入资金达6000多万元以上,更新改造农机具达961多台架。
当前全师农机具新度系数已达到了85%以上。
三、2010年工作目标
1、农机装备总量稳步提高,装备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农机总动力达到22.5万千瓦,比上年增加5%;拖拉机总量达到1780台,比上年增加3%;大中型拖拉机与农具配套比达1:3.6;种植业综合机械程度达到88%以上。
2、进一步拓宽农机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效益农机总收入达到1425万元,农机职工收入达到1.25万元。
3、力争有9个团,162个连队,1810个机车组达到农机管理标准化达标要求,经验收力争达到95%以上。
4、机采棉面积争取播种50万亩,机采面积达到20万亩。
5、进一步加快甜菜和番茄机收作业,争取明年达到一定面积。
6、进一步加快棉花、番茄等作业的机械移栽工作,为提高作业产量打下基础。
7、加快残膜回收机械的研发力度,全面实施地表净化工程。
四、2010年农机化推广计划
(一)番茄辣椒机械化育苗移栽推广项目
番茄、辣椒育苗是在通风、通水、通电、透光的塑料温室大棚内,选用聚苯乙烯穴盘进行育苗。种苗通过土壤保温、保肥、保水的优势,快速发芽生长,待种苗长成壮苗后,再进行大田移栽。由于番茄、辣椒穴盘育苗移栽的幼苗充分吸收光热资源快速生长,易长成早苗、壮苗,对预防病虫害、提高番茄、辣椒产量、品质以及效益都十分有利。
通过移栽机械进行大田移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建立基地,分工协作,精心组织,服务到位。计划2010年移栽番茄5万亩、辣椒1万亩。实施地点计划放在123、124、125、128、129、130、131团。争取兵团项目资金30万元,自筹10万元。
二、新型农机装备研制改装项目
(一)番茄、辣椒、棉花移栽机械的研制项目
温室大棚育出成品苗向大田移栽,全部是靠人工移栽,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移栽质量差,严重制约育苗移栽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研制和推广符合兵团农艺要求、适应地膜上穴栽的移栽机械是解决育苗移栽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关键之一。“十一五”期间杂交棉在兵团棉花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杂交棉采用育苗移栽机械化栽培技术,可有效减小用种量,缓解杂交棉种源不足和价格高问题。
通过开发研制育苗机械、移栽机械,对番茄、辣椒、棉花进行大田移栽。计划2010年机械化移栽2亩。实施地点安排在124团、125团、129团、130团。争取兵团项目资金50万元,自筹20万元。
三、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引进(实验)项目
(一)、番茄、甜菜新机具引进示范项目
我师的番茄和甜菜种植面积不断加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面临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的形势,我师在番茄和甜菜的机械上大胆引进新机具,具体机型为德国荷马牌自走式甜菜收获机。通过新机型的引进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为实现农业全程机械化奠定了基础。
引进甜菜自走式收获机2台,131团和124团各一台。124团、131团全面进行番茄机械化收获示范推广。计划2010年机械化收获甜菜5万亩。收获番茄1万亩。实施地点安排 6
在124团、130团、131团。争取兵团项目资金100万元,自筹50万元。
(二)、引进高架喷雾器及配套的福田750拖拉机近年来,我师的机采棉种植面积不断加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面临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的形势,我师在机采棉工作中大胆引进新机具,具体机型为福田雷沃750型(改装)的拖拉机。通过新机型的引进大大提高了喷雾器的利用率,为实现农业全程机械化奠定了基础。
通过引进福田雷沃750型(改装)拖拉机,129团已购买喷雾器4架,128团购买2架。计划2010年准备购进拖拉机10台。配套袖筒式喷雾器进行防虫治虫和棉花脱叶,实现植保机械的新突破。计划在全师推广使用。争取兵团项目资金50万元,自筹20万元。
(三)、完善129团农业机械智能化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通过实施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对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研究开发、技术创新给予支持,促进农机科研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快农机科研成果转化。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科研开发成果和经验,加快农机科研开发创新步伐,对机采棉配套机械、饲草料生产机械、特色园艺作物播种和收获机械、采后处理和初加工机械、地膜回收机械等重点关键机械化技术进行科研攻关,实现技术上的跨越。计划2010年在129团建立农机化新技术 7
推广示范园区。争取兵团项目资金100万元,自筹50万元。
2009 8
农机节油技术推广策略分析 篇6
摘要:农机节油技术是拥有农业机械的农民所关注的话题之一,如何通过农机节油技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减少开销是农民一直关心的话题。而作为农机化工作者要大力开展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工作,让更多的农户掌握农机节油技术。本文主要总结了如何做好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工作。
关键词:农机;节油技术推广;策略
中图分类号: S232.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2.0041
农机节油技术的有效推广离不开广大农机化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致力于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也是所有农机化工作者的光荣使命,笔者总结做好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工作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注重农机技术的更新,寻找节油新的突破点,提高农机工作效率;二是加强农机节油教育和节油技术培训,提高农机手节油意识;三是提高农机手的农机操作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油耗;四是制定有步骤、有条理的推广方案,保证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五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形成示范工程;六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农机节油技术更新换代;七是开展部门协作,希望对广大农机手和农机化工作者有所帮助。
1 注重农机技术的更新,寻找节油新的突破点,提高农机工作效率
在新农村发展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促进农机节油技术的发展和更新,不断提高其节油技术及其节油效率,这样才能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获得持续的节油效果,从而更好地提高农机工作效率。
2 加强农机节油教育和节油技术培训,提高农机手节油意识
要开展农机使用和操作培训,指导农机手如何正确使用农机节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加大推广力度,通过加强对农机节油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宣传,能够使得农机手以及相关农业人员都积极参与到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对于节油技术开展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节油意识,从根本上实现节油。农机节油技术的培训十分关键,多数农村的农机手并不知道怎样去节油,或者说不知道自己这种操作方法是不是可以达到节油的目的,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耐心的讲解,将农机节油技术及时传递给农机手是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工作的关键环节。
3 提高农机手的农机操作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油耗
由于农机手操作不慎或者操作失误而导致的漏油及损失油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农机手在应用农机节油技术操作的过程中,需要针对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不断加以弥补,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提高自身对于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从而提高农机节油效率,科学的了解农机设备的操作规范,并且熟练的掌握,从而提高节油技术使用效率,避免造成油料的严重浪费。
4 制定有步骤、有条理的推广方案,保证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制定推广方案,有步骤、有条理的推进做好农机节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首先应当制定详细而具体的推广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步骤,有步骤地推进。同时,要提高推广过程的灵活性。农机节油技术的推广发展必须要根据其技术特点和发展状况制定有效的推广方案,其方案必须要对节油技术的特色、成本等方面做好相应的控制,制定具体的推广方案后,才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方法不断进行推广,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有步骤、有条理的推广方案,是有效开展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保证。
5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形成示范工程
