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体会

2024-10-05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体会(精选12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体会 篇1

新课程的实施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一片生机, 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有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欢声笑语, 课堂中有了认知的冲突、智慧的碰撞。

一、在宽松、开放的氛围中教学

课程改革为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立足本职, 不断探索, 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他们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比如, 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20页“做一做”时, 可放手让学生讨论, 小组交流汇报。在教材呈现的情境中,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列出了算式。笔者看到学生们情绪高涨, 思维灵活, 就马上趁热打铁, 进一步提出:“我们身边就有许多数学问题, 你们能不能找一找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呢?”话音刚落, 学生们立即行动起来, 有找的、有数的、有抢着说的……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敢说敢想, 笔者十分惊叹学生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就能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参与、愉快合作、探索发现的天地。

二、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中教学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学生对数学是否有兴趣, 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仅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而且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因此, 在教学中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根据其年龄特征, 结合教学内容, 联系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设计课堂教学,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看一看、画一画、摸一摸、剪一剪、想一想、试一试等活动, 在活动中学习, 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兴趣, 使学生从内心想学数学、乐学数学, 这样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 教师可把游戏引入课堂, 使数学教学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如在做数学计算时, 学生常常不感兴趣, 为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笔者采用“计算过关夺红旗”游戏、“数学接力赛”游戏、“玩纸牌”游戏、“数学套圈”等游戏, 使学生在想、做、玩、练中理解知识, 扩展思维, 保持兴趣,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

三、在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中教学

更重要的是获得自己探索数学、体验和利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 实现数学再创造。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 精心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与丰富多彩的活动,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 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一课时, 当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与异同之后, 笔者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分别制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通过实践活动, 使学生感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利用七巧板拼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拼出的图形多姿多彩, 形状各异。通过实践活动, 能促使学生自主参与, 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使学生感受和体验生活处处有数学。

四、在爱心中教学

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 笔者深深体会到:教师只有以全身心的爱去对待学生, 学生才会喜欢老师, 才会以十足的干劲来学习老师教的功课。以爱动其心,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对待后进生更要注意这一点。“差”是相对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这转化的条件就是学生的兴趣加上老师的爱心。

平时, 笔者在教学中注意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课堂提问、作业、测验都根据后进生的实际制定评价标准。做对了, 及时表扬, 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做错了, 也不指责, 耐心讲解, 不让他们气馁, 鼓励他们奋发向上。在学习上, 教会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时, 鼓励他们画图、观察, 认真分析数量关系, 多打几次比方,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 亲自说一说。这样半扶半放式的教学使他们逐渐走向成功, 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另外, 教师还要善于观察, 适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使学生形成“成功→生趣→再成功”的循环。事实证明, 教师对学生的爱, 是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的基础。

总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他们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使每节数学课都能情贯其中、趣寓其里,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自我追求的基础上, 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才能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 而且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良好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体会 篇2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应该从发现问题开始。但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学生不会问问题,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根本不能问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基于这一认识,有些老师就不再让学生提问题,而仍然“手牵手”的领着学生思考,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提出问题。因为在教学双边影响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教师。

这种认识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总习惯于找客观原因,而忽视了主观原因的分析。学生不能问有价值的问题,这正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培养和提高的,也是我们教学任务之一。学生的提问真的都没有价值吗?关键是我们教师能不能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理出问题思路。

大港九小郭x老师执教一年级“8、7、6加几”。郭老师是一名工作一年多的青年教师,而学生也是不到一学期的`一年级新生,但在这节课上,我看到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的闪光,看到了教师捕捉学生问题的智慧,看到了有价值的问题。教学片段如下:

情境图:8名小朋友到公园游玩,需要买8张票,又来了5名小朋友,一共需要买几张票?教师引领学生观察主题图,列出算式8+5=。

师:你们能用摆小棒的方式算一算需要买多少张票吗?

生:能。

师:那同学们轻轻地从文具盒中把小棒请出来吧,自己试着摆一摆。

生独立操作。

师指名汇报。

生1:(边摆边汇报)因为8加2等于10,所以把5分成2和3,把2给8之后就凑成10了,10再加3就等于13。

师:听明白的同学举手。

部分学生举手。

师:有问题要问的同学举手。

又有部分学生举手,师指名提问。

生:为什么不摆一根小棒呢?

生1:因为去凑10。

师引导:你听明白了吗?这里不是9根,所以要用两根去和8凑成10。

生:为什么不加5呢?

师:听明白他的问题了吗?

生1:8加5就不能很快算出得数了。

师引导学生梳理此问题。

师:你能再说一下你的问题吗?