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的节油意识。只有宣传到位,才会有更多的人了解新技术,就会有更多的人去接受新技术。节油技术的实施,必须要保证宣传的到位,在宣传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大力推广新技术,让更多的农业人员都能够认识到这种技术的重要性和优良性,从而深入地去了解,在推广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示范工程的方式来加速对农机节油技术的推广和宣传,从而使得这项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在推广过程中,可以采用示范的方法来进行推广宣传,这样会更有说服力,更有效果。
6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农机节油技术更新换代
农业机械正在不断的推陈出新,农机化时代需要的是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农业机械,所以要加大农机资金投入,才能加快农机节油技术的更新换代,才能开发出适合农民真正需要的技术。加大资金投入,能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以及加快农机节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7 开展部门协作,全力推进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工作
开展部门协作也是推进农机节油技术推广的关键所在,所有农机化工作的展开都不能单纯的凭借或者依靠某个单位独立完成,而是需要多个单位和部门合作推广,大力开展部门协作,加强配合力度,相互支持,遇到问题协商解决,全力促进农机节油技术的推广。
8 结语
农机节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的广泛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在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正确的对其加以认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技术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改进方法,促进农机节油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初.农业机械节油问题浅析[J].吉林农业,2014,(08).
[2] 孟祥凯.农机节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分析[J].河南科技,2014,(07).
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机技术推广,应用
在我国, 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有较大的关系, 农业一直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地位。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 将农业科技直接转化为农业效益是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如何将这些现代化信息技术直接运用到农业生产中, 一直是农业推广工作的重点。
1 农机技术发展现状
农业推广体系的构建是为了开展相应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以便为农村种植和畜牧业提升相应的科技含量, 加强农民培训, 提高农民素质, 调整产业结构等。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现代农业中, 我国农业技术相对而言较为落后, 农业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近年来, 我国为了平衡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经济矛盾, 政府开展了公益性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我国的农业经济增长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其主要表现为, 我国基层农业推广的力度较差, 基层推广机构的设置较为分散, 难以发挥出其中的整体效益;另外, 我国农村基层的科技投资制度不够完善, 缺乏相关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基层教育和科技推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2 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2.1 在农机器械中安装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全球定位系统, 指的是利用GPS全球定位来实现位置定位。采用GPS定位的目的是向全球提供低成本和高精度的定位服务, 从而精确三维定位位置。将全球定位系统放在施肥机或者播种机上, 通过GPS能够找到精确的位置, 从而掌握好播种和施肥的情况, 并且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以及土壤的有机肥料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和播种, 使得农业机械和信息化最大程度的相互结合[1]。
2.2 信息技术应用于农机物联网技术中
遥感技术在农机中有较为广泛的运用, 采用遥感技术指的是通过目标物体的反射光、红外线及电磁波对目标物体进行及时的探测和精准的发掘。农机联网技术是遥感技术和互联网紧密结合的一项技术, 在农产品生产区域中安装相应的遥感技术设备, 如采集温度、湿度等传感器, 并将传感器所记录的信息通过无线的方式传至互联网, 工作人员在日常生产中可以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参数, 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看护农作物的时间, 从而解放劳动力。
2.3 加强农民信息化利用率
首先是及时采集农民的需求信息, 按照农民的需要及市场需求、产业要求, 建立市场和农业机构之间的沟通渠道, 从而能够掌握市场动态, 这样才能够实施“菜单式”服务。其次是有效拓宽技术服务领域, 原有服务领域是重视产前、产中服务向产后服务延伸, 从生产到加工等流通环节重视管理;在原有的基础上, 由原有的偏重农业产量的推广到重视生态型的生产, 从而改善农村的生态状况。最后是丰富服务技术手段。不仅需要做好技术资料的准备工作, 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 做好相应的田间技术讲解。而且要善于做好创新服务模式, 最大程度地推行农投企业的订单服务模式, 以农资和经销商为主体的服务模式, 进一步规范科技园区为主体的示范推广[2]。
2.4 加强渗透农机信息技术相关知识
信息技术如果在农业生产中加以落实, 将会使我国农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而走向一个新的高度。信息化的推广, 让农业生产人员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才能够最终实行推广。而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 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之一。例如, 可以邀请专家进行培训, 将年轻优秀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派出去交流学习。通过专家的培训和讲座, 能够让技术人员开阔视野和更新相应的知识结构, 填补相应的技术空白, 对于及时了解和掌握农业科技的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上下一起努力, 才能够帮助农机技术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2.5 加强领导, 科学筹划
相对而言, 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 因此在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方面能力较弱, 导致了目前基层农业推广工作的能力较差, 这也是导致我国基层农机推广进程较为缓慢的原因之一。因此, 要加强领导, 科学规划信息化与农机化之间的融合发展, 制定科学合理的领导体系。对发展规划的建设标准的制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拉近农机管理部门同农机用户之间的距离, 从而有利于推广农机技术[3]。同时, 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及时了解最新的农机科技信息技术和农机科技发展动态, 合理配置信息资源, 确保信息技术在农机推广中作用的发挥。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进步, 为农业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诸多便利, 同时也减少了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量。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 提高农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对于满足农户的生产种植需求, 确保生产种植高效完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6 提高认识, 提高农机信息化推广
加强建设农机信息化, 有助于整合和优化农机工作流程, 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广泛推广农机信息化, 应该统一认识, 全力支持信息化建设, 大力推广新的信息技术。基于产业信息化、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等原则, 大力促进农机信息化发展,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切实履行加强管理、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的职能, 想方设法提高农机技术的产业化。在农机信息化应用推广过程中, 应善于利用网络、视频、现场讲解和音频等推广方式, 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专业培训, 使得他们掌握先进的农机生产理念和农机新技术, 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机推广服务水平。