这名学生再次表达自己的意思:为什么不加5呢?

师:我想你的意思是用8加2凑成10,再用10去加3,而为什么不去加原来的5,是吧?谁来解释一下。

……

学生的两个问题都问到了知识的核心部分,但表达不是很清楚,教师没有错过机会,而是帮助学生慢慢的梳理问题的实质。在老师的进一步引导和梳理下,问题逐步呈现出来,“为什么要分成2和几”“凑10后为什么不去加原来的数”,这两个问题都是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受思维定势影响而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而又是我们备课时不容易涉及到,因为我们一般都是从知识的层面理解并设计教学的。应该说在这节课中学生非常主动的参与,积极思考,教学效果很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经验点滴体会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中段;教学经验

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学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积累。所以,教师需要将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经常性的总结和归纳,对自己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起到能动的积极作用。

一、实现生活化的数学教学

尽管数学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思维性,但是和生活拥有紧密的联系。加之小学中段学生由于年龄因素,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渐发展。数学教师就需要针对这个事实,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情境的变化因素,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些因素直接要求数学教学必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有机地联系,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活元素,以生活作为出发点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必要的前提。

比如,在引入“年、月、日”的课程时,笔者对年、月、日的问题向学生进行了询问:“同学们考虑一下,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和年月日相关的事物呢?如果知道的,可以说一句和年月日相关的话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时,如果学生对回答无所适从,教师可以举例:“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呢?”学生可以很自然地回答,比如“我的生日是9月29号。”“那么9月29号是不是就包含了年月日的知识了呢?”通过这种点拨,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通过这种联系生活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了数学对自己生活的密切相关性和价值,因此对数学拥有了亲切感,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为他们发展抽象思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根据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人都有成为一个新鲜事物的发现者、探究者和研究者的愿望,并且这种愿望在儿童的心理意识中表现得更加强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效开发学生的智慧和灵感,从而让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和促进。

例如,筆者在教学“四边形的内角和”时,向学生提问:“怎么证明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度呢?”这时,有的学生提出用量角器把四个角的度数测量之后相加,有的说把纸质的四边形按对角线剪开正好成为两个三角形,即两个180度就是360度,还有的学生说把纸质的四边形的四个角撕下正好能拼成一个360度的周角。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探究,学生在掌握和巩固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了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创新能力也得到了

培养。

三、新旧知识进行有效衔接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很容易遇到新旧知识的衔接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特定题材的灵活安排重新组合成清晰易懂的练习,从而引导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对新知识实现感性认识,顺利实现新知识的学习。比如,在讲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笔者没有照搬课本内容,而是自己通过全新题目的设计进行了课程的导入:“小明帮妈妈去买菜。他买了3.6元的土豆,1.5元的胡萝卜,5.2元的西红柿。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这样的题目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可以让学生激发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并尝试探究出正确答案的计算方法。此时,笔者趁着学生跃跃欲试的心情,引出需要讲解的相关课程内容,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在课程的学习即将结束时,笔者再次给学生创设了另一个和生活相关,但是难度有所提升的生活情境问题:“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之后,大家初步认识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那么在下课之前我想问一下大家,谁知道下面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考虑呢?甲乙两地相距300.5米,小明和小红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两分钟之后,小明走了79.2米,小红走了69.8米。这个时候两个人还相距多少米就能见面呢?希望大家在课下能够仔细地研究,明天上课我们来分享答案。”通过这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题目,教师可以实现数学新旧知识间的有效衔接,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有很高的兴趣和热情。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实现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从而对教学规律有正确的认识和精准的把握,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以学生的理解能力为教学设计的基础,为找到获得良好教学经验的捷径的同时,为自己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提供积极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红才.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反思[J].小学教学参考,2013(8).

[2]闫红光.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经验谈[J].科学导报,2013(1).

[3]张晓丽.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总结的探讨[J].祖国(建设版),2013(40).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体会 篇4

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周围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从抽象的观点来看,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数、量、空间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数、量、形三个方面,而计算是离不开数与计算的,空间形式及其关系要量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任何学科的规律归结为公式后基本上都要运用四则混合运算来计算。

1. 创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

1.1 变通书本例题。

书本的例题往往枯燥、呆板、单一,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变通,使之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例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例题可变为先计算8/12+3/12,再计算2/3+1/4,让学生先计算可约分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接着将其约分,让学生尝试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这个思考过程中有一个启示和迁移的作用,学生从没约分前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受到启发,很自然地将两者进行联系,这样就发现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2 补充书本习题。