3 结语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农业生产已成为了我国未来发展的重点。未来只有实现农业信息化, 才能够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只有重视农机信息化的推广, 才能够保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从而走向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林建.浅议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运用分析[J].民营科技, 201 (33) :80.
[2]马金嫦.浅析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及示范推广应用模式[J].科学种养, 201 (64) .
谈农机节油技术的推广 篇8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农业现代化步伐的推进, 我国的农机使用量越来越大, 而农机所用油料的价格也是不断变化的, 种种情况加剧了燃油的供需矛盾, 这就更需要在技术上改进这种现状, 农机节油技术使农机耗油量能够有所降低。因此, 需要对农机节油技术进行推广, 加大农机节油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加快农机节油技术的改进与推广, 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使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前进。
1 农机节油技术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以及资源消耗的加快, 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问题, 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节约能源方法的研究上。我国也研究农业能源节约相关技术, 对农机节油技术的研发以及推广给予了很高的重视。目前, 随着试验、推广、宣传等工作的开展, 总结了几种农机节油技术。第一, 通过在农用燃油中加入添加剂节油。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添加物来助燃, 增大燃油的利用效率, 以此来使农机机油得到有效利用, 达到节能目的。第二, 通过对节油装置进行改进, 降低耗油量。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磁化节油器、对柴油机进行扩容等方法来实现的, 可以有效降低机油使用量。第三, 改进农机操作技术, 优化农机使用方法来进行节油。第四, 主要通过对防漏装置进行更好的密封、清洗金属剂来达到减少耗油量的目的。
2 推广农机节油技术的作用
2.1 最大化利用资源
基于我国的国情以及目前全球资源紧缺现状, 我国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对于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经济发展来讲, 加大力度推广农机节油技术, 可以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节约资源的活动中来, 通过规模经济的效果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有效避免无谓的浪费, 同时还可以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2.2 促进农业的发展
机械化的生产可以有效解放劳动生产力, 以同样的劳动力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率, 多余的农村劳动力可以投入到其他行业中去, 这样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可以帮助农民提高经济收入, 促进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1]。
2.3 提高农民收入
机械化生产可以帮助农民减少生产力的消耗, 推广农机节油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在进行机械化生产的过程中降低机油的使用量,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进一步提高农机的工作效率, 通过农机生产效率的提高, 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
2.4 保护环境
农机节油技术能够得到有效推广, 可以帮助农民节约农业成本, 对国家来讲, 可以更好地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资源消耗的减少必然会减少资源消耗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2]。
3 如何有效推广农机节油技术
3.1 确定科学的推广方案
要更好地开展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工作, 就要针对推广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方案, 来指导推广工作计划的执行。只有在科学方案的指导下, 才能使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 也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处置方案进行解决。例如, 在农机类型的选择上, 可以对同一使用功能的多种类型的农机进行对比, 分析各种类型农机的优势与劣势, 了解农机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各种问题解决方案, 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了清晰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对, 使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工作有序进行。
3.2 做好农机节油技术推广的宣传工作
为了更好地推广农机节油技术, 要对推广工作进行有力的宣传, 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农机节油技术带来的切实利益, 对国家的发展以及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 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带来的益处。只有这样, 农机节油技术的推广工作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才能更有效地进行[3]。
3.3 加强对农机节油技术的培训
要推广农机节油技术, 其中一项工作就是针对操作者、使用者的培训工作。首先, 要对农机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让操作人员了解到农机节油对节约资源、降低劳动成本带来的好处, 以此来刺激他们积极参与培训的热情, 达到提高操作人员素质的目的。其次, 农机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也是因人而异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操作习惯, 因此要对农机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规范操作过程, 更好地掌握操作方法, 通过操作方法的优化来降低农机耗油量, 达到节油技术推广的效果。
3.4 适时更新农机技术
推动农机节油, 不仅仅是在推广上进行, 还要适时进行农机的更新, 对于一些陈旧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农机要进行淘汰。在农机的使用上要做到与时俱进, 积极使用先进的农机不仅能够提高生产率, 还能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同时要适时对农机技术进行更新, 通过农机技术的更新来更好地推广农机节油技术。在生产使用过程中, 要积极总结经验教训, 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 促进农机技术的进步, 同时促进农机节油技术的发展。
4 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 农业经济也随之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也在加快,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程度也在加深。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加深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耗油量, 因此需要对农机节油技术进行有效推广, 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农机节油技术的推广不仅可以有效节约资源, 还可以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 同时耗油量的降低对提高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农业经济, 农机节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农机节油不仅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更有助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对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农机节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 在我国市场中, 农机的使用和生产技术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需要加大力度对农机节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有效推广农机节油技术, 以此从根本上解决农机耗能高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推行农机节油的意义以及农机节油技术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农机节油技术,宣传推广,方法
参考文献
[1]白好仙.推广农机节油技术的意义及问题分析[J].吉林农业, 2014 (23) :32.
[2]马小耕.农机节油技术推广应用的意义[J].民营科技, 2012 (2) :12.
农机推广技术 篇9
一、上思县农机化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
(一) 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薄弱。
农机推广工作者是开展技术推广工作的主力军, 他们的自身素质、理论修养、业务水平、专业技能等直接关系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由于种种原因, 一方面上思县大部分的农机推广人员结构、知识结构出现断层。业务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少, 学历偏低、专业技能偏弱, 中级职称寥寥无几, 初级职称的也不多见。另一方面, 上思县农机推广机构人员待遇低。工资待遇是70%差额拨款, 致使农机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受挫, 事业心受影响, 在思想、观念、技术上难以适应农机化发展的步伐, 从而影响到农机化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 政府部门不够重视。
要加快农机化推广工作发展, 就必须有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在农机化推广过程中, 农机化推广效率不高,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对农机化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府对农机化科技推广的重视不够。对于目前农机推广机构存在的队伍不稳、保障措施不力、管理体制不全、人员素质不高、农机化发展缓慢等突出问题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较少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二是政府对农机化投入的资金很少。农机化推广经费几乎为零, 不适应市场经济需求, 延缓了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速度。
(三) 办公设施差。
农机化推广体制没有得到确立, 使农机化推广工作举步维艰, 难以进行。一是乡镇农机站的人、财、物权都归属于所在地政府, 没有独立设站。上思县有8个乡镇农业服务中心, 每个农业服务中心有1~2个农机推广人员, 没有独立的办公设施, 依附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办公。县农机推广站也是在县农机局里面办公, 条件简陋。二是农机化推广示范设备不足。由于农机化推广经费不足, 导致农机化推广所需的试验示范设备、仪器、机具、基地等装备不足, 很难开展推广工作。三是专业技术人员少。近年来, 推广技术人员逐年减少, 专业技术骨干缺乏, 人员老龄化, 专业素质稍低, 导致农机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影响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 农机推广经费紧缺。
经费紧缺一直是农机推广工作难以解决的问题, 由于推广所需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 县级农机推广机构只有依靠有推广项目, 才有推广经费, 乡镇农机站推广经费更加缺乏, 导致农机化推广工作基本停留在开会、发资料等传统方式上, 农机化推广工作步履维艰。
二、促进农机化推广工作发展的对策
(一) 加强农机推广队伍建设, 提高自身素质和执行力。
大力加强农机推广队伍的思想和文化建设, 努力提高农机推广队伍的自身素质和执行力, 是推进农机化推广事业向前发展的保障和基础, 也是做好农机化推广工作的根本。大力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人员进入农机推广队伍, 加强业务培训, 定期举办推广人员业务培训班, 重点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宣传推介能力的培训。要注重在实践中锻炼队伍, 提高素质。结合重点项目的实施、组织科技下乡, 开展农民农机技术培训等活动, 让专业技术人员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要通过上下一致、坚持不懈的努力, 造就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业务精通的农机推广队伍, 更好担负起农机推广工作的重任。
(二) 促进科技成果走进田间地头, 加快科研成果应用。
农机推广是通过试验、鉴定、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 把农业机械和农机化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农机化技术推广的宗旨是在充分试验示范的基础上, 向农民提供适用的放心的农机装备。并依靠农机化推广技术人员所掌握的技术, 向农民传播新技术, 把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农业生产力。降低劳动强度,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桥梁纽带联接科研部门, 及时和生产企业、用户终端畅通信息, 反馈渠道, 促进沟通交流, 促进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有机结合, 协同发展, 真正为农民做实事。
(三) 争取政府对农机化推广工作的重视支持。
当前, 随着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进一步加强, 全社会关心农民, 扶持农业, 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社会氛围已形成。在新形势下, 争取政府支持是做好农机化推广工作的关键, 农机化技术推广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也是一项支持农业发展的公益事业。任何一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示范和推广, 都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资金的支持, 农机部门应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 努力做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 做出成效, 引起政府重视, 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在业务上, 应由一把手挂帅, 牵头联系项目、技术和资金, 加大推广投入力度, 只有这样才能使推广工作走向一条良性发展的轨道, 农机推广才能更好更快发展。
(四) 加强信息服务和宣传, 培养农民的推广主体意识。
农机推广技术 篇10
国家把技术推广作为扶持、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战略和路径,不断健全完善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提升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全国建成了中央、省、地市、县和乡镇五级国家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在各级政府农机化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此为骨干力量,组织开展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新成果的试验、示范、培训、指导和推广,联合、支持其他相关社会力量开展技术推广与服务,构建了国家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机科研院所、有关学校、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相关社会团体等相结合的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1],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方式。本文以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为案例,剖析我国农机化技术推广方式的主要特征、面临的挑战与原因,并借鉴农业发达国家有益经验,对进一步完善农机化技术推广方式进行探讨。