课本中的计算题,往往是纯粹的计算,而且答案唯一,忽视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针对此种现象,我们在设计练习的时候,可以抓住问题的特点,设计一些开放性习题。通过这些练习,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用较少的时间做较少的题,掌握较多的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由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2.1 看,就是认真对数。

题目抄错了,结果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三点:①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②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③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2.2 想,就是认真审题。

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

2.3 算,就是认真书写、计算。

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不急不抢。

2.4 查,就是认真演算。

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最后,对计算过程中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3. 计算教学应注重情境创设的巧妙性

数学情境创设是指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行探索,将实际问题逐步抽象成数学问题。

我认为在计算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是有必要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创设的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生活。我们要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主题图要紧扣学生情况与教学实际进行适当处理。主题图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仔细斟酌教材中的主题图。当教材中的主题图不吻合学生生活实际时,教师要灵活进行处理,自然地创设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而近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课堂思维是否活跃,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所以,课堂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此时,创设问题情境犹如一块石头投入学生的脑海,必会激起思维的浪花。

4. 把握好情境与计算教学的关系

把计算教学置于现实情景之中,这是新课标教材的突出特点。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情境的创设不只是为了引出老师想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触景生情”、“触景生需”、“触景生思”,强烈地感觉到数学问题的存在。

这一环节常出现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对计算与现实情境的结合不管不顾,仍旧延续传统教学的“计算教学一总结法则一巩固练习”的程序周而复始地循环。教学仍以熟练计算、提高计算技能技巧为目的。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学生计算的技能技巧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但学生仍旧只是做题的机器,计算之外的收获则少得可怜。二是教师对计算置入现实情境的意图不甚理解,盲目放大情境的作用。课上按照“观察图意一搜集、分析信息一提出问题一分析数量关系一解决问题”的流程把情境图的处理与解决问题混为一谈。本来计算课学习的重点应该是紧紧围绕明确算理、掌握算法展开,但因为教师不明白教材意图,把大部分时间浪费在了处理情景图、分析并不难理解的数量关系上,使算理算法这一计算教学的重点成了附属环节。在这样喧宾夺主的计算课上,学生没有时间去探究计算的原理,没有寻找方法、总结规律的意识,更不用说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也就谈不上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和数学素养的形成。

5. 计算方法的优化

小学数学教学体会_教学反思 篇5

旗口镇中心小学四海希望分校

吴桂梅

教学反思 : 教学前反思

教学中反思

教学后反思

教学反思越来越为人们重视,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结合自己十几年小学数学教学经历,深刻体会到“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颇大,现进行如下探讨:

一、教学反思及其必要性

教学反思,也可理解为反思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将专家的理论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并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教学反思的三个阶段

1.教学前的反思

教学前的反思是指教师关注个人已有经验,充分展示教师本人的教学经验与风格,不受任何干扰的行为阶段。这个阶段往往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受经验束缚,不能很好地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教材、不同班级的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使教学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时,教师应该“稚化思维”——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力求做到找准切入点,点击兴奋点,寻求发散点,形成整合点。在新课程目标指导下,教师应该做好教学前的反思,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2.教学中的反思

教学实践本身是一个丰富的,多元的,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加以调节的过程。从理想的教学设计到真正在课堂实施之间存在着差距,教师在期望与现实的碰撞中常常会遭遇挫折,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善于抓住契机,生成新的设计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极限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当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方法,而且很多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来评价其他同学的方法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高频率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教学后的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是教师有批判地在教学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使教师的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结束,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笔者认为教学后的反思可包括以下三方面:

①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②教学的不足之处

侧重于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找到了哪些解决的办法和教学的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教学的新方案。从而不断强化自己有效教学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③精彩的片段赏析

侧重于记录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与教学展开过程中的亮点。如,哪个教学程序安排的富有科学性?哪个问题的提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得以萌发?即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高潮。这时最好能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回答。这些都可以作为教研的第一手素材,并以案例分析的技术,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加以阐述。

三、教学反思的再认识

古人云:“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学反思是一种具有指向性、针对性的行为,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反思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反思能让教师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在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间的差距中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反思能使教师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在反思理性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收获间的差距中完成向行为转移的飞跃。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体会 篇6

1.让生活走进课堂。增强数学课本材料的实用性

从学生日常的买菜、买学习用品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无非是为了用,为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了长大后能在社会上生存。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因此,我在备每一节课时都要想到所讲知识与哪些生活的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尤其我们农村小学的孩子,生活中到处与数学联系在一起。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做到不干巴巴地讲;有学生熟知的生活例子,就替代乏味的课本例题;能动手操作发现学习知识的,就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取知识;总之,数学教学就要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我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是这样引入新课的,向学生出示一张大照片,问学生:“漂亮吗?”“漂亮”既然漂亮就要很好的珍惜它,把它保存好。接着问学生:“如果给它做个相框,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所需要的木条?”“如果给这个相框装上玻璃,又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这快玻璃的大小呢?还能用长度单位吗?”接着指出,等你们今天学习了面积的知识后,问题就解决了,这样巧妙的利用身边的事物提出问题,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学习的兴趣,恰到好处。

2.变抽象为具体。引发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如何在孩子们面前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和亲近,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数学,主动地用数学。我认为关键是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让数学知识生活化,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理解和应用的信心。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入手,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使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如在教学《比高矮》这部分内容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课前教师故意把黑板擦放在黑板上方的边框上,一上课教师故作惊奇的说:“咦,黑板擦怎么跑那么高,谁愿意帮我把它拿下来?”上来拿的学生由于个子矮,够不着,他就跳起来很吃力地够着拿,还是够不着。老师微笑着说:“还是让我来拿吧。”老师动手拿下了黑板擦。并问:“同学们,刚才为什么他很费力也拿不到,而我这么容易就成功了呢?”学生纷纷发言:因为老师个子高,学生个子矮;说老师个子比他高,他比老师个子矮;老师你都长到黑板那儿了,所以一下子就够着了……。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马上叫刚才拿黑板擦的那位学生上来站在老师身边,再次比高矮,并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达。教师总结:看来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同时,我们经常需要知道谁比较矮,谁比较高,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处理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高矮。这样的导入设计很新颖,体现了新理念、新教法,让学生在一片欢笑声中理解了比较高矮的重要性。在具体感受和体验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3.创设真实情境,增加学生实际体验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学生拿着实物走进教室,动口、动手创设一个个比较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能更快的进入学习角色,能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能有更具体的感受和体验。我经常根据书上的图找来图片、实物、自做动物头饰、编写童话故事等,领着学生动手动口,还用模拟表演来亲自创设情境,使数学知识更具生活性和趣味性,效果很好。如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利用书上青蛙吃害虫的情境图,让两个同学戴上青蛙头饰扮演青蛙吃害虫,其中一个又高又胖的男同学扮演大青蛙,一个又瘦又小的同学扮演小青蛙,让他们走上讲台,张大嘴,表演吃害虫的动作,然后他们进行遇面后的对话:大青蛙说:“你今天的收获怎样?”小青蛙说:“今天我吃了20只害虫。你呢?”大青蛙骄傲地说:“比你的多多了,我吃了34只害虫。”这时让下面的同学提出一些数学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然后由学生列出算式,并在计数器上展示计算的过程。同时,老师利用学生的表演,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既学习新知,又实际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与价值。

4.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于交流发言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必须有新的教育观念。首先,对学生重新认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充分估计每个孩子的潜在能力,不要片面认为某某孩子太差。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他们的特长和优点不同而已。要信任理解孩子,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都体体面面的坐下去,千万不能让孩子在其他同学面前暴露他的不足。其次,要用和蔼的目光面和面容对全班的学生,经常用鼓励和赞赏的语言和学生交流,如:“我很高兴,我的想法和某某同学不谋而合。”“你今天表现很不错”“你对这一点的看法很有主见。”对于不完全正确的答案,我注意发现它的闪光点:“我听懂了你的意思”。“你说的这一点很有道理。”“你能解释一下吗?”以前每节课结束,我都说:“有不懂的找老师。”现在我常说的是:“你有什么感想或遗憾?”“今天的课堂,谁还想发表看法?”这样就能体现出老师和学生平等、民主、和谐。同时,还要观察分析学生的质量,应从不同的角度下结论,从能力的培养人手,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的发挥。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我尊重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相似的学生。做到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我不仅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师和教科书的质疑。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把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行动的研究并将这些体现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使所教的小学课堂变为学生善思的场所,提高能力的主阵地。

小学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7

1. 调动学生情感,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调动学生情感, 就是使学生有关学习的神经细胞处于高度兴奋, 情感信息在神经系统通道中的传递达到最佳状态。因此, 教师应抓住学生思维的热点和疑点, 创设问题情境, 进行激疑, 将“疑”设在学生新旧知识的认知矛盾之中, 让学生在“疑”中思考, 产生学习兴趣, 把学习新知识的情感调节到最佳状态, 使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需要, 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强烈精神追求, 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动机。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测量圆的周长时, 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 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 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 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条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 有几种测法?大家实验一下。”顷刻, 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 你用这种方法, 他用那种方法, 气氛十分活跃。尔后, 大家纷纷说出自己的实验结果。有的说:“我是用滚条的办法测出的。”有的说:“我认为用滚动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 假使遇到无法滚动的圆, 我想还是用绳测的办法好。”我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 因势利导, 提出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实验 (一细绳的一端系着一个纽扣, 手拿细绳的另一端, 绕动细绳, 纽扣在空中划出一个圆) 。“像这个圆你能用绳测、滚动的办法量出它的周长吗?这说明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我利用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大家再实验, 直到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л倍。这样, 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 既掌握了知识, 又发展了思维。