1 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成效
油菜是我国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之后的第五大优势作物,在27个省( 市、区) 有种植,常年种植面积800万hm2左右,总产量1 400万t左右[2]。优势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冬油菜产区和北方春油菜产区,其中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长江流域省份冬油菜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85% 以上,是国内最大的油菜产区。长期以来,油菜在种植和收获两个环节主要依靠人力来完成,生产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多,生产成本高。2006年,全国油菜机收水平仅为5. 2% ,种植机械化水平更低。据测算,在油菜生产成本中,劳动力成本占60% ~ 70% ,每公顷耗工12个以上[3]。近年来,随着油菜主产区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业用工成本攀升,导致种植油菜的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生产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稳定油菜生产、提高生产效益迫切需要实现生产机械化,节本增效。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抓紧启动重点油菜产区全程机械化试点工作[4]。农业部和各级农业、农机化主管部门把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列为主推技术之一,在科技、财政等部门支持下,加大动员部署、工作考核和投入力度,组织开展技术推广。各级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积极组织实施,有关科研、教学单位和生产企业、农机合作组织等各方力量广泛参与,有力地推动了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目前,油菜机械耕整、开沟、植保、施肥等环节机械化基本解决,机械直播、收获取得明显进展。2013年,油菜收获机具保有量达1. 94万台,是2008年的近8倍; 油菜机播水平16. 20% ,机收水平20. 29% ,分别比2008年提高了6. 46百分点和13. 35个百分点; 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39% ,比2008年提高16个百分点,如图1所示[5]。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支持促进油菜生产的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3年,全国油菜播种面积740万hm2,比2007年增加80万hm2; 总产量1 410万t,增加190万t[2]。
2 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的主要方式
1) 政策促进 ( 扶持) 。国家对油菜生产机械的购置进行补贴。农业部和部分省市对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区中油菜机播、机收社会化作业进行补贴,部分省市对油菜种植达到一定生产规模的大户、合作社进行生产补助等,以此推动油菜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仅2013年,中央财政投入的油菜种植、收获生产机械购置补贴资金就近1亿元。
2) 项目带动。通过科研、推广项目的实施,推动机具创新开发和技术示范推广。农业部和有关省设立了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2008 - 2013年,在主产区建设了114个示范县( 区) ,投入资金1 500万元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公益性行业( 农业)科研专项、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科技专项对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创新和机具开发进行列项扶持等。
3) 机具推选。将先进适用、质量可靠的油菜生产机具纳入国家和省级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2013年列入国家目录的油菜种植和收获机械产品分别为19个和58个,分别比2006年增加18个和54个。在不同阶段,集中组织开展油菜生产机具选型推荐、测评等活动,公布相关结果,指导农民选用,引导企业的产品研发和改进。如2007年,农机试验鉴定系统组织进行油菜生产机械选型推荐工作,推选了一批开沟、种植和收获机械产品,公布了机型特点和适用范围等信息[6]。2013年,农机化技术推广系统组织对自走式油菜籽联合收获机进行现场测评,测试割台损失率、脱粒损失及含杂率,考核班次生产率、纯生产率、耗油量、故障率及留茬高度等指标,发布了测评结果等[7]。
4) 试验示范。以项目为依托,建立以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为主的示范点,进行关键技术和机具的对比试验; 推进农机与农艺配套,组装集成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确定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机械化生产模式与机具配套方案,形成机械化作业规范及规程; 通过现场参观示范点、观摩示范点机具作业、成果展示,组织示范点开展社会化作业服务等,进行应用示范。
5) 规范技术。农业部制定发布了《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要点( 试行) 》和油菜种植、收获机械作业质量等行业标准,规范主产区的油菜机械化生产作业,引导油菜生产机具的开发和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各地结合实际,及时总结试验示范成果,制定适合当地的技术规程和标准,引导、规范和促进技术推广应用。
6) 宣传培训。以举办培训班、召开专题会议、印发资料、声像讲座、简报介绍及参观学习等方法,开展技术培训与宣传,结合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加速技术的传播和扩散。
7) 咨询指导。农业部成立了“油菜生产机械化专家组”,由农机和农艺专家参加,共同为示范项目实施、技术培训等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持,对相关地区的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提供咨询服务。各地通过建立技术小组或选定专家等方式,对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和农民开展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等。
8) 部门协同。农机、农艺等有关政府管理部门相互协作。有关政府部门、技术推广机构和科研单位加强协作配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委员会吸收农机专家参加。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等科研项目中,统筹油菜品种选育、栽培、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促使农机和农艺科研人员协作攻关。农机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立相互协作机制,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在项目规划实施、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遴选、技术宣传与人才培养、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强化合作,促进农机与农艺技术融合。近些年,每年都有全国性和主产省农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及农机推广机构和有关科研院校共同举办的技术研讨、交流活动等。