2.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科学、探索真理的欲望。

教学《认识分数》, 学生用灵巧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一个的几分之一。我贴出了二分之一, 四分之一的图, 并出示了1/2与1/4。我问:1/2和1/4比, 谁大呢?立即有学生说:1/4大。过了一会, 有学生说:1/2大。课堂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我并不急于下结论, 而是说:“现在教室里出现了两个答案, 谁是对的呢?我们先请说1/4大的同学说说理由。”一个同学说:4比2大, 大的中间的一份当然比小的中间的一份大, 所以我认为1/4大于1/2。我继续说:“这是他的想法, 那就请认为1/2大的同学来说说。”学生说:“我从图上看出来的, 1/2所占的阴影面积比1/4的大。”另一学生说:“分的份数越多, 每一份就小。分的份数越少, 每一份就越大。

我总结道:“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分母大, 分数就大;分母越大, 分的份数越多, 每份的数就越小。”当学生出现学习困难、错误时, 教师要把困难、错误看做是一种课堂生成的资源, 不能轻易放弃, 更不能草草地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教师应启发学生思维, 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获得知识和能力。在对不完美的答案进行修改和补充的过程中不断把问题引向深入。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 不仅是在获得知识, 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学习的自信与快乐, 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学是有趣的。

3. 教师要努力构建和谐数学课堂。

3.1 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重视师生之间的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 在这种情感交流中, 学生表现出对教师充满期望、有信任感, 学生就较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中去, 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

3.2 在教学中, 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和谐因素。

如数学史、人物传记、故事、趣事等的引用, 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会实践, 挖掘实际生活素材,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 从而使其产生自觉的主动性, 激发求知欲, 感受到数学内容的趣味性, 努力探索数学王国的无穷奥妙。

3.3 在教学中注意学习内容与情绪的和谐。

把某些不含情感因素的数学内容添上和谐情感色彩, 加上适当的渲染, 以情激性, 影响感化学生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 对学生的情绪、态度、优缺点及时进行调节, 利用口头表扬、图片 (如动物图片等) 奖励、学生掌声鼓励, 激励学生形成好的学习风气、习惯, 以达到情绪上的和谐。同时教师的体态、手势、语言、语调、表情等对教学都起着积极的情绪感染作用。

4. 教师的提问要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过程。要使学生善于提问, 教师首先就要在平常的课堂中为学生示范如何提问, 并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寻找问题, 特别是在自己对某事件思考后还不明白的情况下, 要善于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 让学生逐渐养成善于提问的习惯。如:教学“可能性”, 在摸球游戏教学环节中出现一个盒子里总是摸出红球, 学生觉得奇怪。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思考, 会问“为什么?”。最后, 教师打开盒子揭示原因:盒子里全是红球。从而让学生知道, 如果盒子里放的是一种颜色的球, 比如都是红色, 那么, 摸出的球一定是红色。长此以往学生提问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良好习惯。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体会 篇8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现在所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这些问题有的出现在教材本身的内容涉及上, 但更多的是存在与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当中。这些问题的存在, 影响和制约了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概括的说,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教材内容设计不当, 缺少趣味性

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中, 大多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最多的是过于注重数学内容的教学问题。这个问题的突出表现是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 过多的用数学公式或是题目的罗列, 忽视对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培养, 对学生的个人解决问题的提高也产生了诸多的障碍。这样, 就使得数学教材从整体上看显得沉闷而无趣, 多数学生对教材没有兴趣, 而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都是按照教材的设计进行教学, 没有自己的创新, 从而使得数学教学变的公式化, 格式化, 变的枯燥无味。在教材的编排上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教材编排过多注重原理内容, 公式表述, 缺少实际的案例, 更缺少趣味故事解析之类的内容。

2. 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

无论在任何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教学的主题, 没有教师的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是无法正常被传授的。然而,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广大的小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上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有相当多的教师之注重课本内知识的传授, 而忽略了在教学过程中雨学生进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互动交流。众所周知, 小学学生由于自身特点的独特性, 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精力不集中, 自我克制能力弱的问题。有这一问题的存在, 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很好的引导和带领学生学习教材的教学内容, 还要能够通过教学内容的变化, 使学生的兴趣得以集中, 只有这样做, 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 不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还会极大的挫伤学生学习应用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逐渐对课堂的教学内容产生厌倦甚至抵触的情绪, 这样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3. 小学学生的自身特点也影响到教学活动的进行