3 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上机械化水平仍然较低。目前,技术推广中要解决好的主要问题: 一是加强农机农艺融合,解决适合油菜机械化生产的品种不多问题,以及品种、种植方式与机械装备的适应性、配套性差,成熟、规范、定型的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不多等问题,加快适合机械直接播种、收获的品种选育、推广,推进油菜生产机械化种植方式的品种、栽培、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和与前后茬作物生产模式协同配套; 二是加强机具研发与推广应用的结合,解决播种、收获等关键环节机具的技术水平、可靠性、适应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加快播种、收获机械的研发和试验验证,提高机械作业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三是加大投入力度,解决各地示范推广主要依靠项目支撑、持续性差,以及科研、推广项目经费强度不够等问题,进一步加快技术示范推广。
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方式,在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其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在农机化技术推广中也比较普遍,与我国对技术推广投入不足、农机与农艺推广机构分离、农机科研与技术推广脱节等体制机制问题有关。我国长期以来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分属不同部门和单位,推广体系分为种植业、农机、畜牧、渔业等各自独立的系统[8],彼此间缺乏规范、有效的衔接制度和协作机制,相互之间的结合不够紧密,资源比较分散,导致产学研推脱节[9]、农机农艺不配套,成为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经费来源上看,改革开放以来至21世纪以前,国家推广机构既承担公益性服务,又进行经营性推广活动,以弥补经费不足。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改革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积极探索推动公益性推广和经营性推广分离,国家推广机构经费逐步由国家保障; 但由于改革还不到位,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一定程度上存在保障不够等问题。2012年全国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中尚有10% 为非全额预算单位,县、乡推广机构年人均经费分别为6. 6万元和3. 5万元,省以下机构中人均拥有电脑不足0. 3台,拥有自主产权的业务用房和试验基地的机构分别只有40% 和25% 左右。相当多的推广机构“有钱养兵,无钱打仗”,开展工作主要依靠上级项目。尽管中央和省级均每年安排较多的专项经费,设立重大科研、推广项目,但落实在各地农业技术推广上,项目过度分散,项目资金不多,影响了资金效益的发挥。无论是中央财政还是省级财政,大量的经费主要用在农业生产建设或农业技术研究,而农技推广经费十分有限[9]。这也是制约如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等工作的重要原因。
4 完善农机化技术推广方式的借鉴与思考
我国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技术推广方式,自上而下,依靠行政命令和各级国家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力量加以推动,在短时间内动员、积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形成深厚的社会氛围,可以很快形成强大的技术推广优势,取得明显成效。但从长期看,这种推广方式面临两个主要的挑战: 一是有关方面的配合能否持久、有效,特别是农机与农艺能否持续、有效结合。二是国家的投入能否持续与保障。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农机化技术推广并未如我国一样自成一个单独体系,而是包含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之中。研究表明: 世界上80% 以上的国家采用的是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或政府领导,企业、研究所和大学参与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1]。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法国等主要农业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主要以政府拨款为主[8]。通过比较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等国的相关做法,可以为我们完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中国、美国和日本相关问题比较情况如表1所示。
通过比较看,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把农业技术推广作为一项公益事业,立法予以扶持、规范,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 机构) 在整个推广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国家保障推广机构经费,重视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配合,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等,体现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共同要求。由于国情不同,各个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各具特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重视制度建设、完善,经费安排、部门协同等相关制度内容明确、要求具体,具备可操作性; 注重需求引领、问题导向、协同攻关,促使教学科研、推广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16],比较好地解决了科研与推广密切结合、农机与农艺融合等问题。我国2013年1月1日起实施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确立农业技术推广遵循“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分类管理”的原则,实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等相结合的推广体系,明确国家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责,实行无偿服务,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并按规定使该资金逐年增长[8],但对各级财政投入总量缺乏明确规定,对农技推广公用支出、项目支出的保障标准、最低保障额度,均没有具体明确,还需要进一步落实。此外,如何实现国家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与农机科研单位、学校等其它多元力量有机结合,推进农机与农艺融合,也还需要根据法律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结合国情,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完善我国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技术推广方式,最主要的是加快制度创新和建设,既重源头控制,又重过程管理,以切实可行的制度来保障技术推广投入,推进产学研推紧密结合,促使农机农艺融合。一是完善投入制度,在依法增加预算安排、逐步提高农技推广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的同时,逐步探索、明确推广经费国家和地方各级财政负担的比例和使用范围,形成合理有效的投入总量和结构。探索利用公私合作( PPP) 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技推广等,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投入的长效机制[9]。二是加强协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公益性推广的多种实现形式,通过政府订购、购买服务、招投标、定向委托、财政补助等方式实现公益性推广服务,引导有关农业和农机科研、教学、生产单位多元社会力量参加技术推广[18]; 改革创新农业农机科研、推广项目立项及工作成效评介机制,如从制度层面对有关教学、研究人员从事推广工作的时间或工作量做出明确规定,以及明确相关科研项目要有推广人员参与,以生产一线需求和推广人员建议作为有关科研、推广项目立项重要依据等,通过制度建设,实现农科教、政产学研推用密切结合。三要建立完善重大问题部门会商、学科协调等制度,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农机、农艺不同部门、学科、环节工作沟通、协调和合作机制,着力整体解决方案,强化顶层设计,推进科研、教学、推广及生产等各方面凝聚共识[16],分工协作,合理配置资源,促成各个方面、各个主体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事业同干,加快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步伐。