小学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自我克制能力差的问题, 也会对教学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提到, 这是小学学生其自身特点所决定的独特性。由于小学学生普遍年龄不大, 他们对教师在教学中所传授的内容领悟较慢, 特别是应用题的教学, 因为小学学生的应用行为很少, 这样就更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小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讲学习的理论与集体的实际问题结合, 这也就造成了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时候普遍敢到很吃力, 觉得无从下手, 是自己所无法解决的, 长此以往会极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 小学学生的思维普遍存在灵活性, 变通性较差的问题, 学生对刚刚学习的知识掌握不就, 对学习中的许多问题会采用固定的思维去思考, 这也影响他们在学习应用题能力上的提高。

二、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的两点思考

针对所存在的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 要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质量, 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 选择更为合适的小学数学教材

教学活动中, 教材是最重要的参考内容和载体。所以,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教材的作用。而针对本文上述所阐述的内容, 现在的教材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那么, 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就要格外尽心, 需要选择的教材内容哟啊能结合小学教学的实际, 使教材内容和教学理论达到最大限度的结合。只有选用这样的教材, 再充分考虑小学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 尽可能的选择趣味性强, 简单易懂的教材, 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让学生真正的喜欢教师所传授的内容, 并能自己主动学习。只有这样, 教材的作用才能得以最大的利用, 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

2.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摒弃过去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师传授, 忽略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展开。所谓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 就是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让教学能结合学生实际, 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尽可能的做到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让学生可以联想自身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用数学的知识自己解决, 让学生能从中体会到数学教学的独特魅力, 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兴趣。

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模式, 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 尽可能为学生创更大, 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使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 独立解决问题。在平时教学的应用题设计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平时喜爱的活动, 漫画, 动画片的能容, 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应用题题目, 如喜洋洋与灰太狼等。这样学生在接触题目时会更加的有兴趣, 也会更愿意去思考问题, 让教师的教学活动事倍功半。在解答这些问题的同事, 学生的兴趣也会被慢慢的培养起来, 从而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也对数学教学的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最用。

此外, 小学学生虽然具有自身的特殊特点, 但是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 是一定可以让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做的更好, 更加有效的。

摘要: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占据着比较重要的教学地位的是应用题教学。从某种程度来看, 数学中的应用题教学甚至决定着整个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那么, 如何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就成了现在教学中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 针对解决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体会

参考文献

[1]何燕琴.《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讨》.《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0年第3期.

[2]萧玉泉.《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代阅读》.2011年第2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体会 篇9

(一) 数学工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工具直观形象, 易于操作, 这一点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自然可以激起学生对数学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让学生在积极的动手中来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数学学习。如在学习加法时, 我们就可以借助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生活材料作为数学工具, 如铅笔、粉笔、木棍、小棒等, 这样就不再是机械而枯燥的算理讲解, 而是让学生借助数学工具在积极的动手中来深刻的理解。这样的学习更加有趣, 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 数学工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工具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力武器, 它能够将生活中的实际数量转化为数学中的数据。通过数学工具教学, 有利于将学生带入到概念化和系统化的学习中, 改变学生以往死记硬背的现状。有效的利用教学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时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同的数学工具在教学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只有数学教师有效的利用好数学工具, 才能够切实的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由此可见, 小学数学工具在新课标下具有重要意义。

(三) 数学工具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学数学工具是锻炼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 教师应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探究的环境, 让小学生能够自己动手设计出有价值的教学工具。小学生通过对数学工具的实际探索, 可以发现有意义的运算和数学知识。小学数学工具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帮助, 也是提高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利器。对于数学工具的应用, 需要数学教师的引导, 因为小学生还没有自主学习能力, 没有成熟的思维方式。

(四) 数学工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 应用数学工具教学不仅是小学课堂教学的需要, 也是促进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小学生的抽象能力有限, 有时候不能完全领会数学教师的讲解, 使得学习数学时出现迷茫和困惑。而数学工具在教学中会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概念, 让小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技巧。小学数学中利用学具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和具体, 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抽象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数学符号和数学工具的有机结合, 使小学生更加喜爱数学学科。