5 结论
通过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案例分析,主要体现在政策扶持、项目带动、机具推选、试验示范、规范技术、宣传培训、咨询指导和部门协同等方面,成效明显; 但由于体制机制原因,面临推进农机与农艺、农机科研与技术推广等有效结合以及保障投入等方面的挑战。比较借鉴国外农业发达国家重视制度建设,制度内容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等做法,结合国情,进一步完善农机化技术推广方式,要立足制度创新和建设,依法完善投入制度,形成合理有效的投入总量和结构; 加强协同制度创新,探索公益性推广的实现形式,改革创新农业农机科研推广项目立项、工作成效评介机制; 建立完善重大问题部门会商、学科协调等制度。
摘要:以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为案例,研究我国“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方式的主要特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指出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政策扶持、项目带动、机具推选、试验示范、规范技术、宣传培训、咨询指导和部门协同等方面,成效明显;但面临如何解决好推进农机与农艺融合、农机科研与技术推广结合以及保障投入等方面的挑战。因此,要借鉴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做法,立足制度创新和建设,完善投入制度、加强协同制度创新、建立完善重大问题会商协调等制度。
农机推广技术 篇11
关键词:农机推广;机遇;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162-1
1 农机推广工作面临的机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土地实行集约化经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的依赖性更加增加,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日趋重要。
农机化迅速发展,为农机推广部门强化职能,拓展服务提供了机遇。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扶持农机化的发展,采取各种行政和市场的手段来推动和引导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农民对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农机化新产品要求的日益迫切,为农机推广部门开展推广工作提供了机遇。随着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为农机推广部门走入市场提供了机遇。
近年来,由于中央和省加大了对农机购机补贴的投入力度,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激励了广大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使农机化装备全面提升。因此,更需要我们农机科技人员及时把农机化新技术传授到农民手中。
2 当前农机技术推广存在问题
2.1 政府型推广形式面临危机
以前农机推广工作一般是上级下达推广任务指标,县乡级组织实施。而现在市场经济下,无论是推广组织还是推广者,当觉得有利可图时才能积极实施或积极响应。
2.2 农机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
有些项目无利可图,则组织者、实施者红头文件层层下发,使用者也不会感兴趣,农机推广工作处于被动状况,基本上开展不起来。
2.3 农机新产品质量差,服务不到位
有部分水稻插秧机,由于产品质量差,农户在插秧期间,插秧机易出现故障,找销售商和厂家,有时不能及时派人来维修排除故障,延误农时,给农户造成损失,同时也阻碍了新机具的推广和应用。
3 对农机技术推广对策建议
3.1 加强领导,优化调整
各级政府及涉农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结构调整工作的领导,把农机结构调整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农业部门要在农艺、土地经营模式调整方面,要优先考虑农业机械化调整因素,搞好农机农艺的有机配合。各类金融机构对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更新农业机械要给予信贷支持;县级财政要加大对全县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农机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调查研究,搞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服务;各涉农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多方位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各级各部门出台调整农业发展结构和方式方面的政策,都要将农业机械结构调整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予以统筹安排,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加快发展。
3.2 灵活多变,健康运行
我们应以推广示范基地为根据地,以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协会等为战斗堡垒,既要积极争取承担国家重大农机推广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借此推动推广工作上台阶、进档次,提高工作水平,又要采取多种方法,全力推广新机具、新技术。同时培训和配套服务要及时到位,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链条,让农民满意。一是积极筹措资金,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引进适合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新机具进行试驗和推广。二是要管理好试验基地和试验项目,并有计划有层次开辟新的试验基地和实施项目。三是可与生产企业联合,创建农机展销区。四是可与销售流通企业联合推广新技术、新机具。五是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借助院校、科研单位的优势,发挥自身特点,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3.3 发挥优势,打造航母