二、利用数学工具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 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通过数学工具的演示, 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运用积极的教学方式, 营造学生喜爱的教学氛围。比如在讲到小学低年级识数时, 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下准备10根小木棍, 在学习时, 针对不同的数字, 让学生自己拿出相应的木棍, 然后动手摆一摆, 数一数。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提高对数的理解, 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同时, 这些小木棍还可以在学习图形时有用武之地, 在讲到相交和平行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摆出相应的图形, 然后自己去发掘每一张图形所具有的特性,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发挥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不断成长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感受, 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 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技巧。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利用数学工具, 可以给小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 有利于学生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给学生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比如, 在讲到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转换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不同的数学工具, 平方厘米就让学生准备好裁剪好的卡片, 平方分米让学生提前准备好线绳, 让学生能够在感观上掌握面积单位大体的概念, 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现实生活中, 数学工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 就能够找到有利于学习数学的学具, 发挥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三) 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注重学习习惯的指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数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多进行数学教研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让他们真正成为具有良好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小学生。在讲到应用题时, 数学学具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比如:“动物园购入4只兔子, 又购入2只鹦鹉, 最后又购入1只老虎, 问一共购入多少只动物?”通常小学生往往是通过文字表述分析来进行计算, 如果在课前提前准备好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在教学时让小学生戴上相应的头饰, 用加法计算三部分小动物的和, 这样利用数学工具来教学就能提高课堂质量, 同时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让他们热爱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李碧.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教育, 2014 (25) .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10

新课标正式出台以后, 我们可以在很多课堂中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子,这说明很多教师已经不知不觉地把这样的教学方式引入到实际教学中。 但是若深入观察,就能够发现很多时候小组合作学习都只是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在农村小学,这样的现象更加普遍。 我们要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必须科学组织、合理运用,如果一味地滥用,则会造成相反的效果。

举个例子来说,提问:淘气买了6个梨子,每个1元钱,又买了3个苹果,每个5角钱,淘气一共用了多少钱? 诸如这样的问题就不具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 学生能够凭借独立思考而得出答案。 我在教学垂直与平行这部分内容时,向学生展示两条直线不同位置关系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之后编号,再要求他们分小组讨论如下问题:请同学们思考,这些两条直线不同位置关系图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 这样的问题具有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不仅能更好地领会数学知识,还能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二、创设高效的课堂情境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是判定其数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1]。 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孩子思维依赖性较强,学习时常常处于被动思维状态, 所以我们必须看准时机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将学生的思维引导进入和知识内容相关的情境中,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和思考。

比如我在教学时往往会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 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的教学条件限制,很多相关的教学配套工具不是很全面, 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学具。 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这部分内容时,我们要求学生回家之后使用硬纸板制作出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在实际教学中要求每名学生都自己进行实验,将纸板做的圆锥装满沙子,连续倒入圆柱体中三次,学生发现倒入三次之后的沙子恰好将圆柱体填满。 通过这一实验,我们引出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学生更容易理解。 这样的实践教学不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活动为认识的基础,智慧应从动作开始[2]。 处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发展之间的矛盾,往往需要我们动手进行操作。 比如在教学可能性这部分知识时,我事先准备了一个较大的纸盒,盒子中放入黄色和白色两种小球,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摸球。 要求学生几个人为一小组,记录下摸到黄球与白球的次数,并计算出哪种颜色的球被摸到的可能性更大。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能够主动地发现数学知识, 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容易理解,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开展直观操作教学活动,学生通过使用教师准备的材料进行操作和感知,可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这也是引导学生逐渐学会概括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 对于身边的事物都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 因此在教学时, 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特征,在教学时刻意设置一些有趣的疑问,进而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其发散思维能力及逆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此外,我们还应注重教学中的习题演练,在教学时我常常会自己编一些带有“陷阱”的习题,让学生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复习和巩固知识,同时有助于他们思维灵活性的提高。

五、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

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就蕴含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 同时能够应用于生活中, 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数学学习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概念及数学这门课程。 所以我在每一次新课教学之后,往往会自己编制很多实际应用的练习题, 从而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我在教学了圆的面积这一章知识以后, 要求学生自己回家计算钟面的面积; 在教学了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后, 要求学生自己测量家中田地的面积; 在教学了平均数之后,要求学生计算自己小组中同学的平均身高与平均体重;在教学了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之后, 要求学生自己测量文具盒的体积,等等。 通过这些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也让他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对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来说,除了上述的几种教学方法之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创造出更多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之下,对于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来说,我们必须更加积极努力地尝试,不断进行总结和改进,从而推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现阶段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学习模式有了新的变革,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激发和培养,一些地方的教师并未真正理解和认识新课标所提出的革新内容,导致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始终无法有进一步的提高。因此,作者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就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体会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新课改;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学的宗旨与目标是通过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比例的基本知识、认知简单的图形等让小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借以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