《农业机械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促使我们农机推广部门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与水平,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工作,多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一是要强化内部管理,实行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二是要建立健全考核奖励制度。三是要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思想,努力武装自己,增强本领,更好的为“三农”做贡献。要发挥农机推广部门与企业、农户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好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咨询、政策宣传、信息发布等工作。促进政府对推广工作的重视与支持,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与质量,提高农民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走“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率”的路子,使农机推广工作平台成为发展农机化,促进“三增”的舞台。农机推广只有把握时代的脉搏,找准切入点,积极发挥自身功能与特点,促进政府与企业,农户之间沟通、交流合作,逐渐把农机推广事业做大做强,为发展农机化,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农机技术推广的创新思路 篇12
关键词:农机技术推广,创新,农业发展
农机技术推广至今, 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 皆因体制受阻, 如推广人员的缺乏, 尤其是技术人员少之又少, 在法律法规方面缺乏正确、有效的指引, 从而加大了基层推广工作的难度。而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确立给农机推广工作带来了新的转机, 如何抓住机遇深入改革, 正是各级农机推广部门所面临的课题, 各地区农机推广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措施, 加强工作思路的创新, 以适当放活经营为指导, 以稳定公益性为原则, 把新时期的农机推广工作有机而深入地融入到农业推广工作中, 以更好地开展“三农”工作, 促进农业发展。
1 我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概况
农机技术推广实际上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农机科技成果与实用技术的一个中间转化的环节, 我国的农机推广工作历经四大阶段:创立、迅速发展、依法促进和新体系的构建。从1993年起, 我国颁布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 从法律的角度确立了农机推广工作开始正规的发展, 此后, 在历时60多年的进程中实现了制度化, 并在全国得到普及。如今的推广体系与技术网络也越来越完善, 一线推广主要以县站与乡 (镇) 站为主, 实现了多种形式、多样功能和多层次的格局, 从而提高了生产技术, 并在科技知识的宣传方面得到有效加强[1]。
2 农机技术推广的创新思路
2.1 进行推广方式的创新
在推广方式上, 长期以来的主要模式是类似于“填鸭式”的推广, 技术人员教什么, 农民就学什么, 讲什么, 农民就听什么, 农民一直被动式地接受知识与信息, 造成需求与推广内容不对称、不吻合, 因而推广方式不创新, 推广效果就无成效可言。要创新首先利用调查的方式充分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 然后再进行技术的培训与提供, 其次提倡“跟踪式服务”, 利用技术推广团队对农民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地指导培训工作, 并协助农民对农业机械的使用、操作和维修给予指导。第三, 在宣传途径上实施创新。技术咨询电话的设立与农机网站建立, 通过电话咨询农民, 可以及时将相关的技术问题反映给技术部门。通过网络的互动, 实行推广效果的提高[2]。此外, 还可以设立档案备忘, 对相关信息存档, 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各类问题进行解决。
2.2 加强技术团队方面建设的创新
根据长期的观察,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农机推广部门一直以来新进骨干很少。此外, 还有国情方面的制约因素, 多数有农机技术的人才不想或无意愿从事这方面工作, 加之很多大学毕业生受“脱农”思想的影响更不希望到基层工作, 导致农机推广队伍从整体上更新缓慢, 而现阶段很多基层老骨干, 基本是工农兵时期的大学生或者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中专毕业生, 老龄化严重, 在新知识的更新或新视野方面都受到严重制约。所以吸纳“新兵”, 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技术团队输入“新血液”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政策和待遇、职称制度, 以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加入, 同时也要加强老队伍的培训, 及时更新新知识和新技术。此外, 加强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及时对推广人员的工作进行肯定和考核, 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3]。
2.3 对于推广制度和体系的创新
虽然农机技术推广部门隶属于政府, 大部分改制于农业机械所, 而从事公益性质的推广为导向。在以此为原则的基础上, 将经营方式放宽, 使推广制度和体系的建设得到极大的丰富。例如让相关的农机科研单位与农机的企业进行合作, 形成农户、机构和企业、政府的对接, 在推广工作服务中提供无偿和有偿并行。另外, 在课题研究方面, 可依实际情况或部门独自承担或与科研单位、农机企业共同开发, 这样一是可以提高自身的技术、业务水平, 二是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增加农民的收入。
2.4 推广思路的拓展与创新
在农机技术推广的过程中, 导致推广思路创新停滞的原因是推广意识和思想的僵化, 思路不新, 容易走老路, 一支农机技术推广团队缺乏创新思维, 将无法在工作中有所突破, 要具备创新性的推广思路, 首先要摈弃旧的传统思路, 如在推广过程中, 不能被动地等待项目的传达与成果验收等, 在平常的工作开展中, 要化被动为主动, 如在经费方面, 扩大政府和企业的合作, 让其来联合争取;如在项目方面, 主动出击去联系。在行动中要善于分析和总结相关法规和法律, 对于《农业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法律的运用要合理、要恰当, 与市场密切相连。要根据农民与市场的需求来提供和推广技术, 平衡“供需”的对接, 善于发现农户和市场潜在的需求并给予满足, 积极而主动, 且全方位地服务好农民[4,5]。
3 结语
农机技术推广部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排头兵”, 在知识和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亦受到各种制约, 如体制、意识等, 导致各种创新不力, 思路闭塞, 效率低下。而伴随国家的重视与市场经济的开放, 使得农机推广工作有了新的发展, 从推广部门自身的思路创新、工作方式的创新、制度与体系的完善, 再融合政策的扶持, 农机推广工作必然会更上一个台阶, 不断地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6,7,8]。
参考文献
[1]谭铁安.对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J].农业机械, 2010 (26) :58.
[2]张晓仲, 赵丽萍.关于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创新的思考[J].吉林农业, 2012 (8) :105.
[3]苍艳玲.浅谈如何搞好我省的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J].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0 (4) :15.
[4]于在睿.浅论农机推广工作的创新[J].农机科技推广, 2010 (10) :34-35.
[5]李志华, 刘振广.新形势下农机技术推广的创新[J].湖南农机, 2013 (1) :7, 9.
[6]富阳市推广农机新机具成效显著[J].现代农机, 2013 (1) :43.
[7]毕文久.探索多元化农机技术推广模式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J].吉林农业, 2013 (2)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