一、推行新课改教学理念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是教学改革必然趋势,教学改革要与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相适宜,新课改的教学大纲注重数学与其他基础学科的相互结合。通过对新课标的解读不难得出,数学教学已经从单纯的应试教育强调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更加注重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学数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作为教学指导,向学生讲授有价值的知识,实用性强的知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将注重学生发展为主体”作为新课标的基本教学理念,转变应试教育时期“被动学习,机械教学,死记硬背”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新课标下数学课程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推行科学的数学教学策略,在数学思想和理论的引导下,通过适量的数学练习,培养学生自我的数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学数学教学,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把数学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小学数学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即以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刚进入学校学习,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新课改的数学教材内容安排合理、新颖、生动活泼,教师进行引导性教学,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要善于结合小学生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小学生善于运用形象色彩和声音触发思维。在向低年级学生讲授余数概念,利用彩色小棒作为数学课程教学工具,让学生动手数小棒,学生作为教学的实践主体参与到教学之中:(1)9根小棒每2根为一份,可以分几份,还剩几根?(2)13根小棒,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可以分几根,还剩几根小棒?通过分小棒的循环教学,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分小棒的过程中,通过数学思维模式的训练,让学生真正感知余数概念,配以教师生动的讲授,利于学生理解被除数是总数,除数和商分别是要分的份数和每份数,余数是不够一份而多出的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数学概念。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教學知识点在旧教材中是作为选学内容,教师根据自我的课程教学计划灵活安排。新课改后的教材对估算教学知识点进行调整,作为必修的教学内容安排讲授。以往,教师受传统僵化思维教学的影响,要求学生在进行数学运算时必须遵循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运算,先乘除再加减,长期以往严格按照数学运算规律进行运算,致使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定势,不仅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降低,且对于培养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毫无益处。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充分重视开发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教材的各个章节中均对估算教学做出相关的教学要求,改变以往将估算作为单独的一个教学内容安排,注重不同教学环节之间估算教学的相互衔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走出传统数学教学的僵化思维模式,认真研读新课程教学标准,了解估算教学目的与教学意义,纵观新教材知识结构体特点,研讨教材的编排体系,重视估算教学。在进行估算教学的同时,亦当明白:口算、笔算、珠算是三种基本计算技能,口算能力、笔算能力、珠算能力与估算能力是四种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缺一不可。

四、将日常生活与数学教学相结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景相结合。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在对低年级的学生讲授厘米、毫米、米等长度单位时,鉴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能力的有限性,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通过比高矮的实际事例,让学生明白长度单位对于精确测量的意义,再让学生通过测量工具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然后动手测量课桌的长度等简单事例,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数学学习有深刻的体会与感知。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数学知识的基本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小学数学教学达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及整体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郑金洲.重构课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

[3]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两点体会 篇12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在教学中, 通过动、静交替, 讲、练结合,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于学习, 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 这样, 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

例如, 在学习“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时, 可先让学生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 平均分成2份、4份、8份;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4份;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6份;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10份;……在操作中,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一份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在以上操作的基础上,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操作完成以下填空练习:

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 每份占这个苹果的 () , 单位“1”是 () 。

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6份, 每份分别是这个圆的 () 、 () 。

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10份, 每份分别是这条线段的 () () , 单位“1”是 () 。

教师在教学中着重讲清单位“1”和自然数“1”的不同之处:分数中的单位“1”可表示一个物品, 也可表示一个整体, 如一个苹果、一堆沙子、一个班集体、一件工程等, 被分的那个整体被看做单位“1”。再通过“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比较, 强调“平均分”的意义。通过以上操作、练习、讲解, 使学生对“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这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 叫做分数”这一定义有较为深刻、准确的理解。

二、通过知识迁移, 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灵活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 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 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对知识进行类化, 使之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灵活解答问题的能力。

例如, 除法、分数、比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通过知识的迁移, 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 又能使学生弄清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异同:虽然“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中的分子, 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 “:”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中的分数线, 它们都可表示两数相除的关系, 但除法是一种运算, 分数是一个数, “比”既可表示同类量之间的相除关系, 也可表示不同类量之间的相除关系。根据三者之间的联系, 在解这三类应用题时, 通过灵活转换, 化难为易, 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例如, 在教学“把一种农药和水按照1∶2500配成药水。在1000千克的水中, 应放这种农药多少千克”这道题时, 可用比、分数、除法三种方法解答:

用比例方法解:1∶2500=x∶1000 x=0.4

用分数方法解:1000× (1/2500) =0.4 (千克)

用除法解:1000÷2500=0.4 (千克)

上一篇:胜利背后的隐患下一篇:农机推广技术